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大復集 > 大復集 卷三十四
[034-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復集巻三十四    明 何景明 撰
  序十三篇
   漢魏詩集序
夫周末文盛王蹟息而詩亡孔子孟軻氏盖嘗慨嘆之
漢興不尚文而詩有古風豈非風氣規模猶有朴略宏
逺者哉繼漢作者於魏為盛然其風斯衰矣晉逮六朝
作者益盛而風益衰其志流其政傾其俗放靡靡乎不
[034-1b]
可止也唐詩工詞宋詩談理雖代有作者而漢魏之風
蔑如也國初詩人尚承元習累朝之所開漸格而上至
𢎞治正徳之間盛矣學者一二或談漢魏然非心知其
意不能無疑異其間故信而好者少有及之侍御劉君
愽學于詩而好古不厭乃輯漢魏之作訪羅遺失彚為
此編夫文之興于盛世也上倡之其興于衰世也下倡
之倡于上則尚一而道行倡于下合者宗疑者沮而卒
莫之齊也故志之所向勢之所至時之所趨變化響應
[034-2a]
其機神哉於戱侍御此編不獨誦說者徳其功而其意
逺矣
   王右丞詩集序
予奉疾還值長夏索處人勸以精力未充且省讀書日
又無所事野居又無人與語偶取王右丞集讀之讀且
倦則卧卧起則又讀凡數日竟其編顧集中長短混列
欲考體制以求作者之意實煩簡閱乃略加編定稍用
已意去取之釐五七言古詩各為一巻五言律最盛為
[034-2b]
一巻七言律為一巻五七言并六言絶句共為一巻皆
首標體制俾篇詩各有統敘總五巻録為一本自備考
覽不敢以示諸人竊謂右丞他詩甚長獨古作不逮盖
自漢魏後而風雅渾厚之氣罕有存者右丞以清婉峭
㧞之才一起而綽然名世宜乎就速而未之深造也今
於古作取其稍去冗泛者不敢加多焉舊本有賦一首
今亦删去其裵迪諸人之作附見者亦惟論其詩而取
之不盡去
[034-3a]
   海叟集序
景明仕宦時嘗與學士大夫論詩謂三代前不可一日
無詩故其治美而不可尚三代以後言治者弗及詩無
異其靡有治也然詩不傳其原有二稱學為理者比之
曲藝小道而不屑為遂亡其辭其為之者率牽于時好
而莫知上達遂亡其意辭意併亡而斯道廢矣故學之
者茍非好古而篤信弗有成也譬之琴者古操人所不
樂聞又難學新聲繁豔易學人又喜之非果有自信孰
[034-3b]
不就所易學以媚人所喜者也若是将使古道復至於
無聞焉而已矣景明學詩自為舉子歴宦于今十年日
覺前所學者非是盖詩雖盛稱於唐其好古者自陳子
昻後莫若李杜二家然二家歌行近體誠有可法而古
作尚有離去者猶未盡可法之也故景明學歌行近體
有取于二家旁及唐初盛唐諸人而古作必従漢魏求
之雖迄今一未有得而執以自信弗敢有奪今年罷宦
歸自以有餘力得肆觀古人之言又欲取我朝諸名家
[034-4a]
集讀之然弗多得其得而讀之者又皆不稱鄙意獨海
叟詩為長叟歌行近體法杜甫古作不盡是要其取法
亦必自漢魏以來者其所造就盖具體而未大耳噫其
所識亦希矣吾郡守孫公懋仁篤于好古其子繼芳者
従予論學大有向往嘗索古書無刻本者以傳予謂古
書自六經下先秦兩漢之文其刻而傳者亦足讀之矣
海叟為國初詩人之冠人悉無有知之可見好古者之
難而不可以弗傅也乃以授之而并繫以鄙言觀者亦
[034-4b]
将以是求叟之意矣叟姓袁氏名凱其集陸吉士深所
編定者李戸部夢陽有序其履歴可考而知也兹不復

   四圖詩序
燕泉先生由太僕卿陟副都御史巡撫雲南朝士寵其
行即以其履歴大者為四圖以贈表之頌歌四圖一職
方奉使二藩省旬宣三太僕考牧四都憲巡撫先生之
陟也景明來闗西矣不得與于頌歌之列先生乃走使
[034-5a]
萬里俾景明文之乃嘆曰覽斯圖也知先生之學以政
乎夫物弗聚則不發貨弗積則不殖故土培也而樹蕃
百寳之室衆賈須焉是故君子愽學而可以有事於四
方矣嘗慕諸近世名臣而求其人也率以其質従政焉
事功豈少哉然器有局而才有限故施未光而所就者
罕無憾也先生蚤嵗神穎超悟天資卓絶然於道無所
不學於文無所不攷手自注書凡數十家則其從政也
固聚而發積而殖不局于器不限于才者豈徒以質而
[034-5b]
已者哉夫聖人之學一而已矣一故無不備無不備故
感無不通而應無不當賢人之學詳說而反約殊途而
同歸要其至則一也是故語經事而知道遇變事而知
權安可以宰衡而危可以制馭無往而不得焉然則先
生之四政也其施諸天下者之肇乎
   林泉圖序
商城王君與予父友相別於汴水上別且二十年矣今
嵗夏自其鄉來訪道故舊間携所繪林泉圖語予父曰
[034-6a]
人謂大隠弗居城市真隱弗識姓名若皆自逸于林泉
而世弗得見且弗聞也吾迹弗能謝城市而亦弗能逃
姓名於里閈奚望于若顧于若竊慕愛之而所謂林泉
者常往來予懐也故吾凡值林泉雖莫吾有吾得而愛
之又従而適之已有擴吾所未見者而愛之而適之由
是雖天下之大凡有林泉者吾無不可愛而適之者奚
必吾有也又以逰覽有時弗可常者弗可常固有弗可
得而愛且適者也遂為是圖凡林泉之變不窮吾圖咸
[034-6b]
有之一披玩而向之所謂可愛而適者咸在吾目則凡
林泉之在天下者固吾圖中物也吾方請諸大夫之詩
各綴于圖上敢欲得公之子中書君之文焉父諾乃召
景明語曰王君與予㳺予嘗重其人蓋尚賢樂士者也
能赴人之急者也好義而忘利者也夫人之品超逺庸
下固焉而不可強者也氣拘于所處志執于所見其孰
能移之而君者迹在城市而有林泉之想名在里閈而
有隱逸之慕其言又若非世累所得係絆者則人品不
[034-7a]
同有不可量也吾聞之好賢樂士者昌急人之難者獲
報好義忘利者寡患君其有後矣是圖之序爾必毋辭
所請俾觀者亦足以考志意而得其人焉景明既受命
退曰斯皆至論又何所序乃併記其言君名賢字崇徳
   漢紀序
昔左氏依經作傳而編年紀事之例以立及馬遷著史
記敘帝王之事則有本紀録賢臣之行則有列傳明制
度則有書系年世則有表自是以來歴代史家悉宗其
[034-7b]
體然不能㣲約其辭或寡要實而義無指歸其極至于
流綴溢簡蹖雜而不可以觀余于是盖慨然有思於命
世作者之意焉往在京師嘗觀荀氏漢紀其書則凖諸
左氏之例而取于史記之一體者也至其君臣附載事
物咸彰天人并包災祥畢舉治忽叅稽成敗并陳得失
相明美惡互見即一時一人一事之迹雖前後散著而
本末必備屬類比方名義罔紊闡幽攝顯論讃悉精可
謂括倫鑒之要深墳素之情者矣豈不足以上班良史
[034-8a]
之才乎夫學者謂經以載道史以載事故凡討論藝文
横分事理而莫知反說訖無條貫安能弗畔也哉易列
象器書陳政治詩采風謡禮述儀物春秋紀列國時事
皆未有舍事而議于無形者也夫形理者事也宰事者
理也故事順則理得事逆則理失天下皆事也而理徴
焉是以經史者皆紀事之書也但聖哲之言為經爾故
紀事者茍非察于性命之奥以盡事物之情者亦難與
論于作者之門矣是書余得之侍讀徐子容氏徐子謂
[034-8b]
吳下世家録此書珍蔵之而恡于傳以故世無刻本云
余至闗中涇野子吕仲木氏移書求之乃遂請吕子校
正而付髙陵令翟清氏刻布焉
   學約古文序
何景明曰余初入闗中作學約示諸生已成材者經書
子史自宜周貫不為程限其未成材者令學官量資作
成以相授習兹越二嵗矣子日企望夫諸生之有得也
然而進退罕知其序造詣或違其方若爾優㳺終歸汗
[034-9a]
漫非予之咎哉今復列為程始自十六年春按季考省
經書每嵗一週性理史鑑而下則接年續去期三嵗而
卒其業正誦之餘復讀名家文字數篇要其取雖非全
編而實覽大義於是究心則古人作述之意源流可窺
而斯文經緯之情變化俱見矣理無形而蔵宻言有文
而行逺由聖賢之訓以至諸家之撰皆言也殊途異門
積案充棟有不可窮攬者然言宣乎理理存諸心體用
顯㣲同源無間故反求而為已則一而有獲外馳而為
[034-9b]
人則多而益蔽此公私之辨義利之分君子小人之向
也夫予既程其書矣諸生其自兹口誦其言心㑹其理
身體其事擇善而用中知至以求止庶弗畔於孔門愽
文約禮之教而亦徴於孟氏詳說反約之傳矣茍以資
乎口耳而棄乎身心繁其枝葉而剝其根本夫豈莫達
終亦必亡已爾此豈諸生之咎哉正徳辛巳正月既望

   武功縣志序
[034-10a]
武功康子作志七篇以記載武功之故緒理要㑹盖燦
然明備矣至其覈事顯義用昭勸鑒有可述焉夫先王
之政紀其山川辨其疆域程其土宜稽其俗尚肆其采
物以謹封守而察時變故書敘九邱詩陳列國採風者
具其美惡董事者正其得失務在因道財化追俗為制
以施于乆逺已爾夫天下之勢其所由来亡不有漸茍
非蚤見而力救之則其勢莫可回而患成循約而治厚
生而安其始未嘗弗一致迨于風尚澆淺而徳實靡貞
[034-10b]
其治不可長也户口繁増而生利蹙薄其安不可乆也
可以弗慎其漸哉余覽康子之書其地畆則由狭而廣
戸口則由寡而衆賦役則由省而興財費則由約而靡
其業産則由富而貧地利則由饒而减民性則由強而
弱風俗則由厚而漓吏治則由良而奸人才則由實而
虚文敎則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趨弊者矣嗟
乎豈獨一邑然哉由此可以例諸四方矣
   正䝉㑹稿序
[034-11a]
易大傳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
途夫天下事物之變至於不可窮詰固有聖人之所不
及知者而其本則未有不一而同焉者也茍惟極其辯
智以究其所不及知而條貫統宗莫之宰屬則於道也
将日支離而學焉者将日以决裂此後世異端之所由
以興也孟子曰愽學而詳說之将以反說約也予讀張
子正䝉知其詳說之功至於西銘乃識其反約之㫖正
䝉書多難解學者讀之或不卒業而廢比見近山劉先
[034-11b]
生㑹稿明正通達不為回說隱語而理無不得者稽之
先生履歴治行則平日窮理之學不有徴哉此書予欲
闗中諸生人置一本肄之而西安府歴城祝同知夀館
陶武同知雷臨清張推官鶚共圖刻本行焉斯文由此
著矣先生之書雖無俟賛說而三府寮所務尚如此盖
不可以弗列故為敘諸篇首
   函谷子太極圖論引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俯仰近逺參驗而稽合其言廣大
[034-12a]
弗貳故曰易與天地凖函谷子發明太極之義撰圖著
論其思精其辨晳其指一葢玩易有得而作者也罔有
繆悠背經之說其所究深矣或曰太極圖說儒先之論
定矣學者尊尚之函谷子乃置異同其間何也余曰聖
人之道貴相發不貴襲貴相明不貴同茍徒襲其說同
其㫖而靡有所發明其道終莫達也茍發明矣雖異同
其間無害其為尊尚也
   思親詩引
[034-12b]
甥朝良為巻曰思親進曰甥也不幸而二尊人亡也亡
而無以見甥之有立也是以銜哀而抱思有終天之恨
焉舅何子曰子何以思也親終而子弗逮養者人之常
也子盍圖所以思乎夫修身以成行建事以成名行成
則不忝名成則不隠不忝謂之體親不隱謂之揚親則
其思遂矣子盍圖之此乎朝良曰命之矣敢不承於是
士大夫皆歌詩以道之
   古樂府敘例
[034-13a]
何景明曰予讀左氏古樂府自唐虞三代以來逸詩至
六朝之言備矣然其録不能無雜要之不可盡舉予乃
擇其辭古訓雅者凡九十三首爾夫三百篇之外可以
誦說者盡在是已不其難乎不其難乎
左氏以音調類詞夫聲音之道予莫之有考也已恐悖
繆失實書曰歌永言聲依永今姑倫其辭其辭倫而音
聲亦各自見矣詩釐上中下三巻三巻各釐上下取其
倫類以相叅附言辭髙下時代變易作述源流咸自著
[034-13b]

詩有不以時代序者明作者在人不係時代
詩三百皆絃歌後世樂府或立篇題詞多託諷義兼比
興其隨事直陳悉曰古詩格變異矣予故取其有篇題
者入古樂府若古詩十九首及他選詩別為編列
或曰明良五子之歌何以不入樂府曰夫既已著之經
世之訓矣
   鄉射禮直節序例
[034-14a]
古者飲畢而射射之司馬燕之司正也此禮久不行而
其文具儀禮然儀禮古文難讀雖昌黎韓子且苦之今
即與諸生言或弗解故復刻此使就此習之而後求之
儀禮則其文辭緒理可尋也
夫器一弗備則無以即事惟樂放失乆矣其器莫之有
能備也今但以笙比人聲而以鼓磬節之序器/
夫事以明賢故遴而後蒞故賓主必孚司馬以下必能
其事雖役必當其才徳焉序事/
[034-14b]
夫射之節於樂也天子以騶虞諸侯以貍首大夫以采
蘋士以采蘩采蘋采蘩示敬也敬則可以修諸其身而
施於天下矣樂譜/
右射儀予視學漢中至金州集漢隂平利紫陽四學師
生将行射焉問其禮不知也乃使學官草具其儀予稍
稍為說其文辭義意略去恢複輯其節理實近可行者
為之先屬范推官紳肄於東城之圃而予與吕憲使克
中往觀焉憲使曰予在漢中盖修其器矣未究其禮也
[034-15a]
謂紳曰其悉布兹何景明曰語曰禮失而求之野古禮
亡不可見者何可勝道哉然鄉射之禮學校尚或習之
予由鄠郿抵鳳漢攷之於學既已無聞而有司並其器
亡之往往督使旋修舉行之斑白之老有相與環堵駭
視者矣嗟夫古人揖坐旋辟之容與夫修於其鄉而一
日不可缺者至使人以為曠世聞見之事風俗於古豈
不邈哉射儀/
夫爵齒徳三者通乎天下者也鄉飲尚齒也飲畢而射
[034-15b]
察其徳也夫然後可以爵之於朝是故古者以射擇士
三射之節其於命辭見乎始射而命曰毋射獲毋獵獲
知始射而獲也再射而命曰不貫不釋知再射而釋也
三射而命曰不鼓不釋知三射而鼓也
始射獲而不釋試也懼弗審也再射而釋則審矣三射
而鼔而禮樂備矣
始射不及賓者不敢役賓也不飲者不釋則不飲也耦
射先賓不敢齒賔于耦也衆賔不先賓在賓位則不敢
[034-16a]
踰大賓也故非主則不敢與賓耦
勝者張弓不勝者弛弓勝者立不勝者飲夫何言哉賢
不肖喻矣
夫物惟時事惟宜先後不踰詳略有漸其惟射乎是故
髙而無用美而無當欲速而求成聖人弗為也
弓矢敵器也聖人以揖讓用之天下復有可爭者乎夫
射也者禁肆制躁履序蹈和一衆心貫萬事者也以此
於天下也故治理而生遂
[034-16b]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
君子是故君子之於射也弗爭則其求諸已也弗力
夫君子仁人之用心也亦觀諸射之道焉已矣子曰射
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孟子曰仁者如射
射者正已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已者反求諸已而
已矣射義/
 
 大復集巻三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