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通志 > 通志 卷一百四十八
[171-1a]
欽定四庫全書
 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宋 右 迪 功 郎 鄭 樵 漁 仲 撰
 列傳第六十一
 後魏
  盧元子度世道度世子淵/懐仁 將弟道䖍 淵子道將僖道將子/淵弟子義 淵弟
  昶同昶子元明/ 兄子景裕 元從祖元孫文偉族元族孫同/景裕從弟勇 元 子誕 誕
  父叔/仁高允孫綽弟允弟推孫推弟燮從劉模翼允/從祖 祐 祐 諒 諒 祖弟
[171-1b]
  崔鑒子/康崔辯子逸逸逸子巨/倫 弟楷崔挺子孝芬孝孝芬/子勉 芬弟
  孝偉/弟振 孝演子孝直纂孝政游挺/挺族 纂 族子李靈 李璨
  李順子敷憲敷弟式冏/式子 式弟李孝伯父曽世兄祥世祥/子安 安 子
  瑒郁瑒/弟李裔族父/煥李義深弟同/軌游雅從祖弟明根/ 明根子肇
  高閭 趙逸 胡方回 胡叟 張湛 段承根
  父/暉宗欽 闞駰 劉昞 趙柔 索敞陰世/隆宋繇
   江式
盧元字子眞范陽涿人也曽祖諶晉司空劉琨從事中
[171-2a]
郎祖偃父邈並仕慕容氏偃為營邱太守邈為范陽太
守皆以儒雅稱神䴥四年太武辟召天下儒儁以元為
首授中書博士遷侍郎本州大中正使馮𢎞令𢎞稱臣
内附司徒崔浩元之外兄也毎與元言輙歎曰對子眞
使我懐古之情更深浩大欲齊整人倫分眀姓族元勸
之曰創制立事各有其時樂為此者詎幾人也宜三思
之浩當時雖無異言而終不納浩敗頗亦由此後賜爵
固安子拜寧朔將軍兼散騎常侍使宋宋文帝與之言
[171-2b]
嘉歎良久曰中郎卿曽祖也既還病卒贈平東將軍幽
州刺史固安侯諡曰宣子度世字子遷㓜而聰達有計
數為中書學生應選東宫弱冠與從兄遐俱以學行為
時流所重遐特為崔浩所敬位至尚書光禄大夫范陽
子度世後以崔浩事棄官逃於高陽鄭羆家羆匿之使
者囚羆長子將加捶楚羆戒其子曰君子殺身以成仁
汝雖死勿言子奉父命遂被拷掠灼爇至死卒無所言
度世後令弟娶羆妹以報其恩太武臨江宋文使其殿
[171-3a]
上將軍黃延年朝貢帝問延年曰范陽盧度世坐與崔
浩親通逃命江表應已至彼延年對曰都下無聞當必
不至帝詔東宫赦度世宗族逃亡及籍没者度世乃出
赴京拜中書侍郎襲爵興安初兼太常卿立保太后父
遼西獻王廟進爵為侯後除散騎侍郎使宋應對宋侍
中柳元景失衷還被禁劾經年乃釋除濟州刺史州接
邉境將士數相侵掠度世乃禁勒所統還其俘虜二境
以寧後坐事免尋除青州刺史未拜卒諡曰恵四子淵
[171-3b]
敏昶尚之初元有五子唯度世嫡餘皆别生崔浩事難
其庶兄弟恒欲危之度世常深忿恨及度世有子毎誡
約令絶妾孽不得使長以防後患至淵兄弟婢妾生子
雖形貌相類皆不舉接為識者所非淵字伯源小名陽
烏性温雅寡欲有祖父風敦尚學業閨門和睦襲爵降
為伯累加祕書監本州大中正時孝文帝將立馮后先
問淵淵請加簡卜帝曰以先后之姪朕意已定淵曰雖
奉勑如此然臣心實有未盡及朝臣集議執意如前馮
[171-4a]
誕有盛寵深以為恨淵不以介懐及孝文議伐齊淵表
以為萬乗親戎轉運難繼詔雖不從而優答之尋以齊
武帝殂停師時涇州羌叛殘破城邑淵以歩騎六千號
三萬徐行而進未經三旬賊衆逃㪚降者數萬口唯梟
首惡餘悉不問詔兼侍中初淵年十四嘗詣長安將還
餞送者五十餘人别於渭北有相者扶風人王逵曰諸
君皆不如此盧郎雖位不副實然得聲名甚盛望踰公
輔後二十餘年當制命關右願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
[171-4b]
過八十詣軍門請見言叙平生未幾守儀曹尚書及齊
雍州刺史曹虎請降乃以淵為使持節安南將軍督前
鋒諸軍徑赴樊鄧辭以儒生不閑軍事帝不許淵曰臣
恐曹虎為周魴耳陛下宜審之虎果偽降淵乃進攻赭
陽師敗坐免官爵尋遭母憂服闋兼太尉長史後為徐
州刺史京兆王愉兼長史愉時年少事無巨細皆决於
淵淵以誠信御物甚得東南人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密
謀叛淵屢以表聞朝廷不納陵果逃叛陵之餘黨淵皆
[171-5a]
撫而赦之唯歸罪於陵由是衆心乃安景明初卒於祕
書監年四十八贈幽州刺史復本爵固安伯諡曰懿初
諶父志法鍾繇書傳業累世世有能名至邈以上兼善
草迹淵習家法代京宫殿多淵所題白馬公崔宏亦善
書世傳衛瓘體魏初工書者崔盧二門淵與僕射李沖
特相友善沖重淵門風而淵私沖才官故結為婚姻往
來親密至於淵荷孝文意遇頗亦由沖淵有八子道將
道亮道裕道䖍道偘道約道和道舒道將字祖業應襲
[171-5b]
父爵而讓第八弟道舒詔不許道將引清河王國常侍
韓子熙讓弟采魯陽男之例詔乃許之道將渉獵經史
風氣謇諤頗有文才為一家之冠諸父並敬憚之彭城
王勰任城王澄皆虛襟相待勰為中軍大將軍辟行參
軍累遷燕郡太守道將下車表樂毅霍原之墓為之立
祠優禮儒生勵勸學業敦課農桑墾田歲倍卒於司徒
司馬贈太常卿諡曰獻所為文筆數十篇子懐祖太學
博士員外散騎侍郎子莊少有美名位都水使者卒官
[171-6a]
懐祖弟懐仁字子友渉學有辭性恬静蕭然有閑雅致
厯太尉記室𢎞農郡守不之官卜居陳留界所著詩賦
銘頌二萬餘言撰中表實録二十卷懐仁有行檢善與
人交與琅邪王衍隴西李壽之情好相得常語衍云昔
太邱道廣許邵知而不顧嵇生峭立鍾㑹遇而絶言吾
處季孟之間去其太甚衍以為然子彦卿有學尚仕隋
位御史撰後魏紀三十卷唐貞觀中位石門令東宫學
士道將弟道亮字仲業隠居不仕子思道列在隋史道
[171-6b]
亮弟道裕字寜祖少以學尚知名風儀兼美尚獻文女
樂浪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厯位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
幽州大中正卒於涇州刺史諡曰文道裕弟道䖍字慶
祖粗閑經史兼通筭術尚孝文女濟南長公主拜駙馬
都尉公主驕恣辱穢遐邇無疾暴薨時云道䖍所害宣
武祕其事不苦窮之後靈太后追主薨事黜道䖍令終
身不仕道䖍外生李彧尚孝莊姊豐亭公主因相藉託
永安中除輔國將軍通直常侍以議厯勲賜爵臨淄伯
[171-7a]
天平中歴都官尚書本州大中正幽州刺史加衛大將
軍卒官贈尚書右僕射司空公瀛州刺史諡曰文㳟道
䖍好禮學難齊尚書令王儉喪服集記七十餘條為尚
書與同僚於草屋之下設雞黍之饌談者以為高昧旦
將上省必見其弟然後去奴於馬上弹琵琶道䖍聞之
杖一百公主二子昌㝢昌仁昌㝢不慧昌仁早卒道䖍
又娶司馬氏有子昌裕後司馬氏見出更聘元氏甚聰
悟常升高座講老子道䖍從弟元明隔紗帷以聽焉元
[171-7b]
氏生二子昌期昌衡昌衡最知名列在隋史道䖍弟道
偘字希祖沈雅有學尚位州主簿卒以弟道約子正逹
為後道偘弟道和字叔雍兄弟之中人望最下位冀州
中軍府中兵參軍卒子景猷𢎞農太守景猷子士彦有
風槩隋開皇中為蜀王秀屬以秀所為不軌辭疾終於
家道和弟道約字季㳟位司徒屬幽州大中正興和末
除衛大將軍兖州刺史在州頗得人和卒贈儀同三司
幽州刺史子正通少有令譽位開府諮議卒妻謝氏與
[171-8a]
正通弟正思滛亂為御史所劾人士疾之正思弟正山
字公順早以文學見知為符璽郎待詔文林館正思兄
弟以齊太后舅氏武平中並得優贈道約弟道舒字㓜
安襲父爵位中書侍郎子熙裕襲熙裕清虛守道有古
人風為親表所敬淵弟敏字仲通小字洪崖少有大量
孝文噐之納其女為嬪位儀曹郎早卒贈威逺將軍范
陽太守諡曰靖五子長義僖字逺慶早有學尚識度沈
雅年九嵗喪父便有至性少為僕射李沖所歎美起家
[171-8b]
祕書郎累遷冠軍將軍中㪚大夫以母憂去職幽州刺
史王誦與之交款毎與故舊李神儁等書曰盧冠軍在
此時復恵存輙連數日得以諮詢政道其見重若此後
除征虜將軍太中大夫㪚秩多年澹然自得李神儁勸
其干謁當塗義僖曰既學先王之道貴行先王之志何
得茍求富貴也孝昌中除散騎常侍時靈太后臨朝黃
門侍郎李神軌勢傾朝野求結㛰姻義僖慮其必敗拒
而不許王誦謂義僖曰昔人不以一女易五男卿易之
[171-9a]
邪義僖曰所以不從正為此耳從之恐禍大而速誦乃
堅握義僖手曰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女遂適他族臨
㛰之夕靈太后遣中常侍服景就家勑停内外惶怖義
僖夷然自若普泰中除都官尚書驃騎大將軍左光禄
大夫義僖寛和畏愼不妄交款性清儉不營財利少時
幽州頻遭水旱先有數萬石榖貸人義僖以年榖不熟
乃燔其劵州閭懐其恩徳雖居顯位毎至困乏麥飯疏
食怡然甘之卒贈大將軍儀同三司瀛州刺史諡曰孝
[171-9b]
簡子遜之清靖寡欲位太尉記室參軍義僖四弟並逺
不逮兄也敏弟昶字叔達小字師顔學渉經史早有時
譽太和初為太子舍人兼員外㪚騎常侍使於齊孝文
詔昶曰卿使至彼勿存彼我密邇江揚不早當晚㑹是
朕物卿等欲言便言無相疑難又勑副使王清石曰卿
莫以南人語致疑盧昶若彼先有知識欲見但見須論
即論昶正寛柔君子無多文才或主客命卿作詩莫以
昶不作便罷也凡使人之體以和為貴勿迭相矜夸見
[171-10a]
於色貌失將命之體卿等各率所見以相規誨及昶至
彼値齊明帝即位於是孝文南伐昶兄淵為别道將軍
而齊明以朝廷加兵遂酷遇之昶等本非骨鯁聞南人
云兄既作仇弟為使者乃大恐怖淚汗交横齊明以腐
米臭魚莝豆供之而謁者張思寧辭氣謇諤曽不屈撓
遂以壯烈死於館中昶還孝文責之曰銜命之禮有死
無辱雖流放海隅猶宜抱節致殞卿不能長纓羈首已
是可恨何乃俛首飲啄自同犬馬有生必死修短幾何
[171-10b]
卿若殺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乎
縱不能逺慙蘇武寧不近愧思寧昶遂見罷黜景明初
除中書侍郎遷給事黃門侍郎本州大中正㪚騎常侍
兼尚書時洛陽縣獲白䑕昶奏曰謹按瑞典外鎭刺史
二千石令長不祗上命刻暴百姓人民怨嗟則白䑕至
斯乃萬古千齡之鑒誡今郡闕黃霸之君縣無魯恭之
宰不思所以治民止思所以潤屋故士女呼嗟相望於
道伏願陛下垂叡喆之鑒察妖災之由詔曰讜言有聞
[171-11a]
朕實嘉美轉侍中又兼吏部尚書尋即正仍侍中昶守
職而已無所激揚與侍中元暉更相朋附為宣武所寵
時論鄙之出除鎭東將軍徐州刺史經畧淮南昶既儒
生本少將畧又羊祉子燮為昶司馬專任戎事掩昶耳
目將士怨之朐山戍主傅文驥糧樵俱罄以城降于梁
昶見城降先走退諸軍相尋奔遁遇大雪寒軍人凍死
及落手足者三分而二自魏經畧江右唯有中山王英
敗於鍾離昶敗於朐山最為甚焉宣武遣黃門甄琛馳
[171-11b]
驛鏁昶窮其敗狀詔以免官論自餘將統以下悉聽依
赦復任未幾拜太常卿仍除雍州刺史進號鎭西將軍
加散騎常侍卒官諡曰穆昶寛和矜恕善於綏懐其在
徐州戍兵有疾親自檢䘏至番兵年滿不歸容充後役
終昶一政然後始還人庶稱之子元聿字仲訓無他才
能尚孝文女義陽公主拜駙馬都尉位太尉司馬光禄
大夫卒贈中書監子士晟儀同開府掾元聿第五弟元
明字㓜章渉歴羣書兼有文義風采閑潤進退可觀永
[171-12a]
安初長兼員郎尚書令臨淮王彧善之及開府引為兼
屬仍領部曲孝武帝登阼以郎任行禮封城陽縣子遷
中書侍郎永熙末居洛東緱山乃作幽居賦以見志於
時元明友人王由居潁川忽夢由擕酒就之言别賦詩
為贈及明憶其詩十字云自兹一去後市朝不復游元
明歎曰由性不狎俗旅寄人間乃有今夢詩復如此必
有他故經三日果聞由為亂兵所害尋其亡日乃是發
夢之夜天平中兼吏部郎中副李諧使梁南人稱之還
[171-12b]
拜尚書右丞轉㪚騎常侍監起居積年在史館了不措
意又兼黃門郎本州大中正元明善自標置不妄交游
飲酒賦詩遇興忘返性好元理作史子雜論數十篇諸
文别有集録少時嘗從鄉還洛途遇相州刺史中山王
熙熙博識之士見而歎曰盧郎有如此風神唯須誦離
騷飲美酒自為佳噐遂留之數日贈帛及馬而别元明
凡三娶次妻鄭氏與元明兄子士啓滛汚元明不能離
絶又好以世地自矜時論以此敗之元明弟元緝字㓜
[171-13a]
緒兇麤好酒曾於婦氏飲宴小有不平手刃其客位輔
國將軍司徒司馬贈驃騎大將軍吏部尚書幽州刺史
諡曰宣昶弟尚之字季儒小字羡夏亦以儒素見重位
司徒左長史前將軍濟州刺史光禄大夫長子文甫字
元祐渉歴文史有名譽於時位司空行參軍文甫弟文
翼字仲祐少甚輕躁晚頗改節以軍功賜爵范陽子位
大中大夫文翼弟文符字叔偉性通率位通直散騎侍
郎子潛仕齊有傳初度世之為濟州也魏初平升城無
[171-13b]
鹽房崇吉母傅氏度世繼外祖母兄之子婦也兖州刺
史申纂妻賈氏崇吉之姑女也皆亡破老病憔悴而度
世推計中表致其供恤每覲見傅氏跪問起居隨時奉
送衣被食物亦存賑賈氏供其服膳青州既䧟諸崔墜
落多所收贖及淵昶等竝循父風逺親疎屬凡為尊行
長者莫不畢拜致敬閨門之禮為世所推謙退簡約不
與世競父母亡後同居共財自祖至孫家内百口在洛
時有饑年無以自贍然尊卑怡穆豐儉同之親從昆季
[171-14a]
常旦省諸父出坐别室暮乃歸内朝府之外不妄交游
其相朂以禮如此又一門三主當世以為榮淵兄弟亡
及道將卒後家風衰替子孫多有非法幃簿混穢為時
論所鄙度世從祖弟神寳位中書博士孝文為弟髙陽
王雍納其女為妃初元從祖兄溥慕容寳之末統攝鄉
部屯海濵殺其鄉姻諸祖十餘人稱征北大將軍幽州
刺史攻掠郡縣天興中討禽之溥元孫洪字曾孫太和
中位中書博士樂陵陽平二郡太守幽州中正洪三子
[171-14b]
長子崇少立美名有識者許之以逺大卒於驃騎府法
曹參軍崇子柔周世通顯自有傳崇弟仲義字小黑知
名於世位員外散騎侍郎幽州刺史崇兄弟官雖不甚
達㛰姻常與元家齊等洪弟光宗位尚書郎光宗子觀
觀弟仲宣皆有雋才並列在文苑傳中仲宣弟叔彪仕
齊厯官至太子詹事齊史有傳洪從弟附伯附伯弟侍
伯並有學識附伯位滄州平東府長史侍伯南岐州刺
史侍伯從弟文偉字休族父敞位議郎後以文偉勲贈
[171-15a]
幽州刺史文偉少孤有志尚頗渉經史州辟主簿年三
十八始舉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長流參軍説刺史裴雋
案舊迹修督亢陂漑田萬餘頃人頼其利雋修立之功
多以委之文偉既善於營理兼展私力家素貧儉因此
致富及北方將亂文偉積稻榖於范陽城時經荒儉多
所賑贍彌為鄉里所歸及韓樓據薊城文偉鳩率鄉閭
守范陽樓平以功封大夏縣男除范陽太守孝莊崩文
偉與幽州刺史劉靈助同謀起義靈助克瀛州留文偉
[171-15b]
行州事自率兵赴定州為爾朱榮將侯深所敗文偉走
還本郡仍與髙乾兄弟相影響屬齊神武至信都文偉
遣子懐道奉啓陳謝中興初除安州刺史不之官尋轉
幽州刺史安州刺史盧胄亦從靈助舉兵靈助敗因據
幽州降爾朱兆仍以為刺史據城不下文偉不得入後
除青州刺史文偉輕財愛客善於撫接好為小惠是以
所在頗得人情經紀生資常若不足致財積聚承候寵
要餉遺不絶卒贈司徒公尚書右僕射諡曰孝威子恭
[171-16a]
道性温良頗有文學位范陽太守有徳惠先文偉卒贈
度支尚書諡曰定子詢祖齊太子舍人司徒記室列在
齊史恭道弟懐道性輕率好酒頗有慕尚既密預義舉
神武親待之卒於烏蘇鎭城都督懐道弟宗道性麤率
頗事豪俠位南營州刺史嘗於晉陽置酒賓㳺滿座中
書舍人馬士達目其彈箜篌女妓云手甚纎素宗道即
以遺之士達固辭宗道便命其家人將解其腕士達不
得已而受之將赴營州於督亢城大集鄉人殺牛聚㑹
[171-16b]
有一舊門人醉言疎失宗道令沉之於水後坐酷濫除
名元族子通字顯光本州别駕子同字叔倫身長八尺
容貌魁偉善於處世太和中起家北海王詳國常侍熙
平初累遷尚書左丞時相州刺史奚康生徵百姓嵗調
皆長七八十尺以邀憂公之譽部内患之同於嵗禄得
官給長絹乃舉按康生度外徵調書奏詔科康生罪兼
襃同在公之績明帝世朝政稍稀人多竊冒軍功同因
閱吏部勲書深加檢覈得竊階者三百餘人乃表言吏
[171-17a]
部勲簿改換之弊又奏在軍文案尤多虛詐乃為立格
以杜姦罔詔並依行元义之廢靈太后也相州刺史中
山王熙起兵於鄴兵敗被執义以同為持節兼黃門侍
郎慰勞使乃就州刑熙還授正黃門同善事在位為义
所親戮熙之日深窮黨與以希义旨論者非之同兄琇
少多大言常云公侯可致至此始為都水使者同啓求
回身二階以加琇琇遂除安州刺史亦為論者所稱營
州城人就徳興謀反除同度支尚書持節使營州慰勞
[171-17b]
聽以便宜從事同乃遣賊家口三十人幷免家奴為良
齎書喻之徳興乃降安輯其人而還徳興復反詔同為
幽州刺史兼尚書行臺慰勞之同慮徳興難信勒衆而
往為徳興所擊大敗而還靈太后反政以同為义黨除
名孝莊踐阼詔復本秩除都官尚書復兼七兵以前慰
勞徳興功封章武縣伯正除七兵轉殿中普泰初除侍
中進號驃騎將軍左光禄大夫同時久病牽彊啓乞儀
同初同之為黃門也與節閔帝俱在門下同異其為人
[171-18a]
素相款託帝以恩舊許之除儀同三司永熙初薨贈尚
書右僕射四子長子斐嗣斐性殘忍齊天保中典京畿
詔獄以酷稱列在酷吏傳中斐弟筠青州從事同兄靜
好學有風度飲酒至數斗不亂終於太常丞大統初贈
太僕卿平州刺史靜子景裕字仲孺小字白頭少聰敏
專精為學居拒馬河將一老婢作食妻子不自隨後又
避地太寧山不營世事居無二業唯在注解其叔父同
職居顯要而景裕止於園舍情均郊野謙恭守道貞素
[171-18b]
自得由是世號居士節閔初除國子博士參議正聲甚
見親遇待以不臣之禮永熙初以例解天平中還鄉里
與邢子才魏季景魏收邢昕等同徵赴鄴景裕寓託僧
寺聽講不己未幾歸本郡河間邢摩納與景裕從兄仲
禮據鄉作逆偪其同反以應西魏齊神武命都督賀㧞
仁討平之聞景裕經明行著驛馬特徵既而舍之使教
諸子在館中十日一歸家隨以鼎食景裕風儀言行雅
見嗟賞先是景裕注周易尚書孝經論語禮記老子其
[171-19a]
毛詩春秋左氏未訖齊文襄入相於第開講招延時儁
令景裕解所注易景裕義理精微吐發閑雅時有問難
或相詆訶大聲厲色言至不遜而景裕神彩儼然風調
如一從容往復無際可尋由是士君子嗟美之初元顥
入洛以為中書郎普泰中復除國子博士進退其間未
曽有得失之色性清靜淡於榮利弊衣麤食恬然自安
終日端嚴如對賓客興和中補齊王開府屬卒於晉陽
神武悼惜之景裕雖不聚徒教授所注易大行於世又
[171-19b]
好釋氏通其大義天竺胡沙門道悕毎譯諸經論輙託
景裕為之叙景裕之敗也繫晉陽獄至心誦經枷鏁自
脱是時又有人負罪當死夢沙門教講經覺時如所夢
謂誦千遍臨刑刀折主者以聞赦之此經遂行號曰高
王觀世音景裕弟辯仕周歴位大將軍自有傳景裕從
弟勇字季禮父璧下邳太守勇初與景裕俱在學其叔
同曰白頭必以文通季禮必以武逹興吾門者二子也
幽州反者僕骨邢以勇為本郡范陽王時年十八後葛
[171-20a]
榮又以勇為燕王齊神武起兵盧文偉召之不應爾朱
氏滅乃赴晉陽神武署丞相主簿屬山西霜儉運山東
租輸皆令實載違者罪之令勇典其事南鄉郡公主虛
僦千餘車勇劾之公主訴於神武而勇守法不虧神武
謂郭秀曰盧勇懔有不可犯之色眞公直人也方當
委之大事豈止納租而已後行洛州事元象初官軍圍
廣州未㧞行臺侯景聞西魏救兵將至集諸將議之勇
請進觀形勢於是率百騎各攏一馬至大騩山知西魏
[171-20b]
將李景和將至勇乃多置旛旗於樹頭分騎為數十隊
鳴角直前禽西魏儀同程華斬儀同王征蠻而還再遷
揚州刺史鎮宜陽叛人韓木蘭陳忻等常為邊患勇大
破之啓求入朝神武賜勇書曰吾委卿揚州安枕髙卧
無西南之憂矣表啓宜停當使漢兒之中無在卿前者
卒年三十二勇有馬五百匹私造甲仗遺唘盡獻之贈
司空冀州刺史諡曰武貞元族子誕本名恭祖曽祖晏
博學善𨽻書有名於世仕慕容氏位給事黃門侍郎營
[171-21a]
邱成周二郡守祖夀太子洗馬慕容氏滅入魏為魯郡
守父叔仁年十八州辟主簿舉秀才除員外郎以親老
乃辭歸就養父母既殁哀毁六年躬營墳壠遂有終焉
之志景明中被徵入洛授虎賁中郎將非其好也尋除
鎭遠將軍通直散騎常侍並稱疾不朝乃出為幽州司
馬又辭歸鄉里當時咸稱其高尚焉誕於度世為族弟
㓜而通亮博學有詞彩郡辟功曹州舉秀才不行起家
侍御史累遷輔國大將軍太中大夫幽州别駕北豫州
[171-21b]
都督府長史時刺史高仲密以州歸西魏西魏遣大將
軍李逺率軍赴援誕與文武二千餘人奉候大軍以功
授鎭東將軍金紫光禄大夫封固安縣伯尋加散騎侍
郎拜給事黃門侍郎文帝詔曰經師易求人師難得朕
諸兒稍長欲令卿為師於是親幸晉王第勑晉王以下
皆拜之於帝前因賜名曰誕加征東將軍散騎常侍周
文又以誕儒宗學府為當世所推乃啟拜國子祭酒進
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恭帝二年除祕書監後以疾卒
[171-22a]
高允字伯恭渤海蓨人漢太傅裒之後也曽祖慶慕容
垂司空祖泰吏部尚書父韜少以英朗知名同郡封懿
雅相推敬亦仕慕容垂為大尉從事中郎道武平中山
以韜為丞相參軍早卒允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宏
見而異之歎曰高子黃中内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
噐但吾恐不見耳年十餘嵗奉祖父泰喪還本郡推財
與二弟而為沙門名法凈未乆而罷性好文學擔笈負
書千里就業博通經史天文術數尤好春秋公羊曽作
[171-22b]
塞上公詩有混欣戚遺得喪之致神䴥三年太武舅陽
平王杜超行征南大將軍鎭鄴以允為從事中郎年四
十餘矣超以方春而諸州囚不決表允與中郎吕熙等
分詣諸州共評獄事熙等皆以貪穢得罪唯允以清平
獲賞府解還家教授受業千餘人四年與盧元等俱被
徵拜中書博士遷侍郎與太原張偉並以本官領衛大
將軍樂安王範從事中郎範太武寵弟西鎮長安允甚
有隆益秦人稱之尋被徵還驃騎將軍樂平王丕西討
[171-23a]
上邽復以本官參丕軍事涼州平以參謀之勲賜爵汶
陽子後詔允與司徒崔浩述成國記與本官領著作郎
時浩集諸術士考校漢元以來日月薄食五星行度并
譏前史之失别為魏厯以示允允曰天文歴數不可空
論夫善言逺者必先驗於近且漢元年冬十月五星聚
於東井此乃厯術之淺事今譏漢史而不覺此謬恐後
之譏今還如今之譏古浩曰所謬云何允曰按星傳金
水二星常附日而行冬十月日旦在尾箕昬没於申南
[171-23b]
而東井方出於寅北二星何因背日而行是史官欲神
其事不復推之於理浩曰欲為變者何所不可君獨不
疑三星之聚而怪二星之來允曰此不可以空言爭宜
更審之時坐者咸怪唯少傅游雅曰髙君長於厯數當
不虚言也後嵗餘浩謂允曰先所論者本不經心及更
考究果如君語以前三月聚於東井非十月也又謂雅
曰高允之術陽源之射也衆乃歎服允雖明於厯數初
不推歩有所論説唯游雅數以災異問允允曰昔人有
[171-24a]
言知之甚難既知復恐漏泄不如不知也天下妙理至
多何遽問此雅乃止尋以本官為秦王翰傅後勑以經
授景穆甚見禮待又詔允與侍郎公孫質李靈胡方回
更定律命太武引允與論刑政言甚稱旨因問允曰萬
機之務何者為先是時多禁封良田又京師游食者衆
允因言曰臣少也賤所知唯田請言農事古人云方一
里則為田三頃七十畝方百里則為田三萬七千頃若
勸之則畝益三升不勸則畝損三升方百里損益之率
[171-24b]
為粟二百二十二萬斛况以天下之廣乎若公私有儲
雖遇饑年復何憂乎帝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初崔
浩薦冀定相幽并五州士數十人各起家為郡守景穆
謂浩曰先召之人亦州郡選也在職已久勤勞未答今
可先補前召外任郡縣以新召者代為郎吏又守令宰
人宜使更事者浩固爭而遣之允聞之謂東宫博士管
恬曰崔其不免乎茍逞其非而校勝於上何以能濟遼
東公翟黒子有寵於太武奉使并州受布千疋事覺黑
[171-25a]
子請計於允謂主上問我首乎諱乎允曰公帷幄寵臣
答詔宜實又自告忠誠罪必無慮中書侍郎崔鑒公孫
質等咸言首實罪不測宜諱之黒子以鑒等為親已怒
允曰如君言誘我入死故不以實對為帝所疎終獲罪
戮是時著作令史閔湛郗檦性巧佞為崔浩信待見浩
所注詩書論語及易遂上疏言馬鄭王賈雖注述六經
並多疏謬不如浩之精微乞收境内諸書蔵之祕府班
浩所注令天下習業并求勅浩注禮傳令後生得覩正
[171-25b]
義浩亦表薦湛有著述之才既而湛等又勸浩刋所撰
國史于石以彰直筆允聞之謂著作郎宗欽曰閔湛所
營分寸之間恐為崔門萬世之禍吾徒無類矣未幾而
難作初浩之被收也允直中書省景穆使東宫侍郎吳
延召允仍留宿宫内翌日命驂乘至宫門謂曰入當見
至尊吾自𨗳卿脱至尊有問但依吾所對允請曰為何
事景穆曰入自知之既入見帝景穆曰中書侍郎高允
小心密慎臣所委悉雖與浩同事然允微賤制由於浩
[171-26a]
請赦其命帝召允謂曰國書皆崔浩作不允對曰太祖
記前著作郎鄧淵所撰先帝記及今記臣與浩同作然
浩總裁而已至於注疏臣多於浩帝大怒曰此甚於浩
安有生路景穆曰天威嚴重允是小臣迷亂失次耳臣
向備問皆云浩作帝問如東宫不允曰臣罪應滅族不
敢虛妄殿下以臣侍講日久哀臣乞命耳實不問臣臣
不敢迷亂帝謂景穆曰直哉此亦人情所難而能臨死
不移且對君以實貞臣也寧失一有罪宜宥之允竟得
[171-26b]
免於是召浩前使人詰浩浩惶惑不能對允事事申明
皆有條理時帝怒甚勑允為詔自浩已下僮吏已上一
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為頻詔催切允乞更
一見然後為詔詔引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餘舋非
臣敢知直以犯觸罪不至死帝怒命介士執允景穆拜
請帝曰無此人忿朕當有數千口死矣浩竟族滅餘皆
身死宗欽臨刑歎曰高允其殆聖乎景穆後讓允曰人
當知機不知機學復何益當爾之時吾𨗳卿端緒何故
[171-27a]
不從人言令帝怒如此毎一念之使人心悸允曰臣東
野凡生本無宦意屬休延之㑹應旌弓之舉釋褐鳳池
仍參麟閣夫史籍者帝王之實録將來之明戒今之所
以觀往後之所以知今是以言行舉動莫不備載故人
君慎焉然浩以蓬艾之才荷棟梁之重在朝無謇諤之
節退私無逶迤之稱私欲没其公亷愛憎蔽其直理此
浩之責也至於書朝廷起居之跡言國家得失之事此
亦為史之大體未為多違然臣實與浩同其事死生榮
[171-27b]
辱義無獨殊誠荷殿下大造之慈違心茍免非臣之意
景穆動容稱歎允後與人言我不奉東宫𨗳旨者恐負
翟黒子也景穆季年頗親近左右營立田園以收其利
允諌曰殿下國之儲貳四海屬心言行舉動萬方所則
而營立私田畜養雞犬乃至販酤市㕓與人爭利議聲
流布不可追掩夫天下者殿下之天下富有四海何求
而不獲何欲而弗從而與販夫販婦競此尺寸願殿下
少察過言斥出佞邪所在田園分給貧下如此則休聲
[171-28a]
日至謗議可除景穆不納景穆之崩也允久不進見後
進見升階歔欷悲不能止太武為之流涕乃命允出左
右莫知其故相謂曰允無何悲泣令至尊哀傷也帝聞
之召而謂曰汝不知高允之悲乎崔浩誅時允亦應死
東宫苦請以是得免今無東宫允見朕因悲耳允表曰
往年被勑令臣集天文災異使事類相從約而可觀臣
謹依洪範傳天文志撮其事要畧其文辭凡為八篇帝
覽而善之曰高允之明災異亦豈減崔浩乎及文成即
[171-28b]
位允頗有謀焉司徒陸麗等皆受重賞允既不䝉襃異
又終身不言其忠而不伐皆此類也給事中郭善明性
多機巧欲逞其能勸文成大起宫室允諫曰臣聞太祖
道武皇帝既定天下始建都邑其所營立必因農隙今
建國已久宫室已備永安前殿足以朝㑹萬國西堂温
室足以安御聖躬紫樓臨望可以周視逺近若廣修壯
麗為異觀者宜漸致之不可倉卒計斫材軍士及諸雜
役須二萬丁夫充作老小供餉合四萬人半年可訖古
[171-29a]
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饑一婦不織或受其寒况數
萬之衆其所損費亦已多矣帝納之允以文成纂承平
之業而風俗仍舊㛰娶喪𦵏不依古式乃諫曰前朝之
世屢發明詔禁諸㛰娶不得作樂及𦵏送之日歌謠鼓
舞殺牲燒瘞一切禁絶雖條旨久班而不革變將由居
上者未能悛改為下者習以成俗教化陵遲一至於此
詩云爾之教矣民胥傚矣人君舉動不可不愼禮云嫁
女之家三日不息火娶妻之家三日不舉樂今諸王納
[171-29b]
室皆樂部給伎以為嬉戲而獨禁細人不得作樂此一
異也古之㛰者皆采徳義之門妙簡貞閑之女先之以
媒聘繼之以禮物集僚友以重其别親御輪以崇其敬
今諸王十五便賜妻别居然所配者或長少差舛或罪
入掖庭而以作合宗王妃嬪藩懿失禮之甚無復此過
今皇子娶妻多出宫掖令天下之人必依禮限此二異
也凡萬物之生靡不有死然塟者藏也死者不可再見
故深藏之昔堯𦵏榖林農不易畝舜塟蒼梧市不改肆
[171-30a]
秦始皇作爲地市下錮三泉死不旋踵尸焚墓掘由此
推之堯舜之儉始皇之奢是非可見今國家營塟費損
巨億一旦焚之以爲灰燼上爲之而不輟而禁下人之
必止此三異也古者祭必立尸序其昭穆使亡者有馮
致食饗之禮今之魂人直求貌類者事之如父母宴好
如夫妻損敗風化黷亂情禮莫此之甚上未禁之下不
改絶此四異也夫大饗者所以定禮儀訓萬國故聖王
重之至乃爵盈而不飲肴甘而不食樂非雅聲則不奏
[171-30b]
物非正色則不列今之大會内外相混酒醉諠譊罔有
儀式又俳優鄙䙝汚辱視聽朝廷積習以為美而責風
俗之清純此五異也今陛下當百王之末踵亂晉之弊
而不矯然釐革以厲頽俗臣恐天下蒼生永不聞見禮
教矣允言如此非一帝從容聽之或有觸迕帝所不忍
聞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輙求見帝知允意逆屛
左右以待之禮敬甚重晨入暮出或積日居中朝臣莫
知所論或有上事陳得失者帝省而謂羣臣曰君父一
[171-31a]
也父有是非子何為不作書於人中陳之使人知惡而
於家内隠處諫也豈不以父親恐惡彰於外也今國家
善惡不能面陳而上表顯諫此豈不彰君之短明己之
美至如髙允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面論至朕
所以不忍聞者皆侃侃論説無所避就朕聞其過而天
下不知其諫豈不忠乎汝等在左右不曽聞一正言但
伺朕喜時求官乞職其以弓刀侍朕左右者徒勞立耳
皆至公王此人執筆匡我國家不過著作郎汝等不亦
[171-31b]
愧乎於是拜允中書令著作如故司徒陸麗曰髙允雖
䝉寵待而家貧布衣妻子不立帝怒曰何不先言今見
朕用之方言其貧是日幸允第唯草屋數間布被緼袍
厨中鹽菜而已帝嘆息曰古人之清貧豈有此乎即賜
帛五百疋粟千斛拜長子忱為長樂太守允頻表固讓
帝不許初與允同徵游雅等多至通官封侯及允部下
吏史百數十人亦至刺史二千石而允為郎二十七年
不徙官時百官無禄允常使諸子樵採自給初尚書竇
[171-32a]
瑾坐事誅瑾子遵亡在山澤遵母焦没入縣官後焦以
老得免親故莫有䘏者允愍焦年老保䕶在家積六年
遵始䝉赦始得歸養其篤行如此轉太常卿本官如故
允上代都賦因以規諷亦二京之流也時中書博士索
敞與侍郎傅黙梁祚論名字貴賤著議紛紜允遂著名
字論以釋其惑甚有典證復以本官領祕書監解太常
卿進爵梁城侯初允與游雅及太原張偉同業相友雅
甞論允曰夫喜怒者有生所不能無也而前史載卓公
[171-32b]
寛中文饒洪量褊心者或弗之信余與高子游處四十
餘年未見是非喜愠之色不亦信哉高子内文明而外
柔弱其言呐呐不能出口余常呼為文子崔公謂余云
髙生豐才博學一代佳士所乏者矯矯風節耳余亦然
之司徒之譴起於纎微及於詔責崔公聲嘶股戰不能
一言宗欽以下伏地流汗都無人色髙子敷陳事理申
釋是非辭義清辯音韻髙亮明主為之動容聽者無不
稱善仁及寮友保茲元吉向之所謂矯矯者更在斯乎
[171-33a]
宗愛之任勢也威振四海嘗召百司於都坐王公以下
望庭畢拜髙子獨升階長揖由此觀之汲長孺可卧見
衛青何抗禮之有向之所謂風節者得不謂此乎知人
故不易人亦不易知吾既失之於心内崔亦漏之於形
外鍾期止聽於伯牙夷吾見明於鮑叔良有以也其為
人物所推如此文成重允毎不名之恒稱為令公令公
之號播於四逺文成崩獻文居諒闇乙弗渾專擅朝命
謀危社稷文明太后誅之引允禁中參決大政又詔允
[171-33b]
曰朕稽之舊典欲置學官於郡國卿宗儒元老宜與中
祕二省參議以聞允上表請制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
四人學生八十人中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二人學生六
十人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學生四十人其博士
取博闗經典履行忠清堪為人師者年限四十以上助
教亦與博士同年限四十以上若道業夙成才任教授
不拘年齒學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謹堪束修名教者
先盡髙門次及中等帝從之郡國立學自此始也後允
[171-34a]
以老疾頻上表乞骸骨詔不許於是乃著告老詩又以
昔嵗同徵零落將盡感逝懐人作徵士頌蓋止於應命
其有命而不至則闕焉其著頌者中書侍郎固安侯范
陽盧元子眞郡功曹史博陵崔綽茂祖河内太守下樂
侯廣寗燕崇元畧上黨太守髙邑侯廣寗常陟公山征
南大將軍從事中郎渤海髙毗子翼征南大將軍從事
中郎渤海李金道賜河西太守饒陽子博陵許堪祖根
中書郎新豐侯京兆杜銓士衡征西大將軍從事中郎
[171-34b]
韋閬友規京兆太守趙郡李詵令孫太常博士鉅鹿公
趙郡李靈武符中書郎中即邱子趙郡李遐仲熙營州
刺史建安公太原張偉仲業輔國大將軍從事中郎范
陽祖邁征東大將軍從事中郎范陽祖侃士倫東郡太
守蒲隂子中山劉䇿濮陽太守眞定子常山許琛行司
𨽻校尉中都侯西河宋宣道茂中書郎燕郡劉遐彦鑒
中書郎武恒子河間邢頴宗敬滄水太守浮陽侯勃海
髙濟叔仁太平太守原平子鴈門李熙士元祕書監梁
[171-35a]
郡公廣平游雅伯度廷尉正安平子博陵崔建興祖廣
平太守列人侯西河宋愔州主簿長樂潘符郡功曹長
樂杜熙征東大將軍從事中郎中正張綱中書郎上谷
張誕叔術祕書郎鴈門王道雅祕書郎鴈門閔弼衛大
將軍從事中郎中山郎苖大司馬從事中郎上谷侯辯
陳郡太守髙邑子趙郡吕季才合三十四人其詞曰紫
氣干天羣雄亂夏王龔徂征戎車屢駕埽蕩游氛克揃
祅霸四海從風八垠漸化政教無外既寧且壹偃武櫜
[171-35b]
兵唯文是恤帝乃虛求搜賢採逸巖隠投竿異人並出
亹亹盧生量逺思純鑽道據徳游藝依仁旌弓既招釋
褐投巾攝齊升堂嘉謀日陳自東徂南躍馬馳輪僭馮
影附劉以和親茂祖㷀單夙離不造克已勉躬聿隆家
道敦心六經游思文藻終辭寵命以之自保燕常篤信
百行靡遺仕不茍進任理栖遲居沖守約好讓善推思
賢樂古如渴如饑子翼致逺道賜悟深相期以義和若
瑟琴並參幕府俱發徳音優游卒嵗聊以寄心祖根運
[171-36a]
㑹克光厥猷仰縁朝恩俯因徳友功雖後建爵實先受
班同舊臣位並羣后士衡孤立内省靡疚言不崇華交
不遺舊以産則貧論道則富所謂伊人實邦之秀卓矣
友規禀兹淑量存彼大方擯此細讓神與理㝠形隨流
浪雖屈王侯莫廢其尚趙實名區世多竒士山嶽所鍾
挺生三李矯矯清風抑抑容止初九而潛望雲而起詵
尹西都靈惟作傅載訓皇宫載理雲霧熙雖中夭迹階
郎署餘塵可挹終亦顯著仲業深長雅性清到憲章古
[171-36b]
式綢繆典誥時逢多艱當一其操納衆以仁訓下以孝
化洽龍川人歸其教邁則英賢侃亦稱選聞逹邦家名
行素顯志在兼濟豈伊獨善䋲匠弗顧功不獲展劉許
履忠竭力致躬出則騁説入獻其功輶軒一舉橈燕下
崇名彰魏世享業亦隆道茂夙成弱冠播名與朋以信
行物以誠怡怡昆弟穆穆家庭發響九臯翰飛紫㝠頻
煩省闥亦司于京刑以之中政以之平猗歟彦鑒思參
文雅率性任眞噐成非假靡矜于髙莫恥于下乃謝朱
[171-37a]
門歸迹林野宗敬延譽號為四儁華藻雲飛金聲夙振
中遇沈痾賦詩以訊忠顯于辭理出于韻髙滄朗逹黙
識該通領新悟異發自心胷質侔和璧文照雕龍燿姿
天邑衣錦舊邦士元先覺介焉不惑振袂來庭始賓王
國蹈方履正好是繩墨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孔稱游夏
漢美卿雲越哉伯度出類踰羣司言祕閣作牧河汾移
風易俗理亂解紛融彼滯義渙此潛文儒道以析九流
以分崔宋二賢誕性英偉擢頴閭閻聞名象魏謇謇儀
[171-37b]
形邈邈風氣逹而不矜素而能貴潘符檦尚杜熙好和
清不潔流渾不同波絶悕龍津止分常科幽而逾顯損
而逾多張綱柔謙叔術正直道雅洽聞弼為兼識拔萃
衡門俱漸鴻翼發憤忘餐豈要斗食率禮從仁罔愆于
式失不繫心得不形色郎苖始舉用均已試智足周身
言足為誌性恊於時情敏於事與今而同與古而異物
以利移人以酒昏侯生潔已唯義是敦日縱醇醪逾敬
逾温其在私室如渉公門季才之性柔而執競屆彼南
[171-38a]
秦申威致命誘之以權矯之以正帝道用光邉王内慶
羣賢遭世顯名有代志竭其忠才盡其槩體襲朱裳腰
紉䨇佩榮曜當時風髙千載君臣相遇理實難階昔因
朝命與之克諧披衿散想解帶舒懐此昕猶昨存亡奄
乖靜言思之衷心九摧揮毫頌徳澘爾増哀皇興中詔
允兼太常至兖州祭孔子廟謂允曰此簡徳而行勿有
辭也後允從獻文北伐大㨗而還至武川鎮上北伐頌
帝時有不豫以孝文沖㓜欲立京兆王子推集諸大臣
[171-38b]
以次召問允進跪上前涕泣曰臣不敢多言以勞宸聽
願陛下上思宗廟付託之重追念周公抱成王之事帝
於是傳位於孝文賜允帛千疋以標忠亮又遷中書監
加㪚騎常侍雖久典史事然不能専勤屬述時與校書
郎劉模有所緝綴大較依續崔浩故事凖春秋之體而
時有刋正自文成迄於獻文軍國書檄多允作也末乃
薦髙閭以自代以定議之勲進爵咸陽公尋授懐州刺
史允秋月廵境問人疾苦至邵縣見邵公廟廢毁不立
[171-39a]
乃歎曰邵公之徳闕而不祀為善何望乃表修葺之允
時年將九十矣勸人學業風化頗行然儒者優游不以
斷決為事後正光中中書舍人河内常景追思允率郡
中故老為允立祠於野王之南樹碑紀徳焉太和二年
又以老乞還鄉章十餘上卒不聽許遂以疾告歸其年
詔以安車徵允勑州郡發遣及至都復拜鎮軍大將軍
領中祕書事固辭不許扶引就内改定皇誥又被勑論
集往世酒之敗徳以為酒訓孝文覽而悦之常置左右
[171-39b]
詔允乘車上殿朝賀不拜明年又詔允議定律令雖年
漸期頤而志識無損猶心存舊職披考史書又詔曰允
年渉危境而家貧薄可令樂部絲竹十人五日一詣允
以娛其志特賜允蜀牛一頭四望蜀車一乘素几杖各
一蜀刀一口又賜珍味毎春秋致之尋詔朝晡給御膳
朔望致牛酒衣服綿絹毎月給送允皆分之親故是時
貴臣之門皆羅列顯官而允子弟皆無官爵其亷退若
此遷尚書㪚騎常侍時延入備几杖詢以政事十年加
[171-40a]
光禄大夫金章紫綬朝之大議皆諮訪焉其年四月有
事西郊詔御馬車迎允就郊所板殿觀矚馬忽驚奔車
覆傷眉三處孝文文明太后遣醫藥䕶療存問相望司
駕將處重坐允啟陳無恙乞免其罪先是命黃門蘇興
壽扶侍允曽雪中遇犬驚倒扶者大懼允慰勉之不令
聞徹興夀稱共允接事三年不曽見其忿色恂恂善誘
誨人不倦晝夜手常執書吟咏尋覽篤親念故虛已存
納雖處貴重志同貧素性好音樂毎至伶人絃歌鼓舞
[171-40b]
常擊節稱善又雅信佛道時設齋講好生惡殺魏初法
嚴朝士多見杖罰允歴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餘年卒
無譴咎初太平真君中以獄訟留滯始令中書以經義
斷諸疑事允據律評刑三十餘載内外稱平允以獄者
人命所繫常歎曰臯陶至徳也其後英蓼先亡劉項之
際英布黥而王經世雖久猶有刑之餘釁况凢人能無
咎乎性簡至不妄交游獻文之平青齊徙其族望於代
時諸士人流移遠至率皆饑寒徙人之中多允姻媾皆
[171-41a]
徒歩造門允散財竭産以相賑贍慰問周至無不感其
仁厚又隨其才能表奏申用時議者皆以新附致異允
謂取才任能無宜抑屈先是允被召在方山作頌志氣
猶不多損談説舊事了無所遺十一年正月卒年九十
八初允毎謂人曰吾在中書時有隂徳濟救民命若陽
報不差吾壽應享百年矣先卒旬外微有不適猶不寢
卧呼醫請藥出入行止吟咏如常孝文文明太后聞而
遣醫李修往脉視之告以無恙修入密陳允榮衛有異
[171-41b]
懼其不久於是遣使備賜御饍珍羞自酒米至於鹽醯
百有餘品皆盡時味及牀帳衣服茵被几杖羅列於庭
王官往還慰問相屬允喜形於色語人曰天恩以我篤
老大有所賚得以贍客矣表謝而已不有他慮如是數
日夜中卒家人莫覺詔給絹千疋布二千疋綿五百斤
錦五十疋雜綵百疋榖千斛以周喪用魏初以來存亡
䝉賚者莫及焉朝廷榮之將𦵏贈侍中司空冀州刺史
將軍公如故諡曰文賜命服一襲允所製詩賦詠頌箴
[171-42a]
論表讚誄左氏釋公羊釋毛詩拾遺雜解議何鄭膏肓
事凡百餘篇别有集行於世允尤明算法又為算術三
卷子忱襲忱字士和位長安太守為政寛恵百姓安之
後例降爵為侯卒子貴賓襲忱弟懐字士仁恬淡退静
位太尉東陽王丕諮議參軍子綽字僧裕少孤恭敏自
立身長八尺腰帶十圍沈雅有度量博渉經史稍遷洛
陽令為政彊直不避豪右京邑憚之延昌初遷尚書右
丞後為御史中尉元匡奏髙聰及綽朋附髙肇詔並原
[171-42b]
罪厯豫并二州刺史卒諡文簡允弟推字仲讓早有名
譽太延中以前後南使不稱妙簡行人游雅薦推應選
詔兼㪚騎常侍使宋南人稱其才辯卒於建業贈臨邑
子諡曰恭推弟燮字季和亦有文武才太武毎詔徵辭
疾不應恒笑允屈折久宦栖泊京邑常從容於家州辟
主簿卒孫市賓永熙中開府從事中郎始神䴥中允與
從叔濟族兄毗及同郡李金俱被徵濟位滄水太守浮
陽子卒贈冀州刺史諡曰宣子矯襲矯弟遵有能名莅
[171-43a]
官嚴酷列在酷吏傳中毗字子翼鄉邑稱為長者位征
南從事中郎初允所引劉模者長樂信都人頗渉經籍
允修撰國記選為校書郎與其緝著常令模帶持管籥
毎日同入史閣接膝對筵屬述時事允年已九十手目
稍衰多遣模執筆而占授裁斷之如此者五六嵗允所
成篇卷模預有功太和中除南潁川太守王肅之歸闕
路經懸瓠覊旅窮悴時人莫識模獨經給所須弔待以
禮肅深感其意及肅臨豫州模猶在郡徵報復之由是
[171-43b]
為新蔡太守在二郡積十年寛猛相濟頗有聲稱遷陳
留太守時年七十餘矣而飾老隠年昧禁自効遂家於
南潁川不復歸其舊鄉矣允從祖弟祐字子集小字次
奴本名禧以與咸陽王同名孝文賜名焉祖展慕容寳
黃門郎道武平中山徙京師卒於三都大官父讜從太
武滅赫連昌以功賜爵南皮子與崔浩共參著作位中
書侍郎給事中冀青二州中正假散騎常侍蓨縣侯使
髙麗卒贈冀州刺史假滄水公諡曰康祐兄祚襲爵位
[171-44a]
東青州刺史祐博渉書史好文字雜説性通放不拘小
節自中書學生再遷中書侍郎賜爵建康子文成末兖
州東郡吏獲一異獸送之京師時人咸無識者詔以問
祐祐曰此是三吳所出厥名鯪鯉餘域率無今我獲之
吳楚之地其有歸國乎又有人於靈邱得玉印一以獻
詔以示祐祐曰印上有籀書二字文曰宋壽夀者命也
我獲其命亦是歸我之徵獻文初宋義陽王昶來奔薛
安都等以五州降附時謂祐言有驗孝文初拜祕書令
[171-44b]
後與丞李彪等奏曰尚書者記言之體春秋者録事之
辭尋覽前志斯皆司勲之實録也惟聖朝創制上古開
基長發自始祖以後至於文成其間世數久逺是以史
弗能傳臣等疎漏忝當史職披覽國記竊有志焉愚謂
自王業始基庶事草創皇始以降光宅中土宜依遷國
大體令事類相從紀傳區别表志殊貫如此修綴事可
備書自著作郎以下請取有才用者參造國書如得其
人三年有成帝從之孝文嘗問祐比水旱不調五榖不
[171-45a]
熟何以止災而致豐稔祐對曰昔堯湯之運不能去陽
九之會陛下道同前聖其如水旱何但當旌賢佐政敬
授民時則災消穰至矣又問止盗之方祐曰昔宋均樹
徳害獸不過其鄉卓茂善教蝗蟲不入其境彼盗賊者
人也茍訓之有方寧不易息當須宰守循良則盗賊止
矣祐又上疏云今之選舉不採職治之優劣專簡年勞
之多少其非盡才之謂宜停此薄藝棄彼朽勞唯才是
舉則官方斯穆又勲舊之臣年勤可録而才非撫人者
[171-45b]
則可加以爵賞不宜委以方任所謂王者可私人以財
不私人以官者也帝皆善之加給事中冀州大中正時
李彪專統著作祐為令時闗豫而已出為輔國將軍西
兖州刺史假東光侯鎮滑臺祐以郡國雖有太學縣黨
宜有黌序乃縣立講學黨立教學村立小學又令一家
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給行客不聽婦
人寄舂取水又設禁賊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盗發則連
其坐初似煩碎後風化大行宼盗止息轉宋王劉昶傅
[171-46a]
以參定律令賜帛粟馬等昶以其舊官年耆雅相祗重
拜光禄大夫傅如故昶薨徵為宗正卿而祐留連彭城
久不赴僕射李沖奏祐無事稽命處刑二嵗以贖論免
卿任復為光禄卒贈太常諡曰煬侯詔曰不遵上命曰
靈可諡為靈子和璧字僧夀有學尚位中書博士早卒
和璧子顥字明賢學渉有時譽襲爵建康子位輔國將
軍朝㪚大夫贈滄州刺史諡曰惠子徳正仕齊列在齊
史顥弟雅字興賢有風度位定州撫軍府長史天平中
[171-46b]
追贈冀州刺史子徳範早有令聞位任城太守雅弟諒
字修賢少好學多識彊記居喪以孝聞太和末京兆王
愉開府辟召孝文妙簡僚佐諒與隴西李仲尚趙郡李
鳳起等同時應選正光中加驍騎將軍為徐州行臺至
彭城屬元法僧反逼諒同之不從見害贈滄州刺史又
詔以諒臨危授命復贈使持節平北將軍幽州刺史優
授一子出身諡曰忠侯諒造親表譜録四十餘卷自五
世以下内外曲盡覽者服其博記祐從父弟翼字次同
[171-47a]
豪俠有風神孝昌末葛榮作亂朝廷以翼山東豪右即
家拜勃海太守翼率合境徙居河濟間朝議因置東冀
州以翼為刺史封樂城縣侯俄除定州刺史以賊亂不
行及爾朱兆弑孝莊翼保境自守卒中興初贈使持節
侍中太保録尚書六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諡曰文宣子
乾愼昻季式皆齊氏元功並列在齊史
崔鑒字神具博陵安平人也六世祖贊魏尚書僕射五
世祖洪晉吏部尚書曾祖懿字世茂仕燕位祕書監祖
[171-47b]
遭字景遇位鉅鹿令父綽少孤學行修明有名於世與
范陽盧元勃海髙允趙郡李靈等俱被徵尋以母老固
辭後為郡功曹卒鑒頗有文學自中書博士轉侍郎賜
爵桐廬縣子出為東徐州刺史鑒欲安新附人有年老
者表求假以守令詔從之又於州内治銅為農具兵人
獲利卒贈青州刺史安平侯諡曰康子合字貴和少有
時譽襲爵桐廬子位終常山太守合弟康少有志氣陽
平王順之為定州康為衛軍府録事帶毋極令時甄琛
[171-48a]
為長史曾因公事言競之間以拳擊琛墜牀琛以本縣
長笑而不論其豪率若此彭城王勰行夀春康從行招
致游俠以為部下勰目之謂左右曰吾甞寄膽氣於此
人累遷廣平内史大納財貨為清論所鄙後為燕州刺
史為杜洛周攻圍堅守歴年朝廷遣都督元譚赴救譚
敗康奔定州坐免官太昌中除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頻以老病求解永熙三年去職薨贈尚書令司徒公諡
曰靖穆長子忻字伯悦有世幹以鄭儼之甥累遷兼尚
[171-48b]
書左丞孝莊初遇害河隂追贈殿中尚書冀州刺史忻
弟仲哲早喪所生母為祖母宋氏所養六嵗宋亡啼慕
不止見者悲之性恢逹常以將畧自許以軍功賜爵安
平縣男及父康於燕被圍泣訴朝廷遂除别將與都督
元譚赴援戰没子長瑜位至開府中兵參軍長瑜子子
樞列在齊史仲哲弟叔彦位撫軍將軍叔彦弟季通位
司農少卿季通子徳立好學愛屬文預撰御覽位濟州
别駕季通弟季良風望閑雅位太學博士以征討功賜
[171-49a]
爵蒲隂縣子累遷太尉長史及康東還鄉季良亦去職
歸養後位中軍將軍光禄大夫先康卒於家贈尚書右
僕射諡曰簡康弟習字貴禮有世用卒於河東太守贈
并州刺史鑒兄檦字洛祖行博陵太守檦子文業中書
郎鉅鹿太守文業子伯謙仕齊歴濟北南鉅鹿太守有
善政列在良吏傳中
崔辯字神通覽之從祖弟也祖琨字景龍行本郡太守
父經贈兖州刺史辯學渉經史風儀整峻獻文徵拜中
[171-49b]
書博士武邑太守政事之餘專以勸學卒贈安南將軍
定州刺史諡曰恭長子景儁鯁正有髙風好古博渉以
經明行修徵拜中書博士歴侍御史主文中散孝文賜
名為逸後為員外散騎侍郎與著作郎韓興宗參定朝
儀雅為孝文所知重遷國子博士毎有公事逸常被詔
獨進博士特命自逸始轉通直㪚騎常侍廷尉少卿卒
子巨倫字孝宗㓜孤及長歴渉經史有文學武藝叔楷
為殷州巨倫乃為長史北道别將在州䧟賊斂恤存亡
[171-50a]
為賊所義葛榮聞其名欲用為黃門郎巨倫心惡之至
五月五日會集官寮令巨倫贈詩巨倫乃曰五月五日
時天氣已大熱狗便呀欲死牛復喘吐舌以此自晦獲
免結死士夜中南走逢賊俱恐不濟巨倫曰寧南死一
寸豈北死一尺便欺賊曰吾受勑而行賊爇火觀勑火
未然巨倫手刃賊十餘人賊乃四潰得馬數匹夜隂失
道唯看佛塔户而行到洛陽持節别將北討初楷喪之
始巨倫收殯倉卒事不周固至是遂偷路改殯并竊家
[171-50b]
口以歸尋授國子博士孝莊即位除東濮陽太守時河
北紛更人避賊多入郡界嵗儉饑乏巨倫傾資贍恤務
相全濟時類髙之元顥入洛據郡不從孝莊還宫封漁
陽縣男後除光禄大夫卒子武襲初巨倫有姊明慧有
才行因患眇一目内外親族莫有求者其家議欲下嫁
之巨倫姑趙國李叔允之妻聞而悲感曰吾兄盛徳不
幸早世豈令此女屈事卑族乃為子翼納之時人歎其
義識逸弟模字叔軌身長八尺圍亦如之出後其叔雅
[171-51a]
有志度蕭寳夤討闗隴引為西征别將屢有戰功封槐
里縣伯後行岐州事擊賊殁於陣永熙中贈驃騎大將
軍儀同三司都督相州刺史模弟楷字季則為廣平王
懐文學正始中以王國官非其人多被戮唯楷與楊昱
數諫諍獲免後為太子中舍人左中郎將以黨附髙肇
為中尉所劾事在髙聰傳楷性嚴烈能摧挫豪彊時人
語曰莫郁買/反孤楷/反付崔楷時冀定數州頻遭水害
楷上疏𨗳之便宜事遂施行孝昌初置殷州以楷為刺
[171-51b]
史加後將軍楷將之州人皆勸單身述職楷曰單身赴
任朝廷謂吾有進退之計將士又誰肯固志遂闔門赴
州賊勢已逼或勸減少弱以避之乃遣第四女第三男
夜出既而曰一朝送免兒女人將謂吾心不固遂命追
還及賊來攻楷率力拒抗莫不爭奮咸稱崔公尚不惜
百口吾等何愛一身力竭城陷楷執節不屈賊遂害之
楷兄弟父子並死王事朝野傷歎焉贈侍中鎭軍將軍
定州刺史永熙中又特贈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
[171-52a]
冀州刺史長子士元沉雅有學問州陷戰没贈平州刺
史子育王少以器幹稱仕齊至起部郎子文豹字蔚少
有文才本州大中正士元弟士謙仕周為荆州刺史列
在周史
崔挺字雙根辯之從父弟也父鬱濮陽太守挺㓜孤居
喪盡禮少敦學業多所覽究五世同居門有禮義於後
頻年饑家始分析挺與弟振推讓田宅舊資唯守墓田
而已家徒壁立兄弟怡然手不釋卷鄉人有贍遺挺辭
[171-52b]
而後受仍亦散之舉秀才射筞髙第拜中書博士轉侍
郎以工書授勑於長安書文明太后父燕宣王碑賜爵
秦昌子轉登聞令遷典屬國下大夫以參議律令賜帛
榖馬牛等尚書李沖甚重之孝文以挺女為嬪宋王劉
昶南鎭彭城詔挺為長史以疾辭免乃以王肅為長史
其被遇如此復拜昭武將軍光州刺史威恩並著風化
大行及車駕幸兖州召挺赴行在所問以治邉之畧因
及文章帝甚悦之謂挺曰别卿以來倐焉二載吾所綴
[171-53a]
文已成一集今當給卿副本時可觀之又顧謂侍臣曰
擁旄者悉皆如此吾何憂哉復還州及散騎常侍張彞
廵行風俗謂曰彜受使廵方採察謠誦入境觀政實媿
清使之名州舊掖城西北數里有斧山峯嶺髙峻北臨
滄海南望岱岳為一邦遊觀之地挺於頂上欲營觀宇
故老曰此嶺上秋夏之際常有暴雨迅風巖石盡落相
傳云是龍道恐此觀不可久立挺曰人龍相去何逺之
有虬龍倐忽豈唯一路乎遂營之數年間果無風雨之
[171-53b]
異挺既代即為風雨所毁於後作終不就衆以為善化
所感時以犯罪配邉者多有逃越遂立重制一人犯罪
逋亡闔門充役挺上書以周書父子罪不相及以一人
犯罪延及闔門豈不哀哉辭甚雅切帝納之先是州内
少鐡噐用皆求之他境挺表復鐡官公私有頼孝文將
辨天下氏族仍亦訪定乃遥授挺本州大中正掖縣有
人年踰九十扶輿造州自稱少曽充使林邑得一美玉
方尺四寸甚有光采藏之海島垂六十載忻逢明政今
[171-54a]
願奉之挺曰吾雖徳謝古人未能以玉為寳遣隨取
光潤果然迄不肯受乃表送都景明初見代老㓜泣涕
追隨縑帛送贈悉不納散騎常侍趙修得幸宣武挺雖
同州壤未嘗詣門北海王詳為司徒録尚書事以挺為
司馬挺固辭不免世人皆歎其屈挺處之夷然後詳攝
選衆人競稱考第以求遷叙挺獨無言詳曰崔光州考
級並未加授宜投一牒當為申請蘧伯玉恥獨為君子
亦何故黙然挺曰階級是聖朝大列考課亦國之常典
[171-54b]
至於自衒求進竊以為羞詳大相稱嘆自其為司馬詳
未曽呼名常稱州號以示優禮景明四年卒時年五十
九贈輔國將軍幽州刺史諡曰景光州故吏聞凶問至
莫不悲感共鑄八尺銅像於城東廣固寺起八關齋追
奉㝠福其遺愛如此初崔光之在貧賤也挺贍遺衣服
常親敬焉又識邢巒宋弁於童稚終並逺致世稱其知
人歴官二十餘年家資不益食不重味室無綺羅閨門
之内雍雍如也欲諸子亷讓恭敬因皆以孝為名及𦵏
[171-55a]
親故多有贈賵諸子推挺素志一無所受有子六人長
子孝芬字恭梓早有才識博學好文章孝文召見甚嗟
賞之李彪謂挺曰比見賢子謁帝㫖喻殊優今當為絶
羣耳挺曰卿自欲善處人父子之間然斯言吾不敢聞
也後襲父爵累遷司空屬定州大中正長於剖判甚有
能名府主任城王澄雅重之澄奏地制八條孝芬所參
定也遷廷尉少卿孝昌初梁將裴邃等宼淮南詔行臺
酈道元都督河間王榮討之勑孝芬持節催令赴援賊
[171-55b]
退而還遷荆州刺史兼尚書南道行臺領軍司率諸將
以援神儁因代焉孝芬遂從恒農道南入敵便奔散人
還安堵明帝嘉勞之後以元义之黨與盧同李奬等竝
除名徵還又除孝芬為廷尉章武王融以贓貨被劾孝
芬案以重法及融為都督北討鮮于修禮時孝芬弟孝
演率宗從在博陵為賊攻䧟遇害融密啓云孝演入賊
為逆遂見收捕全家投梁遇赦乃還後梁將成景儁逼
彭城孝芬兼尚書右丞為徐州行臺孝芬將發入辭靈
[171-56a]
太后謂曰卿女今事我兒與卿是親曽何相負而内頭
兀义車内稱此嫗須了却孝芬曰臣䝉國厚恩義無斯
語假有斯語誰能得聞若有此聞即此人於元义親密
過臣逺矣乞對之足辨虛實太后乃有媿色孝芬既至
景儁等力屈退走以孝芬兼尚書為徐兖二州行臺建
義初太山太守羊侃據郡反引南賊圍兖州行臺除孝
芬散騎常侍鎭東將軍金紫光禄大夫仍兼尚書東道
行臺與大都督刁宣往救援與行臺于侃時相接至便
[171-56b]
圍之侃突圍奔梁永安中授西兖州刺史孝芬倦於外
役固辭不行仍為太常卿太昌初兼殿中尚書後加儀
同三司兼吏部尚書孝武帝入闗齊神武至洛與尚書
辛雄劉廞等並被誅没其家口天平中乃免之孝芬博
聞口辯善談論愛好後進終日忻然商㩁古今間以嘲
謔聽者忘疲文筆數十篇有子八人長子勉字宣祖頗
渉史傳普泰中兼尚書右丞勉善附㑹世論以浮競譏
之為尚書令爾朱世隆所親待而尚書魏季景尤為世
[171-57a]
隆所知勉與季景内頗不睦季景於世隆求右丞奪勉
所兼世隆啓用季景勉遂悵怏自失太昌初除散騎常
侍征東將軍金紫光禄大夫定州大中正勑左右廂出
入爾朱氏敗被收逃免後見齊神武神武勞撫之天平
初遣勉送勲貴妻子赴定州因得還屬母李氏喪勉哀
號過性遇病卒無子弟宣度以子龍子為後勉弟猷周
少司徒列在周史孝芬弟孝偉趙郡太守郡經葛榮離
亂人皆賣鬻兒女夏椹大熟孝偉勸戶人多收之郡内
[171-57b]
乃安教其人種殖招撫遺散先恩後威一周之後流户
大至興立學校親加勸勵百姓頼之卒贈瀛州刺史諡
曰簡朝議謂為未申復贈安北將軍定州刺史子昻齊
祠部尚書齊史有傳孝偉弟孝演字則伯出繼伯父性
通率羙鬚髯姿貌瓌傑少無宦情沈靜鄉里位瀛州安
西府外兵參軍因罷歸及鮮于脩禮起逆遇害無子弟
孝直以子士游為後孝直字叔廣身長八尺眉目疎朗
早有志尚稍遷直閤將軍通直散騎常侍爾朱兆入洛
[171-58a]
孝直以天下未寧去職歸里太昌中除衛將軍右光禄
大夫辭不赴卒於家誡諸子曰吾才疎効薄於國無功
若朝廷復加贈諡宜循吾意不得祗受若致干求則非
吾意子士順位太府卿孝直弟孝政字季讓十歲挺亡
號哭不絶見者為之悲慘志尚貞立博學經史雅好詞
賦喪紀特所留情衣服制度手能執造位太尉汝南王
悦行參軍孝芬兄弟孝義慈厚弟孝演孝政先亡孝芬
等號哭哀慟絶肉蔬食容貌毁瘠孝偉等奉孝芬盡恭
[171-58b]
順之禮坐食進退孝芬不命則不敢也鷄鳴而起且温
顔色一錢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須聚對分給諸婦亦
相親愛有無共之始挺兄弟同居孝芬叔振既亡後孝
芬等承奉叔母李氏若事所生旦夕温凊出入啓覲家
事巨細一以諮決毎兄弟出行有獲財物尺寸以上皆
入李之庫四時分賚李氏自裁之如此二十餘嵗撫從
弟宣伯子朗如同氣焉挺弟振字延根少有學行居家
孝為宗族所稱為祕書中㪚在内謹勑為孝文所知孝
[171-59a]
文南討自髙陽内史徵為尚書左丞留京振既才幹被
擢當世以為榮遷太子庶子景明初除長兼廷尉少卿
振有公斷以明察稱河内太守陸琇與咸陽王禧同謀
為逆禧敗事發振窮案之時琇内外親黨及當朝貴要
咸為言之振研覈切至終無縱緩遂斃之於獄其奉法
如此除肆州刺史在任有政績卒於河東太守贈南兗
州刺史諡曰定振歴官四十餘載考績恒為稱職議者
善之子子朗羙容貌渉獵經史少温厚有風尚位侍御
[171-59b]
史加平東將軍卒挺從父子瑜字仲璉少孤有學業位
鴻臚少卿封髙邑男贈瀛州刺史子孟舒字長才襲父
爵位廣平太守卒贈殷州刺史鎭東將軍諡曰康孟舒
弟仲舒位鄴令仲舒弟季舒最知名齊史有傳挺從祖
弟敬邕性長者為左中郎將以軍功賜爵臨淄男位營
州刺史庫莫奚國有馬數百匹因風入境敬邕悉令送
還於是夷人感附卒於太中大夫贈濟州刺史諡曰恭
敬邕從弟接字願賔容貌魁偉放邁自髙不事拘檢為
[171-60a]
中書博士樂陵内史雅為任城王澄所禮待及澄為本
部接了無人王敬王忻然容下之後為樂陵太守還鄉
卒挺族子纂字叔則博學有文才既不為時知乃著無
談子論尋為廷尉正毎有大獄多有據明有當官之譽
時太原王靜自廷尉監遷少卿纂耻居其下乃與靜書
辭氣抑揚無上下禮入啓求解位後為洛陽令卒贈司
徒左長史纂兄穆字子和雅有度量州辟主簿卒穆子
暹仕齊位尚書右僕射列在齊史暹從祖弟游字延叔
[171-60b]
少有風槩為東郡太守郡有鹽户常供州郡為兵子孫
見丁並從役游矜其勞苦乃為表聞請聽更代郡内感
之郡學舊在城内游移置城南閑敞處親自説經當時
學者無不勸勉號為良守正光中除南秦州刺史先是
州人楊松栢洛徳兄弟數為反叛游深加招慰兄弟俱
至郡謝松栢既郡之豪帥感恩奬喻郡賊咸來歸欵且
以過在前政不復自疑游乃因宴㑹一時俱斬於是外
人以其不信合境皆反正光五年秦州城人殺刺史李
[171-61a]
彦為逆數日後游知必不安謀欲出外尋為城人韓祖
香等所攻游事窘登樓慷慨悲歎乃推下小女而殺之
義不為羣小所辱遂為祖香等害永安中贈散騎常侍
鎭北將軍定州刺史子伏䕶
李靈字武符趙郡平棘人也父勰字小同恬靜好學有
聲趙魏間道武平中原聞其已亡哀惜之贈宣威將軍
蘭陵太守神䴥中太武徵天下才儁靈至拜中書博士
再遷淮陽太守以學優選授文成皇帝經加中散内博
[171-61b]
士賜爵髙邑子文成踐阼卒於洛州刺史贈定州刺史
鉅鹿公諡曰簡子恢襲以師傅子拜長安鎮副將進爵
為侯假鉅鹿公後東平王道符謀反遇害贈定州刺史
鉅鹿公諡曰貞恢弟綜行河間郡早卒綜孫渾列在齊
史恢長子悦祖襲爵髙邑侯例降為伯卒悦祖子瑾字
伯瓊襲位大司農卿瑾淳謹好學老而不倦卒贈司空
悦祖弟顯甫顯甫子元忠元忠齊史有傳
李璨字世顯靈弟趙郡太守均之子也身長八尺五寸
[171-62a]
容貌魁偉受學於梁祚位中書郎雅為髙允所知初宋
徐州刺史薛安都舉彭城降詔鎭南大將軍博陵公尉
元鎭東將軍城陽公孔伯恭等迎之獻文復以璨參二
府軍事安都率文武出迎元不加禮接安都還城遂不
降宋將張永沈攸之等先屯下礚元令璨與中書郎髙
閭入彭城説安都即與俱載赴軍元等入城收管籥其
夜永攻南門不克退還璨勸元乘張永失據攻永米船
大破之於是遂定淮北加璨寧朔將軍與張讜對為兗
[171-62b]
州刺史安帖初附以參定徐州功賜爵始封侯卒諡曰
懿子元茂襲爵元茂以寛雅著稱位司徒司馬彭城鎮
副將民吏安之卒贈顯武將軍徐州刺史諡曰順子秀
之字鳳起襲爵位尚書都官郎秀之弟子雲字鳳昇子
雲弟子羽字鳳降子羽弟子岳字鳳跱秀之等並早孤
事母孝謹兄弟容貌並魁偉風度審正而皆早卒鳳昇
子道宗位直閤將軍道宗弟徳林司徒中兵參軍元茂
弟宣茂太和初拜中書博士後兼定州大中正受鄉人
[171-63a]
財貨為御史所劾除名正始初除太中大夫遷光禄勲
與游肇往復肇善之卒於幽州刺史遺令薄𦵏贈齊州
刺史諡曰惠子籍之字脩遠性謹正粗渉書史位司徒
諮議參軍太中大夫著忠誥一篇文多不載卒贈定州
刺史子徹仕齊位尚書左丞徹子純隋開皇中為介州
長史純子徳饒有至性列在孝友傳中徹弟公緒齊初
以侍御史徵不就齊史有傳
李順字徳正靈之從父弟也父系慕容垂散騎侍郎東
[171-63b]
武城令治有能名道武定中原以為平棘令卒贈趙郡
太守平棘男順博渉經史有計䇿知名於世神瑞中拜
中書博士轉中書侍郎始光初從征蠕蠕以籌畧之功
拜後軍將軍仍賜爵平棘子加奮威將軍太武將討赫
連昌謂崔浩曰朕前北征李順獻䇿數事實合經畧大
謀今欲使總攝前驅之事卿以為何如浩對曰順智足
周務實如聖旨但臣與之婚姻深知其行然性果於去
就不可專委帝乃止初浩弟娶順妹又以弟子娶順女
[171-64a]
雖二門婚媾而頗輕順順又不伏由是潛相猜忌故浩
毁之至統萬大破昌軍順謀功居多右轉拜左軍將軍
後征統萬遷前將軍授之以兵昌出逆戰順督勒士衆
破其左軍及克統萬帝賜諸將珍寳雜物順固辭唯取
書數千卷帝善之遷給事黄門侍郎賜奴婢十五户帛
千疋又從擊赫連定於平涼三秦平進爵為侯遷四部
尚書甚見寵待沮渠蒙遜以河西内附帝欲簡行人崔
浩曰宜令徳清重臣奉詔襃慰尚書順即其人也帝曰
[171-64b]
順納言大臣固不宜方為此使若蒙遜身執玉帛而朝
於朕復何以加之浩曰邢貞使吳亦魏之太常茍事是
宜無嫌於重帝從之以順為太常䇿拜蒙遜為太傅涼
王使還拜使持節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諸軍事寧西將
軍長安鎮都大將軍開府進爵髙平公未幾復徵為四
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延和初復使涼州蒙遜辭以疾翌
日延順入至庭中而蒙遜箕坐隠几無起動之狀順正
色大言曰不謂此叟無禮乃至於是握節而出蒙遜遽
[171-65a]
使中兵校郎楊定歸追順於庭曰太常既雅恕衰疾又
傳云朝廷有不拜之詔是以敢自安耳若太常曰爾拜
爾跪而不祗命斯乃小臣之罪矣順益怒曰齊桓公九
合諸侯一匡天下周王賜胙命曰伯舅無下拜而桓公
奉遵臣節降而拜受今君雖功髙勲厚未若齊桓之勤
朝廷雖相崇重未有不拜之詔而便偃蹇自取此乃速
禍之道蒙遜遂拜伏盡禮禮畢蒙遜曰夫恃徳者昌恃
力者亡朝廷頃來征伐屢克恐不可常勝順曰天兵四
[171-65b]
臨昭徳罸罪何云恃力夫聖王之用兵也征南蠻則北
狄怨討西戎則東夷恨天子安得已哉順既使還帝問
與蒙遜往復之辭及蒙遜政教得失順曰蒙遜專威河
右三十許年經渉艱難粗識機變又綏集荒陬逺人頗
亦畏服雖不能貽厥孫謀猶足以終其一世但前嵗表
許十月送西域沙門曇無懴及臣往迎便乖本意不忠
不信於是而甚禮者身之輿恭者行之本未有無禮不
恭而能久享福禄以臣觀之不復周嵗矣帝曰若如卿
[171-66a]
言効在無逺襲世之後早晚當滅順對曰臣畧見其子
並非才俊如聞敦煌太守牧犍噐性粗立若繼蒙遜者
必此人也然比之於父僉云不逮殆天所用資聖明也
帝曰朕今方事于東未暇營西如卿所言三五年間不
足為晚且停前計以為後圖既而蒙遜死問至帝謂順
曰卿言蒙遜死今則驗矣又言牧犍立何其妙哉朕克
涼州亦當不逺於是賜絹千疋廐馬一乘進號安西將
軍寵待彌厚政之巨細無所不參崔浩惡之順凡使涼
[171-66b]
州十有二返太武稱其能而蒙遜數與順遊宴頗有悖
慢之言恐順東還泄之尋以金寳納順懐中故蒙遜罪
釁得不聞徹浩知之密言於帝帝未之信太延三年順
復使涼州及還帝問以將平河右之計順對以民勞既
久不可頻動帝從之五年議征涼州順以涼州乏水草
不宜逺征浩固以為宜征帝從浩議及至姑臧甚豐水
草帝與景穆書以言其事頗衘順後謂浩曰卿昔所言
今果驗矣浩曰臣之所言虛實皆如此類初曇無懴微
[171-67a]
有方術帝詔順令蒙遜送之京邑順受蒙遜金聽其殺
之帝克涼州後聞而嫌順然猶以寵舊未加其罪涼土
既平詔順差次羣臣賜以爵位順頗受納品第不平涼
州人徐桀發其事浩又毁之帝大怒太平眞君三年遂
刑順於城西順死後數年其從父弟孝伯為太武所知
重居中用事及浩之誅帝怒甚謂孝伯曰卿從兄往雖
誤國朕意亦未至此由浩遂殺卿從兄皇興初順子敷
等貴顯追贈順侍中鎭西大將軍太尉髙平王諡曰宣
[171-67b]
王妻邢氏曰孝妃順四子長子敷字景文太平眞君二
年選入中書教學以忠謹給侍東宫又為中散與李訢
盧遐度世等並以聰敏内參機密敷性謙恭加有文學
文成寵遇之遷祕書下大夫賜爵平棘子後兼録南部
遷散騎常侍南部尚書中書監領内外祕書襲爵髙平
公朝政大議事無不闗及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司州刺
史常珍竒等以彭城懸瓠降于時朝議謂未必可信敷
乃固執必然及遣師接援淮海寧輯敷既見待二世兄
[171-68a]
弟親戚在朝者十餘人弟弈又有寵於文明太后李訢
列其隠罪二十餘條獻文大怒皇興四年誅敷兄弟削
順位號為庶人敷從弟顯徳妹夫廣平宋叔玲等皆坐
關亂公私同時伏法敷兄弟敦崇孝義家門有禮至於
居喪法度吉凶書記皆合典則為北州所稱美既致斯
禍時人歎惜之敷弟式字景則以學業知名位西兗州
刺史濮陽侯式自以家據權要心慮危禍常勑津吏臺
有使者必先啓然後度之既而使人卒至始云南過既
[171-68b]
濟突入執式赴都與兄俱死子憲字仲軌清粹善風儀
好學有噐度太和初襲爵又降為伯拜祕書中散雅為
孝文知賞後拜趙郡太守趙脩與其州里脩歸𦵏父母
也牧守以下畏之累跡憲不為屈時人髙之後以黨附
髙肇為御史所劾正光五年行雍州刺史尋除七兵尚
書孝昌中除征東將軍揚州刺史淮南大都督及梁平
北將軍元樹等來宼憲力屈而降因求還國既至勑付
廷尉憲女壻安樂王鑒據相州反靈太后謂鑒心懐刼
[171-69a]
脅遂詔賜憲死永熙中贈儀同三司尚書令定州刺史
諡曰文靜子希逺字景冲早卒希逺子祖悛襲祖爵式
弟弈字景世美容貌有才藝位都官尚書安平侯與兄
敷同死太和初文明太后追念弈兄弟及誅李昕存問
憲等一二家嵗時賜以布帛弈弟冏字道度少為中散
逃避得免後歴位度支尚書太和二十一年孝文幸長
安冏以咸陽山河嶮固秦漢舊都勸帝去洛陽都之後
孝文引見冏笑謂之曰昔婁敬一説漢祖即日西駕尚
[171-69b]
書今以西京説朕使朕不廢東轅當是獻可理殊所以
今古相反耳冏曰昔漢祖起於布衣欲藉嶮以自固婁
敬之言符於本旨今陛下徳洽四海事同隆周是以愚
臣獻説不能上動帝大悦冏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孝
文彈駮公卿無所廻避百寮皆憚之孝文常加優禮每
車駕廵幸恒兼尚書右僕射雖才學不及諸兄然公彊
當世堪濟過之卒子祐字長禧篤穆友于見稱於世歴
位給事中累遷博陵太守所在亦以清幹著稱順弟脩
[171-70a]
基陳留太守卒子探幽髙平太守探幽兄子洪鸞河間
太守希逺弟希宗字景元性寛和儀貌雅麗有才學位
金紫光禄大夫齊神武擢為中外府長史文宣納其第
二女為皇后位上黨太守卒贈司空公殷州刺史諡曰
文簡希宗長子祖昇儀容瓌麗垂手過膝文學足以自
通位齊州刺史滛於從兵妻見殺祖昇弟祖勲位給事
黃門侍郎齊文宣以其女為濟南王妃除侍中封丹陽
郡王尋改封公濟南即位除趙州刺史濟南廢還除金
[171-70b]
紫光禄大夫太寧中昭信后有寵於武成除祖勲齊州
刺史在州贓賄狼籍坐免官復起為光州刺史祖勲性
貪慢兼其妻崔氏驕豪干政時論鄙之女侍中陸媪母
元氏即祖勲之妻姨也由是附㑹又除西兗州刺史殿
中尚書祖勲素無才幹自少及長居官皆無可稱述卒
贈尚書右僕射武平中將封后兄君璧等為王還復祖
勲王爵其弟祖欽封竟陵王位光禄卿祖勲第三弟祖
納兄弟中最有識尚以經史被知卒於散騎常侍希宗
[171-71a]
弟希仁字景山有學識卒於侍中太子詹事子公統仕
齊位員外郎髙歸彦之反公統為其謀主歸彦敗伏法
其母崔氏當没入官其弟宣寳行賕改籍注老事發武
成命掊殺之肝腦塗地希仁弟騫字希義博渉經史文
藻富贍位散騎常侍殷州大中正尚書左丞以本官兼
散騎常侍使于梁後坐事免論者以為非罪騫嘗贈親
友盧元明魏收詩云監河愛升水蘇子惜餘明益州達
友趣廷尉辨交情蓋失職之志云後除給事黃門侍郎
[171-71b]
卒其文筆别有集録齊受禪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文
惠希義弟希禮字景節性敦厚容止樞機動遵禮度起
家著作佐郎脩起居注歴位太常少卿兼廷尉少卿行
魏尹事豫州刺史仍居議曹與邢邵等議定禮律卒於
信州刺史子孝貞列在隋史
李孝伯髙平公順從父弟也父曽少治鄭氏禮左氏春
秋以教授為業郡三辟功曹並不就曰功曹之職雖曰
鄉選髙第猶是郡吏耳北面事人亦何容易州辟主簿
[171-72a]
到官月餘乃歎曰梁敬叔云州郡之職徒勞人耳道之
不行身之憂也遂還家講授道武時徵拜博士出為趙
郡太守令行禁止幷州丁零數為山東害知曾能得百
姓死力憚不入境賊於恒山界得一死鹿謂趙郡地也
賊長責之令還送鹿故處鄰郡為之謡曰詐作趙郡鹿
猶勝恒山粟其見憚如此卒贈荆州刺史栢人子諡曰
懿孝伯少傳父業博綜羣言羙風儀動有法則從兄順
言於太武徵為中散帝見而異之謂順曰眞卿家千里
[171-72b]
駒也遷祕書奏事中散轉散騎侍郎光禄大夫賜爵魏
昌子委以軍國機密甚見親寵謀謨切祕時人莫能知
也遷北部尚書以頻從征伐規畧功進爵夀光侯太平
眞君末車駕南伐宋安北將軍徐州刺史武陵王駿遣
將馮文恭至蕭城前軍破之宋文帝又遣其弟太尉江
夏王義恭率衆赴彭城太武登亞父冢以望城内遣送
其俘蒯應至小市門宣詔勞問義恭等義恭等問應士
馬數應曰中軍四十萬駿遣人獻酒二噐甘蔗百挺并
[171-73a]
請駱駝明日太武遣孝伯至小市門駿亦使其長史張
暢出對孝伯曰主上有詔詔太尉安北可暫出門欲與
相見今遣賜駱駝及貂裘雜物暢曰有詔之言何得稱
之於此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縱為鄰國之
君何為不稱詔於鄰國之臣又何至杜門絶橋暢曰二
王以魏帝營壘未立此有精甲十萬恐相陵踐故且閉
城待彼休息兵士然後共修戰場尅日交戲孝伯曰令
行禁止主將常事何用廢橋杜門又復何以十萬誇大
[171-73b]
我亦有良馬百萬復可以此相矜邪既開門暢屏人却
仗出受賜孝伯曰詔以貂裘賜太尉駱駝騾馬賜安北
義恭獻皮袴褶一具駿奉酒二噐甘蔗百挺帝又遣賜
義恭駿等氊及九種鹽并胡豉義恭駿復獻蠟炬錦等
語具宋張暢傳中孝伯風容閑雅應答如流暢及左右
甚相嗟嘆帝大喜進爵宣城公為使持節散騎常侍平
西將軍秦州刺史卒贈征南大將軍定州刺史諡曰文
昭公孝伯體度恢雅明逹政事朝野貴賤咸推重之景
[171-74a]
穆曾啓太武廣徵俊秀太武曰朕有一孝伯足治天下
何用多為假復求訪此人輩復亦何可得其見貴如此
性方愼忠厚毎朝廷事有所不足必手自書表切言陳
諫或不從者至於再三削滅藁草家人不見公廷議論
常引綱紀或有言事者孝伯忿其所陳假有是非終不
抑折及見帝言其所長初不隠人姓名以為己善故衣
冠之士服其雅正自崔浩誅後軍國謀謨咸出孝伯太
武寵眷有亞於浩亦以宰輔遇之獻替補闕其迹不見
[171-74b]
時人莫得而知卒之日逺近哀傷焉孝伯羙名聞於遐
邇李彪使於江南齊武帝謂之曰北有李孝伯於卿逺
近其為逺人所知若此孝伯妻崔賾女髙明婦人生一
子元顯崔氏卒後納翟氏不以為妻憎忌元顯後遇刼
元顯見害世云翟氏所為也元顯志氣甚髙為時人所
傷惜翟氏二子安民安上並有風度安民襲爵壽光侯
司徒司馬無子爵除安上鉅鹿太守亦早卒安民弟豹
子後追理先封卒不得襲孝伯兄祥字元善學傳家業
[171-75a]
鄉黨宗之位中書博士時尚書韓元興率衆出青州以
祥為軍司畧地至陳汝淮北之人詣軍降者七千餘户
遷之兗豫之南置淮陽郡以撫之拜祥太守流人歸者
萬餘家百姓安業遷河間太守有威惠之稱徵拜中書
侍郎郡人有千餘上書乞留數年朝廷不許卒官追贈
定州刺史平棘子諡曰憲子安世㓜聰悟興安二年文
成帝引見侍郎博士之子簡其秀儁者欲以為中書學
生安世年十一帝見其尚小引問之安世陳説父祖甚
[171-75b]
有次第即以為生帝毎幸國學常獨被引問詔曰汝但
守此至大不慮不富貴矣天安初拜中散以謹愼為帝
所親愛累遷主客令齊武帝使劉纘朝貢安世奉詔勞
之安世羙姿貌善舉止纘等自相謂曰不有君子其能
國乎纘呼安世為典客安世曰三代不共禮五帝各異
樂何以亡秦之官稱於上國纘曰世異之號凡有幾也
安世曰周謂掌客秦改典客漢名鴻臚今曰主客君等
不欲影響文武而殷勤於亡秦纘又指方山曰此山去
[171-76a]
燕然逺近安世曰亦猶石頭之於番禺耳國家毎有江
南使至多至出内蔵珍物令都下富室好容服者貨之
令使任情交易使至金玉肆問價纘曰北方金玉大賤
當是山川所出安世曰聖朝不貴金玉所以價同瓦礫
今皇上得通神明地不愛寳故無川無金無山無玉所
以同於瓦礫纘初將大市得安世言慙而罷遷主客給
事中時人民饑困流散豪右多有占奪安世乃上疏陳
均量之制孝文深納之後均田之制起於此矣出除安
[171-76b]
南將軍相州刺史敦勸農桑禁斷滛祀以西門豹史記
有功於民者為之脩飾廟堂表薦廣平宋翻陽平路恃
慶皆為朝廷善士初廣平人李波宗族彊盛殘掠生民
前刺史薛道檦親往討之波率其宗族拒戰大破檦軍
遂為逋逃之藪公私咸患百姓為語曰李波小妹字雍
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人尚如此男
子那可逄安世設方略誘波及諸子姪三十餘人斬于
鄴市州内肅然病卒官安世妻博陵崔氏生一子瑒崔
[171-77a]
氏以妬悍見出又尚滄水公主生二子謐郁瑒字琚羅
渉歴史傳頗有文才氣尚豪爽公彊當世太師髙陽王
雍表薦瑒為友時人多絶户為沙門瑒上言三千之罪
莫大於不孝不孝之大莫過於絶祀安得輕縱背禮之
情而肆其向法之意缺當世之禮而求將來之益棄堂
堂之政而從鬼教乎沙門都統僧暹等忿瑒鬼教之言
以瑒為毁謗佛法泣訴靈太后太后責之瑒自理曰鬼
神之名皆是通靈達稱佛非天非地本出於人名之為
[171-77b]
鬼愚謂非謗靈太后雖以瑒言為允然不免暹等意猶
罰瑒金一兩轉尚書郎隨蕭寳夤西征以瑒為統軍瑒
徳洽鄉閭招募雄勇其樂從者數百騎瑒傾家賑恤率
之西討寳夤見瑒至撫其肩曰子逺來吾事辦矣故其
下毎有戰功軍中號曰李公騎寳夤啟瑒為左丞仍為
别將軍機戎政皆與參决寳夤又啟為中書侍郎還朝
除岐州刺史坐辭不赴任免官建義初河陰遇害初贈
尚書右僕射殷州刺史後又贈㪚騎常侍驃騎大將軍
[171-78a]
儀同三司冀州刺史瑒俶儻有大志好飲酒篤於親知
毎謂弟郁曰士大夫學問稽古博今而罷何用專經為
老博士也與弟謐特相友愛謐在鄉物故瑒慟哭絶氣
久而方蘇不食數日朞年形骸毁悴人倫哀歎之謐髙
尚不就徵辟列在隠逸傳郁字永穆好學沈靖博通經
史為廣平王懐友深見禮遇時學士徐遵明教授山東
生徒甚盛懐徵遵明在館令郁問其五經義例十餘條
遵明所答數條而已稍遷國子博士自國學之建諸博
[171-78b]
士率不講説其朝夕教授唯郁而已謙虛寛雅甚有儒
者之風再遷通直㪚騎常侍建義中以兄瑒卒遂撫育
孤姪歸於鄉里永熙初除散騎常侍衛大將軍左光禄
大夫兼都官尚書尋遷給事黃門侍郎三年於顯陽殿
講禮記詔郁執經郁解説不窮羣難鋒起無廢談笑孝
武及諸王凡預聽者莫不嗟善尋病卒贈散騎常侍驃
騎大將軍尚書左僕射儀同三司都督定州刺史
李裔字承伯案趙郡李氏出自趙將武安君牧當楚漢
[171-79a]
之際廣武君左車則其先也左車十四世孫恢字仲興
漢桓靈間髙尚不仕號有道大夫恢生定字文義仕魏
位漁陽太守有子四人並仕晉平字伯括為樂平太守
機字仲括位國子博士隠字叔括保字季括位竝尚書
郎兄弟皆以儒素著知時謂之四括機子楷字雄方位
書侍御史家于平棘南有男子五人輯晃䒩勁叡輯字
䕶宗晃字仲黃䒩字季黃勁字少黃叡字㓜黃竝以友
悌著羙為當世所宗時所謂四黃者也輯位髙密郡守
[171-79b]
二字慎敦晃位鎮南府長史一子義勁位書侍御史四
子盛敏隆喜叡位髙平太守二子朂充其後慎敦居栢
人子孫甚微義南徙故壘世謂之南祖朂兄弟居巷東
盛兄弟居巷西世人指其所居因以為目蓋自此也義
字敬仲位司空長史生東宫舍人吉字彦同吉生尚書
郎聰字小時聰生真字義深事列于後朂字景賢位頓
邱太守朂生趙郡太守頤字彦祖頭生勰系曽各有令
子事列于前盛位中書郎三子纘襲閣纘字偉業位太
[171-80a]
尉祭酒生四子誕休重苞誕字紹元假趙郡太守生四
子建追確龜龜字神龜位州主簿生二子鳳林秀林秀
林小名榼性温直太和中自中書博士為頓邱相豪右
畏之景明初試守博陵郡抑彊扶弱政以嚴威為名以
母憂去職後為司徒司馬定州大中正太中大夫卒贈
齊州刺史裔秀林子也出後伯父鳳林孝昌中為定州
鎮軍長史帶博陵太守于時逆賊杜洛周侵亂州界裔
潛引洛周州遂䧟没洛周蕩無綱紀至于市令驛帥咸
[171-80b]
以為王呼曰市王驛王乃封裔定州王洛周尋為葛榮
所滅裔仍事榮爾朱榮禽葛榮遂縶裔及髙昻薛脩義
李無為等於晉陽從榮至洛榮死乃免天平初以齊神
武大丞相諮議參軍參定䇿功封固安縣伯為候衛大
將軍陜州刺史及周文攻克州城見害東魏贈尚書令
司徒定州刺史子子旦襲子旦弟子雄仕周歴隋隋史
有傳裔從祖詵字令世誕弟休之子也休字紹則位散
騎常侍詵與族兄靈族弟熙等俱同時被徵髙允為徵
[171-81a]
士傳皆著其名詵位中書侍郎京兆太守詵從祖弟善
見位趙郡太守善見子顯進位州主簿濮陽太守顯進
子暎字暉道位相州中從事歩兵校尉贈殷州刺史暎
子普濟學渉有名性和韻位濟北太守時人語曰入麤
入細李普濟武定中位北海太守暎弟育字仲逺位相
州防城别將以拒葛榮之勲賜爵趙郡公後除金紫光
禄大夫卒贈都官尚書諡曰貞子愔襲與從父兄普濟
並應秀才舉時人謂其所居為秀才村愔位太子舍人
[171-81b]
愔族叔肅字彦雝位員外常侍初謟附侍中元暉後以
左道事侍中穆紹常裸身被髪畫腹衘刀於隠屏處為
紹求福故紹愛之薦為黃門郎性酒狂從靈太后幸江
陽王繼第侍飲頗醉言辭不遜抗辱太傅清河王懌為
有司彈劾太后恕之卒於夏州刺史肅從弟皦字景林
有學識位廷尉少卿贈齊州刺史諡曰宣子慎武定中
位東平太守皦從弟仲旋司徒左長史恒農太守先是
宫牛二姓阻險為害仲旋示以威惠即竝歸伏累遷右
[171-82a]
光禄大夫天平初遷都於鄴以仲旋為營構將進號衛
大將軍出為兗州刺史還除將作大匠所厯竝著聲績
卒贈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青州刺史子希良侍御史
煥字仲文小字醜瓌中書侍郎盛弟隆之後也隆字太
彛位阜城令隆生幕縣令謀謀生始平太守昺昺生東
郡太守伯應伯應生煥煥有幹用與酈道元俱為李彪
所知恒州刺史穆泰據代都謀反煥以書侍御史與任
城王澄推究之煥先驅至州宣旨曉喻乃執泰等景明
[171-82b]
初齊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夀春歸附煥以司空從事中
郎為軍司馬與楊大眼奚康生逆接仍行揚州事賜爵
容城伯及荆蠻擾動勑煥兼通直散騎常侍慰勞之降
者萬餘家除梁州刺史時武興氐楊集起舉兵作逆勑
假煥平西將軍都督别將大破集起軍又破秦州賊吕
茍兒及斬氐王楊定還朝遇患卒贈幽州刺史諡曰昭
子密字希邕少有節操母患積年名醫療之不愈乃精
習經方洞閑鍼藥母疾得除由是以醫學知名屬爾朱
[171-83a]
兆弑逆與勃海髙昻為報復計後從神武封容城縣侯
位襄州刺史
李義深趙郡髙邑人也祖真字令才位中書侍郎父紹
字嗣宗殷州别駕義深有當世才用而心胷險峭時人
語曰劍㦸森森李義深初以殷州别駕歸齊神武再遷
鴻臚少卿見爾朱兆兵盛叛歸之兆平神武恕其罪遷
齊州刺史好利多所受納轉行梁州刺史為陽夏太守
段業告其在州聚斂被禁止卒於禁所子騊駼仕周歴
[171-83b]
隋列在隋史義深弟同軌體貌魁岸腰帶十圍學綜諸
經兼該釋氏又好醫術二十舉秀才再遷著作佐郎典
儀注兼國子博士興和中兼通直散騎常侍使梁梁武
深耽釋學遂集名僧於其愛敬同泰二寺講湼槃大品
經引同軌豫席兼遣其朝士議共觀聽同軌論難久之
道俗咸以為善盧景裕卒齊神武引同軌在館教諸公
子甚嘉禮之毎旦入授日暮始歸緇素受業者同軌夜
為解説四時恒爾不以為倦卒時人傷惜之神武亦嗟
[171-84a]
悼之贈瀛州刺史諡曰康同軌弟㓜舉安徳太守以貪
汙棄市㓜舉弟之良有幹用位金部郎中之良弟稚亷
齊史有傳
游雅字伯度小名黃頭廣平任人也太武時與勃海髙
允等俱知名徵拜中書博士後使宋授散騎侍郎賜爵
廣平子稍遷太子少傅領禁兵進爵為侯受詔與中書
侍郎胡方回等改定律制出為東雍州刺史假梁郡公
在任亷白甚有惠政徵為祕書監委以國史之任竟無
[171-84b]
所成雅性剛戇好自矜誕凌獵人物髙允重雅文學而
雅輕允才允性柔寛不以為恨允將婚于邢氏雅勸允
娶其族允不從雅曰人貴河間邢不勝廣平游人自棄
伯度我自敬黃頭其貴己賤人皆此類也允著徵士頌
殊重雅雅因議論長短忿儒者陳竒遂䧟竒至族議者
深責之卒贈相州刺史諡曰宣侯雅從祖弟明根字志
逺祖鱓慕容熙樂浪太守父㓜馮跋假廣平太守明根
㓜年遭亂為櫟陽王氏奴主使牧羊明根以漿壺倩人
[171-85a]
書字路邊畫地學之長安鎮將竇瑾見之呼問知其姓
名乃告游雅雅使人贖之教書年十六辭雅歸鄉里於
白渠坎為窟室讀書積嵗雅推薦之太武擢為中書學
生性寡慾綜習經史文成踐阼為都曹主畫帝以其敬
慎毎嗟羙之假員外散騎常侍安樂侯使宋宋孝武稱
其長者迎送之禮有加常使獻文時累遷東兗州刺史
封新泰侯為政清平孝文時為儀曹長清約恭謹號為
稱職歴儀曹尚書加散騎常侍詔以與齊武帝絶使多
[171-85b]
年今宜通不羣臣㑹議尚書陸叡曰先以三吳不靖荆
梁有難故權停之將觀釁而動今彼方既靖宜還通使
明根曰中絶行人是朝廷之事深築醴陽侵彼境土二
三之理直在蕭氏我今遣使於理為長孝文從之後為
大鴻臚卿河南王幹師尚書如故隨列降侯為伯又參
律令屢進讜言明根以年踰七十求致仕前後頻表乃
許之引入陳謝悲泣不自勝帝言别殷勤亦為流涕賜
青紗單衣委貌冠被褥錦袍等物其年以司徒尉元為
[171-86a]
三老明根為五更行禮辟雍賜歩輓一乘給上卿禄供
食之味大官就第月送以定律令賜布帛等歸本郡又
賜安車兩馬幄帳被褥車駕幸鄴明根朝于行宫詔曰
游五更光素蓬簷歸終衡里可謂朝之舊徳國之老成
可賜以榖帛勑太官備送珍羞為造甲第國有大政恒
璽書訪之舊疾發動手詔問疾太醫送藥年八十一卒
於家宣武弔祭贈賻甚厚贈光禄大夫金章紫綬諡靖
侯明根歴官内外五十餘年處身以仁接物以禮時論
[171-86b]
貴之孝文初明根與髙閭以儒老學業特被禮遇公私
出入毎相追隨而閭以才筆時侮明根世號髙游焉子
肇襲肇字伯始㓜為中書學生博綜經史孝文賜名焉
孝文初為内祕書侍御中散稍遷典命中大夫車駕南
伐肇表諌不納尋遷太子中庶子肇謙素敦讓以文雅
見任以父老求解官扶侍孝文欲令禄養出為本州南
安王楨鎮北府長史帶魏郡太守王薨復為髙陽王雍
鎮北府長史太守如故為政清簡加以匡贊歴佐二王
[171-87a]
甚有聲績以父憂解任復授黃門侍郎兼侍中為畿内
大使黜陟善惡賞罰分明歴太府廷尉卿兼御史中尉
黃門如故肇儒者動存名教直繩所舉莫非傷風敗俗
持法仁平斷獄務於矜恕尚書令髙肇宣武之舅百僚
懾憚以肇名與己同欲令改易肇以孝文所賜執志不
許髙肇甚衘之宣武嘉其剛梗盧昶之在朐山也肇諌
曰朐山蕞爾僻在海濱於我非急於賊為利如聞賊將
屢以宿豫求易朐山持此無用之地復彼舊有之疆兵
[171-87b]
役時解其利為大帝將從之尋而昶敗遷侍中梁軍主
徐元明斬其青冀二州刺史張稷首以郁州内附朝議
遣兵赴援肇以為不宜勞師爭海島之地帝不納及大
將軍髙肇伐蜀肇又陳願俟後圖又不納明帝即位遷
中書令相州刺史有惠政再遷尚書右僕射肇於吏事
斷决不速主者諮呈反覆至於再三必窮其理然後下
筆雖寵勢干請終無廻撓方正之操時人服之及元义
廢靈太后將害太傅清河王懌乃集公卿㑹議其事於
[171-88a]
時羣官莫不失色順旨肇獨抗言以為不可終不下署
卒諡文貞公肇外寛柔内剛直耽好經傳手不釋書善
周易毛詩尤精三禮為易集解撰冠昏儀白珪論詩賦
表啟凡七十五篇謙亷不競曽撰儒碁以表其志清貧
寡慾資仰俸禄而已為廷尉時宣武嘗勑肇有所降恕
執而不從曰陛下自能恕之豈可令臣曲筆也其執意
如此及明帝初近侍羣官預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以
下並加封封肇文安縣侯肇獨曰子襲父位古今之常
[171-88b]
因此獲封何以自處固辭不應論者髙之子祥字宗良
頗有才學襲爵新秦伯位國子博士領尚書郎中明帝
以肇昔辭文安之封欲復封祥祥守其父志卒不受又
追論肇前議清河守正不屈乃封祥髙邑縣侯卒贈給
事黃門侍郎幽州刺史諡曰文
髙閭字閻士漁陽雍奴人也五世祖原晉安北將軍上
谷太守闗中侯有碑在薊中祖雅少有令名位州别駕
父洪字季願位陳留王從事中郎閭貴乃贈幽州刺史
[171-89a]
固安貞子閭早孤少好學博綜經史下筆成章少為車
子送租至平城脩刺詣崔浩浩與語竒之使為謝中書
監表明日浩歴租車過駐馬呼閭諸車子皆驚閭本名
驢浩乃改為閭而字焉由是知名和平末為中書侍郎
文成崩乙弗渾擅權内外憂懼文明太后臨朝誅渾引
閭與中書令髙允入禁中參決大政賜爵安樂子與鎮
南大將軍尉元南赴徐州以功進爵為侯獻文即位徙
御崇光宫閭表上至徳頌髙允以閭文章富逸舉以自
[171-89b]
代遂為獻文所知參論政事永明初為中書令給事中
委以機密文明太后甚重閭詔令書檄碑銘贊頌皆其
文也太和三年出師討河北閭表諫陳四疑請時速返
斾文明太后曰六軍電發有若摧朽何慮四難也遷尚
書中書監淮南王他奏求依舊斷禄閭表以為若不班
禄則貪者肆其姦情清者不能自保詔從閭議孝文又
引見王公以下於皇信堂令辯忠佞閭曰佞者飾智以
行事忠者發心以謝道如玉石皦然可知帝曰玉石同
[171-90a]
體而異名忠佞異名而同理求之於同則得其所以異
尋之於異則失其所以同出處同異之間交換忠佞之
境豈是皦然易明哉或有託佞以成忠或有假忠以飾
佞如楚之子綦後事雖忠初非佞也閭曰子綦諌楚初
雖隨述終致忠言此適欲譏諌非為佞也子綦若不設
初權後忠無由得顯帝善閭對後上表曰臣聞為國之
道其要有五一曰文徳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
五曰刑賞故逺人不服則脩文徳以來之荒狡放命則
[171-90b]
播武功以威之人未知戰則脩法度以齊之暴敵輕侵
則脩防固以禦之臨事制勝則明刑賞以勸之用能闢
國寧方征伐四克北狄悍愚同於禽獸所長者野戰所
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奪其所長則雖衆不能成患
雖來不能内逼又狄散居野澤隨逐水草戰則與室家
並至奔則與畜牧俱逃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
已厯代為邉患者良以儵忽無常故也六鎮勢分倍衆
不鬬互相圍逼難以制之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趙靈
[171-91a]
秦始長城是築漢之孝武踵其前事此四代之君皆帝
王之雄傑所以同此役者非智術之不長兵衆之不足
乃防狄之要事理宜然也今故宜於六鎮之北築長城
以禦北虜雖有暫勞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即於要害往
往開門造小城於其側因施却敵多置弓弩狄來有城
可守有兵可捍既不攻城野掠無獲草盡則走終始必
懲又宜發近州武勇四萬人及京師二萬人合六萬人
為武士於苑内立征北大將軍府選忠勇有志幹者以
[171-91b]
充其選下置官屬分為三軍二萬人專習弓射二萬人
專習刀楯二萬人專習騎矟脩立戰場十日一習採諸
葛亮八陣之法為平地禦宼之方使其解兵革之宜識
旌旗之節兵噐精堅必堪禦宼使將有定兵兵有常主
上下相信晝夜如一七月發六郡兵萬人各偹戎作之
具勑臺北諸屯倉庫隨近往來俱送北鎮至八月征北
部率所領與六鎮之兵直至磧南揚威漠北狄若來拒
與決戰若其不來然後散分其地以築長城計六鎮東
[171-92a]
西不過千里若一夫一月之功當三歩之地三百人三
里三千人三十里三萬人三百里則千里之地彊弱相
兼計十萬人必就軍糧一月不足為多人懐永逸勞而
無怨計築長城其利有五罷遊防之苦其利一也北部
放牧無抄掠之患其利二也登城觀敵以逸待勞其利
三也省境防之虞息無時之備其利四也嵗常游運永
得不匱其利五也孝文詔曰比當與卿面論又詔閭為
書問蠕蠕時蠕蠕國有喪而書不叙凶事帝曰卿職典
[171-92b]
文辭不論彼之凶事若知而不作罪在灼然若情思不
至應謝所任對曰昔蠕蠕主敦崇和親其子屢犯邉境
如臣愚見謂不宜弔帝曰敬其父則子悦敬其君則臣
悦卿云不合弔慰是何言歟閭遂免冠謝罪帝曰蠕蠕
使牟提小心恭慎同行疾其敦厚恐其還北必致謗誣
昔劉凖使殷靈誕毎禁下人不為非禮事及還果被譖
愬以致極刑今書可明牟提忠於其國使蠕蠕主知之
是年冬至孝文文明太后大饗羣官孝文親舞於太后
[171-93a]
前羣臣皆舞帝乃長歌仍率羣臣皆再拜上夀閭進曰
臣聞大夫行孝行合一家諸侯行孝聲著一國天子行
孝徳被四海今陛下躬行孝道臣等不勝慶躍謹上千
萬嵗夀帝大悦賜羣臣束帛又議政於皇信堂帝曰百
揆多途萬機事猥未周之闕卿等宜有所陳對曰臣伏
思太皇太后十八條之令及仰尋聖朝所行事周於百
揆願終成其事帝曰刑法者王道之所用何者為法何
者為刑施行之日何先何後閭對曰臣聞創制立㑹軌
[171-93b]
物齊衆謂之法犯違制約致之於憲謂之刑然則法必
先施刑必後著自鞭已下至於死罪皆謂之刑刑者成
也一成而不可改帝曰論語稱冉子退朝孔子問曰何
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其有政雖不吾以吾其
與聞之何者為政何者為事閭對曰臣聞政者君上所
施行經國治民之屬皆謂之政臣下奉教行之謂之事
然則天下大同風軌齊一政出於天子王道衰政出於
諸侯君道缺政出於大夫帝善之後詔閭與太常採雅
[171-94a]
樂以營金石又領廣陵王師出除鎮南將軍相州刺史
以參定律令之勤賜粟帛牛馬等遷都洛陽閭表諫言
遷有十損必不得已請遷於鄴帝頗嫌之雍州刺史曹
虎據襄陽請降車駕親幸懸瓠閭表諌洛陽草創虎既
不遣質任必非誠心帝不納虎果虚詐諸將皆無功而
還車駕還幸石濟閭朝於行宫帝謂曰往年之意朕不
欲決征但兵士已集恐為幽王之失不容中止遂至淮
南而彼諸將並列州鎮至無所獲實由晚一月日故耳
[171-94b]
閭曰古攻戰法倍則攻之十則圍之聖駕親征誠應大
㨗所以無大獲良由兵少故也今京邑甫爾庶事造創
願陛下當從容伊瀍使徳被四海帝曰願從容伊瀍實
亦不少但未獲耳閭曰司馬相如臨終恨不封禪今雖
江介不賓然中州地畧以盡平豈可聖朝之時而闕盛
禮帝曰荆揚未一豈得如卿言也閭以江南非中國且
三代之境亦不能逺帝曰淮海惟揚州荆及衡陽惟荆
州此非近中國乎及車駕至鄴孝文頻幸其州館下詔
[171-95a]
襃揚之閭毎請本州以自效詔曰閭以懸車之年方求
衣錦知進忘退有塵謙徳可降號平北將軍然朝之老
成宜遂情願徙授幽州刺史令懲勸兼行恩法並舉閭
以諸州罷從事依府置參軍於政體不便表宜復舊帝
不悦嵗餘表求致仕優答不許徵為太常卿頻表陳遜
不聽及車駕南討漢陽閭上表諌求廻師帝不納漢陽
平賜閭璽書閭上表陳謝宣武踐阼閭累表遜位詔聽
之授光禄大夫金印紫綬使吏部尚書邢巒就家拜授
[171-95b]
及辭引見於東堂賜以肴羞訪之大政以其先朝儒舊
告老求歸帝為之流涕詔曰閭歴官六朝著勲五紀年
禮致辭義光進退歸軒首路感悵兼懐安駟籝金漢世
榮貺可賜安車几杖輿馬繒綵衣服布帛百寮餞之猶
昔羣公之祖二疎也閭進陟北芒上望闕表以示戀慕
之誠景明初卒于家諡文貞閭好為文章軍國書檄詔
令碑頌銘贊百有餘篇集為四十卷其文亦髙允之流
後稱二髙為當時所服閭彊果敢直諫其在私室言裁
[171-96a]
聞耳及於朝廷廣衆之中則談論鋒起人莫能敵孝文
以其文雅之羙毎優禮之然貪褊矜慢初在中書好罵
辱諸博士學生百有餘人有所干求者無不受其賄及
老為二州乃更亷儉自謹有良牧之譽子元昌襲爵位
遼西博陵二郡太守閭弟悦篤志好學有羙於閭早卒
趙逸字思羣天水人也父昌石勒黃門郎逸好學夙成
仕姚興歴中書侍郎後為赫連屈丐所虜拜著作郎太
武平統萬見逸所著曰豎子無道安得為此言乎作者
[171-96b]
誰也速推之司徒崔浩進曰彼之謬述亦子雲美新固
宜容之帝乃止歴中書侍郎赤城鎮將頻表乞免久乃
見許性好墳典白首彌勤年踰七十手不釋卷凡所著
述詩賦頌五十餘篇
胡方回安定臨涇人也父義周姚泓黃門侍郎方回仕
赫連屈丐為中書侍郎渉獵史籍辭彩可觀為屈丐統
萬城銘虵祠碑諸文頗行於世太武破赫連昌方回入
魏未為時所知後為北鎮司馬為鎮脩表有所稱薦帝
[171-97a]
覽其文嗟美問誰所為既知為方回召為中書博士賜
爵臨淄子遷侍郎與太子少傅游雅等改定律制司徒
崔浩及當時朝賢並愛重之清貧守道以夀終
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世為西夏著姓叟少聰慧
年十三辨疑釋理知名鄉國與成人交論尠有屈焉學
不師授披讀羣籍再閲於目皆誦焉好屬文既善為典
雅之詞又工為鄙俗之句以姚氏將衰遂入長安觀風
化隠匿名行懼人見知時京兆韋祖思少閲典墳多蔑
[171-97b]
時彦待叟不足叟聊與涼温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
當與君論天人之際何遽返乎叟曰論天人者其亡久
矣與君相知何夸言若是遂歸主人賦韋杜二族一宿
而成時年十八矣其述前載無違舊美叙中世有恊時
事而末及鄙黷人皆竒其才而畏其筆叟孤飄坎壈未
有仕路遂入漢中宋梁秦二州刺史馮翊吉翰頗相禮
接授叟末佐不稱其懐未幾翰遷益州叟隨入蜀時蜀
沙門法成率僧數千人鑄丈六金像宋文帝惡其聚衆
[171-98a]
將加大辟叟聞之即赴丹陽啓申其羙遂免復還蜀法
成遺其珍物價直千餘匹叟一無所受後入沮渠牧犍
牧犍遇之不重叟乃為詩示所知廣平程伯達其畧曰
羣犬吠新客佞暗排疎賓直途既已塞曲路非所遵望
衛惋祝鮀眄楚悼靈均何用宣憂懐託翰寄輔仁伯達
見詩謂曰涼州雖地居戎域然自張氏以來號有華風
今則憲章無虧何祝鮀之有叟曰貴主奉正朔而弗淳
慕仁義而未允吾之擇木夙在大魏與子暫違非久濶
[171-98b]
也嵗餘牧犍破降叟既先歸魏朝廷以其識機拜虎威
將軍賜爵始復男家於密雲蓬室草筵唯以酒自適謂
友人金城宗舒曰我此生活似勝焦先志意所棲謝其
髙矣文成時召叟及舒並使作檄檄宋蠕蠕舒文劣於
叟叟尋歸家不治産業常苦饑貧然不以為恥養子字
螟蛉以自給養毎至貴勝之門常乗一㹀牛弊韋袴褶
而已作布囊容三四斛飲噉醉飽便盛餘肉餅以付螟
蛉見車馬榮華者視之蔑如也尚書李敷嘗遺以財物
[171-99a]
都無所取初叟一見髙允曰吳鄭之交以縞紵為羙談
吾之於子以韋弦為幽贄以此言之彼可無愧也於允
館中見中書侍郎趙郡李璨璨被服華靡叟貧老衣褐
璨頗忽之叟謂之曰李子今若相脱體上袴褶衣㡌君
欲作何許也謂其唯假盛服璨惕然失色叟少孤毎言
及其父母則淚下若孺子號春秋當祭之時則先求旨
酒羙膳將其所知廣寗常順陽馮翊田文宗上谷侯法
儁提壺執俎至郭外空静處設坐奠拜盡孝思之敬時
[171-99b]
敦煌汜潛家善釀酒毎節送一壺與叟著作佐郎博陵
許赤虎河東裴定宗等謂潛曰再三之惠以為過厚子
惠於叟何其恒也潛曰我恒給祭者以其恒於孝思也
論者以潛為君子矣順陽等數子禀叟奬示頗渉文流
髙閭曽造其家遇叟裋褐曵柴從田歸舍為閭設濁酒
蔬食皆手自辦然案其館宇卑陋園疇局褊而飯菜精
潔醢醬調羙見其二妾並年衰跛眇衣布穿弊閭見其
貧約以衣物直十餘疋贈之亦無辭免閭作宣命賦叟
[171-100a]
為之序密雲左右皆祗仰其徳嵗時遺以麻布榖麥叟
隨分散之家無餘財年八十卒無子無家人營主凶事
胡始昌迎殯之于家𦵏於墓次即令其弟繼之襲其爵
始復男武威將軍叟與始昌雖宗室性氣殊詭不相附
其存時往來乃簡及亡而收䘏至厚議者以為非必敦
哀疎宗或縁求利品秩也
張湛字子然一字仲元敦煌酒泉人也魏執金吾恭九
葉孫為河西著姓祖質仕涼位金城太守父顯有逺量
[171-100b]
李暠據有西夏引為功曹甚器異之常稱曰吾之臧子
原也位酒泉太守湛弱冠知名涼土好學能屬文冲素
有大志仕沮渠蒙遜位兵部尚書太武平凉州拜寧逺
將軍賜爵南浦男司徒崔浩識而禮之浩注易叙曰國
家西平河右敦煌張湛金城宋興武威段承根三人皆
儒者並有儁才見稱於西州毎與余論易余以左氏傳
卦解之遂相勸以為注故為之解其見重如此湛至京
師家貧不立而操尚無虧浩常給其衣食薦為中書侍
[171-101a]
郎湛知浩必敗固辭毎贈浩詩頌多箴䂓之言浩亦欽
敬其志每常報答極推崇之美浩誅湛懼悉焚之閉門
却埽慶弔皆絶以夀終兄銑字懐義閑粹有才幹仕沮
渠蒙遜位建昌令性至孝母憂哀毁過人服制雖除而
蔬糲弗改崔浩禮之與湛等卒於征西參軍懐義孫通
字彦綽博通經史沈冥不預時事頓邱李彪欽其徳行
與之游款及彪用事言於中書令李沖沖召見甚噐重
之太和中徵為中書博士中書侍郎永平中又徵為汾
[171-101b]
州刺史皆不赴終於家通四子徹麟儉鳳皆傳家業知
名於世徹字方明位侍中衛尉卿封西平縣公子敢之
襲位太中大夫樂陵郡守麟字嘉應位廣平太守儉字
元慎位涼州刺史鳳字孔鸞位國子博士散騎常侍著
五經異同評十卷為儒者所稱
段承根武威姑臧人自云漢太尉熲九世孫也父暉字
長祚身長八尺餘師事歐陽湯湯甚器愛之有一童子
與暉同志後二年童子辭歸從暉請馬暉戲作木馬與
[171-102a]
之童子甚悦謝暉曰吾太山府君子奉勑㳺學今將歸
損子厚贈無以報徳子後至常伯封侯非報也且以為
好言終乘馬騰虛而去暉乃自知必將貴仕乞伏熾盤
為輔國大將軍涼州刺史御史大夫西海侯熾盤子慕
末襲位政亂暉父子奔吐谷渾慕容璝内附暉與承根
歸魏太武至長安人告暉欲南奔云置金於馬韀中帝
密遣視之果如告者言斬之於市暴尸數日時有儒生
京兆林白奴欽暉徳音夜竊其尸置之枯井暉女為敦
[171-102b]
煌張氏婦聞之乃向長安收𦵏承根好學機辯有文思
而性行疎薄有始無終司徒崔浩見而竒之與同郡陰
仲逹俱被浩引以為俱涼土文華才堪著述言之太祖
竝請為著作郎引與同事世咸重承根文而薄其行甚
為敦煌公李寳所敬待浩誅承根與宗欽俱死
宗欽字景若金城人少好學有儒者風仕沮渠蒙遜為
中書郎世子洗馬上東宫侍臣箴太武平涼州入魏賜
爵卧樹男拜著作郎與髙允書贈詩允答書并詩甚相
[171-103a]
襃美在河西撰蒙遜記十卷無足可稱
闞駰字元陰敦煌人也祖京父玖並有名於西土玖位
㑹稽令駰博通經傳聰敏過人三史羣言經目則誦時
人謂之宿讀注王朗易傳撰十三州志沮渠蒙遜甚重
之常侍左右訪以政治損益拜祕書考課郎中給文吏
三十人典校經籍刋定諸子二千餘卷牧犍待之彌重
拜大行臺遷尚書及姑臧平樂安王丕鎮涼州引為從
事中郎王薨後還京師家甚貧弊不免饑寒性能多食
[171-103b]
一飯至三升乃飽卒無後
劉昞字延明敦煌人也父寳字子玉以儒學稱昞年十
四就博士郭瑀學瑀時弟子五百餘人通經業者八十
餘人瑀有女始笄妙選良偶有心於昞遂别設一席於
坐前謂諸弟子曰吾有一女向成長欲覔一快女壻誰
坐此席者吾當婚焉昞遂奮衣來坐神志湛然曰昞其
人也瑀遂以女妻之昞後隠居酒泉不應州郡命弟子
受業者五百餘人李暠徵為儒林祭酒從事中郎暠好
[171-104a]
尚文典書史穿落者親自補治昞時侍側前請代暠暠
曰躬自執者欲人重此典籍吾與卿相値何異孔明之
㑹元徳遷撫夷護軍雖有政務手不釋卷暠曰卿記注
篇籍以燭繼晝白日且然夜可休息昞曰朝聞道夕死
可矣不知老之將至孔聖稱焉昞何人斯敢不如此昞
以三史文繁著畧記百三十篇八十四卷涼書十卷敦
煌實録二十卷方言三卷靖恭堂銘一卷注周易韓子
人物志黃石公三畧行於世䝉遜平酒泉拜祕書郎專
[171-104b]
管注記築陸沈觀於西苑躬往禮焉號元處先生學徒
數百月致羊酒牧犍尊為國師親自致拜命官屬以下
皆北面受業時同郡索敞陰興為助教並以文學見稱
毎巾衣而入太武平涼州士民東遷夙聞其名拜樂平
王從事中郎太武詔諸年七十已上聽留本鄉一子扶
養昞時老矣在姑臧嵗餘思鄉而返至涼州西四百里
韮谷窟卒太和十四年尚書李沖奏昞河右碩儒今子
孫沈屈未有禄潤賢者子孫宜䝉顯異於是除其一子
[171-105a]
為郢州雲陽令正光三年太保崔光奏復其孫等三家
河西人以為榮
趙柔字元順金城人也少以徳行才學知名河右沮渠
牧犍時為金部郎太武平涼州内徙京師歴著作郎河
内太守甚著信惠柔嘗在路得人所遺金珠一貫價直
數百縑柔呼主還之後有人遺柔鏵數百枚者柔與子
善明鬻之市有人從柔買柔索絹二十疋有商人知其
賤與柔三十疋善明欲取之柔曰與人交易一言便定
[171-105b]
豈可以利動心遂與之搢紳之流聞而敬服隴西王源
賀採佛經幽旨作祗洹精舍圖偈六卷柔為之注解為
當時俊僧所欽味又憑立銘讚頗行於世子黙字冲明
武威太守
索敞字巨振敦煌人也為劉昞助教專心經籍盡能傳
昞業涼州平入魏以儒學為中書博士京師貴遊之子
皆敬憚威嚴多所成益前後顯逹位至尚書牧守者數
十人皆受業於敞敞以喪服散於衆篇遂撰比為喪服
[171-106a]
要記出補扶風太守在位清貧卒官時舊同學生等為
請諡詔贈涼州刺史諡曰獻初敞在涼州與鄉人陰世
隆文才相友世隆至京師被罪徙和龍屆上谷困不能
前逹上人徐能抑掠為奴敞因行至上谷遇見世隆對
泣而别敞為訴理得免世隆子孟貴性至孝毎向田芸
耨早朝拜父來亦如之鄉人欽焉
宋繇字體業敦煌人也世仕張氏父僚張元靚武興太
守繇生而僚為張邕所誅五嵗喪母事伯母張氏以孝
[171-106b]
聞八嵗而張氏卒居喪過禮喟然謂妹夫張彦曰門户
傾覆負荷在繇不銜膽自勵何以承繼先業遂隨彦至
酒泉追師就學閉室誦書晝夜不倦博通經史諸子羣
言靡不覧綜吕光時舉秀才除郎中後奔段業為中散
騎常侍以業無逺畧西奔李暠厯位通顯家無餘財雖
兵革間講誦不廢毎聞儒士在門常倒屣出迎引談經
籍尤明斷決時事亦無滯也沮渠蒙遜平酒泉於繇室
得書數千卷鹽米數十斛而已蒙遜嘆曰孤不喜克李
[171-107a]
歆欣得宋繇耳拜尚書吏部郎中委以銓衡之任蒙遜
之將死也以子牧犍委託之牧犍以為左丞送其妹興
平公主於京師太武拜繇為河西王右丞相賜爵清水
公及平涼州從牧犍至京師卒諡曰恭公長子巖襲爵
改為西平侯巖子蔭中書議郎樂安王範從事中郎卒
贈咸陽太守蔭子季預性清嚴居家如官位勃海太守
子游道仕齊位太府卿性嚴酷列在酷吏傳中
江式字法安陳留濟陽人也六世祖瓊字孟琚晉馮翊
[171-107b]
太守善蟲篆詁訓永嘉大亂瓊棄官投張軌子孫因居
涼土世傳家業祖彊字文威涼州平内徙代京上書三
十餘法各有體例又獻經史諸子千餘卷由是拜中書
博士卒贈敦煌太守父紹興髙允奏為祕書郎掌國史
二十餘年以謹厚稱卒於趙郡太守式少專家學數年
中常夢兩人時相教授及寤每有記識初拜司徒長史
兼行參軍檢校御史尋除符節令以書文昭太后尊號
諡册除奉朝請仍符節令篆體尤工洛京宫殿諸門板
[171-108a]
題皆式書也延昌三年三月式表曰臣聞伏羲氏作而
八卦形其畫軒轅氏興而靈龜彰其彩古史倉頡覽二
象之爻觀鳥獸之迹别創文字以代結繩用書契以維
事宣之王迹則百工以叙載之方册則萬品以明迄於
三代厥體頗異雖依類取制未能殊倉氏矣故周禮八
嵗入小學保氏教國子以六書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
曰諧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借蓋是史頡之遺
法及宣王太史史籒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同或異
[171-108b]
時人即謂之籀書孔子脩六經左邱明述春秋皆以古
文厥意可得而言其後七國殊軌文字乖别暨秦兼天
下丞相李斯乃奏蠲罷不合秦文者斯作倉頡篇率府
令趙髙作爰歴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籒
式頗有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於是秦燒經書滌除舊典
官獄繁多以趣約易始用𨽻書古文由此息矣𨽻書者
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於小篆所作也世人以邈徒𨽻
即謂之𨽻書故秦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符
[171-109a]
書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𨽻書
漢興有尉律學傳教以籀書又習八體試之課最以為
尚書史書省字不正輙舉劾焉又有草書莫知誰始其
形書雖無厥誼亦是一時之變通也孝宣時召通倉頡
讀者獨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講學大
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時徵禮等百餘人説文字於未
央宫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楊雄採以作訓纂
篇及亡新居攝自以運應制作使大司馬甄豐校文字
[171-109b]
之部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
二曰竒字即古文而異者三曰篆書云小篆也四曰佐
書秦𨽻書也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所以幡
信也壁中書者魯恭王壊孔子宅而得尚書春秋論語
孝經也又北平侯張倉獻春秋左氏傳書體與孔氏相
類即前代之古文矣後漢郎中扶風曹喜號曰工篆小
異斯法而甚精巧自是後學皆其法也又詔侍中賈逵
脩理舊文殊藝異術王教一端茍有可以加於國者靡
[171-110a]
不悉集逵即汝南許慎古學之師也後慎嗟時人之好
竒歎俗儒之穿鑿故撰説文解字十五篇首一終亥各
有部屬可謂類聚羣分雜而不越文質彬彬最可得而
論也左中郎將陳留蔡邕採李斯曹喜之法為古今雜
形詔於太學立石碑刋載五經題書楷法多是邕書也
後開鴻都書畫竒能莫不雲集時諸方獻篆無出邕者
魏初博士清河張揖著埤倉廣雅古今字詁究諸埤廣
綴拾遺漏増長事類抑亦於文為益者然其字詁方之
[171-110b]
許篇古今體用或得或失陳留邯鄲淳亦與揖同博開
古藝特善倉雅許氏字指八體六書精究閑理有名於
揖以書教諸皇子又建三字石經於漢碑西其文蔚煥
三體復宣校之説文篆𨽻大同而古字少異又有京兆
韋誕河東衛覬二家並號能篆當時臺觀牓題寳器之
銘悉是誕書咸傳之子孫世稱其妙晉世義陽王典祠
令任城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尋其況趣附託許慎説文
而按偶章句隠别古籀竒惑之字文得正𨽻不差篆意
[171-111a]
也忱弟靜别放故左校令李登聲類之法作韻集五卷
使宫商龣徵羽各為一篇而文字與兄便是魯衛音讀
楚夏時有不同皇魏承百王之季紹五運之緒世易風
移文字改變篆形謬錯𨽻體失真俗學鄙習復加虛造
巧談辯士以意為疑炫惑於時難以釐改乃曰追來為
歸巧言為辯小兔為䨲神䖝為蠶如斯甚衆皆不合孔
氏古書史籀大篆許氏説文石經三字也凡所闗古莫
不惆悵焉嗟夫文字者六籍之宗王教之始前人所以
[171-111b]
垂今今人所以識古臣六世祖瓊家世陳留往晉之初
與從父兄俱受學於衛覬古篆之法倉雅方言説文之
誼當時並收善譽而祖遇洛陽之亂避地河西數世傳
習斯業所以不墜也世祖太延中牧犍内附臣亡祖文
威杖䇿歸國奉獻五世傳掌之書古篆八體之法時䝉
襃録叙列於儒林官班文省家號世業暨臣闇短識學
庸薄漸漬家風有忝無顯寔籍六世之資奉遵祖考之
訓竊慕古人之軌企踐儒門之轍求撰集古來文字蓋
[171-112a]
以許慎説文為主及孔氏尚書五經音注籀篇爾雅三
倉凡將方言通俗文祖文宗埤倉廣雅古今字詁三字
石經字林韻集諸賦文字有六書之誼者以類編聯文
無復重統為一部其古籀竒惑俗𨽻諸體咸使班於篆
下各有區别詁訓假借之誼僉隨文而解音讀楚夏之
聲並逐字而注其所不知者則闕如也脱蒙遂許冀省
百氏之觀而同文字之域典書祕書所須之書乞垂勑
給并學士五人嘗習文字者助臣披覽書生各五人專
[171-112b]
令抄寫侍中黃門國子祭酒一月一監評議疑隠庶無
紕繆所撰名目伏聽明旨詔曰可如所請并就太常冀
兼教八書史也其有所須依請給之名目待書成重聞
式於是撰集字書號曰古今文字凡四十卷大體依許
氏説文為本上篆下𨽻正光中兼著作郎卒官贈巴州
刺史其書竟未能成式兄子征虜將軍順和亦工篆書
先是太和中兗州人沈法㑹能𨽻書宣武之在東宫勑
法㑹侍書後以𨽻迹見知於閭里者甚衆然未有如崔
[171-113a]
浩之妙
 
 
 
 
 
 
 
[171-113b]
 
 
 
 
 
 
 
 通志巻一百四十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