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孟子傳 > 卷二十七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孟子傳卷二十七

  宋 張九成 撰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
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為數
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
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
[023-1b]
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
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
然也

  此一段深憫齊宣為沈同陳賈王驩及稷下諸子所
壊也夫沈同陳賈以兵謀進王驩以寵幸進淳于髠
田駢慎到以卓詭荒唐之説進惟孟子一人獨以堯
舜之道啟沃齊宣耳指易牛為王者之心齊宣悟於
言下有戚戚之説不可謂無其萌也使齊宣一意孟
[023-2a]
子盡聽其所為如陳賈沈同王驩稷下諸人一皆聽
孟子之號令則如齊桓之任管仲朝夕晏見無非正
心誠意之學而因物而省因機而㑹者又非一事則
易牛之心加於百姓刑於四海堯舜之道坦然在前
直而趨之不復回顧率諸侯事周王以復文武之緒
夫何難之有惟孟子進則易牛之心見孟子退而沈
同陳賈王驩稷下諸子各以其私雜然並進則易牛
之心或亂於兵或亂於寵幸或亂於卓詭荒唐之異
[023-2b]
説此一暴十寒之喻孟子所以昌言而不隱也是則
孟子進則齊宣之智明孟子退而沈同之徒進則昏
昏不辨每見其不智也且夫學奕者尚貴乎專心致
志豈有欲治天下國家不一意於聖賢而雜以衆小
人之論其能治乎孟子嘗以此意有一齊人傅之衆
楚人咻之之説殆亦為齊王而𤼵也嗚呼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
[023-3a]
者不可得兼舎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
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
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
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于
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
簞食一豆羮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
[023-3b]
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
受之萬鍾于我何加焉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
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宫室之美為之鄉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謂失其本心

  此一章專主羞惡而言行羞惡之心則義不可勝用
矣夫以平居而論莫重於死生以羞惡而論莫重於
[023-4a]
義士大夫當以義為重以義為重則以死生為輕王
衍拜石勒哥舒翰降安禄山李元平拜李希烈此皆
以死為重而異時深入微眇之説掃除青海之英髙
談濶論之資皆掃地矣顔杲卿罵安禄山顔真卿死
李希烈段秀實以笏撃朱泚此皆以義為重而彼凶
威虐燄長刀大㦸烈火沸湯視之如平地矣王衍以
下至今為士大夫唾罵皆羞道而喜攻之至聞杲卿
諸公之名見杲卿諸公之像則端心凝慮肅容正冠
[023-4b]
再拜稽首瞻仰企慕恨不得與之同時親見其人焉
以是而觀死生為重乎義為重乎此孟子所以有舍
生取義之説而反覆比較以為生亦我所欲然所欲
有甚於生者其惟義乎義之可欲有甚於生吾敢為
茍得耶死亦我所惡然所惡有甚於死者其惟不義
乎不義可惡有甚於死吾何敢辟患耶然羞惡之心
人皆有之非獨賢者有是心也特識輕重不為死生
所亂耳何以知人皆有羞惡之心哉簞食豆羮得之
[023-5a]
則生弗得則死是性命係於此矣然嘑爾而與之行
道之人寧飢死而不受以嘑爾之非禮吾寜飢死耳
蹴爾而與之雖乞人寜餓死而不以為意以蹴爾之
非禮吾寜餓死耳是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以羞惡為
重故以死生為輕雖行道乞人之無知亦知所輕重
矣而況士大夫哉夫能辨禮義弗受於簞食而不辨
禮義受之於萬鍾向也濵於死而不受今也為宫室
妻妾所識而受何於簞食時而見禮義如此之明而
[023-5b]
於萬鍾時見禮義如此之暗乎豈非失向來之本心
乎此孟子所以深指羞惡之心人人具有苐識之於
逆而違之於順耳逆順雖不同其害禮義一也簞食
嘑爾蹴爾此非禮義之見於逆意也故雖行道乞人
皆能辨之萬鍾之來其名甚美此非禮義之見於順
意也故雖士大夫之髙明者亦墮其中焉此無他逆
意者切於心故雖行道乞人羞惡自然而見順意者
亂其位故雖士大夫亦陷溺而不知焉是則遇逆意
[023-6a]
者不待於學而自明至於順意之事非學造精微者
不能不惑也惟致知格物之學以誠意正心修身齊
家治國平天下則非禮義之來自順自逆如伯樂之
識馬卞和之識玉其駑駘下乘珉石珷玞豈能亂吾
之智思乎故欲舍生取義而不為逆順所亂而失其
本心者不可不講學也此又孟子之遺意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
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023-6b]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談仁義其微眇如此學者不可不辨也夫以人
心為仁則凡目之所以視耳之所以聽鼻之所以臭
舌之所以嘗四體之所以知疴癢者皆出於心心即
仁也儻遡流而上惟精惟一惟時惟㡬以究之一旦
人欲斷絶心之正體𤼵見然後知仁果人心也然而
大體已見未有功用也由此順流而下以其所以𤼵
見者坐照萬理之所在森然如通邑大都東西南北
[023-7a]
髙掲明示膏車結駟以往來乎其間或進或退或出
或處無所蹊徑背馳以失其本宗者此所謂義人路
也夫有仁然後有義使義不自仁中來者不為為我
之義則為孑孑之義為火妻灰子之義軒然以人欲
為之不知已悖於道矣讀孟子者當加意焉嘗讀之
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則知所謂義者自仁中出也
夫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路然而舍其路而弗由放
其心而不知求此孟子所以哀之也然欲由其路當
[023-7b]
求其心心本是仁放之於聲色放之於貨利放之於
驚懼間則人欲為主顛倒錯亂如日月本明為雲霾
噎霧所蔽則所向皆昏暗矣惟雲霾一斷曀霧四開
則本體光輝照臨天下九州寰海五嶽四瀆皆碁分
星布整整乎不可亂矣故學者有志於道不憂人路
之不明但憂人心之未覺學問之道所以止在求其
放心而無與於求路也則以路自心中出義自仁中
來故也夫世之所謂學問者止知講書五車揮毫萬
[023-8a]
字爾不知聖賢之門不以此為髙也孟子今曉然指
之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所謂無他者當
加意識之不當茍簡也此蓋言所以為學問者此心
不可少動也於不動處本心見焉求其放心莫此為
徑求者誰乎於不動處求之者則不必思馳宇宙力
竭嵗時而人心得矣此學者當自體之非余言語所
能辨也嗚呼孟子之談仁如此而世之儒者止欲以
愛恕兩字為仁豈不小乎識孟子人心之仁然後知
[023-8b]
克已復禮其言也訒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以至恭
寛信敏恵與夫博學篤志切問近思之所以為仁矣
其徑如此而學者不加意焉豈不悲夫

  孟子曰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
能信之者則不逺秦楚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
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孟
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茍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至於
身而不知所以養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023-9a]
此二章孟子言人拙於見近而工於見逺也心近於
一身身近於桐梓愈近則愈忽愈逺則愈工何哉心
地不明不識輕重之義也夫心比身則心為近身比
桐梓則身為近今惡指不若人而不知惡心不若人
愛桐梓而養之而不知愛身而養之其顛沛如此則
以身心太近而不見也使之見心之可惡如見指之
可惡見身之可愛如見桐梓之可愛何患其身心之
失路哉惟其太近而不見所以知惡指而不知惡心
[023-9b]
知愛桐梓而不知愛身也然則以何道而使之見心
如見指見身如見桐梓乎曰無他道焉反所以見指
與見桐梓者黙觀其心之念慮身之履踐為如何凡
念慮之起履踐之初皆察其始察其終察其微察其
著使念慮無所逃履踐無所失則邪妄滅迹仁義油
然而生矣凡一毫之惡皆在所惡而去之一毫之善
皆在所愛而䕶之乆而念慮皆正履踐皆明心為仁
義之宗身由仁義之路而聖賢所藴一皆印於念慮
[023-10a]
履踐間耳豈不盛哉孟子言知惡指而不知惡心知
愛桐梓而不知愛身而未言其所以處之者當如何
意欲學者自得也故余𤼵孟子未言之意以告吾黨
之士云

  孟子曰人之於身也兼所愛兼所愛則兼所養也無尺
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所以考其善不
善者豈有他哉於已取之而已矣體有貴賤有小大無
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
[023-10b]
為大人今有場師舍其梧檟養其樲棘則為賤場師焉
養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則為狼疾人也飲食之
人則人賤之矣為其養小以失大也飲食之人無有失
也則口腹豈適為尺寸之膚哉

  聖王之世天下之士皆以養心為先六國以來天下
之士例以養身為主養心者自禮樂射御書數直而
上之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可謂
識所養矣養身者恣口腹之欲快聲色之奉列第康
[023-11a]
莊坐謀輜車腰佩六印手揖雙璧軒然以為榮耀可
謂失所養矣夫仁義禮智皆生於心而以身履踐之
然後為聖賢君子今乃以所以養心者養其身至無
尺寸之膚不愛無尺寸之膚不養而不知一體之間
有貴有賤有小有大以貴賤論則心為貴而身為賤
以小大論則心為大而身為小養身而不知養心則
為小人為不善養者矣養心而薄於養身則為大人
為善養者矣此孟子有賤場師之説又有狠疾人之
[023-11b]
説又有飲食之人之説此盖深譏養身而不知養心
者也自古聖賢如吾孔子飯疏飲水曲肱而枕養其
身者止如此耳乃曰樂亦在其中不知所謂樂者自
何而來哉顔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養其身者止
如此耳乃曰不改其樂不知所謂樂者自何而來哉
惟其所以樂者在心而不在身此所以為聖為賢為
萬世標的也且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養身者
肯如此乎又曰士志於道而耻惡衣惡食者未足與
[023-12a]
議養身者肯信此乎使六國之士以其陰謀權變縱
橫捭闔卓詭荒唐之説以邀養身之具者移以養其
心則心所念慮心所願欲心所趨鄉一皆知其所自
起而辨其所自來或闔或闢或變或移使邪心妄慮
不得投其隙則聖王之用皆將得之於一心之間矣
惜哉其倒置而不知自反也此孟子所以為養身養
心之説以憐當世之士焉

  公都子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曰
[023-12b]
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曰鈞是人也或從
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
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
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心體至大惟思能入之蓋心之官為思以思為官則
心為主矣耳之官為聽目之官為視心之官為思耳
目之官其職在視聽而無思在其中則視為色所引
[023-13a]
聽為聲所引一入聲色中則聲色為主而視聽不見
矣聲色物也以聲色為主則是以物為主矣以聲引
聲以色引色奔馳流蕩去而莫挽往而莫來其為小
人也必矣是以善學者任思而不任視聽其視也以
思視故其視明其聽也以思聽故其聽聰凡耳之所
聽目之所視鼻之所臭口之所嘗一以思為主是故
行乎聲色臭味之中而不為聲色臭味所亂當聲色
臭味之未經乎前也吾則思其所以思者其誰耶惟
[023-13b]
精惟一惟時惟㡬一旦恍然霧除霍然雲消思慮皆
斷而心之大體見矣然後知吾之所以為天者在此
天既在我卓然羣物之上卷舒闔闢變化轉移無往
而不為大向來聲色臭味皆為吾用而不能為吾害
是故以視而制禮以聽而作樂以鼻之臭者口之嘗
者出而為進賢退不肖之用亦何往而不大哉孟子
直指思以示人可謂有功於聖學矣然而孟子之言
非私意也乃天理也此思曰睿睿作聖所以載於九
[023-14a]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
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從
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
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此一章言士君子當識所輕重也古之君子禮樂射
御書數知仁聖義忠和孝友睦婣任恤體之於心行
之於身形之於家布之於鄉以為為士君子法當如
[023-14b]
是不謂比長書之閭師族師書之州長又書之鄉大
夫又獻之於天子公卿大夫來臨不容有辭也豈士
君子敢忽公卿大夫之尊爵哉蓋為士君子當知所
先後當知所輕重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所以貴
我者此我之所可勉也公卿大夫此人所以貴我者
吾何容心哉人固可欺而天不容有偽故公卿大夫
如商鞅孫臏騶忌蘇秦張儀沈同陳賈王驩稷下諸
人皆可以陰謀權變縱橫捭闔卓異荒唐之説取之
[023-15a]
豈非所謂人爵者耶然人既得以貴之亦得以賤之
故以公卿大夫為貴一旦小不合意天子發怒収其
印綬還其職事則栖栖一庶人耳豈非人可得而賤
之乎惟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事在我而不在人取
之愈有酌之不竭養之不盈方寸舒之可充四海旦
而復旦新而又新充實光輝則謂之大人大而化之
則謂之聖人聖不可知則謂之神人天子不能奪諸
侯不能取其與公卿大夫之爵等級為如何哉此所
[023-15b]
以謂之天爵也然而古之人脩其天爵如前三代之
士知造大人聖人神人之域而已公卿大夫之名其
來其去一切任之初無心於其間也此所以謂之從
之從之者任之也當孟子時人皆以賊心而脩天爵
其意在要人爵而已以穿窬之心假仁義忠信之行
此天之所誅者也惟其初心之不正此所以既得人
爵而天爵亡矣如夏侯勝以為士患不明經經術茍
明取青紫如拾芥耳夫明經術所以窮聖賢之心以
[023-16a]
證吾心也而勝乃意在青紫豈非穿窬之心乎桓榮
陳車馬於庭曰稽古之力也夫稽古亦所以窮聖賢
之心以證吾心也而桓榮意在得車馬豈非穿窬之
心乎且商賈之蓄金玉穀帛乘時射利以要倍稱之
息人莫不鄙之豈有為士大夫明經稽古而意在於
邀取青紫鈎索車馬乎是乃禆販經術懋遷古道以
取倍稱之富貴也良可鄙哉此風既成道義益薄稍
有行孟子天爵之説者世必共詆而力誹之然而士
[023-16b]
君子當求之於心而已求之於心是求之於天也區
區紛憒何足介意哉此又不可不辨也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已者弗思耳
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云
既醉以酒既飽以徳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
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此一章孟子深尊良貴而止天下奔競之心也夫以
公卿大夫為貴而求之不以道取之非其義爵則尊
[023-17a]
矣静觀其身有犬彘之不如者竟亦何為哉天下有
良貴其惟人之心乎夫耳目口鼻未足貴也其所以
用耳目口鼻者乃良貴也故孟子以為人人有貴於
已者所以指用耳目口鼻也用耳目口鼻其誰哉心
而已矣誠使以思而入之惟精惟一惟時惟㡬一旦
豁然念慮皆斷心之本體見矣居之則為仁由之則
為義聞於衆聽則謂之令聞譽於衆口則謂之廣譽
天下之貴其有過於此乎夫公卿大夫之貴上得以
[023-17b]
予亦得以奪之天下之良貴與生俱生誰得而予奪
之乎是故取之而愈有也酌之而不竭也雖衣襏襫
儼然有山龍之尊雖操耒耜肅然有圭璧之重飯糗
茹草初不異於膏粱蓽門圭窬初不間於廊廟雖眇
然匹夫之賤而頎然有王公大人之嚴人之所貴於
已者其以是乎孟子又引既醉之詩為證又有不願
人之膏粱之味不願人之文繡之説豈夸大以眩世
俗哉天下之良貴其法如是耳是故舜慎徽五典五
[023-18a]
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叙賔於四門四門穆穆夫
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
動之斯和何以使人如此哉則以良貴所及無往而
不為貴也天下樂事乃有如此之大者舉在於我士
君子何惜不一經營耶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
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
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孟子曰五穀者種
[023-18b]
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前一章指齊宣王而言後一章指為仁者之法不可
不細攷也齊宣王易牛之心猶一杯之水也其闢土
地朝秦楚莅中國撫四夷之欲猶一車薪之火也推
易牛之心以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以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則仁術逺
大進取之心自然消亡矣孟子一指之下端坐不行
[023-19a]
不知見於運用施於四海而謂仁不能勝不仁區區
易牛之心亦將淪胥矣可勝哀哉為齊宣計既悟易
牛之心於言下以此致知格物誠意正心修身治國
平天下凡飲食寢處出入起居顛沛造次無不以易
牛之心運用之使心與機㑹機與心通日復一日新
而又新放諸四海而凖塞乎天地之間其斂而藏之
也不見其盈其廓而充之也不見其闕如此則仁之
機用熟矣齊宣獨有易牛之心而不能習熟往來使
[023-19b]
於日用間無非此道是猶有五穀美種而無雨露之
潤耕耨之功使成功廢於半塗反不若荑稗之充飢
也既得仁之美種當如農夫實方實苞是藨是蔉薅
荼蓼去螟□鋤稂莠灌以滋澤沃以土膏使根深而
苗秀脉潤而體堅則千倉萬箱可以為一家慶矣齊
王儻能保此端緒戒此驕盈薅利欲之荼蓼去邪説
之螟□除左右之稂莠日灌禮義之滋澤日沃師友
之土膏使易牛之心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溢於
[023-20a]
中國施及蠻貊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
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則仁之道大熟而其利
充塞天下矣嗚呼乃知克已復禮之外又有熟之説
也此於穆不已所以為文王坐以待旦所以為周公
終夜不寢所以為孔子未見其止所以為顔子也學
豈有止法哉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學者亦必志于彀大匠
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023-20b]
  學有要處學而不知其要雖終日孜孜終年矻矻至
老且死竟亦何所得哉夫射之要在彀百工之要在
規矩志在於彀則有中微及逺之功審規矩之宜則
天下之方圓皆自此而出矣然則學者之彀與夫規
矩之宜其何在乎亦曰心而已矣夫天下萬事皆自
心中來使自禮樂射御書數以養此心然後致知格
物誠意以正此心此心既正則脩身齊家治國平天
下無不可矣是心者射之彀而百工之䂓矩也論其
[023-21a]
大體則天地陰陽皆自此範圍而燮理論其大用則
造化之功幽眇之巧皆自此而運動學而不求其心
雖誦書五車揮毫萬字賦逼凌雲才髙吐鳯於聖賢
之道天下國家之用何所濟乎顔子於孔門三千人
中獨稱為好學達不如賜果不如由藝不如求不知
其所謂學者果如何哉深考其原特不遷怒不貳過
專意積精於正心之學耳一旦𤼵為邦之問夫子乃
以三代禮樂告之是待以王佐之才也嗚呼士大夫
[023-21b]
不學則已學舍正心其何自入乎孟子反覆借喻以
羿之教大匠之誨彀與規矩之説意亦深矣故余斷
以正心之説𤼵孟子之遺意









  孟子傳巻二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