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止堂集 > 止堂集 卷十四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止堂集卷十四
            宋 彭龜年 撰
 啟
  賀江西錢漕啟
明廷疏寵延閣陞班賞當其功人為之喜某竊謂君子
不以非分之受為義吾人貴乎不妄以予為公惟受之
以義故不敢忘皮冠之招惟予之以公故不敢狥繁纓
[013-1b]
之請方聖天子申薦賞之令而部使者䇿將漕之勲名
視實而不浮位因人而愈重恭惟某官以有用之學發
名世之材入侍禁廬已罄論思獻納之益出總外計洞
知本末源流之歸今天下之利盡取以無餘而大農之
官猶以為不足當國家暇閒而若此則軍旅調發且奈
何屬前目羣竊之緩誅徴諸道勁兵而皆聚孰出木牛
之智少紓汗馬之勞佐軍而常操贏資卒藉劉士安之
術給餉而不絶糧道莫償蕭相國之功果聞異數之亟
[013-2a]
來徑陟清資而益峻以盗賊所傷殘之地值朝廷加寛
大之恩蠲租賦以予民招流亡而復業固明君屬望之
深者必大賢加意以圖之某敬為斯民慶此實惠盡宣
徳意既無逺之不通嗣聼襃嘉將繼兹而又賀
  賀江西趙漕啟
祇奉細書出將隆指諸道置使所以舉天下之大綱九
重掄才必以委當代之人傑舉國相屬非公其誰竊以
本朝自創外臺以來首以轉漕為重豈獨權財穀于公
[013-2b]
上吏不得功亦恐紊賦斂之經常民無所措乃或者不
推其本意居是官必浚其利源如向來軍旅之輸多一
時權宜之制云何月椿之目至今尚存遂使江右之民
其生益削既朝廷征取者無蓺故州縣因縁而為□能
趣辨者皆謂之才有逺慮者莫適為計勢既窮矣後將
奈何必得大賢以起斯弊恭惟某官學窮根柢徳茂本
支嘗對大廷以六經為諸儒之倡謂持此道舉明主于
三代之隆向自著庭出方便郡復將餉輓之節甚鬱經
[013-3a]
濟之懐然當俗吏以苛急治財而得賢者柄取予于公
人知趣嚮遂令義利較然民嘗困窮治决安危如此以
今日施為之梗槩即異時輔相之規模某竊以箠楚之
官窮居英簜之下行服條教如親見于古人敢飾䛕詞
以誑言于執事
  賀江西李漕啟
誕布綸言就頒簜節躋榮延閣豈徒示天下之美名増
重計臣所以踵皇華之故事軺車至止屬部交觀恭惟
[013-3b]
某官才足經綸學有根柢一時文采重新西蜀之山川
百世風流復見大蘇之父子嘗舉列聖之鉅典以為長
編之一書視魏相奏漢家之便宜惜乎未盡笑孫樵讀
開元之離報杳不可知挈此規模獨出今古殫其心志
以報國家雖衣繡之出甚榮而晝錦之榮可樂不忘修
纂遂克奏陳皆擬簮筆綴甘泉之班乃復持節按勾呉
之境惟時使事之繁劇莫若漕臺之轉輸自兵與農分
為兩途而國與民幾于交病三十鍾而致一石其費謂
[013-4a]
何五千服之賦中邦半麋于此非得道術通明之士莫
求上下充羡之方當有竒謀不愧流馬木牛之運佇開
逺業遂為郊麟翳鳯之遊某生於戇愚出於僻左承師
問道本無尺寸之長應舉覓官偶出權衡之下嘗乗退
朝之隙得償進謁之心自去門墻寢疎啟問欣聞將命
已遂觀風幸儕奔走之𨽻人得受約束於下執輒修尺
牘庻少紓厦燕之情尚冀小材或可從柏馬之計
  賀江西丘漕啟
[013-4b]
恭審詔自便藩使以隆指君臣道合初不俟臨遺之煩
逺近意傾固已切諮詢之望然惠有一施歛之異則人
不無去留之私忽聞載馳方覺増喜竊以自禹任土而
荆陽之賦最下繇唐至今而東南之利遂窮張文定當
天下安集之時始能出水場賦錢之横王文正於太平
全盛之日固已憂朝廷榷利之深近攷數十年征歛之
科豈止三四培疇昔之取而况水旱之災幾於數矣公
私之積大率枵然無異哀病之人重纓寒暑之變惟國
[013-5a]
家固以此地為根本安得不憂輟賢能以振外臺之紀
綱可見此意恭惟某官學極精微而有用行非崖異而
能髙文衮衮如萬斛之泉與古争列才恢恢有遊刃之
地遇事不留雖晉用之遲囘而培逺之深厚一陪右府
幾微之論屢分左苻鎮撫之勞理效輒聞知㑹獨異謂
遡江而上得兼知直差易耳故倣漢之制選所表以次
用之不惜一世經綸之才以重十州漕輓之寄惟計臣
自當識本末源流之所在非良弼不能明弛張取舎之
[013-5b]
大機幸公之來乃國之福某學無自得才本不長繇進
士而得官已踰一紀奉偏親而竊禄偶落旁州方治檄
捄荒而還適乗軺將令而至遂偕屬吏同拜下風儻得
奉條教而言歸豈不甚幸又復出意見而論事直可謂

  賀江西尤漕啟
夙擁使華逺將帝指方天下以治財為急其術已窮以
儒者而經賦其閒此意可見民得所託國以不輕竊惟
[013-6a]
大江之西偏實為今日之外府月椿之輸殆七百萬大
半皆無名之征中興以來輸五十年幾倍於昔者之賦
名為和買而責以折納既用差法而復劇傭錢茶有税
而又歛其租酒盡之而或誅其直至詳經制之目尚持
徐陌之籌此皆公取之可稱猶有旁縁而莫攷顧張弓
安可以不弛而漏巵每苦其難盈不有仁人孰識大體
恭惟某官博取百家而不雜獨立一世而能和發為文
章復還三代之淳古措諸事業無非六籍之精微自結
[013-6b]
睿聖之知亟升中祕之地以志大不輕于地取故才高
寧屈于拊循旋被絲綸出持英簜以勞來還定之政固
江東王氣之神於倥偬不給之中増廬阜文風之勝觀
其施設之不苟可知經濟之有餘尚屈此行皆以為枉
然而利有盈則有縮勞不極則不更由後視前取之既
多自今圖往安可不亟于是培國家之相柢寧不在公
行且作朝廷之羽儀豈久處此某氣稟甚下材技無他
㓜矜斧藻之詞以覓官壯持簿書之智而竊禄每慙數
[013-7a]
誤莫究昨非久仰指南之車無異必東之水偶負丞于
支邑乃受察於𨽻人不得即賀而以書神如馳馬又復
出意而論事癡若拊驂
  謝宰執啟
逺方隨牒久懐就養之私真館奉祠忽遂由𠂻之請雖
天地造化不遺于一物而斗筲器局莫堪于大恩詞則
有窮感無以狀竊以介之推不忍一言于晉寧與親而
俱逃陳仲子不義萬鍾于齊乃離母而獨處然當世不
[013-7b]
以之推為不孝而君子至謂仲予為非亷盖義不當就
則飲菽而亦歡情其可居則捧檄而為善欲識人子何
以為養必知聖門所謂不違如某者行落落而與世乖
學拘拘而求古是自為士已懐四海之慮不敢作無用
之言及居官而効一日之長未嘗為苟免之計惟念親
年及耋子職非耕詰盗四封屢歎杖杜征夫之逺貳令
一邑尤懐北山從事之勞每當出身狥節之時必有臨
深登髙之懼屬幸改秩當更字民豈不知積資循進之
[013-8a]
足貪誠恐失先意承志之可樂故申將毋之諗以希錫
類之仁國爾忘家公爾忘私事上者固當如此忠移于
君順移于長觀人或于是得之敢意大鈞亦軫微類恭
惟某官貴尊三事和育羣生徳盛自發于威儀功深不
露其神迹知愛其親而逹之天下不被其澤如納之溝
中切揣甄陶固能益子華五秉之粟許參詞館葢已察
曽子三釡之心某敢不退事其親自竭其力無從倒㦸
空有翳桑遺肉之懐安敢争車少替潁谷請羮之念從
[013-8b]
今養志之日無非報功之年
  再謝宰執啟
苟禄養親未能隨牒因心錫類又許奉祠雖播物之無
私若拜恩之獨厚莫任造化有靦面顔伏念某逮齠齓
而已孤長髪膚于其母去賈區而使學其教甚勤惟子
職之非耕所養或闕適當壯嵗偶得一官遊宦旁州僅
免尸饔之歎小出數日尚闗噬指之憂煢煢如形影之
相依惴惴懼旨甘之不繼惟古者八十舎從政之子而
[013-9a]
近時稠疊推優老之恩未免並縁以致懇請薦容宂食
仰事慈顔俾於一喜一懼之年有以自老不待再仕再
化之後而得此心可謂倖邀敢忘攸自茲盖㐲遇某官
計安天下澤潤生民自寅亮調爕之中發正直平康之
治欲奏天子得歡心以事其親遂使匹夫無常職以食
于食某敢不敬竭饘酏之力以當香火之縁衣懐趙孟
遺母之心無以報徳雖在李密養劉之日不敢忘君
  謝張尚書啟
[013-9b]
微官脱選今以為難小已辰逢人知獨異施異者未易
語報感深者不容以言試具陳之則可睹已㐲念某身
勤而事左意廣而才踈每讀書必欲求志士仁人之心
自為士已不屈王公大人之下顧如愚戇褊急之累在
性質可謂之偏而其琢磨澄汰之功于師友未有所得
出而接物動輒忤人終須察其無他始未免於不樂平
生知已焉得如公四海閲人抑安取此才非敏健而以
為可任智多昬塞而引之與言某雖妄而亦容事可行
[013-10a]
則立决在他人一語之不偶故宦遊半世而無聞忽遭
清明如脱羈束凡胸中之所欲可悉逹矣雖天下之逹
官殆不過焉况復蒙汲引之公無不盡推挽之力必欲
亟援于塵土不知難近于雲霄已獨任于揄揚人備聞
其委曲勇于抜士誰復如今恭惟某官以魏國忠孝之
傳負本朝公輔之望每閡于郡國之小未究素懐所至
以人物為先此其大畧有如此質尤費生成竟出選曹
豈非僥倖某敢不益懋舊學以酬所知學者未嘗進謝
[013-10b]
于門情雖不稱大夫真能取人以義報豈容私强為尺
咫之書莫殫萬一之意
  謝鄭尚書張京尹啟
三年予寧已絶榮望兩譽溢美忽加薦論雖公朝方聽
諸大夫之言然露章乃得一不材之吏不敢以獲于上
而喜大懼以辱所知為慙伏念某心雖甚高習已近下
自為士已懐四海之慮若不克施繇從宦以來半世于
今未有可紀載忸怩而蹈俗破崖岸以徇貧欲申養親
[013-11a]
之私遂干無事之禄中更禍變僅脱殞糜顧退處則分
宜抑不察之罪大方揣輕重而為從違希子功之力而
入帝城初無一念之敢到以當時之言而推官屬敢意
十年而未忘至數所長尤浮于實器何足以致逺人已
病其執方事親不終又焉得孝律已無狀彼烏能亷學
徒為文政不及物是安可當執事之首薦乃欲使與英
俊而並遊或輓或推固不遺于餘力皆好皆惡終取决
于善人果以過情之言誤蒙召對之命恩出于上人推
[013-11b]
自公恭惟某官無官不宜無才見善如出諸已貴已分
于喉舌不知我榮士必借以齒牙盖為國計致此譾薄
亦辱推揚某欲為實言非敢私謝自顧小已非長者而
辱長者之知惟竭一心待國士則為國士之報
  賀王狀元啟
狀元監丞青箱嗣業紫電淬録出烏巷之諸郎炳龍章
之峻采洞决蓺文之奥起膺物色之求旋升籍于太常
爰試言于便坐百斤置石首中于程文千佛冠名獨標
[013-12a]
于異等被明綸而受職貳雄閫以頒條聊為吉筮之權
輿曷測宦程之高大夫何履尚持秉謙勞猥示華牋過
形盛飾永言良愧交切銘藏
  賀龔參政啟
光膺一札入賛萬機既得我公相與運廟堂之籌筞争
觀盛世及是明國家之政刑惠福生靈安崇宗社恭惟
某官行高而能鉅形大而聲宏惟仁義道徳素藴于中
故進退動止皆有常處九萬里斯展垂天之翼尋常瀆
[013-12b]
豈容吞舟之魚自結睿知亟躋華貫推□邪之萌蘖能
使朝廷之不輕推學術之緒餘皆信儒者之所用當江
湖之歉甚起凋瘵而肉之還定流民皆令如安堵之故
具宣徳意不徒為掛璧之文人當斯時知啟逺業果有
鋒車之召遂登法從之班日對寵光居尚書喉舌之地
竟膺圖任為天子心膂之臣士氣自此少伸公論于是
復出抜援善類過於食而吐哺之勤慰藉人心若夫渇
者為飲之易然竊視今日之事勢或似良醫之設施當
[013-13a]
疾病將去之時而氣血未充之際用人如用藥豈以既
效而弗圖畏惡如畏風定知自衛之益密盡出生平之
韜養以為不世之功名某自恨凡庸莫償知遇敢作雷
同之賀有負門牆輒申管見之私以附干瀆其為僣卒
未易貸原
  賀周樞密啟
恩隆麻命班首樞宻富貴非公所安寧以是喜功名為
國乃有要不可辭一身尊榮四海妥帖恭惟某官徳温
[013-13b]
醇而有本行縝宻而無暇文如𤣥酒明水之真正氣具
足人似光風霽月之潔塵意俱亡惟平素結知于上者
深故晉用不以非道而屈若禁之夜半之素語乃當世
朝陽之一鳴小人知朝廷之不輕公道至今日而未冺
致身明白肯以利囘因時卷舒乃為君起擅四禁絲綸
之地嗣三王盤詰之風學未宏施士猶共惜論道經邦
于廟堂之暇不忍詭隨于人折衝禦侮于階楹之閒自
能立表于世夫以儒者而經武斯見聖主之慮危權一
[013-14a]
歸公論僉允協然而位尊顯則責望備時豫暇則憂防
深兵多宂食故生民之力傷將不公選故鬭士之氣沮
至若外敵之難制豈如内傷之可虞羣猺當鹽法之變
更徂伺嶺表諸蠻持馬市之上下蚍撼坤維□民或據
山海而披猖驕卒近在畿甸而凌驁天下之脉概可見
矣君子之心寧不瞿然勝固藏于亡形豈容竊料人不
知而視影安得無疑某少以戇愚誤辱提誘忍懐不盡
之意殆為入賀之言盖不學劒而學書自古有□雄之
[013-14b]
可慮儻不以規而以頌是今為軟靡以相期豈惟失疇
昔依人之心抑恐非賢者樂善之意仰犯崇重不勝凌

  賀劉樞宻啟
擢自坤垠入毗極樞自州牧而與政攷中興不過數人
以儒者而掌兵在今日誠為逺慮國有與立世無所憂
恭惟某官誠實無他端静不撓自為士已任天下之憂
樂其致官不為世俗而從違未嘗以家事辭王事之難
[013-15a]
故不擇地而處所至視官物如已物之惜盖本愛民而
然履行縝宻而無瑕聲名暴白而不愧在朝廷則能令
所居之官重制藩閫則必動已去之民思悶悶之政若
不快人卓卓之功每見于後邈是巴蜀當國西門外有
大敵虎視于藩籬内有羣蠻徂伺于肘腋况方饑饉之
至而有根本之虞公適遄征人解憂色不為乖崖驚異
之政百姓信之則同皆謂文翁亷平之聲近世繼之者
此趣歸右府允穆僉言仰惟治朝立國之規實在樞宻
[013-15b]
制兵之地兵之進退雖屬之將將之廢置則歸之朝儻
如身使臂而莫不從制其誰敢侮其或脛如腰而不可
信屈安得勿憂欲反㤗阿之持喜歡成器而動師出以
律乃在于國家明政刑之時賢用則安豈復憂廟堂有
甲兵之問某舊遊牆仭久鬱巖瞻式逢君子之登庸竊
為蒼生而賛喜凡所謂斯世之利病繼自今以次而罷
行不得即賀而以書深慙無益復敢出意而論事姑謝
所知
[013-16a]
  除贑州謝丞相啟
恩隆起廢遽叨分竹之榮分簿挺災已被負薪之疾未
免瀆陳其弗任奈縁法守之難踰徒抱素心莫囘成命
竊惟汲黯不省復収之意乃稱病于淮陽望之妄懐不
合之疑遂移疾于馮翊雖强拾古人之遺意然終非臣
子之至情所以史氏未免有褊心之譏而後世亦薄其
左遷而動此豈君臣之交泰致令誠偽之相蒙聞事不
實而實事不聞信者或疑而疑者或信雖習俗之固爾
[013-16b]
豈為士而不然伏念某壯不如人老而益耄少日早攖
于霜露終身從事于刀圭故其羸劣之軀不勝勤勞之
責昨少疲于奔走氣已亂干降升曲荷皇明賜休湯沭
逮出守荆州之地愈不堪雲中之寒尚稽報政之期已
有乞身之請惟君父諒其素守不敢肆欺以祠官禄其
餘生毋俟再請十年退處百疢交攻方沈疴為孽之深
忽寵渥自天而下欲悉陳狗馬之狀乃薦申螻蟻之情
以避免之章難至于再三故懇祈之意莫伸其萬一尚
[013-17a]
蒙委曲獲脱譴訶茲葢伏遇某官獨秉國成宻參天縡
凡有生之疾苦蔑有不知寧敢暑而繭裘乃可以㒺但
欲廣捜羅之意無復推姑息之仁雖在罷癃亦欲任使
某敢不免旃醫藥勵此身心儻日月之尚寛容其養病
或筋骸之復舊焉敢忘君
  代袁守賀刑部周郎中啟丁酉/冬
拜命紫宸為郎禁省刑章滋甚或者疑風俗之益偷君
子憂深謂當自本源而置力安可徒徇其末而以求勝
[013-17b]
夫民然在上者惟恃國之法而不任人在下者惟軋人
之情而合諸法凡具獄而上者多傅文以成之儻于吏
牘而無疑雖有枉情而莫辨故聖人不以聽訟為知本
而賢者猶以得情為可矜恭惟某官智每用而益精材
遇事而立見為邦伯而伸萬物之氣情偽具知佐廷尉
而持天下之平輕重悉得顧憲部久虚于郎署宜聖皇
首屈於仁賢雖非超躐之除葢有深逺之意嵗斷獄僅
于四百昔人乃歸之養民之君律為條至于萬餘當時
[013-18a]
不能止犯法之俗惟公可以論此斯人固有望焉某濫
守專城竊庇廈屋忽聞成命倍切懽情
 
 
 
 
 
 
[013-18b]
 
 
 
 
 
 
 
 止堂集卷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