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漁隱叢話 > 漁隱叢話 後集卷四
[065-1a]
欽定四庫全書
 漁隱叢話後集巻四
             宋 胡仔 撰
  李太白
六朝事迹云謝安墩在牛山報寧寺之後基址尚存謝
安與王羲之常登此有超然髙世之志太白將營園其
上乃作詩曰晉室昔横潰永嘉遂南奔沙塵何茫茫龍
虎鬭朝昏胡馬風漢草天驕慼中原哲匠感頺運雲鵬
[065-1b]
忽飛翻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西秦百萬衆戈甲如
雲屯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皇運有反正醜虜無遺
魂談笑遏横流蒼生望斯存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髙標絶人喧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梧
桐識佳樹蕙草留芳根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地古
雲物在臺傾禾黍繁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功成拂
衣去歸入武陵源
曽子固云李白詩集二十巻舊七百若干篇今九百若
[065-2a]
干篇者知制誥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廣也次道既以類
廣白詩自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後余得其書考其
先後而次第之葢白蜀郡人初隱岷山出居襄漢之間
南遊江淮至楚觀雲夢許氏者髙宗時宰相圉師之家
也以女妻白因留雲夢者三年去之齊魯居徂徠山竹
溪入吳至長安明皇聞其名召見以為翰林供奉頃之
不合去北抵趙魏燕晉西至岐邠歴商於至洛陽游梁
最久復之齊魯南浮淮泗再入吳轉涉金陵上秋浦抵
[065-2b]
潯陽天寶十四載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節
度東南白時卧廬山璘迫致之璘軍敗丹陽白奔至宿
松坐繫潯陽獄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驗
治白以為罪薄宜貰而若思軍赴河南遂釋白囚使謀
其軍事上書肅宗薦白才可用不報是時白年五十有
七矣終以璘事長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峽江至巫山以
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如潯陽過金陵徘徊於歴
陽宣城二郡其族人陽冰為當塗令白過之以病卒年
[065-3a]
六十有四是時寶應元年也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
之詩書所自序可考者也
苕溪漁隱曰太白望廬山瀑布絶句云日暮香爐生紫
烟遥看瀑布挂長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
天東坡美之有詩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
詞然余謂太白前篇古詩云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磊落清壯語簡而意盡優於絶句多矣
法藏碎金云李白廬山東林寺夜懷詩我尋青蓮宇獨
[065-3b]
往謝城闕霜清東林鐘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虛空天樂
鳴不歇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湛然冥真心曠刼斷
出沒又貫休山居詩自古浮華能幾幾逝波終日去滔
滔漢王廢苑生秋草吳主荒宫入夜濤滿屋黄金機不
息一頭白髮氣猶髙豈如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滿毳
袍予因思靜勝境中當有自然清氣名曰天香自然清
意名曰天樂予故以所聞虛響目為天簧亦取天籟之
義此葢唯變所適不可致語也
[065-4a]
復齋漫録云太白襄陽歌云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
山自倒非人推按世説山公嵇叔夜岩岩若孤松之獨
秀至其醉也若玉山之將崩戴逵酒讚云醇醪之興與
理不乖古人既陶至樂乃開有客乘之隗若山頽
苕溪漁隱曰樂府雜録云笛者羌樂也古曲有折楊栁
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云誰家玉笛暗飛聲散
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栁何人不起故園情杜
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栁今揺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
[065-4b]
渙云羌笛何須怨楊栁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栁曲

復齋漫録云古曲有落梅花非謂吹笛則落梅詩人用
事不悟其失余意不然之葢詩人因笛中有落梅花曲
故言吹笛則梅落其理甚通用事殊未為失且如角聲
有大小梅花曲初不言落詩人尚猶如此用之故秦太
虛和黄法曹梅花云月落參横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
老者是也古今詩詞用吹笛則梅落者甚衆若以為失
[065-5a]
則落梅花之曲何為笛中獨有之決不虛設也故李謫
仙吹笛詩黄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又觀胡
人吹笛云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十月吳山曉梅花
落敬亭戎昱聞笛云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崔魯梅
詩云初開巳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黄魯直從王
都尉覔千葉梅詩云落盡戲作嘲吹笛侍兒云昭華得
脱帽看髪已微霜催盡落梅春巳牛更吹三弄乞風光
張子野詞云雲輕栁弱内家髻子新梳掠天香真色人
[065-5b]
難學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朱脣淺破桃花蕚倚樓人
在欄干角夜寒指冷羅衣薄聲入霜林簌簌驚梅落摭
遺載梅詩云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憑仗
髙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欄看晁次膺填入水龍吟詞
云最是關情處髙樓上一聲羌管仗何人説與爭如留
取倚欄看孫濟落梅詞云一聲羌管吹雲笛玉溪半夜
梅翻雪泛觀古今詩詞用事一律可見復齋妄辯也
苕溪漁隱曰太白云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還憶謝𤣥
[065-6a]
暉至魯直則云憑誰説與謝𤣥暉休道澄江靜如練王
文海云鳥鳴山更幽至介甫則云茅簷相對坐終日一
鳥不鳴山更幽皆反其意而用之葢不欲沿襲之耳
復齋漫録云太白俠客行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元微之俠客行云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不肯藏姓
名二公寓意不同
許彦周詩話云太白詩問予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
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間東坡嶺外詩
[065-6b]
云父老爭看烏角巾應縁曽現宰官身溪邊古路三义
口獨立斜陽數過人賀知章呼太白為謫仙人世傳東
坡是戒禪師後身僕竊信之
苕溪漁隱曰新安水西寺寺依山背下瞰長溪太白題
詩斷句云檻外一條溪幾回留碎月今集中無之
法藏碎金云予記太白有詩云野禽啼杜宇山蝶舞莊
周後又見潘佑有感懷詩幽禽喚杜宇宿蝶夢莊周席
地一樽酒思與元化浮但莫孤明月何必秉燭遊余謂
[065-7a]
才思暗合古今無殊不可怪也
東觀餘論云水從銀漢落山繞畫屏新太白詩也藏真
書之可謂二寶謝康樂不得專美於前矣
復齋漫録云會稽鑑湖今避廟諱改為鏡湖耳輿地志
云山隂南湖縈帯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發若鏡若圖
故王逸少云山隂路上行如在鏡中遊名鏡始是耳李
太白登半月臺詩亦云水色緑且靜令人思鏡湖終當
過江去愛此暫踟蹰則湖以如鏡得名無可疑者而或
[065-7b]
以為小説所記以為軒轅鑄鏡於此得名非也太白又
有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李陽冰云太白不讀非聖之書恥為鄭衛之作故其言
多似天仙之辭凡所著述言多諷興自三代以來風騷
之後馳驅屈宋鞭撻揚馬千載獨歩惟公一人故王公
趨風列侯結軌羣賢翕習如鳥歸鳳盧黄門云陳拾遺
横制頽波天下質文翕然一變至今朝詩體尚有梁陳
宫掖之風至公大變掃地併盡今古文集遏而不行惟
[065-8a]
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謂力敵造化歟
復齋漫録云前漢趙飛燕既立為皇后寵少衰女弟絶
幸為昭儀居昭陽葢飛燕本傳云爾太白宫詞云宫中
誰第一飛燕在昭陽夫昭陽昭儀所居也非謂飛燕耳
後見唐王叡松牕録云禁中呼木芍藥為牡丹命太白
為新詞有借問漢宫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粧乃知昭
陽之語世所傳者誤也
苕溪漁隱曰太白宫詞云梨花白雪香子美詠竹云風
[065-8b]
吹細細香二物初無香二公皆以香言之何也太白有
句云金龜換酒處子美有句云金魚換酒來世言換酒
必曰金貂殊不知二公有金龜金魚之異名
藝苑雌黄云洪駒父詩話言子美集中贈太白詩最多
而李集初無一篇與杜者按段成式酉陽雜俎云李集
有堯祠贈杜補闕者即老杜也其詩云我覺秋興逸誰
言秋氣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相宜雲歸碧海少雁度
青天遲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不獨飯顆山之句也
[065-9a]
予嘗考之太白集中有沙丘城下寄杜甫云我來竟何
事髙卧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
齊歌空傷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向南征又有魯郡東石
門送杜二甫云醉别復幾日登臨徧池臺何言石門路
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逺且
盡手中杯洪駒父畧不見此何也
東坡云李太白狂士也又嘗失節於永王璘此豈濟世
之人哉而畢文簡公以王佐期之不亦過乎曰士固有
[065-9b]
大言而無實虛名不適於用者然不可以此料天下士
士以氣為主方髙力士用事公卿大夫爭事之而太白
使脱靴殿上固以氣葢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權
倖以取容其肯從君於昏乎夏侯湛贊東方生云開濟
明豁包含洪大凌轢卿相嘲哂豪傑籠罩靡前蹈藉貴
勢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
雄節邁倫髙氣葢世可謂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吾
於太白亦云白之從永王璘當由迫脅不然璘之狂肆
[065-10a]
寢陋雖庸人知其必敗也太白識郭子儀之為人傑而
不能知璘之無成此理之必不然者也吾不可以不辯
宋景文筆記云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嘻李太白作蜀
道難因用之汾晉之間尊者呼左右曰咄左右必曰諾
而司空圖作休休記又用之修書學士劉羲叟為余言
晉書咄嗟而辦非是宜言咄喏而辦然咄嗟前世人文
章中多用之或自有義苕溪漁隱曰蘇子瞻蜀人也作
後赤壁賦云嗚呼噫嘻我知之矣洞庭春色賦云嗚呼
[065-10b]
噫嘻我言夸矣皆用此語
東觀餘論云我居青空表君處紅埃中仙人持玉尺度
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此上清寶典李太
白詩也
山谷云題白兆山詩云雲卧三十年好閒復愛仙蓬壺
雖冥絶鸞鶴心悠然歸來桃花岩得憩雲窓眠對嶺人
共語飲潭猿相連時昇翠微上邈若羅浮顛兩岑抱東
壑一嶂横西大樹雜人易隱崖傾月難圓芳草換野色
[065-11a]
飛蘿揺春煙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縁永辭霜臺客千
載方來還余聞士大夫嘗勸白兆山僧重素即岩下作
桃花庵素曰桃花庵不難作但恨無李白耳今彦顧乃
欲礱崖石刻李白詩並欲結草其傍以待冠葢之遊者
衆不可葢安知遂無李白邪為我多謝素師今無白兆
尚不廢椎鼓升堂豈可臆計世無李白邪素若有語可
并刻之彦顧安陸李慥也
許彦周詩話云太白草創大還詩云彷彿明窓塵死灰
[065-11b]
同至寂初不曉此語後得李氏煉丹之法至寂窓塵丹
砂妙藥也
 
 
 
 
 
 漁隱叢話後集巻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