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柏齋集 > 柏齋集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栢齋集巻四
             明 何瑭 撰
  序
   贈王邦佐分教寧海序
同學王邦佐先生器宇端重學博而文累舉於鄉不第
迺以貢入太學因親老謀為禄仕得分教山東寧海州
親友許舜時輩來徵言以贈嗚呼予何以為邦佐告哉
[004-1b]
為學為教之方修已治人之道聖經賢傳備矣固邦佐
之熟知也將何以益之哉予獨念近世學者多從事於
記誦詞章之習以取科第以致通顯意以為學問之道
如是而已師以是教弟子以是學在在皆然知有聖賢
修已治人之學者蓋甚鮮矣或以聖賢之學為難殊不
思聖賢亦人耳士希賢賢希聖分内事也在勉與不勉
耳或以士必棄科舉之業始可從事聖賢之學今方謀
進取疑有所礙故不敢噫此又不思之甚也聖賢之學
[004-2a]
明德新民何嘗禁人之進取哉顧進取之志何如耳格
致誠正以修其身者必欲治國而平天下使以隱為髙
如沮溺丈人之儔則何以治國而平天下乎其不然也
審矣邦佐念哉天下之治亂在人才人才之盛衰在學
校師儒則學校之主也師儒得其人則學校興人才盛
而天下治非其人則學校廢人才衰而天下亂其任蓋
亦重矣古之為禄仕者乘田委吏尚不敢曠其職而况
師儒乎哉寧海去鄒魯為近孔孟之化猶必有傳者安
[004-2b]
知其無豪傑之士出於其間乎吾言止於此矣邦佐暨
寧海之士庶幾念哉
   蔣教授改任序
鄭府真丘王教授平涼蔣先生以王薨改周府封丘王
教授某約縉紳士往餞之來徵言於予以道别意予惟
士君子在仕途類以儒學官及王府官為落莫不偶予
竊以為不然故嘗謂君子在仕途之可樂者大端有二
大則坐廟堂之上與天子可否政事進退百官以綱紀
[004-3a]
天下次則在藩臬郡縣之間為斯民興利除害使百姓
敬之如神明愛之如父母此固可樂也其或道與時相
違才與命不偶則鳴鐸於庠序之間與英俊之士講道
義辨古今事得失成敗或曳裾於宗藩之府為賢王講
説經史以啓發其聰明無奔走叢脞之勞而有從容偃
仰之適此亦可樂也至於上焉而不能行其道次焉而
不能安其身勞神於窺伺承順之間毁形於車塵馬足
之下則雖居髙位食厚禄世俗固以為榮君子之心不
[004-3b]
樂也先生始以國子生授四川石泉縣學司訓既而擢
鄭府真丘王教授今改官仍在王府其亦有所樂於此
否乎故因以質之先生諱傑字士英德性淳厚學問有
源委故及門之士盍簮之朋於其别也戀戀不忍有如
此云
   致仕文安縣主簿孟公夫婦九十序
人生以百嵗為期故古人以百年為上壽八十為中壽
六十為下壽然古之聖人或年踰百嵗後世則鮮或克
[004-4a]
壽雖孔子大聖亦僅七十有三而已或謂氣有淳漓則
數有短長太古渾沌始闢風氣方淳故人物之生其時
者多壽後世太樸既散風氣日漓故人物之生其時者
多夭宋儒蘇氏子瞻嘗言蜀有老人村居深山中與外
境絶不通食粟飲水無鹽酪酒肉之養其人多壽至有
見五世孫者豈非深山窮谷之中淳樸未散其風氣猶
有太古之遺故耶近來風氣益漓壽者尤不易得以予
耳目之所聞見壽登九十者止二三人壽登八十者不
[004-4b]
過十餘人吾郡士民奚啻數百千萬而壽九十者僅二
三人壽八十者僅十數人是不尤難得也耶武德鎮致
仕文安縣簿孟公與其配張氏俱壽登九十子三人曰
經未仕曰綸任驛丞曰紹任巡檢孫十一人曰祿配鄭
府新樂郡主為宗人府儀賔曽孫男女五人皆侍膝下
鄉黨宗族姻戚咸以為慶姻家張君英迺來徵言予雖
未及親炙公之顔範然嘗聞公之氣質淳厚言動謹飭
家饒於財而以禮自守未嘗驕人仕宦政成即引退優
[004-5a]
游田里二十餘年於今矣蓋得太古之氣於澆漓之世
者也夫近世壽八十者尚不可多得而公乃至九十又
夫婦偕壽不尤難耶東坡以人生得見五世孫者為難
而公已見四世孫蓋庶幾矣豈非公獨得風氣之淳故
能然耶居今之世為古之人公真可敬也哉吾有感於
世道之變故書是以為慶
   張千戶襲職序
羣牧所千戸張侯受命襲職歸自京師姻親李拱之來
[004-5b]
徵言以賀且曰侯之先順天府之大興人髙祖始從戎
以靖難功累陞至金吾左衛副千戸改鄭府羣牧所千
户傳曽祖祖父以及於侯其世逺矣侯今臨政伊始願
執事之進之也於戯人亦有言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
瑭以迂疎多病退伏閭巷乃嘵嘵然語人以居官臨政
之方人誰聴之然嘗誦先正之論矣請述以告可乎人
無于水鑒當于民鑒國朝之初功臣封侯者不下數十
今存者無幾豈非位髙禄厚子孫驕奢淫佚不自保守
[004-6a]
故至是耶侯家得五世歴百餘年不替所守豈非累世
忠孝勤謹不自放逸故致然耶噫侯可謂賢矣勿以位
髙而驕人勿以禄厚而縱欲事上以忠待士以禮接下
以仁處事以法勿荒於酒勿迷於色勿疚於利夙夜永
念不怠如此而家世不長名位不光無是理也然居官
臨政之詳具載書史聞侯之祖手不釋巻侯嗣守庭訓
且姻親交友皆彬彬然文學士也聴覽之暇留意書史
考之於册咨之於友則聞見博而心志開為益多矣侯
[004-6b]
尚念哉抑瑭又聞士欲立功名於世有其志無其才不
可也有其才無其時不可也有其時無其幾不可也方
今草竊蠭起天下多事士欲立功名以自見此其時也
侯如有志則積學廣才以候其幾其亦可也瑭已矣無
能為矣
   賀單戸侯軍政序
國朝政治之法文武並用文則取之科目武則取諸世
胄取諸科目選擇甚精故得之甚難而其任職也自不
[004-7a]
敢不慎取諸世胄則安坐承襲故得之甚易而其任職
也多不自愛惜朝廷患其無所懲勸也乃立為五年一
考選之例㢘能公勤為軍士所服者則選任軍政令其
居職理事貪酷庸暗為軍士所惡者則退為剩員令其
帶俸雜差蓋亦鼓舞振作之良法也嘉靖丙申例該考
選衛所官自指揮以至戸侯各有進退而戸侯單大人
實與軍政之選母舅劉大等乃偕諸親往賀而徵言於
予予竊惟古昔聖王之法凡臣下有功於國者其子孫
[004-7b]
皆教之教之而成材則官之如不足用亦使之不失其
禄故仕者世禄而不世官我朝文職無世襲武職則自
公侯以至千百户皆世襲其待之厚於前代矣國初武
職犯罪降革今此法雖廢然自有考選之例以來廉能
公勤者始得軍政理事否則帶俸雜差而已蓋與古世
禄而不世官之意實相暗合今單戸侯既以素為軍士
所服選任軍政信可賀矣然可不知所慎哉凡事朝廷
俱有法令合於法者則行之違乎法者則不為此蓋居
[004-8a]
職理事之䂓矩也能慎乎此則軍政有光矣戸侯念哉
是為賀
   陳彦威生子序
予自遯居荒野百事俱廢自分與城市相忘久矣忽謝
宗德同周彦實來訪茶罷作而請曰舎親陳先生去冬
始生元子敢祈一言以賀予以荒廢再三辭不獲於戯
予言何所發明乃煩人之勤懇如此哉夫生子之可喜
與年長生子之尤可喜夫人知之夫人能言之予何以
[004-8b]
為先生頌哉邇來習於稼穡之事請以稼喻可乎富人
之稼也其田肥其糞多其耕勤其種時故其苗之生也
碩大以蕃少粃而多實貧人之稼也則不然其田瘠其
糞少貸牛以耕不免鹵莽貸糓而種不免晩暮故其苗
之生也茸短萎黄多秕而少實是豈糓之性有殊哉其
所養則然也積善之家其父祖仁恕忠厚既已見佑於
天庭闈之間所以訓其子孫者又無非禮義遜讓之事
故其子孫之生者多賢明而壽積惡之家其父祖之强
[004-9a]
狠兇逆既以得罪於天而其子孫耳濡目染於朝夕之
近者又無非不道不法之事故其子孫之生者多頑悖
而天是豈人之性有殊哉亦由其所養而然也先生自
上世以來累葉忠厚先生昆季五人皆光明俊偉卓然
自立為逺近所宗天之所以佑陳氏者既已驗矣先生
於昆弟為長尤謙厚不伐天之所以佑之者蓋方來而
未已也斯子他日之聳壑昂霄蓋不卜可知矣予昔遊
庠序視先生為先進先生之相接也不以後進忽之循
[004-9b]
循煦煦愛禮兼至予心蓋銘刻焉先生生子之喜固予
所樂道也况又有謝君之請乎惜荒廢之久不能發揚
盛美之萬一耳姑以此賀
   曹元善更名序
窻友曹元善先生本名仁以漢曹操之族人有名仁者
惡其類也更名希仁請於提學憲副邊先生先生許之
諸友欲并更其字來謀於瑭瑭竊惟天道莫大於元人
道莫大於仁故曰元者善之長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004-10a]
仁之字元善厥㫖深哉然希仁之與仁一也且元善之
稱於親友久矣不更可也無已則以可勸可戒者為元
善吿乎古之賢人君子非惟同宗榮之同鄉榮之天下
亦莫不榮之孔顔之名萬世仰慕是豈有所阿私哉憸
夫小人非惟天下恥之同鄉恥之雖其同宗亦恥之幽
厲之名孝子慈孫有不能改噫其可畏哉夫人為萬善
之長初無可惡而元善必欲更之者徒以操故耳曽子
至孝不過勝母之門墨子非樂不入朝歌之邑古之人
[004-10b]
有然者矣元善惡惡之心其嚴矣哉吾夫子有言見賢
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夫操之所以可惡者豈非
姦邪猜譎不忠於漢故耶夙夜以思凡事之類於操者
悉去之斯可矣夫仁一發而親親再發而仁民而愛物
極其效則至於天地變化草木蕃嗚呼大矣元善事親
孝處兄弟義交友朋信臨財㢘而處事公以直其所以
行之於身者蓋無不仁也他日有位則鼓元氣而雷域
中騰百川而雨天下亦分内耳元善念哉夫責善朋友
[004-11a]
之道也故吿之不敢不切以詳元善念哉
   張生入學序
嘉靖元年二月欽差提學副使王先生試士懷慶選子
弟之俊秀者補儒學弟子員張生繼光預焉處士熊世
威其外父也來徵言以賀予惟我朝之法取士則以科
目養士則以學校其取之也中鄉試者則謂之舉人中
㑹試而賜第於廷對者則謂之進士公卿百司胥此焉
出其取之也重矣其養之也始入學則謂之附學生少
[004-11b]
進則謂之増廣生再進則謂之廪膳生教以義禮以養
其德教以文詞以養其業德成業就然後以科目取之
其養之也豫矣譬之木焉楩楠杞梓必豫養於山林場
圃之中培壅澆灌積以嵗月既成材矣然後匠石取之
以為明堂棟梁之用固自然之序也張生今始入學為
生員蓋楩楠杞梓初培養於山林場圃之中者也豈可
不思所以自養哉齋莊中正以養其心學問思辨以養
其知孝友忠信以養其行禮義㢘恥以養其節使在學
[004-12a]
校之中則為名士由科目而出則為名臣斯無負於朝
廷養士之意而大慰乎親友相賀之心矣不然吾恐養
小失大不免為士林之累也生嘗從予游予愛其典雅
聰慧有可進者故以是吿之生尚念哉學問精㣲之妙
生當自求之言固不能盡也於戯生尚勉哉
   賈生入學序
賈生應奎文洪先生之子也天性聰頴而文洪教之甚
勤其纂言為文清麗可愛今年提學憲副王先生試士
[004-12b]
懷慶選子弟之俊秀者補儒學弟子員府學凡補三十
三人應奎寔為之首許舜民先生其外父也懼其驕而
不進徵予言以贈之予惟文詞清麗在後進固為可愛
然此特始學之事耳吾儒之所當務者蓋不止此也昔
魯齋文正公幼時從鄉師讀書嘗問曰讀書何為曰科
舉取第耳公曰如斯而己乎師大竒之自顧章句儒非
其師遂辭去公後卒以道德文章為世師表奎壻舜民
之門拜文正公之祠遺訓風烈蓋聞之久矣其亦嘗思
[004-13a]
之否乎文詞清麗充其極不過可以科舉取第耳然則
所當務者固不止此也國家以學校養士有司以文詞
取士意必有在生亦嘗思之否乎古者八嵗入小學十
五而入大學所事各異今之府縣學古大學也生藏修
㳺息於此豈可不思其所當務哉誠思而求之則自不
敢不進將來事業必大過人決科取貴蓋在所不待言
矣於戯生尚念哉生尚勉哉父師親友之所以望生者
固當不外此
[004-13b]
   䝉宗孟西歸序
平涼䝉生從其父宦學於山東青州府益都縣歸而過
懷慶真丘王教授蔣先生其外舅也因留講學於懷慶
將歸窻友牛生來徵言以贈予惟責善朋友之道也臨
别贈言責善之餘也吾何以為生告哉今世士君子之
講學者大抵主於發䇿決科夫吿人而不以其近且切
者非迂則誣然止於其所習聞習見而無所進焉君子
亦不為也昔子張學干祿夫子告之曰多聞闕疑慎言
[004-14a]
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
悔禄在其中矣不斥其干禄之非亦不曰此干禄之術
也止曰禄在其中而已此固聖賢告人之法也夫學所
以謀道也五經四書載道之器也國朝養士於學校使
之講明乎五經四書之文然後取以科目布之庶位以
賛政治意固有在矣嗚呼生尚念哉本之四書以求其
端廣之五經以充其體參之史傳以通其變身如何修
家如何齊國與天下如何而治平時而玩焉務使得之
[004-14b]
於心驗之於事則發而為英華行而為功業決科取士
蓋將不待他求而自至矣於戯生尚念哉朋友贈言之
意當不過是也
   仇生北歸序
正德末年予致仕家居潞安仇生奉其尊甫玉松先生
之命來從予遊既而别去嘉靖初年予䝉恩起廢從仕
於外與生不相見者蓋十年於今矣嘉靖已丒予再致
仕家居今年生復自潞來省時玉松先生捐館已六易
[004-15a]
嵗矣相見首弔之生悲泣不能已次問其諸父安否次
問其學業所至則慨然曰生一病三年不能出門戸今
病雖愈氣體尚虚不耐勞苦學業廢幾盡予以生年齒
方壯體虚尚可復學業尚可勉進之生唯唯居數日將
去予念平日無益於生而生乃惓惓相愛無已顧無以
報之又念予老矣恐後不復相見乃以平生拙學告之
蓋盡心之道也竊嘗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
止於至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皆明德也齊家治
[004-15b]
國平天下皆新民也學者於明德當無所不用其極新
民之道則惟可行於家仕而得位然後可行於國與天
下生居家有家範居鄉有鄉約修身齊家以化乎鄉人
其道蓋已試而有驗矣念生方積學待用他日出仕則
當有治平之責語雖稱居家理則治可移於官然國與
天下地廣人衆政事益繁治平之道非講之素明臨時
擬議推度而行恐無以合宜而中節然則生於今日豈
可不加之意哉治平之道有所謂事君事長使衆焉有
[004-16a]
所謂興仁與讓焉有所謂禁貪戾焉有所謂與民同好
惡焉有所謂不專利焉其大綱雖明而條目曲折則有
不可以一言盡者生尚念哉以大學之傳為綱而博考
於經書子史復叅以國家憲令以盡其條目之曲折務
使其各有定見此則所謂物格而知至也至是則明徳
之體始全他日出仕則隨其位之所至而行所當行一
出於誠則新民之用亦漸造其極矣功成名立可傳不
朽與前日之行家範鄉約者盖無以異也嗚呼此大學
[004-16b]
之道也予平生之拙學在此生歸矣尚念兹哉尚念兹

   仇文烈孝行序
潞州義門義官仇君文烈迺兵科給事中敏之六世孫
而宿州吏目君時濟之子也天性篤孝六嵗喪母知號
慟見者酸愴既長習於家庭禮義之訓事父及繼母曲
盡孝敬正徳十二年父病癱患不能動履君侍養醫禱
曲盡其誠歴三載如一日父卒不起君號慟㡬絶既葬
[004-17a]
寢苫枕塊不御酒肉悉如禮每奠哭哀慟如初喪至服
闋不懈由是衆稱其孝嘉靖改元修先帝實録詔天下
有司採求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之類以備通纂潞學正
王公首録君為孝子以應蒐擇里老郜經等亦應詔呈
舉有司奏請旌異由是君之孝上下逺近無不聞懷慶
之士與君弟庠生文光㳺者相率來徵言以贈予惟臣
之於君子之於親忠孝之道咸其自盡焉爾已非有所
待於外而後為之也仇君之孝其親其心亦若是已矣
[004-17b]
夫豈以上之賞罰人之毁譽為作止哉然而有司薦之
士友贈之是亦有説乎噫此蓋教化之端風俗之機衆
人所忽而君子之所留意也夫不待賞而自為善不待
罰而自不為惡上智也賞之而終不為善罰之而卒不
免於惡下愚也至於可導而上下者中人也上智不易
得下愚亦少中人則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人有一善上
皆賞之衆皆譽之其不相勸而趨於善者鮮矣人有一
善上咸不加察焉衆咸不知敬焉其不怠沮而變於惡
[004-18a]
者亦鮮矣古之聖賢能謹乎此故風俗淳美比屋可封
後世忽之此風俗所以不如古也仇君之孝士友之所
以汲汲稱揚若不容已者夫豈無謂也哉風俗之美吾
於是有望矣
   張世台侍親之封丘序
孟縣大尹張先生遣其子世台從學於予未幾當道以
先生治迹彰著薦其才堪治繁調官封丘世台將侍行
同遊之士繪圗賦詩以贈其别復請予言以叙其首予
[004-18b]
竊惟指引者師之功也從容規戒者友之任也諸士以
世台逺行不復得遂其羣居講習之樂故賦詩贈别以
致繾綣之意友道也予淺陋不足以師世台然嘗尸其
位矣每見世台有所質問不達不已竊喜其志篤意勤
可以與進然未有以發也今其逺去固當有以吿之而
况其友為之請乎於戯夫子有言可與共學未可與適
道是學貴於適道學焉而不知適道猶不學也今世之
士非不誦習聖賢之書口講其所謂道也至於聞道學
[004-19a]
之名則相顧而笑豈以是為不美哉其心必以為聖賢
之道必先義後利必厚本抑末今方作為文詞以干禄
仕而何聖賢之道之云噫是蓋未之思也聖賢之道明
德新民夫豈以隱為髙如沮溺丈人之所為哉惟出處
進退之間不為詭遇斯已矣文以載道聖賢亦未嘗不
為也惟不徒飾其輪轅而無所載斯已矣人莫不飲食
也鮮能知味也渴飲饑食聖賢不免與人同所異者知
味之正耳若謂必絶文詞必棄禄仕然後可以語聖賢
[004-19b]
之道是何異于閉口枵腹然後為得飲食之正哉是亦
不思甚矣世台念哉從事乎博學審問之間反求於慎
思明辨之際凡聖賢之所以修其身齊其家以及乎國
與天下者必究其極勿鑿而深勿執而固要以大中既
自得矣則發為文詞以應科目施於政事以為功業無
所不可不幸齟齬則樂天知命而遯世無悶焉聖賢之
道固即此而在矣豈索隱行怪為哉抑人有言雌雞不
能伏鵠卵吾淺陋不足以化世台三原馬伯循髙陵吕
[004-20a]
仲才皆世台鄉先達也其學俱有源委世台入承庭訓
出就二先生訪焉其可也諸友繾綣之意亦若此而已
矣嗚呼念哉
   贈石嵓處士仇時閒序
士君子所以取貴於世者以其見道明而將義篤也而
隱顯不與焉古之隱君子如封人晨門諸賢皆垂名於
魯論而王彦方管幼安黄叔度諸賢亦流光於史册至
今餘千年矣而言論風㫖猶使人景慕不已世降俗末
[004-20b]
斯人蓋不可多得矣有與之彷彿者寜可不表章之使
顯於世哉正德年間予廢處林下聞潞州仇氏家法之
美而未詳也㑹其宗子瀋藩儀賔時茂遣其子熈從予
游乃得見其所作家範及所舉行鄉約始知時茂及其
從兄時濟弟時淳時表時閒皆以孝悌禮讓為鄉人所
宗心竊慕焉然無由見也嘉靖壬午予丁先父憂時表
奉其伯兄命不逺數百里來弔奠觀其禮度循如也聴
其言論秩如也益信其昆仲之賢未幾别去嘗意他日
[004-21a]
或至山西當造拜其室以盡觀其昆仲之儀刑值䝉恩
起廢奔走仕途不相聞者久矣乃今嘉靖戊子春時閒
復奉其仲兄時淳之命來訪其禮度言論猶時表也詢
時茂起居則捐館踰小祥矣相與悲悼久之暇日延時
閒小餐論及家範鄉約傍及古今人行事得失皆舉經
史或儒先著述以對明白剴切不激不隨乃知其識見
髙明真有士君子之風又歎其昆仲皆賢又有古人之
所難得者益加敬慕時閒嘗問予以學問之要予應之
[004-21b]
以讀聖人之書當知其意行古人之道勿泥其迹時閒
以為然其虚心從善蓋方進而未已也其與古之隱君
子並流芳聲可期也於其歸也姑以是贈之以徵其後

   贈婁生東歸序
聖賢之道未知以知為難既知則以行為難有志之士
讀書窮理能知聖賢之道者時時有之至於知而能行
者百無一二此無他世俗之説横於中而利害之勢迫
[004-22a]
於外於是乎徇時之計生而行道之志變矣於戯此道
所以不能行也世之人見小人得志君子困厄類皆曰
順時者通忤時者窮是不可以不通其變也士之惑於
其説者蓋十而八九矣抑不思窮通得失莫不有命自
古及今小人得志者固多矣而敗者亦不為少君子之
困厄者固多矣而顯者亦未嘗盡無是知窮通得失皆
出於命非人力之所獨致也故君子恒行法以俟命不
知命者則無以為君子聖賢垂訓之意逺矣或疑斯道
[004-22b]
之大浩浩難窮欲盡知而全體之有未易者殊不知道
有全體有先務智者無不知也而當務之為急修齊治
平豈非當務之急者乎學問思辨以致其知既真知矣
藴之於心則為德體之於身則為行發之言語則為文
章措之天下則為事業大可聖次可賢下亦不忝為士
君子矣或問推行之要曰本之以誠施之以恕律已以
嚴責人以寛窮通得失則一聴乎命有所不得則反求
諸已而不變不沮焉知此則道庶乎其可行矣婁生東
[004-23a]
歸乃來告别予念生有志於聖賢之道恐其或惕於世
俗之説而不克終也故書是贈之於戯書不盡言言不
盡意生尚繹思而推廣之哉
   賈賢權驛序
國朝統一四海政令之施或上遣使而布於下或下遣
使而達於上皆給驛以行使者至驛則館人授室饔人
致膳圉人具僕馬故使者至則如歸去則無留難之患
政令之施捷於風雷之鼓動蓋有由然也逺近州縣莫
[004-23b]
不有驛而河内萬善驛則在太行之麓路通山西使客
往來者頗少驛官缺員府縣恒委他官署之事非其職
故多至廢墜正德十五年義官賈賢寔承府縣檄往署
驛事凡百盡心不以權暑而怠故屋宇修潔飲食豊腆
士飽而嬉馬騰於槽使客至者無缺供之咎上下咸愛
敬焉姻親張某等乃來徵言以賀或謂驛傳之政非大
也驛官之秩非崇也至於他官暫時權署則又可知矣
是何足賀噫不然政不在大小秩不在崇卑惟盡心於
[004-24a]
其職者斯可賢矣孔子為委吏而㑹計當為乘田而牛
羊茁壯夫孔子大聖人也㑹計當牛羊茁壯此瑣瑣者
何足稱數而史氏必備録之者以見大聖大賢克勤小
物無所往而不用其心也賈賢權署驛事能舉其職孰
謂其不可賀乎衆僉曰諾於是乎書
   周總旗應役序
儀衛司總旗周君大淵去嵗冬始膺役旗手千戸張侯
命分任司事君以衰老辭侯曰任事之勞非衰老所堪
[004-24b]
固然但事務煩冗非老成練達者不能况衆人疲敝乆
矣他任事者不免有所漁獵衆益以困汝既老成習事
又家道殷實無取於人分任司事非汝莫可其勿辭君
不得已受命既而委以鉅細之事悉皆允愜上無怒容
下無謗語衆咸頌侯為知人又喜君之能任事也姻家
孟氣之迺來徵言以賀予於周君為妹婿故不得辤竊
惟事無大小能任者賢事茍勝任則雖閭里之役亦足
以流芳於當時仇覽諸人是矣事不勝任則雖公卿之
[004-25a]
尊不免遺譏於後世孔光諸人是矣然求所以勝其任
者豈有他哉本之以誠行之以勤處之以公如是而已
誠則人不疑勤則事不敗公則衆咸服充是道也雖公
卿之任無不勝者况其小小者乎君念哉言行相顧以
致其誠夙夜匪懈以致其勤差科必均以致其公則上
悦下服將始終如一日矣昔于公為獄吏凡事不茍嘗
令髙大其門曰吾治獄無寃後世子孫必有興者至其
後定國果為卿相君勉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安知君
[004-25b]
之子孫無興者乎謹書之以徵于後
   贈民安驛驛丞牛本誠之任序
友人牛宗器之子本誠由承差授湖廣公安縣民安驛
驛丞將之任庠友王子正伊親也乃來徵言以贈嗚呼
予何言哉欲告之以古人居官之道則迂逺而不切於
事欲告之以今人居官之道則予有所不知雖知之亦
未能得其肯綮然子正之請不可虚而宗器之厚又有
不可黙者姑述所聞以告而本誠擇焉其可也驛逓之
[004-26a]
官大要以奔走承順為職凡朝貴之經過上司之巡厯
公使之往來驛官咸有事焉其進退欲恭其應對欲敏
其舘舍欲潔其飲食欲豐其車馬欲備以整欲一一各
得其宜固己難矣况夫舘舎之授主之者舘人也飲食
之供主之者饔人也車馬之戒主之者圉人也而驛官
實總理焉治之太寛則下不用命而悞事治之太嚴則
下或不堪而生怨或寛或嚴各中其節非洞曉物情深
知事體者不能也兹不亦尤難也哉語云不習居官視
[004-26b]
傍州例本誠之鄉鄰豈無服役於驛逓者乎驛官之行
事如何則上官喜如何則上官怒如何則下人悦如何
則下人怨本誠計亦知之矣今兹之任凡事視以為法
戒焉則上無不喜下無不悦驛官之職不難稱矣本誠
家饒於財俯仰之資不賴於官而本誠之來見我也進
退言語淳朴無偽蓋忠信人也忠信誠也本之以誠而
加以通敏驛官之職綽綽有餘矣然予不真知今人居
官之道所言不知可用與否本誠就習於世事之君子
[004-27a]
而再訪焉其可也是為贈
   賀薛生入學序
嘉靖壬辰提學副使敖公按臨懷慶選子弟之聰俊穎
異者補儒學生薛先生之子堯民與焉曹四先生生之
外舅也乃來徵予言以賀予惟生以童稚之年登庠序
之門德業未成名譽未著將何以賀既而思之則亦有
可賀者焉楩楠杞梓之木必預養于山林然後匠石取
之以為棟為梁聰明俊傑之士必預養于學校然後朝
[004-27b]
廷取之以為公為卿取之雖在後養之則在先不有以
養之孰從而取之是則養之之始亦可賀也然材之成
也難矣善養木者其根欲深其培欲平其灌欲時而又
剪其繁冗去其荆棘使土力不分復遲之以嵗月然後
棟梁之材可成善養士者必根之以虚明敬一之心培
之以聖經賢傳之㫖灌之以明師良友之澤而又戒其
雜習除其穢行使用志不分復遲之以嵗月然後公卿
之材可成其事之相類有如此者嗚呼生尚念哉作養
[004-28a]
者朝廷之意也期望勸戒以相養者父兄師友之任也
崇德廣業決意而往以自養者則生之責也夫子有言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
吾往也士始入學亦一簣之覆者也生尚念哉吾言止
于此矣
 
 
 
[004-28b]
 
 
 
 
 
 
 
 栢齋集巻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