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陶山集 > 陶山集 卷十二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陶山集巻十二
             宋 陸佃 撰
 書
  答陳民先都曹書
辱書問以所疑某亦疑者嘗試言之足下其擇焉蓋召
公有詩周公無之者公聖人也聖人無名故周南之詩
美不于文王于其后妃而已譬如傳神畫眼眼似而神
[012-1b]
從之也小星衆無名星也以況賤妾則三五在東維參
與昴固夫人也于陽星言其數數陽也于隂星言其名
名隂也數對象則為隂對名則為陽譬如編氓甲在其
東則乙西鄰也若丙又在其西則昔之西者今東矣蓋
先王取義隨物轉徙非一端而已至于柏舟不言父者
女比于母者也堯典四星獨于南方言火言火于南方
為宜故也秋言毛毨冬言氄毛者孔安國謂毨理也蓋
秋鳥獸之毛尚淺毨不勝毛故視之則毛徐而察之則
[012-2a]
毨也至冬而盛毛不勝氄視之則氄察之則毛也此與
春秋六鷁五石之辭略相類先王之法言多如此故曰
五石六鷁之辭不設則王道不亢矣舜典言嶽獨東言
岱言巡守獨北言朔朔言終則有始也岱言代則有謝
也于時之始言代則有謝于方言終則有始亦言之法
也如初以著四時之同是以不言南也且北方隂陽具
故北一名朔朔陽也北隂也豈特此也哉物有𤣥龜纁
蛇藏有左腎右命至于卦又謂之習坎習重也是以天
[012-2b]
子之立也左聖鄉仁右義偝藏蓋藏𤣥之所在也至無
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實在于此故文兩人相背為
北象兩己相背為黻古之人胥訓誥不必親相與言也
以文與象示之而已噫言道而至于此亦不可以容聲
矣若夫寅賓寅餞足下所謂先王運精神動心術以道
格之是也夫運精神動心術以道格之雖尸居衽席之
上可以騎日月也況賓而餞之乎以此讀書蓋有大者
焉非徒析毫解縷而已方今學者之病正在此殆所謂
[012-3a]
繩上生蛇者也足下有美才善質誠能運精神動心術
求其大者豈逺乎哉嘗聞九方臯之相馬曰牝而黄馬
至乃牡而驪伯樂喟然太息曰是其所以千萬臣而無
數者也蓋神之所㑹得其精微而遺其麤麤學乎學誠
如臯之所觀雖以成變化可也故曰千轉萬變而不窮
魯國儒者一人而已某迷謬日久所論尚不中願更疏

  答周之才書
[012-3b]
某頓首近辱手筆問我以疑區區多故不即為報實用
愧惕蓋天子之巡守大禮也故凡大山川于其所過則
祀之于是時則歌般之頌以祭焉故其序曰巡守而祀
四嶽河海也于其所至則望之于是時則歌時邁之頌
以祭焉故其序曰巡守告祭柴望也蓋過而祭之則非
至也臨而祭之則非望也故般之序言祀四嶽河海而
已不言告至又不言望與時邁之詩異焉非柴止于一
詩而望有二詩也若夫柏舟曰言仁而不遇獨稱言者
[012-4a]
疑若有意樛木之序曰言能逮下酌之序曰言能酌先
祖之道而北門又曰言衛之忠臣不得其志爾如此者
衆矣不皆有意似無説也古之言九州禹貢始于冀終
于雍者此禹之治洚水先後之序也周官始于揚終于
并者此周之列率土大小之序也蓋以古攷之言海岱
及淮惟徐州而後言淮海惟揚州言荆及衡陽惟荆州
而後言荆河惟豫州則所謂始于冀終于雍者禹之治
洚水先後之序決矣以今推之揚之地在青之下徐之
[012-4b]
地在并之下則所謂始于揚終于并者周之列率土大
小之序似矣爾雅九州之序則以夏周攷之皆不合郭
璞以為蓋殷制也言蓋者璞亦疑之則其真不可得而
攷矣闕之可也蓋君子于其所不知雖不敢忘闕亦不
可强通也書曰佑賢輔徳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徳役大
徳小賢役大賢賢徳孰為而分者蓋徳者徳而已矣賢
則又兼其行也記曰君子恥有其徳而無其行蓋有徳
而無其行者有矣未有有行而無其徳者也詩曰肅肅
[012-5a]
兔罝椓之丁丁而序詩者以為莫不好徳赳赳武夫公
侯干城而序詩者以為賢人衆多此一證也又書曰佑
賢輔徳顯忠遂良遂不如顯之重而言忠在良之上輔
不如佑之重而言賢在徳之上此又一證也賢徳之所
以有辨者如此也易曰正言斷辭又曰其辭文其言曲
而中言辭孰為而辨者蓋成句謂之言成章謂之辭子
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則成句謂之言明矣
乾之彖曰大哉乾元云云坤之彖曰至哉坤元云云而
[012-5b]
孔子謂之彖辭屯之六二曰屯如邅如云云晉之初六
曰晉如摧如云云而孔子謂之繋辭則成章謂之辭又
明矣言辭之所以有辨者如此也孔子之論顔子曰其
殆庶幾乎者此如先生之誌深甫曰其于為雄幾可以
無悔也言殆而又言庶幾則顔子之于庶幾纔近也言
幾而又言可以則深甫之于可以纔近也君子之所以
品藻無者不敢誣有者不敢略蓋如此夏官之職方言
貢而無逺近之限者此先王之為政因賦而貢者也故
[012-6a]
以法取之不責于所無不恕于所有所謂制其貢各以
其所有者是也秋官之大行人言貢而有逺近之限者
此先王之為教因朝而貢者也故以教取之而使近者
貢以尊逺者貢以卑所謂侯服貢祀物要服貢貨物者
是也荘子曰徳兼于道即老子所謂天法道也荘子曰
道兼于天即老子所謂道法自然也蓋自然者天中之
天也郭象曰天者自然之謂而河上公曰天中復有天
某取之希聖以為耼周之此言宜若不同乃如某所學
[012-6b]
則惟耼周之此言宜若不異也又䝉謂某在越為學者
説詩而以不及聴見慕此似希聖惑于妄者之傳而殆
非相悉之辭也孔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古之教者
如此孔子之弟子又記子路未之能行不欲有聞漆雕
開未之能信不願有仕古之學者如此而今之不善教
學者多反此好名者以説書為徳好利者以説書為功
而隨之學者聞之于不問聴之于不思適如風之過耳
常自皮外而去豈足以美七尺之軀哉此正荀子所謂
[012-7a]
口耳之學者也教者道之所以不尊學者功之所以不
倍由此之故耳故某在此未嘗為人説書而亦欲希聖
慎之也然不與希聖相見既久矣恐所論尚不中有所
見焉幸教我䝉許見臨願如前約予日望之也未間保

  答李賁書
某頓首李君足下前辱臨訪以書為賜其言及于微妙
之學而乃許不肖謂能知之且将就學以取正焉此有
[012-7b]
道者之所畏而非足下之所以望某也適居鄙疾不獲
面造慚惕慚惕雖然足下之意勤矣某雖不敏而幸亦
槩乎有聞聊相為言之不敢默默而已也蓋君子之學
有體有用體不欲迷一方用不欲滯一體而古之聖人
本數末度足以周上下圓神方智足以盡往來而蹈常
適變莫逆于性命之理者如此而已矣故二帝三代之
士有得于聖人之道而仁足以教者必告之以此有求
于聖人之道而智足以學者亦必問之以此自王者之
[012-8a]
迹熄而詩亡夫子沒而大義乖道徳之體分裂而天下
多得一體諸子雜家各自為書而聖人之大體始亂矣
故言體者迷于一方言用者滯于一體其為志雖篤其
為力雖勤而不幸不見古人之大體長見笑于大方之
家者由此也嗟乎道之不一久矣而臨川先生起于弊
學之後不向于末偽不背于本真度之以道揆持之以
徳操而天下莫能罔莫能移案莫能移上/文原闕二字故竒言異行
無所遁逃而聖人之道復明于世某亦幸當此㑹而偶
[012-8b]
獲承教于先生之門其所謂君子之道體不欲迷一方
用不欲滯一體嘗聞其一二矣故四方之士有意于某
而以此問者未嘗不以此吿也況足下之質有可以受
于道者又挾鄉里之契而其意且至焉則某之所有自
非所無者安敢有惜于左右哉蓋孔子去魯事與齊不
同君子之道所以待父母國者與他國實異也鄙疾方
愈未可以出風尚阻造謁姑道此以為謝足下諒之而

[012-9a]
  答史仲至書
某啓為别久矣引企友益無須臾之頃不在此辱承手
筆因小官役役多事益以無聊此涉人間世者之所常
然而勢有不可如何者也蓋古人所謂開口而笑一月
之中不過四五而不如意十常八九者正類此爾惟君
子達于性命之際故分内之常可以義處而意外之變
可以理遣也如吾仲至有受道之質而言足以守中行
可以鞭後使少加意焉則養之于四十可以不惑縱之
[012-9b]
于七十可以不踰而所謂下學而上達于性命之際者
是不難也何至乎三十而無立五十而無聞乎卑辭之
及此亦已太巽矣某承乏于此行将成攷四方之士問
足以起予辯足以助我者日益以至蓋後生真有可畏
者非特可愛而已迺如所謂使追之者躍如視之者瞠
若則予豈敢此朋友借譽之過耳雖然某也從事于斯
不為不久矣課老易之無而責有温詩書之故而知新
所謂性命之天理道徳之仁義雖不盡曉然不可不謂
[012-10a]
槩乎其嘗有聞者也顧未知何時復獲瞻際坐吾仲至
以發予之狂言庶幾如不動之質而以妙斵施之霑之
者蠅若運之者風如也未間千萬以道自愛
  答宏姪書
所問禘祫猶當如前説但用致夫人前説恐誤夫人左
氏所謂哀姜是也吾姪疑詩亦右文母恐于禘而祭天
為礙蓋詩言後世推先王所以右考妣之心于是乎有
禘耳于禘而祭天奚礙吾姪又疑禮喪三年不祭惟祭
[012-10b]
天地社稷為越紼而行事恐于既練而後祫為礙蓋喪
三年不祭謂外事不祭耳于練而後祫奚礙且新主即
廟與其祖妣合食固禮之情也仁之實親親是也義之
實尊尊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故曰期而祭禮
也期而除喪道也道進于禮矣夫事師者不疑而悦回
也是也疑而不悦由也是也回也不疑殆不若由也之
疑而不悦有以觸師使言也吾姪勉之而已
  答崔子方秀才書案子方涪陵人流寓淮南時尚/新學子方三上書請復春秋不
[012-11a]
  報遂不應舉所著有春秋經解本/例例要三書見陳振孫書録解題
崔君足下僕與君一在揚州之南一在其北惟是雞犬
不相聞也又平時未嘗有交臂之新半面之舊惠然貽
書問我以春秋何耶豈非足下與僕氣同聲比不待相
見而相知也春秋孔子自為之書也辭雖數萬其指數
千襃貶繫片言隻字而萬物之聚散皆在焉雖㳺夏不
能賛一辭于其間逮今千有餘嵗未有能精之者也若
陸淳纂例近時孫復發微學者頗宗焉淳于經固疎而
[012-11b]
復為疎尤甚昔常秩謂發微動輒有罪商君之法耳非
聖人忠恕之道王回以秩為知言孟子曰春秋無義戰
彼善于此則有之又曰五霸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
五霸之罪人也知此則知春秋矣蓋春秋撥亂以今責
今彼善于此則可知矣而發微以王責霸是不知論其
世之蔽也故余每患學者宗復無所折衷竊嘗盡心焉
頗見聖人之㫖一二惜夫荆公殁矣不得而證也今足
下好學善問有意于我聊相為言之夫經一而足春秋
[012-12a]
之傳不係舊史存否可知若聖人作經又待魯史而後
傳是二而足也故曰春秋甚幽而明無傳而著其設方
立例不可以一方求亦不可以多方得譬如天文森布
一衡一縮各有條理久視而益明易曰化而裁之存乎
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豈獨易也哉
故曰詩無達詁易無達吉春秋無達例要在變而通之
焉耳然則説者曰春秋無例誰歟春秋無襃誰歟春秋
不過數十事又誰歟若夫荆公不為春秋蓋嘗聞之矣
[012-12b]
公曰三經所以造士春秋非造士之書也學者求經當
自近者始學得詩然後學書學得書然後學禮三者備
春秋其通矣故詩書執禮子所雅言春秋罕言以此案/安
石不以春秋取士至謂為破爛朝報獨此論甚/正疑未必出自安石或佃欲為師迴䕶其短耳由是觀
之承學之士驟而語禮不知其本也驟而語春秋不知
其始也倒經而言逆而説者人之所教也安能教人至
于三傳得失公羊于經為精榖梁次之昔仲舒學公羊
者也公羊能使仲舒三年不窺園乘馬出入不知牝牡
[012-13a]
則其所得殆非十之二三也足下更博攷而深求之譬
如食稔其味在後嗟乎百年人之大期也至者萬無一
二中分百年余已半聰明非復前時也惓惓之意不敢
以虚辱恐所論尚不中足下擇焉可也餘非面論不能

 
 
 
[012-13b]
 
 
 
 
 
 
 
 陶山集巻十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