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卷二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批厯代通鑑輯覽卷二
起禹丙子至桀甲午凡十七王十四世四百三十九/年其桀之乙未兩繫於夏商之代紀數則屬於商
夏后氏大禹史記/帝禹
 姒姓顓頊之孫鯀之子生於石紐譙周蜀本紀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
 生于石紐廣柔廢縣在今四川茂州汶川縣西北地/有石紐村元和志禹所生處考唐書地理志茂州石
 泉縣有石紐山石泉今屬龍安府山下有大禹廟/祖傳禹以六月六日生此今以蜀紀元和志為據
 於西羌今洮岷松茂/古為西羌封夏伯故曰伯禹天下宗之故
[002-1b]
 曰大禹
丙/子元嵗王即位國號夏
 王既為衆所歸乃即天子位因所封國為有天下之
 號以金徳王
都安邑今山西解州夏縣北有安邑故城禹所/都帝王世紀禹先封陽翟後都安邑
以建寅月為嵗首改載曰嵗
 天開于子地闢于丑人生于寅嵗首建寅得人之正
 是謂人統以平旦/為朔
[002-2a]
 朱子論語注夏以寅為人正商以丑為地正周以子/為天正然時以作事嵗月自當以人為紀故孔子甞
 曰吾得夏時焉而/又以告顔子也
色尚黒
 牲用元戎事乘驪馬深/黒色朝燕服収冕屬取斂/髪之義冠而黒
 衣
封丹朱於唐即堯初所/封注見前商均於虞今河南歸徳/府虞城縣
立貢法
 一夫受田五十畝毎夫計其五畝之入以為貢
[002-2b]
建學
 國學曰學大學為東序在國中小學為西序在西郊
 鄉學曰校
養老
 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俱以饗禮體薦不食/爵盈不飲
 立而不坐以尊卑/為獻數畢而止
作大夏樂
 命臯陶為夏籥九成淮南子夏后氏其樂夏/籥九成 籥樂器也昭成功也
[002-3a]
定車制
 初黄帝作車少昊加牛奚仲任姓黄帝之後封于薛/是為薛之始祖薛故城
 在今山東兖/州府滕縣加馬王乃命仲為車正建綏讀為𬎼/即干旄繼/旐
 曰斾旗/尾也以别尊卑等級
以五聲聽治
 掲鐘鼓磬石音/之噐鈴/屬與鼗同/小鼓也五器於庭而銘于簨
 簴横曰簨直曰簴/所以懸樂噐曰導寡人以道者撾鼓喻以義者
 鼓鐘告以事者振鐸語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揮鞀
[002-3b]
 常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於道路恐其留吾門也故
 甞一沐三握日中不暇食以禮有道之士焉
絶㫖酒
 儀狄人名戰國䇿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路史以儀狄為帝女非是作酒王飲而甘
 之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遂疏儀狄而絶旨酒
㑹諸侯于塗山在今江南鳯陽府懐/逺縣山南有禹㑹村
 承唐虞之盛執玉帛者萬國
丁/丑二嵗臯陶薨
[002-4a]
 王舉臯陶將授政而臯陶薨封其後于英今江南六/安州英山
 縣有古英氏城史記索隠臯/陶之後封此後改為蓼國今六安州/古六國也
舉益為相
戊/寅三嵗考功
己/夘四嵗鑄九鼎
 王復九州九牧貢金鑄鼎象物使民知神姦入山林
 川澤不逢不若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
庚/辰五嵗廵狩
[002-4b]
 王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順道君
 王何為痛之王曰堯舜之人皆以堯舜之心為心寡
 人為君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王濟江注/見
 前/黄龍負舟舟人恐王神色不變曰吾受命于天竭
 力以勞萬民生性也死命也龍何為者須臾龍俛首
 低尾而逝
癸/未八嵗㑹諸侯于㑹與檜/同今浙江紹興府㑹稽縣/以㑹稽山名在縣東南
防風氏今浙江湖州府武/康縣古防風氏國後至戮之
[002-5a]
王崩葬㑹稽大禹陵在/㑹稽山
 王㑹諸侯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㑹稽㑹稽者/㑹計也王敏
 給克齊其徳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
 度不寳尺璧而貴寸隂聞善言則拜見耕者五耦而
 式過十室之邑必下為有秉徳之士存焉是時天下
 殷盛公家有三十年之積私家有九載之儲政令流
 行百姓親睦王年十四而始用九十三而踐位百嵗
 而崩在位八年既崩益避王之子于箕山在今河南/河南府登
[002-5b]
 封/縣之隂天下不歸益而歸王之子啟乃即天子位
后啟
 禹娶塗山氏漢書地理志九江郡當塗應劭曰禹所/娶塗山侯國也 當塗故城在今鳯陽
 府懐/逺縣生啓荒度土功過門弗入塗山氏能明訓教啟
 化其徳卒成令名見列/女傳
甲/申元嵗諸侯奉嗣子即位
 金氏履祥曰三代以來嗣君皆踰年而穪元與堯舜/禹之間不同故胡氏大紀于啟甲申書元今從之
乙/酉二嵗伯益歸政就國
[002-6a]
 後益薨王嵗以犧牲祀之
丙/戌三嵗大享於鈞臺在今河南開封府禹州大陵道之西/俗曰臺陂亦曰啟筮亭地 記
昔夏后啟筮享/神于大陵即此
 王既即位諸侯㑹同乃即鈞臺而大享焉
伐有扈今陜西西安府/鄠縣夏扈國
 有扈氏不服王伐之召六卿而誓曰有扈氏威侮五
 行怠棄三正天地人/之正道天用𠞰絶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
 罰大戰于甘今鄠縣西南有甘亭/啟誓師處亦曰甘澤遂滅有扈
[002-6b]
壬/辰九嵗序九辯九歌朱子楚辭集注九/辯九歌皆禹樂
 禹象功作樂曰九辯九歌王敬承禹功乃序其樂而
 歌之
王崩子太康立
 王繼世而有天下持禹之功不替徳教施於四海在
 位九年而崩年九十一
后太康
癸/巳元嵗
[002-7a]
 王尸位以逸豫滅厥徳黎民咸貳夏政始衰
辛/亥十有九歳王畋于洛表洛水注/見前羿距王於河洛在河/南羿距
于河/北王居陽夏今河南陳州/府太康縣
 王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窮后羿蔡沈書傳窮/國名羿窮國
 君之/名因民弗忍距于河王不得入國遂築陽夏之城
 而居焉太康縣陽夏故城/路史夏太康所築
五子作歌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洛水入/河之處乃述大禹之
[002-7b]
 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
 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子臨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訓有之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
 其紀綱乃底㓕亡其四曰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關石和鈞王府則有荒墜厥緒覆宗
 絶祀其五曰嗚呼曷歸余懐之悲萬姓仇于予將疇/依鬰陶乎予心顔厚有忸怩弗慎厥徳雖悔可追
辛/酉二十有九嵗王崩於陽夏弟仲康立
 王在位十九嵗失政十嵗而崩
后仲康罔
[002-8a]
 五子之一
壬/戌元嵗命𦙍侯𦙍國名路史以為利之𦙍山/地在今四川保寧府廣元縣掌六師
秋九月朔辰弗集于房
 劉氏炫曰房所舍之次也集㑹/也㑹合也不合則日蝕可知
癸/亥二嵗命𦙍侯征羲和
 侯告于衆曰羲和顛覆厥徳沈亂于酒畔官離次俶
 擾天紀遐棄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
 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聞知政典曰先時者
[002-8b]
 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今予以爾衆士奉將天罰
 爾衆士同力王室尚弼余欽承天子威命
 林氏之竒曰仲康即位之始即能用𦙍侯掌六師以/收兵權羲和之罪雖曰沈亂于酒然黨于羿同惡相
 濟𦙍侯承王命征之以剪羿之羽/翼故終仲康之世羿不得以逞
甲/子三嵗羿滅伯封
 伯封后䕫之子也羿滅之䕫是以不祀
 金氏履祥曰左傳所載伯封事似失之誣不具録據/路史禹命伯封叔作衍厯是伯封夏之天官仲康征
 羲和而夷羿滅伯封/直與王室爭諸侯耳
[002-9a]
甲/戌十有三嵗王崩子相立
后相
乙/亥元嵗徙都商邱今河南歸徳/府商邱縣
 王為羿所逼遷于商邱依斟灌今山東青州府夀光/縣東北有斟灌城應
 劭曰古斟/灌禹後斟尋氏今山東萊州府濰縣東有/斟亭應劭曰古斟尋禹後
征畎夷九夷/之一
辛/巳七嵗畎夷來賓
 自太康失政四夷背叛及王即位始征畎夷七嵗然
[002-9b]
 後來賓
壬/午八嵗寒國名今山東萊州府濰/縣東有寒亭古寒國寒君/之子殺羿
 羿自鉏今河南衛輝府滑縣/有鉏城羿初居于此遷于窮石左傳注河南/有窮谷羿所
 遷/也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而淫于原
 獸棄武羅伯因熊髠尨圍四人皆羿/之臣也而用伯明氏寒/國
 之/君之讒子寒浞使為已相浞行媚于内施賄于外愚
 弄其民而虞同/娯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外内咸
 服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衆逄音/尨路史作/龎門殺而烹
[002-10a]
 之
壬/寅二十有八嵗寒浞使其子澆弑王於帝邱注見/前
后緡歸于有仍路史仍太昊後即任也地/在今山東兖州府濟寧州臣靡奔有
鬲氏今山東濟南府徳州北/有鬲縣故城古鬲國
 浞因羿室生澆即/奡及豷使澆用師滅斟灌斟尋遂弑
 王王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遺臣靡奔有鬲
 浞乃處澆于過今萊州掖縣北有過鄉/括地志寒浞處澆于此處豷于戈左/傳
 注戈在鄭宋之間孔頴達曰傳/所云鄭宋之隙地戈嵒錫是也
[002-10b]
后少康
癸/夘元嵗相后緡生少康于有仍
 金氏履祥曰癸卯以後皇極經世缺四十年不書胡/氏大紀即以少康所生之年為元嵗葢少康既生則
 夏統不絶/今從之
甲/子二十有二嵗少康自有仍奔虞注見/前
 少康為仍牧正惎毒/也澆能戒備/也之澆使椒澆/臣求之逃
 奔有虞為之庖正虞思虞/君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
 綸今虞城縣東南有綸/城括地志夏少康邑有田一成有衆一旅能布其
[002-11a]
 徳而兆其謀以収夏衆撫其官職
壬/午四十嵗靡誅寒浞立王王誅澆及豷
 靡自有鬲氏收二國灌/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
 使女艾少康臣路/史女作汝候/也澆使季杼少康/子誘豷遂滅過戈
 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胡氏宏曰少康靡鬲受困阨而不渝濱死亡而不怠/兢兢業業經營四十年然後克殄无凶不失舊物故
 唐臣虞世南論歴代中/興之主以少康為冠
方夷亦九夷/之一來賓
[002-11b]
 夷人久畔王既立遂賓於王門獻其樂舞
癸/夘六十有一嵗封庶子無余于越是為於/越之祖
 禹葬㑹稽太康而後嵗弗及祀王乃封其少子於越
 號曰無余從民所居居于秦餘今㑹稽縣東有侯城/水經注越無余初居
 于/此春秋奉禹祀
王崩子杼立
 王生長艱危備嘗險阻卒成再造之功為中興之主
 年四十而復國在位實二十二嵗
[002-12a]
后杼史記作予路史作/伯杼前編作季杼
甲/辰元嵗
戊/申五嵗征東海伐三夀路史以為即平夀今萊/州府濰縣有平夀故城
庚/申十有七嵗王崩子槐立
 王佐少康勘定寒氏之亂帥禹之道故夏后氏報焉
 宗其有/徳也
后槐帝王世/紀作芬
辛/酉元嵗
[002-12b]
丙/戌二十有六嵗王崩子芒立
后芒史記芒/一名和
丁/亥元嵗以元圭賓于河乃東狩于海
甲/辰十有八嵗王崩子泄立
后泄路史作洩/是為世宗
乙/巳元嵗加六夷爵命
 畎夷白夷赤夷元夷風夷陽夷六屬來王於是始加
 爵命
[002-13a]
庚/申十有六嵗王崩子不降立
后不降世紀作/帝降
辛/酉元嵗
丙/寅六嵗伐九苑戎/名
己/未五十有九嵗王崩弟扃立
后扄路史或/曰髙陽
庚/申元嵗
庚/辰二十有一嵗王崩子厪立
[002-13b]
后厪世紀一/名頓
辛/巳元嵗
辛/丑二十有一嵗王崩不降之子孔甲立
后孔甲
壬/寅元嵗
甲/辰三嵗以劉累陶唐氏之後生而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為御龍氏
 時天降二龍雌雄各一王不能食音/嗣有劉累者學擾
 龍于豢龍氏左傳飂叔安裔子曰董父能擾畜龍/以服事舜舜賜之姓曰董氏為豢龍
[002-14a]
 飲食之王嘉累賜氏曰御龍龍一雌死潛醢以食王
 既而王使求之累懼奔魯今河南汝/州魯山縣
採首山注見/前鐡鑄劒陶𢎞景古今録作/八嵗今依前編輯
戊/辰二十有七嵗商湯生
 契封于商十二傳而至主癸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
 曹圉曹圉生㝠㝠生振振生㣲㣲生報丁報丁生/報乙報乙生報丙報丙生主壬主壬生主癸主癸
 履是為成湯帝王世紀主癸之妃扶都/見白氣貫月感而生湯
壬/申三十有一嵗王崩子臯立
[002-14b]
 王好事鬼神肆行滛亂作破斧之歌是為東音諸侯
 化之夏政日衰
后臯
癸/酉元嵗
癸/未十有一嵗王崩子發立
后發路史作敬發/亦曰發惠
甲/申元嵗
壬/寅十有九嵗王崩子癸立是為/桀
[002-15a]
后癸
癸/夘元嵗
 王淫虐有殊力能伸鈎索鐡生裂兕虎負恃其勇不
 務徳而武傷百姓有趙梁者教為無道勸以貪狠百
 姓弗堪
甲/子二十有二嵗公劉路史公劉去后/稷葢十餘世遷于豳今陜西邠/州三水縣
有豳城公/劉所居
 初舜封后稷于郃注見/前子孫實世稷官服事虞夏傳
[002-15b]
 至不窋史記以不窋為后稷之子譙周引國語辯之/以為不合事情張守節羅泌等亦言其非辭
 繁不/具載值夏道衰去稷弗務用失其官竄于戎狄之間
 程大昌曰慶州有不窋城/ 慶州今甘肅慶陽府是再世至公劉不窋生鞠/鞠生公劉
 徙于豳復修后稷之業百姓懷之多徙而歸焉周道
 之興自此始
乙/亥三十有三嵗伐蒙山有施氏進妺喜韋昭國語注有施/喜姓國妹其女也
 自孔甲之後王室徳政日衰諸侯或不朝王伐䝉
 山有施氏有施氏進女妹喜王嬖之所言皆聽妹喜
[002-16a]
 好聞裂繒聲王發繒裂之以順適其意為瓊室象廊
 瑶臺玉牀行淫縱樂政事怠廢又為肉山脯林酒池
 可以運舟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以為戲劇
丁/丑三十有五嵗商湯嗣為諸侯始居亳周書立政三亳/皇甫謐曰䝉為
北亳即景亳湯受命之地榖熟為南亳湯初所都偃師/為西亳湯後所都盤庾徙此 北亳今歸徳府商邱縣
之薄縣故城是南亳今商邱縣之南/亳城是西亳今河南府之亳城是
 自契至于成湯八遷契居商昭明居砥石相土居商/邱湯居亳孔頴逹曰事見經傳
 者有此四遷/餘未詳聞湯始居亳即南/亳
[002-16b]
戊/寅三十有六嵗商湯征葛今歸徳府寧陵縣/有葛鄉夏葛伯國
 湯為方伯得専征伐葛伯不祀湯始征之書序湯征/葛伯作湯
 征今其/篇亡
己/夘三十有七嵗商湯進伊尹
 伊尹名摰皇甫謐曰力收之後生於空桑尹今開封/府杞縣西有空桑城寰宇記伊 生於此
 耕於有莘今山東曹州府曹縣/北有莘城古莘國之野湯三使往聘之
 尹乃就湯湯薦尹于王自亳凡五適夏告以堯舜之
 道王終不聽
[002-17a]
壬/午四十嵗伊尹復歸亳
 王與羣臣俱沈湎于酒羣臣相持而歌曰盍歸于薄
 即/亳薄亦大兮伊尹聞之進告於王曰天命之亡有日
 矣王啞然笑曰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
 日亡吾乃亡耳于是伊尹接履而趨復歸于亳書序/伊尹
 去亳適夏既醜有夏復歸于亳入自北門遇汝鳩汝/方作汝鳩汝方金氏履祥曰孟子伊尹五就湯桀之
 説或本此書惜其/篇亡不可考矣
 蘇氏轍曰伊尹以處士從湯及其適夏湯與知之其/君臣之心以為伐桀以濟斯世不若使尹事桀以止
[002-17b]
 其亂雖使夏不亡啇不興無恨也及其不可復輔于/是舍而歸商耳其後文王事紂亦為之三公至將囚
 而殺之然後棄之而西葢湯之于桀文王之于紂其/不欲遽取之者如此此所以為湯文而非後世之所
 能及/也與
甲/申四十有二嵗囚商湯于夏臺即釣/臺既而釋之
 湯出見人張網四面湯解其三面祝曰欲左者左欲
 右者右惟不用命者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徳及
 禽獸歸之者四十餘國王疾其大得諸侯和也召之
 囚于夏臺已而得釋
[002-18a]
壬/辰五十嵗㑹諸侯于有仍氏注見/前有緡氏今山東兖州/府金鄉縣有
東緡故城/夏有緡國叛攻克之
 王肆其侈心為有仍之㑹有緡氏見王汰侈弗善也
 引師先歸王怒率諸侯攻克之愈自矜肆諸侯韋氏
 今衛輝府滑縣有韋城/廢縣古豕韋氏國彭姓顧氏今曹州府范縣有/古顧城夏顧國昆吾
 氏今直隸大名府開州有昆吾故/城夏昆吾國與顧國俱已姓助王之惡以虐其
 民
癸/巳五十有一嵗太史令終古犇商
[002-18b]
 王鑿池為夜宮男女雜處三旬不朝終古執圖法泣
 諫不聽遂奔商
冬十月鑿山穿陵以通于河
 諫者曰洩天氣發地藏天子失道後必有敗王殺之
 耆老或諫王又殺之王見籙書云亡夏者桀于是大
 誅豪傑大費即伯/益之後曰費昌徙族以歸于湯
甲/午五十有二嵗殺諌臣關龍逢音/尨
 王不道愈甚闗龍逄進諌曰古之人君愛民節用享
[002-19a]
 國之日長今王用財若無窮殺人若弗勝亡無日矣
 盍少悛乎不聽龍逄立而不去王怒遂殺之
兩日鬬五星錯行泰山崩伊洛竭伊水出陜州盧氏縣/熊耳山至河南府偃
師縣入洛洛/水注見前
乙/未五十有三嵗湯伐昆吾遂攻鳴條今山西解州安/邑縣有鳴條岡
師敗王奔南巢今江南盧州府巢縣/有桀王城桀奔此夏亡
 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相湯湯自把鉞
 以伐昆吾遂誓師攻鳴條書序伊尹相湯伐桀戰/于鳴條之野作湯誓
[002-19b]
 師敗績王奔南巢因放焉書傳王出太行渉河奔南/巢湯縱而不迫故稱放
 後三年卒於亭山淮南子作歴山即今/江南和州歴陽山王滅徳任威
 棄義聽讒諸侯危其位大夫隠其道舉事戾于天發
 令逆其時遂至于亡自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合計
 共四百三十有九年邵子經世書夏起自禹丁巳葢統/攝政之年而紀之也繫夏亡於桀
 之甲午葢以乙未嵗為湯革命之年也今自禹丙子即位/至桀乙未奔南巢總而計之其乙未嵗兩繫于夏商之代
起湯乙未至紂戊寅凡二十八王十六世六百四十/四年其紂之己卯兩繫于商周之代紀數則屬于周
商王成湯
[002-20a]
 子姓名履一曰天乙契之十三世孫系見/前以有武徳
 亦曰武王詩商頌武王載斾/史記湯號曰武王
乙/未十有八祀即夏桀五/十三年春三月王即位于亳國號商
 王歸自克夏諸侯咸推王為天子王再拜而讓者三
 乃即位于亳帝王世紀湯歸于亳再拜而從諸侯之/位曰天下惟有道者宜處之三讓乃即
 天子/位因所封國為有天下之號以水德王
 金氏履祥曰古史不載湯改元劉道原載之非其/實也湯之元已立于桀之三十六嵗又可改乎
都亳史記正義湯即位/都南亳後徙西亳
[002-20b]
改建丑月為嵗首嵗曰祀
 十二月建丑得地之正是為地統以雞鳴/為朔
色尚白
 牲用白牡戎事乘翰白/馬朝燕服冔音許取覆/飾之義冠而縞
 衣
大誥諸侯書序湯既黜/夏命作湯誥
 諸侯來朝乃作誥與天下更始
以伊尹仲虺即萊朱奚/仲之後為相
[002-21a]
 伊尹為左相仲虺為右相虺因王放桀有慚徳乃作
 誥以釋之書序湯歸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誥傳大坰地名
立禹後及古聖賢之裔封孤竹今直隸永平府古孤竹/國神農之後史記索隠
孤竹君商湯所封/應劭曰姓墨胎氏等國有差
 告羣臣曰古禹臯陶久勞於外四瀆已修萬民乃有
 居后稷降播農殖百榖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後有立
 禹之後封杞後為東樓公周再封稷之後公劉居豳/臯陶之後咎單為司空伯益之後費昌亦為諸侯奚
 仲之後仲/虺為相
[002-21b]
制爵禄
 制爵公侯皆百/里七十/里子男皆五十里不能/五十里曰附庸凡五等
 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亦五等天
 子之三公視諸侯卿視伯大夫視子男元士視附庸
 制禄凡國之君皆十卿禄卿四大夫禄次國三大/夫小國倍
 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視上農
 夫庶人在官者府史胥/徒之属其禄視農夫上食九人次/食八人
 食七人次/食六人食五/人之次為差
[002-22a]
 金氏履祥曰王制與周禮不同舊説以為殷禮/故依胡氏採録以見成湯紀綱天下之大規
立助法
 為井田之制以六百三十畝之地盡為九區區七十
 畝中為公田其外八家各授一區但借其力以助耕
 公田而不復税其私田故曰助
建學
 國學曰學大學為右學在西郊小學為左學在國中
 鄉學曰序
[002-22b]
養老
 養國老于右學飬庶老于左學俱以食禮有飯有殽/設酒而不
 飲以飯/為主
制官刑
 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時謂巫風常/歌
 常舞若/巫覡然敢有殉于貨色恒于遊畋時謂淫風過而/無度
 有侮聖言逆忠直逺耆徳比頑童時謂亂風悖禮/曰亂
 兹三風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
[002-23a]
 國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訓于䝉士
始作囿
 取禽獸以奉宗廟
作器用之銘
 諸器用皆作銘以自警戒其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
作大濩樂
 命伊尹作樂曰大濩吕氏春秋湯放桀黔首安/寧乃命伊尹作為大濩
[002-23b]
丙/申十有九祀大旱
祀棄以配稷
 舊以農炎帝/子柱配稷至是大旱易以棄配
戊/戌二十有一祀鑄金幣
 伊尹言于王發莊山鹽鐡論作嚴山考漢書蜀嚴道/有銅山後漢避諱改莊為嚴此
 莊山葢即嚴/道之銅山也之金鑄幣以賑民
辛/丑二十有四祀禱于桑林地名吕氏春秋周封湯後于/宋以奉桑林據此桑林當在
宋/地
[002-24a]
 大旱七年王禱于桑林之野祝曰毋以予一人之不
 敏傷民之命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與民失職與宫
 室崇與女謁盛與苞苴行與䜛夫昌與言未已大雨
 方數千里胡宏大紀湯禱桑林而雨天下讙洽遂作/桑林之樂名曰大濩前編載之考左傳宋
 公享晉侯于楚邱請以桑林注桑林殷天子樂孔頴/逹疏曰湯樂大濩其曰桑林先儒無説唯皇甫謚云
 殷樂一名桑林然亦無文可/憑今依孔疏大紀之説不取
丁/未三十祀王崩葬汾陰成湯陵在今山西蒲州府榮河縣/文獻通考宋太祖初給守陵户
廟號烈祖孫太甲立
[002-24b]
 王天錫智勇用集大命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旁
 求俊彦子惠困窮克寛克仁兆民允懷立十八祀而
 革夏正踐天子位十三祀而崩年百嵗子太丁早卒
 外丙二年言止/二嵗仲壬四年止四/嵗伊尹奉太丁之子太
 甲即位考孟子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史記以為即位/二年四年而崩趙岐孟子注並同程子則謂
 古人謂嵗為年湯崩時外丙二嵗仲壬四嵗惟太甲/差長故立之大紀亦言成湯必不舍孫而立子且經
 世書亦無外丙仲壬名世辨之/尤詳今以程子為據不從史記
王太甲
[002-25a]
戊/申元祀伊尹奉王見于祖書序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肆命徂后凡三篇其二亡
 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祇見厥祖百官總已以聽冡
 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徳以訓于王
王居于桐宫書傳枬湯葬地元和志聞喜縣桐鄉故城/在縣西南舊以為伊尹放太甲之所今考
其地與榮/河湯陵近
 王習與性成欲敗度縱敗禮㒺念聞伊尹之戒伊尹
 乃營桐宫而居之曰密邇先王其訓無俾世迷
己/酉二祀王在桐宫
[002-25b]
庚/戌三祀伊尹奉王歸于亳
 王居桐三年處仁遷義伊尹以冕服奉王歸亳復政
 于王書疏太甲自初立至放而歸伊尹毎/進言以戒史叙其事作太甲三篇
以伊尹為保衡書疏湯時伊尹為阿衡至太甲改為/保衡言為天下所取安所取平也
伊尹告歸
 伊尹既復政將告歸又陳戒于王作戒有/一徳王益修厥
 徳諸侯咸服百姓以寧
庚/辰三十有三祀王崩廟號太宗子沃丁立
[002-26a]
 商代祖有功而宗有徳王克終湯業故號曰太宗
王沃丁
辛/巳元祀
戊/子八祀保衡伊尹薨
 王親弔臨祀以太牢以三公禮葬之于亳皇覽伊尹/冡在已氏
 平利鄉曹已氏故城在今山東/曹州府 縣縣東南有伊尹墓
以咎單為相
 咎單訓伊尹之事作書以告于王篇名沃/丁今亡
[002-26b]
己/酉二十有九祀王崩弟太庚立
王太庚
 啇世兄終弟及者自太庚始
庚/戌元祀
甲/戌二十有五祀王崩子小甲立
王小甲
乙/亥元祀
辛/夘十有七祀王崩弟雍已立
[002-27a]
王雍已
壬/辰元祀
 王居位不能綱紀庶政號令不行諸侯或不朝商道
 始衰
癸/夘十有二祀王崩弟太戊立
王太戊
 小甲之弟太庚之子
甲/辰元祀以伊陟臣扈為相巫咸佐之巫咸臣姓名天文/家謂殷宣夜之法
[002-27b]
巫咸/為之
 陟尹之子也與扈及咸輔王大修成湯之政商道復興
桑穀共生于朝書序伊陟贊于巫咸/作咸又四篇今亡
 時有祥桑榖共生于朝書傳祥妖怪二木/共生不恭之罰一暮大拱
 王懼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徳王其修徳王從之三日
 而祥桑枯死
丙/午三祀諸侯畢朝
 王修先王之政明飬老之禮早朝晏退問疾弔喪三
[002-28a]
 年逺方慕義重譯而至者七十六國
戊/午七十有五祀王崩葬河北中宗陵在今河南彰徳府/内黄縣宋開寳間樹碑
廟號中宗子仲丁立
 王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祇懼不敢荒寧成湯之
 後至王而中興焉
王仲丁
巳/未元祀
甲/子六祀遷都于囂史記作隞即敖山在今開封府滎澤縣/西北水經注山上有城即仲丁所遷
[002-28b]
辛/未十有三祀王崩國内亂弟外壬立
王外壬
壬/申元祀
丙/戌十有五祀王崩弟河亶甲立
王河亶甲
丁/亥元祀徙都于相今彰徳府内黄縣南有殷/城括地志河亶甲所都
 囂有河決之患故遷相商復衰
乙/未九祀王崩子祖乙立
[002-29a]
王祖乙
丙/申元祀徙都耿今山西蒲州府河津縣有/耿城水經注商祖乙徙此
 時相又有河決之患爰自相而遷于耿
甲/辰九祀耿圮徙邢今直𨽻順徳府邢臺縣/通典商祖乙遷邢即此
 耿復為水所圮乃徙邢而都焉書序仲丁遷囂作仲/丁河亶甲居相作河
 亶甲祖乙圯于耿作/祖乙今其篇皆亡
以巫賢為相
 賢咸之于也為相任職諸侯賓服天下大和
[002-29b]
乙/夘十有九祀王崩子祖辛立
王祖辛
甲/寅元祀
庚/午十有六祀王崩弟沃甲立
王沃甲
辛/未元祀
乙/未二十有五祀王崩國亂祖辛之子祖丁立
王祖丁
[002-30a]
丙/申元祀
丁/夘三十有二祀王崩沃甲之子南庚立
王南庚
戊/辰元祀
壬/辰二十有五祀王崩祖丁之子陽甲立
王陽甲
癸/巳元祀諸侯不朝
 自仲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諸弟子或爭相代
[002-30b]
 立比九世亂于是諸侯莫朝
己/亥七祀王崩弟盤庚立
王盤庚
庚/子元祀遷都于殷即西亳/今偃師改國號曰殷
 時都河北已久宫室奢侈民居墊隘水泉潟鹵不可
 以行政化王欲徙成湯之故都臣民安土重遷咸相
 咨怨王乃作書告諭書序盤庚將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盤庚三篇渡河而
 南復居于亳改國號曰殷故曰/亳殷遵湯之徳行湯之政
[002-31a]
 商道復興諸侯來朝
丁/夘二十有八祀王崩弟小辛立
王小辛
戊/辰元祀
 殷道復衰
戊/子二十有一祀王崩弟小乙立
王小乙
己/丑元祀
[002-31b]
甲/寅二十有六祀豳亶父遷于岐岐山在今陜西鳯翔府/岐山縣東北顔師古曰
其山兩/岐故名改國曰周今岐山縣有周原帝/王世紀周之名以此
 亶父號古公繼公劉居豳世本公劉慶節皇僕差弗/偽揄公非辟方高園侯牟
 亞園雲都組紺諸盩亶父闕考史記慶節以/下較世本名或不同世有 漏今故不採能修世
 業狄人侵之乃遷岐山之下民從之者如市改號其
 國曰周後漢書郡國志美陽有周城美/陽故城在今鳯翔府岐山縣
丙/辰二十有八祀王崩子武丁立
王武丁
[002-32a]
丁/巳元祀王宅憂以甘盤為相
 王舊學于甘盤至是踐位以甘盤為相亮陰皆同/庵
 年不言百官總已以聽于冡宰
己/未三祀得傅説為相
 王既免喪猶不言羣臣咸諌王于是思建良輔夜夢
 得聖人曰説以夢所見視羣臣百吏皆非乃使百工
 圖其像求之野時説為胥靡築于傅嚴史記作險今/山西解州平
 陸縣有聖人/窟説版築處得之見王王曰是也與之語果聖人爰
[002-32b]
 立為相以傅巖姓之號曰傅説作説命/三篇
命説總百官咨學于説
 王曰來汝説爾惟訓于朕志説曰王人求多聞時惟
 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
 允懷于茲道積于厥躬
戊/子三十有二祀肜音融祭之明/日又祭曰肜有雉雊于鼎
 肜祭禰廟有飛雉升鼎耳而雊王懼祖已奚仲/之後曰王
 勿憂先修政事乃作書以訓于王曰髙宗/肜日王修政行
[002-33a]
 徳天下咸驩
伐鬼方朱子詩經集傳商頌殷武祀高宗之樂易曰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葢謂此與 考鬼方後漢
書通典通考皆以為西戎王應麟曰大戴禮帝繫篇陸證/終娶鬼方氏生子六人六曰季連芉姓楚其後也可以
朱子集傳之/説今依之
 鬼方恃固而擾諸夏王伐之三年乃克自是内外無
 患殷道復興
乙/夘五十有九祀王崩葬西華殷髙宗陵在今陳州府西/華縣宋太祖初給守陵戸
廟號高宗子祖庚立
[002-33b]
 王為王子時父小乙欲其知民疾苦使居民間與小
 民出入同事故于稼穡艱難備嘗知之及即位不敢
 荒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遂成中興之業
王祖庚
丙/辰元祀
壬/戌七祀王崩弟祖甲立
王祖甲
 初高宗欲廢祖庚而立王王以為不義而逃去及祖
[002-34a]
 庚崩國人卒立之
癸/亥元祀
庚/寅二十有八祀周古公亶父薨子季歴嗣
 古公三子長曰太伯次曰仲雍一名/虞仲少曰季歴季歴
 娶太任摯國之仲女任姓路史摯祖已封今蔡州之/平輿有摯亭 平輿故城在今河南汝寧府
 汝陽/縣端一誠莊惟徳之行生子昌有聖瑞史記正義/引赤雀銜
 丹書止于昌户/為聖瑞今不取古公欲傳國以及之曰我世當有興
 者其在昌乎太伯仲雍知指乃以採藥為名逃之荆
[002-34b]
 蠻即勾呉地界楚/越故曰荆蠻㫁髮文身以讓季歴至是古公薨
 季歴嗣是為/公季
乙/未三十有三祀王崩子廪辛立
 王在田間久故即位之後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
 民史記祖甲淫亂殷後衰與尚書無逸/異孔傳以祖甲為太甲與蔡傳異
王廩辛
丙/申元祀
辛/丑六祀王崩弟庚丁立
[002-35a]
王庚丁
壬/寅元祀
壬/戌二十有一祀王崩子武乙立
王武乙
癸/亥元祀
甲/子二祀遷都河北即朝歌帝王世紀武乙徙朝/歌故城在今衛輝府淇縣
丙/寅四祀王畋于河渭震死子太丁立
 王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代之/行也
[002-35b]
 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獵于河渭之間暴雷震死
王太丁
丁/夘元祀
己/巳三祀王崩子帝乙立
王帝乙
庚/午元祀命周公季歴為牧師加九命作伯
 季歴篤行于義諸侯順之嘗伐西落鬼戎諸戎皆西/羌之種
[002-36a]
 至是又伐余無始呼翳徒之戎皆克之王嘉其功錫
 之圭瓚秬鬯加九命為侯伯
丙/子七祀周公季歴薨世子昌嗣為西伯是為周/文王
 西伯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
 慈幼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孤竹注見/前君之
 二子伯夷叔齊譲國不受聞西伯善養老往歸之泰
 顛閎夭散宜生書傳泰閎散皆氏/顛夭宜生皆名鬻子顓頊之/裔名熊辛甲
 殷/臣亦皆歸焉嘗行于野見枯骨命吏瘞之吏曰此無
[002-36b]
 主矣西伯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國者一國之
 主吾固其主矣以棺衾葬之天下聞之曰西伯澤及
 枯骨况于人乎
壬/辰二十有三祀西伯昌生子發
 西伯娶有莘氏聖女曰太姒今陜西同州府郃陽縣/有莘里古莘國寰宇記
 武王母太姒即此國女孫伊尹耕/處别為一莘非郃陽渭涘之莘西伯治外太姒治
 内德政流布風化大興太姒有十子長伯邑考蚤卒
 次發性慈和有聖德西伯以為世子次旦仁聖多材
[002-37a]
 藝西伯任以政管叔鮮蔡叔度曹叔振鐸郕叔武/霍叔處康叔封𣆀季載皆太姒子
丙/午三十有七祀王崩子卒立是為/紂
 王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立少子辛辛母正后
 立為嗣
王受辛
丁/未元祀
 王資辯㨗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性汰侈好酒色始
 為象箸箕子王諸父封箕子爵也今山/西遼州榆社縣有箕城歎曰今為象
[002-37b]
 箸必為玉杯玉杯象箸必將食熊蹯豹胎他又將稱
 是王求足欲天下殆哉
甲/寅八祀伐有蘇路史已姓國寰宇記/古蘇城在濟源西北獲妲己
 王伐有蘇氏得其美女妲己嬖之惟其言是聽使師
 涓一作/師延作朝歌北鄙之音北里之舞靡靡之樂造鹿
 臺廣三里高千尺遺址/在今衞輝府淇縣為瓊室玉門厚賦斂以實鹿
 臺之財盈鉅橋倉名在今直𨽻廣/平府曲周縣東北之粟大聚樂戲于
 沙邱臺名在今直𨽻順/徳府平鄉縣東北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
[002-38a]
 裸而相逐其間宫中九市為長夜之飲百姓怨望諸
 侯有叛者妲己以為法輕威不立王乃為銅柱以膏
 塗之加于爇炭之上使有罪者縁焉輒墮炭中王與
 妲己相為笑樂名曰炮烙之刑
丁/巳十有一祀囚西伯于羑音/酉今河南彰徳府湯隂縣/有牖城魏書地形志即
羑里字音相/近古通用
 王以西伯昌九侯一作鬼侯史記注鄴縣有九/侯城城在今彰徳府涉縣鄂侯
 一作邘後漢書郡國志河内懷有/邘城城在今河南懷慶河内縣為三公九侯有女
[002-38b]
 納于王女不喜淫王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并
 脯鄂侯王又剖孕婦視其胎斮朝渉之脛視其髓西
 伯聞之竊嘆崇侯虎今西安府鄠縣/夏為扈殷為崇知之以告王且
 曰西伯將叛王怒囚西伯于羑里西伯曰父有不慈
 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以不忠豈有君而
 可叛乎乃演易作六十四卦彖辭
己/未十有三祀釋西伯賜弓矢鈇鉞使専征伐
 西伯之臣日夜憂懼謀救其君竭國中珍寳良馬因
[002-39a]
 嬖臣費仲費昌/之後以獻諸侯亦為西伯請王乃赦西伯
 西伯出而獻洛西之地沮洛之西今陜西延安府/宜州諸縣界非伊洛也
 除炮烙之刑許之賜弓矢鈇鉞使専征伐
庚/申十有四祀虞今山西解州平陸縣有虞城/殷虞國舜之後是為西虞今解州/芮城縣
有芮故城/殷芮國質成于周
 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與朝周入其境
 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挈
 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二國之君感而相
[002-39b]
 謂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讓以其所
 爭為閒田今平陸縣有閒/原俗呼讓畔城天下聞而歸之者四十餘國
辛/酉十有五祀西伯得吕尚于渭陽渭水出甘肅渭源縣/鳥鼠同穴山至華陰
縣入河水/北曰陽
 尚四岳之裔也西伯將出獵卜之曰非龍非彲非熊
 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西伯獵果遇尚于渭水之
 陽時年已七十餘與語大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
 有聖人適周子真是耶吾太公望子乆矣故號之曰
[002-40a]
 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武王尊為/師尚父
壬/戌十有六祀西伯伐密須今甘肅平涼府靈臺縣/有隂密故城殷密須國
 初西伯問太公孰可伐太公曰密須管叔曰其君彊
 明伐之不可太公曰先王伐逆不伐順伐險不伐易
 遂自阮國名在平/涼府涇州徂共阮之邑今涇/州共池是而及密須密須
 人自縳其君而來歸
乙/丑十有九祀西伯伐崇注見/前作豐邑豐即崇國地雍録/文王都豐在鄠縣
豐水之西/有豐宮徙都之
[002-40b]
 西伯伐崇令曰無殺人無壊屋無塞井無伐木無掠
 六畜違者不赦三旬崇弗降乃攻滅之作邑於豐遂
 徙都焉
丙/寅二十祀西伯昌薨世子發嗣是為周/武王
 西伯寢疾謂世子曰見善勿怠時至勿疑去非勿處
 此三者道之所以止也世子再拜受教西伯薨葬于
 畢周文王陵在今陜/西西安府咸陽縣周有天下乃追諡曰文王
丁/丑三十有一祀西伯發戡黎書大傳史記俱作耆/注見帝堯伊耆下
[002-41a]
 王以費仲為政費仲善諛好利又用蜚亷伯益裔/善走
 來蜚亷子/有力蜚亷惡來善讒讟諸侯益疎黎侯近于王
 畿不恭王命王方日夜極意聲色不知治也西伯伐
 而勝之祖伊祖已/後知周徳日盛既已戡黎勢必及殷
 恐懼而奔告于王作西伯/戡黎王曰我生不有命在天祖
 伊反曰王不可諫矣考戡黎之事自史遷以為文王/于是傳注皆從其説金氏履祥
 曰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豈遽稱兵天子/之畿且祖伊之言如是其急呉氏□以為戡黎之役
 當在伐紂之時其説誠然因并引大紀及吕/祖謙諸儒之説而以戡黎係武王今從之
[002-41b]
戊/寅三十有二祀殺少師比干王諸/父囚太師箕子注見/上
即啟王庶兄封微子爵也今山/西潞安府潞城縣有微子城去之
 少師比干彊諫王大怒曰比干自以為聖人吾聞聖
 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乃殺比干剖視其心箕子懼
 被髪佯狂而為奴王又囚之微子既數諫度王終不
 能聽遂去之以存宗祀書序殷既錯天命微子作誥父/師少師書傳告二師而去紂
己/夘三十有三祀西伯發大㑹諸侯于孟津注見/前誓師渡河
 諸侯不期而㑹者八百國西伯徇師而誓作泰誓/三篇
[002-42a]
 逾孟津史記武王東觀兵至于盟津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王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于
 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時諸候㑹者皆/曰紂可伐矣王曰天命未可乃引師還居二年乃復
 伐紂考書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蔡沈集傳曰十一年十三年之誤
 也序本依倣經文偶誤三而為一漢孔氏遂以為十遂/一年觀兵十三年伐紂司馬遷因之訛謬相承後儒
 以為實然不知武王葢未有觀兵之事也蔡/傳之説葢本伊川程子并朱子書今從之
王率衆拒周師于牧野地理今釋牧一作坶/在今衛輝府淇縣南兵潰王自
焚商亡
 周師既渡孟津陳于商郊王發兵七十萬人拒之牧
[002-42b]
 野西伯臨戰誓衆作牧/誓左仗黄鉞右秉白旄以麾王
 師雖衆皆無戰心倒戈以開周師周師馳之皆奔潰
 王反走登鹿臺衣其寳玉衣自燔而死王言足以拒
 諌知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以為皆出已下播棄黎
 老崇信姦囘慢神虐民婦言是聽身死國亡天下之
 惡歸焉商自成湯受命至紂傳二十八王十六世合
 計共六百四十有四年
御批厯代通鑑輯覽卷二
[002-43a]
欽定四庫全書
御批厯代通鑑輯覽卷三
起武王十三年己卯至赧王五十九年己巳凡三十/七王三十三世八百六十七年又東周君七年共八
百七十/四年
武王
 姬姓名發后稷之後系見/前嗣文王為西伯興師伐紂
 遂革殷命
己/夘十有三年春即商紂三/十三祀王即位國號周
[002-43b]
 王既克商商之百姓咸待于郊王使告曰上天降休
 商人皆拜王亦答拜翼日命除道修社王入商宫諸
 侯百官畢從釁社而告史記作尹佚䇿祝/今依帝王世紀曰殷之末
 孫季紂殄廢先王明徳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
 姓其章顯聞于天肆子小子膺受大命革殷受天明
 命王載拜稽首乃出改有天下之號曰周以木徳王
封紂子禄父武庚/名為殷侯
 封禄父以殷之餘民因殷初定未集乃使弟管叔鮮
[002-44a]
 蔡叔度相禄父治殷
復商舊政
 命召公釋箕子之囚命畢公釋百姓之囚表商容商/之
 賢/臣之閭命南宫括散鹿臺之財發鉅橋之粟以振貧
 弱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寶玉命閎夭封比干之墓
 比干墓在衞/輝府汲縣北于是萬姓悦服
夏四月王歸至豐諸侯受命于周
 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注見/前
[002-44b]
 陽放牛于桃林山海經夸父山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地在今陜西潼關㕔東南之野
 庶邦冡君暨百工受命于周
大封建諸侯于天下
 封黄帝之後于薊今順天府大與/縣周初薊國帝堯之後于祝今/山
 東濟南府長清縣有/祝阿故城古祝國帝舜之後于陳都宛邱/注見前是為三
 恪復封夏后氏之後東樓/公于把今河南開/封府把縣與殷之武
 庚是為二王之後又封師尚父于齊都營邱故城/在今山東青
 州府昌/樂縣弟周公旦于魯今曲/阜縣召公奭周之/支族于燕史記/正義
[002-45a]
 召公始封在北平無終縣以燕/山為名 無終今順天府薊州庻叔髙于畢今陜西/西安府
 咸陽縣畢/原畢公邑皆留相王室封弟叔鮮于管今開封府鄭/州有管城鮮
 所封/也叔度于蔡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故蔡城度所封叔處于霍今山/西平
 陽府霍州有/霍城處所封以監殷是為三監餘各以次受封封兄/弟之
 國康叔封于衞叔振鐸于曹叔武于郕季戴于聃庶弟/叔繡于滕叔鄭于毛封同姓之國諸叔于郜于郇于
 雍于原于酆虢仲于西虢虢叔于東虢泰伯仲雍之/後周章于呉章之弟于夏墟為虞封異姓之國神農
 之後于焦少昊之後于莒祝融之後于邾四岳之後/于許仲虺弟雍滑之後于薛 衞今河南衞輝府淇
 縣有朝歌故城康叔郕封此曹今山東曹州府定陶縣/有曹故城振鐸封此 史記作成今山東兖州府寧
[002-45b]
 陽縣有成縣故城叔武封此聃國于那處今湖北安/陸府荆門州那口城是滕今兖州府滕縣西南有滕
 城叔繡所封毛春秋㑹纂注國在河南府宜陽縣郜/今曹州府城武縣有郜城周郜國郇今山西蒲州府
 猗氏縣有郇城周郇國雍今河南懐慶府修武縣有/雍城周雍國原今懐慶府濟源縣有原城周原國酆
 今西安府鄠縣有酆城周酆國西虢今陜西鳳翔府/實雞縣之虢城是東虢今河南開封府河隂縣之虢
 亭是呉今江南常州府無錫縣有梅里鄉泰伯所居/是為勾呉虞即西虞本舜後所封周以封仲雍後西
 虞注見前焦今河南陜州之焦城是莒今山東沂州/府之莒州是邾今兖州府鄒縣之古邾城是許今河
 南許州是/薛注見前
祀于祖廟追王太王王季文王遂定諡法
[002-46a]
 始定祀先之禮諱名立諡追王古公亶父曰太王季
 歴曰王季文考曰文王自祖紺以上至后稷以天子
 之禮祀焉
柴于上帝望于山川
 告武成也
以建子月為歲首改祀曰年
 十一月建子得天之正是謂天統以夜半/為朔
色尚赤
[002-46b]
 牲用騂赤/色戎事乘騵駵馬/白腹朝燕服冕注見/前而元衣
立徹法
 一夫受田百畝鄉遂郊門/之内用貢法十夫有溝田不井/授但為
 溝/洫都鄙郊外/之地用助法八家同井耕則通力而作收則
 計畝而分故謂之徹
建學
 國中並立四代之學辟雍王制天子曰辟廱注辟/明廱和也雍與廱同
 中北虞學東夏學西殷學是為大學又建虞庠于西
[002-47a]
 郊夏序于州殷校于黨皆鄉學是為小學俱祀先聖
 先師人生八歲自王公至庶人之子弟俱入小學十
 五歲自天子之元子衆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
 子及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凡入學以齒太子亦齒
 焉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養老
 養國老于東膠大學在王宮/之東膠糾也庶老于虞庠兼用燕饗
 食禮春夏用絲饗禮/秋冬用食禮法也法/其徳行而乞言袒而割牲執
[002-47b]
 醬而饋執爵而酳以酒潄/口曰酳
受丹書之戒作銘自警
 王召士大夫而問曰惡有藏之約行之博萬世可以
 為子孫恒者乎師尚父進丹書于王道其言曰敬勝
 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㓙王聞
 之惕若恐懼退而為戒書于席之四端及機鑑盥盤
 楹杖帶履觴豆户牖劍弓矛各有銘馬席前左端之/銘曰安樂必
 敬右端之銘曰無行可悔後左端之銘曰一反一側/亦不可以忘右端之銘曰所鑑不逺視爾所代機之
[002-48a]
 銘曰皇皇惟敬口生㖃口戕口鑑之銘曰見爾前慮/爾後盥盤之銘曰與其溺于人也寧溺于淵溺于淵
 猶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楹之銘曰母曰胡殘其/禍將然母曰胡害其禍將大母曰胡傷其禍將長杖
 之銘曰惡平危于忿㚄惡乎失道于嗜慾惡乎相忘/于富貴帶之銘曰火滅修容愼戒必恭恭則夀履屨
 之銘曰愼之勞勞則富觴豆之銘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憍則逃户之銘曰夫名難得而易失無懃弗
 志而曰我知之乎無懃弗及而曰我杖之乎擾阻以/泥之若風將至必先搖搖雖有聖人不能為謀也牖
 之銘曰隨天時地之財敬祀皇天敬以先時劍之銘銘/曰帶之以為服動必行徳行徳則興背徳則崩弓之
 曰屈伸之義廢興之行無忘自過予之銘曰造矛造孫/矛少間弗忍終身之羞予一人所聞以戒後世之子
訪道于箕子
[002-48b]
 禹治洪水洛出書注見/前法而陳之為洪範九疇至是
 王訪箕子以天道箕子乃推衍增益以成其篇初一/日五
 行次二日敬用五事次三日農用八政次四日協用/五紀次五日建用皇極次六日又用三徳次七日明
 用稽疑次八日驗用庶徴次/九日嚮用五福威用六極箕子不欲臣周亡于朝
 鮮今髙/麗國王因以封之
作大武樂
 象武功定天下也詳見左傳樂/記不具載
殷伯夷叔齊伯夷姓墨胎名允字公信夷諡/也叔齊名智字公達齊亦諡也餓死于首
[002-49a]
陽山注見/前
 初王伐紂伯夷叔齊扣馬而諫左右欲兵之太公曰
 此義人也扶而去之及王平殷亂天下宗周伯夷叔
 齊恥之隠于首陽義不食周粟採薇而食之卒以餓
 死古史考夷齊採薇野有婦人曰子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餓死
庚/辰十有四年西旅西方之戎/有國名旅貢獒犬髙四/尺曰獒
 時九夷八蠻夷蠻四夷之通稱/八九言其非一通道來貢西旅底貢
 厥獒太保召公奭以獒非常貢明王不貴異物乃作書
[002-49b]
 訓王名曰旅
肅愼氏今寧古/塔地貢矢
 楛矢石砮楛木之矢/以石為鏃長尺有咫王欲昭令徳之致遠
 銘其括曰肅愼氏之貢矢
遷都于鎬帝王世紀武王遷鎬鎬池即其故都水經/注自漢武穿昆明池基溝淪䧟無可考
 自太王居岐名國為周是為岐周至王自豐宅鎬是
 為宗周于是建辟廱興禮樂周道四達無思不服
王不豫周公旦告于祖考翼日瘳
[002-50a]
 公為三壇同墠築土曰壇/除土曰墠為壇于南方北面植璧秉
 圭乃告太王王季史乃册祝請以身代歸納䇿于金
 縢匱中王翼日乃瘳
壬/午十有六年箕子來朝
 箕子過故殷墟傷故都宫室毁圯禾黍生焉欲哭不
 可欲泣則近婦人故作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
 黍油油兮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殷之遺民聞之莫
 不流涕
[002-50b]
乙/酉十有九年冬十有二月王崩子誦立是為/成王
 王丕承文王之烈一戎衣而有天下建官惟賢位事
 惟能埀拱而天下治嗣西伯十有三年踐天子位七
 年崩禮記年九午三竹書/紀年年五十有四周公旦奉元子誦立
 金氏履祥曰戴記文王世子篇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若如其言武王八十一而生成王後
 此又生唐叔虞焉人情事理所必不然也/今依竹書紀年之年以正戴記之訛云
成王
 武王納太公望之女曰邑姜生王至是武王崩王立
[002-51a]
 年十有三周公旦相王踐阼而治
丙/戌元年王諒闇周公旦為冡宰總百官史記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恐諸
侯畔周乃攝行政當國凡七年成王長乃反政考周書/蔡仲之命惟周公位冡宰正百工蔡沈書集傳曰此言
武王崩時也成王在諒闇周公居冡宰百官總已以聽/乃古今之通道非如荀卿所謂攝天子之位也三年之
喪二十五月而畢周公固未嘗攝亦非有七年/而後還政之事也今依蔡傳不取史記之説
夏葬武王于畢武王陵在西安府咸陽縣/文王陵在南武王陵在北
王冠
 周公既葬武王乃冠王以朝于廟而見諸侯使祝雍
[002-51b]
 作頌雍之辭曰使王近于民遠于佞嗇于時嗇受也/不奪民
 時/也惠于財親賢而任能其頌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
 服去王㓜志服衮職欽若昊天六合是式率爾祖考
 永永無極
周公旦誥召公奭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王左右召公不悦周公作君
 奭以告之于是召公乃悦與周公夾輔王室自陜今/河
 南陜/州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東周公主之
[002-52a]
 金氏履祥曰君奭之書胡氏謂在成王幼年今考/書中言意率已可見因從其説係于元年之下
封伯禽為魯侯
 周公留相王室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魯周公戒伯
 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今王之叔父我于天下
 亦不賤矣然一沐三握髪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
 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愼毋以國驕人初太公封
 于齊五月而報政周公曰何速也曰吾簡其君臣禮
 從其俗伯禽至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曰何遲也曰
[002-52b]
 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而後除之周公曰後世其北
 面事齊乎夫政不簡不易民不能近平易近民民必
 歸之
丁/亥二年周公居東
 時管叔及羣弟蔡叔/霍叔流言于國日公將不利于孺子
 周公乃告二公書傳謂太/公召公曰我之弗辟去聲/我無以
 告我先王遂居東取易三百八十四爻各繫以辭憂
 武庚必叛王室必搖乃作鴟鴞之詩以貽王詩序豳/風鴟鴞
[002-53a]
 周公救亂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貽王
戊/子三年秋大雷風迎周公于東
 周公居東二年王知罪在管蔡是年秋大熟未穫天
 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㧞王與大夫盡弁以啓
 金縢之書見公請代武王之説王執書以泣親逆迎/也
 公出郊天乃雨反風禾盡起歲則大熟
管叔鮮及蔡叔度霍叔處以武庚叛王命周公討平之
 王迎周公歸三叔懼挾武庚以叛奄地理今釋兖州/府曲阜縣奄里
[002-53b]
 括地志云/奄國之地及淮夷淮水注見前淮夷/淮南北近海之夷徐戎地理今釋/泗州徐城
 廢縣古/徐國皆應之王乃命周公東征大誥天下作大/誥
 公殺武庚誅管叔囚蔡叔于郭鄰郭亦周書作虢/鄰鄉遂之地
 霍叔為庶人命伯禽帥師平徐戎定魯寧淮夷師還周
 公作東山之詩以勞士卒朱子詩傳東山周公東/征既歸作此以勞歸卒
封微子啓于宋今歸徳府商邱縣宋地古閼伯之墟通/志周封微子于宋以為商後故曰商邱
 使紹殷後修其禮物作賓王家作微子/之命
己/丑四年王朝于廟
[002-54a]
 延訪羣臣羣臣進戒詩序閔予小子嗣王朝于廟也/訪落王謀于廟也敬之羣臣進
 戒也小毖嗣/王求助也
周公作立政
 周公戒王以用人之道作立政于是淮奄未盡平公/以武不可弛故于篇
 終告王曰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
 烈/
 金氏履祥曰立政亦成王初年之書故其官名與/周禮未盡合胡氏大紀係于四年之下是為得之
王伐淮夷踐滅/也書序書傳俱以踐奄在營洛之後金/氏前編以多士篇有朕昔來自奄之
[002-54b]
文因以多方紀/士之前今從之
 奄及淮夷復叛王乃東征淮夷遂滅奄遷其君于蒲
 姑史記作薄姑今山東青州/府博平縣東北有薄姑城
庚/寅五年遷殷民于洛邑今河南府洛陽縣東有洛/陽故城周遷殷民于此
 王來自奄遷殷之餘民于洛邑歸至宗周作多方以
 誥庶邦
蒐于岐陽岐山注/見前
 因盟諸侯
[002-55a]
辛/夘六年正百官書序成王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
 立太師太傅太保曰三公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冡
 宰掌邦/治司徒掌邦/教宗伯掌邦/禮司馬掌邦/政司宼掌邦/禁
 空掌邦/士為六卿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九州/之牧
 伯/阜成兆民
制禮作樂
 制周禮以經邦國曲禮以節威儀禮記䟽經禮三百/周官是也周官三
 百六十舉其成數故曰三百曲禮三千儀禮/是也履行五禮之别委曲繁廣故曰三千總其凡
[002-55b]
 有五曰吉凶軍賔嘉舉其大有六曰冠婚喪祭鄉鄉/射
 鄉飲/酒相見作樂曰勺詩作/酌以告成大武頌武王之功/以告成于廟
 也/又分六樂而序之以祀以祭以享奏黄鍾歌大吕/舞雲門以祀天
 神奏太簇歌應鍾舞咸池以祭地祗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奏㽔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
 奏夷則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姜/嫄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 奏房中之樂關/雎
 為房中/之樂以歌后妃之徳
越裳氏注見/前來朝
 越裳氏重三譯而來獻白雉周公曰徳澤不加君子
[002-56a]
 不享其贄政令不施君子不臣其人譯曰吾國之黄
 耉曰天無烈風淫雨海不揚波三年矣意中國有聖
 人乎于是來朝周公致薦于宗廟使者迷其歸路公
 錫駢車五乘皆為指南之制使者載之期年而至其
 國
壬/辰七年營東都今河南府洛陽縣西有河南廢縣即周/東都漢書地理志河南郡河南故郟鄏
地周武王遷九鼎/周公營以為都
 初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邑将營都而未果考史記/武王謂
[002-56b]
 周公曰我南望三塗北望嶽鄙顧詹有河粤詹洛伊/母逺天室營周居于洛邑而後去語出逸周書度邑
 篇河三塗山名在河南府嵩縣西南嶽鄙杜預/曰 北太行山鄙都鄙近嶽之邑伊水注見前至是
 王欲如武王之志命召公先之洛相宅書序成王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誥
 周公復卜澗水東瀘水西洛澗水出河南府澠池縣/白石山瀍水出 陽縣糓城山俱入洛
 申視卒營築書序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洛誥謂之東都曰此四
 方入貢道里均也于是王至新邑洛誥戊辰/王在新邑朝諸侯
 祀清廟詩序淸廟祀文王也既成洛/邑朝諸侯率以祀文王焉定鼎于郟鄏帝/王
 世紀河南有郟鄏陌其南/名定鼎門葢鼎所從入也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王歸
[002-57a]
 命周公留後分正東都分别其民正/定其居也
設南郊郊之祭兆于南/郊就陽位也建明堂在國之南辰巳之地髙/三丈方三百步上圓下
方八牕四闥其室考工記作五室大戴禮作九室楊復/曰五室取五方之義九室則五方之外必備四隅也九
室之制視五/室為尤備
 郊祀后稷以配天詩序思文后稷配天也朱/子曰為壇而祭故謂之天宗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詩序我將祀文王于明堂也朱/子曰祭子屋下而以神祗祭之
 故謂/之帝
立大社
[002-57b]
 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黒/色土中央黄土凡建諸/侯鑿取
 其方一面之土苞以黄土苴以白/茅以為土封故曰受削土于王室
癸/巳八年三月金氏前編以為營洛之三月蔡氏書/集傳以為次年之三月今從書集傳周公
誥殷士于新邑
 周公既營洛邑又卜瀍水東為下都即今洛陽/故城是曰成
 周遷殷民處之前既遷矣此/復安集之也乃以王命告作多士集/傳
 曰商民遷洛者亦有有位/之士故周公以王命告之
封蔡叔子胡于蔡書序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踐諸侯位作蔡仲之命
[002-58a]
 蔡叔度既没其子胡率徳改行周公舉以為卿士言
 于王復封之蔡以奉蔡叔之祀
甲/午九年封弟叔虞為唐侯今山西平陽府翼城縣西有/唐城叔虞所封史記唐在河
汾之東方/百里即此
 堯之裔封于唐寰宇記夏后時封/劉累之孫于此至是唐為亂王滅
 之與弟叔虞戱削桐葉為珪曰以此封若史佚請擇
 日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
 之禮成之樂歌之遂封叔虞為唐侯
[002-58b]
 柳氏宗元曰王者之言要于其當設有不當雖十易/之不為病若必遂從而成之不幸而王以桐葉戲婦
 寺亦将舉/而從之乎
乙/未十年王㳺于卷阿卷曲也阿/大陵也
 召公從因王之歌作卷阿之詩以進戒詩序卷阿召/康公戒成王
 也/
丙/申十有一年周公作無逸
 周公欲王知稼穡之艱難先已備陳七月之詩朱子/詩集
 傳周公以成王未知稼穡之艱難故陳后稷/公劉風化之所由使瞽曚朝夕諷誦以教之至是在
[002-59a]
 豐又作無逸之書以訓于王
周公薨諡曰/文
 公在豐病將殁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王既
 薨王葬公于畢長安志周公墓/在成陽縣東北從文王以明不敢臣
 也復以公有大勲勞命魯公世祀以天子禮樂
 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分所當為魯安/得獨用天子禮樂哉成王之賜伯酓之受皆非也
命君陳治東都作君/陳
 周公既殁以君陳代公分正東郊天子之國五十里/為近郊下都在洛
[002-59b]
 師之東故/曰東郊
丁/酉十有二年廵狩
 諸侯朝于方嶽因行黜陟之典
戊/戌十有三年作九府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内職幣職金圜法
 初虞夏商之世幣金三品或黄或/白或赤至是太公望立九
 府圜法錢圜函方輕重以銖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
 長四丈為疋
庚/戌二十有五年大㑹諸侯于東都
[002-60a]
 四夷各以其方物至史臣為作王㑹之篇
壬/戌三十有七年夏四月王崩子釗立是為/康王
 四月王不懌甲子召太保及羣臣受顧命書序成王/將崩作顧
 命/敬保元子釗越翼日乙丑王崩太保命逆元子釗
 于南門之外入翼室恤宅宗引入路寢東夾室/為居憂宗主也
 酉元子釗麻冕黼裳吉服/也受冊命即位朝見諸侯
 于應門内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諸侯聽命出
 書序康王誥諸/侯作康王之誥乃釋冕反喪服
[002-60b]
葬于畢成王陵在文/王陵西南
 王在位三十七年祇勤于徳夙夜不逮興禮樂立制
 度民和睦而頌聲作
康王
癸/亥元年朝于豐宫
 徧告諸侯宣示文武之功業
乙/丑三年吉禘于先王
 遂定樂歌
[002-61a]
甲/戌十有二年夏六月命畢公保釐東郊保安釐/正也
 王自宗周至于豐冊命畢公分居里成周郊帝王世/紀分民
 之居里于成周之郊尚書集傳/即經文表厥宅里殊厥并疆也作畢命
戊/子二十有六年召公薨諡曰/康
 初公治西方甚得民和有司請召民公曰不勞一身
 而勞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乃廵行鄉邑聽斷
 于棠樹之下及卒人思其政不忍伐棠樹作甘棠之
 詩歌詠之詩序甘棠美召公也召今河/南陜州有甘棠驛以 公名
[002-61b]
王崩子瑕立是為/昭王
 王克臻洪業敬恭神人四裔賓服海内晏然百姓興
 于禮義囹圄空虛刑措不用四十餘年有唐虞之風
 焉
葬于畢康王陵在文/王陵東南
昭王
己/丑元年
 王之時王道缺微周始衰
[002-62a]
壬/寅十有四年魯公子㵒音/費弑其君宰伯禽之/孫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
 金氏履祥曰弑君爭國之禍自/是始而王不能討失政甚矣
己/夘五十有一年有光五色貫紫微紫宫垣十五星一日紫/微大帝之座天子之常
居/也井水溢王崩于漢子滿立是為/穆王
 王南廵狩反濟漢漢水注/見前漢濵之人以膠船進王至
 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周公後/伯爵皆溺焉大紀王隕/于漢王右
 辛餘靡振王以/濟王遂發疾崩
穆王
[002-62b]
 王生于昭王之二年國語昭王娶于房/曰房后生穆王至是即位年
 已五十餘
庚/辰元年築祗宫圻内逰/觀之宮
壬/午三年命君牙為大司徒伯冏為太僕正作君牙/及冏命
丙/申十有七年王西廵狩徐戎叛徐戎注/見前王歸征克之
 王得八駿馬一赤驥二盜驪三白義四渠黄/五驊騮六騧騟七騄耳八山子有造父
 者蜚亷/之後以善御幸遂西廵狩樂而忘歸四方諸侯爭
 訟無所質正咸歸于徐嬴姓國子爵地方五百里徐/子行仁義故諸侯多歸之
[002-63a]
 徐子得朱弓赤矢以為天瑞自稱偃王朝之者三十
 六國王聞徐子僭號恐遂稱受命乃命造父御一日
 千里長驅而歸使楚人伐徐徐子不忍鬬其民北走
 彭城今徐州府/銅山縣百姓從之者以萬數徐子將死曰吾
 頼于文徳不明武備故至此
封造父于趙城今平陽府趙城縣有故城/在縣西南即造父之邑
 以御八駿功故封其後為趙氏至晉趙/衰始著
甲/寅三十有五年征犬戎西戎名舜竄三苗子三危其後/繁熾夏之衰犬戎入居邠岐間
[002-63b]
 時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徳不觀
 兵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
 者不至
己/丑五十年命吕侯吕國名/注見前作吕亦作/甫
 王命吕侯為大司宼作修刑辟周制五刑凡二千/五百王増至三千
 夏贖刑訓暢夏后時贖刑之法制為五罰墨辟疑赦/其罰百鍰劓辟疑赦其罰惟倍剕辟疑赦其
 罰倍差宮辟疑赦其罰六/百鍰大辟疑赦其罰千鍰以詰四方
 蔡氏沈曰吕命専訓贖刑夲舜典金作贖刑之語以/行其一切權宜之計然其哀矜惻怛猶有三代忠厚
[002-64a]
 之遺/意
甲/戌五十有五年王崩于祗宫子繄扈立是為/共王
 王之初思保位為難欲自警寤作史記書事之要戒
 俾戎夫官名/言之朔望以聞厥後欲肆其心周行天
 下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祈父周司馬招其名也詩/云祈招之愔愔式昭徳音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刑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以止王心是以獲没于祗
 宫
共王
[002-64b]
乙/亥元年
丁/丑三年滅宻密國即密須/地注見前
 王游于涇上涇水出甘肅平涼縣筓頭/山至西安府髙陵縣入渭密公從有三
 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女三為粲美物也而何
 徳以堪之密公不獻一年王滅密
丙/戌十有二年王崩子囏立是為/懿王
懿王
丁/亥元年徙都于槐里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槐里周曰犬/邱懿王都之故城在今西安府興
[002-65a]
平縣/東南
辛/亥二十有五年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為/孝王
孝王
壬/子元年
甲/子十有三年封非子于秦地理今釋今陜西秦/州有秦亭非子所封
 非子惡來革之後秦世譜惡來女防旁/臯大凡大駱非子居犬邱好馬
 善養息之王使主馬于汧水名在鳳翔府/汧陽縣入渭注見/前
 間馬大蕃息乃分土為附庸邑之秦曰昔伯翳為舜
[002-65b]
 主畜多息故有土錫姓曰嬴今其後亦為朕息馬其
 使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大雨雹江漢冰
 胡氏一桂曰嬴秦始封而災/異即見履霜之象已兆于此
丙/寅十有五年王崩懿王子燮立是為/夷王
夷王
 主為懿王太子孝王崩諸侯復立為王
丁/夘元年覲禮廢
[002-66a]
 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王徳諸侯之立已始下
 堂而見降與抗禮
己/巳三年命虢公虢注見前杜預/曰二虢皆公爵伐太原之戎後漢書西/羌傳穆王
遷戎于太原舊説以為即山西太原顧炎武曰在今/甘肅平涼府固原州後魏立原州以古太原而名
 至于俞泉地名/獲馬千匹
甲/戌八年楚子熊渠伐庸今湖北鄒陽府/竹山縣古庸國揚粤漢書南粤/王傳略定
揚粤師古曰本揚/州之分故云揚粤至于鄂今湖北武昌府/武昌縣有鄂城
 熊渠之先曰鬻熊注見/前事文王有勤勞成王時封其
[002-66b]
 後曰熊繹鬻/熊曾孫于楚先曰荆後/改曰楚錫以子男之田姓芈音/弭
 氏居丹陽今湖北宜昌府歸州有古丹陽城楚始封/此曰西楚後徙枝江亦曰丹陽是為南楚
 今荆州府/枝江縣是傳至熊渠熊繹五/世孫王室微諸侯相伐熊渠
 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西伐庸東侵楊粤至于鄂
 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乃立其諸子為
 王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分處江上厲王時熊/渠畏王伐
 楚去其/王號
壬/午十有六年王崩子胡立是為/厲王
[002-67a]
殺齊侯不辰太公元/孫哀公
 紀侯姜姓今青州府壽光/縣有紀城紀侯國譖齊侯于王王烹齊侯而
 立其弟靜是為胡公/徙治薄姑
厲王
癸/未元年
 王暴虐詩人作刺召穆公作民勞蕩凡伯作/板芮伯作桑柔皆以刺王
辛/丑十有九年齊公子山弑其君靜而自立是為/獻公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與其黨襲殺胡公而
[002-67b]
 自立盡逐胡公子徙治臨淄故城在今臨淄/縣北亦曰齊城
壬/子三十年以榮夷公為卿士墨子厲王染于榮夷終論/語疏榮公武王時為天子
公卿夷公/蓋其後也
 王好利說榮夷公芮良夫姬姓伯爵世為王朝卿士/食采于苪今山西苪城縣
 諫曰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
 天地之所載也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猶日怵
 愓懼怨之來也今王專利其可乎榮公若用周必敗
 王不聽卒以為卿士諸侯不享
[002-68a]
乙/夘三十有三年使衞巫衛國/之巫監謗
 王無道國人謗王召公召康公之後穆公虎世輔王室/食采于召今鳳翔府岐山縣召
 亭/是諫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衞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
 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故為川者決之
 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不聽
己/未三十有七年王出居于彘今平陽府霍州有彘城元/和志即周厲王所奔之地
 王心戾虐萬民弗忍乃相與畔襲王王出奔于彘太
[002-68b]
 子靖匿召公家國人圍之召公曰昔吾驟諫王王不
 聽故至此今殺王太子王其以我為讐而懟怒乎夫
 事君者險而不懟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
 王太子太子竟得脱
庚/申三十有八年王在彘共和行政
 召公周公周公元子伯禽就封于魯次子留相王/室世為周公食采于雍今陜西鳳翔縣
 相以太子靖㓜相與協和共理國事號曰共和
 五十有一年王崩于彘周公召公奉太子靖即位是為/宣王
[002-69a]
 初太子長于召公之家共和十四年厲王崩二相乃
 共立之為王輔之修政諸侯復宗周
宣王
甲/戌元年命秦仲征西戎
 初厲王之時西戎反王室滅太邱大駱非子/父之族王
 即位命秦仲為大夫率其國人征之
命尹吉甫路史少昊子般封尹在汾州/及周為尹氏采邑有吉甫墓北伐玁狁北狄/
 時玁狁内侵逼近京邑詩玁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于涇陽 焦獲爾雅
[002-69b]
 十藪之一在今西安府涇陽縣鎬劉向以為千里之/鎬非鎬京也方即朔方朱子曰靈夏等州地涇陽涇
 水之/北也王命吉甫北伐逐之太原注見/前而歸于是有六
 月之詩詩序六月宣/王北伐也
乙/亥二年命方叔詩傳周卿士五官/之長故曰元老南征荆蠻即楚/
 時荆蠻背叛方叔嘗預北伐有功詩顯允方叔征伐/玁狁蠻荆來威
 王命率師南征荆蠻來服于是有采芑之詩詩序采/芑宣王
 南征/也
命召虎平淮夷淮南/之夷
[002-70a]
 淮夷不服王命召虎率師循江漢討平之詩江漢湯/湯武夫洸
 洸經營四方/告成于王疆理其地南至于海詩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師還
 鍚虎圭瓚秬鬯以嘉其勲尹吉甫乃賦江漢之詩以
 美之詩序江漢尹吉甫美宣王也能/興衰撥亂命召穆公平淮夷
王親征徐戎在淮/之北
 王既命召虎平淮南之夷乃親率六師太師皇父為/帥程伯休父
 為司/馬以征淮北徐方來庭召虎作常武之詩美王因
 以為戒詩序常武召穆公美宣王也有常徳以立武/事因以為戒孔疏戒者就常徳之中而戒使
[002-70b]
 常行/也
己/夘六年大旱自二年不雨/至于是年
 王承厲王之烈内有撥亂之志遇烖而側身修行
 欲消去之天下喜于王化復行百姓見憂天下百姓/見被矜憂
 仍叔仍氏叔字/周大夫作雲漢之詩以美之
秦仲死于西戎命其子伐戎破之
 西戎殺秦仲仲有子五人長者為/莊公王召其昆弟與兵
 七千使伐西戎破之于是與其先大駱犬邱之地與/荘
[002-71a]
 公/為西垂大夫今甘肅秦州有西縣故城/秦莊公所居漢為縣後廢
辛/巳八年廵狩東都
 王内修政事外復文武之境土乃選車徒備器械㑹
 諸侯于東都因以田獵講武詩人作車攻吉日詩序/車攻
 宣王復古也吉/日美宣王田也
乙/酉十有二年立魯侯敖魏公之/孫武公之少子□為魯世子
 魯侯與長子括少子□來朝王愛□欲立為魯世子
 樊仲山甫大王子虞仲支孫食采于樊亦曰陽/樊今河南懐慶府濟源縣皮城是也諫曰
[002-71b]
 不可不順必犯犯王命必誅故出令不可不順也若
 魯從之諸侯效之王命將有所壅若不從而誅之是
 自誅王命也王卒立之是為/懿公其後括之子伯御弑□
 而自立事在二十/十一年
不耤千畝文獻通考周制天子孟春之月擇元辰帥公/卿諸侯大夫躬耕耤田千畆于南郊冕而朱
紘躬秉耒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庶人終畆厲王時耤田禮廢宣王不復遵古
 王不修耤于千畝虢公諫曰民之大事在農是故稷
 為大官惟農是務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故征則有
[002-72a]
 威守則有財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今天子欲
 修先王之緒而棄其大功匱神乏祀而困民之財何
 以求福用民王弗聽
乙/未二十有二年王后姜氏諫王
 姜后賢而有徳王嘗晏起后脱簪弭待罪于永巷使
 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不才至使君王失禮而晏朝敢
 請罪王曰寡人不徳實自生過非夫人之罪也遂勤于
 政早朝晏退繼文武之迹成中興之業為周世宗
[002-72b]
封弟友于鄭西周畿内邑今陜西華川鄭縣故城是後/徙虢鄶之間今河南新鄭縣是其餘民南
保漢中今漢中/府南鄭縣是
 友厲王少子王封之鄭并賜之祊田今山東沂州府/費縣有故祊城
 天子廵狩助祭泰山湯沭之邑
乙/巳三十有二年伐魯誅伯御立魯侯之弟稱是為/孝公
 王既誅伯御問魯公子能導一作/訓順諸候者以為魯
 後樊仲山甫曰懿公之弟稱肅恭明神敬事耆老賦事
 行刑必問于遺訓咨于故實王曰是能訓治其民矣
[002-73a]
 乃命魯侯稱于夷宫祖夷王/廟也
癸/丑四十年料民于太原注見/前
 初王伐姜戎四岳之裔初居/𤓰州後徙中土敗積于千畝地名在今/山西遼州
 乃料民簡料/其數于太原仲山甫諫曰民不可料也古者
 司民協孤終協考孤㓜/終死也司商協民姓别生/分類司徒協
 旅師旅/司宼協禁罪𨽻刑/死之數牧協職物色/之數工協革牛馬羊/之皮
 場協入知粟/數廩協出知用/數而又治農于朝千畝/田也蒐于
 農隙耨穫亦于耤王亦至于/耤考課獮于既蒸狩于畢時是
[002-73b]
 皆習民數者也又何料焉且無故而料民天所惡也
 害于政而妨于後嗣王卒料之
丙/辰四十有三年殺杜伯西安府長安縣有杜/城水經注周杜伯國
 王將殺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爭之九復之而
 王不許王曰汝别君猶背/也而異友儒曰君道友逆則
 順君以誅友友道君逆則順友以違君王卒殺杜伯儒
 死之杜伯子叔隰/奔晉為士氏
己/未四十有六年王崩子湼立史記作宮湼/是為幽王
[002-74a]
 金氏履祥曰宣王初年有志撥亂周道復興然不克/有終如廢魯適不耤千畝料民太原殺杜伯大畧可
 見其後幽王繼/之卒以東遷
幽王
庚/申元年立姜氏申候/女為王后宜臼申后/子為太子
壬/戌三年納褒姒褒國名今陜西漢中/府褒城縣古褒國
 初宣王之時童謠曰檿弧箕服山桑為弓箕/木為矢房實亡周
 國于是王聞之有夫婦鬻是噐者上使執而戮之府
 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懼而棄之國語史伯曰夏/之衰褒之神化
[002-74b]
 為二龍以同于王庭而言夏后卜請其漦櫝而藏之/及殷周莫之發也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于庭不
 可除王使婦人不幃而譟之化為元黿以入于王府/府之童妾未既齓而遭之既笄而孕不夫而育故懼
 而棄/之為弧服者方逃于道收之以奔于褒後褒姁有
 獄請入此女于王以贖其罪是為褒姒至是王入後宫
 愛而納之生子伯服
三川震三川涇洛渭也地/震故三川亦動
 伯陽父曰唐固曰伯陽父周/柱下史老子也周將亡矣天地之氣隂
 伏而不能出陽廹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實
[002-75a]
 震是陽失其所而塡隂也韋昭曰為/隂所鎮陽失而在隂韋/昭
 曰在隂/下也源必塞源塞國必亡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
 而商亡今周徳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
 川竭山必崩山崩川竭亡之徴也若國亡不過十年
 數之紀也是歲三川竭岐山崩
甲/子五年廢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后伯服為太子
 褒姒與虢石父比譖廢申后太子褒姒立為后伯服
 為太子宜臼出奔申國名姜姓四岳之裔今河南南/陽府南陽縣有申城申侯國
[002-75b]
 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褒姒不好笑王悦之
 萬方故不笑乃無故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冦褒
 姒乃大笑
乙/丑六年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于是有十月之交詩詩序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
丁/夘八年以鄭伯友為司徒
 友為司徒甚得周衆問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
 死乎史伯曰獨雒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公曰何以
[002-76a]
 對曰地近虢東虢注/見前妘姓國居蔡洧之間今/開封府密縣有檜城虢檜
 之民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為司徒民皆愛公公
 誠請居之虢檜之君見公方用事輕分公地虢檜之
 民皆公之民也友曰善于是言于王徙其民雒東虢
 檜果獻十邑後武公竟取十/邑而滅虢檜
庚/午十有一年申侯以犬戎入宼弑王鄭伯友死之晉衞
秦皆以兵来救立故太子宜臼是為/平王
 王欲殺故太子宜臼求之于申申侯弗與召西夷犬
[002-76b]
 戎攻王王舉烽火徴兵兵莫至犬戎遂弑王于驪山
 下山在西安府/臨潼縣東南虜褒姒鄭伯友死于戰秦襄公/力戰
 破戎衞侯和既武公康/叔九世孫從晉侯仇叔虞封唐傳子燮/改國為晉燮八傳
 為文/侯仇合諸侯兵逐戎黜伯服鄭世子掘突武公/收父散
 兵從諸侯東迎太子宜臼立之
 
 
御批厯代通鑑輯覽卷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