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柏齋集 > 柏齋集 卷六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栢齋集巻六
             明 何瑭 撰
  序
   天衢獨歩巻序
易大畜之上九曰何天之衢亨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
也士大夫得志而行道於時者功業煇煌心意伴奐豁
達無礙與行于天衢者無異故大易取象焉然道不徒
[006-1b]
行必畜而後行大畜之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
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徳意士固未有不能畜徳而能行
道者也伊尹之耕於有莘也誦詩讀書以樂堯舜之道
一介不茍取予其所畜大矣三聘而起相湯伐桀功格
皇天名垂後世豈非能畜徳而行道之驗耶鞏昌漳邑
張生鳯翔從其父審理先生宦學懐慶學既成矣以明
年期當鄉試乃治裝西歸諸友各賦詩詞贈别且題其
巻首曰天衢獨歩盖以得志行道望之也生亦嘗從予
[006-2a]
游予見其縝宻而淵深有可以進於逺大者於其歸也
恐其志於行道而畜徳以為之本者或未𢎞也故以是
告之噫生念哉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徳道之行也不
難矣
   髙車駟馬圖序
通判劉公致仕西歸縉紳之士相與餞别廼繪高車駟
馬圖以贈而屬瑭序其意或曰髙車駟馬仕途之所有
事也公致仕矣贈之以此無乃動其盛衰之感乎予曰
[006-2b]
不然富貴者儻來之物也有時而來有時而去蓋不可
認為已有也尚矣盍不觀於天道乎春夏之時大化氤
氲草木之勾者萌甲者坼葉者敷花者實或紅如丹砂
或黒如㸃漆或黄如精金或白如美玉或彩色間錯如
錦如繡盖不勝其繁華之可愛也未幾而金風薦爽嚴
霜布冷草木之蓊然者彫矣沃然者槁矣原野之間一
變而蕭條寂寞矣盖盈虚消息自然之理雖天地不能
違而况人乎士君子之幼也藏修遊息凡聖人之經賢
[006-3a]
人之傳與夫百家諸子無不取而閲之俯而讀仰而思
其志固將以有為也及壯而登仕途也或在廟堂或在
郡縣乗髙車䇿駟馬僕御揚揚前呵後擁富貴之樂固
世人之所榮艷而奔走也然隂陽宻移形容暗換黝然
黒者白矣渥然丹者槁矣矯然健者亦衰而怠矣於是
乎解紱歸休懸車息駕盖行藏進退人道之常自古無
不然也公明達此宜無不知者何盛衰之感之有况人
情久静則思動久動則思静公馳驅仕途凡幾年矣親
[006-3b]
戚故舊不相見者亦既久矣今兹之歸也渡大河入函
闗陟秦隴親戚故人或迎於途或候於門開酒命觴握
手論舊公豈不歡然而樂乎佳時勝日登鳯山瞷洋水
或舒嘯以來逺風或吟哦以消永日心曠神怡盖有不
知宇宙之為大而萬物之為夥者回視宦途之髙車駟
馬真黄粱之一夢耳又安能戀戀於已墮之甑而欝然
不釋也耶衆譁然曰此達觀之言也請書之以為公贈
於是乎書
[006-4a]
   儒學管見序
或問儒者之學曰五經四書之所載皆儒者之道也於
此而學之則儒者之學也或問其要曰莫要於大學程
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徳之門也學者必由
是而學焉則庻乎其不差矣請問其指曰人之有生莫
不有身焉亦莫不有家焉仕而在位則又有國與天下
之責焉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莫不有道此則道之實
體也具此道於心神性情之間明徳也行此道於家國
[006-4b]
天下之際新民也明徳為體而實見於新民之用新民
為用而實本於明徳之體盖内外合一者也而莫不各
有至善之所當止焉然斯道也非知之於先則不能行
之於後故聖經有知止能得之訓焉物有本末事有終
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此大學之要指也請問其詳曰
人之生也莫不有心以為此身之主忿懥恐懼好樂憂
患皆心之用也情也其未發則性也方其未發也必廓
然大公無所偏倚心之本體方得其正一有偏倚則不
[006-5a]
正矣此善惡之根也或曰朱子謂心之未發如鑑空衡
平無正不正之可言必其既發則正不正始有可見故
章句謂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今乃謂未發之時
心已不正何也曰心之正不正雖見於既發之後實根
於未發之前如鑑之不明衡之不平雖未照物懸物而
其體固已不正矣至於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則
修身章内親愛五者之偏正指此而言所謂已發而為
情者也若謂正心傳内不得其正即指已發則修身傳
[006-5b]
内五者之偏又何指耶朱子章句盖一時之誤也其以
正心次誠意之後何也曰意不誠者明知善之當好而
不能行明知惡之當惡而不能去盖自欺之小人也又
何暇論其心之正不正哉其或誠於好善而惡惡矣而
氣禀識見之偏心有未正則接人處事之際徃徃隨其
所偏而發不復加察則雖誠於好善而惡惡不免有時
而失理此則君子有所不免誠意之後繼以正心盖欲
其涵養省察使其心未發之時無少偏倚感物而動之
[006-6a]
際又加察焉使情之所發用之所行無一不中乎理此
則儒者之極功而聖人之能事也然五者之情各行於
接人處事之際接家人國人天下人盖無不然也而所
接莫先於家人故於脩身齊家傳内發之非謂接他人
不然也情之正者善也不正者惡也行於家則有孝弟
慈焉有仁譲焉善也不孝不弟不慈貪戾惡也行於國
則有事君事長使衆之道焉有興仁興譲之敎焉皆善
也反乎此者惡也行於天下則有與民同好惡者焉不
[006-6b]
專利者焉善也好惡狥一已之偏者焉專利而病民病
國者焉惡也格物致知云者格脩齊治平之道而真知
孰善孰惡者也誠意云者行修齊治平之道誠行其善
而去其惡者也至於天下之治亂天命之得失則善惡
之效而萬世之勸戒也此儒學體用之大全也或曰中
庸語孟五經何如曰中庸與大學相表裏者也然詳於
善而畧於惡有所勸而無所戒故視大學為緩語孟則
或因一人一事而發五經各自一體亦多因一人一事
[006-7a]
而發非統論也學者誠能於大學而有得焉則三書五
經所載者孰為修身孰為齊家孰為治國平天下孰為
通論可以一貫而無遺矣儒者之學豈復有他藴哉或
曰論學可矣如為政何曰學與政非二道也學以政為
大餘小節也天下之政總於六部以大學之傳考之平
天下之用人吏部兵部之政也理財則户部工部之政
也治國興仁譲之善則禮部之政也而禁貪戾之惡則
刑部之政也然國與天下一也傳者特因其逺近大小
[006-7b]
而互舉之耳實則無二道也吏部兵部之用人能同天
下之好惡而不狥一已之偏户部工部之理財能節用
愛人而不為聚斂之計禮部刑部能興善而禁惡則謂
之賢公卿有司可也本之以大學之道而行之以國家
之法為政之道思過半矣嗚呼此儒者之正學也或者
乃舍而不由其徒從事於記誦詞章者既不足道而所謂
道學者又多用心於性與天道之間及存心養性之說
名雖可觀實則無補其可歎者多矣功倍於小學而無用
[006-8a]
髙過於大學而無實宜朱子之太息也或曰科舉如何
曰科舉之學不患妨功惟患奪志先儒已有定論儒者之
學明徳新民新民之功必欲治國平天下茍不出仕何
由治平茍不科舉何由出仕然則習舉業以應科目亦
儒者之正也易乾之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無咎夫子傳之曰君子進徳修業忠信所以進徳也修
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其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夫子
傳之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羣也君子
[006-8b]
進徳修業欲及時也深知此意則習舉業以應科目為
儒學之正也明矣嗚呼天理人欲同行異情學者其尚
繹思之也哉大學之道明徳為體新民為用體即用之
體用即體之用如耳目與視聼然非二物也朱子發明
已至而欠明切真西山作大學衍義所言雖切於勸戒
而於大學之道實則不知諸儒之論亦多謂先治已後
治人不免離體用為二予懼學者不知所用心也故著
儒學管見以救之但所言簡畧未備學者詳之可也
[006-9a]
   樂律管見序
予㓜讀西山律吕新書初盖茫然不知所謂玩索之久
始得其門户而疑其有所未通後讀書翰林見宋陳氏
樂書反復參玩乃若有得然後知西山之説有未至者
顧時無同志無所切磋藏之中心蓋二十餘年矣近見
士夫著述有論及樂律者惜其於古人作樂用律之意
均未有發明乃録出管見如右盖將求正於四方之君
子庻古樂可復見耳觀者幸恕其僣妄云
[006-9b]
   隂陽管見序
隂陽之論予幼聞其名而未知其實反覆乎周程張邵
之書出入乎佛老醫卜之説者將二十年至三十八歳
玩伏羲卦象而驗之以造化之道廼若有得惜諸儒之
論皆失其真也欲著述以明之以其非日用所急且恐
啓爭端也藏之中心盖十五年於今矣間與一二知已
談之而李東郭先生屬予筆成書因畧書數條告之王
浚川許函谷復有所疑且予著述之本指亦未明也廼
[006-10a]
補書三條于内嗚呼性命之難言也尚矣一已之見安
敢必他人之皆我從哉引伸觸類正誤糾失盖有待乎
世之君子焉
   隂陽管見後語序
造化之妙先聖已有論者見於易象及禮祭義春秋左
傳諸篇可考也但所言簡畧耳盖以其理微妙難明恐
學者知未及此驟而語之反滋其惑故等閒不論所謂
子不語神子罕言命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006-10b]
是也但近世儒者不察先聖之指未明造化之妙輙以
已見立論其說傳於天下後世學者習於耳目之聞見
遂以為理實止此而不知其繆也予惜其失故著管見
以發之而爭辯紛然而起盖為先入之言所梏耳予不
得已乃著管見後語以發之學者熟玩而細察焉可也
   醫學管見序
余平日好養生之術以醫道切於養生且可寓濟物之
仁也故留意焉沉潜日久頗有所見多前賢之所未發
[006-11a]
時或語人契者甚少盖以其素不留意故驟語之而不
入也竊念余老矣不忍使所見無傳終於無用且恐或
有差悞無以來賢者之敎也乃録出如石嗚呼醫非小
道而可以寄死生之命士君子平居畧不留意一旦有
疾乃委死生於庸醫之手豈不悞哉力學應事之暇時
一留意盖未必不賢于博奕也
   家譜序
何氏之先世為直𨽻揚州府泰州如臯縣江寜鄉十五
[006-11b]
都何家保人譜亡世次無攷自瑭髙祖忠一公國初以
從戎始遷懐慶故今為懐慶人髙祖塟府城東劉塞村
之西髙祖之叔父曰興無子附𦵏髙祖墓左髙祖之子
孫皆從𦵏焉瑭念自髙祖至瑭已五世矣族繁世逺恐
後分散無所紀也乃作族譜以紀之俾凡我同髙祖之
子孫家有一冊縱後時變族散亦可以考見枝派尋䆒
本原以不失親親之意云爾
   附譜例
[006-12a]
 五世之後止紀同髙祖之子孫餘不通紀服盡也此
 小宗法也然譜皆有始祖至五世之子孫冠於譜端
 大宗法盖存乎其中矣子孫散居異方者服未盡而
 譜亦不紀勢不行也散焉而知其異合焉而知其同
 仁至而義盡矣
   家訓序
古人齊家之法畧見於禮之内則朱文公纂集家禮已
具載司馬温公居家雜儀盖亦祖述内則之遺意而為
[006-12b]
之者也俱可遵行近世如浦江鄭氏家䂓肥鄉郭氏家
塾事親上黨仇氏家範亦有可取但家規家範所載賞
善罸惡之法過於明白使人難堪此則不必行耳閨門
之中恩常掩義或有過惡戒之不改則治之累戒不改
則絶之然不必彰其形迹盖猶望其悔而改也此五書
者子孫皆當知而遵行之此外子孫有聰明者則漸敎
以小學四書五經諸史可也幸得有官則行道建功上
也守亷奉法次也貪酷奸諂則非吾所望於子孫矣恐
[006-13a]
吾一旦不諱不及敎訓子孫故於閑中書此垂訓凡我
子孫尚念之哉
  引
   仁壽延恩詩引
吾鄉韓老先生盛徳重望素為人所敬服𢎞治乙丑壽
登八十適今天子嗣位之初尊上兩宫徽號覃恩天下
凡民年八十以上者賜以冠帶以榮其身先生既受命
親黨畢賀仲子佶方肄業太學留京師縉紳交㳺者各
[006-13b]
賦詩以贈為先生壽秉仁裝為冊葉題之曰仁壽延恩
屬序於瑭瑭竊謂徳莫大於仁福莫先於壽皆人所歆
羡而難得者也世固有壽者矣而未必仁亦有仁者矣
而未必壽兼得之者不尤難乎抑又有難者焉嘅自憲
敎乞言之禮廢而尊賢養老之意衰况夫擾攘之時强
弱相陵貴壯賤老番番黄髮能免播棄幸矣何尊禮之
敢望乎間有錫爵賜帛之典然曠世僅一再見遭際者
不其難乎今先生仁且壽復生太平之時際曠世之典
[006-14a]
豈非慶之大者乎盖難之又難者也抑窮簷蔀屋之下
淳龎之老雖幸遇曠世恩典然沾被者亦不多得噫此
人所以又貴乎有賢子孫也先生三子長智秉貞季斌
秉徳皆有士行秉仁節髙而噐宏學贍而才敏他日顯
揚夫豈止此此固縉紳所縷縷也瑭特有感於遭際之
難姑書以為引云
   棠隂去咏引
棠隂去咏詩冊懐郡士夫為分廵郄公而作者也公分
[006-14b]
廵於兹三年矣禁奸革弊凛如秋霜禮士待賢藹如春
日盖無不畏且愛焉今年以陟明擢陜西撫民叅議士
大夫以禮幣賀者俱郤不受惟以詩文賀者則不辭於
是衛揮使吳侯乃約士大夫之能詩者各賦詩一章以
頌公徳裝為冊葉題之曰棠隂去咏復請予序其首簡
予竊惟甘棠之詩周人為召公而作者也召公廵行南
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去後民思其徳遂愛
甘棠而不忍傷復作詩咏之所謂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006-15a]
召伯所苃者是也詩冊曰棠隂去咏盖以召公比郄公
也其指逺矣予於此竊有感焉自召公而後去思之詩
遺愛之頌代有作者固當不止一人然惟甘棠之詩盛
傳餘皆不傳豈無其故哉詩云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
言誠之不可掩也後來諸公之徳政或者視召公猶有
所未至乎此傳而彼不傳盖誠不誠之所分也夫子曰
詩可以興可以觀公不受禮幣而受詩文夫豈無意哉
觀前人之得失為在已之法戒感奮發勵期與之齊公
[006-15b]
之意其在此乎罔俾召公專美前代予於公有望矣於
是乎書以為詩冊引
   蕭母北堂慶壽引
姻家蕭母太夫人壽登八十内外族姻捧觴稱慶者先
後相繼巻軸充庭珠璣溢目子銳等裝為冊葉瑭忝在
姻屬之末敬題其首曰北堂慶壽復推厥由以為古來
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為上壽八十為中壽六十為
下壽殤夭短折之餘得至下壽者尚以為幸况中壽上
[006-16a]
壽乎如太夫人之壽誠可慶也夫徳與壽相為表裏者
也有徳者固可得壽然必有徳而壽者斯為可貴否則
深山之木石大壑之龍蛇雖多歴歲年亦何益於世敗
常亂俗殘人傷物生一日則貽一日之害生一歳則貽
一歳之害故曰老而不死是為賊若是者亦何貴於壽
仰惟太夫人慈仁明逹輔相先君子恢拓家業為懐慶
鉅室訓敎諸子孫賢明仁厚為一時聞人此皆人所共
知非姻戚之私言也太夫人之徳槩可見矣家範之嚴
[006-16b]
内外取法壽一年則示法於一年壽百年則示法於百
年此固人情之所深願也詩云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
是國人胡不萬年豈惟男子然哉請借以為太夫人夀
   行山别意引
郡伯司馬先生南都士林之冠冕也蚤登甲科即拜南
臺御史時母夫人方在堂先生公退則與諸弟奉甘㫖
問起居於堂上雖政聲動海内而身實未嘗離庭闈此
盖君子之全樂而人生不常有者也嘉靖辛卯秋以銓
[006-17a]
部薦來守懐慶始與母夫人及諸弟别明年謀迎母夫
人來宦邸以養母夫人以顧戀庭闈不果來於是仲弟
洛瞻乃奉母命來省兄弟相見盖雍雍如也留兩月將
去依依然不忍别門下士庠生瞿懋等聞之乃賦詩以
贈裝潢成巻題之曰行山别意間來請叙其首予竊惟
臨别贈言自古有之然情之所感不同則言之所發隨
異念昔先生拜官之初日與母氏兄弟相聚於一堂之
上今乃相望於千里之外弟兄幸一相聚又不乆而離
[006-17b]
其情之戚戚盖有所不能免者矣然丈夫之生也桑弧
蓬矢以射四方固無終身不出户庭之理况豪傑之士
以顯親為孝以亢宗為榮今先生雖暫屈小郡然他日
致位台鼎實由此進則所以大顯親之孝崇亢宗之榮
者此盖其權輿也母氏兄弟雖有離違之憂亦可以少
釋矣諸友贈言之意其殆出於此乎抑古人贈言非直
叙情也盖亦有感發之益焉崧嵩烝民拳拳以徳業相
期望故申伯仲山甫之賢至於今有信夫南都天下英
[006-18a]
才之所萃也洛瞻藏修逰息於其間所造深矣觀於海
者難為水不知於諸友之贈言其亦有所感發乎司馬
之先有太史氏壯逰四方登龍門探禹穴觀風鄒嶧觀
射於矍相之圃無所不至歴覧既廣氣益豪邁後遂以
文章名天下懐慶蕞爾郡也言未必於吾洛瞻有益然
行山大河則亦天下之壯觀也洛瞻歴覧於此其亦有
所感發也乎他日復有以文章名天下如太史者安知
不在此乎謹書此為贈言引盖將以徴其後云
[006-18b]
   三晉第一家引
上黨仇氏以孝義禮譲聞於三晉大司成虎谷王先生
應韶篤論君子也嘗以比浦江鄭氏手書三晉第一家
字贈之虎谷不妄許可由是逺近縉紳士夫咸信仇氏
之賢無異詞者仇氏宗子瀋藩儀賔時茂嘗命子熈從
予㳺來懐慶懐慶之士以其義門之彦也咸願與交而
熈温潤典雅不以行能驕人以故無不愛且敬者於是
各賦詩以贈而請序於予予惟古之君子樂道人之善
[006-19a]
故上自明君賢臣下至匹夫匹婦嘉猷忠謨懿徳粹行
徃徃播之歌詩以頌美之載於三百篇者可考也聖人
刪以為經垂訓萬世至今讀之猶可使人感發興起至
有不知手舞而足蹈者傳謂詩之為敎可以美敎化厚
人倫移風俗豈不信其然耶今仇氏以孝義禮譲為縉
紳所推許諸友乃從而咏歌揄揚之是固古君子之用
心也夫頌其始所以規其終也褒其善所以勸其不能
也觀者以是求之則詩之作也不為面諛矣
[006-19b]
 
 
 
 
 
 
 
 栢齋集巻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