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申齋集 > 申齋集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申齋集卷七      元 劉岳申 撰
 碑
  永豐縣重修三皇廟碑
皇元廣土衆民配天其澤嘉與海内咸躋壽域爰著令
式郡縣通祀三皇外暨遐方僻壤軄守小臣罔不以宣
徳意崇明祀為重自唐以來於斯為盛惟皇開物成務
徳並天地功施古今自易大傳推論制作之功在堯舜
[007-1b]
氏上千萬世考古者折衷焉其後月令以著於少昊顓
頊之上其尊且嚴如是未有如今日郡縣通得以醫家
專事之者夫豈以三墳無傳而獨據本草素問所借重
儕聖智於方技屈大道於專門也哉盖嘗思之天地之
徳莫大於生神聖之功莫大於好生醫也者以天地父
母之心用神聖工功之術厥初道術未裂毉卜種樹皆
生人之急務上聖之能事末世輕生庸人妄大胥賤藝
命之其徒亦妄自菲薄棄聖哲而祖妖滛甚乖古誼孰
[007-2a]
知天以隂陽五行化生萬物三皇開隂陽五行之妙以
惠利萬世凡今之林林總總者皆三皇之子孫也自天
下郡縣通祀孔子而二帝三王之祀已如親盡乆矣世
俗口耳有不能習知堯舜禹湯者而况能有尚論皇墳
之邃者乎向非昭代追古醇龎求民疾苦使生民尊祖
之意徧滿天下幾何其不以迂濶廢則以尊嚴廢也哉
永豐自大徳庚子始建廟至是兩星終已敝陋出入委
巷縣尹何侯仲温披圖考籍得侵疆於民間者四畆有
[007-2b]
竒始復舊觀改築故殿基而加髙廣改為今肖像而加
嚴餙自東西廡逹於外門皆一新又浚池種蓮其中樹
松栢其上耋老歡呼咸願刻石謂是役也信為侯功又
謂余宜為記余惟侯始能以美化善政治其邑又能以
明徳卹祀佑其民顧瞻廟貌使民懐書契之初而思耒
耜之功想衣裳之化其君子學道愛人其小人農力事
上將見年穀順成而疵癘不作相與詠歌侯之遺愛以
無忘聖明之澤豈不羙歟是可歌已乃作銘詩曰
[007-3a]
於維三皇開天建極創物之功生民是力去聖既逺以
殺為嬉所貴功利而賤農毉於昭聖代視民如傷天下
郡邑通祀三皇豈維毉師亦示群牧庶幾子民克勤庶
獄於穆新廟何侯所作新廟奕奕民罔不惟此邑願見
皇風兵寢刑措時和歳豐佃漁耒耜衣裳室屋天子萬
年永錫五福臣拜稽首作此銘詩以鴻厥愛以永厥垂
  東阿縣銅城鎮夫子廟碑
皇元混一天下自開闢以來帝王正朔之所不及學校
[007-3b]
貢舉之所不行今皆奉行如在畿甸之内矣於此有天
意行其間聖謨運其上人力不至於此若自古聖賢過
化之邦聲明文物之地宜無所待而後興者及其興於
乆廢之餘乃亦如開闢之初惟兹銅城以鎮𨽻東平東
阿縣東平禹貢兖州之域春秋時為魯須句國奉太皥
有濟之祀東阿為齊柯邑曹劌盟齊桓公之所縣今四
鎮其三已建先聖廟學元貞初銅城始建於道南鎮人
河南總管任某以延祐丙辰始遷之道北今江西僉憲
[007-4a]
任蒙古岱繼其父志始來廬陵範金為簠簋尊爵玷勺
罍洗凡四十有一薌鼎七仍竹木為籩豆二十有四以
鄉人父兄子弟春秋釋奠其中於是東阿之人初見諸
生雍容進退揖譲升降之儀節如曠古未有希世之遇
已不知前日為齊魯之地固詩書禮樂所自出之國矣
向非聖元配天其澤安得有此汴人王誠以僉憲之命
來請記夫以釋奠釋菜祭禮之備者簠簋籩豆有司之
事也而於學校之興廢闗世道之理亂則不可忽昔范
[007-4b]
文正公書環州馬嶺鎮夫子廟碑隂稱廟為故兵馬監
押殿直張公藴所見張嘗有守禦功於馬嶺其後二子
皆以文學節行為顯官以馬嶺邊部不廢聖人之祠其
澤如此况如銅城者乎任氏子孫詎可量哉
  吉安路高明宫璇璣閣碑
皇帝於天下養之初元命以廬陵益奉興聖宫湯沐聖
人仁逹孝愛自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山嶽海瀆與仙佛
之宫布在天下者凢所祈天永命寜慈壽者慮無不一
[007-5a]
用其志壹不敢以天下儉薄海内外壹是興孝翰林直
學士曽徳裕身荷國厚恩當追先帝殊遇忠報陛下顧
臣駑鈍臣母王有篤疾乞骸骨歸飬臣沐浴聖化耕鑿
聖世為太平幸又幸生廬陵實出慈仁覆燾之下顧臣
子事君父雖越在草野乃心罔不在國臣所居郡有瑞
華雲騰之山近城名山也東粤高要簿臣林浚棄官因
山為高明宫祀晋許旌陽爰以祝釐臣徳裕建璇璣閣
其上以與浚朝夕祝兩宫萬年臣徳裕敢不昧死以聞
[007-5b]
皇天后土實鑑臨之郡民劉岳申實聞斯言竊以為天
保報上惟福禄壽臣虎拜稽首曰萬年壽是共盖自昔
人臣當國休明宇宙寜謐無以効犬馬微報惟以天
之所以仁愛人君者使其君高明悠乆配天地日月是
䖍是禱矧惟神母聖子千載一時聖孝純至度越古今
以天地祖宗之靈使三光全而寒暑平五穀熟而人民
育普天率土無不有仰事俯育之樂是為天下純被聖
人之澤以為廬陵百萬生齒凡為人子者永依兩宫萬
[007-6a]
年之慶臣徳裕所祈乆合右誼宜紀其成敢拜手稽首
而獻銘詩曰
聖人在宥方敦孝理文母萬年從以孫子天佑聖人亦
佑文母及其赤子罔不黄耈老者不獨少者不孤我祝
二聖億載怡愉二聖之福與天齊壽二聖之壽與民同
富矧是廬陵慈仁所覆維此璇璣維天其右凡民有母
亦俾壽康臣母君羔一飯無忘我作銘詩神之聴之
  玉華宫碑
[007-6b]
客省副使額森布哈為廬陵劉岳申言其曽祖母塔掄
王姑姑事顯懿莊聖皇太后多歴年所其徳為保傅甚
高舉聖神文武皇帝彌月不遲其功贊化育甚大太后
嘉其忠愛之至世皇懐其保抱之勤爰即真定創玉華
宫以曽祖母學道其中又即玉華搆孝思殿以皇太后
侑食睿宗皇帝其間然後賜之冠服錫以土田為萬億
年無疆萬子孫永保是祝是祈爰立豐碑求記其事竊
惟皇天上帝將興上聖而為之啓運必有文母以為之
[007-7a]
發祥其保佑命之必有人力所不及者雖人力亦天命
雖有相道亦其福履也是故玉音追慕徽音在天之靈
原廟逺依太廟日月之光作宫示天下以正母儀搆殿
教天下以廣孝道一舉而兩羙具焉是宜聖子神孫繼
繼承承於萬斯年永永無斁雖逺方下士不知宫殿創
始嵗月之詳而昔者嘗聞禮官有罷遣太常禮樂之議
顧無以慰答孝子慈孫之望謹拜稽首而獻銘詩其詞

[007-7b]
殷祖𤣥王維帝立子周人初生帝武是履維我皇元前
無上古以天下母毓萬世祖維我世祖古無帝王萬方
一統罔有遐荒言念斯毋如古師保抱施携持功贊天
地爰作新宫于湯沐邑土地人民常嵗賦入於穆新廟
春秋烝嘗其從與享子孫無忘天子萬年世徳作求有
秩斯佑無疆惟休我作銘詩以永孝思孝思無窮相以
金鍾萬世閟宫
  滕國武愍李公廟碑
[007-8a]
皇元以一徳格天以不嗜殺人一天下大臣宿將皆知
欽承上命所過城邑兵不血刄故太保滕國武愍公之
下廬陵也雖以忠節故邦文丞相鄉國又當忠勇偏師
挑戰之後公不疑不怒按甲入城城中老弱不知革命
於反掌間其所活廬陵之人不知其幾及文丞相檄江
鄉士大夫舉義興復公盡得其所檄名籍而焚之其所
活廬陵江西之人又不知其幾於是五十年矣廬陵夫
婦父子長子老孫且四世安之有當日若江西宜愈逺
[007-8b]
愈隠矣向微泮宫前碑其誰知之天地之徳莫大於生
而功莫大於隂騭自古天吏有烈於猛火雖以上聖至
仁不免於流杵後來尚首功動經數十萬以為常故曰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嗚呼尚矣此
有天地父母所不能全而風雨雷電所不能恤者而公
能之蘇代有言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趙莊之戰秦
所殺三晋之民數百萬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死者
之孤其怨毒如此則生者之子孫其徳豈有涯哉公有
[007-9a]
大勲勞於國而公不自知所以隂壽國祚者固不為其
家也而天且厚之矣公之冢子世安以賢相聞于江西
公之仲子世雄以賢帥聞于豫章公之季子世顯以賢
守聞于廬陵此天報之也人豈能報公也哉人之所能
者惟廟祀而已天之報施以天理人之報施以人心人
心天理一也語曰活千人者必有封公所活不知其幾
千萬人矣其後庸可計乎於是廬陵士相與議於學庶
人相與議於市或曰生我者父母再生我者李公也不
[007-9b]
立公廟無以報公乃得學地於興賢門外起泰定甲子
十二月明年乙丑後正月廟成衆志始定父老請書其
事余以後死讀前碑如傳凡碑已具者不悉書書嵗月
如上且作詩以遺鄉人俾歌以祀公其詞曰
嗚呼廬陵代有忠節邦之生靈甘死殉國我公撫之來如
歌舞不獮不劉去其死所豈無背城公義其敵豈無羽書
公焚其籍既獲廬陵復完江右惟公功髙惟公徳茂當時遺
老為黄為綺當時襁褓抱孫又子青螺之山白鷺之水何以
[007-10a]
報公必百世祀新廟何地荒城故基昔公躍馬凡幾過
之今公燕坐以享以怡子孫孫子罄無不宜維天高高
維地厚厚活人孔多是宜有後公乗白雲招摇四方此
邦之人謂公我鄉佑我鄉民五風十雨疾厲不興多稌
多黍皇元億載天地同流我公世世與國咸休
  江西和卓平章遺愛碑
天厯元年冬十一月今平章政事托歡以勲舊忠良簡
在上心㧞為江右用懾豪勢惠和小釁不數月而江右
[007-10b]
震動小民歡呼鼓舞如嚄得伸如蟄得奮乃士庶耆老
相率以請曰今上都留守換住江西賢相也政有遺愛
民有去思而碑又未樹非缺典歟惟賢知賢宜伐堅石
樹豐碑以彰彛好以永垂勸敢請於是平章作而言
曰留守昔為江西爾民實隂受其賜而不知今去江西
而江浙去江浙而上都愈逺而爾民愈不忘此真好徳
之民也好民之所好不當在我乎則相與推論留守在
江西所以得於人者或曰泰定甲子救流民水旱之灾
[007-11a]
不知其幾萬人明年救飢人疾癘之厄又不知其幾萬
人始見議准戍廣者一嵗終更而士馬得完始減蒙山
銀課三百定改屬興國而一路地産民力得寛禠富民
蒙山提舉之爵徴贓五十餘萬緡而民恱斷廣東潮陽
滛蠱之獄流廣憲官吏以賄成者雪潮陽官民以寃死
者而民服此其利澤之大者也或曰留守在江西其利
澤可知者少不可知者多舉一而廢百可乎於是有學
士大夫相與言曰留守歴事累朝先後如一日出入中
[007-11b]
外夷險如一致未嘗有一事一念先謀其身與其家而
後朝廷之急忘宗廟社稷之憂者留守處貴盛之餘而
聲色常不見其不足享禄賜之入而貨利常不使其有
餘未嘗一語及人之貪未嘗一念嫉人之富而躬率其
家人婦子中心安其獨樂留守惟疾苦不及知或所知
者少所不知者多惟恐政有利害不即罷行或罷行而
有所不當或當而有所不免切切焉常以為憂而寢食
常為之不遑若無以自容留守遇細民如親戚子弟必
[007-12a]
身慰撫之遇寒士如貴人必身禮下之惟恐失一民一
士遇僚佐如朋友遇屬吏如僚佐惟恐不得盡其情嗟
夫此真相業也此豈獨江西之所不私雖上都不得而
乆留也其將入為天子左右輔弼之臣將天下之民皆
被其澤又將國史書之天下誦之豈惟是碑而已乃為
詩以慰我民之思以復平章公之命以備國史之採擇
云其詞曰
元徳如天萬物皆春公如時雨膏澤下民大江以西地
[007-12b]
大物衆公如天神聲色不動惟公之心惟恐負國忍使
一夫而有弗獲昔公在位民有不知公將入相天下望
之我作好詞匪曰我私惟民彛好夫豈好暴維令之相
以仁好仁好民所好是謂仁人刻詞於石以永無極好
是正直
  清江王縣尹去思之碑
臨江故屬縣三自淦喻為州獨縣清江清江比二州田
賦户口俱下附郡治為治其租調常五分二州之一政
[007-13a]
令下當其急先有如不幸不遇賢大夫以臨其縣人民
不堪命郡遂以不治初至元新附所至民不習官府危
疑畏或徴求所不夙戒急索責必得不俟終日無不立
破家者不幸濫起亡賴稍或群伍剽掠即傳致大
常不捕而亡辜死者無數及盗既得益以盗為市蔓連
大家悉取而甘心焉比盗死大家亦空大率藉盗以資
為大盗甚於盗愚民不愛死以死尤人為官歐官利以
為竒貨惟恐民不死每嵗差役爭破家求免幸而免家
[007-13b]
破不免家破盡而不足身僇辱死亡故貧富俱盡而官
滋益不辦事大名王閏以至元庚辰尹清江始至一以
寛民力為急去其尤不便民者首變役法定從雇役明
年當造海船幾又明年當造糧船幾胥不及期而具而
民不擾水後盡括手額號軍軍無或敢逸而民不知盗
殺掠民男女連嵗不捕為設方計悉獲而殱其渠根株
連逮者不治而民亦不知尤不聴以死尤人者民知死
無所利爭相戒無死他善利於民不可悉數然與尹終
[007-14a]
始獨雇役行之二十年無或敢輙出見以議之者以其
公私俱便而民貧富俱利故也尹所為政無驚動人耳
目者而人至今思之清江父老方畫像祠尹立石祠下
求余記其事余問父老尹去是幾年矣曰二十又六年
矣今為某官乎曰不知也世俗徳政始至用佞去而仆
之以待來者尹去是二十又六年矣不知今為某官也
而民方立石頌其徳非去思論定真有徳於民至是哉
天下平必自郡始治郡必自縣始尤近民故也雖有姚
[007-14b]
宋郡無龔黄天下不可治雖有龔黄縣無魯卓郡不可
治夫治民非徒亷吏所能也亷者所以自為非以澤物
也故有以亷濟酷而貧者見思有以察致苛而憒者見
思非樂是貧與憒也以為民猶有所措手足也詩曰豈
弟君子民之父母傳曰平易近民民必歸之使民不飢
不寒以不犯于有司其惟豈弟平易乎余友倪㓜學遜
志嘗為余言尹堅苦自律公退妻子躬操井臼疏食布
衣人所不堪類甚刻峭自然馭民至寛如恐傷之奉法
[007-15a]
循理不為名有古長民之風是宜為縣者也宜父老念
釋之不置也盍使來者歌之其將有所勸乎是尹去清
江而清江常得尹也此父老意也乃為之詩曰
維兹清江政和且平民之父母有聞無聲彼以察察而
為斤斤如革之韗如火之惞此仁而明善無近名盗去
其鯨民保其嬰役法既利貧富不避更二十載衆莫敢
議莫大天地維簡與易亶俟長吏孰為撫字其字維何
視民今歌安富恤貧政用不頗清江政成宜公宜卿遐
[007-15b]
不眉壽以昌厥後我民思公其罔有終不見公乆時怨
時恫昔公去此孩未毁齒公來顧之累累抱子清江之
清載其榮名以啓其殿以甸此縣
  吉安路總管府呉侯去思之碑
泰定二年春三月信都呉侯繹思可自杭移守廬陵未
幾遷海北亷訪使未上尋遷兩淮推塩都轉運使於是
廬陵之民相與怨咨曰兩淮竟奪之海南北而廬陵不
得奪之兩淮也柰何士相與嘆息曰上幸嘉惠廬陵既
[007-16a]
畀之賢侯矣不數月日奪之去遂棄廬陵矣乎將廬陵
遂不復望治乎郡幕長與諸曹史咸曰侯遂去吾等其
終無由自㧞矣乎每相與可否一事竟莫敢堅是非者
衆謂呉侯在官不及五月其施於民者淺矣何以得此
於人人也方侯之未至也廬陵之賢士大夫良民相與
引領以俟而惟恐其遲遲者自城邑市井以至深山長
谷皆不約而同若奸民黠胥相與狙伺侯之果來不來
以為欣戚者又所至如一及侯之既至也未能竟罷行
[007-16b]
一利害又安能去一泰甚未能一事直遂其本志安能
每事大快於輿情然而屬州縣素暴鷙者皆震動悚恐
始知有綱紀僻逺小寡有所怙恃群豪大猾有所忌畏
何也監郡李侯世顯顧謂郡文學劉岳申曰呉侯始至
未施威於民而畏之既去未施恩於民而民思之是皆
可書予如書之以為來者勸不亦可乎或曰無一事可
書柰何余曰漢史稱河南守呉公治平為天下第一豈
有一事可書也哉凡亂生於不平惟政故治而平最難
[007-17a]
惟治平故無一事非無一事不以一事聞故稱第一今
呉侯有賢於人者三外敏而内寛一也讀書知治體二
也好謀而善斷三也其先聲足以畏民志其後實雖不
必盡如人意而人亦心服之此豈容易得此於人也哉
李侯作而喜曰是可書矣乃刻詞於石而系以詩曰古
人為政如甘雨露所貴澤物物不知故不善治者為疾
風雨枝葉未乾而根已去漢守第一功在治平治平無
功在知賈生豈惟呉公文景亦然紀無可書所以稱賢
[007-17b]
維我廬陵嵗乆失治天惠呉侯不終厥惠其施也淺思
之者深何以思之澤在人心維我監郡嘉此邦人嘉其
好徳刻在堅珉右顧神罔左顧雲騰兩山倉倉東為青
原洞岩在焉千年五馬輝映後先凡民有欲天必從之
嗟爾淮土寕乆得思我之懐矣待侯重來在省西江在
臺南臺慰我民只偕我士子匪直我里維此南紀峩峩
此碑以繫去思以待來朝亦永厥垂陳太守劉竺廟食/神岡山唐刺史呉
世雲廟食雲騰嶺宋太守閻寀入洞岩/仙去三人者皆有惠政于吉事載郡志
[007-18a]
  永豐縣令王侯新廟碑
至元庚辰十月二十日汴人王侯諌以選為吉安永豐
縣尹明年辛已改元至正六月二十八日以憤懣死在
官凡二百七十有八日監縣以下惶惧憂戚不知所出
百姓相顧失色道路相弔有哭失聲者有中道棄其所
求如遺空歸者士飲泣吞聲有甚出涕者有如䘮其私
親者先是有以巫蠱聞侯曰邪不干正尚矣置之群巫
舉酒更相賀群卒日殺羊為酒更謝巫鬼嗚呼悲夫盗
[007-18b]
憎主人民惡其上有是夫始侯未至庻人在官無禄而
害民者有二或四五百人分據各官謂之祗候或
百有餘人分據各吏謂之貼書其黨最盛其毒更慘其
根穴最深其奸利最大其名號最不一凡奸民告訐者
常多端其無根而滋蔓不可治者莫如偽鈔而他不法
次之尤莫甚于以死尤人自身及妻子又甚至輕犯惡
逆而借屍於親隣買屍于椎埋又次之逮一夫而破一
家逮一家而破一鄉有未到官而家已空未出獄而身
[007-19a]
已殘未受刑而骨已枯皆輕係無辜而禍者無瘦死
有天幸良民怨死無愬姦民日富無憂侯始至盡空其
羣定設祗候有常數必用良户子弟貼書亦然必用良
家子其六百餘人為失業之民始相聚為奸矣此巫蠱
所由興也侯為政不陵長不偪同不億不信其差役至
公而必不可移役户必無妄費催科必不擾而辦早逺
鄉必從折納常數十年不一至官者皆雲集子來賑施
水旱必得實困傷始漸甦流亡始漸復居民始漸有生
[007-19b]
之樂而侯之死期且日廹矣侯未死前有暴卒至持府
帖至縣者縱其徒歐傷人垂死侯詢問辭伏群不逞因
之謀刼侯以縱卒徒侯不可奪則升階將㧞侯所佩刀
不利於侯百姓皆升曵卒下而収繫之群不逞謀刼
獄百姓夜舉火自獄户以至縣理所火逹旦謀始寢事
聞府帖下逮卒于府文置之理而實愛其事民持不予
侯竟予之侯死而卒生嗟夫侯始不便奸民其私以甦
良民而不能持循其志氣以愛身愛民而卒隨其奸便
[007-20a]
資口實棄良民中道使覆出者愈益大肆其奸為人上
者及好民所惡惡民所好滋益長奸而怠為善人之無
禄天夭是㭬豈不可為痛恨太息哉永豐故歐鄉其士
君子好文而尚氣節其細民敢而知畏義類不可折辱
以官府使縣令丞常得賢者豈不皆可為良士民何至
使此數百人擾擾至此哉於是邑士民既祠王侯于學以
一衆志而徴余記余不能拒也乃為詩以哀之俾歌以
祀侯其詞曰
[007-20b]
河之水兮羙洋洋西門君兮政難忘天不雨兮民皇皇
魯先君兮榮最良雷砰砰兮吼怒風號呼兮㧞大樹水
有蛟兮山有虎孰投畀兮而不取吁何辜兮今之人九
京可贖兮百其身惟兹土兮歐鄉丹原逺兮恩波長侯
廟食兮孔墻秔稻熟兮九里香節春秋兮薦芹藻佑我
民兮順彼長道
  信都呉氏世徳之碑代國子祭酒富珠哩翀作/
冀州之信都呉氏繹字思可既位三品以其祖若考之
[007-21a]
封贈請㑹其事罷上聞其母行年八十不忍拂其孝情
延祐六年春三月制特贈其祖偉亞中大夫廣平路總
管輕車都尉追封浡海郡侯祖妣郭氏追封渤海郡夫
人考謙贈嘉議大夫真定路總管上輕車都尉追封渤
海郡侯妣趙氏封渤海郡太夫人遂以世叙徳羙來慶
之源謀刻之碑以示來葉筆屬於翀按呉氏自泰伯以
來讓去與弟仲雍立國君其後以國為氏季扎讓遯子
孫居齊魯間中州呉氏盖延陵季子之裔也繹曽祖安
[007-21b]
負粟惠貧疾其蠧妄不事異教娶王氏子男二人廣平
公偉字傑之娶郭氏子二人真定公謙字謙甫次曰謹
字端甫廣平有弟曰守信字誠之娶鄭氏生子曰讓字
吉甫三嵗誠之與鄭皆卒廣平撫育孤穉如其父母雖
鄉鄰莫辨其為兄弟之子者其仁與義藹然世見之者
如此真定公有至性妣郭夫人終事繼母賈尤極孝敬
讀書逹政務以伍籍𨽻行間善騎射從事統軍司佐幕
光化萬户府天兵長圍襄樊事平宋光化㨿上游要害
[007-22a]
公調兵饟畫戰畧將帥頼之大軍南下至采石説大將
以符劵民俘獲三百餘口衆得更生爭持牛酒謝無為
軍樊氏子曰端午者奴於公嵗餘無惰容夜聞其悲歎
名問故曰兩親以䘮亂乖隔生死無從知故悲耳公慰
之曰汝苐努力汝親果在吾聼汝歸聚因經無為訪之
樊氏父媪方昬義男而公適至乃召以端午畀之其鄉
黨驚歎至感泣至元十七年敕授將仕郎清逺縣丞莅
事再月投版事親召諸子誨之曰吾以吏從軍門户計
[007-22b]
耳汝曹宜業儒以自逹也因以其子曰紳曰繹吉甫之
子曰純等擇名士鐡齋陳先生節父道江張先生伯逹
善夫師之故皆有立夫人趙氏婦道克備最教諸子有
法享年八十有六清風素範鄉黨稱之紳學行修飭仁
廟以處士徴不起繹最顯孫男鐔中書直省舍人繹之
子也繹二十有六年以皇子寕王教從故宣徽使太師
伊徹察喇見世祖皇帝宿衛扈從五六閱年大徳元年
授上舍監丞遷寕司馬中書斷事官少中大夫寕王傅
[007-23a]
尚書省復中書省皆斷事官仁宗皇帝才其為人以其
母老授亞中大夫汀州路總管以厚禄餋寔皇慶之元
年也轉階大中嘉議厯福杭吉三路積官正議大夫擢
海道亷訪使以兩淮都鹽運使丁太夫人憂廼勒石著
銘以赫天寵以昭世徳以賁墳域以範鄉井曰是善慶
之所自由吾先世之然也人之聞之能無勸乎况呉氏
繼繼隆隆而見之者乎是宜銘銘曰
相彼良穡菑畬耕穫一頴千粒其利實百相此德人充
[007-23b]
慶其門子子孫孫其逺益蕃呉自古昔極顯而晦種徳
信都仁義崇大有令孫子郎衛紫宸命傅藩邸明倬有
聞帝敕中書繹母夀耋惟朕知繹選清邦伯四綰郡綬
再握使符憲牧賦曹器大不拘封爵自天秩三世再自
侯而公其逹未艾𤣥鼇負山昴畢之野有赫厥靈以告
來者
 
 申齋集卷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