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樂全集 > 樂全集 卷二十四
[024-1a]
欽定四庫全書
 樂全集卷二十四    宋 張方平 撰
  論事
   論國計事
臣切惟天之生民以衣食為命聖人因是而為之均節
立君臣貴賤等威之分以止其争且亂故禮也者文飾
此者也刑也者防禁此者也凡所謂賞罰法令仁義亷
恥皆縁此而後立者也衣食不足何禮刑之有哉内無
[024-1b]
以保其社稷外無以制其夷狄國非其國矣故貨食者
人事之確論非髙談虛辭之可致者也今京師砥平衝
㑹之地連營設衛以當山河之險則是國依兵而立兵
待貨食而後可聚此今天下之大勢也臣在仁宗朝慶厯
中充三司使嘉祐初再領邦計嘗為朝廷精言此事累
有奏議所陳利害安危之體究其本原冗兵最為大患
略計中等禁軍一卒嵗給約五十千十萬人嵗費五百
萬緡臣前在三司勘㑹慶厯五年禁軍之數比景祐以
[024-2a]
前増置八百六十餘指揮四十餘萬人是増嵗費二千
萬緡也太祖皇帝制折杖法免天下徒初置壯城牢城
備諸役使謂之廂軍後乃展轉増創軍額今遂與禁軍
數目幾等此其嵗増衣糧幾何是皆出于民力則天下
安得不困臣慶厯五年取諸路鹽酒商税嵗課比景徳
㑹計録皆増及三數倍以上景徳中收商税四百五十
餘萬貫慶厯中一千九百七十五萬餘貫景徳中收酒
課四百二十八萬餘貫慶厯中收一千七百一十萬餘
[024-2b]
貫景徳中收鹽税課三百五十五萬餘貫慶厯中收七
百一十五萬餘貫但茶亦有増而不多爾天下和買紬
絹本以利民初行於河北但資本路軍衣遂通其法以
及京東淮南江浙景祐中諸路所買不及二百萬疋慶
厯中乃至三百萬疋自爾時及今及二十年但聞比較
督責不聞有所寛減也如此浚取天下豈復有遺利自
古有國者貨利之入無若是之多其費用亦無若是之
廣也昔唐室自天寶之亂肅代之後國力大窘禁軍乏
[024-3a]
餉畿甸百姓至挼穗以供兵食登都城門以望四方貢
奉之至可謂危蹙已然患難既平則兵有時而解兵解
則民力紓矣今中外諸軍坐而衣食無有解期天下困
敝已如此而上下恬然不圖云救寶元康定中夏戎阻
命西師在野既聚軍馬即須入中糧草在京支還交鈔
銀錢物帛一嵗約支一千萬貫以上三司無以計置即
須内帑供給慶厯二年三年連年支撥内庫銀紬絹只
此兩次六百萬疋兩三司以補不足㝷即支盡西事巳
[024-3b]
定二紀于兹中間亦不聞有所處置者邦家不幸大變
仍臻頒賚之餘府庫虛匱宿藏舊積葢無餘幾萬一因
之以饑饉加之以冦戎臣恐智者難以善於後矣夫苟
且者臣下及身之謀逺慮者陛下國家之計兹事體大
在陛下所憂無先於此財計之任雖三司之職日生煩
務常程計度簿書期㑹則在有司至於議有繫於軍國
之體事有闗於安危之機其根本在於中書樞密院非
有司可得預也今夫賦斂必降勅支給必降宣是祖宗
[024-4a]
規摹二府共司邦計之出入也今欲保大豐財安民固
本當自中書樞密院同心協力修明真宗巳前舊典先
由兵籍減省以次舉其為弊之大若宗室之制官人之
法諸生事造端非簡便者裁而正之至於微末細故於
國計盈虛不足為損益屬之有司可矣提其綱則衆目
張澄其原則下流清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又曰
變而通之以盡利節卦之辭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
民故傷財害民之事當為制度以節之爾若但遵常守
[024-4b]
故齪齪細文避猜嫌顧形迹恤浮議而廢逺圖忽人謀
而徼天幸日月逝矣嵗不我與後雖噬臍何嗟及矣臣
服在近列荷恩三朝竊見時事日以迫急不勝憂憤輒
罄狂瞽惟陛下留神省察
   請裁減賜賚事
天下不幸大行皇帝奄棄萬國自仁宗升遐及今未滿
四年大禍仍臻内外公私財費不贍再頒優賞府藏虛
散臣深惟方今至急莫先財用財用者生民之命為國
[024-5a]
之本散之甚易聚之實難財用不足生民無以為命國
非其國矣祖宗平天下收斂其金帛納之内帑諸庫其
所以遺後世之業厚矣自康定慶厯以來發諸宿藏以
助興費百年之積謂存空薄竊見赦書其諸軍將校賞
給已行支散外至於文武百官既以遷官加恩徳澤已
厚其諸賜賚若更循嘉祐近例切慮國家財力不堪供
給伏乞檢㑹真宗上仙遺賜仁宗即位頒賚舊事施行
乃是先朝體則非由今日裁損所有山陵制度遺詔戒
[024-5b]
從省約切聞永昭陵修奉之時有司不能恭遵先志張
皇勞擾虛費不貲供索煩多半成棄物乞下三司及經
由州縣凡係科率所及路分當職官吏各據的確名數
明立期㑹務在愛惜官私物力今日月猶賖足以辦集
至於諸色用度非所急者不以小嗇為無益而弗為不
以小費為無傷而不節深慮經逺之計以底蒸民之生
方今之切務莫先於此矣臣等被遇先朝叨處近列身
同國之休戚目覩民之利病不敢循黙少裨涓塵
[024-6a]
   論時政要務
陛下受天明命纂隆大統勵精圖治志在緝熈祖宗之
休烈虛懐訪逮思聞嘉言自輔臣近職沃心納説葢日
有以啓迪天聰者矣臣以薄陋久參侍從昨因外徙暫
留朝著居無事職不敢請對旒扆今被命守藩奉辭就
路敢不少効狂斐微補大猷臣聞治國者知為政之所
先則能成天下之務知當世之所急則能通天下之變
方今政之所先莫先於簡人材時之所急莫急於足貨
[024-6b]
食簡人材當精察其誠偽足貨食在屏斥其游冗推是
而言觸類而長之提綱而衆目張矣臣請畧舉其概堯
舜禹臯陶益稷古今所謂聖君賢臣也書稱堯曰克明
俊徳平章百姓以協和萬邦言帝堯能明俊徳之士任
用之以平和章明百官之政故得天下乂安至於舜禹
臯陶益稷相與謨治道之要吁嗟相戒率以知人為本
且曰知人則哲惟帝其難之夫帝堯猶以知人為難可
諒人之難知也若夫天下之廣萬幾之煩故非一人之
[024-7a]
聰明精慮所能周舉亦在操其要而巳矣今自二府輔
臣侍從近列至於左右前後之人其材用淑慝不可不
知也知其材用淑慝則陛下之腹心有所付然後庶務
可以舉矣以陛下之明而察其言行考其能效參之羣
論亦可以得其粗矣若復要其操守觀其履久而益審
則盡其精者矣此所謂簡人材之大畧也方今中外庶
務積習頽弛兵籍猥多而不精練吏員猥多而智効一
官者少至於宫省之事體宗室之禮分制度不立苟為
[024-7b]
因循國計不贍民生日匱此所謂斥游冗之大畧也或
曰持盈守成之道當循舊章兹所謂淺近之常談不知
時務者也今日之政其敝豈可不救譬之琴瑟不調甚
者況當陛下始初健粹天下想望朝廷丰采傾耳以聴
惟新之令葢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發而中節斯謂之中事舉其中無過可矣若曰恬而無
以為也何異大厦有風雨之患而不知葺病者有膚腠
之爽而不知療良匠善醫豈應若是臣今所言所謂舉
[024-8a]
其槩者譬之文章為發題爾陛下以臣言稍合於理試
舉此題以詢諸可顧問者必有能推廣利害詳為條對
又以見臣下之器識庶於海嶽薄増塵露
   論治道大體
陛下即阼以來顧諟天之明命慮而後言議而後動欲
以身先而率天下以正可謂盛徳矣然始初清明中外
觀徳朝廷風體顧當先其大者逺者若夫厚風俗美教
化修典刑正紀律以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務此今
[024-8b]
之所當先者也而近日政令未見有可以慰天下之心
者而但聞利害相傾愛惡相攻議論紛紜斥免繼踵臣
恐四方有以窺時政者矣國家設官分職置臺諫官臺
官以究邪慝繩愆違肅朝倫諫官以拾遺補缺規君過
歴代具員各揚其職仁宗虛懐盡下容納無擇先帝英
明健粹令出惟行陛下祗遵成憲以端治本王道正直
在執厥中所言是耶事固當無大而必從所言非也事
亦當無小而必察取其至當何所依違天無私覆日月
[024-9a]
無私照帝王之心如是而已矣又方今朝廷之大弊政
事所以因循人情所以不盡止為避煩言恤形迹事小
嫌廢大體名曰公道其實徇私名曰慎重其實苟且以
此為適治之路是猶北轅而之楚也伏願陛下廓大明
恢遠度有以率勵羣下革此敝風俾協恭和衷共成雅
俗如此則君體以尊人倫以穆紀律可得而正風俗庶
幾乎厚陛下以此圖於執政推是而廣之觸類而長之
治路由此而適顧為近爾
[024-9b]
   論消復災異治平/三年
臣自到闕伏見陛下以垂象之變避正殿減膳降服恤
刑罷宴徹樂聲弛力役所以修省答天戒者甚至竊聞
退就宫閤尤為憂勞至以聖躬為民祈請臣深惟陛下
以上聖之資自在藩邸其稽古好徳令聞夙著於四方
繼天纂統越今四年始初清明厲精求治然未聞有以
修明紀律震耀威靈以究安危治亂根本之議也前史
推彗星之占率以為除舊布新之象中外之因循久矣
[024-10a]
官失其守事忘其舊綱目頽紊憲章隳弛天其或者儻
將以是為告先賢以為政譬之鼓琴瑟不調甚者必當
解而更張之竊觀朝政殊未遑及此晉書紀何曽傳曽
侍武帝退而告其子曰吾每對見未嘗聞經國逺圖惟
説平生常事非貽厥孫謀之兆也及身而已後嗣其殆
乎後天下亂危果如其言今夫萬幾庶政屬在兩府願
陛下以燕暇之時就清閒之處延召執政之臣從容賜
坐垂意訪逮各使悉心陳治道之要以陛下之明而擇
[024-10b]
參其言舉其可施行者以興敝舉廢捄時急務匪惟修
人事抑以承天意又比來災眚間作率由隂沴夫隂也
者臣道也妻道也夷狄之道也庶民之象也陛下推是
而求之則天意可見而消復之道得矣惟陛下留神幸

   請郊祀用新樂事
臣前承宣詔崇政殿觀新樂近又聞聖㫖以將來南郊
且用舊樂令兩制詳定伏以後周樂律本王朴竇儼之
[024-11a]
所考正朴既人傑儼亦通儒制作所傳必貫精義按朴
疏云自秦而下旋宫聲廢自漢至隋垂十代凡數百年
所存者黄鍾之宫一調而已十二律中惟用七聲其餘
五律謂之啞鍾唐太宗用祖孝孫張文收考定雅樂而
旋宫八十四調復見於時唐末之亂工器都盡購募不
獲文記亦亡集官詳酌終不知其制度梁及後唐晉漢
缺壊尤甚至於十二鎛鍾不復通其聲律但循環而擊
之編鍾編磬具儀而已絲竹匏土僅有七聲作黄鍾之
[024-11b]
宫一調亦不和備其餘八十三調於是乎泯絶世宗臨
視鍾虡患雅聲淪替乃命竇儼考詳八音粗加和㑹以
朴通於律厯宣示古今樂録令加討論朴遂依周法以
秬黍定尺作律準十三絃分尺寸設柱以準十二管之
聲十二聲中旋用七聲為均旋宫之聲久絶由朴而復
出遂命太常按習國初因之後太祖以雅樂聲髙近於
哀思不合中和因詔和峴審詳其理峴言王朴黍尺較
西京銅望臬古制石尺短四分樂聲之髙良由於此乃
[024-12a]
詔依古法創新尺并黄鍾九寸管令工人品校其聲果
下於王朴所定管一律遂重造十二管取聲自此樂音
和暢景徳中御史上言太常樂器多損音律不調先皇
命李宗諤考較課習既而親臨閲之亦先以律準定鍾
石自是樂府寖有制度陛下自景祐以來講求樂事於
時李照輩各率所見議論不經制作乖方㝷亦廢罷聖
心深維治本以禮樂為大事故孜孜考逮必欲盡其精
要考音制器葢已詳備矣在周王朴雖造律準略定八
[024-12b]
音爾時方經略四方用干戈征伐海内日不暇給葢但
編次舊器考擊粗諧㑹而已藝祖詔和峴重定律尺亦
未嘗有所改造也今陛下既合衆議新作金石試之廣
廷聲律又協此乃藝祖之遺意先皇之逺懐夫又何疑
成而不用夫樂本於人心成聲於物聲既和而反感於
人心者也先王以是交人神變風俗其用大矣然歴代
之審音者常鮮其人又音樂之妙非淺學所及應于耳
而通於心然後能達其精微之致儒生學者按文泥古
[024-13a]
跼于形器制度之間而不自知律吕本于自然之道音
官藝人記其搏拊節奏之序而不能知敎化之原臣往
年嘗䝉宣示樂府要略竊以䝉昧妄為注解即知聖心
之于樂律通達本于天縱也外廷諸臣不足以仰望清
光預制作之議今郊祀日近乞令太常勒工人按肄新
器使益精習用之禮天地薦祖宗以伸陛下之孝誠則
積年之勤亦不虛設無煩過事謙損以稽盛節
   論君前臣名事
[024-13b]
臣聞君尊臣卑人倫大義所以立朝廷之體定上下之
分不易之道也故君前臣名著自上古陛下紹膺寶命
光宅萬邦降意虛懐優遇羣下小大之臣進對率稱其
官此乃等夷相推民吏奉上之言非所以正尊極而隆
堂陛明王制而崇主威也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
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以至禮樂不興刑罰不中
真宗嗣立之始厚待先朝宰臣吕端李沆初不呼名二
臣上表固辭㝷如常禮陛下厯數在躬及兹四年君臣
[024-14a]
之際尊卑之分别嫌明微在乎言動願陛下總攬權綱
威恩並用呼官過禮乞從寢削曰公曰卿足正名分長
轡逺馭使無遺力則百職並修庶務以濟此逺者大者
之體也
   論宗室賜名事
臣昨受勅修宗正寺玉牒臣先於慶厯年中嘗領此職
近閲屬籍文簿仍是慶厯七年八月臣所修進及今二
十年不曽復行編纂慶厯七年所進屬籍皇族已賜名
[024-14b]
授官除前著籍外其新立籍五百八十八員其未賜名
授官者猶有二百五人共一千八十有餘員上通聖祖
及廟諱并已前薨卒落籍者凡一名即同音諸字皆為
相犯又諸文字如日月水火等不可為名者甚多以此
近年所賜宗室名不成文理無復義訓竊慮接續更賜
名授官者下本司撰名益更鄙俗稱呼不便謹按禮經
上治祖禰尊尊也下治子孫親親也旁治昆弟合族以
食序以昭穆人道竭矣故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袒
[024-15a]
免殺同姓也六世親盡無屬名矣按屬籍所連名太祖
皇帝之後曰徳曰惟曰從曰守曰世曰令曰子太宗皇
帝之後曰元曰允曰宗曰仲曰士曰丕秦悼王之後曰
徳曰承曰克曰叔曰之曰公則世數可推也國家鼎祚
無疆宗支蕃衍但據即今人數已為無字可名欲乞下
有司檢㑹諸屬絶無服之親今後賜名其同音異字並
許撰進合係連名者亦乞朝廷詳定指揮
   論王府官屬事
[024-15b]
竊惟潁王地居嫡長春秋鼎盛方今稽古向學修誠進
徳若其左右前後有位之士所以朝夕納誨咨告法度
出入起居罔有不欽一有元良萬國以正社稷之本也
今慎簡宫僚進用時俊嵗年之間即復遷易於此假途
以陞要近乃令搢紳之列指為仕宦捷徑非所以資王
之重也願留聖慮申諭執政王府記室顧當兼用詞翰
之選至於翊善保傅之業也宜於兩省以上推擇老成
舊望行安而節和者得以久處其職俾典領宫中之政
[024-16a]
至于侍御僕從便僻側媚以非正之事云為者察而聞
於王小者懲戒大者上聞而斥之無有憸人得在王門
以著王之令聞兹國家無疆之休惟陛下留神幸察
   請慎用兩制資序事
伏以知制誥之職所以代王言為誥令由此召入禁林
充學士非才譽允洽何以當其選比來朝廷率以體例
補次日近誥命或有淺鄙傳為口實前代國家有事之
際或以單札之辭折衝千里之外使三軍感勵萬方悦
[024-16b]
勸背逆兇醜或以革心邉方外域或以向化故知文詞
書命有足以助國威宣王澤也祖宗之世有自州縣之
職拔處辭禁有自兩禁黜為管庫者葢惟才而是用豈
為人而擇官其脩起居注史館修撰即次除知制誥之
資序也今朝士不脩亷恥至冒憲章法座之前輒自干
請竊謂若此除授宜詳加推擇必其人流才地辭學器
識他日可以備大臣之用而後擢處其職文物盛於本
朝光華照於天下使名器以重堂陛以隆
[024-17a]
   論進用臺諫官事體
伏見天禧元年初復臺諫官詔勅云所置臺諫官三年
内不得差出仍不兼領職務候及三年或屢冇章疏實
能裨益特越常例别與陞遷若職業蔑聞言事無取移
授散秩仍遣監臨比來朝廷命臺諫官甚異先朝本意
葢臺諫官之設所以切摩理體助為聰明非使其生事
招搖為仕宦捷徑也粤自近年増置員數而又進擢殊
速聴用過當頗開朋黨險危善良鼓動風波淪胥以敗
[024-17b]
比雖易轍尚存遺俗不有丕變曷扶國體乞今後應臺
諫官宜如天禧詔勅俾之久於其職以觀其效倘於政
令無所發明雖有奏論不適理道稍明黜陟用勵公忠
庶明治方以風化下
   請致仕官免舉官連坐事
伏見法寺奏斷命官使臣贓罪案後收繫舉主其間或
有已致仕官等例皆行勘依法同坐夫保任之制同坐
之文所以懲謬舉然知人之明聖賢所難今夫任人於
[024-18a]
朝而終身共其累既已重矣其在仕途猶可以布耳目
聴察其人之所為變節者得以自聞其致仕官已去仕
籍所任之官聲迹不接有才勞則賞典不及罹罪辟則
坐累如初彼縉紳大夫之能保名節引年謝事朝廷宜
有以優禮之若之何猶使刀筆之吏以非其身之過從
而責之臣恐有以傷風敎也伏乞聖慈溥加矜察今後
官吏犯贓罪舉主有巳致仕者更免收繫同坐
   請刪定勅令
[024-18b]
竊見天聖中刪定編勅於今累年比來鄙庸之人意慮
淺近不識大體妄陳利害朝廷輕聽往往行下自邊事
之後末議蜂起條令錯出舊章淆亂郡縣承用益駮姦
吏因縁出入為弊導民偷薄動開争端亂獄滋豐民用
怨苦臣聞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簡易以信之謂也方今
之政所謂文敝其民利而巧蕩而弗静勝而無恥為救
之道在簡而信臣愚謂宜刋定法令以明示民選命近
臣達政體通時務者三兩員慎舉京朝官之明曉法意
[024-19a]
練習民事者五七員類聚天聖編勅後條令其毛細苛
冗者蠲除之違異重復者考正之必事理精審條目簡
便有輔於政者存為著令夫子曰古之知法者省刑本
也今之知法者不失有罪末矣夫然後官知守法吏息
舞文民有措其手足兹當今之切務也
   請減刺配刑名
按歴代刑法之制葢自漢文帝除肉刑而用箠令於後
沿革世有増減大體笞杖徒流大辟為法五等至隋髙
[024-19b]
熲以經世之才議定科律笞以一十至五十杖以六十
至一百徒以一年至三年流以一千里至二千里大辟
以絞斬蠲損前代鞭刑梟首轘裂之法輕重之準識者
以為盡天下之平唐室遵用惟加流刑以二千里至三
千里然而笞杖皆用竹其徒流者不加杖若加杖者即
免役諸犯徒應居作者在京送將作監婦人送少府監
縫作在外者供當處官役婦人配舂犯流應配者三年
俱役一年加役流者流三千里役三年若家無兼丁與
[024-20a]
工樂雜户太常音聲人及習天文并給使散使者方加
杖免役還依本色皇朝建隆四年太祖皇帝神智英武
自立一王之法始建折杖之制一百折二十以次為差
杖制用木而大於箠各有輕重之令犯徒者加杖免役
犯流者加杖配役其情罪尤重者更為加杖刺配之法
逮今百年雖累聖以慈恕御天下欽恤慘怛留神刑典
而科禁條章其實煩密四朝編勅自建隆開寶興國淳
化咸平祥符天聖慶厯八經詳定門目寖廣其刺配之
[024-20b]
條比前代絶重前代加役流既不加杖又役滿即放或
㑹赦即免今刺配者先具徒流杖之刑而更黥刺服役
終身其配逺惡州軍者無復地里之限祖宗之世比條
尚稀臣嘗檢㑹祥符編勅刺配之罪四十六條天聖編
勅五十四條今慶厯編勅九十九條諸係禁奏取㫖又
七十一條比之天聖葢已増倍其間亦有一條該刑名
數節詳而究之比祥符勅幾三倍矣錮械係纍扶老攜
幼道路相望不得至配所而死溝壑者葢不可勝計州
[024-21a]
郡積多往往奏乞住配臣恐更歴年載逺方小郡流配
益衆漸成淵藪其強猾不逞念已隔絶鄉里親戚不復
更自顧藉厲階患萌亦嘗起於所忽也故臣前曽上言
乞差官據慶厯編勅及續降勅諸刺配條重行詳定議
從減除其情理蠧害顯為人患不可存之鄉里者須用
此法諸縁茶鹽酒麹銅礬冒禁以規財利之類約見行
刑名輕重别立居役之法合配逺惡州軍者令實役七
年配三千里外者六年千里外者五年隣州者三年並
[024-21b]
供當處官役不用赦降原免人情安土且開自新之路
減逓送之勞息流離之苦州郡役事亦足資助譬招募
本城役兵頗省衣糧之給又以少清刑本上洽和氣消
逺方之釁兆廣仁政之大體其於治道實繫慘舒
   請節録唐書紀傳進御
荀子曰聖王有百吾孰法焉欲觀聖王之迹則於其粲
然者矣禹湯有傳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無善政也久
故也傳者久則論略近則論詳當今之世而君必談堯
[024-22a]
舜臣必稱禹稷是拘儒迂生之談非適時濟用者也伏
以唐代有天下三百年其間治亂得失詳矣朝廷立國
之紀典刑制度因於唐者也故觀今之政唐氏最近臣
以不敏忝職諫司思有以薦乙夜之親程廣觀文之典
學欲乞今後節畧唐書紀傳中事迹今可施行有益治
道者間録一兩條上進伏乞萬幾之暇特賜開覽善者
可以為準的惡者可以為鑒戒兹亦賈誼晁錯借秦以
喻漢意也
[024-22b]
   論同天節錫宴
誕辰紀節自唐明皇天下承平務為盛事宰臣張説請
以誕日為千秋節相沿至今為大慶㑹州郡宴設廣作
勞費煩擾百姓敝事甚多搜求庖味兼諸水陸是日四
方暴殄天物不可勝計唐貞觀中太宗嘗謂侍臣曰今
日是朕生日俗以生日喜樂在朕之心翻成感思詩曰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奈何以劬勞之辰更為喜樂之事
也今大行梓宮在殯將來同天節願陛下特降御札天
[024-23a]
下州郡錫宴只用酒菓素膳誠為得禮以此仁心儉徳
足以昭奉先之孝廣及物之慈著之於令貽憲後王兹
盛徳之舉也
   論變更舊制事熈寧三/年正月
臣䝉恩朝對今已奉辭竊惟孤陋之質尚偶聖神之㑹
上膺眷遇有異等倫今承特詔而來安敢緘黙而去輒
獻愚忠上裨天聴臣聞人心惟危患生所忽動危甚易
安之實難禁衛六軍邊防三路撫御之法善制具存民
[024-23b]
心戎事國之大本動静之機安危所繫若民心危搖戎
事興動䇿慮一失綏輯非易祖宗謨烈國家大計甚所
慎重惟此二者不同小事宜隨改易縱有利害容得更
張民猶水也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兵猶火也可以焚
物亦可以自焚焚溺之害當在幾之先見造形而悟已
是後時害成乃悔何嗟及矣夫人臣之分出處是常家
國大業天下重器譬之輜重豈可輕離願陛下思所以
置器於安審所以藏身之固廣聰聴於符同之外採公
[024-24a]
議於得失之前深察軍民之情厚為社稷之慮使人安
其業上下無怨溥天之下欣戴盛徳髙拱巖廊之上保此
泰山之安朝廷尊而國體平順氣應而嘉生遂不亦休
哉臣疎外狂瞽不識忌諱以此愚言上答恩眷退就誅
殛實所甘心
   論水害修隄防事
竊惟水之為利害大矣夫欲捍水患全地利非惟開通
溝洫亦當修築隄防今諸州縣有古之障水基迹往往
[024-24b]
存者循而視之葢古人之勤民其用意周矣頃來因積
水言功利者乃欲決舊障以通壅塞不慮為害更廣乞
下有司凡議水事檢行通塞利害者必令兼度地形因
髙卑之勢可成隄障之處為之増修導水就下則中平
之田得以稼穡租税入官是為公私之利其舊隄障令
州縣常為補築頽缺無令民得擅隳鑿斯亦於水之利
害一端也
   論京東饑饉請行賑救事
[024-25a]
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惟其有備恃以無恐近者旱蝗上
貽憂軫京東聞已雨足然二麥不收比至秋成尚隔明
月此路民尤暴悍輕為冦刼不加賑恤必擾鄉閭明道
年中京東饑本路公私無蓄積朝廷憂之乃泝淮濟以
至轉海運糧斛水道艱阻比至多後時無以救荒應卒
伏見京東毎嵗上供斛斗六十萬石其斛斗多在淄齊
州界旋撥綱船輦運上京臣昨在徐鄆間見縁河諸倉
頗有貯積見今五丈河綱運不絶乞速令且住裝發其
[024-25b]
已裝發在路者自曹濟廣濟軍隨處䣃納留充賑濟一
二百里内州縣人户並可各隨近便赴倉支給也以至
河北東路州縣饑民亦可救賙得及陜西亦有上供小
麥三十萬石可以截留應接本路今京城出糶倉糧價
甚賤且留兩路一嵗上供之數乃是以有餘補不足也
見差安撫使將辭行兹亦少副臨遣恩㫖
   許州潁州舉人父老僧道詣闕進奏以皇帝自
    忠武軍節度使潁王即位乞恩澤事令兩制
[024-26a]
    定歸一處
臣等伏詳國朝之制太宗皇帝自開封尹晉王即位真
宗皇帝自開封尹壽王冊為皇太子即位仁宗皇帝自
建康節度江寧尹昇王冊為皇太子即位累朝即無推
恩舊領封鎮故事大行皇帝自齊州防禦使即位本州
舉人父老僧道詣闕進奏故有推恩近例今皇帝以忠
武軍節度潁王已降制冊為皇太子即位事與先朝有
異今據兩州所援恩例事出僥倖皆是妄作干請兼别
[024-26b]
無典故稽考乞各勒還本貫
   論除兵官事
昨因登對伏承顧問選補軍職舊事臣竊觀國朝故事
所除軍職或以邊功或以勞舊或以肺腑據其資任視
其履歴有即直除馬步軍副指揮使都虞候者不必自
四廂稍遷其例甚多近日所補軍職人材器畧多無素
望至於累勞亦無顯效短中取長苟備員而已又逓遷
迅速曽微事功如郭逵自諸司使除龍神衛四廂都指
[024-27a]
揮使不五年已遷殿前都虞候舊事儻未有人且虛其
員俾之兼權以待勞能未為妨闕臣伏見濟州防禦使
向傳範資性謹重和而有守典藩有政常居課最沂州
防禦使劉永年綽有武幹理戎嚴整數守邊郡頗著風
績此皆閥閲舊門地連戚屬右職之中可以寄任閤門
使嘉州團練使劉几自康定慶厯初昊賊初叛命即在
西路久効驅馳從征嶺南備更任使其人履歴出郭逵
之右逺甚此皆可以屬之禁衛者也伏望陛下更加察
[024-27b]
訪以備委用
   論補軍職
昨差出許懐徳後馬步軍皆闕都帥遂自環慶路抽回
殿前都虞候王元令權勾當步軍司公事其王元又已
年老衰病至于總司軍政亦恐精力不逮切以殿前馬
步軍逐司公事不少非惟統率宿衛務要衆整亦須諳
熟軍制稍通吏用太宗朝侍衛都虞候以上常至十員
職位相亞易於遷改且使軍伍素相服習邊藩緩急亦
[024-28a]
得選用先朝時馬步軍當闕帥殿前都指揮使髙瓊頗
知軍中舊事上言及此先帝甚然之今内則禁兵寖驕
極須彈壓外則邊患不測常資防備昭亮王元恐未任
專幹心膂除郭承祐好進多事累被彈奏不堪入典禁
軍外乞於以次管軍將校中擇取一兩人赴闕分緫禁
衛佐佑扈翼於體為便
 
 
[024-28b]
 
 
 
 
 
 
 
 樂全集巻二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