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一峯文集 > 一峯文集 卷九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一峯文集巻九     明 羅 倫 撰
  書
   奉謝大韶先生書
傳太守來已具書達左右凡丈夫立身自有法度以百
年為千載之計此豈待他人言之而後知哉求諸已而
已矣胡忠簡早年名節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後其友李
彌遜謂曰人生亦不解事事可稱只一兩節好便好胡
[009-1b]
後喪名失節此言有以入之也人可無朋友之助哉吾
所望扵先生者非但忠簡而已先生之自立宜何如也
比聞治屋髙允為相居茅舍温公為相居土室當二公
之時貴戚大官髙門甲第金碧輝映照耀日月摩切雲
漢者何限而今安在哉明仲好議論恐賢者之自立不
徒在扵議論也時復相見以吾言示之可發一笑呵
   復張都憲書
道中草札塵瀆明聰宜棄水火乃賜珍襲益重愧赧倫
[009-2a]
私竊念執事之扵倫猶春風之扵草也草不謝榮扵春
風春風亦不自知其為草之榮也何以為知已報㦲孔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執事之自立宜何如也以幼
之所學為壯之所行上致安扵社禝下被澤扵生民奮扵
百世之上而風乎百世之下然後可也今之學者幸生
程朱之後矣舍程朱而不師猶梓匠輪輿舍規矩而為
方圓也朱子嘗使淛東矣其言曰今日壊了這箇寛字
故其為政多主之以嚴而濟之以寛今紀綱日弛風俗
[009-2b]
日漓官吏日貪土豪日横盜賊日蕃民生日益凋弊天
變扵上地變扵下有識寒心皆寛之所致也易大畜曰
不家食吉利涉大川謂其能濟天下之險也執事以濟
險之才當濟險之任宜臨餐輟食撫枕忘寐思以濟天
下之險可也昔諸葛武侯治蜀開誠心布公道集衆思
廣忠益諸有忠慮扵國但勤攻吾之闕大哉武侯乎執
事近師朱子逺師武侯則險可濟而功可成矣余友章
徳懋議論頗有源委似負經濟之畧布衣陳剰夫閩中
[009-3a]
髙士也以此二人者俯而詢之未必無分毫之助也仕
者為通隠者為髙皆非中庸之道視道之行否何如爾
行藏欲合時請㸔牀頭易敢為執事頌之
   與明三叔書
倫頓首蕭校尉來得十二月書反復數四拳拳欲改酒
過吾所深喜也然過之當改豈獨酒哉吾所望者固不
獨此也過之在人聖人且不能無况衆人哉君子不貴
扵無過而貴扵改過聖人亦人也過而改之至扵無過
[009-3b]
則吾亦聖人而已夫日用之間一動一静一語一黙一
飲一食一喜一怒一嚬一笑一辭一受一取一予一行
一止一進一退自一念之微至萬事之著自一身之近
至天下之大有一毫不合乎天理之當然而違乎聖賢
之成法皆過也改之而至扵無然後為聖學之全功也
相去數千里過與否吾不得而見之然因言以驗其心
則過之當改者恐非獨酒也曰矢改酒過自今以往道
可不修徳可不崇㸔近思録實有益其意是矣然别求
[009-4a]
好書以切科舉又以家貧為憂則所謂脩道崇徳者恐
未嘗實用其功而近思録實有益者姑以應之扵口而
實未嘗有益扵心也正猶昔之熟扵酒不自知其過扵
醉也夫得深則誘小内重則外輕是以飽乎仁義不願
膏粱令聞廣譽不願衣繡顔回陋巷原憲環堵夷齊餓
扵西山閔損辭扵汶上皆有得乎此也近世大儒有下
第者其言曰今秋幸不為考官所取得與弟姪研磨義
理猶舍荆棘而達康莊猶去野店而居安宅修道崇徳
[009-4b]
之君子固如是也今乃汲汲科舉之得而以家貧為憂
則其念慮之差與世之醉夢富貴者何異又非特一語
黙喜怒嚬笑之過而已若以家貧親老未免此途以階
禄仕固聖賢之所不棄但不可豫以得失置胷中耳至
欲取各處小録以廣見聞此又惑之甚也科舉文體本
自卑弱正昌黎韓子所謂無待學而能者今日小録又
不過一時鄉舉引援故舊頭腦冬烘者以為之耳其披
靡文氣支離義理蠱惑士心益又甚矣何乃欲視而效
[009-5a]
之耶不過徇時好而急扵得耳昔劉幾輩為文過竒詭
未有如今日腐爛軟熟之甚也歐陽公且深惡而痛斥
之而嘉祐士風為之一變吾今力不能變頋乃使則而
傚之又歐公之罪人也特地猛省作急回頭不然終身
酒不濡唇亦醉夢了此一生矣
   復丘學正書
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古之達者也倫夙慕斯人而
顛沛一出昔淵明之出為饑所驅為倫之驅者獨饑已
[009-5b]
乎此長者所知也已而速反初服抱痾幽谷及此星周
八矣進無益扵國退無益扵已惟思選名山探幽谷枕
流潄石卧雲飡霞以終此餘年他無所願也昔北走燕
南走閩周㳺萬里隻眼已具未有若吾邦山水之竒而
東南巖壑最勝自古未有發其幽光者其無待扵今日
乎良辰美景尋我同好疏食菜羹芒鞋藜杖披䝉茸踞
虎豹登虬龍遇㑹意處快飲數觴浩歌一曲大書翠壁之
地所復如初以樂吾餘日不亦可乎去年一出正欲了
[009-6a]
此而所知親故未亮素懐烹豚炮羔醉飽連日爽氣纔
騰塵襟已塞轅已南而復北席未暖而即行敢故違長
者之命乎為是故也乃厪厚禮稽顙拜嘉顔汗沛如伏
惟亮察
   復進賢吕大尹書
王方之㑹厚之至也禮也堂食之分厚之至也義也孔
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倫欲買義田周宗族知義之可為
不知力之不可為也執事聞之分堂食以助焉非有尚
[009-6b]
義之心其能然乎吾聞之君子視人猶已以義處已不
以義處人非君子之道也孟子曰非其義也非其道也
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堂食之助在執事不
可與在僕不可取也君子之道無他義利之間而已學
之不講未有不以利為義者今時之皂𨽻堂食以利為
義者也食以堂名退食扵公之需也非一人可得而私也
在執事亦不可取也然則何所用與用備義倉周吾民
之急者出乎民者反乎民也君子故曰義也執事欲為
[009-7a]
君子與行吾言而已矣執事亮之
   復保寧李太守書
倫白太守李君辱書恵以懐賢事屬倫記之甚盛舉也
僕敢不祗命獨其中有可辯者不得而黙焉夫古者國
祀賢扵西學鄉先生歿祭于社皆以勸也此為治之大
本也舍是而求治猶倒植而求茂矣後世此意不講上
之責扵下下之應乎上者簿書期㑹之間而已欲求善
治得乎迺君獨有此舉必非從事虚文以邀一時之譽
[009-7b]
者也其志可尚矣獨其所謂賢者則有可疑焉君殆未
之考也夫古之賢而列扵祀者必其道徳之尊名節之
著事功之隆足以為後世之勸者也徒有名位者不得
而與焉此聖人之法也按堯叟堯咨並舉進士第一堯
佐亦登甲榜堯叟仕宋真宗位至宰輔契丹入冦請幸
成都當時若非冦準社稷危矣其後又傳經義附㑹天
書致天下爭言祥瑞卒壊一代治體而宋以此亡其為
人如此而可以為賢乎堯咨雖無可考然入為學士出
[009-8a]
補名藩功不概見乃精扵弧矢自號小由基致母撃之
金魚墜地則其不賢亦可見矣獨堯佐治郡所至有聞
雖韓魏公言其非輔弼才相業無大可觀然朱子録其
言行列宋之名臣則兄弟中之賢者此殆庶幾也三公
之賢否章章如是今乃概以為賢而懐之又從而祀之
可乎若以其爵位科名足為是邦之重也則如堯叟堯
咨者皆不忠不孝之人丁謂王欽若之流也其一世之
富貴泯滅澌盡適足以貽不令之名而重為是邦之辱
[009-8b]
也何取以為勸哉若以為脩前人之廢典則彼吳昭夫
者獨以將相名其堂而閻蒼舒之記其語詞輕重之間
亦未嘗概以為賢也惜其不能辯而正之耳自今日觀
之則彼二子者亦見人富貴而動念垂涎者也惡可重
踵其失乎三公之子孫傳在頴汝間未知是邦有否也
若以為廢而去之或傷孝子慈孫之心則禮有之先祖
無是善而子孫譔之是誣其祖也所以百世不能改也
子孫且不可誣其祖况為守土之官而誣其邦之先臣
[009-9a]
乎且太守舉事以大公至正定後世之勸懲子孫固不
得而與也余嘗過吕恵卿蔡京之邦矣問其子孫無一
認以為祖者至其邦人亦羞道之堯叟之邦人與為其
子孫者獨無是心哉質之禮義無一可者君其從吾計
與當撤二公之像沉之扵江専祀文恵更三陳為文恵
書院其懐賢者祗以懐文恵之賢也二公雖不能從父
母之教而其父母固以忠孝教之矣别扵文恵祠後為
正堂像秦公燕國而祀之使是邦之人為子者知必從
[009-9b]
父母之教而為父母者亦知所以教其子也則善矣昔
鼻亭祀象千有餘嵗薛伯髙由刑部出刺道州即撤其
屋墟其地栁子厚稱其得化人之理楚俗尚鬼且乆伯
髙一旦去之明者稱快至今况此事自君起之自君廢
之固易易也新一代之耳目定百世之是非在此舉也
君其無疑僕尚當執筆為君記之
   與府縣言上中户書
倫嘗聞程子曰一命之士茍存心扵愛物扵人必有所
[009-10a]
濟王荆公行青苗門人故舊遺書邵子欲投劾去邵子
曰寛一分則民受一分之賜投劾去何益也仁者用心
固如是乎倫素性剛褊好論世事自卧病山中杜門却
掃凡有干謁非獨公事至扵文字若非其人皆拒之而
弗答也迺今而有言焉何也孟子曰惻隠之心人皆有
之朱子曰凡民有患難勢可言于官則為言之不可言
則多方救䕶之吾邑之民困于苛歛其患甚矣予無力
以救之惡得已扵言耶古之徵者三君子用其一緩其
[009-10b]
二今日有秋粮之征有夏税之征有上中户之征用其
五用其六矣欲民之不流離而去為盜也難矣為民父
母行政何忍至扵此也諸征姑勿論以上中户言之吾
幼時猶未有也祖宗之時未有此法也各布政司未有
此例也作俑者何人乎始者一里或一二名今一里有
十數名者一家有兩三名者一都有百十名者聞諸人
云合縣二千六百名椽則曰一千四百八十名吁何其
多也詢之旁縣無如是之多也徵諸往時無如是之多
[009-11a]
也度諸事勢亦無如是之多也吾鄉八九兩都素號重
難永樂以來雜役悉免今不下二百名矣所征人户逃
絶者有之無粮者有之軍匠者有之秀才者有之鰥寡
孤獨者有之欲憑元報以盡征之可乎若曰戸有虚絶
田無逃亡此可施之扵經界既正之時不可施之扵賦
藝之日何也民田畝數升官田畝數斗下甲人户原佃
官田寒暑之衣食不給横豪之剥削無已官府之征求
無藝乃以官作民鬻于他主田居富屋粮坐下户况里
[009-11b]
書作弊飛泒詭寄一區虚粮有至數百石者一里有至
數十石者一家有至數石者欲執粮以定征可乎吾見
多矣凡有科差吏胥舞文里老受託以上而為下以下
而為上田連阡陌者諸科不與室如懸罄者無差不至
可痛也可悲也今所征人戸賣屋者有矣賣田者有矣
賣牛者有矣賣子女者有矣脱婦人之簮珥者有矣敲
扑之下何求不足寃號之聲上徹于天人事既乖天道
不順苦雨連月米珠薪桂官吏里胥旁午鄉曲鷄犬不
[009-12a]
寧為民父母行政何忍至扵此也若求販扵粮里已貱
虚粮已貱鹽粮又貱中户貱如是其多也民有所不堪
矣然則何為而可也吾聞紙價數萬四十六縣出之一
縣一千則四萬六千矣縣加五百則六萬矣吾縣以一
千五百為率除已征若干尚欠若干未征若干其逃亡
死絶軍户生員貧難下户悉應蠲免外其餘人户多則
朋合少則獨征足一千五百之數則已矣事難懸度其
損益又在執事裁之也主扵不傷吾仁民之心而已若
[009-12b]
據元申之數務求取盈以媚上司之意而失下民之望
恐仁者之用心不如是獨執事未知其情耳使知之也
其有不從乎或曰其如上司何予應之曰公卿大臣其
天人耶抑生扵人間也方其困扵閭閻㳺于學校撃節
伊周髙談孔孟其志何如哉一旦得行其道其不能為
吾民之福乎民者邦之本也財者民之命也傷其財則
傷其命傷其命則傷其本矣朝廷建官分職所以固其
本也諸公其肯傷邦家之本而不能為吾民之福乎鄭
[009-13a]
俠布衣也見民苦扵新法為流民圖以進况名在從臣
之列者吾當披肝瀝膽以與爾百姓請命諸公宜無不
從者信筆遽書不覺滿紙
   與族叔謙益先生書
倫與叔父幼並艱苦今倫幸叔父不幸者豈盡才力不
足哉是盖有命焉貴之由乎命者固不可必得矣有若
求之必得非命之可制者人自不求耳是故士有布褐
蓬茅而光榮百世者亦有重侯累印而汙衊千載者此
[009-13b]
脩其貴扵已者而彼徒得扵人者為貴也貴扵已者孟
子之所謂良貴吾心本然之善也善之所進有髙下人
亦隨其有而貴之人心秉彛之至公也不必逺引以吾
家觀之松崖先生端厚柔慤一家一鄉之善士也一家
一鄉之人貴之雪菴先生清心寡慾脩徳謹行吳司業
稱其以道尊天下楊少師稱其為江西一人劉子欽稱
其心地無愧程朱名公巨卿㳺其門者異日頌其徳美
莫不齎咨涕洟下至閭里野夫婦人亦莫不喜道其姓
[009-14a]
字此一國之善士也故一國之人貴之水心滄洲松野
餘頑以至士迪先生或提孤旅赴難勤王視死如歸或
慷慨激奮謀復宋社而大志無成或棄官髙蹈自比殷
頑或上書相府乞存宋祀而屢聘不屈或妙年英發愽
綜羣集而終身不仕當時名人如文丞相趙孟濚吳草
廬劉須溪周翠庭歐陽道或師之或友之或製服哭之
無不推而尊之雖丁末造道不能大行扵天下而孤忠
清節昭耀千古至于今為烈此庶幾天下之善士也故
[009-14b]
天下之人貴之是數君子者或肥遯巖谷或沉晦下僚
所立耿耿子孫至今賴焉况以聖賢之道自立者乎叔
父未可以為不幸也在自勉而已矣倫雖幸至此地使
徒以得扵人者可恃而少變其未達之所守則上辱祖
宗下累子孫也必矣其幸者又所以為不幸之甚者也
詩曰聿修厥徳毋忝爾祖叔父以之
   戒族人書
列位叔父列位兄長别後想得安康倫别無他囑為人
[009-15a]
祖宗父兄者惟願有好子弟所謂好子弟者非好田宅
好衣服好官爵一時誇耀閭里者也謂有好名節與日
月爭光與山岳爭重與霄壤爭乆足以安國家足以風
四夷足以奠蒼生足以垂後世如汴宋之歐陽修如南
渡之文丞相者是也若只求飽暖習勢利如前所云則
所謂惡子弟非好子弟也此等子弟在家未仕也足以
辱祖宗殃子孫害身家出而仕也足以汙朝廷禍天下
負後世甚至子孫有不敢認如宋之蔡京秦檜此豈父
[009-15b]
兄祖宗之所願哉想其勢熖官爵富貴豈止如今日鄉
里中一二前輩也而今日安在哉然所謂好子弟者亦
在父兄子姪成就之耳人才之盛鄉黨為最然非父兄
敗之則子孫喪之取譏天下貽笑後世甚可惡也載之
史書使後世之明君賢主輕棄南人未必不由此也吾
願叔父聴之子姪戒之共慫成我做天地間一箇完人
盖未有治國不由齊家家不齊而求治國無此理也何
謂齊家不爭田地不占山林不尚鬬爭不肆强梁不敗
[009-16a]
鄉里不凌宗族不擾官府不尚奢侈弟讓其兄姪讓其
叔婦敬其夫奴恭其主只要認得一忍字一讓字便齊
得家也其要在子弟讀書興禮讓若不聽吾言譬如爭
一畝田占一畝住基兩邉不讓或致人命或告官府或
集親戚所損甚大若以此費置買前物所費幾倍若曰
住基無賣此又愚也其所以為此計者不過遺自已之
子耳父母之心愛子孫一也今奪吾父母之子以與自
已之子甚非吾父母之心也父母雖不在逆其心則逆
[009-16b]
天理矣安知吾子孫不如今日之爭哉凡事皆此類也
而此事尤切故特言之今後若有田地等物不明只許
自家明白不許擾及官府我若不仕尤當守此言也其
餘取債之屬民甚貧窮可憫自已少用一分便積得一
分徳奴僕放横不可放起自今以後無片言隻字經動
府縣方好不然外人指議此人要做好人不能齊家世
間安有此等好人哉由此得禍不可知也兼我在此國
事日在心懐仲淹做秀才時便以天下為己任况今日
[009-17a]
乎進退得失有義有命吾心視之已如孤雲野鶴脱灑
無繋自古壊事皆是愛官職底人弄得狼狽了脱使根
本不安枝葉自能保乎戒之戒之若使我以區區官勢
來齊家不以禮義相告便成下等人了但中間有等無
知子弟與不才奴僕弄出事來則須治之以官耳叔父
須戒之慎勿以吾言為迂也
   與張廷芳
今之進士上者期給事次者期御史又次者期主事得
[009-17b]
之則哆然不勝其大視同年亦漠然也其視州官縣令
若鵒鸞之視腐鼠唯恐汙其喙矣一或得之則䰟耗魄
喪對妻子涕泗横流薾然不勝其小矣視彼三職者恍
九地之視九天也至有垢面婢膝昬夜乞哀以求免者
矣噫弊也極矣君子之仕也將以行其道也道有所隠
淟涊媕婀以保禄持寵者雖尊為王公貴為卿相君子
視之陸海中一塵也何給事御史為乎哉茍在我也雖
晨門封人乘田委吏千古之下仰餘光而望下風者若
[009-18a]
景星鳯凰之不可及也況州官縣令哉今之近民而得
行其道者莫如令其次莫如守同年近補外者不旬月
間佳聞四達視彼之居三職而寂焉無聞者固已一金
一泥矣况進此而上乎吾子其無以彼之自大者自大
而以已之小者自大云
   與劉顯仁
僕聞賢才出國將昌子孫才族將大所謂才者非必科
名爵位之謂也今劉氏之子孫盛矣然必期以乆大之
[009-18b]
業然後可也吾丈非不知之然行或有不逮非真知也
今為士者殺之使為穿窬有不可得者知之真也一日
不死須做一日是目下便立定跟脚以此律身以此教
子便不枉一生矣吾丈達者故及之
   又
顯仁先生知已自吉水别回思僕之罪大矣所見多不
明所論多不正所行多不當所貴乎友者以其有助已
也君之助僕者多矣而余之助君者何如哉何待君之
[009-19a]
薄也此僕之罪所以大也君圓通廓落練達老成何有
僕之助哉然友道固如是也若徒資助扵君而無一言
以為君助是故非君望僕之心也朋友之倫豈宜如是
之薄哉異日恐無以見聖賢扵地下也凡吾之所欲言
者皆君之所已知也皆聖賢之所已行也皆天下士讀
書者所共知也而天下之人卒未見有行之者何也溺
扵流俗而不自知也今天下之俗士不登科登科不給
事御史給事御史不方伯連帥方伯連帥不侍從六卿
[009-19b]
侍從六卿不師保閤下不已也求而得之者非徒自以
為榮天下之人狐媚而鼠趨之矣求而不得者非徒自
以為辱雖親戚朋友皆笑其迂濶而鄙其無能也凡其
求而得之者皆自以為大智然自君子觀之則卒自陷
扵大愚而不自知也何也流俗雖不美而天下未嘗無
正人天下未嘗無正論此固人心之所以不死而天道
之所以扶持斯世者也斯人也雖自以為大智而卒無
以服天下正人之心卒無以得天下正論之歸近則貽
[009-20a]
羞扵一世逺則遺臭扵後世正士羞與同朝鄉人恥扵
同里逺裔子孫恥以為祖卒與草木禽獸同一泯滅澌
盡而後已此其自以為大智非大愚而何哉原其立心
之初豈期至扵此哉特溺扵耳目見聞流俗之非而至
此也且人之所以求富貴為身與口而已子與孫而已
身之所衣者寒不過一裘暑不過一葛口之所食者肉
不過一豆米不過一升酒不過一壺子孫終非我所能
謀而保其有也而一念之非遂至如此非大愚而何哉
[009-20b]
君達人誠不至此也昔禹之戒舜曰毋若丹朱傲毋慢
逰舜豈丹朱慢逰者哉特禹之戒舜當如此也君豈至
此哉特僕之告君當如此也孔子曰進以禮退以義自
秦漢以來此義不明扵天下千數百年號為儒者多無
完人為此義不明故也至宋程朱數大儒出相與講明
力行其守難進之禮則一官之授必抗章而力辭其秉
易退之義則一言不合即奉身以求去當時公卿士夫
多已從化故宋之治俗幾乎三代者數君之力也惜乎
[009-21a]
人主惑扵小人之邪説故大儒之效不見扵時而宋之
治終不能等三代者此故也今日祖宗養士百年吾等
至此豈不自愛其身哉自踵至頂皆朝廷之所有也但
扵聖賢之道有虧恐非養士者之初心矣吾榜中號為
得人然卓卓者無幾其中豈無人哉但恐溺扵流俗而
不肯自拔也近聞有求免作縣者其穢徳已四聞矣龔
黄卓魯非人哉頋無志也無志則師保閤下亦祗以如
吾之前言而已况給事御史哉昔伯玉行年五十知非
[009-21b]
吾謂明日死今日知非亦可僕非多矣君無忘助我也
君勉之入徳自近思録始陳獻章先生今第一流人也
可近之令弟員外先生叱謝師覧無錢君可助之更病
事千萬維持使無後頋之憂盖元患吐紅服多寒藥隨
成自遺虚怯而今則時頭痛手足痿痺曽出回手已不
能馬鞭盖勞便受風也而今已成狼狽回家調治一二
年便來煩公卒調䕶之
   與何惟一
[009-22a]
足下欲為好人乎當以國家為心生靈為念聖賢為師
孔孟程朱之道力行之而已欲為好官乎則如此而已
足下豈徒欲為好官者哉
   與鄭御史
為御史大本當以明道為法而隨時措之床頭易曽振
塵否
   與夏止菴憲副書
凡寛則百敝皆生嚴則可理雖處一家或教鄉校十數
[009-22b]
人亦須嚴况司一道長萬夫乎吾嘗以此告相知者皆
未有信而行之何也凡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今貪官
甚扵盜刼皆欲止盜盜愈止而愈有先生買田金牛而
好義之家如張邦俊願施百石羅俊極毛英懋皆欲出
三十石此豈有所强哉下觀而化也止菴記及寧縣文
猶未暇成姑俟入山方可了也
 
 一峯文集巻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