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秋澗集 > 秋礀先生大全集 46

   題戒
仲希出金源世胄少以孤兒𨽻羽林宿衛者有年為人
慷慨尚風誼善馳射北渡後折節讀書樂與士夫交㳺
賙急解紛空厥棐橐奔走風雨不少顧惜至於識名馬
[046-1b]
善隼羽知常通變談笑一世翩翩為佳公子也如遺山
先生一代鉅公雖汎愛無間翰墨之作初不輕與至於
君題其居曰元齋繼其徳曰吾弟復有篇贈稱道其志
向非尚友重義得如是乎自是完希之名軒翥於河朔
者三十餘年非不顒也予既冠與君傾葢於酒罏間一
言定交伸眉吐氣歡若平生及合好議米曰風雅之道
吾所取也此乂㧞出流俗義之所可重者嗚呼君沒世
已逺撫卷懐人不覺増喟然義之所在猶耿耿也汝曹
[046-2a]
固當思其所尚求其所當重者充類至義之盡昭然使
身名齒録於賢士夫之行曰此則某之孫也則某之甥
也是則汝外祖姻於吾家之意也不然得衞公故物知
其賢而不踐其迹徒以服器為世家傳嗣之寳非所望
於汝曹也作題戒廿四年丁亥二月伯父秋澗老人書
畀姪阿宜其聽之母怠
   名王氏子説
王氏子嘗以小學從予一日來求其名與字因得讀張
[046-2b]
戸部復亨所撰其祖墓碑廼知王氏自逺祖以來以文
章儒行世其家於保者也小子今吾語汝汝曽祖在承
安間擢巍科為一時名卿明昌初官真定録事叅軍政
聲藉甚汝父遭罹世故以孤身卓爾自㧞見知於漕臺
周侯騰揚仕版若有所為而不幸蚤世良可嘆惜然人
有隂積者必有陽報苟不在乎身必及其後人如汝高
祖教授君志竟不遂厥類錫於爾曹今汝父復罔克所
紹而止於斯而汝也今亦孤童子方保持門户為事長
[046-3a]
身如此所當愿而恭柔而立操惟危之心念肯構之戒
日切一日吾見王氏之慶未艾昭然之報將不逺而復
可不勉旃也故用構名汝以徳基字之中統甲子夏五
月望日書
   呼雅治中名字説予官御史時聞尚書工部郎中今治中别乘海拉蘇憙
功名樂善言而與士君子㳺某嘗望君於稠人中飄然
有玉立雲飛之舉欲願交而未暇也至元壬申秋得同
[046-3b]
竂平陽相接如平生懽共事既乆愛其才識通敏亷介
有守處心臨政多中事宜殆與曩聞無異一日請名於
予且求其説予曰上古之民林林而生系出一本聖人
見其厥類蕃庻惡夫無别於是因官因封或勲或守王
父之字賜姓氏以明之立名諱以識之表徳業以貴之
乂以性有剛柔進退好惡之異而寓抑揚與奪之義焉
君姓呼雅葢闕/     父字也世為唐瀚海軍都
䕶府人其國郊於乾兊之間據雲天之雄故其人多沉
[046-4a]
潛剛克内明而外毅若吾子秉彝竒特超㧞倫萃表著
於一時豈非能明其初徳而光揚於外者乎傳曰徳明
惟明其是之謂歟故以徳輝名君而英甫字之葢英者
徳之光發見於外者甫者男子之美稱也吾子以為如
何廼書以贈
    李氏子名説
故河東連帥李公以忠勇佐征伐建殊勲受封河東葢
三世矣有孫一十四人一日元孫萬户某率諸弟相過
[046-4b]
鴈行玉立映照前後與之語挺然有燕雲遼鶴之勁氣
吾知其先代之澤淵流而未央也次五弟因求名於余
予以為李氏世以武顯繼武而善可守者其惟文乎故
名之曰嗣文以文叔字之傳不云乎文武之道未墜於
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李氏子其
服之無斁至元十年嵗癸酉前六月十一日予自河解
北還過絳書於園池之華萼堂
   王氏四子字訓
[046-5a]
中丞王兄子初一日因子名而告予曰人之生世貴善
良而材用譬夫羊豕性馴而乏可用之資虎豹材逸而
無可馴之理惟牛與馬乘服耕播性馴狎大有濟於世
故弱息四人取其義名之曰犄犆牥犅吾友其為我字
之予即訓曰徳驎徳駼徳騵徳駺雖然牛不駕習則有
破車之暴馬不控馭則有泛駕之虞士不學習至跅
而無所用四子尚涵養其徳性修治平/聲其才學異時任
重道逺無以襟裾貽誚兹汝父之志也其勉旃毋忽書
[046-5b]
字訓以貽之   温總管字説
古人制名與字本以假代稱道因其材而進退之非欲
求勝而滋美也温生世將家容止雍雅殆素嫺於詩禮
者嘗攝從戎事及兄之子衣甫勝即以職畀之時人多
其譲一日踵門來謁再拜而請曰初膺字仲傑傑也者
智過萬人之謂竊意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且於名理又
弗類假而稱之誠有所未安者願先生易厥初得因名
[046-6a]
衍義可用以自儆者為稱則所貺多矣予嘉其情實而
辭遜卑牧而不自矜也廼以大賢之事告之昔顔氏子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莫之失服膺者能持貯心胷以
為終身之行用是夫子至興其殆庻幾之嘆予因為之
説曰人心虚明而廣大衆善畢具惟其人慾淨盡則道
心孔昭道心者何四端用中而已雖然仁為體三者乃
仁之用而敬者又禮之實克已復禮庸焉而入徳尤在
視聽言動之先惟其善擇能守從容中道則此心弗曠
[046-6b]
既有物而且有則矣傳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
以學禮苟無其質禮不虚行况乎天姿温粹樂善而克
恭者焉故敢易傑曰禮以仲敬字之庻幾因名衍義用
以加修者歟然前賢致恭不以聲音笑貌為事欲誠著
於中而藴篤實之光氣發於外而粹安和之色道見於
用而極靖嘉之方其事上則忠戰陣則勇與人交則信
將見名實兩得禮容偘偘與大賢同歸異時詩書謀帥
豈唯投壺雅歌而已哉吾子以為何如膺曰意中事先
[046-7a]
生能言瑩如是敢再拜受教於是書以為則
   張掾史名説
元貞建號之前嵗丞相伯顔公受開府儀同三司太傅
知樞宻院事許開幕置屬於是選擢材儁以崇時望至
安定簿張楚者以掾史進一見即蒙眄睞是嵗公以疾
薨謝於位嗚呼哀哉楚追感殊顧懐恩不忘至圖公像
奉之懇集賢翰林兩院題讃俾昭葢代亦來叙哀徴辭
言念勛徳辭情慷慨義形於色因知楚河東九原人少
[046-7b]
失怙恃養於外家徐氏子然以孤童子從計公度學氣
貌修楚早負幹局甫冠先生以楚訓名是用勉夫修習
俾趨於成今以事為所著者論之可謂樂事大賢知恩
所自以義圖報有始有終者也其在衰俗誠可嘉尚予
乃悚然而器之曰楚今當作礎矣既而來求其説乃告
之曰古者制名皆存義例有像其類而命之者因其材
而篤之者或審其剛柔而抑揚之者或察其氣焰而取
與之者非徒觀美誇大而已也今予以汝美在其中用
[046-8a]
見於外篤實輝光有不可掩焉者若夫氣志堅凝如鉅
石出霧洞達無隠既敦固其材實復砥礪其亷隅方嚴
正大奠夫鼇植之下而収任重持乆之效者是正汝之
責也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其是之謂乎嗚呼礎乎
其聽之無斁二年丙申重九日叙説
   儒用説士農工賈謂之四民四民之業惟士為最貴三者自食
其力能傃所守時雖不同固不失生生之理唯士也貴
[046-8b]
賤用舎繋有國者為重輕葢其所抱負者仁義禮樂有
國者恃之以為治平之具也國不為養孰樂育之君不
思庸孰信用之不幸斯道中㣲我𤣥尚白阨窮遺逸隨
集厥躬此士之所以遑遑於下而可弔者也幸有連茹
為引用為主張者曰鄙儒俗士烏足有為也切嘗惑焉
謂有用也時不見其所用謂無用也一為時用卓越宏
達莫可企而及者烏可以時偶無用槩有用悉為無用
之具哉國朝自中統元年以來鴻儒碩徳躋之為用者
[046-9a]
多矣如張趙姚商楊許三王之倫葢嘗忝處朝端謀
體而斷國論矣固雖文武聖神廣運於上至於弼諧賛
翼俾之休明貞一諸人不無效焉今則曰彼無所用不
足以有為也是豈智於中統之初愚於至元之後哉予
故曰士之貴賤特係夫國之重輕用與不用之間耳嗚
呼國之所以為國者有其人也今天下之心同然而深
惟者天統大開六合同軌及其選一材取一士舉目望
洋無所於可正孔子稱杞宋二邦無足徴證葢傷其賢
[046-9b]
既不足文典之傳有不可強而為者復以時務論之今
選行其上材乏於下是有國者之最所當病故唐取士
之法嵗萬人為率猶三十年可盡况法未備而無所取
哉又老成先進文學經制之士舉海内而計之不三數
人耳故州郡所謂學校勉勵進修之方從而無實埽地
何有嗚呼儒乎其㣲至於兹乎斯文在天無可絶之理
是恐不止不行不塞不流之意邪然士不用則巳如或
用之固非一朝可就必須廣學校録師儒振士氣而勃
[046-10a]
興設衆科而肆取故得人材輩出以膺文武之選以成
乆長之業斯則適其時矣任是責者庻聞之油然有蹶
於中述儒用篇
   吏解
甚矣吏之不學取之無術也紛紜苟且自進自退據其
名則正校其實則非而官之形勢衆之情偽習不相逺
也故諺曰畫地為圄不可入削木為吏期不對此葢傷
其持心近鄙之之辭也然非吏之性也勢也今夫一縣
[046-10b]
之務領持大槩者官也辦集一切者吏也簿書期㑹之
所交錯也利害督責之所相須也鍛煉酬酢日復一日
大體細行有不遑顧者少或蹉跌輕則窘折困辱重則
搒責退黜吏之為役賤已極矣安得不持其事而逾急
欺其心而後語哉或不經事昧於自信聞其名則憎見
其人則易意復少忤至忿嫉訾毁不以禮貌相接也是
皆不澄其源而責其流之濁也若使上之人能清心省
事一其法政簡而不擾雖有桀黠苛刻急遽苟且之心
[046-11a]
將安所施哉余故曰非吏之性也勢使然也若從其流
而責之所可鄙而傷者甚矣今天下之人干禄無階入
仕無路又以物情不齊惡危而便安不能皆入於農工
商販故三尺童子乳臭未落羣入吏舎㺯筆無幾顧而
生奸重至於刑憲細至於詞訟生死曲直高與下奪紛
紛藉藉悉出於乳臭孺子之口手幾何不相胥而溺也
以至為縣為州為大府門戸安榮轉而上達莫此便且
速也人烏得不樂而趨之嘗聞近代吏之出身難矣由
[046-11b]
州而吏員由吏員而部掾法律乃筆人材行止舉明有
官否財結罪然後考試有司寸歩不移設法既嚴百不
選一猶恐中非其人而害於政以今觀之其可鄙而傷
者當如何哉且兩漢之世丞相御史下至三槐九棘蔚
為名臣者多吏也固必學之有素進之有道初不若此
紛紜苟且嗚呼弊極而變變則通此必然之理也然非
持衡者孰為立法而興革之哉作吏解篇   田訟
[046-12a]
民之致訟者多矣未若田訴之未能決也自井地散而
為限田限田變而為無法此事端之所由興也又以兵
農勢異兩有相犯各持其是而不相下治兵者曰吾軍
力之所自出親民者曰吾征賦之所由辦居上者若是
為下者將安適從至官諉吏而搏拏吏眎賄而與奪牽
制蔽欺卒無定論幸有審兩造而克荷者情裁臆斷明
同仁一視之公釋累嵗積年之弊徃徃廹於形勢顧後
患亦因循而莫之問故僥倖者覩其如此又以彼弱易
[046-12b]
欺也紿冒敓攘靡所不至甚者損衆益已閧一方之訟
必被擾而後已以致乖戻抑滯之氣鬱積於上烏得無
水旱之異哉水旱之來又弱者所先苦欲政能行民之
不困也難矣余嘗讀犬雅綿之詩虞芮質厥成文王蹶
厥生葢言二邑訟田徃正於周及入其境履其庭禮譲
之風無或不在二君感而中愧生其固有之心相與罷
歸棄所争為閒田自是歸周者四十餘國先儒以是為
西伯受命之符冝矣孔子曰能以禮譲為國何有其是
[046-13a]
之謂歟鳴呼三代而上教有餘而法不足兩漢而下法
有餘而教不足教不足法猶足治也矧教與法俱至闕
然者乎民不險而訟也又難矣施於今者冝若何曰惟
有明其教一其政立其法於其上然後擇官宣化守其
法於下庶幾民志日定而訟者少為之熄矣述田訟篇
   黄石公説秦惑李斯之説燔書坑儒以愚黔首故一時豪傑之士
醜厥徳而恥食其粟者多笑如葢公盧敖倉海君商山
[046-13b]
皓皆是也若黄石公者後世獨以鬼物為疑非也觀圯
上一節公葢逆知其炎劉將奮非良無以輔成漢業雖
然顧狙擊始皇於博浪沙中良之氣固以為葢世雄傑
惜有其材而未至者學耳及一旦相值輒令取履跪進
旬日間徃返三至先折以禮繼稱其可教特重夫師教
之傳抑使動心忍性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也兼使執
履効弟子之職非有惚怳可怪之事而班固亦以非有
賛焉設若良欲神其所遇不過使高帝異其非常平時
[046-14a]
智計皆自神異復不輕其所授教而已使是公果有黄
石即我之語亦不過古人事了徑去剷跡韜光令千載
而下仰其高風可聞而不可詰也又嘗讀公遺書皆明
哲警㧞之道殆黄老氏之精英者也不然何自託於荒
确而為是素隠行怪之舉哉由是而觀東坡稱公
為秦隠君子可無疑矣距祠東里許曰黄山下有阜有
孔穴其巔巨石嵬立土俗相承云公出於此尤為不經
云至元甲申嵗夏五月余覆灾祠下顧瞻山川慨焉興
[046-14b]
感書是説以辯云
    筆説
燕之筆霜雪頴也勁而莫為屈楚之毫炎蒸之毳也柔
而易為書勁與柔何俟多論獨念夫用之有難易也余
以心無所用近集三代以來輔臣相業述調元事鑑
筆為日課資間中一樂机格間燕楚之材皆具柔和者
易於得手腕不知勞也勁挺者艱於如意手指既据致
牽其臂而為困然不數日燕鋒方練布畫愈精顧楚産
[046-15a]
已敗而不任吾用矣予於是乎感焉曰此何異於相之
用人也昔霍將軍子孟欲顓事權利其庸鄙者故相李
蔡石慶王訴楊敞使之充位而已霍終不聞讜言其族
隨敗而無餘唐相蕭嵩亦以韓休柔易而薦之及其當
位持議方剛殆不少撓至有不意能爾之嘆而開元之
政蔚有可觀後之君子居於人上者正當毋友不如已
者可也苟專以庸鄙便已為心其如邦家何作筆説至
元丙戌夏六月三日也
[046-15b]
   龜蛇説
已丑嵗秋八月癸亥有𤣥龜丹蛇見於太乙宫之書院
鍊師范君再拜以禎祥來請予為之説曰蛇虺所在有
而𤣥龜不常見一旦蹣跚蜿蜒並出而偕行此又覩之
罕也二者化精水火𤣥武衷甲以自壯靈蛇摇毒以螫
人故古者師行圗形旟旐用先啓行加招摇於上俾急
繕其怒以示禦侮毒暴之戒今六代純一師奉命醮斗
積有歳時豈精誠感格當進作之際堅勁衆怒俾禦侮
[046-16a]
警暴隂為之祥邪然禋於彼而見於符籙所在者豈祭
法從出昭其教之本邪不然昔昭應宫因二物畢至靈
宇斯建抑亦壽宫將欲復増光舊物此為有開之先兆
邪吾不得而詳也作龜蛇同出説冬十月三日書
   牛生字説
全閩鐡官屬吏曰牛生者東平人世儒家尚氣義好刀
劍或欲之雖千金不恡聞余名甚喜通謁來拜予曰汝
非文星者乎唯而不敢當吾自壯嵗亦以論文説劍為
[046-16b]
喜今雖耄氣習未除也遂與談古今劍器雄雯雌縵者
數品至有所未聞而未見者若欲吐燕趙勁氣而來呉
越之清風也已而跽請曰星之表字走有所未安幸憲
使與易而淬礪之因謂之曰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然經緯昭布天之至文也昔龍泉下伏紫氣上鬰張雷
識之得二者於幽囹之下嗚呼一物之靈有如是者傳
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
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物猶能以氣而上達人
[046-17a]
固當以文而致昌其以文昌字之可也牛生其朂哉毋
怠於是書以為赠
   米少尹名字説
人之性有生而即敏者有學而後敏者要之生而開敏
者為上習而成性者次之劍倅米君燕産世為西域人
性開敏樂於為善嘗憶其兄中丞丁多故際衆無異議
中外稱其善良予過劍浦米來求名因訓之曰闓闓者
生其善心顯其可踐迹也内不先開英何為而發故字
[046-17b]
之曰英甫東汝年方壯功名鼎來若能以乃兄為法篤
其良心踐其善迹是不負天性㓜成訓夫闓之之義也
英甫其勉旃庚寅九月十二日書於南劍㕔事
   孫鞬郎名字説
六藝以射為重三代所以觀徳而貢士也故男子始生
懸弧矢於門俾射上下四方示有事於他日也元孫鞬
將生之夕總戎晉人杜侯以竹簳五十遺余侯甫去而
鞬生其開先慶璋名逐生來之兆為不偶然者昭昭矣
[046-18a]
今生十有八嵗姿妍静學習頓嚮方訓名象徳不即開
先之祥而用之將何求故以笴名之而以君貢字焉亦
因饋命鯉之義乃告之曰雲夢之竹天下之美材其采
而貢之者將達之於王庭修夫射宫大用以明擇士之
道其為物豈不重哉然矢之為矢必須辨隂陽相搏勁
矯揉以端其紆趮文彩以煥其羽筈堅鋭以利其鋒鏃
而後可以洞逺而㨗鵠不然雖公佗養由之伎且將不
吾取矣嗚呼笴王氏由農而士嗣志讀書迨於汝葢五
[046-18b]
世於兹吾老矣其所以望於汝者端重持其中和易接
於外不使一毫怠惰之氣設於而身以之效用致逺而
光大先世之業小子笴其服之母斁至元壬辰秋九月
十二日少中大夫祖父秋澗老人訓示又因而詩以戒
之云訓汝諄諄意竒文見乃翁洞堅威可大棲鵠體須
中既應開先兆當知矯揉功逺期遺近效羽夾看摩空
   樂全老人説
昔太史公傳貨殖以素封而名家甚夥然冨而好禮
[046-19a]
所有而全其樂者葢亦鮮矣林氏系蘇門望族君玉雖
治産時遂處心逺大資之以發其身者良有足取為人
志明而氣鋭樂賢好客教子孫讀書顧一事不肯屑屑
出人後通都大邑居竒貨儈贏羨掉臂於陶朱猗頓間
千金之産有過而弗觀者至親近名士大夫風雨寒暑
奔走不避如鹿庵顒軒二大老愛其疏通知變皆欵與
其進遂資藉子仲先為時聞人故其好事之名高出行
輩達官時貴踵接於門者無虚日家則藏書有閣圃外
[046-19b]
思親有亭植佳花醸名酒客至則撃鮮為具賔醉而後
已窮年而不厭也今年七十有五視聽聰明行歩加健
飲啖如五六十人既富而壽壽而安安而能享承家有
子純孝而特達釋負有孫善繼而克荷嵗時讌喜朋簪
四盍兒孫滿前奉觴拜壽樂融融也一門之中百順坌
集何其秉之厚樂之全且見其禮義之生於家也予以
世姻故㳺最狎因舉曽有慶謂子仲曰若廼父克享所
有以齒以徳援古人之例冝易名以顯異之若等以為
[046-20a]
何如曰謹唯命遂以樂全老人目之異時瞻喬木禮高
年使誥雲絢綵爛焉盈門是將望於若子若孫者未必
不張本於斯耶已而子元來請其説於是乎筆以為贈
嵗壬辰至元廿九年履端日書
   劈正斧辯
斧斷蒼玉為之長徑九寸有幾鍼之刃滿六寸頦下畧
齟齬之中堅厚二寸強龍首呀脗齧於口作兩段吞答
腦與刃通以柯貫之上以雙蟠螭冒其端下以玉為琯
[046-20b]
承其竅華潤緻宻無㣲疵可摘神兵凛肅真秘寳也且
斧者黼也黒白二色相次故以水蒼玉象之三代之制
云兵刑喪祀用之餙怒以賜殺執之以就列示威以啓
行而已今則天子正衙朝㑹命冕執中立以劈正為義
莫究所從來然法物變易多自陳隋李唐因之有不能
廢焉者歟又制度追琢以近代工較之非隋唐莫之能
作豈劈正之論權輿於二代間邪嗚呼斷之為徳至矣
昔孝成以優㳺不斷漢鼎遂傾憲宗知惟斷有成淮西
[046-21a]
克平是既繡於裳繪於扆織於箔畫於幕今復植立以
肅正朝古之人納君於正去邪勿疑寓徳威於物以將
其果毅者俾無或忽也垂戒之義深矣至元癸已春三
月二十六日因閲實偕御史商琥修撰魏必復觀於侍
儀法物庫偶憶近嵗夢先師命予賦朱干玉戚今日廼
與神物㑹遇焉所謂嗜慾將至有開必先者也作劈正
斧辯
   王氏冬藏圗説
[046-21b]
夫出處語黙君子固由其中然造物者不無意於其間
也適事殷之時引之静處使逺其咎人意若中百所惜
我可忽其所事哉曰事謂何静而積學以俟夫動而有
為也傳不云乎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况苒苒而來我悠悠而遇心放而不思其求學雜而不
至於穀坐靡光景日就衰謝則曰人不我知時不吾用
其為惑也亦已甚矣今將収放豚以入其苙屏吾雜以
絶其害朝焉而經暮焉而史經則所以端吾體於中史
[046-22a]
則所以驗吾用於外旦為夕之所不能夕補旦之所不
足要本先定力以固窮終精思以求道貫夫六藝之㫖
而醻酢乎事變之來者如斯而已矣至於無益之談不
切之務昬怠之氣過分之思合俗徇情徴逐佻達一日
三秋之戒廢日廢身之喻又見夫左箴右銘儆其敬之
未莊心之所不力也嗚呼昔孔宣父稱顔氏子其殆庻
幾豈非三月不違其仁乃優入聖域之要也歟予嘗求
是心渾然無間於一時之文者無他政自敬與義夾持
[046-22b]
動與静交相養故也若夫冬者嵗之一時猶夜之所當
息也又易曰艮其趾時止也雖止止不終已而須其所
止者葢成於終而後有以成乎物之始此冬藏之所以
作也至元二十四年丁亥陽月朔日云
    度曲説
敬齋李先生晚年以歌酒自娯既耄雖不復而情猶獨
至每興來輒持空杯令門人酈生放聲長歌以導歡暢
或不如指先生以已之所得教之遂㦸其手而高下之
[046-23a]
使視焉以諧其節奏雲起雪飛窮要眇而後已公亦醺
然也丁亥冬十月八日飲李氏新篘偶及分刌歌節信
主士達仍為發此沖沖然殊有所適昔孔宣父與人歌
善必使反之而後和焉又漢人例蓄聲樂唐之士夫皆
有音樂由是而觀歌之為藝亦术可少也先生以材徳
主盟斯文六十餘年予纔得一拜履綦及過元氏先生
墓草已宿何先賢風流藴藉不容多得也如是可勝嘆
哉吾特書此異時㑹與蕳之酈君相值於光風霽月之
[046-23b]
前拊掌談笑中郎之文采風流不無彷彿於眉睫之間
也士達其志之又從而為之辭曰我觀夏禮杞固不足
徴兮吾道綫如賢獻日以零兮斯文未喪其將孰為興
兮噫
   中説
聖人垂教千言萬論獨以中為天下之達道者天體如
是也且天地周圍三百六十五度而南北二極揆上崧
高乃天之中心也故定極焉然後天地位而萬象則其
[046-24a]
法為故過則為差不及則氣不能成嵗折而中半二九
一十八則度之數又稱停不偏矣人出於兩間受其中
以生是謂之理理者仁義禮智之謂由是觀之聖人之
為教所以因其材而篤焉舎是何以為物何以為則故
董子有言道之大原出於天其斯之謂歟於是述中説
至元戊子端午日雨中書
   命説
姬仲實者名思誠真定靈壽人㓜業儒兼該隂陽氣數
[046-24b]
之學今年四十有九以耕稼歸隠孤虚取名非本志也
至元二十五年自趙過衛將還裕之方城縣合河鄉之
新居為予作一日之留得略談三命之理知姬之所得
絶與衆人不同其法大抵取先天二氣五行萃合一處
以盛衰偏枯尅陷扶助就其胚胎截長補短互相乘除
度其造化虗實得中與否然後斷其衰旺成敗何如耳
且謂予身自乙巳至甲辰兩運極安静得壽垂老若無
疾恙予莞而謂曰所獲多矣尚何冀云又云人不富貴
[046-25a]
者若有學問即與享用者同樂又曰品秩入格局者極
難因説賤庚即今大運見在乙已已中闇戊人皆以破
丁官者戊也然戊居已若無力不妨姬曰不然秪為戊
字居已無力故官氣不旺何則日居丁夘火取月壬子
為水丁之官子却為卯相刑尅使壬子散漫卒不得用
若戊土建旺即成涯岸其水自可浮舟楫潤物類今年
嵗君雖是戊子戊旅寓於子非土之正位亦不克助燥
開嵗已丑用神戊辰皆土恐却得扶藉作内作外皆獲
[046-25b]
助益葢上下氣體皆順故也又以六壬占得一課其名
見幾初傳功曹次傳從魁末傳天綱中間所有動静不
渉虚妄其占云功曹者官府之吏長起發其事者也從
魁氣母之杓斟酌與奪是大人之主斷者天綱即斗之
標係從而賛輔者也謂如杓有挹用柄自然來隨將來
所應多是武秩文用今嵗窮臘來春孟仲間其事可驗
門下自來占決無得似此課皆順無逆有成不妄也幸
切記勿忘時嵗八月十二日甲子未刻事也因念逺㓙
[046-26a]
近吉君子之恒心故數占而不厭惡直喜諛世俗之常
態多願聞而受愚至有求其所不可得避其所不可免
中無蔽志一聴於卜神亦不為之占矣且不測者隂陽
之神也孰為細人寡聞者可得臆而度思彼妄意受愚
者是特疏釋一時之隕獲耳苟非理之所在義之所當
行者其將憤警俗虚高務悦之説君子雖聞之而弗由
也然所以見其彼之云云者試以吾之所在而當行者
且念夫彼之殊異於衆人之所謂者果孰得而孰失哉
[046-26b]
作命説
   金從革説
予嘗侍坐於丞相史公昭文先生談嵗序攙搭之説不
爾四時不續嵗功不成開府以未之聞而喜甚繼以鼓
鑄事語予曰汝知夫金之從革乎工人摶沙為範力甚
疏弱以金燬烈之氣㵼而就器彼様度之方圓文章之
緻宻顧雖丝髪之㣲其脈絡縱横莫不克滿爛然可觀
有非人力所能然者何則方金之在鎔也猶氣之氤於
[046-27a]
範圍間也彼融融揚彩委質既為之氣葢有無不
肖者所謂氣無不周者是也予以晚進學淺尊卑勢殊
有所聞不敢質其所從來後乃知據易説莊解而云其
敷言甚覼縷也以今思之為予而發者多矣予平生疏
直強項氣不少人下而於世每竒而不耦先生以不屑
誨之葢先説欲學者紬繹其道貴夫造之深也後一説
以變化氣質為先欲澄治粗厲俾就夫氣之中且和也
此豈唯予益實於世教有補惠夫後學者深矣因追録
[046-27b]
前言述從革説馬氏子處禮世治家氣清而志學來求
予訓辭特書此以貽之
    古文今文難易不同説
訓誥誓命等文體固不同要本聖賢以彛典明天理
人情統羣心而已然古今辭文有難易相反者先儒論
難終未明了以予度之書之為䇿須史氏潤色櫽括既
出衆手性異好尚學有深淺才有高下筆有強弱而辭
有澀易故也九峯疑其勝女口傳者偏記其難孔壁後
[046-28a]
得者反為平易反覆究説似逺而泥謂如尹之訓賢君
也當深而易庚之誥民庻也當易而深又周書五誥
牙詰曲叮嚀委曲有不易曉者此無他一繋夫當時人
情勢有不得不然者更值夫史氏之尚竒者一向艱澀
韜其幽光以成噩噩灝灝之體耳蔡氏復以紀實難工
雅辭易好為辯是亦主其措辭為言然不辨此恐杜後
來者詳説使學者躍如求於耳目聞見之外也   商魯頌次叙説
[046-28b]
韓陳二生問魯繼周頌商次魯頌之後何居余曰三百
篇皆周詩魯則列國葢周之後裔僖公又魯之賢君天
下無王蕩蕩板板而周禮盡在於魯故孔子曰如有用
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賢諸侯不與將疇歸恐亦書終以
秦誓繼之之義也若商頌次之魯下殷周之先代前後
不叙意者孔子殷後又當斯文之主那等樂歌皆成湯
高宗盛烈其聲其靈赫赫濯濯如此為子孫者刪次之
際偶得是篇於太師可忽而不録仍附於後以終其絃
[046-29a]
誦之意恐或然歟
   百獸率舞説
百獸率舞先儒皆無明文所以然者豈上世四靈在
樂與天地應氣故幽則神和於上明則物和於野正縁
史官形容四靈等瑞以見其氣和之至且如唐明皇舞
馬止是一時教習即能驤首振鬛銜杯上進應樂節不
差况聖人教化極和感發動盪上下同流信及咸若有
自然而然者予故曰獸之率馴葢實有之非溢美辭也
[046-29b]
不然則鳯凰來儀亦可為疑乎
   雹説
陶晉卿説獲嘉縣今年五月初雨雹為灾真大如杯裷
桑棗皆戕折無餘及多㧞大木有提去百歩者如此凡
一十八村其可畏也予曰天地間無别物只是隂陽二
氣交感而已雨露霜雪如常者天地和恒之氣也唯其
弗和致有此氣異葢隂沴乖戾之氣從中脅而成之其
大小即隨所感輕重而然木㧞與去此是伏隂搏陽而
[046-30a]
奮木適與之值遂突而出耳氣盛物㣲吹而去之氣散
自墜於下予二十嵗時行共山道中望羊角風自西南
來蓬勃方數百畆吹駕大枿於塵坌上者數十株正此
同耳申豊云雨雹山有氷不藏藏無棄餘所致且一嵗
山谷間隂積不釋者若一一藏之庸能既乎又夷堅志
説有人雨過山行覩大木忽㧞至聞其隂靈用力過而
自絶倒者是皆齊東野人之語
   士當教子説
[046-30b]
予嘗疑士大夫多不教子求其情而不得乃臆為之説
曰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學者有牛毛麟角之
嘆其成難也如此豈謂是歟且以已况之攻苦茹辛焦
心勞思積數十寒暑之勤僅得猥列士行否者將何所
冀哉故徃徃多不以所難強其所不能寜從彼好使易
為立身耳然蜾蠃蟲之最㣲者尚能負螟蛉振羽而祝
之曰類我類我况人乎彼或不賢為父兄者固當擇其
師課其力誘之掖之俾極其所進之方果鞭而不前然
[046-31a]
後隨其所樂以畢父兄之責此吾儕當然之理也然自
非下愚不移天下無不易之俗人無有不變之姿只在
夫發藥者如何耳為子弟者至此日當愧恥無地心憤
口悱勉立志節人十之已百之人百之已千之若恐不
及為心又使昬惰之氣不設於其身可也先君亦嘗有
言四民士為重學有成高出一世如其無成不衆人若
委而棄之此何足以有為是則賢不肖其間不能以寸
孟軻氏之言責固不為過矣又父兄不能乆視長在一
[046-31b]
旦衰謝覩彼之子孫若是之高我之門户如此之卑家
聲日替世業一空幾何不嘆息而悒悒於斯也近一素
宦以家學授其子三俱有所立尚以未登仕版至告人
曰吾死目且不瞑矣父母之心天下一也况其所業未
就學幸得而不自強才可進而乃自畫其為父母者安
得其心不攸困者哉作士須教子説
   周景王大泉説
世之嗜古者多尚鼎鐘鼎鐘徃徃偽出古而真者莫錢
[046-32a]
若也陶簿晉卿好古泉而得大泉五十者攷之譜籍葢
周景王所更大錢大夫單旗諍之以為不可者是也其
形徑一寸二分其重積十二銖今則半兩也以嵗月計
之自景王迄今幾二千年矣其文與周郭肉好精緻堅
凝略不為之齧蝕信哉前代制作後人有不可企及者
嗚呼陶子其寳之無斁安知無被杖策踵門而來丐
者乎昨日歸卧春露堂既覺適有筆研在几偶為書之
覺體中不佳拂拂然從筆端出去矣至元二十四年秋
[046-32b]
七月丁酉戲題
   賣兔説
伊川先生見賣兔云此亦可以畫卦或者曰何謂也余
曰物盈天地間皆從氤氲一氣中來所謂萬物一太極
也卦之畫一隂一陽而已兔亦具其一者之氣耳見兔
亦可以畫卦葢謂有此理耳故又曰不特龜馬之顯著
者焉
    二馬圖説
[046-33a]
明昌初西夏國母病章廟遣尚醫徃治愈之獻名馬回
謝一日進御以試良徳即旋焉上怒命太僕驅去窮日
力斃之未夕返徃馳五百餘里歸望天廏振鬛長鳴若
無事然自是以一骨當御今觀此二馬毛烙駭異黄門
飛鞚迅若㳺龍豈非當授轡之初邪嗚呼馬臣類也食
三品芻豆立内伏一鳴則黜之矣其或猥靡於心取媚
於上以速見知皆非馬之良徳也然則馬之為如之何
而可曰有受策服勞不有其力以報芻豆秣之恩庻幾
[046-33b]
或從王事無成有終之義也作二馬圖説
   稼齋説崔文字文卿/
稼齋者府從事崔君之自名也求余以𨽻書冠於卷首
余曰渠年少氣鋭方馳聲膴仕以調議理務為事何以
稼為豈起家隴畆掲焉而不忘其本耶豈食貧口衆禄
不足以代其耕邪豈仕不為貧動乆而思其静邪曰崔
氏世居茌平薄有田廬近在郊遂與城居不殊其静僻
殆谷耕林隠也徃嵗自海上罷官西歸脱煩鞅謝人事
[046-34a]
郊居者數月沖然大有所適方夏之初三農在田耘耔
底績予開軒卧治觀良苗之懐新有田畯之至喜及夫
多稼雲如薿薿彌望奄觀銍艾偃然覩崇墉之積賡豐
年之歌動高廪之詠田里熈熈物情交暢以已之樂而
為衆樂因衆之安而為吾安是乃平昔明農私有所得
於此也其為稼也不亦宜乎余曰四民之分各有攸業
而進莫榮於仕退莫安於農仕則思吾所當安而明夫
學之用也農則安吾所當遇而樂其身之適也若當仕
[046-34b]
而農將貽老農吾不如之鄙當稼而仕恐渉大易知進
不知退之譏然進而懐静退之心不猶愈於退而存不
已之念也歟崔君其艾服官政而於進退能先求其所
安而安之而後思已之所安是亦先憂其所憂而後樂
其所樂之意也作稼齋説貽之
   李郎中二子名説
郎中李侯正卿有子二人俱教之讀書從劣孫問學
勉勵資藉之者甚力其長姿頗篤厚次則似涉輕俊然
[046-35a]
奉若父命周旋唯謹一日請訓名字於予廼告之曰古
人立名命字取義多端俱不若酌其才性優劣即為教
誠而抑揚之最為親切夫篤厚者必藻之以才華所以
彬其文質也故其長用質命名而字之華甫輕俊者須
濟之誠實所以備其材徳也故次者名之以俊而誠甫
字焉嗚呼二子今而後當克制其偏勝涵養其不足以
造夫中庸之極他日立身行已不致有過不及之差庻
克荷汝父平昔提誨之責尚佩服之母斁
[046-35b]
 
 
 
 
 
 
 
 秋澗集卷四十六
[047-1a]
欽定四庫全書
 秋澗集卷四十七
             元 王惲 撰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