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孟子傳 > 卷五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孟子傳卷五

  宋 張九成 撰

  鄒與魯鬨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
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
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凶年饑嵗君之民老弱轉
乎溝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㡬千人矣而君之倉廪實
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曽子曰戒之戒
[001-1b]
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
尢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禮曰君以民為體民以君為心是君之與民同心而
異形同氣而異息豈有凶年饑嵗民轉溝壑散四方
而君擁倉廪府庫之資超然自足不以民為事哉是
君民相絶血脉不通而身心異處也其罪在士大夫
不能通上下之情上之徳意不能宣於下以固結民
心下之哀苦不能復於上以開道君意使堂上逺於
[001-2a]
百里門庭逺於萬里尊卑濶絶而上下之情疏名分
深嚴而㢘陛之交絶平時暇日君尊如天有司尊如
鬼神髙深毖固與下民絶不相知饑荒不問凍苦不
収民已絶望於君君亦絶意於民相視已如行路之
人耳一旦風塵四起郊壘多兵乃欲使之前即死地
以保我國家衛我宗社豈有是理哉夫平時視之如
路人有急則亦若路人而已平時饑凍不相知有急
則安危亦不相知耳審如是則鄒穆公何怪於有司
[001-2b]
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歟然而穆公之所以責
民者尚未知其故也孟子於是深言其所以謂凶年
饑嵗民老弱轉溝壑壮者散四方而君倉廪實府庫
充有司莫以告不能出一銖一粒以濟其急今日乃
遽責以死事其可乎故引曽子出乎爾反乎爾之說
以為對焉夫今日民之不救有司之死事穆公為之
不平昔日有司不救民之饑荒穆公何為邈然不問
乎且曰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
[001-3a]
民親其上死其長矣所謂仁政者飢者食之寒者衣
之不得其所者安之如父母之於子孫保䕶愛惜鞠衛
撫養使下民之心日親於君父則緩急之際執戈而
前以死自誓以保我國家宗社如子之於父母矣先
王審知此理是以周流天下廵狩四方使君民之情
常相浃洽熙如酒醴薰若芝蘭君念念在民民亦念
念在君故遷都一事耳盤庚以天下之尊而至親臨
軒陛而使民咸造王庭且人人登進之拳拳曲折告
[001-3b]
之以所以遷都之意夫國我所有也吾欲遷都誰敢
不從有不如令驅之殺之有何不可嗚呼此董卓之
見盗賊之謀也先王之心豈忍為此哉必低徊下意
丁寧辨析明告以利害之原深迹其是非之實使民
心曉然相聽乃始遷耳不然先王未敢也此三代之
所以為令主歟秦自商君以来視民如草芥至始皇
而尢甚名分嚴矣上下辨矣令之則聽禁之則止豈
不快意至二世則又尊矣深居簾幕如在九霄而不
[001-4a]
知民心皆離無一人有愛君之心者及陳渉一呼天
下響應英雄豪傑奮臂而起有智者設智以亡秦有
力者出力以亡秦有謀策者畫謀策以亡秦誅降王
子嬰不當狐兎無一人憐之者嗚呼前日之所謂尊
嚴者安在哉深可悲也夫天下相通此天理也非人
之所能為也在易天地交為泰及考其象乾君也乃
居下坤民也乃居上顛倒如此何以為泰乎蓋此卦
乃畫君民之心非君民之位也以為君之心不念下
[001-4b]
民而巍然在上飢寒不問老壮不知民之心不念君
上而頽然在下國家不恤宗社不闗此所以為否否
者閉也夫孟子言其大槩余恐後世未究也故又推
先王之心及泰否之象以見君民不可相忘者至於
如此焉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孟子
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
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001-5a]
  讀聖賢書者不當泥其言當觀其用勢有不同用亦
多變以用觀聖賢聖賢雖往其心常炯然無今古也
且齊宣王問交鄰國孟子對以事大事小梁惠問雪恥
秦楚孟子對以省刑薄賦與答宣王者異余所謂勢有
不同用亦多變者此也宣王好大而不肯下人能事
大事小則天下服矣恵王一於報怨而不知恤民能
省刑薄賦則天下無敵而其恥可雪矣以是知孟子
之學淵源甚深隨勢而為髙下天下無有不可處之
[001-5b]
事也至於滕文公問事齊事楚既不以對齊王之語
使下之又不以對梁王之語使上之何也盖滕小國
也齊楚非賢君雖下之不能已其并吞之心地勢迫
蹙難以設施雖行仁政未能感動天下事至於此亦
已窮矣將事齊則楚兵在南門將事楚則齊兵在北
門蕞爾之國絶長補短不過五十里而齊楚并吞噬
齧地方數千里車馬之衆兵甲之多一拂其心兩師
歘至猶舉泰山以壓螻蟻也其勢亦已危矣事既窮
[001-6a]
勢又危然則有何策以當之乎曰聖賢無事不可處
其歸安於理而已齊大國也梁亦大國也地可以設
施民可以陶冶事大事小省刑薄賦隨分酬酢自有
餘地未當以死言也至於勢既不可支事又無可為
則其計在死社稷耳夫宣王事大事小理義也恵王
省刑薄賦理義也文公效死勿去理義也理義難識
固當審處如何耳夫死本非難事以凡俗之心觀之
無不驚懼至於聖賢以理義為重而以死生為輕曾
[001-6b]
子以一死易一簀子路以一死正結纓事在理義與
事大事小省刑薄賦其用一等也死雖非聖賢所難
然勢不至於危事不至於窮未肯以死言也儻不觀
可否不問事勢一以死為理義此匹夫匹婦經於溝
瀆之見也非聖賢之道也夫使齊王以死言則將興
兵四伐而不論理義矣使梁王以死言則將驚懼憂
惶失節喪邦矣吾因觀文公所對乃知孟子之學千
變萬轉其用常有餘地且以常人觀之文公在兩大
[001-7a]
國之間無地可號令無民可捍禦疑若無謀矣而於
無謀中乃又有效死之策焉夫使民效死而弗去此
仁者之政也儻非平昔固結民心豈一旦遽能至此
地哉孟子乃以告文公何也曰此又孟子權其人而
言之也夫文公之為世子也之楚過宋得見孟子孟
子指性善以示之一言之下頓有所入乃能於頽波
壊塹中軒然行三年之喪使四方来觀之顔色之戚
哭泣之哀弔者大悅是其所得亦可知矣及其問為
[001-7b]
國之說孟子告以三代之道使畢戰問井地孟子告
以潤澤之語仁風逺及使許行之徒負耒耜自宋之
滕而願為其氓則其能行孟子之言而信其所行在
戰國之間一人而已矣其使民效死弗去固所優為
也惜乎無湯七十里又無文王百里之地而介於兩
大國之間不得稍施其所學使至於此極又可悲也
然而使民效死弗去而有死社稷之節其視靦顔就
縛苟活求生如頓子牂潞子嬰兒有辱其先人為春
[001-8a]
秋所誅者天地相遼矣借使不幸文公與民同死國
雖已破家雖已亡而凛凛節概猶足以使人興起也
嗚呼理義如此之大君子安可不效乎余恐學者讀
聖賢書不知其用故歴數對齊梁之語以較文公之
說使知學聖賢者當學其用處然後可以得聖賢之


  滕文公問曰齊人將築薛吾甚恐如之何則可孟子對
曰昔者太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擇
[001-8b]
而取之不得已也苟為善後世子孫必有王者矣君子
創業垂統為可繼也若夫成功則天也君如彼何哉彊
為善而已矣

  余嘗論孟子之學千變萬轉不憂天下之多故也惟
變多則策多愈變愈新愈出愈竒極其所歸安於理
義而已矣夫齊王問交鄰國則有事大事小之說梁
恵王問雪恥則有省刑薄賦之說語齊者不以告梁
語梁者不以告齊今滕文公問事齊事楚則又變齊
[001-9a]
梁之說而又有效死之說問齊人築薛則又棄效死
之說而又有一說其說云何避狄之說也其變愈多
其說愈新其出愈難其說愈竒學不至此腐儒而已
矣夫交鄰國時理義在事大事小處雪恥時理義在
省刑薄賦處事齊事楚時理義在效死處築薛時理
義在避狄彼以時来此以㡬對毫釐有差千里失矣
使當時孫商蘇張稷下諸人之見問交鄰國則曰吾
當以智勝之問雪恥則曰吾當以謀勝之問事齊楚
[001-9b]
則曰齊兵至則事齊楚兵来則事楚問築薛則曰間
其謀主撓其役人使秦楚加兵奔命不暇而莫遑為
築薛之事要皆盗賊之謀僥倖之計非理義之安也
而孟子獨舉太王故事有避狄之說且一等避狄耳
有何説哉而孟子於其中又有造化之妙此深得帝
王之道者也何以知之且其說曰苟為善後世子孫
必有王者矣嗚呼何其逺大如此哉太王止能避狄
何足道也惟有為善之妙使王季文王武王尊為天
[001-10a]
子富有天下宗廟饗之子孫保之在克商之後而不
知太王避狄之時已有八百年基本矣嗚呼君子創
業垂統所憑藉者何乎善而已矣善端深大遏之愈
流止之愈行善與天合則狄人侵之乃所以𤼵吾善
端耳審知此理則齊人築薛意欲見逼又惡知夫不
為吾子孫基本乎夫小不勝大寡不勝衆弱不勝强
此勢也理義苟安雖小猶大雖寡猶衆雖弱猶强小
也寡也弱也乃在於目前而大而衆而强乃應於後
[001-10b]
世君子之為計將為目前乎將為後世子孫之計乎
如其為子孫之計雖寡小而弱亦何足慮也嗚呼窮
迫之中乃自有廣大之路由是見孟子之學未易量
也然則其要安在曰理義然而文公之後卒不聞有
興者何也此以利心論孟子也興與不興在天而善
與不善在我吾知為善而已矣為善乃興之道也事
在秦時天理顛倒而有天下者卒歸漢氏漢乃堯之
苗裔嗚呼天人之際其明如此哉亦何疑也

[001-11a]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如
之何則可孟子對曰昔者太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
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
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
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
患乎無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
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從之者如歸市或曰世守也
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君請擇於斯二者

[001-11b]
  嗚呼讀滕文公三問使人凄然不寧深思王道衰微
紀綱廢壊而强大之國侵凌放横不知理義乃至於
此也當時小國不幸介於大國之間不聞有親仁善
隣之長但見有憑弱犯寡之罪王朝無九伐之誅方
伯無糾合之長齊横於東楚恣於南秦吞於西豈復
知理義哉文公見孟子者凡三問皆言其國存亡之
状求急難之策孟子區區欲興王道如此之急者為
是故也然於危急之中設為謀策要皆中於理義或
[001-12a]
避之或死之皆天下之至計聖賢之常心也自常情
觀之謀人之國乃使之避乃使之死亦可謂無策矣
然聖賢之見則不如是其避也不以為弱其死也不
以為屈吾得理義而安焉斯已矣此所謂君子無終
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太王避狄
不害為周之令王曽子易簀子路結纓乃所以為孔
門之髙弟審如是說則夫隂謀詭計駕禍於他人而
鬭亂於鄰國以要一日之命者皆聖賢之所不為也
[001-12b]
故其避也為可觀其死也為可法則以理義在其中
故也夫文公三問孟子對之不同者以理義各有所
在不可不審處也易位而行逆施而處皆有害於大
道夫其問事齊事楚則對之效死立定規模當如此
也及其有築薛之問事亦迫矣於效死中又有避狄
之說此孟子於規模中深觀理義運動處以示之也
至其不得免焉之問則亦極矣夫以小事大畏天者
也今竭力事之不愛皮幣犬馬珠玉之奉以致其畏
[001-13a]
天之誠而齊楚逆天侵凌彌甚孟子於此亦豈無說
乎盖理義隨在而有顧吾用之如何耳故避狄效死
之說再舉而陳之使之自擇焉夫為愛民之計理義
也則有避狄之策為世守之計亦理義也則有效死
之䇿此皆聖賢之本心天下之至計不害名教不犯
理義顧吾力量如何耳吾心在於愛民則為避狄之
大計吾心在於世守則為死社稷之賢君顧何有不
可哉然效死之節易明而避狄之心難見也儻其心
[001-13b]
出於貪生畏死不以社稷為意此春秋之所誅也紀
侯大去其國是也孟子肯許人如此乎儻其心出於
愛民如太王避狄是也太王於避狄其間自有造化
何以知之其避狄也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
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
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太王雖往其
言尚在使人讀之㡬欲墮涕盖誠心實徳孚於中而
𤼵於外非作偽所能到也深迹其心廣大髙明郁乎
[001-14a]
有堯舜之遜薰乎有父母之慈想其平時𤼵施號令
立政造事無非從謙遜慈愛中来民心愛之亦已久
矣非當急難方為仁人之語如奉天之詔以解一時
之急也然此詔温厚有禹湯罪已之風使徳宗自為
之决不能殷然如𤼵金石也此盖陸贄平日所踐履
所藴蓄者在此故一出而能感動如此也惟太王心
如此所以去邠踰梁山邑於岐山之下而邠人曰此
仁人也不可失也從之者如歸市周家八百年事業
[001-14b]
迹於此矣夫一等避狄而太王於避狄中乃有造化
如此所為苟為善後世子孫必有王者矣太王之謂
也然則何以謂之為善第深誦屬耆之語三復而味
之藹然悠然有廣大髙深忠厚慈愛之心者此所謂
善也夫聖賢君子當憂患之来自有安身立命之地
者善而已矣善即所謂理義也余恐後世不明為善
之說故又推孟子之意而大之

  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
[001-15a]
所之今乗輿已駕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請公曰將見孟
子曰何哉君所為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禮義
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踰前喪君無見焉公曰諾樂
正子入見曰君奚何不見孟軻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
之後喪踰前喪是以不往見也曰何哉君所謂踰者前
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曰否謂棺椁
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謂踰也貧富不同也樂正子見孟
子曰克告於君君為来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
[001-15b]
以不果來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余讀易至坤之初六觀其繇辭曰履霜堅氷至及聖
人至此一爻𤼵之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
家必有餘殃余三復斯言乃悟魯之國祚過周之厯
至漢之初猶有禮義為項羽堅守而不肯降漢者皆
周公積善之所致也然自恵公以妾為妻夫婦之倫
亂矣隠公不書即位君臣之倫亂矣所以公子翬擅
[001-16a]
兵桓公弑立慶父弑子般又弑閔公公子遂殺惡及
視季氏三分魯國而有其二孟孫叔孫各有其一公
賦盡入於私家兵權不出於公室以至昭公逐既不
得正其終定無正又不得正其始静觀二百四十二
年間天理顛倒惡氣藴積如此焉得有治安之事乎
定公用孔子權相事誅少正夘而男女異路道不拾
遺飲羊之風遂息公慎之惡亦亡三都漸墮侵疆来
復巍乎已有治安之象矣而女樂壊之以此知平公
[001-16b]
欲見孟子而臧倉沮之者皆非偶然也夫何故惡氣
凝結未易消除雖以聖賢之力猶不能消復於冥冥
之中况其他人乎盖惡氣之生始於微茫積稔不已
終於浩大觸乎天則日食星隕觸乎地則山崩川竭
觸乎人則為讒夫為女子為不忠之臣以敗亂國家
顛覆宗社魯自恵公以来惡氣寖盛至於如此故天變
地震紛然四出是生三桓為時蟊螣是来女樂逺去
聖人是有臧倉公沮孟子夫出乎爾者反乎爾此天
[001-17a]
理也善既有報惡豈無歸使聖賢不得行其道者皆
天也豈偶然哉夫聖賢得志必将使君安於上民安
於下三綱明五常正彛倫叙風俗成顧此大福非祖
宗積善豈得有此報乎此孔子遇匡人之圍則曰天
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
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遇公伯寮之愬則曰道之將
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孟子遇臧倉則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
[001-17b]
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聖賢深見天意借手於匡人公伯寮臧倉以厄吾
道使天下無治安之望而魯國有衰替之風此皆惡
氣之積不可遽已也嗚呼深觀此理則君子戒慎不
睹恐懼不聞不欺闇室不愧屋漏曷可已也盖惡氣
𤼵於一念充於一身行於一家國君則大於一國天
子則又放於天下儻知謹獨之學於履霜之微識堅
氷之至於毫末之起知斧斤之尋敢謂何傷其禍將
[001-18a]
長敢謂何害其禍將大可也若事至定公平公雖聖
賢亦無及矣吁可嘆也漢武帝嚴刑黷兵算及舟車
𣙜及鹽鐵公卿大夫相隨下獄連年出師四邉騷動
處心積慮非殺人即苦民耳是以内則巫蠱之禍寃
及太子外則沈命之法殃及平民惡氣如此豈復有
治安之理乎是生石顯以禍元帝是生昭儀以禍成
帝是生董賢以禍哀帝是生王莽以禍平帝蕭望之
不知天意而欲救之則望之死王章不知天意而欲
[001-18b]
救之則王章死王嘉不知天意而欲救之則王嘉死
翟義不知天意而欲救之則翟義死由是推之終於
宗社滅亡而後已則桓帝之殺李固興黨錮獻帝之
遭董卓遇曹操乃漢明寃獄之報也𤣥宗不用張九
齡徳宗不用陸贄文宗不用裴度使有禄山之亂盧
杞之亂甘露之亂若有鬼神隂沮於其間者乃太宗
開基之際殺竇建徳誅蕭銑之報也由是推之則孟
子有不遇魯侯天也之語其可謂深識天人之際矣
[001-19a]
然而小人之沮君子其說乃如是之巧不可不知也
臧倉嬖人安能為此乃知惡氣感物有以使之也其
巧如何曰禮義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踰前喪其
言則有理其事則可疑豈非小人之害人其說乃如
此之巧乎君子處心無愧巧與不巧吾何恤哉然平
公以樂正子一言遽欲命駕臧倉一言遽又諾之不
復考問是非詢諸左右可謂輕矣如此資質亦安能
有為乎樂正子辨析如此不聞有悔悟之言以正臧
[001-19b]
倉之罪車音既息求賢莫聞此何人也哉余既極天
人之理而又述小人之害君子之巧而平公舉動之
輕以為後世戒









  孟子傳卷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