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示兒編 > 示兒編 卷五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示兒編卷五       宋 孫奕 撰
  經説
   論語哀公問社
哀公問社於宰我至/既徃不咎按哀公患三桓之侈也
欲以諸侯去之公遇孟武伯問曰余及死乎三問不對
公欲以越伐魯而去三桓哀公二/十七年則哀公懷去三桓之
心乆矣而患其彊故假古人弗用命則戮于社之意甘/
[005-1b]
誓/以問焉宰我謂周人以栗使民戰栗勸之以誅也聖
人警之以成事不説遂事不諌既徃不咎之三語謂三
桓自宣公以來至於今勢偪公室積威五世莫能制之
也一旦而欲誅之則昭公之事可鑒矣昭公二十三年/季平子作亂昭
公奔/齊哀公茍知自治則三桓之禍自息無事於誅也
   不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至/不去也蓋富貴人之大
欲存焉善處富貴者必以其道苟不以其道而得處富
[005-2a]
貴則不處之也貧賤人之大惡存焉善去貧賤者必以
其道茍不以其道而得去貧賤則不去之也
   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黨謂偏也偏
則過之所由起也觀吾有偏而不正之處於此乎識之
則過不得著見矣非仁者能之乎
   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豈尚未聞道者茍聞天下之有道則死亦無遺恨
[005-2b]
矣蓋憂天下如此其急
   孰謂微生髙直
此言微生髙於乞醯之際盡其委曲之道先儒泥於孰
謂㣲生髙直之句乃解乞諸其鄰為不直是直情徑行
而無委曲周旋之義豈善與人交者哉嗚呼聖人之意
决不如是故曰孰謂微生髙為直情徑行之直
   先難後獲
子曰仁者先難而後獲此章救樊遲之失也自其學稼
[005-3a]
學圃觀之則遲避害趨利之心勝故夫子於問仁則對
以先難後獲問崇徳則對以先事後得蓋抑其利欲之
心而勉之義理當為之事茍能先義後利非仁者之用
心乎
   南子
説者皆引史記以謂孔子見衛靈公之寵姬南子仲尼/弟子
傳/以愚觀之必非衛之南子蓋嘗攷家語曰孔子適衛
子驕為僕顔刻字子驕/史記作顔髙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出而
[005-3b]
令宦者雍梁驂乘使孔子為次乘遊過市孔子耻之且
聖人方以季桓子受齊女樂而去魯適衛至衛而又耻
為靈公南子次乗豈肯輕身以先於匹媍哉又且六經
以至魯論家語皆無見衛南子之文不知子長何所本
而云然則南子者為誰是必魯之南蒯也何以知之以
佛肸召子欲徃而知之也佛肸以中牟畔子路不欲子
徃而夫子有豈匏瓜之喻南蒯以費畔子路亦不悦其
昭公十二年南蒯以費畔遂奔齊/十三年費人畔南氏即南蒯也蓋昭公十四年南
[005-4a]
蒯之奔齊也侍飲於景公公曰叛夫對曰臣欲張公室
杜預曰/張强也南蒯欲弱季氏而強公室此夫子所以見之
將以興魯也與佛肸事不約而同故知其必非見衛之
南子而見魯之南子也昭昭矣
   民鮮乆矣
子曰中庸之為徳也其至矣乎民鮮乆矣言中庸之徳
其極至難能之事斯民之所日用常行者也然行之者
能暫而不能乆故曰民鮮乆矣
[005-4b]
   老彭
竊比於我老彭按大有卦匪其彭陸音步郎反子夏作
旁老彭當讀如匪其彭之彭者音旁旁側也欲自比於
老子之側蓋謙辭也老子古之好道者宜孔子之所自
比嘗攷諸曽子問有記孔子聞諸老聃者屢矣家語亦
曰孔子問禮於老聃此誠孔子欲自附於老子之側之
騐也舊説以老彭為彭祖然六經所不載聖人所不道
非夫子之願比者今不取
[005-5a]
   束修
漢儒説自行束修以上皆以十段脯為束修蓋因禮記
束修之問不出竟及束修一犬以誤之也觀鄭𤣥注論
語謂年十五以上也後漢杜詩薦伏湛曰自行束修訖
無毁玷注云謂年十五以上然以經意詳之初非此意
聖人設教雖互鄉闕黨童子所不拒長少何擇焉惟延
篤傳吾自束修以求為人臣不陷於不忠為人子不陷
於不孝注云束修謂束𢃄修飭此説稍通然以修為修
[005-5b]
飭則是以束為束𢃄則非不若以檢束修飭為正如鄭
均傳曰均束修安貧太守薦劉般束修至行皆同一意
方性夫解禮記束修之問以為與論語名同而實異其
説謂約治其身則無不誨之真得所謂人潔己以進與
其潔也之意
   聞韶
人皆以聞韶不知肉味為喜之之詞吾獨以為怒之之
辭何也曰食㫖不甘者悲而不知也曰發憤忘食者怒
[005-6a]
而不知也曰在齊聞韶者亦怒而不知也未聞有人喜
而不知者矣蓋韶帝樂也齊侯國也夫子在齊忽聞侯
國僭作帝樂又至三月之乆是以怒而不知肉味故曰
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非怒辭而何
一説以子在齊絶句韓退之改三月為音字亦穿鑿聞/韶
三月/絶句
   文莫吾猶人也
欒肇曰按燕齊之間謂勉強為文莫今語猶然肇深於
[005-6b]
論語此説必有所授杜詩有乆拚野鶴同䨇鬢遮莫鄰
雞下五更遮莫二字殆不可曉嚴有翼以儘教之説發
明之其㫖逺顯予喜其文相若故併有取焉耳草堂詩/箋云遮
音之/夜反
   無間然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間隙也猶玷缺也孔子謂禹之所
為我無以見其玷缺之可議也由其菲飲食惡衣服卑
宫室言之似儉不中禮也由其致孝乎鬼神致美乎黻
[005-7a]
冕盡力乎溝洫言之則誠無玷缺之可議是以始終言
其無間然矣
   食不厭精
厭讀如厭飫之厭言食與膾雖精而細亦不厭飫而食
之蓋夫子嘗曰食無求飽又曰謀道不謀食故知其於
精細猶不求其厭飫况饐餲餒敗臭惡失飪則不食也
必矣
   先進後進
[005-7b]
子曰先進於禮樂至/吾從先進先進指三代而上後進
指三代而下也謂三代而上教行俗美而禮樂逹天下
雖野人亦能之况君子乎三代而下政異俗殊而禮樂
有壊闕惟君子能之野人則莫之能行也所以夫子必
欲從三代之盛時也
   皆不及門也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至/子游子夏門非門庭之門乃門
目之門夫子歎其從陳蔡之徒其同患難如此茍不幸
[005-8a]
不保首領以沒皆不及門目之側無以表於後世是有
遺恨也可不念歟遂舉四科之目以歸於顔閔而下十
人焉
   子樂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
也此三句非夫子之言乃當時記事者之言也繼之以
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云者乃是夫子因子路行行
遂指其胷中之病而為是言則子樂當作子曰聲之誤
[005-8b]
也曰悦聲相近寫者既悞以為悅又轉悦為樂故也既
以由也為不得其死又何樂之有
   論篤是與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與如吾與㸃也之
與論其篤厚則所與者君子之人乎色莊之人乎君子
則躬行者色莊則色厲而内荏者
   不可則止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大臣以道格君心之
[005-9a]
非則無復有發於政害於事者此所謂不可則止也
   忠告而善道之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言
忠告即不可則止也言善道之即毋自辱焉也自非自
取自求之自乃訓從也凡有不可處即止之豈非忠告
乎毋從取辱之事以導之豈非善道之乎何謂從耻辱
之事以導之凡非禮非義之事一或導之則辱身也不
忠不孝之事一或導之則辱君親也既辱身又辱君親
[005-9b]
非朋友之罪而誰罪
   必也狂狷乎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
所不為也此章嘆無中道之可與也聖門之學不容有
 一偏之失太過之偏流為狂不及之偏流為狷故子張
之病在太過子夏之病在不及聖人皆稱其偏以拒之
焉有狂狷而尚與之者乎乃知此言乎者疑辭也疑則
不與可知與狂者乎則狂者進取即太過也與狷者乎
[005-10a]
則狷者有所不為即不及也中道安在哉聖人深歎無
中行之可與故發是言也
   禹稷躬稼
南宫适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初夫子雖不之答終也
必曰君子哉若人且禹盡力於溝洫而有天下則然矣
稷播種百榖不過一諸侯耳而云有天下何哉得非積
功累仁至文武而興乎
   桓公殺公子糾
[005-10b]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紏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至/如其仁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紏不能
死又相之至/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桓公齊襄公之弟
也初襄公之立也政令無常故公子小白奔莒齊/地公子
糾奔魯公孫無知弑襄公齊人殺無知大夫髙傒先有
以隂召小白故小白自莒先入而得齊是為桓公非取
諸子紏之手也乃殺子紏小白誠惡矣然齊實納小白
也春秋莊公九年書公伐齊納紏齊小白入於齊左氏/誤多
[005-11a]
子字公榖皆/無子字是也何稱紏而不稱子言小白而又言齊是紏
不當立而小白當立者也九月又書齊人取子紏殺之
以紏謂之取傷紏之在魯魯不能覆䕶齊得而殺之所
以甚齊之惡而譏魯之不競也以子繫之紏葢子紏兄
也弟其可殺乎所以重小白之不弟也管仲雖嘗為子
紏之傅然子紏未嘗為世子不當爭立是以管仲明此
之義終身不讐桓公而得相之以覇也嘗觀伊川之説
以桓公為兄子紏為弟徃徃因薄昭與淮南厲王書曰
[005-11b]
齊桓殺其弟以反國遂誤之晦庵又附㑹而援其説葢
不之審也按史記齊世家云襄公立殺誅數不當羣弟
恐禍及故次弟紏奔魯小白之莒十二年公孫無知弑
襄公而自立髙國隂召小白於莒髙傒立之為桓公左
氏莊公八年注云子紏小白庻兄鄧驥左氏指縱云桓
公襄公之季弟也世家既云次弟紏左氏注又云紏為
小白庻兄指縱又云桓公為季弟則子紏兄也小白弟
也無疑矣故荀子亦曰齊桓殺兄而爭國仲尼/篇伊川之
[005-12a]
説誠為誤矣
   鄉原
鄉原徳之賊晦庵先生云原與愿同非也愿之為言慤
也愿慤則為謹厚之人必不肯同流合汚所謂鄉原即
推原人之情意隨波逐流佞偽馳騁茍合求媚於世故
曰一鄉之原人是以為徳之賊也司馬温公解揚子賊
仁近鄉原謂所至之鄉狥衆隨俗求媚於人者其説盡

[005-12b]
 
 
 
 
 
 
 
 示兒編卷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