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漁隱叢話 > 漁隱叢話 後集卷三十二
[093-1a]
欽定四庫全書
 漁隱叢話後集巻三十二
             宋 胡仔 撰
  山谷下
苕溪漁隱曰零陵郡澹山岩秦周貞實之舊居余往歲
甞遊之因見李西臺黄太史詩刻愛其詞翰雙美因搨
墨本以歸真佳玩也西臺詩石刻漫滅九字不可辨因
闕之詩云常思羽衣人宅此岩崖傍闕/ 通大道𤣥闗
[093-1b]
掩中黄古朴宫殿闕/偃亞松桂香洞戸漏夕月木罅生
闕/陽叠齒上層巔露井連曲房斷壁横廣幕矗石排吟
闕/蟄痕燕穴空乳溜虬鱗張清泉弄春闕/靈草經冬芳
自笑老倒容誰闕/刀圭霜金版佩上籍玉音歌洞章闕/
 夜森立絳節朝飛揚咫尺仙路高喧囂機世忙浮埃
走車馬奔迸多事塲真地擁烟霞根本無為鄉不到久
歎息一來徒悲傷但聽鏗華鍾所得心耳凉太史詩二
首其一云去城二十五里近天與隔斷俗子塵春蛙秋
[093-2a]
蠅不到耳夏凉冬暖縂宜人岩中清磬僧定起洞口緑
樹仙家春惜哉此山世未顯不得雄文鑱翠珉其二云
澹山澹姓人安在徴君避秦亦未歸石門竹徑幾時有
瑶臺瓊室至今疑洞中明㓗坐十客亦可呼樂醉舞衣
閬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澹岩天下稀
六一居士云余甞與蔡君謨論書以為書之盛莫盛於
唐書之廢莫甚於今余之所録如于頔高駢下至楷書
手陳遊環等皆有之盖唐之武夫悍將暨楷書手輩字
[093-2b]
皆可愛今文儒之盛其書屈指可數者無三四人非皆
不能忽不為耳
苕溪漁隱曰本朝能書者有李西臺宋宣獻東坡謂李
俗而宋寒殆是浪得名又謂建中書雖可愛終可鄙雖
可鄙終不可棄余於西臺書不多見獨見其永州澹山
岩詩清勁簡遠不減晋唐間人書則東坡之論有不然
者矣惟六一居士云五代之際有楊少師建隆已後稱
李西臺二人筆法不同而書名為一時之絶山谷云李
[093-3a]
西臺出羣拔萃肥不剩肉如世間美女豐肥而神氣清
秀者則二公之論得之矣山谷因李君貺借示其祖西
臺草聖并書賦詩云當時高蹈翰墨塲江南李氏洛下
楊二人殁後數來者西臺惟有尚書郎篆科草聖凡幾
家奄有漢魏跨兩唐紙摹石鏤多彷佛曾未得似君家
藏側理數幅氷不及字體欹傾墨猶濕明窓棐几開巻
看坐客失床皆起立新春一聲雷未聞何得龍蛇已驚
蟄仲將伯英無後塵邇來此公下筆親使之早出見李
[093-3b]
衛不獨右軍能逼人山谷此詩許可如此真不虛美矣
余素未曾見宣獻書不知其果如何但山谷云近世士
大夫書富有古人法度惟宋宣獻公耳能用徐季海書
意莫年擺落右軍父子規模自成一家當無遺恨矣又
其書清瘦而不弱亦古人所難則坡谷之論異同如此
余欲折衷之以未見其書故不敢爾東坡云歐陽文忠
公論蔡君謨書獨步當世此為至言君謨行書第一小
楷第二草書第三就其所長而求其所短大字為少疎
[093-4a]
也天資既高又輔以篤學其獨步當世宜哉近世論君
謨書者頗有異論故特為明之山谷云蔡君謨行書簡
札甚秀麗可愛至于作草自云得蘇才翁屋漏法令人
不解又云頃年觀廟堂碑摹本竊怪虞永興名浮于實
及見舊刻方知永興得智永筆法為多又知蔡君謨真
行簡札能入永興之室也邇來士大夫惟荆公書有古
人氣質而不端正然筆間甚逸士大夫學荆公書但為
横風疾雨之勢至于不著繩尺而有魏晉間風氣不復
[093-4b]
彷彿甞觀王濛書想見其人秀整所謂毫髮無遺恨者
荆公甞自言學濛書東坡賦孫莘老墨妙亭詩云徐家
父子亦秀絶字外出力中藏稜山谷云書家論徐會稽
筆法怒猊抉石渇驥奔泉以余觀之誠不虛語如季海
少令韻勝則與稚恭並驅爭先可也季海長處正是用
筆勁正而心圎若論工不論韻則王著優于季海季海
不下子敬若論韻勝則右軍大令之門誰不服膺往時
觀怒猊抉石渇驥奔泉之論茫然不知是何等語老年
[093-5a]
乃于季海書中見之如觀人眉目也三折肱知為良醫
誠然哉季海暮年乃更擺落王氏規摹自成一家所謂
盧蒲嫳其髮甚短而心甚長惜乎當時君子莫能以短
兵伐此老賊也前朝翰林侍書王著筆法圎勁今所藏
樂毅論周興嗣千字文皆著書墨蹟此其長處不減季
海所乏者韻爾沈傳師道林嶽麓寺詩字勢豪逸真復
奇倔所恨工巧太深耳少令巧拙相半使子敬復生不
過如此東坡盖學徐浩書山谷盖學沈傳師書皆青過
[093-5b]
於藍者然二公深諱之故東坡云見歐陽叔弼云余書
大似李北海余亦自覺其如此世或謂似徐浩非也山
谷云予比來極愛顔魯公書時時輒有其氣骨而人以
為殊未得其彷佛寫我心耳豈可謂衆目哉二公當時
自言如此自今觀之人固不信也山谷跋東坡書云如
華嶽三峰卓然參昴雖造化之鑪錘不自知其妙也中
年書圎勁而有韻大似徐會稽晚年沈着痛快乃似李北
海此公天資解書比之詩人是李太白之流士大夫學
[093-6a]
子瞻書但卧筆取妍至於老大精神可與顔楊方駕則
未之有也山谷自云余書姿媚而乏老氣自不足學學
者輒萎弱不能立筆雖然筆墨各繫其人工拙要須其
韻勝耳病在此處筆墨雖工終不近也
六一居士云石曼卿工於書筆畫遒勁躰兼顔柳東坡
言蘇子美兄弟書俱秀俊山谷言蘇才翁兄弟皆喜作
大字筆力豪壯此三人亦近世能書者恨未盡見之獨
見子美所書岳陽樓碑雖清痩勁健然乏風韻余不甚
[093-6b]
喜之東坡云近日米芾行書王鞏小草亦頗有高韻雖
不逮古人亦必傳於世也山谷云余甞評米元章書如
快劔斫陣強弩射闕/千里所當穿徹書家筆力亦窮于
此然似仲由未見孔子時風氣耳祕閣續帖劉無言箋
題便不類闕/今人書使之春秋高江東又出一羊欣薄
紹之矣余居苕溪閱無言書多矣晚年雖用筆圎熟然
乏秀氣殊不逮山谷之題評也余今苐取歐陽蘇黄之
論具著於篇若古今諸家書評世多有之不復載之云
[093-7a]
苕溪漁隱曰涪翁晚年再遷宜州道出祁陽草書靖節
詩四首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者其一也棲棲失羣
鳥日暮猶獨飛者其二也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者
其三也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者其四也並鑱石于
嘉會亭余昔經由摹得墨本愛其筆法之妙自成一家
涪翁甞言元祐中與子瞻穆父飯寶梵僧舍因作草數
紙子瞻賞之不已穆父無一言問其所以但云恐公未
見藏真真蹟庭堅心竊不平紹聖貶黔中得藏真自序
[093-7b]
于石揚休家諦觀數日恍然自得落筆便覺超異回視
前日所作可笑也然後知穆父之言不誣且恨其不及
見矣今祁陽草聖正是涪翁黔州以後作誠佳絶也東
坡甞跋之云曇秀來海上見東坡出黔安居士草書一
軸問此書如何東坡云張融有言不恨臣無二王法恨
二王無臣法吾於黔安亦云然他日黔安見之當捧腹
軒渠也藏真又有千字文真蹟舊蓄於江南李氏紙尾
有後主錯金書題云懷素僧草聖戴叔倫詩云詭形怪
[093-8a]
狀飜合宜誠哉是言其後此真蹟又轉蓄於董令升家
紹興間歸天上矣桂林有此石刻余甞得摹本因取古
人書評疏于後見東坡于此書且褒且貶深竊怪之其
言曰僧藏真書七紙開封王君鞏所藏君侍親平凉始
得其一二而兩紙在張鄧公家其後馮公當世又獲其
三雖所從得者異不可考然筆勢奕奕七紙意相屬也君
鄧公外孫而與當世相善乃得而合之余甞愛梁武帝
評書善取物象而此公尤能自譽觀者不以為過信乎
[093-8b]
其書之工也然其為人倜儻本不求工而能工如此如
没人之操舟無意於濟否是以覆却萬變而舉止自若
其近於道者邪張長史草書頽然天放畧有㸃畫處而
意態自足號稱神逸此其褒之也又其詩云顛張醉素
兩秃翁追逐世好稱書工何曾夢見王與鍾妄自粉飾
欺盲聾有如市娼抹青紅妖歌嫚舞眩兒童此其貶之
也至於涪翁則云張長史書郎官㕔壁記楷法妙天下
故草聖度越諸家無轍迹可尋懷素見顔尚書道張長史
[093-9a]
書意故獨入筆墨三昧懷素草工瘦而長史草工肥瘦
硬易作肥勁難工此兩人者一代草書之冠冕也詳味
其言真確論矣然二人草聖之工在當時已自李杜有
歌詩推許之不特後世也謫仙贈懷素草書歌云少年
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
殺盡中山兎八月九月天氣凉酒徒辭客滿高堂牋麻
素絹排數箱宣州石硯墨色光吾師醉後倚繩牀須臾
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
[093-9b]
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
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
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徧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
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藝不師古古來萬
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少陵因殿中楊監
見示張長史草書圖賦詩云斯人巳云亡草聖祕難得
及兹煩見示滿目一悽惻悲風生㣲綃萬里起古色鏘
鏘鳴玉動落落羣松直連山蟠其間溟漲與筆力有練
[093-10a]
實先書臨池真盡墨俊抜為之主暮年思轉極未知張
王後誰並百代則嗚呼東吳精旭蘇州/人也逸氣感清識楊
公拂篋笥舒巻忘寢食念昔揮毫端不得觀酒德
苕溪漁隱曰山谷詩雪裏過門多惡客自注云不飲者
為惡客出元次山集余以元集撿尋其詩云將船何處
去送客小回南有時逢惡客還家亦少酣注云非酒徒
即為惡客山谷又一絶云破卯扶頭把一盃燈前風味
喚仍回高陽社裏如相訪不用閒携惡客來
[093-10b]
復齋漫録云唐吳子華詩云暖漾魚遺子晴遊鹿引麛
乃悟山谷詩河天月暈魚分子槲葉風㣲鹿養麛所自
苕溪漁隱曰山谷此詩乃是河天月暈魚分子槲葉風
㣲鹿養茸非麛字韻復齋誤矣
苕溪漁隱曰後山謂魯直作詩過於出竒誠哉是言也
如和文潜贈無咎詩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王聖余
二亭歌絶去藪澤之羅兮官于落羽洪玉父云魯直言
羅者得落羽以輸官凡此之類出奇之過也
[093-11a]
藝苑雌黄云宿觀音院詩云相戒莫浪出月黒虎䕫藩
予不解此語䕫字不知作何訓甞讀老杜課伐木詩序
云維條伊枚委積庭内我有藩籬是闕是補則旅次於
小安山有虎知禁䕫人屋壁列樹白菊鏝焉墻實以竹
示式遏為虎近此序所謂䕫人正謂䕫府之人耳不知
山谷用此意否
復齋漫録云薄薄酒云吾聞食人之肉可隨以鞭扑之
戮乘人之車可加以鐵鉞之誅按老萊子妻云妾聞之
[093-11b]
可食以酒肉者可隨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隨以斧
鉞今先生食人之酒肉受人之官禄此皆人之所制也
山谷云今俗書庵字既于篆文無有又庵非屋不當從
广三國志焦光傳云居蝸牛廬中意今庵也後漢皇甫
規為中郎持節監闗中兵會軍大疫死者十三四親入
庵廬巡視三軍感悅即用此庵字為有依據苕溪漁隱
曰廣韻云庵小草舍也菴菴䕡果又菴羅果也集韻云
庵圜屋曰庵或從草菴菴䕡草名或作葊魯直以菴非
[093-12a]
屋不當從广然與廣集二韻全不合殆亦難用殊不知
漢史從省文借用為菴字耳
藝苑雌黄云荆楚歲時記春節懸長繩于高木士女袨
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鞦韆楚俗謂之施鈎涅槃經謂
之罥索古今藝術圖曰鞦韆北方山戎之戯以習輕趫
者或云齊威公北伐山戎此戯始傳中國然考之字書
則曰鞦韆繩戯也今其字從革實未甞用革按王延壽
作千秋賦正言此戯則古人謂之千秋或謂出自漢宫
[093-12b]
祝壽詞也後人妄易其字為鞦韆而語復顛倒耳山谷
詩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繫千秋又云穿花蹴踏
千秋索挑菜嬉游二月晴皆用千秋字盖得其實也
苕溪漁隱曰杜牧之詩云蔫紅半落平池晚曲渚飄成
錦一張又云平生五色線願補衮衣裳魯直皆用其語
詩云菰葉蘋花飛白鳥一張紅錦夕陽斜又云公有胷
中五色線平生補衮用功深
藝苑雌黄云李濟翁資暇集云假借書籍云借一癡借
[093-13a]
二癡索三癡還四癡又玉府新書杜元凱遺其子書曰書
勿借人古諺借書一還書二後人更生其辭至於
三四因訛為癡焉緗素雜記載此二事云癡之與
義畧同或曰傭書者之誤予謂此二字皆非按廣韻云
瓻丑饑切酒器大者一石小者五斗古之借書盛酒瓶
則借書一瓻當用此字或又用鴟字者鴟夷亦盛酒器
也所謂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借沽盖此
物也山谷詩云願公借我藏書目時送一鴟開鏁魚莫
[093-13b]
惜借行千里遠他日還君又一鴟然則借書一鴟用鴟
字為勝
苕溪漁隱曰余讀豫章先生傳賛云山谷自黔州以後
句法尤高筆勢放縱實天下之奇作自宋興以來一人
而已矣此語盖本吕居仁江西宗派圖叙而言叙云國
朝歌詩之作或傳者多依效舊文未盡所趣惟豫章始
大出而力振之抑揚反覆盡兼衆體以此也
復齋漫録云荆公詠淮隂侯詩將軍北面師降虜此事
[093-14a]
人間久寂寥山谷亦云功成千金募降虜東面置坐師
廣武雖云晚計太踈畧此事亦足埀千古二詩意同荆
公送望之出守臨江云黄雀有頭顱長行萬里餘山谷
黄雀詩牛大埀天且剖烹細㣲黄雀莫貪生頭顱須復
行萬里猶和鹽梅傅說羮二詩使袁譚事亦同許彦周
詩話云淮隂勝而不驕乃能師李左車最奇特事荆公
詩將軍北面師降虜此事人間久寂寥李廣誅霸陵尉
薄於德矣東坡詩今年定起故將軍未肻先誅霸陵尉
[093-14b]
用事當如此向背
苕溪漁隱曰魯直過平輿懷李子先詩世上豈無千里
馬人中難得九方臯題徐孺子祠堂詩白屋可能無孺
子黄堂不是欠陳蕃二詩命意絶相似盖歎知音者難
得耳
復齋漫録云豫章甞自賛其真云似僧有髮似俗無塵
作夢中夢見身外身盖亦取詩僧淡白寫真詩耳淡白
云巳覺夢中夢還同身外身堪歎余兼爾俱為未了人
[093-15a]
苕溪漁隱曰山谷以今時人形入詩句盖取法於少陵
少陵詩云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邱壑蔓寒藤又云復
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之類是也故山谷云
司馬丞相驟登庸詔用元老超羣公又云閉門覓句陳
無已對客揮毫秦少游之類是也近世風俗諛甚悉以
大相呼更不復知其字疇敢形入詩句必相顧而失色
也禮記云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
年以長則肩隨之今不問其長㓜悉以丈呼之是不曾
[093-15b]
讀禮記寧不羞乎
復齋漫録云潘子真詩話云霜威能折綿之句余問山
谷所從出山谷曰勁氣方凝酒清威正折綿庾肩吾詩
也余讀晉阮籍大人先生歌畧曰陽和㣲弱隂氣竭海
凍不流綿絮折呼吸不通寒冽冽乃知折綿之事始於
阮籍庾肩吾用此耳豈山谷偶忘之耶
復齋漫録云東坡和山谷嘲小德末句云但使伯仁長
還興絡秀家盖伯仁乃絡秀子耳洪駒父哭謝無逸詩
[093-16a]
但使添丁長終興謝客家此學東坡語尤無功添丁盧
仝子氣骨不相屬也絡秀本伯仁父浚之妾小德亦庶
出故坡用事其切如此山谷詩解著潜夫論不妨無外
家更覺其工王符傳云安定俗鄙庶孽而符無外家為/鄉人所賤隱居著書以譏當世得失又欲
彰顯其名故號潜矢論軍晉周顗字伯仁母絡秀少時/在室顗父浚為安東將 甞出獵遇雨止絡秀家會其
父兄不在絡秀聞浚至與一婢具數十人饌甚精辦而/不聞人聲浚因求為妾其父兄不許秀曰門户殄瘁何
惜一女若連姻貴族將來庶大有益矣父兄許之後生/顗及嵩謨並列顯位絡秀謂顗曰我屈節為汝家妾門
户計耳汝不與我家為親吾亦何惜餘年/顗等從命由是李氏遂得為方雅之族
[093-16b]
 
 
 
 
 
 
 
 漁隱叢話後集巻三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