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秋澗集 > 秋礀先生大全集 40
玉璽記
粤皇王肇興必有靈貺自甄董生所謂天之所大奉使
之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則受命之符如龜圖
龍馬火烏之類是也三代而下視符寳為重以守以傳
[040-1b]
體用大著維大元至元三十一年甲午春正月辛已御
史中丞臣崔彧聞故太師國王孫通政院倅拾得家以
窶甚出櫝玉託憲臺象胥庫庫楚者沽諸市以物制非
常竟不售令取而視之迺黝玉寳符其方四寸螭紐交
蟠四無邊際中洞横竅其篆畫作蟲烏魚龍之状即召
御史裏行臣楊桓辨其刻文曰此先秦以藍田璵追琢
受命璽也臣彧即持詣宫府介鎮國上將軍都指揮使
詹事丞臣王慶瑞通謁投進皇妃御前玉音慰諭賜幣
[040-2a]
各有差翼日二月壬午朔金紫光禄大夫中書右丞相
臣旺扎勒率翰林集賢兩院學士凡十有一人詣直宿
閣入賀有間皇太妃命出斯寳賜諸臣傳觀精彩景氣
光動宫闕翰林承㫖董文用等相與稱說曰斯璽也自
秦迄今千六百餘載其間顯晦固為不常今者方皇太
孫嗣服之際弗先弗後適當其時而出此最可重者蒙
宣諭而退臣惲等復考其近而明見者按金集禮云玉
璽一十五面俱得之于宋内受天璽者宋紹聖間得之
[040-2b]
咸陽段氏當時命禮部翰林太常等官考驗實係漢前
傳璽遂以禮祗受金亡莫究其所在今之所進其文章
制度玉色校集禮所載即此璽也昔晉見麟璽于江左
唐得賜寳于崔侁事出惝怳傳疑後人元帝猶藉之以
中興代宗尚因之而紀號俱未若斯璽實前代有天下
者之鎮寳應運呈瑞不涉誕妄非人力所致而一旦自
至意者上天申祐奉而大之赫為新朝受命貞符昭昭
矣抑表夫厯數斯在開邦家無疆之休者光賁前古矣
[040-3a]
稽首嘉歎於皇盛哉臣惲自惟職叨詞館獲覩非常老
眼増明不為不幸可無文於後遂綴緝本末用紀大瑞
翰林學士嘉議大夫臣王惲謹記
   蔬軒記并銘/安君世有雲中人父善甫亦佳士世有前進士舜臣李
公門人性姿善淑言貎謙撝早歲讀書不樂仕進壬辰
後徙家大燕今居文明東里有宅一區軒楹外隙地寛
閒分畦種蔬日以為樂有人過而以蔬名軒既以祕監
[040-3b]
新泉即楊/武子篆其扁又求秋澗野老銘其心因為之說曰
貧家蔬食當米粟之半此正詩書為業蔬淡自娱者也
傳有之榖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我有㫖蓄亦以御冬
蔬之為用夫豈小補者哉然夫子以吾不如老圃辭而
闢須者何君子為學而志其大者逺者遲遊聖人之門
以是焉為請失其志之所尚故也大要士之處世隨其
窮達本末先後為得昔程氏以人嘗咬得菜根百事可
做胡康侯為之擊節嘆賞真西山謂大夫士不可使不
[040-4a]
知其味斯民不可使有此色此固大人之事但二公為
之一轉語耳又比年來士夫例有别號未免封已養高
鮮不以清美自衒如以終南而為㨗徑指少室而索高
價者徃往有之恬不為怪至於飯疏飲水曲肱自樂庻
㡬顔氏克已之功將何不可者哉於是書以為記乃為
之歌日翻翻庭蔌雨露濡兮秋高氣嚴碧雲腴兮夕啜
朝烹供吾用兮日費萬錢鼎食重兮一蔬餬口吾儕分
兮既不知食肉之多憂余胡為之遯悶兮咀嚼飢腸出
[040-4b]
竒策兮不致蒼生有此色兮歌闋而去
   漢大司馬博陸侯霍將軍祠堂記
蠡吾治城西北郊有漢大司馬霍將軍遺祠址相仍
侯之故封考諸傳注博陸鄉名職方載博野本蠡縣地
居博水之野故名終以陵遷谷變疆里蒼莽有不敢摭
實者然以地形相度今之博野安知非漢鄉之博陸乎
廟權與莫究何代以信傳信必有所自至元十七年予
按部次州來謁祠下荒壇喬木宛在目中老屋庫漏不
[040-5a]
障風日過客惻然心魄動盪疇為神睨而顧之耶因屬
守以義起廢具邦人曕吏諾而退逮三十一年甲午予
承乏翰林省左署郎官劉源郡人也以東曹掾徐鳳來
告曰弊邑霍侯祠耆舊某輩今易而一新内翰幸不忘
乆要尚惠一言庻免夫旌紀寂寥之嘆盖嘗論人臣以
道事君身名俱全克始克終者世難其人三代而下能
膺斯任者惟將軍為然將軍諱光字子孟早以大忠至
謨見知武皇及其受顧命付後事至擁昭立宣罔孤所
[040-5b]
託班固論賛雖殷之伊尹周之姬旦初不是過誠哉斯
言也所謂伊周者為天立極為生民永命為萬世開太
平是也其生則若爾其殁也與草木同腐豈理也哉且
匹夫匹婦以一節獨行表見鄉曲尚能感激後賢尸而
祝之於社况將軍乎然神即人之心也誠敬所在乃神
心之所在今郡人業新廟歲時䖍享因誠起敬如見風
采其為神昭鑒也審矣若曰修復故事敬共神明必獲
禮于下執事此則神當然之理吾不當以是心徼之於
[040-6a]
𠖇𠖇也至元甲午歲上已日翰林學士嘉議大夫王惲
謹記   趙州栢鄉縣新建文廟記
三代治民之具隨時更易百世而下惟學校存而不廢
盖所以明天理叙彛倫止民于至善之地故也况在今
日有尤不可後焉者惟趙之柏亭本漢鄗邑地隋縣焉
宋金以劇稱板蕩來官府生聚日就完美唯吾夫子廟
宫鞠為茂草者有年于兹殆中統建元之明歲監縣事
[040-6b]
蔑都令馮仲徳佐史路彧教官范天祥等相與起廢方
經理間或者謂廟基廹亭傳雜民屋囂湫卑隘孰謂神
一日居此乎於是輟作徐議至因循閱三十寒暑當至
元壬辰新令劉君因前政經營緒餘謀于僚史暨邑中
耆宿治城東南陬作新廟而遷之復構堂于後俾肄業
者有常處越是年秋仲上丁尹率竂屬諸生釋菜而落
成之鐘鼓俱舉籩豆有踐儀威升降肅焉煌煌邑人聚
觀拭目興歎僉謂吾尹起百年之廢一旦頓還舊觀勤
[040-7a]
亦至矣其可使無聞於後迺以某走京師介國子司業
王君構以學記來請余以司民政者能以學校風化為
先故喜聞而樂道之嘗讀漢志論十五國之風氣剛柔
緩急類雖不同在聖人設教作新必因材為篤致諸中
和而已然精強多感者易為化底滯不材者難為功向
嘗提憲朔南屢至兹邑觀其土壌瘠沮且當南北衝要
民之奔走供役勞止備極勞則思思則善生此人情之
常也况趙之風聲氣習初不異於古為守令者冝知其
[040-7b]
俗之易牖乃從而振徳之則前日彈絲跕躧悲歌慷慨
之俗將見强仁慕義攸興而不自已者皆是也教基既
立道由是生異時風俗丕易人材輩出而曰此權輿於
兹不亦善乎匪然司牧者以應上虚行為心士子者不
以進修為實務其堵而宫之者作餼羊告朔之所吾不
知其可也至元三十一年歲在甲午夏六月十有九日
謹記
   崇𤣥大師榮君壽堂記
[040-8a]
先妣夫人靳氏系出安陽永和里不肖亦嘗提按兩河
相即臬司理所故知鄴中人物風俗為頗詳聞之姻戚
間女冠榮鍊師者志行修潔祭醮精嚴以道價重一方
逮接際丰儀方頥烟目絲髪童顔風度飄飄有出塵之
然性行敦實言動温摯虚誕荒唐無有也大徳丁酉
予方供職館閣師寄示西溪紫山傑作以壽堂記文見
囑且曰翰林先生文學名徳與二公伯仲間爾儻遂所
請貧道藉之儘不朽矣二公之文載四披讀其稱揚與
[040-8b]
向所聞見而知者脗合無異今二公已矣其文章氣節
尚可振衰懦而傳無窮得簉名其列固所願也乃為筆
之師諱守玉相之農家女自幼貞静視紛華泊如聞道
家言喜之國朝甲午歲中虚魏大師以全真學主盟彰
徳之修真觀時師方齠齔出家往事焉既笄經明行修
披戴為道士復硏精正一科式法籙號稱習熟至元乙
亥嗣主觀事師淵黙内修聲光外著一旦責當𢎞演主
張是者甚力貴族豪宗欲謝愆過而資𠖇福者藉師修
[040-9a]
静期於感通對越故召請者無虚日法契㑹合風動逺
邇學徒踵至信向者聿來迺光昭先業擴充增飾截然
一新御吏中丞西溪王公為述觀記稱師興縁𢎞教落
落自拔有壮夫不能及者又蒙掌教洞明真人與進授
之崇𤣥師號年踰六秩特構静室于焉棲息晨起理𤣥
務課學者畢焚香垂簾痛自滌除湛慮澄心審物理之
自然悟道體之不息燕處超然而虚室生白矣容齋總
尹夙承摩拊仰挹真風榜曰信齋紫山憲使勒銘於石
[040-9b]
表夫志道力行終始不渝之確其為名賢賞識如此師
之志行愈昭昭矣大徳戊戌壽六十有八乃營是室為
他日復真寧神之所道俗咸謂師山川炳靈道徳藉潤
振清風開後學纂懿流光方期福壽未涯何遽如許也
然人生而死猶晝之有夜寓形宇内同歸于盡此理之
必然也今師不為虚誕荒唐之說所惑能一生死外形
骸追蹤曠達以理自勝較夫烹鍊呼吸期于飛升不死
昧理亂常僥倖萬一者可謂賢也已年月日謹記
[040-10a]
   大都宛平縣京西鄉剏建太一集仙觀記
金源氏熙宗朝一悟真人蕭公以仙聖所授秘籙剏太
一教法於汲郡悼后命之驅逐鬼物愈療疾苦皆獲應
驗事蹟惝怳驚動當世一悟傳之重明大定間召住天
長觀嘗入禁中論道稱㫖寵賜甚渥三代虚寂師以道
價凝重一時泰和四年太極宫初建命師主焉其四代
東瀛子即祖房孫諱輔道師人品唆潔博學富才智士
論有山中宰相之目大元壬子歲應世祖皇帝潛邸之
[040-10b]
聘召對稱㫖上以有道之士特隆禮眷賜號中和仁靖
真人寳冠錦披副焉及登大位中和已仙去𤣥談粹宇
有不能忘者詔五代大師居壽至京師特建琳宇勅額
太一廣福萬壽宫命主秘祀其香火衣糧之給一出内
府逮今承化純一真人全祐繼奉祀事十載間以受業
者衆國之經費日廣堅辭廩料至于再三有司上議禱
祠重事供給所需不可闕也全祐撝謙之請亦不可違
也良田菓植𨽻大司農者量宜頒賜置為恒産遂賜順
[040-11a]
之坎上故營屯地四千餘畝復慮未臻豐贍元貞改號
歲七月哉生明之二日上御神徳殿平章政事領大司
農臣特格等言宛平縣京西鄊馮家里𨽻農司籍栗林
叢茂川谷間以株而計者約五千數若盡畀全祐庻㡬
資廣道廕永昭祀事制可全祐榮被恩賚乃自諗曰吾
道家者流清心繕性歸潔一身何以仰答恩私有廣開
福田朝香夕火祈天永命介求多祉而已明年丙申春
相栗林隙地重岡環抱主峰面其北下砦寒泉泓澄碧
[040-11b]
瀲平地衍沃可引灌溉既奠厥居中構正殿三楹像事
𤣥元九師祖師真官二堂位其左右前翼兩廡下至寮
舍厨庫莫不備具四周繚以石垣前啟𤣥門榜曰太乙
集仙觀工既訖乃以不肖猥同井閈且承事太師求文
諸石昭示來者若稽載籍如元魏之冦謙之李唐之司
馬子微皆以道術昭著顯蒙寵賚史臣屢書特書于以
見山林處士禆賛治化延昌鼎祚不以獨善為高時君
世主欽挹真風優加禮遇不以崇高為大千古而下光
[040-12a]
賁簡册今純一師操履貞固精嚴祭醮至蒙兩宫眷顧
而圖報之誠惟恐不及是觀之建特其餘事耳其感遇
之盛與前世同談而共美者矣是可書大徳元年九月
望日記
   隆福宫左都威衛府整暇堂記
元貞二載秋八月隆福宫左都威衛府起堂於肄塲中
央度宜面勢不侈不陋于以簡閱車徒角較技能秉號
令而觀威武焉既落成榜之曰整暇佐幕張浹盧愷奉
[040-12b]
威衛王公之命以記文來徵嘗聞公之選師率府繕修
戎政桓桓赳赳蔚有成算若夫營壘雲横耕屯繡錯儲
廩實而豐饋餉建警樓而謹朝昏歲時都試申明節制
旗斾精明鼓角清亮坐作進退又為餘事至于醫藥有
局更休以時宣暢恩威撫養士氣以之宿衛宫闈扈從
廵幸肅將斧鉞中外辨嚴其趨事赴功士卒緝睦優劣
得所自非老臣宿將謀畫素定視若無事者其能如是
乎可謂既整而且暇矣顧老生常談安能發越其梗槩
[040-13a]
然有文事者必資乎武備而武備者所以昭乎文徳也
僕雖耄尚能效一辭於尊俎間盖天下之事曰輕曰重
皆有體用明其體者必致于用又古之君子不足其已
至貴乎善推其所為以極經濟之美今公以重厚英偉
之姿膺爪牙委寄之任罄殫忠勤夷險一節智慮精深
有古良將之風砥礪廉隅挺士君子之操寓軍政于國
容廸師中之貞吉冝其特蒙眷倚有謀猷克壮曉暢軍
事之諭所謂明其體而得效用之實矣推而廣之兹惟
[040-13b]
其時霈洪恩而釐宿弊只在從容一言之頃俾内外諸
軍汰冗濫蘇彫瘵極精銳而伸鬱抑咸若兹軍之整暇
輔助文治固太平不拔之基億萬斯年實顒顒屬望是
則兹堂之構豈特整暇一軍而已哉雖晉楚名卿賢大
夫復出優游戎幕相事機而措時宜恐不易吾言矣使
榮禄大夫塔喇海資徳大夫中書右丞王慶瑞昭勇大
將軍阿爾巴哈其貳武徳將軍諤勒□廣威將軍董守敬
曰武徳將軍齊蘇特穆爾信武將軍張智榮實簽其事
[040-14a]
詳書其僚佐之姓名者見禆賔之勤謹興造而重事功
也大徳二載龍集戊戌謹記
   青巖山道院記
衛奠太行東麓山形迤𨓦白南運肘北閽其間峰巒歘
斷如巨靈初擘望之儼然而巉秀者蒼峪也循峪北鶩
越蒼山池山愈深愈雄峻可愛泉溜益清而駛望東北
行約十餘里抵青巖山足嵓壑尤美四顧皆崇山茂林
列峙環拱其東南有洞府軒豁層崕上寛廣丈許邃四
[040-14b]
五十歩中泉水洪澄深叵測春仲二日洞出光怪恍惚
泉水湧溢漂浮塵滓潨㵼山谷間者一晝夕歲以為信
俗呼曰水簾洞山藉之以清物資以潤清潤之氣不特
散而為烟霏翠靄鬰而為艮材靈藥銅鏐玉石之美必
有卓異幽隠之士炳山谿之英靈増景氣之勝槩如廣
施神志存隠卹隂生蒼烟唐甄濟隠居兹山至逺邇化
服分死完節不汚禄山近則四仙清修道行留頌委蛻
不謂之炳靈増勝可乎洞側道院即四仙棲道遺址
[040-15a]
山空人去石老雲荒獨一殿巋存至元三禩為全真學
者李志和始跧處石磕以修復為已任剷崖堙谷展拓
庵地除梗補罅夷為坦陸重構玉帝殿洎東西兩廡山
靈㑹聚仙亭下逮庖湢門屛以楹而計者三十數仍改
瘞四仙鎮府中統初元太一五代師居壽奉命投龍牒
玉簡闕/ 之對以景昭貺厥後闔境旱暵郡長吏來禱
甫旋軫甘澍滂霈逮志和修復增宏郡民於水觱沸
日少長畢集願伸曕禮迺盛為儲待人具醉飽而歸于
[040-15b]
是蒼峪勝蹟靈奕一方而游觀嬉樂亦復承平之舊府
僚豕韋國井君徳常嘉師勤瘁為主張資藉者甚力及
來京師復以興建記文來請余郡人也不敢託衰老辭
切嘗讀金華洞天記中土山林名勝不載于仙籍者尚
多惟蒼峪為天脊左戒奥區去郡里餘一牛鳴危峰叠
嶂環繞郛郭盤礴風烟秘藏靈異幽隠之士代不乏人
亦洞天不載之一也由志和擴而大之其名固亦佳矣
然以遺蹟考焉尚有未盡者今廣施有廟四僊紀行而
[040-16a]
甄公大節雖傳卓行于唐史發幽光于韓筆在山中故
事獨乏旌記子歸能屋而祀之俾後之游居者灼知景
慕審夫出處大義所在以之勉志節而礪薄俗則子與
志和名跡附麗前賢共兹山而傳無窮矣井君曰唯大
徳龍集已亥上已日謹記
   創建伊洛五賢祠堂記
大徳丁酉春洛陽薛君友諒即邵氏安樂窩故址起祠
屋中設康節迂叟明道伊川横渠肖像庸致歲時香火
[040-16b]
之奉榜曰伊洛五賢祠神嵩清洛光動户庭明年秋來
京師屬不肖為之記迺告之曰二帝三王修已治人之
道待孔孟而後明立極垂憲貽則無窮不幸厄于秦雜
于漢歴六朝隋唐雖有名公碩士間作迭出其器量足
以恢𢎞至道闢除異端奈智識不能盡窺聖賢要奥擇
焉不精語焉不詳又局夫章句文辭之末亂以功利禍
福之說故學者汗漫支離莫知統紀時則有衛道之士
而無傳道之儒陵遲至于五季其斵喪可謂極矣伊洛
[040-17a]
諸公奮起百世綰持道樞探窮淵源克紹絶學内有以
究聖賢規模之大外有以備踐履節目之詳故孔孟之
教復明斯文得歸于正後學知所適從盖二百年於兹
矣然科舉利禄之習既乆遽未丕變以極夫功用之至
伏遇我世祖文武皇帝資挺上聖運啓休明崇尚儒術
尊禮賢俊于是許竇王姚諸公宗伊洛學陳說孔孟立
極垂憲之教以致二帝三王所以修已治人要道盖已
收明徳新民殊效于中統至元之際今内而賛助經綸
[040-17b]
外而佐理政化多前日執簡傳經之士推原本自則伊
洛諸賢發明維持之功不為鮮矣雖配享學宫天下通
祀可也况二程世家河南康節迂叟横渠聿來胥宇相
從至數十年之乆聚精㑹神推明訂正莫非修齊治平
之方性命道徳之理至于談笑游衍亦皆格物致知之
餘篤志力行清修苦節専以移風易俗勉勵學者為主
今讀遺書按故迹其英邁純粹氣象尚可髣髴復廟而
貎之俾向之景仰高風者足以致其誠懇今而後瞻拜
[040-18a]
清光者可以感其善心尚何俟贅蕪陋於其間哉敢以
不敏辭友諒曰昔潮人修韓文公廟東坡有碑南雄三
先生祠晦菴作記謹著歲月以示來者不為無例曰若
扳援昔賢則不肖年廹衰老懶於筆研乂瞠乎其後惟
友諒先世為洛中名士其讀書慎行名簉仕版可謂不
墜箕裘矣前任常徳府推復九賢祠今又創茲宇庻㡬
有志于修已治人者非特邀取美名而已也是不可不
書大徳戊戌歲冬十二月臘日記
[040-18b]
   汴梁路城隍廟記
汴梁之廟事城隍神其來尚矣壬辰兵後廢撤不存河
南路兵馬都總管劉侯福大懼無以妥靈揭䖍曰事神
治人守吏職也可偏廢乎於是相新昌里爽塏地西南
二方界以通衢劉侯私第鄰其東北則抵居民萬氏廣
袤餘七畝繚以重垣中起正殿像設有儼前敞臺門扃
門嚴肅左右則環齊構室敦請女冠孟景禮向妙順朱
妙明輩相與住持夤奉香火景禮四元宗獻之女童丱
[040-19a]
入道以彤管之懿資膺黄冠之妙選享年八十有五無
疾而逝妙順亦出名家探賾𤣥理解屬文辭與孟同年
仙去景禮臨終貽屬妙明曰汝等祗嚴修潔益守廟祊
無負劉侯付託妙明唯曰敢不敬承誨音歲甲辰劉侯
命侍人周氏韓氏披戴禮棲雲王真人為師訓周曰妙
元韓曰妙温與妙明為徒侣所需衣糧皆出劉侯資給
妙温妙明俱壽臻期頥相繼蟬蛻既而劉侯第四子保
定路總尹某卒夫人圖克坦氏痛伉儷之中睽感榮華之
[040-19b]
易歇聿來棲跡法號妙真道俗咨嘆祠宇為増重焉妙
元洎妙真罄刮粧奩資藉刻苦撙節遂重修正殿臺門
創建獻廡子孫司及道衆寮舍齋厨輪奐一新蒙洞明
真人稱賞加妙元以純真素徳散人之號今年登七秩
日誦五千𤣥言為課朝夕焚頌祝聖人壽願天下安鶴
髪童顔精健不少衰復慮興建本末不能昭晰于後走
書幣求記于秋澗翁予宦遊大梁者屢矣京師故國遺
跡亦嘗周覽今雖衰老忍無一言載明其間謹按祀典
[040-20a]
陽氣升而天神降地氣肅而神鬼出自邦國而達于臣
庻家祭秩切近者社稷五祀而已城隍初未載也世說
秦功臣馮尚見夢於漢高帝曰奉天帝命與王知領城
隍隂事雖惝怳不可致詰然自漢訖今遂為天下通祀
社與丘祀雖有常尊當時用事莫城隍若也况汴梁為
六代都㑹四方輳集城池盤礴衢陌交通人物號稱繁
夥精英粹集晝夜開闔死生變化幽明兩間其有神為
之主司也審矣夫城隍地道也古人求神各以其類今
[040-20b]
俾女冠主其祀事宜矣傳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
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可以事上帝言誠潔可以
感通神明也如景禮妙元妙明妙真等咸出于詩禮名
家薰膏鼎族清修道行敬恭神祗致廟貎完固闔郡瞻
仰雖其誠篤致然亦由神明有以護者哉而推源本自
不能㤀經始之勤是可書大徳三年十二月吉日記
   真常觀記
大都南城故宜中里真常觀為全真學者重𤣥子樊君
[040-21a]
所建也惟全真教倡于重陽王尊師道行於丘仙翁逮
真常李公體含妙用動應𤣥機通明中正價重一時可
謂成全光大矣重𤣥子自童丱受業天資爽朗嶄然已
露頭角由是日獲承侍聴其諄誨仰其高風神致灑然
春融蟬蛻與之俱化𤣥覽之暇詩章篆𨽻亦時習之既
壯辭達體要與事物接無所凝滯衆以不凣許之真常
師嗣主法席委掌資用出納明㑹計當已無私焉師為
稱賞曰財賄衆所貪得今逺疑怨不為行妨吾將大有
[040-21b]
以畀之時朝家欽挹真風所在宫觀相望如林都㑹地
獨闕焚頌之所乃選充道録俾張皇敖基供奉闕庭雖
越在風沙數千里外慨然命駕曾無難色至則潔已應
物通變無方致宗風𢎞演王公貴人為之尊禮主張蒙
中宫賜錦衣金冠俾降御香於燕都師真紀堂殊光顯
也庚戌間真常真人洎十八大師光膺寳冠雲帔下至
四方名徳亦獲紫衣師號之寵改觀為宫周旋之力為
多繼奉實哷質蕃教主提㸃彰徳路道教事逮誠明真
[040-22a]
人嗣教念其耆識殊顧念也晚節退休與時消息至元
二十二載易張侯故第為幽棲所榜曰真常觀示不忘
本也崇堂為殿下至齋厨庫厩修治完整復置蔬圃一
區負郭田二百畝資給道衆乃洒掃涓潔廣植花木使
境趣清深日端儼丈室炷香撫琴客至問何為曰吾方
凝神坐忘與造物者遊凢往來者皆一時名公李敬齋
趙虎巖與翰林王慎獨左轄姚雪齋鹿菴王承㫖少傳
實公翼國王公愛其風度才識締交方外太史公曰觀
[040-22b]
友知人亶其然乎元貞元祀某月某日師晨興召門弟
子齊道亨劉道安付以後事怡然而逝閱世四百五十
六甲子凝神于五華山僊塋道亨純直有持守祗承遺
緒朝夕惴惴增飾固執惟恐失墜掌教𤣥逸真人與其
進署宗門提㸃加沖𤣥師號一日介劉道録文甫請述
觀記予僚契雷若齋與師昔同鄉校夤縁有一日之雅
且重劉請勉為件右切有所感乃為之說曰二氣氤氲
五行儲精長材秀民無世無之第學以致其道行以效其
[040-23a]
用功成名遂者㡬何人斯當金季俶擾綱常文物蕩無
孑遺其時設教者獨全真家士之慕高逺欲脫世網者
舍是將安往乎嘗究其說不過絶利欲而篤勞苦推有
餘而貴不争要歸清浄無為而已如重𤣥子扶翊道紀
宗覈𤣥務公材吏用藹然見于脫穎游刄之外其妙固
翩翩而獨征託遺響于高風者矣然推本原自信其良
知良能耿耿有不可掩焉者不謂之長材秀民可乎向
使率性以明當然之理務學以廣通變之方列周行握
[040-23b]
要樞以投功名之㑹樹立巉然恐不如是而止之也撫
卷懐人為一慨惜師諱志應字順甫出平陽汾西宦族
自稱重𤣥子法號淵静通虚大師廣陽之真常麗澤之
靈郁皆别館也仍為門人作望思歸來之篇其辭曰瓊
芝峨冠兮青霞襞裳逺引高蹈兮與道翺翔至人出世
兮化現無方驂駕鶴馭兮力振𤣥綱仙遊有恨兮門人
涕滂蓬萊東望兮雲海茫茫松桂輪囷兮鬰鬰其芳偃
息有室兮燕處有堂仙標彷彿兮誨音琅琅師今不見
[040-24a]
兮莫知我傷宗風通暢兮汨流有光神遊故山兮隂儲
吉祥倒景遺照兮土苴是揚庻㡬華表兮歸來之章
   故翰林學士紫山胡公祠堂記
紫山胡公捐館之三載彰徳監尹托里巴哈暨亷訪使
旺律與郡士民詢謀僉同乃像公於治城西郭别墅之
讀易堂于以揭䖍妥靈致歲時香火之奠諗不肖交款
知平生詳請書其事于石酌量契義不敢以衰耄辭夫
士有生無聞于時潛徳幽光發越于後盖行義立言曠
[040-24b]
世而相感也亦有富貴薰天振耀逺邇卒然傾謝磨㓕
無紀豈徳薄用淺無可稱述而然耶若夫其生也為人
所敬慕其殁也致人所懐思至衡于志慮見于羮墻非
人品峻絶事業顯著盛徳至善感格人心悅而誠服有
不可忘者安能如是哉紫山固名士才大夫佐理於朝
讜言直論不屈權貴作牧名藩吏畏民愛治行為諸郡
最擢任風憲擊奸發伏褰衣具曕有風動百城之目其
臺閣之清規幕府之公論固在也曰幷汾曰齊魯遺愛
[040-25a]
善政亦不忘也而於鄉郡未嘗臨莅今像而祀之余初
甚疑旣而得其說焉金季喪亂士失所業先輩諸公絶
無僅有後生晚學既無進望又不知適從或泥古溺偏
不善變化或曲學小材初非適用故舉世皆曰儒者執
一而不通迂闊而寡要於是士風大沮惟公起諸生秉
雄剛之俊徳負超卓之竒才慨然特逹力振頺風志大
致實用談笑議論揮斥流俗文章氣節振蕩一時其
見諸容度事業者皆仁義道徳之餘剛明正大終始一
[040-25b]
節追配昔賢矯革時弊故天下翕然想間風采皆曰紫
山學備四科望高一世真豪傑之士争先覩為快况二
侯與郡士民執經傳道質疑請益或親炙而為矜式者
哉沒而配社尸而祝之援例祀典其誰曰不然若以匹
夫而作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論之振衰激懦屹砥
柱之孤標回狂瀾於既倒清風之所激徳澤之所及霑
丐後學多矣是則繫斯文之盛衰與士風之輕重非相
人所得顓而私也雖然一侯出貴族世胄樂道而自忘
[040-26a]
其勢尊賢而能知所宗昔鄒孟氏譏列國諸侯不能尊
賢迺曰貴貴尊賢其義一也垂訓深矣後世之監牧實
古諸侯今二侯取法聖賢於千載之後行古昔所不能
行其賢於人也逺矣豈止如是而已後之讀斯文者將
有所興感而取法焉公諱祗遹字紹聞自號紫山磁之
武安人由中書郎官歴河東山東按察使濟寧總管仕
至翰林學士大中大夫大徳五年歲次辛丑清明前一
日記
[040-26b]
   胙城縣廟學記
國之將興必有世徳之臣儷景風雲戡定屯難賛敷文
徳共致太平故孔子曰如有王者作必世而後仁鄒孟
氏亦云所謂故國者有世臣之謂也信哉言乎惟胙邑
金末城冝村渡行河平軍事以扞禦兵衝既而國朝帥
臣薩竒蘇巴哈監總五路兵蹙蹂餘燼攻而㧞焉駐軍
守據廹金主東走睢陽斫營夜閧竟殁死城下先是公
父綽爾圖嚕卜以萬夫長將選鋒圍困大名中流矢而
[040-27a]
卒迨金亡朝廷追録載世忠蓋賜夫人楊氏世封户於
胙孫布哷齊實嗣其後雖州遷而縣其故家遺風餘俗
固在也當金末危急草創際俎豆之事有不遑及國朝
甲午歲漕使宗亨肇建禮殿三巨筵壮麗翬飛為諸路
冠後三十五歲尹劉庭撤而新之復起明新堂於後其
正門賢廡尚闕學舍生徒初不論也迨元貞改號冬嗣
侯布哷齊擢任本道亷訪使路出于胙首謁廟宫覩其
如是曰欽惟詔條責實在我乃敦諭尹張孔鑄以興修
[040-27b]
為任尹承命經營有方趣使惟謹首建神閣擇師立學
中子弟來受業者日衆侯乃出所藏經史數千卷資
藉講誦尹復闢良田五頃造祭器百餘事供給二丁釋
菜諸生廩料之費兩廡方締構而及𤓰代後尹李君卒
成其役仍繪七十子諸大儒肖像于壁胙之廟學五十
年間狼籍蕭條始克完具人知敬仰俗興禮讓仰副朝
廷崇尚之意皆由賢侯一言勉勵之誠所謂王者必世
而後仁世徳之臣戡定屯難賛成太平者於斯可見矣
[040-28a]
侯今由内臺侍御史進拜行臺中執法將南過鄉國請
書其事于石乃為說以告之曰惟孔子之教推明至理
敦叙彛倫裁成輔相之道修齊治平之方本末具備細
大不捐垂憲立極萬古不易孔子明其道而無其位空
言無所施後世帝王必需崇尚卿相守令所當奉行雖
無禍福之怵誘而從違之間有真禍福存焉固非利害
之牽率得失之際實有利害係焉惟其費不可闕乃修
而明之審夫切而不可緩故勉而勵焉惟侯出貴種世
[040-28b]
胄敦說詩書好尚禮義内剛明而外文雅審事宜而達
從政立身揚名已收功于踐履今復以徳施之鄉邑可
謂善推其所為矣然君子不安于小知而期于大受况
天下之事惟宰相臺諌得言得行擴而充之正在今日
昔武元衡修治㕔壁栁子作記孔道輔以直道進用宋
史有傳侯姑欲我記胙邑廟學而已耶易曰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又禮云人存政舉誠能繩武賛文光昭先業
克盍世臣之義由一邑以達之天下則道被均𢎞俾秉
[040-29a]
事樞矣僕雖耄將執筆以俟焉大徳庚子歲仲冬既望
謹記
   宜逺樓記
奉聖甄君居敬粤自父祖謹身節用保守恒業以篤實
稱鄉里居敬尚文雅喜交遊襟韻洒落義氣所在略無
凝滯始來居燕都城善心計而擁高貲者甚夥門廬服
玩例尚修潔居敬一旦以僑寓簉迹其間不肯碌碌出
人後於所栖息起構小樓華而不侈高而不危雖處市
[040-29b]
㕓□闠之間頓出車馬雜喧之境于以合集朋簪暢適
幽懐請名于予乃取六一居士天寒山色之句扁之曰
宜逺詢義何居復語之曰樓之為用便爽塏而向高明
必占據形勢之雄坐得溪山之勝予嘗登斯樓憑欄四
顧金城千雉青山三面環繞拱峙嵐光翠色令人顧挹
不暇朝暮隂晴變態百出或横脩眉於天宇或出寸碧
於雲間雖呈妍貢竒於百里之外不煩蠟吾之屐拄彼
之笏雙目以之増明詩脾為之借潤矣其於幽逺不亦
[040-30a]
冝乎此特形於外者如是其係於内者又有大扵是者
焉甄氏先世既以篤實稱其積累之厚藴蓄之深逮居
敬而後發之今既崇基構而勤丹雘矣復能傳訓子孫
俾為學止善奉承罔替則締構鞏固傳示永逺亦以宜矣
傳稱衛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富有曰苟美矣
又君子創立基業必垂緒於後其是之謂與居敬跽而
謝曰有是哉問一知二皆僕所未聞也請書其詞庸
警戒又何俟燕雀之賀成請善禱於張老也大徳辛丑
[040-30b]
歲十一月廿一日秋澗老人記
   移忠堂記
王全州之子亢宗敏愿通粹有麟趾雅厚今為魏府别
駕一日拱而言曰維先祖驃騎府君起隴畝際風雲奮
從戎列收河朔於百戰之餘以至出建大斾入貳行臺
槖兜棨㦸總制魏師者四十餘年惟是一二堂廬皆平
昔所晏息諸孫無所肖佀承藉徳蔭乃今有光永言追
思於維則尚未也幸憲使惠顧念其貽孫之謀燕翼之
[040-31a]
厚為題扁以示來者俾子孫銜訓嗣服蔚為矜式敢再
拜以請余仰而嘆俯而思曰有是哉何其孝之純也夫
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于顯親顯親莫大於立身楊
名立身揚名莫重於忠述事盖一致二極臣子之忠孝
也傳不云乎教之孝所以求其忠也鳴呼忠之為用至
矣故居家則盡心於親進官則竭力於上與友交而言
信為人謀而盡誠莅政則有恪戰陳則有勇其見諸日
用間者能是一本夫愛之深孝之極也舍是將何所取
[040-31b]
則焉吾已見汝乃祖府君持心二極屬搶攘之際奮勇
畧為先迨分定之後篤忠義為本其竒勲茂績紀太常
而勒景鐘者可謂立身揚名之道昭矣汝父嘉議君復
能篤繼忠貞勤勞王事其振肅臺憲拊循殊方冠冕於
天朝也行有日矣豈非由孝而忠自忠而有立耶将有
煒前光濟厥美者責不在吾子乎故題之曰移忠盖取
孝於親則可以移其忠於君之義也若夫親安而氣愉
家理而官治友信而謀成吾子行焉綽有餘裕尤當勉
[040-32a]
其所已行而進其所未至俾親顯而名益揚身立而道
愈彰蔓為百世無窮之傳可也異時有登斯堂讀斯文
慕樂昌之風而興起者將見為是堂一致二極之本又
何啻王氏之類也哉於是乎書
   遊東山記
至元辛已歲春三月余按部黎陽膏澍連朝明日夏孟
丙寅朔天宇開霽大伾堆阜景風明澹畫如也拉友人
宋褀洎諸屬吏囊筆載酒來遊兹山遂自西南騎而陟
[040-32b]
阻抵岳祠下既祝香歩上中層至鴻濛亭址讀刺史邊
元勲亭記文甚竒麗稍北至中項項勢夷衍即李魏公
中帳盖伾之絶巔也山形再成峻層石壇稍東北行不
百歩隂崕﨑嶇扶掖而下憩龍竇巔上少焉降觀西陽
明洞記開元間山人李真題名筆勢飄逸有焦山鶴銘
風格其西龍崕方廣天然而龕上竅極大盤旋如螺殻
然邃頂而去窅不知其㡬何也意者山澤通氣此正大
伾口鼻唅呀吐納之所非有異也宣和以侯爵錫之不
[040-33a]
㡬於妄濫乎盤礴乆之下山適靈昌諸君繼至尋前盟
也相與稽首彌勒尊像其鐫志本末以寺石考之為高
齊所造無疑左右磨崕題識甚多得魯元翰張浮休賦
詠各一周覽既已與客聨鏕東行踰大河故瀆入牽城
登紫金山觀仙人拖裙石石水蒼色苔昏雨流雯華漬
裂誠若積状者其面有元豐政和題記黔刻㡬满皆
竒筆也遂探白金泉瞰玉女洞口旁勒建安人徐閎中
泉眼銘雨蘚糢糊略辨首尾於是濟巔㑹勝主人取軟
[040-33b]
脚例開罇連酌觴咏纔交幽懐共暢不知山蹊之迂登
頓之勞也既而寒日下悲風來遥經北麓穿蒼城按觀
隋唐廩制未刻入自北門讌羣賔於清白堂酒數行張
鄭諸君舉觴屬予曰今日之遊樂且有融盍簪而來似
非偶然第遷變以來三山濯濯等為丘垤其能極宣城
之賞當子長之遊乎然山以賢稱境縁人勝如赤壁㫁
岸也蘇子再賦而秀發江山峴首瘴嶺也羊公一登而
名垂宇宙况兹山也名載夏書功存禹跡闗河大地形
[040-34a]
勢依然斯行也垂槖偕來秵載而去幸吾子華之歸為
兩郡光且紀蒼烟寂寞之㑹仍得簉名其間為他年林
下故事非偶然者不爾甘逋客迴俗駕㡬何不為疊嶂
攅譏山靈見謝也耶
   唐建昌陵石麟記
唐昭慶陵在新隆平縣南十有三里使相鄉王尹里其
石儀一十八事儼然具在内二石麟身首蹄鬛一與馬
同第題顛有觡突出肉葳蕤其端所謂示其武而不用
[040-34b]
者也兩膊雲艷光拂鬃鬛尾上揭類牛而短雖雨蘚模
糊雯華剥裂而制度精絶可愛傳曰麟四靈之瑞麕身
牛尾一角五采色備王者至仁則被應而出又云視明
禮修則至今刻像列諸陵闕豈顯夫祖宗生有至徳没
備盛飾以表其仁厚故耶既而入東南招提讀開元十
三年縣尉楊晉所撰碑頌盖知為唐皇祖宣簡公懿王
陵墓也儀鳯元年髙宗追謚尊號宣簡曰宣皇帝陵曰
建昌懿王曰光皇帝陵曰延光仍配守衛者三千人勅
[040-35a]
象成令專知檢校州刺史歲别一廵其石儀之制固當
追尊崇建歲作也寺即總章間立額曰光業由是而觀
其夤奉之嚴守衛之盛累聖明禋之禮郊歌時薦之儀
固云極矣今陵園湮滅無復所見有荒烟野田而已嗚
呼盛極則隨衰藏侈則厚發此必然理也上世葬之中
野不封不樹何摸金暴骼之有文質中判古不能復然
則何為而可漢之灞陵其中制乎至元十九年壬午歲
夏六月十九日秋澗王惲記
[040-35b]
   汛海小録
日本盖倭之别種惡其名不雅乃改今號其國在洋海
之東所屬州六十有八居近日出故曰日本國王一姓
宋雍熙初已傳六十四世中多女主今所立某氏云大
元至元九年上遣秘監趙良弼通好其國次對馬島拒
而不納十七年已夘冬十一月我師東伐明年夏四月
次合浦縣西岸入海東行約二百里過拒濟島又千三
三里至吐刺忽苫倭俗呼島為苫又二千七里抵對馬
[040-36a]
島又六百里踰一岐島又四百里入容甫口西又二百
七十里至三神山其山峻削峰環繞海心望之鬰然為
碧芙蓉也上無雜木惟梅竹靈藥松檜杪羅等樹其俗
多徐姓者自云皆君房之後君房徐/福字中諸嶼此㝡秀
麗方廣十洲記所謂海東北岸扶桑蓬丘瀛州周方千
里者也又說洋中之物莫鉅于魚其背鬛矗然山立彌
亘不盡所經海波兩坼不合者數日又東行二百里艤
志賀島下與日本兵遇彼大勢結陣不動旋出千人逆
[040-36b]
戰數十合者凢兩月我師既㨗轉戰而前呼聲勇氣海
山震荡所殺獲十餘萬人擒太宰滕原少卿弟宗資盖
全宋時朝獻僧奝然後也兵仗有弓刀甲而無戈矛騎
兵結束殊精甲往往以黄金為之絡珠琲者甚衆刀製
長極犀銳洞物而過但弓以木為之矢雖長不能逺人
則勇敢視死不畏自志賀東岸前去太宰府三百里㨗
則一舍而近自此皆陸地無事舟楫若大兵長驅足成
破竹之舉惜哉志賀西岸不百里有島曰毗蘭俗呼為
[040-37a]
髑髏即我大軍連泊遇風處也時大小船艦多為波浪
揃觸而碎惟勾麗船堅得全遂班師西還是年八月五
日也往返几十月省大帥實都副察呼次李都帥牢山
次宋降將范殿帥文虎總二十三南一十三隋唐以來
出師之盛未之見也
 
 
 
[040-37b]
 
 
 
 
 
 
 
 秋澗集卷四十
[041-1a]
欽定四庫全書
 秋澗集卷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