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卷十一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十一
起始皇二十六年庚辰至二/世三年甲午凡二帝十五年
始皇帝
 嬴姓伯益之裔非子/封秦詳見前名政莊襄王子生于趙故初姓/趙氏後歸秦
 嗣為王遂滅六國并天下
庚/辰二十六年王賁襲齊王建降遂滅齊田齊自太公和/至王建凡七傳
而為秦/所滅
[010-1b]
 初齊王建年少國事皆決于君王后襄王后/太史氏君王后
 事秦謹與諸侯信齊亦東邊海上秦日夜攻三晉燕
 楚五國各自救以故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及君
 王后卒后勝魯有郈氏其/後去邑從后相齊與賓客多受秦間金
 勸王朝秦不修戰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
 國齊王將朝秦雍門司馬曰所為立王者為社稷邪/為王邪王曰為社稷司馬曰為社稷立王王何以
 去社稷入秦王乃還即墨大夫聞之見王曰齊地方/數千里帶甲數百萬今三晉大夫不便秦而在鄄阿
 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數萬之衆使收晉故地即/臨晉之闗可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下
[010-2a]
 者百數王收而與之數萬之衆使收楚故地即武闗/可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何西面而事秦
 邪王不聴州臨晉闗即古蒲津闗今曰大/慶闗在同 府朝邑縣東餘注俱見前至是王賁
 自燕南攻齊猝入臨淄民莫敢格者建遂降秦遷之
 共注見/前處之松栢之間餓而死齊人怨建聽姦人賓/客不蚤與諸侯合從
 以亡其國歌之曰松邪/栢邪住建共者客邪
初號皇帝除諡法
 王既并天下令丞相御史秦官一名曰柱後史即周/柱下史也主四方文書
 議帝號于是丞相綰王/綰御史大夫侍御史之率/故稱大夫馮/劫
[010-2b]
 廷尉秦官掌/刑辟李/斯等皆曰陛下陛階也蔡邕曰天子/必有近臣立于陛側
 羣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與之言因卑逹尊之意也平定天下海内為
 郡縣自上古以來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秦官/掌通
 古/今議曰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史記索隱泰/皇人皇也泰皇最貴
 請上尊號王為泰皇命除拜遣/議曰命為制謂制度/之命希告/中外
 曰/令為詔告/也天子自稱曰朕古者君臣之間通稱曰朕/自秦定制唯天子獨稱之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追
 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為諡是子議父
[010-3a]
 臣議君也甚無謂自今以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
 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定為水徳以十月為嵗首
 初齊人鄒衍鄒以邑為氏衍居齊稷下與鄒奭並著/書言治亂齊人頌之曰談天衍雕龍奭
 論著終始五徳之運漢書注如淳曰衍書有五徳終/始五徳各以其勝為行章潢圖
 書編五運之説始于鄒衍漢賈誼司馬遷從衍相勝/之説劉向父子則以相生為言主相勝者以火能滅
 金即以火勝金金能尅木即以金勝木論相生者則/曰帝出乎震故庖犧氏始受木徳後以母傳子終而
 復/始始皇采用其説以為周得火徳胡三省注衍以周/得火徳蓋以火流
[010-3b]
 王屋為周受命之符/且服色尚赤故也秦代周從所不勝為水徳于是
 更命河為徳水始改年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旌旄
 節旗皆尚黑水北方/故黑色數以六為紀水成數六故以六/寸為符六尺為步
 事統尚法臣瓚曰水陰陰主/刑殺故尚法令
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銷兵器徙豪傑於咸陽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荆避莊襄王諱/故以楚為荆地逺不
 為置王無以填之請立諸子始皇下其議廷尉斯曰
 周封子弟同姓甚衆然後屬疎逺相攻擊如仇讐天
[010-4a]
 子弗能禁今海内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
 功臣以公税賦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
 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鬭不
 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
 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分天下為三十六
 郡三川河東南陽南郡九江鄣郡㑹稽潁川碭郡泗/水薛郡東郡琅琊齊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
 東代郡鉅鹿邯鄲上黨太原雲中九原雁門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黔中長沙凡三十五郡與内
 史為三/十六郡郡置守掌治/郡掌佐守典/武職甲卒御史掌/監郡更命民
[010-4b]
 曰黔首黔黒也凡民以黒/巾覆頭故曰黔首收天下兵聚咸陽銷以為
 鐘鐻與虞同音巨/所以懸鐘金人凡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庭中/漢書五行志始皇二十六年
 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凡十二人見于/臨洮始皇以為瑞銷兵器作金人以象之一法度衡
 石丈尺徙天下豪傑于咸陽十二萬户
築宫咸陽北坂徐廣曰在長安西北漢武時别名/渭城寰宇記故渭城在咸陽東北
 初諸廟及章臺在陜西西安府長/安縣故城西南隅上林在長安縣西/及盩厔鄠縣
 界秦舊苑漢武/帝更増廣之皆在渭南及破諸侯寫放其宫室作
 之咸陽北坂上南臨渭自雍門徐廣曰在高陵/縣高陵注見前以東
[010-5a]
 至涇渭殿屋複道築起為道不/與民庶相雜周閣周馳架木為棚/而行名曰閣道
 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明年復作信宫
 即長信宫作于渭南已而以宫象天/極更名極廟故址在今咸陽縣境及甘泉前殿闗/輔
 記林光宫一名甘泉宫始皇造在池陽縣/西 池陽故城在今西安府涇陽縣西北治馳道天/子
 所行道孔頴達/曰如今御路也于天下是年帝巡隴西北地至雞頭/山過回中 秦隴西郡今甘
 肅臨洮鞏昌諸府地北地郡今甘肅平涼慶陽諸府/地雞頭山亦曰笄頭山在今平涼府平涼縣西考史
 記黄帝西至崆峒登雞頭括地志以崆峒在肅州雞/頭在原州又以雞頭為即崆峒今按史記原文崆峒
 雞頭自是兩山括地志前説為是後説為/非回中宮在鳯翔府隴州西北今曰回城
[010-5b]
壬/午二十八年帝東巡封泰山積土為封謂負土于山上/壇而祭之泰山注見前
禪梁父除地為墠後改曰禪梁父泰山下/小山在今山東泰安府新泰縣西遂遊海上求
神仙南渡江乃還
 始皇東行郡縣祠鄒嶧山亦曰繹山在山東兖州府/鄒縣東南禹貢嶧陽詩魯
 頌鳬繹/即此頌秦功業召魯儒生至泰山下議封禪或曰/古者
 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土石草木掃地而祭席用葅/稭議各乖異 葅音祖茅藉也稭讀曰戛禾槀也去
 其皮以/為席始皇以其難施用遂絀儒生除車道上自山
 陽至巔立石頌徳從陰道下禪于梁父封藏皆秘之
[010-6a]
 世不得而記也始皇上泰山中坂遇暴風雨休/于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遂東
 遊海上祠山川八神史記封禪書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淵水二曰地主祠泰山梁
 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時
 主祠/琅琊南登琅琊山名在今山東青/州府諸城縣東南作臺水經注臺基/三層層高五
 丈/刻石徙黔首三萬户于臺下/立石刻頌秦徳明得意初燕人宋無忌史記/索隱
 白澤圖云火之精曰宋/無忌蓋其人火仙也羨門子高綱目集覽應劭曰/羨門古仙人也字
 子高居碣石山/上一曰羨門髙之徒稱有仙道形解即尸/解銷化之術
 自齊威宣燕昭王皆信之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
[010-6b]
 洲云此三神山在渤海中初學記東海之别有渤澥/故東海共稱渤海又曰滄
 海/去人不逺患且至則風引船去嘗有至者諸仙人
 及不死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黄金銀為宫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
 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云至是方士徐市徐氏徐子之/後以國為氏等上書
 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市發童男女數千
 人入海船交海中皆以風為解曰未能至望見之焉
 始皇還過彭城注見/前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史記/封禪
 書秦滅周周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邱社亡而鼎沒于泗水彭城下使千人沒水求之
[010-7a]
 弗得水經注泗水南逕彭城縣故城東/秦始皇求周鼎不得所謂鼎洑也乃西南渡淮
 浮江至湘山祠湘山一名君山亦曰洞庭山在湖南/岳州府巴陵縣西南洞庭湖中水經
 注是山湘君之所遊處故曰君山/湘君舜二妃也君山有湘妃廟逢大風幾不能渡
 上問湘君何神博士對曰堯女舜妻葬此始皇大怒
 使刑徒三千人伐湘山樹赭赤/也其山遂自南郡注見/前
 由武闗歸
癸/未二十九年帝東遊至陽武秦縣今屬河/南開封府韓人張良字/子
房皇甫謐曰良韓之公族/姬姓秦索賊急乃更姓名狙擊狙玃屬狙伺物必伏而/候之故凡伏而擊者為
[010-7b]
狙/擊誤中副車屬車也應劭漢官儀/天子屬車三十六乘令天下大索十日不

 初韓人張良五世相韓良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桓惠
 王/及韓亡良散千金之産弟死不葬欲為韓報仇始
 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中今陽武縣有故城在縣東/南秦陽武城也博浪沙在
 其/南良令力士操鐵錐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錐重百二十斤
 擊始皇誤中副車始皇驚求弗得令天下大索十日
 良乃更姓名亡匿下邳秦縣故城在今江/南徐州府邳州東
[010-8a]
乙/酉三十一年更名臘禮記月令注臘即周禮所謂蜡祭/也蔡邕獨斷臘者嵗終大祭縱吏
民燕/飲曰嘉平
 自惠文王十二年初臘至是改曰嘉平茅盈内紀先/是邑有歌謠
 曰神仙得者茅初成帝欲學之臘嘉平始/皇聞之欣然有尋仙之意遂改臘曰嘉平是年命黔
 首自實田自具頃畆/實數也
丙/戌三十二年帝巡北邊使將軍䝉恬伐匈奴
 先是帝之碣石刻碣石門壊城郭決通隄防絫孔安/國書傳碣石海畔山水經注 縣碣
 石山枕海山有大石如柱形世名天橋柱/絫縣故城在今直𨽻永平府昌黎縣南使燕人盧
[010-8b]
 生姜姓之後封于/盧以國為氏求羨門子高還奏録圖書曰亡秦
 者胡也始皇乃巡北邊遣將軍䝉恬發兵三十萬人
 北伐䝉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秦為新秦中漢為朔/方郡隋唐為勝州豐
 州明為河套今/為鄂爾多斯地為四十四縣築長城起臨洮秦縣今/甘肅鞏
 昌府岷州是以地臨洮水故名洮水出鞏昌/府洮州西傾山逕蘭州府臯蘭縣入黃河至遼東
 今府盛京奉天府東南境及錦/州 東北境皆秦遼東郡地延袤延長也南/北曰袤萬餘
 里恬常居上郡今陜西綏徳/州秦上郡治統治之事在三/十三年始皇復
 使恬除直道道九原注見/前抵雲陽故城在陜西西安/府涇陽縣西北
[010-9a]
 塹山堙谷千八百里數年不就事在三/十五年
丁/亥三十三年略取南越即百越亦曰揚越漢書注南越/芈姓與楚同祖國語曰芈姓䕫
越是/也地置桂林今廣西桂林平欒/及梧潯栁諸府地南海今廣東廣韶潮/惠肇高南雄諸
府/地象郡其地廣逺今廣東亷雷二府廣西/慶逺太平諸府及安南國皆是
 發諸嘗逋亡人及贅壻史記集解男無聘財以身自/質于妻家曰贅索隱曰如人
 身之有/肬贅也賈人為兵略取南越陸梁地史記正義嶺南/人多處山陸間
 其性强梁/故曰陸梁置三郡以謫徙民五十萬人戍五嶺水經/注五
 嶺最東曰大庾第二曰騎田第三曰都龎第四曰萌/渚最西曰越城 大庾在今廣東南雄府保昌縣北
[010-9b]
 騎田一曰上嶺山又曰黃岑山在今湖南郴州南都/龎亦曰永明嶺在今湖南永州府永明縣北萌渚在
 今永州府江華縣西南越城亦曰始/安嶺在今廣西桂林府興安縣北與越雜處
彗星見
戊/子三十四年燒詩書百家語
 始皇置酒咸陽宫僕射秦官顔師古曰僕主也射如/字古者重武事每官必有主
 射督課/之故名周青臣周之後人號曰/周家因以為氏進頌曰陛下平定海
 内以諸侯為郡縣上古所不及始皇悦博士淳于越
 春秋州公亦曰淳于/公其後以國為氏曰殷周之王千餘嵗封子弟功
[010-10a]
 臣自為枝輔今陛下富有四海而子弟為匹夫卒有
 田恒六卿之臣田恒篡齊六卿/分晉事俱見前何以相救事不師古
 而能長久非所聞也始皇下其議丞相李斯言五帝
 不相復三王不相襲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
 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諸生
 不師今而學古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
 出則卷議誇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羣下以造謗
 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臣請史官非
[010-10b]
 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有藏詩書百家語
 者皆詣守尉雜燒之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
 族吏見知不舉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
 黥墨刑城旦旦起/行治城四嵗刑也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欲
 學法令者以吏為師制曰可
己/丑三十五年營朝宫作前殿阿房亦曰阿城在陝西西/安府長安縣西北史
記阿房宫未成成欲更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宫索隱此以形名宫言其四阿旁廣也
 始皇以咸陽人多先王宫廷小乃營朝宫渭南上林
[010-11a]
 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
 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
 抵南山在西安府南自終南太/白連延至商嶺皆是表山巔以為闕複道
 渡渭屬之咸陽隱宫史記正義餘刑見于市朝宫刑/一百日隱于蔭室故曰隱宫下
 蠶室/是也徒刑奴役也以/罪供徭作者七十餘萬人分作阿房驪山
 闗中闗中記東自函闗西至隴/闗二闗之間謂之闗中計宫三百闗外四百
 餘因徙三萬家驪邑臨潼縣東有驪戎城/秦驪邑漢改曰新豐五萬家雲
 陽注見/前盧生説始皇㣲行以避惡鬼所居宫毋令人
[010-11b]
 知然後不死之藥始可得也始皇乃令咸陽旁三百
 里内宮觀複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按署不
 移徙所行幸有言其處者死于是羣臣莫知行之所
 在受決事者悉于咸陽宫始皇嘗從梁山宫望見丞/相車騎甚衆弗善也或告
 丞相丞相損之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語捕時在/旁者盡殺之 梁山宫在陜西乾州永夀縣西北
阬諸生使長子扶蘇監蒙恬軍
 侯生説苑曰/韓客盧生相與譏議始皇因亡去始皇聞之
 大怒曰諸生或為妖言以亂黔首使御史按問之秦/制
[010-12a]
 御史掌討姦/猾治大獄諸生傳音/轉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
 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臨潼縣西南舊有阬儒/谷唐明皇改曰旌儒鄉長子
 扶蘇諫曰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以重法繩之臣恐天
 下不安始皇怒使北監䝉恬軍于上郡
庚/寅三十六年星隕東郡秦取魏地置東郡治濮陽/今直隷大名府開州是為石
 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
 分使御史逐問莫服盡誅石旁居人燔其石是秋有/使者從
 闗東夜過華陰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忽不見置其璧去
[010-12b]
 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黙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嵗事退而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
 璧也曰滈池君服䖍曰水神也祖龍/蘇林 祖始也龍人君象謂始皇
辛/夘三十七年帝東巡至沙邱注見/前崩丞相李斯宦者奄/宦
中官/也趙高諸趙疎/逺屬矯遺詔立少子胡亥為太子殺扶蘇
及䝉恬還至咸陽胡亥襲位是為二/世皇帝
 十月癸丑始皇出遊丞相斯從少子胡亥愛慕請從
 許之至雲夢澤名在今湖北徳安府安陸縣南本二/澤雲在江北夢在江南方八九百里後
 悉為邑居聚落因/併稱之曰雲夢望祀虞舜于九疑山在今湖南永/州府寧逺縣
[010-13a]
 南九峯相似望/而疑之故名浮江下渡海渚史記正義括地志以/海渚在舒州按舒州
 在江之中/疑海字誤過丹陽秦縣故城在今太平府當塗縣東/名丹陽鎮考丹陽有楚丹陽吴丹
 陽楚丹陽熊繹所封在今歸州及枝江者是也吴丹/陽秦為縣漢因之在當塗者是也後漢武帝置丹陽
 郡乃于縣稱小/丹陽以别之至錢塘今縣浙江/杭州府治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
 里從陿中渡州浙江注見前/陿中在今杭 府餘杭縣上㑹稽注見/前祭大禹望
 于南海立石頌徳還過吴從江乘故城在今江寧/府句客縣北
 並海上北至琅琊之罘山名在今山東登/州府福山縣東北見巨魚射
 殺之始皇夢與海神戰如人狀占之博士曰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候乃命以連弩候魚出射之
[010-13b]
 自琅琊至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西至平原津平原趙邑/注見前而病
 始皇惡言死羣臣莫敢言死事病益甚乃令中車府
 令秦官屬/太僕行符璽事趙高為書賜扶蘇曰與喪㑹咸
 陽而葬未付使者七月始皇崩于沙邱丞相斯恐諸
 公子及天下有變秘不發喪棺載輼涼車卧車也有/牕牖閉則
 温開則涼故名後因載/喪飾以栁翣遂為喪車中所至上食奏事如故獨胡
 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之初始皇尊寵蒙氏
 恬任外將恬弟毅常居中參謀議名為忠信趙高者
[010-14a]
 生而隱宫始皇聞其强力通獄法以為中車府令使
 教胡亥決獄嘗有罪使毅治之毅當高法應死始皇
 赦之復其官高既幸于胡亥又怨䝉氏乃與胡亥謀
 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之高
 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成乃見李斯曰上賜長子書
 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
 將何如斯曰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
 曰君侯材能智慮功高無怨長子信之孰與䝉恬斯
[010-14b]
 曰皆不及也高曰長子即位必用恬為丞相君侯終
 不懐通侯應劭曰舊曰徹侯徹通也言其上/通王室也後避漢武諱故曰通侯之印歸
 鄉里明矣胡亥仁慈篤厚可以為嗣願君審計而定
 之斯以為然乃相與矯詔立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
 扶蘇數以不能立功數上書誹謗怨望而恬不矯正
 皆賜死扶蘇發書泣欲自殺恬曰陛下使臣將三十
 萬衆守邊長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安
 知其非詐復請而死未暮也扶蘇曰父賜子死尚安
[010-15a]
 復請即自殺恬不肯死使者屬吏繫諸陽周故城在/今甘肅
 慶陽府真/寧縣北更置李斯舎人為䕶軍秦有䕶/軍都尉還報胡亥
 知扶蘇已死即欲釋恬㑹毅出禱山川還高曰先帝
 欲立太子久矣而毅以為不可不若誅之乃繫諸代
 遂從井陘抵九原㑹暑輼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之 鮑魚䱒魚也
 從直道至咸陽發喪胡亥襲位趙高用事日夜毁惡
 蒙氏二世遂殺恬兄弟兄子子嬰諫曰䝉氏秦之大/臣一旦棄之而立無節行之
 人是使羣臣不相信而鬭士之意離也二世不聴使/御史曲宫之代賜毅死又遣使者至陽周怙對使者
[010-15b]
 曰吾積功信于秦四世矣今將共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
 人之教而忘先帝/也乃吞藥自殺
九月葬驪山注見/前
 下錮三泉冶銅錮塞下/至三重之泉竒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
 機弩有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
 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後宫無子者皆令從死
 葬既已工匠為機者盡閉之無復得出
二世皇帝
[010-16a]
壬/辰元年綱目于是嵗即分列楚趙齊燕魏諸國考諸國/不久即滅亡今不更為分注二年三年所建國
亦倣/此冬十月大赦
春帝東行至碣石並海南至㑹稽而還
 二世東行郡縣李斯從盡刻始皇所立刻石旁著大
 臣從者姓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徳
夏四月殺諸公子公主
 二世謂趙高曰人生居世間猶騁六驥過決隙決裂/也裂
 開之隙言/其狹小也吾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以
[010-16b]
 終吾年壽可乎高曰此賢主之所能行而昬亂主之
 所禁也然沙邱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今陛下
 初立此其意怏怏皆不服恐為變陛下安得為此樂
 乎二世曰為之奈何高曰嚴法刻刑誅滅大臣宗室
 收舉遺民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盡除故臣更置所親
 信陛下則高枕肆志寵樂矣二世然之乃更為法律
 益務刻深大臣諸公子有罪輒下高鞫治公子十二
 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竹格反/磓也死于杜即杜陵故/城在西安
[010-17a]
 府咸寧/縣東南相連逮者不可勝數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于内宫將殺之將閭仰
 而呼天者三兄弟皆自殺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上書/請從死先帝得葬驪山之足二世大悦賜錢以葬
復作阿房宫
 初始皇作阿房未就而崩遂罷其役至是二世復營
 之并徴材士如淳曰有材/多力之士五萬人為衛狗馬禽獸當
 食者多調郡縣轉輸菽粟芻稾皆令自齎糧食咸陽
 三百里内不得食其穀
秋七月陳勝字涉陽/城人吴廣字叔陽/夏人起兵于蘄今江南鳳/陽府宿州
[010-17b]
南蘄縣/故城是勝自立為楚王以廣為假王擊滎陽注見/前
 是時發閭左閭里門應劭曰秦以謫發戍先發吏有/過及贅壻賈人嘗有市籍者曹輩盡復
 入閭取其左發之未及發右而秦/亡顔師古曰閭左之釋應最得之戍漁陽故城在順/天府密雲
 縣西/南者九百人屯大澤鄉在宿州/西南陳勝吴廣為屯長
 㑹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法皆斬勝廣乃相與謀
 勝曰天下苦秦久矣今誠以吾衆/為天下倡宜多應者廣以為然共殺將尉尉官名/將領戍
 卒故曰/將尉召令徒屬曰公等皆失期當斬假令毋斬而
 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
[010-18a]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衆皆從之乃詐稱公子扶蘇扶/蘇
 被殺百姓/未知其死項燕燕之死或/以為亡去為壇而盟稱大楚勝自立
 為將軍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抜之攻蘄蘄下徇蘄以
 東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陳
 守丞戰死遂入據之初大梁人張耳陳餘耳及魏公/子無忌時
 為客餘年少父/事耳為刎頸交在陳為里監門秦滅魏重賞購二人/二人變姓名俱之陳
 為監門/以自食陳勝既入陳耳餘詣門上謁勝素聞二人賢
 見之大喜陳中豪傑父老請立勝為楚王勝以問耳
[010-18b]
 餘對曰秦為無道滅人社稷暴虐百姓將軍出萬死
 之計為天下除殘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
 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為樹黨如此
 野無交兵六國皆為與國/則兵不交鋒誅暴秦據咸陽以令諸侯
 則帝業成矣不聴遂自立為王號張楚劉徳曰若云/張大楚國也
 相勝少時嘗與人傭耕隴上悵然甚久曰茍富貴無/ 忘傭者笑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勝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及為王其故嘗與傭耕者聞/之乃之陳伺勝出遮道而呼勝乃載與俱歸入宫見
 殿屋帷帳曰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 夥頤方言嘆其物盛大而多之辭當是時諸郡縣
[010-19a]
 苦秦法皆殺其長吏以應勝使從東方來以反者聞
 二世怒下之吏後至者曰羣盜鼠竊狗偷郡守尉方
 捕逐今盡得不足憂也乃悦勝以廣為假王監諸將
 擊滎陽廣尋為裨將田臧所殺廣圍滎陽李斯子由/為三川守拒之廣不
 能下田臧以廣不知兵矯勝令殺之而奉其首于/勝勝即以臧為上將西迎秦軍臧敗死事在二年
楚遣諸將徇趙魏以周文為將軍將兵至戲今臨潼縣/東北有戲
亭戲水所逕戲/水出驪山入渭少府秦官掌山林/池澤之税章邯齊太公支孫封/鄣其後去邑為
章氏邯/字少榮拒之楚兵敗走綱目于是條大書楚以周文為/將軍將兵伐秦劉友益曰夷秦
[010-19b]
于列國也考史例紀一朝之事則以一朝為統秦雖無/道二世猶居帝位綱目既用以紀年不應直斥為秦且
于此以後既已書秦而望夷之弑則又書帝書法亦不/畫一今于提綱改書其目及分注依左傳稱周人之例
仍稱秦漢以後/各朝皆同此
 張耳陳餘請兵略趙地勝以所善陳人武臣武氏宋/武公之
 後以諡/為氏為將軍耳餘為校尉予卒三千人徇趙又令
 魏人周市徇魏聞周文陳之賢人文名章嘗為項燕/軍視日事春申君
 日視日占時/ 吉凶之官習兵與之將軍印使西擊秦勝既遣周
 文有輕秦之意不復設備博士孔鮒斌之子字子魚/孔子八世孫陳
[010-20a]
 涉之王魯諸生持孔氏禮/器歸之故鮒為涉博士諫曰臣聞兵法不恃敵之
 不我攻恃吾之不可攻今王恃敵而不自恃若跌而
 不振悔無及也不聴文行收兵車千乘卒數十萬至
戲軍焉二世乃大驚少府章邯請赦驪山徒悉發以
 擊楚軍大敗之周文走出闗至澠池自/刎死事在二年
八月楚將武臣自立為趙王
武臣等從白馬渡河白馬津名/注見前收兵得數萬人號武
 信君下趙十餘城餘皆城守乃引兵擊范陽秦縣故/城在今
[010-20b]
直𨽻保定/府定興縣范陽人蒯徹晉大夫蒯得食采于蒯後以/為氏徹史記避漢武諱改曰
 通/説武臣曰范陽令徐公畏死而貪欲降君君無以
 為秦所置吏誅殺而以侯印授之使馳驅燕趙之間
 則燕趙諸城可無戰而降矣從之不戰而下者三十
 餘城張耳陳餘怨陳王不以為將軍而以為校尉又
 聞周文敗走乃勸武臣自立為趙王餘為大將軍耳
 為丞相使人報陳王陳王大怒欲族武臣家柱國房
 君姓蔡名賜上蔡/人為勝上柱國諫曰秦未亡而誅武信君等家此
[010-21a]
 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賀之使急引兵擊秦陳王從其
 計使使者賀趙趣發兵西入闗耳餘勸武臣毋西兵
 而北徇燕代南收河内以自廣武臣以為然因不西
 兵使韓廣畧燕李良畧常山張黶畧上黨
九月劉邦起兵于沛今縣屬江/南徐州府自立為沛公漢高祖/事始此
 劉邦字季沛豐邑應劭曰沛/縣豐鄉也中陽里人為人隆準龍
 顔隆高準鼻/顔額顙也愛人喜施意豁如也有大度不事家人
 生産作業初為泗上亭長秦法十里一亭亭長主亭/之吏今沛縣東有泗水亭
[010-21b]
 括地志漢高祖㣲時為亭長于此常繇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大丈夫當如此也單父秦/縣
 故城在今山東/曹州府單縣南人吕公好相人竒其狀貌以女妻之
 即吕/后既而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
 之到豐西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
 從此逝矣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季被酒夜徑澤
 中有大蛇當徑季抜劍斬蛇有老嫗哭曰吾子白帝
 子也化為蛇當道今赤帝子殺之因忽不見季亡匿
 芒碭山在徐州府碭山縣東與河/南歸徳府永城縣接界中數有竒怪所居/上常
[010-22a]
 有雲氣吕后與/人從往即得之沛中子弟聞之多欲附者及陳勝起
 沛令欲應之掾主吏秦制官各有掾屬正曰/掾副曰屬主吏功曹也蕭何曹
 參蕭與曹皆以國為/氏何參俱沛人曰君為秦吏今背之恐子弟不
 聴願召諸亡在外者以劫衆乃召劉季季之衆已數
 十百人矣令悔閉城欲誅蕭曹蕭曹/恐踰城保劉季季乃書帛射城
 上遺沛父老為陳利害父老乃率子弟殺令迎季立
 以為沛公蕭曹為收子弟得二三千人以應諸侯祠/黃
 帝旗幟/皆赤
[010-22b]
楚項梁起兵于吴
 項梁下相故城在今江南徐/州府宿遷縣西人楚將項燕子也嘗殺
 人與兄子籍避仇吴中吴中賢士大夫俱出其下吴/中
 每有大繇役及喪梁常主辦陰用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籍字羽少時學
 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梁怒之籍曰書足記姓名而
 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梁乃教籍兵法籍大
 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籍長八尺餘力能扛舉/也
 才器過人始皇東遊㑹稽渡浙江梁與籍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無妄言族矣
[010-23a]
 㑹稽守殷通武王克商子孫/分散以殷為氏素賢梁聞陳勝起欲發
 兵應勝使梁將梁請召籍籍入梁眴音舜動目/而使之也籍籍
 抜劍斬守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驚擾籍所擊殺/數十百人府中皆讋
 伏莫/敢起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吴中兵
 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豪傑為校尉候司馬/有一人不得官自言梁曰某
 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故不任公衆乃皆服梁自為㑹稽守籍為裨將
 籍時年/二十四
齊田儋自立為齊王
[010-23b]
 儋故齊王族也與從弟榮榮弟横皆豪健宗彊能得
 人周市略地至狄注見/前儋殺狄令而召豪吏子弟曰
 諸侯皆反秦自立齊古之建國儋田氏當王遂自立
 擊市走之東略定齊地
趙將韓廣自立為燕王
 韓廣至燕燕豪傑立以為王廣以其母在趙不許燕/人曰楚不敢害趙王將
 相之家趙安敢害將軍母乎廣/乃立居數月趙奉其母歸之趙王與張耳陳餘北
 略地燕界趙王間出為燕軍所得囚之欲求割地使
[010-24a]
 者數往燕輒殺之有厮養韋昭曰析薪為/厮炊烹為養卒走燕壁
 見燕將曰君知張耳陳餘何欲曰欲得其王耳卒曰
 君未知此兩人所欲也夫武臣張耳陳餘杖馬箠下
 趙數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顧其勢初定且以少
 長先立武臣今趙地已服此兩人方欲分趙而王今
 君乃囚趙王此兩人名為求王實欲燕殺之而分趙
 自立夫以一趙尚易燕况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
 殺王之罪滅燕易矣燕將乃歸趙王卒為御而歸
[010-24b]
楚將周市立魏公子咎為魏王而相之
 周市已定魏地魏人欲立為王市曰天下昏亂忠臣
 乃見必立魏王後乃可齊趙各遣使立市市不受時
 魏故公子甯陵君咎甯陵注/見前在陳王所市迎之使五
 反陳王乃遣咎市立為王而相之
秦廢衛君角為庶人衛自康叔至君角凡/三十七傳而為秦滅
 初秦并天下而衛獨存至是二世廢之衛祀遂絶
癸/巳二年趙將李良弑其君武臣張耳陳餘立趙歇為王
[010-25a]
 李良已定常山還報趙王復使略太原至井陘還請
 益兵時秦兵方/塞井陘道道逢趙王姊良以為王伏謁道旁王
 姊醉不知其將使騎謝之良起慚其從官從官或請
 追殺之良先得秦將書詐為二世招良意欲反趙未
 決因此怒使人追殺王姊遂襲邯鄲殺武臣趙人多
 為張耳陳餘耳目者故兩人得脱收散兵得數萬人
 擊李良良敗走歸章邯客或説耳餘曰兩君羇旅難
 可獨立立趙後輔以誼可就功乃求得歇立之居信
[010-25b]
 都今直𨽻冀州是故/城在州治東北
章邯等擊敗楚軍楚莊賈弑其君勝降吕臣討殺賈復
以陳為楚
 二世益發兵遣長史秦官丞/相屬司馬欣都尉秦官/名董翳
 晉董狐/之裔佐章邯擊楚柱國房君殺之又進擊陳西軍
 張賀陳王出監戰軍敗張賀死臘月張晏曰秦之臘/月夏之九月
 陳王至下城父今江南潁州䝉城縣西北有下/城父聚以近故城父縣故加下其御
 莊賈殺之以降陳王故涓人即中涓顔師古曰主/居中而潔除之人
[010-26a]
 臣為蒼頭軍蒼頭注/見前起攻陳殺賈復以陳為楚葬陳
 王于碭今江南徐州府碭山/縣有故碭城在縣南諡曰隱初勝既為王故/人皆往依之妻
 之父亦往焉勝以衆賓待之長揖不拜妻之父怒而/去故人出入或言勝故情勝聞而斬之諸故人皆引
 去以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羣/臣以苛察為忠諸將不親附以及于敗
秦嘉魯有秦董父其後以邑為/氏又嬴秦之支以國為氏立景駒楚公/族為楚王
 陳王初起時淩秦縣故城在今江南/徐州府宿遷縣東南人秦嘉銍秦縣/今江
 南鳳陽府宿州/西南有銍城人董緤符離今宿/州人朱雞石取慮音/秋
 閭秦縣故城在今徐/州府睢寧縣西南人鄭布徐本徐國楚滅之為/縣徐國注見前
[010-26b]
 丁疾等皆特起將兵圍東海今江南/海州守于郯今郯城/縣屬山
 東沂/州府陳王聞使武平君畔為將軍監郯下軍秦嘉不
 受命自立為大司馬殺武平君畔及陳王軍破嘉乃
 立景駒為楚王
左右校秦官即左/右校尉攻陳下之吕臣走得英布英氏臯陶/之後以國
為/氏軍還復取陳
 英布六春秋六國秦為/縣六國注見前人嘗坐法黥故曰/黥布論輸驪山
 驪山之徒數十萬人布皆與其徒長豪傑交通乃亡
[010-27a]
 之江中為羣盜番陽今縣曰鄱陽屬/江西饒州府令吴芮甚得江
 湖間心號曰番君布往見之其衆已數千人番君以
 女妻之使將其兵擊秦吕臣方敗走與布遇乃以其
 兵還破秦軍陳復為楚布引兵而東
沛公得張良以為廏將主馬/官
 初沛公破秦軍于豐秦為鄉今縣/屬徐州府令雍齒雍氏周雍/伯之後以
 國為/氏守之而之薛注見/前齒雅不欲屬沛公魏人招之
 即反為魏守豐沛公引兵攻之不能取聞景駒新立
[010-27b]
 在留秦縣今為留城鎮/在徐州府沛縣東往從之時張良亦聚少年百
 餘人欲往從景駒遇沛公于下邳注見/前遂屬焉沛公
 拜良為廏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説沛公沛公善之常
 用其策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遂留不
 去景駒使沛公與秦戰不利攻碭下/抜之得兵五六千人還擊豐不
項梁擊景駒殺之夏六月立楚懐王孫心為楚懐王韓
公子成為韓王
 廣陵今江南揚州府/治秦為廣陵縣人召平召氏召公之/後以邑為氏為楚徇廣
[010-28a]
 陵未下聞陳王敗乃渡江矯王令拜項梁為上柱國
 曰江東已定急引兵西擊秦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
 西聞陳嬰已下東陽秦縣故城在今江南/泗州天長縣西北遣使欲與
 連和俱西陳嬰者故東陽令史素信謹稱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二萬人欲立嬰為王嬰
 母曰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謂軍吏曰項氏世世
 將家有名于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衆從之嬰以兵屬梁及渡淮英布
 蒲將軍亦以兵屬焉梁衆凡六七萬人軍下邳梁曰
 陳王首事戰不利未聞所在今秦嘉立景駒大逆無
[010-28b]
 道乃進兵擊殺嘉駒走死至薛沛公往見之梁予卒
 五千人還抜豐雍齒/奔魏使項羽攻襄城注見/前不下已抜
 皆阬之梁聞陳王定死召諸别將㑹薛計事時沛公/亦從沛
 往/居鄛亦作巢秦縣故城在/今江南廬州府巢縣人范増年七十好竒計
 往説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懐
 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漢書藝文志/南公三十一
 篇陰陽/家流曰楚雖三户亡秦必楚言楚怨秦雖三户猶/足亡秦後項羽破章
 邯于三戸津邯降/羽秦遂亡乃讖也今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
[010-29a]
 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蠭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
 世楚將為能復楚之後也梁然其言乃求得懐王孫
 心于民間為人牧羊六月立以為楚懐王從民望也
 都盱眙今縣屬江/南泗州以陳嬰為上柱國梁自號武信君
 張良説梁曰君已立楚後韓公子橫陽君成最賢可
 立為王益樹黨梁從之立為韓王以良為司徒西略
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游兵潁川秦郡注/見前
章邯擊魏齊楚救之齊王儋魏相市敗死魏王咎自殺
[010-29b]
 章邯擊魏王于臨濟後漢書郡國志陳留郡平邱有/臨濟亭齊田儋死此 平邱注
 見/前魏使周市求救于齊楚齊王及楚將項它皆將兵
隨市救魏章邯夜銜枚擊大破之殺齊王及周市魏
 王為其民約降約定自燒殺其弟豹走楚
齊人立田假為王故王儋弟榮逐假立儋子市為王而
相之
 假王建弟也齊人聞田儋死立以為王田角為相田
 間為將儋弟榮收儋餘兵走東阿春秋柯邑秦曰東/阿柯邑注見前
[010-30a]
 章邯追圍之項梁引兵擊破章邯軍章邯走而西田
 榮東歸項梁獨追北梁别遣項羽沛公攻城陽屠之/復攻定陶西畧地至雍邱與秦
 軍戰破之斬李由見城/陽定陶雍邱注俱 前八月田榮逐王假假亡走楚/田角走趙
 田間前使趙/因留不敢歸立儋子市為王榮相之田橫為將平齊
 地項梁追逐秦軍數使使者趣齊兵俱西榮曰楚殺/田假趙殺田角田間乃發兵楚趙不許田榮怒終
 不肯/出兵
下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吏去疾自殺斯要斬夷三族
以宦者趙高為中丞相
[010-30b]
 二世數誚讓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盜如此斯恐懼
 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請修申韓之術行督
 責之道且言督責必則所求得羣臣百姓救過不給
 何變之敢圖二世悦于是行督責益嚴刑者相半于
 道民益駭懼思亂郎中令趙高恃恩專恣多以私怨
 殺人恐大臣言之乃説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
 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
 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則見短于大
[010-31a]
 臣非所以示神明也不如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秦/官
 應劭曰入侍天/子故曰侍中習法者待事來揆之則大臣不敢奏
 疑事天下稱聖主矣二世乃不坐朝廷事皆決于高
 高知李斯將以為言乃見斯曰闗東羣盜多而上益
 發繇役聚狗馬無用之物君何不諫斯曰上居深宫
 欲見無間高曰請候上間語君于是待二世方燕樂
 婦女在前使人告斯可奏事矣斯至上謁如此者三
 二世怒高因曰沙邱之謀丞相與焉今陛下為帝而
[010-31b]
 丞相貴不益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丞相長男由
 守三川楚盜陳勝等皆丞相傍縣之子傍縣近縣也/斯上蔡人與
 勝陽城相近故云傍/縣之子猶言子弟也以故公行過三川守不肯擊高
 聞其文書相往來未得其審故未敢以聞二世欲案
 丞相恐不審乃先使人按驗三川守與盜通狀斯聞
 之乃上書言趙高罪二世曰趙君為人精廉彊力下
 知人情上能適朕朕非屬趙君當誰任哉斯又與右
 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進諫請且止阿房宫作者減
[010-32a]
 四邊戍轉戍征戍也/轉轉運也二世曰君不能禁盜又欲罷先
 帝所為是上無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
 位下吏按罪去疾劫自殺斯自負其辯有功無反心
 乃就獄二世屬高治之責與由反狀榜掠千餘斯不
 勝痛自誣服斯從獄中上書自陳前功幸二世寤而/赦之高棄去不奏而使其客詐為御史
 謁者侍中更往來覆訊斯斯更以實對輒復榜之後/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更言所使案三川
 守由者至則楚兵已擊殺之/矣高皆妄為反辭以相傅遂具斯五刑論秦法當/三族者
 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俎其骨肉于市謂之具五刑要斬咸陽市斯顧
[010-32b]
 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
 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高為
 中丞相事皆決焉
章邯擊破楚軍于定陶項梁死
 項梁既破章邯東阿西北至定陶又破之益輕秦有
 驕色宋義宋以國/為氏諫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
 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梁不聴使宋義于齊/道遇齊使者
 高陵君顯曰公將見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論/武信君必敗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二世悉
[010-33a]
 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項羽沛公
 方攻陳留秦縣今屬河南開封府臣瓚曰/宋亦有留此留屬陳故名陳留聞梁死與
 吕臣俱引兵而東吕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已而楚懐王
 自盱眙都彭城并吕臣項羽軍自將之以吕臣為司/徒其父青為
 令尹沛公為碭郡長封武安/侯號項羽為魯公封長安侯
楚立魏豹為魏王
 豹之走楚楚王與卒數千人使徇魏地豹下二十城
 乃立為魏王
[010-33b]
章邯擊趙圍趙王于鉅鹿今直𨽻順徳府内鄉縣本趙/鉅鹿邑秦置縣為鉅鹿郡治
漢因之後魏改曰内鄉今之鉅鹿/縣乃漢南䜌縣隋改曰鉅鹿者也楚以宋義為上將軍
救之
 章邯既破項梁以楚地兵不足憂乃北擊趙破邯鄲
 張耳以趙王走入鉅鹿王離王翦/之孫圍之陳餘北收兵
 得數萬人軍鉅鹿北章邯軍其南築甬道屬河饟王/離王離兵食多攻
 益/急趙數請救于楚楚王聞宋義先策武信軍必敗義/所
 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言于楚王以義為知兵召與計事大説之以為上
[010-34a]
 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増為末將以救趙義號卿子冠
 軍卿子人相褒尊之辭冠/軍言其在諸軍之上諸别將皆屬焉
楚遣沛公西入闗
 初楚懐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闗中者王之是時秦兵
 尚彊諸將莫利先入闗獨項羽怨秦殺項梁奮憤激/也
 願與沛公西入闗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慓悍猾賊
 所過無不殘滅且楚進取數敗謂陳涉/項梁不如更遣長
 者扶義而西告喻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
[010-34b]
 得長者往無侵暴宜可下羽不可遣獨沛公素寛大
 長者可遣王乃遣沛公收陳王項梁散卒以西
甲/午三年楚次將項籍矯殺宋義而代之大破章邯軍虜
王離
 宋義至安陽今山東曹州府曹縣東有/安陽城即宋義留兵處留四十六日
 不進項羽曰秦圍趙急宜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
 應其内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
 我承其敝不勝則我鼓行而西必舉秦矣因下令曰
[010-35a]
 有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斬之遣其
 子襄相齊送之無鹽故城在今山東泰/安府東平州東飲酒高㑹天
 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曰今嵗飢民貧卒食半粟而
 飲酒高㑹不引兵渡河因趙食并力攻秦乃曰承其
 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何敝之承且
 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掃境内而屬將軍國家安危
 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晨
 朝義即其帳中斬之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
[010-35b]
 楚王陰令籍誅之諸將莫敢枝梧相與共立羽為假
 上將軍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遣使報命于王王因以羽為上
 將軍鉅鹿城中兵少食盡張耳數召陳餘餘不敢前/耳又使張黶陳澤讓之要與俱死餘使黶澤將
 五千人先嘗/秦軍皆沒羽使當陽君即黥/布蒲將軍顔師古曰布/與蒲將軍乃
 二人服䖍以/為一人非將二萬人渡河絶秦甬道戰少利言其/稍有
 利/也羽乃悉引兵渡河已渡皆沈船破釡甑燒廬舎持
 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還心與秦軍遇九戰皆破
 之章邯引却遂虜王離時諸侯軍鉅鹿者十餘壁齊/將
[010-36a]
 田都燕將臧荼及齊王建孫田安來救張耳/子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皆壁陳餘軍旁莫敢縱
 兵及楚擊秦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當十呼聲
 動天地諸侯軍人人惴恐既破秦軍諸侯將入轅門
 張晏曰軍行以車/為陳轅相向為門膝行而前莫敢仰視羽由是始為
 諸侯上將軍兵皆屬焉趙王及張耳出鉅鹿城謝諸/侯張耳責讓陳餘問黶澤所
 在疑餘殺之餘怒解印綬與耳耳不受餘起如厠客/或説耳急取之耳乃佩其印綬收其麾下餘遂與數
 百人去河上澤中漁/獵二人由此有隙
沛公擊昌邑秦縣故城在今山東/兖州府金鄉縣西北彭越彭氏大彭之/後以國為氏
[010-36b]
兵從
 越昌邑人嘗漁鉅野澤即禹貢大野在山東曹州府/鉅野縣北澤最廣大元末為
 黃河所/決遂涸中為羣盜楚兵起澤間年少相聚百餘人請
 越為長越謝曰臣不願也彊請乃許之與期旦日日
 出㑹後期者斬至期多後或至日中于是越謝曰臣
 老諸君彊以為長今期多後不可盡誅誅最後者一
 人皆笑曰何至是請後不敢越竟斬之徒屬皆驚莫
 敢仰視乃略地收散卒得千餘人至是以其兵歸沛
[010-37a]
 公
沛公使酈食其酈音歴黃帝支孫封酈/後以為氏食其音異基説陳留下之
 沛公過高陽此杞縣之高/陽城注見前高陽人酈食其家貧落魄
 顔師古曰失/業無次也為里監門時諸將略地過者皆握齱好/苛禮自用不能聴大度之言
 酈生深/自匿沛公麾下有騎士適食其里中子食其使言
 于沛公酈生謂騎士曰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畧/此真吾所願從遊若見沛公謂曰臣里中有
 酈生年六十餘長八尺人皆謂之狂生生自謂我非/狂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
 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説/也酈生曰第言之騎士從客言如生所誡者沛公
[010-37b]
 至傳舎使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踞床使兩女
 子洗足酈生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
 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天不同苦秦久矣
 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
 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于是沛公輟
 洗攝衣延生上坐問計生曰足下兵不滿萬欲以徑
 入彊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衝又多
 積聚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令使下/降也即不聴足下
[010-38a]
 引兵攻之臣為内應于是遣酈生行而引兵隨之遂
 下陳留號生為廣野君為説客使諸侯生弟商亦聚
 衆四千人來屬沛公沛公使將陳留兵以從
章邯以軍降楚
 章邯軍棘原在直𨽻順徳/府平鄉縣南項羽軍漳南漳水之南漳/水注見前
 相持未戰二世使人讓邯邯恐使長史欣請事留司
 馬門顔師古曰宫垣之内兵衛所在四面皆有司/馬司馬主武事故總謂宫之外門為司馬門
 日趙高不見欣恐走還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至軍報曰
[010-38b]
 趙高用事于中下無可為者今戰勝高疾吾功不勝
 不免于死願熟計之陳餘亦遺邯書書曰將軍為秦/將三嵗所亡失
 已十數萬而諸侯並起兹益多彼趙高素䛕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
 更代以脱其禍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將軍何不與諸侯為從南面稱孤
 孰與身伏斧鑕/妻子為戮乎章邯狐疑陰使羽約未成羽遣蒲將
 軍引兵渡三户漳水津也孟/康曰在鄴西與秦戰再破之羽又擊
 敗之汙水在臨漳縣西南出/武安山入漳今絶上邯遂請降羽乃與盟
 于洹水注見/前南立以為雍王置楚軍中使長史欣將
[010-39a]
 秦軍行前顔師古曰謂/居前而行
沛公入武闗
 沛公南攻潁川秦郡注/見前因張良畧韓地文穎曰潁南/北皆韓地以
 良累世相/韓故因之出轘轅山名在河南府偃師縣東南元和/志山路險阻凡十二曲將去復還
 故曰/轘轅畧南陽南陽守齮戰敗走保宛今河南南陽府/南陽縣楚宛邑
 秦為縣隋/始改今名沛公引兵過之張良曰公雖欲急入闗秦
 兵尚衆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彊秦在前此危道
 也沛公乃夜從他道還圍宛齮舎人陳恢踰城見沛
[010-39b]
 公約降恢曰聞足下約先入咸陽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郡縣連城數十其吏民自以為降必
 死故皆堅守乘城足下盡日止攻士死傷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隨足下後足下前則失咸陽之約後有
 彊宛之患為足下計莫若約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與之西諸城未下者聞聲爭開門而待足下
 矣沛公/曰善許之七月齮降封殷侯恢封/千户引兵而西無不
 下者所過令毋得鹵與虜/同掠秦民皆喜八月遂入武
 闗
趙高弑帝于望夷宫在西安府涇/陽縣東南立子嬰為王子嬰誅
高夷三族
[010-40a]
 趙高欲專秦權恐羣臣不聴乃持鹿獻于二世曰馬
 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問左右或黙或言
 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羣臣皆畏之莫敢言
 其過高前數言闗東盜無能為及是沛公已破武闗
 二世使責讓高高懼與其壻咸陽令閻樂閻以鄉/為氏
 弑二世時二世將祠涇水二世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卜曰涇水為祟故欲
 祠/涇齋于望夷宫高詐為有大賊令樂發吏卒至宫殿
 門縛衛令秦衛尉掌宫門屯/兵屬有衛士令僕射注見/前殺之射郎秦/官
[010-40b]
 掌守/門户宦者或走或格格者輒死樂與高弟郎中令成
 俱入射上幄坐幃二世怒召左右惶擾不鬭有宦者
 一人侍不去二世謂曰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對
 曰使臣早言皆已誅安得至今樂前數二世曰足下
 驕恣誅殺無道天下皆畔其自為計二世曰吾願得
 一郡為王弗許願為萬户侯又弗許願與妻子為黔
 首樂曰臣受命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
 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趙高召諸大臣公子告
[010-41a]
 曰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立宜為
 王如故便乃立子嬰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
 春苑在西安府咸寧縣/南漢曰宜春下苑中九月趙高令子嬰齋廟見
 受璽齋五日高使人請子嬰子嬰稱病不行子嬰與/其二子
 及宦者韓□謀曰丞相殺二世恐羣臣誅之乃詐以/義立我聞高與楚約滅秦而分王闗中今使我見廟
 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高自往請子嬰遂刺殺
 高三族其家以徇
沛公擊嶢闗即藍田闗在西安/府藍田縣東南破之
[010-41b]
 先是趙高既弑二世使人與沛公約分王闗中沛公
 不許及子嬰誅殺高遣將將兵距嶢闗沛公欲擊之
 張良曰秦兵方彊願益張旗幟為疑兵而使酈生陸
 賈齊宣王少子通封陸/鄉因收為氏賈楚人往説秦將啗以利秦將果欲
 連和沛公欲許之良又曰不如因其怠而擊之沛公
 引兵繞嶢闗踰蕢山在藍田/縣南擊秦軍大破之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十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