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河南集 > 河南先生文集 12
  故中大夫守太子賓客分司西京上柱國陳留縣
   開國侯食邑九百户賜紫金魚袋謝公行狀
  曽祖廷徽國子司業越州觀察判官
  祖懿文秘書郎杭州鹽官縣令
  父崇禮泰寧軍節度掌書記檢校左散騎常侍累
[012-1b]
   贈户部侍郎  本貫杭州富陽縣章嵓鄉赤松里謝濤字濟之年
   七十四
謝氏系譜自公七代祖已下官諱具存始居河南之緱
氏至四代祖終衢州刺史葬嘉興因家江東及鹽官葬
富陽遂為富陽人當錢氏制吴越故散騎而上三世不
為朝廷官公始十一嵗嘗與父客談散騎私觀之見其
辨對有成人風大為歎異學舍有説左氏春秋者公十
[012-2a]
四嵗從之學歸輒與同輩伸其義必盡其師之所傳既
冠寓居吴郡會汾晉平都國當表賀吴士為奉者文體
弱更數人皆不能如郡将意公私草之為人持去郡将
大稱惬吴中先生亦自愧不及故王黄州羅拾遺處約
並為吴之属縣長公與其游羅嘗與王書云濟之揚㩁
天人葢吾曹之敵其為名流推重如此淳化三年舉進
士上第除梓州𣙜鹽院判官明年盗發益部公以梓近
益為大郡盗畏强逼且利以自資攻之必亟盍大為守
[012-2b]
具時近郊多林木乃白郡守悉取之以完棚櫓且為薪
蒸之備既而被圍百日樵採路絶城中賴焉公參陳謀
議分䕶塹壁及圍解於僚吏為最力就遷梓州觀察推
官明年權知益州之華陽蜀民流散之後田廬荒廢詔
書凡入租占田有能倍入者斷以新籍於是豪右廣射
上田貧民歸苦多亡其素産公曰此權時之制敺民欲
就業耳若利其倍租而使下民失業豈經制哉乃命盡
還舊主所施行與詔書異至道二年召歸授著作佐郎
[012-3a]
太宗面諭令通判大藩即通判夀州遷秘書丞又通判
筠州知興國軍真宗考吏籍有五年無過者特遷得改
太常博士一日内中出朝士治績著者凡二十四人名
付中書門下令召見即以景徳二年冬對長春殿賜五
品服令通事舍人焦守節送學士院試試之明日會邊
奏警急降詔北征是時曹濮盗起又北兵分趨齊鄆東
土頗騷朝廷慎擇郡守真宗面諭宰相昨日京東奏曹
州闕人謝濤可轉官知曹州遂除屯田員外郎曹之征
[012-3b]
賦舊分送睢陽倉公至郡會霖潦民車在道者不克進
公曰自曹及宋陸行數百里平嵗致之不為易今泥淖
益困吾民且江淮漕連日至睢陽城下曹有廣濟漕亦
通京師使曹賦得漕送京師睢陽自取江淮米以直曹
賦豈非便耶乃開廩盡収属縣賦且上以利狀遂與轉
運使交奏朝廷從公舉降詔褒美未幾召還奉詔祈雨
嵩丘祠畢雨澍因言岳瀆有請禱而無報謝義或為闕
真宗是之因詔自今修報如禮是年西南有大星見占
[012-4a]
在蜀分詔公巡撫益利兩路又别受詔與益州張公詠
同議鑄大鐵錢利害於是考鐵價與舊錢更相均准故
下不得盗用而物估長平蜀人至今便之使回舉吏三
十餘人宰府疑其多公面陳諸吏幹状願署連坐以冀
必行奉使舉吏連坐自此始後所舉多踐台省不調者
猶為郡守四年授三司度支判官大中祥符初出知秦
州又知歙州改度支司封員外郎坐三司判官日舉𣙜
茶官被罪奪司封五年復為度支通判河南府馮魏公
[012-4b]
罷守薦公於朝召試授兵部員外郎直史館判三司理
欠憑由司出為兩浙轉運使賜金紫遷禮部郎中判司
農寺天禧五年兼侍御史知雜事乾興元年遷户部郎
中永定陵駕將發少府治明器象物甚侈大山陵使奉
詔自京至陵凡城門民舍卑隘者壊之公上章言先帝
封祝儀物大備尚不聞廢壊所過城舍今遺制務儉薄
反以象物壊民居非先帝意願下有司裁損章寢不報
物議是之是年以疾求東歸除吏部郎中直昭文館知
[012-5a]
越州天聖中代還遷太常少卿判太府寺登聞檢院以
步履艱蹇求西京留司御史臺踰年改秘書監臺任滿
就求分司明道元年轉太子賓客景祐元年十月三十
日以疾薨二年八月嗣子兵部員外郎直集賢院絳奉
公之喪自京師歸葬於富陽公生平不恤家事然友愛
甚篤宗門有孤者収養嫁娶如巳子在朝廷見貴勢無
所降屈士子進見雖少賤對之肅然及交言則開懐無
少隠故人皆憚其高而愛其誠凡治郡部吏有一善必
[012-5b]
孜孜稱薦或犯法雖甚惡之直其罪而巳未嘗有過刑
故終身無一嫌怨者雅善品藻文章江夏黄叔才嘗作
楊允恭墓銘甚負其文顧公曰能損益一字者我當辨
之公削去二十一字叔才歎服不已在西京被疾人有
贄文者必讀之終篇或擿其辭之工者稱道之其愛奨
士類如此初兩浙轉運使還朝議將以掌誥命會得疾
逾旬不能興事遂寝素好脩鍊藥術喜與方士談視榮
利泊如也本朝圖書之府惟昭文史館集賢秘閣公與
[012-6a]
兵部同時分帖四職太府寺實父子相代縉紳榮之見
于衣冠盛事録母夫人崔氏追封博陵郡太君夫人許
氏封晉陵郡君初散騎五子皆以五行定名公次弟炎
有文稱終公安令鍇今為天台令杲從方外教號安隠
師坦左侍禁子三人長即兵部次約将作監主簿少以
才敏知名季綺本廟齋郎約綺皆早亡女四人長適同
出身周盤次適徳興令梅堯臣次適延陵尉傅瑩次適
吴縣尉楊士彦孫三人景初将作監主簿景温太廟室
[012-6b]
長景平試校書郎女孫四人並幼公才位徳業當列國
史敢直紀行實以備史官之録謹狀  故朝散大夫給事中知同州軍州事兼管内勸農
   使上柱國隴西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户賜紫金
   魚袋李公行状
  曽祖誼不仕
  祖某不仕
  父繼文任殿中丞累贈尚書户部侍郎
[012-7a]
  本貫懐州武德縣待賢鄉德業里李允及字某年
   七十六
公之先三世傳春秋學至户部始以明經取科第公亦
世其學端拱二年及第授解州安邑尉居官有能績秩
滿再調京師廷見日太宗省其勞状嘉之擢大理評事
知邠州三水縣時靈武用師轉賦粟以餉軍再至積石
皆在期先遷光祿寺丞通判雅州㑹盗據成都不逞者
譁言以驚動旁郡公詰姦謹備郡境肅然事寜制書褒
[012-7b]
諭遷大理寺丞通判寧州卒都進者謀亂事覺公懼連
比者不能自明精意辨析全貸者衆移通判邠州遷太
子中舍殿中丞為開封府推官賜五品服未幾出為利
州路轉運使先是户部告老在京師嘗墜馬大衢中人
亟以告公朝服即步出府門移其所頃之導從者皆至
户部無他傷肩輿以歸或以事聞者及奉使入辭真宗
問曰卿父墜馬無傷耶因賜三品服是時台郎御史出
領使任尚穿賜金紫公秩卑初被進用搢紳榮之至部
[012-8a]
會嵗歉奏賑饑之章未報出倉粟數萬石散之民無轉
徙者遷國子博士入尚書省由主客金部司勲五遷至
金部郎中歴三司鹽鐵判官京西京東淮南河東河北
五路轉運使京東淮南皆再至前在淮南開漕渠通廣
陵市或有異議者罷知泉州後由淮南入為三司度支
副使授光祿少卿知昇州未行改太常少卿兼江南安
撫使遷光禄卿充淮南制置發運使時東土大饑自淮
轉粟五十萬濟青徐民俄授右諌議大夫知揚州徙知
[012-8b]
潞州代還授給事中知同州景祐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以疾終于州公為政平易務以静治不喜作為聰明部
吏或犯法湏其自章然後置于理其用心寧失有罪不
忍獄自巳發故所至有長者稱掌内外計三十年金粟
羨盈累千萬供億用度無一敗事不獨精敏過人亦其
聞見詳熟它吏難與比者樂薦士保任百餘人多至通
顯母田氏追封某郡太君妻安氏仁夀郡君子五人熈
載同學究出身早亡熈古進士第為屯田員外郎熈績
[012-9a]
衛尉寺丞熈朝大理評事女四人長適屯田員外郎何
向次適天章閣待制楊偕侍御史程戡屯田員外郎夏
安期自適楊氏而下俱亡諸孫七人嗣子奉公之喪即
以其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葬河内某鄉某里先公之墓
次前葬録公世系官閥并其行事俾某次之将求作者
以誌其壙某詳載其實以告謹状
  故推忠協謀同徳佐理功臣樞宻使金紫光禄大
   夫行尚書吏部侍郎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
[012-9b]
   章事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一百户
   食實封一千四百户贈太保中書令文康王公
   神道碑銘并序
景祐元年秋八月壬戌樞宻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
公薨于位天子震悼翌日臨其喪廢朝三日以太保中
書令告其弟命鴻臚内侍通治喪事賻物恤孤率用加
等禮官考行諡曰文康即以其年十月葬河南府河南
縣洛苑鄉魏封原與二夫人祔焉公諱曙字晦叔其先
[012-10a]
太原人始王氏居太原為著姓其後有徙西河者公之
先君能傳其世系之所從實隋世文中子之弟績之後
績號東臯子東臯而下間有儒者然不大顯亦未嘗去
河汾間經亂亡其譜不復貫叙故後世唯祖東臯子至
公始葬先君河南今遂為河南人曽祖傑祖崇生兵間
以義勇自許河東大将周徳威聞其名召補禆校徳威
後帥燕軍以戰死失知巳功業不著以夀終考景純少
客燕地感家世儒者不當用材武進乃南㳺嵩洛得左
[012-10b]
嵩譚用之者為之友寖以文稱還太原至境上時劉氏
方據其地歎曰天下将定以區區一方支天下兵此危
國也遂不入止上黨帥延致幙府府罷不復作吏購四
方書或手抄之晚年書數千巻端拱中終京師及公之
貴追榮三代曽祖太傅曽祖妣張氏韓國太夫人祖太
師祖妣閻氏齊國太夫人考太師尚書令妣祁氏魯國
太夫人公少舉進士淳化三年上第釋褐河南府鞏縣
主簿再調定國軍節度推官咸平中天子用古科目著
[012-11a]
方聞之士工部尚書趙公昌言舉公賢良方正試入等
授著作佐郎出知明州定海縣代還為郡牧判官賜五
品服遷太常丞受詔修傳燈録判三司憑由勾簿司考
發開封貢坐失實出監廬州茶税東封加恩遷博士通
判陳州未至任詔還豫修册府元龜以工部員外郎充
龍圗閣待制賜三品服従祀汾隂遷工部郎中改右諌
議大夫河北轉運使部吏求賕失與劾罷知夀州改淮
南轉運使歸朝勾當三班院糾察在京刑獄權開封府
[012-11b]
事加樞宻直學士知益州坐開封府日保任掾吏犯法
降授左司郎中尋復諌議大夫召為給事中兼太子賓
客天禧三年同知禮部貢舉所詘士或倡言被抑無行
者従而譁之不復辨状降為諌議大夫俄復給事中同
知通進銀臺司門下封駮事兼羣牧使四年寇萊公被
罪坐姻累罷學士知汝州乾興元年猶以前坐責授郢
州團練副使天聖元年起為光祿卿知襄州二年再知
汝州四年復給事中知潞州六年遷工部侍郎知河南
[012-12a]
府移永興軍七年入為御史中丞兼理檢使七月以工
部侍郎參知政事明道元年六月朝入殿廬未及對以
疾還第即上章求解政事七月授户部侍郎資政殿學
士知陜州是冬改元推恩遷吏部二年夏徙知河陽秋
再知河南府十一月被召加檢校太傅充樞宻使明年
七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未幾痬發于手浸淫以至
大病享年七十二公幼得先君所聚書讀之至周官春
秋尤極其義故為文章必本制度臨政長於斷事雖天
[012-12b]
性通悟發為事業迹其源流盖有助焉景徳中天子嘗
命近臣修書時楊文公在翰林公止太常属丞制以二
公並命論者以材名等夷非復爵位差降也臨益部日
會嵗饑衆心頗搖公曰往時蜀擾非有雄豪為倡先特
以攘寇不息驅而合之浸大耳今欲制其萌莫若禁盗
於是嚴盗法犯者一切皆死出金榖募告者又俾爪牙
吏擿其囊橐畫謀者久必就拘或示慘刑蜀人股栗嵗
中遂無盗然用它法皆寛平詿誤多貸免嘗有卒夜告
[012-13a]
其軍将亂公覆状立辨其偽斬之軍士皆感泣蜀舊以
季春糴廩米以濟民言利者増其直公抗奏復舊著為
定制先是禮部尚書張公詠再守成都蜀人懐之以為
後無繼者及公去遂有前張後王之諺其臨他郡則因
其俗而治之施其術若無窮然使人愛之皆如蜀人焉
尤重獄訟無細大必精意處之上黨有殺人者公察情
非是面訊其状其人以為不得真殺人者已無免理卒
不自明僚吏亦言不足疑公密以物色捕殺人者得之
[012-13b]
作辨獄記以戒理官前在西都有中人建議廣旁陵屋
居僦之取利以薦園寝公上言神道尚静今亟有興作
牟細利為家人煩䙝之薦非所以奉祖宗意於時近倖
方用土木取功賞書奏皆惮其守正位中憲日属玉清
昭應宫灾詔以衛卒及掌事者付臺刻火起状時太后
臨政謂公曰此人火非天灾必戮守衛者公上疏日者
魯桓僖宫灾孔子以為桓僖親盡當毁者也漢遼東高
廟及髙園便殿灾董仲舒曰髙廟不當居遼東髙園不
[012-14a]
當居陵旁故天灾若語此宫所建非應經義望以臣議
下大臣苟不合故典請歸田里時議者或云宫當修復
大臣雖以財費不充沮之未有斥言不當建者及公援
据經典辭頗切至上及太后皆感悟薄前守衛者罪修
宫議亦寢明道中嵗旱公引成湯六事為言且云今一
嵗四赦則政不節一事也願深以五事為戒在河陽會
遣使濟瀆祠醮公上言岳瀆山川自非時祀請罷勿祀
以息擾下之弊公初坐莱公去京師十年天下有宰相
[012-14b]
望士大夫惜公且老懼不克相延全者久之及晚節登
用雖以東宫之舊上雅意所属然亦公議有在焉嘗以
人臣患不節儉深自虧損在京師居第隘甚起居常一
室中廏唯二馬食無重肉處之泰然盖矯時之為也篤
於朋友樂周其急治家甚嚴退公私庭諸子甥姪横
侍席間命次子鼓瑟以自娱終嵗無絲竹之樂洛中營
小園歸意甚決末年恩典愈極終不得謝有志弗就良
足悲巳初夫人石氏平原郡君次夫人寇氏馮翃郡君
[012-15a]
子二人益恭虞部員外郎孝謹温厚得其家法益柔右
賛善大夫篤學好古苦自樹立二孫慎言光祿寺丞慎
行太常寺太祝女七人適校書郎陳戡将作監主簿趙
士宗殿中丞孫瑜殿直楊舜臣唐州推官尹宗濟光祿
寺丞張宗簡将作監主簿陳安石孫女四人並幼公母
弟映試将作監主簿早世有子二人益謙左侍禁益沖将作監丞公所著文集四十卷兩漢詔義四十巻周書
音訓十二卷唐書備問三卷郡牧故事六卷荘子指歸
[012-15b]
二篇列于指歸一篇再使北庭作戴斗奉使録二卷公
既葬二年虞部君泣謂某曰先君素慎宻在中書樞府
為上謀慮雖子孫莫得聞故嘉言宻論無一傳者其任
外官多用章疏論事命従子益沖書之益沖宻留其藁
今頗得存及諸行事皆無所睹者大懼失其傳子故吏
當以之将刻石以示後世洙不敢讓并以世系官閥摠
載之繫以銘云惟君御臣勿貳勿疑知之厥艱唯臣事君曰進曰退處
[012-16a]
之惟難疇其知之公始庶士旅于外庭乃列従官乃賓
東朝惟先帝明逮今皇聖信之有初保之有終乃翊大
政乃冠内樞惟皇之聰疇其處之公在中嵗官嘗下遷
不勉而和匪畏而䖍秉常以堅亦既在位帝咨左成時
唯典刑靡逸自居靡髙自名竭忠以誠知臣處身匪厥
艱難惟聖逮賢公實全徳頌之刻之以永其傳 
 
[012-16b]
 
 
 
 
 
 
 
 河南集卷十二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河南集卷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