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禮書 > 禮書 卷二十六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二十六
            宋 陳祥道 撰
[026-2a]

[026-3a]

[026-4a]

[026-5a]

[026-6a]

[026-7a]

[026-8a]

[026-9a]

[026-10a]
  尺十寸之尺/八寸之尺
家語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投壺記曰籌室中五扶堂
上七扶公羊傳曰膚寸而合鄭氏曰鋪四指曰扶一指
按寸何休曰側手為膚按指為寸扶即膚耳然則寸尺
之度取諸身也漢律厯志曰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
十寸為尺然則寸尺之廣又取諸物也先王制法近取
諸身遠取諸物足以考信而無疑焉然後尺寸之度起
矣則指尺之與黍尺一也黍有巨細故尺有長短先儒
[026-10b]
以黍之巨者積而為寸則與膚指不合於是有指黍二
尺之辨謂圭壁之屬用指尺冠冕尊彞之屬用黍尺豈
其然乎周禮典瑞壁羡以起度考工記壁羡度尺好三
寸以為度壁徑九寸羡而長之從十寸廣八寸同謂之
度尺則周之法十寸八寸皆為尺也考工記於按言十
有二寸於鎮圭言尺有二寸此十寸尺之證也説文曰
咫八寸周尺也王制曰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六尺四
寸為步六尺四寸乃八尺爾此八寸尺之證也餘見黼/斛同
[026-11a]
隋書所載歴代之尺至有一十五種葢古尺既廢後世
長短異同之論遂不一也
  步六尺/為步
單穆公曰目之察度也不過步武之間荀卿曰立視前
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然則荀卿所謂六
尺者步也單穆公所謂步者六尺也故司馬法曰六尺
為步步百為畮班固論建步立畮亦祖之以為説則古
者以六尺為步明矣王制言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步今
[026-11b]
以周六尺四寸為步古者百畮當今東田百四十六畮
三十步古者百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
二分然六尺四寸者十寸之尺也十寸之尺六尺四寸
乃八寸之尺八尺也其步數與荀卿之説不同葢各述
其所𫝊然也
  畮步百/為畮
  夫畮百/為夫
  屋夫三/為屋
[026-12a]
  井屋三/為井
  邑四井/為邑
  丘四邑/為丘
  甸四丘為甸方八里凡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之地
  成甸旁加一里為溝洫則為十里之成凡百百井/九百夫之地以五百七十六夫出税餘三 二
   十四夫/治溝洫
  縣四甸為縣方十六/里旁加為三十里
  都四縣為都方三十二/里旁加為四十里
[026-12b]
  通四都方八十里旁加十里則方百里為同同十/成成百井則同一萬井九萬夫之地井田之法
   備於/此也
  成司馬法曰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十為終終十/為同井十為通則九十夫之地三分去一止六
   十夫又有不易一易再易三為/率三夫受六夫之地惟三十家
  終成十為終九/千夫之地
  同終十為同方百里然考工記十里為成百里為/同則同十成也司馬法則十成為終十終為同
   者先儒謂終者據同一畔終頭為言然/則十成為終其地也十終為同其畔也
虞書禹曰濬畎澮距川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
[026-13a]
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
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税歛之事此謂造都/鄙也采地
制井田異於鄉遂重立國小司徒為經之立其五溝五/塗之界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鄭司農云井牧者春
秋傳所謂井衍沃收隰皋者也𤣥謂隰皋之地九夫為/牧二牧而當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
再易通率二而當一是之謂井牧昔夏少康在虞思有/田一成有衆一旅一旅之衆而田一成則井牧之法先
古然矣九夫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此制小/司徒經之匠人為之溝洫相包乃成耳邑丘之屬相連
比以出田税溝洫為除水害四井為邑方二里四邑為/丘方四里四丘為甸甸之言乘也讀如乘甸之甸方八
里旁加一里則方十里為一成積百井九百夫其中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出田税三十六井三百二十四
[026-13b]
夫治洫四甸為縣方二十里四縣為都方四十里四都/方八十里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為一同也積萬井九
萬夫其四千九十六井三萬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田/税二千三百四井一萬七百三十六夫治洫三千六百
井三萬二千四百夫治澮井田之法備於一同今止於/都者采地食者皆四之一其制三等百里之國凡四都
一都之田税入於王五十里之國凡四縣一縣之田税/入於王二十五里之國凡四甸一甸之田税入於王地
事謂農牧衡虞也貢謂九榖山澤之材也賦謂出車徒/給繇役也司馬法曰六尺為步步百為畮畮百為夫夫
三為屋屋三為井井十為通通為匹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車一乘士十人徒
二十人十成為終終千井三千家革車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終為同同方百里萬井三萬家革車百乘士
千人徒/二千人遂人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頒田里上
[026-14a]
地夫一廛田百畮萊五十畮餘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
百畮萊二百畮餘夫亦如之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
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
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于畿十夫二鄰之田百夫一酇/之田千夫二鄙之田萬夫
四縣之田遂溝洫澮皆所以通水於川也萬夫者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九而方一同以南畮圖之則遂從溝横
洫從澮横九澮而川周其外焉去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郭宫室涂巷三分之制其餘如此以至於畿則中雖
有都鄙遂人/盡主其地匠人為溝洫主通利田/間之水道耜廣五寸二耜為
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田首倍之廣二尺深二
[026-14b]
尺謂之遂古者耜一金兩人併發之其壟中曰上/曰伐伐之言發也畎也今之耜岐頭兩金
象古之耦也田一夫之所佃百畆方/百步地遂者夫間小溝遂上亦有徑九夫為井井間廣
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
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此畿/内采
地之制九夫為井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采地/制井田異於郷遂及公邑三夫為屋屋其也一井之中
三屋九夫三三相其以出賦税共治溝也方十里為成/成中容一甸甸方八里出田税縁邊一里治洫方百里
為同同中容四都六十四成方八十里出田税縁邊十/里治澮采地者在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之中載師職
曰園塵二十而一近郊什一遠郊二十而三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謂田税也皆就夫税之輕近重遠耳滕文
[026-15a]
公問為國於孟子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商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畆而徹其實皆什一徹者徹也助者藉也
龍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貢者校數嵗之中/以為常文公又問井田孟子曰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
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畆餘夫二十五/畆死徒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
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畆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畆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治私事所以别野
人也又曰詩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為有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魯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
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春秋宣十五年秋初税畆傳曰非禮也穀出不過藉
以豐財也此數者世人謂之錯而疑焉以載師職及司/馬法論之周制畿内用夏之貢法税夫無公田以詩春
秋論語孟子論之周制邦國用商之助法制公田不税/夫貢者自治其所受田貢其税榖助者借民之力以治
[026-15b]
公田又使收歛焉畿内用貢法者鄉遂及公邑之吏旦/夕從民事為其促之以公使不得恤其私邦國用助法
者諸侯専一國之政為其貪暴税民無藝周之畿内税/有輕重諸侯謂之徹者通其率以什一為正孟子云野
九夫而税一國中什一是邦國亦異外内之法耳圭之/言珪潔也周謂之士田鄭司農説以春秋傳曰有田一
成又曰列/國一同王制方一里者為田九百畆方十里者為方
一里者百為田九萬畆方百里者為方十里者百為田
九十億畆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為田九萬億畆凡
四海之内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
畆方百里者為田九十億畆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郭
[026-16a]
宫室塗巷三分去一其餘六十億畆古者以周尺八尺
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古者百畆當今東田百
四十六畆三十步古者百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
四尺二寸二分詩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曽孫
田之甸治也箋云禹/治而丘甸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畆中田有廬疆
埸有𤓰是剝是菹甫田曰倬彼甫田歳取十千箋云甫/之言丈
夫也明乎彼太古之時以文夫税田也嵗取十千於井/田之法則一成之數也九夫為井井税一夫其田百畆
井十為通通税十夫其田千畆通十為成成税百夫其/田萬畆欲見其數從井通起故言十千上地穀畆一種
[026-16b]
文王有聲曰築城伊淢作豐伊匹淢成溝也匹配也箋/曰方十里曰成淢其
溝也廣深/各八尺駿發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私/民
田也言上欲富其民而讓於下欲民之大發其私田耳/終三十里言各極其望也箋云駿疾也發伐也亦大服
事也使民疾耕發其私田竟三十里者一部一吏主之/於是民大事耕其私田萬耦同時舉也周禮曰凡治野
田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塗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計
此萬夫之地方三十里少半里也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川之間萬夫故有萬耦耕言三十里者舉其成數
春秋宣十五年初税畆左傳曰非禮也穀出不過藉民/耕
百畆公田十畆借氏/力治之税不遇此成元年作丘甲周禮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
[026-17a]
丘十六井出戎馬一匹牛三頭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出長轂一乘戎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
二人此甸所賦今魯使/丘出之譏重歛故書哀十二年用田賦左傳曰季孫
欲以田賦丘賦之法因其田財通出馬一匹牛三頭/今欲别其田及家財各為一賦故言田賦使
冉有訪諸仲尼仲尼曰丘不識也三發卒曰子為國老
待子而行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對而私於冉有曰君
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歛從其薄如是
則以丘亦足矣若不度於禮而貪冐無厭則雖以田賦
将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而法則周公之典在若欲
[026-17b]
苟而行又何訪焉左傳又曰楚蒍掩為司馬書土田度
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淳鹵數疆潦規偃豬町原防牧
隰皋井衍沃襄二十/五年又曰昔夏后少康在虞思有田一
成有衆一旅公羊曰初税畆初者何始也税畆者何履
畮而税也何以書譏始履畮而税也古者什一而藉什
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什一大
貉小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頌聲作矣何/休
曰聖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婦受田百畆以養/父母妻子五口為一家公田十畆即所謂什一而税也
[026-18a]
廬舍二畆半凡為田一頃十二畆半八家而九頃共為/一井故曰井田廬舍在内貴人也公田次之重公也私
田在外賤私也井田之義一曰無泄地氣二曰無費一/家三曰同風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財貨因井田以為
市故俗語曰市井種穀不得種一以備災害田中不得/有樹還廬舍種桑荻雜菜畜五母雞兩母豕𤓰果種疆
畔女壬蠶織老者得衣帛馬得食肉焉死者得葬焉多/於五口名曰餘夫餘夫以率受田二十五畆十井共出
兵車一乘司空謹别田之髙下善惡分為三品上田一/嵗一墾中田二嵗一墾下田三嵗一墾肥饒不得獨樂
磽确不得獨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財均力平兵車素/定是謂均民力彊國家在田曰廬在邑曰里一里八十
户八家共一巷中里為挍室選其耆老有髙徳者名曰/父老其有辨䕶伉健者為里正皆受倍田得乘馬父老
此三老孝悌官屬里正此庶人在官之吏民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田作之時春父老及里正旦開門坐塾
[026-18b]
上晏出後時者不得出莫不持樵者不得入五穀畢入/民皆居宅里正趨緝績女同巷相從夜績至於夜中故
女功一月得四十五日/作從十月盡正月止哀十二年用田賦公羊曰譏始
用田賦也田謂一井之田賦者歛取其財物也言用田/賦者若今漢家歛民錢以田為率矣不言井
者城郭里巷亦有井嫌悉賦之禮税民公田不過什一/軍賦十井不過一乘哀公外慕强矣空盡國儲故復用
田賦過/什一穀梁曰初税畮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
税畆非正也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
畆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則非吏公田稼不善則非民
初税畆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畆十取一也以公之與
[026-19a]
民為已悉矣古者公田為居井竈葱韭盡取焉成元年
作丘甲公羊曰丘甲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丘使也四/井
為邑四邑為丘甲鎧也/譏始使丘民作鎧也穀梁曰作丘甲周禮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
為/丘丘為甲也兵甲國之事也丘作甲非正也丘作甲之
為非正何也古者立國家百官具農工皆有職以事上
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
之所能為也丘作甲非正也用田賦古者九夫為井十/六井為丘丘賦之
法因其田財通共出馬一匹牛三頭今別其/田及家財各出此賦言用者非所宜用而用古者公田
[026-19b]
什一用田賦非正也古者五口之家受田百畆為官田/十畆是為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
故曰什一周謂之徹商謂之助夏為之貢其實一也皆/通法也今乃棄中乎之法而田財並賦言其賦民甚矣
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商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畆而
徹其實皆什一也詩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為有
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又曰請野九一而助國中
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畆餘夫二十
五畆鄉田同井出入相反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
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畮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
[026-20a]
畮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此所以别野人也
前漢志曰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畮正其
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畮畮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
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
畮是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為廬舍出入相友守
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齊同力役生産
可得而平也民受田上田夫百畮中田夫二百畮下田
夫三百畮嵗耕種者為不易上田休一嵗者為一易中
[026-20b]
田休二嵗者為再易下田三嵗更耕之自受其處農民
户一人已受田其家衆男為餘夫亦以口受田如此士
農工商家受田五口乃當農夫一人此謂平土可以為
法者也若山林藪澤原陵淳鹵之地各以肥磽多少為
差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七十以上上所養也十嵗
以下上所長也十一以上上所强也種穀必雜五種以
備災害田中不得有樹用妨五穀力耕數耘收穫如寇
盗之至還廬樹桑菜茹有畦𤓰瓠果蓏殖於疆場雞豚
[026-21a]
狗彘毋失其時女修蠶織則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
食肉在埜曰廬在邑曰里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於右
塾鄰長坐於左塾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入者必持薪
樵輕重相分班白不提挈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
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周室既衰暴君汚吏慢其經
界繇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詐公田不治故魯宣公
初税畮春秋譏焉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敎以為
地方百里提封九萬頃除山澤邑居參分去一為田六
[026-21b]
百萬畮治田勤謹則畮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地方
百里之増減輒為粟百八十萬石矣武帝末年以趙過
為搜粟都尉過能為代田一畮一甽嵗代其處故曰代
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為耦廣尺深尺曰甽長
終畮一畮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種於甽中苗生葉以
上稍耨隴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詩曰或耘或耔
黍稷薿薿芸除草也耔附根也言苗稍壮毎耨輒附根
比盛暑隴盡而根深能風與旱故薿薿而盛也其耕耘
[026-22a]
下種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為田一井一屋故畮五
頃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嵗之收常過縵田畮一斛以上
善者倍之過使敎田太常三輔大農置工巧奴與從事
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長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
受田器學耕種養苗狀民或苦少牛亡以趨澤故平都
令光教過以人輓犂過奏光以為丞敎民相與庸輓犂
率多人者田日三十畮少者十三畮以故田多墾闢書
曰濬畎澮距川詩曰惟禹甸之語曰禹盡力乎溝洫春
[026-22b]
秋傳曰少康之在虞思有田一成有衆一旅則井田溝
洫之制尚矣周官小司徒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
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
都以任地事以令貢賦遂人凡治野夫間有遂遂工有
徑十夫有溝溝工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澮
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于畿考工記匠人
為溝洫廣尺深尺謂之甽田首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
之遂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
[026-23a]
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
尋深二仞謂之澮司馬法六尺為步步百為畮畮百為
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十為成成十為通通十為終
終十為同葢三屋為井井方一里九夫四井為邑邑方
二里三十六夫十六井為丘丘四百里百四十四夫六
十四井為甸甸方八里五百七十六夫二百五十六井
為縣縣方十六里二千三百四夫一千二十四井為都
都方三十二里九千二百一十六夫鄭康成以小司徒
[026-23b]
有邑甸縣都之别而其名與采邑同匠人有甽遂溝洫
澮之制而多寡與遂人異故言采地制井田鄉遂公邑
制溝洫又謂鄉遂公邑之吏或促民以公使不得恤其
私諸侯専國之政或恣為貪暴税民無藝故畿内用夏
貢邦國用商助賈公彦之徒遂以載師自國中園廛以
至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是鄉遂及四等公邑皆用貢
而無助以明鄉遂特為溝洫而已然先王之為井田也
使所飲同井所食同田所居同廛所服同事出入相反
[026-24a]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鄉遂六軍之所寓庸豈各授之
田而不為井法乎大田之詩言曾孫來止而歌雨我公
田遂及我私噫嘻之詩言春夏祈榖于上帝而歌駿發
爾私終三十里亦復爾耕十千維耦周官遂人言興耡
旅師有耡粟此鄉遂井田之事也鄭氏以鄉遂無井田
而又以遂人之法釋詩以一井之法釋旅師是自戾也
孟子曰鄉田同井請野九一而助則鄉遂之為井田可
知矣載師之所徵賦非一夫受田之法而甸稍縣都皆
[026-24b]
無過十二則采地有不為井田可知矣井田之制方里
而井八家皆私百畮其中為公田而廬舍在焉公田八
十畮而家治十畮廬舍二十畮而家二畮半廬舍在内
貴人也公田次之重公也私田在外賤私也民年二十
受田六十歸田而任之也有期强者有所加予罷者有
所罰辱而勸之也有法此民所以樂事勸功而無憾於
養生送死也先生之時上以仁撫下下以義事上以仁
撫下故先民而後公則駿發爾私是也以義事工故先
[026-25a]
公而後已則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是也又私田稼不善
則非吏公田稼不善則非民庸有鄉遂公邑之吏促民以
公使不恤其私者乎小司徒九夫為井匠人亦九夫為
井井間有溝自井地言之也遂人十夫有溝兼溝涂言
之也然遂人百夫有洫而匠人十里為成成間有洫則
九百夫之地遂人千夫有澮而匠人百里為同同間有
澮則九萬夫之地其不同何耶成間有洫非一成之地
包以一洫而已謂其間有洫也同間有澮非一同之地
[026-25b]
包以一澮而已謂其間有澮也成與同地之廣者也洫
與澮溝之大者也於成舉洫於同舉澮亦其大略云爾
春秋之時楚蒍掩為政井衍沃牧隰皋而小司徒井其
田野則取名於縣都而已觀二百一十國謂之州五黨
亦謂之州萬二千五百家謂之遂一夫之間亦謂之遂
王畿謂之縣五鄙亦謂之縣縣都之名豈特施於采邑
哉然則鄉之井地謂之縣都可也
 禮書卷二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