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潏水集 > 潏水集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潏水集巻四      宋 李復 撰
  書牘
   與運判朱勃正言書
某再拜違去聲光半月不勝瞻仰即日不審尊候何似
某到太原留三日畢憲議役法竟無果决恐錢運留滯
徑且北行根究得臨汾洪洞趙城三邑未到岢嵐已牒
本軍差官南去催促今日領牒命河外三州并保德軍
[004-1b]
令用三分見錢七分鈔糴買此事某未敢便依稟行報
四處緣本路糴買自某初到䝉差措置只令用鈔以本
路自近裏般運見錢鐵錢脚重須只般一色銅錢嘗以
三嵗計之本路諸色所入銅錢無幾不准近裏支用不
足又般運脚費數多支與客人亦决不肯顧脚却般囘
並須流入二敵無復更還雖嚴刑不能止也昨胡吏部
創支一色見錢胡漕鼎來此雖不知本末有意希望欲
得速成糴買見錢客人亦患不能般囘只是於專㪷等
[004-2a]
處行用今獻說者乃與糴官專㪷爲地此事灼然望少
待之蓋繫一路乆逺利害如將來舉事糴買軍儲未就
某乞獨坐受責候到新秦别上狀初秋伏冀爲國自重
   囘舒之翰承議書
某再拜睽逖之乆瞻嚮徒勤忽領榮翰伏審旅食京師
動止佳福慰戢沛集鹽事前曾畧具其槩拜聞此事於
官中所繫甚輕於一路細民所繫甚重永利兩鹽并一
路嵗額所入纔十餘萬緡其中官本四分馬城池出賣
[004-2b]
不行已四年餘自陳子堅變法後來州縣追捕刑獄連
逮禁繫無虚日根究過致及巡邏人死於獄中者嵗近
百人馬城池鹽是陳子堅與忻守燕復將解鹽封進欺
罔求賞將本池苦鹽抑配人戸出賣本司已奏乞罷燕
復及乞禁抑配立法范謝二漕各執偏見不敢變前日
已奏之議此若一向官賣須有抑配若只令客販客或
不來無可督責昨日聞報朝廷以此事暫使本路幸且
枉駕乗謝在此共議二人皆已求去若遂其請後來者
[004-3a]
愈不知本末春寒惟冀保重
   與運使張少卿書
某再拜運使少卿違德踰旬不勝瞻仰即日伏惟動止
萬福某自汾入石相度應副石州嵗計自來支移限以
地里故汾州東諸縣祇逺一二十里皆不到石州石州
以此納數甚少又以對岸延州諸寨糴價大段太高牽
引客人多過河西今石窟驛去石州一驛東至汾州甚
近汾東諸縣皆以彼送納本處自有監驛兼煙火自可
[004-3b]
照管但舊倉甚小須當添修汾石皆産木植令兩縣同
修不日可畢候二稅納足或團廂軍般運或今番就請
即石州便足却將石州糴本分與葭蘆及克胡此最甚
便非惟今日亦乆逺可行今并圖子拜呈不知大斾何
日比按欲就太原拜見餘乞以時自重不宣某再拜
   答張尉書
承示新詩仰服留心不倦人之爲文與詩最見精神若
品格已定辭氣卑凡不能更有損益此甚不佳也猶肆
[004-4a]
筵犒設大排二十四味件件皆有而無可下筯去處若
雖未成就其中自有佳語是猶雛鶴䙰褷戛然一鳴知
其爲雲霄外物又意有數十言不能盡只用故事三兩
字可總而盡之此又貴乎博聞也若塵言常能盡去而
立意造語務求高古清新此又非尋常所到也兹豈一
端而已哉嘗曰讀其言知其人幸無求小成也某上
   答李成季書
河源圖昨據降酋所說畫之亦恐未然唐貞觀年命李
[004-4b]
靖等攻吐谷渾侯君集與江夏王道宗趣南路登漢哭
山過烏海北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後長慶二年劉
全鼎徃西蕃會盟徃來渡黄河上流在洪濟西南二千
餘里其水極淺狹春可涉其南三百餘里有三山形如
鏊河源在其間水甚清泠經歴水會多成大河色遂赤
舊史所載如此今降酋只青唐河南人恐未是的某又

   答彭元發書
[004-5a]
某啓辱書累幅極荷勤至非見愛之厚何以及此人之
仕宦皆欲速進皆欲得美官入仕之徑以進士爲優其
賢良方正直諫等科比之進士又高中其科者人尤貴
之其進必速美官刻日可至歆羨者多願爲者衆也然
而知義守分稍自愛者未嘗徃求而與選焉某㓜時所
學聲律偶儷之文耳年十六嵗就太學取解是時試詩
誤中以故不赴禮部試遂不復以科舉爲意但當博考
前言徃行篤於爲善而已矣後十餘年迫於生計學今
[004-5b]
日程文一試而忝預名第斗祿足以自養益堅向日讀
書爲善之志此外妄求非惟不敢輕萌亦自然無毫髪
意蓋賢科之目其體甚高安敢自當而又有著令須從
官共薦進論被召乃試此豈某所能爲䝉諭不勝愧怍
某啓上
   又
某又承諭天下事未有不求而得欲某以書干當路顯
者某屢黙觀投書於高位有置而不觀者有觀而不終
[004-6a]
者有粗觀而明讀者有讀而不識句讀者某毎不罪其
受書之人罪其獻者不自重而妄動也元發試取所謂
賢科者程文與今之進士程文考之相去幾何皆浮詞
耳其所獻書爲之大言露才揚已觀之可愧其進巻與
程文何異洎中其科得美官曾有何補乃紿朝廷之一
術耳某向氣力不彊别無可以營餬口遂從科舉誤爾
中第今思裹飯俯首列坐庭下辱莫甚焉而使又爲之
誠不能也若某可以耕於寛閒之野釣於寂寞之濱而
[004-6b]
足爲生豈祿仕云哉某又啓
   答耀州諸進士書
某昨得郡符召詣郡議事既至適會二使者在郡中使
者與太守誤以某治邑爲能欲與華原史令對易庶令
兼教官職事某聞之日得與諸君講學不勝幸甚然徐
思之史令非次對易異日調官有礙此外不敢黙然無
言也故託以他事辭之今尚未報前日承州符先令兼
教授除攝於外舊無此例已辭不獲今辱長牋委細見
[004-7a]
喻仰服意好益愧不敢某昔遊場屋程文偶中有司之
意此特一時之幸耳非所謂學也諸君切於祿仕須學
時文其力行深造不可不勉某非晩以役法會議須再
到郡中餘可面究未閒冀愛重某再拜
   又答耀州諸進士書
某辱問科舉程文之體今之印行爲有司考之在高等
者其文乃程文之體也雖然此豈有定體先須講求義
理的當中心渙然乃可作文義理若非雖洪筆麗藻亦
[004-7b]
非矣又爲文須去塵言用事實貴整齊意分明此其大
畧也諸君於此想盡善矣勉應佳問某再啓
   答趙子彊書
某啓辱書承涉冬講學不倦履尚多福甚慰甚慰所寄
新文累篇足見用心但論一人之事須知其人才識本
末及其行事乃可爲說若唐高祖雖是創業之君比之
漢高祖光武殆逺初爲汾陽宫監裴寂訹而誘之遂納
其宫人既納太宗之謀紿而聚烏合之衆至霍邑阻雨
[004-8a]
乃欲退歸將至蒲津先遣建成元吉劉文靜據永豐倉
守潼關又太宗自龍門縣渡河入韓城來渭北徇衆方
能中間渡河既受隋禪以宋金剛尚有晉絳乃欲棄河
東以河爲界京邑自周秦以來在雍岐吐蕃犯邊乃欲
遷於山南受建成元吉之譖而疑太宗以此數事觀之
其人可見矣凡作論若只以一事言之皆不盡古之聖
帝眀王治身治家治國三綱五常人倫之道而已唐之
父子君臣夫婦兄弟之道皆廢禮義上下無所措其享
[004-8b]
國至於二百八十餘年亦幸矣禮義立則女謁宦官藩
鎮安得至於禍敗歟某啓
   又答趙子彊書
某承諭揚子雲近世學者謂之聖人此論甚未當若惟
寂惟寞自投閣爰清爰靜作符命皆舊史之妄班固去
雄未逺其傳與贊皆謂之妄今去雄千年緣何而别爲
之辭史若不可信雄又言未有如漢公之懿此又何如
有道則仕劇秦美新合於理義否按雄家牒雄以天鳯
[004-9a]
五年卒塟於安陵坂上當時所厚如沛郡桓君山平陵
茹子禮弟子鉅鹿侯芭共爲治喪侯芭作墳號曰立塚
已湮滅不可見某又上
   又囘趙子彊書
辱書王子年拾遺等事子年名嘉乃苻堅姚萇時人隱
於東陽谷鑿穴而居弟子受業者百餘人皆穴處季龍
兵亂棄其徒衆遷於倒獸山今在華州渭南縣一名互
象山後不知所終其書多荒怪不可考乃莊周所謂齊
[004-9b]
諧者也伯樂傳記所見事其說不一王褒聖主賢臣頌
云及至駕齧膝驂乘旦王良執靶韓哀附輿張晏注云
王良郵無恤字伯樂顔師古參驗左氏傳及國語孟子
郵無恤郵良劉無止王良總一人也楚辭驥躊蹰於敝
輦遇孫陽而得代王逸云孫陽伯樂姓名也或云伯樂
秦穆公時人考其年代不相當張湛云良字伯樂亦非
也此皆前人所言如此未得考證不知更曾於他書見
否某上
[004-10a]
   又答趙子彊書
孔子未嘗著書於詩書但有去取春秋因魯史而修之
易道隱秘畧發明之亦未盡露也孟子與衆人講論答
問當時集錄而成書亦非自著也孔子之所自得者不
可得而知故子貢言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孟子之
所自得自嘗言之矣曰盡心知性存心養性又曰我知
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又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
得之也聖人之自得難以輕語諸人豈若尋常之好作
[004-10b]
詞語者君子之於言也達其理而已故孔子曰予欲無
言孟子亦曰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是皆非尚辭也
若揚雄之於道自無所得也作法言其問者非所疑也
其答者非所不知也作太𤣥以太初厯之法分四時二
十四氣二十八舍之度太陽所行之數文之以言擬乎
易特好名而爲之也使雄若知道法言與太𤣥皆不作
矣夫聖人之道至於神極矣揚雄之法言曰神在所潛
潛天而天潛地而地天地神明之所不測心之潛也猶
[004-11a]
將測之况於人乎况於事倫乎此雄以思索爲神其意
乃謂太𤣥也觀太𤣥於易果有得乎易曰神者妙萬物
而爲言也孟子曰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至於聖而又
進矣然後可以知神雄果進於聖乎艱言苦思贅爲此
書豈非好名者乎遽中草畧奉啓言無詮次幸照察某
再啓
   答辛祖禹書
承諭軌策此乃天地隂陽自然之數不可以臆說乾陽
[004-11b]
也天也坤隂也地也隂陽之數乃天地之數也故曰軌
從策起策以軌受庖犧始畫八卦後以八卦自相乘得
六十四卦又以六爻相乘得三百八十四爻隂陽分之
各得一百九十二而氣數不在焉氣數自有損益也陽
主進倍其氣而益之隂主退倍其氣而減之陽爻除氣
數二十四外餘一百六十八以策數而得七七爲少陽
以氣數倍爲四十八益之得二百一十六以策數而得
九九爲老陽老陽者動而觀其變也陽進故七而之九
[004-12a]
九爲老故變也隂爻以策數而得八爲少隂倍氣數四
十八而減之得一百四十四得六而爲老隂六爲老故
變也隂退故八而之六也凡求爻之策隂陽各四因之
陽九以四因之得三十六少陽七以四因之得二十八隂六
以四因之得二十四少隂八以四因之得三十二動靜
之理得然後可以求擬議成變化也方有河外之報遽
中不暇盡其餘承問卦爻策數此當各考其卦爻之隂
陽自可見矣凡卦老隂爻有幾以二十四乘之老隂之
[004-12b]
策數也少隂有幾以三十二乘之得少隂策數以老隂
加少隂即得隂爻之策數也卦老陽爻有幾以三十六
乘之得老陽之策數少陽爻有幾以二十八乘之得少
陽策數以少陽加老陽即得陽爻之策數也隂陽合之
得其卦之策數也若卦之軌數即考其陽爻有幾以老
陽三十六少陽二十八共六十四乗其數所得而倍之
得陽爻軌也考其卦隂爻有㡬以老隂二十四少隂三
十二共五十六乘其數所得倍之得隂爻軌也以陽軌
[004-13a]
加隂軌所共得之數乃卦數之軌也承問隂陽之策總
數各從卦爻隂陽所得之數而乘之自可見矣謂如陽
爻一百九十二九乘四因得六千九百一十二六乘四
因得四千六百八故通卦騐曰隂陽總一萬一千五百
二十也若軌總數則置陽爻一百九十二六十四乘得
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八倍之得二萬四千五百七十六
置隂爻一百九十二五十六乘得一萬七百五十二倍
之得二萬一千五百故曰隂陽衍而四萬六千八十也
[004-13b]
自八卦成列引而伸之數在其中矣此乃軌之大數也
若欲遂知其來物則當視其時而進數滿而去得其所
餘之數考其所在自可見矣 辱見諭此乃古人所用
以爲占者也如左氏所載京房焦贛管輅郭璞輩皆用
之不專以軌策之數以求隂陽老少兼通别卦世應人
又以年月氣候日時而定也謂如世屬陽卦而世得隂
爻則爲老隂世屬隂卦而世得陽爻則爲老陽世屬隂
卦而得隂爻則爲少隂世屬陽卦而得陽爻則爲少陽
[004-14a]
又如陽月隂爻隂月陽爻皆謂之老當其月者皆謂之
少如隂居陽爻陽居隂爻亦皆謂之老凡此老少不待
策之九六而變也各當其位皆謂之少矣以月之隂陽
日之隂陽時之隂陽卦與爻之隂陽參而考之兼之以
氣候而用之此並自有法
   答辛祖德書
辱問卦爻御時曰八卦相乘爲六十四爻三百八十有
四以坎離震兌以御時以三百六十爻以御日也坎居
[004-14b]
北方子位陽之始十一月卦也冬至陽始生故坎始於
冬至震居東方夘位陽之出二月也故震始於春分離
居南方午位隂之始五月也故離始於夏至兌居西方
酉位隂之成八月也故兌始於秋分餘毎一卦統二日
間以減沒則七日而成卦蓋減沒者數之餘卦所不居
也舊說以此法出於焦贛贛以授京房非也乃焦贛專
用之法耳易之復卦曰七日來復此聖人之言也冬至
日中孚初爻用事後七日復卦用事則爻以御日其來
[004-15a]
尚矣豈特漢之焦贛乎太極元氣函三爲一故三爻而
成卦萬物皆函三數皆自然之數也卦雖各有體其氣
互相交通八卦二十四爻隂陽各一十二其氣旁通此
爻之取象出於此也易曰鞏用黄牛之革此坤之氣也
又曰龍戰于野其血𤣥黄此乾之氣也 問中孚曰乘
木舟虚也渙曰乗木有功也益曰利涉大川木道乃行何也
曰此皆巽在上也巽木也風也順也中孚巽上而兌下
兌爲澤木在澤上乘風而順舟濟之象也中孚六三六
[004-15b]
四皆隂爻中虚有刳木之象故曰乗木舟虚也渙巽上而
坎下木居水而風順之故曰乘木有功也益巽上而震
下震雖主動非若浮於水故曰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繫
辭曰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蓋取諸
渙象以此也易曰制器者尚乎象夫斷木爲棋刓革爲
鞠亦皆有法况聖人之制器乎故曰知器械舟車禮由
己也 問制器者必取其象若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此非制器也而取於
[004-16a]
噬嗑何象也曰正取於象也噬嗑離上而震下離南方
之卦在上日中也市爲虚離之象也震東方之卦萬物
所由出也震爲足爲動離者萬物相見之卦也物出而
相見所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也頤中有物得其
噬是謂各得其所也雖然神農所取如此易之大象則
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敇法所取象又如此易豈一
端而已哉 問暌曰二女同居而其志不同革曰二女
同居而其志不相得何也曰暌離上而兌下二女同居
[004-16b]
也離火炎上而自居其上澤水趨下而已居其下水火
異趣故其志不同也革兌上而離下亦二女同居也水
本趨下而居於上火本炎上而居於下水欲趨而下火
欲動而上水火相遇而争故曰不相得也
   答曹鑒秀才書
承問卦先後之序此儒者論之序卦詳矣蓋序卦之說
皆人事也聖人爲世立法當只以人事言若其異說奧
秘卦與繫辭未嘗顯言茍得聞其說亦於經中可見其
[004-17a]
端昔有鄭明㣲江南人數見於京師嘗談其一二詰之
甚秘熟察之乃用此以修鍊御氣者又曰今八卦之位
乃周人所置之位卦豈一定其位而不易哉移易其位
方可窮萬世知萬物所以謂之易也易之爲用大矣神
矣豈一端已哉卦以隂陽相配其理未易說至於歴之
二十四氣七十二候皆以隂陽是猶一晝則有一夜也
萬物芸芸皆出於隂陽豈有能外隂陽者歟 問負且乘
致寇至解之六三也乘九二負九四不應上六以招吝
[004-17b]
之謂也而繫辭曰負者小人之事乘者君子之器以小
人乘君子之器致寇至又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出而
有獲者解之上六也墉非隼之所止也六三䖏下卦之
上高墉也履不當位猶隼失所止也上六居動之極除
六三之邪佞而無不利故有獲也而繫辭曰弓矢者器
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是以動而不
括出而有獲此繫辭與二爻之義不同何也曰此所謂
左右逢其原也若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孔子謂可與言
[004-18a]
詩亦謂能推廣其意孔子嘗曰六言六蔽又曰學則不
固若蔽固則滯而有所廢繫辭推廣卦爻之義周流無
不可此故曰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也昔
鄭公子曼滿求爲卿王子伯廖曰無德而貪其在易豐
之象也夫豐明盛之時上六以隂居隂幽闇之甚故有
豐其蔀之象伯廖引以罪曼滿之貪斯時亦能推易之
意又况聖人之於易乎夫非止於易也於他經中斷章
取義亦多矣如左傳孝經多引詩句證其事者是也
[004-18b]
問復則不妄曰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此復也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此不妄也 問乾卦其爻何
以皆九坤卦何以皆六曰易曰參天兩地而倚數一三
五皆天數也二四皆地數也一三五乃九乾天也故倚
天之數所謂参天也二四乃六坤地也故倚地之數所
謂兩地也易之數皆以四營之九而四營之故乾之策
三十六六爻二百一十有六六而四營之故坤之策二
十有四六爻一百四十有四隂陽之策合而爲三百六
[004-19a]
十以當朞之日也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陽爻一
百九十二毎爻三十六共六千九百一十二隂爻一百
九十二毎爻二十四計四千六百八隂陽合而爲萬有
一千五百二十此所謂萬物之數也又以陽爻一百九
十二毎爻九數計一千七百二十八隂爻一百九十二
毎爻六數計一千一百五十二隂陽合而爲二千八百
八十以四營之亦一萬一千五百二十此又是一法也
 問伏羲始畫八卦文王演之止於六十四卦何也曰
[004-19b]
八卦非伏羲自創意畫之乃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之伏羲隨四象所生而畫之耳既生八卦無所
不具故曰八卦成列而象在其中矣以八卦互相重之
八八相因所以止於六十四卦也非文王自出己意而
演之也考之繫辭垂裳而天下治取諸乾坤舟楫之利取諸渙
服牛乗馬取諸隨臼杵之利取諸小過弧矢之利取諸暌
宮室取諸大壯塟以棺槨取諸大過重門擊柝取諸豫
書契取諸夬此盡在文王之前六十四卦知非始於文
[004-20a]
王也孔子言作易者知憂患其文王與紂之事蓋文王
之於易專取其濟憂患之道非謂重卦也今若曰如乾
之初一變而爲姤二變而爲遯三變而爲否四變而爲
觀五變而爲剝六變而爲晉七變而爲大有八變歸爲
乾此乃易消息歸遊之說若六爻自下變而上復自上
變而下不止於八變亦不止於六十四卦又下三爻始
則毎爻一變終則三爻共爲一變亦無是理且文王未
演以前止有八卦卦各止三爻安得有六爻而成八變
[004-20b]
乎今且以乾卦一卦言之以乾重之乃純乾以坎重之
爲需以艮重之爲大畜以震重之爲大壯以巽重之乃
小畜以離重之爲大有以坤重之爲泰以兌重之爲夬
此所謂因而重之引而伸之也餘皆類此所謂觸類而
長之也故繫辭曰八卦相錯也 問乾卦曰聖人之德
業也於舜見之矣 問臨至八月有凶曰臨與遯對謂
之八月者此以周言也 問彖何以言材曰彖者總論
一卦之義也一卦之義在一爻任一卦之事故曰材也
[004-21a]
若比卦之九五豫卦之九四之類皆一陽爻爲衆隂之
主也若同人之六二大有之六五之類皆一隂爻爲衆
陽之主也若一爻不能盡則二體以明之若噬嗑曰雷
電合而章豐卦曰明以動之類是也然則隂可以主乎
曰隂雖賤也寡者衆之所宗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故
曰觀乎彖辭思過半矣 問繫辭言制宮室蓋取諸大
壯之象大壯之象乃曰君子非禮勿履何也曰大壯震
[004-21b]
上而乾下震木也上棟之象乾爲圜爲闢户下宇之象
也夫物壯則老是惟不大不大則已既大而壯物莫與
之以禮制行物莫勝也乃能全其壯也本卦言其制行
繫辭言制器故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 問易之衆爻
何其多變也曰六爻相雜惟其時物也剛柔雜居而以
情變也是故愛惡之相攻而吉凶生逺近之相取而悔
吝生情僞相感而利害生凡爻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
或害之逺非其應而應之不安其分也皆悔且吝此所
[004-22a]
以多變也 或問師出以律何也曰律者紀律紀律乃
軍政也出師其政不立無有不敗茍或幸勝不可以爲
常後必取敗也今之說者乃曰吹律以聽軍聲此出於
國語武王伐紂及司馬効勝負之說也夫審音以卜吉
凶則有之矣遂以軍師制事立法皆有軌則猶樂之有
律是謂律法若軍政無法何以行師其餘皆不可以爲
治 問易之乾坤爻辭曰乾陽也君子也欲其進也剛
之極則亦有悔坤隂也小人也不可長也故其初已有
[004-22b]
堅氷之戒焉 問易言智崇禮卑曰智能達乎形之上
禮惟行乎形之下者且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烹飪之道
水在上而火在下也 問易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
象四象生八卦又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
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
身逺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又曰天地變化聖人效之
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是
三者皆言作卦之因也何以不同曰河圖所載乃四象
[004-23a]
八卦也仰觀俯察逺近取之乃八卦所包之象也說卦
備言之矣 問大衍之數太𤣥之數曰天地之數五十
有五天陽也其數奇故二十有五地隂也其數偶故三
十也五位相得而有合五十有五然大衍之數五十易
曰天下之動貞夫一一者數之宗也自一而爲七七而
七因之所以其用四十有九虚其一也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