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篁墩文集 > 篁墩文集 卷四十六
[046-1a]
欽定四庫全書
 篁墩文集巻四十六   明 程敏政 撰
  碑 誌 表
   故奉政大夫常徳府同知致仕李公墓表
知徽州府事李君聞其父常徳公之䘮即日解官為位
持服不佞往弔之號慟以請曰吾父明年夀八十矣計
將以入覲禮成取道東還與吾兄弟六人者上堂稱慶
少遂愛日之私不幸而遭兹大故將歸卜新阡以圖襄
[046-1b]
事惟是墓上之石所以賁終昭逺者敢以累執事不佞
固辭不獲命退而考其事狀次第書之曰公諱泰字景
和濟南新城人其上世以産雄邑中丁亂而圯至公曾
大父善始克以孤㷀有立復其家大父彦實父從亮皆
淳謹嗣拓其先業益盛彦實以公貴贈文林郎龍陽知
縣加贈奉政大夫常徳府同知妣郭氏累贈宜人公兄
弟凡四然父母獨竒愛公曰興吾家者必季子也稍長
遣補縣學生敏悟過人職學者恒以魁選期之而公數
[046-2a]
竒不偶上太學行益勵不欲為佔畢之學自號敬軒以
見志景泰丙子遂入吏部銓廷授保定之慶都知縣居
未朞而政即緒丁内艱民詣上官請留不果天順庚辰
服闋徙湖廣常徳之龍陽值連嵗暵荒民大疫公盡却
自奉禱而雨又勸分逺邇得泉穀則驗口以給市藥以
瘳所全活者數萬更與置耕具種子還其所售子女田
宅壯與室瘞與槥撫摩招徠境内晏然為之謡曰李父
母來何遲早來不使吾民饑其得民如此邑大堤民半
[046-2b]
居其下值江漲公督民修守勢將决仰天祝曰寧殺令
不可殺吾赤子語畢漲落邑當徵巨杉三百株以不忍
坐視親歴山中遇中材者貿得之數足而阻於險復禱
得雨浮澗以出辰貴夷兵從王師征廣西悍不可制上
司檄路旁民移避四十里公歎曰曷至此耶止勿避第
豐其餼廪而分督人巡視諭之法夷兵過迄不敢逞巡
按御史數才公以聞賜勑旌異進常徳府同知民數千
遮道悲慟衣履為之分裂公一一撫之曰我將加惠若
[046-3a]
乃去常徳學久弊公心語曰是非所以本政化也規措
一新丁祭日井忽告涸禜而得泉郡人志之蘄黃清軍
者弗克事巡撫都御史委公公於衆中察數人者詞色
異拘之别所少頃果有發其奸者人驚以為神由是争
自首得久不從役者三千餘尋署知長沙府事事治民
孚一如常徳湖南軍興公督民兵數千入辰沅助官軍
又部公帑數萬赴武崗糴軍餉皆有成績而還嵗造幣
惡兩司官率坐累左遷議屬公公減常價三之一幣成
[046-3b]
無不中度者巡按御史復上之朝賜誥旌異將有守郡
之擢而公浩然有去志矣公孝友恭儉出天性律己嚴
筮仕日即召諸子曰汝曹勿以吾得官可自肆命誓其
志於庭長者請業醫次者請業儒幼者請如次兄志公
始釋然請業儒者即今太守君也家居十八年起居服
食不異韋布鄉閭相戒以不義為恥邑大夫就而問政
如禮大師焉卒以𢎞治壬子四月二十有五日享年七
十有九疾革命書遺言戒仲子曰㢘慎終始為國為民
[046-4a]
戒諸子曰勤儉苦學毋隳先業語不及私配黃氏贈宜
人繼羅氏封宜人皆以賢明佐公婣黨稱之子男六人
長延年義官以醫鳴次延夀成化己丑進士歴監察御
史以直道外補起知徽州府事次延齡太學生皆黃出
次延福次延祺並為儒學生次延禄延祺羅出延福延
禄皆側室田出女三人長早世次適士人賀春次適儒
學生陳謙孫男八人長璋次琇次瑁次琮次璜次珩次
璇次瓛孫女六人噫不佞嘗承乏史氏矣觀公之所樹
[046-4b]
立若龍陽常徳之政視古循良之臣豈多讓哉矧象賢
之子紹其學名益顯法其政惠益𢎞所以敬承公後巋
然為一時之望者盖方進未已也然則漏泉之澤汗竹
之紀大筆特書當不日見之公又何憾於九京也哉是
為表
   翠環處士胡君墓誌銘
新安舊俗有得於先正之遺風故好禮尚約無慕於豪
侈之習四方以為難數十年來漸以銷斁而莫甚於親
[046-5a]
䘮飾殯儀崇佛事僣儀踰越所費不貲附身與棺者甚
略而述徳誄行昭逺垂後之作無聞焉間有之則亦取
具示觀聽爾非用其情也歙胡氏子宗介其友王宗植
氏以狀來請其考君處士之墓之銘詞核意勤出其儔
輩甚逺會予以疾謝文事然悼今撫昔義不獲辭處士
諱虎字士儀世居歙琶塘曾祖先逺當元季嘗起義捍
盜以安鄉人其配則師山先生鄭公女弟也祖伯恭國
初被薦不起吟嘯翠屛山下學者號翠屏先生考彦美
[046-5b]
亦名士祖妣許妣呉繼鄭皆里之舊家處士自幼敦敏
如成人居勵學出幹蠱務得其二親之心乃已彦美君
嘗葺譜收族處士佐為之不以疏逖豐歉為詳略執二
親之䘮過哀而營壙妥靈必以禮里居琶川原有陂塘
中塞處士計聞官調役則民愈困畫䇿以喻鄉人履田
出貲不月工完其惠利甚博以義復里社之祠便祈謝
而淫祀佛老一屛絶之里貧病無告者拯之視其力而
材良行修之士必倡延之為里塾師晚築室端居取庭
[046-6a]
草不除晚山相對之義自號翠環居士士夫間亦因以
名焉又擇里北大白山麓為生營而以𢎞治丁未正月
五日卒享年六十有六疾革前兩日召諸子付後事神
氣不亂配方氏棠源人楚華女嚴正有禮族黨賢之子
男四人長即宗次曰名曰益曰滿孫男六人葬以壬子
某月某日處士承世徳而能不鑿其所禀和易曠逹有
語輙盡雖無位守而行其鄉者率多長厚之事閨門之
内雍而不譁然義不可者未始徇時為之居家奉身一
[046-6b]
以㢘儉非舉祀接大賓衣不兼食不重諸子奉訓率其
行無改亦可謂履順守正之君子矣嗚呼使一鄉之間
得胡處士者一二為之表則烏有不能返淳樸之俗以
復於先世之舊觀者哉而今已矣可不銘諸銘曰
孰靦其光弗之慎兮孰睨其時弗之徇兮有歸其全業
之振兮有昌其人澤之浚兮
   溪東孫處士及其配呉孺人墓誌銘
溪東孫處士彦正捐館之三十二年其配呉孺人始告
[046-7a]
終其子𤣥璋將以𢎞治壬子冬十月二十四日合窆於
白雲樓之先塋前期奉故汊口程隠氏與今藏溪汪琳
氏二狀來請所以昭其幽者予素善𤣥璋而隠琳之狀
亦核可徵也乃序而銘焉序曰處士諱存徳其字彦正
世居徽之休寧曾大父希佺大父宗惠父士陽皆以徳
履重其鄉母隆阜戴氏生三子英徳京徳處士其季也
士陽父卒年未四十有母在堂而英京亦早世處士能
以孤子起家孝事其兩世無違志居間即延師講學鳴
[046-7b]
琴不伍於俗而以三省名其軒志懇業成比之士陽甫
存日不替益盛矣處士風儀峻整重然諾惇行義正統
中郡舉大家實京師處士當行即走行在所上言母老
缺侍狀獲釋歸歸益刻意於善嘗值嵗祲賛其世父用
規發粟四百碩賑饑而中任之以是用規得如令受冠
服之榮處士亦自是於貧者必隨其力所及嵗賙之粟
負逋而弗克償者焚其劵英徳死有女㷀然處士子之
及筓擇嫁剡溪呉士元溪東孔道行者無所憇亭其渡
[046-8a]
口以濟困暍族孤孱而摧於横逆者必振之使有立至
於拓先基表先壠尤惓惓奉其責而不以自逭也鄉先
逹尚書楊公侍郎呉公都憲程公亟稱其為人而與之
納交焉呉孺人出邑之臨溪叔祥君女也佐處士有禮
尤善以勤儉持其家而孝敬慈淑與處士相髙奉孀嫂
甚謹晚失壯子而為處士置側室仰氏汪氏如娣姒遂
相繼有子親教育之成而處士不及見也孺人年益髙
主家益健其行至於弱者慕暴者馴一時名宗率自以
[046-8b]
為弗及處士生永樂壬辰九月十一日卒天順辛巳六
月十六日得年五十孺人生永樂癸巳五月十八日卒
𢎞治壬子四月十四日得年八十子男三人長世美早
逝次即𤣥璋也今長區賦次𤣥玘女四人長適歙邵村
張禎次適同里率東程昻次適歙溪南呉道榮次適戴
岩大母之族也孫男二人長實次寯孫女四人俱未行
曾孫女一人尚幼予觀郡乗謂新安地斗僻而風氣完
故前代鼎族多以避難來居苗裔相承守其祠墓奉訓
[046-9a]
弗墜殆不誣哉盖孫氏譜以為江東諸公子之後至唐
曰金吾公萬登始居休寧之黎陽七傳曰大公遷坑口
又五傳曰子厚遷草市至諱宏父者當宋季來居溪東
生安卿則希佺之父也呉氏譜以為漢番君之後至唐
曰侍御公少㣲暨其子中舍君鞏俱以文名鞏七傳曰
琇仕宋為休寧令生五子分居邑臨溪諸處盖叔祥之
所自出者也若處士孺人之賢與𤣥璋兄弟之克肖法
宜書而予又歸重其先世者所以進其後之人俾圖無
[046-9b]
忝也銘曰
有焯一士淑行在躬允孝且友業充譽隆碩人相之無
靡無妒子也克承職是之故膴膴髙原白雲之鄉有卜
其傍雙玉偕藏大江東馳番水西注瞻斯敬斯維後之

   休寧儒學生程公昭墓誌銘
予於諸族中子弟特才公昭而公昭以叔父事予亦謹
予北上之明年忽以公昭訃告為之扼腕不懌者累日
[046-10a]
又七年南歸過率溪書院其子法出遺像示予宛然公
昭殆不忍觀也法泣言塜上之石未有銘敢拜以請會
予疾不能執筆久之公昭族弟曾從予學數以為言乃
序而銘之序曰率溪諸程與予同出陳將軍忠壯公至
公昭為三十有五世矣公昭貎癯性介在童稚即錚錚
若成人長老異之曰後有炳然振吾族者將在是子乎
因名之燿字公昭公昭讀書家塾日開警於經傳不必
成誦而講説敷繹悉中理稍長里中少年率師之其舅
[046-10b]
氏汪世行令君語其父鎬曰燿也慤是不可但已宜朂
之成會世行往宰醴陵挈與居以是學益邃事益核歸
被選為儒學生未幾諸同舍者多遜其業精専至於事
可不行尼亦恃以决婁侍御克讓董學政南畿於休寧
亦進公昭俾與秋試不偶而汪令君改莅新昌公昭復
侍行令君每喜從宿儒問政得失於是公昭獲往見張
太史廷祥彭狀元敷五兩人亦皆器公昭曰佳士公昭
負識見卓卓不茍尤篤行義事父母能養志與兄炫及
[046-11a]
弟焰一不失矩度父䘮極哀屏去浮屠法不用祖墓敓
於歙江氏毅然與兄恊力愬官必直之乃已予嘗會逺
近族人作統宗譜公昭與焉凡有所考誤正譌率先意
與予合在新昌又佐汪令君作縣志蒐獵纂次亦秩然
可觀後竟以積思苦學得孱疾不可起公昭曾大父敏
大父玩與其父三世皆有名里中母汪氏令君之姊也
公昭生正統戊辰四月六日卒成化乙巳閏四月十三
日得年三十有八娶里之呉氏子男三長法次儀次湜
[046-11b]
湜不育女二長静適里人呉遷次止尚幼法等以𢎞治
辛亥十一月二十有四日奉葬所居西園負乙靣辛於
是公昭之卒八易寒暑矣悲夫銘曰
九仭垂成忽告圯千里風馳蹶而止猗嗟若人適類是
命兮奈何妥於此
   處士李公墓誌銘
髙邑李公之治徽州也恒以其父處士春秋髙不獲迎
養為歉士夫間為作公餘愛日詩慰解之少間將上其
[046-12a]
績於朝計取道可歸省而部使者以郡事委君留不遣
先尚書襄毅公夫人之䘮又檄督葬事𢎞治丙辰春正
月竟得處士之訃君號慟累日命其子來休寧請曰珍
不佞幼見知襄毅公且莅䘏典於兹未即工而去有遺
憾焉惟是門下之義甚久敢以銘託予發書歎曰嗚呼
君之用情猶我也是何可辭按其所自狀李氏世居真
定髙邑曾大父徳甫大父安國初嘗有仕籍坐謫戍遼
東廣寧之左屯家焉父榮娶於梁生處士盖永樂戊子
[046-12b]
嵗九月二十五日也處士諱鑑字克明性淳樸孝友雖
處行間早失怙而執禮譲喜儒雅不失故宦家矩度時
當家難之後或邀之為賈人走四方以自殖者處士謝
曰商務華農務實吾寧甘畎畝以貽後之安爾由是竭
力服田以奉母生盡養沒盡哀又撫其弟銘為之娶節
緒浮費家用漸饒嵗時祭燕有常而周窮濟急亦隨其
力之所至無恡鄉隣翕然稱之處士見珍有偉質恒語
人曰是當起吾家者遣從師授學底於成邊吏嘉歎以
[046-13a]
處士為賢處士卒𢎞治乙卯嵗十一月九日享夀八十
有八娶侯氏有淑徳年五十九先處士卒繼俞氏亦克
相夫子男三人珍璉璠珍舉成化丁未進士授徽州府
推官有治績璉以功長五十夫侯出璠俞出孫男七曰
來鴻來鳯來鵬來鶚珍之子曰芳華璉之子鳯鵬鶚
皆都司儒學生女四長適廣寧左屯衛指揮周徵男輔
次許適浙江按察司副使文貴男三省次許適正千户
果俊男某次在室珍歸將奉處士葬城西五里許錦川
[046-13b]
先塋以侯祔焉予觀趙郡李氏在唐族極盛賛皇文獻
公趙國忠懿公父子與其孫衛公三葉相唐而髙邑族
素立名在循吏傳𦙍嗣多賢宦業不乏今其世逺矣而
處士實出髙邑又得郡推為之子意天於善人之久詘
者將振之也然則紹先烈以上及其父俾褒䘏之恩賁
泉壤而增輝於家乗不有待於異日哉銘曰
維趙李氏積深慶崇孰戹其先浮海而東履屯向亨有
淑一士膺夀孔多亦顯其子身雖往矣不亡者存溯原
[046-14a]
有需赫其貤恩西城錦川中作華表𤣥堂刻文永妥斯

   沙溪處士汪君墓誌銘
郡學生汪祚奉其大父處士君之命來從予學於休寧
南山中踰年予往報君歙西沙溪上時君已抱疾不能
興命祚禮予於堂因宿焉明日祚道予徧視其所居曰
此為稼同以斂穀此為静樂以佚老此為三益則家塾
在焉皆我大父之所力營而貽後人者也又出履其所
[046-14b]
居之東曰此為忠烈行祠以奉先世祖越國公此為宗
徳祠以奉本支祖司農府君以下皆我大父合族人而
為之垂成者也還坐堂中則又手一帙以前曰此為崇
孝編以紀先世之文獻亦皆我大父之所裒輯而將刻
梓以傳者也予因憮然曰賢哉汪君惜不獲識其顔面
何如人顧其所立有如此者嘉歎久之乃去去未幾而
君果以不起聞時𢎞治壬子冬十一月十有四日也予
既遣奠君而祚來以銘見託會予有召命不及為乃使
[046-15a]
人尾舟相候始克序而銘之君諱慶宗字宗裕曾祖俊
徳祖子原父貴新母棠樾鮑家女生君性孝友不羣䇿
者以為是真能裕其宗邪居父䘮一用朱氏禮比葬或
上其僣於官巡撫侍郎周文襄公曰此禮也烏得謂之
僣哉抵告者罪一庶妹失愛於父君厚其裝遣之與二
姊同御其家最嚴對妻子未嘗見齒至與鄉族則甚和
而亦不茍徇也社壇稅為鄭氏専必均之乃已又嘗言
縣官新安地多山而瘠請五穀之外藝桑棗以自給縣
[046-15b]
官是其言為下令民獲利至今君自處最儉而好施予
代人官征而不責人之私負以急告者必周之於士尤
篤寓秀水日有胡英林鳯二生才而貧君數資之遂相
繼舉進士先墓上下二十世悉植木伐石為表墳菴田
敓於異姓者倡弟愬於朝而復之嵗與族人四會食序
昭穆子孫族姓多聚教館中從子濬濂相繼領鄉薦而
祚亦負志力學有可冀以成者君不及見也沙溪之汪
出越國公第四子之後居歙之唐模十一世祖叔詹宋
[046-16a]
崇寧丙戌進士歴官司農少卿以忤秦檜不大顯司農
生若海直秘閣别居古城山史有傳若海生常州倅擇
善擇善生建寧察判時中察判生貢元起莘起莘生人
鑑始居沙溪俊徳之祖也貢元當宋季嘗傾家資與止
屠城之師而俊徳受業鄭師山先生師山死國時以孤
託之盖累世以節行聞宜君之所立如此也君卒年八
十有一配溪南呉氏持家有法族黨稱其賢年六十有
九先君卒子男二長隆孫亦先君卒次佑孫女四長勝
[046-16b]
貞適潭渡黃齡次松貞適溪南呉歈次柏貞適攸縣知
縣江昌次堅貞適竦塘黃迦孫男五長道祚次道彰次
道充次道芳次道齊道祚易名祚道彰易名魯並為郡
學生孫女三曾孫女六墓在古城山祖塋之右初越國
故廟在歙雲嵐山婺源裔孫元帥同當勝國時捐田奉
祀甚盛廟祝沈氏冒姓而有其田君合族人言之官不
報則移書婺源諸汪若今成都太守奎山東憲副進大
理副堅江西僉憲舜民言激切動人諸汪義之乃以委
[046-17a]
元帥嗣孫宗紹主其事經二十年不决而君佐之益堅
事卒白人以是竒君而婺源諸汪皆予姻家也故知君
實詳而銘不可辭銘曰
沙溪之汪出宋司農溯厥淵源越公之宗數百年來有
啟有續迨處士君志彼前躅蹈義秉禮卓乎不羣貴弗
在爵學弗在文其貴以天維徳與齒其學以身有徵孫
子古城山麓蔚爾塋圍君復何憾式全其歸有道之碑
克副者少鄉評既公嗣有褒表
[046-17b]
   故唐孝子黃府君祠堂碑銘
歙潭渡黃氏以成化乙酉嵗建其逺祖唐孝子府君祠
於里第之東每嵗正元日子孫進謁禮成長幼以次拜
起序飲而退二仲之望族長率子孫之勝冠者舉祀禮
焉飲福受脤具有規約而所費則出於先世贍塋之田
行之餘三十年矣府君裔孫今兵部職方主事華始具
首末請書其麗牲之石走觀唐書孝友傳總序以孝獲
旌典者二十九人府君與名而莫詳其事盖州邑未嘗
[046-18a]
以其平生履行上史官也走乃為考郡乗參家牒旁蒐
傳記而書之曰府君諱芮本江夏之族自祁門左田來
居歙西九里之屯村後值盜起黃之族人集衆屯此以
捍鄉井乃更號黃屯府君曾祖諱璋祖諱亮父諱光母
程氏生府君而卒繼母洪氏實長育之府君天性純至
奉親以孝聞建中初洪氏抱疾危甚醫不奏功府君刲
股肉作羮以進疾隨愈父卒號泣晝夜不絶聲遂廬墓
終身芝産十四本木連理者四逺近嗟異以為孝感刺
[046-18b]
史盧公上其事得旌表門閭盖貞元十九年也府君生
以上元庚子三月七日卒以太和辛亥十月十三日享
夀七十有二葬歙之向杲寺西配程氏子三人曰文瓉
文炳文徳巢賊之亂自黃屯徙溪北居之賊重其孝行
遣人慰諭下令毋犯其家號潭渡黃氏迨今幾八百年
子孫不下數百人勤生力學衣冠褒偉見之者曰此孝
子之後也府君葬處更代既逺地荒草寒而往來者率
相指曰此孝子之墓也噫府君何修而得此於當時後
[046-19a]
世哉一好徳之心同爾自后王降徳之典廢孔曾授受
僅筆之書誠以為世無悖徳悖禮之人斯化行而治可
成也使唐之季在位者知孝則事君必忠莅官必敬伾
文無所售其術牛李無所成其比宦寺方鎮無所騁其
惡順徳舉而犯上作亂之事泯矣惜乎其以孝稱若府
君者多出於逺外農畝之間其盛至於感鬼神格草木
化强暴上之人亦未始不作興之而終無補於治也昔
朱子守南康下車即詢唐孝子熊仁瞻之墓宅為文奠
[046-19b]
之禁其樵采又言之朝請復旌門如舊大賢君子之急
先務盖如此府君之名實與仁贍並列安知他日無良
有司者取法朱子追表其門與祠相髙感動其民人以
興於行而副我列聖孝理天下之意哉走既序其事補
舊史之闕且為銘以系之銘曰
允顯新安環山帶川自昔炳靈篤生材賢唐三百年名
著國史有歙一人曰黃孝子惟是孝子至性天成善事
其親顓顓厥誠早哀失恃鞠于繼母母疾莫救樂刲其
[046-20a]
股作羮以進母疾獲痊兹匪人力實監於天父沒悲號
夜以繼日廬此墓左終身不釋有樹連理有芝競芳孚
彼草木匪孝何祥里人驚慙孰克致養流聞刺史頓首
言狀當宁曰嘻孝哉若人往旌其門式降恩綸棹楔巍
巍見者傾竦褒顯一人列邑風動閲世既久居然墓林
樵蘇自戢盜弗敢侵矧是錫類有蕃孫子潭渡來居亦
數千指故宅之東爰作新堂合其宗人以奉蒸嘗鐘鼓
有嚴豆籩夙戒孝子來享生氣如在孰非人子孰無是
[046-20b]
心觀感擴充匪古斯今惟皇撫運克篤孝理虞周化成
圻内伊始有美嗣人或奮於朝或成於家孝澤孔昭我
作銘詩勒之貞石朂哉孝孫永保無極
   孫君以寛墓誌銘
新安孫氏在休寧者以雷溪為望至諱忠原者贅汊口
程氏而居焉至以寛君再世矣於是又有汊口孫氏口
分世業殆與雷溪相髙非似續者之有人而能耶以寛
其字也諱存仁性淳樸善事其父母其父曰岐隠翁母
[046-21a]
曰富溪程氏皆愛賢君曰孟當益興吾宗翁之季曰雲
隠處士富學問昌於詩君從之游而親年髙有弟七人
闔門男女百口日給孔艱君慨然曰學不可終遂矣與
諸弟謀幹蠱曰某之呉某之粤恊乃心力無敢異議居
數嵗家果益興如親言君既致大阜思所以維之者乃
立條約不私畜不析産婚䘮祭燕泉布出納比閭間慶
弔還往周恤假貸悉按古禮度可行者為之節且延師
儒訓子姓躬督教之由是汊口人稱家政之善者必曰
[046-21b]
孫氏君又將建先祠訂宗法如浦陽鄭氏而疾作不果
為之君曾大父諱興大父即始居汊口者岐隠翁諱春
殷别有傳君配亦出程氏壼範相承賢淑有聞君平生
好簡逸惡侈靡乃獨愛鞠藝而玩之不斁因以菊忩自
名卒成化壬辰嵗九月十九日得年四十有二丈夫子
三廷傑廷弼廷式女子一適程永浩孫男子二友進友
縁孫女子三以甲午嵗正月十一日卜葬里之白楊塢
二十四年矣廷式始以君表弟正思之狀來請銘汊口
[046-22a]
富溪之程與予皆同所自出且聞廷式兄弟與其諸房
守君之家規弗替至今然則君豈直一鄉之彦而已是
宜銘銘曰
無咎承考孰悖之畏念鞠子哀孰盭之愧有堂構矣亦
學友于肅彼家規莫之敢渝繄若人兮胡弗夀豈月旦
有言不亡者在黃花采采白楊蕭蕭最行勒銘惟後之

   處安汪翁墓誌銘
[046-22b]
歙稠墅汪翁以成化壬寅四月十五日卒于家其子泰
護屬其姻家儒學生程陽奉狀來請於休寧值予方以
服闋介行李將入朝辭之而陽於予為族孫請甚堅乃
不克辭而序之曰歙西諸汪皆唐越公之後而稠墅之
望彌著其先在宋有諱應元者事理宗至提刑予嘗得
其論役法狀而讀之事核文簡有憂國活民之情又嘗
得吾宗丞相文清公所為誌銘而知履行之詳審其為
一時名流不誣也公之族甚蕃而阨於元季之兵燹至
[046-23a]
翁之大考國佐始出而振之考士美又克繼之遂長一
區之賦有名鄉曲間士美君三子翁最少而性淳慤與
二兄繼長區賦能不墮其父業二兄繼殞諸子尚幼君
益自刻厲以亢宗植家為己責上奉其父下撫其子盡
心力無違禮又推其所有以應公家而惠其隣里婣戚
宗黨之不給者由是義聲燁然起一時一時競者以平
暴者以歛教其二子讀書敦行如己志二子者奉訓唯
謹君因自號處安翁以家事付之而自適於溪山觴詠
[046-23b]
間不復闗世慮杖屨所至人必以為榮卒年八十配江
氏卒成化壬辰九月二十六日年七十五與翁合兆子
男二長泰護次泰常女二長適棠樾鮑泰次適向杲呉
槿茂孫男三長元俊次元傑次元傳孫女二長適胡某
次適呉某曾孫男二長璜次璉墓在里之鰍堨原翁諱
敦慶字文厚其羣行若此嗚呼其亦無忝於文獻之族
而法不可以不銘者乎銘曰
一鄉善士衆所推賢者以勸愚者規成此下俗淳弗漓
[046-24a]
處士汪翁宿且耆孳孳好義老不衰逺膺福履百嵗宜
今其已矣寧不悲盛徳之後嗣者誰子孫詵詵慶所遺
鰍堨之原山水竒我銘敢比林宗碑
   資徳大夫正治上卿掌通政使司事太子少保
    禮部尚書致仕張公墓誌銘
𢎞治癸丑夏四月二十有六日掌通政使司事太子少
保禮部尚書致仕張公卒於京師之第訃聞詔遣官諭
祭其家仍命有司為營兆域如禮於是公之子兵部車
[046-24b]
駕郎中忱將奉柩歸其鄉前期以翰林編修白君鉞之
狀來請銘謹按公諱文質字允中世居永平昌黎相傳
其七世祖朂嘗仕元為翰林學士承旨至公之曾祖曰
繼和祖曰廣考曰鑑而廣嘗仕為山西繁峙縣沙澗驛
丞兩世以公貴並贈資政大夫工部尚書祖妣王氏贈
夫人妣楊氏封太夫人始公父侍學于沙澗早卒遺腹
得公賴王夫人親抱育之少長遣入縣學為生員公茹
悲苦不堪而刻意問學期自立以亢其宗正統辛酉遂
[046-25a]
舉京闈鄉試第二人明年登進士第授工科給事中值
己巳之變中外多事公與同列屢進讜言以輔政而公
體質凝逺音吐鴻鬯尤為一時所器重景泰庚午陞都
給事中壬申陞通政使司右參議英宗復位初廷臣多
不當意者獨嘉公陞左通政進通政使數被賞賚憲宗
嗣位久之以考績陞兵部左侍郎成化乙未進工部尚
書並掌通政事今上正位東宫加恩廷臣公太子少保
明年調禮部尚書莅部事尋以母憂去職服闋仍掌通
[046-25b]
政事會同官有以左道進者謀奪公位公覺之遂引疾
去盖家居凡七年及見左道者之敗而公等被陰嫉者
或起用於時或令終於家然後論者知天道之不爽如
此公為人謹厚雅度有容終日恂恂不妄言笑典出納
前後餘四十年每朝廷有大政刑必預議有大典禮必
在列公亦感列聖眷知夙夜奉公思以濟時澤物而局
於官守不克自見然其存心制行不茍為異同以趨時
好望而知為福人君子也性孝友每思王夫人恩薦享
[046-26a]
之日或哽涕不已至有官始克迎楊夫人以歸奉養備
至待異父弟妹無間言於故舊鄉黨無論戚疏貴賤在
困中者極力拯之必濟乃已公享年七十有三娶王氏
贈夫人繼張氏封夫人子男三長忱己丑進士即郎中
君也次慥鄉貢進士次懐太學生皆王夫人出而慥懐
先卒孫男二長葵太學生次蘭女五曾孫男女各一公
墓在邑西會東社之原惟先尚書襄毅公與公同年進
士而友相得故走獲以童子親几席聽教言中嵗去國
[046-26b]
不及拜公幸兹還朝則公已捐館嗚呼先友盡矣忍不
以銘而才謭文陋不足以發公行治之詳誼在通家又
不敢讓則次其事而銘之銘曰
惟天降材亦難其成惟器之碩斯用之宏繄若張公自
其有禄鉅人元夫占者屬目一仕青瑣再官銀臺封駁
之績對敭之才進位文昌載加宫保竭厪效忠屢閲勲
考英皇景帝暨我憲宗嘉此老成恩崇譽隆公事三朝
一節敬慎守厥攸司弗究其藴人謂公器福禄孔宜彼
[046-27a]
憸讒兮嫉而尼之褒賢殛頑天道甚邇公雖云亡何憾
于彼營墳有使諭奠有文哀榮始終無愧前聞會東之
原有妥𤣥室貞珉勒辭百世無斁
   驃騎將軍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李公墓誌銘
公諱㫤字明逺其先起西陲自宋元來世有西寧之地
至公祖南哥當國朝混一初首率衆内附太祖髙皇帝
嘉其誠俾同知西寧州歴官西寧衛指揮僉事父英嗣
其官事太宗文皇帝屢從征伐以功封奉天翊衛宣力
[046-27b]
武臣特進榮禄大夫柱國會寧伯母夏氏封會寧伯夫
人初會寧公為將有威名坐累失爵而卒公年甫十二
母夫人上書愬其功英宗睿皇帝惻然念之授錦衣衛
指揮同知未幾有詔録勲臣後復進都指揮使憲宗純
皇帝即位之又明年舉將才尚書姚文敏公以公名上
進左軍都督府署都督僉事分練五軍營尋用兵部言
莅右軍都督府事是嵗秋大閲立團營十二又領振威
營公久在散地一日被廷薦受簡知於士馬訓習戎務
[046-28a]
張弛殫厥心力聲稱翕然庚寅嵗祲畿内盜起詔侍郎
葉文莊公及公等三人往綏輯之癸巳監修禁城己亥
督治盧溝河决而山後以回禄變告勢及四陵復詔公
發旁近兵撲之公每受命寢食不遑務竣事乃已而先
帝亦賜賚優渥同官者不及也庚子中貴人汪直來監
十二營奏罷公仍分練左掖軍又用中貴人張敏言罷
之而尚書余忠肅公言公可用乃分練神機營公上疏
請罷不許乙巳請告展墓許之公至西寧治别墅自號
[046-28b]
松巖拙叟思終老焉逾年不至詔兵部檄陜西守臣促
公始入朝今上皇帝嗣位初再上疏請罷亦不許壬子
用建儲恩實授都督僉事而公已抱疾不可出矣癸丑
夏五月十五日卒於正寢訃聞上悼惜賜棺槨齋糧麻
布遣官諭祭者再凡一切葬事悉從官給臨壙朞年及
再朞詔亦遣使祭焉公為人儁悟沉著喜讀書尤工筆
札所交一時名人誓必嗣其先烈而遭時承平不克自
見結佐五府典列營三十年自壯至老持己矜嚴守官
[046-29a]
介慎雖與時忤不恤亦可謂世勲之巨擘者歟公享年
六十有四配胡氏有淑徳封夫人先公卒子男十三人
長瑁太學生次㺬舉進士今尚寳司丞次珊次璠次璵
次珵次琦次璘次珂次珮次瓘次瑞次瑢㺬璵胡出餘
出側室陳氏董氏女二人長適廣義伯子英鎮次適指
揮子張銳孫男五人長寜嗣錦衣衛指揮使次安次定
次夀延次夀顯孫女四人尚幼㺬等將奉公西歸與胡
夫人合葬西寧巴州先塋前期以翰林編修徐君穆之
[046-29b]
狀來請銘憶當成化初先尚書襄毅公在兵部首舉公
而用之故予得數與公還往知其人義不可辭銘曰
西寧膁膁惟陜之藩李氏在州世屬櫜鞬允顯貳車首
識真主爰錫金緋秩比亞旅有赫代將分茅會寧功髙
謗興慶衍于庭惟驃騎公世武孔力亦篤詩書安此家
食錦衣輝雲崇徳昭勲以才受知入佐五軍乃肅戎行
乃拯民瘼國有大功亦籍經略歴事三聖勞勤實多進
止何心出入逶迤公志未酬公疾弗起有子如林一濟
[046-30a]
其美惟皇念舊䘏典載頒以窆以奠于彼家山冠劍之
蔵永妥窀穸貞珉勒辭百世無斁
   懐逺將軍忠義前衛指揮同知凌公墓誌銘
公諱錦字日章凌姓凌之先盖出衛康叔康叔支子為
周凌人以官氏子孫散處江浙間至呉偏將軍都亭侯
統著名史册而句容故呉甸也句容之凌相傳為統後
在唐學士凖在宋侍郎䇿各以其地顯公家句容之郭
干村族亦鉅而失其譜公之祖福海妣田氏考天夀贈
[046-30b]
懐逺將軍同知指揮使司事妣白氏贈淑人天夀君當
永樂初以詿誤戍興州中屯業中圮然獨撫公曰吾所
為無愧心者將恃爾以亢吾宗無自棄也公受命感奮
必思以自効宣徳初代父軍中騎射之餘時從儒者問
書史大義而於一切世態俯仰宦跡通滯物貨竒贏悉
鉤探其情勢而欲手操之盖公性沉鷙有術長身偉髯
慕古䇿士亦每以䇿干時名公卿諸公亦多折節與還
往正統中從大將軍擣敵于甘州烏嚕乃歸以功長伍
[046-31a]
什夫上言興州官軍當分番宿衛而地逺外非便兵部
是之得旨許内徙𨽻忠義前衛己巳秋敵大入冦京城
戒嚴公從副將軍戰敵彰義門又追敵紫荆闗以功試
百户景泰初貴州苗作亂公在行破其香爐山諸寨進
副千户金齒守將知其能請隨以自輔天順元年正月
以逓奏入京預迎英廟復位進指揮同知食禄錦衣衛
英廟亦識其人數有賜賚詔乗傳取馴象於雲南還奏
稱旨久之曹石擅政陷文臣典兵者公坐與善調凉州
[046-31b]
明年與邊將出禦敵敗之功未上值英廟燕間忽思公
問所在左右曰在凉州即日召之時方革迎駕功進者
兵部俟公至上劾英廟曰非也其仍舊職不問公感上
知遇脫險即夷遂獻其名馬廷謝不復出以老疾自免
日與方外者遊而於世故亦未始相忘聞朝政闕失暨
邊報民瘼與客亹亹説不倦自號無黙子放遊江東西
淮海間自豪於賈人十餘年乃還買西山田三千畝以
濟饑捐地以瘞貧死者千計築大第作土室壘山種樹
[046-32a]
日坐卧其中雖事聲色而所食無珍味所服不過唐巾
氅衣自以為得異人授金丹至訣恒自閟不以告人也
又時操觚著書以仙自命雖見哂不恤𢎞治壬子二月
二十四日忽得疾不起享年七十有九配楊處士舜之
女恊公起家勤儉孝睦親黨稱之先公十六年卒贈淑
人公子男二長雲漢今懐逺將軍指揮同知婦曰程先
少保尚書襄毅公之女予弟也封淑人次雲衢後公八
月卒婦曰陳陜西按察僉事峻之女公女四長適參將
[046-32b]
都指揮魏啟次適錦衣百户子呉純次適錦衣千户趙
艮次適錦衣指揮子葉順孫女一公長子暨兩長女楊
出餘多出側室雲漢將以癸丑八月卄二日奉公葬都
城之東南平屯塢前期匄予銘予與公雖至戚而情不
比間有違言亦不為忤盖公晚而知予其屬壙之言亦
惓惓在予嗚呼悲夫若公亦豈非行間之表表不可多
得者歟銘之可也銘曰
惟凌之先材武有聞肅肅亭侯世逺而分粤懐逺公其
[046-33a]
智孔邃業亨宦成弗繫世類金帶緋衣出彼櫜鞬角巾
草屨跡近超煩豈句容人多慕先老企永厥年孰振其
槁亦既有年有女有男如公得斯當斃而甘爰歸一坵
平屯之塢我弗辭銘俾顯終古
   汪承之墓誌銘
承之佐予編刻新安文獻志於南山堂役鉅而弗克就
緒也上書郡侯言是不宜獨勞郡侯韙其言即日下屬
縣協力竣事而承之躬校讐訪遺闕雖抱疾或往反冒
[046-33b]
雨雪不自惜一日請歸言動安好不知其有疾也又數
日以疾革告予大駭亟命壎子往視而承之說後事亹
亹不亂已乃泣下曰吾不能副先生之教矣竟不起時
𢎞治丙辰十二月卄七日年甫四十爾嗚呼悲夫承之
諱祚歙沙溪汪也新安諸汪皆祖唐越公而沙溪有宋
司農少卿叔詹及其子直秘閣若海族益顯承之距若
海十二世詳見予所銘其祖墓云承之少失母呉氏壯
失父隆孫君雖孱多疾而英豪材敏負大志必有以自
[046-34a]
見入郡庠治小戴記從學方太守進又之越從學毛僉
事憲為經義豐蔚可觀而旁治諸經史子傳參究博極
至廢寢食積書萬卷猶不以自足前後經四提學御史
每試必進之嵗乙卯試郡庠第一上南畿有媢之者中
以飛語竟不獲薦承之從予遊將十年其為人動必慕
古居親䘮過哀至嘔血成痼疾奉繼母如生己者撫繼
出弟妹極友愛事叔父崇禮君甚謹事必咨而行長子
冠用朱氏禮以倡俗又刻予所編心經附注以傳曰此
[046-34b]
聖學之基也承之娶方氏生二子恂恪三女岩音兆音
魁音治命以其季歸予族姪曾之子從進曰吾與曾友
善毋食吾言承之所著詩文有寳經堂稿若干卷又輯
其先世遺文為崇孝編若干卷恂以其從叔儒學生魯
之狀來乞銘噫承之已矣予尚忍為之銘墓也哉銘曰
天胡降材弗成而烖士立孔卓乃毁于璞繄命則然孰
夭孰年全歸若子亦曰不死
   恭人鄭氏墓誌銘
[046-35a]
恭人鄭氏諱玉香世居淮安宿遷為故太保吏部尚書
鹽山王忠肅公之冢婦今錦衣指揮竚之室初恭人之
考君曰文宣徳中為典史鹽山而忠肅公以都憲出撫
江浙川陜無寧嵗君之配曰韓孺人每上謁太夫人宋
氏於里第必擕恭人與俱時恭人年五六嵗端淑如成
人太夫人竒愛之將聘為婦以書告忠肅公公曰吾方
受命於外王事孔殷不及顧此也惟夫人主宜無不可
會君以績最陞吏目定州而忠肅公還朝又未幾而君
[046-35b]
以老得休致由是不相聞數年忠肅公念無以致婦者
以書託其友南京都憲張公純值張公有事入覲盡室
行至宿遷代之舉納徵禮而挈恭人歸王氏當是時忠
肅公再出視師遼東錦衣君實侍行在邊十餘年恭人
能盡婦職奉公姑甚謹又每以忠孝勉錦衣君甚力久
之忠肅公復視師二廣錦衣君以入國學留京師恭人
年益壯内政益修暨忠肅公以耆徳總百僚英廟念其
功録錦衣君千户而恭人所以事其舅佐其夫者不以
[046-36a]
大貴顯而小或肆也忠肅公既沒錦衣君寖嚮用而子
女日亦盛恭人治家一如忠肅時由是錦衣君賢聲日
著子有娶女有歸一時公卿家率自以為不及恭人之
生以宣徳己酉正月十五日其卒以𢎞治癸丑九月二
十五日享年六十有五子男二長宣武學生先卒次疄
中軍都督府經歴女長適天津左衛指揮黃溥次適國
學生楊鏜孫男二長允恭亦先卒次承宗女五長適馬
溥次適錦衣千户韋綱次適錦衣指揮張禹之子其次
[046-36b]
適錦衣千户趙輗之子其次適騰驤衛指揮夏銘之子
疄等將奉柩歸以卒之嵗十一月十一日葬鹽山之太
平鄉安都里毛兒園祖塋之次前期以鴻臚髙君岱之
狀來請銘走家亦出河間幼承忠肅公誨顧而獲與錦
衣君還往聞恭人之内行甚悉不敢以鄙樸辭也銘曰
維宰忠肅立朝桓桓家規孔嚴為婦實難有鄭之媛配
公之子賢不以忮敬不以弛名與徳嫓是曰恭人胡弗
永年遽韜其真紀行刻銘新壠故地世澤之長閫範之
[046-37a]

   指揮魏君墓誌銘
君諱啟字景初姓魏氏世居邳之睢寧曾祖興國初以
材武𨽻東平侯軍中為隊長祖真佐太宗入靖難歴官
寧夏指揮僉事父政嗣其職累用戰功至都指揮同知
母王氏封夫人君生世將家雖嫻武事而喜讀書親賢
樂善無紈綺之習成化初以舍人從襄城伯出討川貴
夷之梗化者拳勇智畧已駸駸有名於幕府時同知公
[046-37b]
已老兵部請以君代長其軍為濟州衛指揮使會昌侯
在五軍奏用之俾總練士於中軍廷議建團營十二營
以定襄伯督之君獲總練士於振威營久之復用保國
公奏以君居十二營中軍主宣令於下將吏皆服君舉
錯之宜而凡前後總戎者亦皆才君不自釋會河南汝
寧盜起刼府庫殺長吏兵部薦君可獨任詔進署都指
揮僉事奉璽書往守其地君至申號令閲軍實籍民兵
捕劇賊而鎮之以静一境晏然𢎞治初用薦充右參將
[046-38a]
將移守蜀之松潘以恩詔實授都指揮僉事時龍溪寨
畨酋雨東數出為邊患君設伏三處而自督官軍往迎
之馘其徒三百人雨東敗走居人始安而議者以君招
釁詔落三職還京師兵民皆為不平而君怡然不自辨
歸舟抵通州值大疫遂卧疾不起時𢎞治癸丑閏五月
十五日也得年五十有七配凌氏忠義前衛指揮同知
錦之女封淑人子男二人長曰瑺嗣為濟州衛指揮使
次曰瓉女二人俱在室孫男三人長曰江次曰淮次曰
[046-38b]
湘孫女一人君弟昇及瑺等將奉君柩以是年七月十
四日葬都城西白芷坊之原負壬向丙前期來請予銘
予女弟適錦之子雲漢故於君連姻往還相好也今嵗
予被召北上君方西還相遇於淮而予舟先發盖抵京
未一月得君訃為之驚悼不能已已銘豈可辭哉銘曰
精悍之資通練之譽如駿斯馳乃蹶其御有餘福祉維
後之留我銘昭哉聿寧斯丘
   中奉大夫宗人府儀賓郭公墓誌銘
[046-39a]
公諱巖字景瞻姓郭氏世為漢中南鄭人曾祖考文通
元季以功封隋國公祖考雲歴官湖廣行中書省平章
政事國初内附太祖髙皇帝嘉其誠授宣武將軍南陽
衛指揮使考溟復以功進榮禄大夫後軍都督府都督
公三子其長曰崇以都指揮守開平公其季也美姿容
喜問學觀者䇿其必大貴時唐定王開國南陽而薨子
靖王繼立宣徳戊申上書言定王有長女未婚詔封魯
山郡主選可承者得公送京師入見稱旨錫之冠服誥
[046-39b]
授中奉大夫宗人府儀賓公生世將家而秉禮執謙納
交名士未嘗以富貴自侈内外府僚亟稱其賢每嵗時
入賀小心周悉恒以不克將命為懼郡主敬之教諸子
俱力善向學不為紈綺之習以成化己丑某月某日卒
於正寢享年六十有四訃聞詔遣官諭祭權厝南陽城
北紫山之原郡主後公一嵗生永樂初隨定王之國事
王及母妃英氏極孝謹習經史通大義連失怙恃哀毁
盡禮其事舅姑甚執婦道處家肅雍撫諸子愛均無嫡
[046-40a]
庶之别勤儉恭慎聞者不意其為貴主也享年八十有
七以𢎞治癸丑三月二十五日薨治命䘮葬悉用朱子
家禮朝廷得王奏為製銘旌遣官諭祭者四仍勑有司
為營墓園俾合葬焉公子男三人曰顔先卒曰顒曰順
女四人其婿曰指揮芮凱百户丁廣千户弟何逹閻惠
孫男六人曰脩曰俊曰仁曰仲曰伸曰傑女四人其婿
曰國學生鹿藝郡學生朱鳯百户弟顧徳指揮弟邢潮
曾孫男若干人女若干人公之先與予皆聮姻故閣老
[046-40b]
贈太師李文逹公家成化初文逹公子今太常少卿士
欽共辱過予時公已蒼顔髮斑白矣然語笑竟日猶儁
爽可親不覺其老也别去不相聞二十年乃見顒京師
知公久下世為之泫然而顒不鄙以銘見屬辭再三不
獲則據其所自述者次第如右惟我列聖御家垂範之
懿既久且深故化及宗藩慎終以禮若是是亦可銘銘

有偉公族作賓王門履善弗愆荷天之恩維宗媛兮復
[046-41a]
受多祉既昌厥齡亦引其嗣生也偕貴歿焉同蔵有褒
鳯冊有愍龍章帝命作丘紫山之麓𤣥金刻銘百世斯

   石丘處士呉君墓碑銘
𢎞治甲寅春予被命教庶吉士於翰林時山陰呉蕣年
最少最執禮嗜學恒竊意其家訓有素也明年春郊享
齋於公而蕣不至云有父喪焉又浹旬乃奉大理丞王
君鑑之狀來乞請銘曰將載燕石歸刻之其容戚其詞
[046-41b]
悲且諗其父之賢不忍辭也諾而書之曰君諱琢字文
器世居山陰湖桑里為碩宗曾祖慎國初徙居邑西州
山祖淵考暉皆不仕而淵嘗入粟濟邊受旌為義民暉
故儒者號裕菴妣夏氏生子七人君行六有資質未總
角已涉獵諸經史賦詩業文如成人又以餘力作屬對
啟䝉一編人争賞之其事父母極孝母遘疾危湯藥非
親嘗不以進送其終無違禮有司屢欲以儒學生進君
君固辭曰父老矣願終養也既又奉父隠細山之陽自
[046-42a]
號石丘子示終不出獨力備養父稍不樂即長跪曰大
人得無以兒不孝故邪或終日不去左右務得其歡乃
已呉族千指君事上撫下悉有恩義尤以才識服人族
有疑事或持之必待君而决諸兄璇璧早世育其孤若
己子貨泉粟帛聽取而自收其敗勘者仲兄玢生女不
舉為仇家所誣多畏避君毅然出白其枉父苦下疾數
年醫以為非吮不可逹君屢逹之其卒也悉用朱氏禮
又注意郭璞書久而棄去曰墳地好孰若心地好人以
[046-42b]
為名言君篤於教子且曰士必以用世為志經律相資
不可少也故諸子率謹禮奉法而族人亦以之相戒實
君啟之君嘗病風而愈愈五年復作遂不起時𢎞治甲
寅九月十七日得年僅四十有六娶司馬氏温國文正
公之裔子男四人其長蕣也次臯次夔次龍蕣初名舜
舉進士被選入翰林為庶吉士以避古諱請于上更今
名孫男一人夣聖孫女一人夣政蕣將以某年某月某
日奉君葬某鄉某山之原予觀處士羣行皆可書而孝
[046-43a]
父事類庾黔婁友兄事類薛包至於究堪輿之本合經
律之宜其所見尤過人而迄不一施又弗逮其子之養
誠有可悲者然脩短之數人豈能責之乎冥冥不可致
詰之地哉守官勵行一求為君之光而俟天定於異日
恩及漏泉名昭無窮則君雖不夀猶夀矣予不及識君
然於蕣有一日之長故書君之事以副其哀思亦將慰
君於九原也銘曰
木榮而摧驥迅而踣豈伊人為而實氣之忒乎爰闕三/字
[046-43b]
 亦引其澤將不在厥嗣而孰昭其徳乎貞珉岌然我
銘載勒後千百年過而太息懿哉是惟石丘之宅乎
   贈文林郎雲南道監察御史周君暨封太孺人
    張氏墓誌銘
周君真諱而仲成字者阜城之隠君子也年僅五十有
五而卒卒之二十年用其子琰貴受勑贈文林郎監察
御史其配張氏封太孺人太孺人夀八十有四以就養
卒于京邸士大夫交識琰者奠賻相踵且相與嘖嘖嘆
[046-44a]
周君之積與太孺人之教有以成其子者如此於是琰
將奉柩歸葬以失恃之早墓未有銘奉中書舍人沈君
冬魁狀來屬之予予於琰同鄉人交相好為序而銘之
序曰周氏之先本居浙黃巖曾大父均禮元季為河間
路總管大父本初國朝洪武中始家河間阜城父祐娶
王氏生君最謹厚性不嗜酒少從師授書通其大義而
於子史喜涉獵與人説亹亹忘倦事父母必得其歡友
其弟深務責之成人深果以才自見仕為江夏簿教諸
[046-44b]
子不許事豪侈曰人生自耕讀外皆非可業者處友接
人和而不茍家務人事必審而後應鮮或盭也鄉戚族
屬後生晩輩視以為法者必曰周處士周處士太孺人
同邑名家女生有淑行父從義竒愛之擇所歸得周君
而嫁盖君平日孝親友弟訓子持家皆太孺人相成之
力及君早世親督教諸孤而資給之費皆自耕織中出
人以為難琰起儒學生舉進士擢雲南道監察御史太
孺人居恒語之曰汝為言官大不可以寵耀自持當畏
[046-45a]
慎以不職為懼斯可以光汝祖父矣琰奉訓唯謹凡監
稅督餉按部皆以勤公著聲而建白時政扶植善類尤
力論者盖不以其推榮為難而以其風節顯親為難君
生永樂庚寅十月十三日卒天順甲申三月二日葬阜
城坤維先壠之次太孺人生永樂辛卯六月二日卒𢎞
治甲寅七月卄七日將祔於君子男三曰瑄曰琰御史
君也曰璞孫男五曰章曰良輔曰良臣曰良金曰良玉
孫女一曰長春許聘何磐曾孫男二曰廣集曰迎年曾
[046-45b]
孫女一曰妙鸞葬以卒之年某月某日銘曰
代有隠顯貴譽之傳脩短弗齊其偕則賢猗雙璧兮永
妥于此惟後燁然惟君有子
   宋尚書職方郎中兼權中書舍人查公墓表
中世以來號鉅家者保其丘壠至四五傳者鮮矣况十
有三世之逺哉近祖之履歴行業或不能詳矣况欲表
之於異代五百年之久哉奉其遺體之弗失顯其遺烈
而弗忘此修士行而尚古道者所難也若吾邑查君富
[046-46a]
興求表其上世職方公之墓非曠世而僅見者哉按其
譜查氏世居休寧瑞芝坊自歙徙出唐長史昌之後公
諱拱之失其字曾祖文徽南唐工部尚書諡曰宣伯祖
元方宋殿中侍御史祖元規贈國子愽士父陶秘書少
監知審刑院叔父道咸平四年舉制科第一仕至龍圖
閣待制子孫遷海陵而秘書居故鄉有子二人公其長
也舉淳化三年進士歴官尚書職方郎中兼權中書舍
人卒年四十弟慶之自崑山尉授太常太祝而宋史謂
[046-46b]
公為都官郎中謂慶之為太子中舍各隨所見書之也
公墓在休寧北街朱紫巷口距今五百年逮富興則十
有三世矣公子一人曰翼將作監主簿孫三人曰起寧
海觀察攴使曰沔郊祀齋郎曰樗太廟齋郎其祖之受
封與其嗣之蔭序譜多失書者而一坏之土託委巷塵
坌間亦未之有表焉富興以布衣七十之老崛然衆中
禮以義起既續譜以昭世徳又建石墓下請文史氏以
嚴冠舄之蔵是可不為執筆而使其無傳哉公之履歴
[046-47a]
行業不能悉獨縣志及家乗稱其㢘行清節不愧世風
為錢宣靖㓂忠愍所奬重其大致可推見而𦙍系承傳
蕃衍碩大仕者有守處者有聞則其餘慶所種亦豈一
時淺夫自殖而弗計其後者之可及哉昔忠獻韓公僅
得奉五世祖墓至發壙考銘而後見老泉蘇氏譜其所
自出髙祖以上不可得詳而吾鄉鉅家往往能守其丘
壠譜牒逺者數十世近亦十數世松楸鬱然昭穆不紊
合族之禮掃墓之節著於定法比於官府有先正巨公
[046-47b]
之所不可致者豈吾鄉僻居東南山中無兵燹之禍而
其人得以申敬宗收族之義歟然則生其地者安可不
自幸而敦本力善以為其上世之光歟查氏後人尚知
所謹哉
 
 
 
 篁墩文集巻四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