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牆東類稿 > 牆東類稿 卷十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牆東類稿巻十     元 陸文圭 撰
  跋
   跋杜東洲詩後
嵗在辛酉始識東洲杜君於蘇臺見其魁岸英宕眞奇
男子也不知其為詩人甲子夏五余自容山抵舍案上
忽見東洲詩集手不及盥快展疾讀盡一巻如入武庫
戈甲劒㦸森森逼人於是囅然笑曰此非東洲之詩乃
[010-1b]
唐人古句君拾得之耳五言律似王維姚合下及劉長
卿七言如許渾崔顥絶句亦不讓岑參杜牧之蓋東洲
好游北窮松漠東望海若有司馬子長足跡不到處宜
其詩發揚蹈厲奇中律吕可附極𤣥又𤣥之後也欲為
痛著數語而余駕方稅君舟已邁遂有餘恨他日寄全
帙來鋟梓當以序引見囑庶蠅附驥云
   跋隂德詩後
善惡之報有以理推之者以氣推之者理所當然而氣
[010-2a]
適與之符則其應也如響理所不然而氣之感也厚則
惡亦有時而不報理雖正而氣之植也偏則善亦有時
而不報若是者總歸諸天而天亦不能以自必故凡經
傳所言善惡之積而祥慶殃咎之必至者常理也如伯
夷餓比干死顔子夭則理之所無而氣之變為之也嗚
呼此聖賢之所不言而存世教也其意微矣仲鼎父論
鄧伯道之事謂之裁度義理不當棄其子則可謂因如
此而獲罪于天遂絶其子則不可伯道以石氏之亂不
[010-2b]
得已而棄一子天猶絶之則永嘉之末盜賊羣起殺人
以千萬計天乃恝然不省而皆俾之横行得志又何耶
余謂報應之理天不可知而不幸者當歸之命人之為
人但可為善而不可為惡則不易之性也然為善者尤
不可有責報之心有所利而為之為善必不誠則欺天
矣仲鼎父以為如何
   跋般若心經
心者佛之别名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心也神妙卓立
[010-3a]
不與物俱靈光獨耀迥出塵根不立文字不由見解風
幡自動兒啼自止若夫向塔相輪邊走去西川㸔競渡
便被狐精勘破此理如何天英上人示余楷法心經余
不通梵書讀之正自解其意據注家以色受想行識為
五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而
楞嚴悉指為虚妄然則不妄者獨此心耳注家又以苦
集滅道為四諦諦者審也審其理也又以菩提薩埵為
覺而有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上正等正覺波
[010-3b]
羅密多為到彼岸以華言梵音又文之以理不知彼葱
嶺以西諸國語果如是耶余獨愛其心無罣礙故無有
恐怖之語以為有合于仲尼觀呂梁伊川渡漢水之意
然西方之教以無心為主魯東家之學以正心為主此
理又何如各請天英下一轉語
   跋邵僧坐化偈
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彼以天屬也安上人不
念其親有疾弗療趺坐瞑目黙齋翁不念其子方懽喜
[010-4a]
讚嘆眞以為往淨土生蓮花也是之謂見解是之謂了
空是之謂瞿曇氏之學其心術冷氷氷地其天性離矣
安乎惜無以曾子易簀之事告者翁乎惜無以子夏喪
明之事告者雖然曲士不可以語道者束于教也余之
謂矣久欲與迎福老辨析此義當暑未竟
   跋黄子高先誥
金鳯黄氏世為暨陽望族家譜傳二百年舉字子高余
同年友篤學力行克紹其家延祐甲寅初行貢士法子
[010-4b]
高首中鄉試授常熟州學教授待次未上一日攜其六
世祖諱待聘誥二通示余盥手捧讀其一通紹興三年
七月可右迪功郎逸其首云止奉公體國宜加奬録八
字是時官制分左右左為有出身人今曰右不知其奬
録之因攷之宋史元年六月邵青叛引兵趨江隂二年
五月浙部淫雨害稼先數日江湖冦多綱運不繼罷發
運司公之受賞意其非糾合民義則納粟賑饑所謂奉
公體國者此歟其一通則淳熈十三年四月可贈通直
[010-5a]
郎因公之子安豐判官諱滸引郊赦恩乞賜其父者也
按譜滸字濟卿紹興十五年乙丑劉璋榜登第距乃翁
受賞時不過十有餘年後仕至朝奉郎提轄行在㩁貨
務然則翁義方之教積善之慶槩可見矣君子之澤踰
五世而猶未斬子高方昌而大之嗚呼太行王屋之山
眞可得而移也又嘗記渡江初陳去非與席大光避地
湖湘不過詩詠自娛無濟時康國之志相繼被召三年
陳自中舍除小天官席由吏書拜參去年八月孟庾權
[010-5b]
同都督江淮荆浙諸軍事移屯金陵今誥中所書參知
政事出使吏部尚書闕者此也權書洪儗則當時在禮
部請兼用詞賦經義取士者也先是吕元直自江上歸
過姑蘇守臣席益請去瑣闥黨魁吕大喜於是吕復相
益入朝而給事胡康侯奉祠誥中給事中唐傳必代康
侯者也不著其姓史無所考捨經明行修之安國用無
所知名之唐傳將涉千里却騏驎而䇿蹇驢相業如此
恢復何望焉阜陵無宰相若王季海之奸邪梁叔子之
[010-6a]
庸黙在所勿論巻中姓名厯厯可指追思曩昔撫几三
歎使鄭叔則聞之必大笑曰何預我邪丙辰七月望後
閱董弅所著閑燕常談云建炎三年正月黄唐傳為中
書舍人然則此人姓黄數月後必又遷給事矣
   再跋
余跋後數日因閱中興奏疏胡明仲言於思陵曰今典
章文物一切掃地百司庶府殆為虚設其必不可闕者
惟吏部户部為急誠使江淮兩浙湖北並依八路法愼
[010-6b]
擇監司而付之則吏部銓事亦復減省不過置侍郎一
員郎官兩員胥吏三十人則所謂磨勘封叙奏薦常程
之事一按而舉矣又曰所謂宰相之任代天理物扶顛
持危其責任重非特早朝晩見坐政事堂弊弊然於文
具之末而已明仲此疏正建炎三年九月為起居郎時
吕頤浩為相惡其切直罷之今觀此誥吕書字甚謹推
賞一迪功亦親視之他可知也非明仲所謂常程文具
之末者乎覽之太息後五十年至淳熈間選人勅黄左
[010-7a]
右相皆免書不知始於何人建明當攷
   跋栁公權帖原注盛/明卿藏
帖云近過雲安種種未及但深反側外日虚奬甚幸臨
行不敢詣某呈歐跋云栁君此帖清奇出塵在諸石刻
上深有晉人骨法數百年手削存乎其前景仰高風也
吾友石君孟光祕收修為跋之後又有臧彦發喬仲山
跋史不載誠懸出處不知以何年月何事到有杜鵑處
誠懸以忠諌自結主知亦何待人奬借末有呈字必上
[010-7b]
達官惜不詳姓名耳廬陵公跋謂此帖出塵在諸石刻
上此墨蹟也以比石刻何耶况大和開成距宋昭陵亦
未有數百年也歐跋不偽但恐不在此帖上耳石君孟
光臧君彦發至仲山已三易主又為明卿所得君其愼
寶乃今數百年矣
   跋麥舟巻
范高平清規粹德精忠偉度為宋名臣第一忠宣為之
子豈不知父志與父之量麥舟之事乃其淺鮮者故誌
[010-8a]
傳皆不載不足載也或者疑其不稟命想視此數石之
麥為重耳夫聞斯行諸有父兄在子路所聞所行有大
於此者矣非麥舟之類也又有一說曼卿年長於希文
其視忠宣猶孫行也人徒知范公父子之好施而不知
曼卿豪放之氣輕視富貴非大賢之賜則亦不屑受也
今人慣道一乞字而甘食嗟來之食夫豈知芙蓉城有
仙人哉
   跋坡翁與承天明老帖
[010-8b]
坡集板行甚多何掄所編三蘇大全最為叢雜該備皆
不見此帖何也坡再游錢唐與南北兩山諸僧最稔所
謂靈山高人自有縁契者然別去五年已有湖上僧舍
不復往日之歎遼鶴重來當何如其感慨耶
   跋放翁與文定劄子
始意文定公帥越時與山隂往來必稔今睹墨帖所謂
拜違崇仞者是此翁曾至吳鄉也又有假鉞視師語而
封函之首呼制置資政同知此必嘉定更化後再起帥
[010-9a]
金陵時也三幅合為一通劄子提頭體當然放翁老矣
䑛犢之愛情類楊彪亦恃公知己也
   跋蔣良貴梅堂竹亭二記
梅堂竹亭二記與鶴山書院拱極堂矩堂相表裏皆端
嘉一時崇尚理學之文前乎曾蘇無是也又前乎韓桞
亦無是也非無是文也無是識也嗚呼美哉文靖之辭
精贍文忠之辭明暢忠文之辭簡質一以世教民彞為
主藹然仁人孝子之用心也又豈可以文論哉伏讀三
[010-9b]
歎敬識下方
   跋陳忠簡公騤與子帖
前輩謂不可觀人私書私則不可傳也弗私何害忠簡
與四九郎帖持身以潔訓子以儉藹然有范文正歐文
忠家法賢矣哉或謂後溪除命公實沮之疑黨韓者然
己巳之罷與諸賢相前後終不與余端禮京鏜同升公
豈黨韓者耶疑史評未當
   跋丘文定公手帖
[010-10a]
戊辰己巳年朝廷多故方隅不靜蜀冦未平西泝歸峽
東出利閬兵鋒所交積骸枕山壑流屍散江而下赤白
囊警報無虚日謠言煩興民聽惶惑夏秋旱虐赤地千
里餓殍滿野余老病卧家祈死不能適丘君立中攜示
先太師文定公與其冰翁吳刑侍書得之渭陽家手澤
如新余讀之三歎是時公自樞密院檢詳予祠起知武昌
淳熈己亥嵗也書中首言祈雨百方不應村疃缺食繼
言彊盜刼殺閬倅歸倅皆傳聞不得其死散牓捕緝而
[010-10b]
實不然然湖冦因此平靖有將錯就錯之語凡此數條
皆與今日事相類殊可怪也上距百五十年矣然淳熈
何如也天運回還隂陽長歇人事變更竟何如哉末言
辰沅桫板價直𦂳厚者不易得之為僥倖余將就木猶
未辦此季孫之檟不可畧取掩巻憮然
   跋趙學士書
宋廣平梅花賦有虛谷獻之仁近三先生跋公自叙云
垂拱三年戰藝再北客館東川觀牆隂梅花托根非所
[010-11a]
感而作賦皮襲美見而稱之竟失其傳三百年後復出
諸老先生考訂精詳援據該博無復加矣於公出處進
退之義未之及也余獨怪垂拱何如時十月為坤黄裳
易位天地閉草木為之不蕃此賢人括囊而隠之時也
廣平方欲出仕又恨其登第之不早何耶東川非其所
鳯閣鸞臺乃其所耶公剛腸嫉惡勁氣逼人老而彌篤
誠為可敬計作賦時牝雞老嫗尚未得二嬖也羅織之
禍諸賢騈首就僇後人哀之而亦惜其才之輕試也公
[010-11b]
鞫獄太原而出使方力爭之幾不免虎口設有不幸不
過如洩冶之徒終未合蘧伯玉君子之道故君子貴時
中尚知幾若公晚輔開元正色立朝永保貞固相業居
第一則議者無訾焉余頃在吳子餘書几見公梅花賦
未識偏旁讀不成句與今本絶異未知孰是所謂作賦
補亡則虚谷以為忠定伯紀山村以為文清太初二李
不同誠伯紀也足以配廣平然恐太初為是更考之宋
歐陽光祖壽丞相亦賦此
[010-12a]
   跋子昻冩韓詩一首與鄉貢錢子原求跋
昌黎屢舉不第遇陸敬輿知貢舉乃始得之感知賦上
光範三書皆貞元八年以後事遇不遇命也何汲汲若
是耶然識眞者少世無敬輿將終身不第矣雖終身不
第而日光玉潔之文萬古不磨豈明水一賦顔子一論
能盡其槩耶趙學士所書古詩筆法雄健似不為子原
設諸君期子原科第者淺之焉知子原者矣
   跋王本齋畫像
[010-12b]
總管王公幼躋膴仕江浙淮湘敭厯殆遍毎一官畫一
像讚者盈軸莫不羡其金章紫綬之貴優加陟任今居
嚴陵府幕他郡縣有事輒委君治之以亷能著聲江浙
云君三衢士家今寓錢塘
   跋三生圖
按三生圖出袁郊所記而坡仙嘗手抄成傳以補天竺
故事葛洪稚川之歌可謂夙契守儒端士多不之信夫
精氣為物游魂為變而非輪迴之謂也原始返終則知
[010-13a]
死生之說伊川謂當於原字上用工夫又曰須是自得
使當元祐間館閣爭論時或及此則必當與坡力辨不
尤甚於哭則不歌乎簡卿出千里臨本示余書此一笑
   跋李良心萬里江山圖
前代畫山水名家如大小李將軍范郭諸人尺楮丈素
價重連城千金不易以其所繪似眞山水也然而羇人
逸士多居山澤而貪夫籠山澤之利者赭山而採竭澤
而漁所謂山深無計避征徭而魚蠻子告勿語桑大夫
[010-13b]
者不幸而遭之雖欲捐宅舍棄墳墓避地逺去而不可
得可為世道歎息周子華示余李良心畫本余睨視之
峯巒草木鬱鬱蒼蒼萬里江山一覽而盡余驚問曰此
何境也其某州某縣界邪有長江之葦邪有空山之石
邪吐舌久之手捲還客
   跋十梅圖
靈隠老子跋云自召南說命言梅之實後梁唐宋詩人
止咏其花以為世道不古余乃為解梅嘲云古今咏梅
[010-14a]
多矣自水部至茶山一聯半句收拾圖中殆盡然有遺
恨半山真字裝字韻唐律七言老坡魂字韻古風三首
精巧絶唱皆不入選是殆不可以筆墨形容其標格香
韻超出色空眼界如謂言花不言實為古今世變之驗
莫太殺風景否昔吾鄉余卿一遊梅臺之下俯見横枝
醮水嗟賞久之左右進曰覆侍郎此名消梅味極佳余
不覺失笑由今思之當併入叢林公案也壬申建子月

[010-14b]
   跋海棠圖有數鷦鷯集其上
沉香亭美人殢酒睡未足豈堪聞枝上啁哳之聲使九
華帳裏夢魂驚耶
   題索句圖
咸平以後景祐之前結廬孤山有隠君子焉詩案無塵
維寂及𤣥㝠搜物外隠几嗒然影香得句佳處參禪起
視湖光霜月在天梅瓶無香茶鼎無煙悵鶴夢之俄空
泣茂陵之遺編畫史雖工意妙不傳
[010-15a]
   題空隠和尚行巻并謝草蟲之惠二首
大隠非隠真空不空空在實裏隠在顯中儒釋兩家同
異曰將無同
蠢蠢含靈各有佛性活者即動死者便靜死活只在紙
上要人究意
   題畫牛小巻
枯梢淺草兩牯且行且嚙童子困卧其上殊自得也視
其狀貌朴野必不能角上掛漢書讀項羽傳雖然日長
[010-15b]
睡足欠伸時不識字更佳也
  銘贊
   存存齋銘為金尚志作
存存之義本乎易繋君子存之庶民反是存之有道養
吾夜氣晝之梏亡則不存矣成性天與何待于存閑邪
則誠多欲則昏勿揺汝精毋滑而魂虚以待之衆妙之
門噫此求仙之術非吾儒之言
   安處善齋銘
[010-16a]
人之為善皆有四端意所由來尤貴審觀所由雖善必
察所安聖人知人如是而已董生之論蓋本諸此孔以
待人董以處已人已雖殊善則均耳以危為安以出為
處曠宅弗居保於逆旅凝水焦火戒其傷汝
   玉泉銘為琴士劉伯賜作
三閭之潔孤竹之清萬古空山化為泉聲洗月涓涓度
風泠泠游魚出水誤作琴聽
   石磵長老贊
[010-16b]
水流涓涓久滴石穿磨成鏡面底不是磚
   古磵長老贊
苔封老樹槎牙藤穿怪石頑獷半夜山空月明倒浸一
枝梅影
   瑞芝贊
公車入閩仁風載揚協氣嘉生煒煒煌煌華粲紫金膚
凝截肪繪以為圖播而成章咸曰休哉維公之祥匪公
之祥邦家之光
[010-17a]
   枯木畫贊
石瀨涓涓細水無聲西風葉脫老木孤撐碧篠叢茁青
苔側生飛離兩兩山中來者見人不驚翔而復下此為
何處莽蒼之野
  文
   勸農文二首
每嵗仲春勞農於東郊此古之禮而朝廷之令典也州
縣長官以勸農事三字繫之職銜之下於事為重詔書
[010-17b]
毎下率以農桑為王政先申明禁約唯恐不至句容一小
邑土瘠民貧近行移坊鄉凡有閒田隙地廣殖桑棗爾民
亦旣忻然趨令二月始和農出在野縣官率其屬以延見
父老非為文具務敦實業爾父老率鄉之子弟惟勤惟謹
勿惰勿游勿好勇鬬狠勿飲博爭訟惟耕蠶是務耕蠶者
衣食之本不耕則饑不蠶則寒饑寒迫於身則放僻邪蕩
無所不為伊爾父老之羞爾其訓教之西成之後農時有
隙子弟各入鄉學習以孝弟忠信所以崇鄉里之化也若
[010-18a]
夫苛征慢令貪刻以厲爾民縣官所不忍為益思檢身
繩下以無負于爾百姓父老在此吾不食言
農重事也州縣官以勸農二字繫銜毎嵗春月延見父
老於東郊誡之農事禮也夫水旱之不時此天數也隄
防必築以泄水患陂塘必浚以通水利修水旱之備也
人事不盡諉之天時爾農所以重困一夫不耕或受之
饑一婦不桑或受之寒衣食不足而有饑寒之患則不
肖之心生爾農戒之哉古書有之若農服田力穡乃亦
[010-18b]
有秋服字有用力之意力字有勤勞之意不用力不勤
勞即是惰農惰農安有秋成之望繼自今父訓其子兄
詔其弟妨農之事一切不為毋游手好閒毋沈酗於酒
毋好勇犯上毋不孝不友有一於此官有常刑此又爾
農所當勸者其敬聽吾言毋忽
   戊辰勸農文
暨陽一小州土狹民貧官府治從簡易一毫不肯科擾
近者口鹽徧敷塘夫逺役出不獲已然且多方區畫害
[010-19a]
不及細民爾父老所親見也去春饑民在野為之貸糧
接濟僅免流散夏秋蝗蝻繼發極力收捕幸無害稼嵗
小登一冬雨雪愆期深為爾農憂之二月初吉田事載
興長官親出東郊勸耕雖循舊典亦欲延見父老巡省
田里爾等一鄉之老當帥一鄉之子弟胥訓告胥教誨
浚乃溝洫慎乃隄防利乃耒耜修乃疆畎事事有備有
備無患又須孝養父母弟遜兄長毋淫于逸于游惰農
自安不勤不勞越其罔有黍稷爾農戒哉其或好勇鬬
[010-19b]
狠博奕飲酒聚其淫祀驅誘良民邦有常刑罪及爾身
弗可悔
   君山東嶽行宫求雨文
禮經有云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君山郡之主山惟靈坐
鎮此地血食千載今民以旱告田苗將槁吏奔走不遑
靡神不舉卒莫我聽謹再拜稽首請命于爾有神神其
相之錫以甘澤使苗勃然以興乃亦有秋豈惟吏塞其
責神亦有辭於民敢告
[010-20a]
   本州城隍求雨文
時雨愆期常暘告虐旱勢太甚王廟食此地與吏共職
斯民吏之不職罪也王坐視民困而不為為之易耳吏
之力不及此敢告
   茅山廣濟廟祝文
雷平之池小龍在焉旱禱輒應以膏我稷黍前代賜額
相沿至今奉命而來酌水以獻
   龍光廟祝文
[010-20b]
龍光之廟距縣二十五里神龍所寢雲雨興焉潤澤一
方有功得祀敬以香幣用致上命
   青元觀祝文
雨三日以往為霖黑潦滿道民不適有居祠屋方修將
有乘赤鯉而來游者敬率弟子躬候水濵願施斬蛟之
劔永寧下土
   張大帝祝文
惟神發源桐汭兹為行祠石柱硯池尚存飲馬之跡治
[010-21a]
水有功法宜得祀欽帝之命顯王之靈爐香未轉降福
孔嘉原注圖經載禱/雨爐轉不已
   張烈帝祝文
惟神平亂有功遺愛於丹陽延陵之境今隣國為壑湯
湯方割能不動心乎靈與天通有求必應
   張帝祝文二首
惟神在昔佐帝有功環江東之境皆神所部今一邑之
水未至懷山襄陵神之治之何難之有
[010-21b]
近頒詔㫖以神顯跡于江海之間進崇徽號亦既奉牲
以告矣今秋陽杲杲憂心如熏神忍坐視之乎驅霆駕
風起蟄龍而鞭之神之職也奉答休命庶其在此
   武烈帝祝文二首
神之烈顯於武德之初神之靈通乎百世之下廟食於
此者宜以救民為心久旱無雨民咨胥怨敢告
惟神當武德之初作輔偏方有功濟世司徒之號自梁
迄今旋加帝封廟食南土東門有祠邑人所瞻敬致蘋
[010-22a]
藻具揚休命
   沈王祠祝文原注王/諱慶之
惟王晩登極品罄竭孤忠主昏不明卒殞厥命大節凛
凛廟貌如生下蜀之山北枕江水朝命致享敬弔英魂
 
 
 
 
[010-22b]
 
 
 
 
 
 
 
 牆東類稿巻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