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愧郯錄 > 愧郯錄 7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愧郯録卷七二則/     宋 岳珂 撰
   官品名意之訛
淳熈官品令自太師而下至翰林醫學列為九品皆有
正從盖見行之制故著令所載凡叙䕃儀制罪贖不以
髙下槩謂之品官珂嘗泝源而求所始本魏延康元年
二月尚書陳羣以天朝選用不盡人才始立九品官人
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選擇以州郡之賢有識鑒
[007-1b]
者為之區别人物第其髙下則其初立品似非品秩也
乃人品耳而通典載魏官自黄鉞大將軍至諸州郡防
門明列品第則是肇端自魏已循而訛矣是時魏未受
禪盖亦漢法也然珂嘗考之後趙而得名之所以訛考
之梁而得意之所以訛後趙王勒二年使張賔領選初
定五品後更定九品命公卿及州郡嵗舉秀才至孝㢘
清賢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初用五而後以九則是
更魏而晉品數猶未定也通典可疑矣宋書九品謂晉
[007-2a]
江右所定則懐愍以前尚無之通典乃若是其較且明
豈當時循陳羣之法謂某品人則可登某品所謂品者
逆設以待其人而已非謂官品也益逺益訛遂為官秩
之定論耶此殆名訛之所以始也果定班法與品互用
而著其說曰十八班皆有清濁自十二班以上並詔授
表啟不稱姓従十一班至九班禮數復為一等又流外
有七班寒㣲者為之従此班者方得進登第一班梁承
齊後者也品秩久定矣而蔡法度之所定决非肇始而
[007-2b]
所以寓禮數者不附扵品而别之以班則班盖梁之所
自立謂一代之制不可以虚耳意自齊而上班之未有
則禮數亦附扵品則品盖為禮文之節耳此殆意之所
以訛也詳考梁班品法天監初武帝命尚書刪定郎濟
陽蔡法度定分為九品秩定帝扵品下注一品秩萬石
第二第三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為二千石隋百官志
梁天監七年革選徐勉為吏部尚書定為十八班以班
多者為貴同班者則以居下者為劣則品盖非梁所専
[007-3a]
用而易以為班矣謂班以選事而設則丞相太宰太傅
太保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為第十八班初不
闗遷法通典謂品制不廢疑若相須而成將軍釐定百
二十五號為二十四班其不登二品應須軍號者凡十
四號别為八班施扵外國者又有百九號亦為十品
十四班班制之多乃如此則不假扵品矣而莫知其徒
為禮秩之别也陳承梁後乃定相國丞相太宰太傅太
保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開府儀同三司巴陵
[007-3b]
汝隂二王後尚書令品為第一自此以下昈列為九正
合今制而不分正従逆而求之晉宋南齊亦莫不然則
皆承魏訛其益可信也此裂扵齊事遵元魏而品従之
名著焉是官之有品自曹魏始品之有從乃自元魏始
及考其初不特正従也而每品正従復分上中下焉盖
一品之間析而六矣此髙祖太和之制也及二十三年
髙祖復次軄令而世宗初班行之三師二大乃不入品
其四品以下正從又分為上下階猶析而四也北齊盖
[007-4a]
因之耳至扵魏之列品頋猶曰第㡬品從㡬品而未目
為正従齊始别之逮隋而曰正曰從截然而不可紊矣
還攷梁制品尚寡故自九而一乃極扵丞相班尚繁故
自一而十八亦極扵丞相班多者品貴品少者班尊二
者相為用而貴賤等差於此㕘見而互明班止扵梁隋
即廢矣祖宗朝遷轉名曹皆各有流品及元豐後来始
以寄禄無他名遂爾相混然禮數之異率繫一時官守
元未嘗以品秩為别此則言官制者之未嘗講明也然
[007-4b]
則陳羣之始本非始言人品者則當設逆待之法故循
而見扵魏官品之訛曹魏之訛亦非訛定禮秩者固當
附設官之目故參而見扵梁班法之用不考闕/
   散階勲官寄禄功臣檢校試銜恩初授檢校太子賔客兼監察御史自此累加焉而注
其下曰朝軍指揮使止扵司徒軍頭指揮使忠佐馬歩
都軍頭止扵司空軍班都虞候忠佐副都軍頭以上止
扵左右僕射諸軍指揮使止扵吏部尚書其官止若遇
[007-5a]
恩則或加階爵功臣又申之曰幕軄初授則試校書郎
再任如至兩使推官則試大理評事書記支使防禦團
練使判官以上試大理司直評事又加則兼監察御史
亦有至檢校員外郎以上者行軍使皆檢校員外郎以
上朝官階勲髙遇恩亦有加檢校官郎中則卿監少監
員外則郎中太常博士以下則員外郎並無兼官其觧
試大理評事校書郎正字寺監主簿助敎者謂之試銜
有選集同出身例珂按如舊制者盖謂如唐制也太平
[007-5b]
之改官名盖以熙陵初即位未改舊名因避諱而然也
是時正以職事官為官名如吏部尚書至于職官令録
皆虛名也而不得實涖其事以知判官為職事如判尚
書都省至于權知某州縣皆實職也而不闗所帶之官
以階為恩以勲為品以爵邑功臣為假寵以檢校試官
為帶銜故咸平四年左司諫知制誥楊億轉對上疏有
曰勲散之設名品實繁朝散銀青猶闗命服䕶軍柱國
全是虛名欲乞自今常参官勲散俱至五品者許封贈
[007-6a]
官階勲俱至三品者許立㦸义五等之爵施之于今雖
有啓封之稱曾無胙土之實苴茅建社固不可以遂行
翼子貽孫亦足稽於舊典欲乞内外官封至伯子男者
許䕃子至公侯者䕃孫國公者許嫡子嫡孫一人襲封
又當今功臣之稱始於徳宗幸奉天扈蹕將士並加奉
天定難功臣之號因一時之賞典為萬世之通規近歳
以來將相大臣加至十餘字者尤非輕據不可遵行所
宜削除以明憲度可以見當時士大夫之厭於虛名者
[007-6b]
矣然祖宗承隋唐末流襲為定例故不見其用而惟見
其宂若其剙始之初磨鈍之具不窮於一偏要亦自有
深意何以言之自元豐定官制歸階官於寄禄還職守
於百司盡削功臣略餘檢校試官俱罷爵邑僅存繼自
政和而來又捐勲轉之令則朝廷之上所以褒功賞能
貤恩馭幸者惟階職官守而已祖宗存此名也雖以例
轉或以赦遷而猶間繫服色之重輕資序之深淺封䕃
之厚薄初未盡捐之也且階官至貟外郎則可以任子
[007-7a]
庶官帶貼職則不限隔郊至於郎曹寺監侍從宰執截
截乎有恩數品秩之異然則所用者皆實賞也檢校之
畧餘者惟武階有六等多不盡轉間又徑自旄鉞陞尉
府亦幾於無爵邑實封雖不改舊而惟遇郊霈有司按
格法定封及宰執初除循故事謂之加恩耳亦不以為
賞也虛名既偏廢而吏勞不可不酬惟其不可不酬故
官賞不得不濫惟其不得不濫故貼職不甚貴重銓選
奏補益袢揆今擥昔在本朝厭之猶之可也其在隋唐
[007-7b]
其可以虛名厭之哉珂又按階散勲官在前世合於一
至唐則析而為二階勲功臣檢校在唐析於四而本朝
則合於一其用與不用實寓見於是自宋齊梁陳後魏
北齊以來諸九品官皆以將軍為品秩謂之加戎號此
正如國初軍制皆以御史為品秩謂之加憲銜也梁制
雖親王起家未加將軍不開府不置佐史官可以見一
時以此號為重然其實未嘗將屯亦虛名耳隋既受命
髙祖採後周之制置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
[007-8a]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總十一等以酬勤勞又有特進左
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銀青光禄大夫朝議大夫
朝散大夫並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徳聲者並不理事
又有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品凡十六等為散號將軍
以加汎授居曹有職務者為執事官無職務者為散官
戎上柱國以下為散實官軍為散號官諸省及左右衛
武候餘左右監門府為内官自餘為外官散官之名肇
[007-8b]
見於是還考漢制光禄大夫大中大夫郎議郎中郎侍
郎郎中皆無員多至數十人特進奉朝請亦皆無職守
優㳺禄秩則官之有散自漢已有之矣然當時之仕于
朝者不任以事則置之散正如今日宫觀設官之比未
有以職為實以散為號如後世者也故成都侯王商
特進領城門兵置幕府得舉吏是正如今日兼官不可
以官稱為比梁制左右光禄金紫光禄太中中散等大
夫並無員以養老疾遡而考之魏晉宋齊元魏下而考
[007-9a]
之陳北齊後周隋亦莫不有之參見於九品十八班之
間元魏初又嘗置散官五等其品第五至第九百官有
闕則取於其中以補之盖皆以儲才待須而亦與諸職
事官均其勞佚也逮隋開皇六年始置六品以下散官八
郎為正階八尉為從階正六品上為朝議郎下為武騎
尉從六品上為通議郎下為屯騎尉正七品上為朝請
郎下為驍騎尉從七品上為朝散郎下為㳺騎尉正八
品上為給事郎下為飛騎尉從八品上為承奉郎下為
[007-9b]
旋騎尉正九品上為儒林郎下為雲騎尉從九品上為
文林郎下為羽騎尉凖前所置散官見於諸品者上柱
國為從一品柱國特進左右光禄大夫為正二品上大
將軍金紫為從二品大將軍銀青為正三品上開府朝
議為從三品開府朝散為正四品上儀同為從四品儀
同為正五品大都督為正六品帥都督為從六品都督
為正七品通而觀之則九品之内皆有散官以酬勞矣
惟正一品虚而不置所以章其貴也煬帝嗣位多所改
[007-10a]
更先罷特進次罷十一等酬勞官八郎八尉四十三號將
軍并省朝議大夫置九大夫八尉自一品至九品别有
其制其九大夫從一品曰光禄正二品曰左光禄從二
品曰右光禄正三品曰金紫從三品曰銀青正四品曰
正議從四品曰通議正五品曰朝請從五品曰朝散其
八尉正六品曰建節從六品曰奮武正七品曰宣惠從
七品曰綏徳正八品曰懐仁從八品曰守義正九品曰
奉議從九品曰立信繼雖復儒林郎文林郎列之七品
[007-10b]
八品正乃𨽻秘書省置二十人若三十人専以明經待
問撰録文史為職又若職事官無與於散階也尋又置散騎郎二十人為從五品承議通直郎各三十人為正
從六品宣徳宣義郎各四十人為正從七品徴事將仕
郎各五十人為正從八品常從奉信郎各五十人為正
從九品是為正員並得禄當品又各有散員郎無禄随
又改常從為登仕奉信為散從自散騎而下皆主出使
量事大小據品以發之則正如國初九品京朝官皆在
[007-11a]
京師其罷職者歸本班守本官其出使者知某州轉運
某路之制耳尚書省六曹皆置承務郎一人同員外郎
之職乃正與今尚書郎等又非散號如限員以設散官
使其别有所授决知其必不復徒帶以為美觀也而唐
乃析之郎大夫之秩光禄中散之養疾儒林文林之待
問一歸之於文散散號將軍參取雜置益以校尉一歸
之於武散柱國等號本以酬勞武騎諸稱並同郎位一
歸之於勲官則階散也勲官也唐雖因隋而所用未嘗
[007-11b]
因隋有職者改為虛名徒名者置在兼秩是所謂前世
合於一而唐則析為二史大奈與髙祖興太原飲馬泉
之戰以多授光禄大夫階李晟以復興元勲立功時諸
子未官宰相以聞即日詔子愿為上柱國故事柱國門
列㦸遂父子皆賜杜淹貞觀中檢校吏部尚書再加檢
校侍中代宗以射生軍清難而有寶應之稱徳宗以涇
軍煽逆而有定難之號後随事而賜亦無定名故唐之
有功者或叙階或賜勲或加以檢校或寵以名號皆上
[007-12a]
之人有以寓一時之微權而初無階升必致之道四者
並用而又申之以封爵重之以實封馭貴馭富又雜取
而輔之在祖宗朝若功臣之名猶有官不當賜而特賜
者如開寶之於王明太平興國之於杜彦鈞陳信從郝
正大中祥符之於王承美天禧之於向漢通南渡以後
髙皇舉久廢之典以寵二三大將其他則不多見也每
一遇郊官至某則加功臣若干字酬勲若干級進階若
干等徹國若干户並舉而予之故世但以為煩而不見
[007-12b]
其用是所謂唐析於四而本朝則合於一既合矣而不
能分此所以發神宗皇帝之獨斷一舉而盡去之也政
和罷勲官徒以太平之世不欲用議易之而未暇孝宗
淳熙間廷䇿多士發為清問有意復之而未能誠使無
並用之術祖已成之例一歸之有司則雖無復可也因
虚以濟實即名以輔治一歸之君上則雖盡復之亦可
也世之議者多以其名之混淆未易别白故表而著之
以俟觀者擇焉又按光禄在晉已分左右魏舒嘗加右
[007-13a]
光禄大夫而西漢之初無印綬秩止比六百石東漢已
秩二千石法固應銀章青綬至晉始有加金紫者李熹
嵇紹吳隠之輩是也熹傳又載泰始全詔其因光禄之
號改假金紫正當是事始然未嘗入銜故南齊任遐有
乞一片金之請還考宋初乃嘗贈臧儁為金紫光禄
連稱謂元魏何時乃亦有之而又以銀青入銜遂煥然
析為二官矣梁制金紫光禄次左右光禄光禄次金紫
所謂光禄者盖銀青如舊制是以不重出耳元魏亦叙
[007-13b]
左右光禄於金紫銀青之上齊承魏制陳因梁法後周
於金紫銀青又各分左右皆在左右光禄之下隋唐而
降迄于本朝叙階之法亦莫不然唐去光禄左右字元
豐定官制乃隮二階之班于光禄之上不知何所為也
其他如朝議置大夫而廢郎躐朝請於通直下宣徳於
朝散政和改制又以登仕將仕為未仕之官列之文林
之下又以郎大夫為勇爵不用將軍校尉等官皆與唐
制不合云
[007-14a]
 
 
 
 
 
 
 
 
[007-14b]
 
 
 
 
 
 
 
 愧郯録卷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