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儼山集 > 儼山集 卷五十六
[056-1a]
欽定四庫全書
 儼山集巻五十六
             明 陸深 撰
  記五
   沐齋記
黄子汝新顧名思義顔其所居之齋曰沐以問於東海
陸山人山人告之曰沐之義大矣哉按沐从水从木成
文又曰以木受水為沐山林之間萬木叢萃焉浹旬告
[056-1b]
旱焦槁枯焚沛然雨之蔥蒨改色早夜滋露欣欣向新
勾者伸萌者達有不容遏之勢至於榮華果實以顯設
造化生生之妙迨夫水泉涸落然後歸根養困以迓維
新之㑹夫人心猶木也顧可無義理之沐哉易曰日新
之謂盛徳屈木為槃凖以規矩挹水貯之時其寒煖以
湔澡人身之汚垢一新舊染用享上帝成湯之銘曰茍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夫利欲猶垢汙也顧可無沐浴之
功哉彼異端者流窺見元化之秘妄意時日之間亦嘗
[056-2a]
以夘酉為沐浴矣鑿泉揠苗將襲取助長冀新新焉是
襲抑末矣非汝新之謂也夫水木曰沐以自新也木水
曰沐以新人也敬立而義行體周而用具斯義也孔子
之舊也汝新其究而一新之哉汝新之先人未軒先生
嘗以是道佐皇明之中葉顯而未融遂啓莆陽文獻之
傳過庭之餘厥有聞哉從子如英山人同年進士也交
舊而情新兹歸莆儻以質焉汝新曰願為記
   怡怡堂記
[056-2b]
歙據江南上游山愈高地愈狹是故境愈勝居愈密而
齒繁其人往往游寓而散處也夫境勝則難遷居密則
易争人散處則情常不聨其勢然也由其勢而忘其俗
之厚薄者恒民也夫難遷之至也鄙吝生焉争之易也
仇讐樹焉情之不聨也途人至焉君子將思變而通之
乎通之者豪傑也黄君緬字惟中世家於歙慨然念地
之故既以千金拓其宇又以若干金作堂若干楹工訖
進其二弟約經而詔之曰斯堂之成也豈曰予之侈乎
[056-3a]
吾弟之相也抑亦先人之緒也昔之湫隘者今兹翼然
其有立乎昔之櫛比者今兹廓然其有容乎昔之互出
入者今兹驩然其有合乎桑梓森然其前後乎山林蔚
然其環衛乎吾與若安焉息焉迎和導祥以引嗣續于
百世也百世而下將復通之則斯堂也豈惟黄氏之堂
哉抑亦歙之堂哉且不朽矣雖然非予之所敢必也二
弟跽而俯曰唯唯於是兄作於前弟奉而趨兄止於中
弟列而侍寒燠以時風雨以除弦誦俎豆日相周旋於
[056-3b]
堂隍之間蓋怡怡如也宗黨過而落焉共顔之曰怡怡
之堂以成惟中載拜謝曰不敏敢辱教介予友人楊君
伯立請記於予予交黄氏有日矣惟中懐清通之才篤
厚彞倫崇尚文藝約字㑹中抱珪璋之器誦説載籍醖
釀經綸經字守中勵高尚之操維持清門總統内範兄
弟若此固足以望於歙矣而况於兹堂之作哉貽謀端
本有出於風氣之外者豈豪傑士非耶予雖未獲登兹
堂以覽觀山川之㑹合稽騐土木之精工考紀嵗月之
[056-4a]
早暮以激引聲光於永永予獨愛惟中出於風氣之外
也一居室且然况有大於此者哉夫一家始於一人有
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有兄弟而後有
子孫子孫以至於百人千人萬人其始本一人也由一
人以至於途之人此古人之所以難也夫婦父子者恩
之屬也兄弟者禮之屬也恩屬則固禮屬則疎故兄弟
者恩之漸殺而禮之本始也恩以附於禮者兄弟也孔
氏之訓曰兄弟怡怡豈非以其難哉夫怡怡之謂也和
[056-4b]
之至也和之至自兄弟始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
育焉况於兹堂哉予與㑹中有麗澤之雅㑹中方將以
禮魁天下因取其義之合於禮者俾惟中歸而刻諸堂
以為記
   鴈山圖記
古稱山河兩戒南戒盡鴈蕩山云山髙四十里頂上有
湖方可十里鴈至棲之故曰鴈蕩袁采云鴈蕩山溫州
樂清東北山之通名也去縣九十里而遥山蓋純石而
[056-5a]
土山不與焉沈存中云諸峯峭峻險怪不類他山當是
谷中為大水衝激土盡去而石獨立爾采復為圖序總
之云東西四谷西外谷有寺四曰古塔靈雲寳冠石門
其流水自大芙蓉港出纜嶼其路平夷西谷有寺七曰
能仁羅漢飛泉普明天柱華嚴瑞鹿其水自峽流筋竹
澗出清江皆峻嶺自石門來者曰東嶺自芙蓉來者曰
丹芳嶺自筋竹來者曰飛泉嶺達于東谷曰馬鞍嶺東
谷有寺四曰靈巖浄名靈峯真濟其水自峽流白溪溪
[056-5b]
上有路通白溪驛東北有嶺曰謝公嶺達東外谷有寺
曰石梁自石梁東北至雙峯以達黄巖左有谷曰南北
閤南閤乃鴈蕩之北有崇徳寺水自蕩頂分流焉鄭向
文云古樹老藤蔽虧天日林顛葉隙時見異峯餘波洩注
流為飛泉髙自雲霓懸瀉數道鴈山之大畧如此其雜
記一時之勝者石梁云月已沒白雲西來如流水風吹
橡栗墮瓦上轉射巖下小屋從瓴中擊地上積葉鏗鏜
宛轉殆非世間金石音靈峯洞云兩大石相倚如合掌至
[056-6a]
掌中望見山嶨中青天如懸一片冰靈巖云巨石孤立
如人俯月出正懸東南角星象纍纍下垂四旁如游魚
噞喁以身為浮游在灝氣上夜色如霜雪諸峯相向立
儼然三四老翁衣冠而偶語能仁云鴈山西南一峯絶
髙下視衆山猶當是大父行舟行南海月餘常望見直
西北有物如高髻亂髮纔一握大倚為指南西谷云出
南户望屋上山山圍屋如城府或纍纍然如蜂腰綴下
而刳其中淫淫然如燕巢斜罥而部其户䫜者窊者仰
[056-6b]
者歕者羃者訛者傴者喙者掉者俛而窺者騰而上者
如人皆具耳目口鼻而無一相似又云從靈雲寺南入
山時時過絶險挽牽懸藤偃木以過日正中僅到山顛
望見永嘉城下大江如牽一線白李孝光云北從天台
來入古東甌郡境上望見西南有山相向立如兩浮屠
遊者咸曰此鴈山門户也益深入其阻視羅漢洞東西
天柱大龍湫猶人有眉目十八寺皆其肺腑也文人之
所次第如此予聞之土人言秋遊鴈落有以哉南土溫
[056-7a]
溽春氣氤氳故有毒螫至草木黄落毒去乃可入數百
里山皆在目中無毫毛蔽遮嗟乎遊貴及時也哉予將問
途焉有告余者曰鴈山循崖而南百里如畫自樂清道
白河芳林逾窑㠗過長原經古塔本覺寶冠石門諸
寺出白溪驛謂之右路自黄巖由白若嶺入石梁過靈
巖逾馬鞍至能仁出長抵窑㠗謂之左路馬鞍嶺蓋
其分界云東谷之峯五十有三西谷之峯四十有八謂
之百一峯有泉五有巖二十九有石三十三而石行廊
[056-7b]
為勝有潭七而沐浴為大池一澗一曰筋竹峽一曰經
行門一即石門也有洞十二而道姑為古有溪四而四
溪之水為㑹有嶺七而丹芳為峻凡四十九盤有障二
而平霞為華有橋二有嶼二有閤二即南北也有菴三
而八扇為八菴有亭四而看不足為奇堂一曰資深遊
人之所有事也余性喜登臨中嵗四方行萬里而勝處
必往蓋嘗至天台云獨於鴈蕩有眷眷焉今老矣乃畫
為圖聊以資臥遊之適爾因考論其槩為記近時陸文
[056-8a]
量以藩參出遊具列形勢謂西湖諸峯為劣至登平霞
則獨立四顧疑非人間世也潘三峯御史加品隲焉謂
有勵拔有空洞有雄渾淵澄勵拔如介空洞如通雄渾
淵澄如旁行不流各舉其人類之則又出丹青談笑外
皆有關於兹山也因并記之
   願豐樓記
歙據萬山之顛多舊家人務本而俗禮讓顧田狹而齒
繁也力畊或不足族聚而重遷也密屋而難容故其地
[056-8b]
多樓居嘉靖丁亥汪氏之新樓成軒爽堅緻為一方望
蓋克尚之居也扁曰願豐而請記于余使再至㑹余有
逺役也克尚送之重申其請余叩之曰今世故家舊族
喬木日茂而手澤就澌矣其子孫之賢而力者往往以
更新室堂為繼述之大蓋其意亦欲傳之子孫以為燕
休生息之地耳至于支分泒屬則門户各有掌握雖一
瓦寸椽之微必計爾我以為承傳之大雖至親有不相
假借者蓋一室事爾意至狹也杜詩之所謂願豐憂國
[056-9a]
者之事卿大夫職業也於子何居克尚之言曰綺田野
人耳何敢與於國謀顧念穀粟桑麻生民之天也一遭
歉儉則骨肉有不相保者矣奚暇禮讓之圖且身處瘠
薄之地人力雖盡孰與天時衣食既充仁讓可廣是故
恒願時和年豐如唐虞之世綺得為堯舜之民而兹樓
庶可保之子孫矣予聞之曰是安得有道者之言哉夫
天人一氣耳志之所之氣必隨之願望所及天亦應焉
至其效之淺深遲速係其誠否何如耳是以咨嗟嘆悼
[056-9b]
之聲或召水旱災戾之變而和平恬淡天日之所為清
明也此中庸之義而儒者之極功克尚其有聞於斯哉
一樓居而公心昭焉誠意萃焉仁澤寓焉將所謂庶幾
者非耶雖然稼穡王政也燮理相業也家國人道也兼
之者身也盡之者分也通之者一也克尚亦何負于卿
大夫哉因書為樓記
   燕翼堂記
詩之雅曰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蓋言圖逺也凡遠之圖
[056-10a]
則近者始有所藉若乃圖近於近則尤近者或有所遺
而况於其逺者乎此古文武周公之志也夫文武周公
聖人之備者也其所圖維經畫匪徒用以造周而已實
以教萬世於無窮爾萬世而下有能師文武周公之志
而用之乎師文武周公之志而用之則利用安身動罔
不吉而况於其細者乎予故有愛於黄氏之堂也歙黄
氏之裔曰文晟父一旦顧謂其子壽貴積輩曰吾黄氏
自芮公避地於潭渡八百餘年矣先世思誠之堂燬吾
[056-10b]
力復之今吾復抱孫矣合族之㑹不已難乎於是壽等
咸曰諾乃擇地於思誠之東復作一堂既成而軒豁美
麗據山水之勝扁曰燕翼父父子子祖祖孫孫世相踵
武於其上蓋秩如也積來徵記記曰君子之居室也非
徒以光門庭侈輪奐而已也蓋亦有義存焉是故先人
貽之于我承之是之謂傳世自我作之後人受之是之
謂永世傳世之謂孝永世之謂仁斯義也在身成身在
家成家在國成國神而明之無鉅細無精粗其究一也
[056-11a]
昔周之興也卜世三十卜年八百既其終也咸過其厯
雖曰天命亦由文武周公相與經畫而圖維者以深長
之思為久大之計若詩之所詠者而黄氏之堂義有取
焉斯亦文武周公之徒非與則潭渡者固黄氏之豐鎬
而兹堂將不為魯之靈光也哉雖然詩之頌曰君子有
穀貽孫子蓋言祖宗之所以裕其後者非徒以基業為
也抑亦有善道焉夫善莫善於仁黄氏復以仁孝與斯
堂並傳焉則傳潭渡之族之盛豈可以世計哉於是積
[056-11b]
再拜曰此家君之志也遂書為記
 
 
 
 
 
 
 儼山集巻五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