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唐文粹 > 唐文粹 95
[095-1a]
重校正唐文粹卷第九十五
            吳興姚 鉉
 序戊揔一十四首
  著譔十
   大統紀序陳鴻三傳指要序劉珂西漢文𩔖序栁宗元
   樂府古題序元稹崇豐二陵集禮後序栁宗元
   元和辨謗略序唐/次張隱居莊子指要序權德輿
   注孫子序杜牧心經賛序張說
   釋宗密禪源諸詮序裴休
  唱和聮題四
   荆潭唱和集序韓愈聮句詩序呂温
   𪧐天長寺上方唱和詩序權德輿愚谿詩序栁宗元
    大統紀序 陳鴻
敘曰臣聞日月星辰紀乎天也山嶽江河紀乎地也曆數正朔紀
[095-1b]
乎帝也正氣爲帝帝天號也統倫羣生冠耀元符牢籠乾坤之精
彈壓山川之靈威武薄乎八紘文明光乎百代功格皇天名在祀
典以揖讓而登皇極者廼可言矣開曆垂統自始皇焚書爲煙燼
史官廢紀失傳其本後代儒者鑿天地心胷造生人聞見故諸緯
書及皇甫謐譙周之徒得肆言上古之事恃無可驗開異說臣
少學乎史氏志在編年貞元丁酉歲登太常第始閑居遂志廼修
大紀三十卷正統年代隨甲子紀年書事條貫興廢舉王制之大
綱天地變裂星辰錯行興帝之理亡后之亂畢書之通諷諭明勸
戒也七年書始就故絶筆於元和六年辛卯自太易至太昊年代
史傳無正說且書皇甫謐似是之言昔太吴氏迎日推䇿造甲子
臣以爲天地立於水城於氣氣萌萬物昌甲而生生主寅帝首太
昊歲起攝提故書太昊首甲寅皇甫謐云太昊在位一百一十年
又云子孫五十九姓傳丗五萬餘歲又有循飛等九紀亦無定年
陶弘景云欲以數紀之生求知百代之上誠可𥬇矣臣非知古者
[095-2a]
亦不敢強爲發正自太昊至炎帝丗曆無明文存首而巳舜行天
子事八十年孔安國注云舜在位五十年三十而徴庸三十年在
位歷試二年攝位二十八年服堯䘮三年其一在三十之數爲天
子五十年凢一百一十二歲崩堯帝天下七十載得舜試舜三年
一在徴庸正月上月受終于文祖二十八載帝乃殂落堯二十八
年合入舜曆通計在位八十一載堯在位七十二載即舜元年丙
子帝摰元年乙卯帝嚳元年乙已顓頊元年丁亥少昊元年癸亥
黃帝元年癸未炎帝元年癸未以是推之伏子賤最可慿也諸家
年代曆不分岀益三年當禹薦益於天七年而崩益行天子事三
載禹䘮畢讓于啓啓賢諸侯歸之益避于箕山之陽禹之聖啓之
賢益之讓豈可廢而不明今以大唐元和六年太歲辛卯上推至
炎帝元年癸未凢三千六百九年自軒轅至夏殷約丗本以文宣
王太史公堯典舜典商書夏書爲實録周秦以降則按本朝國史
春秋緯書云炎帝子孫帝臨至帝岡又有八代四百餘年據太史
[095-2b]
公黃帝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易稱神農氏没黃帝堯舜氏作今
臣依周易史記以黃帝代炎帝緯命曆敘又稱少昊子孫相承十
代四百餘年驗緯書起漢哀平間前代儒者好記異聞新進後學
耳目固不可驗皇甫謐劉伯莊皆以舜爲戊寅年即位在位二十
年遂使神農巳來甲子相承錯謬按漢書舜生三十徴庸三十在
位五十陟方廼死通服堯䘮三年禹崩啓未立使三年何繋今岀
益三年成禹志且堯禪舜二十八年而崩益行天子事三年爲益
之事可也大道之行以天下爲家何必私三年於啓或云有窮伊
尹周公共和如何當夏后相不恢于夏家羿爲相臣簒相自立后
相奔死商丘浞又殺羿自立少康長廼復夏政自是之後備見於
諸家年曆云
    三傳指要序 劉軻
先儒以春秋之有三傳天之有三光然然則春秋蓋聖人之文
乎聖人之文天也天其少變乎故詩有變風易有變體春秋有變
[095-3a]
例變之爲義也非介然温習之所至𧷤乎其粹者也軻常病先儒
各固所習互相矛楯學者凖裁無所豈先聖後經以闢後生者邪
抑守文持論敗潰失據者之過邪次又病今之學者渉流而迷源
捨經以習傳摭直言而不知其所以言此所謂去經緯而從組繢
者矣旣傳生于經亦所以緯于經也三家者蓋同門而異戸庸得
不要其終以㑹其歸乎愚誠顓蒙敢㑹三家必當之言列于經下
撰成十五卷目之曰三傳指要兾始渉者開卷有以見聖賢之心
焉俾左氏冨而不誣公羊裁而不俗榖梁清而不短幸是非殆乎
息矣庶儒道君子有以相期於孔氏之門
    西漢文𩔖序 栁宗元
左右史混乆矣言事駮亂尚書春秋之㫖不立自左丘明傳孔氏
太史公述曆古今史記迄于今交錯相糾莫能離其說獨左氏國
語紀言不叅於事戰國䇿春秋後語頗本古史尚書之制然無古
聖人蔚然之道大抵促數耗矣而後之文者寵之文之近古而尤
[095-3b]
壯麗莫漢之西京班固書傳之吾嘗病其畔散不屬無以考其
變欲采比義㑹年長疾作駑墮日甚未能勝也幸吾弟宗直愛古
書樂而成之搜討磔裂捃摭融結離而同之與𩔖推移不易時而
咸得從其條貫森然炳然開羣玉之府指揮聮累圭璋琮璜之
狀各有列位不失其序雖弟其價可也以文觀之則賦頌詩歌書
奏詔䇿辨論之詞畢具以語觀之則右史記言尚書國語戰國䇿
成敗興衰之說大備無不包也噫是可以爲學者之端邪始吾少
時有路子者自賛爲是書吾嘉而序其意而其書終莫能具卒俟
宗直也故刪取其序繋于左以爲西漢文𩔖首紀殷周之前其文
簡而野魏𣈆已降則盪而靡得其中者漢氏漢氏之東則旣衰矣
當文帝時始得賈生明儒術武帝尤好焉而公孫弘董仲舒司馬
遷相如之徒作風雅益盛敷施天下自天子至公大夫士庶人
咸通焉於是宣於詔䇿逹於奏議諷於辭賦傳於歌謡由高帝迄
于哀平王莽之誅四方之文章蓋爛然矣史臣班孟堅修其書拔
[095-4a]
其尤者充于簡𠕋則二百三十年間列辟之逹道名臣之大範賢
能之志業黔之風美列焉乃合其英精離其變通論次其序
位必俟學古者興行之唐興用文理貞元間文章特盛本之三代
浹于漢氏與之相準於是有能者取孟堅書𩔖其文次其先後爲
四十卷
    樂府古題序 元稹
詩訖于周離騷訖于楚是後詩之流爲二十四名賦頌銘賛文誄
箴詩行詠吟題怨歎章篇操引謡謳歌曲詞調皆詩人六義之餘
而作者之㫖由操而下八名皆起於郊祭軍賔吉凶苦樂之際在
音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
之準度而又區别其在琴瑟者爲操引採民甿者爲謳謡備曲度
者揔得謂之歌曲詞調斯皆由樂以定詞非選詞以配樂也由詩
而下九名皆屬事而作雖題號不同而悉謂之爲詩可也後之審
樂者往往采取其詞度爲歌曲蓋選詞以配樂非由樂以定詞也
[095-4b]
而纂撰者由詩而下十七名盡編爲樂府等題除鐃吹橫吹郊祀
清商等詞在樂志者其餘木簡仲四愁七哀之輩亦未必盡播
於管弦明矣後之文人逹樂者少不復如是配别但遇興紀題往
往兼以句讀短長爲歌詩之異劉闕云樂府肇於漢魏按仲尼
學文王操伯牙作水伶操齊牘沐作雉朝飛衛女作思歸引則不
於漢魏而後始亦以明矣況自風雅至於樂流莫非諷興當時之
事以貽後丗之人㳂襲古題唱和重於文或有短長於義咸爲
贅媵尚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焉曹
劉沈鮑之徒時得如此亦復稀少近代惟詩人杜甫悲陳陶哀江
頭兵車麗人等凢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有𠋣傍余少時與友
人白樂天李公垂輩謂是爲當遂不復擬賦古題昨南梁州見進
士劉猛李餘各賦古樂府詩數十百中一二章咸有新意予因選
而和之其有雖用古題全無古義者岀門行不言離别將進酒
特書列女之𩔖是也其或頗同古義全創新詞者則因家止述軍
[095-5a]
輸捉捕請先螻蟻之𩔖是也劉李二子方將極意於斯文因爲粗
明古今歌詩同異之旨焉
    崇豐二陵集禮後序 栁宗元
傳曰詩書執禮禮不執則不行自開元制禮大臣諱避去國恤章
而山陵之禮遂無所執丗之不學者乃妄取預凶事之說而大典
闕焉由是累聖山陵皆摭拾残缺附比倫𩔖巳乃斥去其後莫能
徴永貞元和間天禍仍遘自崇陵至于豐陵不能周歲司空杜公
由太常相天下連爲禮儀使擇其僚以備損益於是河東裴瑾以
太常丞隴西辛秘以博士用焉内之則攅塗秘器象物之冝外之
則復土因山之制上則顧命典䇿與文物以授萬國下則制服節
文頒憲以示四方由其肅恭無不備具包并緫統千載之盈縮羅
絡旁午百氏之異同搜揚翦截而畢得其中顧問𨵿決而不悖於
事議者以爲司空得其人而典不墜裴氏乃悉取其所刋定及
奏復于上辨列於下聮百執事之儀以爲崇豐二陵集禮藏於太
[095-5b]
常書閣君子以爲愛禮而近古焉昔韋孟以詩禮傳楚而郊廟之
制卒正於玄成鄭玄以箋注師漢而禪代之儀卒集於小同賈
以經術起而嘉最好學盧植以儒學用而諶爲祭法舊史咸以爲
榮今裴氏太尉公以禮匡義嗣侍中公以禮儀封禪祠部公以禮
成大事大理公以禮輔東官而瑾也以禮奉二陵又能成書以充
其闕其爲愛禮近古也源遠乎哉瑾字豐叔其伯仲咸以文學顯
於丗大理之兄正平節公以儀範成家道以文雅經政今相國
郇公其宗子也郇公以孝友勤勞揚于家遊其門聞韶頀入
其廟如至鄒魯恩溢乎九族禮儀於他門則豐叔之習禮也其岀
於孝悌歟由於家而逹於國其榮於史氏也果矣
    元和辨謗略序 唐次
唐聞乾坤定而上下分矣至於播四時之候遂萬物之冝在驗乎
妖祥之二氣祥氣降則爲豐爲茂妖氣降則爲沴爲災君臣立而
卑高隔矣至於處神明之奥詢獻納之辭在審乎邪正之二說正
[095-6a]
言勝則爲忠爲讜邪言勝則爲讒爲䛕故詩云萋成是貝
錦刺其組織之甚巧也語曰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惡其莠言
之蠧政也蓋謂似信而詐似忠而非便便可以動心捷捷可以亂
聽豈止鵜鴂彫卉薏苡惑珠者哉況立國立家自中徂外道偏則
刑罰不中讒勝則忠孝靡彰逖覽前聞思近古招賢容鯁逺佞
嫉邪慮之則深防之未至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垂衣御㝢化
洽文明謨猷博訪於搢紳旌賁屢臻於巖穴尚復廣四目周四聦
制治皆在於未萌作範將垂於不朽乃詔掌文之臣令狐楚等上
自周漢下洎隋朝求史籍之忠賢罹讒謗之事迹敘瑕舋之本末
紀謡詠之淺深編次指明勒成十卷昔虞舜有堲讒之命我皇修
辨謗之書千古一心同垂至理將俟法宫退日之政别殿備乙
夜之觀則聖慮先辨謗何由興上天不言而人自信矣
    張隱居莊子指要序 權德輿
今之畸人有隱居張氏者治莊生内外雜篇以向郭舊注未盡采
[095-6b]
其㫖乃爲之訓釋猶懼學者之蕩於一端泥於一說又作三十三
篇指要以明之蓋弘道以周物闡幽以致用内外相濟始終相發
其文約其㫖明纍如珠貫渙氷釋旣而以予嘗所蘄嚮俾敘而
辨之爲道之用也經天地該萬物内化者可以澤四海外化者可
以冥是非沂然順物内外偕化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古之善爲道
者如此洎乎性命耳目之相軋也不勝於物則相刃相劘徇乎無
涯氣耗乎名聲之域心𨷖於彼是之境螴蜳滑涽封執逆旅懼力
不足而羣奔舛馳莊生哀其如是乃退廣柱下之說弛張變化未
始離乎道用虚静恬淡無爲無本焉故其言后王撫丗也則曰靜
而聖動而王無爲也而尊其言君子行道也則曰時命大行乎則
返一無迹大窮乎則深根寧極窒乎欲則曰休影息迹逹乎生則
曰外形委蛻其放言大觀也則齊彭殤一堯桀等周公於猨狙比
大舜於豕虱或至大適以爲累或至細乃牽乎用斯豈窮郷一曲
者所能通故有内外雜篇之異然則道之於物無不繇也行之者
[095-7a]
視其分隨其方而揭厲之則爲家爲爲仁爲智游之泳之日漸
漬之化與心成不知所自則昧者皦躁者靜循之而愈照冥之而
愈妙䙬寧懸解豈遠人哉隱居之意明此而巳矣隱居名九垓别
號渾淪子老於是學徧遊名山無常居不粒食與土木鳥獸同其
外而中明也如是向使與漆園同代如丘明受經於仲尼矣其顔
成子南榮趎之徒歟予摳衣於君實所辱命粗舉莊生之略直書
隱居之志以冠于篇
    注孫子序 杜牧
兵者刑也刑者政事也爲夫子之徒實仲由冉有之事也今者據
按聽訟械繋罪人笞死于市者吏之所爲也驅兵數萬撅其城郭
係累其妻子斬其罪人亦吏之所爲也木索兵刃無異意也笞之
與斬無異刑也小而易制用力少者木索笞也大而難制用力多
者兵刃斬也俱期於除去惡民安活善人爲國家者使敎化通流
無敢輒有不由我而自恣者其取吏也無他術也無異道也俱止
[095-7b]
於仁義忠信智勇嚴明也茍得其道一二者可以使之爲小吏盡
得其道者可以使之爲大吏故用力少者其吏易得也功易見也
用力多者其吏難得也功難就也止此而巳無他術也無異道也
自三代巳降皆由斯也子貢頌夫子之德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
在人賢者識其大者遠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近者季孫問冉有曰
子於戰學之乎性逹之也對曰學之李孫曰事孔子惡乎學冉有
曰即學於孔子孔子者大聖兼該文武並用適聞其戰法猶未之
詳也復不知自何代何人分爲二道曰文曰武離而俱行因使搢
紳之士不敢言兵或恥言之茍有言者丗以爲麤暴異人人不比
數嗚呼亡失根本斯最爲甚周公相成王制禮作樂尊大儒術有
淮夷叛則出征之夫子相魯公㑹于夾谷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備
叱辱齊侯伏不敢動是二大聖人豈不知兵乎周有齊太公秦有
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弇虞詡叚潁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
蜀有諸葛武侯𣈆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叡元魏有崔浩周有
[095-8a]
韋孝寛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
其一時其所岀計畫皆考古校今竒秘長遠䇿先定於内功後成
於外彼壯徤輕死善撃刺者供其呼召指使耳豈可知其所由來
哉牧㓜讀禮至于四郊多壘大夫之辱也謂其書眞不虚說年
十六時見盜起圓二三千里係戮將相族誅刺史及其官屬屍塞
城府山東崩壞殷殷焉聲振朝廷當其時使將兵行誅者則必壯
徤善撃刺者大夫行列進退一如常時𥬇歌嬉遊輒不爲辱非
當辱不辱以爲山東亂事非我輩所宜當知牧自此謂㓜所讀禮
眞妄人之言不足取信不足爲敎及年二十始讀尚書毛詩左傳
國語十三代史書見其樹立其國滅亡其國未始不由兵也主兵
者聖賢材能多聞博識之士則必樹立其國也壯徤撃刺不學之
徒則必敗亡其國也然後信知爲國家者兵最爲大非賢大夫
不可堪任其事茍有敗滅眞大夫之辱信不虚也因求自古以
兵著書列於後丗可以敎於後生者凡十數家且數萬言其孫武
[095-8b]
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後凡千歲將兵者有成者有敗者勘其事跡
皆與武所著書一一相抵當猶印圈模刻一不差跌武之所論大
約用仁義使機權也武所著書凢十數萬言曹魏武帝削其繁剰
筆其精切凡十三篇成爲一編曹自爲序因注解之曰吾讀兵書
戰䇿多矣孫武深矣然其所爲注解十不釋一此者蓋非曹不能
盡注解也予㝷魏志見曹自作兵書十餘萬言諸將征伐皆以新
書從事從令者尅捷違教者敗意曹自於新書中馳驟其說自
成一家事業不欲隨孫武後盡解其書不然者曹豈不能邪今新
書巳亡不可復知予因取孫武書備其注曹之所注亦盡存之分
爲上中下三卷後之人有讀武書予解者因而學之猶盤中走丸
丸之走盤橫斜圎直計於臨時不可盡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不
能岀於盤也議於廊廟之上兵形巳成然後付之於將漢祖言指
蹤者人也獲兎者犬也此其是也彼爲相者曰兵非吾事吾不當
知君子曰叨居其位可也
[095-9a]
    般心經賛序 張說
萬行起心心人之主三乗歸一一法之宗知心無所得是眞得見
一無不通是玄通如來說五藴皆空人本空也如來說諸法空相
法亦空也知法照空見空捨法二者知見復非空邪是故定與慧
俱空中法入此門者爲明門行此路者爲超路非夫行深波
其孰能證於此乎秘書少監駙馬都尉滎陽鄭萬鈞深藝之士也
學有傳癖書成草聖廼揮灑手翰鐫刻心經樹聖善之寶坊啓未
來之華業佛以無依相而說法本不生我以無得心而傳今則無
滅道存文字意齊天壤國老張說聞而嘉焉讃揚佛事題之樂石
    釋宗密禪源諸詮序 裴休
禪師集禪源諸詮爲禪藏而都敘之休曰未曾有也自如來現丗
隨機立敎菩薩間生據病指藥故一代時敎開深淺之三門一眞
淨心演性相之别法馬龍二士皆弘調御之說而空性異宗能秀
二師俱傳逹磨之心而頓漸殊稟天台專依三觀牛頭無有一法
[095-9b]
江西舉體全眞荷澤直指知見其他空有相破眞妄相攻反奪順
取密指顯說故西域中夏其宗實繁良以病有干源藥生多品投
機隨器不得一同雖俱爲證悟之門盡是正眞之道然諸宗門下
通少局多故數十年來師法益壞以承稟爲戶牖各自開張以經
論爲干戈互相攻擊情隨函矢而遷變法逐人我以高低是非紛
拏莫能辨析則向者丗尊菩薩諸方教宗適足以起諍後人增煩
惱病何利益之有哉圭峯大師乆而歎曰吾丁此時不可以黙矣
於是以如來三種敎義印禪宗三種法門融瓶盤釧爲一金攪
酥酪醍醐爲一味振綱領而舉者皆順據㑹要而來者同趨尚恐
學者之難明也又復直示宗源本末眞妄之和合空性之隱顯法
義之差殊頓漸之同異遮表之廻互權實之深淺通局之是非莫
不提耳而告之指掌而示之嚬伸以吼之柔和以誘之乳而藥之
憂性命之夭傷也保而護之念水火之漂焚也挈而導之懼邪小
之逆䧟也揮而散之悲𨷖靜之牢固也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慈
[095-10a]
父不能保身後之子吾師者捧佛日而委曲廻照疑曀盡除順
佛心而橫亘大悲窮刧蒙益是則丗尊爲闡敎之主吾師爲㑹敎
之人本末相符遠近相照可謂畢一代時敎之能事矣或曰自如
來滅後未甞大都而通之今一旦違宗趣而不守廢𨵿防而不據
無乃乖秘藏密契之道乎荅曰佛於法華經𣵀槃㑹中亦以融爲
一味但昧者不覺故涅槃經云迦葉菩薩曰諸佛有密語而無密
藏丗尊讃之曰如來之言開發頭露清淨無翳愚人不解謂之秘
藏智者了逹則不名藏此其證也故王道興則外戸不閉而守在
戎夷佛道備則諸法揔持而防在外魔不當復執情攘臂於其間
也嗚呼後學者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當取證於本法無取證
於末習能如是則可以報圭峯大師劬勞之德矣
    荆潭唱和詩序 韓愈
從事有示愈以荆潭酬唱詩者愈旣受以卒業因仰而言曰夫和
乎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驩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
[095-10b]
也是故文章之作發於羇旅草野至王公貴人氣得志滿非
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爲今公開鎭蠻荆統郡惟九常侍楊公領
湖之南攘地二千里德刑之政並勤爵禄之報兩崇乃能存志乎
詩書寓辭乎詠歌往復循環有唱斯和捜竒抉怪雕鏤文字與韋
布里閭顦顇專一之士較其毫𨤲分寸鏗鏘發金石幽眇感
信所謂材全而能鉅者也兩府之從事與部屬之吏屬而和之苟
在編者咸可觀也宜乎施之樂章紀諸𠕋書從事曰子之言是也
告於公書以爲荆潭唱和詩序
    聮句詩序 吕温
河東柳茂直與余有藩楊之睦且道義相得也余兄弟志守拙黙
不交當丗晨昏之外靖專一室顧我者惟茂直而巳以爲切磋蓋
常事討論有宴息導志氣徒然起憤議時世予欲無言其或晴天
曠景浩蕩多思永夜高月耿耿不寐或風露初曉怳有得或煙
雨如晦懷所思不然何以節宣慘舒暢逹情性其有易於詩乎
[095-11a]
乃因翰墨之餘琴酒之暇屬物命篇聮珠唱玉審韻諧律同聲則
應研情比象造境皆㑹亦猶衆壑合注爲大川羣山出雲混成
一氣朗宣五色微闡六義雖小道必有可觀其在兹矣茂直命余
序述存以編簡俾後之觀者知吾黨所立之濫觴
    崔吏部衛兵部同南縣尉日宿天長寺上方唱和詩序
                  權德輿
易之同人曰文明以徤中正而應故道同於内而氣相求情發於
中而聲成文以觀以羣以比以興清河崔處仁河東衛從周於是
有清秋仁祠往復十七韻之作初二賢皆以秀造分校秘府弘文
之書貞元初同爲渭南尉聮曹結綬相視莫逆處仁自府庭旋歸
稅駕於斯國門勝槩康莊在下馳車徒而走聲利者此爲咽喉外
煩埃中孕閑曠晝懸清光夕湛虚明上方之鐘磬深夜之月露
眺聽寂寞情靈感發投者報者無非瓊瑶如金絲應和孔翠翔集
盡在是矣厥後同爲左右補闕從周以本官入爲翰林學士處仁
[095-11b]
累以尚書郎知制誥旣而處仁西垣即眞從周復以外郎掌誥洎
處仁遷小宗伯而從周即眞俄掌貢舉實爲之代元和三年秋處
仁爲吏部侍郎從周爲兵部侍郎重九休澣聮鑣道舊永懷曩篇
二紀于兹慮屋壁之𨻶壊詩文之磨滅不刻勒片石之爲堅且
乆也惟二賢大雅閎逹人倫龜玉更爲王楊迭爲田蘇便蕃清近
烜赫章大其於爲霖爲礪四方之屬耳目乆矣然則志氣之所舒
英華之所攄其濫觴於此乎德輿與二君子同爲諌官同掌書命
相繼典貢士分曹居中臺其間交代迭處不可具舉敢叨益者之
數實恱同心之言追琢旣具序夫本末亦二君子之志也
    愚谿詩序 栁宗元
灌水之陽有谿焉東流入於瀟水或曰冉氏常居也故姓是谿爲
冉谿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谿余以愚觸罪謫瀟
水上愛是谿入二三里得其尤絶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
谿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斷斷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爲愚
[095-12a]
谿愚谿之上買小丘爲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歩得泉焉又買
居之爲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岀山下平地蓋上岀也合流屈曲而
南爲愚溝遂土累石塞其隘爲愚池愚池之東爲愚堂其南爲
愚庭池之中爲愚㠀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竒者以余故咸以
愚辱焉夫水智者樂也今是谿獨見辱於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
可以漑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淺狹蛟龍不屑不
能興雲雨無以利丗而適𩔖於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甯武子
無道則愚智而爲愚者也顔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爲愚者也
皆不得爲眞愚今余遭有道而違於理悖於事故凡爲愚者莫我
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谿余得專而名焉谿雖莫利於丗而
善鑒萬𩔖清瑩秀徹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𥬇眷慕樂而不能去
也余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
避之以愚詞歌愚谿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
寂寥而莫我知也於是作八愚詩紀於谿石上
[095-12b]

重校正唐文粹卷第九十五
               嘉靖甲申歲太學生姑蘇徐焴文明刻于家塾
[095-13a]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