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禮記纂言 > 禮記纂言 卷五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纂言卷五      元 吳澄 撰
  深衣
  鄭氏曰名深衣者以其記深衣之制也深衣連衣/裳而純之以采素純曰長衣有表則謂中衣澄曰
  玊藻篇内已略記深衣之制此則專記深衣而致/詳焉今以次玊藻之後孔氏曰餘服上衣下裳不
  連此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吕氏曰古/者衣裳殊所以别上下也唯深衣衣連裳而不殊
  葢私燕之服爾如冠之冠武殊至於/居冠則屬武而不殊皆尚簡便也
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
[005-1b]
 古者深衣明此衣古聖人之所作非今始有也深猶/長也凡物之長如水之深故地南北之脩亦曰深禮
 服上衣下裳殊上衣止二尺二寸加以帶下一尺僅/可掩裳上際盖衣之短者衣連於裳下垂至踝此衣
 之長者故曰深衣亦名長衣深長二字名義一也用/為吉服則名深衣用為凶服則名長衣衣之制並同
 但袂口及純之色不同尒几布帛以刀裁其衣短謂/之制以尺量其長短謂之度應猶中也合也䂓矩繩
 權衡五則也䂓者運以為圎之筵矩者度以為方之/尺今工人謂之曲尺繩者重其下而懸之以取直權
 稱錘也衡以横木為稱俾權與物鈞/而取平者深衣之應五則見下文
短毋見膚長毋被土毋音無見/賢遍切
 此言裳之下際衣有尺寸裳無尺寸者以人之長短/不同也随人之身而定其長短但毋令太短而露見
[005-2a]
 其體膚亦毋令太長/而覆被於地上可矣
續衽鉤邉祍而審切/鉤古侯切
 此言裳之旁際續猶屬也祍謂裳之旁際鉤謂覆而/縫之邉謂其旁之無布幅處裳以六幅之布交觧裁
 之為十二片毎片一旁有布幅一旁無布幅将此兩/旁相合縫之縫畢又将有布幅一旁覆掩無布幅一
 旁而重縫之謂聮屬裳之旁衽者必須鉤縫其所裁/之邉也左右各六片依此法縫畢唯當背處二片皆
 有布幅則不須鉤/邉但削幅而已
要縫半下要一遥切/縫扶用切
 此言裳之上際要者裳之上際當要處也下即裳之/下際有齊處布幅廣二尺二寸六幅裁之為十二片
[005-2b]
 狹頭廣八寸闊頭廣一尺四寸相合而縫兩旁各縫/入一寸十二片狹頭當要者廣七尺二寸十二片闊
 頭在下者廣一丈四尺四寸要/中之縫比下際之廣為一半也
袼之髙下可以運肘袼音各肘/竹九切
 此言衣袖直下之度運轉動也肘臂節當腕可屈處/也孔氏曰袼謂當臂之處袂中宜寛大袂二尺二寸
 肘尺二寸可以/運動其肘也
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袂彌世切/詘科鬱切
 此言衣袖横伸之度袂者袖之末左右各以布二幅/為袖毎幅除削幅二寸共長四尺人肩至肘一尺一
 寸肘至掌後一尺一寸掌後至中指端約九寸弱共/三尺一寸弱反屈及肘又二尺弱共為五尺一寸弱
[005-3a]
 袖之四尺并衣幅之旁覆臂一尺一寸内除削幅一/寸亦共五尺也孔氏曰袂屬於衣衣幅廣二尺二寸
 身脊至肩但尺一寸從/肩覆臂又尺一寸也
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髀必婢切又步/啓切厭於甲切
 此言衣帶髙下之度在髀骨之上脅/骨之下正當二者中間無骨之處
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
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祫音刼踝/胡瓦切齊
音/咨
 十有二幅自鄭氏以來皆謂裳之六幅毎幅分為二/近年吳興敖繼公獨謂衣六幅裳六幅是為十二幅
[005-3b]
 今按裳以六幅布裁為十二片不可言十二幅又但/言裳之幅而不言衣之幅尤不可敖説良是衣裳各
 六幅象一歲十二月之六陽六隂也從袖口自下而/上一尺處於内縫之以漸而殺使如規之圓縫至袖
 下端近裏一尺處止曲祫交領也禮服上衣之領垂/而下此深衣之領右襟之末斜交於左脅左襟之末
 斜交於右脅二領既斜則領不直垂而兩領交會自/如矩之方謂之曲祫孔氏曰負繩謂衣之背縫與裳
 之後縫上下相當如繩之直非謂真負/繩也裳之下齊如權之衡低昂平也
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
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
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
[005-4a]
 鄭氏云政或為正與易文合今從之舉手為容者應/接之恭外無圭角也負直於後者宅心之正内無斜
 倚也抱方於前者制事之義外無虧缺也安志平心/者存主之定内無低昂也言以者三謂以之律己也
 其五法已施於衣聖人所/以服此衣而身其法也
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
 為圓為方必以䂓矩而後成易其法則不可無私也/繩以直物之不直權衡以平物之不平言取者三謂
 取之范物也其所取真可為法先王所以貴此法而/制其衣也聖人服之謂有徳而能稱此者先王貴之
 謂有位而/能作此者
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
[005-4b]
費善衣之次也相去/聲
 可以為文謂服之而擯相也可以為武謂服之而治/軍旅也完謂完牢而難敝壞不費謂易有而不傷財
 方氏曰端冕可以為文而不可以武介胄可以為武/而不可以文兼之者唯深衣然可以為文非若端冕
 可以視朝臨祭也特可以贊禮為擯相而已可以為/武非若介胄可以臨難折衝也特可以運籌治軍旅
 而已鄭氏曰深衣者用十五升布鍛濯灰治純之以/采善衣朝祭之服也自士以上深衣為之次庶人吉
 服深衣/而已
   右記衣之制度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
[005-5a]
純以素大音泰/純音凖
 鄭氏曰尊者存以多飾為孝繢畫文也三十以下無/父稱孤孔氏曰具父母父母俱在也大父母亦然若
 其不具一存一亡不必純以繢唯有父母而無祖父/母故飾少而純以青若無父母唯祖父母在亦當然
 也/
純袂縁純邉廣各寸半縁悦絹切/廣去聲
 鄭氏曰純謂縁之也縁袂謂其口也縁緆也縁邉衣/裳之側廣各寸半則表裏共三寸矣唯祫廣二寸孔
 氏曰縁字讀如緆謂深衣下縁也鄭註/士䘮禮下篇云在幅曰綼在下曰緆
   右記純之制度
[005-5b]
 
 
 
 
 
 
 
 禮記纂言卷五

[005-6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纂言卷五      元 吳澄 撰
  深衣
  鄭氏曰名深衣者以其記深衣之制也深衣連衣/裳而純之以采素純曰長衣有表則謂中衣澄曰
  玊藻篇内已略記深衣之制此則專記深衣而致/詳焉今以次玊藻之後孔氏曰餘服上衣下裳不
  連此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吕氏曰古/者衣裳殊所以别上下也唯深衣衣連裳而不殊
  葢私燕之服爾如冠之冠武殊至於/居冠則屬武而不殊皆尚簡便也
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
[005-6b]
 古者深衣明此衣古聖人之所作非今始有也深猶/長也凡物之長如水之深故地南北之脩亦曰深禮
 服上衣下裳殊上衣止二尺二寸加以帶下一尺僅/可掩裳上際盖衣之短者衣連於裳下垂至踝此衣
 之長者故曰深衣亦名長衣深長二字名義一也用/為吉服則名深衣用為凶服則名長衣衣之制並同
 但袂口及純之色不同尒几布帛以刀裁其衣短謂/之制以尺量其長短謂之度應猶中也合也䂓矩繩
 權衡五則也䂓者運以為圎之筵矩者度以為方之/尺今工人謂之曲尺繩者重其下而懸之以取直權
 稱錘也衡以横木為稱俾權與物鈞/而取平者深衣之應五則見下文
短毋見膚長毋被土毋音無見/賢遍切
 此言裳之下際衣有尺寸裳無尺寸者以人之長短/不同也随人之身而定其長短但毋令太短而露見
[005-7a]
 其體膚亦毋令太長/而覆被於地上可矣
續衽鉤邉祍而審切/鉤古侯切
 此言裳之旁際續猶屬也祍謂裳之旁際鉤謂覆而/縫之邉謂其旁之無布幅處裳以六幅之布交觧裁
 之為十二片毎片一旁有布幅一旁無布幅将此兩/旁相合縫之縫畢又将有布幅一旁覆掩無布幅一
 旁而重縫之謂聮屬裳之旁衽者必須鉤縫其所裁/之邉也左右各六片依此法縫畢唯當背處二片皆
 有布幅則不須鉤/邉但削幅而已
要縫半下要一遥切/縫扶用切
 此言裳之上際要者裳之上際當要處也下即裳之/下際有齊處布幅廣二尺二寸六幅裁之為十二片
[005-7b]
 狹頭廣八寸闊頭廣一尺四寸相合而縫兩旁各縫/入一寸十二片狹頭當要者廣七尺二寸十二片闊
 頭在下者廣一丈四尺四寸要/中之縫比下際之廣為一半也
袼之髙下可以運肘袼音各肘/竹九切
 此言衣袖直下之度運轉動也肘臂節當腕可屈處/也孔氏曰袼謂當臂之處袂中宜寛大袂二尺二寸
 肘尺二寸可以/運動其肘也
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袂彌世切/詘科鬱切
 此言衣袖横伸之度袂者袖之末左右各以布二幅/為袖毎幅除削幅二寸共長四尺人肩至肘一尺一
 寸肘至掌後一尺一寸掌後至中指端約九寸弱共/三尺一寸弱反屈及肘又二尺弱共為五尺一寸弱
[005-8a]
 袖之四尺并衣幅之旁覆臂一尺一寸内除削幅一/寸亦共五尺也孔氏曰袂屬於衣衣幅廣二尺二寸
 身脊至肩但尺一寸從/肩覆臂又尺一寸也
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髀必婢切又步/啓切厭於甲切
 此言衣帶髙下之度在髀骨之上脅/骨之下正當二者中間無骨之處
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
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祫音刼踝/胡瓦切齊
音/咨
 十有二幅自鄭氏以來皆謂裳之六幅毎幅分為二/近年吳興敖繼公獨謂衣六幅裳六幅是為十二幅
[005-8b]
 今按裳以六幅布裁為十二片不可言十二幅又但/言裳之幅而不言衣之幅尤不可敖説良是衣裳各
 六幅象一歲十二月之六陽六隂也從袖口自下而/上一尺處於内縫之以漸而殺使如規之圓縫至袖
 下端近裏一尺處止曲祫交領也禮服上衣之領垂/而下此深衣之領右襟之末斜交於左脅左襟之末
 斜交於右脅二領既斜則領不直垂而兩領交會自/如矩之方謂之曲祫孔氏曰負繩謂衣之背縫與裳
 之後縫上下相當如繩之直非謂真負/繩也裳之下齊如權之衡低昂平也
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
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
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
[005-9a]
 鄭氏云政或為正與易文合今從之舉手為容者應/接之恭外無圭角也負直於後者宅心之正内無斜
 倚也抱方於前者制事之義外無虧缺也安志平心/者存主之定内無低昂也言以者三謂以之律己也
 其五法已施於衣聖人所/以服此衣而身其法也
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
 為圓為方必以䂓矩而後成易其法則不可無私也/繩以直物之不直權衡以平物之不平言取者三謂
 取之范物也其所取真可為法先王所以貴此法而/制其衣也聖人服之謂有徳而能稱此者先王貴之
 謂有位而/能作此者
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
[005-9b]
費善衣之次也相去/聲
 可以為文謂服之而擯相也可以為武謂服之而治/軍旅也完謂完牢而難敝壞不費謂易有而不傷財
 方氏曰端冕可以為文而不可以武介胄可以為武/而不可以文兼之者唯深衣然可以為文非若端冕
 可以視朝臨祭也特可以贊禮為擯相而已可以為/武非若介胄可以臨難折衝也特可以運籌治軍旅
 而已鄭氏曰深衣者用十五升布鍛濯灰治純之以/采善衣朝祭之服也自士以上深衣為之次庶人吉
 服深衣/而已
   右記衣之制度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
[005-10a]
純以素大音泰/純音凖
 鄭氏曰尊者存以多飾為孝繢畫文也三十以下無/父稱孤孔氏曰具父母父母俱在也大父母亦然若
 其不具一存一亡不必純以繢唯有父母而無祖父/母故飾少而純以青若無父母唯祖父母在亦當然
 也/
純袂縁純邉廣各寸半縁悦絹切/廣去聲
 鄭氏曰純謂縁之也縁袂謂其口也縁緆也縁邉衣/裳之側廣各寸半則表裏共三寸矣唯祫廣二寸孔
 氏曰縁字讀如緆謂深衣下縁也鄭註/士䘮禮下篇云在幅曰綼在下曰緆
   右記純之制度
[005-10b]
 
 
 
 
 
 
 
 禮記纂言卷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