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通志 > 通志 卷八十三下
[093-1a]
欽定四庫全書
 通志卷八十三下
  宋 右 廸 功 郎 鄭 樵 漁 仲 撰
 宗室傳第六下
 梁
  武帝八男
  昭明太子統子歡/子棟 歡/譽豫章王綜 南康簡王績
  子會理理通/理 義廬陵威王續子/應邵陵攜王綸子堅/確
[093-1b]
  陵王紀子圓照肅圓/正 圓
  簡文諸子
  哀太子大器 尋陽王大心 臨川王大欵 南
  海王大臨 南郡王大連 安陸王大春 桂陽
  王大成 汝南王大封 瀏陽公大雅 新興王
  大莊 西陽王大鈞 武寧王大威 皇子大訓
   建平王大球 義安王大昕 綏建王大摯
  樂良王大圜
[093-2a]
  元帝諸子
  忠烈世子方等 貞惠世子方諸 愍懷太子方
  矩 始安王方略
 陳
  永修侯擬 遂興侯詳 宜黃侯慧紀 衡陽獻
  王昌子伯/信南康愍王曇朗子方泰萬方/慶 鄭 頃
  文帝諸子
  始興王伯茂 鄱陽王伯山 新安王伯固 晉
[093-2b]
  安王伯恭 廬陵王伯仁 江夏王伯義 武陵
  王伯禮 永陽王伯智 桂陽王伯謀
  宣帝諸子
  始興王叔陵 豫章王叔英 長沙王叔堅 建
  安王叔卿 宜都王叔明 河東王叔獻 新蔡
  王叔齊 晉熙王叔文 淮南王叔彪 始興王
  叔重 尋陽王叔儼 岳陽王叔慎 義陽王叔
  達 巴山王叔雄 武昌王叔虞 湘東王叔平
[093-3a]
   臨賀王叔敖 陽山王叔宣 西陽王叔穆
  南安王叔儉 南郡王叔澄 沅陵王叔興 岳
  山王叔韶 新興王叔純 巴東王叔謨 臨海
  王叔顯 新會王叔坦 新寧王叔隆 新昌王
  叔榮 太原王叔匡
  後主諸子
  太子深 吳興王允 南平王嶷 永嘉王彦
  南海王䖍 信義王祗 邵陵王兢 會稽王莊
[093-3b]
   東陽王恮 吳郡王藩 錢唐王恬
  梁
  武帝八男
武帝八男丁貴嬪生昭明太子統簡文皇帝廬陵威王
續阮修容生孝元皇帝吳淑媛生豫章王綜董昭儀生
南康簡王績丁充華生邵陵擕王綸葛修容生武陵王

昭明太子統字徳施小字維摩武帝長子也以齊中興
[093-4a]
元年九月生于襄陽武帝既年垂彊仕方有冢嗣時徐
元瑜降又荆州使至云蕭頴胄暴卒時人謂之三慶少
日而建業平識者知天命所集天監元年十一月立為
皇太子時年幼依舊居於内拜東宫官屬文武皆入直永
福省五年五月庚戌出居東宫太子生而聰叡三歲授
孝經論語五歲徧讀五經悉通諷誦性仁孝自出宫常
思戀不樂帝知之每五日一朝多使留永福省或五日
三日乃還宫八年九月於壽安殿講孝經盡通大義講
[093-4b]
畢親臨釋奠于國學年十二於内省見獄官將讞事問
左右曰是皂衣何為者曰廷尉官屬召視其書曰是皆
可念我得判否有司以統幼紿之曰得其獄皆刑罪以
上統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獄不知所為具言於帝帝
笑而從之自是數使聽訟每有欲寛縱者即使太子决
之建康縣讞誣人誘口獄翻縣以太子仁愛故輕當杖
四十令曰彼若得罪便合家孥戮今縱不以其罪罪之
豈可輕罰而已可付治十四年正月朔旦帝臨軒冠太
[093-5a]
子於太極殿舊制太子著遠游冠金蟬翠緌纓至是詔
加金博山太子美姿容善舉止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
憶每遊宴祖道賦詩至十數韻或作劇韻皆屬思便成
無所㸃易帝大𢎞佛教親自講說太子亦素信三寶徧
覽衆經乃於宫内别立慧義殿專為法集之所招引名
僧自立三諦法義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于慧義殿咸
以為至徳所感時俗稍奢太子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
身衣浣衣膳不兼肉三年十一月始興王憺薨舊事以
[093-5b]
東宫禮絶傍親書翰並依常儀太子以為疑命僕射劉
孝綽議其事孝綽議曰按張鏡東宫儀記稱三朝發哀
者踰月不舉樂鼓吹寢奏服限亦然尋傍絶之義義在
去服服雖可奪情豈無悲鐃歌輙奏良亦為此既有悲
情宜稱兼慕卒哭之後依常舉樂稱悲竟此理例相符
謂猶應兼慕請至卒哭僕射徐勉左率周捨家令陸襄
並同孝綽議太子令曰張鏡儀記云依士禮終服月稱
慕悼又云凡三朝發哀者踰月不舉劉僕議云傍絶之
[093-6a]
義義在去服服雖可奪情豈無悲卒哭之後依常舉樂
稱悲竟此理例相符尋情悲之說非止卒哭之後緣情
為論此自難一也用張鏡之舉樂棄張鏡之稱悲一鏡
之言取捨有異此自難二也陸家令止云多歴年所恐
非事證雖復累稔所用意常未安近亦嘗以此問外由
來立意謂猶應有慕悼之言張豈不以舉樂為大稱悲
事小所以用小而忽大良亦有以至如元正六佾事為
國章雖情或未安而禮不可廢鐃吹軍樂比之亦然書
[093-6b]
疏方之事則成小差可緣心聲樂自外書疏自内樂自
他書自己劉僕之議即情未安可令諸賢更共詳衷司
農卿明山賔歩兵校尉朱异議稱慕悼之辭宜終服月
於是付典書遵用以為永凖七年十一月貴嬪有疾太
子還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帶及薨歩從喪還宫至
殯漿水不入口每哭輒慟絶武帝勑中書舍人顧協宣
㫖曰毁不滅性聖人之制不勝喪比於不孝有我在那
得自毁如此可即强進飲粥太子奉勑乃進數合自是
[093-7a]
至葬日進麥粥一升武帝又勑曰聞汝所進過少轉就
羸瘦我比更無餘病政為汝如此胸中亦填塞成疾故
應彊加饘粥不使我恒爾懸心雖屢奉勑勸逼終喪日
止一溢不嘗菜果之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
半每入朝士庶見者莫不下泣太子自加元服帝便使
省萬機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於前太子明於庶事每
所奏謬誤巧妄皆即辯析示以可否徐令改正未嘗彈
糾一人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性寛和容衆
[093-7b]
喜愠不形於色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恒自討論墳
籍或與學士商𣙜古今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于時
東宫有書幾三萬卷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
之有也性愛山水於元圃穿築更立亭館與朝士名素
者遊其中嘗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稱此中宜奏女樂
太子不答詠左思招隱詩云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軌慙而止出宫二十餘年不畜音聲未薨少時勑賜太
樂女伎一部畧無所好普通中大軍北侵都下米貴太
[093-8a]
子因命菲衣減膳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
視貧困家及有流離道路以米密加振賜人十石又出
主衣絹帛每年常多作襦袴各三千領冬月以施寒者
不令人知若死亡無可歛則為備棺槨每聞遠近百姓
賦役勤苦輒斂容變色常以戸口未實重於勞擾吳郡
屢以水災不熟有上言當漕大瀆以瀉浙江中大通二
年春詔遣前交州刺史王奕假節發吳吳興信義三郡
人丁就役太子上疏曰伏聞當遣王奕等上東三郡人
[093-8b]
丁開漕溝渠導洩震澤使吳興一境無復水災暫勞永
逸必獲後利未萌難覩竊有愚懷如聞吳興累年失收
民頗流移吳郡十城亦不全熟唯信義去秋有稔復非
恒役之民即日東境榖價猶貴劫盗屢起在所有司皆
不聞奏今征戍未歸彊丁踈少此雖小舉竊恐難合吏
一登門動為民蠧又出丁之處遠近不一比得齊集已
妨蠶農去年粗為豐歲公私未能足食如復今兹失業
慮恐為弊更深且草竊多伺候民間虚實若善人從役
[093-9a]
則抄盗彌增吳興未受其益内地已離其弊不審可得
權停此功待優實以不武帝優詔以喻焉太子孝謹天
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東宫雖燕居内殿一坐
一起恒向西南面臺宿被召當入危坐達旦三年三月
游後池乗彫文舸摘芙蓉姬人蕩舟没溺而得出因動
股恐貽帝憂深誡不言以寢疾聞武帝勑看問輒自力
手書啓及稍篤左右欲啓聞猶不許曰云何令至尊知
我如此惡因便嗚咽四月乙已暴惡馳啓武帝比至已
[093-9b]
薨時年三十一帝臨哭盡哀詔斂以衮冕諡曰昭明五
月庚寅葬安寧陵詔司徒左長史王筠為哀册文朝野
惋愕都下男女奔走宫門號泣滿路四方甿庶及疆徼
之人聞喪者哀慟太子性仁恕見在宫禁防捉荆子者
問之云以荆子驅人太子恐復致痛使捉手版代之頻
食中得蠅蟲之屬密置柈邊恐厨人獲罪不令人知又
見後閤小兒攤戲後屬有獄牒攤者法士人結流徙庶
人結徒太子曰私錢自戲不犯公物此科太重令注刑
[093-10a]
止三歲士人免官獄牒應死者必降長徒自此以下莫
不減半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誥文言為正序
十卷五言詩之善者為英華集二十卷文選三十卷薨
後長子東中郎將南徐州刺史華容公歡封豫章郡王
次子枝江公譽封河東郡王曲江公詧封岳陽郡王
封武昌郡王鑒封義陽郡王各三千戸女悉同正主蔡
妃供待一同常儀唯别立金華宫為異帝既廢嫡立庶
海内噂故各封諸子大郡以慰其心岳陽王詧流涕
[093-10b]
受拜累日不食初丁貴嬪薨太子遣人求得善墓地將
斬草有賣地者因閹人俞三副求市若得三百萬許以
百萬與之三副密啓武帝言太子所得地不如臣所得
地於帝吉帝末年多忌便命市之葬果有道士善圖墓
云地不利長子若厭伏或可申延乃為蠟鵝及諸物埋
墓側長子位有宫監鮑邈之魏雅者二人初並為太子
所愛邈之晚見踈於雅密啓武帝云雅為太子厭禱帝
密遣檢掘果得鵝等物大驚將窮其事徐勉固諫得止
[093-11a]
於是唯誅道士由是太子迄終以此慙媿故其嗣不立
後邵陵王臨丹陽郡因邈之與鄉人爭婢議以為誘畧
之罪牒宫簡文追感太子寃揮淚誅之邈之兄子僧隆
為宫直前未知為邈之姪即日驅出先是人間謡曰鹿
子開城門城門鹿子開當開復未開使我心徘徊城中
諸少年逐歡歸去來鹿子開反語為來子哭云帝哭也
歡前為南徐州太子果薨遣中書舎人臧厥追歡於崇
正殿解髮臨哭歡既嫡孫次應嗣立而遲疑未决帝既
[093-11b]
新有天下恐不可以少主主大業又以心䘖故意在晉
安王猶豫自四月上旬至五月二十一日方决歡止封
豫章王還任往謡言心徘徊者未定也城中諸少年逐
歡歸去來復還徐方之象也歡字孟孫位雲麾將軍江
州刺史薨諡安王子棟嗣棟字元吉及簡文見廢侯景
奉以為主棟方與妃張氏鋤葵而法駕奄至棟驚不知
所為泣而升輦及即位升武徳殿歘有迴風從地涌起
飜飛華蓋徑出端門時人知其不終於是年號天正追
[093-12a]
尊昭明太子曰昭明皇帝安王為安皇帝金華敬妃蔡
氏為敬皇后太妃王氏為皇太后妃為皇后未幾行禪
讓禮棟封淮隂王及二弟橋樛並鎖於密室景敗走兄
弟相扶出逢杜崱於道崱去其鎖弟曰今日免橫死矣
棟曰倚伏難知吾猶有懼初王僧辯之為都督將發諮
元帝曰平賊之後嗣君萬福未審有何儀注帝曰六門
之内自極兵威僧辯曰平賊之謀臣為已任成濟之事
請别舉人由是帝别勑宣猛將軍朱買臣使行忍酷會
[093-12b]
簡文已被害棟等與買臣遇見呼往船共飲未竟並沉
于水河東王譽字重孫普通二年封枝江縣公中大通
三年改封河東郡王累遷南中郎將湘州刺史未幾侯
景冦建業譽入援至青草湖臺城没有詔班師譽還湘
鎮時元帝軍于武城新除雍州刺史張纘密報元帝曰
河東起兵岳陽聚米將來襲江陵元帝甚懼沉米斷纜
而歸因遣諮議周𢎞直至譽所督其糧衆譽曰各自軍
府何忽疑人使三反譽並不從元帝大怒遣世子方等
[093-13a]
征之反為譽敗死又令信州刺史鮑泉討譽並陳示禍
福譽謂曰欲前即前無所多說泉軍于石槨寺譽逆擊
不利而還泉進軍橘洲譽攻之又見敗於是遂圍之譽
幼而有驍勇馬上用弩兼有膽氣能撫士卒甚得衆心
元帝又遣領軍王僧辯代鮑泉攻譽譽將潰圍而出會
其麾下將慕容華引僧辯入城遂被執謂守者曰勿殺
我得一見七官申此讒賊死無恨主者曰奉令不許遂
斬首送荆鎮元帝返其首以葬焉初譽之將敗引鏡照
[093-13b]
面不見其頭又見長人蓋屋兩手據地噉其臍又見白
狗大如驢從城出不知所在譽甚惡之俄而城陷岳陽
王詧别有傳列在載記
豫章王綜字世謙武帝第二子也天監三年封豫章郡
王累遷北中郎將南徐州刺史入為侍中鎮右將軍初
綜母吳淑媛在齊東昏宫寵在潘余之亞及得幸於武
帝七月而生綜宫中多疑之及綜年十四五常夢一年
少肥壯自挈其首對綜如此非一綜轉成長心驚不已
[093-14a]
頻密問淑媛淑媛問夢中形色頗類東昏因密報之曰
汝七月生兒安得比諸皇子汝今太子次弟幸保富貴
勿洩綜與淑媛相抱哭每日夜恒泫泣又每靖室閉戸
籍地被髮席藁輕財好士分施不輟唯留身上故衣厨
庫恒致罄乏常於内齋布沙於地終日跣行足下生胝
日能行三百里嘗有人士姓王以屯躓告綜于時大乏
唯有眠牀故皁複帳即付之其降意下士以伺風雲之
會諸侯王妃主及外人並知此懷唯武帝不疑及長有
[093-14b]
才學善屬文武帝御諸子以禮朝見不甚數綜恒怨不
見知每出蕃淑媛恒隨之至鎮時年十五尚裸袒戲嬉
於前晝夜無别妃袁氏尚書令昻之女也淑媛恒節其
宿止遇袁妃尤不以道内外咸有穢聲綜後在徐州政
刑酷虐又有勇力制及奔馬㩧殺駒犢常隂服微行著
烏絲布帽夜出無有期度招引道士探求術數性聰敏
多通每武帝有勑疏至輒忿恚形於顔色帝性嚴羣臣
不敢輕言得失凡綜所為莫之知也於徐州還頻表陳
[093-15a]
便宜求經畧邊境帝並優勑答之徐州所有練樹並令
斬殺以帝小名練故也累致意尚書僕射徐勉求出鎮
襄陽勉未敢言因是怒勉餉以白團扇圖伐檀之詩言
其賄也在西州於别室歲時設席祠齊氏七廟又累微
行至曲阿拜齊明帝陵然猶無以自信聞俗說以生者
血瀝死者骨血滲即為父子綜乃私發齊東昏墓出其
骨瀝血試之既有徴矣後生次男月餘日潛殺之既瘞
夜遣人發取其骨更試之其酷忍如此每對東宫及諸
[093-15b]
王辭色不恭遜嘗改歲後問訊臨川王宏出至中閤登
宏羊車次遺糞而出居都下所為多如此者普通四年
為都督南兖州刺史頗勤於事而不見賔客其辭訟則
隔簾理之方幅出行垂帷於輿每云惡人識其面也初
齊故建安王蕭寶夤在魏綜求得北來道人釋法鸞使
入北通問於寶夤謂為叔父襄陽人梁話母死法鸞說
綜厚賜之言終可任使綜遺話錢五萬及葬畢引在左
右法鸞在廣陵往來通魏尤數每舍淮隂苖文寵家言
[093-16a]
文寵於綜綜引為國常侍六年魏將元法僧以彭城降
帝使綜都督衆軍權鎮彭城并攝徐州府事武帝曉别
元象知當更有敗軍失將恐綜為北所禽手勅綜令拔
軍每使居前勿在人後綜恐帝覺與魏安豐王元延明
相持夜潛與梁話苖文寵三騎開北門渉汴河遂奔蕭
城自稱隊主見延明而拜延明坐之問其名氏不答曰
殿下問人有見識者延明召使視之曰豫章王也延明
喜下地執其手答其拜送于洛陽及旦齋内諸閤猶閉
[093-16b]
不開衆莫知所以唯見城外魏軍呌曰汝豫章王昨夜
已來在我軍中城中既失王所在衆軍乃退不得還者
甚衆湘州益陽人任煥常有騅馬乗之退走煥脚為抄
所傷人馬俱弊煥於橋下歇抄復至煥脚痛不復得上
馬於是向馬泣曰騅子我於此死矣馬因跪其前脚煥
乃得上馬遂免難綜長史江革大舟卿祖暅並為魏軍
所擒武帝聞之驚駭綜至魏位侍中司空高平公丹陽
王梁話苖文寵並為光祿大夫綜改名纘字徳文追服
[093-17a]
齊東昏斬縗魏太后及羣臣並弔八月有司奏削爵土
絶其屬籍改子直姓悖氏未及旬日有詔復屬籍封直
永新侯策免吳淑媛俄遇鴆而卒有詔復其品秩諡曰
敬使直主其喪及蕭寶夤據長安反綜復去洛陽欲奔
之魏法度河橋不得乗馬綜乗馬而行橋吏執之送洛
陽魏孝莊初歴位司徒太尉尚帝姊壽陽公主拜駙馬
都尉陳慶之之至洛也送綜啓求還時吳淑媛尚在勑
使以綜小時衣寄之信未達而慶之敗綜後出為都督
[093-17b]
齊州刺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寶夤見禽綜拜
表為之請命爾朱兆入洛綜為城人趙洛周所逐公主
被錄送京爾朱世隆欲相陵逼公主守操被害綜既棄
州為沙門潛詣長白山未幾至陽平病卒初綜在魏不
得志嘗作聽鐘鳴悲落葉以申其志聞者悲之魏節閔
立迎綜喪以王禮與公主合葬於嵩山後梁人盗其柩
來奔武帝猶以子禮祔葬陵次直字思方位晉陵太守
沙州刺史
[093-18a]
南康簡王績字世謹小字四果武帝第四子也天監七
年封南康郡王十年為南徐州刺史時年七歲主者有
受貨洗改解書長史王僧孺弗之覺績見而詰之即便
首服衆咸歎其聰警十七年為都督南兖州刺史在州
以善政稱尋有詔徴還百姓曹樂等二百七十人詣闕
上表稱績尤異一十五條乞留為州任優詔許之普通
四年徴為侍中雲麾將軍領石頭戍軍事五年出為江
州刺史丁董淑媛憂居喪過禮固求解職乃徴授安右
[093-18b]
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尋加䕶軍羸瘠不親視事大通三
年因感疾薨于任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簡績寡玩好
少嗜欲居無僕妾躬事儉約所有租秩悉寄天府及薨
後少府有南康國無名錢數千萬子會理嗣會理字長
才少聰慧好文史年十一而孤特為武帝所愛衣服禮
秩與正王不殊十五為湘州長史多信左右行事劉納
每禁之會理心不平證以贓貨收送建業納歎曰我一
見天子使汝等知會理厚送資糧數遣慰喻令心腹於
[093-19a]
青草湖為盗殺納百口俱盡累遷都督南兖州刺史太
清元年督衆軍北侵至彭城為魏師所侵退歸本鎮二
年侯景圍城會理入援會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將
應其兄正徳外託赴援實謀襲廣陵會理擊破之方得
進路臺城陷會理歸鎮侯景遣前臨江太守董紹先以
武帝手詔召會理其僚佐曰紹先書豈天子本意咸勸
拒之會理用其典籖范子鸞計曰天子年尊受制賊虜
今有手勑召我入朝臣子之心豈得違背且處江北功
[093-19b]
業難成不若身赴京都圖之肘腋遂納紹先紹先入以
烏幡麾衆單馬遣之至都景以為司空兼尚書令雖在
冦手每思匡復與西鄉侯歡等潛布腹心要結壯士時
范陽祖皓斬董紹先據廣陵起義期以會理為内應皓
敗辭相連及侯景矯詔免會理官猶以白衣領尚書令
是冬景往晉熙都下虚弱會理復與柳敬禮及北兖州
司馬成欽謀之敬禮曰舉大事必有所資今無寸兵安
可以動會理曰湖熟有吾故舊三千餘人昨來相知剋
[093-20a]
期響集計賊守兵不過千人若大兵外攻吾等内應直
取王偉事必有成縱景後歸無能為也敬禮曰善于時
百姓厭賊咸思用命建安侯賁以謀告王偉偉遂收會
理及其弟通理時有錢唐褚冕會理之舊亦囚於省問
事之所被考掠千計終無所言會理隔壁聞之遥曰褚
郎豈不為吾致此邪然勿言王偉害會理褚冕竟以不
服赦之會理弟通理字仲宣位太子洗馬封祈陽侯至
是亦遇害通理弟乂理字季英生十旬而簡王薨至三
[093-20b]
歲能言見内人分散涕泣相送問其故或曰此簡王宫
人喪畢去耳乂理便號泣悲不自勝諸宫人見之莫不
哀感為之停者三人服闋見武帝升殿又悲不自勝帝
為之收涕謂左右曰此兒大必為奇士大同八年封安
樂縣侯乂理慷慨慕功名每讀書見忠臣烈士未嘗不
廢卷歎曰一生之内當無愧古人博覽多識有文才嘗
祭孔文舉墓并為立碑製文甚美及侯景内冦乂理聚
客赴南兖州隨兄會理入援及城陷又隨會理還廣陵
[093-21a]
因入齊為質乞師行二日會理被遣董紹先據廣陵遂
追獲之防嚴不得與兄相見乃偽請還都入辭母謂其
姊固安主曰兄若至願使善為計自勉勿顧以為念前
途亦思立功但未知天命如何耳至都以魏降人元貞
忠正可以託孤乃以玉柄扇贈之貞辭不受乂理曰後
當見憶會祖皓起兵乂理奔長蘆為景所害元貞始悟
其前言往收葬焉
廬陵威王續字世訢武帝第五子也天監八年封廬陵
[093-21b]
王少英果旅力絶人馳射應發命中武帝歎曰此我之
任城也中大通二年為都督雍州刺史寧蠻校尉大同
元年遷江州刺史又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又為
都督荆州刺史薨贈司空諡曰威始元帝母阮修容得
幸由丁貴嬪之力故元帝與簡文相得而與廬陵王少
相狎長相謗元帝之臨荆州有宫人李桃兒者以才慧
得進及還以李氏行時得營戸禁重續具狀以聞元帝
泣對使訴於簡文簡文和之不得元帝猶懼送李氏還
[093-22a]
荆州世所謂西歸内人者自是二王書問不通及續薨
元帝時為江州聞問入閣而躍屧為之破尋自江州復
為荆州荆州人迎于州境帝數而遣之吏民失望續多
聚馬仗蓄養矯雄耽色愛財極意收斂倉儲庫藏盈溢
臨終有啓遣中兵錄事參軍謝宣融送所上金銀器千
餘件武帝始知其富以為財多徳寡因問宣融曰王金
盡於此乎宣融曰此之謂多安可加也夫王之過如日
月之蝕欲令陛下知之故終而不隱帝意乃解世子憑
[093-22b]
以罪前誅死次子應嗣應不慧王薨至内庫閱珍物見
金鋌問左右曰此可食不答曰不可應曰既不可食並
特乞汝他皆此類
邵陵攜王綸字世調小字六真武帝第六子也少聰頴
博學善屬文猶工尺牘天監十三年封邵陵郡王普通
五年以西中郎將權攝南徐州事在州輕險躁虐喜怒
不恒車服僭擬肆行非法遨遊市里雜於厮𨽻嘗問賣
䱉者曰刺史何如對者言其躁虐綸怒令吞䱉以死自
[093-23a]
是百姓惶駭道路以目嘗逢喪車奪孝子服而著之匍
匐號呌籖帥懼罪密以聞帝始嚴責綸不能改於是遣
代綸悖慢逾甚乃取一老公短瘦類帝者加以衮冕置
之高坐朝以為君自陳無罪使就坐剔褫捶之於庭忽
作新棺木貯司馬崔會意以轜車挽歌為送葬之法使
嫗乗車悲號會意不堪輕騎還都以聞帝恐其奔逸以
禁兵取之將於獄賜盡昭明太子流涕固諫得免官削
爵土還第大通元年復封爵中大通四年為揚州刺史
[093-23b]
綸素驕縱欲盛器服遣人就市賒買錦采絲布數百疋
擬與左右職局防閤為綘衫内人帳幔百姓並關閉邸
店不出臺續使少府市采經時不能得勑責府府丞何
智通具以聞因被責還第恒遣心腹馬容戴子高戴爪
李撤趙智英等於路尋目智通於白馬巷逢之以槊刺
之刃出於背智通以血書歴作邵陵字乃絶遂知之帝
懸錢百萬購賊有西州遊軍將宋鸛子條姓名以啓勑
遣舎人褚曇粲領齋仗五百人圍綸第於内人堆中禽
[093-24a]
爪撤智英子高驍勇踰牆突圍遂免智通子敞之割炙
食之即載出新亭四面火炙之焦熟敞之車載錢設鹽
蒜雇百姓食撤一臠賞錢一千徒黨并母肉遂盡綸鎖
在第舎人褚曇粲并主帥領仗身守視免為庶人經三
旬乃脫鎖頃之復封爵後豫餞衡州刺史元慶和於坐
賦詩十二韻末云方同廣川國寂寞久無聲大為武帝
賞曰汝人才如此何慮無聲旬日間拜郢州刺史太清
二年位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侯景構逆加征討大
[093-24b]
都督率衆討景將發帝誡曰侯景小豎頗習行陣未可
以一戰即殄當以歲月圖之綸發白下中江而浪起有
物蕩舟將覆識者尤異之及次鍾離景已度采石綸乃
晝夜兼道旋軍入赴濟江中流風起人馬溺者十一二
遂率西豐公大春新塗公大成等歩騎三萬發京口將
軍趙伯超請從徑路直指鍾山出其不意綸從之衆軍
奄至賊徒大駭分為三道攻綸綸大破之翊日賊又來
攻日晚賊稍退南安侯駿以數十騎馳之賊回拒駿駿
[093-25a]
部亂賊因逼大軍大軍潰綸至鍾山戰敗奔還京口軍
主霍儁見獲賊送于城下逼使云已禽邵陵王儁偽許
之乃曰王小失利政為糧盡還京口儁為託邏所獲非
軍敗也賊以刀背毆其髀儁色不變賊義而捨之儁中
書舎人靈超子也三年正月綸與東揚州刺史大連等
入援至驃騎洲進位司空臺城陷綸奔禹穴東土皆附
臨城公大連懼將害已乃圖之綸覺乃去至尋陽尋陽
王大心欲以州讓之不受大寶元年綸至郢州刺史南
[093-25b]
平王恪讓州於綸綸復不受乃上綸為假黃鉞都督中
外諸軍事綸於是置百官改聽事為正陽殿内外齋省
悉題署焉而數有變怪祭城隍神將烹牛有赤蛇繞牛
口出南浦施安幄帳無何風起飄没于江于時元帝圍
河東王譽於長沙既久譽請救於綸綸欲往救之為軍
糧不繼遂止乃與元帝書言大敵猶彊天讐未雪豈可
手足肱支自相屠害元帝復書陳譽有罪不可解圍之
狀綸省書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於斯左右聞之莫不
[093-26a]
掩泣於是大修器甲將討侯景元帝聞其盛乃遣王僧
辯率舟師一萬以逼綸綸將劉龍武等降僧辯綸遂與
子躓等十餘人輕舟走武昌沙門法罄與綸有舊藏之
巖石之下時綸長史韋質司馬姜偉先在外聞綸敗馳
往迎之元帝復遣將徐文盛追攻之綸復收散卒屯于
齊昌郡將引魏兵共攻南陽侯景將任約襲綸綸敗走
定州刺史田龍祖迎綸綸懼為所執復歸齊昌行收兵
至汝南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孝者綸之故吏開城納
[093-26b]
之綸乃復修城池收集士卒將攻竟陵魏聞之遣大將
楊忠儀同侯幾通攻破城執綸綸不為屈通乃卧大鼓
使綸坐上殺之投于江岸經日色不變鳥獸莫敢近時
飛雪飄零屍橫道路周回數歩獨不沾灑舊主帥安陸
人郝破敵歛之於襄陽葬之日黃雪紛糅惟冡壙所獨
不下雪楊忠知而悔之使以太牢往祭殯焉百姓憐之
為立祠廟岳陽王詧遣迎喪葬於襄陽望楚山南贈太
宰諡曰安後元帝議追加諡尚書左丞劉榖議諡法怠
[093-27a]
政交外曰攜從之綸任情卓越輕財愛士不競人利府
無儲積聞有輒求既得即散士亦以此歸之初鎮京口
大造器甲既渉聲問投之于江及後出征戎備頗闕乃
歎曰吾昔造仗本備非常無事渉疑遂使零散今日事
難卒無所資初昭明之薨簡文入居監撫綸不謂徳舉
而云時無豫章故以次立及廬陵之没綸觖望滋甚於
是伏兵于莽用伺車駕而臺舎人張僧允知之其謀頗
泄又獻曲阿酒百器上以賜寺人飲之而斃上乃不自
[093-27b]
安頗加衛士以警宫内於是傳者諸相疑阻而綸亦不
懼武帝終不能有所廢黜卒至宗室爭競而敗國基為
天下笑綸長子堅字長白大同元年以例封汝南侯亦
善草𨽻性頗庸短嘗與所親書題云嗣王其人得書大
駭執以諫堅堅曰前言戲耳人曰不願以此為戲也侯
景圍城堅屯太陽門終日蒱飲不撫軍政吏士有功未
嘗申理疫癘所加亦不存䘏士咸憤怨太清三年堅書
佐董勛華白曇朗等以堅私室醖釀亟有烹宰不相霑
[093-28a]
及忿恨夜遣賊登樓城遂陷堅遇害弟確字仲正少驍
勇有文才尤工楷𨽻公家碑碣皆使書之除祕書丞武
帝謂曰為汝能文所以特有此授大同二年封為正階
侯復徙封永安常在第中習騎射學兵法時人以為狂
左右或進諫確曰聽吾為國家破賊使汝知之鍾山之
役確所向披靡羣賊憚之確每臨陣對敵意甚詳贍帶
甲據鞍自朝及夕馳驟往返不以為勞諸將服其壯勇
軍敗賊使負袍不之知也確因隙自拔得達朱方及後
[093-28b]
侯景乞盟憚確及趙威方在外慮為後患啓求召確入
城詔乃召確為南中郎將廣州刺史確知此盟多貳城
必淪没欲先遣趙威方入確因南奔綸聞之逼確使入
確猶不肯綸流涕謂曰汝欲反邪時臺使周石珍在坐
確曰侯景雖云欲去而不解長圍以意而推其事可見
今召我入未見益也石珍曰勑㫖如此侯豈得辭確執
意猶堅綸大怒謂趙伯超曰譙州卿為我斬之當齎首
赴闕伯超揮刃眄曰我識君耳刀豈識君確流涕而出
[093-29a]
遂入城及景背盟復圍城城陷時武帝方寢確排闥入
啓曰城已陷矣帝曰猶可一戰不對曰人心不可臣向
格戰不禁縋下僅得至此武帝歎曰自我得之自我失
之亦復何恨幸不累子孫乃使確為慰勞文謂曰爾速
去謂爾父無以二宫為念及出見景景愛其膂力恒令
在左右後從景仰見飛䳒羣賊爭射不中確射之應弦
即落賊徒忌確咸勸景除之先是綸遣典籖密導確確
謂使者曰侯景政可一夫力致確不惜死欲手刃之卿
[093-29b]
還啓家王勿以一子為念後與景獵鍾山同逐禽引弓
將射景弦斷不得發賊覺殺之
武陵王紀字世詢武帝第八子也少而寛和喜怒不形
於色勤學有文才天監十三年封武陵王尋授揚州刺
史中書詔成武帝加四句曰貞白儉素是其清也臨財
能讓是其廉也知法不犯是其慎也度事無留是其勤
也紀特為帝愛故先作牧揚州大同三年為都督益州
刺史以路遠固辭武帝素識乾象謂曰天下方亂唯益
[093-30a]
州可免故以處汝汝其勉之紀歔欷既出復入帝曰汝
嘗言我老我猶再見汝還益州也紀在蜀開建寧越嶲
貢獻方物十倍前人朝廷嘉其績加開府儀同三司初
天監中震大陽城門字曰紹宗梁位唯武王解者以武
陵王當之於是朝野屬意焉及侯景陷臺城上甲侯蕭
韶西上至硤出武帝密勑加紀侍中假黃鉞都督益州
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太尉承制大寶元年六月辛酉紀
乃移告諸州征鎮遣世子圓照領二蜀精兵三萬受湘
[093-30b]
東王繹節度繹命圓照且頓白帝未許東下十月甲辰
湘東王繹遣鮑檢報紀以武帝崩問十一月壬寅紀總
戎將發益鎮繹使胡智監至蜀以書止之曰蜀中斗絶
易動難安弟可鎮之吾自當滅賊又别紙云地擬孫劉
各安境界情深魯衛書信恒通二年四月乙丑紀乃僭
號於蜀改年曰天正暗與蕭棟同名識者尤之以為於
文天為二人正為一止言各一年而止也紀又立子圓
照為皇太子圓正為西陽王圓滿竟陵王圓普譙王圓
[093-31a]
肅宜都王以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永豐侯撝為征西大
將軍益州刺史封秦郡王司馬王僧畧直兵參軍徐怦
並固諌皆殺之僧畧僧辯弟怦勉從子也永豐侯撝歎
曰王不克矣夫善人國之基也今乃誅之不亡何待又
謂所親曰昔桓元年號大亨識者謂為二月了而元之
敗實在仲春今年曰天正在文為一止其能久乎丁卯
元帝遣萬州刺史宋簉襲圓照於白帝圓照弟圓正時
為西陽太守召至鎖于省内初楊乾運求為黎州刺史
[093-31b]
不得紀以為潼州刺史楊法深求為黎州刺史亦不從
以為沙州刺史二人皆憾不獲所請各遣使通西魏及
聞魏軍伐蜀紀遣其將譙淹回軍赴援魏將尉遲迥逼
涪水楊乾運以州降之迥即趨成都五月乙已紀次於
陵軍容甚盛元帝命䕶軍將軍陸法和立二城於硤口
名七勝城鎖江以斷峽時陸納未平蜀軍復逼元帝甚
憂法和告急旬日相繼元帝乃拔任約於獄以為晉安
王司馬撤禁兵以配之并遣宣猛將軍劉棻共約西赴
[093-32a]
六月紀築連城攻絶鐵鏁元帝復於獄拔謝答仁為歩
兵校尉配衆一旅上赴紀之將發也江水可揭前部不
得行及登舟無雨而水長六尺劉孝勝喜曰殆天贊也
將至峽有黑龍負舟其將帥咸謂天助及頓兵日久頻
戰不利師老糧盡智力俱殫又魏人入劒閣成都虚弱
憂懣不知所為先是元帝已平侯景執所俘馘頻遣報
紀世子圓照鎮巴東留執不遣啓紀云侯景未平宜急
征討已聞荆鎮為景所滅可疾下大軍紀謂為實於是
[093-32b]
仍率衆沿江急進於路方知侯景已平便有悔意召圓
照責之圓照曰侯景雖誅江陵未服宜速平蕩紀亦以
既居尊位宣言於衆敢諫者死蜀中將卒日夜思歸所
署江州刺史王開業進曰宜還救根本更思後圖諸將
僉以為然圓照劉孝勝獨言不可紀乃止既而聞王琳
將至潛遣將軍侯叡傍險出法和後臨水築壘禦琳及
法和元帝遣書使光州刺史鄭安中往喻意於紀許其
還蜀專制㟭方紀不從命報書如家人禮既而侯叡為
[093-33a]
任約謝答仁所破又陸納平諸軍並西赴元帝乃與紀
書曰甚苦大智季月煩暑流金爍石聚蚊成雷封狐千
里以兹玉體辛苦行陣乃睠西顧我勞如何自獯醜憑
陵羯胡叛渙吾年為一日之長屬有平亂之功膺此樂
推事歸當璧儻遣使乎良所希也如曰不然於此投筆
友于兄弟分形共氣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
梨長罷懽愉之日上林靜拱聞四鳥之哀鳴宣室披圖
嗟萬世之長逝心乎愛矣書不盡言大智紀别字也帝
[093-33b]
又為詩曰回首望荆門驚浪且雷奔四鳥嗟長别三聲
悲夜猿圓正在獄中連句曰水長二江急雲生三峽昏
願赦淮南罪思報阜陵恩帝看詩而泣紀頻敗知不振
遣所署度支尚書樂奉業往江陵論和緝之計元帝知
紀必敗遂拒而不許於是兩岸十餘城俱降遊擊將軍
樊猛率所領至紀所紀在船中繞牀而走以金擲猛等
曰此顧卿送我一見七官卿必當富貴猛曰天子何由
可見殺足下此金何之猶不敢逼圍而守之陸法和馳
[093-34a]
啓上密勑樊猛曰生還不成功也猛率甲士祝文簡張
天成拔刃升舟猶左右奔擲第三子圓滿馳來就父紀
首既落圓滿軀亦分法和收太子圓照兄弟三人問圓
照曰阿郎何以至此圓照曰失計願為公作奴法和叱
遣之圓照字明同中大通初為益州東齋郎宋寧宋興
二郡太守遠鎮諸王世子皆在建業質守帝特愛紀故
遣以副紀紀之構釁悉其謀也次弟圓正先見鎖在江
陵及紀既以兵終元帝使謂曰西軍已敗汝父不知存
[093-34b]
亡意欲使其自裁而圓正既奉此問便號哭盡哀以禍
難之興皆由圓照於是唯哭世子言不絶聲上謂圓正
聞問悲感必應自殺頻看不能死乃付廷尉獄及見圓
照曰阿兄何乃亂人骨肉使酷痛如此圓照更無所言
唯云計誤並命絶食於獄齧臂啖之十三日死天下聞
而悲之圓正字明允紀第二子也美風儀善談論寛和
好施愛接士人本封江安侯歴西陽太守有惠政既居
上流人附之者甚衆及侯景作逆圓正收兵衆且一萬
[093-35a]
後遂跋扈中流不順王命及累破後復謀入蜀元帝將
圖之署為平南將軍及至弗見使南平嗣王恪等與飲
醉而囚之時紀稱梁王及紀敗死有司奏請絶屬籍元
帝許之賜姓饕餮氏紀最為武帝所愛武帝諸子罕登
公位唯紀以功業顯著先啓黃扉時邵陵王綸屢以罪
黜心每不平及聞紀為征西乃撫枕歎曰武陵有何功
業而位乃前我朝廷憒憒似不知人武帝聞之大怒曰
武陵有恤民拓境之勲汝有何績敢擬之邪太清初帝
[093-35b]
思之使善畫者張僧繇至蜀圖其形以歸紀在蜀十七
年南開寧州越嶲西通資陵吐谷渾内修耕桑鹽鐵之
功外通商賈遠方之利故能殖其財用器甲殷積馬八
千疋上足者置之内廐開寢殿以通之日落輙出歩馬
便騎射尤工舞矟九日講武躬領幢隊及聞國難謂僚
佐曰七官文士豈能匡濟既東下黃金一斤為餅百餅
為簉至有百簉銀五倍之其他錦罽繒采稱是每戰則
懸金帛以示將士終不賞賜寧州刺史陳知祖請散金
[093-36a]
銀募勇士不聽慟哭而去自是人各離心莫肯為用紀
頗學觀古善風角亦知不復能濟瞻望氣色歎吒天道
推牀聲聞于下有請事者以疾辭不見既死堙于沙洲
不封無襯元帝以劉孝勝付廷尉尋免之初紀將僭號
祅怪不一内寢栢殿柱繞節生花其莖四十有六靃靡
可愛狀似荷花識者曰王敦祅花非佳事也時蜀知星
人說紀曰官若東下當用申年太白出西從之為利申
歲發蜀酉年入荆不可失也發蜀之歲太白在西北及
[093-36b]
明年則已東出矣紀第五子圓肅字明恭風度淹雅敏
而好學紀僭號封宜都王除侍中自率兵下峽令蕭撝
守成都以圓肅為之副及尉遲迥至圓肅與撝俱降魏
授圓肅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封安化縣公周明帝初進
棘城郡公以歸欵勲别賜食思君縣五百戸後拜咸陽
郡守甚有政績尋改授太子少傅復出為豐州刺史尋
進位上開府儀同大將軍歴司宗中大夫洛州刺史進
位大將軍隋開皇初授貝州刺史以母老請歸養詔許
[093-37a]
之卒於家年四十六有文集十卷又撰時人詩筆為文
海四十卷廣堪十卷淮海亂離志四卷行於世
  簡文諸子
簡文二十子王宣后生哀太子大器南郡王大連陳淑
容生尋陽王大心左夫人生南海王大臨安陸王大春
謝夫人生瀏陽公大雅張夫人生新興王大莊包昭華
生西陽王大鈞范夫人生武寧王大威褚修華生建平
王大球陳夫人生義安王大昕朱夫人生綏建王大摯
[093-37b]
其臨川王大欵桂陽王大成汝南王大封樂良王大圜
並不知母氏潘美人生皇子大訓早亡無封其餘不知
不載
哀太子大器字仁宗簡文嫡長子也中大通三年封宣
城郡王太清二年十月侯景冦建業勑太子為臺内大
都督三年五月簡文即位六月癸酉立為皇太子大寶
二年八月侯景廢簡文將害太子時景黨稱景命召之
太子方講老子將下牀而刑人奄至太子顔色不變徐
[093-38a]
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刑者將以衣帶絞之太子曰此
不能見殺乃指繫帳竿下繩命取絞之而絶時年二十
八太子性寛和兼神用端嶷在賊中每不屈意左右竊
問其故答曰賊若未須見殺雖復陵傲呵叱終不敢言
若見害時至雖一日百拜無益於死又曰官今憂廹而
神貌怡然未喻此意答曰吾自度死必在賊前若諸叔
外來平夷羯冦必前見殺然後就死若其遂開拓上流
必先見殺後取富貴何能以無益之愁橫憂必死之命
[093-38b]
乎景之西上擕太子同行及敗歸船往往相失太子所
乗船入樅陽浦舟中腹心並勸因此入北太子曰自國
家喪敗志不圖生主上䝉塵寧忍違離吾今若去乃是
叛父非謂避賊天下豈有無父之國便涕泗嗚咽命即
前進賊以太子有器度憚之恐為後患故先及禍承聖
元年四月追諡哀太子祔太廟隂室
尋陽王大心字仁恕簡文第二子也幼而聰明善屬文
中大通四年以皇孫封當陽縣公大同元年為都督郢
[093-39a]
州刺史時年十三州事悉付行事大心雖不親州務發
言每合於理衆皆敬服太清元年為雲麾將軍江州刺
史貪冒財賄不能綏接百姓二年侯景冦都城大心招
集士卒與上流諸軍赴援宫闕三年臺城陷上甲侯蕭
韶南奔宣密詔加散騎常侍進號平南將軍大寶元年
封尋陽王初歴陽太守莊鐵以城降侯景既而又奉其
母來奔大心以為鐵舊將厚為其禮軍旅之事悉以委
之以為豫章内史景數遣軍西上冦抄大心輒令鐵擊
[093-39b]
破之禽其將趙加婁賊不能進時鄱陽王範率衆棄合
肥屯于柵口待援兵總集欲俱進大心聞之遣要範西
上以湓城處之廪饋甚厚欲與戮力共除禍難會鐵據
豫章反大心令中兵參軍韋約討之鐵敗乞降鄱陽世
子嗣先與鐵善乃謂範曰昔與鐵遊處其人才畧從横
若降江州必不全其首領請援之乃遣將侯瑱救鐵夜
破韋約等營大心大懼於是二蕃釁起景將任約畧地
至盆城大心遣司馬韋質拒戰敗績時帳下猶有勇士
[093-40a]
千餘人咸說曰既無糧儲難以守固若輕騎往建州以
圖後舉策之上也其母陳淑容不從撫膺慟哭大心乃
止遂與約和二年將遇害繞牀謂賊廂公王僧貴曰我
以全州歸命何忍相苦乃見射而殞
臨川王大欵字仁師簡文第三子也初封石城縣公位
中書侍郎太清三年簡文即位封江夏郡王大寶元年
奔江陵湘東王承制改封臨川王魏克江陵遇害
南海王大臨字仁宣簡文第四子也大同二年封寧國
[093-40b]
縣公少而敏慧年十一遭左夫人憂哭泣毁瘠以孝聞
後入國學明經射策甲科拜中書侍郎遷給事黃門侍
郎十一年長兼侍中出為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侯景亂
屯端門都督城南諸軍事大寶元年封南海郡王出為
都督東揚州刺史又除吳郡太守時張彪起義於會稽
吳人陸令公潁川庾孟卿等勸大臨投之大臨曰彪若
成功不籍我力如其撓敗以我說焉不可往也二年遇

[093-41a]
南郡王大連字仁靖簡文第五子也少俊爽能屬文舉
止風流雅有巧思妙達音樂兼善丹青大同二年封臨
城縣公七年與南海王俱入國學並射策甲科皆拜中
書侍郎遷給事黃門侍郎轉侍中太清元年出為東揚
州刺史侯景入冦建業大連率衆四萬來赴及臺城没
援軍散還東揚州會稽豐沃糧仗山積東人懲景苛虐
咸樂為用而大連恒沉湎于酒宋子仙攻之大連棄城
走追及於信安縣大連猶醉弗之覺於是三吳悉為賊
[093-41b]
有大寶元年封南郡王賊遣將趙伯超劉神茂來攻大
連專委部將留異異以城應賊大連棄走為賊所獲侯
景以為江州刺史二年遇害
安陸王大春字仁經簡文第六子也少博渉書記善吹
笙天性孝謹體貌瓌偉腰帶十圍大同六年封西豐縣
侯拜中書侍郎後為寧遠將軍知右頭戍軍事侯景内
冦大春奔京口隨邵陵王入援戰于鍾山軍敗肥大不
能行為賊所獲大寶元年封安陸郡王出為東揚州刺
[093-42a]
史二年遇害
桂陽王大成字仁和簡文第八子也初封新塗公太清
三年簡文即位封山陽郡王大寶元年奔江陵湘東王
承制改封桂陽王大成性甚兇麤兼便弓馬至江陵被
甲夜出人謂為劫砍之遂失左髻魏克江陵遇害
汝南王大封字仁叡簡文第九子也初封臨汝公太清
三年簡文即位封宜都郡王大寶元年奔江陵湘東王
承制封汝南王魏克江陵入長安周封為晉陵縣公入
[093-42b]
隋位開府儀同三司陳州刺史
瀏陽公大雅字仁風簡文第十二子也大同九年封瀏
陽縣公少聰警美姿儀特為武帝所愛臺城陷大雅猶
命左右格戰賊至漸衆乃自縋而下發憤感疾薨
新興王大莊字仁禮簡文第十三子也性躁動大同元
年封高唐縣公大寶元年封新興郡王位南徐州刺史
二年遇害
西陽王大鈞字仁博簡文第十四子也性厚重不妄戲
[093-43a]
弄年七歲武帝嘗問讀何書對曰學詩因令諷誦即誦
周南音韻清雅帝重之大寶元年封西陽郡王位丹陽
尹二年監揚州遇害
武寧王大威字仁容簡文第十五子也美風儀眉目如
畫大寶元年封武寧郡王二年為丹陽尹遇害
皇子大訓字仁徳簡文第十六子也少而脚疾不能躡
履太清三年未封而亡年十歲
建平王大球字仁玉簡文第十七子也大寶元年封建
[093-43b]
平郡王性明慧夙成初侯景圍臺城武帝素歸心釋教
每發誓願恒云若有衆生應受諸苦請身代當時大球
年甫七歲聞而驚謂母曰官家尚爾兒安敢辭乃六時
禮佛亦云凡有衆生應獲苦報悉大球代受其早慧如
此二年遇害
義安王大昕字仁朗簡文第十八子也年四歲母陳夫
人卒便哀毁有若成人晨夕涕泣眼為之傷及武帝崩
大昕奉慰簡文嗚噎不自勝左右莫不掩泣大寶元年
[093-44a]
封義安郡王二年遇害
綏建王大摯字仁琰簡文第十九子也幼雄壯有膽氣
及臺城陷乃歎曰大丈夫會當滅賊屬奶媪驚掩其口
曰勿妄言禍將及大摯笑曰禍至非由此大寶元年封
二年遇害
樂良王大圜字仁顯簡文第二十子也幼而聰敏神情
俊悟年四歲能誦三都賦及孝經論語七歲居母喪便
有成人性大寶元年封樂良郡王丹陽尹簡文遇弑大
[093-44b]
圜潛遁獲免侯景平歸建業時喪亂之後無所依乃寓
居善覺佛寺人有以告王僧辯僧辯乃給船餼得往江
陵元帝見之甚悅賜以越衫胡帶改封晉熙郡王除琅
琊彭城二郡太守時大圜兄汝南王大封等猶未通謁
元帝性忌刻甚恨望之乃使大圜召之大圜即日曉諭
兩兄相繼出謁元帝乃安之大圜以世方多故恐讒愬
生焉乃屏絶人事門客左右不過三兩人不妄遊狎兄
姊之間止牋疏而已嘗以讀詩禮書易為事元帝嘗自
[093-45a]
問五經要事數十條大圜辭約指明應答無滯元帝甚
歎美之因謂曰昔河間好學爾既有之臨淄好文爾又
兼之然有東平為善彌高前載吾重之愛之爾當效焉
及于謹軍至元帝乃遣大封充使請和大圜副焉其實
質也出至軍所信宿元帝遂降魏恭帝二年大圜至長
安相國宇文泰以客禮待之周保定二年大圜受封始
寧縣公尋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田宅奴婢俄而
開麟趾殿召集學士大圜豫焉初梁武帝集四十卷簡
[093-45b]
文集九十卷各止一本江陵平後並藏祕閣至是大圜
於麟趾見之乃手寫二集一年並畢識者稱歎之建徳
四年除滕王逌友逌嘗問大圜曰吾聞湘東王作梁史
有之乎餘傳乃可抑揚帝紀奚若隱則非實記則攘羊
對曰言者之妄也如使有之亦不足怪昔漢明為世祖
紀章帝為顯宗紀殷鑒不遠足為成例且君子之過如
日月之蝕彰於四海安得而隱之如有不彰亦安得而
不隱蓋子為父隱直在其中諱國之惡抑又禮也逌乃
[093-46a]
大服其後大軍東討攻拔晉州或問大圜曰師遂克否
對曰高歡昔以晉州肇基偽迹今本既拔矣能無亡乎
所謂君以此始者必以此終居數月齊氏果滅聞者以
為知言隋開皇初拜内史侍郎出為西河郡守卒大圜
好學務於著述撰梁舊事三十卷寓記三卷士喪儀注
五卷要訣二卷并文集二十卷
  元帝諸子
元帝諸子徐妃生忠烈世子方等王貴嬪生貞惠世子
[093-46b]
方諸始安王方略袁貴人生愍懷太子方矩夏貴妃生
敬皇帝自餘不顯
忠烈世子方等字實相元帝長子也少聰敏有俊才善
騎射尤長巧思性愛林泉特好散逸嘗著論曰人生處
世如白駒過隙耳一壺之酒足以養性一簞之食足以
怡形生在蓬蒿死葬溝壑瓦棺石椁何以異兹吾嘗夢
為魚因化為鳥方其夢也何樂如之及其覺也何憂類
斯良由吾之不及魚鳥者遠矣故魚鳥飛浮任其志性
[093-47a]
吾之進退常在掌握舉手懼觸揺足恐墜若使吾終得
與魚鳥同遊則去人間如脫屣耳初徐妃以嫉妬失寵
方諸母王氏以冶容倖嬖及王夫人終元帝歸咎徐妃
方等意不自安元帝聞之又惡方等方等益懼故述此
論以申其志時武帝年高欲見諸王長子元帝遣方等
方等欣然升舟冀免憂辱行至繇水遇侯景亂元帝召
之方等啓曰昔申生不愛其死方等豈顧其生元帝省
書歎息知無還意乃配歩騎一萬使援臺城賊每來攻
[093-47b]
方等必身當矢石城陷方等歸荆州收集士馬甚得衆
和元帝始歎其能方等又勸修築城柵以備不虞既成
樓雉相望周回七十餘里元帝觀之甚悅入謂徐妃曰
若更有一子如此吾復何憂徐妃不答垂泣而退元帝
忿之因疏其穢行牓于大閤方等入見益以自危時河
東王為湘州刺史不受令方等求征之元帝謂曰汝有
水厄深宜慎之拜為都督令南討方等臨行謂所親曰
吾此叚出征必死無二死而獲所吾豈愛生及至麻溪
[093-48a]
軍敗溺死求屍不得元帝聞之心喜不以為戚後追思
其才贈侍中中軍將軍揚州刺史諡忠壯世子命招魂
以葬之方等注范曄後漢書未就所撰三十國春秋及
篤靜子行於世元帝即位改諡武烈世子封子莊為永
嘉王及魏克江陵莊年甫七歲為人家所匿後王琳迎
送建業及敬帝立出質于齊敬帝太平二年陳武帝將
受禪王琳請莊于齊以主梁嗣自湓城濟江二月即帝
位于郢州年號天啓置百官王琳總其軍國明年莊為
[093-48b]
陳人所敗其御史中丞劉仲威奉以奔壽陽遂入齊齊
武平元年授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封梁王齊朝許以興
復未果而齊亡莊在鄴飲氣而卒
貞惠世子方諸字明智元帝第二子也幼聰警博學明
老易善談元風采清越特為元帝所愛母王氏又有寵
及方等敗後元帝謂曰不有所廢其何以興勿以汝兄
為念因拜中撫軍將軍以自副又出為郢州刺史鎮江
夏以鮑泉為行事時元帝遣徐文盛與侯景將任約相
[093-49a]
持方諸年十五童心未革恃文盛在近不恤軍政日與
鮑泉蒱酒為樂侯景知之乃遣其將宋子仙從間道襲
之百姓奔告方諸與鮑泉皆不信曰文盛大軍在下敵
安得來始命閉門賊已入城方諸方踞泉腹以五色眊
辮其鬚子仙執方諸以歸王僧辯軍至蔡洲景遂害之
元帝追諡貞惠世子
愍懷太子方矩字徳規元帝第四子也少勤學美容止
初封南安侯太清初累遷侍中中衞將軍元帝承制拜
[093-49b]
王太子改名元良承聖元年十一月丙子立為皇太子
及升儲位眤狎羣小多有過失元帝有廢立計未及行
而江陵喪亡遇害太子聰頴凶暴猜忍俱有元帝風敬
帝承制追諡愍懷太子
始安王方略元帝第十子貞惠世子母弟也母王氏王
琳之次姊元帝即位拜貴嬪次妹又為良人並䝉寵幸
方略益鍾愛侯景亂元帝結好西魏方略年數歲遣入
關至長安即得還贈遺甚厚江陵喪亡遇害貴嬪良人
[093-50a]
並更誕子未出閤無封失名
  陳
永修侯擬字公正高祖之踈屬也少孤貧性質直彊記
高祖南征交趾擬從焉梁紹泰二年除員外散騎常侍
明威將軍以雍州刺史資監南徐州事高祖踐阼廣封
宗室詔曰維城宗子實固有周磐石懿親用隆大漢故
會盟則異姓為後啓土則非劉勿王所以糾合枝幹廣
殖藩屏前王懋典列代常規從子持節員外散騎常侍
[093-50b]
明威將軍雍州刺史監南徐州擬持節通直散騎侍郎
正威將軍北徐州刺史襃從子晃炅從孫假節員外郎
散騎常侍明威將軍訬假節信威將軍北徐州刺史吉
陽縣開國侯諠假節通直散騎侍郎信武將軍祏假節
散騎侍郎雄信將軍青州刺史詳正威將軍通直散騎
侍郎慧紀從孫敬雅敬泰並枝戚密近劬勞王室宜裂
河山以光利建擬可永修縣開國侯襃鍾陵縣開國侯
晃建城縣開國侯炅上饒縣開國侯訬慶化縣開國侯
[093-51a]
諠仍前封祏豫章縣開國侯詳遂興縣開國侯慧紀宜
黃縣開國侯敬雅寧都縣開國侯敬泰平固縣開國侯
各五百户文帝嗣位擬除丹陽尹常侍如故坐事又以
白衣知郡尋復本職天嘉元年卒時年五十八贈領軍
將軍諡曰定二年配享高祖廟庭子黨嗣
遂興侯詳字文幾少出家為沙門善書記談論清雅高
祖討侯景召令還俗配以兵馬從定建業永定二年封
遂興縣侯天嘉三年累遷吳州刺史五年討周廸戰敗
[093-51b]
死之以所統失律無贈諡子正理嗣
宜黃侯慧紀字元方高祖之從孫也渉獵書史負材任
氣從高祖平侯景及帝踐阼封宜黃縣侯除黃門侍郎
大建十年吳明徹北侵敗績以慧紀為緣江都督兖州
刺史至徳二年為都督荆州刺史及梁安平王蕭巖晉
熙王蕭瓛等詣慧紀請降慧紀以兵迎之以應接功位
開府儀同三司禎明三年隋師濟江慧紀率將士三萬
人船艦千餘乗沿江而下欲趣臺城遣南康太守吕肅
[093-52a]
將兵據巫峽以五條鐵鎖橫江肅竭其私財以充軍用
隋將楊素奮兵擊之四十餘戰爭馬鞍山及磨刀澗守
險隋軍士死者五千餘人陳人盡取其鼻以求功賞既
而隋軍屢㨗獲陳之士三縱之肅乃遁保延洲别帥廖
世寵領大舫詐降欲燒隋艦更決死一戰於是有五黃
龍備衆色各長十餘丈驤首連接順流而東風浪大起
雲霧晦㝠陳人震駭不覺火自焚隋軍乗高艦張大弩
以射之陳軍大敗風浪應時頓息肅收餘衆東走慧紀
[093-52b]
時至漢口為隋秦王俊所拒不得進聞肅敗盡燒公安
之儲引兵東下因推湘州刺史晉熙王叔文為盟主水
軍都督周羅㬋與郢州刺史荀法尚守江夏及建業平
隋晉王廣遣一使以慧紀子正業來喻又使樊毅喻羅
㬋其上流城戍悉解甲於是慧紀及巴州刺史畢寶並
慟哭俱降慧紀入隋依例授儀同三司卒子正平頗有
文學
衡陽獻王昌字敬業高祖第六子也梁太清末高祖南
[093-53a]
征李賁命昌與宣后隨沈恪還吳興及高祖東討侯景
昌與宣后文帝在吳興並為景所囚景平拜長城國世
子吳興太守時年十六昌容貌偉麗神情秀朗雅性聰
辨明習政事高祖遣陳郡謝哲濟陽蔡景歴輔昌臨郡
又遣吳郡杜之偉授昌以經書昌讀書一覽便誦明於
經義剖析如流尋與宣帝俱往荆州梁元帝除員外散
騎常侍荆州陷又與宣帝俱遷關右西魏以高祖故甚
禮之高祖即位頻遣使請周人許之而未遣及高祖崩
[093-53b]
乃遣之是時王琳梗於中流昌未得還居于安陸王琳
平後天嘉元年二月昌發自安陸由魯山濟江而巴陵
王蕭沇等率百僚上表請以昌為湘州牧封衡陽郡王
詔曰可三月甲戍入境詔令主書舎人緣道迎接丙子
濟江於中流殞之使以溺告四月庚寅喪柩至都上親
臨哭乃下詔贈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宰揚州牧
葬送之儀一依漢東平憲王齊豫章文獻王故事諡曰
獻無子文帝以第七皇子伯信嗣伯信字孚之位西衡
[093-54a]
州刺史及隋師濟江與臨汝侯方慶並為東衡州刺史
王勇所害
南康愍王曇朗高祖母弟忠壯王休先之子也休先少
倜儻有大志梁簡文之在東宫深被知遇為文徳主帥
頃之卒敬帝即位追贈南徐州刺史封武康縣公高祖
受禪贈司徒封南康郡王諡曰忠壯曇朗少孤尤為高
祖所愛有膽力善綏御侯景平後起家著作郎高祖誅
王僧辯留曇朗鎮京口知留府事紹泰元年除中書侍
[093-54b]
郎監南徐州二年齊兵攻逼建業時根本孤危高祖請
和遣曇朗質於齊既而齊人背約遣蕭軌等隨徐嗣徽
度江高祖大破之虜蕭軌東方老等誅之齊人亦害曇
朗于晉陽時陳與齊絶弗之知高祖踐阼猶以曇朗襲
封南康郡王奉忠壯王祀天嘉二年齊人結好始知其
亡文帝詔贈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諡曰愍乃遣
兼中郎令隨聘使江徳藻迎曇朗喪柩三年春至都初
曇朗未質於齊生子方泰方慶及將適齊以二妾自隨
[093-55a]
在北亦生二子方華方廣亦同得還方泰少麤獷與諸
惡少年羣聚游逸無度文帝以南康王故特寛宥之天
嘉二年以為南康王世子及聞曇朗薨於是襲爵南康
王大建四年為都督廣州刺史為政殘暴為有司奏免
六年授豫章内史在郡不修政事秩滿之際屢放部曲
為劫又縱火延燒邑居因行暴掠驅錄富民徴求財賄
代至又淹留不還至都以為宗正卿未拜為御史中丞
宗元饒所劾免官以王還第十一年起為寧遠將軍直
[093-55b]
殿省尋加散騎常侍其年八月宣帝幸大壯觀因大閱
武命都督任忠領歩騎十萬陣於元武湖都督陳景領
樓艦五百出於𤓰歩江上登元武門宴羣臣以觀之因
幸樂游苑設絲竹會仍重幸大壯觀集衆軍振旅而還
時方泰當從啓稱所生母疾不行因與亡命楊鍾期等
二十人微行往人間淫淳于岑妻為州長流所錄又率
人仗抗拒傷損禁司為有司所奏上大怒下方泰獄於
是兼御史中丞徐君整奏請解方泰所居官下宗正削
[093-56a]
爵土上可其奏禎明初為侍中陳亡與後主俱入長安
隋大業中為掖縣令方慶少清警渉獵書傳及長有幹
略天嘉中封臨汝縣侯至徳二年累遷智武將軍武州
刺史初廣州刺史馬靖久居嶺表大得人心士馬殷盛
朝廷疑之以方慶為廣州刺史以兵襲靖靖誅進號宣
毅將軍方慶性清謹甚得人和禎明三年隋師濟江都
督東衡州刺史王勇徴兵於方慶欲與赴援臺城時隋
行軍總管韋洸帥兵度嶺宣隋文帝勅云若嶺南平定
[093-56b]
留勇與豐州刺史鄭萬頃且依舊職方慶聞之恐勇賣
已且欲觀變乃不從勇使高州刺史戴智烈斬方慶於
廣州而收其兵鄭萬頃滎陽人梁司州刺史紹叔之始
族子也父旻梁末入魏萬頃通達有材幹周武帝時為
司城大夫出為温州刺史至徳中與司馬消難奔陳拜
散騎常侍昭武將軍豐州刺史在州甚有惠政吏民表
請立碑詔許焉初萬頃在周甚被隋文帝知遇及隋文
帝踐阼常思還北及王勇殺方慶萬頃乃率州兵拒勇
[093-57a]
降隋隋授上儀同尋卒
  文帝諸子
文帝十三男沈皇后生廢帝始興王伯茂嚴淑媛生鄱
陽王伯山晉安王伯恭潘容華生新安王伯固劉昭華
生衡陽王伯信王充華生廬陵王伯仁張修容生江夏
王伯義韓修華生武陵王伯禮江貴妃生永陽王伯智
孔貴妃生桂陽王伯謀二男早卒無名伯信出繼衡陽
王昌
[093-57b]
始興王伯茂字鬱之文帝第二子也初高祖兄始興昭
烈王道談仕梁為直閤將軍侯景之亂領弩手二千援
臺城中流矢卒紹泰二年贈南兖州刺史封義興郡公
諡曰昭烈高祖受禪重贈太傅改封始興郡王道談生
文帝及宣帝宣帝以梁承聖末遷于關中至是高祖遥
以宣帝襲封始興嗣王以奉昭烈王祀及高祖崩文帝
入纂帝位時宣帝在周未還文帝以本宗乏饗徙封宣
帝為安成王伯茂為始興王以奉昭烈王祀賜天下為
[093-58a]
父後者爵一級舊制諸王受封未加戎號者不置佐史
於是尚書八座奏加伯茂寧遠將軍置佐史除揚州刺
史伯茂性聰敏好學謙恭下士又以太子母弟故文帝
深愛重之是時征北軍人於丹徒盗發晉郗曇墓大獲
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及諸名賢遺跡事覺其書並没縣
官藏于秘府文帝以伯茂好古多以賜之由是伯茂大
工草隸甚得右軍法遷東揚州刺史鎮東將軍開府儀
同三司廢帝時伯茂在都劉師知等矯詔出宣帝伯茂
[093-58b]
勸成之師知等誅後宣帝恐伯茂扇動朝廷乃進號中
衞將軍令入居禁中專與廢帝游處時四海之望咸歸
宣帝伯茂深不平日加憤怨肆出惡言宣帝以其無能
不以為意及建安人蔣裕與韓子高等謀反伯茂隂豫
其事光大二年皇太后令黜廢帝為臨海王其日又下
令降伯茂為温麻侯時六門之外有别館以為諸王冠
昏之所名為昏第至是命伯茂出居之宣帝遣盗殞之
于車中時年十八
[093-59a]
鄱陽王伯山字靜之文帝第三子也偉容儀舉止閑雅
喜愠不形於色高祖時天下草創諸王受封儀注多闕
及伯山受封文帝欲重其事天嘉元年七月丙辰尚書
八座奏封鄱陽郡王乃遣度支尚書蕭睿持節兼太宰
告于太廟又遣五兵尚書王質持節兼太宰告于太社
其年十月上臨軒策命策訖令王公以下並宴於王第
六年為緣江都督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宣帝輔政不
欲令伯山處邊光大元年徙為東揚州刺史累遷征南
[093-59b]
將軍䕶軍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給鼓吹并扶伯山於
諸王最長後主深敬重之每朝廷有冠昏饗宴恒使為
主及遭所生母憂居喪以孝聞起為鎮衞將軍將遷太
尉既有命矣未及發詔禎明三年薨尋屬陳亡遂無贈
諡長子君範未襲爵而隋師至時宗室諸王侯在都者
百餘人後主恐其為變乃並召入屯朝堂使豫章王叔
英總督之又隂為之備六軍敗績相率出降因從後主
入長安隋文帝並配隴右及河西諸州各給田業以處
[093-60a]
之大業二年隋煬帝以後主第六女婤為貴人絶愛幸
因召陳氏子弟盡還京師隨才敘用由是並為守宰徧
於天下君範位温令
新安王伯固字牢之文帝第五子也生而龜胸目通精
揚白形狀眇小而俊辯善言論天嘉六年立為新安郡
王大建七年累遷都督南徐州刺史伯固性嗜酒不好
積聚所得俸祿用度無節酣醉以後多所乞丐於諸王
中最為貧窶宣帝每矜之特加賞賜性輕率好行鞭捶
[093-60b]
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獵或乗眠輿至於草間輙呼人
從游動至旬日所捕麞鹿多使生致宣帝頗知之遣使
者責讓者數矣十年為國子祭酒頗知元理而墯業無
所通至於摘句問難往往有奇意為政苛嚴國學有墯
游不修習者必重加檟楚生徒懼焉由是學業頗進十
三年為都督揚州刺史後主初在東宫與伯固甚親狎
伯固又善謿謔宣帝每宴集多引之叔陵在江州心害
其寵隂求瑕疵將中以法及叔陵入朝伯固懼罪謟求
[093-61a]
其意乃共訕毁朝賢歴詆文武雖耆年高位皆面折無
所畏懼伯固性好射雉叔陵又好開發冡墓出游田野
必與偕行於是情好大協遂謀不軌伯固侍禁中每有
密語必報叔陵及叔陵奔東府遣使告之伯固單馬馳
赴及事不捷便欲走會四門已閉不得出因趣白楊道
臺遣馬容等至為亂兵所殺尸於昌館門時年二十八
詔特許以庶人禮葬子及所生王氏並特宥為庶人國

[093-61b]
晉安王伯恭字肅之文帝第六子天嘉六年封尋為吳
郡太守時年十餘歲便留心政事官曹緝理歴位尚書
左僕射後為中衞將軍右光祿大夫陳亡入長安大業
初為成州刺史太常少卿
廬陵王伯仁字壽之文帝第八子天嘉六年立為侍中
國子祭酒領太子左庶子陳亡卒于長安
江夏王伯義字堅之文帝第九子也天嘉六年封位金
紫光祿大夫陳亡遷于𤓰州道卒
[093-62a]
武陵王伯禮字用之文帝第十子天嘉六年立大建初
為吳興太守在郡恣行暴掠後為有司所劾十一年被
代徴還遂遷延不發為御史中丞徐君整所劾免陳亡
入長安大業中為臨洮太守
永陽王伯智字策之文帝第十二子少敦厚有器局博
渉經史大建初立累遷尚書左僕射後為特進陳亡入
長安大業中為國子司業
桂陽王伯謀字深之文帝第十三子大建中立位散騎
[093-62b]
常侍薨子部大業中為番禾令
  宣帝諸子
宣帝四十二男柳皇后生後主彭貴人生始興王叔陵
曹淑華生豫章王叔英何淑儀生長沙王叔堅宜都王
叔明魏昭華生建安王叔卿錢貴妃生河東王叔獻劉
昭儀生新蔡王叔齊袁昭容生晉熙王叔文義陽王叔
達新會王叔坦王姬生淮南王叔彪巴山王叔雄吳姬
生始興王叔重徐姬生尋陽王叔儼淳于姬生岳陽王
[093-63a]
叔慎王修華生武昌王叔虞韋修容生湘東王叔平施
姬生臨賀王叔敖沅陵王叔興曾姬生陽山王叔宣楊
姬生西陽王叔穆申媫妤生南安王叔儉南郡王叔澄
岳山王叔韶太原王叔匡袁姬生新興王叔純吳姬生
巴東王叔謨劉姬生臨海王叔顯秦姬生新寧王叔隆
新昌王叔榮其皇子叔叡叔忠叔泓叔毅叔訓叔武叔
處叔封八人並未及封三子早卒無名
始興王叔陵字子嵩宣帝第二子也梁承聖中生於江
[093-63b]
陵魏克江陵宣帝遷關右叔陵留穰城宣帝之還以後
主及叔陵為質天嘉三年隨後主還朝封康樂縣侯叔
陵少機辯徇聲名彊梁無所摧屈大建元年封始興王
奉昭烈王祀位都督江州刺史時年十六政自己出僚
佐莫豫焉性嚴刻部下懾憚諸公子姪及罷縣令長皆
逼令事已豫章内史錢法成詣府進謁即配其子季卿
將領馬仗季卿慙恥不時至叔陵大怒侵辱法成法成
憤怨自縊而死州縣非其部内亦徴攝案之朝貴及下
[093-64a]
吏有乖忤者輙誣奏其罪陷以重辟四年遷都督湘州
刺史諸州鎮聞其至皆震怖股慄叔陵日益横征伐夷
獠所得皆入已絲毫不以賞賜徴求役使無有紀極夜
常不卧執燭達曉呼召賓客說人間細事戲謔無所不
為性不飲酒唯多置餚胾晝夜食噉而已自旦至中方
始寢寐曹局文案非呼不得輙白笞罪者皆繫獄動數
年不省視瀟湘以南皆通為左右㕓里殆無遺者其中
脫有逃竄輙殺其妻子州縣無敢上言宣帝弗之知九
[093-64b]
年除都督揚州刺史十年至都加扶給油幢車叔陵居
東府事務多關渉省閤執事之司承意順㫖即諷上進
用之微致違忤必致大罪重者至殊死道路籍籍皆言
其有非常志叔陵修飾虛名每入朝常於車中馬上執
卷讀書高聲長誦陽陽自若歸坐齋中或自執斧斤為
沐猴百戲又好游冡墓間遇有塋表姓名可知者輙命
左右發掘取其石誌古器并骸骨肘脛持為翫弄藏之
府庫人間少妻處女微有色貌者並即逼納十一年丁
[093-65a]
所生母彭氏憂去職頃之起為本職晉世王公貴人多
葬梅嶺及彭氏卒叔陵啓求梅嶺葬之乃發故太傅謝
安舊墓棄去安柩以葬其母初喪日偽為哀毁自稱刺
血寫湼槃經未及十旬乃日進甘膳又私召左右妻女
與之姦合所作尤不軌浸淫上聞宣帝責御史中丞王
政以不舉奏免政官又黜其典籖親事仍加鞭箠宣帝
素愛叔陵不繩以法但責讓而已服闋又為侍中中軍
大將軍及宣帝不豫後主諸王並入侍疾叔陵隂有異
[093-65b]
志命典藥吏礪切藥刀及倉卒之際又命左右取劍左
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叔陵怒及翌日小斂
後主哀頓俯伏叔陵以剉藥刀砍後主中項太后馳來
救焉叔陵又砍太后數下後主乳媪樂安君吳氏時在
太后側自後掣肘後主因得起叔陵仍持後主衣後主
自奮得免長沙王叔堅以手搤叔陵奪去其刀仍牽就
柱以其褶袖縳之棄池水中將殺之問後主曰即盡之
為待也時吳媪已扶後主避賊叔堅求後主所在將受
[093-66a]
命叔陵多力因奮得脫突出雲龍門馳車還東府呼其
甲士斷青溪橋道放東城囚以充戰士又遣人往新林
追所部兵馬仍自披甲著白帽登城西門招募百姓散
金銀以賞賜外召諸王將帥莫有應者唯新安王伯固
聞而赴之叔陵聚兵僅得千人欲據城保守時衆軍並
緣江防守臺内空虚叔堅白太后使太子舎人司馬申
急召右衞將軍蕭摩訶將兵至西府西門叔陵事急遣
記室韋諒送鼓吹與摩訶謂曰事㨗以公為台鼎摩訶
[093-66b]
紿報曰須王心膂節將自來方敢從命叔陵即遣戴洫
譚騏驎二人詣摩訶摩訶執以送臺斬於閣道下持其
首徇東城仍懸於朱雀門叔陵自知不濟遂入沉其妃
張氏及寵妾七人于井中叔陵有部下兵先在新林於
是率人馬數百自小航度欲趣新林以舟艦入北行至
白楊路為臺軍所邀伯固見兵至旋避入巷叔陵拔刀
追之伯固復還叔陵部下多棄甲潰散摩訶馬容陳智
深迎刺叔陵閹豎王飛擒砍之數十下馬容陳仲華就
[093-67a]
斬首送臺自寅至已乃定尚書八座奏請依宋世故事
流尸江中汚瀦其室并毁其所生彭氏墳廟還謝氏之
塋後主從所奏叔陵諸子即日並賜死
豫章王叔英字子烈宣帝第三子也寛厚仁愛大建元
年封後位司空隋大業中位涪陵太守卒
長沙王叔堅字子成宣帝第四子也母本吳中酒家婢
相者言當生貴子宣帝微時因飲通焉生叔堅及貴召
拜淑儀叔堅少而嚴整又頗使酒兄弟憚之好術數卜
[093-67b]
筮風角鎔金琢玉並究其妙初封豐城侯大建元年封
長沙郡王累遷丹陽尹初叔堅與始興王叔陵並招聚
賓客各爭權寵甚不平每朝會鹵簿不肯為先後必分
道而趣左右或爭道而鬬至有死者及宣帝不豫叔堅
與叔陵並從後主侍疾叔陵隂有異志叔堅疑之微伺
其所為及行逆賴叔堅以免以功進驃騎將軍開府儀
同三司揚州刺史尋遷司空將軍刺史如故時後主患
創不能視事政無大小悉決于叔堅權傾朝廷後主由
[093-68a]
是踈忌之孔範管斌施文慶等並東宫舊臣日夕隂持
其短至徳元年乃詔令即本號同三司之儀出為江州
刺史未發尋以為司空實欲奪其權又隂令人造其厭
魅刻木為偶人衣以道士服施機關能跪拜晝夜於星
月下醮之祝詛於上又令人上書告其事案驗令實後
主召叔堅囚于西曹將黜之令近侍宣敕數之叔堅自
陳為佞人所構死日慙見叔陵後主感其前功乃赦之
但免所居官以王還第後位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
[093-68b]
司荆州刺史秩滿還都陳亡入隋遷于𤓰州叔堅素貴
不知家人生産至是與妃沈氏酣酒不以耕種為事大
業中為遂寧郡守卒
建安王叔卿字子弼宣帝第五子也性質直有材氣容
貌甚偉大建四年立位中書監陳亡入隋大業中為都
官郎上黨通守
宜都王叔明字子昭宣帝第六子也儀容美麗舉止和
柔狀似婦人大建五年立位侍中陳亡入隋大業中為
[093-69a]
鴻臚少卿
河東王叔獻字子恭宣帝第九子也性恭謹聰敏好學
大建五年立位南徐州刺史薨贈司空諡康簡子孝寛
嗣大業中為汶城令
新蔡王叔齊字子肅宣帝第十一子也風采明贍博渉
經史善屬文大建七年立位侍中陳亡入隋大業中為
尚書主客郎
晉熙王叔文字子才宣帝第十二子也性輕險好虚譽
[093-69b]
頗渉書史大建七年立位都督湘州刺史徴為侍中未
還而隋軍濟江隋秦王至漢口時叔文自湘州還朝至
巴州乃率巴州刺史畢寶等請降致書於秦王王遣使
往巴州迎勞叔文叔文與畢寶荆州刺史陳慧紀及文
武將吏赴漢口秦王并厚待之及至京隋文帝坐于廣
陽門觀叔文從後主至朝堂文帝使内史令李徳林宣
㫖責其君臣不能相弼以致喪亡後主與其羣臣並愧
懼拜伏莫能仰視叔文獨欣然有自得志後上表陳在
[093-70a]
巴州先送欵望異常例文帝嫌其不忠而方懷來江表
遂授開府宜州刺史
淮南王叔彪字子華宣帝第十三子也少聰慧善屬文
大建八年立位侍中入隋卒于長安
始興王叔重字子厚宣帝第十四子也性質朴無伎藝
宣帝崩始興王叔陵為逆誅其年立叔重為始興王以
奉昭烈王後位江州刺史隋大業中為太府少卿
尋陽王叔儼字子思宣帝第十五子也性凝重舉止方
[093-70b]
正後主即位立位侍中入隋卒
岳陽王叔慎字子敬宣帝第十六子也少聰敏十歲能
屬文大建十四年立至徳中為丹陽尹時後主尤愛文
章叔慎與衡陽王伯信新蔡王叔齊等日夕陪侍賦詩
恒被嗟賞禎明元年出為湘州刺史加都督及隋師濟
江清河公楊素兵下荆州遣將龎暉略地至湘州州内
將士剋日請降叔慎置酒會文武酒酣歎曰君臣之義
盡於此乎長史謝基伏而流涕湘州助防遂興侯正理
[093-71a]
在坐起曰主辱臣死諸君獨非陳國臣乎縱其無成猶
見臣節青門之外有死不能今日後應者斬衆咸許諾
乃刑牲結盟遣人詐奉降書於龎暉叔慎伏甲待之暉
入伏兵發縳暉等以徇皆斬之叔慎招士衆數日中兵
至五千人隋遣内陽公薛胄為湘州刺史聞龎暉死乃
益請兵隋又遣行軍總管劉仁恩救之未至薛胄禽叔
慎秦王斬之漢口
義陽王叔達字子聽宣帝第十七子也大建十四年立
[093-71b]
位丹陽尹入隋大業中為内史舎人綘郡通守武徳中
位侍中封江國公歴禮部尚書卒
巴山王叔雄字子猛宣帝第十八子也大建十四年立
入隋卒于長安
武昌王叔虞字子安宣帝第十九子也大建十四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高苑令
湘東王叔平字子康宣帝第二十子也至徳元年立入
隋大業中為胡蘇令
[093-72a]
臨賀王叔敖字子仁宣帝第二十一子也至徳元年立
入隋大業中位儀同三司
陽山王叔宣字子通宣帝第二十二子也至徳元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涇城令
西陽王叔穆字子和宣帝第二十三子也至徳元年立
入隋卒于長安
南安王叔儉字子約宣帝第二十四子也至徳元年立
入隋卒于長安
[093-72b]
南郡王叔澄字子泉宣帝第二十五子也至徳元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靈武令
沅陵王叔興字子推宣帝第二十六子也至徳元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給事郎
岳山王叔韶字子欽宣帝第二十七子也至徳元年立
位丹陽尹入隋卒于長安
新興王叔純字子洪宣帝第二十八子也至徳元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河北令
[093-73a]
巴東王叔謨字子軌宣帝第二十九子也至徳四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汧陽令
臨海王叔顯字子亮宣帝第三十子也至徳四年立入
隋大業中為鶉觚令
新會王叔坦字子開宣帝第三十一子也至徳四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渉縣令
新寧王叔隆字子遠宣帝第三十二子也至徳四年立
入隋卒于長安
[093-73b]
新昌王叔榮字子徹宣帝第三十三子也禎明三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内黃令
太原王叔匡字子佐宣帝第三十四子也禎明三年立
入隋大業中為壽光令
  後主諸子
後主二十二男張貴妃生皇太子深會稽王莊孫姬生
吳興王允高昭儀生南平王嶷吕淑媛生永嘉王彦邵
陵王兢龔貴嬪生南海王䖍錢塘王恬張淑華生信義
[093-74a]
王祗徐淑儀生東陽王恮孔貴人生吳郡王藩其皇子
總觀明綱統沖洽縚綽威辨十一人並未及封
皇太子深字承源後主第四子也少聰慧有志操容止
儼然雖左右近侍未嘗見其喜愠以母張貴妃故特為
後主所愛至徳元年封始安王位揚州刺史禎明二年
皇太子允廢後主乃立深為皇太子及隋師濟江隋將
韓擒虎自南掖門入百僚逃散深時年十餘歲閉閤而
坐舎人孔伯魚侍焉隋師排閤而入深使宣令勞之曰
[093-74b]
軍旅在道不乃勞也軍人咸致敬焉隋大業中為枹罕
太守武徳初為祕書丞卒官
吳興王允字承業後主長子也大建五年二月生於東
宫母孫姬因産卒沈皇后哀而養之以為己子後主年
長未有嗣宣帝命以為嫡孫詔為父後者賜爵一級十
年封永康公後主即位立為皇太子允性聰敏好學執
經肄業終日不倦博通大義兼善屬文時張貴妃孔貴
嬪並愛幸沈皇后無寵日夜構成后及太子之短孔範
[093-75a]
之徒又於外合成其事禎明二年廢為吳興王加侍中
衞將軍入隋卒于長安
南平王嶷字承岳後主第二子也方正有器局年數歲
風采舉動有若成人至徳元年立位揚州刺史遷都督
郢州刺史入隋卒于長安
永嘉王彦字承懿後主第三子也至徳元年立位都督
江州刺史入隋大業中為襄武令
南海王䖍字承恪後主第五子也至徳元年立位南徐
[093-75b]
州刺史入隋大業中為涿令
信義王祗字承敬後主第六子也至徳元年立位瑯琊
彭城二郡太守入隋大業中為通議郎
邵陵王兢字承檢後主第七子也禎明元年立入隋大
業中為國子監丞
會稽王莊字承肅後主第八子也容貌蕞陋性嚴酷數
歲時左右有不如意輙剟刺其面或加燒爇性嗜酒愛
博以母張貴妃寵後主甚愛之至徳元年立位揚州刺
[093-76a]
史入隋大業中為昌隆令
東陽王恮字承厚後主第九子也禎明二年立入隋大
業中為通議郎
吳郡王藩字承廣後主第十子也禎明二年封入隋大
業中為任城令
錢塘王恬字承惔後主第十一子也禎明二年封入隋
卒于長安江左自西晉相承諸王開國並以户數相差
為大小三品大國置上中下三將軍又置司馬一人次
[093-76b]
國置中下二將軍小國置將軍一人餘官亦准此為差
武帝受命自永定迄于禎明唯衡陽王昌特加殊寵至
五千户自餘大國不過二千小國則千户云
 
 
 
 
 通志卷八十三下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