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東園文集 > 東園文集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園文集巻四
             明 鄭紀 撰
  奏議
   奏設武舉以培養將材疏
臣近於本年某月日准本部咨准南京兵部咨該本部
題為陳言邊務等事内開保國公朱暉奏要舉保將材
通行南京五府六部等衙門自文書到日為始俱限兩
[004-1b]
箇月以裏各舉所知二三人具奏立簿記註陸續推用
等因到部備咨到臣竊惟天下之事有救急於一時者
有預備於異日者屯兵積糧設險招募此救急於一時
也培養將材訓練軍馬此預備於異日也兹者額森小
醜屢犯邊塵朝廷已命大將督領大兵又遣重臣整飭
兵備屯聚踰年彼若不聞偶因水草不給暫歸巢穴以
待再舉初非畏怯而逺遁此無他用兵之道先聲而後
實今之將官先聲何在無怪其然也臣愚則謂天之生
[004-2a]
材未有不養而成者今兩京武學外衛軍生爭習舉業
以竊科名韜畧弓馬邈不相識兵部季考雖有賞罰而
無進退不過視為虚文故有應薦而來率皆不養之士
其志智膽氣去見在膏粱乳臭之徒寧幾何耶昔唐設
武科開元一舉而得裴端復天寶再舉而得郭子儀宋
行武舉景德一科而髙志寧出天聖一舉而令狐挺出
於時祿山回紇搔動中外子儀單騎揚兵唐室再造元
昊稱帝智髙逆謀志寧請兵覆其巢挺教狄青擣其虛
[004-2b]
兩朝神鼎震而復定之數子之力誠不誣也今國朝已
立武學但武舉未設夫有武學而不設武舉欲人之習
武藝是猶有儒學不設鄉試欲人之窮經也難矣臣愚
以為今日之計必須依倣唐宋故事開設武舉之科以
策論定去取以弓馬定髙下凡在京并外衞指揮千百
戸襲替兒男軍民舍餘人等有志武藝者俱許三年一
次鄉試悉如民生應試者例徵聘名儒以司考較初塲
則以武經百將傳并諸家兵法試其論策而觀其韜畧
[004-3a]
智識該博斷制之材次塲則試以古今陣勢兵器車舟
名物俾其圖畫貼説各注制度行使之法而觀其布置
運用變化開合之妙俱糊名易書定為上中下三等末
塲則於教塲中試其弓馬鎗刀鉋銃以觀引衆致逺斬
將奪旗之勇京闈則欽命總兵官二員㑹同兵部官巡
按京畿御史并選委各營把總公正官員省闈則巡按
御史㑹同都布按三司五更試起日晡而罷當日公定
優劣亦分為上中下三等隨即密封送入試院與考試
[004-3b]
官分配等第論策弓馬陣法俱優者列為上等論策頗
優而弓馬稍次者列於中等之前弓馬頗優而論策不
及者列於中等之後論策弓馬俱不及者退在下等照
例擇日揭曉上中二等送該部引奏㑹試下等者發回
原衛肄業以俟後科三科不中者照依原襲等級遞降
帶俸差操其公侯伯應襲子孫免其鄉試徑送㑹試俱
如春闈事例兵部奏請命官初中二塲策論陣圖分别
等第與鄉試一般末塲則兵部請欽命京營總兵官五
[004-4a]
府掌府事并科道掌印等官於大較塲中考試務盡一
日之力俾弓馬陣勢各得以盡其材等第揭曉俱照前
例下等先發在京武學肄業三科不中止照原襲帶俸
差操不與管事上中二等兵部奏請於内苑閑曠去處
設立教塲禮部預定儀注請聖駕親臨御幄先試弓馬
次及陣勢如周禮春教振旅夏教茇舍王執路鼓諸侯
執賁鼓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漢文帝躬著戎
服親御鞍馬與良家材官馳射上林講習戰陳宋太祖
[004-4b]
御講武殿親試禁兵刻木為箭鏃以木綿兩兩相射以
分等級我太祖髙皇帝經理淮甸親閱將士分隊習戰
勝者賞銀十兩因諭之曰刃不素持必致血指弓馬不
素習而欲攻戰未有不敗者吾故擇汝等練之今陛下
親閱武舉非惟逺稽古制近法祖宗而片時之頃英雄
畢集而將兵將將之術亦得以兼收於淵臆矣試罷就
於㑹試上等之中㕘以御試名次拔出三人以居一甲
其餘照依原定次數分為二甲亦用黄榜張掛一甲原
[004-5a]
應襲者即襲其祖父官爵原無官者定與見任應襲武
職二甲三甲者只作冠帶舍人名目俱給本等祿米并
隨身口粮分送各邊跟隨總兵官殺賊一年更換一邊
各邊厯遍又曾經戰一二次鎮巡總兵官具奏巡按御
史覈實方許起送該部查審明白就以原襲并應得官
爵到任管事如此則將武弁人人自奮非徒有志者不
肯甘居人下無志者亦欲保其父祖官爵非徒襲替者
得其科甲之榮而帶俸者亦有進身之階愚鈍者變為
[004-5b]
智謀輭弱者變為驍勇邊務夷情日見精熟膂力膽氣
日見粗豪不十年間虎豹豼貅之士聚集京師頂背相
望惟陛下隨材任使可為干城可為腹心我國家億萬
年之業將安於泰山區區小醜豈足以煩聖慮也哉如
此則臣今日雖不妄薦一人而十年之後人材衆多當
不乏任使矣不然年年嵗嵗臨飢揠苗遇渴掘井滿其
所得不過枯朽汙濁之物不足以救飢渴豈不為小醜
羣聚非笑乎臣踈逺凡庸過憂大計然累本自陳不䝉
[004-6a]
俞允尸位茍祿於心何安是以偶有所見不忍不陳儻
䝉采錄則今乞骸林下死亦瞑目伏望皇上普日月之
明奮乾剛之斷勿謂祖宗未有舊制後世不可更張昔
有周盛時周公謹厥始君陳和厥中畢公成厥終未及
百年世道三變亦未嘗拘於文武舊制之有無也蓋國
無人則虛臣久處南都在京將帥固不深知然率非習
學經戰之士一有召遣四顧無人其虛甚矣茍不趂今
為之預養向後子孫承襲不過依舊非惟朝廷不得真
[004-6b]
材任用而武臣亦非保守世祿之逺圖也如䝉乞勅廷
臣㑹議將臣所奏斟酌去取立為定制勿謂曠世盛典
因臣而行垂死之年别有希望不過念太祖太宗創業
之艱難聖子神孫守成之不易故不知避忌妄獻芻蕘
惟陛下亮其狂而察其志毅然舉行不勝幸甚
   奏革制外濫支官糧疏
竊惟南京乃根本重地不可以不培植而培植莫急於
京儲臣因見近日京儲費出無經錢糧存積有限劄令
[004-7a]
四川清吏司巻查本部每年坐派浙江等處起運南京
倉粮一百二十七萬餘石南京舊額官軍嵗支粮米一
百二十餘萬其中一十萬石係三箇月水兌所積者實
支派運粮米一百一十餘萬量入為出故有七年之積
近因各該衙門奏將送船餘下一萬一千七百三十四
名毎名月支米一石差撥裝運之時又支行粮司禮監
内官監神帛堂内織染局兵仗局各色名匠共五千七
百四十九名舊例只免戸内差役不曾食粮今每名月
[004-7b]
支米三斗太醫院醫士醫生一百四十六名醫士有家
小者毎名月支米七斗無家小者月支米五斗醫生有
家小者每名月支米四斗無家小者月支米三斗寶鈔
提舉司紙鈔匠二百八十一名毎名月支米五斗光祿
寺太常寺㕑役共九百五十名舊例有家小者月支米
六斗無家小者月支米三斗各各添支二斗及投充新
軍四千九百二十名每名月支米一石每嵗共添支粮
米二十二萬六千一百七十餘石并舊額官軍該支俸
[004-8a]
月等粮大約一百五千萬餘石况值連年各處災傷原
派起運粮米拖欠數多所入不足以供所出見今各倉
實在粮米除本年閏四月坐放外自𢎞治十一年起至
𢎞治十五年止只有三百一十七萬二千餘石僅勾二
年有餘支放且江西布政司𢎞治十六年該起運南京
倉粮四十七萬餘石并湖廣二布政司見催舊欠粮米
雖已奏准折銀至今尚未解到後來京儲愈見缺乏已
經本部尚書王軾奏要今後㑹計南京粮儲量加增添
[004-8b]
戸部覆題㑹計錢粮已有定數勢難損彼益此是蓋通
融天下之大勢誠為至論除遵奉外然坐派既不得加
增虚耗又不為撙節誠恐年復一年倉粮消耗殆盡根
本之地良可憂也其投充新軍既已入伍雖嵗費粮米
將及六萬石固難更改其送船軍餘舊例每船二十名
差撥之時餘丁每名月支行粮三斗聽守半年者毎名
該一石八斗短差兩月者每名該六斗行之已久並無
廢事今則俱照馬船粮船事例每月支米一石差撥之
[004-9a]
時又支行粮誠為重疊濫費况今各衞補造快船已完
亦有一年輪差不及一次者夫以空閑之人虛耗京儲
之積不為撙節可乎查得南京朝陽等門守門餘丁各
倉修倉餘丁俱係每月支米三斗其送船餘丁合無每
船照舊名數比照守門修倉事例不拘在家差撥每月
俱支米三斗及照各色名匠俱係上元江寧二縣徭役
况做工之日工部又給工價并醫士醫生紙鈔匠㕑役
等項新添粮米俱舊例所無者一併革去庶使倉粮不
[004-9b]
致濫費祖宗根本得以培植緣係撙節京儲培植國本
事理未敢擅便擬合具奏如䝉乞勅該部從長計議將
前項新添送船餘丁粮米并民匠人等舊例原無而新
近奏計者及㕑役舊有經減省而後奏復者通行革去
則七年之積不久可復根本之固千萬世如一日也
   上清理財賦四事
臣備員南京戸部節准戸部咨為缺乏邊儲等事除編
印鹽引文簿陸續賷發各運司該邊收候開中外臣竊
[004-10a]
惟各邊粮草缺乏已甚鹽法不通商少報中借撥則天
倉銀兩有限穵運則近邊民力不堪切思虜情狡偽坐
老我師覘我主客人馬不支旦夕粮草不繼即欲大舉
入冦是乃彼以逸待勞之策實為我剝牀以膚之災也
若不預先處置未免臨事倉皇臣謹陳清理財賦四事
以備聖明裁處
一曰廣邊屯自古千里餽粮士有飢色故寓兵於農因
 粮於敵如趙充國屯田湟中大獲地利卒破先零且
[004-10b]
 言自燉煌東至遼東一萬一千五百餘里皆可乗塞
 列地而屯諸葛亮伐魏屯田渭濱百姓按堵軍無私
 馬夫湟中在今陜西蘭縣渭濱在今陜西渭南縣燉
 煌在今涼州東至遼東則寧夏榆林延綏大同宣府
 皆其一帶之地世代不同地土則一豈有可屯於古
 而不可屯於今耶但近裏膏腴之地軍容債帥吞為
 己業軍士代耕自收子粒臨邊儘有可耕之地又不
 能設法防禦畏怯往耕却將近邊耕民遷入城堡以
[004-11a]
 防失機動輒借撥穵運煩瀆聖聽又有遥度之論則
 曰朔方風沙易壅地畝冦警出没擾害農工夫古今
 一地豈今有風沙冦擾而古獨無耶况各布政司軍
 屯尚且差官清理縱清出多寡卒難逺致若邊屯一
 清不過半年坐享儲積豈可以差官小擾而失此大
 利乎為今之計合無選差有才識堂上官數員分投
 領勅前往各邊專督屯種將近裏熟田清出若干頃
 畝離邊積逺可以用力開墾者相兼配搭先儘見在
[004-11b]
 軍餘毎人給佃若干餘田招募各處無業小民并行
 附近法司衙門將問擬徒流凶犯頗有身家者發遣
 前來俱給與牛具耔種俾其兼配佃種嵗收耔粒一
 半入官募佃許其永為己業囚佃聽其限滿而歸所
 耕去處仍行㑹同鎮巡總兵等官督軍嘹哨設法防
 䕶且守且耕如今日耕此一方則併力合作防守之
 人亦聚一處明日耕彼一方亦然如是則我衆可以
 遞耕彼衆不得我擾數年之後何患無趙充國之地
[004-12a]
 利諸葛亮之按堵也
二曰徵寺租竊見南方各處寺院粮額多至數千租税
 不下數萬朝廷欲其領衆焚脩保障國家今邊疆連
 年騷擾不見少顯分寸之功是其無有而不足信也
 明矣况近年以來僧道爭奪住持盡將所有租税投
 獻勢力之家代其營為常住不得升合間有一二自
 收者又多潛養私人置立家計焚脩之事耳不及聞
 合無差官各處清理查其戸報丁粮吊其遞年租簿
[004-12b]
 扣其實收租税内存若干與其應當粮差并籍報有
 名人衆齎粮外其餘租税悉徵在官依時變賣銀兩
 造冊解部發邊應用候二三年間邊儲充實再議區
 處如此則每年所入難以數計矣
三曰折逋負臣本部所屬江南司府州縣各項錢粮浙
 江等布政司應天等府各年拖欠秋粮等米豆麥稻
 穀一百二十餘萬石馬草一百四十餘萬包折粮綿
 布六千餘疋折粮苧布二十三萬餘疋已上四項大
[004-13a]
 約可折銀一百餘萬兩内除各年水旱災傷減免量
 除三分之一尚該銀七十萬兩多是粮里包攬在身
 一時難以追足且本色運費倍於正粮合無准令依
 時折價仍寛限三年與其解京完納庶民困少甦而
 邊儲有濟
四曰清鈔貫本部該徵江西湖廣福建三布政司戸口
 食鹽并蘇常二府税課等衙門錢鈔兼收鈔一千四
 百八十八萬七千四十餘貫南京五城兵馬司房鈔
[004-13b]
 并各宣課司大勝等闗及各衙門戸口食鹽鈔共七
 百一十萬八千三百餘貫蕪湖荆州二處抽分銀大
 約六萬餘兩上新河九江二處鈔闗大約每年折銀
 三萬餘兩雖亦各有所用較之今日京儲邊餉實在
 所緩及將南直𨽻各府州縣并湖廣江西福建等布
 政司備用戸口食鹽暫借三年其錢鈔兼收者每一
 萬貫折銀二十兩其餘鈔每一萬貫折銀八兩并荆
 州蕪湖銀兩俱解本部收庫聽邊取用及遇米價中
[004-14a]
 平與米閒月兼支以為官軍俸粮庶幾邊餉有所補
 助京儲不致闕乏
   便宜設法急救饑荒疏
臣竊惟南京根本重地連年水旱軍民缺食去冬今春
流移餓死不可勝數今年麥苗又為本年三月初間大
雪損傷若不預為設法區處誠恐日後愈難支持據本
部委官雲南清吏司郎中鄧琛呈奉本部劄付為賑濟
災傷軍民事除遵依外照得近年本部侍郎鄭紀奏行
[004-14b]
水兊事例免其竹蓆䭾脚之費每石加耗三斗軍民兩
便甚良法也但彼時各倉粮米積有六七年之上以故
毎年只行三箇月而止今倉粮不勾三年支給合無自
本年閏四月起至九月止俱行水兊餘月判倉每年可
積餘米二十餘萬石可以濟今而預後待他年倉粮再
有六七年之積照舊只行三箇月等因到部又據本部
委官郎中賈璇呈奉劄付坐放應天等衞六合等縣四
月閏四月軍民丁口共該少欠米十萬石呈乞早賜措
[004-15a]
處以救飢荒等因行間又該本司案呈據南京旗手等
衞指揮千百戸等官張翰等呈稱各衞所官員俸粮原
有事例毎年四月分折絹八月分折布除遵依外今照
南京地方連年水旱田禾無收米價髙貴軍民缺食艱
難不能過活如䝉准呈乞為憐憫分豁將四月分俸粮
暫且闗支本色至五月照舊住支折絹等因到司案呈
到部臣等查得南京軍倉粮米為因各處災傷該徵粮
米運到者少拖欠者多毎年官軍該支粮米一百三十
[004-15b]
萬石有餘近年以來加以南京太醫院醫士寶鈔提舉
司鈔匠及投充軍人并送船餘丁行粮等項共該毎嵗
添支米二十萬石有餘各倉粮委實只是勾二年之上
支給及查得臣先年奏准每年水兊三箇月毎米一石
脚耗米三斗見今在倉粮米三百四十萬餘石俱係水
兊積出餘米之數見在倉粮既無陳腐之虞官攢又無
守支之苦且郎中鄧琛呈稱每年要添水兊三箇月不
過推廣舊例以便民情而增國計似為有理及據委官
[004-16a]
郎中賈璇呈稱江北少欠賑濟十萬石緣查京倉軍儲
實難動支亦所離江北窵逺暫將各處運到粮米畧倣
水兊事體免其竹篩曬每石折准脚耗三斗留彼河
下以近就近給散飢民實為便益欲待奏請定奪不無
緩不及事合行一面暫撥各納倉米就彼河下給散積
出脚耗就令作正支放勾數即止其南京各衞所指揮
千百戸等官呈要將𢎞治十七年四月分俸粮暫與闗
支本色待至五月二麥成熟照舊折支絹疋亦乃權宜
[004-16b]
救荒事理已經南京守備等官㑹議不為常例欲候奏
請明降誠恐有悞放期除行南京旗手等衞所造冊將
各官本年四月分俸粮暫支本色至五月折支絹疋下
年照舊施行去後緣係加添水兊撥粮賑濟并分豁官
員俸粮事理具本專差辦事官某齎捧奏聞
   致仕第十九疏
臣竊惟士君子立身天地間惟禮與法二者而已禮法
既亡名節安在臣考諸古禮國法凡在官者年至七十
[004-17a]
俱許致仕唯老成重望為國家之柱石者不拘臣今已
過致仕之年尚從旅進之列時論不容中心有愧在禮
固不可留論法亦所當去禮不可留而留法所當去不
去是迷貪位固祿之心而忘棄禮滅法之恥臣自少荷
䝉朝廷作養之恩至於今日豈忍若是耶近因久病暫
出管事神衰氣倦頭暈目昏己身不能自存部事有何
補益乞休十有八章無由一奉俞允或者謂臣有心求
去何必待報而行臣恐非大臣出處之義隱忍依違進
[004-17b]
退狼狽今病勢益增死亡無日不得已將本部印信咨
送南京吏部委官署掌買舟卜程以待休命臣又照得
成化間學士錢溥與臣同是經筵講官侍郎方滿三年
即准致仕臣官三品已十年矣尚書佀鍾與臣同是戸
部堂上年未七十亦准致仕臣年七十又加二矣伏望
皇上大施恩典一視同仁乞勅吏部查照前例容勅臣
退歸田里庶官無尸位素餐之譏人免鐘鳴漏盡之誚
不惟臣一身之幸實天下士風之幸也
[004-18a]
 
 
 
 
 
 
 
 
[004-18b]
 
 
 
 
 
 
 
 東園文集巻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