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懷星堂集 > 懷星堂集 卷十二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懐星堂集巻十二    明 祝允明 撰
  書牘
   擬上天公書
臣聞天職生覆帝道𤣥逺故下民苦則嘑天儌幬育之
仁極則籲帝冀斡旋之神帝豈樂違仁以損職没神以
斁道哉今兹嵗行在亥春夏以來淫潦作眚殆半天下
三辰失明四瀆汩亂淹山没谷沈蕩城郡殺麥爛禾人
[012-1b]
死萬萬盛陽之期雷電晦滅隂浸沇溢有類秋冬愆燠
寒之宜敗氣度之常甚可畏忌臣聞六物播其遊氣四
令宣其子理雷電之動各有攸司帝惟統運元本消息
自然而已然則今之水厲其帝意與抑羣工之失神理
與臣愚謂世有隆降道無遷革咎徵之下豈應虛茍若
某山某土方帝之造帝則瀦之某民某物逆帝之命帝
則溺之何以溥錫凶旤汎然亡擇邪臣又竊見如此一
地平坦利往而忽蒙菑害或彼一土嶢岨陷衆而更自
[012-2a]
宴寧墊者必窶仄之家存者定侈富之室然則帝意果
安在乎雖蕩蕩惟大靡校錙銖而吉凶影響夫亦胡囏
且下民之拯救者至難且久上天之仁佑者極易而速
以至易之變化易至難之民勞以至速之神道易至久
之人力以一亭毒之功用解四海之困窮繇人情以揆
裁必見所従違矣雖不敢以此仰窺鴻造上溷𤣥機然
而自我視聴感兹至諴則下土羣悰亦敢僭聞伏覬急
闔闢之樞答僥倖之望釋衆積之憾肇安輯之喜乾道
[012-2b]
光荗坤輿寧止六合幸甚如是雲官雨伯干紀沴化亦
乞天威革釐匡戒以歸中正臣冒犯清嚴罪當不宥伏
乞照臨遂賜俞行
   上閣老座主太原相公書
正徳二年正月十日門生祝允明謹齋潔具書焚沐百
拜獻于端揆恩門尊先生大人鈞墀下聖明踐阼昆命
爰立天地交泰雲龍開運蒼生魚鳥望化咸若矧在門
席末士従衆抃蹈之餘其能遂已而墨墨乎然言而亡
[012-3a]
采不若弗言間嘗條布豪末愚忱期欲附達左右又恐
宻勿之地機務填委私牘浪語秪煩口目適以益譴是
故久之無所呈徹昨日郡侯召見賜示鈞劄云云始知
先生之不遐遺始知小子之懈慢始知先生之猶畧其
罪而與其進也因是復取所條者稍為裁叙因風銜誠
終上諸門吏允明竊謂宇宙之内理之與事咸有其至
者而各有所居居之者咸得而其功成其績興不然者
反之曷為理之至也聖賢之道也王佐之才也中正之
[012-3b]
徳也天人之學也曷為事之至也丞弼之位也霖楫之
任也樞軸之權也登平之業也若是者皆具則居之咸
得者也上而皋夔稷契伊傅周召次而蕭曹房杜韓范
之徒是也其功成其績興千古一時也理得之事不得
之則功無與成績無與興上而孔子次而孟軻王通之
徒是也事得之理不得之則亦功無與成績無與興甚
者更以僨古之具臣鄙夫是也是故理未始無其居居
之有與事咸得不咸得耳咸得者自是天地間至難之
[012-4a]
期所謂千古之一時如前所稽可知也而今其時矣先
生其人矣自衆人觀於是者曰賢升而世泰位尊而道
行大率若斯焉爾此固爾也自智者燭之則大有非易
易者何皇天之萃是至理與事俾先生一人咸得之而
當今日之時也意者有所倚託馮藉將以旋乾轉坤為
我皇明翊無疆丕丕基俾伊周無専美者與天道淵穆
草茆之類非所敢知而先生其格于是矣則門人小子
亦従衆抃蹈而已引頸延佇日誦聖政之維新先生相
[012-4b]
業之巍赫萬邦蒙賴而門牆竊光感戴欣幸自倍恒品
何能既言乃若位禄之峻極體履之康祉是皆上天景
命中具者不敢煩云以勞聴司也輕忽唐瀆無任悚息
若夫郡書之事輒亦附陳其故伏自先生行後衆以郡
公考績期迫相趣入刻雖曰隨刻隨校専責有人而要
之人情散解又坐圖籍單寡日力拘局不免漫浪作事
時以允明之不肖雖欲黽勉加力豪末以無負先生若
郡公之採舉然而人格素卑不能自拔竟不得不避専
[012-5a]
擅之嫌遷延引卻遂致巻帙外周而文字中漏體骼聫
整而精神或殊此則允明之罪而其間固亦有不敢盡
言者也初允明承委條件令専修者沿革守令科第諸
表官署宦蹟兵防倉場驛逓冢墓諸志以為書凡十有
八巻所參脩者城池風俗世家平亂又四巻於時允明
所受驅䇿稍已勉畢其事矣獨以先生王命赫臨入相
期促而書中諸條未有所屬者猶繁區區之愚誠以先
生之𢎞綱已舉而諸君之衆目未集下而宜勞者反逸
[012-5b]
上而宜佚者更勞仰窺尊抱未免焦煩且我聖上以天
下之大任渙命飈馳而先生猶不忍一事之中隳欲目
矚其大勢已成而後行是以繫累若此小子私懐惡能
自安乃思欲奮起自効少分先生之憂而周覽其間惟
人物志之在范盧舊冊者最為浩穰而且無嫌可避於
是獨取而治之至於宿館舍繼膏燭至漏下四鼓日出
而作如是者不及一旬而繇周迨元之人物遂畢又九
巻雖才識闇短因人成事意惟不敢負先生耳及後分
[012-6a]
脩本朝人物就所分者得二十人皆文學之科袁華郭
翼輩人不過數十言只據原分本稍定一二字爾惟伎
藝諸科每項不過數人而各隨科分列古今隔越勢須
逐項先後畢舉而次第相銜始得篇章照應巻次停匀
乃据呉先生未完本張本都本朱性甫本諸原草之舊
而次第修之迄于本朝以成巻次其孝友烈女原議作
表諸表都付允明此其分内物也後因更議此二項作
表有礙不可著筆乃改作傳固非允明之侵分也然固
[012-6b]
易為媒謗而允明徑為之此則果於自信勇於効功而
不能避嫌之一也又科第表所載凡諸無傳者悉在而
以急遽有限之秋欲備登合郡百餘年縉紳之姓字履
歴抑又初無文字據依秖藉耳目詢訪欲其一無舛脫
寧可得乎此乃事勢使然而實憎訶所萃而允明又不
量而為之又其果於自信勇於効功而不能避嫌之二
也然其失正由愚騃而已固無足他虞也夫豈知事每
出於意外竟坐二者而遂賈求全之毁卒致㣲勞不白
[012-7a]
而嘖言潜訌時非不欲自暴其衷於郡公之前誠以無
先生為之依歸縦言之無所證㫁而折衷也故遂包垢
抱憤一笑不辨以迄于今亦以事無久而不白爾兹者
辱下教命特賜顓委於是信知大人君子果有燭㣲闡
幽之神開誠布公之烈而不一物枉且棄也得命隨具
事宜帖子申白郡公而事狀全非曩昔竟亦付之無可
奈何一浩歎耳空荷期委終成孤負恨何可言聊陳大
槩附復如此雖然固猶有所不敢盡言者也煩惱威昌
[012-7b]
知荷萬罪至於寒賤傾歸亦復綴此喧聒自頃繆領鶚
剡忝登龍門抽之於㝠覽之中而擢之於堆積之下起
之於垂廢之際而引之於更屬之初凡及門弟恩均在
三而先生之於允明則倍萬焉葢膏㴻毓物而瘠壌之
澤特豐宵月揚輝而迷塗之夫加賴允明之銜斯厖沛
也豈特膺服肝鏤而已哉兹則㷀獨轉深顛頓彌亟引
覽前路邈未可知然而思極性開年加力定愚雖不敏
敢負所天忽及么䯢不任戰灼允明伏惟霽宇收畧幸
[012-8a]
甚幸甚允明惶懼惶懼死罪死罪允明不宣
   上堂尊少宰四明先生書
年月日門生長洲祝允明謹齋祓詣門頓首再拜上書
恩師天官尊先生大人閤下允明竊惟天之賦物也各
以類就而不能無純駁貴賤於其間必有精英傑特之
氣凝之乎沈實之地發之乎顯赫之所使之卓拔雄立
表儀當時於是駁且卑者得以援攀投附由末以赴本
然後純且貴者以全其類而責塞此天之意也故聖如
[012-8b]
周公孔子不能已於握哺啟發之勤非知夫士之果不
若我而姑為爾也知天之吾責者其意如此吾惟懼夫
勤勤之未至以違天也夫焉得自已繇二聖人以來天
不乏賦若責膺是者亦往往能承之雖未至周孔其意
可知已其在於今則先生其人乎自三數十年來海内
之稱文獻冠領者必曰四明楊氏矣由先文懿公而下
専明經之門擅儒林之場聯絡甲乙之科勲華著朝列
膏馥被衿佩煌煌延延絫數十公天下之士耳震霆目
[012-9a]
日月雲烝而川趨也今先生道真中腴學澤外滂敭歴
清貫簡切皇眷乃以天官宰衡之任兼司司成成賢之
典官人迪士總存而交委之所謂著者益著被者益被
士茍不聾瞽誰不歸也而小子之幸則逾其望也倍矣
小子東南之下材也夙受先訓繆班士列弱冠不自量
輒復操管舒觚學為詞章以此妄為大人君子所與進
然而質陋力譾志劣氣局竟不能勉闖髙明之域而日
趨叢汚方媿憾自艾之餘分不能従薦紳先生之後屬
[012-9b]
者歸學省執業堂館伏幸先生進而教之諄勤不已葢
於是而所謂踰望之倍者不一二數焉始隠伏茅蓽時
仰先生之風如企古人以為此生得一識侍為不負願
也乃今一旦而遂之則其幸也何如遂之幸矣而又獲
立函丈隅末號為弟子以不失素心之依歸其幸也復
何如依歸幸矣而又獲盛節懋愛之臨被不以汎衆視
之而特賜垂收曲挽之不已悃悃焉傳道受業解惑至
于再至于三則其為幸豈不愈越恒品而莫之與京歟
[012-10a]
夫莫京於其幸而思其報塞者闊焉漠焉恍不知其烏
在此所以易幸以懼而不能已於陳説焉先生曰子之
資也已良允明自察而見其䝉昏蹇連後於時彦當人
一已百之間耳而胡以當先生之期乎此以懼易幸一
也先生曰吾之知子也甚蚤時猶在少弱吾已歎為鮮
及矣允明自察而見其荒落鈍退蹜蹜如循回視昔日
已自甚逺求及夫人葢大難矣而矧曰敢先之乎此以
懼易幸二也先生曰子為大㕘之孫武功之外孫而太
[012-10b]
僕之甥養而成者厚矣允明自惟樸遫之質幸出附於
内外文獻之宗而其洿下不振愚不肖如此也愧天怍
人死不之塞而復何以哉此以懼易幸之三也先生曰
始吾在史館見所叙上武功遺事者賞之詢而知為子
筆謂武功之有孫也繼望子來以顯而屢失之後喜子
舉于鄉慶吾王先生之得人已復寂然毎春試輒従榜
録覔子名而不得知其滯矣允明於是而知先生之愛
之篤至若是而將焉酬之此以懼易幸之四也先生曰
[012-11a]
比嵗之聞則或謂子崇飲夫過必勿憚改行必求副文
名必欲協實年彌長則見彌定子必力勉之允明於是
則有惶赧戰栗而不敢文也昔也少妄欲達志建業而
不可得則孤㷀凡懦之質不能自固或有託酣宴以陶
神情者兹焉循轍檢迹其敢迷先師之丕訓違先生之
仁教明也敢不自厲此以懼易幸者五也先生曰天之
美氣精英傑特者不徧賦間鍾於是而吾得之則其珍
貴希鮮亦重矣必也思所以保惜自重如天之重之也
[012-11b]
斯為不棄天命於乎先生之伺不肖至於如是此則不
肖以懼易幸之六而兢慫顧慮不能自已之尤者矣盤
題紳書敢隊夙夜嗟夫天之賦物有純駁貴賤而必以
類也久矣純貴者玉玉琢而文石従佩用成瓦礫者逺
矣純貴者楩梓楩梓立而㣲材集巨室完榛棘者逺矣
先生儀璣衡柱明堂佛仔皇極小子固駁賤甚竊願别
瓦礫辭榛棘遂厥狂簡其望至矣琇瑩梲楔脱可斤鑿
卒幸先生與進而終之允明惕息惕息死罪死罪
[012-12a]
   答人勸試甲科書
陳義垂省詞厚意豐戢佩良益凡國之章數彌髙者榮
彌大官之位守彌要者志彌達此衆情所識無須勸也
且張弧之初期於破鵠豈待銜筈方擬發留惡有足闖
棘場乃議進退斯不伺智者而后定也縁夫道以時遷
事以勢異審而従違乃可稱智天下之務求在得之得
在行之必然者也如使求之而無方得之而不易行則
竟亦空耳何以徒勞為哉求甲科之方所業是也今僕
[012-12b]
於是誠不能矣漫讀程文味若咀蠟拈筆試為手若操
棘則安能與諸英角逐乎挾良貨而往者紛紜之場恒
十失九況枵槖鈍手本無所持烏有得理斯亦不伺智
者而后定也又況年往氣瘁支體易疲寒辰促晷安能
任此劇勞哉牕几摹製尤恐弗協時格矧於茍且求畢
寧能起觀勞而㒺功何必强勉此所謂求之之無方也
故求而弗得弗若弗求借使以倖得之尤患行之不易
足下教云得且未必遑及於行臨事而思循次而作固
[012-13a]
不為晩曷其滯乎嘻人豈不自知古語云人各有能不
能若是者非余所能正斯謂也又曰昔既累干今曷中
沮茍希野逸胡不夙隠乎夫行已以義制義以時故一
鴻而磐陸異一雉而舉集殊春苗夏菽隨候而蓻又何
拘乎又曰然則曷不遂行遯夫不仕無義度力而趨乗
田委吏莫非王臣如曰徇放逸之曲懐獵髙尚之浮譽
豈吾心哉近世有既舉於鄉而不㑹試者語人曰始謂
求賢而待若防竊故不復為聞者髙之僕竊非焉夫場
[012-13b]
屋之規何必親歴始知如必親之一場已識當不復入
奚伺終試乎今既得而託辭焉是所謂掩耳盜鐘將居
其實矯其聲以它規也是以一世眩而名利歸之既而
以殊典起天官率成憲授以舉人之秩而退此實銓衡
之得朝廷之大公也僕可以效尤乎又曰臣之事君勞
而不怨中外之勞亦畧等耳舍此就彼將何居乎夫朝
署之責隆忠効諫行則績𢎞而知不任不任者躓親民
之政狹簿書錢穀則澤小而職易勉易勉者克識非大
[012-14a]
昧寧不辭躓而趨克乎僕也上不敢如鬻熊次不能為
嵇康下又不得如袁甫者乎哉嗟乎去就自有合宜之
節難乎識尤難乎執能識而執存乎智者僕不敢以智
居而求免於愚何不可乎庶㡬釃一流於滔滔噤澌鳴
於羣響幸循其分焉爾寧矯激邪誠感愛懋友道之隆
然而斯言亦僕之誠也幸誠察而信之僕又豈敢以山
巨源傷公之義也哉
   銜遇
[012-14b]
提督山西學校事按察貳使湖南曽公昔以御史按南
輔允明竊蒙教焉然其蒙之也葢曰公之道之行徳禮
之被學術文華之敷達聞見之而得師焉譬猶睹日月
而願光明觀山水而朂仁智風雨霜露發于天而物自
生成無必面命而已益矣一旦斧節下臨蓬茅允明惕
然出肅奉以入公接之以殊禮與之以温辭儌以髙賢
大君子者為待望焉於時邦人聳觀以為公之異政而
祝允明也榮允明曰此不足為公異允明不敢以榮也
[012-15a]
有不勝其懼者焉夫自聖賢抑已下人式閭吐握尋常
事耳後來人品鮮髙道解風薄據長人之地者傲玩以
自賢挫物以為能因謂此也異有如公焉脱畧名位周
攬遐末鋪滄溟而縣宥坐采葑菲而擷芻蕘以是行之
而自慊夫豈勉强以為之者與是故有不為武王無武
王不式哲有不為周公無周公不延士不為公而已矣
有公之道何有於斯乎舉所足而行之其道之一端焉
耳奚其異然而允明則非此人也其奚以勝之不勝而
[012-15b]
榮乃將撓而為辱故懼焉非不榮異遇繇懼以奪榮不
敢居也或曰然則何以弭懼以塞遇也曰是不敢云報
黙厲而已矣青陽肇辰萬彚以條蘭莽惟鈞使允明可
禮則公得矣不可禮則允明失矣得恒在公故曰非異
非榮而獨懼焉然則銜感陳誦則無容已方春之條其
有喙翼者讙鳴而躍翔焉故言不可已也葢曰公之道
武周之道也無所不至而獨一端乎允明之不肖且蒙
之而況其他乎世且泰公當大行若周公之相武王也
[012-16a]
則予言可昌矣或者識而退己而公自畿郡守遷今位
後益莫可量仲氏先生貳守吾郡允明復辱為子孫無
㡬拔僉河南憲司政比行允明因敢録昔語獻之冀為
聞于公葢又曰公之道昔此之狹乃今之廣衆人之異
乃公之常而允明之懼乃天下之榮若幸也
   示續
自吾以上二世單傳汝若終鮮兄弟則三世矣同曾祖
之族即麟之兒有二人麟既不肖二孺漂落逺外亦終
[012-16b]
當收之此外無一人矣吾家以善積望鄉郡迨二百年
仕顯相襲天之祐䕃過厚吾等僥倖踰分多矣獨惟枝
葉單薄殊為可戚吾既已老所望於汝倍於他情乃復
彌甚將若之何此固自天意人不與力然予年至此際
西岫髙而羲輪下曷勝惘惘之懐也作好官建勲名固
是門户大佳事要是次義只是不㫁文書種子至要至
重茍此業不墜則名行自立勢必然也大率今人處世
唯應隨所賦質成就得一二可名於人便是不忝其祖
[012-17a]
足為孝人善士要必實成無惡於志乃始是了葢立志
固要髙尤貴乎實不必過甚開口聖賢也毎言及先公
前後積累至於吾身却顧委擔息肩獨爾㷀㷀未始不
心折氣沮吾壯强貧苦斥弛濩落使其時不幸死則一
荒逸無成之鬼耳晩暮粗立門牆支拄世業素日所立
文業成名聊以持之下見先人最是一缺一/字作善之心
直獻於皇穹后壌塞空神明吾能之也爾盛年幸獵華
膴偉業谹聲皆可基致然切勿失祖宗以來傳家仁厚
[012-17b]
本子及方冊行墨間也此予素衷因念嗣息遂言及此
嗣息事吾既無不用情者至如禱祈弓韣以降思欲無
不為之今尚未遑嘗研觀古人論議凡求昌後必以隂
徳為冠務方以此鐫切膓膈亦未得下手處不勝焦煩
與爾天性之切瀝髓莫喻偶少暇筆此伺遇便且聊寫
致之
   答張天賦秀才書
汝徳秀才足下寅簿范君來接手書即座上拆觀辭義
[012-18a]
靄然僕恒嘆今時俗寢窳古風閴寞大夫士相臨以位
當其時翕翕如鐵磁一分攜頃便邈若山河寧復望肎
一勞手筆寫心以相浣也忽乃遭此慰恱何量然而足
下之為此不以率規式茍為美觀僕總萃其㫖大端有
五要以僕為可以益足下故至若是凡所以待我與所
以言我足以益足下者誠太過太過雖竟莫之益又何
可以無復故頗為細條足下諸端而更以平生所得一
二繼之以極所望不負心契夫足下之㫖葢以僕為有
[012-18b]
徳為有學為能文為能教育為當進顯位嘻僕何所有
而敢當是羣美夫徳則多目矣自聖人全之賢人失得
㕘有觀古人蜚光來葉或以忠節孝睦若政術勲華循
良剛鯁博厚介狷文藻髙逸伎術等類不可枚數茍得
一足以服人茍一無之則名亦一無之如僕者乃誠於
徳多好好而弗能得也髙明沈潛猶弗能就其一況克
而中乎中則全矣雖弗得實深切刻其心謂未有果無
毛髮之善而猶人者故平生摩厲若自得銖分不敢以
[012-19a]
謂人也獨惟弗能且已以為將口持之以進夫人或因
而信之遂繇以成徳我雖不肖令天地出一善事成一
善人不既美且樂歟所以毎事輒徴古今人可以長人
者以類舉而諄勤焉足下所謂教育者亦殆此類耳然
而其力㡬何夫所謂古人成徳建名乃不一塗豈於今
而不然是故孝忠大節百行細目患不果為無患果而
弗成患不果成無患成而弗名吾願足下之為善由是
而益果也果而大就也凡在此日為善者尤以勤勇二
[012-19b]
道為難更願足下之果益加䇿功在二者也勤校分隂
勇先萬夫齊賢作聖誰恡誰沮吾料足下接此愚言應
犁然首肯心協而額額矣乎世人為事類欲先立門户
幸足下務其實毋尸其名凡人好大指一而期之指一
而譽之且咈尔不怡然従究之口百而身一者亦㡬希
矣其口最以所謂道學者為髙然由僕論之最非美者
道學也道學奚不美乎為之非誠其病不勝故為不美
之冠斯習嶺粤特昌深喜足下慎思明辨之也徳之可
[012-20a]
為足下言者如此足下以僕為猶或當仕此中此特足
下愛我獨欲之愚恐足下外無一人欲之也而況於僕
而自欲之乎僕誠不善仕其故大帥不能克已不能徇
人不能作偽不能忍心視時之仕者若神人然安能企
及之哉幸足下尤勿以此相俟又況末所謂擢且重寄
之云乎夫以是三者待我我皆末之承矣唯若所謂學
與文者可為足下深言之因稍舉其梗槩引而就足下
之所有所切者㑹融而陳焉足下之質穎矣才邁矣功
[012-20b]
勤矣學厚矣文美矣穎乃求求勿茍於細邁乃往往勿
岐於側勤乃投投勿虛於邇厚乃積積勿累於粗美乃
善善勿機於凡學者士之食也質者學之田也才者學
之稷也功者學之耒也文者學之饎也凡人之質千科
百倫然而人之生斯世也古今一也其支骸口目膚髮
無不同奚有於質而獨以後先異然至要其歸每従世
而下矣何哉斯非質故也氣易滿盈惰悠日時誤其一
也志念不卓徇世逐俗誤其二也碎尺璧以作充耳翦
[012-21a]
匹錦而為履綦可勝惜乎惟才亦然古今之稟既同或
同髙而効不同等者其病猶質之自誤也縶駃騠於漕
車艤風檣於磯杙如之何而達歟故足下之質如完璧
匹錦才如駃騠風檣吾願足下有以成之達之毋碎琢
寸翦縶而艤之為也至所以成與達之者其方并列諸
後即學與功而一其事者也夫學成以勤疇其不知然
而古之為勤何如哉葢將役分隂如窮年用寸跬若千
里語其至者殆千萬於今士矣僕嘗聞鄰院童子僧旦
[012-21b]
旦起誦其書無一朝廢或時見之問所記未㡬已易一
編稍久已數十其書視儒家言尤難成誦予因笑曰彼
為此者上欲作佛下欲成為僧以自養一生爾今為士
學者上欲為聖賢君子下欲不失作儒生取官禄爾即
不為上為下且不與彼庸孺子欲為一僧者同力是斯
童也勤於不勤之士也知成在於勤智於不智之士也
知而克之勇於無勇之士也今士動輒非僧佛此一學
力已弗若之矣則今之勤學者抑亦有若古之勤者乎
[012-22a]
雖然葢有之吾未之見也古之為學者何也至於今葢
亦多變矣其在於初將明理修身以成已用於時以立
政安人建之為志行之為行施之為功業宣之為文章
充充如也已而日以壊且浮大較以為人士以為人期
其身世以為人期夫士繇是徵辟舉聘之制作于上徵
辟舉聘之身起於下其道乃是而其實多非自夫子之
日己病之矣逮乎缺二/字以迄于兹寧獨為人而已乎其
間不能以縷計波衝飈馳顛汩繆迷日不可支而壊焉
[012-22b]
一壊於策對又壊於科舉終大壊於近時之科舉矣且
科舉者豈所謂學耶如姑即以論其業従隋唐以至乎
杪宋則極靡矣今觀晩宋所謂科舉之文者雖至為獧
澆亦且獵涉繁廣腐綺偽珍紉綴釦鏤昡曜滿眼以視
近時亦不侔矣其不侔者愈益空歉至於蕉萃萎槁如
不衣之男不飾之女甚若紙花土獸而更素之無復氣
彩骨毛豈壯夫語哉而況古之文章本體哉而又況乎
聖賢才悊為已之學之云哉今為士髙則詭談性理妄
[012-23a]
標道學以為拔類卑則絶意古學執夸舉業謂之本等
就使自成語録富及百巻精能程文試奪千魁竟亦何
用嗚呼以是謂學誠所不解吾犯衆而非之然而非有
知已有所為焉如足下之問焉則何必語乎是亦招尤
之術也今為足下則盡之意以足下於此業已精詣其
於時取不取非業之咎勿徒止乎是以為學萬分一慮
足下以此質才與功學者専止乎此則是前所云誤用
者之類也既語至是因即請道其方凡治經者先誦其
[012-23b]
文且未思其義言言不遺矣乃取漢賢註傳而窮之次
取漢後及唐賢疏義而窮之又次取宋賢所傳者而㕘
窮之决擇自得於已斯一也已今士従幼便讀宋人之
傳少長従舉業師一繫足後更無還期薶首泥目甘意
睫下與聖門遙遙傳胄漢至于唐諸師永不識面悲夫
請觀皇祖開科詔㫖士治五經皆先以漢唐注疏參以
宋傳不知今日何為而不従聖訓也或者槩諉以朝廷
以五經四書性理大全書為準的是矣又不知太宗亦
[012-24a]
有詔㫖必令禁㫁古註疏否歟先後聖人然則果有異
同是非耶故僕勸足下宜尋十三經註疏窮之當自有
得乃自有謂非可一旦强喥喥云也若患嶺外無此篇
籍幸力致之或他日仕達得之猶且加一翻力亦不至
如前所云也此治經也其於史也先取春秋内外傳乃
至史漢以降及宋元十九正史治之君紀臣傳以繫事
者爾爾志以繫制度時變者爾爾得失分矣㡬業彰矣
勸戒辨矣於是他籍係史而今不恒綴之十九編者如
[012-24b]
後漢㡬家三國㡬家之類求得而通治之他如通鑑之
屬史通之屬少有簡輯議評之力者繼之野録霸書私
史小説之徒又繼之斯可已今人自幼則以近人所類
故事等迨為舉業便事剿捷畢工於短簡狹䇿若所謂
少㣲鑑史畧之類而歴世根本國書㒺聞知倘逢一疑
覔一徵茫無可尋若固應尔吾又不知此何學也請足
下取十九正史者治之漸以及他若上所列節本摘編
一閱而去精評繆㫁收擲剛察决擇自得要於有用大
[012-25a]
畧與治經同也經史以外百家子類猶然也勤求决擇
自得致用與治經史同也毋曰台惟知漢董隋王唐韓
可尋也猶未歉也而餘不知也又毋曰台惟知周程張
朱可師也無可議也而餘不知也此非萬世之論也僕
斯云云者亦春秋知我罪我之㫖非可一語為足下立
盡之足下倘従之自知之也凡治經史子極於問思辨
者皆學也至夫篤行之則為已者得矣凡典冊不越經
史子集集亦學也或以為為文爾集固獨文其間用有
[012-25b]
與經史同焉又烏可以不博此與為文之説一道故遂
言及之夫物必有則亦必有容有者則必定久而小有
變移趨時其定者不可議而更正應屢救以回舊貫文
章者物之至精必有則必有容有則有定由時小變正
應屢救以歸舊貫要知若縫人為衣舉綺紈布毳精綀
殊寛縮益損度制殊及其成衣一也奈何論文者徇今
并反乎古要自宋後繆極於斯嗚呼豈有古今相承千
載而下數口翻覆遷易乃欲為定辭耶今人幼小輒依
[012-26a]
閭閻童兒師教以書市所賣號為古文者一踏舉業門
即遙置度外矣又欲自進亦錮蔽於宋後陋談問文曰
祖韓又曰韓柳歐蘇耳問詩曰宗杜又曰宋猶唐耳噫
闇矣哉然而知韓杜等者貴矣知韓杜等未足擅衆而
止吾者㡬人焉知韓杜等未足擅衆而止吾者又貴矣
知而自信以自遂又㡬人焉斯其誤寧小小然嘗使平
列今昔文家吾為第差之一决若陳算無或凝塞如將
聨及近來則吾不能矣毎遐覽先英以逮後來便將狂
[012-26b]
哭九京亦不知斯文何厄何振當即返正乎歸而還乎
以為今是昨非一成而勿議之乎何為同人于野者寂
寂也然此猶不可與羣語與足下而不語又不可故畧
為云爾復不自已啟一要術為足下贈大都欲務為文
者先勿以耳目奴心守人餲語偎人腳汗不能自得得
而不能透者心奴於耳目者也請吾汝徳自以吾目累
察而上之觀宋人文無若觀唐文觀唐無若觀六朝晉
魏大致每如斯以上之以極乎六籍審能爾是心奴耳
[012-27a]
目非耳目奴心為文弗髙者未之有也至乎元與本朝
之文雖佳者亦無必多視其否者請與絶迹毋令厠我
面側終日跨蹇駑不越數堠一乗飛黄便自千里安可
忽諸足下以為吾為有學為能文吾豈有學即能之哉
能言之如此爾有一為文捷徑語/在别劄俟更寄大畧足下淵淳虚白
大似黄叔度英秀朗察復如楊徳祖誠具美之器超時
之珍也僕所以欽愛而不能舍既己成而猶進進必大
發而猶祝也夫古之學如彼其究如彼今之學如此其
[012-27b]
究如此是何遼絶也成否而已矣成否何也勤情而已
矣勤趣好而已矣成也存乎勤勤也存乎好好也存乎
識真不真真而以好則必勤焉勤則必成焉一黍之食
一黍之力烏有絲毫事茍不勤得之又烏有都不勤極
恐勤之不當勤不當最切誤事凡具上諸語吾以為吾
汝徳語抵是耳載願汝徳省之為可用力之不可汝徳
意置之承邑志之訂甚善比僕自校有三五誤處劄出
改本付殷生脩刻亦未知停當否乙亥字誤亦已告之
[012-28a]
今仍發諸誤處去煩足下更一取板觀如未改盡煩就
以此書示諭殷令即改定序文之作尤承厚雅請即速
為之以慰懸懸但書無前後序之説在後者只當書作
跋尾或只為序不用後字亦庶也僕久以家事未行不
幸殘臘添一丁數日而夭老懐方此作惡以足下至愛
漫及之此月廿八日前後决行矣髙文蚤寄一觀然後
請逕自入書但刻工之費未辦倘可成刻千萬印寄一
本某頓首正月某日書發
[012-28b]
   與張天賦秀才書
僕出縣時猝猝不能叙别鄙懐已大不堪敬承逺餞郊
缺二/字留連不舍此自足下髙義然獨見此愚不能不愧
且感且歎重也方擬大傾倒於省邸然期前不遂後不
遂果何為然邪皆理之不宜有者釋氏謂缺陷世界誠
然然此歎何時而已也適遣人便漫致此訊豈能盡言
外縣志一冊附去板在殷處欲用可往問南征槀亦寄
去其間多不足觀只可與民望同之餘以忙不遑多及
[012-29a]
   答鄭河源敬道書
得侍儀誨僅三嵗其間㑹晤數十荷愛慕徳如自平生
然使許時僅一二接顔面為荷與慕固亦當如是如異
執事者雖一日三接不能强合也如是者區區衷素無
假頰牙矣比承汗簡已畧答報亦必既辱洞亮之已而
肺膈翻復絫日弗自休故復欲申敷焉而勢須以書大
凡世人莫不有志志正邪慝良殊而皆自願遂之其為
邪慝者無論即為正而良其負性布行每恒難乎中庸
[012-29b]
或務恢拓至軒馳跌蕩其究聖人謂之狂或顓揫斂至
刻峭孤絶其究聖人謂之狷此皆自由其性知務従道
而不得大中然必將務達焉以至於遂有若僕者狂乎
狷乎每自揆量亦每自貳且笑焉夫中固不能凡臨事
志未始不在開達當是時自信甚篤脱落防檢誠能等
萬有於一吷乃遂敏厲於已酌而應乎人要之不逆吾
道與反吾志其間小小移柱趨調亦無必校期為之而
猶為成章云耳或不吾亮吾巽忍至乎八九焉而彼且
[012-30a]
遂事焉終將并其志而遷之焉於是則蒙頑之姿必至
於大校其事可捐者捐去不復望於同不可捐則以死
期之不敢誣也由前之必為近乎狂後之捐與期近乎
狷鄙夫之執葢若是寵辱福禍誠不能計然用是以賈
禍特多焉夫今之世何世哉以是執也行乎族且難况
仕乎州閭且難况數千里外華尾蠻頭之域乎哉然而
以遲莫之景當百萃之役冒焉往為之烏有倓焉無故
焉者抑雖得眚不驚焉何也由先識之矣然而必為之
[012-30b]
者何也以為人生窮通升沈福與禍雖出乎人無不樞
筦於天於命也已且若是者固宜失之細人而得之君
子獨求不逆我道不反我志不羞我心不負我天故冒
焉往為之如使君子且不容則吾末如之何也己矣即
今使大戾賈禍如前云云即死無惕容夫何懼之有哉
然自頃蹈危塗既蒙當世公卿貴賢大人煦温而援上
之霽暘之光甘露之潤喬柯之烋實謂至知殊遭矣至
於今之知與遭也猶然而恨夫不肖之不足能以順奉
[012-31a]
之也奈何哉奈何哉獠獷之俗咸陽之鑑發其蔀羚羊
之角摧其頑猶未革也載可導而牽之乎今日不肖固
無事凡所以回吾道錮吾志淹溷塗炭者非上也非下
也非天也非人也已也非已之它也不即去而已矣然
其為不即去也正以去不洞朗更是逆道反志故爾有
如昨嵗事有累道若志者既告去數數矣其后事既散
落無統乃徑還已此非謾讕為㒺人也此謂脩/志書事嗟乎鄭
君今之世大人君子滿前吾豈敢以己誣人哉第古之
[012-31b]
待士也因其材而篤焉其志在成物今之待士也律萬
品而一之握吾之律示盡吾之心成否非所必也吾䝉
知焉遭焉待而欲成之焉感慕而已矣曷其忘乎且夫
人之材品不齊其亡乎此而獲乎彼也多不完故有為
者不可律於一不可望於人従吾所獲而自成之若是
者古之人皆爾矣又豈况於今乎某之於仕得不得未
可知也於文章間不敢言得期厲力少少勉就則亦可
知也今衆賢諸友繆見録取者亦以其所為言語可見
[012-32a]
者采之耳然是物乃日常酬答賔友請覔今雖謂有數
十百巻非某之至也愚者之少分頗得自至者未之呈
著也今為執事呈之故夫探理徳之真尋道器之祕極
人世之務上引聖神中準時憲下愜烝人以可立與為
者有子通五十五篇括而韻之者有大游賦一首索賾
隠貫異同抽篋取寳指掌向人窈邃纎忽必有物焉者
有子㣲缺二/字篇衡鋪昔今直訂是非觸意而語隨手而
述天人蟲草廣大碎瑣索之而毎得者有子雜缺二/字
[012-32b]
巻其它言理載事尚有數種類唯歴世良史二三大家
其餘雖瑕纇不無要與近代暗澀局陋者大殊異最是
趙宋之牒益甚膚鄙其一作者予奪取棄見缺二/字大同
其二畏守太過多筆寡削通數百卷之猥穰而首尾畫
一宛然公移其三成於宋亡之後勢固有知之而不敢
盡符孔氏之道者此則尤切介介於愚衷大不自量而
輒欲裁定之頃已造端中輟復久今若遂置刀筆長還
丘林畢志史業斯文茍就亦不謂千年無知已也此外
[012-33a]
英山秀水幽坰祕壑壺觴絲竹誰其奪之伏惟執事髙
朗傑立古人為徒才志徳學皆非蹇蹶者所望昨日同
役于潮雖非共事大帥畧同此獨坐時然耳譬之玉石
同炎蕭蘭並霜塵世常態何足挂言然執事簫雲之駕
理豈有可柅者超然遐驤為知者吐氣毋為似鈍者不
能力為所為以諧人所望而更圣圣乎人不望者而勞
力困瘁煩以自苦焉以為時羣嗤允明再拜
   與朱憲副書
[012-33b]
耄夫馮杖患人藉醫忽然失之顛踣委頓適以謭陋夙
頼鐫輔自頃暌判闊然春秋明公翺翮翀舉切摩烟霄
賤迹淹伏蓬藋志閼行縶腸非木石能不動搖明發不
寐何復自已匪慕位勢道義逺而忉怛忉怛夫仕之達
志者立教尊於立政得士多於得民飽經訓推澤才
髦豔發英藻絢䝉山川登實甫田利富百㕓倖矣西土
荷此祜福名禄赫來鼎鉉恭徯鄙且為今日上下慶倚
鄙戾契於時此日漸投衰晩以公昔相期屬者視今方
[012-34a]
不驗矣然而迂固之念不自謂了方擬受一命於國銓
二三秋後遂置名服放蹤磵阿為不材饕年之木焉耳
成行計在秋日以髙明惇宻友道聊及之也惟是鉛槧
之業不忘于懐爾日完得大游賦一首祝子通數巻此
二者稍具平生之學其外小言數種紀事數編與寫成
應時之作為集六十巻凡此悉不足為公言以所圖者
必欲得公一辭叙論寘之書端規附以逺適在松江得
喻侯指示有鯉雁之便舩下燒燭猝猝致此諸草盡在
[012-34b]
家舍未能隨往甚恨恨也圖之後便當或可致春深惟
良自愛荷天百休
   與陸侍郎論捕賊事宜狀
右允明在京時南方賊勢正狂屢聞截奪行旅燒刼居
民既而病中聞官軍累累奏捷又見解到賊首従者不
一適病間治行又見陳兵備捷報至雖塗路中仰戴國
家之福尤未嘗不復羨執事制勝之畧竊感且賀也自
入天津而南上下道陳公之績無間言行人亦果無虞
[012-35a]
至平原聞朝廷有覈實之命逮東昌始見上水舩説賊
餘黨所謂八大王者在谷亭八里灣以至徐沛之間繼
是大王之報日夕閧于途喥喥不休及濟益甚僕舟次
警備逡巡而行數日始定每扣之土人乃頗得賊情一
二大概龎靡初無智謀所欲只是錢米婦女二者每到
一地遇人稍警爽者輒收挾之或號于市好漢従我問
得二者所在乃旋行寇最是一等亡賴窮漢為之鄉道
某甲饒銀某乙積粟某丙有美少女燒刼姦殺唯言是
[012-35b]
聴因即引去至其家亡賴為之迫促有如駔儈賊乃解
甲飼馬恣飽酗肆汚虐方其時羣狗鼠昏醟撓亂雖有
餘黨散在坊巷動輒困睡久始起立方且搬運財物焚
蕩屋舍而行其時若有智勇者乗其散亂従而掩之直
従醉夢中擒縛之如執羊豕但民家倖免又無官司夙
為團結豫備不敢决行及官軍臨之彼反已備拒矣舍
此而去亡賴輒隨之如前作過一二處往往分與金帛
令還或後再經前地復召用事今有因而致富者鄉里
[012-36a]
敢怒不敢逐也以此前日賊有經行地方徑過不留者
以無土人鄉道其心疑慮故也則此輩其可不究懲乎
又最難成功者一事曰官軍賞罰久嚴其初官司只以
賊盜論賞然彼雖非干紀犯分之比而此之禦敵動以
傷死為期其至一也今使有功者薄賞効死者無䘏則
誰其肯前哉聞有所謂劉千户者出謀致力極勤遂至
以身徇之罹賊慘害百姓皆謂朝廷立有襃卹之恩争
欲奮而効之已而寂寂至於其妻走闕下陳列一再往
[012-36b]
返而竟不白繇是二者而言則事勢大校亦可見矣今
兹之計莫若榜諭各處賊可延及地方人民凡遇賊至
但須隨機悉力互相防備守䕶不得恃猾乗勢為賊鄉
道指示去處以覬倖免仍行有司訪召先被賊害之家
宻諭如有審知前日鄉道之人即今仍居鄉里者許令
執縛赴部覈實論以强盜得財不分首従之法抵刑梟
首本地以警後來仍復多設偵邏訪賊所在速報領兵
官將所部官軍易装散行潛至其地投聚當處巡守官
[012-37a]
將部署伺賊奸飲昬懵衆未嘯集之時往與被害之家
通知上前擒勦庶易為力其官軍果能生擒斬首功績
明白者不為常例重其陞賞前有實功未白者追加陞
賞䘏録有虛偽冒功者量為懲治大抵捕盜之舉官少
軍多軍人此功固未容有授官之烈况其素志得財勝
於得官必須定立等格加倍賞與錢物則其氣自倍矣
或被害之家有願跟隨官軍復仇殺賊者聴又已經被
賊奪去婦女者或恐隂與賊連安已戕衆亦當體訪處
[012-37b]
置凡此數端皆近於事勢而不戾於師律者也自昨天
津青城二大捷後渠魁俘獻官軍氣振只今賊黨被逐
望風犇散大非前比誠恐逋孽冥頑自新路絶尚用故
計匿聚有在又况寇有大小而其為情頗同如川漢湖
南江右諸盜所以處之固别有方至若懲鄉道嚴賞罰
二者實惟用師之綱料不多異或可因此以治彼也今
聖政剛明閤下抱文武才徳助算廟宁如良在中如仲
淹在外小醜不足平已然芻蕘之詢政此日事不肖頻
[012-38a]
黜有司袖手而退方當隠伏故里以瞻太平然欽公之
望而辱公之遇頗與他殊故輒因耳目所獲列狀以上
幸不以出位為譴而并廢其言則他能言者當繼出矣
謹狀右狀上少司馬大人先生執事七月二日
   復某達官勸㑹試事
輿従下賁不獲攀侍媿罪媿罪寵喻賤子北上之計深
領長者委曲愛厚之意何以為酬一味銘鏤而已葢此
事在賤子固不肖不足為鄭重然亦係人之出處似亦
[012-38b]
是一大事幸容其人少行已志可也若稍以恬退為辭
便係迂誕不情所以不敢僭妄云云深望公以徳愛人
矜恕之草畧陳復統在度内
   復徐生
逺辱専使導諭勤渠領感領感北上之期固自未决亦
自有説話其行其止未能語生嗟乎生人生相知貴相
知心心非可數百里傳遞者是故竟未能細細答述如
來教所云也其他所示尤是難説嗟乎生奈何哉奈何
[012-39a]
哉隂寒自愛
 
 
 
 
 
 
 
[012-39b]
 
 
 
 
 
 
 
 懐星堂集巻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