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竹洲集 > 竹洲集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竹洲集巻七       宋 吳儆 撰
  書
   上蔣樞宻書
某聞天下之大勢有二有紛紜未定之勢有敵國相持
之勢紛紜未定之勢利疾戰而敵國相持之勢宜緩圖
利疾戰而緩圖則必有養虎遺患之悔宜緩圖而疾戰
則必有䘮師自蹙之災何者紛紜之初國無定君君無
[007-1b]
定臣勝則鴟張敗則瓦解故於此時利疾戰以決一勝
緩則敵國之形成割據之患生勢無及矣敵國相持之
後上有君矣君有臣矣人心既附則不可以遽離形勢
既固則不可以遽奪故於此時宜緩圖以待萬全之舉
而欲僥倖於一戰幸而或勝必至於敗不幸而敗必至
於亡古之知兵者之所深忌也自三代之衰天下之勢
或離或合相為循環而其所以興敗之機未嘗不由於
此秦之興也天下之勢立敵而相持故其計岀於緩圖
[007-2a]
漢髙祖之興也天下之勢紛紜而未定故其計岀於疾
戰光武知髙祖所以得天下之勢故不置隴蜀於瘡痍
未瘳之時本朝太祖皇帝知秦之所以取六國之謀故
遺諸國於太宗皇帝之世曹操苻堅不知敵國相持之
不可以疾戰故喪赤壁淝水之師以成吳晉之强唐肅
代不知紛紜未定之不可以緩圖故置河北於度外以
成藩鎮之禍謀人之國可不審哉恭惟國家自靖康以
來天下之勢蓋屢變矣建炎再造之初紛紜未定之勢
[007-2b]
也紹興治定之際敵國相持之勢也粘罕兀术屢衂於
再造之初而顔亮欲僥倖於治定之際敵人之計既已
失矣而前日諸公之謀復不知大勢之所在蓋顔亮就
戮之日中原幾於紛紜敵嗣定位之後南北幾於立敵
諸將當紛紜未定之時不能越淮而發一矢暨敵國之
勢已定乃欲長驅而定中原前日之計又已失矣今日
審天下之勢而定緩急之計閤下之任也今之士大夫
相與建議於朝廷之上而遊談於道路之間非和則守
[007-3a]
非守則戰夫和與守與戰三者一時之計而非天下大
計之所在也天下大計之所在必先審天下之大勢而
預定焉大計既定則與之和焉可以驕其志戰焉可以
疲其民守焉可以乗其隙茍惟不然則和必失於茍安
戰必失於輕舉守必至於自敝茍安則有異時之患輕
舉則有目前之變自敝則無安静之期閤下於此固已
深察而審處之矣某草茅之賤士庠序之陳人論天下
之大計以納於不測之誅惟閤下察其所言非岀於因
[007-3b]
時附㑹而遷就其説也
   見辛給事書
某不肖無善狀獨嘗習句讀為詞章自㓜至今三變其
學矣其始也蓋搜章析句比諧律呂謂之詩賦稍長以
為是俳諧之具爾不足學去而學經其學以類聚善附
㑹為富其文以淺切陳熟守邊幅為工若書若詩若禮
春秋皆嘗學焉以遊上庠上庠之士與其師或以為能
又稍長以為是詩賦之異律耳聞古之人有學古道為
[007-4a]
古辭者其人曰韓栁氏其文崛奇偉麗毅嚴正雅非今
世舉子之所謂文也就而學焉兹誦其言規其影響既
専亦久信二子之雄於文未可以伯仲論也又稍長以
為是雖工無以異於鄉之所謂賦與義者操履之方岀
處之節二子容有議焉子韓子勇於前而怯於後子栁
子辱於始而悔於終蓋後之怯適足以敗前之勇終之
悔不足以蓋始之辱至於前勇而後不怯始無辱而終
無悔操履岀處明白全粹可師可法者將棄其學而學
[007-4b]
焉未之見也伏惟閤下曩以直道忤權貴失諫官斥而
不用者埀二十年其召而復用也人意懲前日之黜或
少貶以求進而閤下正色危論復以不合引去蓋韓子
怯於一衂而閤下鋭於再舉栁子悔於一失而閤下終
無可悔有韓子之勇而無韓子之怯有栁子之黜而無
栁子之辱是所謂明白全粹可仰可法而某未之見也
某新安之鄙人新安之於番邾魯之邦也而某宧學四
方迄無趨走受約束之幸兹縁攝吏泉府平日之所仰
[007-5a]
法而未之見者將得以自竭時進於前孟子曰聞伯夷
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栁下恵之風者薄夫敦
鄙夫寛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而
况於親炙者乎
   上王丞相書
某聞之傳曰人主論一相又曰一相處乎内蓋權分則
勢敵勢敵則情異堯舜三代之盛創業中興致太平之
君未始不専任一相者誠懼其權分而情或異也而况
[007-5b]
於後世人才衆多孰與堯舜三代之世君臣相與又孰
與堯舜三代之世甚矣一相之難立而功業之難濟也
宣王之興去文武之世為未逺也當時在廷之臣其才
足以任天下之重者惟仲山甫宣王之所以舉天下而
聽之者亦惟仲山甫仲山甫之所以相宣王者烝民之
詩八章尚可考也蓋嘗反覆其詩至於四章言其明哲
保身六章言其愛莫助之然後知仲山甫之所以相宣
王者蓋甚艱且瘽也明哲保身為邦國若否言之也愛
[007-6a]
莫助之為不畏强禦言之也惟仲山甫本之以柔嘉之
徳岀之以令儀令色而守之以小心翼翼故能君臣同
徳任使賢能明文武之業大復古之功後之中興者莫
加焉恭惟主上接千歳之統大丞相任一相之重某小
臣也不敢諛不敢誣敢為大丞相賦烝民之章而不知
所以裁之也某皓首州縣所至不偶且重得罪頃自邕
管佐吏終更造堂於大丞相無一日之雅可以自託無
一言之善可以自見而大丞相以一見之頃引而使之
[007-6b]
見上擢守邕城謂某或可以備疆吏也某以親老自言
又䝉優恩畀之祠禄大丞相之於某可謂曲成而不遺
矣然大丞相何私於某而某亦何得於大丞相其所以
區區欲進其説者非某一介之私幸也
   上姚樞宻書
某竊嘗妄論宰相之用人當以忠信為主而以才術為
用忠信之士雖或不足於用而終歸於正才術之人雖
或可與立事而終多反覆荆國王公之取人以才術為
[007-7a]
先故元豐之黨多小人司馬溫公之取人以忠信為本
故元祐之黨多君子二者不可得兼以元祐之忠信為
腹心而以元豐之才術為手足則天下之事可以必成
而無後患某學校之陳人州縣之冗吏才術固非所長
而忠信所可自勉恭惟某官方籠天下之才以起太平
之治如某等軰試指一煩難之任使之自効必不肯碌
碌茍升斗之禄而已
   又
[007-7b]
某聞士之求見於王公大人也非訴窮以祈哀則頌徳
以求悦今某將有煙瘴萬里之役而無辭以白大人某
之窮不勝訴也而某不訴閤下位為股肱執政之臣而
措國勢於安平無事之地閤下之徳不勝頌也而某不
頌非某之情獨與人異也使士之訴已之窮而皆哀之
則亦不勝其哀也使士之頌閤下之徳而皆悦之則亦
不勝其悦也然則訴窮以求哀頌徳以求悦竊計閤下
之門不少乎此也不頌徳以求悦不訴窮以祈哀而猶
[007-8a]
切切焉脩辭以為贄納謁以求通俯伏奔走旅進而旅
退者此復何也某聞天下之事常患乎上之人不能知
而下之人不能言今者天下之事天下之人徃徃皆知
之而不能言上之人雖能知之而莫有為言者此某之
所以日夜念此思得雄量全徳其心休休焉樂聞善言
如閤下者而試一言焉乃今而後遇也某頃居閒有富
國彊兵策并序三篇謹以為獻
 
[007-8b]
 
 
 
 
 
 
 
 竹洲集巻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