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雲麓漫抄 > 雲麓漫抄 卷二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雲麓漫抄卷二     宋 趙彦衞 撰
五穀之名見於詩書甚詳人多不考本草所著殊乖謬
既以青粱黃粱白粱丹黍米粟米糵米秫米載之中品
復以黍米粳米稻米稷米著之下品又分彫胡穄米之
屬其稷米注云稷米人不識又云黍與稷相似又有稌
亦不知是何米至引詩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麥此八穀
也人不能辨及所言五穀之性味鹹味酸味苦性寒微
[002-1b]
寒主下氣止泄利小便稻米則云令人多熱以此言之
不惟不能辨其穀且不知其性豈不知黍稷北方之禾
焉有性寒稻米南方水所種何得云熱亦不特主下氣
止泄而已今以詩與諸家説釋之按詩名物解云黍稷
古人用以祭祀出青冀等州自揚州以南人多不識此
二物極相似惟本土老農能辨之其形狀可以辨者黍
葉有毛稷葉無毛黍穟妥帖而密稷穟髼鬆而疎黍米
淡黃稷米深黃黍米黏而可釀酒稷米利而可以為飯
[002-2a]
二物皆夏収而稷先熟黍與麥爭場此其别也黍稃有
丹黑白三種而米色無異土人呼稷為穄蓋語訛也古
文無穄字玉篇曰關西謂稷為説文曰稷五穀長祭
祀謂之粢曲禮云稷曰明粢詩云維秬維秠維穈維芑
毛氏云秬黑黍也一稃二米也穈赤苗也芑白苗也爾
雅曰虋赤苗詩作穈郭璞曰今之赤粱粟芑今之白粱
粟有十餘種粱蓋總名耳詩曰禾麻菽麥董仲舒曰禾
是粟苗孔穎達曰苗生既秀謂之禾以此推之北方曰
[002-2b]
黍稷南方秔稬蓋稷是諸粟之總名而黍黏可以為酒
南方秔諸穀之總名稬可以為酒字林曰稬黏秔稻之
不黏者郭璞云沛國人呼稻為稌崔豹古今注稻之黏
者為秫禾之黏者為黍亦謂之穄亦曰黄黍今稻之屬
不下十餘種而稻其總名從可知矣北人云青粱黃粱
白粱南人云赤須烏須上稈青紅蓮之類是也書曰稼
穡作甘五穀味皆甘本草當以諸粟總之於禾而下列
青黃白與粟之别總曰黍而下列秬秠之分南方稻總
[002-3a]
曰秔而下分赤須烏須白須香秔之類總曰稬而亦疏
早稬中稬晚稬則煥然矣穀之性當六味甘平無毒益
氣堅筋骨通利十二經絡生津液强智力實腸胃益脾
止飢久食延年或有性不同各著於下凡稷粟粱禾稻
穀米亦皆總名在田曰禾唐叔得禾是也稷先熟者粟
粱晚熟者已収為稻離榦為穀去殻為米云
張欽甫登南嶽諸詩言山頂極冷范致能登青城山詩
言六月山巓積雪苦寒盡取使燕時貂裘衣之不能支
[002-3b]
天積氣耳非若形質而有拘礙蓋愈高則愈清愈清則
愈寒為神靈之所居三光之所懸故其詩云上覆白玉
盂下盛白玉盤上下俱有雲氣耳所以青城天台大洪
諸山多出光怪
子由古史商紀有曰自夏殷以來天子雜稱帝至夏去
帝號稱王與殷周為三王按禮記措之廟立之主曰帝
則是商以前生曰王立之主曰帝非是生稱帝也如李
唐生曰帝措之廟曰宗後人追記前事亦曰某宗非生
[002-4a]
稱宗也虞書稱堯曰惟帝其難之亦此類
魏晉以前不為生日南北朝江南風俗兒生一朞隨男
女以紙筆鍼縷置前觀其所取號為試兒毎至此日飲
酒宴樂後人因為生日梁孝元帝於其誕辰常設齋講
唐太宗曰今日吾生日世俗皆為樂在朕翻成傷感奈
何以劬勞之日更為宴樂乎明皇始置千秋節自是列
帝或置或不置自五季始立為定制臣下化之多為歌
詞以頌贊之厥後又有獻遺故不得不置酒以復之宣
[002-4b]
政間蔡太師紹興間秦太師盛矣自秦薨因人有言遂
降旨以禁之著為令以梁唐二帝猶如此今人寧不思
念我生之初父則憂愁母則痛楚具慶偏侍猶曰娯親
永感之時焉得不動心乎顔魯子侍郎嘗以此鏤板勸
人於是日齋講或習俗之久親戚饋惠有不得辭㑹於
它日可也
九宫推移之法乾坤鑿度云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宫四
正四維皆於十五注云太一北辰之名也居其所曰大
[002-5a]
帝行於八卦日辰之間曰太一或曰天一出入所由消
息紫微宫之外其星因以為名焉故星經曰天一太一主
承神猶侍衛也四正四維者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
宫太一出行猶天子出巡狩省方嶽毎卒即復太一下
八卦之宫周四方乃還於中央中央者地神之所居故
因謂之九宫天數太一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于子陰
起于午是以太一下行九宫從坎宫始故曰一坎中男
從中始亦言通也自此而徙於坤宫坤母也自此而徙
[002-5b]
於震宫震長男也又自此而徙於巽宫巽為長女所行
半矣還息於中央宫既又自此而徙於乾宫乾父也又
自此而徙於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而徙於艮宫艮少
男也又自此而徙於離宫離中女也行則周矣上遊息
於太一天一之星而反紫微宫行始坎宫終離宫數因
太一行之次為名耳出從中男入從中女亦因陰陽男
女之偶為終始之徙自坎宫必先之於坤者母與子養
之其先動者次之震又次之巽巽從異姓而來此其所
[002-6a]
以敬為主者自巽中而復之乾者父也於子教之而已
於事逸也次之兑又次之艮父或老順其心所愛大小
之行有法此皆合十五言有法也按唐天寶中術士蘇
嘉慶始基九宫壇於城東其壇一成高三尺四階上依
位置九小壇東南曰招搖正東曰軒轅東北曰太陰正
南曰太一中央曰天符正北曰天一西南曰攝提正西
曰咸池西北曰青龍國朝太平興國中司天言太一式
有五福大遊小遊四神天一地一眞符君綦臣綦民綦
[002-6b]
凡十神皆天之貴神而五福所居無兵疲凡行五宫四
十五年一易則又與漢唐不同據鑿度太一祇一神即
北辰之名遊行九宫今則衍而為十雖皆出於方士之
書然屈原離騷已有東皇太一疑出於周末云
韓延壽傳明府注郡騎吏稱太守為明府齊梁人亦如
之唐人則以明府稱縣令杜子美從韋二明府續處覔
錦竹詩云華軒藹藹它年到錦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
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題終明府水樓云看君宜
[002-7a]
著王喬履是也既稱令為明府尉遂曰少府
詩寄太原學士風燈泡沫兩相悲未肯遺榮自保持頷
下藏珠當猛取身中有道更求誰才高雅稱神仙骨智
照靈如大寶龜一半青山無買處與君攜手話希夷元
祐七年九月九日鍾離權書潁川莊綽跋云昔維揚有
何仙姑者世以為謫仙能與其靈接一日鍾離過之使
治黃素乃書此詩吕公亦跋其後令俟王學士至而授
之後數日王古敏仲自貳卿出守㑹稽至維揚訪姑即
[002-7b]
以與之王祕不以示人宣和丙午其子誠為西京畱司
御史綽有中外之好得其臨本後王氏家殘於兵
史記髙帝紀云髙祖嘗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班固删去
一觀字失多少意思
國初循唐制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牋長五寸許濶
半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䕶以大帖又書姓名於帖面
而謂之牓帖當時稱為金花帖子後臨軒唱名兹制遂
廢呉郡太平興國中錢氏納土士始試於京師端拱元
[002-8a]
年郡人龔識初登科其牓帖至今藏于龔元孫明之子
昱處鄉人入之石
詩齒如瓠犀又曰八月斷壺魯語曰吾豈匏瓜也哉今
人不知别或呼為壺盧或呼為瓢或呼為匾蒲按古今
注匏瓠也壺盧瓢之無柄者瓢有柄者曰懸瓠可為笙
曲沃者良至秋乃可用漆其裏上古土尊瓦瓿詩曰酌
之用匏禮陶匏祀天周禮朝踐用兩壺尊則知古以壺
為酒器周用銅謂之壺尊亞於尊彝有方圓之别周又
[002-8b]
有瓠壺形長一尺二寸六分濶五寸口徑一寸兩鼻有
提梁取便於用挈壺氏掌挈壺然致挈者非有環梁不
可益知長者為瓠在夏中則可食至秋堅實乃為器詩
名物解云瓢與瓠一物甘者名瓢苦者名匏匏以器言
也瓢亦名壺齊魯間長者為瓢團者為胡盧今人又有
匾蒲之名匾蒲即壺之反切也形長嫩而可食為瓠經
霜堅則謂之瓢圓或匾為胡盧其間蓋有苦者初不以
此别也匏又八音之一云
[002-9a]
永嘉人呼柑之大而可畱過歲者曰海紅按古今注柑
實形如石橊者謂之壺柑
周以夏四月為正月于時卦屬乾正陽用事故也詩正
月繁霜作政音呼秦始皇以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
邯鄲因名政自後作征音呼秦以十月為歲首夏則建
寅之月當為正月從此遂以建寅月為正月自後不改
至本朝與仁宗御名同音當時欲改正月作端月或曰
一月有以政音為言者正遂作政音如蒸餅則改曰炊
[002-9b]
餅凡平聲呼者悉改焉今人作征音呼非是奏對尤不

軍額有御龍骨朶子直宋景文公筆記云關中謂大腹
為孤都語訛為骨朶非也蓋檛字古作䒳常飾以骨故
曰骨䒳後世史文畧去草而只書朶又䒳朶音相近訛
而不返今人尚有檛劒之稱從可知矣
新莽大黃布刀文譜家皆云布刀細觀篆文刀之中一㸃
重即千字也此幣有布形無刀形謂之刀誤也况刀與
[002-10a]
布二物不可得兼曰千者當千用之
古印文有漢叟邑長説文叟作□書牧誓注云西蜀叟
孔穎達曰叟者蜀夷别名東漢興平元年馬騰等謀誅
李權益州牧劉焉遣叟兵五千助之叟邑漢蜀夷地名
古印文多云臣某者説者謂秦漢已前與人往復皆自
稱臣不必君前東漢而下史傳中方無泛稱臣者其間
又有臣某言事臣某言疏此則徹於君前無疑
漢印皆方寸今觀之差殊不等豈人自為度不必較以
[002-10b]
官尺耶
厯家用算多寡不問要皆本於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
分度之一行一度為一日至於三百六十五日則有竒
數四分之一以一日為百刻一歲之中當有竒刻二十
五故必計之以算世厯不知天道有復而積此算數至
於不可勝計故繁而多失若今推一歲竒二十五刻至
於四歲已合成一日自可斷而復起且一歲積刻之算
三萬六千五百二十五四歲而有十四萬六千一百厯
[002-11a]
算莫多於此而用算亦止於此故簡而無差且日行天
度初歲起於子中次歲起於午中第四歲起於酉中至
於第五歲復起於子中乃所謂天道有復起於子中者
至中而復者也此厯法之本簡易如此而世厯不知故
自太初以來未有不差之厯
後魏孝莊時用錢稍薄高道穆曰論今據古宜改鑄大
錢文載年號以紀其始古錢中文有太平五銖太平百
錢孫亮時亦有太平號錢文所載則魏號也
[002-11b]
瘞鶴銘在今鎭江府大江中焦山後巖下冬月水落布
席仰卧乃可摹印紹興中訪舊本有使者過命工鑿取
之石頑重不可取祇得十許字又以重不能攜但攜一
兩字去棄其餘今通判東㕔者是也
范文正在陜西言邊面濶逺屯壘雖多而人少或為敵
衝突自邊至長安無以為固欲収兵於近裏州郡據要
害為三四大屯當時雖不能行紹興置沿江諸壘得其
本意
[002-12a]
僧楚祥有道行明州人仁宗嘗召對畱京師相國寺後
乞南歸江陰人造寺以居之臨辭仁宗賜御書十餘軸
毎軸兩字黃羅上飛白字大盈尺傍書云賜江陰軍華
藏寺楚祥長老又賜佛牙一貝葉一今並存御書有為
前住持人竊取之者惜哉寺後賜名壽聖乾道初改名
廣福在乾明寺之傍乾明已廢予嘗言之於郡守向侯
子豐向聞之朝併為乾明廣福院今悉徙從乾明基矣
有泛海觀音像
[002-12b]
舒州皖公山洞畱題者甚衆沈樞密复曩嘗遊見洞上
莓苔剥落處露一字日下火知非今人名試命抉剔之
乃唐李翺題字甚勁健予嘗親到名公題刻已遍山水
殊勝
岳州華容縣玉眞宫柱上有謝仙火字常州宜興縣善
拳寺佛殿柱上有侯米謝字湖州項王廟覺海寺亦有
侯米等字皆倒書六一集跋龍書云恐是簿筏中記號
建寧府松溪縣瑞應場去郡二百四十餘里在深山中
[002-13a]
紹興間鄉民識其有銀脈取之得其利隆興初巡轄馬
遞鋪朱姓者言於府府俾措置大有所得事不可掩聞
於朝賜名瑞應場置監官朱死於場中一子與人鬭亦
死於場中祀為神號七寶大王初場之左右皆大林木
不二十年去場四十里皆童山場之四畔圍以大山雖
盛夏亦袷衣日正中方見日乾道中人入穴鑿山忽山
合夾死五十餘人血自石縫中流出取銀之法毎石壁
上有黒路乃銀脈隨脈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十數
[002-13b]
丈燭火自照所取銀鑛皆碎石用臼搗碎再上磨以絹
羅細然後以水淘黃者即石黒者乃銀用麵糊團入鉛
以火煅為大片即入官庫俟三兩日再煎成碎銀毎五
十三兩為一包與坑户三七分之官収三分坑户得七
分鉛從官賣又納税錢不啻半取矣它日又煉毎五十
兩為一鋌三兩作火耗坑户為油燭所熏不類人形大
抵六次過手坑户謂之過池曰過水池鉛池灰池之類
是也
[002-14a]
南史凡朝廷遣大臣督諸軍於外謂之行臺自臺出師
謂之臺兵或有自行臺被彈者因仍故號則自稱朝廷
為臺如言向臺及臺遣使之類是也與漢人言縣官無
異甚至目京師之城為臺城梁呼建康為臺城至今言

宣和書畫學之制學生習篆者蟲魚古今大小二篆習
隸者習羲獻歐虞顔柳眞行習艸者習章草張芝兼習
諸家者聽諸書方圓肥瘦適中鋒藏筆勁氣清韻古老
[002-14b]
而不俗為上或方而有圓或圓而有方或瘠而不怯或
肥而不濁若得一體者為中方而不能圓肥而不能瘠
倣古人得其筆畫而不得其均齊可觀者為下至諸畫
筆意簡全不模倣古人而盡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
意高韻古為上模倣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象其物宜
而設色細運思巧為中博模圖繪不失其眞為下其習
有六一曰佛道二曰人物三曰山川四曰鳥獸五曰竹
花六曰屋木各以釋名
[002-15a]
鹽池在中條山之北處四高中下之地東西五十里南
北七十里公羊傳河千里一曲唐梁肅謂河自崑崙來
㑹溟漲九里在鹽泉谷又唐崔教謂鹽池之數有九一
在幽朔二在河東所謂河東者大梁之東也一在鹽州
一在解梁蓋河勢屈曲囘抱而中有鹽泉水性至曲而
折鹽性至折而聚洪範曰潤下作鹹積千里之潤去海
既逺是以伏脈地中聚而作鹹此鹽水之所自由也解
州鹽池自解縣東抵安邑之南凡五十里南北廣七十
[002-15b]
里中隨兩邑之境分之曰解池安邑其雇於官而種鹽
者曰攬户治畦其旁盛夏引水灌畦而種之得東南風
一宿而成取而暴之已乃入之菴中其外作重堰邏卒
百人曰䕶寶都以防盜者圖經引穆天子傳有安邑觀
鹽之語春秋傳魯成公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曰
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鹽即此地也淮浙煎鹽布
灰於地引海水灌之遇東南風一宿鹽上聚灰暴乾鑿
地以水淋灰謂之鹽滷投乾蓮實以試之隨投即泛則
[002-16a]
滷有力鹽佳値雨多即滷稀不可用取滷水入盆煎成
鹽牢盆之制不一有用鐵者以數片鐵合成中疊甎為
柱以承之亦有以竹為盆者鹽户謂之亭户煎夫穿木
履立於盆上以大木枚抄和鹽氣酷烈熏蒸多成疾
補陁落迦山自明州定海縣招寶山泛海東南行兩潮
至昌國縣自昌國縣泛海到沈家門過鹿獅山亦兩潮
至山下正南一山曰翫月巖循山而東曰善財洞又東
曰菩薩泉又東曰潮音洞即觀音示現之處又東曰仙
[002-16b]
人跡又東曰甘露潭東即大海南逾海曰善射醮南亦
大海自翫月峯之上過一山中有平地四山包之即補
陁寺寺後正北曰獅子巖左曰眞歇菴右曰佛跡石獅
子巖上曰妙應峯乃最高處東曰盤陁石又東曰白衣
峯又東曰圜通嶺又東曰古寺基又東曰裏黨外黨又
東曰桑木灣下曰木柆東即大海白衣峯下曰無畏石
又下曰象巖自妙應峯西曰石觀音下即佛跡又西曰
善財峯又西曰西方巖又西曰彌陁峯西即大海自西
[002-17a]
登舟有路曰高麗道頭循東經普門嶺上有塔子峯旁
曰梅岑自此又東復南入寺由普門嶺自南有路循翫
月巖北至善財洞及觀音巖寺前路循東到古寺基過
圜通嶺即山之北亦大海此山在海中初高麗使王舜
封船至山下見一龜浮海面大如山風大作船不能行
忽夢觀音龜没浪凈申奏朝廷得旨建寺乃元豐三年
也華嚴經云補陀洛迦山亦云小白花山今此山皆白
丁香花東南天水混合無邊際自東即入遼東渤海日
[002-17b]
本毛人高麗扶桑諸國自南即入漳泉福建路云觀音
多現於洞中或於巖上及山峯變化不一甚著靈驗
文潞公作家廟求得唐杜岐公舊址止餘一堂四室兩
翼公增置前兩廡及門東廡以藏祭器西廡以藏家譜
祊在中門之右省牲滌器在中門之左庖厨在東南外
門再重西折而南大觀四年議禮執政官以上祭四親
廟手詔古無四世之文執政官視古諸侯祭五世不為
過高祖以上一祖稱五世祖一堂五室中室置五世祖
[002-18a]
東二昭西二穆夫人並祔屋九架厦兩間飾以黟堊共
七間毎位籩十二豆十二簠四簋四鉶鼎一俎二壺尊
二壺罍二爵坫三祝坫一燭臺三豋二共用罍一副爵
洗一副神版之制文潞公用晉荀安昌公祠制作版采
唐周元陽議祀以元日寒食秋分冬夏至致齋一日受
詔之四方酌古諸侯載遷主之義作車奉神版以行大
觀議禮神版長尺一寸博四寸五分厚五寸八分大書
某祖考某封之神座毎室各有神幄貯以帛囊緘以漆
[002-18b]
函祭則出於位行禮用四孟月柔日今濮秀邸用仲月
謂之仲享今人有用伊川主制一木判其半中書字復
以所判之半入於中或誤入及迎送遷徙而脱落則為
不敬不若用版為當
世傳藝祖登内南門指牌上之字問近臣用此字何義
或對是助語藝祖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命去之按史
記武帝太初元年更印章以五字張晏注曰漢據土德
土數五故用五為印文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諸卿及
[002-19a]
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字足之自後習見為常門
名云正陽之門大類一印便覺文弱如尚書省樞密院
諸路軍額不用之字則知贅矣
史記武帝紀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灊之天柱山
號曰南嶽浮江自尋陽出樅陽過彭蠡尋陽今之江州
在江南與彭蠡接樅陽則又在其東北屬江北去彭蠡
逺矣不應自西而東復自東而西南入彭蠡如此迂也
必是自樅陽出尋陽過彭蠡顚倒書此一字不然後人
[002-19b]
傳冩之誤余嘗親到樅陽登魯直達觀亭細考之
五祀見於周禮禮記儀禮雜出於史傳多矣特牲祭法
加司命泰厲為七祀左傳家語五祀月令以門行户竈
白虎通劉昕范曄高堂隆以五祀門井户竈中
鄭氏釋大宗伯五祀則用左氏家語説釋小祀之五祀
用月令説釋王制五祀用祭法七祀不見於它經鄭氏
為周制五祀為商制儀禮雖士亦禱五祀門户人所資
以出入中人所資以居竈人所資以飲食兩漢晉魏
[002-20a]
五祀井預焉隨用月令祭法李林甫本月令祀行而不
祀井五祀切於人者今人不祀而廣祀天神地祇人鬼
之不當祀者皆不為怪
唐開文學館召名儒十八人如𤣥齡如晦思亷志寧世
長褚亮薛収穎達文達德明元敬開元以無量行沖韋
堅張説之輩為學士見藝文志蓋唐有兩十八學士畫
家不辨
周禮以金錞和鼔以金鐲節鼔以金鐃止鼔以金鐸通
[002-20b]
鼓大司馬之職王執路鼔諸侯執賁鼔軍將執晉鼔師
帥執提旅帥執鼙卒長執鐃兩司馬執鐸公司馬執鐲
鼙所以令鼔也鐸所以作衆鐲所以行衆鐃所以止衆
錞所以和鼔今之鑼即古之鐃而所謂鐸鐲錞不復見
金聲紊矣以意求之官府夜提鈴即鐸以作衆舟車鳴
鑼即鐲以行衆釋氏擊小銅錚即錞和鼔之餘意
古碑首作垂帶屈下往往額多偏一邊後人亦倣而為
之予好収古碑蓋嘗疑此及出守漢東而郡齋有五大
[002-21a]
夫碑碑首作垂帶六四在碑面二在碑之左側後面却
連右側自上轉過為之正視則碑額甚偏及摹時碑面
連左側背連右側方見其正且博蓋是文多石小故爾
四邊皆刻字故也今人不知特愛其偏失古意逺矣
史記項羽紀項王即日還國畱沛公飲項王項伯東嚮
坐亞父南嚮坐沛公北嚮坐張良西嚮侍漢書王陵以
兵屬漢項籍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嚮坐陵母欲
以招陵又南越傳王太后置酒漢使者皆東嚮太后南
[002-21b]
嚮王北嚮相大臣皆西嚮侍史記代王西嚮讓者三南
嚮讓者再注如淳曰或曰賓主位東西面君臣位南北
面故西嚮坐三讓不受羣臣猶稱宜乃更囘坐示變即
君位之漸使如注言西嚮遜示不欲東既已南嚮又何
遜為則知史記以東嚮為尊矣
 
 
 雲麓漫抄卷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