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通鑑釋文辨誤 > 通鑑釋文辨誤 卷六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通鑑釋文辯誤卷六   宋 胡三省 撰
   通鑑一百二十凡五條/
文帝元嘉元年蹺騎
 史炤釋文曰蹺牽么切行輕貌海陵/本同余按通鑑本文
 是年即無蹺字史炤於蹺騎之上注貂渠是秦王熾
 盤遣太子暮末出貂渠谷攻河西事下注偼伃是尊
 帝母胡倢伃事二事之間有王華領驍騎將軍事是
[006-1b]
 誤以驍騎為蹺騎而曲為之說也
魏主命長孫翰尉眷北撃柔然魏主自將屯柞山
 史炤釋文曰柞山其地在柔然國余按魏收魏書帝
 紀魏未遷洛以前諸帝多幸柞山其山在大河之西
 世祖始光三年度君子津襲統萬至其城下徙萬餘
 家而還至柞山班所虜獲於將士神䴥二年十一月
 西廵狩田於河西至柞山而還以此徵之可以見矣
 且魏主遣將擊柔然自將大軍為後繼以壯聲勢耳
[006-2a]
 豈必至柔然國中而屯兵乎
三年謝晦弟黃門侍郎㬭
 史炤釋文曰㬭疾雀切余按字書疾雀切皭字埤蒼
 曰白色也㬭音子肖翻釋小明也晦㬭兄弟也其命
 名之字旁皆從日音子肖翻為是
湟河
 史炤釋文曰湟胡光切說文細繒也余按炤釋湟河
 而引說文細繒全不可曉詳考通鑑是年有秦夏戰
[006-2b]
 于嵻㟍山又攻湟河事至于年末有魏令漏戸輸繒
 帛事盖音胡光切者注湟河之湟字也引說文者注
 繒帛也此又傳寫之誤
四年魏奚斤上疏言赫連昌亡保上邽鳩合餘燼
 史炤釋文曰鳩鶻鵃也鳩合猶烏合之稱費本/同余按
 左傳郯子言少皥以鳥名官五鳩鳩民者也五鳩指
 言祝鳩氏睢鳩氏鳲鳩氏爽鳩氏鶻鳩氏至於鳩民
 之鳩則以聚民為義此言鳩合亦謂聚合耳安得以
[006-3a]
 鶻鵃為注其言猶烏合之稱尤非鳩合之義
   通鑑一百二十一凡一條/
五年秦王暮末以叔父光祿大夫沃陵為凉州牧
 史炤釋文曰沃陵姓也海陵/本同余按通鑑本文既言沃
 陵為暮末叔父則乞伏者其姓而沃陵者其名此不
 難見也史炤之昏繆乃如此
   通鑑一百二十二凡二條/
十年魏平凉休屠征西將軍金崕
[006-3b]
 史炤釋文曰休屠武威邑屬北凉費本/同余謂金崕者
 本匈奴休屠種居於平凉魏以為征西將軍通鑑文
 意甚明若因地志武威郡有休屠縣引以為注則通
 鑑本文休屠之上有平凉二字便說不行史炤繆矣
楊難當攻葭萌獲晉壽太守范延朗
 海陵本釋文曰葭萌縣名屬梓潼余按葭萌縣漢屬
 梓潼郡劉蜀改為漢壽縣晉改為晉壽縣孝武帝太
 元十五年梁州刺史周馥表分梓潼北界立晉壽郡
[006-4a]
 治古葭萌之地
   通鑑一百二十三凡二條/
十五年太子率更何承天立史學
 史炤釋文曰率更令官名也猶秦中更也海陵/本同余按
 漢書百官表即有太子率更令續漢志本注曰主庻
 子舎人更直晉志率更令主宮殿門戶及賞罰事職
 如光祿勲衛尉中更秦爵級非官也
十六年老父被苫而耕
[006-4b]
 史炤釋文曰苫草覆屋余按被苫而耕盖被苫於身
 以蔽雨非覆屋也
   通鑑一百二十四凡三條/
十九年雍州刺史劉道產善為政民安其業小大豐贍
由是民間有襄陽樂歌山蠻不可制者皆出沿沔為村

 史炤釋文曰樂歌山蠻其地在雍州襄陽海陵/本同余謂
 襄陽之民安其業大小豐贍故有襄陽樂之歌凡昔
[006-5a]
 日山蠻之不可制者慕王民之豐樂故皆出山緣沔
 而居因通鑑本文而求其義居然可見樂歌句斷炤
 乃以樂歌山蠻為句是不求其義也
二十年魏皮豹子鎮仇池楊文德來求援詔以為武都
王屯葭蘆城
 史炤釋文曰葭蘆城度赤河經岐山三百四十里即
 其地海陵/本同余按今階州福津縣東南七十里有葭蘆
 城世傳魏將鄧艾與蜀將姜維相持於此後魏置葭
[006-5b]
 蘆縣後周併入盤堤縣仇池山在成州之西百里階
 成二州皆古武都郡地岐山在鳳翔府東去葭蘆道
 里甚逺史炤之言未可信也
二十三年魏主軍至東雍州臨薛永宗壘永宗出戰大
敗與家人皆赴汾水死
 史炤釋文曰汾水出汾陽北山余按史炤止能言汾
 水發源之地不知薛永宗舉家赴汾水而死其地不
 在太原汾陽界水經汾水出太原汾陽北山東南過
[006-6a]
 晉陽梗陽大陵平陶等縣南入河東界過永安楊平
 陽等縣又南過臨汾縣東又屈從縣南西流經絳縣
 故城北左傳所謂晉都新田有汾澮以流其惡者也
 又西逕魏正平郡南東雍州治所也太和中罷州立
 郡東雍州南之汾水乃薛永宗舉家赴水處漢書地
 理志曰汾水出汾陽北山過郡二行千三百四十里
 而入于河千三百四十里之汾水或源或委當隨地
 注釋而後能有别
[006-6b]
   通鑑一百二十五凡二條/
二十七年魏主圍懸瓠施大鉤於衝車之端以鉤樓堞
 史炤釋文曰鉤劒屬費本/同余謂如古者吳鉤之鉤可
 以言劒屬此所謂大鉤者乃詩以爾鉤援之鉤言施
 大鉤於衝車之端以鉤樓堞則非劒明矣
芮芮亦遣使逺輸誠欵
 史炤釋文曰芮芮國名余按芮芮即蠕蠕魏呼柔然
 為蠕蠕南人語轉為芮芮沈約宋書李延壽南史皆
[006-7a]
 以蠕蠕為芮芮從南人語音也
   通鑑一百二十六凡二條/
二十八年魏人乃肉薄登城
 史炤釋文曰謂相背負而上城也余謂薄廹也不用
 梯衝以身廹城緣之而上謂之肉薄登城
魏宗愛殺秦王翰於永巷
 史炤釋文曰永巷宮中所直名漢官儀曰令一人宦
 者為之秩六百石掌宮婢侍史余按永巷者宮中之
[006-7b]
 長巷史直言宗愛殺翰於長巷耳宮中所直名五字
 既不可曉又不必引漢書永巷令為釋一百六十六
 卷梁敬帝紹泰元年一百七十卷陳宣帝太建元年
 皆有永巷事炤釋愈繆
   通鑑一百二十七凡三條/
三十年武陵王軍于溧洲
 費本注曰溧水名出丹陽溧陽縣余謂溧水固出溧
 陽溧洲則在大江中
[006-8a]
魯秀等攻大航克之王羅漢聞官軍已度即放仗降緣
渚幢隊以次奔散
 海陵本釋文曰幢隊執幡幢之隊者余按是時南北
 朝用兵各置幢主隊主皆有副非執幡幢之隊也史
 炤誤同而注在上文幢隊主副之下海陵本移寘於
 此盖亦疑上文有幢隊主副四字而不得其説耳
卒散民盡可蹻足而待也
 史炤釋文曰蹻紇約切舉足行高也又丘妖切舉足
[006-8b]
 謂之蹻余謂炤上音義俱非當從下音義
   通鑑一百二十八凡三條/
孝武帝孝建元年魯爽引兵直趣歴陽薛安都宗越等
戍歴陽與爽前鋒楊胡興等戰斬之爽不能進留軍大
峴使魯瑜屯小峴
 史炤釋文曰大峴山名在夀州六安縣有五峴山是
 以分大小峴桐城亦有五峴非此余按史炤但以魯
 爽自夀陽趣歴陽而留軍大峴遂謂大小峴皆在夀
[006-9a]
 州六安縣殊不知六安縣在夀陽西大小峴在夀陽
 東不特在夀陽東也又在合肥之東自夀陽東過合
 肥而後至小峴又自小峴而東乃至大峴六朝都建
 康自歴陽而西趣夀陽自夀陽而東向建康大小峴
 乃兵馬往来之要路通鑑書大小峴不一審諦考之
 可以㮣見余又於一百五十四卷梁武帝天監元年
 辨海陵本釋大小峴之誤參取而觀之則知地理未
 易言也
[006-9b]
臧質進計於南郡王義宣曰下官中流鼓棹直趣石頭
 史炤釋文曰鼔棹歌鼔而行舟也海陵/本同余按鼔之為
 義撃也扇也動盪之也撃棹以行舟漢書所謂樓船
 卒水居擊棹者今人謂之打棹打亦與撃同義鼔棹
 之義夫人能知之炤乃謂歌鼔以行舟淺繆甚矣
何尚之曰夏口在荆江之中正對沔口
 史炤釋文曰沔水出武都東南入江過江夏謂之夏
 水余按史炤釋用應劭漢書注劭注江夏郡曰沔水
[006-10a]
 自江别至南郡華容為夏水過郡入江故曰江夏水
 經曰夏水出江流于江陵縣東南又東過華容縣南
 又東過江夏雲杜縣入于沔沔水又東過江夏沙羡
 縣北南入于江酈道元注云江津豫章口東有中夏
 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原夫夏之為名始於分江
 冬竭夏流故納厥稱既有中夏之目亦苞大夏之名
 其决水之所出謂之堵口自堵口下沔水通兼夏目
 而㑹于江謂之夏汭故春秋左傳沈尹射犇命夏汭
[006-10b]
 杜預注曰漢水曲入江即夏口矣庾仲雍亦曰夏口
 一曰沔口酈道元又曰黃鵠山東北對夏口城孫權
 所築也對㟁則入沔津故城以夏口為名亦沙羨縣
 治沈約志曰江夏郡本治安陸是年徙治夏口夏口
 本沙羡土沈約所云正何尚之所謂夏口在荆江之
 中正對沔口者也章懷太子賢亦謂夏口戍在鄂州
 故唐以来皆指卾州為夏口歴考諸家之説自應劭
 至庾仲雍皆以為沔口即夏口自孫權築夏口城至
[006-11a]
 唐置鄂州則夏口之名移於江南而沔水入江之口
 止謂之沔口或謂之漢口夏口之名遂與沔口對立
 分在江之南北以此釋何尚之之言乃為明白史炤
 止引應劭注而不能䆒其地名之離合余故僃論之
   通鑑一百二十九凡一條/
大明三年豈可三緘
 史炤釋文曰家語魯人三緘其口余按孔子家語孔
 子觀周入后稷之廟有金人三緘其口銘其背曰古
[006-11b]
 之慎言也豈魯人哉
   通鑑一百三十凡二條/
明帝泰始元年魏侍中司徒平原王陸麗
 史炤釋文曰陸姓也古帝號有陸終其後因以為氏
 海陵/本同余按陸麗者陸俟之子陸突之孫本歩六孤氏
 與拓䟦氏皆起於代北世領部落魏孝文帝變胡俗
 凡代北三字姓及複姓皆改為單姓作史者從簡便
 因以後所改姓書之陸麗安得為陸終之後乎
[006-12a]
綖環錢
 史炤釋文曰綖夷然切費本/同余謂夷然切者乃左傳
 所謂衡紞紘綖之綖注云冠上覆也綖環之綖音私
 箭翻盖當時鵝眼錢薄小一千之長不盈三寸而綖
 環錢又劣於鵝眼貫之以綖其狀如環故曰綖環若
 以為冠上覆之綖非其義矣丁度集韵綫線綖皆同
 音同義近世學者弗之考耳
   通鑑一百三十一凡三條/
[006-12b]
二年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周矜起兵於懸瓠
 史炤釋文曰矜居陵切說文矛柄也海陵/本同余按周矜
 人姓名也安得以矛柄為義且矛柄之矜音其巾翻
 若居陵切則為矜憐之矜稍識文理者豈不知周矜
 為人姓名史炤乖繆如此類者甚衆
東軍據㟁結寨
 史炤釋文曰寨籬落也余按此乃營寨寨柵之寨非
 籬落也
[006-13a]
蕭道成世子賾為南康贑令
 史炤釋文曰贑古送切費本/同余按漢書地理志贑縣
 屬豫章郡如淳音感顏師古音古暗翻劉昫音古濫
 翻獨廣韵音古送切史炤釋文多以廣韵為據致此
 誤也贑縣當章貢二水之㑹故合章貢二字為贑字
 若音古送切則是指貢水為縣名而遺章水矣二百
 九卷唐睿宗景雲元年二百一十二卷𤣥宗開元十
 一年贑註亦誤
[006-13b]
   通鑑一百三十二凡一條/
三年魏尉元上言賊向彭城必由清泗過宿豫歴下邳
趨青州亦由下邳沂水經東安
 史炤釋文曰沂水出東海費縣東西入海余按漢書
 地理志沂水出泰山盖縣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五行
 六百里水經沂水出泰山盖縣艾山南逕開陽襄賁
 郯良城等縣又南過下邳縣西南入于泗尉元言南
 國進兵向青州水路必由泗入沂泝沂而經東安乃
[006-14a]
 可至青州沂水未嘗出於費縣亦未嘗入海史炤妄
 矣
   通鑑一百三十三凡一條/
七年分交廣置越州治臨漳
 史炤釋文曰臨漳本漢鄴縣地海陵/本同余按晋愍帝諱
 鄴改鄴縣為臨漳尋淪沒於石勒復為鄴縣東魏天
 平初始復分鄴立臨漳縣宋分交廣置越州安能逺
 北界治魏郡之臨漳劉昫曰廉州合浦縣宋分置臨
[006-14b]
 漳郡則越州之所治者合浦之臨漳也
   通鑑一百三十四凡三條/
順帝昇明元年蒼梧王鍼椎鑿鋸不離左右
 史炤釋文曰鋸居御切槍唐也通作鐻余考史炤槍
 唐之説既未知其所據而以鋸通作鐻之説徵之子
 史則亦妄矣按鋸字先秦古書未之有也字書引古
 史考云孟莊子作鋸音居庻切解截器也若鐻字則
 莊子所謂削木為鐻讀與據同史記秦始皇銷鋒鏑
[006-15a]
 以為鍾鐻讀與虡同後漢書羌人以金鐻八枚遺張
 奐鐻戎夷貫耳也音求於翻鐻字曷嘗與刀鋸之鋸
 通哉
王敬則以刀鐶塞窐孔呼門甚急
 史炤釋文曰窐音圭甑空也海陵/本同余按字書窐字固
 以甑下孔為釋但呼門而塞甑孔事不相闗且甑孔
 甚大非刀鐶所能塞盖門旁有孔三角如圭頭以窺
 外人因謂之圭孔後人遂於圭上加穴耳
[006-15b]
二年王僧䖍奏大明中即以宮縣合和鞞拂
 史炤釋文曰釋名鞞禆也禆助鼔節也呂氏春秋帝
 嚳令人作鞞鼔之樂余按鞞拂皆舞名也晉志曰鞞
 舞未詳所起然漢代已施於宴享矣拂舞出自江左
 舊云吳舞撿其歌非吳舞也亦陳於殿庭以此觀之
 史炤誤矣
   通鑑一百三十五凡四條/
齊高帝建元元年宋順帝下詔禪位于齊帝逃于佛盖
[006-16a]
之下太后自帥閹人索得之
 史炤釋文曰閹人宮中守門者費本/同余按閹即周禮
 之奄鄭氏注云奄精氣閉藏者今謂之宦人陸德明
 音義奄於檢翻劉於驗翻徐於劒翻今於奄字加門
 則音淹釋者因其加門也遂以宦者守門為義殊不
 思前史凡閹人給事宮中者皆曰閹宦初不以守門
 為義史炤説拘矣
二年魏師攻鍾離崔文仲遣軍主崔孝伯度淮攻魏茌
[006-16b]
 戍主龍得矦等殺之
 史炤釋文曰泰山郡有山茌縣茌山在其東北海陵/本同
 余按齊徐州治鍾離自鍾離渡淮攻茌眉盖淺攻也
 茌眉自是淮北地名魏於此置戌非泰山之山茌縣
 也
北上黃蠻文勉德寇汶陽汶陽太守戴元賓弃城奔江

 史炤釋文曰汶音問魯郡之邑余按沈約宋書云汶
[006-17a]
 陽太守何承天志新立去江陵陸行四百里水行七
 百里上黃縣宋初屬襄陽後屬長寕郡郡去江陵陸
 行六十里水經注晋武帝割臨沮之北鄉中廬之南
 鄉立上黃縣治軡鄉在宐城西義熙初分新城郡立
 汶陽郡治錫城縣春秋時楚伐庸至于錫宂者也其
 地在臨沮縣西北若如史炤説以為魯郡之汶陽則
 非襄陽上黃蠻所得而攻而郡守亦無從而奔江陵
 也自南北分據建置郡縣多與古郡縣之名錯出其
[006-17b]
 所建置之地非深考不能知也一百四十三卷東昏
 矦永元二年釋汶陽誤同
四年南康公禇淵卒世子賁恥其父失節以爵讓其弟

 史炤釋文曰賁恥符非切姓也恥其名海陵/本同余按褚
 賁淵子也通鑑之文甚明賁恥其父失節者以淵奉
 宋氏社稷輸之於齊也不當以賁為姓恥為名史炤
 之誤多類此賁讀曰蕡音符分翻
[006-18a]
   通鑑一百三十六凡三條/
武帝永明三年李叔獻獻十二隊純銀兠鍪乃孔雀毦
 史炤釋文曰孔雀鳥名毦者毛羽飾也博雅曰㲥毦
 罽也一曰積羽為衣一曰兜鍪上飾余謂毦者以孔
 雀毛為兜鍪飾耳不必引㲥毦及積羽為衣以雜其
 説
五年魏主詔七廟親子孫及外戚緦麻已上親賦役無
所與
[006-18b]
 史炤釋文曰緦兩麻一絲之布也余按禮記雜記曰
 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緦加灰錫也注曰緦精麤與
 朝服同去其半則六百縷而疏也又無事其布而不
 灰焉正義曰朝服精細全用十五升布為之去其半
 而緦者緦麻於朝服十五升之内抽去其半以七升
 半用為緦麻服之衰服也鄭注云䘮服去其半而緦
 如絲是也加灰錫也者取緦以為布又加灰治之則
 曰錫錫言滑易也注云又無事其布而不灰焉者經
[006-19a]
 云去其半而緦始云加灰錫明此緦衰不加灰不治
 布故也詳攷雜記注疏則朝服之布十五升去其半
 者為緦麻服之衰其加灰治布者則為錫衰史炤以
 緦為兩麻一絲之布其説不經見
六年魏築城於醴陽陳顯逹攻㧞之進攻沘陽
 史炤釋文作澧陽注曰天門邑余按天門郡之澧陽
 今之澧州沘陽縣今之唐州唐州與澧州相去甚逺
 夐隔江漢陳顯逹既㧞醴陽遂攻沘陽是沘陽與醴
[006-19b]
 陽相近非天門之澧陽明矣水經注沘水出沘陽西
 北太湖山東南流過沘陽縣南又南流而與澧水㑹
 澧水源出桐柏山與淮同源而别流西注又西北流
 逕平氏故城東又西注沘水魏盖於此水之隄築城
 又水經於淮水註曰淮水與澧水同源俱導西流為
 醴東流為淮正作此醴字
   通鑑一百三十七凡一條/
八年魏太皇太后馮氏徂高祖勺飲不入口者五日
[006-20a]
 史炤釋文曰勺軄略切挹取也余按詩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此酌字音軄略翻以挹取為説周官考工
 記梓人為飲器勺一升勺音上酌翻勺飲之義取此
 非挹取之酌也
   通鑑一百三十八凡二條/
十一年王融行逢朱雀桁開喧湫不得進
 史炤釋文曰湫即由切本作啾謂喧譁啾唧也費本/同
 余謂此湫即左傳湫隘之湫顧野王云湫子小翻隘
[006-20b]
 也以喧譁湫隘為説文義自通何必改為啾唧之啾
 乎
車前無八騶何得稱丈夫
 史炤釋文曰騶廐御也余按晉志諸公諸從公車前
 給騶八人王融望為公輔故云然騶者在車前傳呼
 辟開道止行人者今人所謂騶哄
徐勉曰王君名高望促難可並衣裾
 史炤釋文曰帛也費本/同余謂於此以帛為釋其義
[006-21a]
 殊為不通按字書弊字亦有從敝從衣者以弊為説
 其義乃通
   通鑑一百三十九凡一條/
明帝建武元年魏安定靖王休卒自卒至殯魏主三臨
其第
 史炤釋文曰臨力禁切哭也余謂此君臨臣䘮之臨
 讀如字君臨臣䘮固哭之但史言三臨其第當以臨
 幸臨視之臨為義漢書賈山所謂賜衰麻絰而三臨
[006-21b]
 其䘮正古者待大臣之禮魏主用斯禮也
   通鑑一百四十凡三條/
二年魏主曰代人遷洛者宐悉𦵏邙山其先有夫死於
代者聽妻還𦵏夫死於洛者不得還代就妻其餘州之
人自聽從便
 史炤釋文提起妻其二字注曰妻七計切以女嫁人
 曰妻余謂若如炤釋當以妻其餘州之人為句讀之
 便使上下文皆失其指義童而習者不為也按通鑑
[006-22a]
 上文時廣川王諧卒其妻先死於代而諧從魏主南
 遷死於洛有司於其𦵏地審以新尊從舊卑之義故
 魏主因是定制以為夫尊妻卑夫𦵏於代而妻死於
 洛則妻當還𦵏於代以從夫若妻𦵏於代而夫死於
 洛不得還𦵏於代以就妻除代人之外餘州之人不
 用此制各從其便妻字句斷其字當屬下句文理曉
 然妻讀如字
沮水氐楊馥之為齊擊武典氐楊集始破之
[006-22b]
 史炤釋文曰沮水出房陵東至郢入江余謂沮水有
 二辯已見七十七卷魏元帝景元二年此沮水乃武
 都沮縣之沮水非出房陵之沮水也元和郡縣志曰
 今興州城古之武興城也武興及沮縣之沮水皆屬
 漢武都郡界房陵則屬漢中郡唐之房州是也楊氏
 諸氐皆居武都不居房陵也一百四十八卷梁武帝
 天監十四年釋沮水誤同其曰新城房陵則以曹魏
 分漢中置新城郡欲以新異觀者之目耳
[006-23a]
三年魏寇司州櫟城戍主魏僧岷拒破之
 史炤釋文曰櫟城在司州屬後魏余按此時魏寇齊
 之司州為櫟城戍主所破則櫟城屬齊不屬魏明矣
 齊之司州鎮義陽
   通鑑一百四十一凡四條/
四年魏發冀定瀛相濟五州兵
 海陵本釋文曰瀛州即河内郡余按瀛州河間郡地
 非河内也
[006-23b]
李崇搓山分道
 史炤釋文曰搓山與氐羌相近槎鋤加切亦作查海/陵
 本/同余按槎音仕雅翻衺斫木也此與晉穆帝永和六
 年燕命慕輿埿搓山通道同義史炤於此以搓山為
 山名又愈誤矣
聚礌石臨崖下之
 史炤釋文曰礌落罪切推石自高而下也余謂釋是
 而音非音洛罪切者礌硌之礌推石自高而下之礌
[006-24a]
 當音盧對翻漢書李陵傳乗隅下壘石壘音盧對翻
 音義正與此礌同特古字借用不同耳
徐州刺史裴叔業引兵攻虹城
 史炤釋文曰虹戸工切後魏之地余謂此虹城即漢
 虹縣也今泗州猶有虹縣漢書音義虹音貢今人讀
 如絳南齊徐州刺史鎮鍾離裴叔業自鍾離引兵度
 淮攻魏之虹城以撓魏南寇之兵正今泗州之虹縣
 也史炤音戸工切特隨字自為之音非有所據也
[006-24b]
 
 
 
 
 
 
 
 通鑑釋文辯誤卷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