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宋朝事實 > 宋朝事實 卷十五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朝事實卷十五
             宋 李攸 撰
  籍田
明道元年十二月上謂宰臣曰朕觀古之興王皆重農
桑以為厚生之本朕欲躬耕耤田庶驅天下游食之民
盡歸南畆宰臣賀曰陛下親發徳音躬耕以勸天下之
民皆致治之大本臣等備位宰輔不勝慶幸乃下詔曰
[015-1b]
庶政之本蓋先于農五禮之經莫重于祭所以敦化阜
俗昭孝息民致理之源率由兹道朕祗若靈命臨拊萬
方守積累之洪基荷清寜之大徳然賴母儀訓助衡宰
輔成暨中外之庶官皆夙夜而勤軄是致九圍靜謐百
姓康熙内惟涼薄之姿敢怠寅威之戒圜丘告類雖屢
展于國容千畆躬耕尚闕修于古制念太宗在御之日
行東郊執耒之儀憲度具存典章咸備今欲述先烈循
祖考前規申命攸司因時蕆事恭惟皇太后恢宣聖範
[015-2a]
保佑沖人于兹十年克成丕業亦未嘗親詣太室祗薦
嘉羞伸昭事之誠答眷懐之祉復以嵗時大順宫寢肇
新元厯載更休祥沓應顧兹縟禮可舉而行朕則躬稼
穡之艱難勤身而率下皇太后則謝祖宗之貺祐精意
以告䖍信有合于經彞庶永光于簡冊爰伸誕告用示
先期朕以來年二月内擇日行耤田之禮兼皇太后自
垂簾聽政以來未曾恭謝宗廟朕已禀奉慈旨于耤田
前請皇太后恭謝宗廟其來年冬至更不行南郊之禮
[015-2b]
所有合行諸般恩賞竝特就耤田恭謝宗廟禮畢一依
南郊例施行二年二月乙巳皇太后赴太廟親享七室
禮成還宫案宋史皇太后服衮衣儀天冠饗太廟/皇太妃亞獻皇后終獻此書所載稍畧上御
天安殿發冊上太后尊號曰應天齊聖顯功崇徳仁慈
保夀皇太后禮畢是日上宿天安殿百官宿齋于朝堂
丙午宿齋于東郊日旁有黄雲如龍鳳丁未祀神農氏
于壇乃就耕位執耜行耤田之禮禮儀使張士遜奏三
推而止上曰朕將耕終千畝以勸天下之力農士遜固
[015-3a]
請乃耕十二歩而止案宋史禮志及本紀皆不載仁/宗耕十二歩事此可補其闕
親耕壇公卿以下執耒耤田令奉穜稑之種司農卿受
而灑之率屬以終其事還御正陽門下制曰朕欽承皇
統遵奉母儀厎定萬邦勤勞一紀陽郊嚴配既屢展于
孝思儲駕躬耕尚未遵于祖則是用秩開元之遺事述
端拱之舊章毖祀農壇親臨帝籍復慈闈之憲古款清
廟以謝成圭瓚告䖍翬珩從獻樂崇九奏禮備三犧嘉
夷夏之駿奔感神靈之降格威儀卒獲福祿來同可大
[015-3b]
赦天下云云宣制畢百官稱賀上御天安殿攝太尉吕
夷簡等上尊號曰睿聖文武體天法道仁明孝徳皇帝
  財用
仁宗寳元二年陜西用兵輔臣議節浮費有議減百官
及軍班等俸賜者上曰朕所欲去者乗輿服御至于宫
掖奢侈竒巧無名之費不急之用爾國家當擇人以任
職至于俸賜自有定制何用紛紛裁減以駭中外乎可
下詔申諭之六月壬戌詔曰朕猥奉鴻業深惟永圗恭
[015-4a]
已愛人勵精求治欲素樸形于天下風化始于朝廷專
命近臣議去浮費爰自乘輿之所御以至宫掖之所須
盡屏紛華一敦簡儉若夫設官置吏分總事聨經武制
軍參處營衛惟其廪稍之給具載等差之常務從定規
無或過議其文武百官及軍班等俸賜宜令詳定所不
得輒行裁減故兹詔示想宜知悉
嘉祐四年正月丁亥詔三司以天下廣惠倉隸司農逐
州選幕職曹官各一人專監每嵗十月别差官檢視老
[015-4b]
弱病疾不能自給之人籍定姓名自次月一日給米一
升㓜者半升毎三日一給至明年二月止有餘積量諸
縣大小而均給之六月詔諸路轉運司鄰路鄰州災傷
而輒閉糴者以違制坐之初諫官吳及言春秋之時諸
侯相傾竊地専封固不以天下生靈為憂然猶同盟之
國有救患分災之義也凡外災則不書莊公十一年書
宋大水昭公十八年書宋衛陳鄭災然則皆外災也所
以書者是亦承告之辭而患難相恤之謂也又莊公二
[015-5a]
十八年臧孫辰告糴于齊魯記之又以鬯圭玉磬如齊
告糴曰不腆先君之敝器敢告滯積以舒職事齊人歸
其玉而與之糴僖公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
侯傳云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諸
侯無書獲之例而經書曰獲晉侯貶絶之也戰國之世
王道不絶如綫一有閉糴而春秋誅之陛下恩施動植
視人如傷然州郡之間官司各專其民擅造閉糴之令
一路饑則鄰路為之閉糴一郡饑則鄰郡為之閉糴矣
[015-5b]
二千石以上所宜同國休戚而班布主恩坐視流離又
甚于春秋之時豈聖朝所以子育兆民之意哉故下是

英宗嘉祐八年十二月庚寅詔京師老疾孤窮丐者雖
有東西福田院給錢米者才二十四人可即寳勝夀聖
禪院置南北福田院并東西各葢屋五十間所養各以
三百人為額嵗出内藏錢五千貫給之
始益州豪民十餘萬户連保作交子每年與官中出夏
[015-6a]
秋倉盤量人夫及出修糜棗堰丁夫物料諸豪以時聚
首同用一色紙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鋪户押字各自
隱密題號朱墨間錯以為私記書填貫不限多少収入
人戸見錢便給交子無逺近行用動及萬百貫街市交
易如將交子要取見錢每貫割落三十文為利每嵗絲
蠶米麥將熟又印交子一兩番㨗如鑄錢収買蓄積廣
置邸店屋宇園田寳貨亦有詐偽者興行詞訟不少或
人户衆來要錢聚頭取索印闗閉門户不出以至聚衆
[015-6b]
爭閙官為差官攔約每一貫多只得七八百侵欺貧民
知府事諫議大夫宼瑊奏臣到任誘勸交子户王昌懿
等令収閉交子鋪封印卓更不書放直至今年春方始
支還人上錢了當其餘外縣有交子户竝皆訴納將印
卓毁棄訖乞下益州今後民間更不得似日前置交子
鋪奉聖旨令轉運司張若谷知益州薛田同共定奪奏
稱川界用鐵錢小錢每十貫重六十五斤折大錢一貫
重十二斤街市買賣至三五貫文即難以攜持自來交
[015-7a]
子之法久為民便今街市並無交子行用合是交子之
法歸于官中臣等相度欲于益州就係官廨宇保差京
朝官别置一務選差專副曹司揀搯子逐日侵早入務
委本州同判專一提轄其交子一依自來百姓出給者
闊狹大小仍使本州銅印印記若民間偽造許人陳告
支小錢五百貫犯人決訖配銅錢界奉敇令梓路提刑
王繼明與薛田張若谷同定奪聞奏稱自住交子後來
市肆經營買賣寥索今若廢私交子官中置造甚為穩
[015-7b]
便仍乞鑄益州交子務銅印一面降下益州付本務行
使仍使益州觀察使印記仍起置簿歴逐道交子上書
出錢數自一貫至十貫文合用印過上簿封押逐旋納
監官處収掌候有人户將到見錢不拘大小鐵錢依例
凖折交納置庫収鎖據合同字號給付人户取便行使
毎小鐵錢一貫文依例剋下三十文入官其回納交子
逐旋毁抹合同簿歴天聖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本
府至二年二月二十日起首書旋一週年共書放第二
[015-8a]
界三百八十八萬四千六百貫景祐三年置監官二員
輪宿皇祐三年二月三日三司使田况奏自天聖元年
薛田擘劃興置益州交子至今累有臣僚講求利害乞
行廢罷然以行用既乆卒難改更兼自秦州兩次借卻
交子六十萬貫並無見錢樁管只是虚行刷印發徃秦
州入中糧草今來散在民間轉用艱阻己是壞卻元法
為弊至深轉運司雖収積餘錢撥還更五七年未得了
當卻勒第十三界書造交子兌換行用慿虛無信一至
[015-8b]
于此乞今後更不許秦州借支奉聖㫖依奏熙寜元年
轉運司奏逐界交子十分内紐定六分書造一貫文四
分書造五百文重輕相權易為流轉奉聖旨依行
蘇轍元祐㑹計錄序曰臣聞漢祖入闗蕭何収秦圖籍
周知四方盈虛强弱之實漢祖賴之以并天下丙吉為
相匈奴嘗入雲中代郡吉使東曹攷按邊瑣條其兵食
之有無與將吏之才否逡巡進對指揮遂定由此觀之
古之人所以運籌帷幄之中制勝千里之外者圖籍之
[015-9a]
功也蓋事之在官必見于書其始無不具者獨患多而
易忘久而易滅數十嵗之後人亡而書散其不可攷者
多矣唐李吉甫始簿錄元和國計并包巨細無所不具
國朝三司使丁謂等因之為景徳皇祐治平熙寜四書
網羅一時出納之計首尾八十餘年本末相授有司得
以居今而知昔參酌同異因時施宜此前人作書之本
意也臣以不佞待罪地官上承元豐之餘業親覩二聖
之新政時事之變易財賦之登耗可得而言也謹按藝
[015-9b]
祖皇帝創業之始海内分裂租賦之入不能半今世然
而宗室尚鮮諸王不過數人仕者寡少自朝廷郡縣皆
不能備官士卒精練常以少克衆用此三者故能奮于
不足之中而綽然常若有餘及其列國款附琛貢相屬
于道府庫充塞創景福内庫以蓄金幣為征討之備太
宗因之克平太原真宗繼之懐服契丹二患既弭天下
安樂日登庶富故咸平景徳之間號稱太平羣臣稱頌
功徳不知所以裁之者于是請封泰山祀汾陰禮亳社
[015-10a]
屬車所至費以鉅萬而上清昭應崇禧景靈之宫相繼
而起累世之積糜耗多矣其後昭應之災臣下復以營
繕為言大臣力爭章獻感悟沛然遂與天下休息仁宗
仁聖清心省事以幸天下然而民物蕃庶未復其舊而
夏賊竊發邊久無備遂命益兵以應敵急征以養兵雖
間出内藏之積以求紓民而四方騷然民不安其居矣
其後西戎既平而已益之兵遂不復汰加以宗子蕃衍
充牣宫邸官吏冗積員溢于位財之不贍為日久矣英
[015-10b]
宗嗣位慨然有捄弊之意羣臣竦觀幾見日新之政而
大業未遂神考嗣世忿流弊之委積閔財力之傷耗覽
政之初為强兵富國之計有司奉承違失本㫖始為青
苗助役以病農民繼為市易鹽鐵以困商賈利孔百出
不專于三司于是經入竭于上民力屈于下繼以南征
交阯西討拓跋用兵之費一日千金雖内帑别藏時有
以助之而國亦憊矣今二聖臨御方恭黙無為求民之
疾苦而療之令之不便無不釋去民亦少休矣而西夏
[015-11a]
不賓水旱繼作凡國之用度大率多于前世當此之時
而不思所以濟之豈不殆哉臣歴觀前世持盈守成艱
于創業之君蓋盈之必溢而成之必毁物理之至有不
可逃者盈成之間非有徳者不安非有法者不久昔秦
隋之盛非無法也内建百官外列郡縣至于漢唐因而
行之卒不能改然皆二世而亡何者無徳以為安也漢
文帝恭儉寡欲專務以徳化民民富而國治後世莫及
然身没之後七國作難幾于亂亡晉武帝削平吳蜀任
[015-11b]
賢使能容受直言有明王之風然而亡不旋踵子弟内
叛敵兵外亂遂以失國此二帝者皆無法以為久也今
二聖之治安而靜仁而恕徳積於世秦隋之憂臣無所
措心矣然而空匱之極法度不立雖無漢晉强臣敵國
之患而數年之後國用曠竭臣恐未可安枕而卧也故
臣願得終言之凡㑹計之實取元豐之八年而其為别
有五一曰収支二曰民賦三曰課入四曰饋運五曰經
費五者既具然後著之以見在列之以通表而天下之
[015-12a]
大計可以畫地而談也若夫内藏右曹之積與天下封
樁之實非昔三司所領則不入㑹計將著之他書以備
覽觀焉
蘇轍民賦序曰古之民政有不可復者三焉自祖宗以
來論事者嘗以為言而為政者嘗試其事矣然為之愈
詳而民愈擾事之愈力而功愈難其故何哉古者隱兵
于農無事則耕有事則戰安平之世無廩給之費征伐
之際得勤力之士此儒者之所嘆息而言也然而熙寜
[015-12b]
之初為保甲之令民始嫁母贅子斷壊支體以求免丁
及其既成子弟挾縣官之勢以邀其父兄擅弓矢之技
以暴其鄉鄰至今河朔京東之盗皆保甲之餘也其後
元豐之中為保馬之法使民計産養馬畜馬者衆馬不
可得民至持金帛買馬于江淮小不中度輒斥不用郡
縣嵗時閱視可否權在醫駔民不堪命民兵之害乃至
于此此所謂不可復者一也周官泉府之制凡民之貸
者以國服為之息貸而求息三代之政有不然者矣詩
[015-13a]
曰倬彼甫田嵗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
而孟子亦云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蓋有
是道矣而未必有常數亦未必有常息也至于熙寜青
苗之法凡主客户得相保任而貸其息嵗取十二出入
之際吏縁為姦請納之勞民費自倍凢自官而及私者
率取二而得一自私而入公者率輸十而得五錢積于
上布帛米粟賤不可售嵗暮寒苦吏卒在門民號無告
二十年之間民無貧富家産盡耗此所謂不可復者二
[015-13b]
也古者治民必周知其夫家田畝六畜器械之數未有
不知其數而能制其貧富者也未有不能制其貧富而
能得其心者也故三代之君開井田畫溝洫謹歩畝嚴
版圖因口之衆寡以授田因田之厚薄以制賦經界既
定仁政自成下及隋唐風流已逺然其授民田有口分
永業皆取之于官其斂民財有租庸調皆計之于口其
後世亂法壊變為兩稅戸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
中以貧富為差田之在民其漸由此貿易之際不可復
[015-14a]
知貧者急于售田則田少而稅多富者利于避役則田
多而稅少僥倖一興稅役皆弊故丁謂之記景徳田況
之記皇祐皆以均税為言矣然嘉祐中薛向孫琳始議
方田量歩畝審肥瘠以定賦稅之入熙寜中吕恵卿復
建手實抉私隱崇告訐以實貧富之等元豐中李琮追
究逃絶均虛數虐編户以補失陷之稅此三者皆為國
斂怨所得不補所失事不旋踵而罷此所謂不可復者
三也故臣愚以謂為國者當務實而已不求其名誠使
[015-14b]
民盡力耕田賦輸以養兵終身無復征戍之勞而朝廷
招募勇力强狡之民教之戰陣以衛良民二者各得其
利亦何所不可哉富民之家取有餘以貸不足雖有倍
稱之息而子本之債官不為理償進之日布縷菽粟雞
豚狗彘百物皆售州縣晏然處曲直之斷而民自相養
蓋亦足矣至于田賦厚薄多寡之異雖小有不齊而安
靜不擾民樂其業賦以時入所失無幾因其交易而質
其欺隱繩之以法亦足以禁其太甚昔宇文融括諸道
[015-15a]
客戸州縣觀望虛張其數以實戸為客雖得戸八十萬
餘嵗得錢數百萬緡而百姓困敝實召天寳之亂均稅
之害何以異此凡此三者皆儒者平昔之所稱頌以為
先王遺法用之足以致太平者也然數十年以來屢試
而屢敗足以為後世好名者之戒矣惟嘉祐以前百役
在民衙前大者主倉庫躬饋運小者治燕饗職迎送破
家之禍易于反掌至于州縣役人皆貪官暴吏之所誅
求仰以為生者先帝深究其病鬻坊場以募衙前均役
[015-15b]
錢以雇諸役使民得闔門治生而吏不敢苛問有司奉
行不得其當坊場求數倍之價役錢取寛剩之積而民
始困躓不堪其生矣今二聖鑒觀前事知其得失之實
既盡去保甲青苗均稅至于役法舉差雇之中惟便民
者取之郡縣奉承雖未即能盡而天下之民知天子之
愛我矣故臣于民賦之篇備論其得失俾後有攷焉
 
 宋朝事實卷十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