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史記正義 > 史記正義 卷七十三
[073-1a]
欽定四庫全書
 史記正義卷七十三
            唐 張守節 撰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史記七十三
白起者郿人也郿音眉/岐州縣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
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今洛州/伊闕是嵗穰侯
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
於伊闕今洛州南十九里伊/闕山號曰龍門是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
[073-1b]
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言太/尉渉河取韓安邑以東
到乾河明年白起為太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
一明年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趙拔
光狼城光狼故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五里也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鄧
五城鄢鄧二邑/在襄州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今硤/州郭下縣
東至竟陵故城在郢州長夀縣南百五/十里今復州亦是其地也楚王亡去郢東
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
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
[073-2a]
夘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其卒二
萬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陘城陘庭故城/在曲沃縣
西北二十里有絳州/東北三十五里也拔五城斬首五萬四十四年白起
攻南陽太行道絶之案南陽屬韓秦攻之則/韓太行羊腸道絶矣四十五年
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絶其守馮亭與民謀曰
鄭道已絶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
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
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
[073-2b]
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
原君曰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
常山一名華陽/解在趙世家四十六年秦攻韓緱氏藺按檢諸地/記潁川無
藺括地志云洛州嵩縣本夏之綸國也在緱氏東南六/十里地里志云輪氏屬潁川郡按既攻緱氏藺二邑合
相近恐輪藺聲相似/字隨音而轉作藺拔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
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長平故城在澤州/髙平縣西北一里
也/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
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禆將茄六月䧟趙軍取二鄣
[073-3a]
四尉括地志云趙鄣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趙東城在/澤州髙平縣西二十五里又有故榖城此二城即
二郡/也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
其陣奪西壘壁趙西壘在澤州髙平縣北六里是也即/亷頗堅壁以待秦王奪趙西壘壁者
㢘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數音朔挑/田鳥反趙兵不出趙王
數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間紀/莧
反/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
矣趙王旣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
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秦聞
[073-3b]
馬服子將乃隂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
禆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
秦軍秦軍詳敗而走詳音/羊張二竒兵以劫之趙軍逐勝
追造秦壁秦壁一名秦壘/今古名秦長壘壁堅拒不得入而秦竒兵二
萬五千人絶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絶趙壁間趙軍分
而為二糧道絶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
趙壁今名趙東壘亦名趙東長壘在澤州/髙平縣北五里即趙括築壁自敗處以待救至
秦王聞趙食道絶王自之河内時已屬秦/故發其兵賜民爵各一
[073-4a]
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絶趙救及糧食至九月
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隂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
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摶戰
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
計曰前秦已抜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
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
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四
十八年十月秦復定上黨郡秦分軍為二王齕攻皮牢
[073-4b]
拔之故城在絳州龍/門縣西一里司馬梗定太原太原趙地/秦定取也韓趙恐
使蘇代厚幣說秦相應侯曰武安君擒馬服子乎曰然
又曰即圍邯鄲乎曰然趙亡則秦王王矣武安君為三
公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
鄢在襄州夷道縣南九里郢在荆州/江陵縣東六里漢中今襃州之地北擒趙括之軍
雖周邵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趙亡秦王王則武安
君必為三公君能為之下乎雖無欲為之下固不得已
矣秦嘗攻韓圍邢邱邢邱今懷州武陵縣東南/二十里平臯縣城是也困上黨
[073-5a]
上黨之民皆反為趙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乆矣今亡
趙北地入燕東地入齊南地入韓魏則君之所得民亡
幾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因白起之攻割/取韓趙之地無以為武安
君功也於是應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
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釋地名云卷縣所/理垣雍城按今在
鄭州原武縣/西北七里也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
是與應侯有隙其九月秦復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
邯鄲是時武安君病不任行入針反/堪也四十九年正月陵
[073-5b]
攻邯鄲少利秦益發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
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將武安君言曰邯鄲實未易攻
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乆矣今秦雖破長
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内空逺絶河山而爭人國都
趙應其内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
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秦王使
王齕代陵將八九月圍邯鄲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
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
[073-6a]
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王聞之怒彊起武安君彊其/兩反
安君遂稱病篤應侯請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為士伍
遷之隂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城西/即古隂宻國宻康公國也武安君病未能行
居三月諸侯攻秦軍急秦軍數却使者日至秦王乃使
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
里至杜郵說文云郵境上行舍道路所經過今咸陽/縣城本秦之郵也在雍州西北三十五里
昭王與應侯羣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
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劒自裁武安君引劒將自剄
[073-6b]
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乆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
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
秦人憐之郷邑皆祭祀焉
王翦者頻陽東鄉人也故城在雍州東/同官縣界也少而好兵事秦
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將攻趙閼與音/預破之拔九城十八
年翦將攻趙嵗餘遂拔趙趙王降盡定趙地為郡明年
燕使荆軻為賊於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遼東
[073-7a]
翦遂定燕薊而還薊音/計秦使翦子王賁擊荆荆兵敗還
擊魏魏王降遂定魏地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王而數
破荆師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
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於是始皇問
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將軍度用㡬何人而足李信曰不
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
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
也遂使李信及䝉恬將二十萬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
[073-7b]
謝病歸老於頻陽李信攻平與在預東北/五十四里蒙恬攻寢大
破荆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䝉恬㑹城
言引兵而會城父則是汝州郟城縣東父城者也括/地志云汝州郟城縣東四十里有父城故城即服䖍
云城父楚北境者也又許州葉縣東北四十五里亦有/父城故城即杜預云襄城城父縣者也此二城父城之
名耳服䖍城父是誤也左傳及注水經云楚大城城父/是太子建居之十三州志云太子建所居城父謂今亳
州城父是也此三家之說是城父之名地理志云潁川/入城縣沛郡城父縣據縣屬郡其名自分古先儒多惑
故使其/名錯亂荆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
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
[073-8a]
謝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荆
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弃寡人乎王翦謝曰老臣
罷病悖亂罷音皮/悖音背唯大王更擇賢將始皇謝曰已矣將
軍勿復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
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
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衆始皇曰將
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
故及大王之嚮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始
[073-8b]
皇大笑王翦既至闗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
之乞貸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怛而不信人今
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
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矣王翦果代李信擊荆荆聞
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堅壁而守
之不肯戰荆兵數出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
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乆之王翦使人問軍中
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數
[073-9a]
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
荆軍至徐州/縣也殺其將軍項燕荆兵遂敗走秦因乗
勝略定荆地城邑嵗餘虜荆王負芻竟平荆地為郡縣
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賁與李信破定燕齊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盡并天下王氏䝉氏功為多名施於
後世秦二世之時王翦及其子賁皆已死而又滅蒙氏
陳勝之反秦奉使王翦之孫王離擊趙圍趙王及張耳
鉅鹿城今邢州平鄉縣城/本秦鉅鹿郡城也或曰王離秦之名將也今將
[073-9b]
彊秦之兵攻新造之趙舉之必矣客曰不然夫為將三
世者必敗必敗者何也以其所殺伐多矣其後受其不
詳今王離已三世將矣居無何項羽救趙擊秦軍果虜
王離王離軍遂降諸侯
太史公曰鄙語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白起料敵合變
出竒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王翦為秦將
夷六國當是時翦為宿將始皇師之然不能輔秦建徳
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及孫王離為項羽所虜
[073-10a]
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073-10b]
 
 
 
 
 
 
 
 史記正義卷七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