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滋溪文稿 > 滋溪文稿 卷十三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滋溪文稿卷十三
            元 蘇天爵 撰
 碑誌
  元故翰林直學士贈國子祭酒諡文安謝公神道
   碑銘并序/
翰林直學士大中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贈國子祭酒
輕車都尉陳留郡侯諡文安謝公諱端字敬徳𦵏武昌
[013-1b]
江夏縣洪山之陽至正二年冬天爵來官鄂省其子請
銘公碑昔我祖宗既撫方夏盡收豪傑耆俊尊禮而任
用之考定憲度襄贊隆平至大徳末故老日漸淪逝後
學之士隠伏於山林州閭而弗克奮仁宗皇帝獨出睿
斷肇興貢舉網羅賢能於是人材輩出以文學政事著
名於世若公者葢亦表表可述者歟延祐元年八月公
中河南鄉貢尋丁内艱五年賜進士出身授承事郎同
知湘隂州事秩滿赴調京師由故相張公珪薦擢國子
[013-2a]
博士進儒林郎改太常博士階奉訓大夫轉翰林修撰
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三官就遷待制官朝列大
夫凡再任階中順大夫選為國子司業陞亞中大夫復
入翰林為直學士公之先遂州青石人宋季避兵出蜀
居江陵至公始家武昌曾祖繼先祖元賁考雄曾祖妣
黄氏祖妣妣皆牟氏祖贈中順大夫禮部侍郎上騎都
尉陳留郡伯妣封陳留郡君考贈翰林直學士亞中大
夫輕車都尉陳留郡侯妣封陳留郡夫人公卒以至元
[013-2b]
六年夏五月庚午享年六十有二𦵏以是嵗秋八月丙
申元配陳留郡夫人史氏祔子搢補國子員以公廕為
石門丞公世儒家侍郎深通𤣥象發言驚人江陵制置
使孟公珙敬禮之居數年忽中夜叩牙門謂孟公曰流
星出下階沒西方一刻所息占為天士亡某實當之明
年荆楚大将死公是也其後所言皆驗公資穎異年十
嵗時讀書江陵郡學習為科舉之文援筆立就屢出同
舎生上其師異之弱冠偕故禮部尚書廣陽宋公本從
[013-3a]
王公奎文逰講明性理之學俱有才名郡人以謝宋稱
之翰林姚文公燧以雄文擅當代讀者或不能句公一
見並與其用意所在發之姚公大喜即以茂才薦之初
仕湘隂時年尚少然發摘奸伏已能使老吏有所憚驚
焉國朝宗廟之制範金為主泰定四年夏四月某甲子
有盜入第入室竊之明日當時享衆議為位祀之公言
四時之祭皆用孟月有故即用仲月今盜入祏室震驚
神靈時享當用仲月奏可其請公教胄子嚴毅方正諸
[013-3b]
生凜凜畏服講説經義能明聖賢之㫖諸生質疑請問
無倦夜則引燭課試程文亦使漸趨平實不為浮華淺
薄之説凡士子鄉舉㑹試廷對及國子積分公數與考
第之列所取者多博學有聞而初學小生往往被黜士
論咸服其公公為文辭簡而有法序事核實言無溢美
累朝信史典冊制詔當代公卿祠墓碑版多出公手嘗
憤近世士習卑陋故修辭專務髙古以不同俗為主有
遺文若干卷其於前代君臣得失古今文章美惡厯厯
[013-4a]
能道其詳遼宋金國興廢人物賢否亦皆精熟嘗以不
克纂述三史為憾天厯至順以來郊廟祠享禮儀討論
裁訂公多與焉葢世之於公苐知其文學而已不知公
政事之材為可稱也湘隂學宫故敝公始新之暇則考
其所業而學則帥知興起西鄉有隄䕶民田千餘頃隄
壊官嵗修之以為利民因捕魚發掘以納夏潦至秋徵
租雖鞭笞無從得遂及鄰鄉公私病之公計其工若干
諭民黄恭出粟若干石身督其民築之堅完迄今不墮
[013-4b]
先是賦役不均豪宗大姓數免貧者不勝其苦公命具
書民田於籍差其多寡役之田元貴者嘗被省檄為巡
徼武斷鄉曲締搆路府持州長史短長官不能誰何公
至或訟元貴據其妻不還公取状閲之同列顧左右起
公獨敕吏作符召之曰否則吾就縛之元貴不得已而
出公示以状即服杖而遣之亡何又犯法杖而赭其門
書惡焉元貴徙傍郡終公任不敢歸盜有殺賈人及從
者三而攘其財棄屍井中其家累訟於州及府皆以無
[013-5a]
佐驗不為理公微服宿盜里中㢘得其實躬往捕之盜
不伏并收其妻鞫之妻時時仰視其屋公曰異在此矣
屋葢新葺大竹為椽公使人發視之財悉藏竹中盜遂
吐實出四人屍井中乃訖獄州人神之部使者聞公之
名或他州訟獄弗能決者亦檄公治之公去湘隂二十
餘年民猶頌其遺愛公在朝著以文字為職業從容多
暇廣陽宋公時已登第厯官省曹事或有所疑輒從公
論決悉中肯綮衆皆推公材識惜其不果於從政也當
[013-5b]
宋之亡士之有材名者朝廷皆被徵用初無南北之間
若程公鉅夫燕公楠陸公垕是也公湘隂之政所試者
小而人已受其惠若見諸大用當何如哉歐陽公𤣥誌
公之墓謂公材器宜居言官處政途世不用不極為恨
葢猶愈於既用而觖人望者也嗚呼士有抱負藝能而
不克盡施於用者豈獨公乎銘曰
於皇世宗景運天開肇興貢舉網羅異才如風驅雲如
山有臺博帶褒衣群賢鼎來帝始思賢當宁興嘆公應
[013-6a]
明詔奮起江漢射䇿王廷才華有爛其儀委蛇其言侃
侃筮仕外郡造兹民庸相國薦賢敷教璧雍璧雍皇皇
多士景從講古述今文治昭融乃入禁外掌帝之制潤
色之工辭典而麗論著信史具有凡例簡冊尊嚴垂範
來世豈弟君子邦家之基公於從政有猷有為治化既
同海宇一時維楚有材晉猶用之公用弗極言足行逺
洪山之陽有墳有衍樹以栢松勿伐勿翦列銘貞石繼
夀而顯
[013-6b]
  元故朝列大夫禮部員外郎任君墓誌銘并序/
昔歐陽子善為銘章論次賢士大夫功行至於朋友故
舊握手言笑方從其逰遽哭其死遂銘其藏未嘗不感
歎致意焉今於任君之卒而儕流為之痛悼者也天爵
與君三為同官相從最久暇則杯酒論文繼以談笑風
議君儀容偉然若古松栢豈意遽哭其喪而銘其墓歟
君初為翰林從事及見諸老儒耆舊接其餘緒為編修
官應奉文字凡記載之體祈禳秘祝之文亦皆有法丁
[013-7a]
皇考尚書憂服除調省汴檢校官㑹文皇帝入立乗輿
經汴擢河南憲司經厯明年改江西進南行臺御史盛
暑乗傳詣廣州按問省臣盜海舶罪又分行閩浙而浙
憲官相訐持奪印章失風憲體皆劾去召拜中臺御史
偕同列糾省省丞相貪墨杖而奪其官風節之後遷禮
部員外郎稽訂禮文省節浮費尤多詔選官録囚郡國
天爵時佐右曹以君薦宰臣或曰彼儒者可乎某曰正
唯儒者能治獄也陜之諸州西南極金洋褒鳳北則綏
[013-7b]
麟葭丹山川險逺荒寒君親厯之嵗餘始還果能活寃
獄若干人未始有一濫死者君為人㢘靜簡黙不妄進
取其為憲僚簿書出納纖悉有方吏畏服莫敢欺詆然
臨事則忠厚識大體性至孝自尚書卒獨奉其母有弟
五人貧不能家君屢請補外官以養親及其諸弟不克
如其志卒之日家無餘貲揓無新衣弔者莫不悲之中
書宥密而下各賻鈔若干貫始買棺槨治其喪君諱格
字大正河南洛陽人享年五十有八其曾祖考贈亞中
[013-8a]
大夫輕車都尉樂安郡公次公妣樂安郡夫人梁氏祖
考贈嘉議大夫上輕車都尉樂安郡侯用妣樂安郡夫
人楊氏皇考亞中大夫户部尚書秉直母樂安郡夫人
朱氏君娶樂安郡君某氏有男五嵗曰典牛女十嵗曰
漳其𦵏在洛陽水南原其卒至元四年戊寅二月十三
日也銘曰
中尊而終匪夭而凶郎官御史匪否而窮何厚其材不
俾其隆歸咎無所納銘幽宫
[013-8b]
  元故翰林直學士贈國子祭酒范陽郡侯諡文清
   宋公墓誌銘并序/
宋氏世家京師公諱褧字顯夫由進士出身卒官翰林
直學士亞中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兼經筵官𦵏宛平
縣香山鄉橛山原衡州路安仁縣尹贈户部尚書楨之
子禮部尚書奎章閣承制學士諡正獻本之弟母曰范
陽郡夫人李氏至元甲午户部主興山簿公生色中稍
長流落江漢間綴學勤苦户部為小官禄薄公兄弟授
[013-9a]
徒以為養皇慶初貢舉詔下始習經義䇿問延祐六年
挾其所作歌詩從正獻來京師清河元公明善濟南張
公養浩東平蔡公文淵王公士熙方以文學顯於朝見
公伯仲驚嘆以為異人爭尉薦之㑹蔡公王公試大都
鄉貢士正獻名冠第一公文亦在選中以解額不足而
止又三年汶陽曹公元用蜀郡虞公集南陽孛术魯公
翀為考官公遂擢第除秘書監校書郎安南使者朝貢
而歸選公充館伴使将别使者以金為贐公却之改翰
[013-9b]
林國史院編修官詹事院立選為照磨尋辟御史臺掾
辭轉太禧宗禋院照磨元統初遷翰林修撰與修天厯
實録承詔祀天妃於閩海登舟風作舟人皆懼公曰吾
奉天子命以香致䖍以海漕為禱又何懼為頃之風息
竣事而還復號至元之三年拜監察御史時灾異並臻
公言列聖臨御治安百年皇上繼統未聞過舉今一嵗
之内日月薄蝕星文垂象正月元日千步廊火六月河
朔大水泛溢城郭八月京師地震毁落宗廟殿壁震驚
[013-10a]
神靈豈朝政未修民瘼未愈所致然歟宜集大臣講求
弭灾之道務施實惠勿尚虚文庻可上答天譴下遂民
生臺臣以聞上命中書集議弊政詔天下京畿之東霖
雨傷稼餓殍盈路公按行見之倡言其故朝廷出鈔若
千萬貫命公賑之生者不致於流亡公之力也出僉山
南㢘訪司事峽州房陵屬邑在萬山中公不憚﨑嶇雖
盛暑冐霧露毒皆身厯之唯以洗寃澤物為心宜城民
與富家爭刈麥共毆而死及賂縣吏俾一人承之公得
[013-10b]
其情坐吏及共毆者罪安陸寡婦有罪自頸或疑其夫
兄及妹壻殺之屍爛已不可驗遂皆誣伏始則曰以寡
婦私逸用棠木杖擊死棄屍溝中次則曰用山桑及栗
木擊之而死公疑用杖不同乃曰寡婦之骨得無損乎
命他官發墓驗之而寡婦尚以繩繫其頸於是破枷出
二人獄國制獲盜五人者得官應山民被刼巡徼執五
人坐之以冀官賞獄具公疑而訊之果皆良民而巡徼
以罪免五人者非公之明死獄中矣是皆司刑者辭避
[013-11a]
而不肯為公一一能直其寃人大稱之鳴呼世以儒者
迂濶於事情濡滯於時務常鄙薄之彼則舞文法以肆
苛刻專逢迎以為變通孰有惻怛愛民如公者乎至正
之初改陜西行臺都事月餘召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
業勅修遼金宋史公分纂宋高宗紀及選舉志書成超
拜翰林直學士賜白金五十兩織金文綺四端尋又命
兼經筵講説明白屢承恩賜搢紳以為榮公學務博尤
喜為詩自少敏悟出語驚人嘗曰造語引事皆當出唐
[013-11b]
以前不然則非唐矣有文號燕石集若干卷集選本朝
歌詩曰妙品上上曰名家曰賞音曰情境超誼曰才情
等集又若干卷齊魯號稱多士公兩被命考其鄉貢又
嘗為廷試讀卷官選擇精詳士論推服其在風紀薦士
尤衆漷州孝子段懋父沒執喪哀苦廬墓三年不歸負
土築墳寒暑不懈公核實其行遂旌異其門閶國人託
寅者少侍父官家隨屛居讀書不事進取荆襄士多稱
之譽之公表其行於朝果徵用焉公性樂易家雖甚貧
[013-12a]
待親友無所靳當官有守或上司同列事不合義言不
中度雖迫之以聲勢怵之以禍福公毅然操持不變是
則公伯仲家庭講學之功抑亦國家庠序之士之所致
歟公享年五十有三卒以至正六年三月甲午𦵏以是
月庚子贈大中大夫國子祭酒輕車都尉范陽郡侯諡
文清娶劉氏封京兆郡夫人二子籲顓補國子員六女
在室公先世墳墓在京師故城南宜泉村原户部僑𦵏
江陵正獻始兆橛山公将遷戶部柩北歸以貧不克疾
[013-12b]
革猶以為言公𦵏猶子中書掾纊序次行事來請銘天
爵昔官朝著公及正獻休旬數過吾家或論文史或評
古今孰憶二公皆以盛年相繼去世然則銘公之墓非
故人之責歟銘曰
仁皇御極天下文明崇儒稽古多士斯興惟公伯仲時
稱二宋出應明時祥麟威鳳憲臺秘府詞林璧雍優㳺
清華議論從容士貴多聞尤貴絶識操之有要斯能不
忒公居官守事不詭隨咢咢其節抑抑其儀天生賢才
[013-13a]
惟以治世胡不百年為三有事泊乎委順歸寧故邱咨
爾後人尚承公休
  禮部員外郎王君墓誌銘
元統乙亥春正月庚子禮部員外郎王君文若景星甫
卒中書憲臺各賻鈔若干貫治其喪是月庚戌歸𦵏其
鄉先墓其友左司員外郎張惟敏屬天爵考君官世行
治為之銘昔者國家設邦於燕保定真定皆為輔郡一
時材臣官於朝者實甲他邦君世真定安平人以儒起
[013-13b]
家為保定校官大興儒官諷郡人興于學故相蔡國張
公方以司徒家居薦其材由是聲聞於衆會張公復入
為相辟君為東曹掾出官承務郎兵部主事轉中書校
檢官擢拜監察御史遷户部員外郎改禮部積官朝散
大夫君少孤貧長耕於野暮歸讀書至古人竒節偉行
心好慕之故其為人磊落明白毅然不苟戲笑言論切
直人有過輒面斥之在御史府號稱敢言時臺臣有為
奸利者事覺賂中貴求援君廷爭之卒正其罪承詔按
[013-14a]
事北邊劾罷行省平章一人風采凜凜薦拔士之賢而
在下者十餘人材任風紀又言蔡國張公祖父再世積
有勲列天厯之初諸子横罹戕害官籍其官宜革正之
以為昭代勲臣之勸及官户部錢穀金幣力能止其濫
出者葢君平生果於有為類此初來京師與今奎章閣
供奉學士尚師簡淮東鹽運使賈垕淮西㢘訪副使趙
知彰太禧院判官韓鏞故刑部侍郎范希昉時時從㳺
賦詩飲酒以為樂已而俱顯於時君與希昉獨相繼去
[013-14b]
世搢紳惜之君享年五十有三疾革遺命其家甚悉比
卒不亂曾祖逸其諱祖賢考瑨皆以經訓教授鄉閭考
以君貴贈奉議大夫樞密院判官母劉氏贈安平縣君
娶段氏封安平縣君有妾方娠未知其子之男女銘曰
惟昔相臣求士報國匪苟於同好是正直侃侃王君氣
直而剛不變其守君子之材方未盡施正晝而隕爰述
銘詩尚其不冺
  元故奉訓大夫湖廣等處儒學提舉黄公墓碑
[013-15a]
   銘并序/
閩有名士黄公諱清老字子肅由進士起家累遷奉訓
大夫湖廣等處儒學提舉至正八年八月庚寅以疾卒
官舎享年五十有九明年五月己酉𦵏邵武縣龍岡津
之原諸孤模樞遣其弟梓請銘墓道昔者天爵與公同
官詞林又同奉詔撰次國史故不忍辭按黄氏光之固
始人諱惟淡者徙閩五子各明一經世號黄五經家貴
溪令知良第三子也居邵武之和平鄉及子俏生植樹
[013-15b]
於門曰汝大則吾宗蕃衍既久樹乃暢茂俏有子二十
一人宋元豐間其孫徳裕官少保又再世遹為右司郎
中母弟景從與其弟安之屢試南宫不偶曰吾家累世
登第今造物獨於吾父子嗇之豈将豐其後乎至公果
中科名安之生寄孫是為公考以公貴贈奉訓大夫知
福清州騎騎尉邵武縣男母夫人詹氏封邵武縣太君
公資穎悟眉目如畫五嵗日記數千言七嵗學屬文鄉
先生李玉林見之嘆曰是可繼黄童矣號閩多士内附
[013-16a]
之初前修碩儒猶有存者而文獻之傳性理之學往往
專門名家公日從諸老講求其説聞見彌廣聲聞彌著
同舎生或趨世所尚為吏以事進取獨公篤志勵學不
變如初久之部使者薦為建陽學官年始踰冠士已推
服邑之儒先嚴斗巖者至元季年有詔徵之不起公師
事之斗巖曰吾昔受學於嚴滄浪今得子相從吾無恨
矣公自是於六經四書之㫖悦若有得進三山書院山
長弗就挾書入深山之中益究其所未至於是國家設
[013-16b]
貢舉十餘年矣泰定丙寅之秋郡守舉公應詔浙省之
士試者恒數千人是嵗公以春秋擢居第一明年會試
中選廷對賜同進士出身中朝搢紳多知公名而禮部
尚書曹公毛用翰林直學士馬公祖常請留公居館閣
遂除翰林國史院典籍官未㡬陞檢閲官又遷應奉翰
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英宗一朝大典撰
述未終國有大故命公與天爵修為成書四十卷又奉
㫖分纂明廟實録皆藏史館又嘗執筆扈行上京凡朝
[013-17a]
廷有大議論除拜祠享詔令祝冊應用之文公偕學士
虞公集歐陽公𤣥謝公端獲與討論是時文皇崇尚儒
術左右侍從有以公姓名上聞者元統初時宰請罷貢
舉已而詔復行之乃命中外作興學校以經術造士行
省提學皆慎其選公是以有湖廣提舉之命湖湘之間
士尚文辭公申嚴課試經訓逺近知勸吏白廣海學官
或有冐濫當覈實之公曰三苗久阻聲教今方會同中
國士夫衝犯瘴癘往為之師甚可矜念吾何忍於逆詐
[013-17b]
乎提舉月俸於學廩給之比嵗擬郡縣公田多取其直
公不許每賓興之嵗藩省大臣屢請公校文去取精詳
士論推服公善教誘後進初在朝著宰執王公懋徳史
公惟良及一時名公卿各遣子弟執經受業四方之人
亦有不逺千里而至者作成人才居多若今四川行省
叅政歸賜僉燕南㢘訪司事王儀監察御史篤堅不花
中書左司都事田復太常奉禮郎程垚應奉翰林文子
李繡則尤知名者也風紀之官列薦公可教國子廷臣
[013-18a]
方議召公而公卒矣故聞其訃者咸為之盡傷焉公風
度凝重㢘靜縝密一室蕭然圖書自樂居京師不妄造謁
世以是重其學守文字雅馴詩飄逸有盛唐存於稿者
三千五百餘篇又著春秋經㫖若干卷四書一貫若干
卷學者爭傳習之公元配蒋氏先卒贈邵武縣君繼室
吳氏封邵武縣君亦卒子男六近仁早逝次模樞梓杞
檟皆業進士女三長適上官文本次吳國瑞㓜在室公
事詹夫人盡孝養每欲輦母之官夫人不忍離鄉里公
[013-18b]
數以省母在告世稱其孝焉嘗訪得嚴滄浪故居将築
室共斗岩祠之弗果今卜𦵏密邇其地諸子尚能成公
之志歟銘曰
閩居東南山川綿邈士處隠約如玉藴璞海宇為一文
教蝟興鄉有碩儒來師來承嵗月其徂耆舊日替國無
仁賢孰與共治設為貢舉網羅羣才無間邇遐崛起草
萊英英黄公博雅温厚和氣所鍾惟閩之秀冠衣楚楚
入對大廷周旋雍容蔚有典型厯㳺清華編入信史公於
[013-19a]
春秋深究厥㫖總齊郡學振興皇風祁祁多士禮義惟
恭世皆謂公宜教胄子年踰知命遽止於此士思公學
心其好而嗟爾閩人室豈逺而
  朝列大夫監察御史孟君墓誌銘
至元五年春正月翰林修撰孟君擢拜監察御史是春
連日大風晝晦君率同列言當修省更化以弭天變章
上不報會臺檄君巡視河防南至汴穎秋七月還過其
里即移疾上印綬侯屢促之堅辭不行未㡬瘡生於臆
[013-19b]
以是年冬十一月七日卒踰月余自維揚北還聞之弔
於其家其弟沂曰吾兄之𦵏尚未有銘按君諱泌字道
源世家陵州曾祖祐國初為某官将兵保其鄉邑祖郁
不仕父秉彞某郡教授累贈秘書少監平昌郡伯輕財
好義喜交當世名公卿士君㓜受學於其父志尚犖犖
與常兒異年十七侍故御史中丞許公師敬㳺京師補
國子員能倍文暗誦經訓師友異之久之以積分中髙
等生補國學録又舉至治元年進士除冠州判官政餘
[013-20a]
讀書不輟入翰林為編修時天爵為典籍官東平王公
壬熙治書中臺辟天爵為掾以病辭尋用君為之果以
材稱未㡬復入翰林為應奉文字從幸上都還以父憂
去官服除調漢中㢘訪司經厯憲使與其副不和君贊
畫無事嵗辭歸召為修撰中書刪訂條格書未及進而
遷六察君為人謹厚不妄言笑可任以事自免喪家居
數年不事進取及被召士始相賀皆謂君且大用而君
亡矣嗚呼豈非其命也夫君享年四十有五𦵏州西南
[013-20b]
某原母平原郡太君郭氏娶載氏贈平昌郡君繼李氏
奎章閣承制學士泂之女封平昌郡君子男某俱㓜女
適王某銘曰
士方志學期於有為或負其能弗偶於時君仕中朝名
聲祁祁端車正轍孰柅其馳我銘𤣥宅尚識深悲
  元故廣州路儒學教授傅君墓誌銘
至順三年新喻傅君與礪挾其所作歌詩來㳺京師不
數月公卿大夫皆知其名交口薦譽之蜀郡虞公廣陽
[013-21a]
宋公方以斯文為任以異材薦之會今天子即位詔遣
使者頒正朔於安南以君才學為之叅佐受命即行至
真定驛啟制書觀之上有王號君曰安南自陳日烜已
絶王封累朝賜書皆稱世子今無故自王之何也使者
疑未決君獨請行至都堂白其事宰相大喜立奏改之
安南之人往往以中國使者不習其國風土多設譎詐
以紿使者至是君一一用言折之彼遂讋伏不敢相侮
或郊迎張宴犒衆或盛飾侍姬侑酒君皆却之曰聖天
[013-21b]
子遣使者來所以宣布徳意不當重擾逺民至日世子
出郭迎詔帥國中之人共拜聽焉明年安南陪臣執禮
物來貢闕下君以功授廣州路儒學教授湖南及廣西
帥閫爭欲辟君為掾皆辭不就於是繕完廣之儒宫復
學若干畝未㡬遇暴疾卒至正二年三月某日也君諱
若金與礪字也其先由相州因官家湘潭唐廣明初避
亂再徙臨江遂為新喻人宋川陜宣撫處置使燮有子
曰雱紹興初假工部侍郎使金為通問使生新興令紀
[013-22a]
紀生循州倅元余元余生韶州守君平君平生司戶价
价生頤頤生朝奉大夫實之實之生典江簿允廸允迪
生明可是為君父其母胡氏君賦質清美自㓜為詩出
語驚人弱冠㳺湖南宣慰使阿榮招延於家賓主吟咏
不輟久之薦為岳麓書院直學即棄去卒年四十兩娶
皆孫氏無子父命以弟若霖之子徳麟為後二女宜男
宜弟俱㓜将以至正四年正月十二日𦵏新喻擢秀鄉
玉隆山君學長於毛氏詩尤喜漢魏盛唐諸作其詩數
[013-22b]
百篇多可傳誦及使逺方果能以専對之才稱宜有銘
銘曰
士之窮經本以致用詩三百篇有諭有風達於從政専
對四方其或不能空周奚望傳君言詩上本風雅漢魏
盛唐作者之亞持節侃侃佐使南交言諭逺人玉帛以
朝我述銘章納於君墓後生學詩勿溺章句
 
 滋溪文稿卷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