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大學 > 孟子卷五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孟子卷五       宋 朱子 集註

  萬章章句上凡九章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
曰怨慕也號平聲○舜往于田耕歴山時也仁覆閔下謂之旻天號泣于旻天呼天而泣也事見虞
書大禹謨篇怨慕怨已之不得其親而思慕也
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
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曰長息問於公明髙曰
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于旻天于父母則吾
[014-1b]
不知也公明髙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髙以孝子之
心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父母之
不我愛於我何哉惡去聲夫音扶恝苦八反共平聲○長息公明髙弟子公明髙曾子弟子
于父母亦書辭言呼父母而泣也恝無愁之貌於我何哉自責不知已有何罪耳非怨父母也楊氏曰非孟子
深知舜之心不能為此言葢舜惟恐不順於父母未嘗自以為孝也若自以為孝則非孝矣
帝使其
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於畎畝之中天
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將胥天下而遷之焉為不順於父
母如窮人無所歸為去聲○帝堯也史記云二女妻之以觀其内九男事之以觀其外又言
[014-2a]
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是天下之士就之也胥相視也遷之移以與之也如窮人之無所歸言其
怨慕迫切之甚也
天下之士恱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憂
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憂富人之所
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憂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
不足以解憂人恱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惟順於
父母可以解憂孟子推舜之心如此以解上文之意極天下之欲不足以解憂而惟順於父母
可以解憂孟子真知舜之心哉
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
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
[014-2b]
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少好皆去聲○言常人之情因物有
遷惟聖人為能不失其本心也艾美好也楚辭戰國策所謂幼艾義與此同不得失意也熱中躁急心熱也言
五十者舜攝政時年五十也五十而慕則其終身慕可知矣 此章言舜不以得衆人之所欲為巳樂而以不
順乎親之心為已憂非聖人之盡性其孰能之
○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
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
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
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懟直類反○詩齊國風南山之篇也信誠也誠
如此詩之言也懟讎怨也舜父頑母嚚常欲害舜告則不聽其娶是廢人之大倫以讎怨於父母也
萬章
[014-3a]
曰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
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則不得妻也妻去聲○以女為人妻曰妻程子曰堯妻
舜而不告者以君治之而已如今之官府治民之私者亦多
萬章曰父母使舜完廩
捐階瞽瞍焚廪使浚井出從而揜之象曰謨蓋都君咸
我績牛羊父母倉廩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
朕棲象往入舜宫舜在牀琴象曰鬱陶思君爾忸怩舜
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識舜不知象之將殺已與
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弤都禮反忸女六反怩音尼與平聲
[014-3b]
○完治也捐去也階梯也揜葢也按史記曰使舜上塗廩瞽瞍從下縦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捍而下去得不
死後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井瞽瞍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中出去即其事也象舜異
母弟也謨謀也蓋蓋井也舜所居三年成都故謂之都君咸皆也績功也舜既入井象不知舜已出欲以殺舜
為已功也干盾也戈㦸也琴舜所彈五絃琴也弤琱弓也象欲以舜之牛羊倉廩與父母而自取此物也二嫂
堯二女也棲牀也象欲使為己妻也象往舜宫欲分取所有見舜生在牀彈琴蓋既出即潛歸其宫也鬱陶思
之甚而氣不得伸也象言已思君之甚故來見爾忸怩慙色也臣庶謂其百官也象素憎舜不至其宫故舜見
其來而喜使之治其臣庶也孟子言舜非不知其將殺已但見其憂則憂見其喜則喜兄弟之情自有所不能
己耳萬章所言其有無不可知然舜之心則孟子有以知之矣他亦不足辯也程子曰象憂亦憂象喜亦喜人
[014-4a]
情天理於是為至
曰然則舜偽喜者與曰否昔者有饋生魚於
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
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
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
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
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與平聲校音效又音教畜許六反○
校人主池沼小吏也圉圉困而未舒之貌洋洋則稍縱矣悠然而逝者自得而逺去也方亦道也罔蒙蔽也欺
以其方謂誑之以理之所有罔以非其道謂昧之以理之所無象以愛兄之道來所謂欺之以其方也舜本不
[014-4b]
知其偽故實喜之何偽之有○此章又言舜遭人倫之變而不失天理之常也
○萬章問曰象
日以殺舜為事立為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
或曰放焉放猶置也置之於此使不得去也萬章疑舜何不誅之孟子言舜實封之而或者誤以為
放也
萬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殺三苗于
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象至不
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
則誅之在弟則封之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
怨焉親愛之而己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
[014-5a]
之有庳富貴之也身為天子弟為匹夫可謂親愛之乎
庳音鼻○流徙也共工官名驩兜人名二人比周相與為黨三苗國名負固不服殺殺其君也殛誅也鯀禹父
名方命圮族治水無功皆不仁之人也幽州崇山三危羽山有庳皆地名也或曰今道州鼻亭即有庳之地也
未知是否萬章疑舜不當封象使彼有庳之民無罪而遭象之虐非仁人之心也藏怒謂藏匿其怒宿怨謂留
畜其怨
敢問或曰放者何謂也曰象不得有為於其國天
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故謂之放豈得暴彼民
哉雖然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不及貢以政接于
有庳此之謂也孟子言象雖封為有庳之君然不得治其國天子使吏代之治而納其所收之
[014-5b]
貢稅於象有似於放故或者以為放也葢象至不仁處之如此則既不失吾親愛之心而彼亦不得虐有庳之
民也源源若水之相繼也來謂來朝覲也不及貢以政接于有庳謂不待及諸侯朝貢之期而以政事接見有
庳之君葢古書之辭而孟子引以證源源而來之意見其親愛之無已如此也○吳氏曰言聖人不以公義廢
私恩亦不以私恩害公義舜之於象仁之至義之盡也
○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
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
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客有蹙
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
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
[014-6a]
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勲乃徂落百姓如喪考
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
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
朝音潮岌魚及反○咸丘蒙孟子弟子語者古語也蹙頻蹙不自安也岌岌不安貌也言人倫乖亂天下
將危也齊東齊國之東鄙也孟子言堯但老不治事而舜攝天子之事耳堯在時舜未嘗即天子位堯何由北
靣而朝乎又引書及孔子之言以明之堯典虞書篇名今此文乃見於舜典蓋古書二篇或合為一耳言舜攝
位二十八年而堯死也徂升也落降也人死則䰟升而魄降故古者謂死為徂落遏止也密静也八音金石絲
竹匏土革木樂器之音也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
[014-6b]
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
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
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
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
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
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不臣堯不以堯為臣使北面而朝也詩小雅北山之
篇也普徧也率循也此詩今毛氏序云役使不均已勞於王事而不得養其父母焉其詩下文亦云大夫不均
我從事獨賢乃作詩者自言天下皆王臣何為獨使我以賢才而勞苦乎非謂天子可臣其父也文字也辭語
[014-7a]
也逆迎也雲漢大雅篇名也孑獨立之貌遺脫也言說詩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義不可以一句而害
設辭之志當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若但以其辭而已則如雲漢所言是周之民真無遺種矣惟以
意逆之則知作詩者之志在於憂旱而非真無遺民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
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
養養之至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此之謂也養去聲○
言瞽瞍既為天子之父則當享天下之養此舜之所以為尊親養親之至也豈有使之北面而朝之理乎詩大
雅下武之篇言人能長言孝思而不忘則可以為天下法則也
書曰祗載見瞽瞍䕫夔
齊栗瞽瞍亦允若是為父不得而子也見音現齊側皆反○書大禹謨
[014-7b]
篇也祗敬也載事也夔夔齊栗敬謹恐懼之貌允信也若順也言舜敬事瞽瞍往而見之敬謹如此瞽瞍亦信
而順之也孟子引此而言瞽瞍不能以不善及其子而反見化於其子則是所謂父不得而子者而非如咸丘
蒙之說也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
能以天下與人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然則舜有天下也
孰與之曰天與之萬章問而孟子答也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
諄之淳反○萬章問也諄諄詳語之貌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己
行去聲下同○行之於身謂之行措諸天下謂之事言但因舜之行事而示以與之之意耳曰以
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
[014-8a]
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於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
大夫能薦人於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
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
行與事示之而己矣暴步卜反下同○暴顯也言下能薦人於上不能令上必用之舜為
天人所受是因舜之行與事而示之以與之之意也
曰敢問薦之於天而天受之
暴之於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
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
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治去聲舜相堯二
[014-8b]
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
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
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
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
而居堯之宫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相去聲朝音潮夫音扶○
南河在冀州之南其南即豫州也訟獄謂獄不决而訟之也
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
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自從也天無形其視聽皆從於民之視聽民之歸舜如此
則天與之可知矣
○萬章問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
[014-9a]
賢而傳於子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
與子則與子昔者舜薦禹於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
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後
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
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
之啓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啓曰吾
君之子也朝音潮○陽城箕山之隂皆嵩山下深谷中可藏處也啓禹之子也楊氏曰此語孟子必
有所受然不可考矣但云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可以見堯舜禹之心皆無一毫私意也
丹朱
[014-9b]
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也歴年多
施澤於民久啓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歴年
少施澤於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逺其子之賢不肖皆
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
至者命也之相之相並去聲○堯舜之子皆不肖而舜禹之為相久此堯舜之子所以不有天下而
舜禹有天下也禹之子賢而益相不久此啓所以有天下而益不有天下也然此皆非人力所為而自為非人
力所致而自至者葢以理言之謂之天自人言之謂之命其實則一而已
匹夫而有天下者
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孟子
[014-10a]
因禹益之事歴舉此下兩條以推明之言仲尼之德雖無愧於舜禹而無天子薦之者故不有天下
繼世
以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桀紂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
有天下繼世而有天下者其先世皆有大功德於民故必有大惡如桀紂則天乃廢之如啓及大甲成
王雖不及益伊尹周公之賢聖但能嗣守先業則天亦不廢之故益伊尹周公雖有舜禹之德而亦不有天下

伊尹相湯以王於天下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
四年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
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已也
復歸于亳相王皆去聲艾音乂○此承上文言伊尹不有天下之事趙氏曰太丁湯之太子未立而
[014-10b]
死外丙立二年仲壬立四年皆太丁弟也太甲太丁子也程子曰古人謂歲為年湯崩時外丙方二歲仲壬方
四歲惟太甲差長故立之也二說未知孰是顛覆壞亂也典刑常法也桐湯墓所在艾治也說文云芟草也葢
斬絶自新之意亳商所都也
周公之不有天下猶益之於夏伊尹之
於殷也此復言周公所以不有天下之意孔子曰唐虞禪夏后殷周繼
其義一也禪音擅○禪授也或禪或繼皆天命也聖人豈有私意於其間哉○尹氏曰孔子曰唐虞
禪夏后殷周繼其義一也孟子曰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知前聖之心者無如孔子繼孔子者孟子而
己矣
○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要平聲下同○
要求也按史記伊尹欲行道以致君而無由乃為有莘氏之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葢戰國時有
[014-11a]
為此說者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
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
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
以取諸人樂音洛○莘國名樂堯舜之道者誦其詩讀其書而欣慕愛樂之也駟四匹也介與草芥
之芥同言其辭受取與無大無細一以道義而不苟也
湯使人以幣聘之囂囂然
曰我何以湯之聘幣為哉我豈若處畎畝之中由是以
樂堯舜之道哉囂五髙反又戸驕反囂囂無欲自得之貌○湯三使徃聘之
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
[014-11b]
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
之民哉吾豈若於吾身親見之哉幡然變動之貌於吾身親見之言於我之
身親見其道之行不徒誦說嚮慕之而已也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
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
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此亦伊尹之言也知謂識其事之所當然覺謂悟其理之
所以然覺後知後覺如呼寐者而使之寤也言天使者天理當然苦使之也程子曰予天民之先覺謂我乃天
生此民中盡得民道而先覺者也既為先覺之民豈可不覺其朱覺者及彼之覺亦非分我所有以予之也皆
彼自有此理我但能覺之而已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
[014-12a]
澤者若已推而内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
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推吐回反内音納說音稅○書曰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
曰予弗克俾厥后為堯舜其心愧恥若撻于市一夫不獲則曰時予之辜孟子之言葢取諸此是時夏桀無道
暴虐其民故欲使湯伐夏以救之徐氏曰伊尹樂堯舜之道堯舜楫遜而伊尹說湯以伐夏者時之不同義則
一也
吾未聞枉已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聖
人之行不同也或逺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
行去聲○辱己甚於枉已正天下難於正人若伊尹以割烹要湯辱己甚矣何以正天下乎逺謂隠遁也
近謂仕近君也言聖人之行雖不必同然其要歸在潔其身而已伊尹豈肯以割烹要湯哉
吾聞其
[014-12b]
以堯舜之道要湯未聞以割烹也林氏曰以堯舜之道要湯者非實以是要
之也道在此而湯之聘自來耳猶子貢言夫子之求之異乎人之求之也愚謂此語亦猶前章所論父不得而
子之意
伊訓曰天誅造攻自牧宮朕載自亳伊訓商書篇名孟子引以
證伐夏救民之事也今書牧宮作鳴條造載皆始也伊尹言始攻桀無道由我始其事於亳也
○萬章
問曰或謂孔子於衛主癰疽於齊主侍人瘠環有諸乎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為之也癰於容反疽七余反好去聲○主謂舍於
其家以之為主人也癰疽瘍醫也侍人奄人也瘠姓環名皆時君所近狎之人也好事謂喜造言生事之人也

於衛主顏讎由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彌子謂
[014-13a]
子路曰孔子主我衛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
孔子進以禮退以義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癰疽與侍
人瘠環是無義無命也讎如字又音犨○顔讎由衛之賢大夫也史記作顔濁鄒彌子
衛靈公幸臣彌子瑕也徐氏曰禮主於辭遜故進以禮義主於斷制故退以義難進而易退者也在我者有禮
義而已得之不得則有命存焉
孔子不恱於魯衛遭宋桓司馬將要而
殺之㣲服而過宋是時孔子當阨主司城貞子為陳侯
周臣要平聲○不恱不樂居其國也桓司馬宋大夫向魋也司城貞子亦宋大夫之賢者也陳侯名周按
史記孔子為魯司冦齊人饋女樂以間之孔子遂行適衛月餘去衛適宋司馬魋欲殺孔子孔子去至陳主於
[014-13b]
司城貞子孟子言孔子雖當阨難然猶擇所主况在齊衛無事之時豈有主癰疽侍人之事乎
吾聞觀
近臣以其所為主觀逺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癰疽與
侍人瘠環何以為孔子近臣在朝之臣逺臣逺方來仕者君子小人各從其類故觀其
所為主與其所主者而其人可知
○萬章問曰或曰百里奚自鬻於秦
養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孟子曰否不
然好事者為之也食音嗣好去聲下同○百里奚虞之賢臣人言其自膏於秦養牲者之家
得五羊之皮而為之食牛因以干秦穆公也
百里奚虞人也晉人以垂棘之
璧與屈產之乘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竒諫百里奚不
[014-14a]
屈求勿反乘去聲○虞虢皆國名垂棘之璧垂棘之地所出之璧也屈產之乘屈地所生之良馬也乘四
匹也晉欲伐虢道經於虞故以此物借道其實欲并取虞宫之竒亦虞之賢臣諫虞公令勿許虞公不用遂為
晉所滅百里奚知其不可諫故不諫而去之秦
知虞公之不可諫而去之秦年
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為汙也可謂智
乎不可諫而不諫可謂不智乎知虞公之將亡而先去
之不可謂不智也時舉於秦知穆公之可與有行也而
相之可謂不智乎相秦而顯其君於天下可傳於後世
不賢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鄉黨自好者不為而謂
[014-14b]
賢者為之乎相去聲○自好自愛其身之人也孟子言百里奚之智如此必知食牛以干主之為
汙其賢又如此必不肯自鬻以成其君也然此事當孟子時已無所據孟子直以事理反覆推之而知其必不
然耳○范氏曰古之聖賢未遇之時鄙賤之事不恥為之如百里奚為人養牛無足怪也惟是人君不致敬盡
禮則不可得而見豈有先自污辱以要其君哉莊周曰百里奚爵禄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穆公忘其賤
而與之政亦可謂知百里奚矣伊尹百里奚之事皆聖賢出處之大節故孟子不得不辯尹氏曰當時好事者
之論大率類此葢以其不正之心度聖賢也


  萬章章句下凡九章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
[014-15a]
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
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
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
頑夫廉懦夫有立志治去聲下同横去聲朝音潮○横謂不循法度頑者無知覺廉者有
分辨懦柔弱也餘並見前篇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
亦進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
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
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已推而内之溝
[014-15b]
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與音預○何事非君言所事即君何使非民言所使即民
無不可事之君無不可使之民也餘見前篇
栁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
不隠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
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
爾焉能凂我哉故聞栁下惠之風者鄙夫寛薄夫敦鄙狹
陋也敦厚也餘見前篇
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
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
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淅先歴反○接猶承也淅漬米水也漬米將炊而欲去之
[014-16a]
速故以手承水取米而行不及炊也舉此一端以見其久速仕止各當其可也或曰孔子去魯不稅冕而行豈
得為遲楊氏曰孔子欲去之意久矣不欲苟去故遲遲其行也膰肉不至則可以㣲罪行矣故不稅冕而行非
速也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栁下惠
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張子曰無所雜者清之極無所異者和之極勉
而清非聖人之清勉而和非聖人之和所謂聖者不勉不思而至焉者也孔氏曰任者以天下為己責也愚謂
孔子仕止久速各當其可葢兼三子之所以聖者而時出之非如三子之可以一德名也或疑伊尹出處合乎
孔子而不得為聖之時何也程子曰終是任底意思在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
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
[014-16b]
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此言孔子集三聖之事而為一大聖之事猶作樂者集衆音之小成而為一大成也成者樂之一終書所謂簫
韶九成是也金鍾屬聲宣也如聲罪致討之聲玉磬也振收也如振河海而不洩之振始始之也終終之也條
理猶言脈絡指衆音而言也智者知之所及聖者德之所就也葢樂有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若獨奏一音
則其一音自為始終而為一小成猶三子之所知偏於一而其所就亦偏於一也八音之中金石為重故特為
衆音之綱紀又金始振而玉終詘然也故並奏八音則於其未作而先擊鎛鐘以宣其聲俟其既闋而後擊特
磬以收其韻宣以始之收以終之二者之閒脈絡貫通無所不備則合衆小成而為一大成猶孔子之知無不
盡而德無不全也金聲玉振始終條理疑古樂經之言故兒寛云惟天子建中和之極兼總條貫余聲而玉振
[014-17a]
之亦此意也
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
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中去聲○此復以射之功力發明聖智二字之義見
孔子巧力俱全而聖智兼備三子則力有餘而巧不足是以一節雖至於聖而智不足以及乎時中也○此章
言三子之行各極其一偏孔子之道兼全於衆理所以偏者由其蔽於始是以缺於終所以全者由其知之至
是以行之盡三子猶春夏秋冬之各一其時孔子則太和元氣之流行於四時也
○北宫錡問
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錡魚綺反○北宫姓錡名衛人班列也孟子曰
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
軻也嘗聞其略也惡去聲去上聲○當時諸侯兼并僭竊故惡周制妨害己之所為也
[014-17b]
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
位凡六等此班爵之制也五等通於天下六等施於國中天子之制地方千里
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
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此以下班禄之制也不能猶不足也
小國之地不足五十里者不能自達於天子因大國以姓名通謂之附庸若春秋邾儀父之類是也
天子
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視比也徐
氏曰王畿之内亦制都鄙受地也元士上士也
大國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
[014-18a]
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
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十十倍之也四四倍之也倍加一倍
也徐氏曰大國君田三萬二千畝其入可食二千八百八十人卿田三千二百畝可食二百八十八人大夫田
八百畝可食七十二人上士田四百畝可食三十六人中士田二百畝可食十八人下士與庶人在官者田百
畝可食九人至五人庶人在官府史胥徒也愚按君以下所食之禄皆助法之公田藉農夫之力以耕而收其
租士之無田與庶人在官者則但受禄於官如田之入而已
次國地方七十里君十
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
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三謂三倍之也
[014-18b]
徐氏曰次國君田二萬四千畝可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卿田二千四百畝可食二百十六人
小國地
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
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庻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
其耕也二即倍也徐氏曰小國君田一萬六千畝可食千四百四十人卿田一千六百畝可食百四十
四人
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上
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
者其禄以是為差食音嗣○獲得也一夫一婦佃田百畝加之以糞糞多而力勤者為上農
其所收可供九人其次用力不齊故有此五等庶人在官者其受禄不同亦有此五等也○愚按此章之說與
[014-19a]
周禮王制不同葢不可考闕之可也程子曰孟子之時去先王未逺載籍未經秦火然而班爵禄之制已不聞
其詳今之禮書皆掇拾於煨燼之餘而多出於漢儒一時之傅會奈何欲盡信而句為之解乎然則其事固不
可一一追復矣
○萬章問曰敢問友孟子曰不挾長不挾貴不
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挾者兼有而恃
之之稱
孟獻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樂正裘牧仲其
三人則予忘之矣獻子之與此五人者友也無獻子之家
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獻子之家則不與之友矣乘去聲下
同○孟獻子魯之賢大夫仲孫蔑也張子曰獻子忘其勢五人者忘人之勢不資其勢而利其有然後能忘人
[014-19b]
之勢若五人者有獻子之家則反為獻子之所賤矣
非惟百乘之家為然也雖小
國之君亦有之費惠公曰吾於子思則師之矣吾於顏
般則友之矣王順長息則事我者也費音祕般音班○惠公費邑之君也
師所尊也友所敬也事我者所使也
非惟小國之君為然也雖大國之君
亦有之晉平公之於亥唐也入云則入坐云則坐食云
則食雖疏食菜羮未嘗不飽蓋不敢不飽也然終於此
而已矣弗與共天位也弗與治天職也弗與食天禄也
士之尊賢者也非王公之尊賢也疏食之食音嗣平公王公下諸本多無之
[014-20a]
字疑闕文也○亥唐晉賢人也平公造之唐言入公乃入言坐乃坐言食乃食也疏食糲飯也不敢不飽敬賢
者之命也○范氏曰位曰天位職曰天職禄曰天禄言天所以待賢人使治天民非人君得專者也

尚見帝帝館甥于貳室亦饗舜迭為賓主是天子而友
匹夫也尚上也舜上而見于帝堯也館舍也禮妻父曰外舅謂我舅者吾謂之甥堯以女妻舜故謂之
甥貳室副宫也堯舍舜於副宫而就饗其食
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
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貴貴尊賢皆事之宜者然當時但知貴貴而不
知尊賢故孟子曰其義一也○此言朋友人倫之一所以輔仁故以天子友匹夫而不為詘以匹夫友天子而
不為僭此堯舜所以為人倫之至而孟子言必稱之也
○萬章問曰敢問交際何
[014-20b]
心也孟子曰恭也際接也交際謂人以禮儀幣帛相交接也曰卻之卻之為
不恭何哉曰尊者賜之曰其所取之者義乎不義乎而
後受之以是為不恭故弗卻也卻不受而還之也再言之未詳萬章疑交際之
閒有所卻者人便以為不恭何哉孟子言尊者之賜而心竊計其所以得此物者未知合義與否必其合義然
後可受不然則卻之矣所以卻之為不恭也
曰請無以辭卻之以心卻之曰
其取諸民之不義也而以他辭無受不可乎曰其交也
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萬章以為彼既得之不義則其餽不可受
但無以言辭間而卻之直以心度其不義而托於他辭以卻之如此可否邪交以道如餽贐閒戒周其飢餓之
[014-21a]
類接以禮謂辭命恭敬之節孔子受之如受陽貨烝豚之類也
萬章曰今有禦人於國
門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餽也以禮斯可受禦與曰不
可康誥曰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是不待
教而誅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辭也於今為烈如之
何其受之與平聲譈書作憝徒對反○禦止也止人而殺之且奪其貨也國門之外無人之處也萬
章以為苟不問其物之所從來而但觀其交接之禮則設有禦人者用其禦得之貨以禮餽我則可受之乎康
誥周書篇名越顛越也今書閔作暋無凡民二字譈怨也言殺人而顛越之因取其貨閔然不知畏死凡民無
不怨之孟子言此乃不待教戒而當即誅者也如何而可受之乎殷受至為烈十四字語意不倫李氏以為此
[014-21b]
必有斷簡或闕文者近之而愚意其直為衍字耳然不可考姑闕之可也
曰今之諸侯取之
於民也猶禦也苟善其禮際矣斯君子受之敢問何說
也曰子以為有王者作將比今之諸侯而誅之乎其教
之不改而後誅之乎夫謂非其有而取之者盜也充類
至義之盡也孔子之仕於魯也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
獵較猶可而况受其賜乎比去聲夫音扶較音角○比連也言今諸侯之取於民固
多不義然有王者起必不連合而盡誅之必教之不改而後誅之則其與禦人之盜不待教而誅者不同矣夫
禦人於國門之外與非其有而取之二者固皆不義之類然必禦人乃為真盜其謂非有而取為盜者乃推其
[014-22a]
類至於義之至精至密之處而極言之耳非便以為真盜也然則今之諸侯雖曰取非其有而豈可遽以同於
禦人之盜也哉又引孔子之事以明世俗所尚猶或可從况受其賜何為不可乎獵較未詳趙氏以為田獵相
較奪禽獸以祭孔子不違所以小同於俗也張氏以為獵而較所獲之多少也二說未知孰是
曰然則
孔子之仕也非事道與曰事道也事道奚獵較也曰孔
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曰奚不去也曰
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後去是以未嘗有所
終三年淹也與平聲○此因孔子事而反覆辯論也事道者以行道為事也事道奚獵較也萬章
問也先簿正祭器未詳徐氏曰先以簿書正其祭器使有定數而不以四方難繼之物實之夫器有常數實有
[014-22b]
常品則其本正矣彼獵較者將久而自廢矣未知是否也兆猶卜之兆葢事之端也孔子所以不去者亦欲小
試行道之端以示於人使知吾道之果可行也若其端既可行而人不能遂行之然後不得已而必去之葢其
去雖不輕而亦未嘗不決是以未嘗終三年留於一國也
孔子有見行可之仕有際
可之仕有公養之仕於季桓子見行可之仕也於衛靈
公際可之仕也於衛孝公公養之仕也見行可見其道之可行也際可
接遇以禮也公飬國君養賢之禮也季桓子魯卿季孫斯也衛靈公衛侯元也孝公春秋史記皆無之疑出公
輒也因孔子仕魯而言其仕有此三者故於魯則兆足以行矣而不行然後去而於衛之事則又受其交際問
餽而不卻之一騐也○尹氏曰不聞孟子之義則自好者為於陵仲子而已聖賢辭受進退惟義所在愚按此
[014-23a]
章文義多不可曉不必强為之說
○孟子曰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
貧娶妻非為養也而有時乎為養為飬並去聲下同○仕本為行道而亦有
家貧親老或道與時違而但為禄仕者如娶妻本為繼嗣而亦有為不能親操井臼而欲資其餽養者

貧者辭尊居卑辭富居貧貧富謂禄之厚薄葢仕不為道已非出處之正故其所居
但當如此
辭尊居卑辭富居貧惡乎宜乎抱關擊柝惡平聲柝音託
○柝夜行所擊木也葢為貧者雖不主於行道而亦不可以苟禄故惟抱闗擊柝之吏位卑禄薄其職易稱為
所宜居也李氏曰道不行矣為貧而仕者此其律令也若不能然則是貪位慕禄而已矣
孔子嘗為
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
[014-23b]
而已矣委烏偽反會工外反當丁浪反乘去聲茁阻刮反長上聲○此孔子之為貧而仕者也委吏主
委積之吏也乘田主苑囿芻牧之吏也茁肥貌言以孔子大聖而嘗為賤官不以為辱者所謂為貧而仕官卑
禄薄而職易稱也
位卑而言髙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
恥也朝音潮○以出位為罪則無行道之責以廢道為恥則非竊禄之官此為貧者之所以必辭尊富而
寧處貧賤也○尹氏曰言為貧者不可以居尊居尊者必欲以行道
○萬章曰士之不託
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諸侯失國而後託於諸侯禮
也士之託於諸侯非禮也託寄也謂不仕而食其禄也古者諸侯出奔他國食其廩
餼謂之寄公士無爵土不得比諸侯不仕而食禄則非禮也
萬章曰君餽之粟則受
[014-24a]
之乎曰受之受之何義也曰君之於氓也固周之周救也視
其空乏則周䘏之無常數君待民之禮也
曰周之則受賜之則不受何也曰
不敢也曰敢問其不敢何也曰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
以食於上無常職而賜於上者以為不恭也賜謂予之禄有常數
君所以待臣之禮也
曰君餽之則受之不識可常繼乎曰繆公之
於子思也亟問亟餽鼎肉子思不恱於卒也摽使者出
諸大門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後知君之
犬馬畜伋蓋自是臺無餽也恱賢不能舉又不能養也
[014-24b]
可謂恱賢乎亟去聲下同摽音杓使去聲○亟數也鼎肉熟肉也卒末也摽麾也數以君命來餽
當拜受之非養賢之禮故不恱而於其末後復來餽時麾使者出拜而辭之犬馬畜伋言不以人禮待已也臺
賤官主使令者葢繆公愧悟自此不復令臺來致餽也舉用也能飬者未必能用况又不能養乎
曰敢
問國君欲養君子如何斯可謂養矣曰以君命將之再
拜稽首而受其後廩人繼粟庖人繼肉不以君命將之
子思以為鼎肉使已僕僕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
初以君命來餽則當拜受其後有司各以其職繼續所無不以君命來餽不使賢者有亟拜之勞也僕僕煩猥
堯之於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
[014-25a]
倉廩備以養舜於畎畝之中後舉而加諸上位故曰王
公之尊賢者也下女字去聲○能養能舉恱賢之至也惟堯舜為能盡之而後世之所當法也
○萬章曰敢問不見諸侯何義也孟子曰在國曰市井
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庶人不傳質為臣不
敢見於諸侯禮也質與贄同○傳通也質者士執雉庶人執鶩相見以自通者也國内莫非
君臣但未仕者與執贄在位之臣不同故不敢見也
萬章曰庶人召之役則往役
君欲見之召之則不往見之何也曰往役義也往見不
義也往役者庶人之職不往見者士之禮且君之欲見之也何為也哉曰
[014-25b]
為其多聞也為其賢也曰為其多聞也則天子不召師
而况諸侯乎為其賢也則吾未聞欲見賢而召之也為並
去聲
繆公亟見於子思曰古千乘之國以友士何如子思
不恱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豈曰友之云乎子思
之不恱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
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千乘之君求與
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與亟乘皆去聲召與之與平聲○孟子引子思之
言而釋之以明不可召之意
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
[014-26a]
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
招不往也喪息浪反說見前篇○曰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
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皮冠田獵之冠也事見春秋傳然則皮冠者虞人之
所有事也故以是招之庶人未仕之臣通帛曰旃士謂已仕者交龍為旂析羽而注於旂干之首曰旌

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
人豈敢往哉况乎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乎欲見而召之是不賢
人之招也以士之招招庶人則不敢往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則不可往矣
欲見賢人而不
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
[014-26b]
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詩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
子所履小人所視夫音扶底詩作砥之履反○詩小雅大東之篇底與砥同礪石也言其平
也矢言其直也視視以為法也引此以證上文能由是路之義
萬章曰孔子君命召不
俟駕而行然則孔子非與曰孔子當仕有官職而以其
官召之也與平聲○孔子方仕而任職君以其官名召之故不俟駕而行徐氏曰孔子孟子易地則
皆然○此章言不見諸侯之義最為詳悉更合陳代公孫丒所問者而觀之其說乃盡
○孟子謂
萬章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
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言己之善葢於
[014-27a]
一鄉然後能盡友一鄉之善士推而至於一國天下皆然隨其髙下以為廣狹也
以友天下之
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尚上同言進而上也頌誦通論其世論其當世
行事之迹也言既觀其言而不可以不知其為人之實是以又考其行也夫能友天下之善士其所友衆矣猶
以為未足又進而取於古人是能進其取友之道而非止為一世之士矣
○齊宣王問卿孟
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
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
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大遇謂足以亡其國者易位易君之位更立親戚之賢者葢與
[014-27b]
君有親親之恩無可去之義以宗廟為重不忍坐視其亡故不得已而至於此也
王勃然變乎
勃然變色貌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孟子言也
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
不聼則去君臣義合不合則去○此章言大臣之義親疏不同守經行權各有其分貴戚之卿小過
非不諫也但必大過而不聽乃可易位異姓之卿大過非不諫也雖小過而不聽已可去矣然三仁貴戚不能
行之於紂而霍光異姓乃能行之於昌邑此又委任權力之不同不可以執一論也




  孟子卷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