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西漢年紀 > 西漢年紀 卷二十八
[028-1a]
欽定四庫全書
 西漢年紀卷二十八   宋 王益之 撰
  哀帝
孝哀皇帝諱欣元帝庶孫定陶共王子也年三歳嗣立
為王長好文辭法律綏和元年立為皇太子二年三月
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尊皇太后曰
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大赦天下本/紀帝初即位躬行
儉約省減諸用政事由已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孔光/傳
[028-1b]
夏四月壬寅傅太后封帝舅丁明為陽安侯傅妃父晏
為孔鄉侯外戚傳恩澤侯表太考異曰漢書本紀載於/五月立皇后尊傅 后詔後按恩澤侯表丁
明傅晏並以四月壬寅封又師丹上書曰封舅為陽安/侯皇后尊號未定豫封父為孔鄉侯又外戚傳云晏封
後月餘傅妃立為皇后此據明甚是二人之封在立皇/后之先無疑當是本紀因立皇后尊傅太后故附於詔
末耳今從侯表或疑壬寅先於帝即位五日按/外戚傳以為傅太后封非帝丙午即位之後也諫大夫
楊宣曰五侯封日天氣赤黄丁傅復然此殆爵土過制
傷亂土氣之祥也五行/志建平侯杜業上書言王氏世權
日久朝無骨鯁之臣宗室諸侯微弱與繫囚無異自佐
[028-2a]
史以上至於大吏皆權臣之黨考異曰通鑑載於七月/莽免之後然此書本為
王氏設使莽已免不應尚以為言當是莽未免時上按/傳載書後云又言宜為共王立廟京師高昌侯董宏亦
言宜尊帝母丁后為帝太后董宏事既載於四月不應/業此疏却在七月今移於立廟京師之前 按考異云
云則此上當有董宏請尊帝母丁后事此後當有/杜業請為恭王立廟事此本俱不載疑有脱落曲陽
侯根前為三公輔政知趙昭儀殺皇子不輒白奏反與
趙氏比周恣意妄行譖愬故許后被加以非罪誅破諸
許族敗元帝外家内疾妬同産兄姊紅陽侯立及淳于
氏皆老被放棄新喋血京師威權可畏高陽侯薛宣有
[028-2b]
不養母之名安昌侯張禹姦人之雄惑亂朝廷使先帝
負謗於海内尤不可不慎陛下初即位謙讓未皇孤獨
特立莫可據仗權臣易世意若探湯宜早以義割恩安
百姓心竊見朱博忠信勇猛材畧不世出誠國家雄俊
之寳臣也宜徴博置左右以填竹刃/反天下此人在朝則
陛下可高枕而臥矣昔諸吕欲危劉氏賴有高祖遺臣
周勃陳平尚存不者幾為姦臣笑所言合指朱博果見
拔用杜周/傳由是為光禄大夫博/傳六月詔曰惟世俗奢泰
[028-3a]
文巧而鄭衞之聲興夫奢泰則下不孫讀曰/遜而國貧文
巧則趨末背本者衆鄭衞之聲興則淫辟讀曰/僻之化流
而欲黎庶敦朴家給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豈不難哉
孔子不云乎放鄭聲鄭聲淫其罷樂府官郊祭樂及古
兵法武樂在經非鄭衞之樂者條奏别屬他官丞相孔
光大司空何武奏郊祭樂人員六十二人給祠南北郊
大樂鼓員六人嘉至鼔員十人邯鄲鼓員二人騎吹鼓
員三人江南鼓員二人淮南鼓員四人巴俞鼔員三十
[028-3b]
六人歌鼓員二十四人楚嚴鼓員一人梁皇鼔員四人
臨淮鼓員三十五人兹邡音/方鼓員三人凡鼓十二員百
二十八人朝賀置酒陳殿下應古兵法外郊祭員十三
人諸族樂人兼雲招讀與/翹同給祠南郊用六十七人兼給
事雅樂用四人夜誦員五人剛别柎音/膚員二人給盛徳
主調箎音/池員二人聽工以律知日冬夏至一人鐘工磬
工簫工員各一人僕射二人主領諸樂人皆不可罷竽
音/于工員三人一人可罷琴工員五人三人可罷柱工員
[028-4a]
二人一人可罷繩絃工員六人四人可罷鄭四㑹員六
十二人一人給事雅樂六十一人可罷張瑟員八人七
人可罷安世樂鼔員二十人十九人可罷沛吹鼓員十
二人族歌鼓員二十七人陳吹鼓員十三人商樂鼓員
十四人東海鼓員十六人長樂鼓員十三人縵音/漫樂鼓
員十三人凡鼓八員百二十八人朝賀置酒陳前殿房
中不應經法治竽員五人楚鼔員六人常從倡三十人
常從象人四人詔隨常從倡十六人秦倡員二十九人
[028-4b]
秦倡象人員三人詔隨秦倡一人雅大人員九人朝賀
置酒為樂楚四㑹員十七人巴四㑹員十二人銚音/姚
㑹員十二人齊四㑹員十九人蔡謳員三人齊謳員六
人竽瑟鐘磬員五人皆鄭聲可罷師學百四十二人其
七十二人給大官挏音/動馬酒其七十人可罷大凡八百
二十九人其三百八十八人不可罷可領屬大樂其四
百四十一人不應經法或鄭衞之聲皆可罷奏可禮樂/志
詔曰曲陽侯王根前以大司馬建社稷䇿益封二千戶
[028-5a]
太僕安陽侯王舜往時䕶太子家導朕忠誠専壹有舊
恩益封五百戶丞相博山侯孔光大司空氾音/汎鄉侯何
武益封各千戸本紀元后傳之考異曰此事通鑑載於/七月王莽免 後并莽益封事附見蓋
通鑑據元后詔書耳按本紀四人益封在六月又莽傳/載莽罷就第公卿大夫多稱之者上乃下詔益莽封二
事自不同時當是元后傳取三人益封/附作一處非事實也今從本紀及莽傳左將軍師丹建
言古之聖王莫不設井田然後治廼可平孝文皇帝承
亡周亂秦兵革之後天下空虚故務勸農桑帥以節儉
民始充實未有并兼之害故不為民田及奴婢為限今
[028-5b]
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數鉅萬而貧弱愈困蓋君子為
政貴因循而重改作然所以有改者將以救急也亦未
可詳宜畧為限天子下其議食貨/志詔曰制節謹度以防
奢淫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諸侯王列侯公主吏
二千石及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亡限與民爭利百姓
失職重直用/反困不足其議限列本/紀丞相孔光大司空何
武奏請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國中列侯在長安公主
名田縣道及關内侯吏民名田皆毋過三十頃諸侯王
[028-6a]
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
十以上十歳以下不在數中賈人皆不得名田為吏犯
者以律論諸名田畜奴婢過品期盡三年犯者沒入官
時田宅奴婢賈為減賤貴戚近習皆不便也詔書且須
後遂寢不行本紀食/貨志上置酒未央宫内者令為傅太后
張幄坐於太皇太后坐旁大司馬王莽案行責内者令
曰定陶太后藩妾何以得與至尊並徹去更設坐傅太
后聞之大怒不肯㑹重怨恚莽莽復乞骸骨秋七月丁
[028-6b]
五字據/荀紀上賜莽黄金五百斤安車駟馬罷就第公卿
大夫多稱之者上乃加恩寵置中黄門為莽家給使十
日一賜餐又下詔曰新都侯莽憂勞國家執義堅固朕
庶幾與為治太皇太后詔莽就第朕甚憫焉其以黄郵
聚戶三百五十益封位特進給事中朝朔望見禮如三
公車駕乗緑車從莽傳官顔曰綠車皇孫之車荀考異/曰百 表以為十一月丁卯 紀載
於七月丁巳按莽免師丹代為大司馬四月徙大司空/百官表載丹以十月癸酉為大司空不應莽免反在十
一月又丹傳云代莽為大司馬封高樂侯表載丹以綏/和二年七月庚午封則知百官表所謂十一月者蓋字
[028-7a]
誤也荀氏漢紀獨書於七月當/是此時表猶未誤耳今從荀紀復置司𨽻冠進賢冠屬
大司空比司直百官/表初薛宣為丞相時弟修為臨菑令
後母常從修居官宣迎後母修不遣後母病死修去官
持服宣謂修三年服少能行之者兄弟相駮不可修遂
竟服繇是兄弟不和是歳博士東海申咸給事中毁宣
不供養行喪服薄於骨肉前以不忠孝免不宜復列封
侯在朝省宣子況為右曹侍郎數聞其語賕客楊明欲
令創初良反/下同咸面目使不居位㑹司𨽻缺況恐咸為之
[028-7b]
遂令明遮斫咸宫門外斷鼻脣身八創事下有司御史
中丞衆等奏況朝臣父故宰相再封列侯不相敕丞化
而骨肉相疑疑咸受修言以謗毁宣咸所言皆宣行迹
衆人所共見公家所宜聞況知咸給事中恐為司𨽻舉
奏宣而公令明等迫切宫闕要遮創戮近臣於大道人
衆中欲以鬲塞聰明杜絶論議之端桀黠無所畏忌萬
衆讙譁流聞四方不與凡民忿怒爭鬭者同臣聞敬近
臣為近主也禮下公門式路馬君畜産且猶敬之春秋
[028-8a]
之義意惡功遂不免於誅上浸之源不可長竹兩/反也況
首為惡明手傷功意俱惡皆大不敬明當以重論及況
皆棄市廷尉直以為律曰鬭以刃傷人完為城旦其賊
加罪一等與謀者同罪詔書無以詆丁禮/反欺成罪傳曰
遇人不以義而見疻音/侈者與痏音/鮪人之罪鈞惡不直也
咸厚善修而數稱宣惡流聞不誼不可謂直況以故傷
咸計謀已定後聞置司𨽻因前謀而趣讀曰/促明非以恐
咸為司𨽻故造謀也本爭私變雖於掖門外傷咸道中
[028-8b]
與凡民爭鬭無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古今之通道三
代所不易也孔子曰必也正名名不正則至於刑罰不
中刑罰不中而民無所錯千故/反手足今以況為首惡明
手傷為大不敬公私無差春秋之義原心定罪原況以
父見謗發忿怒無它大惡加詆欺輯與集/同小過成大辟
陷死刑違明詔恐非法意不可施行聖王不以怒增刑
明當以賊傷人不直況與謀者皆爵減完為城旦上以
問公卿議臣丞相孔光大司馬師丹以中丞議是自將
[028-9a]
軍以下至博士議郎皆是廷尉況竟減罪一等徙敦煌
宣坐免為庶人歸故郡卒於家薛宣/傳帝少而聞知王氏
驕盛心不能善以初立故優之司𨽻解光奏曲陽侯根
宗重身尊三世據權五將秉政天下輻湊自效根行貪
邪臧累鉅萬縱横胡孟/反恣意大治室第第中起土山立
兩市殿上赤墀户青瑣遊觀射獵使奴從者被甲持弓
弩陳為步兵止宿離宫水衡共居用/反竹亮/反發民治道
百姓苦其役内懐姦邪欲筦與管/同朝政推親近吏主簿
[028-9b]
張業以為尚書蔽上壅下内塞王路外交藩臣驕奢僭
上壊亂制度案根骨肉至親社稷大臣先帝棄天下不
悲哀思慕山陵未成公聘取故掖庭女樂五官殷嚴王
飛君等置酒歌舞捐忘先帝厚恩背臣子義及根兄子
成都侯況幸得以外親繼父為列侯侍中不思報厚恩
亦聘取故掖庭貴人以為妻皆無人臣禮大不敬不道
按原本無案根骨肉至親/以下文意不屬今補入天子曰先帝遇根況父子至
厚也今乃背忘恩義以根嘗建社稷之䇿遣就國免況
[028-10a]
為庶人元后/傳八月鄭通里男子王襃衣絳衣帶劍入北
司馬門殿東門上前殿入非常室中解帳組繫劍佩之
招殿前署長命曰天帝令我居此宫考問襃故公車大
誰卒病狂忽忘不自知入宫狀下獄死五行志荀紀志/考異曰五行
及荀紀八月下有庚申兩字按長歴是年八月丙寅朔/無庚申兼五行志云九月庚申地震九月既有庚申益
知八月庚申兩字/為誤今削去之上使侍中光禄大夫傅喜問待詔黄
門李尋曰間者水出地動日月失度星辰亂行災異仍
直用/反極言毋有所諱考異曰李尋傳云使侍中衞尉/傅喜問尋按五行志綏和二年
[028-10b]
九月地震又表傳云傅喜自衞尉為右將軍及免右將/軍以光禄大夫養病在七月不應九月尚為衞尉也百
官表建平元年侍中光禄大夫傅喜為大司/馬則知廷尉兩字當易為光禄大夫乃是尋對曰變
異之來各應象而至臣謹條陳所聞易曰縣象著明莫
大乎日月夫日者衆陽之長輝光所燭萬里同晷人君
之表也故日將旦清風發羣隂伏君以臨朝不牽於色
日初出炎以陽君登朝佞不行忠直進不蔽障日中輝
光君徳盛明大臣奉公日將入專以壹君就房有常節
君不修道則日失其度晻與暗/同昧亡光各有云為其於
[028-11a]
東方作日初出時隂雲邪氣起者法為牽於女謁有所
畏難日出後為近臣亂政日中為大臣欺誣日且入為
妻妾役使所營間者日尤不精光明侵奪失色邪氣珥
蜺數作本起於晨相連至昏其日出後至日中間差瘉
與愈/同小臣不知内事竊以日視陛下志操衰於始初多
矣其咎恐有以守正直言而得罪者傷嗣害世不可不
慎也唯陛下執乾剛之徳强志守度毋聽女謁邪臣之
態諸保阿乳母甘言悲辭之託斷而勿聽勉强大誼絶
[028-11b]
小不忍良有不得已可賜以貨財不可私以官位誠皇
天之禁也日失其光則星辰放流陽不能制隂隂桀得
作間者太白正晝經天宜隆徳克躬以執不軌臣聞月
者衆隂之長銷息見伏百里為品千里立表萬里連紀
妃后大臣諸侯之象也朔晦正終始弦為繩墨望成君
徳春夏南秋冬北間者月數以春夏與日同道過軒轅
上后受氣入太微帝廷揚光煇犯上將近臣列星皆失
色厭厭烏㸃/反如滅此為母后與政亂朝隂陽俱傷兩不
[028-12a]
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竊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杖
矣屋大柱小可為寒心唯陛下親求賢士無彊所惡以
崇社稷尊彊本朝臣聞五星者五行之精五帝司命應
王者號令為之節度歳星主歳事為統首號令所紀今
失度而盛此君指意欲有所為未得其節也又填星不
避歳星者后帝共政相留於奎婁當以義斷之熒惑往
來亡常周歴兩宫作態低卬入天門上明堂貫尾亂宫
太白發越犯庫兵冦之應也貫黄龍入帝庭當門而出
[028-12b]
隨熒惑入天門至房而分欲與熒惑為患不敢當明堂
之精此陛下神靈故禍亂不成也熒惑厥弛佞巧依埶
微言毁譽進類蔽善太白出端門臣有不臣者火入室
金上堂不以時解其憂凶填歳相守又主内亂宜察蕭
牆之内毋忽親疏之微誅放佞人防絶萌芽以盪滌濁
與穢/同消散積惡毋使得成禍亂辰星主正四時當效
於四仲四時失序則星辰作異今出於歳首之孟天所
以譴吿陛下也政急則出蚤政緩則出晩政絶不行則
[028-13a]
伏不見而為彗茀與孛/同四孟皆出為易王命四季皆出
星家所諱今幸獨出寅孟之月蓋皇天所以篤右與祐/同
陛下也宜深自改治國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則不達經
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加以號令不順四時既往不咎
來事之師也間者春三月治大獄時賊隂立逆恐歳小
收季夏舉兵法時寒氣應恐後有霜雹之災秋月行封
爵其月土溼奥於六/反恐後有雷雹之變夫以喜怒賞罰
而不顧時禁雖有堯舜之心猶不能致和善言天者必
[028-13b]
有效於人設上農夫而欲冬田肉袒深耕汗出種之然
猶不生者非人心不至天時不得也易曰時止則止時
行則行動静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書曰敬授人時故古
之王者尊天地重隂陽敬四時嚴月令順之以善政則
和氣可立致猶枹鼔之相應也今朝廷忽於時月之令
諸侍中尚書近臣宜皆令通知月令之意設羣下請事
若陛下出令有謬於時者當知爭之以順時氣故曰朝
廷亡人則為賊亂所輕其道自然也天下未聞陛下竒
[028-14a]
䇿固守之臣也語曰何以知朝廷之衰人人自賢不務
於通人故世陵夷馬不伏歴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
可以重國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孔子曰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衆曾亡柱幹之固
守聞於四境殆開之不廣取之不明勸之不篤傳曰土
之美者善養禾君之明者善養士中人皆可使為君子
詔書進賢良赦小過無求備以博聚英雋如近世貢禹
以言事忠切蒙尊榮當此之時士厲身立名者多禹死
[028-14b]
之後日日以衰及京兆尹王章坐言事誅滅智者結舌
邪偽並興外戚顓命君臣隔塞至絶繼嗣女宫作亂此
行事之敗誠可畏而悲也本在積任母后之家非一日
之漸往者不可及來者猶可追也先帝大聖深見天意
昭然使陛下奉承天統欲矯正之也宜少抑外親選練
左右舉有徳行道術通明之士充備天官然後可以輔
聖徳保帝位承大宗下至郎吏從官行能亡以異又不
通一藝及博士無文雅者皆宜使就南畝以視讀曰/示
[028-15a]
下明朝廷皆賢材君子於以重朝尊君滅凶致安此其
本也臣自知所言害身不避死亡之誅唯留神反覆愚
臣之言上雖不從然每有非常輒問尋尋對屢中遷黄
門侍郎以尋言且有水災故拜尋為騎都尉使䕶河隄
李尋/傳待詔賈讓奏言治河有上中下䇿按原本脫待詔/以下十三字今
補/入今隄防陿者去水數百步逺者數里近黎陽南故大
金隄從河西西北行至西山南頭廼折東與東山相屬
民居金隄東為廬舍住十餘歳更起隄從東山南頭直
[028-15b]
南與故大隄㑹又内黄界中有澤方數十里環之有隄
往十餘歳太守以賦民民今起廬舍其中此臣親所見
者也東郡白馬故大隄亦復數重民皆居其間從黎陽
北盡魏界故大隄去河逺者數十里内亦數重此皆前
世所排也河從河内北至黎陽為石隄激使東抵東郡
平剛又為石隄使西北抵黎陽觀下又為石隄使東北
抵東郡津北又為石隄使西北抵魏郡昭陽又為石隄
激使東北百餘里間河再西三東迫阸如此不得安息
[028-16a]
今行上䇿徙冀州之民當水衝者決黎陽遮害亭放河
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東薄金隄埶不能逺泛濫朞月
自定難者將曰若如此敗壊城郭田廬冢墓以萬數百
姓怨恨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毁之故鑿龍門辟伊
闕柝底柱破碣石墮火規/反斷天地之性此廼人功所造
何足言也今瀕河十郡治隄歳費且萬萬及其大決所
殘無數如出數年治河之費以業所徙之民遵古聖之
法定山川之位使神人各處其所而不相奸音/干且以大
[028-16b]
漢方制萬里豈與水爭咫尺之地哉此功一立河定民
安千載無患故謂之上䇿若廼多穿漕渠於冀州地使
民得以溉田分殺水怒雖非聖人法然亦救敗術也難
者將曰河水高於平地歳増隄防猶尚決濫不可以開
渠臣竊按視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廼有金隄高
一丈自是東地稍下隄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往五
六歳河水大盛增丈七尺壊黎陽南郭門入至隄下水
未踰隄二尺所從隄上北望河高出民屋百姓皆走上
[028-17a]
山水留十三日隄潰二所吏民塞之臣循隄上行視水
埶南七十餘里至淇口水適至隄半計出地上五尺所
今可從淇口以東為石隄多張水門初元中遮害亭下
河去隄足數十步至今四十餘歳適至隄足由是言之
其地堅矣恐議者疑河大川難禁制滎陽漕渠足以卜
之其水門但用木與土耳今據堅地作石隄埶必完安
冀州渠首盡當卬此水門治渠非穿地也但為東方一
隄北行三百餘里入漳水中其西因山足高地諸渠皆
[028-17b]
往往股引取之旱則開東方下水門溉冀州水則開西
方高門分河流通渠有三利不通有三害民常罷讀曰/疲
於救水半失作業水行地上湊潤上徹民則病溼氣木
皆立枯鹵不生榖決溢有敗為魚鼈食此三害也若有
渠溉則鹽鹵下濕填淤加肥故種禾麥更為秔稻高田
五倍下田十倍轉漕舟船之便此三利也今瀕河隄吏
卒郡數千人伐買薪石之費歳數千萬足以通渠成水
門又民利其溉灌相率治渠雖勞不罷讀曰/疲民田適治
[028-18a]
河隄亦成此誠富國安民興利除害支數百歳故謂之
中䇿若廼繕完故隄增卑倍薄勞費無已數逢其害此
最下䇿也溝洫/志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言永光五年
制書高皇帝為漢太祖孝文皇帝為太宗建昭五年制
書孝武皇帝為世宗損益之禮不敢有與臣愚以為迭
毁之次當以時定非令所謂擅議宗廟之意也臣請與
羣臣雜議奏可於是光禄勲彭宣詹事滿昌博士左咸
等五十三人皆以為繼祖宗以下五廟而迭毁後雖有
[028-18b]
賢君猶不得與祖宗並列子孫雖欲襃大顯揚而立之
鬼神不饗也孝武皇帝雖有功烈親盡宜毁太僕王舜
中壘校尉劉歆議曰臣聞周室既衰四夷並侵獫狁最
彊於今匈奴是也至宣王而伐之詩人美而頌之曰薄
伐獫狁至于太原又曰嘽嘽他丹/反推推他囘/反如霆如雷
顯允方叔征伐獫狁荆蠻來威故稱中興及至幽王犬
戎來伐殺幽王取宗器自是之後南夷與北夷交侵中
國不絶如綫思薦/反春秋紀齊桓南伐楚北伐山戎孔子
[028-19a]
曰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是故棄桓之過而録其功
以為伯讀曰/霸首及漢興冒頓始彊破東胡禽月氏讀曰/支
并其土地地廣兵彊為中國害南越尉佗總百粤自稱
帝故中國雖平猶有四夷之患且無寧歳一方有急三
面救之是天下皆動而被其害也孝文皇帝厚以貨賂
與結和親猶侵暴無已甚者興師十餘萬衆近屯京師
及四邊歳發屯備虜其為患久矣非一世之漸也諸侯
郡守連匈奴及百粤以為逆者非一人也匈奴所殺郡
[028-19b]
守都尉畧取人民不可勝數孝武皇帝愍中國罷讀曰/疲
勞無安寧之時乃遣大將軍驃騎伏波樓船之屬南滅
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下門/反邪十萬之衆置五屬
國起朔方以奪其肥饒之地東伐朝鮮起元莵樂來各/反
音/郎以斷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國結烏孫
起敦煌酒泉張掖以鬲婼而遮/反羌裂匈奴之右臂單于
孤特逺遁於幕北四垂無事斥地逺境起十餘郡功業
既定廼封丞相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實百姓其規
[028-20a]
橅可見又招集天下賢俊與協心同謀興制度改正朔
易服色立天地之祠建封禪殊官號存周後定諸侯之
制永無逆爭之心至今累世賴之單于守藩百蠻服從
萬世之基也中興之功未有高焉者也高帝建大業為
太祖孝文皇帝徳至厚也為文太宗孝武皇帝功至著
也為武世宗此孝宣帝所以發徳音也禮記王制及春
秋榖梁傳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天子七日而
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此喪事尊卑之
[028-20b]
序也與廟數相應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
而七諸侯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故徳厚者流光
德薄者流卑春秋左氏傳曰名位不同禮亦異數自上
以下降殺所例/反以兩禮也七者其正法數可常數者也
宗不在此數中宗變也茍有功徳則宗之不可預為設
數故於殷太甲為太宗太戊曰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公
為毋逸之戒舉殷三宗以勸成王繇是言之宗無數也
然則所以勸帝者之功徳博矣以七廟言之孝武皇帝
[028-21a]
未宜毁以所宗言之則不可為無功徳禮記祀典曰夫
聖王之制祀也功施於民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
救大災則祀之竊觀孝武皇帝功徳皆兼而有焉凡在
於異姓猶將特祀之况於先祖或說天子五廟無見文
又說中宗高宗者宗其道而毁其廟名與實異非尊徳
貴功之意也詩曰蔽芾甘棠勿鬋與翦/同勿伐邵伯所茇
步葛/反思其人猶愛其樹况宗其道而毁其廟乎迭毁之
禮自有常法無殊功異徳固以親疏相推及至祖宗之
[028-21b]
序多少之數經傳無明文至尊至重難以疑文虚說定
也孝宣皇帝舉公卿之議用衆儒之謀既以為世宗之
廟建之萬世宣布天下臣愚以為孝武皇帝功烈如彼
孝宣皇帝崇立之如此不宜毁上覽其議而從之制曰
太僕舜中壘校尉歆議可歆又以為禮去邱吕/反事有殺
所例反/下同故春秋外傳曰日祭月祀時享歳貢終王祖禰
則日祭曾高則月祀二祧則時享壇墠則歳貢大禘則
終王徳盛而游廣親親之殺也彌逺則彌尊故禘為重
[028-22a]
矣孫居王父之處正昭穆則孫常與祖相代此遷廟之
殺也聖人於其祖出於情矣禮無所不順故無毁廟自
貢禹建迭毁之議惠景及太上寢園廢而為虚讀曰/墟
禮意矣韋元/成傳
  班彪曰漢承亡秦絶學之後祖宗之制因時施宜自
  元成後學者蕃滋貢禹毁宗廟匡衡改郊兆何武定
  三公後皆數復故紛紛不定禮文缺微古今異制各
  為一家未易可偏定也觀諸儒之議劉歆博而篤矣
[028-22b]
大司空何武執金吾閻崇薦龔勝帝自為定陶王固已
聞其名徴為諫大夫引見勝薦龔舍及亢音/杭父寗夀濟
隂侯嘉有詔皆徴勝曰竊見國家徴醫巫常為駕徴賢
者宜駕上曰大夫乘私車來邪勝曰唯唯有詔為駕龔
舍侯嘉至皆為諫大夫寗夀稱疾不至勝居諫官數上
書求見言百姓貧盜賊多吏不良風俗薄災異數見不
可不憂制度泰奢刑罰泰深賦斂泰重宜以儉約先下
兩龔/傳癸酉徙大司馬師丹為大司空百官表云考異曰/傅喜傳 明年正
[028-23a]
月徙大司馬師丹為大司空百官表云十月癸酉而荀/紀因之按薛宣傳宣生子況傷申咸免侯内有大司空
師丹議表載宣免侯在綏和二年則丹為大司空在今/年明矣意者丹今年十月徙而傅喜以正月拜大司馬
故傳總/言之耳上少在國見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内邑
邑即位多欲有所匡正封拜丁傅奪王氏權丹自以師
傅居三公位得信於上上書言先帝不量臣愚以為太
傅陛下以臣託師傅故亡功徳而備鼎足封大國加賜
黄金位為三公職在左右不能盡忠補過而令庶人竊
議災異數見此臣之大罪也臣不敢言乞骸骨歸於海
[028-23b]
濱恐嫌於偽誠慙負重責義不得不盡死書數十上多
切直之言師丹/傳中壘校尉劉歆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
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於學官帝令歆與五經博士講
論其義諸博士或不肯置對歆於是數見丞相孔光為
言左氏春秋以求助光卒不肯時五官中郎將不其房
鳳光禄勲王龔以外屬内卿如淳曰内卿光/禄勲治宫中與歆共校
書三人皆侍中唯鳳龔許歆劉歆傳/儒林傳因共移書太常博
士責讓之曰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興聖帝明王累起
[028-24a]
相襲其道甚著周室既微而禮樂不正道之難全也如
此是故孔子憂道之不行歴國應聘自衞反魯然後樂
正雅頌各得其所修易序書制作春秋以紀帝王之道
及夫子沒而微言絶七十子終而大義乖重遭戰國棄
籩豆之禮理軍旅之陳孔氏之道抑而孫吳之術興陵
夷至於暴秦燔經書殺儒士設挾書之法行是古之罪
道術由是遂滅漢興去聖帝明王遐逺仲尼之道又絶
法度無所因襲時獨有一叔孫通畧定禮儀天下唯有
[028-24b]
易卜未有它書至孝惠之世乃除挾書之律然公卿大
臣絳灌之屬咸介胄武夫莫以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
掌故鼂錯從伏生受尚書尚書初出於屋壁朽折散絶
今其書見在時師傳讀而已詩始萌芽天下衆書往往
頗出皆諸子傳說猶廣立於學官為置博士在漢朝之
儒唯賈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後鄒魯梁趙頗有詩禮
春秋先師皆起於建元之間當此之時一人不能獨盡
其經或為雅或為頌相合而成泰誓後得博士集而讀
[028-25a]
之故詔書稱曰禮壊樂崩書缺簡脫朕甚閔焉時漢興
已七八十年離於全經固已逺矣及魯恭王壊孔子宅
欲以為宫而得古文於壊壁之中逸禮有三十九書十
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
行及春秋左邱明所修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餘通藏
於秘府伏而不發孝成皇帝閔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
陳發秘藏校理舊文得此三事以考學官所傳經或脫
簡傳或間編傳問民間則有魯國桓公趙國貫公膠東
[028-25b]
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
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絶之闕茍
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讀曰/疲老且不能
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
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
其原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
之公心或懐妬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
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今聖
[028-26a]
上徳通神明繼統揚業亦閔文學錯亂學士若兹雖昭
其情猶依違謙讓樂與士君子同之故下明詔試左氏
可立不遣近臣奉指銜命將以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
比意同力冀得廢遺今則不然深閉固拒而不肯試猥
以不誦絶之欲以杜塞餘道絶滅微學夫可與樂成難
與慮始此乃衆庶之所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且此數
家之事皆先帝所親論今上所考視其古文舊書皆有
徴驗外内相應豈茍而已哉夫禮失求之於野古文不
[028-26b]
猶愈於野乎往者博士書有歐陽春秋公羊易則施孟
然孝宣皇帝猶廣立穀梁春秋梁邱易大小夏侯尚書
義雖相反猶並置之何則與其過而廢之也寧過而立
之傳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志其大者不賢
者志其小者今此數家之言所以兼包大小之義豈可
偏絶哉若必専已守殘黨同門妒道真違明詔失聖意
以陷於文吏之議甚為二三君子不取也其言甚切諸
儒皆怨恨是時名儒光禄大夫龔勝以歆移書上疏深
[028-27a]
自罪責願乞骸骨罷大司空師丹亦大怒奏歆改亂舊
章非毁先帝所立帝曰歆欲廣道術亦何以為非毁哉
歆由是忤執政大臣為衆儒所訕懼誅求出補吏為河
内太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守五原劉歆/傳王龔亦出
為宏農太守房鳳九江太守儒林/傳丞相司直隃麋郭欽
奏豫州牧鮑宣舉錯煩苛代二千石署吏聽訟所察過
詔條行部乘傳去法駕駕一馬舍宿鄉亭為衆所非又
奏京兆尹薛修皆免鮑宣傳/百官表光禄大夫朱博為京兆尹
[028-27b]
百官/表燉煌太守奏陳湯前親誅郅支單于威行外國不
宜近邊塞詔徙安定湯/傳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