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卷五十三
[052-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批厯代通鑑輯覽卷五十三

中宗皇帝
庚/寅嗣聖七年是年九月周武/氏天授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
二月太后䇿貢士于洛城殿
 貢士殿試自此始補闕薛謙光上疏曰選舉之法宜/得實才取捨之間風化所係今之
 選人咸稱覔舉奔競相尚諠訴無慚至于才應經邦/惟令試䇿武能制敵止驗彎弧虚文豈足濟時善射
[052-1b]
 何能克敵要在文吏察其行能武吏觀其武畧考居/官之臧否行舉者之賞罰而已 補闕唐官與拾遺
 俱屬門下/省掌諷諫
秋七月太后流舒王元名高祖/子于和州以侯思止醴泉/人
王𢎞義衡水/人為侍御史
 思止素詭譎無頼告刺史裴貞與舒王元名謀反貞/嘗
 杖一判司判司/即使思止告之元名廢徙貞遂族滅思止求為御史
 太后曰卿不識字對曰獬豸神羊也能别曲直楚王/獲之以為冠秦滅楚以
 其冠賜御史服之/見後漢書輿服志何嘗識字但能觸邪耳太后悦從
[052-2a]
 之𢎞義亦素無行以告密𢎞義嘗從鄰舎乞𤓰不與/乃告縣官𤓰田中有白兎
 縣官使人搜捕蹂踐立盡又見閭里耆/老作邑齋遂告以謀反殺二百餘人太后擢為殿
 中侍御史思止𢎞義奏置制獄入者非死不出朝士
 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口道路以目或因入朝密遭
 掩捕每朝輙與家人訣曰未知復相見否時法官競
 為深酷惟司刑丞徐有功名𢎞敏以字/行文逺之孫杜景儉武邑/人唐
 書作景佺通鑑考異曰實録/筆誤新書因之今從舊統紀獨存平恕被告者皆曰
 遇來侯必死遇徐杜必生有功初為蒲州司法不施/敲扑吏相約有犯徐司法
[052-2b]
 杖者衆共斥之迨官滿不杖一人職事亦修及為司/刑丞酷吏所誣構者皆為直之前後所活數十百家
 嘗廷争獄事太后厲色詰之有功神色不撓爭之彌/切太后雖好殺知有功正直甚敬憚之司刑丞李日
 知亦尚平恕少卿胡元禮欲殺一囚日知以為不可/往復數四元禮曰元禮不離刑曹此囚終無生理日
 知曰日知不離刑曹此囚終無死法乃以/所列狀上日知果直 李日知滎陽人
太后頒大雲經于天下
 僧法明等撰大雲經上之言太后乃彌勒佛下生當
 代唐為閻浮提主胡三省注釋氏以/人世為閻浮提制頒天下尋敕
 兩京諸州建寺藏之
[052-3a]
八月太后殺南安王頴密王元曉/子高祖孫等十四人通鑑作十/二人今依
唐書改又綱目于是條十二人下書及故太子賢二子/考唐書賢𫝊賢三子光順封義豐被誅不書年月守義
封桂陽薨守禮嗣雍王幽宫中後出外通鑑光順于天/授二年與守義守禮同幽于是年又書鞭殺故太子賢
二子所載互有不同今于是條依唐書不書/殺賢二子于明年光順幽宫中條仍依通鑑
 唐之宗室于是殆盡其幼弱者亦流嶺南
九月武氏改國號曰周稱皇帝以豫王旦為皇嗣改姓
武氏立武氏七廟于神都
 侍御史傅遊藝衛州/汲人上表請改國號曰周賜皇帝姓
[052-3b]
 武氏武氏綱目于武氏革命後目仍書太/后今以目從綱俱改稱武氏不許擢遊
 藝為給事中于是百官宗戚百姓四夷合六萬餘人
 俱上表如遊藝所請武氏可之御則天樓赦天下以
 唐為周改元上尊號曰聖神皇帝以皇帝豫王為皇
 嗣賜姓武氏以皇太子為皇孫立武氏七廟追尊周/文王為
 始祖文皇帝妣姒氏曰文定皇后平王少子武曰睿/祖康皇帝妣姜氏曰康惠皇后五世祖高曾祖考皆
 為皇帝妣/皆為皇后以武承嗣為魏王三思為梁王士彠兄孫
 攸暨等十二人皆為郡王以史務滋溧陽/人為納言宗
[052-4a]
 秦客檢校内史傅遊藝為鸞臺侍郎平章事並賜姓
 武秦客潛勸武氏革命故首為内史尋坐贓貶舜遊/藝朞年之中厯衣青緑朱紫時人謂之四時仕宦
 明年九月遊藝所親告遊/藝夢登湛露殿下獄自殺
冬十月西突厥入居内地
 西突厥十姓自垂拱以來為東突厥所侵掠散亡畧
 盡繼往絶可汗斛瑟羅收其餘衆六七萬人入居内
 地武氏以為竭忠事主可汗
十一月周為正月綱目以唐正/紀年故仍書十一月周易服色改置社稷宗
[052-4b]

 武氏受尊號于萬象神宫旗幟尚赤改置社稷于神
 都納武氏神主于太廟以唐太廟為享徳廟止祠高/祖以下
 三室餘/廢不享改唐崇先廟垂拱四/年立為崇尊廟冬至祀明堂
 以武氏祖配上帝
辛/夘八年周武氏天/授二年春正月周為一月/説見前帝在房州
二月周流其右丞周興于嶺南
 先是金吾大將軍邱神勣以罪誅或告右丞周興與
[052-5a]
 神勣通謀武氏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
 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
 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索大甕
 如興法起謂興曰有内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
 服罪法當死原之流嶺南在道為仇家所殺興與索
 元禮來俊臣競為暴刻所殺各數千人破千餘家元
 禮殘刻尤甚尋亦為武氏所殺
夏四月壬辰朔日食
[052-5b]
秋八月周改義豐王光順故太子/賢之子等姓武氏幽之宫中
 光順與弟守禮守義及豫王諸子皆幽閉宫中不出
 門庭者十餘年
周以武攸寧士彠/兄孫為納言狄仁傑同平章事
 武氏謂仁傑曰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譖卿者
 名乎仁傑謝曰陛下以臣為過臣請改之知臣無過
 臣之幸也不願知譖者名武氏深歎美之
周殺其同平章事格輔元汴州浚/儀人右相岑長倩納言歐
[052-6a]
陽通字明師/詢之子
 先是鳯閣舎人張嘉福修武/人使洛陽人王慶之等數
 百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岑長倩格輔元以
 皇嗣在東宫不宜有此議由是大忤諸武意皆坐誅
 來俊臣教長倩子引歐陽通訊之不服詐為欵并殺
 之武氏詔慶之曰皇嗣我子奈何廢之對曰神不歆
 非類民不祀非族今誰有天下而以李氏為嗣乎武
 氏不從慶之屢求見武氏怒命鳳閣侍郎李昭德長/安
[052-6b]
 人乾/祐子杖之昭徳引出門示朝士曰此賊欲廢我皇嗣
 立武承嗣命撲之耳目皆血出然後杖殺之其黨乃
 散昭徳因言于武氏曰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
 子陛下身有天下當傳之子孫為萬代業豈得以姪
 為嗣乎自古未聞姪為天子而為姑立廟者也且陛
 下受天皇顧託若以天下與承嗣則天皇不血食矣
 武氏亦以為然
周殺右將軍李安静綱之/孫
[052-7a]
 初武氏將革命王公百官皆上表勸進右將軍李安
 静獨正色拒之及下制獄來俊臣詰其反狀安静曰
 以我唐家老臣須殺即殺若問謀反實無可對俊臣
 竟殺之
壬/辰九年周武氏如意元/年再改長夀春正月帝在房州
周武氏引見存撫使所舉人
 先是武氏遣使存恤四方至是引見其所舉人無問
 賢愚悉加擢用高者試給舎給事中/舎人次郎員外/郎御史
[052-7b]
 遺補拾遺/補闕校書郎試官自此始時人為之語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欋推侍御史盌脱校書郎有舉人沈全交續之曰/心存撫使眯目聖神皇御史劾之武氏笑曰但使卿
 輩不濫何恤人言武氏雖濫以祿位收人心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
 政由已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如欋/推欋其俱反杷也推吐雷反轉也言授官之泛 用
 杷推轉也盌脫盌同碗言官不/得人如碗脱模相似無異也
周以郭覇舒州同安人唐書作/𢎞覇通鑑從舊書為監察御史
 覇由寧陵注見/前令召見自陳往討徐敬業臣誓抽其
 筋食其肉飲其血絶其髓武氏大悦遷監察御史時
[052-8a]
 號四其御史覇素謟諛中丞魏元忠病覇往問之因/嘗其糞喜曰糞甘則可憂今苦無傷也
 元忠大/惡之
周貶狄仁傑魏元忠等為縣令
 來俊臣羅告同平章事任知古狄仁傑裴行本司農
 卿崔宣禮左丞盧獻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眞
 字承胄趙/州栢鄉人謀反先是俊臣請降敕一問即承反者得
 減死知古等下獄俊臣以此誘之仁傑曰大周革命
 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俊臣乃少寛
[052-8b]
 之判官王德夀教仁傑引平章事楊執柔恭仁/從孫仁傑
 曰皇天后土遣狄仁傑為如此事以頭觸柱血流被
 面德壽懼而謝之仁傑裂衾帛書寃狀置綿衣中謂
 德壽曰天時方熱請授家人去其綿德壽許之仁傑
 子得書稱變以聞武氏以問俊臣俊臣乃詐為仁傑
 等謝死表上之初平章事樂思晦淯陽人/彦瑋子亦為俊臣
 等所殺男未十嵗没入司農至是上變得召見武氏
 問狀對曰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為俊臣
[052-9a]
 等所弄陛下不信臣言乞擇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
 信任者為反狀以付俊臣無不承反矣武氏意稍寤
 召見仁傑等問曰卿承反何也對曰不承則已死于
 拷掠矣武氏曰何為作謝死表對曰無之出表示之
 乃知其詐于是出此七族知古仁傑宣禮元忠獻皆
 貶縣令流行本嗣眞于嶺南
夏五月周禁天下屠殺採捕
 時江淮旱饑民不得採魚蝦餓死者甚衆拾遺張徳
[052-9b]
 生男私殺羊㑹同僚補闕杜肅懐一餤上表告之明
 日武氏對仗謂徳曰聞卿生男甚喜徳拜謝武氏曰
 何從得肉徳叩頭服罪武氏曰朕禁屠宰吉凶不預
 卿自今召客亦須擇人出肅表示之肅大慙舉朝皆
 唾其面後武氏久視元年以鳯閣舎人崔融言/始開屠禁 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人
秋七月周左相武承嗣罷以李昭徳同平章事
 先是昭徳密言于武氏曰魏王承嗣權太重武氏曰
 吾姪也故委以腹心昭徳曰姑姪之親何如父子子
[052-10a]
 猶有簒弑其父者况姪乎武氏矍然遂罷承嗣政事
 承嗣亦毁昭徳于武氏武氏曰吾任昭徳始得安眠
 此代吾勞汝勿言也昭德恃武氏委遇頗專權使氣/已而為邱愔所奏貶南賔尉
 南賔隋縣唐天寳中改靈/山今縣屬廣東廉州府
周流其御史嚴善思名譔以字/行朝邑人于驩州隋置地在/今安南國
 武氏自垂拱以來任用酷吏先誅唐宗戚數百人次
 及大臣數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數每除一
 官戸婢竊相謂曰鬼朴又來矣不旬月輙遭掩捕族
[052-10b]
 誅監察御史嚴善思公直敢言時告密者益衆武氏
 亦厭其煩命善思按問引虚伏罪者八百五十餘人
 羅織之黨為之不振乃相與構善思坐流驩州武氏
 知其枉尋復召之補闕朱敬則上疏曰自文明草昧/天地屯䝉三叔流言四凶構難不
 設鈎距無以應天順人不切刑名不可推姦息暴故/開告端以禁異議然急趨無善迹促柱少和聲向時
 之妙䇿乃當今之芻狗也伏願窒羅織之源掃朋黨/之迹使天下蒼生坦然大悦豈不樂哉武氏善之賜
 帛三百段侍御史周矩上疏曰推劾之吏相矜以虐/人非木石茍求賖死臣竊聽輿議皆稱天下太平何
 苦須反豈被告者盡是英雄欲求帝王邪但不勝楚/毒而自誣耳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願陛下緩刑
[052-11a]
 用仁天下幸甚武氏頗采其言制獄/稍衰 朱敬則字少連亳州永城人
九月周更以九月為社
冬十月周遣兵擊吐蕃取四鎮
 初王孝傑京兆新/豐人從劉審禮擊吐蕃與審禮皆敗没
 審禮敗没/事見前孝傑後竟得歸由是知吐蕃虛實㑹西州
 都督唐休璟請復取龜兹于闐疎勒碎葉即焉耆鎮/後更名
 四鎮敕以孝傑及阿史那忠節將兵擊破吐蕃復取
 四鎮遂置安西都䕶于龜兹𤼵兵戍之
[052-11b]
周武氏殺豫王妃劉氏
 戸婢團兒為武氏所寵信有憾于皇嗣乃譖皇嗣妃
 劉氏及徳妃竇氏即元宗母後追/諡昭成皇后為厭咒武氏殺之
 瘞于宫中莫知所在徳妃父孝諶為潤州刺史有奴/妄為妖異以恐妃母龎氏因請
 夜祠禱而發其事監察御史薛季昶按之以為當斬/其子希瑊詣侍御史徐有功訟寃有功論之以為無
 罪季昶奏有功阿黨惡逆罪當絞令史以白有功有/功嘆曰豈我獨死諸人永不死邪既食掩扉熟寢武
 氏召有功謂曰卿比按獄失出何多對曰失出人臣/之小過好生聖人之大徳武氏黙然由是龎氏得減
 死有功亦除名州竇孝諶抗/之孫薛季昶絳 龍門人
[052-12a]
周制宰相撰時政記月送史館
 時政記自此始從姚璹字令璋/思廉孫之請也
癸/巳十年周武氏長/夀二年春正月帝在房州
周以婁師徳同平章事
 師德寛厚清慎犯而不校其弟除代州刺史將行師
 德謂曰吾弟兄榮寵過盛人所疾也將何以自免弟
 曰自今雖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為兄憂師
 徳愀然曰此所以為吾憂也人唾汝面怒汝也而汝
[052-12b]
 拭之則逆其意而重之怒矣夫唾不拭自乾當笑而
 受之耳
周殺其尚方監裴匪躬
 匪躬坐私謁皇嗣腰斬于市自是公卿以下皆不得
 見又有告皇嗣潛有異謀者武氏命來俊臣鞫其左
 右左右不勝楚毒皆欲自誣太常工人安金藏京兆/長安
 人/大呼曰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即引佩刀自剖其
 胸五臟皆出武氏聞之令轝入宫使醫納五臟以桑
[052-13a]
 皮線縫之傅以藥經宿始蘇武氏親臨視之歎曰吾
 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即命俊臣停推皇嗣由是
 得免
三月周侯思止以罪誅
 時禁人間錦思止私蓄之李昭德按之杖殺于朝堂
 明年王𢎞義亦以罪流瓊州詐稱追還至漢北侍御/史胡元禮遇之按驗殺之 瓊州唐置今為府屬廣
 東/
夏五月棣州唐置今山東/武定府是河溢
[052-13b]
 流二千餘家
秋九月丁亥朔日食
周武氏自號金輪聖神皇帝
 作七寳金輪置之殿庭
甲/午十一年周武氏延/載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
三月周以僧懐義為朔方道大總管討突厥
 先是突厥可汗骨篤祿死其子幼弟黙啜自立寇靈
 州武氏以僧懐義為總管討之懐義未行虜退而止
[052-14a]
夏五月周武氏加越古之號
秋八月周以杜景儉同平章事
 武氏出梨花一枝以示宰相宰相皆以為瑞杜景儉
 獨曰今草木黄落而此更發榮隂陽不時咎在臣等
 因拜謝武氏曰卿眞宰相也
周鑄天樞
 武三思請鑄銅鐵為天樞刻武氏功德立于端門之
 外銅鐵不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明年四月天樞成/高一百五尺徑十
[052-14b]
 二尺三思為文武氏自書其傍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後開元二年毁之鎔其銅鐵厯月不盡
九月壬午朔日食
冬十一月周武氏加慈氏之號明年二月與越/古之號並去之
周明堂火
 武氏命懐義作天堂日役萬人費以億計府藏為空
 㑹御醫沈南璆亦得幸于武氏懐義心愠乃密燒天
 堂延及明堂一夕皆盡時方酺晏拾遺劉承慶請輟
 朝停酺以答天譴武氏將從之姚璹曰明堂布政之
[052-15a]
 所非宗廟也不應自貶損乃止命更造天堂明堂越/二
 年成號曰通天宫/因改元萬歲通天又鑄銅為九州鼎神功元年成/置通天宫
 十二神子鼠丑/牛之類皆高一丈各置其方武氏以明堂火/制求直言劉承
 慶上疏請罷所營佛舎獲嘉主簿劉知幾表陳四事/曰今六合清晏而赦令不息為善者不預恩光作惡
 者獨承徼幸一也海内具僚每嵗逢赦必賜階勲至/于緋服衆于青衣象板多于木笏二也取士太廣宜
 加沙汰三也牧伯遷代太速既懐茍且之謀何暇循/良之政四也是時官爵易得而法網嚴峻故人競為
 趨進而多陷刑戮知㡬乃著思慎賦以/刺時見志焉 劉知幾字子元彭城人
乙/未十二年周武氏天冊/萬歲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
[052-15b]
二月己酉朔日食
周僧懐義伏誅
 懐義既焚明堂心不自安言多不順武氏密選宫人
 有力者執之樹下使武攸寧帥壯士毆殺之焚其尸
冬十二月周為臘月/説見前周安平王武攸緒惟良/之子棄官隱嵩

 攸緒少有志行恬淡寡欲求棄官隱于嵩山之陽武
 氏疑其詐許之以觀其所為攸緒遂優游巖壑冬居
[052-16a]
 茅椒以茅與/椒編室夏居石室武氏所賜服器皆置不用買
 田使奴耕種與民無異
丙/申十三年周武氏萬歲/通天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
夏五月契丹寇營州注見/前周遣兵擊之大敗
 營州契丹松漠都督李盡忠貞觀中契丹酋長窟哥/舉部内屬詔置松漠都
 督府以窟哥為都督賜姓/李氏盡忠窟哥之孫也及歸誠州松漠覊縻州屬/營州都督府綱
 目以歸為媯馮智舒直作誠/州因釋為湖南之靖州謬甚刺史孫萬榮契丹大酋/孫敖曹之
 孫/舉兵反陷營州殺都督趙文翽文翽剛愎契丹饑/不賑給視酋長如
[052-16b]
 奴𨽻故二/人怨而反盡忠自稱無上可汗以萬榮為前鋒所向
 皆克旬日間兵至數萬武氏遣將軍曹仁師擊之戰
 西硤石唐書地理志平州有/東硤石西硤石等戍周師大敗仁師等至幽/州虜遣老弱
 迎降故遺老牛瘦馬于道側仁師等將騎兵輕進虜/設兵横擊之生擒二將軍士卒死填山谷鮮有脱者
 于是武氏以建安王武攸宜為清邊道大總管募天
 下人奴有勇者官畀主直悉發以擊契丹明年三月/總管王孝
 傑與契丹戰東硤石敗/死攸宜軍漁陽不敢進
秋九月突厥寇涼州執都督許欽明安陸人紹/之曾孫
[052-17a]
 時欽明兄欽寂為討擊副使與契丹戰亦被擒虜將
 圍安東即安東/都䕶府令欽寂說其屬城未下者欽寂謂城
 中曰狂賊天殃滅在朝夕公但厲兵謹守以全忠節
 虜殺之其後黙啜寇靈州以欽明自隨欽明至城下
 大呼求美醬粱米及墨意欲城中選良將引精兵夜
 襲虜營而城中無諭其意者未㡬亦/遇害
吐蕃遣使請和
 吐蕃遣使請和親武氏遣武衛參軍郭元振名震以/字行魏
[052-17b]
 州貴/鄉人往察其宜吐蕃將論欽陵請罷安西四鎮戍兵
 并求分十姓突厥之地元振曰所請如此豈非有兼
 并之志乎欽陵曰吐蕃茍貪土地欲為邊患則東侵
 甘凉豈肯䂓利于萬里之外邪乃遣使者隨元振入
 請之朝廷疑未决元振上疏以為斷不可許當以計
 緩之疏曰欽陵求罷兵割地此乃利害之機不可輕/舉措也今若直拒其善意則為邉患必深宜以
 計緩之使其和望未絶則善矣彼四鎮十姓吐蕃之/所甚欲也而青海吐谷渾亦中國之要地也今報之
 宜曰四鎮十姓之地本無用于中國所以遣兵戍之/欲以鎮撫西域分吐蕃之勢使不得併力東侵也今
[052-18a]
 若果無東侵之志當歸我吐谷渾諸部及青海故地/則五俟斤部亦當以歸吐蕃如此則足以塞欽陵之
 口而亦未與之絶也若欽陵小有乖違則曲在彼矣/且四鎮十姓欵附歲久今割而棄之恐傷諸國之心
 非所以御/四夷也武氏遂從其言元振又言吐蕃百姓疲于
 徭戍早願和親欽陵利于統兵不欲歸欵若國家歲
 發和使而欽陵常不從命則彼國之人怨欽陵日深
 望國恩日甚斯亦疑間之漸可使其上下猜阻禍亂
 内興矣武氏亦深然之
冬十月契丹陷冀州周以狄仁傑為魏州刺史
[052-18b]
 契丹李盡忠死孫萬榮代領其衆突厥黙啜乘間襲
 沙漠虜盡忠萬榮妻子而去萬榮收合餘衆攻陷冀
 州又攻瀛州河北震動制起狄仁傑為魏州刺史前
 刺史畏契丹猝至悉驅百姓入城繕守備仁傑至悉
 遣歸農百姓大悅
周以姚元崇字元之陜/州硤石人為夏官侍郎
 時契丹入寇軍書填委夏官郎中姚元崇剖析如流
 皆有條理武氏竒之擢為夏官侍郎
[052-19a]
周以徐有功為殿中侍御史
 武氏思徐有功用法平恕擢拜左臺殿中侍御史遠
 近聞者無不相賀宗城潘好禮著論稱有功蹈道依/仁固守誠節不以貴賤生死易其
 操履設客問曰徐公何如張釋之主人曰釋之所行/者甚易徐公所行者甚難難易之間優劣見矣張公
 逢漢文之時天下無事守法而已豈不易哉徐公逢/革命之秋屬維新之運人主有疑于上酷吏恣虐于
 下而徐公守死善道幾陷囹圄數掛網羅豈不難哉/客曰使為司刑卿乃得展其才矣主人曰吾子徒見
 徐公用法平允謂可置司刑僕覩其人方寸之地/何所不容若其用之何事不可豈直司刑而已哉
十一月周殺其箕州本隋遼州唐更名/後復舊今𨽻山西刺史劉思禮等
[052-19b]
三十六家流其親屬千餘人
 明堂高宗時分萬年/縣置長安中省尉吉頊河南/人以箕州刺史劉思
 禮謀反告來俊臣俊臣先貶同州參軍尋召為合宫/尉 合宫縣高宗分河南縣置尋
 省/使上變告之武氏使河内王武懿宗亦士彠/兄孫推之
 懿宗令思禮廣引朝士許免其死于是思禮引平章
 事李元素譙人敬/元之孫等凡三十六家皆海内名士咸族
 誅之親舊連坐流竄者千餘人俊臣由是復用而頊
 亦以此得進
[052-20a]
周以張昌宗義豐人行/成族孫為散騎常侍張易之昌宗/兄為司
衛少卿
 昌宗易之年少美姿容太平公主薦之入侍禁中皆
 得幸于武氏常傅朱粉衣錦繡賞賜不可勝紀武承
 嗣三思懿宗宗楚客晉卿皆秦/客弟皆候其門庭爭執鞭
 轡謂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
丁/酉十四年周武氏神/功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
三月周立突厥黙啜為可汗
[052-20b]
 黙啜請為武氏子并為其女求婚武氏遣閻知微萬/年
 人立德/之孫田歸道長安人仁/㑹之子冊拜黙啜為遷善可汗知
 微見突厥舞蹈歸道長揖不拜黙啜囚歸道將殺之
 歸道辭色不撓乃捨之但留不遣初唐處突厥降者/于豐勝靈夏朔代
 六州至是黙啜求之及單于都䕶府之地并榖種繒/綿農器鐵姚璹楊再思請給之鳳閣侍郎李嶠曰此
 所謂借寇兵資盜糧也不如治兵以備之璹等固請/乃悉驅六州降戸數千帳并給榖種四萬斛雜綵五
 萬段農器三千事鐵數萬斤并許其婚黙啜由是/益彊 楊再思原武人李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人
 而歸道得還與知微爭論于武氏前歸道以為黙啜
[052-21a]
 必負約知微以為和親必可保
夏四月周遣武懿宗婁師德擊契丹
 懿宗為神兵道大總管師徳副之將兵二十萬擊契
 丹既而懿宗軍至趙州聞契丹將/至懼而南遁契丹遂屠趙州
六月周殺其右司郎中喬知之馮翊/人
 知之有美妾曰碧玉武承嗣奪之知之作緑珠怨詩
 以寄之碧玉赴井死承嗣得詩于裙帶大怒諷酷吏
 羅告族誅之
[052-21b]
周殺其監察御史李昭德來俊臣伏誅
 來俊臣依勢貪淫士民妻妾有美者百方取之前後
 羅織誅人不可勝計自言才比石勒監察御史李昭
 徳昭徳由南賔/尉召為御史素惡之俊臣遂誣昭徳謀反下獄又
 欲羅告諸武及太平公主與皇嗣廬陵王南北牙同
 反諸武及太平公主共發其罪繫獄有司處以極刑
 奏上三日不出王及善時為/内史曰俊臣國之元惡不去
 之必動搖朝廷吉頊曰俊臣聚結不逞誣搆良善贓
[052-22a]
 賄如山寃魂塞路國之賊也何足惜哉武氏乃下其
 奏昭徳俊臣同棄市時人無不痛昭徳而快俊臣仇
 家爭噉其肉須臾而盡賀曰自今眠者背始帖席矣
契丹軍潰斬孫萬榮以降
 初孫萬榮之破王孝傑也于柳城西北依險築城留
 其老弱婦女使人守之自引精兵寇幽州突厥黙啜
 襲其新城三日克之盡俘以歸時萬榮方與唐兵相
 持軍遂大潰奴斬其首以降餘衆降于突厥武氏以/契丹初
[052-22b]
 平命武懿宗婁師徳狄仁傑分道安撫河北懿宗所/至殘酷奏請族誅河北百姓從賊者左拾遺王求禮
 廷折之曰此屬素無武備力不能勝茍以求生而已/豈有叛國之心懿宗擁彊兵數十萬望風退走賊徒
 滋蔓又欲移罪于草野詿誤之人為臣不忠請先斬/懿宗以謝河北懿宗不能對司刑卿杜景儉亦曰此
 皆脇從請悉原/之武氏從之
秋九月周以魏元忠為肅政中丞
 武氏謂侍臣曰頃者周興來俊臣按獄多連引朝臣
 云其謀反朕使近臣就獄引問皆自承服朕不復疑
 今自興俊臣死不復聞有反者然則前死者不有寃
[052-23a]
 邪夏官侍郎姚元崇對曰比來坐謀反死者率皆興
 等羅織陛下使近臣問之近臣亦不自保何敢動搖
 今頼天啟聖心興等伏誅臣以百口為陛下保自今
 内外之臣無復反者矣時人多為魏元忠訟寃武氏
 復召為肅政中丞
冬閏十月周以狄仁傑同平章事
周以李嶠知天官選事
 始置員外官數千人
[052-23b]
戊/戌十五年周武氏聖/厯元年春三月帝還東都
 武承嗣三思營求為太子狄仁傑從容言于武氏曰
 太宗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大帝
 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
 乎且姑姪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
 配食太廟立姪則未聞姪為天子而袝姑于廟者也
 武氏曰此朕家事卿勿預知仁傑曰王者以四海為
 家四海之内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况元首股肱義同
[052-24a]
 一體臣備位宰相豈得有所不預知乎因勸武氏召
 還廬陵王武氏意稍寤他日又謂仁傑曰朕夢大鸚
 鵡兩翼皆折何也對曰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
 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武氏由是無立承嗣三思
 之意吉頊與張易之昌宗為控鶴監供奉頊從容說
 二人曰公兄弟貴寵天下側目不大有功何以自全
 二人懼問計頊曰天下未忘唐徳主上春秋高公何
 不勸立廬陵王以慰人望如此豈徒免禍亦可以長
[052-24b]
 保富貴矣二人以為然承間屢為武氏言之武氏乃
 託言廬陵王有疾遣使召之及其妃子皆詣行在承
 嗣怏怏遂發病死
秋八月突厥黙啜冦媯檀等州媯州注見前檀州唐置/今順天府宻雲縣是
 初武氏命武承嗣之子淮陽王延秀入突厥納黙啜
 女為妻復遣閻知微齎金帛巨億以送之延秀至突
 厥黙啜謂曰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兒邪我突
 厥世受李氏恩聞李氏盡滅惟兩兒在我今將兵輔
[052-25a]
 立之乃拒延秀以知微為南面可汗言欲使之主唐
 民也發兵冦媯檀等州移書數朝廷曰我可汗女當
 嫁天子兒武氏小姓門户不敵罔冒為婚我為此起
 兵欲取河北耳已而黙啜陷定州殺刺史又陷趙州/刺史高叡與妻秦氏仰藥詐死虜輿
 詣黙啜誘之降秦氏謂叡曰酬報國恩正在今日遂/俱閉目不言再宿虜乃殺之虜高叡萬年人熲之孫
周以狄仁傑兼納言
 武氏命宰相各舉尚書郎一人仁傑舉其子光嗣拜
 地官員外郎已而稱職武氏喜曰卿足繼祁奚矣通/事
[052-25b]
 含人元行冲博學多通仁傑重之行冲數規諫仁傑/且曰凡為家者必有儲蓄脯醢以適口參术以攻疾
 僕竊計明公之門珍味多矣行冲請備藥物之末仁/傑笑曰吾藥籠中物何可一日無也 元行冲名澹
 以字行/河南人
周武氏以帝為皇太子河北道元帥狄仁傑副之以討
黙啜
 皇嗣固請遜位于廬陵王武氏許之立為太子復名
 顯賜姓武氏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以討突厥先是
 募人月餘不滿千人及聞太子為帥應者雲集未㡬
[052-26a]
 數盈五萬時太子不行命仁傑知元帥事王及善請
 太子赴外朝以慰人心從之突厥盡殺所掠趙定男
 女萬餘人而去仁傑將兵追之不及黙啜還漠北擁/兵四十萬據地
 萬里西北諸夷皆附之立其弟吐悉匐為右廂察骨/篤祿子黙矩為左廂察各主兵二萬餘人其子匐俱
 為小可汗位兩察/上主兵四萬餘人
周以蘇味道趙州樂/城人同平章事
 味道在相位依阿取容嘗謂人曰處事不宜明白但
 模稜持兩端可矣時人謂之蘇模稜
[052-26b]
冬十月周以狄仁傑為河北道安撫大使
 時河北人為突厥所驅廹者虜退懼誅往往亡匿仁
 傑上疏請曲赦河北諸州一無所問制從之仁傑于
 是撫慰百姓得突厥所驅掠者悉遞還本貫散糧運
 以賑貧乏修郵驛以濟旋師自食疏糲禁其下不得
 侵擾百姓犯者必斬河北遂安
周閻知微伏誅以田歸道為夏官侍郎
 黙啜縱知微使還武氏命磔于天津橋南使百官共
[052-27a]
 射之夷其三族擢歸道為夏官侍郎甚見親委
十一月周以豫王旦為相王
周置控鶴監丞簿等官胡三省注先是/置監今方備官
 控鶴監率皆嬖寵之人頗用才能文學之士田歸道
 李逈秀字茂之大/亮族孫薛稷字嗣通道/衡曾孫員半千字榮期齊/州全節人
 以參之半千以古無此官請罷之遂忤㫖左遷
己/亥十六年周武氏聖/厯二年春正月帝在東宫
二月周遣使禱少室山嵩山東曰太/室西曰少室
[052-27b]
 武氏不豫遣給事中閻朝隱字友倩/欒城人禱少室山朝隱
 自為犧牲沐浴伏爼上願代武氏命武氏厚賞之
吐蕃贊婆弓仁降周
 初吐蕃贊普器弩悉弄尚幼論欽陵兄弟用事皆有
 勇畧諸人畏之欽陵居中秉政諸弟握兵分據方面
 贊婆常居東邊為中國患者三十餘年器弩悉弄浸
 長陰與大臣論巖謀誅之㑹欽陵出外贊普殺其親
 黨二千餘人欽陵自殺贊婆帥所部千餘人欽陵子
[052-28a]
 弓仁以所統吐谷渾七千餘帳俱來降
帝及武攸暨士彠兄孫尚/太平公主等誓于明堂
 武氏自以春秋高慮身後太子與諸武不相容命太
 子相王太平公主與武攸暨等誓于明堂銘之鐵劵
秋八月周以王及善為文昌左相
 初王及善已致仕㑹契丹亂起滑州刺史武氏召見
 問以朝廷得失及善陳十餘事武氏善之留為内史
 及善雖無學術然清正難奪有大臣之節張易之兄
[052-28b]
 弟每侍内宴無復人臣之禮及善屢以為言武氏不
 悅謂及善曰卿高年不宜更侍遊宴及善遂乞骸骨
 武氏不許至是以為左相罷政事
周納言婁師徳卒諡曰/貞
 師徳沈厚寛恕狄仁傑之入相也師徳實薦之而仁
 傑不知意頗輕之武氏嘗問仁傑曰師徳賢乎對曰
 為將能謹守邊陲賢則臣不知又曰師徳知人乎對
 曰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武氏曰朕之知卿乃師
[052-29a]
 徳所薦也亦可謂知人矣仁傑既出嘆曰婁公盛徳
 我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窺其際也是時羅織紛/紜師德久為
 將相獨能以功名/終人以是重之
河溢濟源隋縣今屬河/南懷慶府
 漂千餘家
周以韋嗣立字延構/思謙子為鳳閣舎人
 嗣立兄承慶字延/休為鳳閣舎人以疾去職嗣立時為
 萊蕪漢縣晉廢唐復置/今屬山東泰安府令武氏召使代之自武氏稱/制以來學
[052-29b]
 校殆廢酷吏所陷親友流離未獲原宥嗣立上疏曰/時俗浸輕儒學先王之道弛廢不講宜令三公以下
 子弟皆入國學不聽以他岐仕進又酷吏乘間殺人/求進至如仁傑元忠枉遭按鞫亦皆自誣非陛下明
 察則已為葅醢矣今陛下升而用之皆為良輔臣恐/曏之負寃得罪者亦皆如是伏望一皆昭洗死者追
 復官爵生者聽還鄉里如此則天下皆知昔之枉濫/非陛下之意幽㝠歡欣和氣感通矣武氏不能用
冬十一月周貶吉頊為安固注見/前
 武氏以頊有幹畧以為同平章事委以心腹頊與武
 懿宗爭趙州之功于武氏前頊魁岸辯口懿宗短小
 傴僂頊視懿宗聲氣凌厲武氏由是不悦曰頊在朕
[052-30a]
 前猶卑諸武况異時詎可倚邪他日頊奏事方援引
 古今武氏怒曰卿所言朕飫聞之無多言昔太宗有
 馬肥逸無能馭者朕為宫女進言曰妾能制之然須
 三物一鐵鞭二鐵撾三七首鞭之不服則撾其首撾
 之不服則斷其喉太宗壯朕之志今日卿豈足汙朕
 七首邪頊皇恐謝諸武因共發其弟冒官事由是坐
 貶頊辭日得召見涕泣言曰臣永辭闕庭願陳一言/武氏問之頊曰合水土為泥有爭乎武氏曰無之
 又曰分半為佛半為天尊有爭乎曰有爭矣頊頓首/曰宗室外戚各當其分則天下安今太子已立而外
[052-30b]
 戚猶為王此陛下驅之使他日必争兩不得安/矣武氏曰朕亦知之然業已如是不可如何
十二月周同平章事陸元方字希仲/吳人
 武氏問元方以外事對曰臣備位宰相有大事不敢
 不以聞人間細事不足煩聖聽忤㫖遂罷元方為人/清謹再為
 宰相武氏每有遷除多訪之元方宻封以進臨/終悉焚其藁曰吾于人多陰徳子孫其未衰乎
庚/子十七年周武氏久/視元年眷正月帝在東宫
夏五月己酉朔日食
六月周以張易之為奉宸令
[052-31a]
 武氏改控鶴監為奉宸府以易之為令每内殿曲宴
 輙引諸武易之昌宗飲博嘲謔又令易之昌宗與李
 嶠等修三教珠英于内殿以掩其迹武三思奏昌宗
 乃王子晉後身武氏使衣羽衣吹笙乘木鶴于庭中
 文士皆賦詩以美之武氏又多選美少年為奉宸内/供奉右補闕朱敬則諫曰陛下
 内寵易之昌宗足矣而侯祥等明自媒衒求入供奉/醜慢無耻臣職諫諍不敢不奏武氏勞之易之昌宗
 競以豪侈相勝弟昌儀為洛陽令請屬無不從嘗早/朝有選人姓薛以金五十兩并狀賂之昌儀受金以
 狀授天官侍郎張錫數日錫失其狀以問昌儀昌儀/曰我亦不記但姓薛者即與之錫懼退索在銓姓薛
[052-31b]
 者六十餘人悉留注/官 張錫文瓘兄子
周遣將軍李楷固等擊契丹餘黨平之
 契丹將李楷固善用䌈索及騎射舞槊每陷陳如鶻
 入烏羣所向披靡駱務整者亦為契丹將屢敗唐兵
 及孫萬榮死二人來降有司請族之狄仁傑曰二人
 驍勇絶倫能盡力于所事必能盡力于我若撫之以
 德皆為我用矣奏請赦之皆以為將軍使將兵擊契
 丹餘黨悉平之
[052-32a]
周隴右大使唐休璟破吐蕃于洪源谷名在涼州府/平蕃縣西北
 吐蕃將麴莽布支冦涼州圍昌松注見/前唐休璟與戰
 于洪源谷謂諸將曰諸論既死麴莽布支新為將不
 習軍事請為諸軍破之乃披甲先陷陳六戰皆㨗吐
 蕃大奔已而吐蕃遣使請和宴使者于麟徳殿㑹休/璟入朝預宴使者屢窺之武氏問其故對曰
 洪源之戰此將軍猛/厲無敵故欲識之
周同平章事狄仁傑卒
 武氏信重仁傑羣臣莫及嘗謂之國老而不名仁傑
[052-32b]
 好面引廷爭武氏每屈意從之屢以老疾乞骸骨不
 許及卒武氏泣曰朝堂空矣武氏嘗問仁傑朕欲得
 一佳士用之誰可者仁傑曰有張柬之字孟將/襄陽人者其
 人雖老宰相才也武氏擢為洛州司馬數日又問仁
 傑對曰前薦柬之尚未用也武氏曰已遷矣對曰臣
 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乃遷秋官侍郎卒用為
 相仁傑又嘗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監察御史桓彦範
 字士則潤/州丹陽人太州今太原府太谷縣唐/于此置太州後廢刺史敬暉字仲/曄平
[052-33a]
 陽/人等數十人卒成反正之功或謂仁傑曰天下桃李
 悉在公門矣仁傑曰薦賢為國非為私也中宗復位/贈司空睿
 宗時追封/梁國公
冬十月周復以正月為歲首
周以韋安石萬年人孝/寛曾孫同平章事
 時武三思張易之兄弟用事安石數面折之嘗侍宴
 禁中易之引蜀商數人在座同博安石跪奏曰商賈
 賤類不應得預此㑹顧左右逐出之座中皆失色武
[052-33b]
 氏以其言直勞勉之同列皆嘆服
辛/丑十八年周武氏大足元/年又改長安春正月帝在東宫
 是歲武邑人蘇安恒上疏武氏曰陛下欽先聖之顧
 托受嗣子之推讓敬天順人二十年矣今太子春秋
 既壯陛下年徳既尊何不禪位東宫使臨宸極亦何
 異陛下之身哉諸武皆得封王而陛下二十餘孫無
 尺寸之土此非長久之計也臣請黜諸武為公侯而
 分土以王諸孫擇立師傅教其孝敬之道以夾輔周
[052-34a]
 室屏藩王家疏奏武氏召見賜食慰諭而遣之明年/安恒
 復上疏曰臣惟天下者神堯文武之天下也陛下雖/居正統實因唐氏舊基當今大子追廻年徳俱盛陛
 下貪其寳位而忘母子深恩將以何/顔見唐家之宗廟乎武氏亦不之罪
三月雨雪
 蘇味道以雪為瑞帥百官入賀殿中侍御史王求禮
 止之曰三月雪為瑞雪臘月雷為瑞雷乎味道不從
 既入求禮獨不賀進言曰今陽和布氣草木發榮而
 寒雪為災豈得誣以為瑞賀者皆諂諛之士也武氏
[052-34b]
 為之罷朝時又有獻三足牛者宰相復賀求禮颺言/曰凡物反常皆為妖此鼎足非其人政教
 不行之象也武/氏為之愀然
冬十一月周以崔元暐博陵安/平人為天官侍郎
 天官侍郎崔元暐性介直未嘗請謁執政惡之改文
 昌左丞月餘武氏謂元瑋曰聞卿改官令史設齋自
 慶此欲盛為姦貪耳今還卿舊任乃復拜天官侍郎
周以郭元振為凉州都督
 先是凉州南北境不過四百餘里突厥吐蕃頻歲奄
[052-35a]
 至城下百姓苦之元振始于南境硤口置和戎城今/凉
 州府古/浪縣是北境磧口置白亭軍故城在今凉州/府鎮畨縣北控其衝
 要拓州境千五百里自是冦不復至城下元振又令/甘州刺史
 李漢通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舊粟麥斛至數千至/是一縑可糴數十斛軍糧支數十年元振善撫御在
 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遺
壬/寅十九年周武氏長/安二年春正月帝在東宫
周設武舉唐六典武舉以七等閱其人一曰射長垜二/曰騎射三曰馬槍四曰步射五曰材貌六曰
言語七/曰負重
[052-35b]
秋九月乙丑朔日食
 不盡如鈎神都見其既
冬十一月周命監察御史蘇頲字廷碩䕫/之曾孫按雪寃獄
 監察御史魏靖上疏以為陛下既知俊臣之姦處以
 極法乞詳覆俊臣等所推大獄申其枉濫武氏乃命
 蘇頲按覆由是雪寃者甚衆
十二月周以張嘉貞蒲州猗/氏人為監察御史
 侍御史張循憲為河東採訪使有疑事不能決問侍
[052-36a]
 吏曰此有佳客可與議事者乎吏言前平鄉隋縣今/屬直𨽻
 順徳/府尉張嘉貞有異才循憲召見詢之嘉貞為之條
 析理分莫不洗與洒同/散解貌然循憲因請為奏皆意所未
 及及還武氏善之循憲具言嘉貞所為且請以已官
 授之武氏曰朕寧無一官自進賢邪因召嘉貞與語
 大悦即拜監察御史擢循憲司勲郎中賞其得人也
癸/夘二十年周武氏長/安三年春正月帝在東宫
 突厥黙啜請以女妻太子之子許之乃遣武延秀還
[052-36b]
 延秀為突厥/所執事見前仍遣使來朝宴于宿羽臺在東都宿羽/宫中高宗建
 太子預焉宫尹崔神慶上疏曰今五品以上所以佩/龜者為别敕徵召恐有詐妄内出龜合然
 後應命况太子國本古來徴召皆用玉契此誠重慎/之極也昨縁突厥使見太子應預朝參直有文符下
 宫曾不降敕處分臣愚謂太子非朔望朝參應别召/者請降手敕及玉契武氏然之 崔神慶武城人義
 元子佩龜玉契唐制百官有隨身魚符以應召命皇/太子以玉契召勘合乃赴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
 其官位姓名盛以魚袋天授二年改佩魚為龜張鷟/曰唐以鯉魚為符偽周武姓元武龜也故以魚為龜
三月壬戌朔日食
秋九月庚寅朔日食既
[052-37a]
周貶魏元忠為高要注見/前尉流張說于嶺南
 初魏元忠為洛州長史張易之奴暴亂都市元忠杖
 殺之及為相武氏欲以易之弟昌期為雍州長史問
 宰相誰堪雍州者元忠以薛季昶對武氏曰昌期何
 如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閑吏事曏在岐州户口逃亡
 且盡不如季昶武氏黙然而止元忠又嘗面奏臣承
 乏宰相不能盡忠死節使小人在側臣之罪也武氏
 不悦由是諸張深怨之乃譖元忠嘗言太后老矣不
[052-37b]
 若挾太子為長久武氏怒下元忠獄昌宗宻引鳳閣
 舎人張說字道濟/洛陽人賂以美官使證元忠説許之武氏
 召說入鳳閣舎人宋璟邢州南/和人謂曰名義至重鬼神
 難欺不可黨邪陷正若獲罪流竄其榮多矣若事有
 不測璟當叩閤力爭與子同死努力為之萬代瞻仰
 在此舉也殿中侍御史張廷珪濟源/人曰朝聞道夕死
 可矣左史劉知㡬曰無汙青史為子孫累及入武氏
 問之說未對昌宗從旁迫趣說使速言說曰陛下視
[052-38a]
 之在陛下前猶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實不聞元忠
 有是言易之昌宗遽呼曰張說與元忠同反武氏問
 其狀對曰說嘗謂元忠為伊周伊尹放太甲周公攝
 王位非欲反而何說曰易之小人徒聞伊周之語安
 知伊周之道伊尹周公為臣至忠古今慕仰陛下用
 宰相不使學伊周當使學誰邪武氏曰說反覆宜并
 繫治之他日更引問說對如前朱敬則抗疏理之曰/元忠素稱忠直張說
 所坐無名若令抵罪失天下望蘇安恒亦上疏曰元/忠下獄里巷恟恟皆以為陛下委信姦宄斥逐賢良
[052-38b]
 忠臣烈士皆拊髀于私室方今賦役煩重百姓凋弊/重以讒慝專恣刑賞失中竊恐人心不安别生他變
 竟貶元忠高要尉流說嶺表元忠入辭言曰臣老向
 嶺南十死一生但陛下他日必思臣言因指昌宗易
 之曰此二小兒終為亂階殿中侍御史王晙滄州景/城人
 復奏申理元忠宋璟謂之曰魏公幸已得全今子復
 冒威怒得無狼狽乎晙曰魏公以忠獲罪晙為義所
 激顛沛無恨璟歎曰璟不能申魏公之枉深負朝廷
 矣太子僕崔貞慎等八人餞元忠于郊外易之詐為/狀稱貞慎等與元忠謀反武氏使監察御史馬懐
[052-39a]
 素鞫之懐素曰昔欒布奏事彭越頭下漢祖不以為/罪况元忠之刑未如彭越而陛下欲誅其送者乎武
 氏意解貞慎等乃獲免武氏嘗命朝貴宴集易之兄/弟皆位宋璟上易之素憚璟欲說其意虚位揖之曰
 公方今第一人何乃下坐璟曰才劣位卑張卿以為/第一何也天官侍郎鄭杲謂璟曰中丞奈何卿五郎
 璟曰以官言之正當為卿足下非張卿家奴何郎之/有舉坐悚惕時自武三思以下皆謹事易之兄弟璟
 獨不為之禮諸張積怒嘗欲中傷之武氏知之故得/免 馬懷素字惟白潤州丹徒人鄭杲滎澤人元璹
 曾/孫
周以裴懐古夀春/人為桂州都督
 始安本漢縣三國吴為郡/今廣西桂林府是范成大曰獠依山林而/居無酋長蠻之荒忽無
[052-39b]
 常/者反攻陷州縣朝廷思得良吏以鎮之朱敬則稱懐
 古有文武才以為桂州都督懷古飛書示以禍福獠
 即迎拜懐古輕騎赴之左右曰夷獠無信不可忽也
 懐古曰吾仗忠信可通神明而况人乎遂詣其營賊
 衆大喜嶺外悉定
甲/辰二十一年周武氏長/安四年春正月帝在東宫
夏四月周復作大像
 武氏復税天下僧尼作大像糜費巨億李嶠上疏曰
[052-40a]
 造像錢見有一十七萬餘緡若將散施人與一千濟
 得一十七萬餘户拯饑寒之弊省勞役之勤人神胥
 悦功徳無窮監察御史張廷珪疏曰以時政論之則
 宜先邊境蓄府庫養人力以釋教論之則宜救苦厄
 滅諸相崇無為願察臣之愚行佛之意武氏為之罷
 役召見廷珪賞慰之
秋八月周以楊再思為内史
 再思為相專以諂媚取容司禮少卿張同休易之之
[052-40b]
 兄嘗因宴集戯再思曰楊内史面似高麗再思欣然
 剪紙帖巾反被紫袍為高麗舞舉坐大笑時人或譽/張昌宗之
 美曰六郎面似蓮花再思獨曰不然昌/宗問其故再思曰乃蓮花似六郎耳
周以韋安石為揚州刺史唐休璟兼幽營都督
 安石舉奏張易之等罪敕付安石及唐休璟鞫之未
 竟而事變出安石揚州休璟幽營休璟將行密言于
 太子曰二張恃寵不臣必將為亂殿下宜備之
冬十月以秋官侍郎張柬之同平章事
[052-41a]
 先是武氏以姚元之時突厥叱列元崇反武/氏詔姚元崇以字行為靈武
 道安撫大使元之將行武氏令舉外司堪為宰相者
 對曰張東之沉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
 下急用之武氏遂以柬之同平章事時年已八十矣
周以岑羲字伯華/文本孫為天官員外郎
 武氏命宰相選郎吏韋嗣立薦羲曰但恨其伯父長
 倩長倩被誅/事見前為累武氏曰茍或有才此何所累由是
 諸緣坐者始得進用
[052-41b]
十二月周張昌宗下獄既而赦之
 武氏寢疾宰相不得見者累月惟易之昌宗侍側崔
 元暐奏曰太子相王足侍湯藥宫禁事重願不令異
 姓出入易之昌宗亦恐禍及陰為之備屢有人為飛
 書云易之兄弟謀反許州人楊元嗣告昌宗嘗召術
 士李𢎞泰占相𢎞泰言昌宗有天子相武氏命平章
 事韋承慶及司刑卿崔神慶御史中丞宋璟鞫之神
 慶奏言昌宗欵稱𢎞泰語已奏聞準法首原璟奏昌
[052-42a]
 宗儻以𢎞泰為妖妄何不執送有司雖云奏聞終是
 包藏禍心法當處斬武氏不許尋敕璟安撫隴蜀璟
 不肯行奏曰故事中丞非軍國大事不當出使今隴
 蜀無變臣不敢奉制先是璟方奏退拾遺李邕進曰/宋璟志安社稷非為身謀願可
 其奏武氏不聽既而司刑少卿桓彦範上疏曰昌宗/無功荷寵而包藏禍心所以奏者擬事發則云先已
 奏聞不發則俟時為逆此乃奸臣詭計若云可捨誰/為可刑請考竟其罪疏奏不報崔元暐亦屢以為言
 和李邕字泰/ 江都人武氏令法司議昌宗罪元暐弟司刑少
 卿昪處以大辟宋璟復奏昌宗為飛書所逼不得已
[052-42b]
 而自首且謀反大逆無容首免武氏溫言解之璟聲
 色愈厲曰臣知言出禍從然義激於心雖死不恨武
 氏不悅楊再思遽宣敕令出璟曰聖主在此不煩宰
 相擅宣敕命武氏乃可其奏遣昌宗詣臺璟庭立而
 按事未畢武氏特敕赦之璟嘆曰不先擊小子腦裂
 負此恨矣武氏使昌宗詣璟謝璟拒不見
乙/巳神龍元年春正月張柬之等舉兵討武氏之亂張易
之昌宗伏誅帝復位大赦
[052-43a]
 武氏疾甚易之昌宗居中用事張柬之崔元暐與中
 臺右丞敬暉司刑少卿桓彦範相王司馬袁恕已滄/州
 東光/人謀誅之柬之謂羽林大將軍李多祚曰將軍富
 貴誰所致也多祚泣曰大帝柬之曰今大帝之子為
 二豎所危將軍不思報大帝之徳乎多祚曰茍利國
 家惟相公處分不敢顧身遂與定謀初柬之與荆府
 長史楊元琰字溫閿/鄉人相代同泛江至中流語及武氏
 革命事元琰慨然有匡復之志及柬之為相引元琰
[052-43b]
 為右羽林將軍謂曰君頗記江中之事乎今日非輕
 授也柬之又用彦範暉及右散騎侍郎李湛皆為羽
 林將軍委以禁兵易之等疑懼乃更以其黨/武攸宜參之易之等乃安俄而姚
 元之自靈武至都柬之彦範相謂曰事濟矣遂以其
 謀告之時太子于北門起居彥範暉謁見密陳其䇿
 太子許之柬之元暐彥範乃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
 等帥羽林兵五百餘人至元武門遣多祚湛及内直
 郎王同皎相州安/陽人詣東宫迎太子斬闗而入斬易之
[052-44a]
 昌宗于廡下進至武氏所寢長生殿武氏驚起問曰
 亂者誰邪多祚等對曰易之昌宗謀反臣等奉太子
 令誅之恐有漏洩故不敢以聞稱兵宫禁罪當萬死
 武氏見太子曰小子既誅可還東宫彥範進曰太子
 安得更歸昔天皇以愛子託陛下今年齒已長久在
 東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願陛下傳位太子以順天
 人之望武氏謂崔元暐曰卿朕所自擢亦在/此邪對曰此乃所以報陛下之大德于是以
 武氏制命太子監國遣使宣諭諸州明日武氏傳位
[052-44b]
 于太子帝復位大赦武氏徙居上陽宫帝帥百官上
 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相王旦加號安國相王太平/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皇
 族皆復屬籍敘官爵其為武/氏所殺者訪求其柩改葬之
以張柬之袁恕已同三品崔元暐為内史敬暉桓彥範
為納言李多祚等進官賜爵有差
二月復國號曰唐
 郊廟社稷寢陵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皆如永淳以前
 故事復以神都為東都北都為并州老君為元元皇
[052-45a]
 帝
流貶周宰相韋承慶房融崔神慶于嶺南
復立韋氏為皇后贈后父元貞上洛王
 左拾遺賈虚已上疏曰異姓不王古今通制今中興
 之始萬姓仰觀而先王后族非所以廣徳美于天下
 也且先朝贈后父太原王殷鑒不逺須防其漸不聽
 上之遷房陵也與后同幽閉備嘗艱危情愛甚篤每/聞敕使至輙皇恐欲自殺后止之曰禍福無常何遽
 如是嘗與后私誓曰異時幸復見天日當惟卿所欲/不相禁禦至是上每臨朝則后必施帷帳坐于殿上
[052-45b]
 預聞朝政如武氏在高宗之世矣桓彥範上表曰書/稱牝雞之晨惟家之索自古帝王未有以婦人共政
 而不破國亡身者也願令皇后專居中/宫治陰教勿出外朝干國政上不聽
以武三思為司空
 二張之誅也洛州長史薛季昶謂張柬之敬暉曰二
 凶雖誅産祿猶在去草不除根終當復生二人曰大
 事已定彼猶机上肉耳夫何能為季昶歎曰吾不知
 死所矣朝邑尉劉幽求冀州武/強人亦謂柬之等曰三思
 尚存公軰終無葬地若不早圖噬臍無及不從至是
[052-46a]
 上以三思為司空同三品上女安樂公主適三思子/崇訓上官儀女婉兒者没
 入掖庭辯慧能文明習史事武氏愛之及上即位使/掌制命益委任之拜為媫妤三思通焉故婉兒黨于
 武氏又薦三思于韋后上遂與三思圖議政事數微/服幸其第柬之等皆受制于三思矣上使后與三思
 雙陸而自為㸃籌三思遂與后通由是武氏之勢復/振柬之等數勸上誅諸武曰軰命之際宗室誅夷畧
 盡今陛下反正武氏濫官僭爵安堵如故豈逺近所/望邪不聽柬之等或撫床歎憤或彈指出血曰主上
 昔為英王時稱勇烈吾所以不誅諸武者欲使上自/誅之以張天子之威耳今反如此事勢已去知復奈
 何/
貶譙王重福為均州刺史
[052-46b]
 重福上之庶子也韋后惡之貶均州刺史常令州司
 防禦之
徵武攸緒為太子賔客
 以安車徵武攸緒既至為太子賔客固請還山許之
夏四月以鄭普思為秘書監葉靜能為國子祭酒
 術士鄭普思尚衣奉御葉静能皆以妖妄為上所信
 墨敕敕出禁中不/由中書門下以普思為秘書監靜能為國子祭
 酒桓彥範崔元暐固執不可拾遺李邕亦上疏言之
[052-47a]
 上皆不聽已而普思聚衆雍岐謀作亂事覺西京留/守蘇瓌收繫窮治之上抑瓌而佑普思侍
 御史范獻忠力言之上不得已流普思儋州/靜能于景雲初伏誅 蘇瓌字昌容頲之父
五月遷周廟主于西京仍避其諱
賜敬暉等五人王爵罷其政事
 敬暉等帥百官上表曰天授革命之際宗室誅竄殆
 盡今天命惟新而諸武封建如舊開闢以來未有斯
 理願陛下為社稷計順遐邇心降其王爵以安内外
 上不許暉等畏武三思之讒以考功員外郎崔湜字/澄
[052-47b]
 瀾仁師/之孫為耳目湜見上親三思而忌暉等乃悉以暉
 等謀告三思三思引為中書舎人與鄭愔滄州南/皮人
 為謀主先是愔詔事二張坐貶亡入東都謁三思初/見哭甚哀既而大笑三思怪之愔曰愔始哀
 大王將戮死而族滅後乃喜大王之得愔也大王雖/得天子之意然彼五人皆據將相之權膽畧過人廢
 太后如反掌日夜切齒欲噬大王之肉此愔所以為/大王寒心也三思大懼與之登樓問自安之䇿引為
 中書/舎人三思與韋后日夜譖暉等云恃功專權將不利
 社稷不若封以王爵罷其政事外不失尊寵功臣内
 實奪之權上以為然封敬暉為平陽王桓彥範為扶
[052-48a]
 陽王張柬之為漢陽王袁恕已為南陽王崔元暐為
 博陵王皆罷政事三思令百官修復武氏之政不附
 武氏者斥之為五王所逐者復之大權盡歸三思矣
 五王之請削武氏諸王也求人為表衆莫肯為中書/舎人岑羲為之語甚激切中書舎人畢構次當讀辭
 色明厲三思既得志羲改秘書少監出構/為潤州刺史 畢構字隆澤河南偃師人
以宋璟為黄門侍郎
 上嘉宋璟忠直累遷黄門侍郎武三思嘗以事屬璟
 璟正色拒之曰今太后既復子明辟王當以侯就第
[052-48b]
 何得尚預朝政獨不見産祿之事乎
以唐休璟豆盧欽望豆盧代北複姓/欽望萬年人為左右僕射
 以唐休璟豆盧欽望為左右僕射休璟仍同三品欽
 望有軍國重事中書門下可共平章先是僕射為二
 宰相馬端臨曰唐左右二僕射本副尚書令自尚書/令廢闕二僕射遂為宰相考百官志唐太宗嘗
 為尚書令臣下不敢居其職遂以僕射主省事故二/僕射為二宰相綱目改二曰正未知何據今依通鑑
 其後多兼中書門下之職貞觀末除拜僕射必兼/中書門下故曰同三品
 前决朝政午後决省事至是欽望專為僕射不敢預
[052-49a]
 政事故有是命是後專拜僕射者不復為宰相矣
洛水溢
 流二千餘家
秋七月以漢陽王張柬之為襄州刺史
 柬之表請歸襄州養疾制以柬之為刺史上為賦詩
 祖道詔羣臣餞定鼎門外柬之至州持下以法親舊/無所縦貸㑹漢水漲齧城
 郭柬之因壘為隄以遏遄怒闔境頼之改考/通鑑柬之為刺史不知州事今依唐書 輯
河南北十七州大水制求直言
[052-49b]
 右衛參軍宋務光一名烈字子昂/汾州西河人上疏曰水陰類臣
 妾之象恐後庭有干外朝之政者宜杜絶其萌太子
 國本宜早擇賢能而立之又外戚太盛如武三思等
 宜解其機要鄭普思葉靜能以小技竊大位亦朝政
 之蠧也疏奏不省
冬十一月羣臣上皇帝皇后尊號
 羣臣上皇帝尊號曰應天皇帝皇后曰順天皇后上
 與后謁謝太廟赦天下相王太平公主加實封皆滿
[052-50a]
 萬户後景龍元年皇后帥王公上表加帝號曰應天/神龍皇帝宗楚客又帥百官表請加皇后為順
 天翊聖皇后/上並許之
上御樓觀潑寒胡戲注見/前
 清源尉吕元泰上疏曰謀時寒若何必裸身揮水鼔
 舞衢路以索之哉疏奏不納
武氏死綱目作皇太后武氏崩邱濬曰武氏廢唐宗祀/滅唐國祚殺唐族屬其于李氏固已義絶葬不
可以列園陵祭不可以入宗廟死全首領亦已為幸而/又稱之為后書之以崩何以誅絶其既往示戒于將來
必若直斥其名而且以死書之為愈其說甚正/今特採之于武氏之死削去太后改崩書死
[052-50b]
 武氏死于上陽宫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赦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柳奭
 親/屬上居諒陰以中書令魏元忠攝冡宰三日元忠素
 負忠直之望中外頼之武三思矯武氏遺制慰諭元
 忠賜實封百户元忠捧制感咽涕泗見者曰事去矣
 將以武氏合葬乾陵給事中嚴善思上疏曰神明之/道體尚幽元今欲啟之恐致驚黷况合葬非古宜于
 陵旁更擇吉地不從明/年五月遂合葬于乾陵
户部奏是歲天下户口之數
 戸六百一十五萬口三千七百一十四萬有竒
[052-51a]
丙/午二年春正月制太平安樂公主各開府置官屬
 安樂公主恃寵賣官鬻獄勢傾朝野或自為制敕掩
 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從之竟不視也自請為皇大
 女上雖不從亦不譴責大平公主與僧寺爭碾磑雍/州司戸李元紘判歸僧寺時
 竇從一為刺史命改判元紘大署判後曰南山可移/此判無動從一不能奪 碾磑激水以礱糓出米即
 今水磨也李元紘字大綱萬年人竇從一/徳元之子本名懷貞避韋后父諱更名
置十道廵察使
 選内外五品以上官二十人為十道廵察使委之察
[052-51b]
 吏撫人薦賢直獄二年一代考其功罪而進退之姜
 師度魏州魏/縣人馬懷素源乾曜相州臨/漳人盧懷慎滑州靈/昌人
 李傑相州滏/陽人皆預焉
三月殺駙馬都尉王同皎
 初宋之問字延清/汾州人及弟之遜皆坐附㑹張易之貶嶺
 南逃歸東都匿于友人王同皎家同皎疾武三思及
 韋后所為每與所親言之輙切齒之遜密告三思三
 思使人告同皎與武當丞周憬壽春/人等謀殺三思廢
[052-52a]
 皇后皆坐斬之問之遜並除京官憬亡入比干廟大/言曰比干古之忠
 臣知吾此心三思與皇后淫亂傾危國/家行當梟首都市恨不及見耳遂自剄
大置員外官
 置員外官自京師及諸州凡二千餘人宦官超遷七
 品以上員外官者又將千人魏元忠自端州還為相/不復彊諫惟與時俯仰
 中外失望酸棗尉袁楚客以書責之曰主上新復厥/命惟新厥徳當進君子退小人以興大化豈可安其
 榮寵循黙而已今不早建太子擇師傳而輔之一失/也公主開府置僚屬二失也崇長緇衣借勢納賂三
 失也俳優小人竊盜品秩四失也有司選賢皆以貨/取勢求五失也寵進宦者殆滿千人六失也王公貴
[052-52b]
 戚賞賜無度競為侈靡七失也廣置員外官傷財害/民八失也先朝宫女出入無禁交通請謁九失也左
 道之人熒惑主聽竊盜禄位十失也凡此十失君侯/不正誰正之哉元忠得書愧謝而已 端州隋置今
 廣東肇慶府是元忠先貶/髙要尉髙要端州治也
殺處士韋月將以尹思貞京兆長/安人為青州刺史宋璟為
貝州後周置今廣平/府清河縣是刺史
 處士韋月將上書告武三思潛通宫掖必為逆亂上
 大怒命斬之黄門侍郎宋璟奏曰人言中宫私于三
 思陞下不問而誅之臣恐天下必有竊議固請按之
[052-53a]
 上不許璟曰必欲斬月將請先斬臣不然臣終不敢
 奉詔上怒少解御史大夫蘇珦大理卿尹思貞皆以
 為方夏行戮有違時令上乃命杖而流之嶺南過秋
 分一日平曉廣州都督周仁軌斬之御史大夫李承
 嘉附武三思詆尹思貞于朝思貞曰公附㑹姦臣將
 圖不軌先除忠臣邪承嘉怒劾奏思貞出為青州刺
 史武三思惡宋璟出之檢校貝州刺史
六月貶敬暉桓彦範張柬之袁恕已崔元暐為逺州司
[052-53b]

 先是武三思惡敬暉等居京師出為諸州刺史暉滑/桓彦
 彦範洛州袁/恕已豫州尋復左遷逺州暉郎州崔元暐均州彦/範亳州恕已郢州 郎
 州隋置今湖南常/徳府是餘見前至是三思使鄭愔告暉等與王同
 皎通謀貶暉崖州唐置今廣東瓊州府澄邁縣是今/府屬之崖州乃宋吉陽軍明洪武
 初更/名彦範瀧州梁置今廣東/羅定州是束之新州梁置今肇慶/府新興縣是
 恕已竇州唐置今髙州/府信宜縣是元暐白州唐置今廣西欎/林州博白縣是
 馬員外長任削其勲封初楊元琰見武三思浸用事/請棄官為僧上不許敬暉聞
[052-54a]
 而笑之元琰曰功成名遂不退將危此由/𠂻之請非徒然也及暉等得罪元琰獨免
秋七月立衛王重俊為皇太子
 太子性明果而官屬率貴逰子弟所為多不法左庶
 子姚珽璹之/弟屢諫不聽
流敬暉桓彦範張柬之袁恕已崔元暐等尋為武三思
所殺
 武三思陰令人疏皇后穢行牓于天津橋請加廢黜
 上大怒命李承嘉窮覈其事承嘉奏言敬暉等所為
[052-54b]
 請族誅之上可其奏大理承李朝隱字光國京/兆三源人奏稱
 暉等未經推鞫不可遽就誅夷乃長流暉等崔湜説
 三思遣使矯制殺之三思既殺五王勢傾人主常言/我不知代間何者謂之善人何
 者謂之惡人但于我善者則為善人于我惡者則為/惡人耳時宗楚客宗晉卿紀處納甘元東皆為三思
 羽翼周利用冉祖雍李俊宋之遜姚/紹之皆為三思耳目時人謂之五狗
丁/未景龍元年春二月復崇恩廟武氏死廟/廢又復之
 上遣武攸暨三思詣乾陵祈雨既而雨降大喜制復
 武氏崇恩廟齋郎取五品子充太常博士楊孚曰太
[052-55a]
 廟皆取七品以下子為齋郎今崇恩廟取五品子未
 知太廟當如何上令太廟亦準崇恩廟孚曰以臣準
 君猶為僭逆況以君準臣乎上乃止右補闕權若納/上疏曰天地日
 月等字皆則天能事賊臣敬暉等輕紊前規請復存/之以光孝理又神龍制書並依貞觀故事豈可近捨
 母儀逺尊祖徳疏奏手制褒羙/尋敕自今奏事不得言中興
夏六月丁卯朔日食
秋七月太子重俊起兵誅武三思武崇訓兵潰而死
 韋氏以太子重俊非其所生惡之武三思尤忌太子
[052-55b]
 上官媫好以三思故每下制敕推尊武氏駙馬武崇
 訓又教安樂公主請廢太子太子積不能平與李多
 祚等矯制發羽林兵三百餘人殺三思崇訓于其第
 又使成王千里太宗/孫分兵守宫城諸門太子與多祚
 斬闗而入叩閤索上官媫妤上乃與韋后安樂公主
 上官媫妤登元武門樓以避之宫闈令楊思朂擊斬
 多祚前鋒多祚軍奪氣上俯謂多祚所將千騎曰汝
 軰皆朕宿衛之士何為從多祚反茍能斬反者勿患
[052-56a]
 不冨貴于是千騎斬多祚等餘衆皆潰千里攻延明
 門將殺宗楚客紀處納不克而死太子亦為左右所
 殺上以其首獻太廟及祭三思崇訓之柩然後梟之
 朝堂官屬不敢近永和隋縣今屬/山西隰州縣丞寗嘉朂號哭
 解衣裹之坐貶安樂公主請以崇訓墓為陵給事中/盧粲駁之公主怒出粲為陳州刺史
 襄邑尉席豫聞公主求為太女歎曰梅福譏切王氏/獨何人哉乃上書請立太子言甚深切大平公主欲
 表為諫官豫耻之逃去安樂公主及兵部尚書宗楚/客使侍御史冉祖雍等誣奏相王及太平公主與重
 俊通謀上使御史中丞蕭至忠鞫之至忠泣曰陛下/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羅織害之乎相王昔為皇
[052-56b]
 嗣固請以天下讓陛下累日不食陛下奈何疑之上/素友愛事遂寢右補闕呉兢上疏曰國家枝葉無幾
 陛下登極未久而一子以弄兵受誅一子以愆違逺/竄惟餘一弟朝夕左右尺布斗粟之譏不可不慎青
 蠅之詩良可畏也相王寛厚恭謹安恬好讓故免于/難 席豫字建侯襄陽人蕭至忠沂州丞人呉兢汴
 州浚/儀人
貶魏元忠為務川隋縣元改婺川今/屬貴州思南府尉道卒
 元忠以武三思擅權意常憤鬰及太子重俊起兵遇
 元忠子太僕少卿升于永安門脇以自隨太子死升
 為亂兵所殺元忠揚言曰元惡已死雖鼎鑊何傷但
[052-57a]
 惜太子殞殁耳宗楚客等共誣元忠與太子通謀請
 夷三族制不許元忠懼表請致仕楚客等又使御史
 中丞姚廷筠劾之貶渠州梁置今四川順/慶府渠縣是司馬又令
 給事中冉祖雍奏元忠不應佐州乃貶務川尉行至
 涪陵隋縣故城在今四/川重慶府涪州而卒習藝館内教蘓安恒矜/髙好竒太子之誅武三
 思也安恒自言此我之謀/太子敗或告之遂見殺
冬十二月乙丑朔日食
遣使詣江淮贖生
[052-57b]
 中書舎人李乂字尚貞趙/州房子人諫曰江南鄉人採捕為業
 魚鼈之利黎元所資江湖生育無限府庫供支易殫
 與其拯物豈若憂人且鬻生之徒惟利斯視錢刀日
 至網罟年滋施之一朝營之百倍未若囘救贖之錢
 物減貧無之徭賦活國愛人其福勝彼
戊/申二年春二月赦
 宫中言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雲起上令圖以示百
 官侍中韋巨源安石/從子請布之天下從之乃赦天下迦
[052-58a]
 葉複姓音加渉/天竺梵語志忠奏昔神堯未受命天下歌桃李
 子文皇未受命天下歌秦王破陣樂則天未受命天
 下歌娬媚娘隋時有此曲永徽/後民間復歌之皇后未受命天下歌
 桑條韋永徽末民間有桑條韋也/也女時韋也樂之歌上桑韋歌十二篇
 請編之樂府皇后祀先蠶則奏之太常卿鄭愔又引
 而申之皆受厚賞
三月朔方總管張仁愿本名仁亶避諱/改華州下邽人築三受降城中/受
降城在今呉喇忒旗西黄河北岸元和志本秦九原近/地漢更名五原東受降城在今歸化城西黄河東岸元
[052-58b]
和志本漢雲中郡地西受降城在今吳喇忒旗西/北黄河北岸元和志本漢朔方郡臨河縣故理處
 初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為境時黙啜悉衆西擊突騎
 施西突厥别部其可汗烏質勒居碎業川神龍中/遣子入朝封懷德郡王是嵗死子娑葛襲封爵
 愿請乘虚奪取漠南地于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
 應以絶其南冦之路六旬而成以拂雲祠拂雲堆在/今吳喇忒
 旗西北唐書堆上有祠突厥將入冦必先/詣祠祭酹求福因牧馬料兵候氷合渡河為中城距
 東西城各四百餘里皆據津要于牛頭朝那山在今/呉喇
 忒旗東䝉古名/雞藍拖羅海北置烽候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
[052-59a]
 度山畋牧減鎮兵數萬人仁愿建城不置壅門守具/或問之仁愿曰兵貴進取
 冦至當併力出戰囘首望城者斬之安用守備生其/退恧之心也其後常元楷為總管始築壅門人以是
 重仁愿而輕元楷即壅門門外/築垣以遮壅城門 今甕城也
夏四月置修文館學士劉友益曰以學士/名官始見于此
 置修文館學士選公卿善為文者李嶠等二十餘人
 為之陪侍逰宴賦詩屬和使上官昭容上官媫妤于/是冬始進昭
 容此蓋史臣/追叙之文第其甲乙于是天下靡然爭以文華相
 尚儒學忠讜之士莫不進矣
[052-59b]
秋七月始用斜封墨敕除官
 安樂長寧公主上官媫妤皆依勢用事請謁受賕雖
 屠沽臧獲用錢三十萬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書
 時人謂之斜封官其員外同正試攝檢校判知官胡/三
 省注有員外置之官有員外同正之官有試官有/攝官有檢校官判謂判某官事知謂知某官事也
 數千人皆不由兩省而授兩省不敢執奏即宣示所
 司吏部員外郎李朝隱前後執破一千四百餘人怨
 謗紛然朝隱一無所顧媫妤立外第岀入無節朝士/往往從之逰處以求進逹安
[052-60a]
 樂公主九驕横宰相以下多出其門奪民田作定昆/池延袤數里以上好擊毬灑油以築毬塲上及皇后
 公主多營佛寺左拾遺卒替否上疏曰臣聞古之建/官買不必備故士有完行家有亷節朝廷有餘俸百
 姓有餘食今陛下百陪行賞十陪増官使府庫空竭/流品混淆陛下又以愛女之故竭人之力費人之財
 奪人之家愛數子而取三怨使戰士不盡力朝士不/盡忠人既散矣獨提所愛何所歸乎若以造寺必為
 理體飬人不足經邦緩其所急急其所緩一旦風塵/再擾霜雹荐臻沙彌不可操干戈寺塔不足攘饑饉
 臣竊惜之疏奏不省人辛替/否字恊時京北萬年
冬十一月突騎施娑葛犯塞將軍牛師奬戰没遂赦娑
葛立為可汗
[052-60b]
 初娑葛統有父衆烏質勒有衆三十萬/娑葛既立遂皆統之與其將闕啜
 忠節交怨數相攻擊總管郭元振奏追忠節入朝宿
 衛忠節行遇經畧使周以悌以悌教忠節以千金賂
 宗楚客等願無入朝請導吐蕃擊娑葛以報忠節如
 其言楚客等即以御史中丞馮嘉賔持節安撫忠節
 侍御史李守素處置四鎮以將軍牛師奬為安西副
 都䕶𤼵甘凉兵兼徴吐蕃以討娑葛忠節逆㑹嘉賔
 娑葛遣兵襲之生擒忠節殺嘉賔守素牛師奬與戰
[052-61a]
 敗没娑葛遂陷安西斷四鎮路遣使上表求楚客頭
 楚客表周以悌代元振娑葛遺元振書言我無仇于
 唐宗尚書受闕啜金欲加擊滅故懼死而鬬元振遣
 子具奏其狀乞留定西土以悌竟坐流白州赦娑葛
 罪冊為十四姓可汗
徴武攸緒入朝
 時以安樂公主適武延秀延秀羙儀容善歌舞公主/悦之及崇訓死遂以延秀
 尚/焉召武攸緒于嵩山敕禮官于兩儀殿設位行問道
[052-61b]
 之禮令攸緒以山服見不名不拜攸緒至趨立辭見
 班中再拜而退屢加寵錫皆辭不受親貴謁候寒温
 之外不交一言起居舎人武平一名甄以字行/士彠從曽孫亦表
 請抑損外戚權寵不敢斥言韋氏但請抑損已家優
 制不許
十二月召王公近臣入閤守嵗
 敕中書門下與學士諸王駙馬入閤守嵗設廷燎置
 酒奏樂酒酣上謂御史大夫竇從一日聞卿久無伉/儷今夕為卿成禮從一拜謝俄而内侍引燭
[052-62a]
 籠歩障金縷羅扇其後有人衣禮衣花釵令與從一/對坐却扇易服乃皇后老乳母王氏本蠻婢也上與
 侍臣大笑詔封莒國夫人嫁為從一妻俗謂乳母之/壻曰何㸙從一每奏表狀自稱翊聖皇后阿㸙欣然
 有自負/之色
己/酉三年春正月帝幸元武門觀宫女㧞河戯名以麻絙/巨竹分朋而
挽/水
 幸元武門與近臣觀宫女㧞河又命宫女為市肆公
 卿為商旅與之交易因為忿爭言辭䙝慢上與后臨
 觀為樂上每與近臣宴集令各效伎藝以為樂國子/司業郭山惲獨歌鹿鳴蟋蟀明日賜山惲敕
[052-62b]
 嘉羙之又嘗宴侍臣使各為迴波辭諫議大夫李景/伯曰迴波爾持酒巵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
 諠譁竊恐非儀上不悦蕭至忠曰此真諫官也嘗幸/定昆池命從官賦詩黄門侍郎李日知詩曰所願蹔
 思居者逸勿使時稱作/者勞 郭山惲河東人
三月以韋巨源楊再思為左右僕射同三品宗楚客為
中書令蕭至忠為侍中韋嗣立同三品崔湜趙彦昭字/無
然張/掖人同平章事
 時政出多門濫官充溢人以為三無坐處謂宰相及
 御史員外官也監察御史崔琬對仗彈宗楚客紀處/納潛通戎狄受其貨賂致生邊患故
[052-63a]
 事大臣被彈俯僂趨出立于廟堂待罪至是楚客更/忿怒作色目陳忠鯁為琬所誣上竟不窮問命琬與
 楚客結為兄弟以和解/之時人謂之和事天子
夏五月流鄭愔于吉州隋置今江西/吉安府是貶崔湜為江州司

 崔湜鄭愔俱掌銓衡傾附勢要贓賄狼籍選法大壞
 御史靳恒李尚隱萬年/人對仗彈之下獄流貶逺州湜/先
 通于上官昭容及貶昭容密/為申理乃以湜為襄州刺史
冬十一月祀南郊
[052-63b]
 上將祀南郊國子祭酒祝欽明字文思京/兆始平人司業郭山
 惲建言古者大祭祀后祼獻以瑶爵皇后當助祭天
 地太常博士唐紹長安人/臨之子蔣欽緒莱州膠/水人以為周禮
 惟有助祭先王先公無助祭天地之文侍中韋巨源
 請依欽明議上乃以皇后為亞獻宰相女為齋娘助
 執籩豆大赦齋娘有壻者皆遷官召崔湜鄭愔入陪/大禮流人皆放還均州刺史譙王重福
 獨不得歸乃上表自陳曰陛下焚柴展禮郊祀上天/蒼生並皆除赦赤子偏加擯棄天下之人為臣流涕
 況陛下慈念豈不愍/臣恓惶表奏不報
[052-64a]
闗中饑
 闗中米斗百錢運山東江淮榖輸京師牛死什八九
 羣臣多請幸東都韋后家本杜陵不樂東遷使巫覡
 以不利東行説上後有言者上怒曰豈有逐糧天子
 邪乃止
庚/戌四年睿宗皇帝/景雲元年春正月上觀燈于市里
 上與韋后微行縱宫女數千人出逰多不歸者上又/御梨
 園命三品以上抛毬㧞河韋巨源唐休璟衰老/隨絙踣地不能興上及皇后妃主臨觀大笑
[052-64b]
夏四月幸隆慶池亦曰龍池在/咸寜縣東南
 初武氏之世長安城東民家井溢浸成大池數十頃
 號隆慶池相王子五王列第于其北望氣者言常鬰
 鬰有帝王氣比日尤盛上幸池宴侍臣以厭之五月/上宴
 近臣國子祭酒祝欽明自請作八風舞摇頭轉目備/諸醜態欽明素以儒學著名盧藏用曰祝公五經掃
 地盡矣范盧藏用/字子潛 陽人
六月皇后韋氏弑帝于神龍殿以裴談張錫同三品張
嘉福岑羲崔湜同平章事立温王重茂
[052-65a]
 初定州人郎岌上言韋后宗楚客將為逆亂后殺之
 許州叅軍燕欽融偃師/人復上言皇后滛亂干預國政
 宗楚客圖危社稷上面詰之欽融抗言不撓楚客矯
 制撲殺之上意怏怏由是后及其黨始懼散騎常侍
 馬秦客光禄少卿楊均皆幸于后恐事泄安樂公主
 亦欲后臨朝以已為皇太女乃相與合謀于餅餤中
 進毒帝遂崩韋后秘不發喪召宰相入禁中徵諸府
 兵屯京城以裴談張錫同三品張嘉福岑羲崔湜同
[052-65b]
 平章事太平公主與上官昭容謀草遺制立温王重
 茂為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參謀政事宗楚客曰
 相王于皇后嫂叔不通問聽朝之際何以為禮遂帥
 諸宰相表請罷相王政事乃發喪皇后攝政改元唐
 隆太子即位太子時年十六宗楚客等與諸韋勸后/遵武后故事以韋氏子弟領南北軍楚
 客等又上書稱韋氏宜單唐命謀害少帝深忌相王/及太平公主密與韋温安樂公主謀去之 韋温韋
 后從/父兄
臨淄王隆基即元/宗起兵討韋氏并其黨皆伏誅隆基為
[052-66a]
平王以鍾紹京䖍州/贛人劉幽求參知機務李日知同三品
蕭至忠等貶官有差
 相王子臨淄王隆基罷潞州别駕在京師陰聚才勇
 之士密謀匡復羽林萬騎初太宗選官戸及蕃口驍/勇者著虎文衣跨豹文韉
 謂之百騎武氏時増為千騎/隸左右羽林中宗謂之萬騎隆基皆厚結其豪傑兵
 部侍郎崔日用滑州靈/昌人素與宗楚客善以其謀告隆
 基隆基乃與太平公主及公主子薛崇暕紹之/子苑總
 監鍾紹京尚衣奉御王崇曄前朝邑尉劉幽求折衝
[052-66b]
 麻嗣宗謀先事誅之㑹韋播數榜捶萬騎萬騎皆怨
 果毅葛福順陳元禮見隆基訴之隆基諷以誅諸韋
 皆踴躍自效或謂隆基當啟相王隆基曰我曹為此
 以徇社稷事成福歸于王不成以身死不以累王也
 且萬一不從將敗大計遂不啟微服與幽求等入苑
 中逮夜天星散落如雪幽求曰天意若此時不可失
 于是福順直入羽林營斬諸韋典兵者以徇曰韋后
 酖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之立相王以安天
[052-67a]
 下敢有懷兩端助逆黨者罪及三族羽林士皆欣然
 聽命隆基勒兵入元武門諸衛兵皆應之斬韋后及
 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昭容幽求曰衆約今夕共立
 相王何不早定隆基止之比曉内外皆定隆基乃出
 見相王叩頭謝不先白之罪相王曰社稷宗廟不墜
 于地汝之力也遂迎相王入輔少帝閉城門收捕諸
 韋親黨及宗楚客晉卿紀處訥趙履温張嘉福馬秦
 客楊均葉靜能等皆斬之屍韋后于市諸韋襁褓兒
[052-67b]
 無免者封隆基為平王押左右廂萬騎賜崇暕爵立
 節王以紹京守中書侍郎幽求守中書舍人並參知
 機務武氏宗族誅竄殆盡以李日知鍾紹京並同三
 品隆基二奴王毛仲髙麗/人李守德皆超拜將軍諸宰
 相蕭至忠等貶官有差
相王旦即位是為/睿宗廢重茂復為温王
 劉幽求言于隆基請相王早即位以鎮天下遂以少
 帝制傳位相王時少帝猶在御座太平公主進曰天
[052-68a]
 下之心已歸相王此非兒座遂提下之相王遂即位
 以少帝為温王置于内宅
立平王隆基為皇太子
 上將立太子以宋王成器嫡長平王隆基有功疑不
 能决成器辭曰國家安則先嫡長危則先有功茍違
 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劉幽求曰除
 天下之禍者當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救君
 親之難論功語德無可疑者上從之
[052-68b]
加太平公主實封萬戸
 公主沈敏多權畧武氏以為類已獨愛幸及誅張易
 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韋后安樂皆畏之又與太
 子共誅韋氏既屢立大功益尊重上嘗與之議政宰
 相進退係其一言薦士驟厯清顯者不可勝數權傾
 人主其門如市
秋七月追復故太子重俊位號及敬暉桓彦範崔元暐
張柬之袁恕已李多祚等官爵
[052-69a]
 追復故太子重俊位號諡曰節愍太府少卿韋湊字/彦
 宗萬/年人上言漢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讒發忿殺充兵敗
 而死及其孫為天子猶諡曰戾況重俊可諡之曰節
 愍乎臣恐後之亂臣賊子得引以為比非所以彰善
 癉惡也請改其諡多祚等重從俊興兵不為無罪今
 宥之可也名之為雪亦所未安上然其言而執政以
 為制命已行但停多祚贈官而已時又追贈韋月將/郎岌燕欽融官爵
 各有/差
[052-69b]
以宋璟同三品
 璟與姚元之協心革中宗弊政進忠良退不肖賞罰
 盡公請託不行紀綱修舉當時翕然以為復有貞觀
 永徽之風
廢崇恩廟追廢韋后安樂公主為庶人
八月譙王重福反伏誅
 韋后之臨朝也鄭愔貶過均州與譙王重福謀舉兵
 誅韋氏未發而韋氏敗洛陽人張靈均説重福曰大
[052-70a]
 王地居嫡長當為天子相王雖有功不當立王若潛
 入洛陽發屯兵殺留守天下指麾可定重福從之時
 愔左遷過洛陽與靈均結謀聚徒以俟重福重福與
 靈均詐乗驛入東都縣官馳白留守洛陽長史崔日
 知字子駿日/用從父兄帥衆討之重福窘迫赴漕渠溺死愔與
 靈均皆伏誅初愔附來俊臣得進俊臣誅附張易之/易之誅附韋氏韋氏敗又附重福竟坐
 族/誅
罷斜封官
[052-70b]
 用姚元之宋璟及御史大夫畢構之言也所罷凡數
 千人已而殿中侍御史崔涖希太平公主意上言罷/斜封官人失其所怨積于下恐有非常之變乃
 下詔盡/復之
冬十月以薛訥字慎言/仁貴子為幽州經畧節度大使
 節度使之名自訥始訥鎮幽州二十餘年吏民安之/未嘗舉兵出塞虜亦不敢犯
十一月葬定陵在西安府富平縣/西北龍泉山下
 朝議以韋后有罪不應祔葬乃追諡故英王妃趙氏
 為和思皇后招魂袝葬
[052-71a]
許公蘇瓌卒諡曰/文貞
 制起復瓌子頲為工部侍郎頲固辭上使李日知諭
 㫖日知還奏曰臣見其哀毁不敢發言上乃聽其終
 制
十二月加李朝隱大中大夫
 宦者閻興貴以事屬長安令李朝隱朝隱繫之獄上
 聞之召見朝隱勞之因御承天門集百官宣示朝隱
 所為且下制稱宦官遇寛柔之代必弄威權朕覽前
[052-71b]
 載每所歎息能副朕意實在斯人可加中大夫賜
 中上考時侍御史楊孚彈斜不避權貴權貴毁之上/曰鷹摶狡兎須急救之不爾必反為所噬御
 史䋲姦慝亦然茍非人主保/衛之則亦為姦慝所噬矣
以宋璟為吏部尚書姚元之為兵部尚書
 舊制三品以上官冊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
 授皆委尚書省奏擬文屬吏部武屬兵部中宋之末
 選舉混淆至是以宋璟為吏部尚書李乂盧從愿字/子
 龔臨/漳人為侍郎皆不畏彊禦請謁絶路人服其公以姚
[052-72a]
 元之為兵部尚書陸象先元方/子盧懷慎為侍郎武選
 亦治
貶祝欽明郭山惲為諸州長史
 侍御史倪若水字子泉恒/州藁城人彈奏欽明山惲亂常改作
 希㫖病君于是左授
 
 
 
[052-72b]
 
 
 
 
 
 
 
御批厯代通鑑輯覽卷五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