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卷七十三
[072-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批厯代通鑑輯覽卷七十三

太宗皇帝
 至道元年春正月帝觀燈于乾元樓
 帝以上元御乾元門樓觀燈賜宴見京師繁盛諭近
 臣曰五代之際生靈周喪周夫祖自鄴南歸士庶皆
 罹剽掠下則火光上則彗孛觀者恐慄當時謂無復
[072-1b]
 太平之日矣朕躬覽庶政萬事粗理毎念上天之貺
 致此繁盛乃知理亂在人吕䝉正避席曰乗輿所在
 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常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
 而死者甚衆願陛下親近以及逺蒼生之幸也帝變
 色不言蒙正侃然復位同列咸多其伉直
契丹犯府州永安節度使折御卿擊敗之
 契丹大將韓徳威率衆萬騎誘党項埒里党項/别種等族
 自振武入冦御卿邀擊敗之于子河汊在葭州府/谷縣境
[072-2a]
 里等乗亂反擊徳威殺其將突厥哈里等徳威僅以
 身免
夏四月吕䝉正柴禹錫蘇易簡罷
 帝嘗欲遣人使朔方諭中書選可責以事者䝉正以
 名上帝不許他日三問三以其人對帝怒曰卿何執
 邪蒙正對曰臣非執臣不欲用媚道妄隨人主意以
 害國事因稱其人可使餘人不及同列竦息不敢動
 帝退謂左右曰䝉正氣量我不如既而卒用其人果
[072-2b]
 稱職䝉正夾袋中有冊子毎四方人替罷謁見必問/其有何人才客去隨即疏之各分門類及朝廷
 用人即取之袋/中故所用皆當至是罷相判河南
以吕端同平章事張洎㕘知政事趙鎔知樞密院事
 初帝欲相端或曰端為人糊塗帝曰端小事糊塗大
 事不糊塗決意用之端持重識大體慮與冦準同列
 而已先正台揆恐準不平乃請㕘知政事與宰相同
 升政事堂時同列奏對多異議惟端罕所建明一旦/内札戒諭自今中書事必經吕端㕘酌乃
 得聞奏端愈謙讓不敢當洎博涉經史善持論為翰/林學士帝嘗謂近臣曰張洎富有文藝至今尚苦學
[072-3a]
 江東士人之冠也甚見寵遇洎初為冦準官屬甚恭/謹每為寇規畫準心伏以兄事之極薦其才遂與凖
 同列奉之諭謹政事一決于凖無所/㕘預惟専修時政記甘言善柔而已
契丹寇雄州何承矩禦郤之
 承矩條子河汊之㨗諭州民且揭于市契丹諜知媿
 忿將襲取承矩以雪恥夜引數千騎抵城下承矩整
 兵出拒遲明與契丹酣戰契丹復敗走帝聞虜入寇
 之由謂承矩輕脫生事失守禦體罷之
開寶皇后宋氏崩貶翰林學士王禹偁知滁州
[072-3b]
 后疾甚遷于故燕國長公主第崩權殯普濟佛舍諡
 曰孝章皇后羣臣不成服禹偁對客言后嘗母儀天
 下當遵用舊禮帝不恱坐謗訕責知滁州禹偁立朝/敢言以直
 躬行道為己任不為/流俗所容故屢見斥
六月以李繼遷為鄜州節度使繼遷不奉詔
 繼遷遣押牙張浦以良馬槖駝来獻帝令衛士射于
 後園俾浦觀之士皆拓兩石弓有餘力帝笑問浦曰
 羌人敢敵否對曰羌部弓弱矢短但見此長鉅人則
[072-4a]
 已遁矣况敢敵乎乃以浦為鄭州團練使留京師遣
 使持詔拜繼遷鄜州節度使繼遷不受已而繼遷攻/清逺軍守臣
 張延擊退之府清逺軍宋置/故城在寧夏 靈州東南
秋八月立元侃為皇太子更名恒大赦
 自唐天祐以来中國多故立儲之禮廢及百年至是
 始舉而行中外胥恱太子既立廟見還宫京師民擁
 道喜躍曰少年天子也帝聞之不懌召寇準謂曰人
 心遽屬太子欲置我何地準再拜賀曰此社稷之福
[072-4b]
 也帝悟入語后嬪宫中皆前慶帝喜復出延準飲極
 醉而罷以李至李沆並兼太子賓客詔太子以師傅
 禮事之太子毎見至沆必先拜至沆不敢當上表辭
 謝帝不許
冬十一月召王繼恩還以上官正雷有終為西州招安
使
十二月契丹寇府州折御卿禦之卒于軍
 契丹韓徳威諜知御卿有疾遂帥衆攻府州以報子
[072-5a]
 河汊之役御卿力疾禦之徳威聞其至不敢進既而
 疾甚母密召之歸御卿曰世受國恩邉寇未滅御卿
 罪也今臨敵安可棄士卒自便死于軍中乃其分也
 為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得兩全言訖泣下翌日
 卒詔以其子惟正知府州事
丙/申二年春二月以太祖孫惟吉字國祥徳/昭長子為閬州觀察
使
 太祖崩時惟吉裁六嵗帝即位猶在禁中日侍中食
[072-5b]
 午膳也周禮疏王朝食日中食/夕食為三時食中食義葢本此太平興國八年始出
 居東宫未㡬授左驍衛大将軍至是授閬州觀察使
 凡邸第供億車服賜與皆與諸王埒
夏四月遣李繼隆等分道討李繼遷
 初帝令洛苑使白守榮䕶芻粟四十萬赴靈州李繼
 遷邀擊于浦洛河亦曰溥樂河在寧夏府/靈州南北流入黄河守榮衆潰
 運餉盡為繼遷所奪帝怒命李繼隆為環慶等州都
 部署將兵討之會魯璨字韜光/彬之子自河西還言繼遷衆
[072-6a]
 萬餘方圍靈武城中上表告急為繼遷所得遂頓兵
 不去此宋史原文言表為繼遷所獲續綱目刪去上/表二字改下二句作使為繼遷所得則頓兵不
 去矣似慮靈州為繼遷所/得者與史不合今改正吕端請發兵出麟府鄜延
 環慶三道以𢷬平夏襲其巢穴則靈武之圍解矣或
 云盛夏涉旱海在靈州東南趙珣曰鹽夏清逺/軍間並係沙磧俗謂之旱海無水
 泉糧運艱辛不如静以侍之帝不聴即部分諸將命
 繼隆出環丁罕潁州/人出慶范廷召冀州棗/强人出延王超
 趙州/人出夏張守恩出麟五路進討直趨平夏
[072-6b]
秋七月以陳靖字道卿興/化莆田人為京西勸農使未行而罷
 帝務興農事詔有司議均田法太常博士陳靖乞先
 命大臣兼屯田制置令京東西檢責荒地及逃民産
 籍之募民耕作賜以牛種室器俟田成然後度田均
 稅量田授人約井田之利為定法頒行天下乃詔請
 為勸農使皇甫選何亮副之選等言其功難成陳恕
 亦以為不可遂出靖知婺州而罷其法
寇準免
[072-7a]
 是嵗郊祀中外官皆進秩準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
 要官所惡及不相知者即序進之廣州通判馮拯上
 疏極陳準擅權且條上除拜不平事帝不懌張洎揣
 知帝嫉準懼一旦同罷乃奏準誹謗帝益不恱命廣
 東轉運使康戩上言吕端張洎李昌齡皆準所引故
 準得以任胸臆亂經制帝怒召端等責之端對曰準
 性剛自任臣等不欲數爭慮傷國體因再拜請罪及
 準入對帝語及拯事準力爭不已又持中書簿論曲
[072-7b]
 直于帝前帝因歎曰䑕雀尚知人意况人乎遂罷知
 鄧州
以丁惟清知西涼府宋初以涼州為西/涼府後没于夏
 涼州久不内屬唐廣徳初州陷吐蕃咸通中收復旋/即荒廢後唐長興四年留後孫超遣
 使求旌節詔拜超節度使至/後周顯徳中復絶于中國至是請帥従之
八月李繼隆副將范廷召遇李繼遷于烏白池鹽池也/在寕夏
府靈州東南元和志鹽州五/原縣有烏白二池出鹽即此擊敗之繼隆不見虜而還
 諸將分道並進期抵烏白池繼隆遣其弟繼和字周/叔
[072-8a]
 馳奏以環州道迂欲自清岡峽注見/前直趨繼遷巢穴
 不及援靈武上怒曰汝兄必敗吾事矣因手札切責
 使未至而繼隆已發兵與丁罕合行十日不見虜引
 軍還張守恩見虜不擊獨廷召與王超至烏白池與
 賊遇時虜銳甚超持重不進其子徳用字元/翰年十七
 為先鋒請乘之轉戰三日虜遂却徳用曰歸師遇險
 必亂乃領兵先絶要害下令曰亂行者斬一軍肅然
 虜見其師整不敢近廷召等大小數十戰雖頗克捷
[072-8b]
 而諸將失期士卒困乏終不能擒賊
九月秦晉諸州地震
大有年
丁/酉三年春正月張洎罷
 洎性險詖巧于將順尤善事宦官嘗引唐故事奏内
 供奉藍敏政為學士帝曰此唐弊政朕安可踵覆轍
 卿言過矣洎慚而退至是以病罷尋卒
葬孝章皇后葬□昌/陵北
[072-9a]
 自后崩至是踰三年而始克葬
分天下州軍為十五路
 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陜西淮南江南荆湖南北兩浙
 福建州峽廣南東西凡十五路各置轉運使
三月帝崩太子恒即位是為/真宗
 帝不豫宣政使王繼恩忌太子英明陰與㕘知政事
 李昌齡至道二年/㕘知政事知制誥胡旦等謀立楚王元佐及
 帝崩皇后令繼恩召吕端端知有變即紿繼恩入書
[072-9b]
 閣鎖閉之亟入宫后問曰宫車己晏駕立嗣以長順
 也今將如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為今日豈容更有
 異議后黙然乃奉太子至福寧殿即位垂簾引見羣
 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請捲簾升殿審視然後降階率
 羣臣拜焉
夏四月尊皇后為皇太后赦
以李至李沆㕘知政事
五月李昌齡有罪貶忠武軍名注/見前行軍司馬
[072-10a]
 討謀立楚王之罪貶昌齡為行軍司馬降王繼恩為
 右監門衛將軍均安安置胡旦除名長流潯州唐置/今為
 府屬/廣西
立郭氏守文/之女為皇后
六月追復涪王廷美為秦王復封兄元佐為楚王
錢若水請罷許之
 初太宗以劉昌言罷問左右曰昌言涕泣否及吕蒙
 正罷又曰䝉正望復位目穿矣若水因歎曰上待輔
[072-10b]
 臣如此盖無秉節髙邁全進退之道以感動之者耳
 即欲移疾㑹西邉用兵不敢言至是以母老請解樞
 務章再上乃罷為集賢院學士若水入謝便殿帝問
 近臣可大用者若水以中書舍人王旦字子明/祜之子對帝
 曰此固朕所屬也
冬十月葬永熙陵在河南府鞏/縣永昌陵西
 史臣曰太宗沈謀英斷勤儉自勵閔農事考治功慎/刑獄納諫諍遇災知懼有遏知悔故能削平海内功
 業炳然若夫太祖之崩不踰年而改元涪陵武功/之不得其死宋后之不成喪後世不能無議馬
[072-11a]
十二月追尊母李氏真定人防禦/使英之女為皇太后
 帝生母也太宗時封夫人尋薨帝即位追封賢妃又
 進上尊號諡曰/元徳
李繼遷請降以為定難節度使復姓名趙保吉
 繼遷表求蕃任帝雖察其變詐方在諒陰姑従其請
 又以夏綏銀宥静五州静州五代時以唐静邉廢州/置故城在今綏徳州米脂縣
 與之張浦亦遣還
真宗皇帝
[072-11b]
戊/戌咸平元年春正月彗星見詔求直言
 彗出營室注見/前北吕端言應在齊魯分帝曰朕以天
 下為憂豈直一方邪詔求直言避殿減膳時田錫自/知集賢院
 出知秦州上疏言李繼遷不合與夏州又不合呼之/為趙保吉乃時事舛誤之大者又言樞密公事宰相
 不為預聞中書政事樞密不得預議/以致兵謀未精國計未善帝嘉納之
夏四月遣使按諸路逋負悉除之
 除天下逋欠一千餘萬釋繫獄者三千餘人用三司
 判官王欽若字定國臨/江新喻人之言也
[072-12a]
五月戊午朔日食
冬十月丙戌朔日食
吕端李至罷
 端氣量寛恕知大體帝深重之每見其入對肅然拱
 揖不以名呼又以端儀瓌大宮廷陛峻特令梓人
 為納陛至是以疾罷至亦以目疾求解政柄授武信
 軍節度使
以張齊賢李沆同平章事向敏中㕘知政事楊礪字汝/礪京
[072-12b]
兆鄠/人宋湜字特正/長安人為樞密副使
 齊賢慷慨有大畧每以致君自負常為帝言皇王之
 道帝曰皇王之道非有跡但庶事無撓則近之矣帝
 嘗問沆治道所宜先沆對曰不用浮薄新進喜事之
 人此最為先帝問其人沆曰如梅詢字昌言宣/州宣城人魯致
 堯字正臣撫/州南豐人輩是矣帝又語及唐人樹黨遂使王室
 微弱蓋奸邪難辨耳沆曰佞言似忠姦言似信如盧
 杞䝉蔽徳宗李勉以為真奸邪是也一夕内出手詔/欲以劉美人為
[072-13a]
 貴妃沆對使者引燭焚之附奏曰但道臣沆以為不/可其議遂寢帝嘗謂沆曰人皆有密啟卿獨無何也
 對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則公言之何用密啟夫人臣/有密啟者非讒即佞臣常惡之豈可效尤 劉美人
 益州華陽人/即劉后也
己/亥二年春閏三月旱求直言
 轉運副使朱台符字拱正眉/州眉山人上疏言宜重農以積粟
 簡卒以省費専將帥之任以安邉慎守令之選以惠
 民帝優詔褒答之
夏六月樞密使兼侍中魯公曹彬卒諡武/惠
[072-13b]
 彬疾帝臨問因詢以契丹事宜彬對曰太祖英武定
 天下猶經營和好帝曰此事朕當屈節為天下蒼生
 然須執綱紀存大體即久逺之利也又問以後事對
 曰臣無事可言臣子璨瑋字寶臣/彬之子材器皆堪為將帝
 問其優劣對曰璨不如瑋及卒帝哭之慟贈中書令
 追封濟陽王彬在朝廷未嘗忤㫖亦未嘗言人過失/伐二國秋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等
 威自異遇士大夫于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後見居官俸入給宗族無餘積守法度保
 功名為宋/良將第一
[072-14a]
秋七月初給外任官職田
 以官莊及逺年逃田充之悉免租稅
初置翰林侍讀侍講學士讀講學/士始此
 詔吕文仲楊徽之夏侯嶠字峻極濟/州鉅野人為侍讀學士邢
 昺為侍講學士設直廬于祕閣更直召對詢訪或至
 中夕尋詔昺與杜鎬舒雅孫奭等校定周禮儀禮公/羊榖梁春秋傳孝經論語爾雅疏義 杜鎬字
 文周常州無錫人舒雅字子正/宣城人孫奭字宗古博平人
九月庚辰朔日食
[072-14b]
冬十月契丹入寇都部署康保裔河南洛/陽人與戰于瀛州
死之十二月帝自將禦契丹次于大名
 契丹主隆緒大舉入冦攻遂城城小無備衆情危懼
 守將楊延朗業之/子集衆登陴固守會大寒汲水灌城
 上旦悉為氷堅滑不可上契丹乃引去掠祁趙邢洺
 州時真定髙陽闗都部署傅潛冀州衡/水人擁步騎八萬
 餘畏懦不進閉營自守將校請戰者則醜言詈之朝
 廷間道遣使督潛出兵會擊潛不聴范廷召忿詬曰
[072-15a]
 公恇怯乃不如一嫗鈐轄張昭允字仲孚/衞州人又屢勸之
 潛不得已乃分騎八千付廷召仍許出師為援廷召
 復求援于都部署康保裔保裔即領兵赴之遇虜于
 瀛州㑹暮約詰旦合戰遲明虜圍之數重左右請易
 甲以遁保裔曰臨難無苟免正吾效死之日也遂決
 戰數十合殺傷甚衆兵盡矢絶而援不至保裔殁焉
 續綱目范廷召潛遁保裔不之覺遂戰殁考宋史康/保裔傅潛范廷召傅俱無廷召于瀛州潛遁事真宗
 紀潛等皆逺流不及廷召其無/潛遁事可知今依宋史改輯契丹遂自徳棣濟河
[072-15b]
 掠淄齊十二月帝親禦之以李沆為東京留守命王
 超等督先鋒示以戰圖遂次大名聞保裔死優詔賻
 之贈侍中錄其二子一孫又聞諸将告急于潛潛不遣
 兵而有功者抑不以聞帝命王繼英祥符/人即軍中召
 潛還以髙瓊燕/人代之羣臣請誅潛詔削官長流房州
庚/子三年春正月契丹引還范廷召追敗之
 契丹知帝親征乃縦掠而去廷召等追敗之于莫州
 斬首萬餘級盡獲所掠餘寇遁出境
[072-16a]
益州戍兵作亂推王均為首都巡檢使劉紹榮死之均
遂陷漢州詔以雷有終為川峽招安使將兵討之
 初神衛卒戍益州以都虞候王均董福分領之福御
 衆有法所部皆優贍均好飲博軍装悉以給費兵馬
 鈐轄符昭夀彦卿/子驕恣侵虐軍士素怨之正月朔旦
 戍兵趙延順等八人為辭遂殺昭夀是日益州官吏
 方賀正旦聞變皆奔竄知州牛冕徐州彭/城人與轉運使
 張適縋城而去惟都巡檢使劉紹榮冒刃格鬭衆寡
[072-16b]
 不敵叛卒尚未有主欲奉紹榮紹榮攝弓矢罵曰我
 本燕人棄虜歸朝豈能與爾為逆邪亟見殺我終不
 負朝廷也監軍王澤召王均謂曰汝所部為亂盍自
 往招安之叛卒見均至即擁之為主紹榮自經死均/遂
 僭號大蜀改元化順署置/官稱以小校張鍇為謀主已而均率衆攻陷漢州進
 寇綿州不克直趨劍州為知州李士衡字天鈞秦/州成紀人
 敗還保益州帝將發大名奏至即日以户部使雷有
 終為川峽招安使李惠石普太原/人李守倫並為巡檢
[072-17a]
 使給步騎八千往討之上官正李繼昌字世長/上黨人等皆
 𨽻焉知蜀州楊懐忠聞均作亂即調鄉丁㑹諸州巡/檢兵討之入益州焚城北門與賊戰不敵而退
 復檄嘉眉七州合兵再進軍于/州南十五里鷄鳴原以俟王師
帝至自大名
 上之在大名也詔調丁夫十五萬脩黃河監察御史
 王濟字濟川深/州饒陽人以為勞民請徐圖之乃命濟馳往經
 度還奏省其什六七張齊賢以河決為憂因對并召
 濟入見齊賢請令濟署狀保河不決濟曰河決亦陰
[072-17b]
 陽災沴所致宰相若能和陰陽弭災沴為國家致太
 平河之不決臣亦可保齊賢曰若是則今非太平邪
 濟曰北有胡寇西有繼遷兩河闗右嵗被侵擾以陛
 下神武英畧苟用得其人可以馴致今則未也上動
 容獨留濟問以邉事退而著備邉策十五條以獻未/㡬
 選官判大理寺欲得剛正不回/者上曰王濟近之即以命濟
二月以周瑩瀛州景/城人王繼英知樞密院事王旦同知院

[072-18a]
 初旦為翰林學士嘗奏事退帝目送之曰為朕致太
 平者必此人也
三月戊寅朔日食
夏四月太子太保吕端卒諡正/惠
 端屢經擯退未嘗以得喪介懐及疾篤帝親視之端
 不能興撫慰甚至卒贈司空
六月以向敏中為兩河宣撫大使
 以大兵之後特命重臣巡慰河北河東訪民疾苦
[072-18b]
冬十月雷有終復益州王均走死
 先是有終等至益州為賊所敗時都巡檢使張思釣/已復漢州有終等進
 壁昇仙橋賊開門偽遁有終等帥兵徑入伏發官軍/悉被殺有終縁堞而墜得免李惠死之 張思鈞邢
 州沙河人昇仙/橋在成都縣北退保漢州既而賊由昇仙橋分路襲
 王師有終帥兵逆擊大敗之均單騎還城遂撒橋塞
 門有終與石普進屯于城北分遣将校攻城東西南
 三面賊出戰屢敗日益消沮至是有終等入城均夜
 與其黨二萬餘突圍而遁有終遣楊懐忠追至富順
[072-19a]
 監宋至今為縣/屬叙州府及之均方在監署中與蠻酋飲其黨
 多醉不能枝梧均乃縊死懐忠取均首及僣偽法物
 旌旗甲馬甚衆擒其黨六千餘人詔進有終懐忠等
 秩而流牛冕儋州張適連州以翰林學士王欽若知
 制誥梁顥字太素鄆/州須城人往安撫之
十一月張齊賢免
 齊賢與李沆不相得日南至朝會齊賢被酒失儀遂
 坐免
[072-19b]
辛/丑四年春二月詔羣臣子弟補京官者試一經
夏四月囘鶻来貢
 願助討李繼遷
六月汰冗吏
 天下凡汰冗吏十九萬五千八百餘人選曹為清
頒九經于州縣學校
秋八月以張齊賢為涇原諸路經畧使
 帝以趙保吉雖入貢而鈔刦益甚乃遣齊賢行邉齊
[072-20a]
 賢言靈武孤城必難固守徒使軍民六七萬陷于危
 亡之地通判永興軍何亮復上安邉書言靈武地方
 千里表裏山河決不可舍之以資戎狄帝不能決詔
 羣臣議棄守之宜楊億字大年建/州浦城人言棄之便輔臣咸
 以靈州乃必爭之地苟失之則縁邉諸郡皆不可保
 帝惑之李沆曰保吉未死靈州非朝廷有莫若遣使
 密召諸將使部分軍民空壘而歸如此則闗右之民
 息肩矣帝不従以王超為西面行營都部署將步騎
[072-20b]
 六萬援靈州齊賢又請募江南丁壯以益戍兵帝曰
 此不惟人心搖動抑使南方之人逺戍西鄙甚不便
 也寢其奏
九月趙保吉反陷清逺軍注見/前
 保吉寇清逺軍都監段義叛降于保吉都部署楊瓊
 宋置故城在今/寧夏府新渠縣懐逺後周縣宋為鎮今/寧夏府寧夏縣是又掠輜重至
 唐龍鎮在寧夏/縣西南副都部署曹璨以番兵邀擊敗之
冬十月契丹寇遂城都部署王顯敗之
[072-21a]
 契丹謀入冦朝廷聞之以王顯為鎮定髙陽闗都部
 署王超副之是月顯與契丹戰于遂城大敗之戮二
 萬餘人契丹進次滿城而還
壬/寅五年春三月趙保吉陷靈州知州事裴濟字仲溥/聞喜人

 濟知靈州謀輯八鎮即懐逺等鎮已没/西夏地理志不載興屯田之利
 民甚賴之保吉大集番部来攻濟被圍餉絶刺指血
 染奏求救兵不至城遂陷濟死焉保吉以州為西平
[072-21b]
 府居之帝得報悔不用李沆之言詔王超屯永興軍
秋七月甲午朔日食
九月召种放為左司諫直昭文館
 張齊賢言放孝行純至簡朴退静可厲風俗下詔召
 之放乃詣京師對于崇政殿賜坐詢以民政邉事放
 對曰明王之治愛民而已惟徐而化之餘皆謙讓不
 對即日授左司諫直昭文館放固讓不許賜予甚厚
 時召對焉明年請暫還山許之遷起居舍人放既還/後數朝
[072-22a]
 京師東封西祀無不預祿賜既豐頗飾輿服置田長/安彊市爭訟時議薄之王嗣宗守京兆因條上其不
 法事極其醜詆㑹赦而止杜鎬嘗因宴餞賦詩誦北/山移文以譏之放不知愧 王嗣宗字希阮汾州人
癸/卯六年春二月以六谷酋長潘羅支西凉府吐/蕃族首領為朔方
節度使
 知鎮戎軍宋置今平凉/府鎮原縣是李繼和言潘羅支願戮力討
 趙保吉請授以刺史張齊賢請封為六谷王兼招討
 使帝以問宰相皆曰羅支以為酋帥授刺史太輕未
 領節鎭加王爵非順招討使號不可假外夷乃授朔
[072-22b]
 方節度使靈州西面都巡檢使羅支表言感朝廷恩
 信憤保吉倔彊已集騎兵六萬乞㑹王師收復靈州
 帝許之
夏四月副都部署王繼忠開封/人與契丹戰于望都敗績
契丹執繼忠以去
 耶律諾衮字延寧太/祖母弟寇定州之望都髙陽闗副都部
 署王繼忠與大將王超桑贊等帥兵赴之至康村在/望
 都縣/東北與諾衮戰繼忠陣東偏為敵所乘超賛皆畏縮
[072-23a]
 退師繼忠與麾下躍馬馳赴服飾稍異契丹識之圍
 數十重士皆殊死戰且戰且行旁西山而北至白城
 在保定府清/苑縣西南力不能支遂被執帝聞之謂其已死優
 詔贈官繼忠見契丹主于炭山此又一炭山在今宣/化府萬全縣西南遼
 史歸化州有炭山謂之陘頭有凉殿即/此非遼初建城于灤河上之炭山也蕭太后知繼
 忠才賢授户部使繼忠後遂仕于契丹更姓名/為耶律顯忠又改名宗信
復以張詠知益州
 帝以詠前在蜀治政優異復自永興徙知益州民聞
[072-23b]
 詠再至皆鼔舞相慶詠威恵並行政績益著下詔褒
 美且令巡撫使傳諭詠曰得卿在蜀朕無西顧之憂
 矣
六月以寇準為三司使陳恕罷
 恕久領三司帝初即位嘗命條具中外錢榖恕久不
 進屢詔趣之恕對曰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庫充實
 侈生侈心是以不敢進也帝嘉之至是以疾固求館
 殿之職帝曰卿求一人可代者聴卿去恕遂薦凖凖至
[072-24a]
 三司檢尋恕前後改創之事類為册及其所出榜别
 用新板躬至恕第請判押恕亦不讓一 一押之自是
 計使無不循其舊貫恕精于吏理人不敢干以私掌/利柄十餘年强力幹事胥吏畏
 服/
冬十一月有星孛于井鬼天文志南方輿/鬼五星為天目
十二月右諫議大夫田錫卒
 錫居諫署慕魏徴李絳之為人以盡規獻替為己任
 直言時政得失每指斥將相備位前後章疏凡五十
[072-24b]
 有二續綱目作五十二卷/今依宋史錫傳改正悉焚之曰直諫臣職也豈
 可藏副示後以賣直邪及卒帝謂李沆曰田錫直臣
 也朝廷少有闕失方在思慮錫之章疏已至矣嗟惜
 久之
趙保吉陷西凉殺丁惟清潘羅支會蕃部擊敗之保吉
走死子德明嗣
 保吉陷西涼殺丁惟清于是潘羅支偽降保吉受之
 不疑羅支遽集六谷番部合擊之保吉大敗中流矢
[072-25a]
 創甚奔還死于靈州境上子徳明遣使告哀于契丹
 契丹贈保吉尚書令尋封徳明為西平王環慶宋以/慶環
 邠寧乾五州/為環慶路邉城以徳明初立乞降詔撫之帝乃詔
 徳明令審圖去就知鎮戎軍曹瑋上言保吉擅河南
 地二十年兵不解甲使中國有西顧之憂今其國亡
 子弱不即捕滅後更彊盛不可制矣願假臣精兵出
 其不意擒徳明送闕下復河南為郡縣此其時也帝
 欲以恩致徳明不報
[072-25b]
甲/辰景徳元年春正月京師地震
 丙申震癸卯丁未復震
三月皇太后李氏崩諡明/徳
秋七月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李沆卒諡文/靖
 沆卒帝往臨哭之慟謂左右曰沆忠良純厚始終如
 一豈意不享遐夀邪贈太尉中書令時西北用兵帝/便殿廷訪或至
 旰食王旦嘆曰我輩安得坐見太平優游無事邪沆/曰彊敵外患足為警戒他日四方寜謐朝廷未必無
 事沆日取四方水軍盜賊奏之旦以為細事不足煩/帝聴沆嘆曰人主少年當使知四方艱難不然血氣
[072-26a]
 方剛不留意聲色犬馬則土木甲兵禱祀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見此参政他日之憂也丁謂與寇凖善凖
 屢薦其才于沆沆不用準問之沆曰顧其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準曰如謂者相公終能抑之使在人下
 乎沆笑曰他日當思吾言沆嘗言居重位無補惟中/外所陳利害一切報罷之少以報國爾朝廷防制纎
 悉具備或徇所陳請行一事即所傷多矣陸象先所/謂庸人擾之是已憸人苟一時之進豈念厲民邪沆
 嘗讀論語或問之沆曰沆為宰相如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尚未能行聖人之言終身誦之可也沆性直
 諒内行修謹居位慎密不求聲譽遵法度識大體人/莫能于以私公退終日危坐未嘗跛倚治第封邱門
 内㕔事前僅用旋馬或言其大隘沆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㕔事誠隘為太祝奉禮㕔事則已寛
 矣謂丁謂字公言初/字 之蘇州長洲人
[072-26b]
盜殺朔方節度使巴勒結
 趙保吉既死故黨密巴勒儒及日布結羅丹二族亡
 歸結隆族俱党項/别族欲陰圖巴勒結以復讎會其黨攻
 結隆巴勒結率百餘騎赴援將議合擊遂為二族戕
 于帳下六谷諸豪共立巴勒結弟斯多特為首領朝
 廷聞之授斯多特朔方節度使
八月以畢士安寇準同平章事王繼英為樞密使
 初士安既拜參知政事入謝帝曰未也行且相卿因
[072-27a]
 問誰可與卿同進者對曰寇準兼資忠義善斷大事
 臣所不如帝曰聞其好剛使氣對曰準忘身徇國秉
 道嫉邪故不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雖䝉休徳涵
 養安佚而北戎跳梁為邉境患若準者正宜用也帝
 曰然當藉卿宿徳鎮之準既相守正疾惡小人日思
 所以傾之士安每為申辨帝始不疑
閏九月契丹主大舉入寇
 契丹主隆緒同其母蕭氏大舉入冦遣其統軍順國
[072-27b]
 王蕭達蘭攻威虜順安軍北平砦本漢縣宋為砦後/改軍故城在今保
 定府/完縣保州皆敗乃與契丹主合衆攻定州王超拒于
 唐河即古嘔夷水源出山西流逕唐縣謂之唐水/入于定州謂之滱水下流與滋沙諸河合
 分兵圍岢嵐軍髙繼勲字紹先/瓊長子力戰禦之又攻瀛州
 李延渥并州晉/陽人擊敗之契丹遂駐兵陽城淀在慶都/縣東南
 水經注陽城故城/近在西北故名馬號二十萬每縦游騎剽掠小不利
 輒引去徜佯無鬭志寇準聞之曰是狃我也請練師
 命將簡驍銳據要害以備之
[072-28a]
冬十月契丹来議和遣閤門祗候曹利用字用之趙/州寧晉人

 故將王繼忠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為然遣李
 興以繼忠書及密表詣莫州部署石普議和普以聞
 于朝朝臣莫敢如何畢士安請羈縻之漸許其平帝
 曰敵悍如此恐不可保士安曰臣嘗得契丹降人言
 其雖深入屢挫不得志陰欲引去又恥無名且彼寧
 不畏人乘虚覆其巢穴此請殆不妄于是詔諭繼忠
[072-28b]
 許其通和繼忠復附奏乞先遣使帝乃遣曹利用詣
 契丹軍帝語之曰契丹南来不求地則邀賂爾闗南
 地歸中國已久不可許漢以玉帛賜單于有故事利
 用憤契丹色不平對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還
 帝壯其言
置龍圖閣
 奉太宗御製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與宗正所
 進屬籍并置待制學士官自是每帝皆置一閣
[072-29a]
十一月契丹進寇澶州帝自將禦之
 契丹陷徳清軍石晉置故城在今/大名府清豐縣逼冀州遂抵澶州
 邉書告急一夕五至寇準不發飲笑自如帝聞之大
 駭以問準對曰陛下欲了此不過五日耳因請帝幸
 澶州同列懼欲退準止之令候駕起帝難之欲還内
 準曰陛下入則臣不得見大事去矣請毋還畢士安
 力勸帝如準所請帝乃議親征召羣臣問方畧時以
 虜寇深入中外震駭王欽若臨清人也請幸金陵陳
[072-29b]
 堯叟字唐/夫閬州人也請幸成都帝以問準準心知二
 人謀乃陽若不知者曰誰為陛下畫此䇿罪可斬也
 陛下神武將臣協和若大駕親征敵當自遁不然出
 竒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佚之勢我得勝算矣
 奈何棄廟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潰敵乘勝深入
 天下可復保邪帝意乃決時欲擇大臣鎮大名準薦/欽若遂詔判天雄軍盖準
 以欽若多智恐妄有所疑沮故出之欽若至天雄/契丹臨境欽若閉門束守無䇿但修齊誦經而已
李繼隆軍射殺契丹將蕭達蘭
[072-30a]
 契丹圍澶州李繼隆整軍禦之會有自虜中囘者言
 達蘭謀以遲明襲寨繼隆伏兵分據要害頃之控弦
 暴至達蘭躬出陣前督戰繼隆將張環字唐公/洎之孫守牀
 子弩弩撼機發射殺之達蘭有機勇所領皆銳兵既
 死虜大挫衂時魏能守安肅軍楊延朗守廣信軍二/軍最切虜境而攻圍百戰不能下及虜
 退出境延朗追躡轉戰未嘗敗衂時人目二軍曰銅/梁門鐵遂城梁門安肅軍治遂城廣信軍治也 魏
 能鄆人梁門即戰國趙汾門宋置砦/今保定府安肅縣是也遂城注見前
以王旦為東京留守
[072-30b]
 初帝親征以雍王元份太子第/五子留守旦等皆扈従至
 是元份以暴疾聞命旦馳還代之旦曰願宣寇準臣
 有所陳準至旦奏曰十日不捷何以處之帝黙然良
 久曰立太子旦至東京直入禁中下令甚嚴人無知
 者
十二月庚辰朔日食
帝渡河次澶州契丹請盟而退帝還京
 帝在道又有以金陵之謀告者帝意稍惑召準問之
[072-31a]
 準曰陛下惟可進尺不可退寸河北諸軍日夜望鑾
 輿至士氣百倍若囘輦數步則萬衆瓦解虜乘其後
 金陵亦不可得至也準出遇殿前都指揮使髙瓊曰
 太尉受國厚恩今日有以報乎瓊曰願效死準復入
 瓊立庭下準曰陛下不以臣言為然盍試問瓊瓊即
 奏曰寇準言是準又曰機不可失宜趣駕帝乃晨發
 適苦寒左右進貂裘帝郤之曰將士皆寒朕安用此
 帝至澶州南城即徳勝寨之/南城注見前望見契丹軍勢甚衆衆
[072-31b]
 請駐蹕寇準固請曰陛下不過河則人心益危敵氣
 未懾非所以取威決勝也且王超領勁兵屯中山以
 扼其吭李繼隆石保吉字祐之/守信子分大陣以扼其左右肘
 四方征鎮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進髙瓊亦固以請
 即麾衛士進輦帝遂渡河御北城門樓逺近望見御
 蓋踴躍呼萬嵗聲聞數十里契丹相視益怖駭帝悉
 以軍事付準準承制専決號令明肅士卒畏恱已而
 契丹數千騎來薄城下詔士卒迎擊斬獲大半乃引
[072-32a]
 去帝還行宫留準居北城上徐使人視準何為準方
 與知制誥楊億飲博歌謔歡呼帝喜曰準如是吾復
 何憂契丹遣其臣韓杞持書與曹利用俱来請盟利
 用言契丹欲得闗南地帝曰所言歸地事極無名若
 必邀求朕當決戰若欲金帛朝廷之體固亦無傷準
 不欲賂以貨財且欲邀其稱臣及獻幽燕之地因畫
 策以進曰如此則可保百年無事不然數十年後戎
 且生心矣帝曰數十年後當有捍禦之者吾不忍生
[072-32b]
 靈重困姑聴其和可也準尚未許㑹有譖準幸兵以
 自取重者準不得已乃許其成復遣曹利用如契丹
 軍議嵗幣帝曰必不得已雖百萬亦可準聞之召利
 用至幄謂曰雖有敕旨汝所許過三十萬吾斬汝矣
 利用至契丹軍蕭太后謂利用曰晉畀我闗南周世
 宗取之今宜見還也利用曰晉周事我朝不知若嵗
 求金帛以佐軍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請我不敢
 以聞契丹政事舍人髙正始遽前曰我引衆以来圖
[072-33a]
 復故地若止得金帛而歸吾愧吾國人矣利用曰子
 盍為契丹熟計使契丹用子言恐連兵結釁非國利
 也契丹猶覬闗南遣其監門衛大將軍姚東之持書
 復議帝不許而去利用竟以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成約而還戒諸將勿出兵邀其歸路契丹遣其閤門
 使丁振持誓書来以兄禮事帝引兵北歸帝遂還京
乙/巳二年春正月大赦
 以契丹講和大赦天下放河北諸州彊壯歸農罷諸
[072-33b]
 路行營省河北戍兵十之五縁邉三之二詔縁邉毋
 出境掠奪得契丹牛馬悉縦還之通互市葺城池招
 流亡廣儲蓄由是河北民得安業皆畢士安之謀也
 士安請按邉要選守將以馬知節知定州楊延昭知/保州又以李允則知雄州孫全照知鎮州他所擇任
 悉當其才則馬知節字子元全義子楊延昭即延朗/改名李允 字垂範謙溥子孫全照字繼明行友子
置國信司
 以契丹修好則有慶弔之使乃置國信司専主之領
 以宦者時遣太子中允孫僅字隣成蔡/州汝陽人賀蕭太后生
[072-34a]
 辰致書自稱南朝以契丹為北朝直史館王曾字孝/先青
 州益/都人上言春秋書外夷爵不過子今従其國號足矣
 何用對稱兩朝帝以為然弗果易僅隨其損益豐約
 中度後奉使者悉循其制時稱得體
夏四月王欽若罷以馮拯㕘知政事
 欽若與寇準不協累表願解政事特置資政殿學士
 授之
秋七月增置制舉六科
[072-34b]
 賢良方正等三科久不行至是增置為六科曰賢良
 方正能直言極諫為一/科博通墳典達于敎化為一/科
 識兼茂明于體用為一/科詳明吏理可使従政為一/科
 洞韜畧運籌決勝為一/科軍謀宏逺材任邉寄為一/科
 六科詔中書門下試察其才具名奏聞臨軒親策之
歸幣于契丹
 自是嵗以為常
八月有星孛于紫微注見/前
[072-35a]
以向敏中知延州
 先是趙徳明以父有遺命遣使乞歸順詔以敏中為
 縁邉安撫使受其降時帝幸澶淵賜敏中密詔書付
 西鄙許便宜従事敏中得詔藏之視政如常日邉蕃
 以安至是以徳明誓約未定徙敏中為都部署兼知
 延州委以經畧
冬十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畢士安卒諡文/簡
 士安既卒帝謂輔臣曰士安飭躬畏謹有古人之風
[072-35b]
 遽此淪没深為悼惜及王旦為相面奏士安官至輔
 相而四方無田園居第没未終喪家用已詘真不負
 陛下之所知矣帝感歎賜其家白金五千兩
十一月契丹遣使来聘
 自是往来不絶
丙/午三年春二月罷寇準知陜州
 準為相用人不以次同列頗不恱他日除官同列目
 吏持例簿以進準曰宰相所以進賢退不肖若用例
[072-36a]
 一吏職耳自澶淵還頗矜其功帝待準甚厚王欽若
 深嫉之一日㑹朝準先退帝目送之欽若因進曰陛
 下敬準為其有社稷功邪帝曰然欽若曰澶淵之役
 陛下不以為恥而謂準有社稷功何也帝愕然曰何
 故欽若曰城下之盟春秋恥耳澶淵之舉以萬乘之
 貴而為城下之盟何恥如之帝愀然不恱欽若曰陛
 下聞博乎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
 陛下寇凖之孤注也斯亦危矣帝由是顧準寢衰竟
[072-36b]
 罷為刑部尚書出知陜州初張詠在成都聞凖入相/謂僚屬曰寇公竒材惜學
 術不足爾及準知陜詠適自成都還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敎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準莫諭其意
 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此張公謂我也未/㡬移凖知天雄軍契丹使過大名謂準曰相公望重
 何故不在中書準曰主上以朝/廷無事北門鎖鑰非準不可耳
以王旦同平章事趙安仁字樂道河/南洛陽人參知政事
 帝謂旦曰寇準多許人官為己任卿當深戒之
置諸州常平倉
 詔京東西河北東陜西江南淮南兩浙皆立常平倉
[072-37a]
 計户多寡量留上供錢嵗夏秋視市價賤貴量減增
 糶糴三年以上不糶即回充糧廩易以新粟其後荆
 湖川峽廣南悉置焉
冬十月趙徳明請降詔以為定難節度使
 向敏中言徳明屢表歸欵復奉誓表請藏盟府帝嘉
 之乃遣使授徳明檢校太師兼侍中充定難軍節度
 使封西平王賜賚甚厚因責其子弟入質徳明謂非
 先世故事不遣惟獻駝馬謝恩而已未㡬契丹亦册
[072-37b]
 徳明為夏國王徳明終其身三/十年不敢窺邉
葬徳明皇后
 先是后崩權殯沙臺至是始附𦵏永熙陵
丁/未四年春正月帝如西京謁諸陵作太祖神御殿三月
還宫
 又置國子監于西京
契丹城遼西為中京今喀喇沁右翼南有故大寧城廢/址遼中京大定府也方輿紀要遼
中京金曰北京元為大寧路明洪武初置大寧衛/封寧王權于此永樂初寧藩徙封南昌衛遂廢
[072-38a]
 遼西幅員千里多大山深谷險阻足以自固唐初置
 饒樂都督府以饒樂水名饒樂水方輿紀要以為在/大寧城北東北流入于潢河潢河在今
 克什克騰界蒙古名西喇木倫東北流會諸水逕/巴林及科爾心等境入于遼即遼河之西一源也
 是契丹主建都于此倣臨潢遼上京也故城在今巴/林東北以臨潢水名
 置宫掖樓閣府庫城市實以漢户號中京
夏四月皇后郭氏崩諡莊/穆
五月丙申朔日食
六月𦵏莊穆皇后𦵏永熙陵西北仁/宗時改諡章穆
[072-38b]
秋八月權三司使丁謂上景徳會計錄
 自乾徳中諸州支度經費外凡金帛悉送闕下于是
 利歸公上而條禁文簿漸為精密吏不得售其奸太
 宗尤留意財帛淳化初詔三司每嵗具見管金銀錢
 帛軍儲等簿以聞至是謂權三司使著會計錄以獻
 因條大禮經費以備參較優詔奬之謂機敏冇智謀/憸狡過人在三
 司案牘繁委吏久難解者/謂一言判之衆皆釋然
冬十二月初詔禮部糊名考校舉人考試糊/名始此
[072-39a]
戊/申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有天書見于承天門大赦改

 帝自聞王欽若言深以澶州之盟為辱常怏怏不樂
 欽若度帝厭兵因謬進曰陛下以兵取幽薊乃可滌
 此恥帝曰河朔生靈始免兵革朕安忍為此可思其
 次欽若曰惟封禪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外國然自古
 封禪當得天瑞希世絶倫之事乃可爾既而又曰天
 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為之者惟人主深信
[072-39b]
 而崇奉之以明示天下則與天瑞無異也陛下謂河
 圖洛書果有邪聖人以神道設敎耳帝沈思久之曰
 王旦得無不可乎欽若曰臣喻以聖意宜無不可欽
 若乃乘間為旦言旦黽勉従之帝尚猶豫會幸秘閣
 驟問直學士杜鎬曰古所謂河出圖洛出書果何事
 邪鎬老儒不測上旨漫應之曰此聖人以神道設敎
 爾帝意遂決乃召旦飲歡甚賜以樽酒曰歸與妻孥/共之既歸發封則皆美珠也旦悟帝旨
 自是不敢/有異議正月乙丑帝謂羣臣曰去冬十一月庚寅
[072-40a]
 夜將半朕方寢忽室中光曜見神人星冠絳衣告曰
 来月宜于正殿建黃籙道場一月當降天書大中祥
 符三篇朕竦然起對已復無見自十二月朔即齋戒
 于朝元殿建道場以佇神貺適皇城司奏有黃帛曳
 左承天門南鴟尾上令中使視之帛長二尺許緘物
 如書卷纒以青縷封處隠隠有字盖神人所謂天降
 之書也旦等皆再拜稱賀帝即步至承天門瞻望再
 拜遣二内史升屋奉之下旦跪進帝再拜受之親置
[072-40b]
 輿中導至道場授陳堯叟啓封帛上有文曰趙受命/興于宋付于眘居其
 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帝跪受復命堯叟讀之其書黃字三幅
 詞類洪範道徳經始言帝能以至孝至道紹世次諭
 以清淨簡儉終述世祚延永之意讀訖帝復跪奉韞
 以所緘帛盛以金匱羣臣入賀于崇政殿賜宴帝與
 輔臣皆蔬食遣官告天地宗廟社稷大赦改元羣臣
 加恩賜京師酺五日改左承天門為承天祥符置天
 書儀衛扶侍使有大禮即命宰執近臣兼之欽若之/計既行
[072-41a]
 陳堯叟陳彭年丁謂杜鎬益以經義附和而天下爭/言祥瑞矣獨龍圖閣待制孫奭言于帝曰以臣愚所
 聞天何言哉豈有書也帝黙然/ 陳彭年字永年撫州南城人
三月詔議封禪夏四月以王旦兼封禪大禮使
 宰相王旦等率文武百官諸軍將校官吏蕃夷僧道
 耆夀二萬四千三百餘人凡五上表請帝封禪帝意
 未決召丁謂問以經費謂對曰大計有餘議乃定命
 翰林太常詳定儀注以王旦為大禮使王欽若等為
 經度制置使丁謂等計度糧草既而契丹遣使請嵗/幣外别假錢幣旦曰
[072-41b]
 東封近彼以此探朝廷意耳帝曰何以答之旦曰正/當以微物輕之乃于嵗給三十萬内各借三萬仍諭
 次年額内除之契丹得之大慙及明年復下有/司以契丹所借金幣事屬微末仍依常數與之
六月得天書于泰山羣臣上帝尊號
 王欽若至乾封唐縣宋改奉符今曰/泰安為泰安府治上言泰山醴泉
 出錫山泰山下/之小山蒼龍見未㡬木工董祚于醴泉亭北
 見黃帛曳林木上有字不能識言于皇城使王居正
 居正見其上有御名馳告欽若欽若奉至社首跪授
 中使馳捧詣闕帝御崇政殿趣召羣臣曰朕五月丙
[072-42a]
 子夜復夢向者神人言来月上旬當賜天書于泰山
 即密諭欽若等凡有祥異即上聞今果與夢協上天
 眷祐惟懼不稱王旦等再拜稱賀乃迎奉含芳園之
 正殿帝齋戒備法駕詣殿拜受之授陳堯叟啟封其/文
 曰汝崇孝奉育民廣福錫爾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國祚延永夀歴遐嵗讀訖復
 奉以升殿于是羣臣表上尊號曰崇文廣武儀天尊
 道應應章感聖明仁孝皇帝未㡬欽若獻芝草八千/本趙安仁獻五色金玉
 丹紫芝八千七百餘本諸州上芝草嘉禾瑞木三脊/茅等不可稱紀九月令有司勿奏大辟案以天書告
[072-42b]
 于太/廟
作玉清昭應宮
 奉天書也知制誥王曾都虞候張旻字元弼開封/人後改名耆
 上疏諫不聴帝先召丁謂問之謂曰陛下富有天下/建一宫所以祈皇嗣也羣臣沮陛下願
 以此諭之王旦密疏諫帝/以謂所對告旦不敢復言
冬十月帝封泰山禪社首大赦
 帝發京師以玉輅載天書先道凡十七日至泰山王/欽
 若等獻芝草三/萬八千餘本齋戒三日登山道經險峻降輦步進
[072-43a]
 鹵簿儀衛列于山下享昊天上帝于圜臺陳天書于
 左以太祖太宗配命羣臣享五方帝及諸神于山下
 封祀壇帝飲福酒攝中書令王旦跪稱曰天賜皇帝
 太乙神策周而復始永綏兆人三獻畢封金玉匱王
 旦奉玉匱置于石䃭音感石篋也/封禪所用攝太尉馮拯奉金
 匱以降將作監領徒封䃭帝登圜臺閱視訖還御幄
 宰相率従官稱賀明旦禪祭皇地祇于社首山如封
 祀儀禮畢御夀昌殿受羣臣朝賀大赦天下文武並
[072-43b]
 進秩令開封府及所過州軍考送舉人賜天下酺三
 日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大宴穆清殿又宴泰山父老
 于殿門
十一月帝過曲阜謁孔子廟加諡元聖文宣王
 帝幸曲阜縣謁孔子廟行酌獻禮特展拜近臣分奠
 七十二弟子遂幸孔林加諡孔子曰元聖文宣王祭
 以太牢又追諡齊太公望為昭烈武成王立廟青州/周文公旦為文憲王立廟曲阜仍追封叔梁
 紇齊國公顔氏魯國夫人伯魚母开官氏鄆國夫人/尋又復追封孔子弟子顔回為兖國公閔損以下九
[072-44a]
 人為郡公曾參以下六十二人為侯命/従臣為賛又封左邱明等十九人為伯
還宮
 帝還羣臣爭頌功徳惟進士孫籍獻書言封禪帝王
 之盛事願陛下謹于盈成不可遂自滿假知制誥周
 起字萬卿淄/州鄒平人亦上言天下之勢常患恬于安逸而忽
 于兢畏願毋以告成為恃帝皆納之
己/酉二年春三月丙辰朔日食
夏四月昇州大水陜西旱蝗
[072-44b]
三司使丁謂上封禪祥瑞圖
 謂上封禪祥瑞圖示百官于朝堂自封禪之後士大
 夫爭奏符瑞獻賛頌崔立獨言水發徐兗旱連江淮
 無為宋軍名元為州/今屬廬州府烈風金陵大火是天所以戒驕
 矜也而中外多上雲霧草木之瑞此何足為治道言
 哉不省
五月代州地震
冬十二月罷制舉諸科
[072-45a]
 上封事者言兩漢賢良多因災變以詢訪闕政今國
 家受瑞建封不當復設遂詔罷制舉
庚/戌三年春二月交州將李公藴弑其主黎至忠遣使入
貢詔封公藴為交阯郡王黎氏據安南/亦三傳而滅
 初黎桓死中子龍鉞立未㡬龍鉞弟龍廷殺龍鉞而
 代之踰年入貢詔封交阯郡王賜名至忠至忠苛虐
 國人不附大校李公藴為至忠親征乃逐至忠出城
 而殺之其二弟明提明昶爭立公藴又殺之自稱留
[072-45b]
 後遣使奉貢帝曰黎桓不義而得之公藴又效尤焉
 甚可惡也然蠻俗何足責哉其用桓故事授以官爵
 賜之器幣
贖吕端第賜其家
 端諸子多不同處舊第已質于人帝聞之出内庫錢
 贖還之令其聚居端長子蕃言負人息錢甚多帝别
 賜内庫金帛俾償之蕃弟荀與西京差遣仍令内侍
 省置簿為掌僦課給其家詔樞密院察其妄費王旦
[072-46a]
 曰陛下推恩舊臣始終委曲至矣
夏五月髙麗康肇殺其主誦建五/世孫立誦兄詢而相之
 契丹主謂羣臣曰康肇弑君誦而立詢因而相之大
 逆也宜發兵問其罪羣臣皆曰可蕭敵烈字湼魯衮/撻烈四世
 孫/曰國家連嵗征討士卒罷敝况陛下在諒陰時太/后蕭
 氏/卒年榖不登創痍未復島夷小國城壘完固勝不為
 武萬一失利恐為後悔不如遣一介之使往問其故
 彼若伏罪則已不然俟服除嵗豐舉兵未晚不聴已
[072-46b]
 而契丹伐髙麗擒康肇誅之王詢奔平州今朝鮮國/平安道有
 平/州
秋旱蝗
九月内侍江守恩有罪誅
 守恩擅取民田麥穗杖殺軍士獄成抵法太常博士
 俞獻卿字諫臣/歙人抗章論救坐貶帝嘗謂輔臣曰前代
 内臣恃恩恣橫蠧政害物朕深以為戒故于班秩賜
 予不使過分有罪未嘗矜貸王旦等曰前代事跡昭
[072-47a]
 然足為龜鑑陛下言及此社稷之福也
冬十二月夏州饑
 西夏管内饑趙徳明表求粟百萬朝議不知所出或
 言徳明方納疑而敢渝誓請降詔責之王旦曰第詔
 徳明云已敕有司具粟百萬于京師其遣衆来取徳
 明得詔慚曰朝廷有人遂止
辛/亥四年春二月帝祭后土于汾陰大赦
 先是羣臣上表請祀汾陰帝従之以王旦兼大禮使
[072-47b]
 王欽若為禮儀使陳堯叟為經度使儀同封禪正月
 奉天書發京師是月出潼闗渡渭河遣近臣祀西嶽
 遂至寶鼎縣本漢汾陰唐改寶鼎宋/曰榮河今縣屬蒲州府奉祇宫祀后土
 地祇大赦天下文武進秩建寶鼎縣為慶成軍賜天
 下酺三日大宴羣臣于穆清殿而還初將祀汾陰會/嵗旱龍圖閣待
 制孫奭上疏陳不可者十有曰陛下纔畢東封又議/西幸非先王五年卜征重謹之意又曰夫民神之主
 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于神今國家水旱作/沴饑饉居多乃欲勞民事神神其饗之乎又曰今之
 姦臣以先帝嘗議封禪故賛陛下以繼承先志先帝/欲北平幽朔西取繼遷則未嘗獻一謀畫一策而乃
[072-48a]
 卑辭厚幣求和于契丹蹙國縻爵姑息于保吉謂主/辱臣死為空言以誣下㒺上為己任是陛下以祖宗
 艱難之業為姦臣僥倖之資此臣所以長歎痛惜也/時羣臣爭奏祥瑞奭復上言今野雕山鹿并形奏簡
 秋旱冬雷率皆稱賀將以欺上天則上天不可欺將/以愚下民則下民不可愚將以惑後世則後世不可
 惑夫國將興聴于民將亡聴于神陛下/何為而不思也帝嘉其忠而不能従
三月召陜州隠士魏野字仲先/蜀人不至
 野不求聞達居陜之東郊為詩清苦帝自汾陰還次
 陜州遣陜令王希召之不起命工圖其所居觀之野/所
 居架革堂有/水竹之勝
[072-48b]
帝過西京遂謁諸陵夏四月還宫
太子太師吕䝉正卒諡文/穆
六月太白晝見八月復/晝見
江淮大水
秋七月畿内蝗鎮眉昌等州昌州唐置今重慶府/榮昌縣是餘注見前地震
八月河決通利軍宋置後改安利復改平/川今衛輝府濬縣是
冬十月以向敏中等為五嶽奉册使
 加上五嶽帝號帝御朝元殿發册命敏中等充使尋
[072-49a]
 作會靈觀以奉祀
壬/子五年夏四月復以向敏中同平章事
 時舊將出鎮不以吏事為意惟敏中盡心民事帝由
 是有復用之意及東封西祀皆以敏中留守厚重鎮
 靜人情帖然遂復拜相
五月賜杭州隠士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粟帛
 逋力學善詩不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結廬
 杭州西湖之孤山在裏外二湖之間一嶼/聳立為湖山絶勝處帝聞其名
[072-49b]
 賜以粟帛
秋八月丙申朔日食
九月以王欽若陳堯叟為樞密使丁謂㕘知政事馬知
節為樞密副使
 時天下乂安王欽若丁謂導帝以封祀眷遇日隆欽
 若自以深達道敎多所建明而謂附㑹之與陳彭年
 宦者劉承珪楚州山陽人/後改名承規等蒐講墜典大修宫觀以
 林特字士竒南劍/州順昌人有心計使為三司使以幹財利五
[072-50a]
 人交通蹤跡詭秘時號五鬼王旦欲諫則業已同之
 欲去則上遇之厚追思李沆之先識嘆曰李文靖真
 聖人也欽若狀貌短小項有附疣時目為癭相性傾
 巧敢為矯誕然智數過人每朝廷有興作能委曲遷
 就以中帝意知節以衆方競言祥瑞深不然之毎言
 于帝曰天下雖安不可忘戰去兵也
冬十月帝言聖祖降于延恩殿
 初汀州人王捷言于南康遇道人姓趙氏授以丹術
[072-50b]
 及小鐶神劍盖司命真君也是為聖祖劉承珪以聞
 賜捷名中正得對龍圖閣既東封加聖祖號為司命
 天尊授中正左武衞將軍至是帝語輔臣曰朕夢神
 人傳玉皇之命云先命汝祖趙元朗授汝天書今令
 再見汝翌日復夢神人傳聖祖言吾座西斜設六位
 以候是日即于延恩殿設道場五鼔一籌先聞異香
 頃之黃光滿殿聖祖至朕再拜殿下俄有六人至揖
 聖祖皆就坐聖祖命朕前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
[072-51a]
 是趙之始祖再降乃軒轅皇帝後唐時復降生趙氏
 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為撫育蒼生無怠前志即離
 座乘雲而去王旦等皆再拜稱賀詔告天下肆赦加
 恩命丁謂等修崇奉儀注閏月上聖祖尊號曰聖祖/上靈髙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聖母懿號曰
 元天大聖后遂加太廟六室尊號羣臣上帝尊號曰/崇文廣武感天尊适應真佑徳上聖欽明仁孝皇帝
 尋作景靈宮奉聖祖以孔子/諡犯聖祖諱改元聖日至聖
十一月以王旦兼玉清昭應宫使
 詔建康軍鑄玉皇聖祖太祖太宗尊像以丁謂為奉
[072-51b]
 迎使奉安于玉清昭應宫帝率百官郊謁又詔刻天
 書于宫以旦為刻玉使王欽若與謂副之
十二月立徳妃劉氏為皇后
 后父通為虎捷都指揮使従征太原道卒后在襁褓
 而孤鞠于外氏善播鼗蜀人龔美者以鍜銀為業携
 之至京師年十五入襄邸帝即位以為美人欲封貴/妃李沆
 不可事/具前未㡬為修儀進位徳妃専寵後宫郭后崩帝
 欲立之翰林學士李迪字復古/幽州人言妃起于微寒不可
[072-52a]
 以母天下㕘知政事趙安仁亦言不如沈才人出于
 相門帝不従他日與王欽若従容論方今大臣誰為/長者欽若欲排安仁乃譽之曰無若趙
 安仁安仁昔為沈倫所知常/欲報之帝黙然未㡬安仁罷帝欲得楊億草制使丁
 謂諭旨億難之謂曰勉為此不憂不富貴億曰如此
 富貴亦非所願也乃命他學士焉后既立以無宗族
 更以美為兄改其姓為劉聞李迪之諫大恨之后性/敏警
 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帝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預聞宫闈事有問輒援引故實以對
 帝深重之由/是漸干外政
[072-52b]
癸/丑六年春正月禁内臣出使干預公事
 凡有干預州縣公事所在官吏不以聞並罪之
秋七月除農器稅
 知濱州後周置今屬/山東武定府吕夷簡字坦夫䝉/正兄子請免稅河北
 農器帝曰務穡勸農古之道也豈獨河北哉詔諸路
 並除之
冬十二月戊午朔日食
獻天書于朝元殿
[072-53a]
 先是帝享玉皇于朝元殿判亳州丁謂獻芝/草三萬七千本遂詔扶
 侍使趙安仁等奉獻天書告玉清昭應宫及太廟
甲/寅七年春正月帝如亳州謁老子于太清宫
 先是詔親謁太清宫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徳皇帝
 孫奭上言陛下事事慕效唐明皇豈以明皇為令徳
 之主邪帝曰東封祀汾謁陵寢享老子非始于明皇
 且開元禮今世所循用不可以天寶之亂而非之作
 解疑論以示羣臣及是春天書發京師遂朝謁太清
[072-53b]
 宫丁謂獻白鹿一芝/革九萬五千本曲赦亳州及車駕所經流以下
 罪升亳州為集慶軍賜酺三日
以應天府為南京二月還宫
 國初因五代之舊以大梁為東京開封府洛陽為西
 京河南府後以太祖舊藩歸徳軍在宋州改宋州為
 應天府至是建為南京作鴻慶宫以奉太祖太宗聖
 像
夏四月沙州入貢
[072-54a]
 先是曹宗夀殺其從父節度使延祿而代之至是死
 其子賢順遣人入貢詔授歸義節度使沙州自宗夀丹/以来通使契
六月王欽若陳堯叟馬知節免
 知節素惡欽若之為人議論未嘗少屈欽若每奏事
 必懐數奏但出一二匿其餘退則以己意稱上旨行
 之知節嘗于帝前顧欽若曰懐中奏何不盡出之欽
 若不恱會瀘州梁置今/𨽻四川都巡檢王懐信等上平蠻功
 欽若久不決既而擅超擢之知節因面詆其短爭于
[072-54b]
 帝前帝召王旦質之旦至欽若猶譁不已知節流涕
 曰願與欽若同下御史府旦叱欽若使退帝大怒命
 付獄旦従容曰欽若等當黜未知坐以何罪帝曰忿
 爭無禮旦曰陛下奄有天下使大臣坐忿爭無禮之
 罪或聞外國無以威逺願至中書召欽若等宣示陛
 下含容之意且戒約之俟少間罷未晚也帝曰非卿
 言朕固難忍月餘始罷欽若知節併及堯叟
司空張齊賢卒諡文/定
[072-55a]
以寇準為樞密使
 王旦薦之也
契丹伐髙麗大敗而還
 初契丹以鴨綠江注見/前地子髙麗髙麗築六城曰興/鐵通
 龍龜郭/六州及王詢敗請降于契丹契丹責令親朝詢以
 疾辭契丹怒連嵗遣耶律資忠字沃衍系/出仲父房往取地不
 従乃遣蕭敵烈討之髙麗與女真設竒邀擊契丹大
 敗而還已而契丹耶律世良等大敗髙麗于郭州斬/首數萬獲其輜重而還 耶律世良小字幹
[072-55b]
 六院/部人
冬十月髙麗来貢
 自髙麗王誦立遣使入朝為契丹所阻不通中國者
 累年至是詢復遣其工部侍郎尹證古入貢詔登州
 置館于海次以待之
十一月玉清昭應宫成
 初議營宫料功須十五年修宫使丁謂令以夜繼晝
 每繪一壁給二燭故七年而成凡二千六百一十楹
[072-56a]
 製度宏麗屋宇少不中程式雖金碧已具劉承珪必
 令毁而更造有司莫敢較其費未㡬帝親謁宮奉刻
 玉天書安于寶符閣以御容立侍于側
十二月癸丑朔司天監奏日食不應
 羣臣表賀
戸部獻天下民數
 戸九百五萬五千七百二十九口二千一百九十七
 萬六千九百六十五
[072-56b]
乙/卯八年春二月淮浙饑
加楚王元佐天策上將軍賜劍履上殿詔書不名
夏四月寇準罷
 準以三司使林特附會邪險惡之每事阻抑帝方寵
 特聞之不恱謂王旦曰準剛忿如昔旦曰準好人懐
 惠又欲人畏威皆大臣所當避而準乃以為己任此
 其所短也非至仁之主孰能容之凖竟以是罷初準/數短
 旦于帝而旦専稱準帝謂旦曰卿雖稱其美彼専談/卿惡旦曰理固當然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準
[072-57a]
 對陛下無隠益見其忠直此臣所以重準也帝由是/益賢旦中書有事送樞密院違詔格準以上聞旦被
 責拜謝堂吏皆坐罸不踰月樞密冇事送中書亦違/詔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還樞密而已準大慙謝
 及罷準托人語旦求為使相旦驚曰將相之任豈可/求耶吾不受私情也準深憾之已而除準武勝軍節
 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凖入見謝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薦者準愧嘆以為不可及
朝元殿災
 榮王元儼太宗第/八子宫火延及殿閣内庫有司劾遺火
 事當死者衆王旦曰陛下始以罪已詔天下今乃過
 為殺戮且火雖有迹安知非天譴也帝欣然納之減
[072-57b]
 死㡬百人
六月己酉朔日食
秋九月吐蕃唃厮囉請伐夏州不許
 嘉勒斯賚吐蕃嘉勒布之苗裔居宗噶爾城在今西/寧府西
 寧縣東宋于此/置龍支縣後廢以宗噶爾僧李立遵為倫布倫布者
 國相也立遵貪而喜殺國人不附會與涇原鈴轄曹
 瑋戰于三都谷在今鞏昌府/伏羌縣西而敗復襲西涼府亦敗
 衆益怨之嘉勒斯賚遂與立遵不協徙居邈川城名/宋于
[072-58a]
 此置樂州今為西/寧府碾伯縣治而立遵自居宗噶爾屢表請嘉勒
 布之號朝議以嘉勒布乃戎王也立遵居嘉勒斯賚
 下不宜妄授止命為保順軍節度使嘉勒斯賚與西
 夏接壤每以兵抗趙徳明希朝廷賜予因是聚衆數
 十萬請討平夏以自效帝以戎人多詐或生他變命
 周文質監涇原軍曹瑋知秦州以備之
樞密直學士知陳州張詠卒諡忠/定
 詠倜儻有大志尚氣節嘗曰事君者亷不言貧勤不
[072-58b]
 言苦忠不言已效公不言已能斯可以事君矣故所
 至以政績聞方疾上疏言不當造宫觀竭天下之財
 傷生民之命此皆賊臣丁謂誑惑陛下乞斬謂首置
 國門以謝天下然後斬詠頭置丁氏之門以謝謂章
 三上出知陳州卒贈左僕射
賜信州道士張正隨號真靜先生
 初漢張魯子自漢中徙居信州龍虎山在今江西廣/信府貴溪縣
 西南相傳漢張/道陵修鍊于此世以鬼道惑衆正隨其後也至是召
[072-59a]
 赴闕賜號王欽若為奏立授籙院及上清觀今曰太/上清宫
 在龍虎/山上蠲其田租自是凡嗣世者皆賜號
丙/辰九年春正月以張旻為樞密副使
 先是旻為馬軍副都指揮使被旨選兵下令太峻兵
 懼謀欲為變上召二府議之王旦曰若罪旻則自今
 帥臣何以御衆捕謀者則震驚都邑今但擢旻使解
 兵柄反側者當自安矣帝従其言兵果無他帝語左
 右曰王旦善處大事真宰相也
[072-59b]
夏六月畿内蝗
 帝遣人出郊得死蝗以獻因以示大臣明日執政遂
 袖死蝗進曰蝗盡死矣請示于朝率百官賀王旦曰
 蝗出為災災弭幸也又何賀固稱不可後數日二府
 方奏事飛蝗忽蔽天帝顧旦曰使百官方賀而蝗如
 此豈不為天下笑邪
秋八月知秦州曹瑋敗吐蕃于伏羌砦本唐復羌縣宋/為砦元復置縣
今屬鞏/昌府
[072-60a]
 瑋在秦州屢請益兵帝不恱問李迪邉將誰可代瑋
 者迪曰瑋知嘉勒斯賚窺闗中故請益兵為備非怯
 也乃詔發闗内羨兵赴瑋未㡬嘉勒斯賚與宗噶爾
 族入冦使諜者聲言以某日下秦州會食以激怒瑋
 瑋勒兵不動坐俟其至大破之夷其族帳斬首千餘
 級自是嘉勒斯賚勢蹙退保磧中不出
九月丁謂陳堯叟免以陳彭年王曾張知白字用晦滄/州清池人
參知政事任中正字慶之曹/州濟陰人為樞密副使
[072-60b]
 彭年初入翰林為學士嘗謁王旦旦辭不見彭年性/奸謟時
 號九/尾狐翌日向敏中以彭年所上文字示旦旦瞑目不
 覽曰是不過興建符瑞圖進取耳已而彭年附王欽
 若丁謂朝廷典禮無不參預詳練儀制前世未有者
 必推引依據以成就之帝甚寵遇及升内閣而李宗
 諤字昌武/昉之子卒楊億罷彭年獨任事務叢委形神皆耗
 舉止失措至家人有不記其名者明年二/月卒
以旱蝗罷諸營建考宋史李迪傳迪請發内藏庫與諫/土木乃一時事續綱目分係祥符九
[072-61a]
年天僖元年與傳不合/今依宋元通鑑併之
 帝以頻嵗旱蝗洊饑三司調用不給召李迪問所以
 濟之之策迪對曰祖宗置内藏庫欲攻取西北且備
 凶年今邉幸無費儻以佐國用則庶㡬天下財利寛
 而民不加賦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馬元方字景/山濮
 州甄/城人為三司使俟其至當出金帛借之迪曰天子于
 財無内外何必曰借迪又言陛下自祀汾亳以来土
 木之役不可勝紀今旱蝗之警乃天所以仁愛陛下
[072-61b]
 也願罷諸不急之費帝嘉納之大發内庫金繒賜三
 司詔宗樂罷秋宴督諸路捕蝗遂罷諸營造禁天下
 貢瑞物詔民能振貧者官之未㡬得雨青州飛蝗多
 赴海死
丁/巳天禧元年春三月以王曾兼會靈觀使辭不受
 王欽若方挾符瑞以固寵位陰排異已者會有詔以
 曾為㑹靈觀使曾以推欽若帝不恱謂曾曰大臣宜
 傅會國事何遽自異邪曾頓首曰君従諫謂明臣盡
[072-62a]
 忠謂義陛下不知臣駑病使待罪宰府臣知義而已
 不知異也
夏五月以王旦為太尉侍中參決軍國重事旦固辭許

 旦素羸多疾連年求解機務不許乃拜太尉侍中五
 日一赴起居入中書遇軍國重事不限時日入預參
 決旦愈畏避上疏固辭新命又託同列奏白帝重違
 其意止加封邑
[072-62b]
秋七月王旦罷
 旦疾甚引對滋福殿帝曰朕方以大事託卿而卿疾
 如此因命皇子出拜旦皇恐走避皇子隨而拜之旦
 言皇子盛徳必任陛下事因薦可為大臣者十餘人
 其後不至宰相惟凌策字子竒/宣州人李及字幼㡬/鄭州人旦復力
 求避位帝憫其形瘁許之復問曰卿萬一有不諱朕
 以天下付之誰乎旦謝曰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擇之
 固問之旦舉笏曰以臣之愚莫如寇準帝曰準性剛
[072-63a]
 褊更思其次旦曰他人臣所不知也
八月以王欽若同平章事
 帝久欲相欽若王旦曰欽若遭逢陛下恩禮已隆且
 乞留之樞密兩府亦均臣見祖宗朝未嘗有南人當
 國者雖古稱立賢無方然須賢士乃可臣為宰相不
 敢阻抑人此亦公議也乃止及旦罷欽若遂相欽若
 語人曰為王子明遲我十年為宰相
九月王曾罷
[072-63b]
 曾不不受㑹靈觀使上意不懌王欽若數譖之會曾
 市賀皇后家舊第其家未徙而曾令人舁土置其門
 賀氏訴于朝遂罷曾政事王旦在告聞之曰王君介
 然他日徳望勲業甚大顧予不得見爾或問其故曰
 王君昨讓觀使雖拂上旨而詞直氣和了無所慴且
 始被進用已能若是我自任政事二十年毎進對稍
 忤即䠞蹜不能自容以是知其偉度矣
太尉玉清昭應宫使王旦卒謚文/政
[072-64a]
 旦疾篤帝臨問親調藥并薯蕷粥賜之遣内侍問者
 日至三四及卒痛悼不已旦遺令削髪披緇以歛盖
 悔其不諫天書之失也諸子欲奉遺令楊億以為不
 可乃止旦為首相會天下無事慎守祖宗法度無所/變改帝久益信言無不従凡大臣有所奏請
 必問曰王旦以為何如旦與人寡言笑及奏事羣臣/異同旦徐一言以定居家賔客滿堂察可與言及素
 知名者數日後召與語詢訪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獻之以觀其所長密籍其名薦之人未嘗知諫議
 大夫張師徳兩詣旦門不得見意為人所毁以告向/敏中敏中従容為旦言之旦曰旦處安得有毀人者
 及議知制誥旦曰可惜張師徳敏中問之旦曰師徳/名家子有士行不意兩及吾門狀元及第榮進素定
[072-64b]
 當静以待之若復奔競使無階而入者當如何也薛/奎□運江淮辭旦旦無他語但云東南民力竭矣奎
 退嘆曰真宰相之言也内臣劉承珪以忠謹得幸既/病求節度使帝謂旦曰承珪待此以瞑目旦執不可
 曰他日求為樞密使此其階也遂止自是内臣不過/留後旦任事久有謗之者輒引咎不辨至人有過失
 雖人主盛怒可辨者辨之必得而後已人張/師徳字尚賢襄邑人薛奎字宿藝絳州
戊/午二年夏五月京師民訛言妖至
 先是西京訛言有物如席帽夜飛入人家又變為犬
 狼狀能傷人民恐每夕重閉深處操兵自衛至是京
 師民訛言帽妖至達旦呌譟詔立賞格募告為妖者
[072-65a]
 知應天府王曾令夜開里門有倡言者即捕之妖亦
 不興
契丹以張儉宛平/人為政事令
 儉端慤不事外飾為雲州幕官契丹主獵雲中故事
 長吏當有所獻節度使進曰臣境無他産惟幕僚張
 儉一代之寶願以為獻因召見容止樸野訪及世務
 占奏三十餘事由是顧遇特異
六月彗星出北斗
[072-65b]
秋八月立子受益帝第六子/即仁宗為皇太子更名禎赦
 受益司寢李氏杭州/人所生皇后養以為子與楊淑妃
 益州/郫人同撫育之至是立為太子帝作元良箴賜之
冬十月張知白罷
 知白與王欽若論議多相失因稱疾辭位遂罷知天
 雄軍
己/未三年春二月戊午朔日食
得天書于乾佑山乾佑縣之山也乾佑五代漢/縣故城在今商州鎮南縣夏六月
[072-66a]
王欽若有罪免以寇準同平章事
 永興軍巡檢朱能挾内侍都知周懐政并州/人詐為天
 書降于乾佑山時寇準方判永興素喜能附已遂上
 其書詔迎入禁中中外皆識其詐帝獨信之諭徳魯
 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言姦臣妄誕以惑聖聴知河陽孫奭
 言乞斬朱能以謝天下皆不聴準由是得召用矣時
 欽若恩禮衰商州捕得道士譙文易蓄禁書能以術
 使六丁六甲神欽若坐與之出入遂免以準代相準/之
[072-66b]
 始召也門生有勸準者曰公若至河陽稱疾堅求外/補此為上策倘入見即發乾佑天書之詐斯為次也
 最下則再入中書大/䘮平生矣準不懌
以丁謂㕘知政事
 謂因準稱譽得致通顯雖同列而事之甚謹嘗㑹食
 中書羮汚準鬚謂徐起拂之準笑曰㕘政國之大臣
 乃為長官拂鬚邪謂大慙恨遂成讎隙
河決滑州
 泛澶鄆濟徐境
[072-67a]
秋七月羣臣上帝尊號大赦
 以天書再見也
八月大㑹道釋于天安殿
 凡萬三千八百六人
京東河北水
彰徳留後馬知節卒謚正/惠
 知節慷慨以方畧自任所與善必一時豪傑性剛直
 敢言不肯少有卑屈天下稱其直嘗與王欽若爭論
[072-67b]
 上前退見王旦辭色猶怒甚曰知節㡬欲以笏擊死
 之但恐驚動君相爾至是卒
冬十一月帝謁景靈宫享太廟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自是每嵗三行禮宮廟圜丘必同舉永為定制向敏
 中寇凖並加僕射麻下帝以即位未嘗除左僕射意
 敏中應喜甚賀客必多使人密覘之云敏中方謝客
 門闌悄然瞷其庖中亦寂無一人帝大笑曰向敏中
 大耐官職
[072-68a]
 
 
 
 
 
 
 
 
[072-68b]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七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