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太平御覽 > 太平御覽 333


[333-1a]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御覽卷三百三十三
            宋 李昉等 撰
  兵部六十四
   屯田       戍役
    屯田
漢書曰昭帝始元二年詔發習戰射士詣朔方調故吏
將屯田張掖郡調謂發選之也故吏前為官職者也今/其郡習戰射士於張掖為屯田也調音
[333-1b]
徒料切將音子亮切朔/方張掖並今郡地也
又曰孝宣神爵元年遣後將軍趙充國將兵擊先零羗
充國以撃虜殄滅為期乃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弊奏
曰臣所將吏士馬牛食月用糧榖十九萬九千六百三
十斛鹽千六百九十三斛茭藁二十五萬二百八十六
石百二/十觔也難久不解徭役不息又恐他夷卒有不虞之
變且羗虜易以計破難用兵猝且没切言倉/卒暴疾也故臣愚以
為擊之不便計及公田人所未墾可二千頃已上願罷
[333-2a]
騎兵留㢮刑應募及淮揚汝南步兵與吏私從者合凡
萬二百八十二人用榖月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斛分
屯要害處氷觧漕下繕鄉亭漕下以水運木/而下也繕補也理湟陿以
西湟音王/陿音陜道橋七十所令可至鮮水左右田事出賦人
二十畆田事出謂至春人田/營田也賦班與之也至四月草生發郡騎及屬
國胡騎伉健各千倅馬什二就草倅副也七碎切什二/者千騎則與副馬二
百/疋為田遊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積畜省大費令大司農
所轉榖至者足支萬人一嵗食謹上田處及噐用簿唯
[333-2b]
陛下裁計之詔曰如將軍之計充國又奏曰今留步士
萬人屯田地勢平易臣為以屯田内有亡費之利外有
守禦之備騎兵雖罷虜見萬人留田為必擒之具其土
崩歸徳宜不久矣詔罷兵獨充國留屯田大獲地利明
年遂破先零也
魏志曰武帝既破黃巾欲經畧四方而苦軍食不足羽
林監潁川棗祗建置屯田於是以任峻為典農中郎將
募百姓屯田於許下今潁川郡/許昌縣也得榖百萬斛郡國列置
[333-3a]
官田數年之中所在積粟倉廪皆滿
又曰廢帝齊王正始四年司馬宣王督諸軍伐吳因欲
廣田積榖為兼并之計乃使鄧艾行陳項以東至壽春
自今淮陽郡項城縣/以東至今壽春郡也艾以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
宜開河渠可以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乃著濟河論
以喻其指又以為昔破黃巾因為屯田積榖計都以制
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
費巨億以為大役陳蔡之間上下田良可省許昌左右
[333-3b]
之稻田并水東下令淮北三萬人淮南三萬人分水且
田且守小豐常收三倍於西計除衆費嵗完五百萬斛
以為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於淮上此則十萬
之衆五年食也以此乗敵無不克矣宣王善之皆如艾
計遂北臨淮水自鍾離西南𢎞石以西盡泚水泚旁/貼切
百餘里至一營營六十人且田且守兼修廣淮陽百咫
二渠上引流下通淮潁大理諸陂於潁南潁北川渠三
百餘里溉田二萬頃淮南淮北皆相連接自壽春到京
[333-4a]
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每東南有事大軍出
征杭舟而下逹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晉書曰羊祐為征南大將軍鎮襄陽吳西城去襄陽七
百里每為邊害羊君患之以意詭計令吳罷守於是戍
邏减半分以墾田八百餘頃不乏其利祐之始至也軍
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太康元年平吳之
後當陽侯杜元凱在荆州今襄/陽郡修召信臣遺迹召信臣/所作鉏
廬陂六門堰在今南陽郡/虢縣界時為荆州所統也激用滍淯淯音/育諸水以浸原
[333-4b]
田萬頃分疆刋石使有定分公私同之衆庶賴之號曰
杜父舊水道淮沔漢逹江陵千八百里北無通路又巴
丘湖沅湘之㑹表裏山川實為險固荆蠻之所恃也當
陽侯乃開楊口起夏水逹巴陵千餘里夏水口在今江/陵郡江陵縣界
巴陵即/今郡也内㵼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零陵桂陽/並今郡地南土
歌之曰後代無叛由杜翁孰識知名與勇功
又曰凉武昭王暠擊玉門以西諸城下之遂屯玊門陽
關廣田積榖為東伐之資
[333-5a]
又曰東晉元帝督課農功二千石長吏以入榖多少為
殿最其宿衛要任皆令赴農使軍各自佃即以為廪太
興中三吳大飢後軍將軍應詹上表曰魏武帝用棗祗
韓浩之議廣建屯田又於征伐之中分帶甲之士隨宜
開墾故下不甚勞大功克舉間者流人奔東吳東吳今
儉皆已返江西良田曠廢未久火耕水耨為功差易宜
簡流人興復農官功勞報賞皆如魏氏故事一年中興
百姓二年分稅三年計賦稅以使之公私兼濟則倉庾
[333-5b]
盈億可計日而行也
又曰穆帝升平初荀羡為北部都尉鎮下邳今臨淮/郡縣也
田於東陽之石鼈亦作臨淮/郡界也公私利之
齊書曰髙帝勑相崇祖修理芍陂田曰卿但努力營田
自然平殄虜冦昔魏置典農而中都足食晉開汝潁而
河汴委儲卿其勉之
後魏書曰文帝大統十一年大旱十二年秘書丞李彪
上表請别立農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為屯人相水陸
[333-6a]
之宜料頃畆之數以贓贖雜物市牛科給令其肆力一
夫之田嵗貢六十斛甄其正課并征戍雜役行此二事
數年之中則榖積而人足矣帝覽而善之尋施行焉自
此公私豐贍雖有水旱不為害也
北史曰後魏刁雍除薄骨律鎮將雍以西土乏雨表求
鑿渠溉公私田又奉詔以髙平安定統萬及薄骨律等
四鎮出車牛五千乗運屯榖五十萬斛付沃野以供軍
糧道多深沙車牛難阻河水之次造船水運又以所綰
[333-6b]
邊表常懼不虞造儲榖置兵備守詔皆從之詔即名此
城為刁公城以旌功焉
北齊書曰廢帝乾明中尚書左丞蘇珎芝又議修石鼈
等屯嵗収數十萬石自是淮南防糧足
又曰孝昭帝皇建中平州刺史𥞇曄建議開幽州督亢
舊陂今范陽郡范/陽縣界是長城左右營屯田嵗收稻粟數十萬
石北境得以周贍又於河内置懐等屯以給河南之費
自是稍止轉輸之勞
[333-7a]
又曰武成帝河清三年詔縁邊城守堪墾食者營屯田
置都子使以統之子使當田五千頃嵗終課其所入褒

隋書曰文帝開皇三年突厥犯塞吐谷渾冦邊轉輸勞
弊乃命朔方總管趙仲卿於長城以北大興屯田
隋書曰郭衍授朔州總管所部有恒安鎮北接畨境常
勞轉運衍乃選沃饒地置屯田嵗剰粟萬餘石民免轉
輸之勞
[333-7b]
唐書曰竇靜歴并州大總管司馬遷長史於時突厥數
為邊患師旅嵗興軍糧不屬靜上表請於太原多置屯
田以省餽運時議者以人物凋零不宜動衆書奏不省
靜復上書辭甚切於是徴靜入朝與裴寂蕭瑀封徳彛
等爭論於殿庭寂等不能屈竟從靜議嵗收數十萬斛
髙祖善之
又曰開元二十五年令諸屯𨽻司農等者每三十頃以
下二十頃以上為一屯𨽻州鎮諸軍者每五十頃為一
[333-8a]
屯其屯應置者皆從尚書省處分其田屯重置者一依
丞前封疆為定新置者並取荒閒無籍廣占之地其屯
雖科五十頃易田之處各依卿原量事加數其屯官取
勲官五品以上及武散官并前資邊州縣府鎮戍八品
以上文武官内簡堪者充據所收斛斗等級為功罪諸
屯田應用牛之處山原川澤土有硬軟至於耕墾用力
不同土軟處每一頃五十畆配牛一頭彊硬處一頃二
十畆配牛一頭即當屯之内有硬有軟亦准此法其稻
[333-8b]
田每八十畆配牛一頭諸營田若五十頃外更有地剰
配得丁牛者所收斛皆准頃畆折除其大麥蕎麥乾蘿
蔔等准粟計折斛斗以定等級天寶八年天下屯田百
九十一萬三千九百六十石關内五十六萬三千八百
十一石河北四十萬三千二百八十石河東二十四萬
五千八百八十石河西二十六萬八千八百石隴西十
四萬九百二石後上元中於楚州右<射陽湖置洪澤屯/壽州置芍陂屯厥田沃壤大獲其利
王元長䇿秀才文曰今農戰不修文儒是競棄本徇末
[333-9a]
厥弊滋多
    戍役
詩曰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
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卒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
采薇以遣之
又曰揚之水刺平王也不撫其民而逺屯戍於母家周
人怨思焉左傳曰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𤓰時而往曰及𤓰
[333-9b]
而代期戍公問不至請代不許故謀作亂
漢書曰晁錯上言守邊備塞勸農力本當世急務也臣
聞秦北攻胡貊築塞河上南攻楊粤置卒戍焉非所以
衛邊地而救民死也貪戾而欲廣地故功未立而天下
亂夫起兵不知其勢戰則為人禽屯則卒積死夫胡貉
之地積除之處也木皮三寸氷厚六尺食肉飲酪其人
密理鳥獸毳毛密理謂/肥肉也其性能寒楊粤音/越之地少隂多
陽其人疏理鳥獸稀毛其性能暑秦之戍卒不能水土
[333-10a]
戍者死於邊輸者僨於道秦民見行如往棄市因以讁發
之名曰讁戍也凡民守戰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計為之
也戰勝守固則有拜爵之賞攻城屠邑則得其財鹵以
富家室故能使其衆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歸秦之發
卒也有萬死之害無銖兩之報故其禍及己陳勝行戍
至於大澤為天下先倡天下從之如流水胡人衣食之
業不著於地如飛鳥走獸於廣壄美草甘水則止草盡
水竭則移往來轉徙時至時去此胡人之業然合卒守
[333-10b]
塞一嵗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
以為備為之髙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藺石城上雷石/也渠答鐵蒺藜
也/調立城邑每下千家為中周虎落虎落外/蕃也上從其言
募徙塞下
又曰錯復言臣聞古之徙逺方以實廣虛也相其隂陽
之利嘗其水泉之味審其土地之宜觀其草木之饒然
後營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為
築室家有一堂二内二内内/房也置噐物焉此民所以輕去
[333-11a]
故鄉而勸之新邑為置醫藥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
女有婚生死相恤此所以使民樂其處而有長居之心
又曰宣帝地節三年詔曰朕既不徳不能附逺是以邊
境屯戍未息今復飾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
也其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
後漢書曰横野大將軍王常薨遣驃騎大將軍杜茂將
衆兵屯北邊築亭候修烽燧
[333-11b]
又曰十五年徙鴈門代郡上谷三郡人置常山關以東
又曰二十五年南單于遣子入侍於是雲中五原八郡
人歸本土邊人在中國皆賜以裝錢轉輸給食也
 
 
 
 
 太平御覽卷三百三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