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誠齋易傳 > 誠齋易傳 卷十四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誠齋易傳卷十四
           宋 楊萬里 撰
震下/震上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彖曰震
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里
驚逺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震所以亨者何也動而懼則亨也懼非惶擾失守之
[014-1b]
 謂也懼而敬也惟懼故敬惟敬故无懼无懼者非不
 懼也懼始乎来終乎散也當天下之大事震動而来
 也吾虩虩然必為之恐懼而顧慮焉必求其所以應
 之使大事為无事焉斯可以轉禍為福移懼為喜而
 笑言啞啞矣故震雷能驚百里而不能失匕鬯於主
 祭之才羑里能難文王而不能傷文明於柔順之聖
 盖執匕鬯以祭者一敬之外无餘念一鬯之外无餘
 知當是之時白刃前臨猛虎後迫皆莫之覺故震雷
[014-2a]
 驚百里亦莫之聞敬有所甚懼有所忘也能如是天
 下可懼之大事孰能驚之者其出而主宗廟社稷優
 為之矣髙祖當項籍光武遇尋邑是已震為長子故
 言主祭又震為雷為動曰出者猶曰明天子出矣説
 卦曰帝出乎震劉備聞迅雷失匕箸託也舜之烈風
 雷雨弗迷震之祭主不喪匕鬯敬也出字上脱不喪
 匕鬯四字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脩省
[014-2b]
 震者雷也一雷已威矣況洊而重乎天之雷以驚夫
 不敬者也不敬者猶驚而況敬君乎君子敬者也一
 雷已驚矣而況洊雷乎然君子非徒驚也有功用焉
 聞雷而恐懼驚也驚而已矣過則舍之徒驚也君子
 則不然恐懼以先之脩省以繼之脩省者恐懼之功
 用也脩其身省其過則恐无恐懼无懼矣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
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014-3a]
 彖辭已言之矣爻彖二辭同或者其一重出後有則
 者喜而不失節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象曰震來
厲乗剛也
 時有險易則勢有詘伸故天下无常險亦无常詘險
 過則易詘甚則伸以六二之柔乗初九之剛險也以
 六二之靜應初九之動詘也方震之始初遇九之猛
 厲勃然而動駭然而来何可當也六二才與位俱柔
[014-3b]
 若不勝其憤起而逐之奚而不喪惟能以柔避剛以
 靜馴動逺避而勿逐俟之久而剛自衰則吾无喪而
 有得矣險者易詘者伸非有得乎髙祖避項而入漢
 中光武避更始而出河北得震六二之義矣厲猛也
 躋于九陵避之逺也億度也貝其所有之資也度其
 逐之則喪其所有也七日久也
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不患无位有位患也非患位也才儉於位之患也六
[014-4a]
 三以柔懦之才逢震擾之世居下卦之上非位之不
 當乎君子所以為六三懼也蘇蘇懼之至也然則奈
 何曰行而去之可也辭難避事臣子之義乎曰是臣
 子之義也不才云才隕身細也隕國細乎吾才不稱
 吾位吾去之天下獨无才稱其位者乎鮑叔遜夷吾
 子皮遜子産去无才得有才豈惟无災眚乎國之福
 身之福也薳子馮不為令尹蔡謨不拜司徒可以无
 青矣抑可以為次矣
[014-4b]
九四震遂泥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九四以一陽之孤陷四隂之内處至隂之位百鍊化
 為繞指一齊咻於衆楚矣以此居震擾之世安能致
 逺而不泥光大而有濟乎劉向恭顯雜處漢朝珣瑜
 伾文並居唐位是已
六五震徃来厲億无喪有事象曰震徃來厲危行也其
事在中大无喪也
 六五震之君也當震動之世為正位之君宜其憤起
[014-5a]
 奮發撥亂反正以大有為於天下也今戒之曰毋進
 而徃徃則為上六之震極是徃亦危也毋退而來來
 則乗九四之至剛是來亦危也必也深思焉長慮焉
 億之於心度其得中而无喪其所有焉斯足矣然則
 天下紛紛何時定乎曰治人者必自治料敵者必料
 已五固震之君也六則隂柔而无陽剛之才者也當
 動之時无動之才與其動而喪吾之所有不若靜而
 不喪吾之所有其周平王晉元帝之事乎
[014-5b]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无咎婚
媾有言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凶无咎畏鄰戒也
 立弱子于千仞之上而觀人與虎鬭于其下其氣豈
 不索然而盡其視豈不矍然而愕乎震之上六似之
 六以柔怯之資居震懼之極下臨五爻之動其索然
 矍然宜也然聖人一則以驚一則以安曰征凶言徃
 則凶驚之之辭也曰无咎言不徃則无咎安之之辭
 也奚而徃則凶徃則犯九四之剛奚而不徃則无咎
[014-6a]
 我躬逺於剛而我之鄰六三實當之也然聖人雖安
 之而終再以三警之曰汝雖无咎而鄰之蘇蘇亦不
 可不畏不戒也天下之禍莫大乎于其鄰而于其身
 次焉何也身者必防鄰者必玩也虞受晉寶以滅虢
 不知乃所以自滅楚聽秦賂以伐齊不知乃所以自
 伐玩故也江亡而秦穆懼吳亡而晉國弔其知所謂
 雖无咎而畏鄰戒者與震之六爻一言以蔽之曰君
 子以恐懼修省㛰媾有言亦謂鄰也中未得謂懼而
[014-6b]
 不自得也三與上應曰鄰説者以五為鄰五君也非
 鄰也
艮下/艮上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
 艮山也不動如山止之至也曰艮其背何也易者象
 也象者狀物以明理也故頤如人之頤噬嗑如人之
 噬背如二人相重背而立也二隂虚而衆者耳目手
 足也一陽實而孤者背也艮之貞面内而背外是艮
[014-7a]
 其背不自復見其身也其悔亦面前人之背而不見
 後人之面是行其庭而不見其人也君子觀貞之象
 於是得忘我之學觀悔之象於是得忘物之學忘我
 則中不出忘物則外不入中不出外不入止之至也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勿視勿聽勿言勿動艮其背不
 獲其身也堂髙數仞食前方丈侍妾數百得志而弗
 為行其庭不見其人也又何咎貞内故艮其背悔外
 故行其庭也艮其背之上疑脫一艮字
[014-7b]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
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
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
 艮止也非止而不行之為止也時止則止止也時行
 則行亦止也非行之為止也時乎當行道乎可行吾
 斯行焉吾雖行然止乎道也時乎當止道乎可止吾
 斯止焉非吾止亦止乎道也行止聽乎已耦而耕踰
 而避君子不以為止行止聽乎道聘列國見齊梁君
[014-8a]
 子不以為不止何也彼之止非止乎道也此之行亦
 止乎道也如北辰焉杓建无定指而北辰有定居故
 曰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而孔
 子亦曰北辰居其所君子之止其所即北辰之居其
 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者前一人面内而不自見其
 背况見已之面乎後一人見前人之背而不見前人
 之面况見後人之面乎所以釋艮其背不獲其身行
 其庭不見其人之卦辭也
[014-8b]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艮山也山不動之物也一山已不動況二山相重乎
 山兼重而二焉止而不動之至也君子體之以思不
 出其位可得而動乎緼袍緼袍立狐貉狐貉立止其
 位也典禮以禮聞典樂以樂聞亦止其位也前二者
 出位而思不惟不得狐貉併緼袍而喪之矣後二者
 出位而思不惟不得音樂併禮文而喪之矣大哉止
 乎有止而絶之者有止而居之者有止而約之者艮
[014-9a]
 其背所以絶人欲而全天理此止而絶之也時止時
 行必止乎道此止而居之也思不出其位而各止其
 分此止而約之也大哉止乎夫止一端而已乎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止不善必在初止之於初猶不能止之於末而況
 肆之於初者乎顔子之不逺復止一已之不善於初
 者也漢文即位之初喜嗇夫之辯捷而張釋之極言
 其害止其君之不善於初者也顔為幾乎聖而文為
[014-9b]
 七制之主止於初之效也艮止也初六止之初也居
 腓之下偶而散趾之象也以六之柔而靜此趾之止
 而不行者也聖人猶有憂焉曰汝能止其初猶宜止
 其終曰利永貞者止其終之謂也然六止而初動故
 但言未失正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隨未退
聽也
 六二一卦之大臣也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
[014-10a]
 則不然居大臣之位逢其上之剛必有順柔之忠而
 後可譬之一身以已下九三則猶腓也九三在上則
 猶背也九三陽也六二隂也陽倡則隂必和背動則
 腓必随以六二之柔而欲止九三之剛以六二之腓而欲
 止九三之背其能與否已昭昭矣然必觀其心而後君子
 小人可判也古之人於其上之不善有拯而不隨者有先
 隨而後拯者有先拯而後隨者有不拯而隨者有不拯
 而隨其心不然者龍逢比干拯而不隨也楚靈王之
[014-10b]
 問子革先隨而後拯也伍被之答淮南先拯而後隨
 也蜚廉惡来不拯而隨也君曰好色亦曰太王好色
 君曰好貨亦曰公劉好貨不拯而隨而心不然也六
 二艮其腓非不欲止其背之動也而柔不勝剛下不
 勝上故曰不拯其隨非樂隨也外不得不隨而中不
 得已也故曰其心不快言其不得已而隨也又曰未
 退聽也言其雖不得已而隨亦未肯退聽其上之輕
 動也九三非君也而居六二之上也六二不得不隨
[014-11a]
 也君子於艮之六二察其跡而哀其心六二居背之
 下偶而立腓之象腓脛肉也六二中正故不快故未
 退聽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君子之學至於止其所而如山之不動可以免矣故
 初與四皆无咎五悔亡上吉二惟小不快而已今九
 三曰厲曰危曰薰心何也盖三居物我之交内外之
 際而九三以陽處陽剛而進躁而動者也人有夜行
[014-11b]
 而遇子都者已先焉子都後焉不惟子都不已見已
 亦不子都見也旦而一揖焉則喜子都之美矣喜生
 於見見生於不相背也九三下卦之背所以背六四
 而面内者也惟剛而進躁而動則有時回面而外向
 矣此内慾之所由出而外邪之所從入也故聖人戒
 之曰爾幸能艮其背矣今而列其夤之脊自危其心
 使之有定列而不亂行也爾幸能行其庭不見其人
 矣今宜艮其閾之限自危其心使之不踰閑而不出
[014-12a]
 户庭也昔也行其庭今也不踰閾則併與庭而不行
 昔也艮其背今也列其夤則併與背而不動何九三
 之能然也亦九三剛而進之力也惟其剛故反躁而
 靜如百鍊之金而不可革惟其進故反動而止如介
 然之石而不可轉九三之剛者質之美也九三之艮
 其限列其夤厲薰心者學之功也然則學顧可少哉
 故益不以舜之聖而忘逸樂之戒周公不以成之賢
 而廢遊田之規大哉學乎夤亦背也厲亦危也危薰
[014-12b]
 心者操心至危若有薰蒸其心者九三竒而横有門
 限之象艮為門闕
六四艮其身无咎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六四居大臣之任上欲止其君之不善下欲止天下
 之不善惟不止諸人不咎諸人而自止諸躬則得之
 矣楚莊王好獵而樊姬不食禽獸之肉太宗喜武功
 而魏徵不視七德之舞此其事也王吉之賢能疎昌
 邑之獵楊綰之清能減汾陽之樂此其效也四居體
[014-13a]
 之半身之象也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六五艮之君也其言如絲之至㣲其出如綍之至大
 成王一言而天返風景公一言而妖星退可不謹哉
 與其言而未善寧止其輔頰而不言止而不止非不
 言也審而後言也審而後言者是惟不言言必有序
 矣何悔之有故髙宗三年不言一言而四海咸仰威
 王三年不鳴一鳴而齊國震驚艮之六五所以能艮
[014-13b]
 其輔者以其德之中正而已所謂有德者必有言也
 五居上而偶有口胠而不合之象故為輔頰
上九敦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上九以德之剛居止之終其髙風勁節剛健篤實如
 泰山喬嶽之巔其止豈可摇其厚豈可移哉此伊尹
 將告歸仲尼不踰矩之事乎敦厚也上九亦背之象
 故厚
艮下/巽上
[014-14a]
漸女歸吉利貞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徃有
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
窮也
 臣從君如女從夫女之從夫聘則漸奔則速漸則正
 速則邪正則妻邪則妾臣之從君可速而不漸邪而
 不正哉漸而進則獲乎上而有功正而進則正其身
 以及國漸而進者誰也初六六二九三六四上九也
 獲乎上者孰為上也九五也九五以剛中之盛德居
[014-14b]
 天下之大位故曰其位指而言之也諸爻得乎有位
 之大君故曰得位以此得彼也艮止巽順止則靜順
 則謙旣靜且謙其進豈不正而漸哉有不動動斯達
 何窮之有長女歸少男故曰女歸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木在山木因山而髙也山有木木非人所植而固有
 也非人所植則聽於天而无所用其力因山而髙則
 浸以長而不驟至於髙所以為漸也君子體之以此
[014-15a]
 處已則不自賢其德而居於賢德者之間故賢德者
 推而髙焉以此處人則不速責其善而俟其人之自
 善故風俗化而善焉又豈獨進得位進以正一端而
 已哉或以女或以木或以鴻其象亦非一端而已巽
 為長女又為髙鴻象也
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厲義无
咎也
 鴻雲飛水宿之物也當其水宿而進於飛必有漸也
[014-15b]
 故始進則漸升於水涯之江干如初六之君子在下
 而始進亦或自抱關擊柝而升或自乗田委吏而升
 也匹夫孺子如燕雀焉安知鴻之志哉或欲厲而危
 之或有言以毁之安知君子之不卑小官少安无躁
 之節哉為君子者付之莞爾勿深咎焉可也非不咎
 也其義不足咎也如足咎則孔子愠武叔孟子怨臧
 倉矣艮初山之麓故為干又偶立有江干兩岸之象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014-16a]
 鴻自干而漸進于磐石之上則髙而安矣此六二漸
 進而居大臣之位之象也然居大臣之位食吾君之
 禄豈曰素餐乎亦欲置國家於磐石之安納君民於
 衎衎之樂而已故傅説之志在中興商髙而非后則
 不食其禄孟子之志在平治天下而食方丈則得志
 不為艮二山之石故為磐艮為小石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宼象曰夫
征不復離羣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宼順相
[014-16b]
保也
 止極者進必銳伏久者飛必髙九三居於艮之終止
 之極也壓於巽之下伏之久也以陽居陽進必鋭飛
 必髙也是故自干自磐一飛而登于髙平之陸知進
 而已耳好髙而已耳知進而已故其類雖衆豈復回
 而顧好髙而已故非類在上亦必合而從初六六四
 九三之羣類也九三知進則徃而不反決焉棄其羣
 類而離絶之矣六四非九三之耦也九三好髙則比
[014-17a]
 而相悦靦焉孕而不育亦不知媿恥矣聖人戒之曰
 汝胡不正汝心明汝目而察之乎初六六二汝之類
 也六四汝之冦也汝盍亦和順於汝之類而相與扞
 禦於汝之冦乎如是則汝與初六六二可以相保而
 免為六四之所凶災矣豈惟无凶又且利焉故曰利
 禦冦故酈寄舍禄産而從平勃利禦冦也蕭至忠舍
 明皇而從太平公主婦孕不育凶也醜類也夫九三
 也婦六四也艮三山之平故為陸
[014-17b]
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无咎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

 六四漸進而登于木則又在陸之上矣以九三之剛
 而漸于陸今六四乃超九三而出其上此危道也惟
 降而棲于可椽可桷之卑枝則庶幾无咎與漸于木
 者飛而至也得其桷者順以巽也君子之漸進于髙
 位不幸而在剛暴小人之上非順而巽巽而降未有
 能免者故子文下子玉而安陽處父上趙盾而見殺
[014-18a]
 三禦四隂冦陽也四順三柔巽剛也四出艮之上為
 木為風故乗風而升于木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嵗不孕終莫之勝吉象曰終莫之
勝吉得所願也
 九五以剛明中正之君居崇髙富貴之位此鴻之進
 于丘陵最髙之地之象也下有六二柔順中正之大
 臣九五與之合志一德以大有為於天下此如鴻之
 遇順風横四海也何難之有然猶三嵗而不合不合
[014-18b]
 而无成者何也五欲親二而九三在旁以間之如蒯
 通之説韓信二欲親五而六四近上以間之如管蔡
 之毁周公此其所以婦三嵗不孕也惟君臣皆有中
 正之德故九三間臣之計不行於六二六四間君之
 計不行於九五終不為其間之所勝而底於吉也彼
 不能勝此則此之志願得矣君之志願得則豈惟位
 之髙如丘陵哉功業之髙亦如丘陵矣雖然豈一日
 之致哉亦三嵗之漸而至也漸于陵非進於位之漸
[014-19a]
 也進於功業之漸也故文皇之治不見於貞觀之初
 而見於三年之後開元元和亦然君臣遇合之艱也
 成就之不易也如此而或者欲一言而悟朞年而化
 或者不妄則易妄矣婦謂六二不孕謂功无成五出
 山木之上故為陵鴻漸而至於陵乗巽之風故也又
 巽為髙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象曰其羽可用為儀
吉不可亂也
[014-19b]
 九三漸于陸上九復漸于陸何也漸之進至于九五
 之漸于陵髙之極也不可踰矣踰則僭故九三下卦
 之極上九上卦之極其進也皆至于髙平之陸而止
 矣然九三之漸于陸躁於進也雖平而髙上九之漸
 于陸安於進也雖髙而平何也自干自磐而至於陸
 則其髙為驟自陸自木自陵而復至於陸則其進為
 退上九以剛陽之德秉謙巽之極名居一卦之上實
 出一卦之外其位彌髙其心彌下其進彌徐其退彌
[014-20a]
 速此其羽翼翔集截然而不可亂豈不足以髙出一
 世而為天下之儀表乎故良平安劉之策不妙於四
 老人冦鄧重漢之功不宏於一客星然則學者欲學
 漸之一卦將學其進乎將學其不進乎巽為進退又
 巽為風至上九風之衰也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故
 鴻復反于陸艮巽皆上實而下散鴻舒翼之象
兊下/震上
歸妹征凶无攸利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
[014-20b]
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説以動所歸妹也征凶
位不當也无攸利柔乗剛也
 歸妹者嫁女之家非娶婦之家也何以知其為嫁女
 之家漸曰女歸自彼歸我之辭此娶婦之家也今曰
 歸妹自我歸彼之辭婦人謂嫁曰歸此嫁女之家也
 曷為不曰歸女而曰歸妹女者愛之鍾也妹者孤之
 窮也何以知妹者孤之窮也妹之為言幼小之辭也
 无父而有兄之辭也豈有父在而女稱妹哉妹者敵
[014-21a]
 兄之辭也无父而歸於人孰歸之也兄歸之也孰為
 之兄震是也故兊者少女震之妹也震者長男兊之
 兄也曷為歸妹征凶无攸利也不待兄以已歸于人
 而自徃焉是淫奔也淫惡之大奔行之醜聘則妻
 奔則妾非凶乎又何利之有舜之從堯四嶽歸之堯
 也孔明從先主徐庶歸之先主也伯姬之歸宋魯成
 公歸之宋也此夫婦君臣之大義也非夫婦君臣之
 大義也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萬物熄男女不交
[014-21b]
 萬物熄君臣不交萬物熄故曰歸妹人之終始也嫁
 者女之終娶者男之始也説以動者兊説而震動也
 伯兄三夜不息燭不亦動乎少妹之孤身有所依歸
 不亦説乎惟不待兄之命而自征行以徃焉則凶則
 无攸利爾而况位不當柔乗剛乎王輔嗣以為少女
 與長男交是誤以嫁為娶也上下卦言歸妹者四初
 无取女之辭如咸亦无女歸之辭如漸何從而知其
 交又以妹從姊而為媵愈失之矣巽為姊經有兄而
[014-22a]
 无姊然則震之嫁其妹將焉歸少女歸于少男咸是
 已柔乗剛謂三隂皆乗三陽隂位乎陽之上故位不
 當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雷興雨則澤益滋兄舉禮則妹有歸此歸妹之象也
 傳曰昏姻者禍福之始故姜任興周文哀禍魯叔姬
 辱身董祁愬夫夏姬滅國君子於歸妹之始必慮永
 久之所終必知其歸之所敝也豈惟昏姻忠敝必野
[014-22b]
 文敝必僿一代之敝也革俗必弱從俗必强一國之
 敝也清必隘和必不恭一行之敝也兼愛必无父為
 我必无君一學之敝也豈惟昏姻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象曰歸妹以娣以恒也跛
能履吉相承也
 初九之跛能履能履則非跛也九二之眇能視能視
 則非眇也非跛言跛非眇言眇眇言昧跛言弱也幼
 孤之妹昧弱不振待兄以振者也初九在下非妹也
[014-23a]
 妹之娣媵也故驪姬之娣生卓子戴已之娣生惠叔
 皆媵也非匹也然卦辭言歸妹征凶而初九為娣則
 征吉何也征凶者不待兄之命而自徃征吉者待女
 君之命而已徃也凡師能左右之曰以今曰歸妹以
 娣是娣聽女君左右之也初九以妹媵之卑剛貞之
 德而能體昧弱之柔承女君之尊所以吉而相承也
 恒者能安其分之當卑也歸妹以娣其猶泰茅之茹
 乎非娣之賢也故君子不賢管仲子産而賢鮑叔子
[014-23b]
 皮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初九六三九四六五皆言歸妹而九二獨不言何也
 九二之位下卦之尊者也即妹之身也妹之身而言
 利幽人之貞所謂幽人者誰幽人者男女賢德之通
 稱履之九二曰幽人貞吉言君子之幽貞也歸妹之
 九二曰利幽人之吉言少妹之幽貞也九二以孤幼
 昧弱之身而有視逺之聰明以女子无父之訓而有
[014-24a]
 幽閑中貞之賢德體隂而陽其性質柔而剛其德故
 也幽則至靜而不可動貞則至堅而不可渝皆剛陽
 中正之常德而不變者也故曰未變常也九二其女
 夷齊乎其宋伯姬陳孝婦之儔乎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九二言幽貞未變之德而不言其所歸此未嫁而待
 禮也故曰歸妹以須須者待也然方九二未嫁以待
 禮而六三欲躐出於九二之上此已挟緑衣上僭之
[014-24b]
 心矣故聖人從而正其分曰汝曷不反而歸於娣媵
 之列乎又曰未當者深貶其僭之不當也其在外則
 皇父卿士畨為司徒之時乎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九四亦少妹之兄也而歸妹愆期而不嫁有待而後
 行何也待嫡兄之命也夫九二以少妹之孤視聽聰
 明斯已賢矣剛陽得中此又賢也幽貞不變此又賢
 也歸而須禮此又賢也嫁而愆期此又賢也其三聘
[014-25a]
 之尹三顧之葛也與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行

 九二之少妹在二則幽貞而不變至三則須禮而不
 輕至四則愆期而未行然則何時而歸於人乎待六
 五之命而後行也六五以帝乙之賢居至尊之位體
 中正謙柔之德而九二之賢女為之妹以是兄歸是
[014-25b]
 妹豈不光華焜燿于而國而家哉於此而下嫁於諸
 侯又能自謂我雖女君也娣雖吾妾也不以已為過
 之而自以為不如位髙而志益卑身貴而行愈謙此
 帝妹之所以愈賢與推而放諸君道髙帝不如三傑
 文帝不及賈生其庶幾乎彼謂五帝其臣不及其聖
 豈惟五帝之罪人亦歸妹之罪人也月與日望則相
 敵幾望者月遜日也婦遜夫之象也故吉觀帝妹之
 遜其夫知帝乙之訓其妹觀帝乙之訓於妹知帝乙
[014-26a]
 之孝於親盖吾親有遺愛吾能解其憂吾親有所託
 吾能副其託不曰孝乎故帝妹之遜可能也帝乙之
 訓難能也帝乙之訓可能也帝乙之孝難能也大哉
 帝妹之遜乎大哉帝乙之孝乎至於武王集文王未
 集之統成王終武王未終之功抑又歸妹之大者與
 袂袖也假衣以明其人而不斥其人也
上六女承筐无實士刲羊无血无攸利象曰上六无實
承虚筐也
[014-26b]
 六隂也故虚虚則无德居上尊也尊則為兄尊而无
 德其少妹不令之兄與故九二之為女奉承之於下
 如奉虚筐而无幣帛以實其筐上六之為士刲羊告
 廟於上如執虚器而无血膋以實其器少妹疇依焉
 儻无六五以主少妹之昏禮前人目不瞑矣一妹不
 足託宗廟社稷乎易者象也上卦☳有虚筐之象兊
 為羊上六而在外朝為許靖為王衍
 誠齋易傳卷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