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整菴存稿 > 整菴存稿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整菴存稿卷七     明 羅欽順 撰
  序一十五首/
   贈大司馬廖公參賛南京守備機務序
江南形勝之地葢莫有過於金陵者矣我太祖髙皇帝
受天明命奄有四海寔於是乎定都經畫規恢封植維
持既勤既悉城郭之髙廣宫闕之壯麗官署之整飭衢
陌之寛平士民之浩繁貨財之豐溢文物之炳煥威武
[007-1b]
之赫張自有金陵以來葢莫有盛於本朝者矣及文皇
帝遷都於北乃號兹地為南京實惟根本所係内外守
備莫非重臣而必以尚書一員參賛其事自非老成持
重明於大體克勤小物者莫預其選厥惟慎哉百數十
年之間軍民百萬之衆所以熙熙然遂其生樂其業以
興夫孝友睦婣之行而内姦不作外患弗侵凡以參賛
之得人和調有方剛柔相濟以克遂臻兹也其為朝廷
所倚與夫在左右作股肱者亦何異哉尚書率用兵部
[007-2a]
欲其節制之歸於一爾近者其員告缺廷議僉屬之東
光廖公遂首薦之時公方為南京吏部尚書詔改公兵
部降之勅俾領參賛之寄士夫皆相慶以為得人葢公
之為人沈静端荘篤於操履遇事必精慮未嘗輕發既
發亦不可回尤喜讀書㣲言奥義多所自得官京師三
十餘載間將使指曾不踰千里外而四方吏治之得失
民情之疾苦風俗之媺惡鮮不究知葢其留心於世務
然也乃今膺受兹寄其於操縦之機緩急之節夫安有
[007-2b]
發而不當者哉然自頃逆藩搆難禁旅南征龍蟠虎踞
之區肆為封豕長蛇之囿人情物態之憔悴亦云甚矣
則公之在今日勞心焦思當但已哉將欲利人必先除
弊弊有一朝而可革者存乎㫁有須磨之以嵗月者存
乎誠斯二者皆公之所素有也以舉邦政以奠邦畿以
馴復承平之舊觀而奉延聖祖之澤於有永不於公有
望哉於是太宰白巖喬公與諸公言宜致一言之贈而
屬筆於欽順愚非能言者顧比嵗三遷皆辱承公後契
[007-3a]
誼非他人比其又可辭
   送大司徒蒋公致仕還鄉序
聖天子光紹丕圖茂隆化理臺省重寄率惟老成虛心
以聴其設施舍己以従其獻替百官承徳奔走事事各
期傾竭底裏以賛成太平之治於無疆虎風龍雲其可
為千載一時也已猗歟休哉梅軒先生湘源蔣公為南
京户部尚書方踰年一旦以年踰七十力求致仕上察
其情詞懇切特允之公喜如弗勝或謂公釋重負而即
[007-3b]
優閒其喜宜矣然當此之時上下一心方以興事建功
為務顧獨為山林長往計毋乃傷於果耶朝廷亦毋乃
曲徇其情而非擢公尚書之初意邪欽順以為不然夫
君子固汲汲於事功亦未嘗不兢兢於名節其於進退
之際豈茍焉而已哉葢有禮義以為之權度也是故義
可進而進精明之治固將由之以臻禮當退而退亷恥
之風亦必由之以長其於世道豈不交有禆益乎哉公
歴官中外不亢不隨嘉績清聲孚於上下嵗月逾邁心
[007-4a]
力既殫於是懇致為臣而奉其皎然無滓之身以退其
可謂合於禮當於義矣清風所激頑懦斯逺斯固盛時
之所不容少者朝廷亦安得而不従之哉初公與其弟
敬所先生同登成化丁未進士公筮仕得縣令九遷而
至今官敬所先生今為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書武
英殿大學士不惟名位相埓而忠厚正直徳望並隆天
下之清議皆歸焉少傅公擁翊聖明義均心膂殫謀畢
慮惟日孜孜公兹歸老於鄉乃獲以時剪荆棘於先塋
[007-4b]
薦芬芳於祖廟以慰其春雨秋霜之感其於忠孝之大
節於是乎兩得之矣公之歸也有襃勅有傳舟嵗有輿
夫月有廩粟凡諸尊賢優老之典咸備詩云瑟彼玉瓉
黄流在中其弗信已夫行李首途衣冠咸集既酌之酒
復贈以詩凡以申愛仰之誠而篤交遊之誼也詩既盈
巻少司徒蔣公謀於大司馬廖公猥以首簡見屬欽順
獲游公伯仲間辱知辱愛非一日矣顧雖無能為役而
義有不得辭者於是乎書
[007-5a]
   贈少宗伯呉公北上詩序
兩京固士夫出入往來之地然自南而北者人之屬望
視乎自北而南者每每有如此其故何也葢臺省之建
雖兩京如一而事之在南者良簡事簡故其責稍輕即
有弗勝於天下大數亦無甚加損也若夫京師則凡大
議論大政令之所従出一言之善將天下賴之一令未
安其害或有不可勝言者然則夫人屬望之切固其所
哉長洲呉公南夫初舉進士入翰林累官至侍講學士
[007-5b]
時望已駸駸屬之矣及來南京為國子祭酒為太常卿
前後㡬十年公文學老成才猷宏逺富有建功立業之
具而久淹散地僉謂非宜及兹乃被召為禮部右侍郎
一時人情無不欣慰行有日臺省諸公遂相與賦詩贈
之詞雖不同而屬望之意皆至清卿邊公庭實以余與
公同年且嘗同官徵言於羣玉之首余不得辭也仰惟
皇上臨御以來厲精圖治凡天下之所謂賢人君子次
第收召而聚之本朝議論設施激昂奮迅葢将痛洗近
[007-6a]
年以來因循膠錮之弊期於光明正直可大可久以仰
承祖宗列聖敷遺之休其意氣可謂盛矣然而識者於
此猶或私憂過計以謂時難得而易失機易弛而難張
人之所見不能盡同而發於議論者常苦其難一也夫
議論不一則其取信於上也難厥孚未交而太平之效
恐未可嵗月冀也凡有斯世之責者亦安得而不加之
意乎葢天下之理公則一私則二三人皆忘其有我之
私而惟理之是順則所以發上下之志成久大之業自
[007-6b]
然之應固有不容已者豈待勞心於智數之末以嘗試
遷就於其間哉欽順愚無知識葢嘗竊有聞如此舉以
為公北上之贈意亦不為不至也公往方日與諸君子
下上其議論以見諸行事而求所以慰滿夫人之望者
亦將有取於斯言否乎
   慶宗老季黼翁承恩冠帶序
皇上嗣登寶位爰稽典禮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尊號推
恩海内凡民年八十人所敬服者賜冠帶以榮身葢優
[007-7a]
禮髙年王政之先務也一時山林遺老往往纓冠束帶
北向稽首戴帝徳以欣然莫不自以為非常之遇而其
為子若孫者感激欣幸尤有甚焉不必家之有餘皆黽
勉營致酒食㑹集嘉賔以樂其親之心而侈上賜凡曰
親友又相率而往為之助喜以儀物為未足則於作者
之文詞以重之葢朝廷一令之下本乎人情而人心感
動之無間乃如此如使王政畢舉天下之和平也何有
哉吾宗季黼翁素有鄉曲之譽及兹年適八十士君子
[007-7b]
遂相與言於邑大夫奉冠帶以加於翁翁世家邑西原
中族大而顯其先君子薊州二守清儉惇厚有古人風
惟翁式穀似之翁之存心處事質直周慎其族父大參
崇本公嘗特稱之以勉諸弟子凡世俗千岐百轍營營
往來自以為計之得者翁視之若無見也其為人若此
故今以耆壽榮被恩典而人心之歸重翕然翁有二弟
季黻季栻一女弟歸故少司空張公封恭人今皆無故
夀皆七旬上下四子絢紀綬紈皆克家従子若孫又以
[007-8a]
十數計天倫之樂非人所及而重以稀闊之恩其得於
天者厚矣抑亦脩諸已者有以迓承之也古者王化大
行閭閻畎畝之間人物之長厚有不如翁者鮮矣試以
翁而槩之今日僅千百之十一葢寵章可以倖得而年
徳相副乃為至榮人心所以翕然歸重翁者夫豈有所
私哉司空之令子上舍生寅素篤渭陽之義将以兹月
八日翁始生之旦敬舉賀觴謂酒食非所以恱翁屬余
一言以鋪張其盛美余非能文者然與上舍姻家雅知
[007-8b]
翁為人葢不能不為之喜顧無以為助則鄙陋之辭敢
有愛乎詩云委委蛇蛇如山如河象服是宜翁有之矣
又云萬有千嵗眉夀無有害此則上舍與余所同為翁
祝願者也
   奉慶伯父孤峰先生八十冠帶序
皇上臨御之五年殄戮姦兇大明黜陟舊章成憲申飭
無遺其年冬欽順首䝉恩叨復舊物既而以上兩宫徽
號之故誕推徳意嘉恵萬方明年春詔書至吉於是欽
[007-9a]
順之大人以季弟欽忠備員銀臺由翰林編脩進封中
憲大夫通政使司左通政三従伯父孤峯先生以年耋
而行脩也得賜冠帶榮身葢更化未㡬時而欽順一門
之内受恩稠疊如此其為慶幸何如其為感激何如其
在伯父先生則尤為竒遇也葢先生方弱冠即負文名
提學每小試應舉諸儒先生率居甲乙之選始自景泰
庚午迄𢎞治乙卯周旋場屋凡十二三科而庚午之秋
則先祖司訓府君天順已卯則大人封君皆中式欽順
[007-9b]
於𢎞治壬子二弟欽徳欽忠於乙邜亦皆叨與薦名先生
獨竒蹇無成雖志不少衰而身則老矣知者葢莫不為
之嘆息孰意其有今日之遇也哉夫曠蕩之恩不常有
大耋之年不多得吾鄉素稱多士竒蹇如先生者亦不
少矣而年與恩㑹則稀類終老於布衣此先生之遇所
以為尤竒也先生美鬚髯長身玉立儀範詳罄出言有
章孝友惇叙於家庭膏馥沾溉於子弟雖年登大耋而
於禮節之細未嘗不致其謹也昭受天恩夫何愧哉初
[007-10a]
書至吉時欽順即欲有言為先生慶先生曰姑及吾誕
辰葢八月十七日也已而鄉邑有警先生復以書來曰
古人舉事多於嵗首矧拜天恩重事也吾謹卜以春正
近者大人封君以迎養東來間詔欽順文當先春以往
切惟朝廷恩徳隆厚有如天地欽順兄弟無能方寅奉
庭訓夙夜祗勤以圖報稱於萬一惟先生所以訓飭諸
子若孫者亦豈能一日而忘朝廷也哉詩云樂只君子
遐不黄耉樂只君子保艾爾後夫能保艾其後使之勉
[007-10b]
勉焉一惟忠孝是由或出或處無乎不可是即所以報
朝廷之大徳也誦斯言於先生殆亦贅矣要亦臣子之
情自有不容已者夫
   壽叔父西阜先生七十序
正徳二年嵗在丁卯三従父西阜先生夀登七袠七月
朔旦是惟初度之辰欽順方侍親里居乃敬奉巵酒為
先生夀而申之以言曰先生童稚窮經白首無遇飯蔬
衣布棲遲衡門可謂困窮也矣然以欽順觀之身雖困
[007-11a]
而道則亨鄒孟氏所謂其子弟従之則孝弟忠信者先
生有焉夫孝弟忠信為政之本必身有之而後子弟有
所矜式惟得其位則所及者廣無他道也先伯祖明逺
夀官性行髙簡夀至八十有五而卒先生事之葢未嘗
一日不得其懽心於事繼母尤恭雖其卞急少容亦終
身無忤與異母弟處自少壯至於今塤箎和鳴允為既
翕素性剛介嫉惡如讐舉止類疎而見事特敏與人論
説往往輸寫肺肝或就之以有謀必沮其不可者賛成
[007-11b]
其可者亦甚㫁也先生之為人如此可不謂之君子乎
夫有君子之道於身斯固可貴也已作賔大族多歴年
所身教黙移言教兼厲其有益於人子弟也可一二計
邪夫遇不遇命也士之遇者不為少然或有其位而一
無所為其於世奚益又其下者惟志於嚢槖以肥其妻
子至於悖理而傷教若罔聞知此其人雖貴祗為人所
賤惡焉爾視先生可同日語邪詩云樂只君子萬夀無
疆夫道合禔身功存養正其為可樂今猶古也無疆之
[007-12a]
夀孰不為先生願之先生有子欽藹漸涵庭訓文學日
進葢成王祐之志者允屬二郎諸孫雖早孤如春如靖
皆朴茂可喜又以知先生有無疆之慶矣欽順學道不
敏而事父未能所幸諸父中有若孤峰先生及先生及
守菴先生夀皆六七十嵗以上朝夕聚處詩酒倡酬談
笑甚樂猶得藉以自慰凡今日所以為先生願者又豈
他人比哉欽順言雖不文而事皆紀實知言之君子得
而讀之有以知先生之夀非幸也宜也兹其所以為可
[007-12b]
願也
   慶義官王君六十夀序
三十年為一世人歴世至再則以夀稱引而上之至於
四世百有二十年極矣雖堯舜之聖未之有過者焉昔
康節邵先生著書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人生
一元中得年多者僅百二十少者往往不及五六十而
止此生之所為可貴而夀之所為難得也然而脩短之
較據耳目所及若有相懸絶者即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007-13a]
觀之雖百十年間猶旦夕爾茍非自知其生之可貴有
以自立而無愧乎為人亦何異蠛蠓之出没於旦夕間
哉故或夀而榮或夀而辱或不必夀而其名永存要觀
其所自立何如耳古之聖賢特立於千萬世之上乃能
與天地相為無窮此其道固非有異於人而知之者鮮
矣流俗之與居機事之相移嚚聲之相聒靡然相隨而
化者十常八九故其雖生而不足貴雖夀而不為榮是
豈不可惜哉韓子有言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知而不
[007-13b]
以告者不仁也有如王君紹堯其殆可告者歟王君余
姻丈桂林楊公之姻弟也公之子榮祥志整於君為甥
榮以書來言君今年夀躋六袠丐文為慶且云君之先
子雅自振邁以輸粟受冠帶之旌而君克世其美為前
郡侯張公孟端所重君所居在郡城中而趣尚悠然若
無異於山林有子琮珥珊皆讀書克家君兹暮景甚適
可謂榮矣願無靳一言余惟今生齒極繁一城之中得
壽如君者當不少髙文大軸出於名公才士之所摛親
[007-14a]
戚交游之所奉持以為慶潤増華屋而輝映几筵者葢
往往有之然不過以飾一時之耳目雖有至言妙義服
之終身可以無斁而能注心者鮮矣則言亦何容易也
顧君榮於余為至戚惓惓以請且韓子之戒余常誦之
其又可黙與夫以君居繁㑹之區而有山林恬淡之趣
其發言制行必當有取於君子夀而榮也固宜繼自今
誠益謹其言益修其行亹亹焉惟善義是由以超然於
流俗之表斯其為榮且貴胡可勝道也昔詩人以萬夀
[007-14b]
祝君子必曰徳音是茂余之言所以為君夀者其義豈
不有同於詩人者乎
   夀桂林千户李君序
余門下士有桂林李氏兄弟者皆升自鄉舉行皆稱其
文其兄曰鸞今為崖州學正弟曰鶚歴事南京刑部已
及𤓰矣鶚歸有期乃來拜請余文為其尊人千户君之
壽余惟愛二子因以知君之平生以為在今武弁中未
易多得於鶚之請遂不辭君先世本湖廣大冶人自其
[007-15a]
髙祖始以戎籍𨽻桂林中衞為千夫長至君而材畧傑
出且旁通經史諸書喜従儒紳君子逰以廣其聞見慨
然以功名自許㑹諸洞猺獞多弗率屢廑師征君率在
戎行積功多擢累千夫長出入大將軍麾下賛謀效䇿
每協機宜廣右士夫至以文武兼材稱之見於文字有
足徵者其為人如此可不謂之賢乎今兹花甲一周巋
然武弁中老成人有子八人皆能讀儒書習舉子業鸞
與鶚固佳士其他若庠生鳯儒士鵬鶠輩亦皆駸駸嚮
[007-15b]
成於是李氏自大冶來垂百餘年而君父子之間聲實
蔚然將遂為桂林之望其所以自致葢必有過人者矣
然余因而有感焉國家蓄養將士恩徳至深禄賜之饒
累世不乏誠有資其用耳自頃狂奴悖𨽻乗機竊發實
繁有徒征討之師所在成列然而月靡聞於三捷凶或
見於輿尸豈非忘身殉國者之鮮其人而偷生避死之
心勝邪是可慨也已夫人之生死有命非可避而偷也
況義有重於生者邪又況舍生者未必不生而偷生者
[007-16a]
未必皆能久生也漢之雲臺唐之凌烟閣其所圖之人
孰非忘身以徇國者而往往身名並顯夀考令終柴周
之樊愛能何徽髙平之戰固巧於偷生矣踵未及旋而
遂為世宗所戮非其明驗也歟有如君者奮自行伍竟
長千夫當其提戈斬級之時義勇赫張寧惜一死然而
天命有在式克至於今日休彼偷生之徒雖幸而免於
王法使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豈獨鋒鏑之下能死人
哉噫今之武夫胡不此之思也余於是益羨為難得而
[007-16b]
願天以難老錫之以達觀其諸子攀龍附鳯之盛遂序
次為文如此葢既以夀君又庶㡬聞之者之或有所警
云君名經字大綸六月十有七日其生辰也
   慶大司徒胡公七十夀序
仕宦而至八座行年而至七旬此皆清明淳厚之氣之
所鍾固天之所命然君子不謂之命者貴夫人之自立
也清明淳厚之氣人之得之於天也宜亦不少顧無以
養之則不充夫氣之不充者周旋必有所虧念慮必有
[007-17a]
所歉其於大受而逺到殆非所可冀即使有天幸而官
且大夀且逺亦難免乎詬辱之集掩覆之勞其又何足
貴邪此無他凡以多欲之為累耳茍其人寡欲則理與
氣合而妙用無窮暢於四支發於事業人皆見其可愛
而不見其可惡也見其可敬而不見其可訾也夫如是
而服大僚享髙夀則固卓然有以繫一時之望此其所
自立為何如而奚獨命之云乎南京户部尚書古歙胡
公始由進士發身官累遷而正今位嵗在甲戌夀登七
[007-17b]
旬初度屆期南都卿士大夫皆相與登堂致慶羣談嘖
嘖莫不以賦稟之異稱公然自欽順觀之則公所以自
立者葢有道矣公敭歴中外垂四十年守法奉公愛民
惜費厥心罔不自盡而未嘗従事於貨利之殖聲色之
娯廉潔之存始終一致葢所禀既清且厚而養之者又
一宜其官愈大而愈稱夀愈髙而愈榮非近時人物之
卓然者哉先是公嘗連章請老上念公清慎老成勉留
至再然公意猶未巳也夫七十致仕雖則常禮而自昔
[007-18a]
君天下者必以無遺夀耉為道葢經事久閱理多足以
㫁大疑決大政而斡旋大變者惟老成人則然此皇上
所以不能釋公也公既夀且康而謀猷克壯固宜以體
國為重豈其以決去為髙哉凡為公之屬者莫不喜公
之夀願公之留惓惓頌夀之忱謂非文辭不足以達之
也則相與屬之欽順欽順素辱公愛不為非知公者雖
不敏敢敬書此為天下夀公留公
   奉夀少師西涯先生李公七十詩序
[007-18b]
斯文之在天地間必於其人焉是託其人之得與於斯
文者天也天以斯文託諸其人矣宜必従而佑之是以
福禄恒集於其躬而禍害終莫之及孔子曰天之未喪
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固其理也我國家誕敷文教亦
惟濟濟多士是資頃嵗賊瑾盜權仇視縉紳拘囚黜罰
殆無虛日而百度以之皆舛我師西涯先生李公嘗受
遺先帝方為輔臣之首名髙而徳厚瑾獨不敢以非禮
見加公夙夜憂勤彌縫調䕶於其間所以為斯文計者
[007-19a]
無或不至及瑾伏誅以死而公之志益伸於是申飭舊
章削除宻網顯拔幽滯登進忠良俾斯文之命脈垂㣲
而復振事勢已定乃従容乞身而退以休於家伴奐優
游以介眉夀今兹荐登七袠非天之所佑其有是哉欽
順違逺門牆凡十有五年矣有自京師來者輒奔問公
起居以今所聞較之向之所見聰明志意曾無不及有
以知公之福禄葢方殷而未艾也今内而臺省外至藩
方居髙位當事任者往往多公之故人與其門生弟子
[007-19b]
㣲言奥論人懐所得既以見諸行事其有不合亦必於
公焉質之几杖之操箋牘之貢日相繼於門下而公皆
樂為之盡其出也源源不窮身雖退蔵於家而道未始
不行於天下此天下之士所以莫不願公之夀千萬以
為期況於門生弟子有位於南都者凡十有一人大司
馬喬公宇先期訂議期各賦詩一篇以效南山之祝詩
以八荒開夀域一氣轉鴻鈞為韻而韻不及欽順則俾
序於卷端欽順學日落而業日荒無能副公教愛之一
[007-20a]
二方深愧悚尚敢以不腆之辭凟獻於門下哉然非辭
則無以達區區祝願之誠是以不敢終讓凡公之文章
徳業與夫歴官本末有非淺陋所能備書敬書公克夀
斯文之大節以為公夀以見天之所以夀公者誠有意

   慶張母羅孺人五十夀序
余婣家藩檢張君有賢配曰羅孺人今年夀盈五袠十
二月十有二日其生辰也其子邑庠生律將以其日率
[007-20b]
諸弟術徹張筵為慶預來謁文以申其祝願之至情余
不得辭也嘗觀古詩人之於君子所以祝願之者既曰
萬夀無期矣又曰遐不眉夀既曰萬夀無疆矣又曰遐
不黄耉何其抑揚反覆勤勤懇懇如是哉誠以其有益
於人之邦家故惟願其久生於世也余次兒珝為孺人
長女之壻閨門懿行余因與有聞焉而知孺人為女中
之君子也然則眉夀之祝在今日獨容已邪孺人之父
是為大司成氷玉先生母宜人闕里孔氏孺人自幼明
[007-21a]
慧雅飭讀書輒了其大㫖女工精緻而書數皆通在諸
女中尤為父母所竒愛及歸張氏其舅則少司空栢菴
先生姑則封淑人羅氏羅淑人治家嚴整嘗歴試孺人
以事亟稱其賢謂他日必能守其家法孺人事舅姑孝
謹始終如一日尤善相君君既赴官湖藩孺人獨留主
家政事無弗舉君遂得一心奉職無復内顧延明師以
教諸子而早夜程督加嚴不為姑息律由是學業大進
名烝烝起庠序間術徹皆知所向方為善士張大家也
[007-21b]
孺人為婦為母實多禆益宗族婣表率能道之非一人
之私譽也由此觀之不謂之女中君子可乎人生至六
十始以夀稱而五十者開六之端也由五十而進於六
十又累進而盈百焉且復過之兹固律等為人子者之
所深願凡其宗族姻表素聞孺人之賢而欲為張氏久
逺計者又孰不願其享有遐夀以禆益於無窮哉此余
所為不容已於言也吾兒辱愛有年教均諸子第疎懶
未能副所期待其季女之壻曰王翥姓名方著於鄉書
[007-22a]
此則所謂乘龍者也今皆預捧觴之列蘭芳玉潤鵠峙
鸞停萃於一門亦云罕矣孺人之所為可慶者将不愈
逺而愈大哉
   封監察御史喬公輓詩序
天地間惟感與應其變固無窮其在人也則有中節與
否而世道之隆汚人事之得失皆於此乎係是故感應
之際賢者之所慎也今夫善人君子之卒聞者孰不哀
之然哀之者於其人或素交或嘗一面或槩聞其平生
[007-22b]
則其情之所發或淺或深自有不能同者以夫概聞之
列而哀悼之情有若素交然者嗟嘆之不足至乃形諸
悲歌而不能自已焉兹其情意之篤至謂非深有所感
而然哉封監察御史甯城喬公以孝友篤誠嗣其世徳
著稱於宗族鄉黨享年七十有七考終牖下時其令子
某以察御按治江西聞訃哀甚一時寮吏邇者造庭遐
者走使既皆吊慰如禮而凡昭受知遇者尤深感動乃
相與作為挽詩以致其情此卷則吾吉郡守張侯淳為
[007-23a]
之倡郡寮屬暨鄉大夫士従而續之凡若干首察御之
按吾藩也庶政之予奪羣吏之激揚惟公惟慎其所以
感乎人者深矣而其尊人之賢徳又雅足聴聞榮養方
隆遽兹奄棄致吾察御未及𤓰期以去而君子咸失所
依則懐賢感徳其能已於言乎習俗日流上下之交文
有餘而實不足其尤薄者至不免身為土芥彼既得此
於其上則於其父母之戚固漠然不一動心兹亦感應
之常然君子未始不為世道嘅也由是巻而觀之有以
[007-23b]
見察御得人之深諸君子用意之厚其於古道㡬焉是
豈不可傳乎公雖没而有令子能得此於人人其令名
之在天地間将必有永矣張侯欲章諸作者之意爰以
子夏之任委之鄙人鄙人不敏顧義有不得辭者輒原
感應之理以為之序
   龍泉掌教蕭先生遺稿序
故龍泉掌教吾邑前輩蕭先生遺稿一巻為五七言古
近體詩百五十首啟一首賛辭一首凡百五十三首皆
[007-24a]
手筆也先生諱孔資字愛同别號歸叟初起明經為霸
州訓導秩滿陞教龍泉俄以将母歸歸二十年而後卒
平生述作頗富其仲子儒士津寶蔵惟謹叔子聰以先
生遺命占籍新野竟起鄉薦為内黄訓導及致仕始克
一歸時則儒士君没已數年而先生手筆不無散失僅
得此稿於古簏中寳之過於琬琰置諸衣笥出入與偕
又數年而其子麟亦以鄉進士訓導髙郵乃出以授之
麟於是釐為長卷以便諷誦某嘗得而讀之大抵平正
[007-24b]
典實本於性情而約之義理乃其剛直不屈之氣亦自
隠然可窺其字畫明潤圓匀頗有晉人風致視彼艱深
險澁以為工偏枯側媚以為竒者未可同日語也葢先
生為松臞曽學士之甥早嵗即嘗受業故其學行與詞
翰往往似之語所謂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信乎自有
來矣夫以先生學行之篤詞翰之美子若孫繼述之善
乃三世比為儒官自世之偶挾一長遂軒然得志於當
時者觀之謂之久屈可也屈之久者理無不伸兹麟方
[007-25a]
以仕學蜚聲其殆以先生顯乎先大父司訓府君與先
生兄弟交竟以愛女為儒士君配而欽順之為童子又
嘗受業於儒士君乃今視麟猶兄弟也麟因以此卷屬
為之序顧惟生晩聞見寡陋敢以不腆之辭僭序先生
之遺稿哉遜避久之而申屬益固則念夫尊者之出入
容有子弟為之先驅者用縁斯義而概書其本末以引
於巻端如此使夫讀者知先生之所以不朽葢有在於
詞翰之外云
[007-25b]
   鳯臺别意序
鳯臺别意一巻詩凡二十八首前十四首大司馬白巖
喬公希大奉常白樓呉公南夫大司成梅北魯公振之
少司成雙溪汪公器之所聨後十四首大司徒東谿鄧
公宗周所和為五言古風者二為七言近體者二十有
六凡以為陽明王公伯安贈而篇中所冩則難别之意
為多繾綣綢繆至於再三而其意猶有未盡也陽明才
雄而學邃志髙而識逺方受知明天子陟都憲奉璽書
[007-26a]
以撫臨江湖閩廣之交憑髙宅深十數州郡之地正君
子得行其志之秋其行壯矣胡難乎其為别哉葢凡陽
明所有皆諸公素所敬重焉者聲同志合不假外求道
義之交深文字之㑹宻實天下之至樂也一旦别以千
里逖違南北於其所謂深者固無在彼在此之間而其
所謂宻者則於是乎遂疎三益之良參辰相望其情之
有不能釋然者不亦宜乎雖然王命孔嚴民望交切驪
駒在路不可留矣孟子曰廣土衆民君子欲之陽明所
[007-26b]
性之分固不以得所欲而有加然推其所有以見於設
施必有卓然不可及者而斯人之受賜可計日待也在
乎加之意而已諸公之作雖惓惓於惜别然其意未嘗
不兼出於此此其所以為君子之别也歟巻既成東谿
公攜以見過謂欽順曰子素與陽明善而未聞所以為
贈者何今兹巻之首簡猶虛子其實之可也欽順遂復
於公曰陽明固知我真雖無一言將不以為簡以公命
序兹巻而致之陽明亦必不以為煩敬受而序之
[007-27a]
   雲亭鄉約序
嘉靖十年四月甲子吾鄉大夫士㑹於龍福寺中者凡
十有七人議鄉約也衆志素協議即時以成夫禮之當
由人莫不知然或為習俗所奪有不能無悖於禮者見
者聞者既皆以為非是亦何憚而不改耶此無他莫或
為之倡焉耳夫習俗之不美固非一人一家之失而仁
讓之興鮮不自一人一家始鄉約之議其諸大學之所
謂機也一人倡之衆人輒従而和之一家行之一鄉輒
[007-27b]
従而效之俗之變而歸於厚也何有哉凡今日之約皆
目前近事易知易行㑹議之人不出一鄉之外亦取其
近而易集耳然始於近易而逺大固可推也變自一鄉
而他鄉亦可動也此吾輩之志也議初發於西澗曽公
天機所觸諸君子應之如響卜日徵㑹一惟西澗之聴
㑹之日宿雨初霽四山如拭草木亦欣欣然既具草各
出所攜相與宴飲獻酢交錯情意胥洽真所謂魚川泳
而鳥雲飛者酒半乃相與分韻賦詩人一首南山尹公
[007-28a]
既出韻且言曰詩意宜一切以正俗為主勿為留連光
景之辭皆應曰諾復相與議約當徧遺諸大家宜鋟梓
以便草印雲江尹公曰事専則易就吾其任之某因人
成事曽莫效㣲勞首簡之書諸君子固以見屬有不容
不勉承者亦禮也編刻首條約次則鄉先正尹文和公
書又次西澗初議而終之以㑹中所賦之詩凡㑹議者
之姓名皆載諸約後而詩之序則一以齒云
 
[007-28b]
 
 
 
 
 
 
 
 整菴存稿卷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