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文山集 > 文山先生全集 3
盖聞道之
太原出於天超乎無極太極之妙而實不離乎曰用事
物之常根乎陰陽五行之賾而實不外仁義禮智剛柔
善惡之際天以澄著地以靖謐人極以昭明何莫由斯
[003-5a]
道也聖聖相傳同此一道由修身而治人由致知而齊
家治國平天下本之於精神心術達之於禮樂刑政其
體甚微其用則廣厯千萬世而不可易然功化有淺深
效有遲速何歟朕以寡昧臨政願治于兹厯年志愈
勤道愈逺窅乎其未朕也朕心疑焉子大夫明先王之
術咸造在庭必有切至之論朕將虛已以聽臣有以見
陛下遡道之本原求道之功效且疑而質之臣等也臣
聞聖人之心天地之心也天地之道聖人之道也分而
[003-5b]
言之則道自道天地自天地聖人自聖人合而言之則
道一不息也天地一不息也聖人亦一不息也臣請遡
其本原言之茫茫堪輿坱圠無垠渾渾元氣變化無端
人心仁義禮智之性未賦也人心剛柔善惡之氣未稟
也當是時未有人心先有五行未有五行先有陰陽未
有陰陽先有無極太極未有無極太極則太虛無形沖
漠無朕而先有此道未有物之先而道具焉道之體也
既有物之後而道行焉道之用也其體則微其用甚廣
[003-6a]
即人心而道在人心即五行而道在五行即陰陽而道
在陰陽即無極太極而道在無極太極貫顯微兼費隠
包小大通物我道何以若此哉道之在天下猶水之在
地中地中無往而非水天下無往而非道水一不息之
流也道一不息之用也天以澄著則日月星辰循其經
地以靖謐則山川草木順其常人極以昭明則君臣父
子安其倫流行古今綱紀造化何莫由斯道也一日而
道息焉雖三才不能以自立道之不息功用固如此夫
[003-6b]
聖人體天地之不息者也天地以此道而不息聖人亦
以此道而不息聖人立不息之體則歛於修身推不息
之用則散於治人立不息之体則寓於致和以下之工
夫推不息之用則顯於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效驗立不
息之體則本之精神心術之微推不息之用則達之禮
樂刑政之著聖人之所以為聖人者猶天地之所以為
天地也道之在天地間者常久而不息聖人之於道其
可以頃刻息邪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大
[003-7a]
易之道至於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而聖人之
論法天乃歸之自強不息中庸之道至於溥博淵泉上
天之載無聲無臭而聖人之論配天地乃歸之不息則
久豈非乾之所以剛健中正純粹精也者一不息之道
耳是以法天者亦以一不息中庸之所以髙明博厚悠
久無疆者一不息之道耳是以配天地者亦以一不息
以不息之心行不息之道聖人即不息之天地也陛下
臨政願治于兹厯年前此不息之嵗月猶日之自朝而
[003-7b]
午今此不息之嵗月猶日之至午而中此正勉強行道
大有功之日也陛下勿謂數十年間我之所以擔當宇
宙把握天地未嘗不以此道至于今日而道之驗如此
其迂且逺矣以臣觀之道猶百里之途也今日則適六
七十之候也進於道者不可以中道而廢游於途者不
可以中途而畫孜孜矻矻而不自已焉則適六七十里
者固所以為至百里之階也不然自止於六七十里之
間則百里雖近焉能以一武到哉道無淺功化行道者
[003-8a]
何可以深為迂道無速證效行道者何可以遲為逺惟
不息則能極道之功化惟不息則能極道之證效氣機
動盪於三極之間神采灌注於萬有之表要自陛下此
一心始臣不暇逺舉請以仁宗皇帝事為陛下陳之仁
祖一不息之天地也康定之詔曰祇勤抑畏慶歴之詔
曰不敢荒寧皇祐之詔曰緬念為君之難深惟履位之重
慶歴不息之心即康定不息之心也皇祐不息之心即
慶歴不息之心也當時仁祖以道徳感天心以福禄勝
[003-8b]
力國家綏靖邊鄙寜謐若可以已矣而猶未也至和
元年仁祖之三十三年也方且露立仰天以畏天變碎
通天犀以救民生處賈黯吏銓之職擢公弼殿柱之名
以厚人才以昌士習納景初咸用之言聽范鎮新兵之
諫以裕國計以強兵力以至講周禮薄征緩刑而拳拳
以盜賊為憂選將帥明紀律而汲汲以西戎北敵為慮
仁祖之心至此而不息則與天地同其悠久矣陛下之
心仁祖之心也范祖禹有言欲法堯舜惟法仁祖臣亦
[003-9a]
曰欲法帝王惟法仁祖法仁祖則可至天徳願加聖心
焉臣伏讀聖䇿曰三墳以上云云/豈道之外又有法歟
臣有以見陛下慕帝王之功化證效而亦意其各有淺
深遲速也臣聞帝王行道之心一不息而已矣堯之兢
兢舜之業業禹之孜孜湯之慄慄文王之不已武王之
無貳成王之無逸皆是物也三墳逺矣五典猶有可論
者臣嘗以五典所載之事推之當是時日月星辰之順
以道而順也鳥獸草木之若以道而若也九功惟敘以
[003-9b]
道而敘也四夷來王以道而來王也百工以道而熈庶
事以道而康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蓋無一而不拜
帝道之賜矣垂衣拱手以自逸于土階巖廊之上夫誰
曰不可而堯舜不然也方具考績之法重於三嵗無嵗
而敢息也授歴之命嚴於四時無月而敢息也澟澟乎一日二日之戒無日而敢息也此猶可也授受之際而
堯之命舜乃曰允執厥中夫謂之執者戰兢保持而不
敢少放之謂也味斯語也則堯之不息可見已河圖出
[003-10a]
矣洛書見矣執中之說未聞也而堯獨言之堯之言贅
矣而舜之命禹乃復益之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惟一之三言夫致察於危微精一之間則其戰兢保持
之念又有甚於堯者舜之心其不息又何如哉是以堯
之道化不惟驗於七十年在位之日舜之道化不惟驗
於五十年視朝之時讀萬世永賴之語則唐虞而下數
千百年間天得以為天地得以為地人得以為人者皆
堯舜之賜也然則功化抑何其深證效抑何其遲歟降
[003-10b]
是而王非固勞於帝者也太樸曰散風氣日開人心之
機械日益巧世變之乗除不息而聖人之所以綱維世
變者亦與之相為不息焉俗非結繩之淳也治非畫象
之古也師不得不誓侯不得不㑹民不得不凝之以政
士不得不凝之以禮内外異治不得不以采薇天保之
治治之以至六典建官其所以曰治曰政曰禮曰教曰
刑曰事者亦無非扶世道而不使之窮耳以勢而論之
則夏之治不如唐虞商之治又不如夏周之治又不如
[003-11a]
商帝之所以帝者何其逸王之所以王者何其勞慄慄
危懼不如非心黄屋者之為適也始於憂勤不如恭
南面之為安也然以心而觀則舜之業業即堯之兢兢
禹之孜孜即舜之業業湯之慄慄即禹之孜孜文王之
不已武王之無貳成王之無逸何莫非兢兢業業孜孜
慄慄之推也道之散於宇宙間者無一日息帝王之所
行道者亦無一日息帝王之心天地之心也尚可以帝
者之為逸而王者之為勞耶臣願陛下求帝王之道必
[003-11b]
求帝王之心則今日之功化證效或可與帝王一視矣
臣伏讀聖䇿曰自時厥後云云/亦足以維持憑藉者何
歟臣有以見陛下陋漢唐之功化證效而且為漢唐世
道發一慨也臣聞不息則天息則人不息則理息則欲
不息則陽明息則陰濁漢唐諸君天資敏地位髙使稍
有進道之心則六五帝四三王亦未有難能者奈何天
不足以制人而天反為人所制理不足以御欲而理及
為欲所御陽明不足以勝陰濁而陽明反為陰濁所勝
[003-12a]
是以勇於進道者少沮於求道者多漢唐之所以不及
唐虞三代也歟雖然是為不知道者言也其間亦有號
為知道者矣漢之文帝武帝唐之太宗亦不可謂非知
道者然而亦有議焉先儒嘗論漢唐諸君以公私義利
分數多少為治亂三君之心往往不純乎天不純乎人
而出入於天人之間不純乎理不純乎欲而出入乎理
欲之間不純乎陽明不純乎陰濁而出入乎陽明陰濁
之間是以專務徳化雖足以陶後元泰和之風然而尼
[003-12b]
之以黄老則鴈門上郡之警不能無外施仁義雖足以
致建元富庶之盛然而遏之以多欲則輪臺末年之悔
不能免四年行仁雖足以開正觀升平之治然而畫之
以近效則紀綱制度曽不足為再世之憑藉盖有一分
之道心者固足以就一分之事功有一分之人心者亦
足以召一分之事變世道汙隆之分數亦係於理欲消
長之分數而已然臣嘗思之漢唐以來為道之累者其
大有二一曰雜伯二曰異端時君世主有志於求道者
[003-13a]
不陷於此則陷於彼姑就三君而言則文帝之心異端
累之也武帝太宗之心離伯累之也武帝無得於道憲
章六經統一聖真不足以勝其神仙土木之私干戈刑
罰之慘其心也荒太宗全不知道閨門之恥將相之誇
末年遼東一行終不能以克其血氣之暴其心也驕雜
伯一念憧憧往來是固不足以語常久不息之事者若
文帝稍有帝王之天資稍有帝王之地步一以君子長
者之道待天下而晁錯輩刑名之說來嘗一動其心是
[003-13b]
不累於雜伯矣使其以二三十年恭儉之心而移之以
求道則後元氣象且將駸駸乎商周進進乎唐虞奈何
帝之純心又間於黄老之清淨是以文帝僅得為漢唐
之令主而不得一儕於帝王嗚呼武帝太宗累於雜伯
君子固不敢以帝王事望之文帝不為雜伯所累而不
能不累於異端是則重可惜已臣願陛下監漢唐之蹟
必監漢唐之心則今日之功化證效將超漢唐數等矣
臣伏讀聖策曰朕上嘉下樂云云/抑化裁推行有未至
[003-14a]
歟臣有以見陛下念今日八者之務而甚有望乎為道
之驗也臣聞天變之來民怨招之也人才之乏士習蠱
之也兵力之弱國計屈之也虜㓂之警盜賊因之也夫
陛下以上嘉下樂之勤夙興夜寐之勞悵嵗月之逾邁
亦欲以少見吾道之驗耳俯視一世未能差強人意八
者之弊臣知陛下為此不滿也陛下分而以八事問臣
合而以四事對請得以熟數之於前何謂天變之來民
怨招之也天視自我民視天聴自我民聴天明畏自我
[003-14b]
民明威人心之休戚天心所因以為喜怒者也熈寧間
大旱是時河陜流民入京師監門鄭俠畫流民圖以獻
且曰陛下南征北伐皆以勝捷之圖來上料無一人以
父母妻子遷移困頓皇皇不給之狀為圖以進者覽臣
之圖行臣之言十日不雨乞正欺君之罪上為之罷新
法十八事京師大雨八日天人之交間不容穟載在經
史此類甚多陛下以為今之民生何如邪今之民生困
矣自瓊林大盈積於私貯而民困自建章通天頻於營
[003-15a]
繕而民困自獻助疊見於豪家巨室而民困自和糴不
間於閭閻下户而民困自所至貪官暴吏視吾民如家
雞圈豕惟所咀啖而民困嗚呼東南民力竭矣書曰怨
豈在明不見是圖今尚可謂之不見乎書曰怨不在大
亦不在小今尚可謂之小乎生斯世為斯民仰事俯育
亦欲各遂其父母妻子之樂而操斧斤淬鋒鍔日夜思
所以斬伐其命脉者滔滔皆是然則臘雪靳瑞蟄雷愆
期月犯于木星殞為石以至土雨地震之變無怪夫屢
[003-15b]
書不一書也臣願陛下持不息之心急求所以為安民
之道則民生既和天變或於是而弭矣何謂人才之乏
士習蠱之也臣聞窮之所養達之所施幼之所學壯之
所行今日之修於家他日之行於天子之庭者也國初
諸老嘗以厚士習為先務寧收落韻之李迪不取鑿説
之賈邊寧收直言之蘇轍不取險怪之劉㡬建學校則
必欲崇經術復鄉舉則必欲㕘行藝其後國子監取湖
學法建經學治道邊防水利等齋使學者因其名以求
[003-16a]
其實當時如程頤徐積吕希哲皆出其中嗚呼此元祐
人物之所從出也士習厚薄最闗人才從古以來其語
如此陛下以為今之士習何如邪今之士大夫之家有
子而教之方其幼也則授其句讀擇其不戾於時好不
震于有司者俾熟復焉及其長也細書為工累牘為富
持試於鄉校者以是較藝於科舉者以是取青紫而得
車馬也以是父兄之所教詔師友之所講明利而已矣
其能卓然自拔於流俗者㡬何人哉心術既壞於未仕
[003-16b]
之前則氣節可想於既仕之後以之領郡邑如之何責
其為卓茂黄霸以之鎮一路如之何責其為蘇章何武
以之曳朝紳如之何責其為汲黯望之奔競於勢要之
路者無怪也趨附於權貴之門者無怪也牛維馬縶狗
茍蠅營患得患失無所不至者無怪也悠悠風塵靡靡
媮俗清芬消歇濁滓横流惟皇降衷秉彞之懿萌蘖於
牛羊斧斤相尋之衝者其有㡬哉厚今之人才臣以為
變今之士習而後可也臣願陛下持不息之心急求所
[003-17a]
以為淑士之道則士風一淳人才或於是而可得矣何
謂兵力之弱國計屈之也謹按國史治平間遣使募京
畿淮南兵司馬光言邊臣之請兵無窮朝廷之募兵無
已倉庫之粟帛有限百姓之膏血有涯願罷招禁軍訓
練舊有之兵自可備禦臣聞古今天下能免於弱者必
不能免於貧能免於貧者必不能免於弱一利之興一
害之伏未有交受其害者今之兵財則交受其害矣自
東海城築而調淮兵以防海則兩淮之兵不足自襄樊
[003-17b]
復歸而併荆兵以城襄則荆湖之兵不足自腥氣染於
漢水寃血濺於寳峯而正軍忠義空於死徙者過半則
川蜀之兵又不足江淮之兵又抽而入蜀又抽而實荆
則下流之兵愈不足矣荆湖之兵又分而䇿應分而鎮
撫則上流之兵愈不足矣夫國之所恃以自衛者兵也
而今之兵不足如此國安得而不弱哉扶其弱而歸之
強則招兵之䇿今日直有所不得已者然召募方新調
度轉急問之大農大農無財問之版曹版曹無財問之
[003-18a]
餉司餉司無財自嵗幣銀絹外未聞有畫一䇿為軍食
計者是則弱矣而又未免於貧也陛下自勞肝鬲近又
創一安邊太平庫專以供軍此藝祖積縑帛以易賊首
之心也仁宗皇帝出錢帛以助兵革之心也轉易之間
風采立異前日之弱者可強矣然飛芻輓粟給餉餽糧
費於兵者㡬何而琳宫梵宇照耀湖山土木之費則漏
巵也列竈雲屯樵蘇集爨費於兵者㡬何而霓裳羽衣
靡金飾翠宫庭之費則尾閭也生熟口劵月給衣糧費
[003-18b]
於兵者㡬何而量珠輦玉倖寵希恩戚畹之費則濫觴
也盖天下之財專以供軍則財未有不足者第重之以
浮費重之以冗費則財始瓶罄而罍恥矣如此則雖欲
足兵其何以給兵耶臣願陛下持不息之心急求所以
為節財之道則財計一充兵力或於是而可強矣何謂
膚冦之警盜賊因之也謹按國史紹興間楊么冦洞庭
連跨數郡大將王燮不能制時偽齊挾北使李成冦襄
漢么與交通朝廷患之始命岳飛措置上流已而逐李
[003-19a]
成擒楊么而荆湖平臣聞外之邉部不能為中國患而
其來也必待内之變内之盜賊亦不能為中國患而其
起也必將納外之侮盜賊而至於通敵冦則腹心之大
患也已今之所謂敵者固可畏矣然而逼我蜀則蜀帥
䇿瀘水之勲窺我淮則淮帥奏維揚之凱狼子野心固
不可以一捷止之然使之無得氣去則中國之技未為
盡出其下彼亦猶畏中國之有其人也獨惟舊海在天
一隅逆雛穴之者數年于兹風瞬息一葦可航彼未
[003-19b]
必不朝夕為趨浙計然而未能焉短於舟疎於水懼吾
唐島之有李寳在耳然洞庭之湖烟水沉寂而浙右之
湖濤瀾沸驚區區妖孽且謂有楊么之漸矣得之京師
之耆老皆以為此冦出沒倐閃往來翕霍駕舟如飛運
柁如神而我之舟師不及焉夫東南之長技莫如舟師
我之勝兀术於金山者以此我之斃逆亮於采石者以
此而今此曹反挾之以制我不武甚矣萬一或出於楊
么之計則前日李成之不得志於荆者未必今日之不
[003-20a]
得志於浙也曩聞山東荐饑有司貪市權之利空蘇湖
根本以資之廷紳猶謂互易安知無為其鄉道者一夫
登岸萬事瓦裂又聞魏村江灣福山三寨水軍興販鹽
課以資逆雛廷紳猶謂是以扞衛之師為商賈之事以
防拓之卒開鄉道之門憂時識治之見往往如此肘腋
之蜂蠆懷袖之蛇蝎是其可以忽乎哉陛下近者命發
運兼憲合兵財而一其權是將為滅此朝食之圖矣然
屯海道者非無軍控海道者非無將徒有王燮數年之
[003-20b]
勞未聞岳飛八日之捷子太叔平符澤之盜恐不如此
長此不已臣懼為李成開道地也臣願陛下持不息之
心求所以弭冦之道則冦難一清邊備或於是而可寛
矣臣伏讀聖䇿曰夫不息則久久則徵今胡為而未徵
歟變則通通則久今其可以屢更歟臣有以見陛下久
於其道而甚有感乎中庸大易之格言也臣聞天久而
不墜也以運地久而不隤也以轉水久而不腐也以流
日月星辰而常新也以行天下之凡不息者皆以久也
[003-21a]
中庸之不息即所以為大易之變通大易之變通即所
以驗中庸之不息變通者之久固肇於不息者之久也
盖不息者其心變通者其蹟其心不息故其蹟亦不息
游乎六合之内而縱論乎六合之外生乎百世之下而
追想乎百世之上神化天造天運無端廢微不可見充
周不可窮天地之所以變通固自其不息者為之聖人
之久扵其道亦法天地而已矣天地以不息而久聖人
亦以不息而久外不息而言久焉皆非所以久也臣嘗
[003-21b]
讀無逸一書見其享國之久者有四君焉而其間三君
為冣久臣求其所以久者中宗之心嚴寅畏也髙宗之
心不敢荒寧也文王之心無淫于逸無遊于畋也是三
君者皆無逸而已矣彼之無逸臣之所謂不息也一無
逸而其效如此然則不息者非所以久歟陛下之行道
盖非一朝夕之暫矣寳紹以來則涵養此道端平以來
則發揮此道嘉熈以來則把握此道嘉熈而淳祐淳祐
而寳祐十餘年間無非持循此道之嵗月陛下處此也
[003-22a]
庭燎未輝臣知其宵衣以待日中至昃臣知其玉食弗
遑夜漏已下臣知其丙枕無寐聖人之運亦可謂不息
矣然既徃之不息者易方來之不息者難久而不息者
易愈久而愈不息者難昕臨大庭百辟星布陛下之心
此時固不息矣暗室屋漏之隠試一警省則亦能不息
否乎日御經筵學士雲集陛下之心此時固不息矣宦
官女子之近試一循察則亦能不息否乎不息於外者
固不能保其不息於内不息於此者固不能保其不息
[003-22b]
於彼乍勤乍怠乍作乍輟則不息之純心間矣如此則
陛下雖欲久則證臣知中庸九經之治未可以朝夕見
也雖欲通則久臣知繫辭十三卦之功未可以嵗月計
也淵蜎蠖濩之中虛明應物之地此全在陛下自斟酌
自執持頃刻之力不繼則悠久之功俱廢矣可不戒哉
可不懼哉陛下之所以䇿臣者悉矣臣之所以忠於陛
下者亦既畧陳於前矣而陛下䇿之篇終復曰子大夫
熟之復之勿激勿泛以副朕詳延之意臣伏讀聖䇿至
[003-23a]
此陛下所謂詳延之意盖可識已夫陛下自即位以來
未嘗以直言罪士不惟不罪之以直言而且導之以直
言臣等嘗恨無由一至天子之庭以吐其素所蓄積幸
見録於有司得以借玉階方寸地此正臣等披露肺肝
之日也方將明目張膽謇謇諤諤言天下事陛下乃戒
之以勿激勿泛夫泛固不切矣若夫激者忠之所發也
陛下胡併與激者之言而厭之邪厭激者之言則是將
胥臣等而為容容唯唯之歸邪然則臣將為激者歟將
[003-23b]
為泛者歟抑將遷就陛下之説而姑為不激不泛者歟
雖然奉對大庭而不激不泛者固有之矣臣於漢得一
人焉曰董仲舒方武帝之䇿仲舒也慨然以欲聞大道
之要為問帝之求道其心盖甚鋭矣然道以大言帝將
求之虛無渺冥之鄉也使仲舒於此過言之則激淺言
之則泛仲舒不激不泛得一説曰正心武帝方將求之
虛無渺㝠之鄉仲舒乃告之以真實淺近之理兹陛下
所謂切至之論也奈何武帝自恃其區區英明之資超
[003-24a]
偉之識謂其自足以凌跨六合籠駕八表而顧於此語
忽焉仲舒以江都去而武帝所與論道者他有人矣臣
固嘗為武帝惜也堂堂天朝固非漢比而臣之賢亦萬
不及仲舒然亦不敢激不敢泛切於聖問之所謂道者
而得二説焉以為陛下獻陛下試采覽焉一曰重宰相
以開公道之門臣聞公道在天地間不可一日壅閼所
以昭蘇而滌決之者宰相責也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責
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天子而侵宰相之權則公道已
[003-24b]
矣三省樞宻謂之朝廷天子所與謀大政出大令之地
也政令不出於中書昔人謂之斜封墨敕非盛世事國
初三省紀綱甚正中書造命門下審覆尚書奉行宫府
之事無一不統於宰相是以李沆猶得以焚立妃之詔
王旦猶得以沮節度之除韓琦猶得出空頭敕以逐内
侍杜衍猶得封還内降以裁僥倖盖宰相之權尊則公
始有所依而立也今陛下之所以為公道計者非不
悉矣以夤縁戒外戚是以公道責外戚也以裁制戒内
[003-25a]
司是以公道責内司也以舎法用例戒羣臣是以公道
責外廷也雷霆發蔀星日燭幽天下於此咸服陛下之
明然或謂比年以來大庭除授於義有所未安於法有
所未便者悉以聖㫖行之不惟諸司陞補上瀆宸奎而
統帥躐級閣職超遷亦以夤縁而得恩澤矣不惟姦贓
湔洗上勞渙汗而選人通籍姦胥逭刑亦以鑽刺而拜
寵命矣甚至閭閻瑣屑之鬬訟皂𨽻猥賤之干求悉達
内庭盡由中降此何等蟣蝨事而陛下以身親之大臣
[003-25b]
㡬於為奉承風㫖之官三省㡬於為奉行文書之府臣
恐天下公道自此壅矣景祐間罷内降凡詔令皆由中
書樞宻院仁祖之所以主張公道者如此今進言者猶
以事當間出睿斷為説嗚呼此亦韓絳告仁祖之辭也
朕固不憚自有處分不如先盡大臣之慮而行之仁祖
之所以諭絳者何説也奈何復以絳之説啟人主以奪
中書之權是何心哉宣靖間創御筆之令蔡京坐東廓
專以奉行御筆為職其後童貫梁師成用事而天地為
[003-26a]
之分裂者數世是可鑒矣臣願陛下重宰相之權正中
書之體凡内批必經由中書樞宻院如先朝故事則天
下幸甚宗社幸甚二曰收君子以夀直道之脉臣聞直道在天地間不可一日頹靡所以光明而張主之者君
子責也然扶直道者君子之責而主直道者人君之事
人君而至於沮君子之氣則直道已矣夫不直則道不
見君子者直道之倡也直道一倡於君子昔人謂之鳳
鳴朝陽以為清朝賀國朝君子氣節大振有魚頭㕘政
[003-26b]
有鶻擊臺諫有鐵面御史軍國之事無一不得言於君
子是以司馬光猶得以殛守忠之姦劉摯猶得以折李
憲之横范祖禹猶得以罪宋用臣張震猶得以擊龍大
淵曽覿盖君子之氣伸則直道始有所附而行也今陛
下之所以為直道計者非不至矣月有供課是以直道
望諫官也日有輪劄是以直道望廷臣也有轉對有請
對有非時召對是以直道望公卿百執事也江海納汙
山藪藏疾天下於此咸服陛下之量然或謂比年以來
[003-27a]
外廷議論於已有所未協於情有所未忍者悉以聖意
斷之不惟言及乗輿上勤節貼而小小予奪小小廢置
亦且寢罷不報矣不惟事闗廊廟上煩調停而小小抨
彈小小糾劾亦且宣諭不已矣甚者意涉區區之貂璫
論侵瑣瑣之姻婭不恤公議反出諫臣此何等狐䑕輩
而陛下以身庇之御史至於來和事之譏臺吏至於重
訖了之報臣恐天下之直道自此沮矣康定間歐陽修
以言事出未㡬即召以諫院至和間唐介以言事貶
[003-27b]
㡬即除以諫官仁祖之所以主直道者如此今進言者
猶以臺諫之勢日横為疑嗚呼兹非冨弼忠於仁祖之
意也弼傾身下士寧以宰相受臺諫風㫖弼之自處何
如也奈何不知弼之意反啟人君以厭君子之言是何
心哉元符間置看詳理訴所而士大夫得罪者八百餘
家其後鄒浩陳灌去國無一人敢為天下伸一喙者是
可鑒已臣願陛下壯正人之氣養公論之鋒凡以直言
去者悉召之于霜臺烏府中如先朝故事則天下幸甚
[003-28a]
宗社幸甚盖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自古帝王行道者無先於此也臣來自山林有懷欲吐
陛下悵然疑吾道之迂逺且慨論乎古今功化之淺深
證效之遲速而若有大不滿於今日者臣則以為非行
道之罪也公道不在中書直道不在臺諫是以陛下行
道用力處雖勞而未遽食道之報耳果使中書得以公
道總政要臺諫得以直道糾官邪則陛下雖端冕凝旒
於穆清之上所謂功化證效可以立見何至積三十餘
[003-28b]
年之工力而志勤道逺渺焉未有際邪臣始以不息二
字為陛下勉終以公道直道為陛下獻陛下萬㡬之暇
儻於是而加三思則躋帝王軼漢唐由此其階也已臣
賦性疎愚不識忌諱握筆至此不自知其言之過於激
亦不自知其言之過於泛冒犯天威罪在不赦惟陛下
留神臣謹對
 廷試前兩日先生苦河魚且不能食試之日丑寅間
 強起乗籃輿趨馳道外㡬不能支吾至昕諸進士趨
[003-29a]
 麗正門之旁門先生隨羣擁併而入頂踵汗流頓覺
 蘇醒至殿廊恭受御䇿題就題命意文思湧泉運筆
 如飛所對且萬言未時已出矣或謂有神物者盪滌
 其中以吐其竒是豈偶然之故哉道體堂謹書
  封事
   己未上皇帝書
十一月吉日敕賜進士及第臣文某昧死百拜謹奉詔獻書于皇帝陛下臣一介疎賤遭逢聖明猥以庸愚早
[003-29b]
膺親擢世道悠悠風塵流靡臣於其間盖嘗感激奮發
以為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一日有闗於天下國家之
故懼無以辱使令杜門四年讀禮之外盖未嘗一日不
思以自效也乃夏五陛下臨軒䇿士偶垂記憶起臣於
家居進臣於仕籍臣伏被宸命感激不自勝追惟䝉恩
之初阻於朝謝北望天路輒奉表以聞伏䝉聖慈許臣
詣拜闕下徳至渥也臣就道以來不圖國事浸艱邊烽
頓迫陛下引咎責躬改過更始召還舊徳斥去元姦凡
[003-30a]
可以當天意回人心者無所不用其至伏惟陛下不自
神聖猶親灑宸翰誕布詔書庶㡬中外臣庶危言極論
以有補於今日之故陛下悔悟之意上通于天天下於
此咸服陛下之勇臣甫及趨謝闕庭兩讀綸音為之哽
咽下泣君臣之義與天地並立況臣䝉被厚恩非衆人
比使於此時泯泯黙黙上負陛下内負帝衷尚何以飲
食於戴履間哉是用不避斧鉞輒奮愚忠條其説以獻
惟陛下財幸一曰簡文法以立事夫貴為天子冨有四
[003-30b]
海垂衣拱手以雍容於穆清之上至尊之體也不幸際
時艱難兵革四起俯仰成敗呼吸變故此非用馬上治
不濟今國勢搶攘固猶未至如馬上之急然冦入腹心
事干宗社陛下為皇皇拯救之謀不得不略倣馬上
之之意今陛下焦勞於上兩府大臣黽勉於下君臣之
間不可謂非日計軍實而申儆之者然尊卑闊絶禮節
繁多陛下平旦視朝百官以次奉起居宰相搢笏出奏
從容不踰時軍國大事此雖陛下日夜與宰相汲汲而
[003-31a]
圖之猶懼不蔇謀王斷國之設施尊主庇民之藴蓄豈
能以頃刻交際而究竟之哉陛下退食之暇雖時出内
批以與宰相商論宰相又時有奏報以出其建明然天
下事得於面論者利害常決於一言筆墨所書或反覆
數百言而不足事機交投寸陰可惜使宰相常有此等
酧酢則一事之末固有費其日力者矣其於㡬務豈不
有所妨哉古者天子之於大臣或賜坐或賜食或奏事
至日昃或論事至夜分凡皆以通上下之情為國家至
[003-31b]
計也賜茶之典五代時猶有之惟國初范質王溥頗存
形迹此事遂廢陛下莫若稍復古初脱去邊幅於禁中
擇一去處聚兩府大臣曰與議軍國大事陛下賜之欵
密親是非可否於其間衆議惟允則三省畫時施行上
下如一都俞吁咈之間必將有超然度外之舉天下何
事不可為何難不可濟至於除授尤有闗繫且如近者
重臣建閫之事方帥海門隨遷建鄴甫鎮建鄴又進上
饒布置變換如奕棋然卯詔辰行奔命不給大者措畫
[003-32a]
之如此小者遷徙之更多人無定志事無成謀當此艱
危豈不誤事繼自今始陛下宜與大臣熟議某人備某
職某人任某事人物權衡當而後用朝廷命令奠而後
發如此則觀聴者不至皇惑驅馳者不至遲回人知其
令出惟行則無輕朝廷之心士大夫知其可以展布四
體則鞠躬盡瘁而無觀望其於國事厥非小補又如用
一人也或出於陛下之拔擢或出於宰相之啟擬中書
已費行移後省方及書讀或有不當又至繳駁比其不
[003-32b]
繳駁也則書黄經下其人徑受命矣臺諫始從而有所
指陳是致國論紛紜而内外職守遷移如傳舎施之平
時雖有體統用之今日恐悞事機臣愚以為陛下宜倣
唐諫官隨宰相入閣故事令給舎臺諫從兩府大臣日
入禁中聚議其有不可應時論難不使退有後言如此
則國事無聚訟之譏宸命無反汗之失事㑹無濡滯蹉
跌之悔豈不簡便易行哉若夫中書乃王政之所由出
宰相之重又天子之所與論道經邦而不屑其他者也
[003-33a]
今宰相來於倉卒之中而制千里之難立於敗壞之後
而責一旦之功此雖敏手不能以大有為須是博采四
方之謀旁盡天下之慮而後不僨於事側聞軍期文書
填委叢積宰相以其開誠布公之嵗月弊弊焉於調遣
科降之間侍從近臣且日不暇相接矣諸葛亮以區區
之蜀抗衡天下十分之九究其經濟大要則曰集衆思
廣忠益今衆思不暇集忠益不暇廣宰相不得已竭其
一心役其兩耳目日與文書期㑹相尋於無窮此豈其
[003-33b]
才之不逮哉我朝三省之法繁密細碎其勢固至此也
栁宗元有言失在於制不在於政為今之計惟有重六
部之權可以清中書之務今六部所司絶是簡省其間
長貳常可缺員莫若移尚書省六房𨽻之六部如吏部
得受丞相除授之㫖而行省劄兵部得禀樞密調遣之
命而發符移其他事權一倣諸此而又多置兩府屬官
如檢正都承之類使知蜀事者置一員知淮事者置一
員知諸路事者置若干員兩府日與其屬劘切講畫以
[003-34a]
治此冦而文書行移不與焉如此則大臣有從容之暇
可以日見百官以及四方賢俊酬應簡則聰明全心志
壹則利害審塞禍亂之路開功名之門當自此始惟陛
下思之二曰倣方鎮以建守今天下大患在於無兵而
無兵之患以郡縣之制弊也祖宗矯唐末五代方鎮之
弊立為郡縣繁密之法使兵財盡闗於上而守令不得
以自專昔之擅制數州挾其力以爭衡上國者至此各
拱手趨約束巻甲而藏之傳世彌久而天下無變然國
[003-34b]
勢由此浸弱而盜賊遂得恣睢於其間宣靖以來天下
非無忠臣義士強兵猛將然各舉一州一縣之力以抗
冦鋒是以折北不支而入於賊中與之臣識循環救弊
之法盖有建為方鎮之議者矣失此不圖因循至今日
削弱不振受病如前及今而不少變臣不知所以為善
後計矣今陛下命重臣建宣閫節制江東西諸州官民
兵財盡從調遣廟謨淵深盖已得方鎮大意矣然既有
宣閫又有制司既有制置副使又有安撫副使事權俱
[003-35a]
重體統未明有如一項兵財宣閫方欲那移諸司又行
差撥指揮之初各不相照承受之下將誰適從今日之
事惟有畧倣方鎮遺規分地立守為可以紓禍且如江
西一路九江興國隆興與鄂為隣朝廷既傾國之力以
赴之姑所不論惟冦之至湖南者已宿堂奥此外八州
其措置不容茍簡八州之中廬陵宜春最當衝要虜之
為兵其法常有所避避入桂則出清湘避長沙則出衡
陽今宜春見謂有兵惟廬陵猶此無備舎堅攻瑕棄實
[003-35b]
擊虛虜既以此為得䇿則夫避宜春而趨廬陵其計將
必出於此州縣之事力有限守令之權勢素微虜至一
城則一城創殘至一邑則一邑蕩潰事勢至此非人之
愆若不别立規模何由戡定禍亂臣愚以為莫若立一
鎮於吉而以建昌南安贑𨽻之立一鎮於袁而以臨江
撫瑞𨽻之擇今世知兵而有望者各令以四州從事其
四州官吏許以自辟見在任者或留或去惟帥府所為
去者令注别路差遣其四州財賦許以自用自交事一
[003-36a]
日始其上供諸色窠名盡予帥府交事以前見未解數
目亦許截留其四州軍兵見屬伍符者必寡弱而不振
見行團結者必分散而不齊許於伍符團結之外别出
措置收民丁以為兵彼一州之𦂳急者得三州稍寛緩
之力以為之助三州之寛緩者得一州當其𦂳急而無
後憂不出二三月如吉如袁其氣勢當自不同倣此而
行之江東廣東無不可者夫郡縣方鎮之法其末皆有
弊所貴乎聖人者惟能通變而推移之故郡縣所以矯
[003-36b]
方鎮之偏重方鎮所以救郡縣之積輕今郡縣之輕甚
矣則夫立為方鎮之法以少變其委瑣不足恃之勢真
今日之第一義也陛下一日出其度外之見不次拔數
人之沈鷙英果者委以數鎮俾各為國家當一面則郡
縣之間文移不至於太密事權不至於太分兵財得以
自由而不至於重遲而不易舉旬月之間天下雷動雲
合響應影從驅冦出境外雖以得志中原可也尚何惴
惴宗社之憂哉三曰就團結以抽兵抽兵之説臣前已
[003-37a]
開其端而其節目未悉也請再陳之夫取兵於民周井
田唐府兵之遺法也今使者四出分行營陣俾各處團
結以自為鄉井之衛疾行之中此亦庶㡬善步者然而
無益也近時朝廷以保伍為意官府下其事里胥為里
胥者沿門而行執筆以抄其户口曰官命而各為保伍
也已而上其籍於官又從而堊通塗之壁取其甲分五
五而書曰保伍如右所謂保伍者如此而已臣居廬陵
往往有冦警則鄉里又起所謂義丁者一日隅總擊柝
[003-37b]
以告其一方曰冦至毋去諸而等各以某日聚某所習
所以守望至其日也椎牛釃酒以待隨其所衣信其所
持從而類編為之伍一匝乎村虛井落之間翕然而聚
忽然而散則義丁者又止如此而已今朝廷命使以團
結州縣奉㫖而行移計其規為布置當有加密於臣所
言者然某所若干人某所又若干人屬邑合狀帳申郡
府郡府合狀帳申朝廷計其數目當自不少然其分也
散而不一其合也多而不精故當其分則鄉村無以通
[003-38a]
於鎮市鎮市無以通於城郭虜突如其來彼一方者力
不敵勢不支老弱未及揀教閲未及施雖有金鼓旗幟
之物而未知坐作進退之節也雖有城池山澤之險而
未知備禦攻守之方也且民之聚也使之自峙其糧自
備其飲食則有所不能仰於官則無以給也有以給則
又不能久也臣故曰無益也夫前所謂或千人或數百
人此隅總一日能辦也今建言者不察其聚之易而用
之難増兵之有名而拒冦之無實乃欲視其團結之多
[003-38b]
寡升降其官賞以為勸且意其一日之急或者可驅而
他之賈誼有言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陛下忱能
委數州立一方鎮莫若俾為帥者就團結之中凡二十
家取其一人以備軍籍一郡得二十萬家則可以得一
萬精卒例而行之諸州則一鎮新兵當不下二三萬州
郡見存之租賦可以備兵食見存之財利可以備軍需
古人抽丁之法或取之三家或取之五家今官收其米
以就為養收其財以就為用既食其力不當又重役其
[003-39a]
人惟於二十家取其一則衆輕而易舉州縣號召之無
難數月之内其事必集為帥者教習以致其精鼔舞以
出其鋭山川其便習也人情其稔熟也出入死生之相
為命也鋒鏑之交貌相識而聲相應也如此兵者一鎮
得二三萬人當澟澟然不下一敵國今諸路列鎮則精
兵雖十餘萬可有也太祖皇帝南征北伐所至如破竹
計其兵曽不滿二十萬使吾於諸閫之外别得十萬精
兵則何向而不可哉或曰國家經常皆用供億州縣財
[003-39b]
賦各有窠名今上流之兵未解江淮之餽如故使移此
事力以給方鎮之兵如諸閫何嗚呼擇害莫若輕擇利
莫若重臣盖籌之審矣夫京湖之路既梗則雖欲漕運
而舟楫不能以前江廣之備既虛則雖有財賦而土地
不能以自保與其束手無措以委輸於虜孰若變通盡
利以庶㡬虜之可逐也且夫江廣既全則吾之境内其
惟正之供者尚多也陛下撫此厄運不得不勉自節縮
曲為通融多方以濟諸閫之急支吾年時冦必就盡然
[003-40a]
後一正吾之郡縣一復吾之經常未晚也不然殆未知
其所終惟陛下深思亟圖之四曰破資格以用人本朝
用人專守資格祖宗之深意將以習天下之才世雖有
賢明忠智之人英偉竒傑之士亦必踐敭之多涉歴之
熟積勞持久而後得至於髙位養成逺大之器消弭僥
倖之風人才世道胥有利賴然其弊也有才者常以無
資格而不得遷不肖者常以不礙資格法而至於大用
天下卒有變不肖者當之而有才者拱手熟視夫是以
[003-40b]
常遺國家之憂臣嘗見數年以來邊陲之間偶缺一帥
陛下徬徨四顧弄印莫厲挨排應急不得已常取監司
之風力者為之趙魏老不可以為滕薛大夫陛下非不
知其然也他人資格或有未及而彼適可得之雖其才
具容有不建然猶意境外無事以幸其不至於敗缺比
其敗缺則倉皇變易常至於失聲色而後已嗚呼此平
世拘攣之弊也今天下事勢潰決已甚一有蹉跌事闗
存亡百夫不可輕擇將一壘不可輕畀守況其重者乎
[003-41a]
今自朝郎以上凡内之卿監侍從外之監司郡守紫朱
其綬唱呵車盖而出者不知㡬人使其中果有非常之
材堪任將帥則是望實既優資格又稱一曰舉而置之
萬夫百將之上誰曰不然然臣意陛下之未有其人也
則夫宗社安危之機不可輕決於庸人而有資格者之
手世之能辦事者固多矣三辰不軌拔士為相蠻夷猾
夏拔卒為將事固各論其時也今何如時尚拘拘孑孑
於資格之末臣觀州縣之間凡寮厎小官馳騁於繁劇
[003-41b]
之㑹者盖甚有之薦引之法浸弊於私而改官之格率
為勢要者所據孤寒之中獨無可任大事者乎三嵗一
貢士碌碌成事者衆而氣槩才識望于鄉里曽不得一
名薦書抱膝隆中杖䇿軍門固皆逢掖章甫之流也夫
今日之士他日之官也今日之小官他日之為公卿者
也天下有事凡能擔當開拓排難解紛惟其才耳固有
明知其人之有才而拘於資格之所不可則亦姑委棄
之此豪傑之士所以痛心疾首於世變之會也陛下如
[003-42a]
建立方鎮收拾人才臣願明詔有司俾稍解繩墨以進
英豪於資格之外重之以其任而輕授以官俟其有功
則漸加其官而無易其位漢唐法度疎濶其一時人才
常倜儻不羈本朝以道立國以儒立政則亦無取乎爾
然至於今日事變叢生人物落落奈何不少變之哉至
如諸州之義甲各有土豪諸峒之壯丁各有隅長彼其
人望為一州長雄其間盖有豪武特達之才可以備總
統之任一日舉之以為百校之長則將帥由是其選也
[003-42b]
其穎異通敏者引之於帷幄樽俎之密又從而拔其尤
者委之以人民社稷之重則人才不可勝用也至如山
巖之氓市井之靡刑餘之流盜賊之屬其膽勇力絶足
以先登其智辯機警足以間諜使貪使愚使詐使勇則
羣䇿羣力皆吾屈也昔之方鎮食其土地用其人民柎
循其士大夫驅䇿其弛之士故雖以區區之地常足
以與天下爭雄今雖未至於此然陛下髣髴而行之則
吾規模意氣固已一變前日之弱矣惟陛下熟計之幸
[003-43a]
甚夫古之為天下國家者常有敵國相持之憂然而立
乎四戰之衝雖將衂兵潰屢赴屢仆而其國終不可動
由卓然有所立故也今陛下奮發神斷赫然悔悟所以
洗舊汗更宿弊如雷霆風雨交馳並至而不可禦陛下
亦求所以為自立矣而未得其方也自立之方臣前所
獻之數條是已雖然臣意陛下未之能行則有説也何
也悔悟之意未明也奸人當國指天下能言之士謂之
好名譁競使好名譁競者常在朝廷則清議之福陛下
[003-43b]
必及受用事應不至今日惟浸潤膚受為毒已深而後
陛下之人才盡逐陛下今既悔悟矣然鋒車所召率未
及前日擯棄流落之人或謂陛下猶有畏其不靖共之
意夫今日之禍亂靖共之報也陛下猶有愛於貌為靖
共者邪此悔悟未明之一也三數年前縉紳之能出
論事者既為奸人所屏學校之士猶叩閽亹亹不自已
奸人疾其為害已也託名學法重致意於禁書之一條
而後陛下之言路盡塞陛下今既悔悟矣然食肉之徤
[003-44a]
未有能出一語以救陵遲之禍惟學校不憚懇懇以為
言彼其所陳固有未盡切實者陛下何不擇其善者而
施行歟此悔悟未明之一也今有人焉陷於酒色湛溺
而不自知元氣日耗蝕於内客邪日衝擊於外四肢百
骸㡬至解體一日倐大悔悟自創其酒色之愆而使為
朋友僕御者各得以勤攻已之短其為身謀㡬晚矣然
知湛溺之為病而猶諱其所從來則是病根固在也人
非不知愛身彼諱病根而不肯決去者説其小而忘其
[003-44b]
大也陛下所以救社稷重於救身則夫病根所在何所
顧惜而不之去歟髙宗皇帝以麥飯豆粥之苦植立東
南百四十年太平之基陛下嗣無疆大歴服所以撫摩
愛養培億萬年至天之休加用力焉不幸比者中外怨
叛吾之赤子自延冦入室謀危國家盖至今日逺近為
之荷擔宗社㡬於綴旒天下之人追咎其失以為於聚
歛之過而聚斂之事通國憤然怒罵以為倡於陛下左
右之人夫此一人者竊弄威權工累聖徳其凶燄威惡
[003-45a]
蠧國害民者臣不能具數獨其攘臂聚歛招集奸凶為
陛下失民失土以貽宗社不測之憂者其罪莫甚焉趙
簡子命尹鐸為晉陽尹鐸曰繭絲乎保障乎簡子曰保
障哉古之為天下計者不屑於其小而惟逺者是圖不
快於目前之求而常恐其一朝之患故雖簡子區區之
大夫尹鐸區區之小吏其所規為猶及於此國家之大
不可以田舎翁自為也後之人君思以冨雄天下固有
時出其聚歛之術然猶繭絲自繭絲保障自保障何物
[003-45b]
刑餘為謀不臧率天下以共向繭絲之的而保障之地
亦不得免焉繭絲之毒不可忍而後保障之禍不可為
陛下間者屢出内帑金帛分給諸司期有救於難然調
度方殷兵革又不得息前日聚繭絲之得未什伯今日
救保障之費盖千萬億秭而未有已也嗚呼誰生厲階
至今為梗向使此人者不以聚斂斵伐祖宗涵洪寛大
之仁蟊賊陛下神明英武之徳則必不妄籍民財以入
修内司必不豪奪民産以實御莊必不諧價西園以布
[003-46a]
中外貪酣之寵必不交通南牙以開朝廷汚濁之門如
此則奸人必不得竊據相位徧置私人如此則彊禦掊
克之流必不得齒於縉紳玷於節鉞如此則各郡有賢
守各路有賢監司必不侵漁以交結北司剥割以應奉
内獻民心必無變宗社必無危今朝廷知江閫虐取漁
舟故吾人為虜鄉導以至於此曽不知是數年間外之
監司郡守求為交結應奉而一切不䘏以失吾民戴宋
無二之心者所在有之江閫之事偶著爾今論者追訟
[003-46b]
江閫之罪死有餘責則夫使士大夫貿貿焉為聚歛重
失人心激天下以各懷怨叛如臣所指之人者一死詎
足道哉且夫奸人之入相也使非此人者與之相為表
裏以揜陛下之聰明密為游揚以開陛下之信用則賢
者必不以好名中傷言者必不以譁競逐去學校之持
公論者必不以諠横得禍士大夫之秉直節者必不以
貪贓加罪朝廷清一言路光明邪人何自而赫張民瘼
何自而壅鬲人離而陛下何以不覺冦至而陛下何以
[003-47a]
不知彼其依憑陛下恩寵以為奸人奥主故顛倒宇宙
濁亂世界而得以無忌憚使陛下今日訟過於天地負
媿於祖宗結怨於人民受侮於强敵則豈獨一奸人為
之哉原情定罪莫重於奥主而奸人次之莊周曰兵莫
潛於志鏌鎁為下言刺人而殺之不在於手而在於心
不在於鋒而在所以用其鋒者奸人則鏌鎁也奥主則
志也方今國勢危疑人心杌陧陛下為中國主則當守
中國為百姓父母則當衛百姓且夫三江五湖之險尚
[003-47b]
無恙也六軍百將之雄非小弱也陛下臥薪以厲其勤
斫案以奮其勇天意悔禍人心敵愾冦逆死且在旦夕
或謂其人者鋪張驚憂以沮陛下攘冦之志處分脆弱
將誤陛下為去邠之行居前日則曰我能為君充府庫
以盜其權居今日則獻其小心出其小有材使陛下意
其緩急可恃以固其寵向非陛下㕘酌國論堅凝廟謨
為效死不去之計則一日嘗試其説六師一動變生無
方臣恐京畿為血為肉者今已不可勝計矣小人誤國
[003-48a]
之心可勝誅哉臣愚以為今日之事急矣不斬董宋臣
以謝宗廟神靈以解中外怨怒以明陛下悔悟之實則
中書之政必有所撓而不得行賢者之車必有所忌而
不敢至都人之異議何從而消敵人之心膽何從而破
將士忠義之氣何自激昻軍民感泣之淚何自奮發禍
難之來未有卒平之日也千金之家得一僮奴稍足以
稱其私雖害于而家未忍亟去況其人給事之嵗月已深乞憐之懇欵已熟陛下性資仁厚亦豈忍遽甘心焉
[003-48b]
然宗社之事重左右之恩輕蠧民誤國之罪深承顔順
色之愛淺伏惟陛下以宗廟社稷之故割去私愛勉從
公議下臣此章付之有司暴其罪惡明正典刑傳首三
軍以徇如此而天下不震動人心不喜悦將士不感泣
而思奮虜冦不駭愕而謀還是人心天理可磨滅也是
天經地義可凘盡也臣所不信臣嘗讀諸葛亮出師表
輒掩巻哀憤悲其用心亮之言曰宫中府中俱為一體
陟罰臧否不冝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
[003-49a]
有司論其刑賞以昭平明之治亮將奬率三軍北定中
原攘除奸凶興復漢室其於宫府之政宜若無與而獨
區區以此為先者良以社稷安危之權國家存亡之故
不在於境外侵迫之冦而内之陰邪常執其機牙此亮
之所以深權内外本末之理而先窒其禍亂之源也今
臣上自朝廷下至州縣所以分畫其規模纎悉其經緯
以上助尊夏攘夷之一畫者已畧備矣而臣獻其狂愚
於宋猶有感於亮之所言區區劣坊何敢引亮為證顧
[003-49b]
所以忠君愛國之心則亮之為也臣非不知疎逺之人
指陳無狀干犯天誅罪在不赦且使幸赦之不誅則左
右之人仇疾臣言亦將不免然臣所以不顧危亡寜以
身犯不測之鋒者義命之際臣固擇之精矣方今社
震動君父驚虞此所謂危急存亡之秋臣委質為臣與
國同休戚親見外患如火燎原而内冦又復植根固流
波漫則禍難無涯臣死亡正自無日與迫於權勢之
威憂疑於一已之禍噤口結舌以坐待國家之難而後
[003-50a]
死孰若犯死一言感悟天聴如陛下以為狂妄而誅之
臣固已自分一死萬一陛下察臣之忠聽臣之言以幸
宗社則臣與國家同享其休榮等死之中又有生路此
臣所以齎咨涕洟望闕懇悃而不能自已也臣冒瀆天
威殞越震懼謹席藁私室以俟威命之下臣無任瞻天
望聖激切屏營之至不備臣某昧死百拜上 此先生開慶己未伏闕書也先生丙辰狀元及第乃
 穆陵親擢舊例三魁唱名罷賜袍笏謝恩入幕賜御
[003-50b]
 饌進謝恩詩出賜席帽於闕門外上馬迎入期集所
 者又名狀元局官給錢物供張皂𨽻等於此所聚同
 年待賔客刋題名小録賜聞喜晏進謝晏詩如此者
 一月然後率榜下士詣闕門謝恩謂之門謝門謝後
 命之初階内狀元授承事郎簽書某軍節度判官㕔
 公事至後一科放進士榜則前一科狀元召入為秘
 書省正字名曰對花召此舊例也先生入期集所數
 日嚴侍有疾即謁告還邸侍藥未㡬乃有失怙之變
[003-51a]
 即持服扶柩歸里服除閉門度日後一科當對召日
 始除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㕔公事盖先生未除官
 而即持服故除初階先生上請未敢受官乞行門謝
 禮奉㫖允己未冬造朝門謝適有江上之警應求言
 詔上此書不報而歸未㡬又除簽書鎮南軍節度判
 官㕔公事先生上請乞奉宫觀香火以安分守除主
 管建昌軍仙都觀未㡬除秘書省正字誥辭云倫魁
 登瀛故事也然始進大率以虛名既久乃知其實踐
[003-51b]
 爾則異是初以逺士奉董生之對繼以早官上梅福
 之書天下誦其言髙其風知爾素志不在温飽麟臺
 之召其來何遲語有云見大名難又云保晚節難爾
 其厚養而審發之使輿論翕然曰朕所親擢敢言之
 士可陞校書郎又陞著作佐郎兼景獻太子府教授
 值巨閹董宋臣再出用事於是上章極論遂出知瑞
 州此章見于後今畧敘其槩云道體堂謹書
   癸亥上皇帝書
[003-52a]
七月吉日具位臣文天祥謹昧死百拜獻書于皇帝陛
下臣畎畝末學天賦樸忠遭逢聖明早塵親擢己未之
夏陛下廷䇿多士記憶微臣俾佐京兆尹幕時臣不敢
拜恩乞行進士門謝㫖令赴闕其冬實來行禮適值冦
難方殷江上勝負未決而全永衡且破于時京師之勢
危如綴旒上下皇皇傳誦遷幸臣得之目擊忱恐六師
以一朝而動京社之事關繫不細采之公論則謂冦禍
起於憸壬之聚歛而憸壬用事則主於董宋臣至於遷
[003-52b]
幸一事宋臣張皇處分尤駭觀聴事勢至此死且無日
臣忠憤激發叩閽上疏乞以宋臣尸諸市曹以謝生靈
荼毒之苦指陳觸忤自分誅斥出闗待罪不報亟歸山
林側聴聖裁臣章雖不付出施行而克亦不坐臣以罪
非惟免於罪而已改命洪幕從欲與祠又寵綏之臣嘗
以為區區父母之身既委而簡國矣陛下赦而不誅臣
之再有此身是陛下賜之也感激奮發常恨未有一日
答天地之造前冬誤辱收召畀以館職曽未㡬時進之
[003-53a]
以著庭寵之以郎省臣之取數於明時者益以過多共
惟聖徳日新朝無閑事臣得從事鉛槧悉意科條以無
忘靖共爾位之訓忱幸忱荷兹者倐讀報狀宋臣復授
内省職事臣驚歎累日不遑寧處繼傳御批洊畀兼職
且使之上管景獻太子府臣備員講授實維斯邸此人
者乃為之提綱當其覆出臣自揆以義且無面目以立
朝況可與之聨事乎請命以去臣之分也然臣端居深
念託故而去謂之潔身可也陛下未嘗拒言者言而當
[003-53b]
於可陛下未嘗不行臣不言而去則於事陛下之道為
有未盡是用不敢愛於言伏惟陛下鑒臣之衷而幸聴
焉臣伏讀國史竊見孝宗皇帝所以待執御者終始之
際恩威甚明臣嘗以為自古人主寛仁莫如孝宗英斷
亦莫如孝宗方曽覿龍大淵輩用事周必大言之龔茂
良言之劉度言之鄭鑑袁樞言之言者日以盛而孝宗
假以恩寵未嘗為之少衰孝宗豈咈誎者哉聖心寛仁
未忍驟有所加也比其招權弄勢日益翕赫小心謹畏
[003-54a]
之態昵昵於前者迄不能掩其陰私傾險之迹或以見
疎死或以坐罪廢英斷如此豈以寛仁而遂失之姑息
哉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聖子神孫一守是法共惟皇帝
陛下以聰明操制萬㡬以神武經緯六合四十年間凡
經㡬大神亂㡬大驚危人缺/ 紘重新整頓功業逐日
以新聲名隨風而流尚論聖徳三代以下之英主未能
或之先也神明之下待御僕從罔匪正人旦夕丞弼厥
辟固其所也惟是宋臣兇鷙慘毒不可嚮邇陛下曩以
[003-54b]
其小有才而假借之小人不足大受倚恃權勢無所不
至戊午己未間天下指目共欲甘心臣冒死先為陛下
言之陛下於此時猶有徘徊顧惜之意未即加罪也而
縉紳學校交疏其惡伏闕投匭殆無虛日陛下始豁然
大悟奪其大阿屏置畿郡中外鼔舞歌誦盛徳臣妄謂
陛下之寛仁全似孝宗陛下之英斷亦全似孝宗漢家
自有制度固應如是詩云維其有之是以似之雖然陛
下禀天地沖和之全氣接帝王忠厚之上傳寛仁英斷
[003-55a]
雖並行而不相悖二者分數寛仁較多是以如此人者
遂得以生全於覆載之内尋醫之㫖未㡬朝請之命復
下今者又使之内居要地日覲宸光惟至聖為能寛裕
有容有如此者然臣嘗聞之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盖
仁則無私無私故能好能惡聖人豈專以博愛為仁哉
漢唐宦官之禍其後至於濫觴而不可救推原其初則
起於時君一念之不忍是故古人之防微社漸不敢忽
也語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宋臣前此誤國之罪
[003-55b]
陛下既赦之而勿問矣臣何敢追尤往事上瀆聖聰獨
為方來計則嫠緯之憂不能忘情焉夫以陛下聖明在
上孤雛腐䑕亦何敢晝舞夜號少作喘息其人心性殘
忍羣不肖所宗竊恐復用之後勢燄肆張植根既深傳
種益廣末流之禍莫知所届近者陛下親製十四規丕
哉聖謨為萬世訃甚悉有如此事獨可以為小故無與
於貽謀而濶畧之哉宋臣之為人臣實疎速亦安能以
盡知之惟是天下之惡名萃諸其身京國閭巷無小無
[003-56a]
大輒以董閻羅呼之陛下之左右使令亦衆矣此名不
歸之他人而惟此一人是歸則豈不召而自至也哉陛
下毋以其退然謹願而謂其未必怙威生事也毋以其
甘言卑詞而謂人言為已甚也千金之家強奴悍僕恣
横閭里至其服役於主人之前固亦未嘗不小廉曲謹
而可信也此事雖小可以喻大陛下儻察及此則亦何
愛於此一人而閟惜英斷以重違天下之心哉伏望陛
下稍抑聖情俯從公議縱未忍論其平生之惡以寘之
[003-56b]
罪亦冝收回成命别選純謹者而改畀之失一兵得一
兵於國家事夫亦何損于以厭人心之公于以示來世
之法于以防天下之禍於未然令聞令望施于無彊臣
子之願莫大於此臣實何人輒上封章以仰及於萬乗
之所親信蚍蜉撼木自速韲粉可謂愚甚然臣方備位
中朝使其以厚禄餬口坐取遷擢豈不得計而臣子所
以事君正義謂何世道升降之大㡬國家利害之大故
奈何坐而視之噤不發一語上負天子下負所學貽無
[003-57a]
窮羞此臣所以不敢強顔以留亦不敢詭辭以去忘其
嬰鱗不測之危以冀陛下萬一聴而信之臣言得行宗
社之利也臣之榮也如臣之積忱未足以仰動天聴坐
受斧鉞九隕無悔謹杜門席藁以聴威命之下臣無任
望闕瞻天激切屏營之至不備臣昧死百拜
   輪對劄子
臣早以書生遭遇先皇帝親擢事先皇帝垂十年恨無
涓埃補報天地陛下龍飛繼運移忠以事聖明永肩乃
[003-57b]
心臨鑒在上比者臣來自外藩待罪戎監陛下親御宸
墨進之經筵臣學殖凋蕪循牆無路昔入侍氈厦切見
天顔晬穆聖性謙虛雖如草茅之愚時賜訪問臣感激
殊遇亦既得以悉數於前矣猥當轉對伏念臣職在講
讀今日聖學闗天下治忽不細輒因封事畢吐其衷臣
聞聖人之作經也本以該天下無窮之理而常之以擬
天下無窮之變天地無倪陰陽無始人情無極世故無
涯千萬世在後聖人亦安能預窺逆觀事事而計之物
[003-58a]
物而察之然後世興衰治亂之故往往皆六經之所已
有凡六經垂監戒以為不可者小犯之則闗安危大犯
之則決存亡如赴水火之必斃如食堇葛之必毒是何
哉聖人知有理而已合於理者昌違於理者僵所貴乎
帝王之學惟能不悖乎大經無蹈乎其大戒而已嗚呼
聖人所以為萬世慮者豈不甚智所以為萬世戒者豈
不甚仁矣哉書曰民可近不可下予視天下愚夫愚婦
一能勝子而後世猶有以民為黔首以覆其宗為天下
[003-58b]
笑者書曰内作色荒外作禽荒詩曰亂匪降自天生自
婦人而後世猶有昭陽華清霓裳羽衣以階漁陽之禍
者書曰謹乃儉徳惟懷永圖又曰不作無益害有益不
貴異物賤用物而後世猶有蒲萄天馬甲帳翠被以致
四海蕭然者臣嘗嘆夫自聖經以來時君不聞大道之
要生人不被至治之澤秦至五季千數百年間犯六經
之顯戒者相望史冊聖人立為大經大法以幸萬世藐
然未有聞焉豈不惜哉惟皇上帝畀矜斯文孔孟微言
[003-59a]
至我朝周程張朱始大闡明如朦斯發先皇帝表章四
書尊禮儒先為往聖繼絶學為萬世開太平穆考之廟
稱為理宗陛下親得精一之傳而日就月將緝熙于光
明斯道斯民解后千載先皇帝欲為唐虞三代之治殆
留與陛下使了此事臣覩陛下自踐作以來畏天尊祖
親親仁民敬大臣體羣臣尊其所聞行其所知何往非
學今朝廷清明宫府齊一大法小廉罔越厥志不可謂
不治矣然臣切怪去年寒燠失常四方或以旱告今年
[003-59b]
星文示變雨雹見妖近者積陰為寒皆名咎證漢人縱
閉之學必謂一證主一事臣不能曉此但即其影而想
其形因其流而疑其源豈人所不知己所獨知之地陛
下猶有當反之六經者乎陛下日御經筵正道正言嘗
接于耳而又内庭不廢觀書傳曰多識前言往行以蓄
其徳陛下盖有之矣臣愚更願陛下虛心體認切已省
察每誦一義善可以為法即驗之身曰吾嘗有是乎無
則勉之每説一事惡可以為監即揣之心曰吾嘗有是
[003-60a]
乎有則改之言則慮其所終行則稽其所敝豈惟制治
于未亂保邦于未危充道學之用經綸天下之大經範
圍天地之化而不過行而帝行而王以卒先帝主張道
統之事業臣何幸身親見之哉書曰兢兢業業一日二
日萬㡬夫一日二日之間亦未至即有萬事然一事不
謹則萬事之㡬自此而兆故撥亂本塞禍源無一息不
當用功兢兢業業所謂必有事焉者也惟陛下留神
 
[003-60b]
 
 
 
 
 
 
 
 文山集巻三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山集巻四
            宋 文天祥 撰
  内制
   擬進御筆為馬丞相趙僉書上奏留平章
書曰三人占則従二人之言蓋占取其同自二人之同
推之卿士庶民無往不同者師相欲去二府以為不可
去是千萬人皆以為不可去矣朕自師相有請寝食不
[004-1b]
為安朕必不能違衆心師相亦必不忍違朕心嗚呼尚
鑒時忱永綏在位師相其聴之哉所請宜不允   又擬
周公相成王終身未嘗歸國孟子當齊世不合故致為
臣蓋常情以去就為輕惟大臣以安危為重茍利諸國
皇恤其身若時元勲為我師相先帝付託大義所存太
母留行前言可覆胡為以疾而欲告休惟醫藥所以輔
精神惟安身所以保家國古者之賜几杖雖當七十而
[004-2a]
不得引年我朝之重辯章雖過九旬而尚使為政勉釐
重務勿困眇懐所請宜不允
 此先生直翰林院時代言一二也留平章二批已進
 呈御前賈似道有聞嫌所擬無過褒之辭且怒不先
 呈已諷諭别直院官改作進呈批出竟不用先生所
 擬先生即引先朝楊大年在翰林草詔以一字不合
 真宗聖意明旦援唐故事學士作文書有所改為不
 稱職當罷因亟求解職丐祠引去賈似道以漆木史
[004-2b]
 作字至先生勉留大畧云直院援楊大年故事豈非
 亦有大年性氣邪如此者在先朝以為異後來皆以
 為常近日馮王二直院所擬未嘗不反覆更定既曰
 天子私人又豈不通商量只如每年春帖自有一等
 忌諱字面上每令似道諭詞臣再三改定諸公亦惟
 知謹承上意直院特未知之耳幸不必過為突兀而
 有遐心至叩率幾台照先生貼名繳還來槧又上第
 二章力丐祠束擔出國門而臺疏罷命出矣先生有
[004-3a]
 詩曰當年祗為青山誤直草君王一詔歸是也道體
 堂謹書
   擬冊立皇太子文
皇帝告曰朕弗克于徳嗣先人宅丕后三十有七年夙
興夜寐惕惟厲懼無以追配于前猷自厎不類迺季
秋将有事明堂思惟皇天全付于有家繼繼承承於千
萬年祖宗在天眷相惟兹蔽自朕志貽厥孫謀予一人
有辭郊廟神祗祖考将安樂之皇帝曰猷具官皇子某
[004-3b]
爾忠孝豈弟少如夙成朕用疏爾王封衍爾賦畬欽迺
服命克懋厥徳惟爾休昭事有嚴俾爾圭鬯薄海内外
罔不咸一其冊為皇太子改名某嗚呼厥惟我前人造
天丕基創守惟艱哉天難諶命靡常民罔常懐懐于有
仁戒之哉爾惟親正人學于古訓罔逰于盤罔淫于逸
罔以非道孫志罔以古之人無聞知尊徳崇道由仁義
行乃若時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天地神人無疆惟休
朕不失為知子爾亦有令名於戲欽哉
[004-4a]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