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册府元龜 > 冊府元龜 卷三百四十
[340-1a]
欽定四庫全書
 冊府元龜卷三百四十 宋 王欽若等 撰
  將帥部
   摠序
唐堯之時棄為后稷兼掌司馬司馬所以掌武事也暨
舜之世有苖弗率命禹徂征又夏啓與有扈大戰於甘
乃召六卿蓋天子六軍其將皆命卿焉至仲康命𦙍侯
掌王六卿為大司馬以羲和湎淫廢時亂日𦙍徃征即
[340-1b]
其事也周官大司馬卿一人又有小司馬中大夫二人
各率其屬以掌軍政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
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
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
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
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一軍則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
人及晉獻公作二軍公將上軍將軍本名起於此也周
末有前後左右將軍秦因之位上卿復有䕶軍都尉之
[340-2a]
名漢興大將軍驃騎將軍佐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
左右前後將軍位次上卿掌京師兵衛四夷屯警至武
帝初置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屯兵有司馬十二城門
候中壘校尉掌北軍營壘内外掌西域屯騎校尉掌騎
士歩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
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
常置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凡八
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馬及征閩越東甌又有伏
[340-2b]
波樓船及伐朝鮮大宛復置横海度遼貳師宣帝又增
蒲類破羗其餘雜號非一蓋權時之制因事立名亦不
常設也又置騎都尉䕶西域三十六國有副校尉丞一
人司馬候千人各二人元帝又置戊巳校尉丞司馬各
一人候五人成帝綏和元年以大司馬驃騎大將軍為
大司馬罷將軍官光武中興諸將軍皆稱大夫及天下
已定武官悉省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
車騎將軍次衛將軍明帝又有前後左右將軍長史司
[340-3a]
馬皆一人司馬主兵/如太尉從事中郎二人本注曰職參謀議/東觀書曰大將軍
出征置中/䕶軍一人令史及掾屬三十一人又賜官騎三十人及
鼓吹其雜號將軍衆多皆主征伐事訖皆罷其領軍皆
有部曲大將軍營伍部部校尉一人軍司馬一人部下
有曲曲有軍候曲下有屯屯長一人其不置校尉部但
軍司馬一人又有軍假司馬假候皆為副貳其别營領
屬為别部司馬其兵多少各隨時宜門有門候其餘將
軍置以征伐無員職亦有部曲司馬軍候以領兵其職
[340-3b]
吏部集各一人摠知營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其後復有
四征四鎮之號魏武為相漢建安四年丞相府自置中
領軍將軍又遣大將軍督軍二十一年征孫權還夏侯
惇督二十六軍是也又置都䕶中尉䕶軍將軍文帝受
漢禪有太尉而大司馬大將軍各自為官位在三司上
又置領軍將軍主五校中壘武衛等三營又置都督諸
州軍事或領刺史又上軍大將軍曹真都督中外諸軍
事假黄鉞則摠統内外諸軍矣又有四安四平之號明
[340-4a]
帝遣晉宣王征蜀加號大都督晉文亦為之魯豢曰魏/世驃騎為
都/督督儀與四征同若不為都督雖持節屬四征者與前
後左右雜號將軍同其或散還從文官之例位三司蜀
有軍師呉有督軍中郎將其餘雜號大抵同於漢魏也
晉武帝受魏禪以都督諸軍為上監諸軍次之督諸軍
為下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使持節得殺二
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
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江左以來都督中外尤重唯
[340-4b]
王導等權重者乃居之又以領䕶左右衛驍騎㳺擊為
六軍文帝初置中衛武帝分為左右衛竝/置長史司馬功曹主簿江左罷長史左右前後將
軍為四軍屯騎歩兵射聲越騎長水等校尉號五校二
衛始制前驅繇基強弩為三部司馬各置督史左衛熊
渠武賁右衛佽飛武賁二衛各五部督其命中武賁驍
騎游擊各領之又置武賁羽林上騎異力四部幷命中
為五督其衛鎮四軍如五校各置千人更制殿中將軍
中郎校尉司馬比驍騎持椎斧武賁分屬二衛尉中武
[340-5a]
賁持鈒冗從羽林司馬常從人數各有差武帝甚重兵官
故軍校多選朝廷清重之士居之又置中軍將軍以統
宿衛七軍五王作難東海王越以須行事皆繇殿省乃/奏宿衛有侯爵者皆罷之時殿中武官竝封
侯由是出者略盡乃/以東海官領左右衛復有四安四平四中郎將征虜等
號初武帝省領軍將軍使中軍將軍羊祜統二衛前後
左右驍騎七軍營兵即領軍之任也懐帝永嘉中改中軍曰
中領軍元帝永昌元年改曰北軍中候尋復為領軍成
帝世復為中候尋復為領軍䕶軍將軍江左以來領軍
[340-5b]
不復别領營摠統二衛驍騎材官諸軍猶别有營也資
重者為領軍䕶軍將軍資輕者為中領軍中䕶軍屬官
有長史司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軍則置參軍左右
衛將軍宋受命人臣無都督之號江夏王義恭假黄鉞
則專戮節將非人臣常噐矣其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左右前
後征虜等將軍及四中郎將唯處諸王素所無為者自左右
前後將軍以下及四十號謂漢宣威/明威之類唯四中郎各將一
人餘皆無定員自車騎以下為刺史又都督及儀同三
[340-6a]
司置官如領兵但云都督不儀同三司者不置從事中
郎置功曹一人主吏在主簿上功曹參軍一人主佐記
室下户曹上監以下不置諮議記室餘則同矣太宗以
來皇子皇弟雖非都督亦置記室參軍小號將軍為大
郡邊守置佐吏者又置長史餘則同也南齊有驃騎車
騎衛鎮軍中軍撫軍四征四鎮將軍凡加大字位從公開
府儀同如公又有四安四平左右前後征虜將軍四中
郎將亦因宋制唯處諸王素族無為者又有冠軍輔國
[340-6b]
寧朔寧逺龍驤將軍凡諸小號亦有置府者又有領軍
將軍中領軍䕶軍將軍中護軍凡為中小者同一官
也諸為將軍官皆敬領䕶諸王為將軍道相逢則領䕶
讓道焉自晉世以來領軍䕶軍及左右二衛驍騎㳺擊
將軍為六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號四軍又有屯騎歩
兵射聲越騎長水號五校又有虎賁中郎將冗從僕射
羽林監積射強弩殿中員外殿中將軍殿中司馬督武
衛將軍武騎常侍自二衛四軍五校以下竝謂之西省
[340-7a]
而散騎為東省復荆州置䕶南蠻校尉巴州置䕶三巴
校尉雍州置寧蠻校尉益州置平蠻校尉寧州置鎮蠻
校尉廣州置平越中郎將又有䕶西戎校尉䕶羗校尉
鎮蠻䕶軍安逺䕶軍皆置官屬有差梁武以將軍之名
高卑舛雜命更加釐定於是有司奏至一百二十五號
將軍以鎮衛驃騎為二十四班内通/外用四征東南西北/正施外也
軍衛撫權/正施内也為二十三班八鎮東南西北正施在外/左右前後正施在内
二十二班八安東南西北正施在外/左右前後正施在内為二十一班四平
[340-7b]
東南/西北四翊左右/前後為二十班凡三十五號為一品是為重號
將軍忠武軍師為十九班武臣爪牙龍騎雲麾為十八
代舊前後左/右四將軍鎮兵翊師宣恵宣毅為一十七班代舊/四中
郎/十號為一品智威仁威勇威信威嚴威為十六班代/舊
征/虜智武仁武勇武信武嚴武為十五班代舊/冠軍十號為一
品所謂五徳將軍者也輕車征逺鎮朔武旅貞毅
為十四班代舊輔國凡將軍加大者唯至貞毅而已通/進一階優者方得比加位從公凡督府置長
史司馬諮議諸曹有録事記室等十八曹事天/監七年更置中録記室中直兵參軍各一人寧逺明
[340-8a]
威振逺電耀為十三班代舊/寧朔十號為一品武騎武威武
猛壯武飈武為十二班電威馳銳追鋒羽騎突騎為十
一班十號為一品折衝冠武和戎安壘猛烈為十班掃
狄䧺信掃虜武鋒摧鋒為九班十號為一品略逺貞威
决勝開逺光野為八班厲鋒輕銳討狄蕩夷為七班十
號為一品武毅鐡騎樓船宣猛樹功為六班尅狄平虜
討夷平狄威戎為五班十號為一品伏波雄㦸長劔衝
冠鵰騎為四班佽飛安夷尅戎綏狄威虜為三班十號
[340-8b]
為一品先鋒武毅開邊招逺全威為二班綏虜蕩宼殄
虜横野馳射為一班十號為一品凡十品二十四班亦
以班多為貴其制品十取其盈數班二十四以法氣序
制簿悉以大號居後以為選法自小遷大也前史所記
以位得從公故將軍之名次于台槐之下至是備其班
品叙於百司之外其不登二品應須軍號者有牙門代/舊
建/威期門代舊/建武為八班候騎代舊/振威雄渠代舊/振武為七班中堅
代舊/奮威典戎代舊/奮武為六班戈船代舊/揚威繡衣代舊/揚武為五班執訊代/舊
[340-9a]
廣/武行陣代舊/廣威為四班鷹揚為三班陵江為二班偏將軍禆將
軍為一班凡十四號别為八班以象八風所施甚輕又
有武安鎮逺䧺義擬車/騎為二十四班四撫東西南北/擬四征
二十三班四寧東西南北/擬四鎮為二十二班四威東西南北/擬四安
為二十一班四綏東西南北/擬四平為二十班凡十九號為一
品安逺安邊擬忠武/軍師為一十九班輔義安沙衛海撫河
擬武臣/等四號為一十八班平逺撫朔寧沙航海擬鎮兵/等四號為十
七班凡十號為一品翊海朔野拓逺威河龍幕擬智威/等五號
[340-9b]
為十六班威隴安漠綏邊寧宼梯山擬智武/等五號為十五班
凡十號為一品寧境綏河明信明義威漠擬輕車/等五號為十
四班安隴向義宣節振朔候律擬寧逺/等五號為十三班凡十
號為一品平宼定逺陵海寧隴振漠擬武威/等五號為十二班
馳義横朔明節執信懐徳擬電威/等五號為十一班凡十號為
一品撫邊定隴綏關立信奉義擬折衝/等五號為十班綏隴寧
邊定朔立節懐威擬掃狄/等五號為九班凡十號為一品懐關
静朔掃宼寧河安朔擬畧逺/等五號為八班揚化超隴執義來
[340-10a]
化度嶂擬礪鋒/等五號為七班凡十號為一品平河振隴䧺邊
横沙寧關擬武毅/等五號為六班懐信宣義𢎞節浮遼鑿空擬/尅
狄等/五號為五班凡十號為一品捍海欵塞歸義凌河明信
擬伏波/等五號為四班奉忠守義𢎞信仰化立義擬佽飛/等五號為三
班凡十號為一品綏方奉正承化浮海度河擬先鋒/等五號
二班懐義奉信歸仁懐澤伏義擬綏虜/等五號為一班凡十號
為一品大凡一百九號將軍亦為十品二十四班正施
於外國及大通三年有司奏曰天監七年改定將軍名
[340-10b]
有因有革普通六年又置百號將軍更加刋正雜號之中
微有移異大通二年奏移寧逺班中明威將軍進輕車
班中又置安逺將軍代貞武宣逺代明烈其戎夷之號
亦加附擬選序則依此承用遂以定制轉則進一班黜
則退一班班即階也同班以優劣為前後有鎮衛驃騎
車騎同班四中四征同班八鎮同班八安同班四平四
翊忠武軍師同班武臣爪牙龍騎雲麾冠軍同班鎮兵
翊師宣惠宣毅四將軍東南西北四中郎將同班智威
[340-11a]
仁威勇威信威嚴威同班智武仁武信武勇武嚴武同
班為五徳將軍輕車鎮朔武旅貞毅明威同班寧逺安
逺征逺振逺宣逺同班威䧺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勝
威略威風威力威光同班武猛武略武勝武力武毅武健武
烈武威武鋭武勇同班猛毅猛烈猛威猛鋭猛震猛進猛智
猛威猛勝猛駿同班壯武壯勇壯烈壯猛壯鋭壯盛壯
毅壯志壯意壯力同班驍雄驍桀驍猛驍烈驍武驍勇
驍銳驍名驍勝驍迅同班雄猛雄威雄明雄烈雄信雄武雄
[340-11b]
毅雄壯雄健同班忠勇忠烈忠猛忠銳忠壯忠毅忠捍
忠信忠義忠勝同班明智明略明逺明勇明烈明威明
勝明進明鋭明毅同班光烈光英光逺光勝光銳光命
光勇光戎光野同班颷勇颷猛颷烈颷銳颷竒颷决颷起颷
略飈勝飈竒飈出同班龍驤武視雲旗風烈電威雷音
馳銳追銳羽騎突騎同班折衝冠武和戎安壘超猛英
果掃冦掃狄武銳摧鋒同班開逺略逺貞威决勝清野堅銳
輕銳拔山雲勇振旅同班超武鐡騎樓船宣猛樹功尅
[340-12a]
狄平虜稜威昭威威戎同班伏波雄㦸長劍衝冠鵰騎
佽飛勇騎破敵尅敵威勇威虜同班前鋒武毅開邊招
逺全威破陣蕩宼殄虜横野馳射同班牙門期門同班
候騎熊渠同班中堅典戎同班執訊行陣同班伏武懐
竒同班偏禆將軍同班凡二百四十號為四十四班又
雍州置寧蠻校尉廣州置平越中郎將北凉南秦置西
戎校尉寧州置鎮蠻校尉西陽南新蔡晉熈廬江等郡
置鎮蠻䕶軍武陵郡置安逺䕶軍巴陵郡置度支校尉
[340-12b]
皆立府隨府主號輕重而不為定其將軍施於外國者
雄義鎮逺武安同班擬衛鎮等三號四撫同班擬四征
四威同班擬四安四綏同班擬四平安逺安邉同班擬忠武
等號撫河衛海安沙輔義同班擬武臣等號航海寧沙撫朔
平逺同班擬鎮兵等號隴幕威河和戎拓逺朔野翊海同班
擬智威等號梯山寧㓂綏邉安漠威隴五號同班擬智武等
號威漠明義昭信綏河寧境同班擬輕車等號候律振
朔宣節向義安隴同班擬寧逺等號振漠寧隴陵海安
[340-13a]
逺平宼同班擬威雄等號懐徳執信明節横朔馳義同
班擬武猛等號安朔寧河掃宼静朔懐關同班擬驍雄
等號渡嶂奉化康義超隴揚化同班擬猛烈等號寧關
横沙雄邊振隴平河同班擬忠勇等號明信陵河歸義
欵塞捍海同班擬光烈等號立義仰化𢎞信守義奉忠
同班擬飈勇等號奉誠立誠建誠顯誠義誠同班擬龍
驤等號尉遼寧渤綏嶺威塞通候同班擬折衝等號掃
荒威荒定荒開荒理荒同班擬開逺等號奉節歸節建
[340-13b]
節效節伏節同班擬超武等號渡河凌海承化奉正綏
方同班擬伏波等號伏義懐澤歸誠奉信懐義同班擬
前鋒等號凡一百二十五將軍二十八班竝施外國戎
國凖于中夏焉大同四年魏彭城王爾朱仲逺來降以
為定雒大將軍仍使其北討故名陳承梁制官又有戎號
擬官自一品至于九品凡二百三十七鎮衛驃騎車騎等三
號將軍擬官品第一比秩中/二千石四中軍撫/衛䕶四征東西/南北八鎮
東西南北/左右前後等十六號將軍擬官品第二秩中二/千石八安左/右
[340-14a]
前後東/西南北四翊左右/前後四平東西/南北等十六號將軍擬官品第
秩中二/千石中武軍師武臣爪牙龍騎雲麾冠軍鎮兵翊
師宣惠宣毅等將軍四中郎將智仁勇信嚴等五威五
武將軍合二十五號擬官品第四秩中二/千石輕車鎮朔武
旅貞毅明威等將軍將軍加大封者至此/凡加大通進一階寧安征旅振
宣等五逺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少府蠻越挍尉中郎將/随府主軍號輕重若單作則
滅刺史一階若有將/軍滅將軍一階也合十八號擬官品第五威雄猛烈
震信略勝風力光等十威武猛略勝力毅健烈威鋭勇
[340-14b]
等十武猛毅烈威震銳進智勇勝駿等十猛壯武勇烈
猛鋭威力毅志意等十壯驍雄桀烈武威勇鋭名勝迅
等十驍雄猛威明烈信武勇毅壮健等十雄忠勇烈猛
鋭壯毅捍信義勝等十忠明智略逺勇烈威鋭毅勝進
等十明光威烈英逺勝鋭命勇戎野等十光颷勇烈武
猛鋭竒决勝略出等十颷將軍平越中郎廣梁南秦南/梁寧等州小
府/也西戎平戎鎮蠻三校尉等擬官一百四號品第六竝/千
石/龍驤武視雲旗風烈電威電音馳鋭追鋭羽騎突騎
[340-15a]
折衝冠武和戎安壘超猛英果掃虜掃狄武鋭摧鋒開
逺略逺貞威决勝清野堅鋭輕車㧞山雲勇振旅等將
軍擬官三十號品第七竝六/百石超武鐡騎樓船宣猛樹功
克狄平虜稜威戎昭威戎伏波雄㦸長劔衝冠鵰騎佽
飛勇騎破敵克敵威虜等將軍鎮蠻䕶軍西陽南新蔡/晉熈廬江郡
小府鎮蠻安逺䕶軍度支校尉随府主號輕重/單作則滅太守内史相一階若有將軍滅一階安逺軍
䕶度支校尉曰陵/郡丞等擬官二十三號品第八竝六/百石前鋒
武毅開邉招逺金威破陣蕩㓂殄虜横野馳射等將軍
[340-15b]
擬官十號品第九竝四/百石諸將軍起自第六品以下板則
無秩其雖除不領兵領兵不滿百人拜除此官而為州
郡縣者皆依本條減秩石二千石減為千石千石降為/六百石自四百石降而無秩
依其州縣郡/自各以秩論凡板將軍皆䧏除一品諸依此減降品秩
其應假給章印各依舊差不貶奪其封爵亦為九等之
差後魏有大將軍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都督州府
諸軍事品第一都督府州諸軍事又有驃騎將軍車騎
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加大者位在三司上衛將軍加
[340-16a]
大者次儀同三司品竝第一下又有四征四鎮將軍四/征
加大者次衛將軍四/鎮加大者次尚書令又有中軍鎮軍撫軍將軍加大者/次四征
品第一下又有四安領軍䕶軍將軍加大者秩/次三以下品第二
前後左右將軍四平加大者秩/次䕶軍左右衛將軍品第二征
虜輔國龍驤將軍品第三驍騎鎮逺安逺建逺建中建
節立義立忠立節恢武勇武耀武昭武顯武直閣將軍
品第三中堅中壘寧朔揚威建威振威奮威建武奮武
振武揚武廣武廣威將軍品第四鷹揚折衝寧逺揚烈
[340-16b]
伏波陵江平漢輕車威逺虎威殿中員外將軍品第五
宣威明威襄武厲威威烈威虜威戎威武武烈武毅武
奮將軍品第六綏逺綏邉綏虜討㓂討虜討難討夷盪
虜盪宼盪難盪逆將軍品第七殄宼殄虜殄難殄夷掃
宼掃虜掃難掃逆厲武厲鋒虎牙虎奮將軍品第八廣
野横野偏禆將軍品第九又有領軍䕶軍若侍臣帶者/上加中字料
領䕶將軍/不兼置品第三南北東西䕶匈奴羗戎夷蠻越城門
校尉羽林中郎將射聲越騎長騎歩兵長水將軍品第
[340-17a]
三羽林中郎將㦸楯虎賁募員虎賁髙車虎賁左右積
弩積射強弩將軍品第四附義歸義率義順義中郎將
虎賁郎將品第五大和二十三年孝文再次職令命數
雖有升降而大抵頗同北齊有驃騎車騎衛四征四鎮
中軍鎮軍撫軍四翊四安冠軍輔國龍驤鎮逺安逺建
忠建節中堅中壘振威奮威廣徳𢎞義折衝制勝伏波
陵江輕車樓船勁武昭勇明威顯信渡遼横海踰岷越
障戎昭武毅雄烈懐猛揚麾曜鋒蕩邉開城静漠綏戎
[340-17b]
平越殄夷飛騎隼擊武牙武奮清野横野偏禆等今考
其制領軍府將軍一人掌禁衛宫掖朱華閣外凡禁衛
官皆主之輿駕出入督攝仗衛中領軍亦同有長史司
馬功曹五官主簿録事釐其府事又領左右衛領左右
等府左右衛府將軍各一人掌左右厢所主朱華閣以
外各武衛將軍二人皆有司馬功曹主簿録事釐其府
事其御仗屬官有御仗正副都督御仗五職御仗等員
其直盪屬官有直盪正副都督直入正副都督勲武前
[340-18a]
鋒正副都督勲武前鋒五職等員直衛屬官有直衛正
副都督翊衛正副都督前鋒正副都督等員直突屬官
有直突都督勲武前鋒散都督等員直閣屬官有朱衣
直閣直閣將軍直寢直齋直後之屬又有武騎雲騎將
軍各一人驍騎㳺擊前後左右等四軍將軍左右中郎
將各五人歩兵越騎射聲屯騎長水等校尉奉車都尉
等各十人武賁中郎將羽林監十五人冗從僕射三十
人騎都尉六十人積弩積射強弩等將軍及武騎常侍
[340-18b]
各二十五人殿中將軍五十人員外將軍一百人殿中
司馬都督五十人員外司馬都督一百人領左右府有
領左右將軍領千牛備身又有左右備身正副都督左
右備身五職左右備身員又有刀劍備身正副都督刀
劍備身五職刀劍備身員又有備身正副都督備身五
職員䕶軍府將軍一人掌四中闗津輿駕則䕶駕中䕶
軍亦同有長史司馬功曹五官主簿録事釐其府事其
屬官東西南北四中府皆統之四府各中郎將一人長
[340-19a]
史司馬録事參軍統府録事各一人又有統府直兵及
功曹倉曹中兵外兵騎兵長流城局等參軍各一人法
田鎧等曹行參軍各一人又領諸闗尉津尉後周有柱
國大將軍正九/命驃騎車騎等大將軍九/命驃騎車騎等將
正八/命四征中軍鎮軍撫軍等將軍八/命四平前後左右
將軍師都督正七/命冠軍輔國等將軍七/命鎮逺建忠等將
六/命寧逺揚烈伏波等將軍正五/命輕車將軍奉車奉騎
等都尉四征中鎮撫軍五/命宣威明威等將軍正四/命襄威
[340-19b]
厲威等將軍四/命威烈討㓂等將軍正三/命蕩威蕩難等將
三/命殄宼殄難等將軍正二/命掃宼掃難等將軍二/命曠野
横野等將軍正一/命武威武牙等將軍隋制有左右衛左
右武衛左右武候各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並有長史
司馬録事功兵倉騎等曹參軍法曹鎧曹行參軍各一/人
行參軍左右衛左右武候各六/人左右武衛各八人等員左右衛掌宮掖禁
禦攝督伏衛又各有直閣將軍六十直寢十二人直齋
直後各十五人竝掌宿衛侍從奉車都督六人掌馭副
[340-20a]
車武騎常侍十人殿内將軍十五人員外將軍二十人
殿内司馬督二十人員外司馬督四十人竝以參府朝
出使勞問左右衛又各統親衛置開府左勲衛開府左/翊一開府二開
府三開府四開府及武衛武侯/領軍東宫領兵開府凖此也府置開府一人有長史
司馬録事及倉兵等曹參軍法曹行參軍各一/人又有儀
同府武衛武候領軍東宫/領兵儀同皆凖此也儀同以下置員同開府但無
行參軍員諸府皆領軍坊每坊置坊主一人每鄉團置
團主一人佐二人左右武衛府無直閣以下員但領外
[340-20b]
軍宿衛左右武候掌車駕出先驅後殿晝夜巡察執捕
姦匪烽候道路水草所置巡狩師田則掌其營禁又加
置司辰師四人漏刻生一百六十人左右領左右府大
將軍一人將軍二人掌侍衛左右供御兵仗領千牛備
身十二人掌執千牛刀備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弓箭
備身六十人掌宿衛侍從參軍事鎧曹行參軍各一/人
員左右監門府各將軍一人掌宫殿門禁及守衛事各
置郎將二人校尉直長各三十人長史司馬録事及倉
[340-21a]
兵曹參軍鎧曹行參軍各一/人行參軍四/人等員領軍府左
右各掌十二軍籍帳差科詞訟之事不置將軍唯有長
史司馬椽屬及録事功倉兵騎等曹參軍法鎧等曹行
參軍各一/人行參軍十六/人等員唐武徳初命秦王既平王
世充及竇建徳髙祖以秦王功殊今古自昔位號不足
以為稱乃置天策上將軍府官吏位在三公上及升儲
宫遂廢天策府二年以天下未定事資武力將舉闗中
之衆以臨四方乃置十二軍分闗中諸府以𨽻焉以萬
[340-21b]
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立戈軍醴
泉道為井鉞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旗官軍寧
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平道軍幽州道為招揺軍麟
州道為苑㳺軍涇州道為天紀軍宜州道為天節軍每
將軍軍一人副一人取威名素重者為之督耕戰之備
自是士馬強勁無敵於天下五年省七年以突厥宼
掠復置後省之其後定制有左右衛龍朔除/府字大將軍
各一員將軍各二員親府勲一府勲二府翊一府翊
[340-22a]
二共五等府每府中郎將一人左右郎將各一人
左右驍衛龍朔去府字改為左右/武威神龍復為驍衛大將軍各一員
將軍各二員左右武衛龍朔除府字光宅改為左/右鷹揚神龍復為武衛大將
軍各一員將軍各二員左右威衛舊為屯衛龍朔改為/威衛光宅改為左右
豹韜衛神龍/復為威衛大將軍各一員將軍各二員左右領軍衛
龍朔改為戎衛光宅改為/主鉁衛神龍復為領軍衛大將軍各一員將軍各二員
左右金吾衛舊為候衛龍朔改/為左右金吾衛大將軍各一員將軍各
二員中郎左右中郎將人數/品制至此竝同左右衛左右監門衛龍朔除/府字大將
[340-22b]
軍各一員將軍各二員中郎將四人左右千牛衛龍朔/改為
奉宸衛神龍/復為千牛衛大將軍各一員將軍各二員中郎將各二
已上為之/十二衛左右羽林軍龍朔/置大將軍各一員將軍各
二員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同諸衛左右龍武軍初太宗/選飛騎
之尤驍健者别置百騎以為翊衛之備天后加置萬騎/為左右營置使以領之開元以來其左右羽林軍名曰
北門四軍開元二十七/年改為左右龍武軍大將軍一員將軍二員左右
神武軍至徳二年肅/宗在鳯翔置大將軍各一員將軍二員左右神
䇿軍上元中以北衛軍使衛伯王為/神策軍節度使初哥舒翰置大將軍各二員將
[340-23a]
軍各二員貞元三年左右神䇿將軍各加/二員左右神武將軍各加一員神威軍本號/殿前
射生左右府貞元二年九月改為殿前左右射/生軍三年改為左右神威軍非六軍之制也大將軍二員將
軍二員六軍統軍興元元年勅左右羽林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各置統軍一人十六衛上將
貞元二年十六衛/各置上將軍一員諸府隋置驃騎鷹揚等府充天下/守戍兵不成軍曰府府有上
中/下折衝都尉各一人唐因隋折衝果毅郎將之名改/統軍為折衝别將為果毅都尉
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將各一人其餘輔國鎮軍二大將
軍冠軍雲麾忠武壯武宣威明威信逺游騎㳺擊十將
軍為散號將軍以加武士之無職事者又以秦王齊王
[340-23b]
下統軍為䕶軍副統軍為副䕶軍上大都督為驍騎尉
大都督為飛騎尉帥都督為雲騎尉都督為武騎尉車
騎將軍為㳺騎將軍親衛驃騎將軍為親尉中郎將其
勲衛驃騎准此親衛車騎將軍為親衛中郎將其勲衛
翊衛車騎竝准此監門府郎將為監門中郎將領左右
郎將准此諸軍驃騎將軍為統軍其秦王齊王下領三
衛及庫直驅咥直車騎竝准此諸軍車騎將軍為别將
貞觀十一年更置驃騎大將軍為從一品武散官輔國
[340-24a]
鎮軍二大將軍為從二品武散官冠軍將軍加大字及
雲麾以下㳺撃以上改為五品以上武散官又置昭武
振威致果翊麾宣節禦武仁勇陪從八校副尉自六品/至從九
品上階為校尉/下階為副將六品以下武散官又武徳元年五月改
隋鷹揚郎將為軍頭六月改軍頭為驃騎將軍副為車
騎將軍至二年五月車騎將軍𨽻驃騎府七年三月改
驃騎將軍為統軍車騎將軍為副軍至貞觀十年改統
軍為折衝都尉副為果毅都尉武徳七年又置都督府
[340-24b]
改大府官以上為大都督府管/十州都督不滿十州只為府徳宗時六軍又置統軍
諸衛又置上將軍其出師專征者有摠管都統元帥分
土治戎者有團練使防禦使節度使統押戎夷者有都
䕶又貞元之後中人治兵别有䕶軍中尉觀軍容使五
代以後典掌禁軍則有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及殿前都
檢校殿前都指揮使而下皆以藩臣領之唐之軍衛名
存而實廢矣夫軍旅者所以防禍機遏亂略將帥者所
以摠戎政揚國威入則壯乎翊衛出則鎮其方面士卒
[340-25a]
之存亡攸屬邦家之休戚是繫茍得其人折衝於萬里
儻非其任則三軍奔北故古先哲王質於蓍龜所以難
其選也拜於壇塲所以重其任也推轂而遣所以專其
事也列壤而封所以報其功也若乃保於誠節濟乎功
名則福禄隨之寡於方略䧟於敗衂則鈇鉞及焉今竝
採其善惡之迹成敗之謀忠逆之心賢愚之效寘之於
篇以示鍳戒凡一百六門
   佐命第一
[340-25b]
夫帝王之興也必有命世之人傑折衝之虎臣周旋翼
從夷兇戡難然後大勲以集歸運斯格御天下之圖制
億兆之命者也自成周著伐罪之誓漢高有扶義之舉
白水興復當塗締構繇是而下或艱難以創業或累積
而啓祥莫不有毅勇之士為之爪牙奮揚威武式遏亂
略周旋夷險勤宣忠力搴旗以克敵略地以闢國用能
震天聲而消羣慝厲輿師而一衆志成樂推欣戴之美
享利建世及之報功成名立為方策之所稱述其不偉
[340-26a]

周太公望吕尚初事文王及武王即位欲修王業東伐
以觀諸侯集否師行師尚父師之尚之父之故曰/師尚父亦男子美稱遂至
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皆曰紂可伐也武王曰未
可還師太公作泰誓居二年紂殺王子比干囚箕子武
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羣公盡懼唯太公强
之勸武王武王於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於牧野
以伐紂紂師敗績明日武王立于社羣公奉明水衛康
[340-26b]
叔封布采席師尚父牽牲史佚䇿祝以告神說討紂之
罪遷九鼎修周政與天下更始師尚父謀居多封於齊
營邱詩曰惟師尚父時惟鷹揚諒彼武王諒佐也尚父/佐武王為之
尚/將
漢韓信淮隂人秦末項梁渡淮信乃仗劍從之梁敗又
屬項羽為郎中數以䇿干羽羽弗用漢王入蜀信亡楚
歸漢為連敖楚官/名坐法當斬其疇十三人皆已斬疇類/也
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夏侯/嬰也曰上不欲就天下乎而
[340-27a]
斬壯士滕公竒其言壯其貌釋之言於漢王以為治粟
都尉蕭何言於漢王曰王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
事漢王乃拜信為大將事具宰輔薦賢/及帝王選將門遂聽信計部署
諸將部分而/署置之漢王元年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二年出
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令齊趙共擊楚彭城漢兵敗
散而還信復發兵與漢王會榮陽擊破楚京索間以故
楚不能西漢之敗却彭城齊趙魏反漢王以信撃魏魏王
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虜豹定河東使人請益兵三萬人
[340-27b]
臣請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絶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
於榮陽漢王與兵三萬人遣張耳與俱進擊趙代破代禽
夏說閼與夏說代相/閼與邑名信之下魏代漢輒使人收其精兵
詣榮陽信以兵數萬東下井陘擊趙斬成安君泜水上禽
趙王歇於是用趙將廣武君李左車䇿發使使燕燕從
風而靡乃遣使報漢因請立張耳王趙以撫其國漢王
許之楚數使騎兵渡河擊趙王耳信來徃救趙四年漢
王出成臯渡河拜信為相國發趙兵未發者擊齊齊王
[340-28a]
廣亡去信追北至城陽虜廣楚卒皆降遂平齊使人言
漢王曰齊夸詐多變反覆之國南近楚不為假王以鎮
之其勢不定漢王遣張良立信為齊王徴其兵使擊楚
五年漢王之敗固陵用張良計徴信將兵會垓下項羽
死封為楚王
曹參沛人也高祖為沛公時參以中㳙從㳙潔也言其/在中主知潔
清洒掃之事蓋/親近左右也擊胡陵方與攻秦監公軍大破之秦一/郡置
守尉監三人公者/時人尊稱之耳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復攻胡
[340-28b]
陵取之從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豐反為魏攻之賜
爵七大夫北擊司馬欣軍碭東取狐父祁善置善置置/名也狐
父祁二縣名也/置若今之驛也又攻下邑以西至虞擊秦將章邯車騎
攻轅戚及亢父先登遷為五大夫北救東阿擊章邯軍
䧟陳追至濮陽攻定陶取臨濟南救雍丘擊李繇軍破
之殺李繇虜秦候一人章邯破殺項梁也沛公與項羽
引兵而東楚懐王以沛公為碭郡長將碭郡兵於是乃
封參執帛楚爵/孤卿號曰建成君遷為戚公屬碭郡為戚縣/之令
[340-29a]
其後從攻東郡尉軍破之成武南擊王離軍成陽南又
攻杠里大破之追北西至開封擊趙賁軍破之圍趙賁
開封城中西擊秦將楊熊軍於曲遇破之虜秦司馬及
御史各一人遷為執珪執珪古/爵名也從西攻陽武下轘轅緱
氏絶河津擊趙賁軍尸北破之尸鄊/之北從南攻犨與南陽
守齮戰陽城郭東今堵/陽䧟陳取宛虜齮定南陽郡高紀/言南
陽守齮降封為殷侯而此傳/言虜齮紀傳不同疑傳誤從西攻武關嶢關取之前
攻秦軍藍田南又夜擊其北軍大破之遂至咸陽破秦
[340-29b]
項羽至以沛公為漢王漢王封參為建成侯從至漢中
遷為將軍從還定秦攻下辨故道武都二/縣也雍斄扶風/縣也
章平軍於好畤南破之圍好畤取壤鄊壤地/名也擊三秦軍
壤東及高櫟破之復圍章平平出好畤走因擊趙賁内
史保軍破之東取咸陽更名曰新城參將兵守景陵二
十三日縣名/也三秦使章平等攻參參出擊大破之賜食
邑於寧秦今華/隂以將軍引兵圍章邯廢丘以中尉從漢
王出臨晉關至河内下修武度圍津在東/郡東擊龍且項
[340-30a]
佗定陶破之東取碭蕭彭城擊項籍軍漢軍大敗走參
以中尉圍取雍丘王武反於外黄程處反於燕皆漢將/燕東郡
之縣故/南燕國徃擊盡破之柱天侯史失/姓名反於衍氏進破取衍
氏擊羽嬰於昆陽追至葉葉南陽/縣也還攻武彊武疆城/在陽武
至滎陽參自漢中為將軍中尉從擊諸侯及項王敗還
至滎陽敗謂戰彭/城而敗漢二年拜為假左丞相入屯兵關中
月餘魏豹反以假丞相别與韓信東攻魏將孫遫東張
東張屬/河南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將王襄擊魏王於曲陽
[340-30b]
追至東垣生獲魏王豹取平陽得豹母妻子盡定魏地
凡五十二縣賜食邑平陽因從韓信擊趙相國夏說軍
於鄔東鄔大原/縣也大破之斬夏説韓信與故常山王張耳
引兵下井陘擊成安君陳餘而令參還圍趙别將戚公
於鄔城中戚公出走追斬之西引兵詣漢王之所韓信
已破趙為相國東擊齊參以左丞相屬焉攻破齊歴下
軍遂取臨淄還定濟北郡收著漯隂平原鬲盧五縣名/也時未
有濟北郡史/追書之耳已而從韓信擊龍且軍於上假宻或以為/高宻
[340-31a]
大破之斬龍且虜亞將周蘭亞將次/將也定齊郡凡得七十
縣得故齊王田廣相田光其守相許章及故將軍田既
守相為相/居守者韓信立為齊王引兵東詣陳與漢王共破項
羽而參畱平齊未服者漢王即皇帝位韓信徙為楚王
參歸相印焉高祖六年與諸侯剖符賜參爵列侯食邑
平陽萬六千三十户世世勿絶
陳平陽武户牖人也初歸漢拜為都尉使參乘遂與東
伐項羽至彭城為楚所敗引師而歸收散兵至滎陽以
[340-31b]
平為亞將屬韓王信軍廣武遷䕶軍中尉盡䕶諸將其
後楚急擊絶漢甬道於滎陽城漢王患之乃出黄金四
萬斤予平縱反間於楚軍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
擊下滎陽城項羽不聼事見將帥/間諜門平乃夜出女子二千
人滎陽東門楚因擊之平與漢王從城西門出去遂入
關收聚兵而復東封平以户牖鄊用其計䇿卒滅楚七
年更封為曲逆侯
周勃其先卷人徙沛以織薄曲為生葦薄/為曲高祖為沛公
[340-32a]
初起勃以中㳙從後攻胡陵下方與方與反與戰却敵
攻豐擊秦軍碭東還軍留及蕭復攻碭破之下下邑先
登賜爵五大夫攻蘭虞取之擊章邯車騎殿殿鎮也謂/鎮後以扞
蔽勃擊破章/邯之殿兵也略定魏地攻轅戚東緡以徃至栗取之攻
齧桑先登擊秦軍阿下破之追至濮陽下蘄城攻都關定
陶襲取宛朐得單父今夜襲取臨濟攻夀張以前至卷
破李繇雍丘下攻開封先至城下為多多謂功/多也後章邯
破項梁沛公與項羽引兵東如碭自初起沛還至碭一
[340-32b]
歳二月楚懐王封沛公為碭郡長拜勃為襄賁令從沛
公定魏地攻東郡尉於城武破之攻長社先登攻潁陽
緱氏絶河津擊趙賁軍尸北尸北/鄊也南攻南陽守齮破武
關嶢關攻秦軍於藍田至咸陽滅秦項羽至以沛公為
漢王漢王賜勃爵為威武侯從入漢中拜為將軍還定
三秦賜食邑懐徳攻槐里好畤最於將帥之中/功為最也北擊趙
賁内史保於咸陽最北救漆漆扶/風縣擊章平姚卭軍西
定汧汧今隴/西縣也還下郿潁陽即今鳯翔郿縣/潁陽在櫟陽東圍章邯廢丘
[340-33a]
破之西擊益己軍破之益己章/邯將也攻上邽東守嶢關擊項
羽攻曲遇最還守敖倉追羽羽已死因東定楚地泗水
東海郡凡得二十二縣還守雒陽賜爵列侯剖符世世
不絶食絳八千二百八十户
樊噲沛人以屠狗為事高祖為沛公噲以舎人從攻胡
陵方與還守豐擊泗水監豐下破之泗水郡名監謂監/郡也破之於豐縣
下/復東定沛破泗守薛西謂破郡守於/薛縣之西與司馬尼戰碭
尼秦將軍/邯之司馬却敵斬首十五級賜爵國大夫即官大/夫也
[340-33b]
從沛公擊章邯軍濮陽攻城先登斬首二十三級賜爵列
大夫即公大/夫也從攻陽城先登下户牖陽武縣/北鄊破李繇軍
斬首十六級賜上聞爵上聞謂名/通於天子從攻圉都尉陳留/圉縣
郡守尉於成武却敵斬首十四級捕虜十六人賜爵五
大夫從攻秦軍出亳南今河南偃/師湯亭是河間守軍於杠里破
之擊破趙賁軍開封北以却敵先登斬候一人首六十
八級捕虜二十六人賜爵卿從攻破楊熊於曲遇攻宛
陵先登斬首八級捕虜四十四人賜爵號賢成君從攻
[340-34a]
長社轘轅絶河津東攻秦軍尸鄊南攻秦軍於犨破南
陽守齮於陽城東攻宛城先登西至酈南陽/縣也以却敵斬
首十四級捕虜四十人賜重封重封加/二號也攻武關至霸上
項羽欲攻沛公既饗軍士中酒中酒飲酒/之中也亞父謀欲殺
沛公時獨張良得入坐噲居營外聞事急廼持盾直撞
入立帳下以盾撞/擊人也言於項羽曰沛公先入定咸陽暴師霸
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聼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
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羽黙然沛公如厠麾噲去既出
[340-34b]
沛公留車騎獨騎馬噲等四人歩從山下走歸霸上軍
而使張良謝羽羽亦因遂已已止/也無誅沛公之心後數
日羽屠咸陽立沛公為漢王漢王賜噲爵為列侯號臨
武侯遷為郎中從入漢中還定三秦别攻西丞白水北
西今西縣白水水名言擊/西縣之丞於白水之北擁輕車騎雍南破之從
攻雍斄城先登斄縣名/屬武功擊章平軍好畤攻城先登䧟陣
遷為郎中騎將從擊秦車騎壤東地/名却敵遷為將軍攻
趙賁下郿槐里栁中咸陽栁中即/細栁地灌廢丘最以水灌/廢邱也
[340-35a]
櫟陽賜食邑杜之樊鄊今樊/川從攻項羽屠煑棗未詳/其地
破王武程處軍於外黄攻鄒魯瑕丘薛項羽敗漢王於
彭城盡復取魯梁地噲還至滎陽益食平隂二千户以
將軍守廣武一歳廣武在/滎陽項羽引兵東從漢王擊羽下
陽夏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周殷/也圍項羽于陳大破之於/陳
縣圍/之屠胡陵羽死漢王即皇帝位以噲有功益食邑八
百户其秋燕王臧荼反噲從攻荼定燕地楚王韓信反
噲從至陳取信定楚更賜爵列侯與剖符世世勿絶食
[340-35b]
舞陽號為舞陽侯
彭越字仲昌邑人嘗漁鉅野澤中為盗陳勝起澤間少
年相聚百餘人徃從越請為長設壇祭令徒屬乃行略
地收諸侯散卒得千餘人沛公從碭北擊昌邑越助之
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越亦將其衆居鉅野澤中收魏
敗散卒項籍入關王諸侯還歸越衆萬餘人無所屬齊
王田榮叛項王漢乃使人賜越將軍印使下濟隂以擊
楚楚令蕭公角將兵擊越越大破楚軍漢與魏豹及諸
[340-36a]
侯東擊楚越將其兵三萬餘人歸漢外黄於外黄/來歸漢漢王
曰彭將軍收魏地得十餘城欲急立魏後今西魏王豹
魏咎從弟真魏也豹真魏/後也廼拜越為魏相國擅將兵略
定梁地項王與漢王相距滎陽越攻下睢陽外黄十七
城項王聞之乃使曹咎守成臯自東收越所下城邑皆
復為楚越將其兵北走穀城項王南走陽夏越復下昌
邑旁二十餘城得粟十餘萬斛以給漢食漢王敗使使
召越并力擊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漢王追
[340-36b]
楚為羽所敗固陵用張良策發使使越取睢陽以北至
穀城皆許以王越又言所以許韓信越乃引兵至垓下
羽死立越為梁王都定陶
黥布六人也初從項羽入咸陽為前鋒羽封諸將立布
為九江王都六齊王田榮叛楚項王徵兵九江布稱病
不徃遣將將數千人行漢王敗楚彭城布又稱病不佐
楚項王由此怨布布愈恐不復徃漢王與楚大戰彭城
不利出梁城至虞今宋州/虞城縣使隋何使布何說布起兵攻
[340-37a]
事具摠録/㳺說門楚使項聲龍且攻淮南項王留而攻下邑
今宋州/縣也龍且攻淮南破布軍布間行與隋何歸漢漢王
使人之九江得布故人幸臣將衆數千人歸漢漢益分
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成臯四年立布為淮南王與擊
項籍布使之九江得數縣五年布與劉賈入九江誘大
司馬周殷殷反楚遂舉九江兵與漢擊楚破垓下項籍
死布遂剖符為淮南王都六九江廬江衡山豫章郡皆
屬焉
[340-37b]
盧綰豐人高祖初起沛以客從入漢為將軍常侍中從
東擊項羽封長安侯項籍死使綰别將與劉賈擊臨江
王共尉共敖/子也還從擊燕王臧荼皆破平高祖詔諸將相
列侯擇羣臣有功者以為燕王皆曰大尉綰嘗從平定
天下功最多可王乃立綰為燕王
酈啇高陽人陳勝起商聚少年得數千人沛公初略地
商以所將四千人屬沛公於岐從攻長社先登賜爵封
信成君從攻緱氏絶河津破秦軍雒陽東從下宛穰定
[340-38a]
十七縣别將攻旬關旬關分水/二關也西定漢中以將軍為隴
西都尉别定北地郡破章邯别將於烏氏栒邑泥陽烏/氏
定安也栒邑在幽/州泥陽北地縣也賜食邑武城六千户從擊項籍軍與
鍾離昧戰受梁相國印益食四千户從擊項羽二嵗攻
固陵漢王即帝位燕王荼反臧荼/也商以將軍從擊荼戰
龍脫地/名先登陷陣破荼軍易下今易/縣却敵遷為右丞相
賜爵列侯與剖符世世勿絶食邑涿郡五千户
夏侯嬰沛人為沛廏司御每送使客還過泗上亭與高
[340-38b]
祖相愛高祖為沛公賜爵七大夫以嬰為太僕嘗奉車
從攻胡陵嬰與蕭何降泗水監平平以胡陵䧏賜爵嬰
五大夫從擊秦軍碭東攻濟陽下户牖破李繇軍雍丘
以兵車趣攻戰疾破之趣急速/也下同賜爵執帛從擊章邯軍
東河濮陽下以兵車趣攻戰疾破之賜爵執圭從擊趙
賁軍開封楊熊軍曲遇嬰從捕虜六十八人䧏卒八百
五十人得印一匱又擊秦軍雒陽東以兵車趣攻戰疾
轉為滕令膝今徐/州縣因奉車從攻定南陽戰於藍田芷陽
[340-39a]
芷陽後為/霸陵縣至霸上沛公為漢王賜嬰爵號昭平侯復為
太僕從入蜀漢還定三秦從擊項籍至彭城漢王不利
馳去見孝恵魯元公主載之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嘗蹳
兩兒棄之嬰嘗收載行面雍樹馳雍擁面背也言取兩/兒令面背已而抱持
之以馳故云/面雍樹馳也漢王既至滎陽收散兵復振賜嬰食邑沂
陽擊項籍下邑追至陳卒定楚至魯益食兹氏縣名屬/大原
漢王即帝位燕王臧荼反嬰從擊荼明年從至陳取楚
王信更食汝隂剖符世世勿絶
[340-39b]
灌嬰睢陽販繒者繒者帛/之摠名高祖為沛公略地至雍丘章
邯殺項梁而沛公還軍於碭嬰以中涓從擊破東郡尉
於成武及秦軍於杠里疾鬬賜爵七大夫從攻秦軍亳
南開封曲遇戰疾力力强/也賜封執帛號宣陵君從攻陽
武以西至雒陽破秦軍尸北北絶河津南破南陽守齮
陽城東遂定南陽郡西入武關戰於藍田疾力至霸上
賜爵執圭號昌文君沛公為漢王拜嬰為郎中令從入
漢中拜為中謁者從還定三秦下櫟陽䧏塞王還圍章
[340-40a]
邯廢丘未拔從東出臨晉關擊䧏殷王定其地擊項羽
將龍且魏相項佗軍定陶南疾戰破之賜爵號昌文侯食
杜平鄊杜縣/平郷復以中謁者從䧏下碭以北至彭城項羽
擊破漢王漢王遁而西嬰從還軍於雍丘王武魏公申
徒反故秦將/䧏為分從擊破之攻下外黄西收軍於滎陽楚騎
來衆漢王拜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二人皆故秦騎/士重泉縣人
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受
詔别擊楚軍後絶其饟道起陽武至襄邑擊項羽之將
[340-40b]
項冠於魯下破之所將卒斬左右司馬騎將各一人擊
破柘公王武軍燕西柘縣名公者柘之令也王武/其人姓名燕西南燕國也所將
卒斬樓煩將五人樓煩縣名其人善騎/射故名射士為樓煩連尹一人楚官/也
擊王武别將桓嬰白馬下破之所將卒斬都尉一人以
騎度河南送漢王到雒陽從北迎相國韓信軍於邯鄲
還至敖倉嬰遷為御史大夫三年以列侯食邑杜平鄊
受詔將郎中騎兵東屬韓信擊破齊軍於歴下所將卒
虜車騎將軍華母傷及將吏四十六人䧏下臨淄得相田
[340-41a]
光追齊相田横至嬴博二縣/名擊破其騎所將卒斬騎將
一人生得騎將四人攻下嬴博破齊將軍田吸於千乘
斬之東從韓信攻龍且留公於假宻留縣名公縣令也/攻龍且及留縣令
於假/宻卒斬龍且卒嬰所/將卒也生得右司馬連尹各一人樓煩
將十人身生得亞將周蘭亞次/也齊地已定韓信自立為
齊王使嬰别將擊楚將公杲於魯北破之轉南破薛郡
長亦如郡守也/時每郡置長身虜騎將一人攻博陽前至下相以東南
僮取慮徐僮取慮徐/三縣名度淮盡䧏其城邑至廣陵謂從下/相以東
[340-41b]
南盡䧏城邑乃/至廣陵皆正定項羽使項聲薛公郯公復定淮北嬰度
淮擊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下下邳夀春擊破楚騎
平陽此平陽/在北郡遂䧏彭城虜柱國項佗䧏留薛沛酇蕭相
此六/縣攻苦譙二縣/名復得亞將與漢王會頥郷從擊項籍
軍陳下破之所將卒斬樓煩將二人虜將八人賜益食
邑二千五百户項籍敗陔下嬰以御史大夫將車騎别
追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
左右司馬各一人卒萬二千人盡得其軍將吏下東
[340-42a]
城歴陽度江破呉郡長呉下得呉守遂定呉豫章會稽
郡還定淮北凡五十二縣漢王即帝位賜嬰邑三千户
以車騎將軍從擊燕王荼明年從至陳取楚王信還剖
符世世勿絶食邑潁隂二千五百户
韓王信故韓襄王孼孫孼庶/子項梁立楚懐王燕齊趙魏
皆已前王唯韓無有後故立韓公子横陽君成為韓王
欲以定韓地項梁死定陶成犇懐王成謂所/立韓王沛公引兵
擊陽城使張良以韓司徒徇韓地得信以為韓將將其
[340-42b]
兵從入武關沛公為漢王信從入漢中乃說漢王曰項
王王諸將王獨居此此左遷也士卒皆山東人跂而望歸及
其蠭東郷可以争天下漢王從之蠭謂軍中將士氣鋒/也竦謂引領東望也
蠭與/鋒同漢王還定三秦乃許王信先拜為韓太尉將兵略
韓地時項籍已殺韓王成聞信略韓地乃令故籍㳺吳時令
鄭昌為韓王項藉在吳時/昌為吳縣令距漢漢二年信略定韓地十餘
城漢王至河南信急擊韓王昌昌䧏漢乃令立信為韓
王嘗將韓兵從漢王使信與周苛等守滎陽楚拔之信
[340-43a]
䧏楚已得亡歸漢漢復以為韓王竟從擊破項籍五年
春與信剖符王潁川
傅寛初以魏五大夫騎將從沛公為舎人起横陽從攻
安陽杠里趙賁軍於開封及擊楊熊曲遇陽武斬首十
二級賜爵卿從至霸上沛公為漢王賜寛爵號共徳君
從入漢中為右騎將還定三秦賜食邑雕隂縣名屬/上郡
擊項籍待懐待高祖於懐/縣也今懐州賜爵通徳侯從擊項冠周蘭
龍且所將卒斬騎將一人敖下敖地名左傳/曰敖鄗之間益食邑屬
[340-43b]
淮隂撃破齊歴下軍擊田解屬相國參殘博參曹參也/博太山縣
定齊地剖符世世勿絶封陽陵侯食邑二千六百户
靳歙以中㳙從起宛朐今曹/州縣攻濟陽破李繇軍擊秦軍
開封東斬騎千人將一人騎將師號為千人漢儀注邊/郡置部都尉千人司馬侯也
首五十七級捕虜七十三人賜爵封臨平君又戰藍田
北斬車司馬二人謂主車/司馬也騎長一人謂騎之/長也首二十八
級捕虜五十七人至霸上沛公為漢王賜歙爵建武侯
遷騎都尉從定三秦别西擊章平軍於隴西破之定隴
[340-44a]
西六縣所將卒斬車司馬候各四人騎長十二人從東
擊楚至彭城漢軍敗還保雍丘擊反者王武等略梁地
别西擊邢說軍菑南破之菑縣名今/孝城縣身得說都尉二人
司馬候十二人䧏吏卒四千六百八十人破楚軍滎陽
東食邑四千二百户别之河内擊趙賁軍朝歌破之所
將卒得騎將二人車馬二百五十匹從攻安陽以東至
棘蒲下十縣别攻破趙軍得其將司馬二人候四人降
吏卒二千四百人從䧏下邯鄲别下平陽身斬守相所
[340-44b]
將卒斬兵守郡一人兵守郡當言兵郡守/也謂將兵郡守也䧏鄴從攻朝
歌邯鄲又别擊破趙軍降邯鄲郡六縣還軍敖倉破項
籍軍成臯南擊絶楚饟道起滎陽至襄邑破項冠魯下
略地東至鄫郯下邳南至蘄竹邑擊項悍濟陽下還擊
項籍軍陳下破之别定江陵降柱國大司馬以下八人
身得江陵王致雒陽江陵王謂共/敖之子尉也因定南郡從至陳取
楚王信剖符世世勿絶定食四千六百户為信武侯
周緤沛人也以舎人從高祖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漢還
[340-45a]
定三秦嘗為參乘賜食邑池陽從東擊項羽滎陽絶甬
道從出度平隂遇韓信軍襄國戰有利不利終無離上
心帝以緤為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户
 
 
 
 
 
[340-45b]
 
 
 
 
 
 
 
 册府元龜卷三百四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