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禮記集說 > 禮記集說 卷六十七
[067-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說卷六十七    宋 衛湜 撰
鼎俎竒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黄目鬱氣之上尊也黄
者中也目者氣之清明者也言酌於中而清明於外也
 鄭氏曰牲陽也庶物隂也黄目黄彛也周所造於諸
 侯為上也
 孔氏曰案宗伯云以天産作隂徳註云天産者動物
 謂六牲之屬動物故為陽也庶物雖出於牲體雜以
[067-1b]
 植物相和非復牲之全體故為隂也黄彝以黄金鏤
 其外以為目因取名也貯鬱鬯酒故云鬱氣也祭祀
 時列之最在諸尊之上故云上也黄是中方色目是
 氣之清明者也酒在尊中而可斟酌示人君慮於祭
 事必斟酌盡於中也目在尊外而有清明示人君行
 祭必外盡清明潔淨也案明堂位云周以黄目是周
 所造也天子則黄彝之上有雞彝鳥彝備前代之器
 諸侯但有黄彝故云於諸侯為上也
[067-2a]
 長樂陳氏曰先王制器或逺取諸物或近取諸身其
 取之也有義其用之也以類雞鳥虎蜼之彝取諸物
 也斚耳黄目取諸身也
 嚴陵方氏曰以金目為飾故謂之黄目以實鬱鬯而
 貴臭故曰鬱氣之上尊而謂之尊者以居其所而賛
 者從者有尊之義故也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而
 黄彝處其四此乃言上尊者以尊時之所上而已目
 之精水也其光火也以水為體故其氣清以火為用
[067-2b]
 故其氣明玉藻言視容清明是已是以詩云瑟彼玉
 瓚黄流在中鬱在中而以瓚酌之蓋酌於中也直達
 於外焉蓋清明於外也夫孝子將祭虚中以治之此
 非酌於中之義乎至於不御内不聽樂不飲酒不茹
 葷此非清明於外之義乎
 延平周氏曰司尊彝之職秋嘗冬烝祼用斚彝黄彝
 黄彝即黄目鬱氣之上尊也蓋萬物之於冬則反於
 土而復於本反於土則終矣故飾用黄此坤所以至
[067-3a]
 於上六始曰天𤣥而地黄復於本則可以自見故飾
 用目此復所以小而辨於物然周禮謂之彛此謂之
 尊何也蓋以彝對尊則彝為常尊為變以尊對彝則
 尊為尊彝為卑及離而言之則尊與彝一也
 山隂陸氏曰黄目龜目也氣之清明者也於斚彝為
 上據此司尊彝尊先大彝先小
祭天埽地而祭焉於其質而已矣醯醢之美而煎鹽之
尚貴天産也割刀之用而鸞刀之貴貴其義也聲和而
[067-3b]
后斷也
 孔氏曰此所論亦尚質反貴天産及聲和之義餘物
 皆人功和合為之鹽則天産自然故云貴天産也煎
 者煎此自然之鹽鍊治之也設之於醯醢之上故云
 尚割刀之用必用鸞刀貴其聲和之義取其鸞鈴之
 聲宫商調和而後斷割其肉也
 嚴陵方氏曰鹽非煎以鍊治之則不成故謂之煎鹽
 天官鹽人之所掌祭祀共其苦鹽散鹽然醯人醢人
[067-4a]
 所共未嘗不以祭祀為主則醯醢之羙祭祀非不用
 也特非其所尚爾夫刀能制斷莫非義也獨鸞貴其
 義者貴其義之和而已
 長樂陳氏曰何休曰鸞刀宗廟割切之刀環有和鈴
 有鸞考之詩禮曰和鸞雝雝曰登車聞和鸞之聲有
 鸞必有和鸞在前和在後詩有言鸞鑣有言八鸞則
 和可知有言和鈴則鸞可知然則何休言鸞刀之制蓋
 有所授耳夫和非斷則牽斷非和則劌故天以秋肅
[067-4b]
 物而和之以兌聖人以義制物而和之以仁鸞刀以和
 濟割亦此意也易曰利物足以和義禮書/
冠義始冠之緇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齊則緇之其緌也
孔子曰吾未之聞也冠而敝之可也
 鄭氏曰始冠三加先加緇布冠也大古無飾非時人
 緌也雜記曰大白緇布之冠不緌大白即大古白布
 冠今喪冠也齊則緇之者鬼神尚幽闇也唐虞以上
 曰大古冠而敝之此重古而冠之耳三代改制齊冠
[067-5a]
 不復用以白布冠質以為喪冠
 孔氏曰自此至治天下也一節緫明尊卑加冠因明
 官爵及禮義之意此緫論初冠之義以儀禮有士冠
 禮此說其義故云冠義下篇有燕義昏義與此同大
 古之時其冠唯用白布常所冠也若其齊戒則染之
 為緇今始冠重古故先冠之也古禮布冠不合有緌
 而後世加緌故記者云其緌也引孔子之言謂未聞
 緇布冠有緌之事冠而敝之者言緇布冠初加暫用
[067-5b]
 冠之罷冠則敝棄之可也以其古之齊冠後世不復
 用也下云三王共皮弁素積故鄭註云唐虞以上曰
 大古與易之大古别也案皇氏曰鄭云雜記緇布冠
 無緌而玉藻云緇布冠繢緌者此經所論謂大夫士
 故緇布冠無緌諸侯則位尊盡飾故有緌也
 延平周氏曰齊則緇之以幽思也末世緇布冠加之
 以緌孔子以為吾未之聞然非天子不議禮雖孔子
 亦不得不從當世之所尚則冠之加緌雖非禮但冠
[067-6a]
 而棄之可也故曰冠而敝之可也蓋敝有棄意
 嚴陵方氏曰緇布之冠大古尚質而未聞有緌末世
 寖文乃加緌爾玉藻言緇布冠繢緌者兼末世言之
 也孔子未嘗聞其緌者指盛世言之也
 馬氏曰冠者禮之始而嘉事之重者也其數見於士
 冠禮於此則言其義也故曰冠義緌者冠之飾
 山隂陸氏曰據此有兩冠義冠禮亦取此篇然則後
 所謂冠義又其後人拾其餘也
[067-6b]
適子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彌尊
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鄭氏曰阼者東序少此近主位也每加而有成人之
 道成人則益尊醮於客位尊之也三加者始加緇布
 冠次皮弁次爵弁冠益尊則志益大也冠而字之者
 重以未成人之時呼之
 孔氏曰案士冠禮冠者在主人之少北是近主位也
 其庶子則冠於房户外南面客位謂户牖之間南面
[067-7a]
 此謂適子若夏殷醮用酒每一加則一醮於客位周
 則用醴三加畢乃一醮於客位其庶子則皆醮於房
 户外也三加者曉喻冠者之志意令益大也初加緇
 布冠欲其尚質重古次加皮弁欲其行三王之徳後
 加爵弁欲其行敬事神明是志益大案冠禮既冠見
 母畢立於西階東南面賔東面字之曰伯某甫是冠
 而字之也難未成人之時呼其名故以字代之鄭註
 重難也
[067-7b]
 嚴陵方氏曰冠者成人之服阼者主人之階成人則
 將代父而為之主故冠於阼以著代著則所以明之
 也醮則以酒澤之也每一加則一醮蓋酒所以饗賔
 客之物故醮於客位冠於阼則是以主道期之也醮
 於客位則是以賔禮崇之也以其有成人之道故以
 是禮加之故曰加有成也然緇布之麤不若皮弁之
 精皮弁之質不若爵弁之文故曰三加彌尊服彌尊
 則志宜彌大故曰喻其志也以冠禮考之非特冠彌尊而
[067-8a]
 衣也屨也亦彌尊非特衣屨彌尊至於祝辭醮辭亦
 然所以喻其志則一而已
 延平周氏曰皮弁天子視朝之皮弁也爵弁天子戎
 事之韋弁也皮弁之色白白則喻其自潔而有所受
 韋弁之色赤赤則天道下降於南方之色而喻其将
 出而與物酬酢也以視朝之服而對於戎事之服戎
 事為大故曰三加彌尊喻其志也然士之冠而用天
 子之弁服可乎夫冠昏人道之大先王欲重其禮雖
[067-8b]
 士之賤亦不嫌與天子同服故始冠而用爵弁其猶
 始昬而用角枕歟詩曰角枕粲兮蓋言新昬者也而
 周官玉府於王之喪則共角枕此所以知先王欲重
 其禮故雖士之微亦不嫌與天子同服也
 山隂陸氏曰此記適子有故而醮若無故有冠醴無
 冠醮士冠禮是也醴禮簡醮禮繁醮用酒醴用醴醴
 在房内醮在房外醴脯醢而已醮有折俎
 新安朱氏曰此本無適子字加有成也在彌尊字下
[067-9a]
 冠而下有己字敬其名作成人之道蓋傳誦之譌也
委貎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母追夏后氏之道也周弁殷
冔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積
 鄭氏曰委貎章甫母追常所服以行道之冠也或謂
 委貎為𤣥冠也周弁殷冔夏収齊所服而祭也三王共
 皮弁素積不易於先代
 孔氏曰三代常服之冠俱用緇布而其形自殊周為
 委貎之形殷則為章甫之形夏則為母追之形委安
[067-9b]
 也言所以安正容貎章明也殷質言所以表明丈夫
 母𤼵聲追猶堆也夏后氏質以其形名之鄭註行道
 謂養老燕飲燕居之服若視朝行道則皮弁也此云
 委貎儀禮記稱𤣥冠故鄭云委貎或為𤣥冠也鄭註
 冠禮記云弁名出於槃槃大也言所以自光大冔名
 出於憮幠覆也言所以自覆飾也收言所以收斂髮
 也其制之異亦未聞皮弁素積以其質素故三王同
 服無所改易
[067-10a]
 嚴陵方氏曰委貎章甫母追即初加之緇布冠是矣
 弁冔収即三加之爵弁是矣皮弁素積即再加之皮
 弁是矣周尚文故曰委貎周道也皮弁則以白鹿皮
 為之素積則以素為裳言裳則衣可知裳必疉幅故
 謂之積揚雄所謂襞幅為裳是矣服其服将以行是
 道故每以道言之
 延平周氏曰委貎章甫冔収命以意母追與弁命
 以形三代不同者所以趣時也皮弁素積三代共之
[067-10b]
 者立本也蓋反弁素積上古之服
 馬氏曰始加三加皆不同而再加之冠則三王共之者
 其義各有所主也若其制則未之聞闕之可也
無大夫冠禮而有其昬禮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
禮之有諸侯之有冠禮夏之末造也
 鄭氏曰言年五十乃爵為大夫也其有昬禮或改取
 也夏初以上諸侯雖有幼而即位者猶以士禮冠之
 亦五十乃爵命也至衰末未成人者多見簒弑乃更
[067-11a]
 即位則爵命之以正君臣而有諸侯之冠禮
 孔氏曰二十而冠五十而爵為大夫故無大夫冠禮
 然四十强而仕亦應無士冠禮而云有者立禮悉用
 士為正所以五等並依士禮冠子也若試為大夫者
 亦用士禮故鄭註冠禮記云周之禮年未五十而有賢
 才者試以大夫之事猶服士服行士禮也三十而昬
 五十乃為大夫亦應無大夫昬禮而云有者是改取
 也諸侯之有冠禮夏之末造者言夏初以前諸侯未
[067-11b]
 有冠禮與士冠同夏末以來諸侯有冠禮與士禮異故
 大戴禮有公冠篇加𤣥冕為四加也此經直明諸侯
 不云天子又下云天子之元子猶與士同則天子與
 士異也然則天子冠禮其來已久但無文以言之玉
 藻云𤣥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鄭註云始冠之冠是
 天子别有冠禮
 賈氏曰案喪服大夫為兄弟之長殤降服小功鄭云
 謂為士若不仕者明其或亦為大夫則不為殤而降
[067-12a]
 也蓋小記云丈夫冠而不為殤此兄殤者既有徳行
 年未二十而得為大夫則是大夫亦不以二十而始
 冠也儀禮/疏
 新安朱氏曰引喪服之文見大夫而有兄殤又其兄
 若為大夫則不降服則知其身與兄皆未二十矣是
 不必五十乃為大夫也蓋其得為大夫之時已治成
 人之事或已因喪而冠如家語所說人君之例故不
 待二十而冠也賈意當是如此然則亦為繼世為大
[067-12b]
 大夫者言耳非謂以賢才而選者也
 石林葉氏曰自此至徳之殺也見於儀禮士冠禮之
 末其文前後相錯自鄭氏以來不能了故學者至今
 惑之此専為士冠禮言也諸侯天子無焉所以儀禮
 擊於本篇之末天下無生而貴者謂天子之元子與
 大夫之子也後世有未冠而為大夫者故言以官爵
 人徳之殺也諸侯天子君薨雖未冠必即位則生而
 貴矣不可與士比故言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舉諸
[067-13a]
 侯則天子可知一加而冠緇布再加而冠皮弁三加
 而冠爵弁士服也然後謂之士此天子元子與大夫
 之子所同者也男子二十而冠大夫五十而後爵蓋
 未有大夫而始冠者此大夫所以無冠禮也諸侯天
 子既冠而即位固已同於士禮矣未冠而即位則既
 為諸侯天子何緇布皮弁爵弁之云則冠禮無復施
 安得復有公侯之冠禮此所以為夏之末造也鄭氏
 謂諸侯雖父死年未及五十亦服士服行士禮五十
[067-13b]
 乃命古禮雖不可盡見然天子諸侯固未嘗以年斷
 審如其說不幸有未冠而立立未及五十而死則終身
 不得為諸侯天子乎此理之必不然者也
 嚴陵方氏曰古者諸侯無冠禮蓋天子之元子猶士
 也况諸侯乎皆用士冠禮而已父在則為士父歿則
 代為君以彼年未冠而父歿者不可以居諸侯之位
 而用士禮故至夏末有諸侯冠禮然則諸侯之有冠
 禮為未冠而父沒者造之也
[067-14a]
 延平周氏曰冠不再昬不一故大夫無冠禮而有昬
 禮天子之元子其禮猶止於士而已何諸侯冠禮之
 有特夏之末造也然自夏以降不特諸侯有冠禮而
 已蓋天子之元子諸侯之世子皆用士之冠禮果元
 子世子之年未及冠而天子崩諸侯薨則元子世子
 亦有君道而復用士禮可乎故玉藻云𤣥冠朱組纓
 天子之冠也緇布冠繢緌諸侯之冠也蓋言此也
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無生而貴者也繼世以立諸侯
[067-14b]
象賢也以官爵人徳之殺也
 鄭氏曰儲君副主猶云士也明人有賢行著徳乃得
 貴也繼世以立諸侯象賢者子孫常能法其先父徳
 行也以官爵人徳之殺言徳益厚爵益尊也
 孔氏曰繼世以立諸侯此釋夏末以來有諸侯冠禮
 之意以官爵人徳之殺也明所以無大夫冠義也言
 官爵之授隨徳隆殺也大夫以上雖以徳授爵猶無
 冠禮士又徳薄而無爵也
[067-15a]
 講義曰謂天下無生而貴者欲其修徳以繼統之意
 也
 嚴陵方氏曰嗣諸侯者有冠禮嗣大夫則無之者蓋
 諸侯繼世以立大夫以官爵之而不繼世故也諸侯
 必繼世以立所以象賢大夫不繼世為其徳之殺也
 延平周氏曰繼世以立諸侯象其祖考之賢也官有
 尊卑徳有大小故以官爵人則徳之殺也
 新安朱氏曰自繼世以立諸侯至死無諡此蓋老子
[067-15b]
 不尚賢貴因任之意言上古之時民各推其賢者奉以
 為君沒則復奉其子以繼之其後遂以為諸侯然其
 子之立也但象似其賢而已非故擇賢而立之也至
 於中古乃在上者擇人任官而為之爵等此則徳之
 等殺不及上古之時矣乃至於周而有諡法則生而
 有爵者死又加諡此則又其殺也上古人自立君故
 生無爵中古未有諡法故雖有爵而無諡又以申
 言古今之變也
[067-16a]
 新安王氏曰天子之元子士也此文繋冠禮下夫天
 子元子冠同於士其餘與士不同雖君儲副有君父
 在上故冠用士禮所謂無生而貴者也象法象也父
 祖之賢子孫能法象之故使之雖未冠南面君國是
 以諸侯别有冠禮也爵言命為大夫也視諸侯徳有
 殺故冠惟士禮與諸侯不同此言大夫所以無冠禮
 也
死而諡今也古者生無爵死無諡
[067-16b]
 鄭氏曰古謂殷以前也大夫以上乃謂之爵死有諡
 也周制爵及命士雖及之猶不諡耳今記時死則諡
 之非禮也
 孔氏曰此一經明士禮此是士冠禮記之文以士為
 主古謂殷以前士生時爵不及死不制諡
 山隂陸氏曰古謂周時生無爵蒙上文以官爵人則
 大夫以上乃謂之爵今記時死則諡之案檀弓士之
 有誄自魯莊公始也則作此記者魯莊之後人歟
[067-17a]
 延平周氏曰諡者行之迹故古者生而有爵則死乃
 請諡於天子而天子命之諡後世但死則皆有諡蓋
 未嘗請諡於天子特其自諡耳故曰死而諡今也
 新安朱氏說見前
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故其
數可陳也其義難知也知其義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
治天下也
 鄭氏曰禮所以尊尊其有義也政之要盡於禮之義
[067-17b]
 此知其義所以治天下也
 孔氏曰此經因上論冠義下論昏義故因上起下於
 中說重禮之義不觧禮之義理是失其義唯知布列
 籩豆是陳其數其事輕故云祝史之事籩豆事物之
 數淺易可布陳禮之義理深逺難知聖人能知其義
 理而恭敬守之所以治天下也
 横渠張氏曰今人之祭但致其事生之禮陳其數而
 已其於接鬼神之道則未也祭祀之禮所緫者博其
[067-18a]
 理甚深今人所知者其數猶不足又安能達聖人致
 祭之義
 嚴陵方氏曰經曰鼎俎竒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所
 謂竒偶者其數也隂陽者其義也能守其義然後有
 以制禮能陳其數止可與行禮故祭統曰明其義者
 君也能其事者臣也數在外故可陳義在内故難知
 然知之矣而或不能守守之矣而或不能敬則亦未
 免失其義焉又何以治天下哉中庸曰明乎郊社之
[067-18b]
 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正謂是矣
 延平周氏曰禮之所以為禮者禮之義也而其禮之
 為禮者禮之數也禮之所尊尊其義而非尊其數而
 已也為祝史者特知其數耳其數則禮之文而已故
 可知其義則莫非性命之理故難知果知其義則聖
 矣天子所以治天下也
 馬氏曰有數有義然後足以為禮數者義之寓義者
 數之意而其重猶在於意也先王為禮未嘗不寓之
[067-19a]
 以微妙之意知其義則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
 山隂陸氏曰孔子所謂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
 示諸斯乎
 延平黄氏曰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後世之言
 禮者猶陳其數焉
 新安朱氏曰此蓋秦火之前典籍具備之時之語固
 為至論然非得其數則其義亦不可得而知矣况今
 亡逸之餘數之存者不能什一則尤不可以為祝史
[067-19b]
 之事而忽之也
天地合而后萬物興焉夫昬禮萬世之始也取於異
姓所以附逺厚别也幣必誠辭無不腆告之以直信信
事人也信婦徳也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
 鄭氏曰天地合而后萬物興焉目禮之義也取於異
 姓謂同姓則多相褻也誠信也腆猶善也直猶正也
 直信二者所以敎婦也事人事猶立也齊謂共牢而
 食同尊卑也齊或為醮
[067-20a]
 孔氏曰自此至人之序也論聖人重昬禮之事天氣
 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合配則萬物生焉若夫婦合配
 則子𦙍生焉此與下昬禮為目取異姓者所以依附
 相疏逺之道厚重分别之義也幣帛必須誠信使可
 裁制勿令虚濫賔之𫝊辭無自謙退云幣不善不詐
 飾也昬禮記云辭無不腆皮帛必可制鄭註云賔不
 稱幣不善是也所以幣必信辭必直欲告戒婦人以
 正直誠信也信事人者婦人立身之道非信不立信
[067-20b]
 婦徳者貞信是婦人之徳
 横渠張氏曰以義禮言則婦死不當再娶夫死不當
 再嫁當其初娶時便期以終身豈復有再嫁之事禽
 獸猶有不再匹者男子正為無嗣承祭祀之重猶可
 再娶雖再娶尚謂之繼室婦人則雖至窮餓而死不
 可也介甫直謂婦人得再嫁豈有是理今於祭祀凡
 再娶者其配並列於人情未安古者人君自元妃而
 下姪娣媵御不復再娶元妃死則繼室攝内事自卿
[067-21a]
 大夫以下有冄娶之文亦必大不得已蓋其始昬固
 未嘗有約至於再也不奈何為承家為祭祀之義大
 故再娶也生而再娶於情固未安𦵏而同坎則䙝尤
 甚滋不可也祔葬祔祭極至理而論之止當祔一夫
 婦之道是夫止合一娶婦止合一嫁今婦人夫死而不
 可再嫁如天地之大義然則夫豈得而再娶特以重
 者計之養親承家祭祀繼續不可廢也故有再娶
 之理然其𦵏其祔雖為同穴同筵几譬之人情一室
[067-21b]
 之中豈容二妻故以義斷之唯祔以首娶繼室别在
 一所乃安又非如姪娣彼自是妾與適葬者異竁
 而殊封是衛人之祔也離之必也一穴而異坎為安
 石林葉氏曰宗子雖七十無無主婦非宗子雖無主
 婦可也此非特贊祭祀凡大宗之統其親者亦不可
 無也然則婦人得再嫁乎據此理則婦未有二夫者
 也然喪服父卒繼母嫁從為之服報𫝊曰何以期貴
 終也則繼母有再嫁之道矣然必有故焉周官媒氏
[067-22a]
 仲春之月令㑹男女無故不用令者罰之繼言司男
 女之無夫家者鄭氏謂故如鰥寡者衛世子共伯蚤
 死其妻姜氏父母欲奪而嫁之共姜守義誓而弗許
 作柏舟詩以自見孔子取焉則不再嫁者婦人之義
 也有不得已而不得不嫁者君子亦通之也
 嚴陵方氏曰天地合萬物興昬禮之合二姓蓋本於
 此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父子所以𫝊世故曰昬禮萬
 世之始必娶異姓所以附逺不取同姓所以厚别且
[067-22b]
 於逺不附則人情無以通於别不厚則人道無以辨
 昬姻者所以通人情而辨人道而已幣所以將昬姻
 之意辭所以通昬姻之情幣必誠者無飾其意以偽
 也辭無不腆者無致其情以曲也辭無致其曲則告
 之以直故也幣無飾以偽則告之以信故也故繼言
 告之以直信以事人者必以信而婦人以事人為事
 故信為婦徳也上兼言直而下不言直者蓋信而無
 偽則直在其中矣不改謂不改而他適也以其不可
[067-23a]
 改故雖夫死不嫁
 延平周氏曰昬之以禮而告之以信信則無可變之
 道故夫死不嫁然有不能以自存者夫死而嫁可也
 此共姜之父母欲奪而嫁詩人有柏舟之興蓋柏雖
 可以為舟特非舟之所宜共姜雖可以嫁特非共姜
 之所冝以共姜有可以自存之道也
 馬氏曰易曰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
 生與此同意幣者所以將其昬姻之意辭者所以道
[067-23b]
 其昬姻之情幣以將意則不可以不誠辭以道情則不
 可以不腆腆之言厚也君子無所不用其誠與厚至
 於昬禮則尢甚焉故曰幣必誠辭無不腆婦人事人
 者也事人必以信故體信以為徳然後可以事人也
 詩曰懿厥哲婦為梟為鴟婦有長舌維厲之階言無
 信也一與之齊則榮辱貧賤休戚惟所遇而不擇焉
 故終身不改
 山隂陸氏曰此一節至昬禮不賀亦昬義也而言昬
[067-24a]
 禮男子制義禮婦人之事也據冠義始冠緇布之冠
 也士冠禮記冠義昬禮記昬義以此不腆辭也凡謙
 詞稱不腆今辭不云不腆告之以直信也據聘禮主
 人曰不腆句先君之祧既拚以俟矣春秋𫝊曰不腆
 句敝器不足辭也又曰不腆句/先君之敝器使下臣
 致諸執事以為瑞節告之以直信者直告之以信而
 已故曰信事人也信婦徳也昬禮父命之曰戒之敬
 之夙夜無違命母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宫事所謂
[067-24b]
告之以直信也若信而有從違則有義存焉非直
 信而已然非婦事易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
 制義從婦凶也
男子親迎男先於女剛柔之義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
其義一也
 鄭氏曰先謂倡道也
 馬氏曰男子親迎而男先於女者剛先於柔之意也
 豈獨昬姻之際如此至於天地君臣其義一也天則
[067-25a]
 造始而地則代終君主乎倡而臣主乎和
 山隂陸氏曰陽唱而隂不和男行而女不隨是矣
執摯以相見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後父子親父子親
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無别無義
禽獸之道也
 鄭氏曰摯所奠鴈言不敢相褻也人倫有别則氣性
 醇禽獸言聚麀之亂類也
 孔氏曰章明也壻親迎入門而先奠鴈然後與婦相
[067-25b]
 見是先行敬以明夫婦禮有分别不妄交親
 嚴陵方氏曰壻先奠鴈乃與婦相見所以敬章其有
 别之道章則所以明之表記曰無辭不相接也無禮
 不相見也欲民之母相䙝也正謂是矣男女有别則
 夫婦之道成夫婦之道成然後可以𫝊世故有父子之
 親焉上言父子親則知下言義生者謂君臣也君臣
 之義上下之分而已故義生然後禮作禮作則上不
 偪下下不僭上故萬物安也其序與繋辭所言合凡
[067-26a]
 此所言不過有别有義而已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其以是歟禽獸有牝牡之合而無内外之别有生育
 之愛而無上下之義故曰無别無義禽獸之道也
 馬氏曰摰者交接之際所以致敬人之私䙝莫甚於
 袵席之上男女之際不可不正故執摰相見所以敬
 章别也父子相親出於天性自然而曰男女有别然
 後父子親何也蓋男女無别於内則夫婦之道喪
 而滛辟之罪多雖父子之親亦不可得而親之也男
[067-26b]
 女有别然後父子有相親之恩父子有相親之恩則
 必有相親之義故義生焉非特父子之親如此推而
 至於朋友兄弟君臣上下之際皆有義則燦然有文
 以相接故曰義生然後禮作禮作而貴賤有等上下
 有分此萬物所以安也自父子相親推而至於萬物
 安皆起於男女有别則袵席之上不可以不戒也哀
 公問政孔子曰夫婦别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
 物從之矣與此同意
[067-27a]
 延平周氏曰始於男女有别而終至乎萬物安者非
 禮之妙孰能與此
 山隂陸氏曰章讀如章物之章春秋𫝊曰男摰大者
 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
壻親御授綏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敬而親之先王
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
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
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067-27b]
 鄭氏曰親之也者親之也言己親之所以使之親己
 先王若太王文王出乎大門而先者車居前也從謂
 順其敎令夫之言丈夫也夫或為傅
 孔氏曰案昬禮婦降自西階壻親御婦車授綏是壻
 親御授綏也壻御婦車授綏欲親愛於婦令婦之親
 已也
 嚴陵方氏曰親御授綏固所以親之然必親迎親御
 亦所以敬之也敬所以為義親所以為仁先王之所
[067-28a]
 以得天下者仁義而已
 馬氏曰婦人女子近之則不遜故不可以不敬之逺
 之則怨故不可以不親之敬之者禮也親之者仁也
 愛與敬先王之所以御婦之道也二女嬪于虞文王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此先王所以得天
 下也夫主於義故有所帥無所從婦主於聽故有所
 從無所帥夫婦之道其大概不出於此故出乎大門
 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端基之於此也婦者恒
[067-28b]
 其徳者也有三從之義無一違之禮故幼從父兄嫁
 從夫夫死從子夫者制義者也制人而不制於人故
 曰知帥人者也知帥人則非所謂不恒其徳而從
 婦凶也
 延平周氏曰夫者以知帥人者也而夫夫亦謂之夫
 者大夫以知帥人之大者也然夫人亦謂之夫何也
 夫人謂之夫猶后妃謂之后蓋后乃命其夫人以下
 者而夫人乃帥其九嬪以下者
[067-29a]
 山隂陸氏曰壻親迎親御授綏咸卦是也出乎大門
 而先男帥女女從男恒卦是也
 講義曰夫敬而親之先王雖得天下之道不外乎是
 蓋齊家治國平天下實出乎一道詩大序所謂正始
 之道王化之基是矣
 盱江李氏曰婦人從人者也從之斯尊之矣卑其夫
 未有能從夫也夫弱於外婦强於内下上其心而莫
 之制何所弗及哉舉天下而漸其風亂矣王化之存
[067-29b]
 者幾何是故婦人於天家不可不使之盡禮也
𤣥冕齊戒鬼神隂陽也將以為社稷主為先祖後而可
以不致敬乎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婦人無爵從夫之爵
坐以夫之齒
 鄭氏曰𤣥冕祭服也隂陽謂夫婦也爵謂夫命為大
 夫則妻為命婦
 孔氏曰廣陳敬事也𤣥冕助祭服五冕色俱𤣥故緫
 稱𤣥冕用助祭之服齊戒自整勅而親迎是敬此夫
[067-30a]
 婦之道如事鬼神故云鬼神隂陽也妻為内主故有
 國者是為社稷内主也
 嚴陵方氏曰以交鬼神之道而施諸隂陽之配固所
 以致敬也社稷主者夫為主於外婦為主於内故也
 此則主有土者言之先祖後者有夫有婦然後可以
 𫝊世而後其先也此則通天下言之牢謂牲牢也先
 王以牢禮為之等尊卑異焉而夫婦之禮則共牢而
 食者示同尊卑夫尊則婦亦尊夫卑則婦亦卑故曰
[067-30b]
 同尊卑尊卑同故爵齒亦從夫而已以爵齒各有尊
 卑故也玉藻曰君命屈狄再命禕衣一命䄠衣士褖
 衣是從夫之爵也大𫝊曰其夫屬乎父道者妻皆母
 道也其夫屬乎子道者妻皆婦道也是從夫之齒
 也
 延平周氏曰𤣥冕事鬼神之服也齊戒将以事鬼神
 者故昬禮而用𤣥冕齊戒者所以鬼神其隂陽之配
 也婦人無爵而周官内宗則内女之有爵者外宗則
[067-31a]
 外女之有爵者何也内女之夫即王子弟而外女之
 夫即公卿大夫則其所謂有爵亦從夫之爵也
 馬氏曰𤣥冕齊戒祭之重者也以祭之所重而用於
 昬姻之際則明其重也哀公曰冕而親迎不已重乎
 是也
 山隂陸氏曰鬼神隂陽神明之也神明之也者不可
 同於所安䙝之甚也
器用陶匏尚禮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厥明婦盥饋舅
[067-31b]
姑卒食婦餕餘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授
之室也
 鄭氏曰陶匏大古之禮器也大古無共牢之禮三王
 之世作之而用大古之器重夫婦之始也私之猶言
 恩也授之室明當為家事之主也
 孔氏曰共牢之時俎以外其器但用陶匏陶是無飾
 之物匏非人功所為乃貴尚古禮之自然也厥其也
 厥明謂共牢之明日也明日婦乃盥饋特豚舅姑食
[067-32a]
 竟以餘食賜婦食餘曰餕此示舅姑相㤙私之義
 案昬禮既昬之後夙興賛見婦于舅姑婦執笲棗栗
 奠于舅席又執腵脩奠于姑席賛者醴婦婦受醴畢
 舅姑共席于奥婦盥饋特豚卒食一酳婦即席餕姑
 之餘卒食姑酳之此士禮也降自阼階授之室者謂
 適婦也婦餕餘禮畢舅姑從賔階而下婦從主階而
 降是示授室與婦之義也
 延平周氏曰陶匏祭天地之器而用於昬者尚禮之
[067-32b]
 至也凡為人子者居不處奥行不中道立不中門者
 以其有父在也至於冠禮則冠於阼階而昬禮又婦
 降自阼階何也先王欲隆冠昬之禮而不嫌於無父是
 以有斯須之敬也
 嚴陵方氏曰盥謂盥手所以致其潔饋謂特豚所以
 致其養以舅姑之尊而降自賔階以婦之卑而降自
 主人之階者示授之室而為之主男以女為室故以
 室主之
[067-33a]
 山隂陸氏曰器用陶匏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
 三王作牢用陶匏言三代所不變也冠禮著代而已
 此授之室
昬禮不用樂幽隂之義也樂陽氣也昬禮不賀人之序

 鄭氏曰幽深也欲使婦深思其義不以陽散之也序猶
 代也
 孔氏曰不用樂者使其婦深思隂静之義以脩婦道陽
[067-33b]
 是動散用樂則令婦人志意動散也
 河南程氏曰昬禮不用樂幽隂之義此說非是昬禮
 豈是幽隂但古人重此大禮嚴肅其事不用樂也昬
 禮不賀人之序也此則得之
 嚴陵方氏曰昬姻之禮在子則有代父之序在婦則
 有代姑之序所以不賀則一也孔子曰取婦之家三日不
 舉樂思嗣親也彼言思嗣親此言幽隂之義者蓋有
 所思者固欲其幽隂也經云齊之𤣥也以隂幽思也
[067-34a]
 是矣然曲禮言賀取妻賀其有客而已故其辭曰聞
 子有客使某羞
 延平周氏曰冠必至於昬昬必至於代父者人之序
 也以其序将至於代父則哀之可也故不賀
 馬氏曰三十而娶人之次序所當然也故不賀
 山隂陸氏曰昬禮不用樂幽隂之義所謂晦時以此
 昬禮不賀人之序也昬禮執雁豈亦以此歟
 長樂陳氏曰樂由陽來而聲為陽氣禮由隂作而昬
[067-34b]
 為隂義故周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然則
 昬之為禮其隂禮歟古之制禮者不以吉禮干凶禮
 不以陽事干隂事則昬禮不用樂幽隂之義也昔裴
 嘉有昬㑹酒中而樂作薛方士非之可謂知其義矣
 樂書/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氣血腥爓祭用氣也殷人尚聲臭
味未成滌蕩其聲樂三闋然後出迎牲聲音之號所以
詔告於天地之間也
[067-35a]
 鄭氏曰尚用氣尚謂先薦之爓或為䐲滌蕩猶摇動
 也
 孔氏曰自此至篇末緫論祭祀之事尚謂貴尚鄭注
 云先薦者對合亨饋孰為先也血謂祭初以血詔神
 於室腥謂朝踐薦腥肉於堂爓謂沈肉於湯次腥亦
 薦於堂祭義云爓祭祭腥而退是也今於堂以血腥
 爓三者而祭並未孰是用氣也帝王革異殷不尚氣
 而尚聲謂先奏樂也不言夏或從虞也臭味未成謂
[067-35b]
 未殺牲也殷尚聲故未殺牲先搖動樂聲以求神也
 闋止也奏樂三遍止乃迎牲入殺鬼神在天地之間
 故用樂之音聲號呼告於天地之間庶神明聞之是
 求陽之義也
 嚴陵方氏曰血腥爓三者皆氣而已未嘗致味故曰
 祭用氣也然爓之氣不若腥之全腥之氣不若血之幽
 故其序如此殷人尚聲者以其自樂始故也臭未成
 以其未用鬯故也味未成以其未用牲故也樂之有
[067-36a]
 聲蓋出於虚滌蕩之則存乎其人而已樂三闋者
 以陽成於三故也三闋則樂成矣然後出迎牲所以
 為尚聲歟聲者樂之象音者聲之文聲音之號雖以
 求陽為先然詔告於天地之間則凡在隂陽之間者
 無不求也
 馬氏曰有虞氏之意以為鬼神之所享在於敬而不
 在於味敬之所至則味有所遺故祭以血腥為始記
 曰血祭盛氣也又曰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孰皆
[067-36b]
 不敢用褻味而貴氣也有虞氏之祭尚氣殷人從而
 文之故尚聲樂由陽來則凡聲皆陽也蓋人之死也
 魂氣歸於天非求諸陽不足以報其魂也殷人尚聲
 所以迎其魂之來也臭味未成滌蕩其聲樂三闋然
 後出迎牲此舉其尚聲之時也聲音之號所以詔告
 於天地之間此舉其尚聲之意也鬼神處於天地之
 間而不可度聲音之號所以詔告之而已
 延平周氏曰有虞氏尚氣殷人尚聲周人尚臭者皆
[067-37a]
 以宗廟之祭言之也至於天地之祭則天以升煙為
 主地以薦血為主者百王之所不易也所謂尚氣者
 凡血告於室腥爓薦於堂有虞氏則血與腥爓皆以
 為祭是故為尚氣也所謂尚聲者先作樂以求諸陽
 然後迎牲所謂尚臭者先灌以求諸隂然後迎牲然
 則有虞氏之尚氣者亦求諸隂陽之間而已矣
 山隂陸氏曰有虞氏尚氣殷人尚聲周人尚臭後王
 彌文氣目事也聲耳事也是鼻事也味口事也血幽
[067-37b]
 而未明腥明而未著爓温而未孰有虞氏尚氣未有
 臭味殷人尚聲有臭味而未成滌其聲使清蕩其聲
 使濁
 長樂陳氏曰凡聲陽也商人之祭先求諸陽而已商
 頌那祀成湯也樂之所依者磬聲其名樂以瞽宗則
 主以樂敎瞽之所宗皆尚聲之意也蓋日三成朏月
 三成時歳三成閏然則樂不三闋何以成樂哉今夫
 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滌蕩其聲
[067-38a]
 則盈矣必繼以三闋者以反為文也樂三闋則減矣
 然後出迎牲者以進為文也然明則有禮樂幽則有
 鬼神鬼者歸也歸之以從地神者申也申之以從天
 詔告鬼神於天地之間捨聲音之號何以哉 又曰
 那詩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曰庸鼔鐘鼔之大者也萬
 舞舞之大者也商之作樂在湯則奏鼓簡簡大矣而
 未備在湯孫則嘒嘒管聲備其細以成大此經言尚
 聲豈不以樂之大然邪並樂/書
[067-38b]
 金華應氏曰祭祀之禮帝王所同而必别言之者隨
 其所尚各有所先也戛擊鳴球祖考來格虞非不尚
 樂也而商樂視舜則愈備猗那之詩可考也厥作祼
 將常服黼冔商非不尚祼也而周祼視商則愈重旱
 麓受祖之詩可見矣虞氏近古祭未窮味猶有茹毛
 飲血之意也殷愈尊鬼嚴於求神樂闋至三而後迎
 牲滌蕩者澡除洗雪於塵埃之境播散𤼵越於虚無
 之中使無一毫之隔礙也聲音之號者以聲音而號
[067-39a]
 召之若以言語而詔告之天地之間虚曠洞達無
 不響荅周樂九變兼用六代視商愈備而納牲必俟
 灌鬯之後故曰獻莫重於祼聲莫重於升歌舞莫重
 於武宿夜是祼尤在於瞽歌舞武之先也
 
 
 
 
[067-39b]
 
 
 
 
 
 
 
 禮記集說卷六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