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經典稽疑 > 經典稽疑 卷下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典稽疑卷下
            明 陳耀文 撰
易經
  乾元亨利貞
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乾秉純陽之性故能
首出庶物各得元始開通和諧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
子法乾而行四徳故曰乾元亨利貞矣子夏/傳
[002-1b]
君秉二儀之純粹履元亨之貞和晉江傳襄邑/令傳渾頌
孝文詔曰尉元游明根並元亨利貞明允誠素魏/書
皇甫鏄薦山人柳泌等憲宗服其藥日增燥渴裴璘上
疏曰陛下合日月照臨之明稟乾元利貞之徳舊/唐
  初九潛龍勿用
王弼曰文言備矣沈驎士曰稱龍者假象也天地之氣
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龍之為物能飛能潛故借龍
比君子之徳也初九既尚潛伏故言勿用
[002-2a]
繫辭曰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
其占夫乾之六畫之類象也而筮之則為變曰初九潛
龍勿用之屬者詞也而值之則為占象見乎體者也變
生乎動者也詞有準占無方易也者無方者也陸氏/義説
龍象也亦占也勿用占也亦象也繫辭聖人見賾立象
見動生爻而不及占明占寓于象也豈有平居直觀潛
龍之象而不及勿用之占乎假令象外有占聖人何蘄
于一言耶序/
[002-2b]
  夕惕若厲
易曰潛龍勿用者言時之不可以行也故君子終日云
云無咎終日乾乾以陽動也夕惕若厲以隂息也因日
以動因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淮南人/間訓
張悚為陳崇奏莽功徳曰易曰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公
之謂矣漢/書
後漢書班固薦謝夷吾云臣以頑鈍器非其疇尸禄負
乘夕惕若厲注言君子終日乾乾至于夕猶怵惕戒懼
[002-3a]
若危厲早朝旰食夕惕若厲風俗通/韓稜下
後漢馬太后云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
張衡思𤣥賦夕惕若厲以省諐兮懼余身之未勅
説文骨部引易云夕惕若厲夕部引易云/夕惕若夤
後漢崔寔大赦賦朝乾乾于萬幾夕處敬而厲惕
荀爽曰脩辭謂終日乾乾立誠謂夕惕若厲集/解
三國志先主上言漢帝曰寤寐永歎夕惕若厲
選陸機讓平原内史表俛首頓膝憂愧若厲
[002-3b]
王弼云終日乾乾至于夕惕猶若厲也註/疏
虞翻曰夕惕若厲故不驕也 晨競夕惕每惻于懐宋袁/粲傳
晉惠帝永平元年詔曰戰戰兢兢夕惕若厲
周武帝詔文皇帝敬順昊天憂勞庶政予小心弗克遵
行夕惕若厲 昧旦乾乾夕惕若厲梁武帝浄/業賦序
陳宣帝大建六年詔曰一物乖方夕惕猶厲
晉傳𤣥叩頭蟲賦無咎生于惕厲悔吝來亦有由
白居易賀雨表發於若厲之誠散作如膏之澤
[002-4a]
舊唐文宗試劉賁賢良䇿任賢惕厲宵衣旰食
馬騏講乾夕惕若厲孝宗曰當讀為若厲
 按文言雖危无咎疏云心懷惕懼雖危不寧以其知
 終知至故无咎則若厲為句亦自可通況淮南九師
 去古未逺則必有所受之者矣
  其唯聖人乎
再稱聖人者歎美用九之君能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
正故得大明終始萬國咸寧乘六龍以御天也集/解
[002-4b]
  黄裳元吉
隂登于五柔居尊位若成昭之主周霍之臣也百官總
己専斷萬機雖情體信順而貌近僭疑周公其猶病諸
言必忠信行必篤敬然後可以取信於神明無尤於四
海故曰黄裳元吉干寶/易解
 伊川不滿于宣仁故註易有云臣居尊位羿莽是也
 猶可言也婦居尊位女媧武后是也非常之變不可
 言也故有黄裳之戒其實用此寄意耳前輩亦嘗言
[002-5a]
 之矣然胡明仲讀史管見論武后革命則特舉此語
 以言之葢不悟其本有所為也及毛伯玉著易傳乃
 大闢其非曰甚矣正叔之陋也臣子於君父皆隂也
 羿莽是已何必専以女媧武氏當之必以婦人為隂
 是兒童之見耳况女媧事不經見若武氏之變固未
 甚于羿莽也而謂彼猶可言殆有胥吏舞文之態胡
 明仲宗主程氏一至於此得無所見偶同耶抑私其
 所主耶晦菴明知此語有為而發乃宛曲為之説曰
[002-5b]
 伊川舉武氏女媧事看來要立議論教人可向别處
 説此爻何曾有這義都是硬入這意可謂欲葢而彌
 彰也志雅堂/雜抄
  後得主而有常
隂主卑退若在事之後不為物先即得主也此隂之恒
理故云有常註/疏
 程子以主利為一句朱子因之遂以文言後得主為
 闕文然彖傳後順得常與後得主而有常意正一律
[002-6a]
 似未見其為闕文也余讀易/偶記
  以從禽也
即鹿無虞何以從禽也蔡邕石經/郭京舉正
  小貞大貞
漢書谷永傳孟康註云膏者所以入潤肌膚爵禄亦所
以養人也小貞臣也大貞君也遭屯難饑荒君當開倉
廩振百姓而反吝則凶臣吝嗇則吉也
貞當如周禮訓問周禮有祈永貞貞亦占之美辭又周
[002-6b]
禮天府季冬陳玉以貞來嵗之媺惡鄭司農云貞問也
易曰師貞丈人吉問於丈人國語曰貞於陽卜康成曰
問事之正曰貞禮中又有所謂大貞謂卜遷國立君也
讀易/偶記
  丈人
崔憬曰子夏傳作大人並王者之師也按彖云師衆貞
正也云云王矣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則
知夫為王者必大人也豈以丈人而為王哉
[002-7a]
  師或輿尸
二剛也三柔居上是兼其領故曰輿尸若無君上之命
則免矣故曰或也干/寶
輿衆也尸主也王介/甫輿師若作師徒撓敗凶莫甚焉何
必言艱貞亦凶西蜀/周氏
諸家皆謂師不可以衆主晦菴獨本古註以為兵敗輿
尸而歸按六三師或輿尸猶可言兵敗若六五弟子輿
尸言兵敗於文義未恊黄氏/日抄
[002-7b]
  有孚盈缶
魯恭疏云易曰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言甘雨滿我之
缶誠來有他而吉也註比卦坤下坎上坤為土缶之象
也坎為水雨之象也坎在坤上故曰甘雨滿我之缶有
誠信則他人來附而吉也後漢/書
  顯比
王因天下顯習兵于蒐狩焉驅禽而射之三則已發軍
禮也失前禽者謂禽在前來者不逆而射之傍去又不
[002-8a]
射惟背去者射之不中亦已是皆所以失之用兵之法
亦如之降者不殺奔者不禁背敵不殺以仁恩養威之
康/成失前禽舍逆取順也周易/舉正
  繫于苞桑
九五繫于苞桑猶紂囚文王羑里之獄四臣獻珍異之
物而終免于難繫于苞桑之謂也康/成
韋諛冉閔時為光禄大夫時閔拜其子𦙍為大單于而
以降胡一千處之麾下諛諫曰或有刺客變起悔之何
[002-8b]
及願深思聖王苞桑之誡也晉儒/林傳
陸宣公収河中後請罷兵狀云海内大摇物情幾去天
命莫保于寸晷王威不出于一城邦國之杌艱屯綿
綿聯聯若苞桑贅旒幸而不殊者屢矣
  噬乾胏得金矢
四體離隂卦骨之象骨在乾肉脯之象金矢所以獲野
禽故食之反得金矢君子於味必思其毒於利必備其
王肅/註
[002-9a]
  賁于丘園
荀爽曰艮山震林失其正位在山林之間賁飾丘陵
以為園圃隠士之象也五為王位體中履和勤賢之
主尊道之君也故六五曰賁于丘園束帛戔戔有終
吉君臣失正故吝能以中和飾上成功故終吉而有
喜也
王肅云失位無應陋處丘園葢蒙闇之人道徳彌明必
有束帛之聘也戔戔委積之貌
[002-9b]
東京賦聘丘園之耿潔旅束帛之戔戔
  无妄
六十四卦象皆釋卦名天下雷行物與當讀以釋无妄
之義故張清子集註與字即應字天雷而物應故先王
對時而育物皆无妄也經書/補註
  過渉滅頂
趙温與李漼書云於易一為過再為涉三而弗改滅其
頂凶後趙/典傳
[002-10a]
  樽酒簋貳
處重險而履正以柔居柔履得其位以承于五五亦得
位剛柔各得其所不相犯位皆無餘應以相承比明信
顯著不存華飾處坎以斯雖復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
缶之器納此至約自進于牖乃可羞之于王公薦之於
宗廟故終无咎也王輔/嗣
正用一樽之酒貳以一簋之食盛之瓦缶質而約也物
薄誠至納之自明故无咎約者六四之誠牖者九五之
[002-10b]
明也補/註
六四上承九五又互體在震上又辰在丑丑上值斗可
以斟之象斗上有建星建星之形似簋貳副也建星上
有井井星之形又如缶天子大臣以王命出㑹諸侯主
國尊于簋副缶設𤣥酒而用缶也康/成
胡一桂曰自二至五似離虚明有牕牖之象
酒飲養陽簋食養隂剛柔際也然象以釋爻辭爻象同
辭豈得皆錯補/註
[002-11a]
  黄離
離南方之卦離為火土託位焉土色黄火之子喻子有
明徳能附麗於父之道文王之子發旦是也康成/易
  離九三
鼓缶而歌當衰而樂也大耋之嗟當衰而哀也盛衰之
道天之常也君子之心順其常而已不樂則哀皆偽其
動心而失其常者故凶蔡伯/静
  初登于天
[002-11b]
應劭曰明夷者明傷也初登于天者初為天子言以善
聞于天也後入于地者傷賢害仁佞惡在朝必以惡終
入于地也杜鄴/傳註
文舉引易曰小人處盛位雖髙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
徳而能以善終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後入于地
鹽鐵/論
  湯武革命
賈逵厯論云易金火相革之卦象曰君子以治厯明時
[002-12a]
又曰湯武革云云應乎人言聖人必厯象日月星辰明
數不可貫數千嵗其間必改更先距求度數取合日月
星辰所在而已後漢律/厯志
昔者聖人之作厯也隂陽有分寒暑有節若夫祐術開
業淳燿天光重黎其上也承聖帝之命若昊天典厯象
三辰以授民事立閏定時以成嵗功羲和其隆也取象
金火革命創制治厯明時應天順民湯武其盛也同/上
舜叶時月正日湯武革命治厯明時言承平者叶之承
[002-12b]
亂者革之月令/章句
何承天新法表曰虞書著欽若之典周易明治厯之訓
言當順天以求合非為合以驗天也宋書/厯志
彖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魏晉而降凡禪代者
必據以為説按轅固與黄生争論湯武于景帝前但評
受命之是非不引易為證象曰君子以治厯明時其意
了不相涉洪偃云按唐一行大衍厯日度議曰顓帝厯
上元甲寅辰初合朔立春七曜皆直艮維之首湯作殷
[002-13a]
厯更以十一月合朔冬至為上元周人因之此謂治厯
也至於三統之建夏以寅為嵗首得人統殷以丑為得
地統周武王改從子為得天統此謂明時也劉歆作三統
厯及譜以説春秋云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湯武革云云
應乎人又曰治厯明時所以和人道也又引逸書曰先
其算命師古曰言王者統業先立算數以命百事也推
此而言所云革命葢謂是耳非論其取天下也况大衍
之用四十有九一行以之起厯而革卦之序在易正當
[002-13b]
四十九然則専為厯明甚且上云天地革而四時成尤
極顯白然諸儒賛易皆不及此王弼亦無一言容齋/四筆
田氏曰自乾至革其卦凡四十有九大衍之用也分而
象兩天地革矣揲之以四四時成矣是以至革則治厯
後世以大衍為厯者豈非得是歟玉/海
林之竒曰夏以建寅為正湯革之始以建丑為正是革
正為用商正也革正之事古未嘗有葢始於湯而武王
因之遂以建子為正故易曰湯武革命云云
[002-14a]
馮衍顯志賦曰禹承平而革命註舜禪位于禹禹承堯
舜之後而改制度禪子故曰承平革命也
魏髙堂隆議曰帝王之興受禪之與干戈皆改正朔所
以明天道定民心也易曰革元亨利貞有孚改命吉湯
武革命應乎天順乎人其義曰水火更用事猶王者必
改正朔易服色也是以舜禹雖繼平受禪猶制禮樂改
正朔以應天順民宋禮/志
  上九鳥焚其巢
[002-14b]
易曰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言王者
處民上如鳥之處巢也不顧䘏百姓百姓畔而去之若
鳥之自焚也雖先快意説笑其後必號而無及也百姓
喪其君若牛亡其毛也故稱凶漢成帝報/許后書
  易簡之善配至徳
荀爽曰乾徳至健坤徳至順乾坤易簡相配于天地故
易簡之善配至徳
 伊川云乾坤易簡之功乃至善之徳
[002-15a]
  天一地二
此簡本在第十章之首程子曰宜在此今從之
  天數五
此簡本在大衍之後今按宜在此
 晦菴移天一地二五句加大衍前至神之所為為一
 章蔡節齊亦移天一地二為章首於理甚順日/抄
 易曰天一地二云地十天數五云行鬼神也漢律/厯志
 衞元嵩元包云天一云云鬼神矣運蕃/篇
[002-15b]
 按律厯志已如此位置而元包因之非獨程朱也諸
 公云云豈班志不足據耶
  引伸觸類
虞翻曰引謂伏羲引伸三才兼而雨之以六畫觸動也
謂六畫以成六十四卦也
袁子正論云伏羲畫八卦觸類而長六十四卦
易繫曰引伸觸類曰乾為天為君離為日坎為水為雲
為雨是觸類而長之義也北堂/書抄
[002-16a]
 本義云凡四千九十六卦乃焦延壽易林變卦之法
 似與説卦六位成章不合
  知變化之道
程傳曰此節合與上文相連不合在下
虞翻云孔子嘆易曰知變化云爲乎以美大衍四象之
作而荀諝爽别/名上為篇首尤可怪笑呉志/别傳
  易逆數也 作易以逆覩來事以前民用韓康/伯註
數往者順謂數已往之事則順而易知也知來者逆謂
[002-16b]
預度未來之事則逆而難知也易之道無他其於未來
之事可逆睹而前知也故曰易逆數也學易/記
易言藏往知來彰往察來則方來已往之事易皆有以
知之然往者已過而易知來者未形而難見易之占筮
為知來設故曰易逆數也正如所謂占事知來所謂遂
知來物所謂前民用皆逆數之謂也丘/氏
  先天後天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伊川易傳専主於辭邵康節得陳
[002-17a]
摶數學于李挺之乃别求易于辭之外謂今之易後天
之易也而有先天之易焉用以推占事物無不可以前
知自是二説並興莫能相一言理學者宗伊川言數學
者宗康節至朱子作易本義啟蒙乃兼二説窮極古始
謂易本為卜筮而作康節先天圖得作易之原伊川言
理甚備於象數猶有闕學者遂翕然向往之揣摩圖象
日演日髙以先天為先後天為次而易經之上晚添祖
父矣夫康節所謂先天之説則易之書本無有也雖據
[002-17b]
其援易為證者凡二章亦未見其確然有合者也其一
章援易有太極云云四象生入卦曰此先天之卦畫於
是盡改易中伏羲始作八卦之説與文王演易重為六
十四卦之説而以六十四卦皆為伏羲先天之卦畫其
法自一畫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
二三十二而六十四然生兩生四生八易有之矣生十
六生三十二易此章有之否耶其一章援易言天地定
位云云水火不相射曰先天之卦位也於是盡變易中
[002-18a]
離南坎北之説與凡震東方卦兑西方卦之説而以乾
南坤北為伏羲先天之卦位其説以離為東以坎為西
以兑巽為東南西南以震艮為東北西北然天地定位
安知非指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言南方炎為火北方
寒為水亦未見離與坎之果屬東與西而可移離坎之
位以位乾坤也易之此章果有此位置之意否耶且易
之此二章果誰為之也謂出於孔子孔子無先天圖葢
方士託易為之如參同契援易作書云爾文周孔子卦
[002-18b]
爻彖象無是義也夫羲皇堯舜三代幾萬年矣而圖之
説不見于經春秋至漢唐幾千年矣而圖之説不見于
傳何至陳摶而始傳之耶邵子云天地定位章伏羲八
卦之位帝出乎震章其卦位文王所定夫上下經文秦
火固未亡也曾何言及于圖分羲與文耶葢孔子隨事
理以發明卦藴如此故以嵗時物理生成之序衍卦義
也則曰出齊見役説戰勞成以法象對待而發明卦之
義理性情也則云天地山澤雷風水火此氣化物理之
[002-19a]
必然者何主于文何主于羲耶且神妙萬物章先以雷
風火澤水坎為次復以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
氣而言以為羲又涉于文以為文復涉于羲豈不自相
雜亂矛盾乎至此則先天後天之説不通矣註云此章
所推卦位之説多未詳者亦自不能為辭也王浚/川集
伏羲之作易也造端于隂陽二畫而已故曰易有太極
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後自然之序有
非人力强為排比者若曰因河圖之數以作易是不從
[002-19b]
太極以為易縁圖之對偶而然矣豈不於易有太極之
論相戾乎同/上
朱震字子發經學深醇有漢上易解云陳摶以先天圖
傳种放放傳穆脩脩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
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堅傳范諤昌諤昌傳劉牧穆脩
以太極圖傳周惇頤惇頤傳程顥程頤其論圖書授受
源委如此葢莫知其所自云宋/史
穆脩之易受之种放放受之陳摶源流最逺其圖書象
[002-20a]
數變通之妙秦漢以來鮮有知者北海李之才初為衞
州獲加主簿權共城令聞邵雍好學嘗造其廬謂曰子
亦聞物理性命之學乎雍對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
圖洛書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圖象
 此宋道學儒林傳所載也陸子静與朱子書亦云朱
 子發謂周子之傳出于希夷其必有考故知先天後
 天東發之説有據而羲文卦之位序圖之圓横要皆
 易外之添足者矣
[002-20b]
  河圖洛書
䜟出河圖洛書但有朕兆而不可知後人復妄加依
託稱是孔丘誤之甚也桓譚/新論
易繫辭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漢五行志劉歆以
為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
洪水錫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先達共為此説龜負
洛書經無其事中候及諸緯多説黄帝堯舜禹湯文武
受圖書之事皆云龍負圖龜負書緯候之書通人謂起
[002-21a]
於哀平孔頴達尚/書正義
易繫辭云大易之始河出龍圖洛出龜書揚雄覈/靈賦
葢河洛寫天意符䜟述聖心昭晰著明與天談也故易
曰河出云則之孫將軍子當為魏將軍著在圖讖猶光
武受命李氏為輔並見符緯也魏文/冊
鄧艾報後主書曰自古聖帝爰逮漢魏受命而王者莫
不在乎中土河出圖云云則之以興洪業蜀/記 龍圖出
而皇道明龜書見而帝徳昶斯實㝠中之書契也魏李/彪表
[002-21b]
歐陽脩曰夫河圖之出也謂八卦之文已具乎則伏羲
受之而已復何所為也其曰仰觀俯察逺求近取於是
始作八卦則所謂河圖者何所與於其間哉若曰已授
河圖又須有為而立卦則觀於天地鳥獸取於人物者
皆備言之矣而獨遺其本始所授於天者不曰取法於
河圖此豈近於人情乎童子/問
禹治洪水彞倫攸叙箕子曰天乃錫禹洪範九疇亦謂
禹能順水之性不失髙下之宜葢天錫以知九疇之叙
[002-22a]
故無逆水之失漢儒不審乃拘于洛書龜背本文多少
之數豈知天文者况太古文籍未生天果以龜文示人
亦未必有所謂二十七字三十八字之詳也又按易繫
只言河出圖洛出書即無龜龍之説漢世緯書起始曰
龍負圖龜負書殆漢儒增也蘭叢/識遺
易大傳曰河出云云則之漢儒曰羲受河圖畫八卦禹
錫洛書陳九疇矣夫孔子贊易原庖羲氏始畫八卦備
矣無一言及河圖是非因圖畫卦也洪大也範法也疇
[002-22b]
類也治天下大法有九類猶言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也天錫者天縱也言天篤生聖人其思若啓行若翼之
也箕子曰天乃錫禹洪範九疇仲虺曰天乃錫王勇智
一也今曰天錫禹洛書矣則湯之勇智天何錫焉魯邦/彦朝
選就/正録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詩魯/頌
易云河出云云則之象數之説昉於此矣然易言河出
圖而不明言圖之故也言洛書而不明言書之故也列
言圖書而不言其象之竒偶也數之多寡也曰聖人則
[002-23a]
之而不言其因圖以畫卦因書以立範也葢其説始於
漢儒之附㑹失在於過求聖人之道而不稽其實成於
宋儒之因襲失在於重違漢儒之議而喜於附聖人也
丁未/㑹録
 本義云四者作易之由也然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孔
 子有已矣之嘆可謂已其贊易正樂之功耶
河出云則之孔安國云河圖八卦洛書九疇馬融王肅
元信等並云得河圖而作易禮含文嘉曰伏羲則龜書
[002-23b]
乃作八卦並乘流而逝不探其源搆虚傳實滋誤後生
去聖久矣衆言不一正史之書不經宣尼筆削則未可
全是况儒者臆説耶按左傳庖犧氏有龍瑞以龍紀官
非得八卦八卦若先列於河圖又文王等重之則伏羲
何功於易也又夫子不言因圖而畫卦自黄帝堯舜及
周公攝政時皆得圖書河以通乾出天包洛以流坤吐
地符是知有聖人膺運則河洛出圖書何必八卦九疇
九疇者天始錫禹而黄帝己獲洛書易曰天生蓍龜聖
[002-24a]
人則之然則伏羲豈則蓍龜而作易言聖人者通謂後
世易經三古不獨指伏羲也夫蓍龜者或悔吝有憂虞
之象或失得有吉凶之徵或否泰有險易之辭或剛柔
有變通之理若洛書者或天地彞倫之法或帝王興亡
之數或山川品物之制或治化合神之符故聖人則之
而已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是也張懷/瓘書
斷/
葵丘之㑹天子致胙桓公曰昔三代受命者其異於此
[002-24b]
乎管仲曰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
乘黄今三祥未見有者雖曰受命無乃失諸乎管/子
朱子易圖有伏羲八卦圖文王八卦圖伏羲圖乾與坤
對艮與兑對震與巽對離與坎對文王圖則乾位西北
坤位西南巽東南而艮東北坎離震兑各居四方其説
本易説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曰此説伏羲易也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
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又曰震東方也
[002-25a]
巽東南也離者明也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兑正秋
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東北之
卦也此説周易也夫八卦自是有定位非聖人所與豈
有羲文之異如以説卦天地定位為乾與坤對山澤通
氣為艮與兑對雷風相薄為震與巽對水火不相射為
離與坎對遂别之為伏羲卦圖則雜卦所謂乾剛坤柔
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亦是卦卦相對當又為
孔子卦圖乎捫蝨/新話
[002-25b]
昔者箕子為周武王陳禹所有洪範之書條其事為九
類别其説為九章謂之九疇考其説初不相附屬而劉
向為五行傳乃取其五事皇極庶徴附於五行以為八
事皆屬五行歟則至於八政五紀三徳稽疑福極之類
又不能附至俾洪範之書失其倫理有以見所謂旁引
曲取而遷就其説也唐五/行志
朱子主卜筮所尚不同惟以牽合故本義則依違釋解而
易説則屢致異辭其答吕伯恭云後人但見孔子所説
[002-26a]
義理不復推本文周本意因鄙卜筮以為不足言其所
言易遂逺于日用之實類皆牽合委曲偏主一事無復
包含該貫若但如此則聖人當時自可别作一書明言
義理何用假説卦象為此艱深隠晦之辭乎又黄子顯
録云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學
者且依古易次第先讀本文則見本旨無非欲人主占
而不主理耳鳴呼聖人之道如天覆物也孔子説義理
豈有委曲而不該貫者哉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孔子之
[002-26b]
易與羲文之易豈有不同而可二三者哉顧惟孔子明
義理則卜筮在其中矣朱子専主卜筮豈足以盡易之
道哉上稍增語/録正文
 論語小道可觀注謂醫卜之屬則卜又何物耶
自伏羲而文王周公雖自畧而詳所謂占筮之用則一
葉賀/孫録至于文言之類却又就上面發明道理非是聖人
本意潘時/舉録
熹解一部易只是作卜筮之書今人説得來太精了更
[002-27a]
入粗不得如熹説雖粗却入得精精義皆在其中若曉
得熹説則曉得羲文之易本是如此有許多道理在方
不失易之本意今未曉得聖人作易之本意便先説道
理縱説得好只是與易不相干聖人分明説聖人設卦
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幾多分曉熹所以説易只是卜
筮此類可見沈僩/録
 夫以明吉凶謂主卜筮矣不曰彌綸天地順性命而
 類萬物聖人所以崇徳而廣業乎獨舉一隅又不與
[002-27b]
 他日所疑小道不足以盡易者相戾耶
論語註云聖人所以知來葢如此非若後世䜟緯術數
之學又闢邵子先知云吾之所知者惠迪吉從逆凶謙
受益滿招損若是明日晴後日雨又安能知耶由是推
之朱子真信卜筮耶荷亭/辨論
黄子顯録云語孟説極詳易説大畧此譬如籠燭添一
條骨則障了一路明若盡去其障使之統體光明乃更
好葢着不得詳説也夫燭之加籠所以蔽風非以助明
[002-28a]
經之加註正以助明譬如燈臺添油非若燭籠添骨也
若夫枝説障道其燭籠添骨者與同/上
  本義
語録云其作易本義欲將文王卦辭只大綱依文王本
義畧説至其所以然之故如此乃不失文王本意於孔
子彖辭中發之但未暇整頓耳向見老儒括蒼葉大慶
云晦庵此語似乎不滿孔子彖詞之意别欲與文王重
作彖辭無奈何孔子已作了故不得已言却于孔子彖
[002-28b]
辭發之耳晦庵聰明至當古人説話無一箇中他意雖
孔子彖易之辭亦不然之也可笑此語已聞之五十年
志雅堂/雜抄
書經
  大麓
麓録也納舜使大麓萬機之政隂陽和風雨時各以其
節不有迷錯愆伏明舜之徳合於天孔/傳
宰我問書云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何謂也孔子曰
[002-29a]
此言人事之應乎天也堯既得舜厯試諸艱己而納之
于尊顯之官使大麓萬機之政是故隂陽清和五星來
備烈風雨各以其應不有迷錯愆伏明舜之行合於天
孔叢/子允執其中入光大麓伽藍記長廣/王禪廣陵文
昔堯試舜于大麓者領録天下事如今之尚書矣宜得
大賢乃可使處議持平焉桓譚/新語
大麓三公之位也居一公之位大總録三公之事論/衡
 伊川云若司馬遷謂納舜于山麓豈有試人而納于
[002-29b]
 山麓耶全/語蔡邕楊秉碑統大麓之重
  百姓昭明
孔傳曰百姓百官孔穎達疏云九族己親睦矣又使之
恊和顯明于百官之族姓經傳之言百姓或指天下百
姓此下句乃有黎民故知百姓即百官也百官謂之百
姓者隠八年左傳云天子建徳因生以賜姓謂建立有
徳以為公卿因其所生之地而賜之以為其姓令其収
斂族親自為宗主明王者任賢不任親故以百姓言之
[002-30a]
百姓如喪考妣傳云言百官感徳思慕疏云諸經傳言
百姓或為百官或為萬民知此百姓是百官者以喪服
庶民為天子齊衰三月畿外之民無服不得如考妣故
知百官也
鄭𤣥書注云百姓羣臣之父子兄弟
 蔡注謂百姓畿内民庶及喪考妣注似皆未然
  陟方乃死
宰我問帝舜子曰有虞三十五年在位嗣帝五十載陟
[002-30b]
方岳死于蒼梧之野而葬焉家/語
魯語展禽曰舜勤民事而野死韋昭注謂征有苗死于
蒼梧之野
呉都賦烏聞梁岷有陟方之舘行宫之基與劉淵林注
書云舜陟方謂南巡狩也
舜陟方乃死為巡狩而死之説為是以後面周公教成
王以詰戎兵陟禹迹推之可見葢欲成王整點六師巡
狩方國則以陟方為巡狩何疑讀書/管見
[002-31a]
九嶷之葬二妃之溺退之黄陵碑云皆不可信彼孔安
國解書以陟方訓升道其説尤拘書固曰升髙必自下
陟遐必自邇陟豈専訓升乎然退之近捨孟子而逺引
竹書紀年帝王之没皆曰陟何也陸筠/翼孟
  無教逸欲有邦
哀帝時日食舉直言王嘉奏封事曰咎繇戒帝舜曰亡
敖佚欲有國漢/書
 劉元城疑敖字轉寫作教字
[002-31b]
  怠棄三正
怠惰廢棄天地人之正道言亂常孔/傳
怠棄三正傳以為子丑寅之正不知王朝頒朔三正並
頒於諸侯耶抑止頒寅正也而奈何責有扈以怠棄三
正且不奉正朔是欲擅變禮樂改易制度何得云怠棄
或者以為禹論養民莫重於六府三事威侮五行是不
脩六府怠棄三正是不務三事為諸侯而不知養民此
天所以絶之也讀書/管見
[002-32a]
 馬融云子丑寅三正註/疏
血流漂杵甚言之也明曰血流舂杵不近人情今以杵
當為扞字之誤也按詩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左傳郄
至舉此云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則是古人讀干為
汗扞一名楯一名櫓漢書云血流漂櫓櫓即扞俗呼為
傍牌此物體輕或可漂也兼明/書
  我舊云刻子
微子曰我舊云孩子王子不出紂為孩子之時微子睹
[002-32b]
其不善之性性惡不出衆庶長大為亂不變故云也論/衡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徳
孔傳云敬為所不可不敬之徳則下敬奉其命矣正義
云王必敬為此不可不敬之徳
 蔡云所處所也猶所其無逸之所王能以敬為所則
 無往而不居敬矣古作一句讀所作虚字説蔡作兩
 句讀所作實字説然古註不費力日/鈔
  君子所其無逸
[002-33a]
孔傳云嘆美君子之道所在念徳其無逸豫正義曰所
猶處也君子處位為政其無自逸豫也
 蔡云君子以無逸為所愚意君子所能無逸者以先
 知稼穡之艱云云小人之依故雖身居安逸而此心
 終不敢自逸耳所字疑只是虚字平平説過日/鈔
 書大傳無逸作毋逸
  度作刑以詰四方
周禮太宰之職五曰刑典以詰邦國註引書曰度作祥
[002-33b]
刑以詰四方漢刑法志度時作刑以誥四方誥治/也

  詩序
作詩者不必有序今之説者曰序與詩同作無乃惑歟
且逸詩之傳者岐下之石鼓也又安覩序耶謂美文王
有聲為繼伐是文王以伐紂為志武王以伐紂為功庭
燎沔水鶴鳴白駒箴規誨刺於宣王則雲漢韓奕崧髙
烝民之作妄也未有小雅之惡如此而大雅之善如彼
[002-34a]
者也孟子荀卿左氏賈誼劉向漢諸儒論説及詩多矣
未嘗有一言以詩序為議者則序之所作晚矣晁景迃/詩序論
衞宏作毛詩序善得風雅之㫖今行于世後儒/裱傳
  闗闗
淮南子闗雎興于鳥而君子美之為其雌雄之不乖居
泰/族揚雄羽獵賦王雎闗闗鴻鴈嚶嚶羣娭乎其中師
古曰娭戲也選作娯五臣作嬉樂也
張衡思𤣥賦鳴鶴交頸雎鳩相和處子懷春精魂回移
[002-34b]
歸田賦王雎皷翼倉庚哀鳴交頸頡頏闗闗嚶嚶鄭箋
摯之言至也謂王雎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
 爾雅翼云夫曰相和曰交頸葢嘗乘居而匹遊矣烏
 在論其有别耶則古之説詩者與此異矣且后妃之
 意方將樂得淑女與其君子相與如雎鳩之相顧豈
 暇言其别且云羣娭似亦並游而相狎矣安知其性然耶
  闗雎
周道缺詩人本之祍席闗雎作史記諸/侯年表夫周室衰而闗
[002-35a]
雎作幽厲微而禮樂壞儒林/傳
魏哀王為太子政納妃於秦而美王將自納焉如耳之
母曲沃負上書云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闗雎起興思
得淑女以配君子夫闗雎之鳥猶未嘗見乘居而匹處
也父子同女國政危矣王遂止列女/傳
前漢書杜欽説王鳳云珮玉晏鳴闗雎歎之李竒注云
后夫人鷄鳴珮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詩人歎而
傷之此事見魯詩今亡
[002-35b]
周康之時頌聲作乎下闗雎作乎上習治也故習治則
傷始亂也揚/子
馮衍顯志賦美闗雎之識微兮愍周道之將崩後漢/書
周衰而詩作葢康王時也康王徳缺于房大臣刺晏故
詩作論衡謝/短篇
顯宗永平八年詔曰昔應門失守闗雎刺世注/春秋説
題辭曰人主不正應門失守故歌闗雎以感之宋均云
應門聴政之處也言不以政事為務則有宣淫之心闗
[002-36a]
雎樂而不淫思得賢人與之共化脩應門之政者也
班固離騷賦序云君子道窮命矣故潛龍不見是而無
悶闗雎哀周道而不傷
楊賜上封事曰康王一朝晏起闗雎見幾而作後漢/書
昔周王承文王之盛一朝晏起夫人不鳴璜宫門不擊
柝闗雎之人見幾而作
韓詩曰闗雎刺時也薛君章句曰詩人言雎鳩貞潔慎
匹以聲相求必于河之洲隠蔽無人之處故人君動静
[002-36b]
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見去留有度應門擊柝鼓人上
堂退及燕處體安志明今時人君内傾于色賢人見其
萌故詠闗雎説淑女正容儀以刺時也
張超誚青衣賦云周漸將衰康王晏起畢公喟然深思
古道感彼闗雎性不雙侣願得周公妃以窈窕防微消
漸諷諭君父孔氏大之列冠篇首古文/苑
康王晚朝闗雎作諷宣后宴起姜氏請愆後漢后/妃傳序
  后妃
[002-37a]
匡衡疏曰孔子論詩以闗雎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
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則無以奉神靈之統理萬物
之宜故詩曰窈窕云云好逑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自
上世已來三代興廢莫不由此前漢/書
桓彦範上中宗書云詩以闗雎為始言后妃者人倫之
本理亂之端也故皇英降而虞道興任姒歸而姬宗盛
桀奔南巢禍階妹喜魯桓滅國惑以齊媛舊唐/書
 按卜序毛鄭止云匡桓引詩不稱誰氏集解以為文
[002-37b]
 王太姒豈因妬記以為周公所作耶
衞山齋云向見先生言闗雎后妃之徳注家皆以為太
姒非也葢后即君也妃乃夫人以夫人為后乃自秦始
然也當攷志雅堂/雜鈔
 書大禹謨后克艱厥后后非衆罔與守邦詩商頌方
 命厥后周頌允王維后易后以財成輔相后以施命
 誥四方凡皆謂君也世本黄帝四妃檀弓二妃未從
 列女傳禹妃塗山女湯妃有莘女大雅思齊太任思
[002-38a]
 媚周姜太姒嗣徽音皆未稱后也瑣語宣王夜卧晏
 起姜后脱簪待罪王曰寡人不徳非夫人之罪春秋
 祭公來遂逆王后於紀紀季姜歸于京師左氏曰凢
 諸侯之女行惟王后書孟子稱禮曰夫人蠶繅以為
 衣服戰國䇿秦有太后吕不韋曰王后之門必生蓬
 蒿齊䇿齊王夫人死閔王立太史氏女為君王后趙
 有威后是其時后與夫人未始有定稱也至秦制適
 正為皇后漢興因之名始不易尚書大傳古者后夫
[002-38b]
 人將侍君前周官上春詔王后禮記天子之妃曰后
 率皆漢人語則謂太姒為后妃為序者追稱之葢亦
 依違遷就之詞山齋之言不為無見乆則難變誰其
 信之矣
 吕氏詩記云闗雎正風之首魯齊韓者乃以為刺餘
 可知矣夫去古日逺無從質問則作者竟是何人傳
 者詎知誰是耶若云篇首不可為刺則乾九三無日
 夕之厲上九無亢龍之悔矣
[002-39a]
  兔罝
古者聖王列徳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有能則舉之故
堯舉舜于服澤之中授之政天下平禹舉益于隂方之
中九州成湯舉伊尹于庖厨之中其謀得文王舉閎夭
泰顛于罝罔之中西土服墨/子
 兔罝之詩與此正合肅肅敬也兔罝賤事而能敬可
 知其賢故文王取之冀缺耕于野夫婦相敬如賔胥
 臣薦之文公茅容避雨危坐郭林宗見而異之率是
[002-39b]
 道也顛夭先為文王奔走禦侮之隣後為武王將威
 劉殺之人信乎干城腹心者矣詩緝綱/目前編
  父母孔邇
韓詩曰汝墳辭家也其卒章曰魴魚頳尾王室如燬雖
則如燬父母孔邇薛君章句言魴魚勞則尾赤君子勞
苦則顔色變以王室政教如烈火矣猶觸冐而仕者以
父母迫近饑寒之憂為此禄仕 外傳同
列女傳曰汝墳周南大夫之妻所作也與韓同義
[002-40a]
  騶虞 騶者天子之囿虞者囿之司獸者賈誼/新書
齊詩章句騶虞為天子掌鳥獸官解頤/新語
魯詩𫝊云古有梁騶天子之田也
歐陽氏曰詩首句言田獵之得時次言君仁不盡殺卒
歎虞人之得禮詩本/義 嚴氏曰騶御虞人詩/衡
騶虞操者即國女之所作也古有聖王在上君子在位
役不踰時不失嘉㑹内無怨女外無曠夫及周道衰微
禮義廢弛强凌弱衆暴寡萬民騷動百姓愁苦男怨於
[002-40b]
外女傷其内内外無主内迫性情外逼禮義歎傷所讒
而不逢時於是援琴而歌蔡邕/琴操
 集傳云騶虞不食生物諸侯仁心即真騶虞夫一𤼵
 五豝則害物而反于騶虞矣吁嗟之詞得非禽荒之
 刺乎
  汎彼柏舟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衞頃公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序/
 孔子誅少正卯語子貢曰詩云憂心云云羣小小人成
[002-41a]
 羣斯足憂矢家/語 孔子曰於柏舟見匹夫執志之不
 可易也孔叢/子
 柏舟毛序以為仁而不遇朱子以為婦人之作而引
 劉向列女𫝊為證然向上封事論𢎞恭石顯傾陷正
 人引詩云憂心云云羣小而繼之曰小人成羣誠足
 愠也正毛序之意夫一劉向也列女𫝊可信封事獨
 不可信手葢朱子惡序之意太過而援引指摘似亦
 未能盡出於公平而當人心也文獻/通考
[002-41b]
 孟子憂心悄悄註云詩本言衞之仁人見怒於羣小
 孔子當之夫説詩鄙序而解孟復用之何居
 夫序以為頃公之時謂其依托欺罔矣然集傳云豈
 亦莊姜之詩固亦臆斷也可必後人之已信耶
  二子乗舟
乘舟之詩為伋壽作也左傳云宣公烝於庶母夷姜生急
子屬諸右公子為之娶於齊而美公取之是為宣姜生壽
及朔屬於左公子夷姜縊宣姜與公子朔構急子公使諸
[002-42a]
齊盜待諸莘將殺之壽子告之使行不可壽子載其旌
以先盜殺之遂兄弟并命案宣公於魯隠四年立至桓
十二年卒凡十有九年姑以即位之始便成烝亂而伋
子即以次年生勢須十五嵗然後娶既娶而奪之又生
壽朔朔以能同母譖兄壽又能代為使者以越境非十
嵗以下兒所能辦也然則十九年間如何消破此最難
曉也容齋/隨筆
或謂夷姜必宣公未立時事曰其父莊公兄桓公在位
[002-42b]
渠敢滅禮賊倫如此則必不赦之矣敢復以烝子屬右
公子哉春秋稱逆公子晉于邢未有已為公子而子復
稱左右公子者噫新臺乘舟之詩聖善昭聞之諡至是
愈無據矣郊亭/偶見
衞宣公之子伋也壽也朔也伋前母子也壽與朔後母
子也壽之母與朔謀欲殺太子伋而立壽也使人與伋
乘舟于河中將沉而殺之壽知不能止也因與之同舟
舟人不得殺伋方乘舟時伋傅母恐其死也閔而作詩
[002-43a]
二人乘舟之詩是也其詩曰二人乘舟云云養養於是
壽閔其兄之將見害作憂思之詩黍離之詩是也其詩
曰行邁靡靡云云此何人哉又使伋之齊將使盜見載
旌要而殺之壽止伋伋曰棄父之命非子道也不可壽
又與之偕行壽之母知不能止也因戒之曰壽無為前
也壽又偽前竊伋旌以先行幾及齊矣盜見而殺之伋
至見壽之死痛其代已死涕泣悲哀遂載其屍還至境
而自殺兄弟俱死故君子義此二人而傷宣公之聴讒
[002-43b]
新/序
  焉得諼草
釋文云諼本又作萱説文作藼云令人忘憂也或作蕿
正義曰諼訓為忘非草名故傳本其意言焉得諼草謂
欲得令人善忘憂之草不謂諼為草名故釋訓云諼忘
也孫氏引詩云焉得諼草是諼非草名也背者嚮北之
義故知在北婦人欲樹草於堂上冀數見之明非逺地
也婦人所常處者堂也故知北堂
[002-44a]
 俗謂母為萱堂考之詩云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註云
 背北堂也箋云憂以生疾恐將危身欲忘之是詩既
 以君子行役為王前驅而作以忘憂解之極通于母
 何干預䑕/璞野客叢書同
 按萱草名也詩曰焉得云云之背諼與萱同音而諼
 之義為忘故草名萱亦取其能忘憂北堂謂之背婦
 洗在北堂見于昏禮之文而萱草忘憂出于叔夜之
 論後世相承以北堂喻母道而又有萱堂之稱不知
[002-44b]
 何據聶夷中詩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親倚堂
 門不見萱草花乃謂母思其子有憂而無歡雖有忘憂
 之草如不見焉非以萱比母也覆瓿/集
 江淹擬潘岳悼婦詩銷憂非萱草永懷寄夢寐文/選
 梁何遜為衡山侯與婦書心如膏火獨夜自煎思等
 流波終朝不息始知萋萋萱草忘憂之言不實團團
 輕扇合歡之用為虚藝文/類聚皆作婦事用
  鄭衞淫聲
[002-45a]
鄭衞之樂皆為淫聲然衞詩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詩才
四之一鄭詩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詩已不翅七之五衞
猶為男悦女之詞而鄭皆為女惑男之語是則鄭聲之
淫有甚于衞矣故夫子獨以鄭聲為戒集/傳
 鄭衞皆淫聲孔子獨先于鄭今鄭之淫詩顧少于衞
 何也詩之見在者孔子所存以為世戒也聖筆所刪
 多矣言鄭聲淫者舉其大體言之不備今詩之多寡
 不必盡黜國史所題例目之為男女之詩以求合于
[002-45b]
 鄭聲淫之説也詩/緝
 季札來聘請觀樂叔孫穆子使工為之歌弼鄘衞曰
 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衞康叔武公之徳如
 是是其衞風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
 也是其先亡乎襄二/十九
 鄭衞多淫風季子皆曰美哉且謂康叔武公之徳如
 是鄭雖譏其細亦不及於淫何也震澤/長語
 晉韓起聘于鄭六卿餞於郊宣子曰二三君子請皆
[002-46a]
 賦亦以知鄭志子賦野有蔓草宣子曰孺子善哉
 吾有望矣子産賦鄭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
 叔賦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於他人乎子游
 賦風雨子旗賦有女同車子柳賦蘀兮宣子喜曰鄭
 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貺起賦不出鄭志皆昵燕
 好也二三君子數世之主也可以無懼矣昭十/六
 按六卿所賦鄭志也若為淫詩豈肯引以自况而不
 諱乎宣子之喜豈惟恐其倦而偽贊其庶乎
[002-46b]
  青青子衿
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
 大寧中徵虞喜為博士詔曰喪亂以來儒雅陵夷毎
 覽子衿之詩未嘗不慨然北/史
 集傳此亦淫奔之詩其非小序謂詞意儇薄施之學
 校尤不相似然白鹿洞賦廣青衿之疑問則又從序
 説安成劉瑾謂其斷章取義夫毛鄭去古未逺其説
 當有所自故吕氏詩記宗之朱子乃戲其為毛鄭佞
[002-47a]
 臣焉若劉子者殆亦朱子之佞臣乎
  風雨如晦鷄鳴不已
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序/
 淫奔之女言當此之時見其所期之人而心恱也
 集/傳
 袁粲初名愍孫峻於儀範廢帝倮之迫使走粲雅步
 如常顧而言曰風雨如晦鷄鳴不已南/史
 郭馨叛吕光遺楊軌書曰陵霜不彫者松柏也臨難
[002-47b]
 不移者君子也何圖松柏彫于微霜而鷄鳴已於風
 雨載/記
 梁簡文于幽縶中自序云梁正士蘭陵蕭綱立身行
 已終始如一風雨如晦鷄鳴不已非欺暗室何況三
 光數至如此命也如何廣𢎞/明集
 風雨之詩序以為世亂君子不改其度而必以為淫
 奔之詩王風君子陽陽序以為賢人仕於伶官與邶
 風簡兮同意而必以為室家思夫之作夫毛公之序
[002-48a]
 詩與朱子之釋詩皆未得詩人之面命也即如序說
 猶足以存禮義於衰亂昭賢達之憂勤乃改曰淫奔
 室家之辭夫必欲捐成說而任獨見此則朱子之過
 也田汝/成
  維嶽䧏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鄭𤣥云言周道将興五嶽為之生賢輔佐仲山甫及申
伯為周之幹臣禮仲尼/閒居注
此詩尹吉甫美申伯而以山甫並言推原于嶽降以尊
[002-48b]
之猶蒸民言天生仲山甫耳非申甫實為嶽神也舊說
謂姜氏之先主四岳之祀嶽神福興其子孫則執着于
岳降之文以辭害意矣鄭氏注禮既以甫為山甫而箋
詩乃以甫為甫侯自為異義詩/緝
 劉定之云申者宣王之舅申伯甫者宣王之相仲山
 甫二人左右宣王如鳥之有羽翰於左右以翼其身
 故吉甫作詩美之于崧髙首章總言之自第二章至
 八章専美申伯凡曰申伯者十有七乃結之曰吉甫
[002-49a]
 作誦以贈申伯蒸民第一章至八章専美仲山甫凡
 曰仲山甫者十有二乃結之曰仲山甫永懐以慰其
 心盖先總言而後分結之也唐吕温分贊房杜末云
 萬有千古永稱房杜如周申甫葢希吉甫而變化之
 者今詩傳于嵩髙總言申甫處不言仲山甫而以甫
 即穆王時甫侯作吕刑者或曰作吕刑者之子孫失
 之矣明文/衡
 王伯厚云申吕形勢要地甫即吕也岳降通耶
[002-49b]
  熠燿宵行
毛云熠燿燐也燐螢火也古今注本草埤雅爾雅翼通
志詩緝因之不曰熠燿其羽乎陳思王論螢火夜飛故
曰宵行集傳曰宵行蟲名不曰肅肅宵征乎
  鹿鳴
仁義陵遲鹿鳴刺焉史/記鹿鳴操者周大臣之所作也王
道衰君志傾留心聲色内顧妃后設㫖酒嘉殽不能厚
養賢者盡禮極歡形見於色大臣昭然獨見必知賢士
[002-50a]
幽隠小人在位周道陵遲必自是始故彈琴以諷諌歌
以感之庶幾可復歌呦呦鹿鳴云云示我周行此言禽
獸得美甘之食尚知相呼傷時在位之人不能乃援琴
而刺之故曰鹿鳴也琴/操
  鄂不韡韡
鄭箋曰承華者曰鄂不當作拊拊鄂足也正義曰以鄂
足比于弟華比于兄鄂既承華又與拊連則鄂拊同比
兄弟之相佐猶華鄂之相承覆也
[002-50b]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
序/
 諸家皆同朱子謂此序全失詩意然白鹿洞賦樂菁
 莪之長育又指為學校事矣
  鶴鳴
序曰鶴鳴誨宣王也箋云教周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
其詩曰鶴鳴於九臯聲聞于野言身隠而名著喻賢者
[002-51a]
雖隠居人咸知之註/疏
後漢楊震疏曰令野無鶴鳴之嘆朝無小明之晦楊賜
傳速徴鶴鳴之士
 韓詩云九臯九折之澤釋/文
 集傳云鶴身白頸尾黑遇九臯之介鳥偉胎化之仙
 禽其黑者尾耶
 沈僩云先生於詩傳自以為無復遺恨曰後世若有
 揚子雲必好之矣而意不甚滿於易本義葢本義反
[002-51b]
 大傳終疑為孔子所勝故有遺恨詩傳反小序諒不
 為漢儒所勝故無遺恨荷亭/辨論
 此章集傳不用鄭箋不容置喙矣然鶴乃人所共見
 者而其説如此又即風濟盈不濡軌謂軌與晷同推
 類而言無復遺恨諒其然耶
  天夭是㧻
速速方穀天夭是㧻毛云速速陋也鄭云穀禄也言鄙
陋小人將貴而得禄也夭殺也掾破之也韓詩亦同此
[002-52a]
作轂者葢謂小人乘寵方轂而行也後漢/書注
 張衡應間云利端始萌害漸亦牙速速方榖夭夭亦
 加欲豐其屋乃蔀其家據此則以天夭為夭夭也衡
 去古未逺疑得其真且佌佌速速夭夭連文為是不
 應速速下又特出天夭也丹鉛/續録
 夭夭之説近之此蔡邕釋誨語也以為應間誤
  先祖匪人
先祖匪人胡寧忍子葢刺幽王在位貪殘怨亂並興而
[002-52b]
作注謂我先祖非人乎人則當知患難何為使我當此
亂世詈先祖為非人豈理也哉不若曰先祖不以為人
乎何忍使我當此亂世野客/叢書
  惟桑與梓必恭敬止
言桑梓人賴其用故養而成之莫肯殘毁寓恭敬之道
况父子相與豈特如人之親桑梓今乃以父母之邦稱
桑梓者非也温叟詩話/野客叢書
  有渰萋萋興雲祁祁
[002-53a]
毛云渰隂雲貌萋萋雲行貌祁祁徐貌也箋云古者隂
陽和風雨時其來祁祁然不暴疾也按渰已是隂雲何
勞復云興雲祁祁耶雲當為雨俗寫誤耳班固靈臺詩
云三光宣精五行布序習習祥風祁祁甘雨此其證也
顔氏/家訓
 陸徳明經典釋文云渰漢書作黤雨本或作興雲非
 也按漢無極山碑文有云興雲祁祁雨我公田乃知
 漢以前本皆作興雲顔氏初無所據徳明因而改之
[002-53b]
 故後來本皆作雨金石/録吕覽引詩云有晻凄凄興雲
 祁祁
 漢食貨志引詩興雲祁祁雨我公田詩韓奕云諸娣
 從之祁祁如雲則祁祁興雲無疑風俗通嫁娶/篇引諸作姪
  姜嫄簡狄
毛公注生民詩姜嫄生后稷履帝武敏歆之句曰從於
髙辛帝而見於天也𤣥鳥詩天命𤣥鳥降而生商之句
曰春分𤣥鳥降簡狄配髙辛帝帝與之祈于郊禖而生
[002-54a]
契故本其為天所命以𤣥鳥至而生焉其説本自明白
至鄭氏箋始云帝上帝也敏拇也祀郊禖時有大人之
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滿履其拇指之處心體歆歆然如
有人道感已者遂有身後則生子又謂鳦遺卵簡狄吞
之而生契其説本於史記謂姜嫄出野見巨人跡忻然
踐之因生稷簡狄行浴見燕墮卵取吞之因生契夫適
野而見巨迹人將走避之不暇豈復故欲踐履以求不
可知之禨祥飛鳥墮卵知為何物而遽取以吞之耶固
[002-54b]
不待辨而明矣容齋/隨筆
三代世表言五帝三王皆黄帝子孫自黄帝轉相生不
更稟氣於天及作本紀言契母簡狄浴于川遇𤣥鳥墜
卵吞之遂生契焉及周本紀言后稷母姜嫄野出見大
人跡履之則娠身生后稷焉夫觀世表則契與后稷黄
帝之子孫也讀殷周本紀則𤣥鳥大人之精氣也二者
不可兩傳而太史公兼紀不别按帝王之妃不宜野出
浴于川水今言浴于川吞𤣥鳥之卵出于野履大人之
[002-55a]
迹違尊貴之節誤是非之言也論/衡
  泮水辟廱 王朗云辟雍所以脩禮樂太學所以
   集儒林魏士/注
泮水一詩八章五章為伐淮夷發首二章述魯侯涖泮
之儀僅第二章内匪怒伊教一語似學校中事泮水果
為學校作則當鋪張黌宇之制頌説教養之美與人才
興盛之效今皆不然而釋者例以學校明之其説實肇
於漢儒王制王制曰天子辟廱諸侯頖宫葢謂環水為
[002-55b]
天子之學則泮水為諸侯之學又以詩言獻囚獻馘獻
功遂於天子出征之下繫以受成於學反釋奠於學以
訊馘告等語其實漢儒本釋泮水辟廱本匪怒伊教一
語後儒援以釋詩自唐陸徳明始不知漢儒泥於一語
通牽諸章之㫖也孟子言古之學惟曰校庠序而詩本
㫖及小序俱不以泮名學鄭𤣥禮記注曰頖者班也所
以頒政教竊謂釋為班政之所則小大從公飲酒落成
事祖事帝獻囚獻功獻俘獻琛所舉甚宏不然何必事
[002-56a]
事自學出也識/道
 孟子曰學則三代共之荀子曰立大學設庠序以導
 之俱不云泮宫豈荀孟不知諸侯之學名耶
魯寶潭士能云泮水非頌僖公詩其中多言伐淮夷稽
之書伯禽嘗征淮夷徐戎小序曰頌僖公亦誤矣又參
閟宫詩曰魯侯者指伯禽曰魯公者指僖公泮水曰魯
侯只當為頌伯禽詩識/遺
 春秋僖十六年冬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
[002-56b]
 男邢侯曹伯于淮傳曰㑹于淮謀鄫且東畧也十七
 年九月公至自㑹傳曰淮之㑹公有諸侯之事未歸
 而取項齊人以為討而止公秋聲姜以公故㑹齊侯
 于卞九月公至書曰至自㑹猶有諸侯之事焉且諱
 之也
 木訥趙鵬飛曰淮夷今臨淮也東鄰魯西逼宋與徐
 有疆場之交前日徐為楚所敗齊救不及齊懼淮夷
 誘徐為魯宋之患故為兵車之㑹合諸侯以觀兵於
[002-57a]
 淮亦未嘗有伐功然則此齊桓垂末之舉事已可憐
 僖公不過嘗預㑹而魯人至借以頌僖公何哉
 夫淮之㑹公且見執次年夫人往㑹公始得歸而詩
 所云既克淮夷竟是誰之功耶寶潭之説似為可憑
魯泮宫漢儒以為學觀菁菁者莪序謂樂育人才而詩
叙教養之盛中阿中陵孰不知為育才之地惟泮水序
止曰頌僖公能脩泮宫而詩言無小無大從公于邁則
征伐之事言順彼長道屈此羣醜則克敵之功言淮夷
[002-57b]
攸服既克淮夷淮夷卒獲則頌淮夷之服借曰受成於
學獻馘獻囚可也於此受琛元龜象齒大賂南金之畢
集何也或曰濟濟多士克廣徳心此在泮之士然不言
教養之功而繼以桓桓于征狄彼東南不過從邁之多
賢何也又曰載色載笑匪怒伊教此公之設教然不言
教化及於羣才而先以其馬蹻蹻其音昭昭不過宴遊
之和樂何也合序與詩初無養才之説鼠/璞
按通典云魯郡乃古魯國郡有泗水縣泮水出焉然後
[002-58a]
知泮乃魯水名僖公建宫於上詩言翩彼飛鶚集于泮
林林者林木所聚以泮水為半水泮林亦為半林乎泮
為地名與楚之渚宫晉虒祁之宫無以異也䑕/璞泮諸侯
鄉射之宫辟雍天子鄉飲之處説/苑
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宫者明相見有積
漸之義有事於上帝謂祭天也必先有事於頖宫之中
告后稷告以將配天也是先告卑然後祭尊也禮注/疏
此亦非言學校事
[002-58b]
白虎通曰辟廱外圓内方明徳當圓行當方蔡邕明堂
論曰辟廱外圓内方擬王者動作法天地水環四周譬
徳廣四海也不知泮水象諸侯行不當方徳不當廣乎
其釋辟廱雖明而於泮水則礙蘭叢/識遺
詩於樂辟廱傳曰水旋丘如辟曰辟廱以節觀者
莊子言厯代樂名黄帝堯舜禹湯武王有咸池大章韶
夏濩武中曰文王有辟廱是以辟廱為天子學亦非也
詩言於論鼓鐘於樂辟廱又云鎬京辟廱無思不服亦
[002-59a]
無養才之意莊子去古未逺必有傳授鼠/璞
胡致堂云靈臺詩所謂於樂辟廱辟君也廱和也文王
有聲所謂鎬京辟廱義亦若此且靈臺之詩叙臺池苑
囿與民同樂故以矇瞍奏公終之胡為勦入學校之可
樂與鐘鼓諧韻而成文哉文王有聲止於繼伐功作豐
邑築城池建垣翰以成京師亦於學校無預上章曰皇
王維辟下章曰鎬京辟廱則知辟之為君無疑也泮水
詩言魯侯戾止且曰于邁固疑非在國都之中且詩意
[002-59b]
主於服淮夷故獻馘獻囚出師征伐皆於泮宫烏知泮
宫之為學校也
  豔妻扇方處
小序曰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毛傳曰豔妻褒姒也
集傳/因之
箋曰當為刺厲王正月惡褒姒㓕周此篇疾豔妻扇方
處幽王時司徒乃鄭桓公非此篇之所云畨也
中候摘雒貳曰昌受符厲倡嬖期十之世權在相又曰
[002-60a]
剡者配姬以放賢山崩水潰納小人家伯罔主異載震
言昌受符為王命之始即云期十之世自文數之至厲
王除文王為十世也剡艷古今字耳以剡對姬知其為
姓以此知非褒姒也剡與家伯與此篇事同山崩水潰
即此篇百川沸騰山冢崒崩是也疏/
孫毓評曰褒姒龍齝之妖所生褒人養而獻之無有私
黨皇父以下七子之親又尚書緯謂厲王之婦不斥褒
姒又雨無正有宗周既滅之言若是幽王既為犬戎所
[002-60b]
殺則無所刺若王尚存不得謂之既滅鄭箋皆謂厲王
流于彘之後于義為安
春秋
  春王正月
漢章帝元和二年旱賈宗等以為斷獄不盡三冬故隂
氣微弱陽氣發泄以致旱議下公卿陳寵奏曰冬至陽
氣始萌故十一月有蘭射干芸荔之應天以為正周以
為春十二月陽氣上通雉雊鷄乳地以為正殷以為春
[002-61a]
十三月陽氣已至蟄蟲始振人以為正夏以為春三微
成著以通三統若以此時行刑則殷周嵗首皆當流血
不合人心不稽天意帝納之遂以冬初十月斷獄報重
本/傳
定王使單襄公聘宋遂假道于陳以聘于楚火朝覿矣
道茀不可行也川無舟梁歸謂王曰先王之教曰雨畢
而除道水涸而成梁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今
陳廢先王之教其能久乎國/語
[002-61b]
冬十有二月螽哀十二/十三年季康子問於孔子曰今周十二
月夏之十月而猶有螽何也對曰火伏而後蟄者畢今
火猶西流司厯過也康子曰所失者幾月也曰於夏十
月火既没矣今火見再失閏也家/語
 孟子徒杠輿梁正此月數謂周不改時與月然耶
左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昭子曰當夏四
月謂之孟夏冬有星孛於大辰申須曰火出於夏為三
月於商為四月於周為五月
[002-62a]
 此月數本傳自明而説者紛紛何耶
春王正月胡傳謂以夏時冠周月而引顔淵問為邦孔
子答以行夏之時為證夫孔子之答顔淵也以議道以
立法故斟酌四代禮樂無不可者葢孔子之私言也春
秋魯國紀事之書也紀事而用夏正則其所紀者夏事
與周事與用前代之正朔以紀當代之事則不可以成
文改當代之正朔以紀當代之事則不可以成史孔子
之事莫大乎春秋春秋之事莫大乎正朔而乃任意為
[002-62b]
之以為國史將為私言乎將為公言乎且左傳僖公五
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使用夏正則正月安得日
南至也昭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成公元年經書二月無氷使
用夏正則二月驚蟄舟楫既通矣何以書無氷也桓十/四年
正月書無氷襄二/十八年書春無氷秋大水無麥苗莊/七夏正之秋安得有
麥也十月殞霜殺菽定/元夏正十月安得有菽冬十月雨
桓/八冬大雨雪僖/十夏正之冬正雨雪之候而何以為災
也諸若此者其理自明斷非夏正無疑也春秋正旨趙/訪陳定宇説
[002-63a]
稍/同
 桓十四年春正月無氷胡傳云仲冬之月燠而無氷
 則政治縱弛不明之所致也故書於册此用夏正耶
莊二十三年夏公如齊觀社此周之四月也當夏正建
卯之月則改時改月甚明趙訪春/秋師説胡傳止云不聞諸侯
相㑹觀社不明言社為何時事張敷言云諸儒之論各
執所見主改者遇不改之文則没而不書主不改者遇
改月之義則諱而不録信矣
[002-63b]
  公子益師卒
公子益師卒不書日程子以為因舊史是矣而傳曰日
之書否恩數有厚薄也及考文公而上一百一十四年
書日百有七十次宣公而下一百二十八年書日二百
二十次年數畧同而日數近倍則前卒者何恩之薄而
後卒者何恩之厚乎郊亭/偶見
夫事或時而不月或月而不日或時月而又日之舊史
之文也二百年後而孔子脩春秋使直欲書日以謹惡
[002-64a]
而史或闕之則何以補之哉林少穎/春秋説
  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隠/元十有一月夫
   人風氏薨文/四春王正月王使榮叔歸含且賵三
   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風王使召伯來㑹葬文/五
胡傳曰前賵仲子則名冢宰後葬成風王不稱天其法
嚴矣夫聖人立言取諸大義或曰王或曰天王無異同
也夫以天子之尊而㑹葬諸侯之妾是冠履倒置紀法
掃地甚矣只據事直書所貶自見固不在乎王之天與
[002-64b]
不天也且仲子事與成風同於成風書曰王使召伯來
㑹葬於仲子書曰天王使宰咺來歸賵在此則王不稱
天而召伯稱爵豈其罪在王不在伯歟在彼則王稱天
而宰咺稱名豈其罪在宰不在王歟且狩於河陽是何
理也而稱天王使毛伯來錫命使家父來求車是何理
也而皆稱天王又毛伯以爵家父以字抑又何歟故知
春秋之大旨固自有在非惟不繫乎王之天與不天而
或書名或書字亦非必有意于其間也二百四十餘年
[002-65a]
王朝列國諸臣其名其字安得必可攷知或亦據魯史
舊文書之耳正/㫖
  有年桓/三大有年宣十/六
胡傳曰二公獲罪於天宜得水旱凶災之譴今乃有年
則是反常也故以為異又曰有年大有年一耳古史書
之則為祥仲尼筆之則為異此言外微旨也
榖梁曰五穀皆熟為有年公羊曰以喜書也或曰記異
愚恐求之過也謂桓不當有年為異而書則螽與大水
[002-65b]
無氷皆當為桓之常又何為書春秋豈専記人之凶荒
而不幸人之豐熟哉各書其實爾日/鈔
戴岷隠曰其書大者喜之甚也按宣公六年螽七年旱
十年水十三年螽十五年螽連年㓙荒今忽大有年聖
人云胡不為之喜世儒反以為譏貶者何忍也日/鈔
夫祥則書之為祥異則書之為異乃直筆也今既書有
年大有年矣而意則以為記異聖人固不若是之詭也
胡氏之説曰有年大有年先儒説經者多列於瑞慶之
[002-66a]
門至程氏發明奥旨然後以為記異信斯言也則所謂
水旱凶災者君當之歟民當之歟年雖大殺何艱於君
而民則流殍且相食矣天誠有意誅罰無道乃降水旱
凶災之譴而使無辜之百姓當之亦非所以為天矣而
况其理實有非人所能測識者乎春秋書祥異不書事
應而後儒必以事應符合之葢非惟無以得聖人大公
之旨而又徒以啟人君矯誣之心故知不足取信而徒
以滋惑矣正/旨
[002-66b]
  齊小白入于齊莊/九
胡傳云左氏書子糾二傳曰伐齊納糾君子以公榖為
正糾不書子明糾不當立以小白繫之齊明小白宜有
齊也襄公見弑糾與小白皆以庶子出奔而糾弟也又
未嘗為世子按榖梁曰大夫出奔反以好曰歸以惡曰
入齊公孫無知弑襄公公子糾公子小白不能存出亡
齊人弑無知迎公子糾小白不讓公子糾先入又殺之
於魯故書曰齊小白入於齊惡之也公羊曰其言入何
[002-67a]
簒詞也其稱子糾何貴也其貴奈何宜為君者也据此
則兩家所以論糾小白者何如也孰兄孰弟也而胡氏
自以為主二家也李子/田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莊二/十一
文姜之惡極矣春秋終始以夫人之禮書之然則孰謂
春秋奪人之爵或至貶及天王哉亦實書其事而善惡
自見耳日/鈔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莊二/十二
[002-67b]
書文姜之葬如此然則孰謂不書葬者為貶哉日/鈔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僖/元
胡傳曰不稱姓者殺于齊不去氏者受于魯公榖/稍同
木訥云齊殺之魯誅之也不書姜闕文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僖/二
春秋書哀姜終之以禮如此則上文姜氏偶闕姜字而
指以為貶者亦過矣日/鈔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來賜公命成八/年
[002-68a]
臨諸侯曰天王君天下曰天子葢一人之通稱胡/傳
秦山孫復云天王天子王者之通稱亦非有異義
  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定/十
鄆齊所取以居昭公者讙陽虎所挾以入齊者龜隂則
龜山之隂也三田皆魯之有而齊所侵齊既與魯平而
歸之也左氏謂孔子却萊夷所致葉石林云夾谷之事
匹夫之勇智者所不為而謂孔子為之乎日/鈔
 夾谷之㑹侵田來歸夫子時雖與㑹然魯國事也固
[002-68b]
 魯史之所當書者胡氏以為夫子自序其績聖人㑹
 人物於一身萬象異形而同體通古今於一息百王
 異世而同神且曰以天自處而亦何嫌嗚呼聖人之
 心爾耶
  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哀/
春秋何以終獲麟適終也仲尼以哀公十一年自衞反
魯而後述成舊章猶有詩書禮樂之事春秋其後及者
也於是魯史之記適至獲麟爾仲尼取而述之踰一年
[002-69a]
而卒故於獲麟之後不及他事焉鄭夾漈/春秋解
西狩獲麟或云感麟而作故文止於所起或曰文成而
麟至以為瑞應夫春秋立百王之大法撥亂世反之正
是萬代之綱常也而何與於麟若云感麟而作則使麟
終不出春秋不作與使麟出於哀公之前在十一公之
間春秋固遂止此與若曰文成而麟至以為瑞應則安
知麟之所出端為已與且後世亦每有麟焉豈亦皆聖
經之應與其終于獲麟者是時孔子年已七十一矣越
[002-69b]
嵗而孔子没則魯史之脩宜止於此麟非常有之物有
之即直書之而已固非取義於麟也聖人不語怪神夫
豈以茫昧不可知者而符已之事為若是誕乎且麟一
獸耳與人理無與亦何足為聖經輕重也後人不知重
聖人而以聖人借重於麟不知重聖人之春秋而以春
秋借重於麟至亦惑矣故謂經感於麟是聖人經世之
書乃因一物而起何視經之淺也謂麟應於經是術家者
流幻妄之説何誣經之深也其曰反袂拭面曰吾道窮
[002-70a]
矣者此又誣聖人之甚者也夫聖人樂天知命而不憂
者也且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豈必俟獲麟始知而泣乎
正/㫖
  左傳非丘明
左丘明夫子以前賢人如史佚遲任之流焚書之後學
者見傳及國語俱題左氏遂引以為丘明且左傳國語
之體不倫序事多乖定非一人所為也□助/辨疑
萬見春鎮云古者天子建徳因生賜姓豈止一丘明姓
[002-70b]
左哉衞有胥靡逃之魏衞君請以左氏易之韓非内儲
説著左氏衞之都邑若以邑為姓則後之子孫皆可得
姓不止丘明可姓也揚雄曰左氏品藻司馬遷曰左丘
失明厥有國語獨劉歆七畧斷然曰左丘明與聖人好
惡同親受經於仲尼而作傳其後諸儒從而和之至杜
預集其説注春秋遂錮不可解所謂乘虚襲偽而不反
者也嘗以傳語考之左氏端為戰國時人當戰國時齊
有鄒衍著書推五徳之運以符應為驗而昭九年傳云
[002-71a]
陳水屬也水火配也而楚所相哀九年炎帝為火師姜
姓其後也凢此等語皆與鄒子同意周官保章氏雖以
星土辨九州土地然不言某國為某星自三家分晉之
後堪輿書出十二次之説行始有燕為木趙為火梁齊
為𤣥枵衞為豕韋呉越為星紀等説而昭十一年傳云
今嵗在豕韋嵗及大梁襄二十八年傳云嵗在星紀而
淫於𤣥枵凢此等語皆與堪輿書合酎酒之名起周末
而傳叙鄭人對晉曰寡人以朝見於嘗酎秦惠王十二
[002-71b]
年初臘傳叙宫之竒之言曰虞不臘矣秦孝公時商鞅
始立賞級爵曰不更曰庶長而傳云秦敗績獲不更女
父又云秦庶長鮑帥師及晉戰于櫟如此數者皆出春
秋後而左氏之傳其為戰國時人可知矣又子不語怪
力亂神使丘明果受經於仲尼而作傳必當達聖人之
旨何公子彭生之為豕太子申生之請帝伯有之厲實
沈臺駘之為祟鯀化黄熊石言于晉内蛇外蛇新鬼故
鬼鳥鳴亳社神降于莘等説纍纍書之是足信左氏非
[002-72a]
受經丘明明矣蘭叢/識遺
王介甫疑左氏為六國時人者十一事困學/紀聞
 左傳云知伯貪而愎故韓魏反而喪之杜預曰史記
 晉懿公之四年魯悼公之十四年知伯帥韓魏圍趙
 襄子於晉陽韓魏反與趙氏謀殺知伯于晉陽之下
 在春秋後二十七年陳氏曰丘明不應年少後亡如
 此故或疑非孔子所稱左丘明别自是一人為史官
 者通/考
[002-72b]
禮記
  太上貴徳其次務施報
太上致極之稱猶言大備全徳之人也全徳之人自得
而已奪之不以為損予之不以為益愛之不自以為仁
利之不自以為義所謂不知有之者也其次奪之知損
予之知益愛之為仁利之為義所謂親之譽之者也故
施則必報是以不可無禮也自禮記左氏老子凡所言
太上者皆若此繫其人不繫其時七經/小傳
[002-73a]
  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
娶妻不取同姓故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卜之者乃恐
同姓也註曰卜其吉凶豈本文意乎郊亭/偶見
  舜葬於蒼梧之野葢三妃未之從也檀/弓
舜葬蒼梧三妃未從未祔之葬也謂祔葬自周公始然
舜卒於鳴條蒼梧時在要荒之外事未必然堯妻舜二
女三妃亦無所考胡/氏三妃見帝王世紀恐附㑹
  孟春鴻鴈來
[002-73b]
鄭注今月令鴻皆為候吕覽候鴈北髙誘注候時之鴈
從彭蠡來北過北極之沙漠也方春非鴈來之時
  仲春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
吕覽曰入舞舍采注命樂官正率卿大夫之子入學宫
習舞也舍猶置也初入學宫必禮先師置采帛於前以
贄神也周禮春入學舍采合舞秋訟學舍聲以六樂之
㑹正舞位此之謂也此云習舞釋菜鄭云將舞必釋菜
於先師以禮之夫臨祭豈方習舞釋奠豈獨用菜乎
[002-74a]
  王𤓰生
月令立夏之後十日王𤓰生諸儒及本草多不詳識明
曰王𤓰即括樓也括樓與土𤓰形狀藤葉正相類但括
樓大而土𤓰小耳以其大於土𤓰故以王字别之爾雅
諸言王者皆此類也今驗括樓立夏之後其苗始生正
與月令文合故知先儒之説皆非也兼明/書
吕氏春秋王善生註云善或作𤓰□
  仲夏毋燒灰
[002-74b]
鄭注曰為傷火氣也陳氏因之吕覽曰無燒炭注曰為
草木未成不欲夭物夫仲夏物長故戒伐木燒炭若灰
則何以燒為
  季夏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鄭注云土疆強㯺之地吕覽注疆界畔
  季秋鴻鴈來賓雀入大水為蛤
吕覽髙注曰是月候時之鴈從北方來南之彭蠡葢以
為八月來者其父母也其子羽翼稚弱未能及之故于
[002-75a]
是月來過周雒也賔爵者老爵也棲宿於人堂宇之間
有似賓客故謂之賓爵淮南子許/慎注同
 鄭注曰來賓言其客止未去也陳曰候鴈以仲秋先
 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孟春鴻鴈來之來為主
 乎為賓乎
  王制周禮
秦漢之書多以先王遺説為本而雜以後世煩碎為博
王制一篇不過因孟子數語周禮六典不過因周官一
[002-75b]
書從而增益以廣舊聞一列於經無敢輕議往往而然
日/鈔
周室班爵之制孟子生於周末其詳已不可復聞漢文
帝時作王制果何為而反得其詳漢衰而周禮出於王
莽家之劉歆又與王制不同尤恐難與孟子較異同也
今諸儒之説禮者乃欲强三者之不同以為同回護條
析動累萬言何耶日鈔孟子/王制下
  周禮
[002-76a]
曲禮刑不上大夫家語冉有問刑不上於大夫孔子曰
凢治君子以禮御其心所以屬之以亷恥之節也其言
與賈誼書同而加詳焉誼葢述夫子之言也秋官條狼
氏誓大夫曰鞭恐非周公之法困學/紀聞
刑止於五而秋官條狼氏誓馭曰車轘此春秋時嘗有
之至秦用之豈成周之法哉困學/紀聞
周禮起於成帝劉歆而成于鄭𤣥附離之者大半故林
孝存以為武帝知周官末世瀆亂不驗之書故作十論
[002-76b]
七難以排棄之何休亦以為六國隂謀之書正/義
禮記則古今議其雜周禮則歆列上之時包周孟子張
林碩何休已不信為周公書近代司馬温公胡致堂胡
五峯蘇潁濵晁説之洪容齋直謂作於劉歆葢歆佐王
莽書與莽苛碎之政相表裏且漢儒林𫝊叙諸經各有
𫝊授禮獨無之或者見其詳密謂聖人一事有一制意
其果周公之遺不知孔子於禮多從周使周公禮書如
此精詳當不切切於把宋求夏商遺禮與夫逆為繼周
[002-77a]
損益之辭又自衞反魯刪詩定書繫易作春秋獨不能
措一辭於周禮即孟子時周室猶存班爵之問已云不
聞其詳而謂秦火之後乃周禮燦然完備如此耶兼其
中言建國之制與書洛誥召誥異言封國之制與書武
成及孟子異書設官之制與書周官六典異周之制作
大抵出周公豈有言之與行自相矛盾乎又左傳論孟
皆晚周書於易詩書多見之援引胡俱無一語援周禮
識/遺
[002-77b]
按孔子定書周官六卿冢宰掌邦治統百官均四海者
也今以劉歆所成周禮考之太宰掌建邦之六典夫太
宰統五官之典以為治者也豈於五官之外更有治典
哉則掌建六典歆之妄也太宰之屬六十小宰也司㑹
也司書也職内也職歳也職幣也是六官之所掌𩔖皆
期會簿書之末俗吏掊克之所為而非贊冢宰進退百
官均一四海之治者也漢興經五伯七雄聖道絶滅大
亂之後陳平為相尚不肯任廷尉内史之事周公承文
[002-78a]
武之徳相成王為太師乃廣置宫闈猥䙝衣服飲食技
藝之官以為屬必不然矣其末則又有夏采之官焉専
掌王崩復土者也嗚呼安得是不祥之人哉禮官臨大
變一時行之可矣乃預置官以俟王崩而行其職何不
祥之甚也太宰之屬六十有二考之未有一官完善者
則五卿之屬可知矣而可謂之經與易詩書春秋配乎
胡/宏
周禮世謂周公所作非也漢書儒林傳盡載諸經専門
[002-78b]
師授此獨無傳至王莽時歆為國師始建立周官經以
為周禮且置博士而河南杜子春受業於歆還家以教
門徒鄭興及其子衆往師之此書遂行歆之處心積慮
用以濟莽之惡如五均六筦市官賖貨諸所興為皆是
也故當其時公孫禄既已斥歆顛倒六經毁師法矣王
安石欲變亂祖宗法度乃尊崇其言至與詩書均匹以
作三經新義其序畧曰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
莫盛乎成周之時其法可施於後世其文有見於載籍
[002-79a]
莫具乎周官之書自周之衰以至于今太平之遺迹掃
蕩幾盡學者所見無復全經於是時也乃欲訓而發之
臣知其難也以訓而發之之難則又以知夫立政造事
追而復之之為難則安石所學所行實出於此遂謂一
部之書理財居其半又謂泉府凢國之財用取具焉嵗
終則㑹其出入而納其餘則非特摧兼并救貧阨因以
足國事之財用故雖有不庭不虞民不加賦而國無乏
事其後吕嘉問法之而置市易由中及外害徧生靈嗚
[002-79b]
呼二王託周官之名以為政其歸於禍民一也容齋/二筆
  設官之多
陳及之云或謂鄉遂設官最冗六鄉之民不過七萬五
千家今設官至萬八千九百三十人為大夫者百八十
人六遂之民亦不過十萬五千家而設官乃三千九百
九十八人為大夫者四十人鄉遂為十五萬家官吏乃
至二萬三千人十五萬家之所入能幾何而足以養二
萬三千官吏吕氏曰總計地官公卿大夫士通用三十
[002-80a]
萬夫有竒府史胥徒不在數虞衡迹人等亦不在數據
畿内之地似難容許多官畿内户口亦難供許多官黄
東發曰愚謂盡畿内之人不為民而盡為官亦無此數
黄氏曰春官之屬七十自大宗伯至職喪為一節自大
司樂至司干為一節自太卜至御史為一節自中車至
凢以神仕者為一節卿大夫士總五百九十有四人府
史胥徒工又總二千五百十四人女奚百有二十人男
巫為數女巫為數凢以神仕者無數
[002-80b]
孔子刪詩定書繫周易作春秋此四書正經也禮記雖
漢儒所集而孔門之中庸大學在焉樂記等篇亦多格
言若周禮未知其何如夾漈鄭氏嘗謂周禮一書詳周
之制度而不及道化嚴於職守而濶畧人主之身後來
求其説而不得或謂文王治岐之制或謂成周理財之
書或謂戰國隂謀之書或謂漢儒附㑹之説或謂末世
瀆亂不驗之書林孝存作十論七難以排之至孫處又
獨為之説曰周禮之作周公居攝之後書成歸豐而實
[002-81a]
未嘗行惟其未行故建都之制不與召誥洛誥合封國
之制不與武成孟子合設官之制不與周官合九幾之
制不與禹貢合凢此皆預為之而未嘗行也愚恐亦意
之之言按周禮實漢成帝時劉歆始列之七畧王莽時
劉歆始奏置博士爾周禮始用於王莽大敗再用於王
安石又大敗夾漈以為用周禮者之過非周禮之過是
固然矣然未有用而效者恐亦未可再以天下輕哉
  周禮是非
[002-81b]
周官書列於經幾千百年矣戾於經而列於經此予所
以不得不辨其非所以明其是也賈氏曰六經禍於秦
惟周禮最後出也以始皇特惡之故禁絶加嚴也此理
不然北宫錡問周室班爵禄之制孟子謂諸侯惡其害
已而皆去其籍可聞其畧而不可聞其詳方戰國時周
室猶存諸侯强大不稟周制故已滅去其籍也是周公
所制之典夫子所正之經已不傳於世也故雖孟子博
學大儒不得聞其詳何待秦之禍而後亡始皇禁絶之
[002-82a]
嚴故後出乎豈有時有周禮而孟子不見之乎孟子且
不見周禮漢世焉得而有之有之則非周公之舊後儒
為之章章矣然秦漢去周未逺使其洪儒碩學請聞周
禮之舊作為一書使後知所本又何幸耶故雖非周公
之親筆謂之周禮亦可也今乃不然所載之典大抵以
衰世之制為盛時之典其背理傷教甚衆以理度之特
出於漢儒之才髙而不深於道者歟所以不能使人盡
信也夫成周之制語其最大者莫若建都也又莫若封
[002-82b]
國也又莫若設官也今其言皆與他經不合言建都之
制則戾書洛誥召誥之旨言封國之制則戾書武成與
孟子之説言設官之制則戾書周官之六典此其事之
最大理之最明而皆與古書戾則其小者可知矣頤/齊
  封國
周禮封國之制先儒故有能言其非者俗學又為之委
曲求通以誤後世亦無能辨焉夫子以大國為千乘之
國又曰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至孟子
[002-83a]
答北宫錡及慎子之言與武王列土分爵之制無少差
異則大國不過百里次七十里次五十里周法固然也
又曰今滕絶長補短將五十里也則孔孟非特聞武王
周公之制益親見當時之諸侯則然漢儒作王制亦同
獨為周官書者以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
百里男百里與論語孟子禮記之言並異無疑其為非
也陋儒鄭氏釋王制乃曰武王初定天下更立五等之
爵增以子男而猶因商之地以九州之界尚狹也周公
[002-83b]
致太平斥大九州之界封有功諸侯大者至五百里小
者百里葢據大司徒之文夫堯舜夏商之地不過九州
攷周職方掌天下之圖無以過於禹貢之域禹之疆域
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夫既窮于海至于流
沙將何所廣斥哉借能開闢邊境取夷狄之地亦不可
増封于内此是不然也漢儒見周之衰弱諸侯相侵吞
滅小弱開疆拓地至於數百里之廣乃以為周制爾子
産曰古者列國一同今大國數圻若無侵小何以至焉
[002-84a]
孟子曰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者五又曰今海内之
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觀此則知春秋之大國非
復一同也戰國時魯乃五百里齊乃千里此作周官者
故以為據也又職方氏曰千里封公方五百里則四公
方四百里則六侯方三百里則七伯方二百里則二十
五子方百里則百男皆非古之制不可信也故曰舉衰
世之典而為盛時之制不可信也此類是也艮齋/文
  設官
[002-84b]
周禮事之最大者莫如建都封國之制予既辨其非古
矣至言設官則更甚也借謂堯舜之世事簡而建官少
周之世事煩而建官多夏商不過倍唐虞之制周人亦
不過倍夏商之制何得與夏商相去乃數萬倍耶葢彼
但見成周建官之多而不計其數乃其誕謾至此世儒
乃酷信之不亦傷乎王氏曰王畿受天下財賦不當以
財不足禄為疑不知官冗至此禄之當以何術世之陋
學隨人東西未有如漢鄭氏近世王氏也作周禮者正
[002-85a]
以欺若人耳山堂/考索
 
 
 
 
 
 
 
[002-85b]
 
 
 
 
 
 
 
 經典稽疑卷下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