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楊氏易傳 > 楊氏易傳 卷二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楊氏易傳卷二
             宋 楊簡 撰
坤下/坤上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
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彖曰至哉坤元萬物
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徳合无疆含𢎞光大品物咸
亨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
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
[002-1b]
貞之吉應地无疆
 乾坤之道一也分隂陽而言之則乾為天為君為父
 為夫坤為地為臣為母為妻傳曰明此以南面堯之
 所以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所以為臣也天地一
 氣乾坤一道推本而言謂之元即乾元也而有至哉
 大哉之異稱者姑以此著君臣夫婦之辨其實一也
 坤畫即乾畫之兩者耳未見其為異也所謂乾之一
 畫亦非乾果有此象象也者象也姑以象夫易道混
[002-2a]
 淪一貫之妙而已所謂乾者如此所謂坤者亦如此
 至哉者極至之稱乾亦可以言至坤亦可以言大彖
 曰含𢎞光大六二直方大用六永貞以大終也中庸
 曰天地之道其爲物不二萬物自何而生雖曰因地
 而生未芽未甲物安在哉是謂元物生於地旣於地
 矣地形在下其𫝑承天乃順承天乃者有所因之辭
 乾坤雖一天體至大無所不統故乾彖曰乃統天地
 在天中𫝑卑而承天因其卑而承天故彖曰乃順承
[002-2b]
 天於以明乾坤之道一因形發用是謂並行而不相
 悖坤厚載物地厚載物也惟坤以道言地以形言其
 實一也道即形形即道無疆之形即無疆之德惟坤
 以德言地以形言人言有二易道則一故曰德合無
 疆地廣無疆萬物化生妙不可言孔子曰地載神氣
 神氣風霆流行庶物露生無非教也孔子以此教學
 者故其言精易之彖辭孔子以教筮者故其言顯因
 人心以爲二故合之教亦多術矣易本占筮之書古
[002-3a]
 神聖之設教知空言難以告人因民生之所利用因
 致其教因以發神明之德因以通萬物之情書曰水
 火金木土糓惟脩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是謂六府三
 事所謂利用卽范金合土刳木剡木之類所謂厚生
 即水火糓足以養生之類凢皆生民之所日用聖人
 因其日用而致正德之教使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
 肉之類皆因厚生而教以正德器有常制不苟不侈
 之類皆因利用而教以正德至於易筮而教以正德
[002-3b]
 五帝三王所以教化之速者因民生日用教之也周
 衰此教墮矣而况於秦漢而下乎坤元無所不含藏
 豈不甚𢎞萬化廣生光言其如日月之光凢光雖及
 物而無所思爲此言坤德以明人心一貫之妙易多
 言光曰輝光曰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曰光亨曰光
 明皆所以明道品物咸亨無非妙者林林皆妙職職
 皆元牝馬地類行地無疆牝則乖矣雖強必疆臣道
 妻道順正而行柔順而貞其利無疆柔而不貞爲囘
[002-4a]
 爲邪爲諛爲懦君子不行君先臣後夫先妻後當後
 而先爲迷迷爲失道君爲臣之主夫爲妻之主後而
 得主利莫大焉君臣之分夫婦之序是爲天秩是爲
 天常坤後爲順是爲得常得常則利失常則害是常
 非粗是常即道萬世攸行西南得朋乃與類行巽離
 坤兊皆隂卦也是爲隂類東北之卦乾坎艮震皆陽
 類也故曰喪朋女舎其隂類而從夫之陽臣舎其私
 朋而從君之陽雖失其朋乃終有慶安正則吉失正
[002-4b]
 則㐫無非道者正則爲利爲吉邪則爲㐫得此道則
 安則正正而不安於道猶失禹曰安汝止人之本心
 是謂道心本正正無實體以不動名動斯不安必至
 失正妻不安正必凶臣不安正必㓙地之所以博厚
 無疆者以其安正也寂然不動非安乎不動而順非
 正乎惟其安正是以無疆即其無疆知其安正大扺
 道之正者自然廣大自然無疆故曰安貞之吉應地
 無疆人之安貞即地之安貞地之無疆即人之無疆
[002-5a]
 三才之名之形不同三才之道之實同人之自視其
 安正未能與地爲一者猶未可以言安正也自視未
 能與地之無疆相應爲一者亦未可以言安正也安
 貞之吉似言人應地無疆似言地而聖人合而言之
 正以明三才之一致亦猶乾彖言首出庶物萬國咸
 寧也樓尚書曰牝馬最貞旣從牝矣他牝欲/犯之輙蹄齧不可近盖得之牧者云
象曰地𫝑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地𫝑在下其𫝑卑順故曰地𫝑坤君子以德博厚無
[002-5b]
 疆無所不載爲物所動者不足以言載物不足以言
 厚德君子之載物非作意勉強以順承之也非作意
 勉強爲是不動也君子中虛心實無疆無疆則何所
 不容何所不載彼爲物所動者妄立已私妄守塊然
 之意是塊然者與物為伍既已與物為伍矣則安得不
 動無以順適吾意則動有以拂亂吾意則動恐懾疑
 惑膠擾阻鬰千態萬狀且將爲物所載矣尚安得而
 載物乎君子之厚德即坤之厚德有毫髮之異者終
[002-6a]
 不足以言厚德
初六履霜堅氷至象曰履霜堅氷或曰衍此/堅氷字隂始凝也
馴致其道至堅氷也
 陽爲君子隂爲小人陽爲善隂爲惡惡之始萌戒不
 可長㳙㳙不塞將成江河纎纎不伐將尋斧柯禹曰
 安汝止安止則不動則不萌矣臯陶曰兢兢業業一
 日二日萬幾幾微也念慮之始也或者謂萬幾萬物
 後世多事尚不至於一二日而有萬事而况於唐虞
[002-6b]
 之際乎念慮則有之矣兢兢業業是爲篤敬幾有善
 惡敬則幾善不敬則幾惡智者於履霜而知堅氷之
 將至故兢業愚者則曰未必至此故卒罹其禍君子
 以此治已以此治人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
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直者直而已不曲而已不必求之遠也方者如物之
 方不可轉移而已不必求之逺也曰直曰方皆所以
[002-7a]
 形容道心之言非有二理也此道甚大故曰直方太
 此道乃人心之所自有不假脩習而得人之本心惟
 有虛名初無實體自神自明自中自正自直自方自
 廣自大變化云爲隨處皆妙象辭以動爲言者惟動
 乃騐其實彼學者獨居凈處爲得靜止之味者未足
 以驗得道之實也於應酬交錯而自得其妙焉斯足
 以驗其實於應酬萬變而未嘗不直不方者斯爲得
 坤之道矣然則此豈循習之所能到雖然道則然矣
[002-7b]
 不至於得至動之妙固不足以言得道矣而有學焉
 道雖已明動雖已妙雖已著不習之實而猶有故習
 未克頓釋故孔子十五志學至三十方立至四十不
 惑五十方知天命六十方耳順尚須學習習者習此
 不習之道也習未精純雖善未備精而忘習斯無不
 利至於此則地道在我矣神用發光如四時之錯行
 如日月之代明無思無爲變化皆妙地道之光如此
 人道之光如此六二正居下卦之中於是發明坤道
[002-8a]
 之正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象曰含章可貞以
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三爲陽陽有章之象六爲隂隂有含藏之象爻著此
 象聖人於是發此義臣之盡言於君含章疑其非道
 然臣不可以自用用之者君爾用臣之言取臣之章
 皆自其君匪由乎臣是故臣道當盡其終不當專其
 事君不可輔則當去可輔則當順事雖有忠臣懐不
[002-8b]
 能自己之心至於專成犯禮非易之道也道心中虛
 無體無我無適無莫惟義之從不能含章而喜於出
 己之長者己私實作之也道心不如是也或者徃徃
 疑含章非正故聖人教之曰可貞貞正也可者通上
 下之辭含章而盡道即正矣其有未盡者故以可爲
 言此立言之法也含章亦非專於含藏時可發則發
 未可發則含藏無意無必無我或之爲言無必之辭
 也無成無終亦不可也無成有終臣之道也天始地
[002-9a]
 終君始臣終道之常也彼己私之不能忘好自以爲
 功自以爲能往往以或從無成爲懾懾卑小故聖人
 正之曰此乃所以爲智光大也聖人所以明易之道
 也聖人每言光曰堯光宅天下曰文王耿光周公光於
 上下易曰光大曰光明曰輝光曰君子之光皆所以
 明乎道心不作乎意無思無爲而萬理自昭也苟失
 乎此動乎意必昏必差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象曰括囊旡咎慎不害也
[002-9b]
 含章已爲人情之所難矣而况於括嚢乎括嚢則謹
 括而不發其中未能無己私者往往多不括雖知所
 括往往不謹己私中潜時一突發易道不如此道心
 清明無體無我發則發括則括何適何莫時不可發
 而必欲其取咎也必括則不發不發則無譽此事理
 之常彼未能無私意者往往耻於名譽之不聞此意
 一動又不能括故聖人又教之曰無譽言乎自無譽
 也聖人諄諄凢以消人之私意使之從道使之免禍
[002-10a]
 爾人之私意殊難克故教之曰慎不害也上無陽明
 之君以六居四隂而又隂又無應括嚢之象著矣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黄中央之土色故取以明中衣上裳下故取裳以明
 下五上卦之中有中象六隂體坤體有下象中者道
 之異名無偏無倚非道而何堯舜禹之相傳惟曰執
 中明此以南面堯之所以爲君也明此以北面舜禹
 伊周之所以爲臣也伊尹周公知終而終守臣位道
[002-10b]
 在臣位也君上臣下下者臣位也臣體也能黄則能
 裳矣能中則能下矣既得中道心安臣位然必曰黄
 曰裳者合此二字以明道爲詳也其吉大矣大不足
 以盡之爲其得道焉故曰元吉五在他卦有君象在
 六四則視五爲非陽明之君而此六五自發大臣之
 義易之爲書也屢遷取象非一不可執固象曰文在
 中也者於以明君子之黄裳非作於外者由中而發
 動靜云爲自得中道自安臣體皆中心之所爲無毫
[002-11a]
 髮疆勉飾外之意言文在中而不在外文者自然而
 生文非可以作而就也巧言令色足恭作也非文也
 曾子與子貢俱入廏修容子貢先入閽者曰已告矣
 及曾子入卿大夫皆避位公降一等而揖之曾子之
 文自中而子貢之文自外也雖極其恭敬之意而亦
 外而非中也此非訓詁之所能觧也非思爲之所能
 及也聖人能啓其端爾其昏其明在學者也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𤣥黄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002-11b]
 文言曰隂疑於陽必戰爲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
 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𤣥黄者天地之雜也天𤣥
 而地黄葢謂隂而至於上六極其𫝑盖舉天下純終
 爲隂幾於不復有陽矣然陽雖甚微名分則貴人心
 所不可磨㓕者猶在也爲隂者致疑於陽慮其有變
 故戰當是時人知有上六而已復知有陽哉聖人嫌
 惡其無陽也故特稱龍以著其猶有龍在以明其猶
 有君在人心終不忘其君不可侮也血隂物也又稱
[002-12a]
 血以明上六猶未離於臣類天色𤣥地色黄曰天曰
 𤣥亦嫌於無陽故稱天稱𤣥明其猶有陽也曰野曰
 地曰黄亦以明未離其類故稱野曰血兼著陽隂之
 俱傷不獨陽傷也凢此數義已明已著故文言不復
 贅釋聖人爲此皆所以折天下無君之心所以明天
 下之大道君君臣臣道之正也龍戰之禍道之窮也
用六利求貞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坤之用六即乾之用九是道也在乾則用九在坤則
[002-12b]
 用六一也居九而爲九所用不能用九故至於亢居
 六而爲六所用不能用六故至於戰然則易之道豈
 可一日不明於天下哉道心無體何物驗之爲臣之
 失道者必至於失正貞正也知爲正者有矣未必能
 永於貞也不永於正亦失道也能貞能永是爲得道
 道心無體清明永貞微生己私即失之矣得道則利
 失道則害是道也大矣坤雖位利貞之道以大終也
 止以乾道爲天不知坤道之即乾者不足以與此
[002-13a]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
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坤之爲言乃道之至順之名非乾自有乾之道坤自
 有坤之道非六十四卦各自有其道也一道而殊名
 故六十四卦卦卦皆妙卦卦皆易惟其該易之道故
 有柔有剛不偏於一隅至靜而無所爲而其德方而
 不可轉易也有時乎動動而莫禦其剛可驗厚重疑
 止不可轉移其方可驗曉愚喻昏始止此証亦猶謙
[002-13b]
 彖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智者通達
 乾坤一道雖於坤曰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亦無不可
 何必指事爲驗乾坤之道爲臣爲妻不得此至柔動
 剛至靜德方之道則爲臣不盡忠爲妻不盡正道心
 無體無體可執非至柔乎立己私焉則不柔矣有體
 之柔柔則不剛無體之剛剛不可屈義不可奪非動
 剛乎有體之靜未爲至靜暫靜復動無體之靜斯爲
 至靜真不動矣有體之方亦可揺動無體之方不可
[002-14a]
 揺也眞爲方矣道心無體隨體而著後得主而有常
 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如四時之
 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未生乃含藏於坤道之中
 萬物既生非離於坤也萬物乃坤之化物者坤之物
 萬者坤之萬也坤之順即乾之健坤之承天即乾之
 統天坤之生物於春長物於夏成物於秋藏物於冬
 時行也即乾之生物之長物之成物之藏物之時行
 也名殊形殊隂陽之氣殊而實一也惟其實一故陽
[002-14b]
 氣發於地而雪霜降於天故曰天地之道其爲物不
 二故其生物不測又曰道並行而不相悖譬猶人之
 目視耳聽手執足行心思而一人也苟惟不知一不
 惟不知乾亦不知坤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
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氷至葢言順也
 人性至善無不善者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
[002-15a]
 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
 惻𨼆之心其見賓客孰不舉手致敬人性之善於此
 著驗然而亦有所謂天惡者何也其端甚微始於一
 念之作爾禹曰安汝止惟幾惟康臯陶曰一日二日
 萬幾幾者動之微心動之始也心實無體常安常止
 安止而動其幾必康不安止而動其幾不詳不安止
 之動如水撓濁不復清明爲昏爲擾順流而下遂至
 於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然則安得不辨之
[002-15b]
 於早早者未動之初也未動則自清自明自安自止
 無體而發光至虛而用神臯陶之所謂兢兢業業孔
 子之所以發憤忘食顔子之所謂好學皆所以蒙養
 保䕶乎此而非思慮之所及也其次則不逺復又次
 則牽復亦危矣頻復大危亦聖賢之所誡不克頻復
 代日而放堅氷至矣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
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002-16a]
 爻辭曰直本無虧欠聖人慮學者直心以往率意而
 行爲無忌憚之中庸故曰直其正也則不入於邪非
 直之外又有正也爻辭曰方本無虧欠聖人慮學者
 直方不合宜故曰方其義也明方非執方而合宜非
 執方之外又有義也直方正義皆發明此道之異名
 非有四者也聖人又慮學者雖欲直而未能直故教
 之以敬敬則心不放逸自直矣直者本心未始不直
 未始或曲惟起意故曲爾曰内曰外姑隨庸衆常情
[002-16b]
 言之方非直之外復有所謂方也直心之發與外物
 接應酬交錯其直不改故曰方也直心而達於外不
 爲事物所轉移應酬交錯變化云爲無非義者故曰
 義以方外學者固有道心清明既直内矣及乎應物
 不無轉移此猶爲德之未全故文言深明乎方外之
 義義者處事之名敬義立内外應酬交錯如四時之
 錯行如日月之代明斯爲盛德故曰德不孤直方大
 雖然義不可奪足以明方而義又有隨宜中節之理
[002-17a]
 此孔子所以發揮前言之所未盡伯夷栁下惠皆能
 直内方外矣能敬能義矣而於義之中節猶有未盡
 猶未爲盛德也猶未足以盡大人之至也此直此方
 此敬此義非由外鑠我也皆我之所固有不習而能
 不慮而知習而能慮而知者所行必疑阻終不通達
 所行不疑者如天地之變化雷霆交作風雨散施天
 地何疑之有吾亦何疑之有六通四闢變化皆妙疑
 起於意有意則有疑無意則無疑無疑之妙非言語
[002-17b]
 之所及非心思之所到或者不察往往以爲窮髙極
 妙不可俄而至此不自知不自信者之所見不知聖
 人未嘗彊人之所無也聖言千萬皆以明人心之所
 自有也
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無成而代有終地道之常也事理甚明而有不安於
 此越位犯分者己私主之於中也大道甚明私意亂
[002-18a]
 之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𨼆易曰括嚢无咎无譽
盖言謹也
 天地一氣也一數也一道也言時泰通草木蕃蕪賢
 人在位及時否塞饑饉薦臻草木衰減賢人在𨼆括
 嚢不發凢此皆大易之變不可以爲此事且姑避禍
 耳非易之道也事即道避禍即道其曰謹云者亦道
 孔子曰誰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002-18b]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
事業美之至也
 中以釋黄之義也慮斯義未明故又曰通理下者臣
 之正位下者臣之體正位居體皆所以釋裳惟其通
 理故能居體非通理自通理居體自居體也道心一
 而已矣道心无體姑立虛名曰美曰中亦皆虛名微
 起意則意有倚倚則偏非黄中矣微起意則意已動
 己在外非其中矣中心无他惟誠惟實非意自中自
[002-19a]
 正自卑自恭自有粹然温然之容暢於四支發於事
 業自有黄裳之實矣夫然後爲美之至也作意則僞
 是故古之論禮者曰著誠去僞卑恭不出於中誠者
 終不足以致吉免咎
隂疑於陽必戰爲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
類也故稱血焉夫𤣥黄者天地之雜也天𤣥而地黄
 坤文言畧者前已詳餘可通也
 
[002-19b]
 
 
 
 
 
 
 
 楊氏易傳卷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