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尚書句解 > 尚書句解 提要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二
 尚書句解       書類
  提要
    臣/等謹案尚書句解十三卷元朱祖義撰祖
    義字子由廬陵人於諸經皆有句解今多散
    佚此書僅存元延祐中定經義取士之制尚
    書以古註疏及蔡沈集傳為宗故王充耘書
    義矜式尚兼用孔傳迨其末流病古註疏之
[000-1b]
    繁而蔡傳遂獨立於學官業科舉者童而習
    之莫或出入祖義是書專為啟迪幼學而設
    故多宗蔡義不復考證舊文於訓詁名物之
    間亦罕所引據然隨文詮釋詞意顯明使殷
    盤周誥誥屈聱牙之句皆可於展卷之下了
    然於心口其亦古者離經辨志之意歟以視
    附㑹穿鑿浮文妨要反以晦蝕經義者此猶
    有先儒篤實之遺矣亦未可以其淺近廢也
[000-2a]
    乾隆四十六年七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3a]
尚書序
 此序孔安國所作以其上古帝王之書為後世所慕/尚故曰尚書序中言伏生年過九十失其本經口以
 傳授裁二十餘篇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是知書是本名尚是伏生所加也
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古者有伏犧氏即太/皥也以木德王天下始畫八
始畫乾坤艮巽/震離坎兑八卦造書契造作書契謂書之於木刻其/側為契各持其一以相考合
以代結繩之政以代上古洪荒之世結繩以識其/政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由是
文籍生焉因此而三墳五典/之文籍以生焉伏犧神農黄帝之書三皇/之書
謂之三墳名謂之三/墳墳大也言大道也是其書之所/言皆大道也少昊顓頊
[000-3b]
髙辛唐虞之書五帝/之書謂之五典名謂之五/典典常也言常道也是/其
書之所言者/皆常行之道至於夏啇周之書至於三/代之書雖設教不倫雖/禹
湯文武設教/不見倫類雅誥奥義要之雅正之誥/皆有深奥之義其歸一揆如人/之於
射其歸於一揆/度其的而已是故此所/以歴代寳之經歴萬代莫不珍/惜墳典訓誥之書
以為大訓以之為/大訓八卦之說如八卦/之說文謂之八索其書名/謂八索
索求/也求其義也所以求索八/卦之義理也九州之志九州/所說謂之九丘
其書名謂/之九丘丘聚也丘者聚/集也言九州所有言九州所/有之物土地
所生土地所/生之物風氣所宜風氣所/宜之物皆聚此書也皆聚載於/九丘之書
[000-4a]
春秋左氏傳曰春秋左氏/傳有言楚左史倚相楚靈王時有左史/倚相史官居左
故曰左/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號為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之書也
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即以謂上世帝王/遺書不知其混殽先君孔子安/國
是孔子十一世孫/尊其祖故曰先君生於周末孔子生於/周衰之末覩史籍之繁文
見八索九丘之書/皆史籍之繁文懼覽之者不一恐覧而觀之/者無所統一遂乃定
禮樂明舊章述而不改曰定遂乃定禮樂制度/之舛錯以發明先世舊章典法刪詩為
三百篇就而减削曰刪詩本三千篇削其不合於禮義/者特存三百一十篇止言三百以成數言之者
也/約史記而修春秋凖依其事曰約依/魯史而修春秋讃易道以黜八
[000-4b]
因而佐成曰讃因伏羲畫之文王重之不可強改特/佐成十翼則易道以明而八索之書不必用矣是以
黜而棄/之焉述職方以除九丘顯而明之曰述盖職方者即/周禮職方氏所掌皆九州所
有夫子述其所職而載之於經則/九丘之書亦不必用故刪除之討論墳典墳典之書/傳之既乆
不無淆亂孔子/討論而整理之斷自唐虞以下訖於周上至三墳五典/之書斷自唐虞
獨取二典/下至有周芟夷煩亂其間有雜亂難考之處皆/芟除之而使至於平夷也翦截浮
浮華無實之言皆/剪截而剔去之舉其宏綱綱綱之索但舉大/綱而衆目自張撮其
機要機弩之括但撮機括之至/要非泛無所統撮七括反足以垂世立教誠足以/垂示後
世而立/教於人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其典謨訓誥/誓命之書凡百篇凡有/百篇
[000-5a]
所以恢𢎞至道皆所以發明張大二/帝三王至治之要道示人主以軌範也
以明後世人君出治之軌範如車之有軌所/行皆由乎是如器之有範所為不外乎是也帝王之制
二帝三王/之制作坦然明白平易/明白可舉而行後世可舉/而見於行三千之
孔子三/千徒弟並受其義皆傳受百/篇之義及秦始皇及至秦王名/政尊為皇帝
以初併天下/號為始皇滅先代典籍滅除先代/經典文籍焚書坑儒焚古書/坑儒士
天下學士天下/儒者逃難解散率皆隐身避世以逃患/難分散於四方解音蟹我先
人用藏其家書於屋壁時孔子七世孫子襄安國以為/先祖故稱我先人慮家書之不
傳乃以藏於/屋壁中也漢室龍興漢家繼秦/如龍之興開設學校開設學校/之乆廢者
[000-5b]
旁求儒雅遍求儒之/雅正者以闡大猷以闡明/大道濟南伏生濟南/有伏
生名勝為秦/二世博士年過九十年過九十餘老不能/行文帝詔晁錯受之失其本經
奈何遭秦火之餘/散失其百篇本經口以傳授幸伏生記誦之熟/以口傳授於晁錯裁二十
餘篇僅得堯典舜典臯陶謨益稷禹貢甘誓湯誓盤庚/三篇髙宗肜日西伯戡黎㣲子牧誓洪範金縢大
誥康誥酒誥梓材召誥洛誥多士無逸君奭多方立政/顧命康王之誥吕刑文侯之命秦誓費誓凡三十三篇
除堯典舜典合為一臯陶謨益稷合為一盤庚三篇合/為一顧命康王之誥合為一此二十八篇故謂之二十
餘/篇以其上古之書以其為上古/帝王之書謂之尚書名謂之尚書/以其為後世
所慕尚是知書是本/名尚是伏生所加百篇之義百篇之/文義世莫得聞世不/得而
[000-6a]
聞/至魯共王至漢景帝之子共王名/餘封為魯王死諡曰共好治宫室存曰居/魯近孔
子宅好修/治宫室壊孔子舊宅毁壊孔子/舊宅壊怪以廣其居以廣大/其所居
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於所壊壁内得安國先人/子襄所藏上古帝王之文虞夏
啇周之書乃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及孔子所傳/論語孝經皆科
斗文字皆以科斗文其字科斗蝦蟇子也字/形多頭麤尾細肚腹團圓似科斗王又升孔
子堂共王又登/孔子廟堂聞金石絲竹之音聞金鐘石罄絲琴竹/管之聲以此神異
乃不壊宅乃不敢/毁其居悉以書還孔氏盡以其所得古文虞/夏商周之書與傳論
孝經還/孔氏科斗書廢已乆科斗之書始於倉頡其文至三/代不改經秦火廢而不用至漢
[000-6b]
則其廢/已乆時人無能知者漢時人無有/能知之者以所聞伏生之書
安國乃以前所聞/伏生口授之書考論文義考校論說/古文之義定其可知者定/其
可知/識者為𨽻古定為𨽻以寫古/文而後定更以竹簡寫之又别更以/竹簡寫之
簡一尺二寸竹簡者以竹/長一尺二寸為之更音庚増多伏生二十五篇至此復/以屋壁
古文校定乃得大禹謨五子之歌𦙍征仲虺之誥湯誥伊/訓太甲三篇咸有一徳説命三篇泰誓三篇武成旅獒微
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陳畢命君牙冏命凡二十五篇/伏生初得二十八篇今又増多此二十五篇是已得五十
三篇/矣伏生又以舜典合於堯典於五十三篇之中伏生/又以舜典合堯典為一
益稷合於臯陶謨益稷合臯陶/謨為一篇盤庚三篇合為一盤庚/三篇
[000-7a]
合為/一篇康王之誥合於顧命康王之誥合/顧命為一篇復出此篇并序
今依古經分堯典舜典為二篇益稷臯陶謨為三篇盤/庚為三篇康王之誥顧命為二篇是於三篇復出此五
篇并孔子所作/書序自作一篇凡五十九篇總得五/十九篇為四十六卷除序/在外
不以卷計由五十八篇同序者同卷異序者異卷如太/甲盤庚說命泰誓皆一篇同卷是减八卷矣又大禹謨
臯陶謨益稷三篇同序共一卷康誥酒誥梓材三篇同/序共一卷是又減四卷矣前減八卷後減四卷共十二
卷以五十八卷除十/二是為四十六卷其餘錯亂摩滅弗可復知其餘如/汨作九
共九篇槖飫帝告釐沃湯征汝鳩汝方夏社疑至臣扈/典寶明居肆命徂后沃丁咸乂四篇伊陟原命仲丁河
亶甲祖乙髙宗之訓分器旅巢命歸禾嘉禾成王政将/蒲姑賄肅慎之命亳姑凡四十二篇亡皆錯亂而無序
[000-7b]
摩滅而不明/不可復通知悉上送官安國乃并與竹簡所冩五/十八篇盡以上送於官藏之
書府藏於/秘府以待能者以待後世有能/整理而讀之者承詔為五十九篇
作傳安國時為武帝博士既考正古文以聞於帝又/承詔旨為五十九篇之傳傳通釋解其意也
是遂研精覃思於是遂研覈精專/覃静思求其理博考經籍廣博推考/羣經六籍
採摭羣言於經籍中採摭衆/言互相参考摭隻以立訓傳作為詁訓/傳通其意約文
由義其作傳之體則貴于約省/其文而申明一書之義也敷暢厥㫖以敷布宣/暢其㫖意
幾有補於将米庶幾天下後世即其所傳以/求聖經之㫖有所補益耳書序即孔/子所
序/序所以為作者之意序述所以為/作書者之意昭然義見言其意/義昭明
[000-8a]
無/隐宜相附近但作序者不敢厠於正經故以序自作一/篇列於百篇之後今安國從宜以序附近
於正/經故引之各冠其篇首故引而分之各/冠其本篇之首定五十八篇
既畢書本連序五十九篇今序既分則是/損其一篇則定為五十八篇既畢會國有巫蠱
㑹值武帝末年淫惑鬼神崇信巫術有巫蠱事蠱者/怪惑之名謂以藥毒害人與行符厭俗為魅令人蠱
惑夭年傷性謂之巫蠱以蠱皆巫之所行也奸人江充/因行其詐先於太子宫埋桐人告上云太子宫有蠱氣
上使充治之於太子宫果得桐人太子知充䧟已/乃殺充武帝詔討之太子走奔壺闗自殺蠱音古經籍
道息故武帝好經籍/之道至此滅息用不復以聞用是不復以/所傳聞於上傳之子
惟自傳於/已之子孫以貽後代使之貽於後/世之人行之若好古博雅君子
[000-8b]
後世若有好愛古道廣博/學問志懐雅正之君子與我同志與我同慕/古之意亦所不
隐也亦發明吾道庶㡬傳/而不至於隐蔽也
 
 
 
 
 
 尚書序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