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嘉祐集 > 嘉祐集 卷九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嘉祐集巻九
            宋 蘇洵 撰
  史論序
史之難其人久矣魏晉宋齊梁隋間觀其文則亦固當
然也所可怪者唐三百年文章非三代兩漢無敵史之
才宜有如丘明遷固軰而卒無一人可與范曄陳夀比
肩巢子之書世稱其詳且博然多俚辭俳狀使之紀事
[009-1b]
當復甚乎其嘗所譏誚者唯子餗例為差愈吁其難而
然哉夫知其難故思之深思之深故有得因作史論三

  史論上
史何為而作乎其有憂也何憂乎憂小人也何由知之
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檮杌檮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
待褒而勸不待貶而懲然則史之所懲勸者獨小人耳
仲尼之志大故其憂愈大憂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
[009-2a]
史脩經卒之論其效者必曰亂臣賊子懼由是知史與
經皆憂小人而作其義一也其義一其體二故曰史焉
曰經焉大凡文之用四事以實之詞以章之道以通之
法以檢之此經史所兼而有之者也雖然經以道法勝
史以事詞勝經不得史無以證其褒貶史不得經無以
酌其輕重經非一代之實錄史非萬世之常法體不相
沿而用實相資焉夫易禮樂詩書言聖人之道與法詳
矣然弗驗之行事仲尼懼後世以是為聖人之私言故
[009-2b]
因赴告策書以脩春秋旌善而懲惡此經之道也猶懼
後世以為巳之臆㫁故本周禮以為凡此經之法也至
於事則舉其略詞則務於簡吾故曰經以道法勝史則
不然事既曲詳詞亦夸耀所謂褒貶論贊之外無幾吾
故曰史以事詞勝使後人不知史而觀經則所褒莫見
其善狀所貶弗聞其惡實故曰經不得史無以證其褒
貶使後人不通經而專史則稱讚不知所法懲勸不知
所沮吾故曰史不得經無以酌其輕重經或從偽赴而
[009-3a]
書或隱諱而不書若此者衆皆適於教而巳吾故曰經
非一代之實錄史之一紀一世家一傳其間美惡得失
固不可以一二數則其論贊數十百言之中安能事為
之褒貶使天下之人動有所法如春秋哉吾故曰史非
萬世之常法夫規矩準繩所以制器器所待而正者也
然而不得器則規無所效其圓矩無所用其方凖無所
施其平繩無所措其直史待經而正不得史則經晦吾
故曰體不相沿而用實相資焉噫一規一矩一凖一繩
[009-3b]
足以制萬器後之人其務希遷固實錄可也慎無若王
通陸長源軰囂囂然冗且僣則善矣
  史論中
遷固史雖以事辭勝然亦兼道與法而有之故時得仲
尼遺意焉吾今擇其書有不可以文曉而可以意達者
四悉顯白之其一曰隱而章其二曰直而寛其三曰簡
而明其四曰微而切遷之傳廉頗也議救閼與之失不
載焉見之趙奢傳傳酈食其也謀撓楚權之繆不載焉
[009-4a]
見之留侯傳固之傳周勃也汗出洽背之恥不載焉見
之王陵傳傳董仲舒也議和親之疏不載焉見之匈奴
傳夫頗食其勃仲舒皆功十而過一者也苟列一以疵
十後之庸人必曰智如㢘頗辯如酈食其忠如周勃賢
如董仲舒而十功不能贖一過則將苦其難而怠矣是
故本傳晦之而他傳發之則其與善也不亦隱而章乎
遷論蘇秦稱其智過人不使獨䝉惡聲論北宫伯子多
其愛人長者固贊張湯與其推賢揚善贊酷吏人有所
[009-4b]
褒不獨暴其惡夫秦伯子湯酷吏皆過十而功一者也
苟舉十以廢一後之凶人必曰蘇秦北宫伯子張湯酷
吏雖有善不錄矣吾復何望哉是窒其自新之路而堅
其肆惡之志也故於傳詳之於論於贊復明之則其懲
惡也不亦直而寛乎遷表十二諸侯首魯訖呉實十三
國而越不與焉夫以十二名篇而載國十三何也不數
呉也皆諸侯耳獨不數呉何也用夷禮也不數而載之
者何也周裔而霸盟上國也春秋書哀七年公㑹吳于
[009-5a]
鄫書十二年公㑹吳于槖臯書十三年公㑹晉侯及吳
子于黄池此其所以雖不數而猶獲載也若越區區於
南夷豺狼狐狸之與居不與中國㑹盟以觀華風而用
夷俗之名以赴故君子即其自稱以罪之春秋書定五
年於越入吳書十四年於越敗吳于檇李書哀十三年
於越入吳此春秋所以夷狄畜之也苟遷舉而措之諸
侯之末則山戎獫狁亦或庶乎其間是以絶而棄之將
使後之人君觀之曰不知中國禮樂雖勾踐之賢猶不
[009-5b]
免乎絶與棄則其尊中國也不亦簡而明乎固之表八
而王侯六書其人也必曰某土某王若侯某或功臣外
戚則加其姓而首目之曰號諡姓名此異姓列侯之例
也諸侯王其目止號諡豈以其尊故不曰名之邪不曰
名之而實名之豈以不名則不著邪此同姓諸侯王之
例也王子侯其目為二上則曰號諡名名之而曰名之
殺一等矣此同姓列侯之例也及其下則曰號諡姓名
夫以同姓列侯而加之異姓之例何哉察其故葢元始
[009-6a]
之間王莽偽褒宗室而封之者也非天子親親而封之
者也宗室天子不能封而使王莽封之故從異姓例亦
示天子不能有其同姓也將使後之人君觀之曰權歸
於臣雖同姓不能有名器誠不可假人矣則其防僭也
不亦微而切乎噫隱而章則後人樂得為善之利直而
寛則後人知有悔過之漸簡而明則人君知中國禮之
為貴微而切則人君知强臣專制之為患用力寡而成
功博其能為春秋繼而使後之史無及焉者以是夫
[009-6b]
  史論下
或問子之論史鈎抉仲尼遷固濳法隱義善矣仲尼則
非吾所可評吾意遷固非聖人其能如仲尼無一可指
之失乎曰遷喜雜説不顧道所可否固貴䛕偽賤死義
大者此既陳議矣又欲寸量銖稱以摘其失則煩不可
舉今姑告爾其尤大彰明者焉遷之辭淳健簡直足稱
一家而乃裂取六經傳記雜於其間以破碎汩亂其體
五帝三代紀多尚書之文齊魯晉楚宋衛陳鄭吳越世
[009-7a]
家多左傳國語之文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傳多論語之
文夫尚書左傳國語論語之文非不善也雜之則不善
也今夫繡繪錦縠衣服之窮美者也尺寸而割之錯而
紉之以為服則綈繒之不若遷之書無乃類是乎其自
叙曰談為太史公又曰太史公遭李陵之禍是與父無
異稱也先儒反謂固沒彪之名不若遷讓美於談吾不
知遷於紀於表於書於世家於列傳所謂太史公者果
其父耶抑其身耶此遷之失也固贊漢自創業至麟趾
[009-7b]
之間襲蹈遷論以足其書者過半且褒賢貶不肖誠已
意也盡已意而已今又剽他人之言以足之彼既言矣
申言之何益及其傳遷揚雄皆取其自叙屑屑然曲記
其世系固於他載豈若是之備哉彼遷雄自叙可也巳
因之非也此固之失也或曰遷固之失既爾遷固之後
為史者多矣范曄陳壽實巨擘焉然亦有失乎曰烏免
哉曄之史之傳若酷吏宦者列女獨行多失其人間尤
甚者董宣以忠毅槩之酷吏鄭衆吕强以㢘明直諒槩
[009-8a]
之宦者蔡琰以忍恥失身槩之列女李善王忳以深仁
厚義槩之獨行與夫前書張湯不載於酷吏史記姚杜
仇趙之徒不載於遊俠逺矣又其是非頗與聖人異論
竇武何進則戒以宋襄之違天論西域則惜張騫班勇
之遺佛書是欲相將苟免以為順天乎中國叛聖人以
奉佛法乎此曄之失也壽之志三國也紀魏而傳吳蜀
夫三國鼎立稱帝魏之不能有呉蜀猶吳蜀之不能有
魏也壽獨以帝當魏而以臣視吳蜀吳蜀於魏何有而
[009-8b]
然哉此壽之失也噫固譏遷失而固亦未為得曄譏固
失而曄益甚至壽復爾史之才誠難矣後之史宜以是
為監無徒譏之也
  諫論上
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説葢出於仲尼吾以為諷
直一也顧用之之術何如耳伍舉進隱語楚王婬益甚
茅焦觧衣危論秦帝立悟諷固不可盡與直亦未易少
之吾故曰顧用之之術何如耳然則仲尼之説非乎曰
[009-9a]
仲尼之説純乎經者也吾之説參乎權而歸乎經者也
如得其術則人君有少不為桀紂者吾百諫而百聽矣
况虛已者乎不得其術則人君有少不若堯舜者吾百
諫而百不聽矣况逆忠者乎然則奚術而可曰機智勇
辯如古游説之士而已夫游説之士以機智勇辯濟其
詐吾欲諫者以機智勇辯濟其忠請備論其效周衰游
説熾於列國自是世有其人吾獨怪夫諫而從者百一
説而從者十九諫而死者皆是説而死者未嘗聞然而
[009-9b]
抵觸忌諱説或甚於諫由是知不必乎諷而必乎術也
説之術可為諫法者五理諭之勢禁之利誘之激怒之
隠諷之之謂也觸龍以趙后愛女賢於愛子未旋踵而
長安君出質甘羅以杜郵之死詰張唐而相燕之行有
日趙卒以兩賢王之意語燕而立歸武臣此理而諭之
也子貢以内憂教田常而齊不得伐魯武公以麋鹿脅
頃襄而楚不敢圗周魯連以烹醢懼垣衍而魏不果帝
秦此勢而禁之也田生以萬戸侯啓張卿而劉澤封朱
[009-10a]
建以富貴餌閎孺而辟陽赦鄒陽以愛幸悦長君而樂
王釋此利而誘之也蘇秦以牛後羞韓而惠王按劍太
息范雎以無王恥秦而昭王長跪請教酈生以助秦凌
漢而沛公輟洗聽計此激而怒之也蘇代以土偶笑田
文楚人以弓繳感襄王蒯通以娶婦悟齊相此隠而諷
之也五者相傾險詖之論雖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
則理而諭之主雖昏必悟勢而禁之主雖驕必懼利而
誘之主雖怠必奮激而怒之主雖懦必立隠而諷之主
[009-10b]
雖暴必容悟則明懼則恭奮則勤立則勇容則寛致君
之道盡於此矣吾觀昔之臣言必從理必濟莫如唐魏
鄭公其初實學縱横之説此所謂得其術者歟噫龍逢
比干不獲稱良臣無蘇秦張儀之術也蘇秦張儀不免
為游説無龍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龍逢比干吾取其心
不取其術蘇秦張儀吾取其術不取其心以為諫法
  諫論下
夫臣能諫不能使君必納諫非真能諫之臣君能納諫
[009-11a]
不能使臣必諫非真能納諫之君欲君必納乎嚮之論
備矣欲臣必諫乎吾其言之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
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觸神忤雷霆亦明矣聖人
知其然故立賞以勸之傳曰興王賞諫臣是也猶懼其
選耎阿諛使一日不得聞其過故制刑以威之書曰臣
下不正其刑墨是也人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
就刑者何苦而不諫哉賞與刑不設則人之情又何苦
而抗天觸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義不悦賞不畏罪誰
[009-11b]
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盡得性忠義者而任之今
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
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
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
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不然則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
跳而越焉其怯者猶未能也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
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
哉要在以勢驅之耳君之難犯猶淵谷之難越也所謂
[009-12a]
性忠義不悦賞不畏罪者勇者也故無不諫焉悦賞者
勇怯半者也故賞而後諫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後
諫焉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賞為千金以刑為猛
虎使其前有所趨後有所避其勢不得不極言規失此
三代所以興也末世不然遷其賞於不諫遷其刑於諫
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亂亡隨之也間或賢君欲聞其
過亦不過賞之而巳嗚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淵谷
乎此無他墨刑之廢耳三代之後如霍光誅昌邑不諫
[009-12b]
之臣者不亦鮮哉今之諫賞時或有之不諫之刑缺然
無矣苟増其所有有其所無則䛕者直佞者忠况忠直
者乎誠如是欲聞儻言而不獲吾不信也
  制敵
兵何難曰難乎制敵曷難乎制敵曰古者六師之中士
不能皆鋭馬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利故其兵必有上
中下軰力扼虎射命中捕敵敢前攻壘敢先乘上兵也
習行陣曉撃刺進而進退而退中兵也奔則蹶負則喘
[009-13a]
迎刃而殪望敵而走下兵也凡上兵一支中兵十中兵
十支下兵百此非獨吾有敵亦不無也為將者不以計
用之而曰敵以上兵來吾無上兵乎以中兵來吾無中
兵乎以下兵來吾無下兵乎然則勝負何時而決也夫
勝負久而不決不能無老師費財吾故曰難乎制敵也
若其善兵者則不然堂然而陣填然而鼓視敵之兵有
挺刃大呼而爭奮者此其上兵也以吾下兵委之吾進
亦進吾退亦退者此其中兵也以吾上兵乘之滿鏃而
[009-13b]
向之其色動介馬而馳之其轍亂者此其下兵也以吾
中兵襲之夫如此敵之上兵樂吾下兵之易攻也必盡
鋭不顧而擊之吾得以上兵臨其中中兵臨其下此皆
以一克十以十克百之兵也焉徃而不勝哉是則敵三
克吾一而吾三克敵二况其上兵雖勝而中兵下兵即
既為吾克其勢不能獨完亦終為吾所并耳噫一失而
三得與三失而一得為將者宜何取耶昔田忌與齊諸
公子逐射孫臏見其馬有上中下因教之曰以君下駟
[009-14a]
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忌
從之一不勝而再勝卒獲千金夫臏之説乃吾向之説
也徒施之射是以知其能獲千金而止耳苟取而施之
兵雖穰苴吳起何以易此哉
  嚳妃論
史記載帝嚳元妃曰姜原次妃曰簡狄簡狄行浴見燕
墮其卵取呑之因生契為商始祖姜原出野見巨人跡
忻然踐之因生稷為周始祖其祖商周信矣其妃之所
[009-14b]
以生者神竒妖濫不亦甚乎商周有天下七八百年是
其享天之祿以能久有社稷而其祖宗何如此之不祥
也使聖人而有異於衆庶也吾以為天地必將搆隂陽
之和積元氣之英以生之又焉用此二不祥之物哉燕
墮卵於前取而吞之簡狄其喪心乎巨人之跡隠然在
地走而避之且不暇忻然踐之何姜原之不自愛也又
謂行浴出野而遇之是以簡狄姜原為婬泆無法度之
甚者帝嚳之妃稷契之母不如是也雖然史遷之意必
[009-15a]
以詩有天命𤣥鳥降而生商厥初生民時維姜原生民
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
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而言之吁此又遷求詩之過
也毛公之傳詩也以鳦鳥降為祀郊禖之候履帝武為
從髙辛之行及鄭之箋而後有吞踐之事當毛之時未
始有遷史也遷之説出於疑詩而鄭之説又出於信遷
矣故天下皆曰聖人非人人不可及也甚矣遷之以不
祥誣聖人也夏之衰二龍戲於庭藏其漦至周而發之
[009-15b]
化為黿以生褒姒以滅周使簡狄而吞卵姜原而踐跡
則其生子當如褒姒以妖惑天下奈何其有稷契也或
曰然則稷何以棄曰稷之生也無菑無害或者姜原疑
而棄之乎鄭莊公寤生驚姜氏姜氏惡之事固有然者
也吾非惡夫異也惡夫遷之以不祥誣聖人也棄之而
牛羊避遷之而飛鳥覆吾豈惡之哉楚子文之生也虎
乳之吾固不惡夫異也
  管仲論
[009-16a]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戎狄終其身齊國富强諸侯不
叛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桓公薨於亂五公子爭立
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嵗夫功之成非成於成之日
葢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則齊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鮑叔及其亂也吾不曰
豎刁易牙開方而曰管仲何則豎刁易牙開方三子彼
固亂人國者顧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後知放四
凶有仲尼而後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顧其使桓
[009-16b]
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問之相當是時也
吾以仲且舉天下之賢者以對而其言乃不過曰豎刁
易牙開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巳嗚呼仲以為桓公
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
為人矣乎桓公聲不絶乎耳色不絶乎目而非三子者
則無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相慶矣仲以為將死之
言可以縶桓公之手足耶夫齊國不患有三子而患無
[009-17a]
仲有仲則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豈少三子之徒
雖桓公幸而聽仲誅此三人而其餘者仲能悉數而去
之邪嗚呼仲可謂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問舉天下之
賢者以自代則仲雖死而齊國未為無仲也夫何患三
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於桓文文公之才不過桓公
其臣又皆不及仲靈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寛厚文公死
諸侯不敢叛晉晉襲文公之餘威得為諸侯之盟主者
百有餘年何者其君雖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
[009-17b]
薨也一亂塗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夫
天下未嘗無賢者葢有有臣而無君者矣桓公在焉而
曰天下不復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書有記其將死
論鮑叔賔須無之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為是數
子者皆不足以託國而又逆知其將死則其書誕謾不
足信也吾觀史鰌以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故有
身後之諫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
如此也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不悲其身之死
[009-18a]
而憂其國之衰故必復有賢者而後可以死彼管仲者
何以死哉
  明論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慮有所及有所不及聖人
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賢人以其所及而濟其所
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喪其所及故聖人
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賢人之治天下也以時既不能常
又不能時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後可以常以其所及
[009-18b]
濟其所不及而後可以時常也者無治而不治者也時
也者無亂而不治者也日月經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
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無用此區區小明也故
天下視日月之光儼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
有日月以至於今而未嘗可以一日無焉天下嘗有言
曰叛父母䙝神明則雷霆下擊之雷霆固不能為天下
盡撃此等輩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時
而不測也使雷霆日轟轟遶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䙝
[009-19a]
神明之人而擊之則其人未必能盡而雷霆之威無乃
䙝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聖人之
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獨愛夫賢者之用其心約而成功
博也吾獨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勞而功不成也是無他
也専於其所及而及之則其及必精兼於其所不及而
及之則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將曰是惟無及及則精
矣不然吾恐姦雄之竊笑也齊威王即位大亂三載威
王一奮而諸侯震懼二十年是何脩何營邪夫齊國之
[009-19b]
賢者非獨一即墨大夫明矣亂齊國者非獨一阿大夫
與左右譽阿而毁即墨者幾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
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譽阿而毁即墨者幾人易
知也從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約而成功博也天下
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舉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
九也歴數之至於九而不知其一不如舉一之不可測
也而况乎不至於九也
  辨姦論
[009-20a]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
因其疎濶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隂陽之
事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
外也昔者羊叔子見王衍曰誤天下蒼生者必此人也
郭汾陽見盧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孫無遺類矣自今而
言之其理固有可見者以吾觀之王衍之為人容貌言
語固有以欺世而盜名者然不忮不求與物浮沉使晉
[009-20b]
無惠帝僅得中主雖衍百千何從而亂天下乎盧杞之
姦固足以敗國然而不學無文容貌不足以動人言語
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從而用之由是言之
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誦孔老之
言身履夷齊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
作言語私立名字以為顔淵孟軻復出而隂賊險狠與
人異趣是王衍盧杞合而為一人也其禍豈可勝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
[009-21a]
衣巨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
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姦慝豎刁易牙
開方是也以蓋世之名而濟其未形之患雖有願治之
主好賢之相猶將舉而用之則其為天下患必然而無
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孫子曰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
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歎孰
知禍之至於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
名悲夫
[009-21b]
  三子知聖人汙論
孟子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吾為之説曰
汙下也宰我子貢有若三子者其智不足以及聖人髙
深幽絶之境而徒得其下者焉耳宰我曰以予觀於夫
子賢於堯舜逺矣子貢曰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
之能違也有若曰出乎其類抜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
有夫子之盛也是知夫子之大矣而未知夫子之所以
大也宜乎謂其知足以知聖人汙而已也聖人之道一
[009-22a]
也大者見其大小者見其小髙者見其髙下者見其下
而聖人不知也苟有形乎吾前者吾以為無不見也而
離婁子必将有見吾之所不見焉是非物罪也太山之
髙百里有却走而不見者矣有見而不至其趾者矣有
至其趾而不至其上者矣而太山未始有變也有髙而
已耳有大而已耳見之不逃不見不求見至之不拒不
至不求至而三子者至其趾也顔淵從夫子㳺出而告
人曰吾有得於夫子矣宰我子貢有若從夫子㳺出而
[009-22b]
告人曰吾有得於夫子矣夫子之道一也而顔淵得之
以為顔淵宰我子貢有若得之以為宰我子貢有若夫
子不知也夫子之道有髙而又有下猶太山之有趾也
髙則難知下則易從難知故夫子之道尊易從故夫子
之道行非夫子下之而求行也道固有下者也太山非
能有趾而不能無趾也子貢謂夫子曰夫子之道至大
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夫子不悦夫有
其大而後能安其大有其小焉則亦不狹乎其小夫子
[009-23a]
有其大而子貢有其小然則無惑乎子貢之不能安夫
夫子之大也
  利者義之和論
義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苟宜也宜乎
其拂天下之心也求宜乎小人邪求宜乎君子邪求宜
乎君子也吾未見其不以至正而能也抗至正而行宜
乎其拂天下之心也然則義者聖人戕天下之器也伯
夷叔齊殉大義以餓於首陽之山天下之人安視其死
[009-23b]
而不悲也天下而果好義也伯夷叔齊其不以餓死矣
雖然非義之罪也徒義之罪也武王以天命誅獨夫紂
揭大義而行夫何䘏天下之人而其發粟散財何如此
之汲汲也意者雖武王亦不能以徒義加天下也乾文
言曰利者義之和又曰利物足以和義嗚呼盡之矣君
子之恥言利亦恥言夫徒利而已聖人聚天下之剛以
為義其支派分裂而四出者為直為斷為勇為怒於五
行為金於五聲為商凡天下之言剛者皆義屬也是其
[009-24a]
為道决裂惨殺而難行者也雖然無之則天下將流蕩
忘反而無以節制之也故君子欲行之必即於利即於
利則其為力也易戾於利則其為力也艱利在則義存
利亡則義喪故君子樂以趨徒義而小人悦懌以奔利
義必也天下無小人而後吾之徒義始行矣嗚呼難哉
聖人滅人國殺人父刑人子而天下喜樂之有利義也
與人以千乘之富而人不奢爵人以九命之貴而人不
驕有義利也義利利義相為用而天下運諸掌矣五色
[009-24b]
必有丹而色和五味必有甘而味和義必有利而義和
文言之所云雖以論天徳而易之道本因天以言人事
説易者不求之人故吾猶有言也
 
 
 
 
 嘉祐集卷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